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18 02:37:39| 人氣1,487|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停止瘋狂報導!還給精神障礙者人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語言容許我們和它的雙身一起被拖曳著。而且,把最好的,加入
  那個理性之幽靈的最惡性。它的公式是「每個人都必須信仰它」
  --這就是我們聯合起來的訊息。
                        ──波特思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資訊愈來愈多,意義愈來愈少。
                        ──布希亞


台長的話:

(重貼部分舊文)
  回到「13樓的窗口」的內容,我不希望我的閱讀隨筆及胡飄漫談自己
一些身邊事,而讓這本書的閱讀或是閱讀本身成了消費流行話題,或是讓
書中的主角古嘉及醫學認定的躁鬱症,輕易被消費被即溶式解讀,以致於
失掉機會來理解作者所面臨的困境和掙扎。

  醫療體系對於精神疾病的治療程序仍存在力有未逮、尚待補強之處;
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病友動輒予以排斥、將之污名化的情形仍然普遍;
具醫學專業的支持性社區欠缺,原本應該階段性銜接出院病友的後續康復
中斷,縱然再華麗的社會福利政策也淪為紙上談兵、畫餅充飢的空頭支票
,政府相關主管機關、官員,相關擬法立委,是否能詳研出更具體可實行
且符合合民間實質需求的福利政策,這個議題,恐怕在2005選舉年又將
遭到擱置……

  對於人類心靈的認知,難敵醫學權威用藥觀念的主導,對於社會投以
陌生的、異樣眼光的病友而言,治療之路僅通往住院醫療這小小的窄門,
介紹這本書的同時,藉由作者親身描述躁鬱症的個人經驗,也希望讓更多
一些人願意以平等心、同理心,認識這個有人類以來也許就已存在的心靈
現象。而我們身處號稱思想進步的時代,應該能以更成熟的態度面對之,
我如是期望著!
(94/07/08)


Demian.
950818


附圖取自網站。

以下資料取自網站。



@停止瘋狂報導! ■吳易澄  2006.08.17  中國時報
聯結~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81700331,00.html

又見「疑似精神病患發作而造成死傷」的報導。在事件發生不久,部分社運工作者已經在第一時間注意到媒體對於精神病患的負面報導,並且在網路提出針砭,然而各大媒體仍多以類似手法。這種汙名的報導方式帶來的效應很快就得到驗證,在十六日的時論廣場就有民眾以「當心,流彈殃及路人」為文,雖然反省的是警察執行的的方式,但文中「瘋漢」、「迷亂」等字眼,流露對精神障礙者的負面觀感。

姑且不論部分具暴力傾向精神障礙者造成的傷害輕重之差異,由於這些事件本身乃起因於疾病(有些甚且尚未得到確切診斷,而媒體卻也妄下定論),因此這些報導皆涉及病者的人權問題,不但不應當作一般社會新聞處理,更必須從醫療、媒體與社會政策等多角視野來討論,謀求社會安全與病患的康復。


在台灣,反省報導精神障礙者的行動才剛剛起步,然而也在今年初達到高峰。年初針對台北市氣爆案及台南市流彈誤殺少女案的相關新聞,有網友著手蒐集相關報導並提出批判,最後經網友部落格串連,引起相關團體重視。

昨日,以社運議題為主的苦勞網專文評論中提到,「衛星廣播電視事業商業同業公會因為各團體的陳情抗議,在《衛星電視公會新聞自律執行綱要》中,曾經明訂:對於行為異常者,不得妄加揣測其為身心障礙者;相關新聞於報導從事不法或反社會行為等負面事件時不得使用如:瘋漢、瘋女、瘋子、狂漢等歧視性文字或身體及心理特徵以標籤化身心障礙者。」但由於大多數的媒體人並無跨專業的認知,而其報導又以爭取閱聽率為主要優先,因此反汙名的工作便更顯困難。

台灣坊間曾出版《不要叫我瘋子》一書,乃捍衛精障人權難得的教戰手冊,其中提到可以「透過接觸來改變社會對汙名化的反應」、「透過教育和抗議來改變社會對精神障礙的反應」,以及藉由「法律和政治」途徑來解決歧視問題。而針對媒體,在美國有所謂「正確報導精神分裂症的公民組織」,他們採取寫抗議信、打電話或公開譴責的方式,針對媒體侵犯精神分裂症人權的具體事實提出不滿。這樣的組織行動,極富有社會教育的功能,台灣社會應可起而傚之。

我們無法否認,部分精神障礙者的異常行為與暴力傾向,容易帶來社會安全的問題。但他們的症狀並不需要以「瘋狂」的誇大修辭來加以報導,因為這樣的言論反而會傷及更多作為非當事者,且又積極尋求治療、對抗疾病的病患。甚且,建立一個去汙名的包容社會,更有助於其疾病的康復。

我們當然能體會民眾遭受病患發作波及生命安危的恐慌,但平心而論,一個缺乏專業倫理的報導,反而無助於社會進步。比起受歧視卻無力反擊的精神障礙者,媒體的「瘋狂」報導,往往才是帶來社會不安的主要幫凶。(作者為醫務工作者)


聯結~
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14+112006081700331,00.html



【相關報導】

@男子連續傷人事件 媒體再度污名化精障者  ■苦勞報導2006/08/15
聯結~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17925

@媒體污名抹黑 台灣精障者處境雪上加霜  ■苦勞報導2006/08/16
聯結~http://www.coolloud.org.tw/news/database/interface/detailstander.asp?ID=117949


【相關資料】

@衛星電視公會新聞自律執行綱要
 身心障礙者負面新聞處理

未經當事人、家屬或及其保護人同意,不得對精神病人及其他身心障礙者進行錄音、錄影或攝影等採訪工作。

對於行為異常者,不得妄加揣測其為身心障礙者。

相關新聞於報導從事不法或反社會行為等負面事件時不得使用如:瘋漢、瘋女、瘋子、狂漢、鬱女、躁女、白痴、人魔、不定時炸彈、瞎子、瘸子等歧視性文字或身體及心理特徵以標籤化身心障礙者。

未經法院判決前,不得妄下結論或推測將社會事件發生原因歸究於當事人之疾病或其身心障礙。

新聞報導應儘量讓閱聽大眾正確認識並接納身心障礙者,並應避免將身心障礙者新聞透過剪輯或其他報導方式影射精神疾病的危險性或身心障礙者的負面刻板印象。

新聞媒體應避免處理會鼓勵歧視、嘲笑、偏見、侮辱、仇恨、惡意中傷身心障礙者的素材。


【延伸閱讀】

@不要叫我瘋子:還給精神障礙者人權
Don’t call me nuts! —coping with the stigma of mental illness

作者:派屈克‧柯瑞根,羅伯特‧朗丁/著
譯者:張葦
出版社:心靈工坊
內容簡介:

  有一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卻很少人正視它。那就是:精神疾病的汙名化。《不要叫我瘋子》將是國內第一本為精神疾病患者及家屬高呼不平、伸張人權的自助書。

  我們都知道,社會上的偏見和歧視會傷害很多人,而也許受害最深的要算精神障礙患者了。很多患者其實都還有生活能力,卻因為人們的誤解和排斥而失去工作、家庭和友誼。他們擁有康復的希望,卻往往得不到支持和鼓勵,而退縮到封閉的角落。汙名化帶來羞恥感,這讓精神病人極力隱瞞病情,因為怕丟臉,家屬們也只能偷偷尋找治療的訊息。但其實在現代社會,精神疾病越來越普遍,醫療也越來越進步,如果大家都有正確的觀念和態度,大多數的精神障礙都可以及早發現、適當治療,不需要躲躲藏藏或延誤就醫。

  本書是為精神障礙患者和家屬的權益而寫的。書中呈現不同的故事,也引用許多重要的研究,幫助讀者了解精神障礙汙名化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對治這些偏見。書中還附有實際應用的表格和指南,能幫助消除不必要的羞恥感,改善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觀念。

  本書的兩位作者以有力的方式,說出精神障礙者的遭遇和心聲。他們兩位都在芝加哥大學精神復健中心服務,並共同編輯《精神復健技能》雜誌。柯瑞根患過重度憂鬱症和輕微躁鬱症,朗丁曾經罹患精神分裂症,由於他們自身的寶貴經驗,更提高本書的可貴及價值。

聯結~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33501&
 
 

台長: Demian
人氣(1,487)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薛西
這一則新聞我也略為讀了一下
台灣的大眾媒體一向起不了甚麼超越性的功能
這幾年台灣都虛耗在政治裡面了
而其實媒體是可以扭轉此一局勢的
可惜並沒有

這個時候
是該好讀讀布希亞
2006-08-27 07:07:41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