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8-24 06:00:00| 人氣2,75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惲壽平:中國百大畫家75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惲壽平_百度百科

東惲壽平畫像
惲壽平撰《南田畫跋》

恽寿平作品欣赏












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壽平,以字行,又字正叔,別號南田,一號白雲外史、雲溪史、東園客、巢楓客、草衣生、橫山樵者。江蘇武進人。清代著名畫家。創常州派,為清朝“一代之冠”。特點是以瀟灑秀逸的用筆直接點蘸顏色敷染成畫,講究形似,但又不以形似為滿足,有文人畫的情調、韻味。其山水畫亦有很高成就,以神韻、情趣取勝,與“四王”、吳曆並稱“清初六大家”。他又善詩文和書法,詩被譽為“毗陵六逸之冠”。書法主要學褚遂良,被稱為“惲體”。
  人物簡介
其父惲日初為崇禎六年副榜貢生,複社要人,曾拜著名理學家劉宗周為師,後為“南理學之宗”。叔父惲向(道生)為著名山水畫家,自創一派。明崇禎六年(1633)惲[Yùn]壽平生于江蘇武進,受門第書香薰陶,自幼敏慧,八歲詠蓮花,驚其長者。清初遭遇戰亂,年僅12歲的惲壽平隨父遠走浙、閩、粵幾省,風餐露宿,歷盡艱險。後參加了福建建甯王祈的抗清隊伍。順治五年(1648),閩浙總督陳錦率六萬清軍強攻建寧,15歲的惲壽平堅守孤城。城陷後,與兄皆被擄至清兵營。陳錦無子,其妻見壽平聰明清秀,收為養子。陳錦遇刺身亡,壽平扶靈北歸時,在靈隱寺與父相遇,留寺為僧若干年,其間惲壽平從父讀書、學詩,課餘繪畫以娛情寄興,與複社遺老及反清秘密志士交遊。大約在順治十一年(1654)前後,惲氏父子返回故里。 少年時代這段出生入死的歷練,對他一生可以說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叔子既經喪亂,少壯時多與奇人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忽如生,他人色沮神喪,而叔子意氣如常。”(顧祖禹《甌香館集序》)。
此後,他刻苦鑽研學問,古文、詩詞、書畫無不精擅。惲壽平崇尚氣節,誓不應科舉。為了生計,變賣書畫也不向權貴低頭。在賣畫生涯中,惲壽平在其甌香館中結識了唐宇昭、莫雲卿、莊子純、楊兆魯、笪重光、毛先舒、諸匡鼎等一時名流,相互切磋,共同唱和,尤其與王翬友情彌篤,二人遊歷山水,品茗傾談,切磋畫藝,甚為投機。惲壽平為王翬作品寫的大量題跋,更使王翬的作品錦上添花。《國朝畫征錄》說:“石谷畫得正叔跋,則運筆設色之源流,構思匠心之微妙,畢顯無遺。”
康熙二十九年(1690),惲壽平結束了勞碌、貧寒、悲涼的一生。其子惲念祖年方5歲,家貧不能舉喪,幸得王翬、董珙、鄒顯吉等老友鼎力相助才得以安葬。
  書畫成就
惲壽平悲歡離合的少年經歷,對其成年後的繪畫成就起著重要的作用。他的性格不像石濤、八大兩位朱氏後裔寄畫于恨,而是淡泊其志,雅逸其畫。藝術上,惲壽平最初從父親學習詩文,從叔父學畫,又在山水畫上師王蒙、倪瓚等元四家及明代沈周、文徵明、唐寅等人;花鳥兼學黃筌、徐熙;書法兼褚遂良、米芾,融會貫通,自成格數。
  花鳥畫家
惲壽平早年向伯父惲向(明末山水畫家)學畫山水,取法元代王蒙、黃公望、倪瓚,並上溯董源、巨然。中年以後轉為以畫花卉禽蟲為主。他從明代沈周、孫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創作經驗,再參考畫史文獻資料,創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沒骨花卉畫法,更以徐崇嗣為宗,兼取各家之長,極大的發展了沒骨畫。所畫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著色渲染,用筆含蓄,畫法工整,明麗簡潔,天趣盎然。惲壽平的藝術創作,有自己獨創的藝術見解,他在《南田畫跋》宣稱:“俗人論畫,皆以設色為易,豈不知渲染極難”。又說:“宋法刻畫而無變化,本由於刻畫,妙在相參而無礙,習之者視為岐而二之,此世人迷境……”。這是說宋畫工整,元畫寫意,二者應相參才能入妙。還說:“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造化之理。至靜至深......作畫尤須入古人法度中,縱橫恣肆方能脫落時徑,洗髮新趣也”。
惲壽平山水取黃公望筆法,於荒率中見秀潤,他32歲所畫的《靈岩山圖卷》,尖毫勾皴,濃墨點樹、高曠清淡,中期山水,浸潤宋元諸家,吸取王蒙等人的長處,40歲左右作品最為精彩。
  詩書出眾
惲壽平不僅畫作出眾,風格獨具,而且兼工詩書,題句清麗流暢,詩格脫俗超逸,為“昆陵六逸”之冠。書法主要學褚遂良,被稱為“惲體”。惲壽平詩詞清新、書法俊秀、畫筆生動,時稱“三絕”,名盛一時。由於惲壽平一洗前習,獨闢蹊徑、別開生面,因而四海之內爭學南園畫風、詩意和書藝,對後世影響很大,因有“常州派”之稱。
  繪畫理論
在繪畫理論方面,他的重要論述,及創作思想,盡都包括在他的《南田畫跋》和《甌香館集》中,他重視山水畫的使欣賞者“不著尋山履,身居雲海圖”的怡情作用,把“脫盡縱橫習”,“無意為文”、“淡然天真”的高逸看作繪畫美的最高境界。他認為,“高逸”固然與“簡”有關:“畫以簡貴,如尚簡之微,則洗盡塵滓,獨存孤迥,煙鬟翠黛,斂容而退矣。”他強調人品與畫品的關係,要求畫家“出入風雨,卷舒蒼翠”,然後“走向造化於筆端”。他強調畫家主觀情思對繪畫物件的溶鑄,和傳寫出繪畫物件之神的作用。
對於學古人,他主張學而變,變而又筆下有古,即所謂:“不相蹈襲”,有“變體”,“如興弼將子儀軍,旌旗變色”,“隨意涉趣,不必古人有此,然雲西丹邱直向筆毫端出入。”此即“不同之同,不似之似”。他的畫法自謂“春風桃柳、霜天梅菊助我神”,“灌花南田,玩樂苔草”,在其天機物趣中創作一翻天地,他的這些論述及思想在當時有一定的革新影響。
他的清秀、明麗的特點,代替了濃豔富麗,大為清代統治階層所欣賞,很快成為清代院體花鳥的正宗,同時也博得了眾多的貴族和一般市民的愛好。
  軼事典故
  《“恥為天下第二手”的由來》
據傳,其初畫山水,與王石穀交誼甚厚,自以為不能超過王石穀,便曰:“是道讓兄獨步矣,恪妄恥為天下第二手。”於是舍山水而專攻花卉,其實從他現存的《山水軸》等作品看,其山水畫,筆墨灑脫秀逸也堪稱大家手筆。但是其最拿手的還是花卉,其畫作用筆爽利而含蓄,設色潔淨而秀潤,題字清麗,詩句超逸,時稱“三絕”,名盛一時。
  惲壽平的花卉畫,以五代(西元907—960年)時徐崇嗣的沒骨法為宗。其作畫時以寫生為基礎 ,必對真花極力摹寫,力求得其活色生香。他力主“惟能極似,才能與花傳神”。其善於用色渲染 ,點染並用,創造出一種明麗淡雅,如籠薄紗,似沐雨露,賞心悅目的境界,讓人心醉。現存于故宮博物院的荷花圖軸《出水芙蓉》,觀之似有“臉膩香熏似有情,世間何物比輕盈”,“綽約藕花 初過雨,出浴楊妃嬌無語”之感,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在惲壽平的影響下,常州畫派被奉為“寫生(花鳥)畫派”,與“婁東畫派”,“虞山畫派” 並列,成為清代最有影響的畫派之一。
  在惲壽平被奉為寫生(花鳥)畫派的同時,王石谷(王)的繪畫也“名驚爆海內”,成為清代 “四王”中最有影響的大畫家。惲壽平的《牡丹圖》和王石谷的《桃花漁艇圖》,是康熙十一年(西元1673年),兩人同遊江蘇宜興時合作的冊頁之中的兩幀。在惲壽平畫的《牡丹圖》上有王石穀的一段長題,從題字中可以看出王石穀對其繪畫成就的肯定和推崇。
  藝術特色
他的早期花卉作品,如38歲與唐熒合作的《紅蓮圖軸》,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用筆較工整細秀,設色清淡,雖略顯拘謹,但頗能傳達荷花秀潤嬌豔的清致,43歲時為留耕畫的《花卉冊》(故宮藏),運筆飄逸瀟灑,達到了“維能極似,乃稱與花傳神”的形神皆備境界,反映出他成熟後的風格的高超技藝,晚年的花卉比較蒼勁放逸,但又不失規矩和秀潤之臻。57歲的《牡丹扇面》為去世前一年所作,筆墨簡率蒼勁。近似陳淳,具有更多文人畫的墨戲意趣。
  在繪畫理論方面,他的重要論述,及創作思想,盡都包括在他的《南田畫跋》和《歐香館集》中,他重視山水畫的使欣賞者“不著尋山履,身居雲海圖”的怡情作用,把“脫盡縱橫習”,“無意為文”、“淡然天真”的高逸看作繪畫美的最高境界。他認為,“高逸”固然與“簡”有關:“畫以簡貴,如尚簡之微,則洗盡塵滓,獨存孤迥,煙鬟翠黛,斂容而退矣。”
  傳世作品
惲壽平傳世作品極多,主要有《紅梅山茶圖》、《梅竹圖》、《玉堂富貴圖》、《桃花圖》、《三友圖》、《梧軒圖》、《蓼汀漁藻圖》、《林居高士圖》等,筆墨潤秀,神完氣足。其沒骨花卉畫柔美秀雅,開創了一代新風,時人爭相仿效。除了繪畫,惲壽平的書法也非常精妙,被稱為“惲體”。他還精于詩文,被譽為“毗陵六逸之冠”,王嗣衍、孫讜編有《南田詩鈔》五卷,蔣光煦又增輯南田詩稿,題《甌香館集》凡十卷,流傳甚廣。還有《南田詩草》、《歐香館集》、《南田畫真本》、《南田集》著述多種。
  作品行情
惲壽平傳世作品極多,由於他的沒骨花卉畫柔美秀雅,開創了一代新風,時人爭相仿效,摹仿者也多,其偽者特徵,只注意賦色明麗,用筆流暢,以致精意不傳,產生其柔靡不振的流弊。惲壽平一生清貧,賣畫為生,性情拓落,遇知已索畫即可得,否則,雖出高價,也不屑畫一花片葉。
現今惲壽平作品流入交易的也相當多,但價格相差太大,最高的十幾萬美元,最低的僅四、五千美元,說明假畫及可疑之畫較多,影響價格。紐約一般的古畫拍賣會都有惲壽平作品,成交比例也很高。
http://baike.baidu.com/view/111411.htm

台長: 阿楨
人氣(2,75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中國百大畫家 |
此分類下一篇:龔賢:中國百大畫家76
此分類上一篇:高其佩:中國百大畫家7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