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06 12:03:59| 人氣4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召公諫厲王止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國語‧召公諫厲王止謗】本文──

  厲王虐,國人謗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衛巫,使監謗者。以告,則殺之。國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為川者決之使導﹔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聽政,使公卿至於列士獻詩﹔瞽獻曲﹔史獻書﹔師箴﹔瞍賦﹔矇誦﹔百工諫﹔庶人傳語﹔近臣盡規﹔親戚補察﹔瞽史教誨﹔耆艾修之﹔而後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

民之有口,猶土之有山川也,財用於是乎出﹔猶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於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敗於是乎興。行善而備敗,其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夫民慮之於心,而宣之於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與能幾何?」
王弗聽,於是國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於彘。


    *【國語‧召公諫厲王止謗】作者──

  國語,書名。漢書司馬遷傳贊:「孔子因魯史記而作春秋,而左丘明論輯其本事以為之傳,又纂異同為國語。」以為國語與左傳具是左丘明所作。康有為新學偽經考,崔適史記探源,更以為左傳、國語本是一書,而左傳析自國語。近人張以人嘗考證兩書的關係,認為國語所記二百四十餘事,其中約三分之一為左傳所無,其餘三分之二記事與左傳相重,而所記史實與左傳相異者居多,結論證明左傳、國語不是一書,也不出於一人之手。(詳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三十三、四本,論國語與左傳的關係。)國語分周語、魯語、齊語、晉語、鄭語、楚語、吳語、越語,凡二十一卷,所記起自周穆王,止於春秋末,成書約在戰國時代。三國時吳有韋昭,為之作注。

  註:本作者欄引用自三民書局<新譯古文觀止>,謝冰瑩、林明波、邱燮友、左松超註譯,民國六十年四月初版。
 
    *【國語‧召公諫厲王止謗】內文大意──

  「召公諫厲王止謗」選自國語周語,內容為召公勸諫周厲王不該暴力止謗的諫言全文以及「厲王奔彘」的事件因果。

  文章一開始敘述厲王殘虐無道,百姓心有不滿而毀謗他,自以為是的厲王難容百姓詆毀,遂將謗者一一誅殺。召公知情後,勸告厲王不可堵塞百姓言論,因為「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防川的結果即是氾濫潰堤,會造成極大災害,而防民之口的下場則更加慘烈。當政者一定要引導百姓說話,公卿大臣也必須收集百姓言論讓帝王施政時斟酌,因為百姓言論好的一面可以讓天子施行,壞的一面可以讓天子借鏡,就像地有山川,原有沃壤一樣,都可以增進國家的財貨物資。百姓思慮化為言語,絕無阻止道理,倘若銳意堵塞,又能維持多久呢?

  然而,儘管召公如何辯才無礙,一意孤行的厲王仍是不肯聽從,自此百姓再也不敢說話了。過了三年,忍無可忍的百姓終究叛亂,將厲王流放到彘地去。全文寫來鞭辟入裡,筆力萬鈞,是勸諫文章中極著名的代表作品。


    *【國語‧召公諫厲王止謗】賞析與感想──

  周代國祚逾八個世紀,是我國歷代最悠久的王朝。自武王伐纣始,至赧王為秦所併,有四方來朝的狀盛光景,亦有志氣難伸的苟安時刻,當中由強大至耗弱的消長關鍵,「厲王奔彘」絕對是極為重要的轉捩點。

  周厲王在周朝歷史當中,鐵定稱得上是赫赫有名的君主。有名之故不在他的文治武功,而是昏庸無道;他的暴虐與殘酷,在周朝三十來位帝王裡,萬萬可以使他榮登「昏君」排行榜,兼且名列前矛。其豐功偉業,包括縱情征伐、與民爭利,勞民傷財、致使民不聊生等;而對於這樣一位事蹟非凡、「罄竹難書」的帝王,人民議論紛紛,眾口交譖自是難免的反應,誰知周厲王這老兄是個超級大天兵,惡貫滿盈便罷了,竟還相當小鼻子小眼睛,下令處死毀謗的人民,如此一來,百姓連口大氣都不敢喘了,常日相逢只敢「道路以目」,用眼神傳遞心照不宣的訊息,一時間,周王朝的邦畿千里瀰漫著一股「無處可訐譙」的憤懣難平之氣--這悶氣短時間尚可自我寬解,但長此以往,則不滿愈深,委屈更甚。有話說不得?這窩囊恐怕連明月清風都要鬱結的,何況是人?

  召公明白,厲王生性專斷,不喜人民私下詆毀他,索性以嚴刑杜民口實,此種做法無疑是掩耳盜鈴,絕非長久之計。即使在君權獨裁的封建時代,民心的趨向仍是一股威震寰宇的強大力量,足以撼動周朝王室奠基兩個半世紀的統治根柢;倘若為政者不懂審慎處理民怨,任其壓抑積累,一朝積微成著,恐怕有如山河崩決,會有難以收拾的慘況發生。於是,當周厲王沾沾自喜地誇耀「吾能弭謗矣」時,見識清明的召公只得挺身而出,直言勸諫了。他告訴厲王:人民的言路就像河道一樣,只能疏導不能堵塞,堵塞了只有潰決一途,而洶湧的河水一旦潰決,所造成的傷害將是無以估算的。天子施政,一定要儘量讓人民表達意見,公卿列士至於親戚近臣,都應蒐集人民言論讓天子斟酌,如此天子所行之事才能樣樣合乎禮法,不致產生過大失誤。百姓有嘴就像大地有山川、原野有沃田,他們提供好的看法讓天子施行,不好的見解讓天子備考,就等於是增進國家的財貨物資,怎麼有理由阻止呢?刻意堵塞百姓的言語,又能維持多久?

  我以為,綜觀所有文章典籍,最難為之書,毋寧是「諫書」;最難言之言,無疑是「諫言」。原因是聖意難明,君威莫測,進諫猶如「捋虎鬚」、「批逆麟」一般,倘若不幸冒犯龍顏,輕則丟官免職,重則傾家蕩產、危及性命,除非先前已有置生死於度外之心理建設,否則心下忐忑難安,要泰然自若地說出理路清晰、表達允妥的諫言便至為困難了。然而召公這段勸諫卻說得很漂亮,當中夾喻夾議,氣勢雄渾,比喻得宜而不流於曖昧,直言淺要卻不顯得莽撞,利、害、得、失均分析得乾淨徹底,具有極強說服力與感染力,即使距離久遠的我們看到這則故事,讀著讀著還是會被說動的。召公所言「防民之口甚於防川」與魏徵所謂「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如出一轍,「宣之使言」則和諸葛亮要劉禪「開張聖聽」、王珪要唐太宗「開聖慮,納芻蕘」殊途同歸。所謂「木從繩則正」,為政也須廣採各層級的意見,除了公侯卿士的中肯建言,民意更是不可或缺的施政藍本,如此殷勤考察,體味下意,才不容易陷入一意孤行的陷阱裡,有了錯誤也不知情。天子的政令直接加諸在人民身上,而人民的感受好惡,或吟之成詩,或歌之成曲,或直接以言論批評發洩,都代表著人民最誠懇道地的心聲,在缺乏上書途徑的古代,是為證者探索民情極重要的資源。如今厲王下令議謗者死,無異封絕了一條寬廣且唯一的上下交流的路子,人民的憂慮此後要如何上達呢?而一個百姓相顧無言,巷道無聲的都城,和死城有何兩樣?一個死氣沉沉的王朝,除了尸居餘氣,苟延殘喘,還有什麼前途可談?還有什麼生機可談?自古帝王莫不取法堯舜而恥為桀纣,是因堯舜納諫而桀纣拒諫的緣故,召公此番諫言,除了善盡為人臣子的職責,大抵心中仍對厲王有著一絲堯舜的期待吧?

  無奈的是,昏瞶無能的厲王既無唐堯之賢,亦無虞舜之德,他對召公之諫充耳不聞,依然閉目塞聽,暴虐橫行,甫三年光景,難忍暴政的人民便群起反撲,衝入王宮。毫無準備的厲王倉皇出奔於彘,一直到死,都沒能再穿上皇帝專屬的冠冕與朝服,這狼狽難堪的下場,實為西周歷代君主中未曾有之慘烈結局。

  至尊至貴的天子遭到推翻,無疑是對王權的重大傷害,原本如日中天的周朝氣數,自此逐漸轉衰,周天子號令的權威性亦每況愈下。五十年後,當周幽王於驪山點燃烽火、調戲諸侯以悅傾城,天子的威信簡直蕩然無存,幽王末了淪落眾叛親離,敵入亦無援的境地;而一向禮樂昇平,光明繁盛的鎬京,也因此在如風似火的西戎戰馬交踐下殘破,歷史焦點遂轉向東方的雒邑開始另一段波詭雲譎,世態紛攘的東周演義。此後,歷史舞台的主角再也不是那徒具虛名而無關痛癢的周天子,諸侯間的群雄爭霸方為影響當代情勢、且受後世史學關注的精采好戲。諷刺的是,由於封建體制的崩解,民間富才識卓見者一一乘時並起,當初周厲王視如草芥的黎民之見,竟也成熟到足以形成一門又一門獨立而完整的思想流派,而此種百家爭鳴、學術解放的繁榮景象,除了提供各國諸侯進退攻守時引為參酌的智庫與資糧,甚至嚴重威脅了大周正統皇朝的王畿天下。

台長: 夏日費洛蒙
人氣(4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