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09 05:43:40| 人氣13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擋不住的貧窮危機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遠見》雜誌的獨家調查

高學歷、低職位、低薪資--擋不住的貧窮危機感

一向活在「台灣錢淹腳目」自豪中的台灣人,突然間有貧窮的危機感。
它不只是一種感覺(根據《遠見》雜誌的獨家調查,有65.4%受訪上市、上櫃企業的人資主管或專員,開始有貧窮的危機感出現),也是現實生活中發生的實例。

一個大學畢業生每個月在基層做粗工,一個月領新台幣2萬多元的低薪,與二十年前一個大學畢業生領的1萬7000元相差無幾。可是所面對的房地產價格卻是高達四、五倍的成長。人們開始有「我窮了」的感覺。面對未來,不知工作何時會消失,更是加深了這種無奈的貧窮危機感。
相對過去與未來,貧窮危機不只是社會新鮮人的感覺,更是許多面臨失業的中壯年當前深刻的感覺。你該怎麼辦?企業該怎麼辦?政府又該怎麼辦?
莊淳雅、魏棻卿、林美姿

  許立芳從澳洲昆士蘭大學旅館管理學系畢業。她回台南家鄉的第一個工作就是到台南第一家五星級飯店工作。薪水由新台幣2萬2000元起跳。這個薪水跟到台灣工作的外勞基本工資是差不多的。所不同的是外勞在雇主家被包吃包住,許立芳在此,只有包吃,但沒有包住。每天仍然得回台南市的家中睡覺。
  即使薪水與外勞相當,這樣的工作卻得來不易。大億麗緻酒店在台南市開幕,需要三百多人,卻有一千多人來應徵。
  一家美國金融服務業公司原本要以年薪250萬~300萬元在台灣聘用一個財務長,可是不到半年卻又把年薪降低到200萬元。找人時正逢過年後的轉職高峰期,「願意配合的人還是很多,」負責召募中、高階財會金融的經緯智庫(MGR)召募經理周芳瑜說。
  還有公司甚至將聘用層級降低,來降低薪資。原本需要財務長,現在可能只需要財務經理;有的公司則為了降低薪資,把職務階級降低,但工作內容卻一樣。
  一個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即使想要領與十年前社會新鮮人一樣的起薪,卻仍然很難找到工作。一家大報社五年前聘任一個大學畢業生擔任新進記者,起薪是4萬5000元,現在起薪則降到3萬1000元。即使降低許多,仍然有很多新聞科系的社會新鮮人找不到工作。據104人力銀行統計,去年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平均花費近四個月才找到第一份工作。更有相關資料指出,社會新鮮人找到第一份工作的時間是八個月。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王素彎指出,平均而言,在1985、1986年的時候,大學畢業生大多有3萬元以上的起薪。可是現在大多只有2萬8000元。
  根據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調查也發現,社會新鮮人平均薪資在1999年開始呈現低度成長。相較於1998年,大學畢業生在1999年更出現8.11%的負成長。
  人力資源協會理事長張瑞明指出,現在新進人員的起薪都被壓低,基層人員如行政、助理級的工作都降了20%(2002年和1999年相較)。高科技人員薪資比較抗跌,電子工程人員降了10%。「現在只有頂尖大學、最尖端的人才,比較高抗跌,」張瑞明說。
  未來,每個人對工作的認知與期待勢必要降低標準。無論是社會新鮮人或是高階主管,未來不再是年年調高薪資的時代是可以確認的。行銷顧問、也是暢銷作家吳若權也指出,「未來必然是高學歷、低職位的時代。」
影響最大的是社會新鮮人和高階主管

  這股工作潮流的逆轉,「影響最大的是社會新鮮人和高階主管,」經緯智庫總經理許書揚指出。
  許書揚進一步表示,目前薪資都凍結,甚至中、高階主管的薪資還往下掉。中階主管則還有晉升的機會,可以因為表現良好,往上晉升,薪資也會隨之調整。高階主管卻很難藉由跳槽取得調高薪資的機會。「現在是在職員工減薪,新進員工壓薪,」許書揚說。
  比起一、二十年前的社會新鮮人,現在的大學畢業生確實是行情下滑。許書揚回想,他十五年前在美國運通工作,碩士才剛畢業,未具什麼工作經驗,擔任人事部主任就月薪4萬元,現在一位文科碩士出來也才不過3萬多。一位留美的MBA碩士,也不超過4萬元。也就是說以他的經驗而言,這十幾年來薪資幾乎沒有調整。
  對於四十歲、中途停掉工作的中年人,要再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也很難。有一位租賃公司的四十多歲經理人,由於景氣不好,使得他的催債工作變得難上加難,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在還沒有找到工作之前,就辭職在家。這名有兩個小孩的中年人,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已長達兩年。
  一位曾創過業,卻把友人的幾千萬元資本虧光的中年男子,如今也在家中等待事業第二春的降臨。原本待在家中帶兩個小孩的妻子眼見丈夫等著再出發,又得開始向外尋找工作。只是脫離職場多年,她的心情有待重新調整。
相對貧窮是什麼?

  薪資雖減,放眼周圍,台灣的物價仍然很高。以1982年為基期(=100),2001年的房價指數為456.1,也就是成長了356.1%;物價指數從1982年的100上升到2001年的145.5,也就是成長了45.5%。可是薪資卻似乎回到二十年前一個大學畢業社會新鮮人的起薪水準。譬如二十年前一個大學畢業生起薪約1萬7000元,現在在五星級飯店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起薪約2萬2000元,也不過成長29.4%。
  「這簡直是相對貧窮嘛!」一位觀察者說。(20年前的薪水,過著20年後的物價指數的生活,苦ㄚ)
  相對貧窮可以是一種對現況與未來的感覺。由於加薪的幅度慢,甚至連連遭到減薪或失業,所以上班族開始有貧窮的感覺,甚至想到未來如果沒有規劃好,還可能會愈來愈窮。
  相對貧窮也可以是一種比較前輩在一、二十年前生活的感覺。過去物價比現在便宜,房租、房價也比現在便宜,可是一個社會新鮮人所領的第一份薪水,卻跟一、二十年前差不多。所以相對而言,也有貧窮的感覺。
  相對貧窮也是一種社會貧富落差加大所造成的感覺。淡大未來學研究所教授陳建甫指出,五年前他就預估隨著社會結構和產業變遷,貧富的差距會擴大,但沒想到「這兩年內,這個長期的趨勢在短期內就迅速惡化。」
由數字看相對貧窮

  事實上,台灣因為貧富差距所產生相對貧窮的社會感覺也在擴大中。
  這些現象包括七成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部分行業新人起薪還比十年前低;助學貸款申請人數大增;有貴族雙語小學,但也有很多小學生繳不出營養午餐費;家長無力負擔,小留學生回流台灣;長期失業家庭攜老偕幼舉家自殺;高學歷卻沒工作,因家人貧病鋌而走險。
  財經立委李桐豪指出,最近這次幾百元的健保費調漲,就讓十萬勞工走上街頭,代表社會民心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這是一種訊號。「如果他們有穩定收入的話,就不會這樣,」李桐豪說。
  陳建?j解釋,貧窮可以是絕對或相對的。如果一個人連購買生活必需品最起碼的收入水平都達不到,就視為絕對貧窮。個人收入少於就業人口收入中位數一半的人,算作相對貧窮。
  台灣高、低所得差距逐漸擴大,並創下歷史新高。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調查結果,2001年平均每戶每月可支配所得為7萬2000元,較上年減少2.6%。如將家庭依可支配所得高低分成五等分,2001年最高20%家庭平均可支配所得為178萬6000元,是最低20%家庭27萬9000元的六‧三九倍,高於2000年五‧五五倍。這是自1964年有這項統計以來,首次超過六倍,也是歷史新高。
  經建會專任委員李高朝指出,從1969年到1981年,台灣的人民財富所得是非常平均的。2000年出現差距擴大的現象,是高所得的人增加不多,但失業家庭增加很多,而且還有一個特別的現象,是因為去年退休離職人數增多,使得高所得家庭的退休金及公勞保現金保險受益增加,拉大高、低所得家庭差距。「但退休人員突然大增,不是一個正常的現象,而是短期影響,」李高朝說。
  1991年最低所得組平均每人每年近5萬元的收入,1999年降到3萬1000元,2001年更進一步降至2萬3000元。相對的1991年排名前10%的高所得者,平均所得87萬元,1999年升至133萬元,2001年國內經濟衰退,但最高所得組的平均年所得仍續升到139萬元。
  貧富差距主要是失業率高,以及就業市場中高科技和傳統產業兩極化發展所致。李高朝指出,當失業率回降到4%以下,且經濟成長率在4%以上,雇用的人口才可能增加,否則即使景氣復甦,也是「無就業機會的景氣復甦」。
  此外,陳建甫也分析指出,九二一大地震、產業外移,關廠家數增加,外勞引進是貧富差距擴大的主因。

台長: 獨身女子 有夢最美
人氣(13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好文章分享-職場新觀念 |
此分類下一篇:如何讓你在工作上成功
此分類上一篇:別成為老闆的眼中釘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