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04 23:05:30| 人氣86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畢爾包 VS 巴斯克分離主義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節錄自 《遠見》雜誌                         作者:林孟儀
 
灰色過去
海明威筆下又臭又髒的衰敗工業城

    「以前畢爾包是一個灰色的城市!」今年50歲、當地出生的劇作家安琪,對畢爾包的今昔對比,感受強烈。她18歲、1974年時,為了躲避佛朗哥的獨裁統治,跑到英國倫敦讀書,那時候的畢爾包到處都是鋼鐵造船廠,她說,「很醜、很髒!」
 
    但等她2002年再回畢爾包定居時,「整個都市變不一樣了,河流清了。以前大樓外觀又黑又暗,市政府都撥款清理門面。更重要的是,開始重視文化,鼓勵市民接受文化藝術薰陶。」
 
    畢爾包是巴斯克自治區(Basque Country)首府,1980年代前仰賴鋼鐵和造船業為經濟命脈。市區距離海口15公里,而通往海口的藍帶河正好將畢爾包一切為二:左岸是貧苦的工人區,右岸則是奢華的「老闆區」。
 
    過去,西班牙人一想到畢爾包,腦中就會浮現骯髒的、深褐色的藍帶河,煙囪、大型吊車與橘色的氣體儲槽林立的景象,連市區建築物外牆都因為卡上一層煙塵,而顯得灰濛濛。
 
    曾旅居畢爾包的作家海明威,還曾在文章裡直批,「畢爾包市又髒又臭!」
 
    其實,20世紀以來,這座灰色的工業城,讓巴斯克成為西班牙最富裕的自治區,居民的年平均所得總是西班牙第一,也出現許多工業鉅子與實業家。
 
    無奈,1970、1980年代,全球重工業蕭條,「加上亞洲日本、韓國重工業的威脅,畢爾包的重工業都抬不起頭來,經濟的火車頭不見了!」畢爾包市長伊尼亞基(Inaki Azkuna)接受《遠見》專訪時,對這一切記憶猶新,歎了口氣說,」就好像還是昨天的事一樣!」
 
1983經濟蕭條後,還「特產」恐怖分子
    今年67歲的營建設備商璜荷西(Juan Jose Aurtenetxea)回憶,最慘的1985年,他的公司深受打擊,員工剩下10個人,整天不知道日子如何過下去,但1997年後終於逐漸復甦,「現在員工有40幾個了。」
 
    璜荷西也提到,過去畢爾包是工業城,因此他的設備九成以上賣給重工業廠家,但現在畢爾包已經轉型為文化城,設備五成賣給營建廠商。
 
    「我們這裡以前還專出恐怖分子的!」因為結婚而移民畢爾包正滿30年的台灣人呂若萍,笑著提到當地的另一項「特產」。她指出,1983年畢爾包經濟開始蕭條,還因為巴斯克地區分離主義的恐怖分子橫行,到處綁架大老闆,也讓外來投資止步,重創稅收,搞爛了當地經濟。
 
    種種政治與社會因素,引發大廠關門大吉,或遷往其它城市;使得當時畢爾包的失業率曾高達20%以上,等於每五人就有一人失業。
 
    「大家心裡都很恐慌,我覺得畢爾包很可憐,像是一個被放棄的城市!」營建設備商璜荷西回顧當時也不免歎氣。
 
    眼見城市彷彿沒有明天,1980年代末,當地政府、有志之士開始苦思轉型,挖掘新的活水源頭,打算讓畢爾包轉型成為文化、藝術和服務業重鎮。
 
    因為,「在現在的國際競爭中,只有文化可以凸顯一個都市的國際地位,畢爾包需要一個國際級的文化機構,」從1980年代末就一直參與畢爾包轉型大計,一手主導畢爾包古根漢籌備,並擔任館長至今的璜.依格納修.維達特(Juan Ignacio Vidarte)堅信。
 
轉型契機
捧著36億元和蓋瑞設計圖,教紐約驚艷
    正當畢爾包苦思轉型時,機會竟然出現了。1988年,位於紐約的所羅門古根漢基金會,認為威尼斯與柏林的古根漢展覽中心都太小,亟欲尋找新據點建立大型的歐洲分館。威尼斯、奧地利的薩爾斯堡,及風聞此事的畢爾包等歐洲城市都參與競爭。
 
    競爭城市那麼多,古根漢基金會為什麼會看上畢爾包這個烏煙瘴氣又蕭條的工業城?
 
    其實古根漢美術館並非天上掉下來的禮物。1991年巴斯克當局與畢爾包市政府主動找上基金會,邀請古根漢基金會總監湯瑪斯.克倫士(Thomas Krens)拜訪畢爾包。
 
    當時任職稅務局的璜,便參與爭取古根漢一案。他回憶,原本基金會開出的種種條件,巴斯克當局與畢爾包市政府都做了功課——找好一塊3.5萬平方公尺的土地、競圖選出蓋瑞不同凡響的場館設計、籌集5000萬美元做為收藏品基金,並準備好8500萬歐元(約36億台幣)的建館預算,在在都顯示地方政府一心一意爭取古根漢設館。
 
    湯瑪斯後來回憶道,「畢爾包這個名字一開始出現在我眼前時,我覺得怎麼可能?我本來想盛情難卻,就當做去走一趟、玩一玩,但沒想到我開的條件,他們統統做到了。」
 
    畢爾包令人感動的決心,改變了城市的命運。不到八個月的時間,古根漢歐洲分館便敲定落腳畢爾包。往後巴斯克提供政治文化上的支援,並負責成立基金,負擔營運費用;古根漢基金會則提供收藏作品和策劃特別的展覽內容。
 
    畢爾包市長伊尼亞基指出,古根漢美術館是由地方的自治區、省、市三級機構全力爭取來的,因此巴斯克自治區政府占42%股權,俾斯凱亞(Biskaia)省政府占42%股權,畢爾包市政府占16%股權。
 
走過居民抗議阻力,證明文化城是個好生意
    不過,籌建古根漢的阻力很大,畢竟這座城市的財政預算有限,也還有太多問題必須優先解決:瀕臨倒閉的企業與失業民眾嗷嗷待哺,地方政府怎能花這麼多錢去蓋一棟美術館呢?
 
    呂若萍還記得,當初市民多半反對,覺得蓋古根漢好大喜功,「這麼小的城市蓋那麼大的建築幹什麼?」」花這麼多錢蓋一棟美術館,不如補助失業人口!」反對之聲四起,市區許多公寓外牆,都高掛著「反對古根漢」的布條旗幟。
 
    「平心而論,我們需要古根漢。若要一座城市在20年後截然不同,這種戲劇性的變化有其必要,這種風險也是在所難免的!」館長璜冷靜直言。
 
    但當1997年古根漢落成於左岸的工人區,並成功帶來一年100多萬觀光客後,市民的觀感已經完全改變。內部以中庭串聯三層樓的21個展覽藝廊,外則巧妙連結起藍帶河,建地旁交通動脈的拉薩維橋(Puente de La Salve),與對岸名校德烏斯托大學(Deusto)。蓋瑞以航天軟件輔助設計這項大膽的構思,造就古根漢成為跳脫人們感知經驗的城市奇景,更被建築界視為開創數字建築的先驅。
 
    「畢爾包清楚明白,它需要一個不輸給雪梨歌劇院的城市地標,」館長璜指出,當初選擇這個設計,就是希望為畢爾包帶來一個明顯的視覺識別與認同。設計師蓋瑞更曾說,每個人不一定要都喜歡這棟建築物,但是它能吸引人們的目光而前來參觀,才是最重要的!
 
城市改造
美術館只是久旱之雨,設計主義才是綠洲之泉
    不過,古根漢只能算是畢爾包一系列改造計畫中的指標建設而已。畢爾包市長伊尼亞基直言,其實是一套全面啟動的「城市投資」,讓畢爾包改頭換面。伊尼亞基指出,畢爾包決定轉型服務業之後,1992 年11月邀集西班牙中央政府房屋部、畢爾包港務局、鐵路公司合資的公司,加上中央與地方各出資50%,以180萬歐元的資本額,成立了「畢爾包河2000」(Bilbao Ria 2000)這家公司。後來,這個組織有9%補助來自於「歐盟地區發展基金」。
 
    「畢爾包河2000」以歷任畢爾包市長為主席,接收倒閉企業租用的公有土地,經都市、交通與環境的評估規劃後,出售給私人開發商,以獲取利潤,循環用於持續開發畢爾包市其它荒廢的工業用地。
 
    呂若萍想到當年,市政府還實施一連串政策清潔畢爾包,如補助陳舊大樓的表面清潔,並進行綠化。如將藍帶河兩岸的舊廠房全部遷出,改為親水公園、興建劇院、飯店等,重新進行都市規劃。
 
    為了追求世界級的夢想,畢爾包市還決定邀請全世界最好的建築設計師,打造公共設施。如找來設計香港赤鱲角機場的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設計畢爾包的地鐵系統,以清水模打造壁面、以強化玻璃雕塑地鐵出口,給這座工業老城輕盈極簡的太空時尚感。
 
    又如曾在故鄉瓦倫西亞打造科學城的西班牙知名建築鬼才聖地牙哥.卡拉特拉瓦(Santiago Calatrava),也融入他最愛的白色線條,設計美觀的人行橋橫跨藍帶河,及嶄新的機場航廈。
 
將唐吉訶德的勇氣與榮耀,歸予市民
    成立15年以來,「畢爾包河2000」未曾停歇,每年推出半年刊,簡介進行中的城市建設工程與未來的都市規劃,如目前進行連接南部郊區的鐵路工程。
 
    現在每當傍晚時分,當地居民最喜愛沿著古根漢旁的藍帶河畔漫步——眺望對岸的德烏斯托大學,有幾絲英倫河岸的閒散風味;市中心改為人行步道的商業大街,兩旁有名牌時裝店與書店,則有巴黎街頭的愜意。明年古根漢就要慶祝開館十週年了,畢爾包將邀請蓋瑞等眾多參與市政建設的建築師們,回到畢爾包市齊聚一堂。
 
    畢爾包市政府也已經向全市民發出邀請函,請他們對十年來畢爾包改變的點點滴滴發表看法。問建材商璜荷西打算怎麼回應市政府呢?他大笑著說:」喔,太好了,我們都重獲了自尊與自信。」
 
    畢爾包與古根漢充分展現了17世紀賽凡提斯筆下的唐吉訶德,那種代表西班牙人敢做夢的性格,也為全球中型城市帶來彌足珍貴的城市改造經驗。

台長: JH.S
人氣(86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財經企管(投資、理財、保險、經濟、企管、人資)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