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1 02:51:05| 人氣7,04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衛夫人《筆陣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長的話:

文字之美不僅是表意
也在於字體本身之勢
慣常使用電腦輸入久
親筆書寫益發少鍛鍊

屏除意識形態的狹隘
中國書法的藝術成就
在時至今日的台灣國
更應受廣泛關注吸納

以上是本台一貫立場
唯眼界開闊者天下容


Demian.
940111

以下僅做編輯
純為閱讀之便
皆轉載自網站

附圖:近奉帖 衛夫人作品   
 
 
 
*概論:

  魏晉南北朝是我國古代書法理論的成熟期。這一時期,書法藝術非常興盛,出現了一大批書法名家。書法藝術的發展也帶動了書法理論的研究。

  西晉時,出現了一批以自然界中千姿百態的物象、動態來描繪、比喻各種書體形態美的理論著作,如成公綏的《隸書體》、衛恒的《四體書勢》、索靖的《草書狀》、劉劭的《飛白勢》、楊泉的《草書賦》等,表現出一種“尚象”的審美趨向。

  東晉時,書家已不滿足于對書法外在形態的描述,而開始探求用筆、結體和章法技巧的規律,並注意研究人的主觀意志與書法的關係。如世傳衛夫人的《筆陣圖》、王羲之的《題<衛夫人筆陣圖>後》、《書論》、《筆勢論》、《用筆賦》、《記白雲先生書訣》等,都是這方面的重要書論。
 
 
 
*衛夫人《筆陣圖》  轉載自~http://www.zgshj.com(中國書畫家網)

  夫三端之妙,莫先乎用筆;六藝之奧,莫重乎銀鉤。昔秦丞相斯,見周穆王書,七日興歎,患其無骨。蔡尚書邕,入鴻都觀碣,十旬不返,嗟其出群。故知達其源者少,喑於理者多。近代以來,殊不師古,而緣情棄道,才記姓名,或學不該贍,聞見又寡,致使成功不就,虛費精神,自非通靈感物,不可與談斯道矣。今刪李斯筆妙,更加潤色,總七條並作其形容,列事如左,貽諸子孫,永為模範,庶將來君子時複覽焉。筆要取崇山絕仞中兔毛,八九月收之。其筆頭長一寸,管長五寸,鋒齊腰強者。其硯取前涸新石,潤澀相兼,浮津耀墨者。其墨取廬冊之松煙,代郡之鹿膠,十年以上,強如石者為之。紙取東陽魚卵,虛柔滑淨者。凡學書字,先學執筆,若真書去筆頭二寸一分,若行草書去筆頭三寸一分執之。下筆點畫波撇、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初學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一一從其消息而用之。
 
  一[橫]如千里陣雲,隱隱然其實有形。
 
  丶[點]如高峰墜石,磕磕然實如崩也。

  丿[撇]陸斷犀象。
 
  乙[折]百鈞弩發。
 
  丨[豎]萬歲枯藤。
 
  丶[捺]崩浪雷奔。
 
  刁[橫折彎鉤,以“刁”代替]勁弩筋節。

  右七條筆陣出入斬斫圖,執筆有七種: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手不齊,意後筆前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又有六種用筆:結構員備如篆法,飄飄灑落如章草,兇險可畏如八分,窈窕出入如飛白,耿介特立如鶴頭,鬱拔縱橫如古隸。然心存委曲,每為一字各象其形,斯造妙矣,書道畢矣。永和四年上虞制記。

.錄自《法書要錄》
 
 
 
*衛夫人 轉載自~太原新聞網 2004-12-10 來源:《三晉歷史人物》

衛夫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生於晉武帝泰始八年(272年),卒于晉穆帝永和五年(349年)。河東安邑(今山西夏縣)人。東晉女書法家。

  衛夫人族祖衛灌,官至西晉司空,錄尚書事,與索靖僅善草書,人稱“一台二妙”。從父衛恒,官終黃門郎,亦善書法,著有《四體書勢》。父衛展,歷官江州制史、廷尉,卒於官。衛夫人少好學,酷嗜書法藝術,很早就以大書法家鐘繇為師,得其規矩,特善隸書。據她自述:“隨世所學,規摹鐘繇,遂歷多載。”她曾作詩論及草隸書體,又奉敕為朝廷寫《急就章》。

  其書法作品雖未能流傳至今,但從前人的有關論述中,尚可窺見其風格之大概。晉人鐘繇曾稱頌衛夫人的書法,說:“碎玉壺之冰,爛瑤台之月,婉然若樹,穆若清風。”充分肯定了衛夫人書法高逸清婉,流暢瘦潔的特色。這實際上是對鐘繇書法風格的繼承,但在鐘繇瘦潔飛揚的基礎之上,更流露出一種清婉靈動的韻味。

  唐代韋續則曰:“衛夫人書,如插花舞女,低昂芙蓉;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又若紅蓮映水,碧治浮霞。”連用三組美麗的形象來比擬其書法,可知衛夫人的書法充溢著美感,帶有女性特有的嫵媚嬌柔的風格,又與鐘繇迥異其趣。這是衛夫人結合自身氣質特點,在學習鐘繇基礎之上的發展和創造。韋續因此將衛夫人歸入著名書法家,列為上品之下,即第一等第三級。

  唐代李嗣真對此持相同意見,並指出衛夫人“正體尤絕”。唐代著名書法理論家張懷灌甚至把衛夫人的書法歸入妙品,僅僅屈居最高一等神品寥寥數人之下。美術史論家張彥遠對衛夫人的評價則要相對低一些,他將衛夫人歸入中品之上,即第二等第一級。但同時說:“李妻衛氏,自出華宗。”由以上評述,我們完全可以看出衛夫人在當時書壇上的重要地位。

  衛夫人不但在書法藝術實踐上有突出成就,不讓須眉,而且在書法藝術理論方面也有重大建樹和比較全面深入的論述。她撰有《筆陣圖》一卷,全面深入地參考了有關的書法理論,並提出自己的看法。她在書中首先提出,書法之妙“莫先乎用筆”。主張學習書法要上溯其源,師法古人,反對諳於道理,學不該贍,以致徒費精神,學無成功。衛夫人又提出,在學習和創作時,要注意選用筆、墨、紙、硯的品種和產地,強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又著重指出,執筆要有講究,不同書體應採用不同的執筆法,並加以具體分析,說:“有心急而執筆緩者,有心緩而執筆急者。若執筆近而不能緊者,心乎不齊,意後筆先者,敗;若執筆遠而急,意前筆後者,勝。”超出了單純論述執筆的範圍,而對書法藝術中的筆、意關係和書家修養等作出深刻的論述。

  對書寫不同字體時的用筆,衛夫人亦有精闢論述,她認為用筆有六種方法,如篆書是“飄揚灑落”,章草為“凶險可畏”,八分書為“窈窕出入”,飛白書為“耿介特立”,倘能“每為一字,各象其形”,則“斯超妙矣,書道畢矣。”應該說,衛夫人關于用筆的論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處,她實質上是就此提出了書法家把握不同字體書寫風格的問題。

  具體到筆劃上,衛夫人針對七種不同筆劃的書寫,提出七條標准,衛夫人對七種基本筆劃的描述,形象生動,恰合關竅,實為初學書法者良好的入門途徑。此外,衛夫人在《筆陣圖》中還提出初學書法,“先須大書,不得從小”,“善鑒者不寫,善寫者不鑒”等理論原則,也都是寶貴的經驗之談。

  在上述論述的基礎上,衛夫人概括她對書法藝術總體的認識,提出了“力筋”之說。她認為:“下筆點墨畫芟波屈曲,皆須盡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筆力者多骨,不善筆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謂之筋書;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這實質上是衛夫人畢生從事書法藝術實踐所得,代表了她對書法藝術理論總的認識,為後代書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徑,也成為中國書法理論中的重要內容和評判標准,對歷代書法理論和實踐的發展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盡管衛夫人的《筆陣圖》參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論點,但衛夫人在繼承的基礎上加以發展創造,功不可沒。

  衛夫人生前名望已遠播海內,著名大書法家王羲之少年時曾拜在門下,學習書法,其後青出於藍,成為中國書法史上首屈一指的人物。衛夫人成年後嫁給汝陰太守、汀州刺史李矩為妻。有子名李充,官至中書侍郎,受其母影響,亦頗有書名。

.作者:王小瓏

台長: Demian
人氣(7,04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