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3-03 18:10:09| 人氣4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第五屆土地關懷營文選(一)/重返鄉土˙前進農業/林崇熙2005/1/29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重返鄉土˙前進農業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
林崇熙2005/1/29/講於北港第五屆土地關懷營

一、 農業現況問題:只要越過了溫飽線,農業就不再是工業化國家關注的焦點。當農業成為國家傾全力發展工業下的弱勢關懷對象時,就不用期望能有眾多有志青年投入農業。當農村幾乎都是老人、小孩、與狗時,就不用期望城鄉差距能得到改善。當豐收就代表穀價低迷菜價滑落時,就不用期望農民能有笑顏。當農會沈溺於地方派系的利益糾葛時,就不用期望有誰還記得農會存在的真正意義。當農民熱切指望農地變建地及期盼工業區進駐時,就不用期望農業還有希望。

二、 農業轉型問題:台灣近二十年來,不論是政治、社會、教育、國防、工業、農業、金融、文化等,都不斷地面臨轉型問題。但幾乎每個領域在進行轉型時都有著「形式主義」的問題。政治要從威權走向民主,卻徒有民主外表而缺乏民主精神;教育要從灌輸走向啟發,卻徒有建構主義形式而仍然以標準答案為依歸;工業從加工出口區變成科學園區,卻仍然停留在代工、製造、與低附加價值層次;農業想轉型為精緻農業及休閒農業,卻仍然停留在量產與功能考量層次。咖啡產業被炒熱了,但是咖啡農卻仍然被剝削。只要是形式主義式的轉型,就表示是換湯不換藥。

三、 為何農業怕加入WTO?因為衝數量、拼價格,而忽略了文化味蕾、品質、品味。任何產品只要指向量產,就必然趨向單一化與普同化,而消弭特異性。換個角度想,特異性就是抵抗量產式普同性的利器。量產是以市場佔有為依歸,除非獨家,否則必然以削低價格為先,此時,品質就會受到影響。資訊產品如電腦、磁片、或手機生產基地外移及其品質越來越不可信任,皆因如此。過去國內農產品價格下跌常常歸咎於產銷失調,如柳丁供過於求,因此以鼓勵減產轉作因應。但是,面對全世界市場時,就不能以減量制價,而應以量少質精且以文化品味為前導。

四、 量產帶來新問題:量產常會帶來保存的問題,有時透過冷凍方式保存,卻減損了風味;有時透過加工方式,卻減損了營養;有時透過泡藥的方式,但卻損害消費者健康,也損及陰德。如果量少而能當令銷畢,則消費者可嚐質美新鮮,而農民也不用費神費本保存農產品。但是,量少就需質精與多樣化,此需有新知識與新價值。

五、 面對消費者:許多農業論述常以「土洋大戰」來激發民族主義情緒。但是,如果思考疆界不再是國界地理,而是地球村,則前述問題就需轉化了。若要讓本地農民有希望,應使農民思考消費者。服務業最直接面對消費者,因而對市場敏感度最高。工業的生產線雖遠離消費者,但其業務部或服務處卻能將消費者的心聲帶回公司來進行改善。唯獨農夫距離消費者最遙遠。農民不知道誰吃了他們所種出來的稻米蔬果,消費者也不知道吃的農產品出自誰手。因此,農夫們不知道消費者的反應,消費者也無從訴說感受來使農夫改善。當生產者與消費者彼此不識時,居中的販仔、果菜市場、與超級市場就能純以價格來上下其手,致使農民與消費者雙輸,而居中者獨贏。

六、 從自立自強到兼善天下:若賺錢為先,就不會有品質;若品質為先,就有可能賺錢:如果還一直想賺錢,就表示在實質上或心情上仍然停留在溫飽線。一個人努力固然重要,但更需將周遭的戰友帶起來。要將大家帶起來,就得透過網絡式連結來營造眾志成城。黑珍珠蓮霧是個好案例。

七、 文化先於產業:許多農民感嘆產品銷不出去,或者因豐收而價格直直落。可是,很少有人好好去想如何擴大消費市場。有些地方舉辦了產品促銷會或農產特賣會,有些地方舉辦了某某(農產品)文化節,開出一席席的某某大餐。但是,對消費者而言,這些只是一項產品消費而已;可是,生活中有非常多的消費品啊。治本之道是要讓此項農產品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此就得思考「文化」層次。如果愛花是文化,花卉就是生活不可或缺的角色,家家戶戶陽台都會種花,到市場買菜必然帶回一束花,家中餐桌上必然有一盆花,那麼,台灣的花卉市場需求就可擴大數十倍。美國火雞肉當年就是慘敗在忽略台灣的飲食與烹飪文化。

八、 產業文化的幾個層次:產業生產文化,生活文化,生態文化,生命文化。台灣的產業常常停留在「產業生產文化」,而還沒進入「產業生活文化」,也忽略了「產業生態文化」,更沒去思考「產業生命文化」。許多地方舉辦某某農產品相關的文化節,卻忽略了農業產品的思想文化位階不同,如蓮花、咖啡等與蕃薯、龍眼、芒果不一樣。如果思考農產品的「產業生活文化」,就得自問,這個農產品對於社會大眾有何重要性嗎?有何不可取代性嗎?能給消費者幸福的感覺嗎?更重要的,咖啡農自己喝咖啡嗎?如果思考農產品的「產業生態文化」,就會問此產業與其他哪些產業有關連?是關連到化學藥廠或是有機堆肥場?是關連到機械還是關連到人?如果思考「產業生命文化」,就得問此產業的生命樣態為何?它有過怎樣的興衰盛亡?它在社會的價值位階為何?年輕人願意投入嗎?地方為以此產業為榮嗎?如果一個農民無法意識到自己生產的農產品的各種層次文化意義,就會不斷淪入價格的輪迴中。

九、 從量產到質變:把握農業文化的珍貴核心及再發揚、掌握資訊時代與知識經濟時代的特性、進行創意性轉化、系統性改變、價值觀改變、知識改變、態度改變、聯結網絡改變,才能再造農業的新自信及新尊嚴。這就是一位新農民的誕生。

台長: 長老
人氣(4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