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13 09:02:08| 人氣2,056| 回應8 | 上一篇 | 下一篇

《追風箏的孩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本館前後評以伊斯蘭等為主題的小說中,相對於《白牙》和《繼承失落的人》,《追風箏的孩子》及《德黑蘭的囚徒》《在德黑蘭讀羅莉塔》無論主題意識或文字藝術皆屬劣者,但《追》之小說和電影掛著父子/玩伴的愛、奉獻、謊言、背叛和贖罪等偽主題之頭,賣批判阿富汗伊斯蘭革命之肉,似更能討老少男女之喜。

卡勒德胡賽尼《追風箏的孩子》(木馬文化,2005。上海人民,2006)

  故事從一對小男孩的親密友誼開始。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總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永久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可是最後卻也以兩人始料未及的方式,重新連接起彼此的關係。
  即使阿米爾不久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以為可以因此逃避過去的自己,但關於哈山的回憶一直縈繞不去。阿米爾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
  這是一個關於背叛的代價、贖罪的可能的故事,也是一個關於父親對兒子影響的故事——包括父親對兒子的愛、奉獻與謊言。小說背景也涉及了阿富汗過去到目前的狀況,讀者也得以從本書一窺這個神祕國度。
  得獎與推薦記錄
●ALA選書(美國圖書館協會選書)、英國「觀察家報」年度最佳圖書
●舊金山Chronicle2003年度最佳圖書、Alex獎(給青少年看的成人書獎)、Entertainment Weekly2003年度最佳圖書
●Borders2003年度新人獎、Boeke 新人獎、Barnes & Noble 新人獎、、Literature to Life獎、亞馬遜書店2003暑假搶眼新書
  這是一個都讓人好久都難以忘懷的故事。所有文學與生活中重要的主題,都交織在這個不同凡響的小說裡:愛、恐懼、愧疚、害怕贖罪。這本小說太震撼了,讀完後有好長一段時間,我覺得其他一切都顯得平淡無味……《春膳》作者伊莎貝拉‧阿言得(Isabel Allende)推薦
  書評介紹
  一部美麗的小說……今年截至此時為止寫作最佳、也最震撼人心的作品……一段沒有前景的友誼,一個令人心碎的故事……這部感人非凡的作品也描寫父與子、人與上帝、個人與國家之間脆弱的關係。忠誠與血緣串連這些故事成為今年最抒情、最動人、也最出人意表的一本書。--丹佛郵報
  一鳴驚人之作……一對阿富汗朋友的故事,也是關於文化的不可思議故事。真正讓人蕩氣迴腸的古典小說。--舊金山紀事報
  巧妙、驚人的情節交錯,讓這部小說值得矚目,不僅是一部政治紀事,也是一個童年選擇如何影響我們成年生活極度貼近人性的故事。單就書中的角色刻劃來看,這部初試啼聲之作就已值得一讀。從敏感、缺乏安全的阿米爾到他父親多層次的發展,以及阿米爾回到阿富汗之後才逐步揭露父親的犧牲與醜聞,也才瞭解歷史與在美國、中東的餘波盪漾……締造了一部完整的文學作品,將這個過去隱而未現、在新千禧年卻成為全球政治中心的國家文化呈現世人面前。同時兼具時代感與高度文學質感,極為難能可貴。--出版家週刊
  偏重個人的情節,從阿米爾與他父親僕人兒子哈山的親密友誼開始,成為貫穿全書的脈絡。這兩個男孩所放的風箏,象徵了他們之間關係的脆弱,在看著往日生活消逝之際,備受考驗。在作者筆下,革命前的阿富汗溫馨且幽默,但也因為不同種族之間的磨擦而現緊張……充滿迴縈難忘的景象:一個為了餵飽孩子的男人在市場上出售他的義腿:足球賽中場休息時間,一對通姦的情侶在體育場上活活被石頭砸死;一個塗脂抹粉的男孩被迫出賣身體,跳著以前街頭手風琴藝人的猴子表演的舞步。--紐約時報
  不算是中東政治的故事……而是在一個分崩離析的美麗國家裡生活的故事。透過扣人心弦、甚至有時令人極度不安的角色與情節安排,作者以自身的文化與他摯愛祖國的歷史為我們提供借鏡。--聖安東尼快報
  生命的節奏是這個故事的架構。這部小說以一九七○年代的阿富汗與之後的美國為背景,透過作者的文采,雅俗共賞。小說的高潮如此殘忍又如此美麗,令人不忍揭露,作者以恩典與救贖勾勒生命圓滿循環的功力展露無遺。一部極具療癒力量的恢宏文學作品。--水牛城新聞
  作者以極其敏銳的筆觸讓他的祖國栩栩如生。他深入描繪阿富汗移民在哀悼失去祖國、努力融入美國生活之際,仍然根深蒂固的傳統與風俗。此書是一部睿智發人深思的小說:贖罪並不必然等同幸福。——休士頓紀事報
  凡夫俗子在歷史狂濤裡的獨力奮鬥,一部非比尋常的小說。——時人雜誌
  引起迴響……敏銳,真實……「追風箏的孩子」最偉大的力量之一是對阿富汗人與阿富汗文化的悲憫描繪。作者以溫暖、令人欣羨的親密筆觸描寫阿富汗和人民……生動且易讀的作品。——芝加哥論壇報
  極為動人的作品……沒有虛矯贅文,沒有無病呻吟,只有精鍊的篇章……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毋須圖表與詮釋就能打動並啟發吾人。……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造成它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故事娓娓道來,輕筆淡描,近似川端康成的《千羽鶴》,而非馬哈富茲的《開羅三部曲》。作者描寫緩慢沈靜的痛苦尤其出色。——華盛頓郵報圖書世界
  既表現對說故事的熱愛,也展現文學寫作的功力……具備得獎特質的大器作品。這部小說最吸引人的部份之一是簡單的記述文體。就像哈金那部描寫愛情、政治與階級問題的小說《等待》一樣,本書以無辜的故事洗滌讀者的心靈。——克裏夫蘭誠實報
  一部扣人心弦的感人作品,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瞭解並悲憫阿富汗的人民……這本書的力量來自於作者讓文化在書頁上栩栩如生的功力……讓人愛不釋手。--愛荷華城市新聞
  生動描繪三十年前的阿富汗。——華爾街日報
  作者讓我們瞭解迷人的小說該如何開展:以簡單、精巧的文筆驅策讀者翻到下一頁。——費城詢問報
  對這個在九一一之前備受忽視甚至誤解的國家,作了異常深入的描寫。儘管歷經殘酷波折,但這部小說的結局卻對阿富汗的未來抱持樂觀,這也是全球共同的期待。——書頁
  作者以相同的沈著筆調處理溫情與恐怖、加州美夢與喀布爾夢魘……非常出色的故事與道德寓言。——地球與郵訊
  從「追風箏的孩子」的第一行起,作者就讓我們瞭解迷人的小說該如何開展:以簡單、精巧的文筆驅策讀者翻到下一頁……一個精彩的回憶故事,讓我們得以窺見大部份美國人從未見過的阿富汗,描述了罕為人知的人性面。——康特拉寇斯達時報
  一位現居美國的阿富汗作家的一鳴驚人之作。他這部纏繞背叛與贖罪的深情小說以阿富汗近代的悲劇為骨架……這不僅是一個成長或移民辛酸的故事,作者把這兩個元素都融入得之不易的個人救贖宏景之中。所有的這些,加上豐富的阿富汗文化風情:魅力難擋。——克柯斯評論
  生動描繪阿富汗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以來的生活。阿米爾和他父親的角色,他們的關係,以及哈山與阿米爾的關係,都描寫且發展得極為縝密、具說服力。現於加州行醫的作者可能是唯一一位以英文寫作的阿富汗作家,他的第一部小說值得推薦。——圖書館期刊
  作者卡勒德胡賽尼(Khaled Hosseini)簡介
  1965年生於喀布爾,父親為阿富汗外交官。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時,隨全家逃往美國尋求政治庇護。胡賽尼畢業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醫學系,現居加州執業。《追風箏的孩子》雖是他的第一本小說,卻因書中角色刻畫生動,故事情節震撼感人,出版後大獲好評,獲得各項新人獎,並躍居全美各大暢銷排行榜,目前正改拍成電影中。

《追風箏的孩子》(2007)

導演:馬克佛斯特
演員:Khalid Abdalla/Atossa Leoni/Shaun Toub/Zekeria Ebrahimi

  劇情簡介
12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總是一起玩耍,一起分享有趣的故事;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後,阿米爾親眼目睹哈山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但他卻因為害怕沒有替哈山挺身而出,而破壞了兩人之間的情誼,從此各自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阿米爾因祖國內戰跟隨父親逃往美國,以為可以因此逃避過去的自己,但關於哈山的回憶一直縈繞不去。阿米爾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後一點心力……
電影改編自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同名小說,講述了一個關於友情、家庭、悲慘錯誤及補償之愛的感人故事,藉由這則充滿人性的故事,讓全世界的人知道,所有人都有機會贖罪並得到原諒。
金球獎提名導演馬克佛斯特找來編劇大魏畢諾夫撰寫劇本,他也是一位小說家,著有史派克李執導的《25小時》的原著小說, 為電影提供了許多獨創的想法。
電影為求真實,選用了阿富汗兩大主要語言之一的達利語拍攝,並且加入一小部分屬於塔利班人士的「普什圖語」〔Pashto,阿富汗另一主要語言〕,還有巴基斯坦人的「烏爾都語」〔Urdu,通行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語言〕。兩位主角小男孩則來自阿富汗當地,並委託阿富汗救援組織(ARO)選角,飾演阿米爾的塞奇裏亞安布拉赫米是當地法語普通中學的五年級學生,至於飾演哈山與索拉博的則分別是亞曼德康瑪姆查達與阿裏丹尼施巴克提亞利,則來自阿富汗救援組織(ARO)。
片中1970年代美麗繁榮,與2000年充滿恐懼壓迫飽受摧殘的喀布爾兩種風貌,都在中國新彊省內拍攝完成,並配合灰暗的攝影色調,反映出2000年的悲慘狀態。風箏比賽的場景則在柏克萊的Cesar Chavez Marina公園拍攝完成。
除了金獎導演與編劇,製作團隊還包括了製作人威廉霍柏格(《雙面特勤》、《冷山》、《天才雷普利》)、華特帕克斯(《絕地再生》、《神鬼交鋒》、《神鬼戰士》)、蕾貝加葉爾丹(《摩托車日記》)及貝內特華許(《追殺比爾》),執行製作雪梨基莫、蘿拉麥當勞、山姆曼德斯及傑夫史考爾。由夢工廠、雪梨基莫演藝公司及Participant製作公司聯合出品,雪梨基莫演藝公司及Parkes/MacDonald公司製作,派拉蒙Classics發行。

《追風箏的孩子》裡的人性軟弱

  翻閱這本小說,彷彿是經歷了人性的考驗與戰亂的摧殘。彷彿是暴露在極地嚴寒的氣候,先是蕭瑟陰沈的,再來是一陣風暴強襲,心情被壓低的烏雲緊緊揪著、纏著,天空落下的淚水還來不及被理解,便凝成冰雹,將「人性」砸得遍體鱗傷,連我這個小說的旁觀者也難以承受。那是多苦啊!看到小說的前半部,我內心感到昏眩,因為赤裸裸的人性背叛,以及縱貫一生的贖罪,壓得每個生命都喘不過氣來!更不用說這本小說的後半段,描寫了種族的撕裂、難民的逃亡,戰亂下受奴役的那一代人,要怎麼活下來呢?《追風箏的孩子》是人性的故事,最刻骨的紀錄。
  讓人難以置信,《追風箏的孩子》是胡賽尼的第一本小說。這本獲獎連連的書,可以說是2005年國內外小說類的稀罕珍寶,目前正改拍成電影,這絕對將是一部有實力問鼎金球獎或奧斯卡的電影。這本驚人的小說,探討到中東的(遜尼派與什葉派)宗教衝突、(普什圖族與哈劄拉族
、阿富汗的被侵略與內亂等等)國族戰亂,以及(友誼、兄弟、父子關係
)人性的掙紮、罪惡的救贖等等層面,並且將以上的元素給成功結合在一起!胡賽尼生於阿富汗,1980年蘇聯入侵阿富汗之時,他隨著全家逃往美國尋求政治庇護,這也正是《追風箏的孩子》的故事背景。
  這本小說主要是,透過阿富汗的一位十二歲小男孩的眼光,訴說有關愛與背叛、恐懼與罪惡、愧疚與彌補的故事。十二歲的富家少爺阿米爾與忠心的僕人哈山,從小一塊長大,年齡相仿的兩人情同兄弟。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之後,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哈山為了保護與取回阿米爾掉落的風箏,而被不良少年們淩辱,但是阿米爾卻躲在一旁,不敢幫助哈山),自責的阿米爾選擇用破壞兩人情誼的方式來逃避哈山,從此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哈山被遺棄在戰亂的阿富汗,而阿米爾跟隨父親逃往了美國。阿米爾對於哈山感到非常愧疚,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山的背叛與懦弱的行為。為了贖罪,阿米爾終於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但是哈山已經死於種族大屠殺,留下了陷入戰亂裡的唯一兒子,阿米爾下定決心,要不惜一切代價,拯救哈山的兒子。
  這本小說涉及到許多層面(宗教衝突、國族戰亂、美國移民、人性掙紮、父子和解、罪惡救贖與人權奔走),每一個層面都值得大談特談,但是在這裡我想先針對:人性的軟弱。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某個人犯了錯
,可是他卻選擇以傷害你、推開你的方式,來逃避他自己內心的不安?或者是,你明明知道自己是不對的,可是你不敢面對他,你咒罵他,你歸罪他,你攆走他,你以為這樣就可以不必再面對他,面對自己的犯錯!阿米爾當初就是這樣對待哈山的,哈山是個可憐人。阿米爾後來毆打哈山,要他還手(實際上,阿米爾是想懲罰自己),但是哈山默默承受,阿米爾以為只要趕走哈山,內心就能不再受煎熬,可是阿米爾大錯特錯!反而是把自己的悲劇推得更深、把愧疚與罪惡揪的更緊。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
  你可能會想,這是人性的醜陋,可是,其實這更是人性的軟弱。人的軟弱反而縱容自己去傷害人,藉著大聲嚷嚷、懲罰別人來假裝自己外表的堅強、或是催眠自己是對的,藉著要別人退讓、要別人離開,以為就可以結束所有事情——這些,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性的軟弱。造成不幸的、愧疚的、悔恨的,以及我們稱為「悲劇」的那些事情,常常是這種人性的軟弱所導致。當你後悔,想要去彌補的時候,傷害已經造成了,難以抹滅,就像是阿米爾一生都為此贖罪。當一個人真誠地面對自己的過錯,知道自己的軟弱,他便能夠是堅強的,他內心積壓的傷痕,才會因此漸漸彌平。
  阿米爾愧疚地質問自己:「我除了把自己的罪行,加諸在我所背叛的人身上,然後試圖全部遺忘之外,我又做了什麼?」
  拉辛汗(阿米爾的長輩,他爸爸的最好朋友)在信裡,告訴阿米爾:「沒有良知、沒有善念的人是不會痛苦的。但是你不是這樣的人。我希望你的痛苦,能夠因為這趟阿富汗之行而結束。」
  尼采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藉著主角之口高喊:「把『過去如何』改變成『我將如何』,只有這件事才會被我稱為救贖!」
  當阿米爾克服膽怯,再度踏上自己的故鄉,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哈山盡最後一點心力的時候,他便面對了過去的罪愆,阿米爾便從軟弱轉為堅強,他終於知道如何去療癒自己的創傷——當一個人可以療癒自己,並且不再軟弱的時候,他便可能幫助更多其他的人,就像是阿米爾在救出哈山的兒子之後,投入了更多拯救戰亂下的阿富汗人的計劃;我們也可以這樣說,當一個人不再軟弱之時,他便有足夠的信心與同理心,去感受人們的痛苦,並且化為實際行動,將戰爭、衝突與彼此傷害的種種事情給一一消弭。我認為,這就是《追風箏的孩子》深深切切地,想要告訴我們的。
  就此,阿米爾終於可以對哈山,真正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5739559

很多讀者必定對小說《追風箏的孩子》耳熟能詳,一部暢銷書,且背景特殊的國家,必定引起電影業者的矚目,果如很多成功的小說一般,『追風箏的孩子』被拍成電影啦!只是,小說讀者與電影觀眾的期待值往往有落差,這對於改編成劇的電影人來說,是很大的挑戰。
  以本片而言,導演曾導過知名的『擁抱豔陽天』『尋找新樂園』『口白人生』,以他銳利深刻沈靜的敘述風格創造出影片的質感。《追風箏的孩子》小說好看,但太具設計感;電影導演雖如實引用書中的情節,卻又少了書本裡的細膩味。
阿富汗少年追風箏的習俗自塔力班政權上臺後被禁,塔力班政權倒臺後又恢復。  影片裡,追切風箏的畫面,那種刺激感與體驗風箏遨翔迎空飄揚的自由,不僅會鼓舞手執風箏線的孩子,即使是觀眾也會看得很振奮。書裡最經典,引用最多的窩心話是:「為你,千千萬萬遍」;在電影裡沒多次強調,而是藉由哈山對阿米爾說:「我什麼都願意為你」;阿米爾對哈山的兒子索拉博說:「我什麼都願意為你」。
  爸爸對遇事怯懦兒子的看法是:不能為自己爭口氣的人,將來也不會為任何事挺身而出。爸爸認為人最大的罪惡是偷竊,其中一例是:撒謊是偷竊別人知道真相的權利。一向正派,敢言敢行的爸爸畢竟犯了他口中的罪惡。顯示父子間的某種對立及緊張又親密的關係,更是身而為人難免有瑕疵,必然面對的事實。故事以兩個男童的情誼及父子、父輩朋友的深遠影響為主軸,有追念、懺悔,及勇氣的展現。主場景是在中國西部靠阿富汗的沙漠地帶取景。
http://blog.udn.com/dodobear/1670941

[影評] 追風箏的孩子 
 
Marc Forster是個非常難以歸類的導演。讓我們看看他從2000年到現在的幾部作品:沈重壓抑的擁抱豔陽天、充滿幻想與純真希望的尋找新樂園、評價慘不忍睹的恐怖片離魂、細膩有趣的口白人生,以及現在的口白人生。在這裡頭有嚴肅的劇情片、怪異的恐怖片、輕鬆的小品劇情/喜劇片,通通擠在短短6年之間,很難想像這是出自同一個導演之手。然而,Forster還是有其明顯特質:他擁有可以帶出題材平凡中有趣或迷人的一面,為簡單的故事增添許多色彩,這點在他到目前為止最成功的兩部電影-擁抱豔陽天和尋找新樂園便已顯而易見。然而,他的優勢在於他保守、細膩的一面,而非大肆宣染和狗血。單就這點而言,選他做為追風箏的孩子的導演,無疑是犯了個致命的錯誤。
  追風箏的孩子最大問題在於,整部電影缺乏情緒張力到一種令人難堪的程度。即使沒有看過原著小說,電影中許多元素諸如友誼的背叛、異國社會的排擠、贖罪以及過往的人事已非等,在搬到大銀幕時都有震撼或感動人心的潛力。但要注意的是,戲劇張力不等於狗血。後者是毫無意義的濫情,前者則是把議題中的情緒,用較為直接且強烈的方向傳達給觀眾,即使電影本身充滿各種煽動性題材,一樣可以拍得很有品味。明顯地,Forster並不瞭解這兩點其中任何之一。從頭到尾,追風箏的孩子始終有種隔靴搔癢的遺憾。明明直率或平鋪直述即可以達到的效果,Forster卻硬是把電影拍得保守且無力。就彷彿他有本事拉出平凡中的奇幻,卻無法掌握不平凡中的情感。這與其說是技巧不足,不如說是導演品味的問題。如電影中的製作便也符合這種清淡典雅式的風格,畫面簡潔卻缺乏情緒。這樣的品味可以拍出非常傑出的家庭小品,但在面對追風箏的孩子這種題材,就明顯顯得不足。
  同樣有嚴重瑕疵的,是David Benioff的劇本。我到目前為止仍為看過原著小說,因此無法針對小說與劇本之間的差異做出比較,但劇本本身即使不論是否有吻合原作的精神,都是問題重重的作品。感覺上,Benioff面對他所擁有的題材,卻完全不懂得作出取捨。許多部分如Amir在美國的生活、Amir父親的刻畫、Amir離開阿富汗的過程等,或許在書中佔了相當比例,但在有限片長的電影中卻顯得毫無必要。畢竟,如果這部電影是有關於Amir與Hassan的友誼,則這些段落毫無幫助(至少,電影的拍攝感覺上是毫無幫助);而如果這也是故事的一部份,塑造Amir這個角色的工具,則劇本裡的運用粗糙到令人難堪。感覺在有限片長裡,Benioff什麼都想說,又缺乏掌握大量不同題材的技巧,於是造成電影裡什麼都有一些,卻什麼都不重,對電影本身的情緒張力更是一大傷害。尤其結尾前一段高潮,更是被拍得無力到令人無奈。
  所幸,追風箏的孩子還是有其出色之處,那便是演出Hassan童年的Ahmad Khan Mahmidzada。Mahmidzada把角色那份對朋友的忠心耿耿、個性上的憨直,以及帶點童稚的穩重樸實演得渾然天成。他明顯是整部電影裡最搶眼的演員,也讓前半段有他的部分,即使故事本身問題重重,仍具有一定的可看性。其他演員在電影裡只能說盡責但不搶眼。至少,未及Mahmidzada的優異。
  諷刺的是,這部電影最吸引人的幾段,反而都是最不需要的段落。Forster細膩的拍攝方式在幾段情感較為內斂的場景展現無疑,特別是Amir初到美國之後的一段日子,這個段落似乎毫無存在的必要,卻又拍得如此好看動人。而片尾一段放風箏的場景,更是全片少數真正有能力撼動人心的段落。
  遺憾的是,這些情緒來得太少、太不頻繁且太晚。大多數時候,追風箏的孩子只是無奈地攤在那,試圖要傳達故事本身所隱含的張力,卻又顯得如此彆扭疏離。我對Forster還是很有信心。給他適當的題材,他一樣可以拍出優秀的作品。而追風箏的孩子,只能說是導演與作品間水土不服下,創作者能與不能的犧牲品。但,如果這樣,恐怕007第22集是凶多吉少了。
http://blog.yam.com/rorschach/article/14297431

《追風箏的孩子》細膩平實的深刻感動 by火行者

《追風箏的孩子》可以說是一部幾乎沒有刻意製造情緒的電影,也就是說,如果完全不看內容只看片子的波動的話,基本上是很平靜的。可是,它的感染力很強,可能是一個小動作、一句話、一個眼神…就會讓火行者掉眼淚,感覺就像是…整個人已經在懸崖邊緣一推就會掉下去似的,感動早就滿滿在心中,電影隨便用什麼方式推一把,眼淚就溢出來了。
  火行者實在是愛死了馬克佛斯特〔Marc Forster〕這個導演,他的作品總是能在不敲鑼打鼓的情況下,就得到觀眾的全神貫注。《口白人生》、《擁抱豔陽天》、《尋找新樂園》通通都是一樣,用那種輕輕深入人心的方式,帶來不可思議的感動,現在再一部《追風箏的孩子》,火行者看完就打算直接去買貢品了。 有些電影沒有大場面,實在不需要到戲院去看,但偶爾會出現像《追風箏的孩子》這樣的作品,都會忍不住鼓勵身邊的人花錢捀場一下,餵它一些票房,當香火錢也好。 火行者是把小說擺了很久,都沒有翻開看,電影就出了……。
  本來小說的題材就很吸引人,拍成電影之後,以一個直接看電影的人來說,真的是滿足了,整部電影看起來很完整,不像看完《移動世界》之後對劇情充滿了「這還可以多講一點」的遺憾。
  《追風箏的孩子》說的故事,是卡力阿達拉〔Khalid Abdalla〕飾演的 Amir 和他的朋友 Hassan(家中僕人的兒子)之間的一段關係,小時候,他們是整天玩在一起的朋友,但 Hassan 一直都是聰明有天賦且會為朋友挺身而出的好孩子,而 Amir 卻顯得比較…有心機且懦弱,就算如此,他們之間的友誼還是很真摯的,至少,對 Hassan 而言是如此,即使他知道 Amir 的缺點,還是無怨無悔保持忠心。
  然而,卻發生了一件事,Amir 做出了連自己都覺得很不安的決定,一個非常對不起 Hassan 的決定,因此,不敢面對現實的他開始疏遠 Hassan,甚至用更不好的做法來讓 Hassan 離開…。在政局改變之後,Amir 的父親帶著他到了美國,從此他在美國求學、成家,直到父親的老朋友重病,他才有機會回到家鄉,重新面對這過去的陰影。
  《追風箏的孩子》十分細膩,並不是把二小時通通花在「贖罪」上,其實花了相當的時間,先建立兩個小朋友的友誼,再來把小朋友的人格特質表現出來,然後才開始有小罪、大罪…再來才是想要眼不見為淨的距離,最後,贖罪之旅才開始。每個部份都用很平凡又很寫實的事件來描寫,看不到耍炫的東西,沒有英雄,沒有回頭拋頭顱灑熱血只為了求朋友的原諒…完全沒有戲劇化的裝飾,就像是…如果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你身上,你或許也會這麼做的那種「正常人可能辦到的範圍」。
  另外,《追風箏的孩子》感人的,並不是「一個主題」,比如說「贖罪」,還有很多很多的部份,比如說付出式的友情,比如說政治家的理念,比如說一個父親希望教孩子「為對的事情站出來」的理念…這些都是小東西,電影並沒有把它們放大來渲染,卻不知道是電影讓火行者變得過度敏感,亦或導演確實把電影拍得太好了,很多小片段都讓火行者莫名其妙就鼻酸起來。 很有意思,《追風箏的孩子》講的明明就是一個不太討喜的主題,一個「沒種」的小鬼頭,因為自己的恐懼,連如此忠貞的友情都可以犧牲…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一向對角色愛恨分明的火行者竟然沒有討厭這個小傢夥,也許,《追風箏的孩子》讓火行者感覺到了…大家小時候或許都有一段不懂事的過去,但長大了之後,不見得還是這樣子的,只是,Amir 有機會去彌補。 回想一下自己的過去,也可以找到類似的事件,小小年紀,懂什麼義氣?(至少火行者小時候不懂啦)小小年紀,哪知道後果?哪知道一個行為對他人的傷害有多深?
  現在長大了,再看往事,幼稚,然而在當時卻是理所當然,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政治情勢,但 Amir 的感受,說不定,大家或多或少都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體會過類似的經歷。 最後想補充一提的,是《追風箏的孩子》的片頭字幕,相當有文化的味道,又有設計感在其中,火行者很喜歡。
  P.S. 卡力阿達拉這位演員很厲害的,別看他是《聯航93》的中東恐怖份子,他可是劍橋畢業,阿拉伯文、英文、法文都嚇嚇叫的高才生。
  觀影最低需求
□ 知道這本小說的存在
□ 覺得自己會喜歡這本小說
□ 不需要電影明確告訴你要哭才會哭
□ 喜歡看角色心境的描寫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158&eid=v158111

電影《追風箏的孩子》如何屠殺文學 by王志成

電影只有2個小時,本來就無法面面俱到,能抓出小說中心的故事,就能算是一部不錯的作品了!
  我覺得這部片真的沒有拍出小說的精髓,許多地方都顯得支離破碎,如果有看過小說的讀者,可能會對這部電影失望了
  贊同+1,看過原著小說再看片子的真的會很失望,其實若不是事先看過小說,或許還勉強會覺得不錯看,但....電影真的沒有拍出小說的精髓 
  真的想要真正的感動還是看書比較好,而且譯者翻的很流暢,沒有看過的小書當然看電影是可以,如果看過小說的人會對電影很失望,更何況由美國來拍確實是強說愁,不如看另外一部電影天堂邊緣會感動許多 
  王志成近期都惡意給UIP影業公司發行的片子,給評出超劣的分數,所以他的影評內容有點私心不公正,大家隨便看看參考就好,唉~聽說是私人恩怨呀~~~~ 
  這真的不能說是私人恩怨,我們都是看過電影跟原著的人,基本上確實電影拍不出精髓,連潛水鐘與蝴蝶也是,我唯一在近期內確得電影比小說好看的應該是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吧 
  評電影不好就要被說成是私人恩怨,這樣影評還會有存活的空間嗎?這個電影的確把小說當中一些很重要的部分略過了。改編得不好還不准別人批評?而且故意放小道消息,扯什麼個人恩怨,說了半天也只敢說是「聽說」,真無聊!
  六樓說的是事實,而不是聽說,因為UIP拒絕讓壹週刊的媒體人看試片,所以他們家的電影,都會給特別低分,這並不令人意外,至於壹週刊那些影評私底下從那種觀看管道看片,就更不得而知了。
  管它是不是事實,至少他的影評剛好跟我們看完的結果是一樣,它給68分,我還想給他不及格咧,美國電影要拍出有深度的片子不多,因為好萊塢電影本身對藝術貢獻小於高業利潤,這點我一定要再一次的強調,為什麼歐洲體系一直看不起美國就是在於美國實在是沒什麼sence,連這麼的小說都被他們拍成這樣浪費錢,同樣300元建議買小說來看
  影評人同一篇文章裡不是大大稱讚,贖罪不也是UIP的嗎,聽說網路上一堆電影公司的圍事,像流氓一樣 順我者生逆我者亡 製造假言論 攻擊別人,這裡好像就有活生生的例子
  不一定,蓋世奇才&險路勿近那兩部片都是UIP,我覺得他就在亂評.這部片我是不清楚.而且贖罪是何瑞珠評的.
影評人的文章攤在陽光下 全世界都看得到,要說一部電影好或不好 都要寫出具體理由 而且前後不能不一致,他們要建立專業性跟公信力 才能在媒體上賺稿費,反過來 網路的言論都是匿名 愛攻擊誰就攻擊誰,樓上的 一句關於追風箏的孩子好在哪裡 都沒有,就直接說人家是私人恩怨 不是很可笑嗎,如果是私人恩怨 應該UIP出一部就打一部,可是好像也沒有啊 人家很少寫UIP的片子欸,影評人比較愛的還是小的藝術電影 像四月三週又兩天那種,險路勿近 不知道是哪一家的 可是一週刊給84分欸,哇 這叫私人恩怨哦
  險路勿近都拿奧斯卡最佳影片了也才84分,美國影評人協會獎拿到手軟,照理說應該是影評人的最愛,84分也是太低了一點,正常應該拿90分以上 
四月三週又兩天我給他100分,還有最近的一部電影天堂邊緣我也給他100分,但說真的,因為二年前看追風箏的孩子小說版,真的是夜夜在哭泣,相對二年後再看這部電影,實在是只能給59分,因此我認為王志成打68分算是給同情分吧
  我不懂給不給看試片是什麼天大的事,我的工作跟電影一點關係都沒有,可是常常有朋友找我看首映會,那些影評人不是常常在看影展,去國外看就好啦,有沒有結怨這種事哪裡會聽說的到,只有電影公司的人才會吧
  確實小說描寫的較細膩,但我覺得電影雖不完整,但也可以,追風箏的孩子與達文西密碼可說是近年來最轟動全球的2本暢銷小說,也都改拍成電影,我也是這兩本書的書迷,達文西密碼電影票房告捷,達文西密碼電影也是沒鈀小說的精髓完整呈現,小說比電影精彩多了,但我覺得追風箏的孩子更有他的可看性。
  追風箏的孩子的電影好像是在看簡介,書中重要的劇情都被卡掉,當阿米爾在爭取哈山的小孩移民過程在電影完全跳過。演哈山的小孩sohrab的演員也找的不對,sohrab之所以不歡而言是因為阿米爾幫他申請庇護被拒而有放棄領養他的念頭,sohrab因而為此自殺,後來是因為阿米爾的太太在美利用關係將他們營救過來,但是sohrab再也不相信任何一個人而變的個性難以捉摸,這個心情是演哈山小孩sohrab的小演員沒有演出來的味道,反而演哈山的演員把小說的那位哈山演的很像。另外,阿米爾父親在哈山生日的時候送他的禮物是去整型與生俱來的兔唇,不是送風箏,今後,我知道了要先看電影在看小說才不會不滿的比較多,但是,我還是認為這部電影總是給我一個感覺,就是隨便演演就算了 
  有些感人場景都沒了,譬如阿米爾的父親在很少下雨的喀布爾裏苦苦哀求哈山父子不要離開;因索拉伯自殺阿米爾崩潰痛哭,在逃離阿富汗的車上阿米爾的父親要阿米爾回想美好的事,阿米爾想到與哈山在玩耍的溫馨等,電影都沒表現出來。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1697

  主題:硬要把電影和小說拿來比較,是很無聊的舉動

文字和影像的特性本就不同,硬要把兩者相提並論,毫無道理可言,就像是欣賞一幅世界名畫,例如最近來臺展出米勒的拾穗,你可以用長篇大論來描述這幅畫的意境或細節,但不論再多的文字描述,也不如親眼看見畫作那直接的感受來的深刻 
  與其省略不如來個改編還比較有說服力,刪的太過份了, 
  如果電影能比書還詳細,那還要看書幹麻...?原作終究是原作,如果他自己寫的都沒比電影詳細,那這個邏輯不是很怪嗎?我也看過小說,但電影有聲像的呈現又是另外一種感受,電影有省略沒錯,但書沒有聲音沒有圖像,可以比較看看自己想像的跟人家拍出來的感受有什麼不同,不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嘛 
  認同版主  !它的確是一本文學名著,但製作這部電影的,同樣是一位很偉大的導演Marc Forster~~
  小說與電影本來就是截然不同的藝術,電影跟電影比;小說跟小說比,硬拿小說跟電影比就是一件很無聊的事了.......
http://bbs.atmovies.com.tw/bbs/bbs.cfm?action=view&c=102&s=46902

天使的微笑    

內容大綱:
伊拉克強人海珊以生化武器針對境內庫德族人進行種族面滅絕的殺戮,受害的哈拉比亞村民既使經過五年之後,餘悸猶存。悻存者揮不去死亡的陰影,尤其是霎那間失去親人的孩童。旅居美國的庫德人迪亞利透過國際組織安排,冒險回到故鄉,負責設立一所孤兒院。面對族人的冷眼旁觀和孤兒們的不信任,迪亞利能夠為自己族人做些什麼呢?失去親人和歡笑的小女孩吉嫣,生化炸彈不只在她臉上留下無法恢復的疤痕,內心的恐懼更是無法平復。迪亞利回饋故里的滿腔熱情,在重重困難之下,漸漸冷卻,甚至失去信心。所幸吉嫣的回應,讓迪亞利發現愛與包容是重拾自信和建立孩子間互信最神奇的武器。

(楨:重批伊海輕評美土!另參本館:《海珊與波灣危機》 《海灣戰爭》《波灣戰爭心理戰研究》 伊戰越戰化)

黑名單 (In Nowhere Land)

導演:塔方.帕西莫魯(Tayfun Pirselimoglu)
演員:奴海兒.歐凱(Znhal Olcay)
   巴坎.歐土蘭 (Parkan Ozturau)
士耳其 / 2002年 / 91分鐘 / 保護級
得獎:蒙特婁國際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伊斯坦堡國際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描述一位母親用愛來軟化生硬的政治,題材故事情節上,直對庫德族的苦難做無聲的控訴…
  劇情簡介     
  蘇蘭的丈夫早年介入了庫德族反抗土耳其政府的地下行動而喪命,蘇蘭在鐵路局擔任售票員,原本期望將兒子維索撫養長大就能脫離政治是非圈,但沒想到剛剛成年不久的維索亦因女友素麗的誘導而加入反抗軍,沒多久傳來維索失蹤的消息。
  蘇蘭無心於工作,雖然上司頗有微詞,但蘇蘭尋子心切,不時到警局探訊,也到停屍間認屍。由於屍體大部份都被毀容,故很難辨識。
  在車站擔任理髮師的阿辛特與女同事相當關心蘇蘭,但蘇蘭始終堅信兒子尚存活在世,每天回家見地上的鞋子與牆上的衣服,都會勾起蘇蘭的傷感,而在半夜總會有不出聲的電話,蘇蘭都會渴望是兒子打來的,那怕只聽到他的一絲聲音也是情願的。
  素麗告知她去認屍,雖然屍體被毀容,但她從鼠蹊的一顆痣認出是維索。蘇蘭憤怒打了她一巴掌,因為她堅持兒子尚在人世;並責備是素麗用思想毒害了維索,兩人幾乎是不歡而散。
  蘇蘭去找維索的同伴哈里爾的父親沙里,但沙里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甚至將蘇蘭趕走以免惹禍上身。另外蘇蘭又去找相同命運的放映師穆沙法,但穆沙法的態度一樣是不願淌渾水。
  素麗帶蘇蘭去見另一名苦難的母親,她的兒子胡辛亦慘遭殺害,老母親的淚水早已哭盡,但她的堅定卻使得蘇蘭印象相當深刻。這一天阿辛特來訪,謂他的姪子是警察塞斯密告知他有一名叫維索的犯人逃脫,而最後有人在馬定這個地方見到他。
  於是蘇蘭孤身前往,在車上也遇見二名士兵押解一名人犯,警衛告訴她說犯人因世仇而殺了三人。蘇蘭來到馬定住進了一間小旅館,為了尋找兒子也受到人的誘騙而喪失金錢;也有一名德國記者要採訪蘇蘭但為她所拒。
  終於有人來接頭,帶蘇蘭去與維索見面,但沒想到只是年齡相仿的另一名維索。蘇蘭傷心極了,她感覺希望愈來愈渺茫,但她依然堅持兒子一定會回來找她,最終她在一次認屍中毫無表情地點頭承認這個屍體是他兒子。
  劇情分析
  要了解這部影片必須先了解庫德族這個民族。
  很難想像一個擁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及文化的族群,因所居住的土地正好位在伊朗、伊拉克及土耳其的交界處,更因邊界的分割而使得這個民族四分五裂,縱然有獨立的聲音,但在三國強烈的反對之下,始終無法如願,這個情景使得庫德族的問題成為全世界幾個陷入僵局而很難突破的難題之一。
  要成就這樣的影片其實還是相當敏感的,因此我們可以發現編導著重的議題是放置在母子之間的親情互動,透過一個心繫兒子安危的母親,不斷地四處追索過程中,透發了母愛的堅持與毅力,畢竟這個世界不管多麼的卑劣與邪惡,母子的親情是永遠無法否定的。
  誠如世上每個地區一樣,遭受政治迫害的一代,其子女大都會投入反抗的地下組織,維索的失蹤顯然與他加入這個反對陣容有絕對的關係。蘇蘭想當然爾是極力反對的,因為她在面臨丈夫的死亡之後,再也無退路可退,她唯一卑微的期許就是希望兒子能健健康康長大成人,然後像一般人一樣娶妻生子。
  然而事與願違,兒子走上與父親相同的命運,對必須承受兩種相同打擊的蘇蘭而言,真是情何以堪?與蘇蘭有著相同命運的人始終抱著一樣的看法,找不到是正常的現象,因為加入反對組織之後而被逮捕,必然只有死路一條,每當蘇蘭出現在他們面前,他們總是逃之唯恐不及,更不用說透露什麼訊息了。看似這麼平淡的情節卻又大力批判了政治恐怖的壓力,然而此刻上帝似乎早已遺棄他們,唯一能做的只有仰仗自我的奮鬥了。
  蘇蘭的工作是鐵路局車站的售票員,她可以讓買票的人旅行到各地,但她卻必須安置在原地,旅行者雖有更多機會拓展視野,但卻也得面臨各種危險的挑戰,甚至偶爾也會有生命的危險;而蘇蘭代表的卻是力求平穩與安定,雖處在原地,但起碼發生變數的機會最少,然而這並非蘇蘭一廂情願就可以辦到的,因為兒子長大之後必然有他獨到的見解與看法,尤其當他慢慢理解自己的民族歷史與悲慘遭遇,一股正義感激盪而出,拋頭顱灑熱血的行徑也才能讓他有所感動,就算犧牲生命,在民族主義的號召之下必然會有全然不一樣的選擇。
  庫德族分散在各地,猶如被切割得支離破碎的鏡子,就算他們擁有可觀的人口,但終必像一盤散沙般受人欺凌。蘇蘭何嘗不知道這種道理與窘境,但已經歷經過極致傷痛的她說什麼也不肯再度承受的。她像世上的每個母親一樣,只求一個安穩的家。但遺憾的是悲慟的情懷總像一面大網一樣緊緊地攀附著她。
  一個蘇蘭的命運似乎不足以撼動觀眾,另一位老婦人不急不徐敘述著她與蘇蘭相仿的命運。是時光已經久遠或者她的淚水已經流乾?老婦人就像在敘述隔壁鄰家的孩子般娓娓道來,堅定的語氣中不經意地呈現了令人不安的忐忑與惶恐。
  每一位受害者的屍體都被徹底毀容,這是為了替當局者推卸責任;也讓受害者的家屬繼續活在不確定的恐慌中,唯有如此才能徹底地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希望是人活下去的動力之一,沒有希望與未來,就猶如生長在貧瘠的土地中,花朵很快就會凋謝的。許多人對蘇蘭表示其子已死,但蘇蘭任何苦都能承受,唯獨這個訊息是她無法接納的。
  戲劇的轉捩點是蘇蘭得知兒子出現在馬定,這是一個庫德人聚集的村落城市,蘇蘭之前並未到過這個地方,但既有了消息,她怎麼肯放棄?在車上蘇蘭遇上了兩名士兵押解一名犯人,蘇蘭請他們吃葡萄,兩名軍人接受了,但那名犯人在軍人的注視下放棄了吃葡萄,半路上蘇蘭發現犯人逃走了,她卻假裝睡著了,但遺憾的是犯人還是被抓回來了。軍人告訴蘇蘭:這個犯人曾殺了三個人,這讓蘇蘭相當震撼,原來殺人這檔事是雙方面的爭端,怎麼來看待這些事才不會有失偏頗?蘇蘭在半路上望著二名軍人押著犯人下車離去的背影,她似乎有著矛盾的心思。
  但這也只是半途掀起的一陣漣漪,因為蘇蘭堅持的執著是見到自己的兒子,縱然明知地痞的詐財她也樂於一試;縱然會打亂別人生活步調,她也要長途電話一再催逼,一切只有一個念頭-找到兒子維索。
  終於有人來帶她進入庫德族群聚的村落,蘇蘭見到了維索,只可惜這個維索只是年齡相仿名字相同的另一個人;這名年輕人比蘇蘭更焦慮,他冒著生命的危險只是要見母親一面,但沒想到兩方面都失望了。這個近乎絕望的碰撞其實反而帶領蘇蘭從窖桎窠臼中走了出來。
  將情感完全放任在母子親情而沉溺,並無法讓自己走出生命的困頓,蘇蘭突然想通了一點,如果兒子已不在人世,她就算嘶聲力竭亦於事無補;但若兒子尚在人世,總有一天他一定會回來的。
  於是蘇蘭在一次認屍中肯定了兒子已死的事實,而從此蘇蘭便像其他控訴的父母一樣,懷著永久的期待,也許期待會落空,但懷抱期待總是讓人活下去的動力啊!
http://blog.sina.com.tw/hero_movie/article.php?pbgid=2803&entryid=595464


 

台長: 阿楨
人氣(2,056) | 回應(8)|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文學評論 |
此分類下一篇:《一分為二的童年》
此分類上一篇:《繼承失落的人》

阿楨
北約聯軍空襲阿富汗東部致1家8口死亡 2012-05-28 國際在線

26號,阿富汗剛剛通過了《美阿戰略伙伴關系協議》。可就在當天晚上,北約領導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就在阿富汗東部帕克蒂亞省發動空襲,造成8名阿富汗平民死亡。
由于北約聯軍的空襲行動經常導致阿富汗平民傷亡。聯合國阿富汗援助團最新年度報告顯示,2011年有187名阿富汗平民在北約聯軍的空襲中喪生。本月早些時候,在阿富汗的赫爾曼德省等4個省發生了4起北約空襲事件,造成18名阿富汗平民死亡,導致阿富汗與北約的關系再度緊張。
實際上,北約在阿富汗不僅僅是制造空襲事件,今年以來,從美軍士兵侮辱塔利班成員尸體的視頻在網上曝光,到美軍基地士兵焚燒古蘭經在阿富汗全國引發大規模抗議示威活動,再到3月份美軍士兵槍殺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16名阿富汗平民,駐阿美軍一再挑戰阿富汗的底線,阿富汗民眾的怒火難以平息,阿富汗政府也感到忍無可忍。所以,人們擔心這次的北約空襲事件可能會進一步激發阿富汗民眾的憤怒情緒和對西方軍隊的不信任。

阿富汗官兵抱怨裝備不如美軍 稱未獲美軍尊重 2012-05-24 羊城晚報

  阿富汗軍隊一些官兵抱怨,美國提供的軍事裝備品質差,不如前蘇聯製造的舊武器。
  這些官兵還認為,美軍近期之所以在阿富汗招“黑槍”,是因為他們蠻橫霸道,不尊重當地人。
  士兵阿卜杜勒·卡裏姆說,他寧可用30年前蘇聯製造的“卡拉什尼科夫”式突擊步槍也不要M16,美國人“給我們舊武器,拋光、上漆,讓它們看上去像是新品。我們不想要他們丟掉的舊貨”。   
  另外,阿迦不滿美軍車隊巡邏時不允許阿富汗汽車靠近,即使阿富汗人送急診病人也必須與車隊保持距離。
  阿方士兵說,美軍在作戰中有時不顧阿富汗人死活,不尊重阿富汗女性隱私權,用侮辱性詞語稱呼阿富汗人。

北約軍隊在阿富汗死亡人數達三千

  新華網華盛頓2012-05-27電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26日報導,美國防部當天宣布一名在阿富汗服役的美國軍事情報官日前因傷死亡。由此,北約在阿富汗戰場上折損的官兵人數達3000人。美軍在阿富汗戰場上的死亡人數為1974人。

另參本館:阿戰越戰化(二) 《美國入侵阿富汗》 賓拉登《神學士》《蘇聯入侵阿富汗秘辛》
2012-06-16 11:39:27
版主回應
誰為殺戮而來?似無止盡的阿富汗戰爭 2012/06/15

  【前言】
戴斯特.費爾金斯是這個世代最重要的戰地記者。《永遠的戰爭》根據他自1998年起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採訪觀察寫成。無論採訪對象是激烈反美的伊拉克反叛份子、為求家人溫飽而從軍的少年民兵,或是心力交瘁的美國軍官,費爾金斯從不妄加評斷。捨去了政治局勢分析與褒貶功過,費爾金斯令筆下人物重新以「人」的真實血肉出現在讀者眼前。
  Jang戰爭
在阿富汗,有人打仗,有人身亡,但不盡然是以清楚可辨的方式。阿富汗人的仗已打了二十三年之久,在美國人加入戰場之前,早已發展出一套精細規則,以盡可能留下戰士的性命,讓戰爭能永遠打下去。軍人打仗,投靠敵對陣營,編入部隊,再度上場廝殺。在阿富汗,戰爭往往像當場湊人組隊的籃球賽,朋友間的比賽,下次上場時不知自己會打哪一隊的聯賽。今天穿衣,隔天光著膀子。星期二,可能隸屬駭人的塔利班部隊,衝刺進入雷區。星期三,可能駐守在北方聯盟某個派系的檢查站裡。星期四,可能又回到塔利班陣營,拿起AK47步槍,承諾要永遠投身聖戰。在阿富汗,戰爭是嚴肅的事,但又不是那麼嚴肅。戰爭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是份工作。似乎只有平民是輸家。
  戰役勝負往往不是取決於真槍實彈的廝殺,而是由士兵整批變節投靠敵營來決定。今天塔利班可能有四千名士兵,隔天只剩一半,而北方聯盟的軍閥則忽然增加了相同數量的兵力。討價還價結束時,雙方開打,然後又繼續討價還價到戰爭結束。輸家是那些因為太過固執、愚蠢或狂熱而未能達成交易的人。他們會突然發現自己陷入敵眾我寡,然後喪命。這也算是某種自然淘汰。
  達烏德.罕,我隨行採訪過的阿富汗民兵指揮官,就很善於玩這個複雜的遊戲。他身材肥胖,穿著體面,且很能吃。阿富汗人提到他時語氣崇敬,但在我眼中,他似乎不大像戰士。他本人從不曾為塔利班打過仗,但有數千名原本效命於他的士兵現在正委身塔利班陣營。既然可以將他們轉回自己陣營,何必殺掉他們?
  他未發一顆子彈,便拿下第一座城市塔盧坎。他說服當地塔利班領袖阿卜杜拉.賈德轉投他的陣營,因此拿下了該城。賈德不是笨蛋,他看得到B52。我猜罕可能花了大筆金錢,但他透過無線電勸誘塔利班首領時,從不讓我旁聽。塔盧坎陷落次日,我在廢棄的屋子裡發現賈德席地坐在藍色墊子上,就著身旁的柴爐取暖。他已拿掉黑色塔利班頭巾,戴上和艾哈邁德.沙.馬蘇德一樣的吉德拉爾毛帽。「我一直在蒐集塔利班的情報。」賈德說,眼神銳利。沒人相信他的話,似乎也沒人當一回事。
  那些指揮官頗自負,但鮮少流於浮誇。烏茲別克裔指揮官皮爾.穆罕默德猶如成吉思汗的翻版。我們共處的第一個早上,我和他一起享用了烤羊心早餐(罕的早餐比這豐盛得多)。皮爾臉上有個彈孔,肚子上也有兩個,膽囊處的皮膚有道疤。他以詹森總統的方式掀起襯衫,讓我看他肚子上的彈孔。皮爾的山中基地可以俯瞰塔盧坎,我在那裡和他見面。塔盧坎是他的家鄉,十四個月前落入塔利班之手。他在碉堡裡弄了一部電視機,靠汽車電池供電。某個星期五,我們坐在一起觀看女子網球比賽,俄羅斯傳來的訊號品質不佳,畫面閃爍。幾個星期後,塔盧坎陷落,我再度見到皮爾,這一次是在塔盧坎市中心他的老家。屋內的牆上被某個塔利班士兵寫上「歡迎回來」。皮爾笑出來,但不一會便停下。
  即便真正的戰役都令人感到漫無章法。雙方進行炮戰時,通常是塔利班往北方聯盟戰線發射一枚炮彈,然後北方聯盟在半小時後發射一兩枚火箭回敬。第一次看見這樣的炮火交鋒時,我仍在塔吉克。那時我站在阿姆河岸上,對岸就是阿富汗邊界。俄羅斯邊防守衛阿斯拉特.普洛多夫說:「這不是打仗。」他看著一枚完全偏離的塔利班炮彈落入土裡,「這根本是笑話。」
  等待已久的攻擊行動在美方的催促下終於展開。進攻的第一晚,北方聯盟指揮官炮擊塔利班戰線,天黑時派兵出擊,但隔天早上我抵達時,聯盟士兵所在位置和前一天差不多。他們往前衝,然後又跑回來。似乎沒人覺得意外。「前進,後退,前進,仗就是這樣打的。」二十歲的聯盟士兵尤塞夫坐在散兵坑裡聳聳肩告訴我。
  不是阿富汗人怕打仗,而是他們打過太多仗。如今只要有機會,他們便會極力避免作戰。「老兄,我是你兄弟,你知道我多愛你,再抵抗下去毫無意義。」北方聯盟指揮官穆罕默德.烏里亞,透過無線電向數公里外的塔利班指揮官說。
  真正想打仗的是外國人,也就是美國人和蓋達組織。他們為殺戮而來。
  http://mag.udn.com/mag/world/storypage.jsp?f_ART_ID=396475
2012-06-16 11:45:31
D’Artagnan
長大就改追公車....@@
2012-06-22 18:06:05
版主回應
那些年,我們一起賺的鈔票 2011-8-28 台灣立報社論

網路作家九把刀首次跨入電影圈,自己擔任編劇和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初試啼聲即獲得超額的獎勵,不僅票房創下「最快破億」的紀錄,也是首部由網路小說改編的電影作品,叫好又叫座。這種「全民瘋國片」的現象近年來層出不窮,《海角七號》、《艋舺》和《雞排英雄》票房都在億元以上,電影本身的內容優劣姑且不論,電影作為一個商品或一種產業,這些片子都算是成功的案例。
不過由這些電影成功的模式,能否理出一條作為台灣電影產業發展的道路?這幾部電影的題材和類型都不太相同;以偶像明星包裝也不是必要條件。比較類似的地方在於風格皆是詼諧輕鬆,又好像具有一點人生意義和批判性的小品,唯獨《艋舺》主要是靠偶像包裝和龐大的宣傳費用。
另一個相似之處,是這幾部電影的製作成本皆高於國片平均水準,根據台灣經濟研究院的「影視產業趨勢研究」計畫,2009年台灣電影平均製作成本是新台幣1,462萬元,而2008年上映的《海角七號》製作成本即花了4,500萬;2010年的《艋舺》含宣傳費高達7,000萬;至於今(2011)年的《雞排英雄》和《那些年》則分別花了6,000萬左右的製作宣傳費用。雖然多花錢不一定票房比較好,但似乎已成為票房破億的必要門檻,其中除了魏德聖以最低成本創造最高票房紀錄令人刮目相看之外,其餘3部票房破億,並不令人驚訝。
因此,票房破億真正的關鍵是電影投入的資本,否則不論題材、類型或風格,這幾部影片都很難找到共通之處,況且處理類似題材、類型,運用相同風格的電影作品,其間亦不乏優秀者,然而在宣傳及製作經費有限的情況下,自動被市場歸類為小眾藝文片。
此外,「全民瘋國片」的現象多少帶有國族主義的熱情,猶如「愛用國貨」的宣傳,所以在台灣的電影市場中,除了美國好萊塢為主流,唯一有競爭力的其實還是國片,像是最近風評頗佳的印度寶萊塢電影《三個傻瓜》,票房仍是冷冷清清,叫好不叫座。畢竟國片作為文化商品,具有文化親近性的優勢,但是這種有國族主義熱情「全民瘋國片」現象並非常態,如何創造屬於自己且有號召力的文化符碼,才是關鍵。
導演九把刀其實不必再將作品偽飾成獨立製作的小品,何妨與電影產業的同儕多談談「那些年,我們一起賺的鈔票」,為台灣商業電影找出成功模式。
http://www.lihpao.com/?action-viewnews-itemid-110285

那些年其實已經不在了 2011-10-28 呂永佳

很多藝術家的第一部作品都有強烈的自傳性質。九把刀把自身的青春戀愛經驗搬上銀幕,感動了在台灣成長的「已青春」一代,在隔岸的香港又能否引起廣大共鳴?
電影裡的男主角被徹底美化了,除了外表討好以外,更重要的是一切被教育界定義為「壞學生」的標準,在電影裡都變成了美麗的青春符號。不讀書的幼稚男生,否定學習對人生的影響、承受體罰反而成為了思想解放的路徑。為了女孩子而讀書,成績進步,一反學校所信奉的「戀愛會令學業退步」的「金科玉律」。最後男女主角經歷了聯考和大地震,不知不覺間,曖昧的情感發酵了,不論是變壞變甜或者變酸,味道變了是鐵一般的事實,昔日的友情要長埋心底,男主角的痴情形象徹底的「被確立」了。
那麼這電影之所以會有兩極反應,大概是究竟觀眾面對這種自傳性味道甚濃的電影,有沒有意識到當中的「改造成份」。有觀眾可以把之視為打開昔日青春之門的舊鑰匙,一切被裹上淡黃色的膠,瑕疵都變成了美麗的痕跡;有觀眾可以重新回望自己的青蔥歲月,細想下發現自己年青時原來只會讀書,蒼白一片,於是緬懷一個已經遠去了、可以發生很多事,又甚麼都沒有發生的年代,一臉惋惜;也有觀眾有感九把刀把自己改造成深情情聖而忿忿不平,脫俗浪漫的純愛譜原來只是一塊薄薄的布,被掀起之後,不過是庸俗的商場計算,「那些年」,其實已經不在了。
http://www.filmcritics.org.hk

另參本館:中國金馬獎
2012-06-24 09:28:18
阿楨
 巴格達警報 Les sirenes de Bagdad (木馬文化 2012)
  
  「看看你自己的樣子,孩子。你就像一顆快爆炸的炸彈!」
  就在此時,整個家族的榮耀散落一地時,我看到了身為一個自尊自重的兒子,一個真正的貝都因人最不該看到的東西。我一定要他們血債血償。
  在沙漠的小村落裡,年輕男孩整天無所事事地遊蕩著,因為美軍入侵伊拉克,他不得不回到的家鄉,離開在空襲中被炸毀的巴格達大學。
  回到家後不久,年輕男孩先是目睹在檢查哨的美軍士兵,對著全村最無害的少年開槍;幾天後,美軍轟炸機又毀了村郊的一場婚禮。彷彿眼淚還不夠流乾似的,美軍士兵在某天深夜突擊這純樸的村落,為了搜捕恐怖份子,在驚慌害怕的全家人面前狠狠羞辱了他的父親。
  儘管美軍對自己的暴行無知,但他們卻做了一件不可原諒的事——年輕人滿腔怒火,渴望報復這一連串惡行,於是他決定離開家鄉、前往巴格達。
  年輕男孩懷抱著屈辱的祕密,想讓全世界看見他的怒火——可是,為什麼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加入聖戰?為什麼復興族人的榮譽,卻得躲躲藏藏?如果毀滅不能帶來新生……他還有其他選擇嗎?  
  本書特色
  卡黛哈在2006年接受一家德國電台訪問時提到:「西方國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詮釋這個世界,同時還發展出一套能夠配合自己世界觀的理論,但那些理論無法完全反映現實。身為一個回教徒,我建議西方世界要用新的視點去看待阿富汗人、宗教狂熱主義以及宗教苦難。西方的讀者往往只碰觸到問題的表面,我的貢獻在於促進讀者們理解狂熱主義的原因和背景,然後或許狂熱主義就能因此受到控制。」
  作者簡介
雅斯米納.卡黛哈(Yasmina Khadra)本名為穆罕默德.莫萊賽奧(Mohamed Moulessehoul),曾是阿爾及利亞軍隊軍官,在阿爾及利亞內戰期間,他為了躲避軍方對書籍的審查,採用了他妻子的名字「雅斯米娜.卡黛哈」這個女性筆名。一直到2001年,他離開軍隊遷居法國後,才公布其真實身分。在公布身分後他依舊持續使用這個女性筆名,為的是表示對妻子的感激,以及對所有阿拉伯女性的敬意。
  卡黛哈對於目前深擾伊斯蘭世界的政治衝突相當關心,重要著作有當代東方三部曲:《喀布爾之燕》、《攻擊》、《巴格達之歌》。其中《喀布爾之燕》和《攻擊》皆進入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最後決選,《攻擊》一書更是風靡法國,暢銷25萬冊,入圍多項文學獎,並榮獲2006年法國書商公會文學獎。卡黛哈被譽為是阿爾及利亞繼卡繆之後,當代最傑出的作家。
2012-10-06 12:38:42
阿楨
(楨:又一本假文學之名之作!)

《灰影地帶》Between Shades of Gray (尖端出版 2012)

  【各國獲獎不斷】
  2011年《紐約時報》年度好書
  2011年《校園圖書館月刊》年度最佳好書
  2011年《書單雜誌》年度最佳好書  
  2011年法國Prix-RTL LIRE文學獎年度最佳小說  
  卡內基文學獎決選名單
  德國A Reader’s Choice書單入選
  2011年《出版人週刊》年度最佳青少年書籍
  2011年英國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好書
  2011亞馬遜網路書店年度最佳青少年書籍
  每月好書俱樂部A Book of the Month
  2011年《聖路易郵報》年度最佳讀物
  2011年《哥倫布快報》年度好書獎
  美國圖書館協會ALA好書推薦
 
  在波羅的海三小國被蘇聯統治的50年之間,經歷過這個事件的受害者因懼於蘇聯祕密警察,大多不敢出聲,而少部分針對這件事情發聲的人民,也受到殘酷的對待。但仍有許多勇敢的人,將這段故事藏在歌曲和畫作裡,讓立陶宛擁有豐富且獨一無二的藝術創作能量。而書中女主角即為一位15歲的畫家,她把所有經歷記錄在信和畫裡,用小罐子做成時空膠囊埋起來,希望某日世人會發現這個埋沒於歷史中的真相。
    在1941年的立陶宛,15歲女孩莉娜的平靜生活,毫無預警地產生令人恐慌的劇變。先是爸爸神祕消失,接著蘇聯祕密警察闖進她的家中,將她與母親、年幼的弟弟一起抓走。
  他們失去一切,宛如牲畜地被遣送到西伯利亞,開始了痛苦且看不到盡頭的勞改生活。
  擅長繪畫的莉娜冒著生命危險,以圖像與文字記錄周遭的人們──以虐待他人為樂的軍官、視人命為草芥的祕密警察;裝瘋賣傻只為留在媽媽身邊的少年、被迫一夜之間長大的男孩、失去父母只能跟娃娃傾訴的女孩,以及為了孩子犧牲一切、甚至出賣靈魂的眾多母親……
  在漫長又寒冷的日子當中,人與人之間溫暖的情誼以及對未來抱持的希望,支持著莉娜和家人度過一天又一天。遠方,太陽逐漸升起。當溫暖的陽光悄悄滲透灰暗的陰影,愛與包容的力量將融化寒冷的鐵幕,於極北之地萌生希望的嫩芽……
  作者簡介
露塔.蘇佩提斯 Ruta Sepetys 生長於密西根州,是一位立陶宛難民的女兒,露塔渴望透過自己的筆,為史達林在波羅的海區域進行種族淨化期間喪生的千百萬人發聲。
  目前露塔與她的家人住在田納西州,《灰影地帶》是她的第一本小說。
2012-10-09 10:14:28
圖博館
七年!阿拉伯之春看不到希望 突尼西亞自焚成風潮2017-07-10聯合報

阿拉伯之春過後七年,自焚在突尼西亞變成風潮,因為威權統治依舊,所有事情回到原點,讓人陷入更深沉的絕望。
紐約時報報導,現年31歲的戴里迪平日在突尼斯市政廳前廣場擺攤賣水果,今年5月,警察以未繳規費為由驅趕他,將他攤車上的杏子、香蕉和草莓全打翻在地,他一時氣不過,將汽油淋在身上,點火自焚抗議。胸前和頸間滿布傷疤的戴里迪說:「我想自焚,因為我心中充滿怒火,我想就這樣死去。」
點火那一刻,浮上戴里迪心頭的除了家中老母,還有和他同樣是水果攤販的布瓦吉吉,後者2010年點火自焚,引爆「阿拉伯之春」革命,造成突尼西亞乃至於整個中東、北非地區持續動盪。
但是七年過去,此區充滿期待落空後的更深刻挫折感:威權統治重返埃及、利比亞一片混亂、敘利亞和伊拉克因為內戰而四分五裂、波灣君主政體幾無改變,阿爾及利亞政治運作陷入癱瘓。
位於阿爾及利亞和利比亞之間的突尼西亞,號稱阿拉伯之春的搖籃,原本最有機會達成民主繁榮的願望,現在的境況卻最讓人唏噓──一度驚世駭俗的自焚行為已變得尋常可見,背後原因可能出於憤怒、沮喪、絕望,或想公然挑戰權威。
突尼西亞的自由民主治理程度已高於此區其他國家,但仍無法提供人民希望,相信未來日子會轉好。成千上萬的年輕人放棄自己的祖國,遠赴海外工作,或乾脆加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
根據研究數據,突尼西亞的自焚案件在過去五年間增加至原先的三倍。設在首都突尼斯郊區班阿胡斯的突國主要燒燙傷重症醫院,2016年收治了104名自焚病患,創下新高紀錄。
該院燒燙傷部門醫師梅沙丁說,自2011年來,每年平均有逾80起自焚案。在人口數1100萬的突國,公開抗議的自焚方式已經是次常見的自殺手段。
這個現象凸顯革命過後的社會經濟困頓,仍充滿不安、民眾心中常覺無助,他們想公然反抗壓迫,也向其他看到不公義卻不行動的人,表達抗議。
  回應
 希望日後太陽花後悔時還有咖啡可以喝。
 窮困是要靠經濟去解決!而不是民主!民主只會訓練政客越來越會吹牛!當初小英......
 文中說得沒錯,阿拉伯之春的結果是最封建的王室政權全都建在,埃及走回軍事獨裁,看來看去,才發覺親美的都還活著,不親美的全部陣亡。
 經歴「阿拉伯之春」的國家,全都比以前更糟。
 國泰民安是目的,任何政體都只是手段,就算民主也只是手段,可一大票人手段與目的分不清,追求手段,犧牲目的。
2017-07-11 12:25:41
圖博館
阿拉伯之春8年後 8個阿拉伯國家抗議迭起

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小販布瓦吉吉為抗議警察暴力而當街自焚,引發大規模街頭示威及爭取民主運動,終致掌權23年的獨裁總統班阿里於隔年1月14日垮台,外界以突尼西亞國花,稱這場阿拉伯國家首見的人民起義為「茉莉花革命」。約莫8年後的2018年底,蘇丹、突尼西亞、摩洛哥、利比亞、黎巴嫩、伊拉克、約旦、阿爾及利亞因經濟情勢惡化而抗議迭起,要求提升生活品質,部分示威活動甚至清楚表達政治訴求。這不由得令人想起由茉莉花革命催生,曾經風起雲湧的阿拉伯之春。地中海另一端的法國因政府調漲燃料稅計畫及其他不滿,而引爆「黃背心」運動,阿拉伯示威群眾或多或少受到啟發。土耳其安納杜魯新聞社將各國的抗議做以下整理。
  蘇丹:麵包惹禍
包括首都喀土木在內,蘇丹18個省有14個自去年12月19日起出現抗議。示威因不滿通膨飆漲而起,尤其是比天高的麵包價格。情勢後來不斷升高,示威者去年12月31日朝總統府展開遊行,要求總統巴席爾下台,警方發射催淚彈,引爆衝突。
  突尼西亞:布瓦吉吉
茉莉花革命是2011年阿拉伯之春的濫觴。突尼西亞現在似又出現新一波抗議,而這一切始於中西部卡塞林省首府卡塞林。抗議社會經濟情勢惡化,32歲電視台攝影記者左基(Abdel Razaq Zorgi)自焚身亡。事件引爆示威群眾和安全部隊激烈衝突。左基之死讓人想起同樣自焚身亡的攤販布瓦吉吉。而在左基自焚前,對社會、經濟、政治情勢不滿的左翼抗議人士已展開定期示威,並自稱「紅背心」。
2019-01-04 10:40:30
圖博館
摩洛哥:抗議不休
北部黎伏地區去年出現抗議活動,要求工作機會並加速當地發展,結果有數百人被捕。首都拉巴特(Rabat)去年12月16日出現抗議遊行,訴求釋放上述被捕人士。公、私部門勞工隔天又在拉巴特示威,要求提高工資、改善工作環境。
  利比亞:南方之怒
數個南部城巿出現要求工作機會和促進區域發展的示威活動。抗議人士去年12月8日關閉沙拉拉油田,抗議潮後來在利比亞南部蔓延。聯合國支持的總理沙拉吉後來同意將資源分配給南部。
  黎巴嫩:政治僵局
多個公民團體去年12月中、下旬發起抗議,除黎巴嫩北部的黎波里市和南部納巴蒂葉市之外,首都貝魯特參與人數最多。示威群眾對日益惡化經濟情勢表達不滿,部分地區的活動演成封路和暴力,迫使軍隊介入。示威者提出調降燃料稅、可行公共衛生體系、重新發行國庫券3大訴求。
黎巴嫩去年5月大選後,敵對政治派系至今仍因內閣首長職位分配喬不攏,導致新政府難產,7個月來嚴重衝擊人民生計。
  伊拉克:石油重鎮之火外溢
伊拉克最近數月已數度出現示威,時而波及首都巴格達。去年7月9日以來,中南部什葉派為主省分極不平靜,尤其油藏豐富的巴斯拉省。抗議人士要求提升公共服務、提供就業機會,並終結貪腐,據傳衝突已導致許多人喪生。
巴斯拉的示威群眾去年12月21日封閉通往省政府的道路,要求省長辭職。
  約旦:稅改失民心
約旦去年5月因政府擬調高所得稅而引發民眾示威,時任總理穆爾基8天後辭職,由拉查茲接任。國會通過稅改法案後,去年12月抗議再起,這次是要求拉查茲下台。另外,政府去年5度調漲電價,進一步引發不滿。
  阿爾及利亞:實力展現
南部姆西拉省31歲男子馬裘比去年12月受困30公尺深井中,政府無力救援,他6天後命喪井中。群眾認為政府失職害死人,引爆不滿,更有民眾對官員丟擲石塊。
這起事件之前兩週,動蕩不安的凱比雷區數以萬計群眾因當局中止多項開發案而展開示威。有觀察認為,凱比雷區的示威是反對現任政府的「實力展現」。
2019-01-04 10:42:38
阿楨
在獄中獲和平獎 穆哈瑪迪能領獎嗎?5得主中已有2人被關到死 2023-10-07 世界日報

獄中獲諾貝爾和平獎又多一人,華人最熟悉的是被羈押至死的劉曉波;伊朗政府會應諾獎委員會要求,讓維護人權的伊朗記者穆哈瑪迪去領獎嗎?
美聯社報導,穆哈瑪迪是第五位獄中或軟禁中獲獎者,前四人都不曾因獲此最高榮譽而獲釋,兩人還一直被羈押至死,劉曉波就是其一。
第一個得罪「當道」無法前去領獎的是揭發德國武裝計畫的德國記者奧謝慈基(Carl Von Ossietzky),1935年諾貝爾和平獎宣布是他的時候,希特勒非常憤怒,不准他去領獎。
納粹政權1933年把奧謝慈基關到集中營裡,不理會各方營救,他得了肺結核也只把他轉到醫院,禁閉到1938年死亡為止。
第二位無法前去領獎的是1991年得主翁山蘇姬,當時身為緬甸反對黨領袖的她,一直被軟禁,到2010年才獲釋。兩年後,她「補發表」受獎感言。2021年她又被捕入獄,緬甸軍政府8月讓她減刑,從33年減為27年,而她已78歲。
第三位獄中得獎的劉曉波,2010年獲獎時,正在服11年「煽動叛亂」罪刑。中共不滿他的原因還有他鼓吹政改、提倡人權。當時,美國總統歐巴馬等全球領袖敦促中共放人,但都無效。
中共還遷怒挪威政府、劉曉波親友和太太,導致奧斯陸頒獎現場還出現故意擺一張椅子「空等劉曉波」的經典畫面。
第四位獲獎但被囚而無法領獎的白俄羅斯民主倡議分子畢亞利亞茨基(Ales Bialiatski),和俄羅斯及烏克蘭人權團體,是2022年共同獲獎人。
現年61歲的畢亞利亞茨基2020年因抗議魯卡申科當選連任被捕,今年3月被判處10年徒刑,理由是他領導的人權組織募款活動「破壞公共秩序」以及「走私」。5月,他太太說他被轉到該國最殘暴不堪的監獄。
報導指出,鑒於這四位「當道」不喜人物的下場,很難讓人對這位伊朗女性的命運感到樂觀。
  回應
諾貝爾和平獎是以政治驅動的"政治馬屁"獎 ,為政治服務的垃圾狗屎。諾貝爾和平獎只頒給兩種人,西方的政客或西方的狗腿。
2023-10-09 06:24:1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