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14 09:29:47| 人氣2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現象,台片的彩虹何時出現?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電影有時會很感慨,尤其是看到一些小成本又頗有意思的小品時,更是如此。在大家已經習慣「好萊塢怪獸」母體所孕育動輒上億美金成本的小怪獸群之際,沒有資金的電影從業人員(尤其是一心一意想讓夢想實現的創作者)該如何殺出一條血路讓生命誕生呢?而市場定位、演員選角、企劃行銷又該如何去進行,才不會讓創意人落得「傾家蕩產」、「妻離子散」的下場呢?上製片班的時候,才恍悟電影工業如同精密工業,每個環節都必須精細估算,不單單是一群搞創意的人,靠「理想」變出來的。而拍片的時間長(三、五個月不過分),工作人員多(如果你曾經耐心看完片尾工作人員列表,你就知道所言不假),坐辦公室、去影展打點版權(出租版權、世界各洲版權、重拍版權...)和簽署文件的人也很重要。若任何一個小環節沒掌握好,可能損失慘重:好比租好的場地因氣候惡劣、演員臨時生病而必須停拍(所有工作人員的薪水還是得照付);導演臨時想要演員嘗試角色不同的詮釋,或拍攝不同感覺的景色而必須額外「燒掉」許多底片,一份在影展原本口頭答應的合約因對方爽約而終究沒有賣掉版權...等。而電影拍畢後,還需要後製人員剪接、配音、拷貝,企宣人員行銷市場,才是觀眾看到的最後成品。老師說,台灣搞創意的很多,創作者相較於「車輪軸心」的製片人反而不缺,倒是能找到資金、理智運籌帷幄、獨當一面的製片很少,尤其在台灣沒有金主願意投資電影,除非你是李安。沒有人認為國片有市場,大家只願意花錢看好萊塢片。 

               我雖然無法否認台灣電影生態的現實面-國片應該就是一個「慘」字,但,我相信還是有辦法吸引觀眾回到戲院看國片的。俄片「十二怒漢-大審判」拍攝主要的場景在教室裡,瑞士「內衣小鋪」的主要場景只有兩個,德國「當櫻花盛開」、黎巴嫩「焦糖人生」、巴西「教宗的洗手間」...等近期所看到十分精采的電影,沒有一個是上億成本的;就連在美國只是小成本(美國五千萬美金以下算小)製作的「鴻孕當頭」在美國也是以黑馬之姿,在全美週票房榜上掄元。而其中感覺製作成本最陽春的,應該是「內衣小鋪」。撇開電影的技術面而言,這些讓人難忘的電影有一共同點,那就是「故事本身」(劇情)。要把故事說得好,故事本身要夠動人,這是基本。台灣缺乏動人的故事嗎?我不相信,台灣是個充滿故事題材的島嶼。然台灣的電影工業,總是愛隨著市場起鬨;比如泰國鬼片流行,就一窩蜂地拍鬼片,殊不知泰國政府對於電影工業的支持、新穎的拍片機器和後製工業的成熟...比台灣條件都好,記憶中,台灣連做鬼片的特效都不大行呢!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陳國富導演的鬼片「雙瞳」(美商哥倫比亞第一部投資的台片),香港中環集團投資的「詭絲」,成本超過兩億;這兩個好幾億成本的鬼故事,在台北的票房各開出了六千萬和兩千多萬,尤其「雙瞳」的票房突破了台片以往的市佔率0.1%而往1%挺進(!!)。先想想,花好幾億去說個無法回收成本的鬼故事,意義何在(好在投資者的都不是台灣人,不然,為何不捐給孤兒院或老人院?)?再想想看,大家每年看電影平均每1000元消費當中,只有一塊錢是支持國片的(!!)。為什麼觀眾不愛國片?是不是不想「浪費」錢?至少「好萊塢怪獸」能提供較滿足的視聽娛樂效果,較不會有把錢投到大海裡的感覺?而台片也只剩「朱延平」、鬼片、同志片、青春YA片可以存活下來。搞創意的電影人,是否該搞清楚事情的先後順序-先想個「動人的故事」再很誠懇地(不要特效、不花俏)說出來就好了。怎麼還是拼命和「怪獸們」對打呢?這樣不是以卵擊石,自找死路嗎?拿一堆錢去搞連泰國都不如的特效,遑論要和好萊塢一搏,哪來的條件?還不如專心搞個小成本,但有特色的故事出來。至少學學「內衣小鋪」(1)吧!




        後記:寫完此篇文章的三個月後,國片<<海角七號>>已經突破票房三億五千萬元,讓人感到不可思議。這部電影讓對愛情、生活失去信心的人,重新燃起希望。從火種竄出的小火苗,誰也沒能料到,竟然燎原全台灣,成了2008年最夯、也是台灣電影史上票房記錄最高的賣座影片。它的確在某種層面打動了台灣人的心,而成了話題、成了一股難以抵擋的旋風,成了沒看過就可以罵人是「土包子」的藉口。如果細細評比<<海角七號>>的各個分項:演員、故事、攝影、場面調度、分鏡...等,與觀眾早已習慣撒大錢的好萊塢、甚至與某些獨立製片的外片相較,實在是望其項背,難以站在同樣的基準點比較。但是,<<海角七號>>故事中生嫩的演員們(馬念先、范逸臣、小應、林曉培、民雄...等音樂人,茂伯、田中千繪、大大...)反倒與恆春小人物們自然、質樸的氣息非常吻合,將<<海角七號>>故事對於角色的需求發揮得恰如其分。范逸臣的演技當然有進步的空間,田中千繪在劇初和劇末的表現判若兩人,深深博得觀眾對於一名認真在異鄉打拼女子的認同。然其他的甘草角色也適時地發揮了潤滑的效果,毫不遜色於主角的表現(如茂伯、馬拉桑、馬如龍、阿嘉母、大大...),造就了一部片子的成功。隨著口碑的傳開,<<海角七號>>的上映週數不斷增加,在台北市的許多公立中、小學,<<海角七號>>也成了教師節校長饋贈教職員最好的禮物。老師們東揪一個、西拉一個,一起和不願意「退流行」的年輕人排隊看電影。而這些老師當中,也不乏因奉獻家庭而久未踏進戲院一步的人...。<<海角七號>>的旋風來得如此突然和急躁,超出了所有電影專家和平民老百姓的預期。電影專家跌破眼鏡的多,因為同期的台片<<冏男孩>>不僅在故事、演員、攝影、場面調度、分鏡...上一點都不遜於<<海角七號>>,但卻未能獲得如<<海>>片票房上的好表現;走視覺風格路線和同志主題的<<花吃了那女孩>>、描繪同志淒苦戀情和哀怨後半生的<<漂浪青春>>只能用「慘遭滑鐵盧」來形容。平民老百姓當然不管專家的感受,如潮的好評和口碑證明了觀眾的口味才是王道,而<<海角七號>>就是2008年的王道。

               看著<<海>>片破三億五千萬的票房,應該可以給台灣許多影像、文字創作者許多「打擊」和鼓勵,<<海>>片能,其他的國片應該也可以。畢竟台灣的觀眾並沒有真正背棄本土的藝術創作和故事題材。只是,在海片大賣的同時,大家(創作者、觀眾、觀眾..)也可以研究一下,<<海>>片何以能大賣,是否符合「誠懇地」說出一個動人的故事的準則呢?而這個故事既不曲高和寡,也能呼應每一個人心中的某種感受---愛、夢想、希望。終究成了一股旋風,成了擋也擋不住的狂潮,席捲了全台灣。有些台灣的名導演的名作,票房慘澹到上映一週、兩週就下片,往往「叫好不叫座」,是否又太流於個人式的風格、敘述而與一般口味的觀眾差距太遠?這是不是拍電影的理想狀態呢?

                  隨著魏德聖<<海角七號>>的大賣,主流書局架上紛紛推出他的<<小導演失業日記>>(時報)一書和<<賽德克.巴萊>>一書(皇冠)。豐華唱片(小燕姊)也趁勢推出<<海角七號>>的原聲帶。打開電視,三立、東森、中天...等頻道幾乎天天製作關於<<海角七號>>的專題,訪問導演、第一波主角、配角,甚至連馬如龍和妻子齊心養育九名小孩的家庭故事...。當一部片子成了風潮,後續的收益就像潮浪般湧入,因為誰都知道人潮就是錢潮,這一波能賺的,都賺飽了荷包。若台片每一部都能像<<海>>片般「摸蛤仔兼洗褲」,那台片的遠景是可以期待的:觀眾能開心地(雖然臉上有淚)離開戲院,而創作人也能笑嘻嘻地一直創作下去,即使他說的是一個能讓人哭、又能讓人笑的故事。

 

註1:「內衣小鋪」的背景是瑞士某小鎮,主角是個甫喪夫的老人,為了在喪夫後重拾生命的元氣,因緣際會拾起昔日「刺繡」的興趣,而開了一家「內衣小鋪」,進而在網路上異軍突起的故事。故事便是以此主角從不被親(當牧師的兒子)朋看好(甚至被保守的村民嘲諷),到後來排除萬難、終究成功,成為自己的主人。不僅影響了周遭的女性朋友(讓她們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也得到了村民的敬重(打破了男性主宰的體制)。很平易近人的一部片子,讓人會心一笑。典型以「故事取勝」的例子。低成本,但成功。創下瑞士票房最新紀錄。好看。

台長: splashing
人氣(2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切片 |
此分類下一篇:《麥斯潘恩》陽剛暴力美學
此分類上一篇:《布拉格練習曲》乘著熱氣球喚醒熱情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