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22 02:56:00| 人氣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莊子之知遇上占星道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莊子之知遇上占星道

修習莊子內篇最讓我震撼的是,莊子的「知」通達宇宙的核心道理,與我所認知的另一個知識系統「占星學」竟然有如此異曲同工之妙,讓我反覆回味再三,既驚嘆當中的奧妙,也欣喜於與莊子相遇在千年後的「道家經典中的身體觀」這一門課上。
物無非彼,物無非是。自彼則不見,自知則知之。故曰彼出於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說也。雖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以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無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中,以應無窮。<莊子內篇養生主>

圖1-個人星圖
在這段話當中,提出彼此是相對的觀念,因為當你堅持一個立場,對方就會堅持一個相對的立場,如此就造成相對立的狀況。而莊子認為應該要用包容的態度來看待,沒有必要作是非論斷,「是以聖人不由,而照之於天」教我們用更高遠的角度來看這個世界﹔「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不要有相對的存在,我們就能走到道的中間。
這段話精確的講出了「占星道」的真諦。占星可以分成簡單三方面「術、道、藝」,最高境界當然就是學到占星道,但是這是不容易的一條修行道路。一如莊子的知,雖然他用淺顯易懂的寓言體,讓我們在故事中體悟其知其道,但是聽來容易作來難。為何說上面這段話可以精確解讀「占星道」﹖對照看上面這張星圖就可以知道了﹗
個人星圖是一個三百六十度立體的圓空間,平面上切割成為12個宮位。兩兩宮位相對,例如牡羊相對天秤,個性剛好是猶如陰陽的兩面。所以會產生很多的衝突與對立,互相有如照鏡子般清楚對方卻又厭惡對方。這是很有趣的人性面。就一如莊子所言,當你堅持於一方,自然有人要站在你的對面與你抗衡。
一般學習占星的人能夠記住關於十二星座的名稱與象徵特色與神話故事、相關隱喻就不錯﹔再進一步能夠看懂原來星圖上佈滿的是太陽系十二大行星,行星之間產生的角度會造成一些個性上特出的精力表現,這個就可以上電視稱為占星專家了。而真正學習占星道的人,除了上面兩個基本步驟要學好,一如踏入每一門學科必定要熟悉的一些特殊語言,最重要的就是對於星圖的深刻理解,相對應在人性上,能夠產生同理心與覺察力。尤其是在修練自己的時候,要怎麼處理自己性格上一些一百八十度的衝突相位,進而在深刻覺察之下,盡力往星圖的中點努力。
星圖的中點是一切平衡的關鍵,一如莊子的「道樞」,這是宇宙道理當中,最奇妙的地方,莊子不談占星學,但是莊子卻說出了占星道的最高境界。增進對自我的了解,進而改善自我,從改善自我修練自我當中,進而提昇這個實體世界。看似不可能,卻是每一家修練之道共同的理想境界。
而這個修練場就是人間世,用人的一輩子時間去活這十二個宮位,從自我到家庭到伴侶到社會認同,每一個修練都是一大難題。必方說一、七宮的對立,就是如何取捨自我與伴侶之間孰輕孰重,過於偏重哪一側都是不好的﹔又比如說是四、十宮相對,家庭與事業,往往是讓人取了家庭敗了事業,成了事業毀了家庭,大有人在。但是若能如同莊子所言「照之於天」,站在一個宏觀的角度看自己的一生,真的是很短暫也很需要慎戒恐懼、如履薄冰的走每一步,而不需要戀棧、偏執於俗世的一些教條與知識。那只會困住人的心靈讓人一點也逍遙不起來。
然而最奇妙之處就在於六、十二宮的課題,健康的身體對應健康的潛意識,所以莊子對於身體的觀念是需要鍛鍊的
緣督以為經,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養親,可以盡年。
這段話含攝了人生許多面向,鍛鍊的方法是緣督以為經,類似太極拳的原理,以脊柱為身體與天地相接的主軸,保持體內氣的通暢,看似簡單卻蘊含無限功夫。緊接在這段話之後的庖丁解牛的故事,就引出了修練功夫的困難。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
將外在追逐的感官收攝回來,另一種潛能才會展開。這是一種修練身體、同時也修練精神的境界。在莊子的知識系統下,他雖然排斥語言的困囿,道德等外力的干擾,知識猶如利刃於心,所以他開展出另一個值得追求的人生境界,那就是「雕琢復朴」的技進於道的追尋。
這同樣也是六、十二宮的道,六官掌管人的健康與工作,十二宮掌管人的潛意識與人類集體意識。健康與潛意識絕對息息相關,身心症在二十世紀已不是新聞,而工作又對應著人類集體意識,這不就跟莊子所謂的「雕琢復朴」異曲同工,人唯有在工作上找到一種對於單純技藝的享受與喜樂,才有可能創造出自己的人生之道,進而影響這個世界。
而在這兩套不同的知識系統下,最終回歸到是相信靈魂不滅的基本上。肉身是活著需要好好保養的一個載體,覆載的是我們靈魂。身體的健康運作即代表對精神修練的最低阻力,在最低阻力的水平下操作修練精神,直到能達到
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古者謂是帝之縣解。指窮於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
坦然面對生死問題,安然對待,且能順其自然,完全不被外界價值左右。燒光的材,火仍會繼續延燒在其他材上,不知何時會結束。就如同我們的靈魂一般,透過十二宮集體潛意識的共業,繼續下一次輪迴與鍛鍊,修持自己。而這在靈魂占星學上又是另一大範疇,在此就不多討論了。
死亡不會成為一種逃避的手段,生命也不會是永恆的苦難,只要站在莊子的肩膀上,運用至人之知,修練自己的生命道途,越趨進中點,越能體驗到庖丁解牛那種躊躇滿志的快樂。

台長: 安姬
人氣(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安姬一臉正經 |
此分類下一篇:李白詩中的「孔子」意象
此分類上一篇:期末思想史報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