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8-19 22:26:13| 人氣1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ܤ 癌症病人合併憂鬱症的治療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癌症與憂鬱症都是非常容易受到民眾誤解的兩個疾病,一般民眾聽到癌症常常就誤以為那是絕症不治之症,忽略到其實近年來癌症已經是一個可以治療的慢性疾病了。一般大眾聽到憂鬱正就常常會想是不是這個人自己想不開、軟弱、抗壓性不夠,其實如果自己可以想得開就不叫做憂鬱症了。

憂鬱症是心理或生理上的因素,造成腦部體質上的變化 ,包括腦細胞萎縮等,而造成整個人身心雙方面的改變,因此憂鬱症跟長期外在的壓力以及一些不明原因的體質因素有關,但絕不是許多家屬所想的:只是病人想不開 ,想開一點就好。

一般民眾也常誤解以為告訴癌症病人他得了癌症會造成病人想不開 ,害他得憂鬱症而跑去自殺,其實病人在得知自己得癌症時,多少會難以接受,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適,但很少因此而想要自殺的。病人在一時的難過之後,多半皆可一步步地接受治療 ,癌症病人併發憂鬱症常常是在長期治療的壓力下慢慢才產生的.最近的研究顯示,長期慢性的壓力會造成腦部神經生長素減少,引發腦細胞的萎縮,造成憂鬱症,因此在癌症病人的憂鬱症防治上,重點應該是在長期治療下壓力的處理 ,而不是在短期壓力的減少。

許多人會問,憂鬱症是怎麼樣診斷的?因為人的腦不是相當精密珍貴的,目前仍無法將腦部拿來診斷憂鬱症,因此精神科醫師是依靠身體與心理的症狀來作診斷,身體的症狀包括睡眠障礙、食慾體重的改變、精力減少、動作速度改變、沒有原因的拉肚子或便秘,心理症狀包括悲觀負面的想法、缺乏興趣、社交退縮、無望、無助感、自責以及覺得自己沒有價值等,病人可能會想自殺也可能不會,病人也可能自己並不覺得自己憂鬱。

附錄表一所列出的是各種不同癌症病人併發憂鬱症的比例,其中胰臟癌最容易合併憂鬱症是因為生理的因素,這類的癌症細胞會分泌一些物質循血液流到腦部引發憂鬱,如果嚴重影響外觀與飲食、排便、語言等生活習慣的嚴重比較會造成長期壓力,憂鬱症的比率也會比較高,即興的癌症反就很少造成憂鬱了。

憂鬱症應該怎麼治療呢?常常有家屬主張多運動或多談談就好,但是其實嚴重的憂鬱症一定要靠藥物治療,我們可以想想,一個萎縮的腦部怎麼可能三言兩語就開導得了?最常見的結果就是病人有聽沒有進,因為根本進不了腦裡.家屬硬拉病人去運動,更常讓已經沒有體力的病人發現自己功能退步許多,因而對自己更沒有信心,抗憂鬱的藥物不是鎮定劑也不是安眠藥,不會上癮也不會傷肝和胃,這些藥會增加腦神經細胞生長素,讓萎縮的腦細胞逐漸復原,許多病人及家屬怕吃藥,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藥物是慢慢讓細胞增生才有治療效果,通常要服用一個月以上才會有效果,即便是復原後仍要持續服用半年以上來維持效果。

在心理治療方面,最重要的是改變看法,前面說過長期壓力下容易造成憂鬱症,但這些壓力常常是病人不自覺的,或是病人自覺卻無法改善,讓壓力變成了長期的折磨,因此幫助病人了解並自覺到自己的壓力來源 ,若可以改善就去改變,若無法改變就要設法去接受它。壓力都是外來的,是否要將它看成是壓力則是看個人的心態了,以癌症病人為例,疼痛很難不把它當作是壓力,因此病人要主動請醫師積極減少疼痛 ,至於其他的狀況要不要看做是壓力就可以看病人的態度了.例如乳房的切除,對在意的人來說這永遠是個壓力,但對已接受的人來說,就不算是什麼壓力了。很多事情是否會成為壓力 ,往往在於我們內心的看法和態度,萬事存乎於一心,境隨心轉,若我們可以反省自己看事情的態度,調整並加以修正,去面對並接受一些無法改變的事情,不要固執地去排斥一些事情 ,有些事不一定不好,就看我們怎麼看待它。

憂鬱症也是在提醒我們,是該改變生活的時候了。人生有許多條路,如果我們一條路走不下去,覺得被困住了,久而久之便成憂鬱,除非我們能退出來,換一條路走,才有可能走出這個困境 。癌症也常常是在提醒我們,該放慢腳步,考慮換條路走走了。很多病人會說,癌症是危機也是轉機,因為癌症,讓他們停止為別人賣命,重新找回屬於自己的生活,能不能將危機化成轉機 ,就看每個癌症病人能不能轉變自己的心境了。

憂鬱症病患家屬常問我,身為親人,他們可以做些什麼?我常說,試著不要做什麼,就去接受他支持他,憂鬱的病人心裡面是說不出的痛苦 ,如果親人還不接受不支持,那病人真是會有活不下去的感覺。更慘的是家屬甚至懷疑病人是裝的,是自己不肯站起來,那病人更是有苦難言了,為什麼家屬要學著不作什麼呢?家屬因為關心病人 ,常常會說一些鼓勵的話,或是認為逼一下病人去做些事情,忙一忙就會忘記痛苦,這樣的心態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憂鬱症代表病人在長期的身心壓力下,需要一段時間的休息,家屬可以做的 ,就是讓病人盡量獲得充分的休息,等到藥物讓病人的體力恢復,再帶病人逐步增加運動量與體力,家屬看到病人整日懶得動難免無法接受,但是病人跟家屬都要記得,休息是為了走更長遠的路 ,不要急於一時,透支了病人的體力將更難恢復。

整體來說,憂鬱症在一般民眾的盛行率是5%,在癌症初期並沒有增加很多,在長期治療後才有明顯的增加,但也不是每個癌症的病人都會憂鬱,主要的壓力常常是來自長期化學治療的痛苦 ,最近有一個研究顯示,憂鬱的人比較容易得癌症,已經有癌症的病人,如果換了憂鬱症,癌症也會比較容易復發,所以癌症病人與醫療人員千萬不要忽略了憂鬱症,任何的憂鬱症都應該努力治療 ,並在復原之後持續治療一段足夠的時間才是。



以下為癌症病患合併憂鬱症的比率

癌症位置       比率(%)
胰臟         50
口腔咽喉       40
大腸直腸       13-25
乳房         18-25
卵巢子宮       23
淋巴瘤        17
胃部         11
血癌於幹細胞移植前  1-8

改編自McDaniel JS等人於1995年發表於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台長: Black’
人氣(1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K 文章 |
此分類下一篇:ܤ 台北縣民,別再付錢給政府摟!
此分類上一篇:ܤ 遺憾是一份淡淡的美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