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8-18 09:31:12| 人氣9,064|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末代武士》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到《末代武士》裡的:

美國軍人歐格仁上尉因不滿上司貝格利上校濫殺印地安人,離開軍隊而淪落日本……歐格仁從勝元身上學到武士道精神;而勝元則從歐格仁身上學到西方的軍事兵法……退回山谷的勝元在歐格仁建議下,以西方戰術融合武士精神迎戰大村率領的大軍,果然重創了大村一半的兵力,但最終寡不敵衆,勝元以武士刀切腹自殺,臨終將天皇贈的武士刀送回皇宮,在歐格仁將實情向明治天皇稟告後,天皇終于走出自我而能獨自(楨:?) 下決斷。歐格仁獨自一人回到山谷,因爲他知道自己是日本僅剩的一名武士。

就想起前評《與狼共舞》裡的:

南北戰爭的英雄鄧巴中尉為了尋找新生活﹐騎馬來到神祕的西部,他被派到最偏僻的哨所塞克威克,大草原的壯美深深吸引了鄧巴﹐他決定獨自在無人的哨所住下……鄧巴的來訪震動了蘇族人,印第安人頭領們一致同意去回訪鄧巴,第二天幾個印第安人來到鄧巴的駐地,就這樣﹐雙方開始了緩慢而友好的接觸,鄧巴成了蘇族人的朋友﹐並有一個印第安名字“與狼共舞”……然而﹐就在鄧巴想要去哨所取回日記本﹐和印第安人永遠住在一起時﹐他發現那裡駐紮了一隊白人士兵。他們看到印第安人裝束的鄧巴就開槍射擊。愛馬死了﹐鄧巴也成了囚犯。白人認定鄧巴是叛徒,於是鄧巴再也不說英語﹐毅然說起了印第安語。駐軍少校無計可施﹐只好派士兵押送鄧巴回海斯要塞,蘇族人發現了這一情況﹐他們消滅押送隊﹐救出了鄧巴。為了不連累蘇族人﹐鄧巴謝絕了挽留﹐帶著妻子“站立舞拳”離開了蘇族人村落。十八年後﹐蘇族人被迫與政府簽訂了協議﹐放棄他們世代相傳的土地。

都以後現代觀美化了前現代的武士道或原民精神。

2004《末代武士》The Last Samurai 

導演:艾德華茲維克
編劇:約翰洛根
演員:艾德華茲維克/湯姆克魯斯/小雪/渡邊謙/中村七之助
劇情簡介
《末代武士》是《光榮戰役》《真愛一世情》導演艾德華茲維克執導的作品,《神鬼戰士》金獎編劇約翰洛根編寫,湯姆克魯斯、渡邊謙、真田廣之等巨星聯合主演。
歐格仁上尉是個漂泊的人,之前所打過的仗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不足挂齒。在馬裏蘭與維吉尼亞洲戰爭中,他爲了榮譽與國家,置身于生死之外。但美國南北戰爭後,情況已改變。現實主義已取代勇氣,自我利益已取代犧牲,榮譽再也找不到。當他在印第安戰爭後,已經有這樣的覺醒和悲哀。在瓦西達的河畔平原,歐格仁失去了他的靈魂。
在世界的另一端,有一個武士覺得他的人生要終止了。他叫勝元,是古代武士的領導人,被崇敬的武士。新思想侵入美國西部,譴責舊美國思想,這新思想也卷入傳統的日本。電話和火車所帶來的進步,嚴重影響到幾世紀以來武士堅守的價值觀與謹守的規章。但勝元武士,只要是爲國家,他在所不辭。
美國垂涎成長中的日本市場,年輕的日本明治天皇偶然中讓這兩位勇士相遇,他聘請歐格仁來訓練日本第一批被征召入伍的新兵。但天皇身邊的大臣們試著清除日本武士,准備朝向西方化及貿易的政府。日本武士讓歐格仁驚訝及印象深刻,他們強大的信念,讓他看到了以前的自己。
迫使自己到不熟悉的國度裏,他必須要平衡自己的靈魂與人生,他發現自己處于兩個不同的世
http://app.atmovies.com.tw/movie/movie.cfm?action=filmdata&film_id=flen40325710

《幻影與真實:史家眼中的好萊塢歷史》

四、《末代武士》:日本在十九世紀確實曾雇用許多外國專家訓練他們的軍隊現代化,但其中多是法國人,而非美國人。日本男星渡邊謙飾演的武士首領勝元,確有其人,但他是切腹而死,而非死于戰場上機關槍掃射。阿湯哥飾演的美國酒鬼上尉歐格仁,應該比較會拿筷子,而非武士刀。

《末代武士》劇情簡介
 
  一八七六年美國軍人歐格仁上尉因不滿上司貝格利上校濫殺印地安人,離開軍隊而淪爲街頭表演藝人。正巧日本大臣大村來舊金山欲尋覓優秀軍人,以便訓練日本軍人,使之現代化。昔日部屬推介歐格仁,而正巧歐格仁走投無路,雖然他知道這件事與貝格利有關,但最終還是答應了。
  到了日本後歐格仁才發現明治天皇雖有心改革,但手下大臣卻分成大村與森次勝元兩派,尤其主張保留日本傳統武士精神的勝元在逃回老家後,不時派人破壞大村興建的鐵路,大村按捺不住,不顧歐格仁的軍隊尚未訓練完成,硬要他帶兵攻打勝元,果然烏合之衆敵不過以武士刀爲武器的勝元部衆。另一名大臣長谷川被擒後切腹自殺,而兵敗的歐格仁不但頑強抵抗,甚至殺了勝元的妹婿廣太郎。勝元內心贊歎不已遂不准部屬氏尾殺他,並將歐格仁擒回深山的大本營。
  歐格仁被安排在多香家中,多香並爲他縫合傷口,而多香的兩個兒子比健與孫次郎漸漸也與之相處融洽。歐格仁在村中發現這是一個他完全陌生的社會,但也隨著時間累進而與衆人打成一片,歐格仁開始學習劍術,在氏尾的指導下從慘敗逐漸打成平手,但此時歐格仁卻也發現一件殘酷的事實,原來多香正是廣太郎的妻子。
  歐格仁向多香道歉,但多香認爲廣太郎已經盡了他的責任。在初春冰融的一個夜晚,大村派出的蒙面武士襲擊村莊,歐格仁不但幫助勝元退敵,甚至救了比健的命,也因爲這次戰役使得勝元與歐格仁更加知心。歐格仁從勝元身上學到武士道精神;而勝元則從歐格仁身上學到西方的軍事兵法。
  終于天皇下詔召回勝元,但勝元卻遭大村軟禁,幸好歐格仁與衆武士強行救回,但勝元的兒子信忠卻不幸罹難。退回山谷的勝元在歐格仁建議下,以西方戰術融合武士精神迎戰大村率領的大軍,果然重創了大村一半的兵力,但最終寡不敵衆,勝元以武士刀切腹自殺,臨終將天皇贈的武士刀送回皇宮,在歐格仁將實情向明治天皇稟告後,天皇終于走出自我而能獨自下決斷。歐格仁獨自一人回到山谷,因爲他知道自己是日本僅剩的一名武士。

劇情分析

  東方與西方的傳統價值觀有著極大的差異與隔閡,而當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碰撞在一起時,將會擠壓出什麽火花?「末」片的創作觀正好就是一個鮮明的啓示與例子。
  十九世紀的日本在著名的明治維新改革下,所有的傳統都在這股改革的勢力中趨于瓦解;維系日本近乎千年的武士階級也在這股浪潮中面臨從未有過的挑戰。于是在如此強烈的沖突中,武士的強力抵抗與掙紮,成就了這篇史詩般的電影。
  改革與保守永遠是相對而沖突的,這並不牽扯到對與錯的問題。從社會的角度而言,兩者的抗爭關系到「利益」得失;從文化的角度切入則是原有精神的延續與保存所作的壯烈抗拒。「武士」是日本傳統社會一種特殊的位階,他們不必從事生産,卻又接受勞動人民的行禮尊敬。如果從日本以外的角度來看,這種「武士」的存在是令人相當困惑的。但真實的情況是「武士」這個位階存在日本已有千年以上的曆史,而從武士延伸的武士道精神,就算時至今日依然緊緊地影響著日本人的行事作爲。
  歐格仁尚未到日本之前,其實他就是一名「西方的武士」。他技擊高強又悲天憫人,因爲對于上司貝格利濫殺印地安的老弱婦孺始終不能忘懷。這種與東方「俠義」相貼近的精神正是武士道的翻版。而當他被勝元帶往武士居住的山谷時,透過劍道的磨練,這才漸漸了解到一名真正武士的精神。問題是當歐格仁真正曆煉成功之際,卻也是武士消失的時刻,那麽這個時刻歐格仁該如何爲「武士」作一個判斷與認知呢?
  勝元貴爲日本明治天皇的恩師,但卻爲堅持保留傳統精神而對抗改革派。這一點與天皇的改革決心是有所沖突的,本片在這方面對勝元角色的詮釋似乎有故意淡化之嫌,因此編導只能就勝元關心百姓福祉作爲訴求,但這樣的說詞與理由略顯粗糙不通,因此又特別強調改革派的大村拼命蓋鐵路中飽私囊來突顯惡行,于是善惡在刻意的彰顯與對比下就格外分明了。
  勝元這個角色塑造得相當成功,在某方面而言他早就是明治天皇心目中的 「改革派」,他會說英文;他喜歡研究西方軍事戰術;更對歐格仁的內心處境有著深刻的好奇與剖析,由此顯見他是個心思相當細膩的武士。在武士的對決中「靜心」是相當重要的條件,歐格仁因以前軍隊濫殺無辜而妄念紛飛,因此始終在木劍比鬥中落敗,直到體悟「靜心」時,劍術就向前邁一大步。
  歐格仁在山谷的「武士之家」學到的其實不只是劍術,而是群體的秩序生活。一切井然有序而與大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社會型態,主宰了日本將近一千年;對歐格仁而言,這樣的社會型態不只陌生甚至是困惑的。但歐格仁從格格不入到漸漸接納,最後甚至還超越了原有的武士,這自然是有其緣由的。而這份緣由必須往後推延至歐格仁與貝格利上校的見解沖突,因爲這份受挫的心情與勝元和大村的情況是鮮明的類比;基于相同的處境,歐格仁絕對比其他西方人更能融入勝元統治的武士世界中。勝元的老家隱藏在深山之中,一到冬天村子就與外面隔絕,這是一個相當重要的隱喻,因爲與世隔絕有兩種意思,其一乃是超脫塵世,有方外桃源的氣氛;其二是因深度隱藏難保日後逐漸慘遭被遺棄的命運。歐格仁在最後的戰役中幸免于難,但他自己設定的終點卻是回到山谷中的村莊。整體而言這是歐格仁對「武士」的真正悟道與實踐;但另一個理由則是爲了多香這名剛毅的女人。
  面對最後一戰,多香懇求歐格仁穿上亡夫的紅色盔甲,這不僅是歐格仁「武士」成道的重要象征;更是多香要歐格仁對她的心靈承諾。導演在這場的詮釋可用「儀式」來涵蓋,而這份儀式在某方面而言也是歐格仁與多香的「性與意向」的結合。畢竟這中間牽扯到東西文化的價值觀,以及丈夫被殺的冤仇和情欲的掙紮。
  武士崇尚的是劍道的技擊與精神,「刀」無形中就變成重要的象征。因爲冷冽的寒光不僅呈現武士的霸氣,更加渲染了鮮血的豔紅;因此勝元面對寺院前盛開累累的櫻花,不禁贊歎「人生俱足」。刀與櫻花都是武士的圖騰,因爲唯有在快速的刀鋒起落來決斷生死,才能類比出櫻花在璀燦綻放之時潚灑掉落河中隨水流而逝的悲壯。這是一種武士的宿命與信條。   然而面對改革之後,這些精神與信條將消失無蹤,也許新的社會型態對生命的認知會有新的看法,但絕對欠缺這份流傳千年的悲愴之美。勝元最終自絕于戰場上,不就是爲了完成早已知道的「宿命」嗎?
  歐格仁晉見明治天皇時,天皇知道勝元的死訊,他傷心地要歐挌仁告訴他勝元死前說些什麽?但歐格仁卻告訴天皇應該知道的是勝元生前說些什麽。這是相當出色的電影對白,短短一句話卻透露千言萬語與人性複雜的關系互動。
  「末」片的武士精神作了整齊而詳盡的詮釋;但更透露出每個時代的變動沖突不僅是進步的必然結果。問題是這種結果的得失卻又是必須等待另一次的變革才會有新的答案,而人往往都是在這樣的沖突中曆煉了新的認知與啓示。
http://blog.sina.com.tw/hero_movie/article.php?pbgid=2803&entryid=7726

《最後武士》

《最後武士》(英文:The Last Samurai)是一部于2003年播映的電影,主要描述了日本傳統的武士道精神,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戰爭和明治維新作爲背景,故事描述一個前美國軍人,到日本進行明治新政,戰爭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傳統的文化所吸引。片中起用了很多日本演員,而工作人員大多是美國人(在主要制作群中,只有一個是日本人),而外景大多數在新西蘭所拍攝,所以這電影算是由美國、日本和新西蘭合作的電影。香港的譯名爲《最後武士》、臺灣的譯名爲《末代武士》、而中國大陸的譯名爲《最後的武士》。
劇情
曾經參加過南北戰爭及印第安戰爭的退伍軍人,納森?阿爾格倫上尉(CPT.Nathan Algren),由于在戰爭中見證了太多的鮮血與暴力,特別是看到自己的長官開槍屠殺手無寸鐵的印第安兒童時,他更感到作爲軍人的榮譽感消失殆盡。在義勇與犧牲精神被新時代的功利與自私主義代替時,沈浸在往日光榮夢想中的阿爾格倫只能整日借酒澆愁。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推薦給一位日本政府的大臣——大村松江(Omura),並被大村聘請爲軍事顧問,去協助日本政府訓練明治維新後第一支現代化軍隊。躊躇滿志的阿爾格倫便帶上自己的軍裝和行囊來到了日本。
當時的日本正值明治維新時期,整個國家正如饑似渴的吸收著西方文化,日本的明治天皇致力要整個國家全盤西化,徹底抛棄日本古老的傳統文化,其中包括廢除古老的武士道以及訓練現代化的軍隊。
然而,維新政府的政策遭到了大多數保守派日本武士的反對,他們力爭保護武士精神,而不願成爲現代化的殺人機器。並且他們認爲使用西洋火槍對一個武士來說是一種恥辱。這些頑固的保守派武士們在武士集團的首領——盛次勝元(Katsumoto)的帶領下,隱居在深山裏的一個小村落。他們無時無刻都在尋找機會破壞新政府的西化運動。
終于有一天,在勝元帶領武士們破壞了一段鐵路後,阿爾格倫接到大村的命令,要求他帶領政府軍一舉將武士集團徹底剿滅。無奈之下阿爾格倫只好帶領訓練不全的軍隊,來到了武士村莊附近的一片森林裏。經過一場激戰後,缺乏經驗的政府軍最終被擊敗,士兵們死的死,逃的逃,傷亡十分慘重。阿爾格倫也被武士團首領勝元給俘虜。出乎意料的是,勝元不但沒有殺他,反而把他帶回了村子,並派自己的妹妹多香(Taka)照顧他,爲他療傷。隨後阿爾格倫在與勝元的對話中得知多香的丈夫在叢林戰鬥中戰死,而殺死多香丈夫的人就是自己。
冬天來了。身處在大雪封山的武士村落裏,與武士和村民們朝夕相處的阿爾格倫發現自己已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武士文化,從武士道的精神與肉體修煉中,他似乎又找到了一個軍人應有的榮譽感。在與勝元一起生活中,阿爾格倫感到彼此之間已經産生了一種情同手足的默契。而勝元也對這個昔日的敵人惺惺相惜。同時,在多香的悉心照料下,似乎有某種微妙的感情在他們之間産生。然而,作爲一個受命幫助維新政府訓練軍隊的西洋教官,阿爾格倫深深的明白自己和這個自己深愛的村落始終是敵對關系。
冬天結束了。維新政府自然不會放棄現代化進程,武士與政府軍之間終有一戰。已經爲武士道深深著迷的阿爾格倫,在軍人的職責與愛和友情之間做出了自己最後的選擇。
幕後花絮
拍攝現場之一:書寫山園教寺這電影的布景地方在姬路市的古剎和書寫山園教寺。除了這個寺院外,其他的戰爭和在村莊的場景都在紐西蘭拍攝。
這電影在日本引起了不少話題,而當時的渡邊謙和真田廣之也在外國廣泛認同。
渡邊謙在2003年的奧斯卡金像獎被提名最佳男配角。
影片闡述勝元的軍隊爲了保持日本的傳統,所以不會使用任何火槍。其實火槍早在16世紀中葉便流傳至日本,在17世紀初期已開始普遍使用。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0%E5%BE%8C%E6%AD%A6%E5%A3%AB

《末代武士》簡介 
  
  1865年,美國內戰結束。可戰士的心卻無法安寧,在隨即而來的大規模西進運動中,剛剛從內戰硝煙中幸存下來的白人士兵,又被帶到了擊殺印第安人的第一線。
  上尉納沙艾爾格蘭在戰爭中見證了過多的鮮血與暴力,以至于迷失了自己的靈魂;特別是看到上級軍官——上校本傑明巴格利屠殺印第安人時,他更感到作爲戰士的榮譽感消失殆盡。在義勇與犧牲精神被新時代的功利與自私主義代替時,沈浸在往日光榮夢想中的艾爾格蘭只能整日借酒澆愁。
  一個偶然的機會,他被推薦給來自大洋對岸的新成立的明治政府代表,去給日本訓練第一支現代化軍隊。消沈的艾爾格蘭覺得這個工作不錯,至少他還可能像個真正的戰士一樣死在戰場上。
  艾爾格蘭所訓練的軍隊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妄圖阻擋現代化進程的頑固武士集團。在一場濃霧中的激戰後,不僅天皇的現代化軍隊被擊敗,連教官艾爾格蘭本人也被武士們俘虜。盡管在搏鬥中他殺死了圍攻他的一名武士,但並沒有得到料想中的速死。相反,武士集團首領勝元生擒了他,並派自己的妹妹多麗子照顧他;而多麗子的丈夫,正是被艾爾格蘭殺死的武士……
  身處武士及其家屬聚居的村落裏,艾爾格蘭竟然發現自己居然不由自主地愛上了武士文化,從武士道的精神與肉體修煉中,他似乎又找到了一個戰士應有的榮譽感。同時,在多麗子的悉心照料下,似乎有某種微妙的感情在他們之間産生。然而,曆史的車輪是不可逆轉的,明治政府自然不會放棄現代化進程,武士與天皇軍隊之間終有一戰。已經爲武士道深深著迷的艾爾格蘭該何去何從?
  [角色介紹:豪情奇男與櫻花素女]
  由劇情可知,這是一個男人尋找其精神歸宿的故事。艾爾格蘭作爲西方的戰士,卻在東方的傳統武士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靈魂,重新體驗了作爲戰士應有的忠誠、勇氣與榮譽。這樣一個有點深度,但又很適合大衆獵奇口味的角色,交給湯姆?克魯斯來演是再合適不過了的。 
  首先,克魯斯本人對日本文化心向往之,借電影之便深入接觸日本傳統文化,實乃寓工作于學習的一件樂事;其次,克魯斯急于突破自己的偶像派名頭,想要借此深受兩大文明煎熬的角色再探演技高峰;其三,即使是如此錘煉演技,克魯斯也無需擔心忠實影迷的不滿,因爲影片整體唯美的情調,足以使他的角色在異國他鄉散發出更獨特的性感魅力。
  [幕後陣容:奧斯卡激情唯美派總動員]
  說到本片導演、編劇兼制作人愛德華?茲維格,喜愛情緒飽滿的戰爭場面的觀衆應當不會陌生,因爲他正是《光榮》(Glory)、《燃情歲月》(Legends of the Fall)、《火線下的勇氣》(Courage Under Fire)等影片的導演。他最擅長的是在戰爭中激發人的情感,以唯美的手法將戰爭拍得波瀾壯闊之余,還帶有份煽情的美感。對比一下影片內容,我們有理由期待《最後武士》可能會像《燃情歲月》一樣,融合浪漫奇情與戰爭動作,成爲年輕人心目中的經典。
  [制作內幕:汗水澆灌的美麗]
  爲了拍攝本片,克魯斯投入了比以往任何電影都要多的努力與精力。拍攝期間,導演茲維格給了克魯斯幾本關于日本曆史文化的書,只要一有空,劇組成員就可以看見後者在孜孜不倦閱讀著。此外,爲了應付本片大量的動作鏡頭,克魯斯每天不間斷地整整訓練了8個月。他一般比其他劇組成員提前兩個小時到達片場進行練習,不僅要學習劍道、日本武術,還要學會馬上搏擊術。不過汗水終歸有回報,克魯斯親身完成了他的角色的絕大部分特技鏡頭,而且將“二刀流”奧義耍得滴水不漏。長時間的正規武士道訓練,連克魯斯都感到自己的六識似乎比以前更敏銳了,至少他在那些複雜的戰鬥場景拍攝期間沒有受過傷。
  [背景資料:時代陣痛與夕陽武士]
  《最後武士》故事發生的年代,是1876至1877年之間,也就是明治9年和10年。此時,正是日本國內沒落武士階層發動風起雲湧的暴動時期。這也是《最後武士》的時代背景,就整個曆史而言,這兩年的確是最後的武士時期。從此,以武犯禁的武士階層被正式消滅了。最爲形象的寫照應當是,明治11年(1877年)2月,春寒嶛峭,冷月的東京街頭走過最後一位帶刀劍客:紅色長發,左頰有十字刀疤……他來到神谷道場門口停下,腹中忽然一陣咕咕聲——哦諾~~~~~~應聲倒下,怎一個淒慘了得!
  [看點小析:體會唯美,感受煽情]
  既然整個劇組花了如此大的力氣,聚集了如此多的人氣來完成這麽一個電影項目,咱們做觀衆的也不好做得太出格,好歹得欣賞點人家。比如說,體會一下明治時期的風土人情,體會一下日本鄉村的寧靜和諧,體會一下天皇宮廷塌塌米的質感,體會一下多麗子衣領中的溫柔氣息,體會一下武士刀劃過大好頭顱時的風聲……最關鍵的,你得做好准備,體會一下唯美的動作與戰爭場面。 
  體會之余,還可以感受。感受一下艾爾格蘭消沈時的悲情,感受一下氏尾揮刀時的無情,感受一下多麗子目光中的柔情,感受一下村落生活的閑情,感受一下最後武士背水一戰的豪情……最不必要的,是總告誡自己不要動情。
http://baike.baidu.com/view/1021354.html?tp=0_11

守在電視機前,再度看了cinemax重播這部電影……

還記得上映當時正巧是春節期間,許多媒體大肆宣傳報導這部史詩電影,由渡邊謙、真田廣之、小雪等一線日本演員演出,主角是當時聲勢如日中天的阿湯哥主演。說來奇特,如今回頭再想劇中的這些角色好似再也想不出更適合的演員詮釋,抑或是他們的演出真的恰如其份,融入劇情之中生動的演活這些虛擬人物。
還記得,在大螢幕打上cast list當下,華納戲院中的靜默,兩小時的片長通常讓我們帶著的是迫不急待離開的心情,但我看到大部分的人是帶著沈思表情緩緩起身,隨著樂聲離開未開燈的戲院。
「這是部成功的電影嗎?!」我想,是的。
「什麽是武士道?!」武士爲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性命隨時可化爲鴻毛。
其實也是這部電影中一直闡述的,日本固有的武士精神,從上到下影響著日本人至今,從這樣的精神當中,再去參化一些道理,武士精神不單單只是殺戮而已,更是捍衛著自身榮譽理念的一種。
電影簡介
本片劇情描述在日本幕府時代末期的1876年,失意的美國上尉納森。歐格仁(湯姆.克魯斯飾)在高薪吸引下受邀前往日本,爲明治天皇訓練第一支現代化的軍 隊。在這支軍隊尚未准備妥當的情況下,歐格仁被迫率隊對付叛變的武士勝元(渡邊謙飾),重傷被擒。勝元將歐格仁帶回他的村落養傷,希望從他身上多瞭解敵 人。而歐格仁也在漫長的養傷過程中發現日本武士並非只是拿著武士刀砍人頭的野蠻民族,反而是講究武德和規矩的軍人。後來,歐格仁和勝元不但惺惺相惜,歐格 仁更澈底認同了武士精神,自願穿上武士盔甲,跟勝元肩並肩對抗日本大臣和美國將軍指揮的現代化軍隊。
新舊文化的沖突,一直以來都是最好發揮的題材,日本西化時所遭受的沖擊矛盾更是顯而易見的對比,所以造就這部電影。我們常常在創新之余急于舍棄舊有的不堪,卻忘了支撐著我們的是就是這些舊有的傳統,該舍棄的舊有表象理應舍棄,但骨子裏的根卻不能忘。
武士道的另一個精髓「忍」,在這部片中也常出現,歐格仁(湯姆.克魯斯飾)戰敗被俘到勝元的村落,真田廣之所飾演的氏尾雖想要殺了他,卻因勝元的制止而必須忍耐。而身爲武士之妻的多香(小雪飾演)也因勝元之令必須服侍殺夫的敵人。無論內心的痛苦掙紮如此的強烈,而必須忍耐成就的心,怎叫人不佩服。
「生命就在吐納之間」
劇中勝元對歐格仁說的這句話,對于一個隨時可以拋棄自我生命的武士,從他的口中說出這句話,字字觸動我的心,也是多麽有禪意的一句。
我們在吸吐之中,感受我們還活著的證據。
http://blog.roodo.com/jessica_chiue/archives/2384928.html

Edward Zwick是一個擅長訴說參戰軍官(特別是19世紀美國內戰)內心世界的導演。大家而熟能詳的作品,包括「光榮戰役」、「真愛一世情」。而「末代武士」是大家千盼萬盼下,他久違的新作品。
故事簡介:
納森歐格仁上尉是一個美國西部拓荒戰爭的英雄,結束長年征戰後。戰爭人性的矛盾與沖突,深深烙印在他內心,他用酒精麻痹自己的不安與愧疚。某日,他應邀參加新日本軍隊的訓練。在一場戰役中,他被武士領主所俘虜。同時他也踏上一場自我探索與追尋武士道的旅程....
當西部拓荒英雄遇到日本武士道: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深深引起西方國家的注意與好奇,末代武士這部電影正是西方國度對武士道的詮釋....歐格仁有著美國西部英雄狂放不羈的拓荒精神。背負著戰爭英雄的罪惡烙印,來到日本繼續他間滅叛軍的宿命。日本在明治天皇時期,正是革新進步的開始,日本希望趕上世界列強之列。工業與農業的沖突、西方文化與日本文化的沖突處處可見。武士道精神正遭到無情的打擊。
歐格仁被俘虜後,親身體驗了日本傳統武士道精神。透過他的所聽所聞,導演引領觀衆認識日本武士道精神。
薩依德的文化再生産:
薩依德在他的「東方主義」一書裏批判西方文化霸權對東方文化的浸蝕,西方世界一方面景仰東方文化,一方面卻嘗試顛覆、解構東方文化,甚至重新詮釋、再生産東方文化,如同大英帝國的埃及殖民總督在英國議會狂妄地宣稱英國統治埃及的合法性,就在于英國人比埃及人更瞭解埃及文化,西方文化霸權的優越感同樣出現在末代武士這部電影裏...
當西方現代兵器打敗傳統日本武士刀的那一刻,正式宣告西方文化浸蝕了日本文化的根,武士領主戰死之後,繼承武士道精神的卻是歐格仁,領主以死力諫天皇,武士道精神才得以延續,從這裏看得出西方人對武士道的景仰,但卻也顯露出西方文化霸權的優越感
批判之後:
激情的批判之後,用心來評「末代武士」...,Edward Zwick的「末代武士」絕對有他值得欣賞的地方,精致的道具服裝設計(跟魔戒是同一組人馬),浩大寫實的戰爭史詩場面,豐富動人的故事腳本,演員的精湛演技,東西方化激起的火花
結合「與狼共舞」、「大地英豪」、「英雄本色」的成功要素,「末代武士」絕對是今年春節最具看頭的電影,加上劇中東方文化的描述,似乎更能讓觀衆産生共鳴,夠將這些要素融合、拿捏恰到好處的導演,非Edward Zwick不可,期待他的下一部作品...
http://www.wretch.cc/blog/bart1/2591037

末代武士與大和魂
 
重新看了一便末代武士這部電影,總覺得有幾分感觸。這部電影的劇情,我想對于網路上的讀者而言應該不陌生,甚至有人和我一樣看了許多便,因此我預設看到這篇文章的人都知道這個故事,就直接進入正題了。
每次看這部電影時,思緒總不覺延怪異到自身的文化與處境,而我的感覺是一電刺痛感,加上一點莫名的情緒。如果你了解巴特所說的「刺點」這東西,便知道我所說的那總心情。
生爲臺灣人,自身的文化與處境指的便是臺灣這塊土地上的精神與事物。電影中反覆強調日本大政奉還時期,國內意識形態的矛盾,而幾乎形同水火的形式,源自于西化與傳統等兩大勢利,而分別代表這兩大勢力的則是議會與武士。電影難免因爲戲劇的張力而刻意強調兩種勢力于政治權勢以及武力上的懸殊,以強調水火決然對立的感覺。然隱而不誨的,卻是各自背後所包藏的屈辱感。
日本國存在著大和魂,在武士浩蕩入城時,街頭百姓對武士的敬畏感可見一般,而大和魂捍衛著大和民族的精神,亦在片中處處可見其迹,尤在戰場上新式部隊向垂死武士致敬的場面,以及天皇覺悟的一刻特別強烈。令人羨慕的是,擁有靈魂的國家,始終能在關鍵的時刻找回本心。
反觀我的國家─臺灣,是否存在著臺灣魂呢?
電影中,日本大正奉還之後,國家因爲經濟、武力等各方面發展的需要,不得不透過政客的仲介,以不利的條件求援于歐美。就今日臺灣而言,縱不如當時日本情勢般艱難,然國民迫切回覆往日奢華的生活,亦四處求助于外援,在這個層面上,頗似電影中當時日本的情境,因此對一個有靈魂的國家而言,若視賠損自身利益卻不得不接受的處境爲屈辱,臺灣當下是否也忍受著屈辱?但爲何我們幾乎無視于這種種受?是不是意味著臺灣其實沒有臺灣魂?
過去有人說扁政府在鎖國,因爲相較之下他的措施較爲保守,尤對中國而言更是如此;今日馬政府的措施,又被批爲過度開放喪盡國格,尤對中國。事實上臺灣的視野不只有中國,卻每每陷于中國的迷思之中,甚至于在評論臺灣對中國的態度時,似乎指存在著鎖國與洞開等兩種措施,而找無到其他的語彙。這其實是一種危機,而危機的背後意味著我們沒有引以爲方針的中心思想,也就靈魂。
貓狗爲吃而吃、爲性而性,這叫做天賦,也就是本能上只需視需求而定,不需經過深思熟慮的行爲反應。臺灣人若只爲了經濟發展、或是其他的理由,便輕易的從事某些行爲,這便是如同天賦般的舉動,亦即:不需思考的本能性行爲。到街上去問,「什麽叫經濟發展?」有幾個人能夠提供一篇說法?最常聽到的便是有飯吃、有錢賺,但說話的當下,沒飯吃、沒錢賺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爲何淪落于此?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國家的問題?難到大家都沒飯吃、沒錢賺?
實在不願意下一個結論說:臺灣人如貓狗,但我們似乎真的沒有國魂,除了吃飯、賺錢之外,從不探究背後的道理,而顯得沒有格調。當人們一味崇拜有錢人與女明星上床的誹聞時,也就意味著我所說的話是真實的。兩只狗在街上打炮有什麽好看的?何況可能只是猜測。
這是臺灣人嗎
http://tw.myblog.yahoo.com/yucho-miaka/article?mid=2348&prev=2352&next=2346

新式的軍教片-末代武士

  某方面而言,【末代武士】和【與狼共舞】像是一對巒生兄弟般,同樣是失去生命意義的軍人,同樣在異族的部落中受到接納與認同,也同樣在異族中找到紅粉知己,只不過【末代武士】在排場上更大,戰爭場面更火爆,也更膚淺些。
  由于曾經屠殺手無寸鐵的婦孺而內咎的美國上尉歐格仁(湯姆克魯斯),接受了日本明治政府的征召,負責指導當地的新兵使用新式槍炮,然而在一次准備不夠充分的戰爭中,日本舊武士打敗了新兵,歐格仁不幸遭到俘虜,在俘虜的期間,武士勝元(渡邊謙)爲首的傳統武士卻讓的讓歐格仁重新發現了人生的目標。
  導演愛德華茲維克的敘事處理方法還是有如前作的真愛一世情般──浪漫的一蹋糊塗,卻缺乏正當的理由,片中對于「武士道」的解釋,只用了湯姆克魯斯在片中的自白:「永遠也無法了解。」一筆帶過。而對于史實與當地日本的民情局勢也欠缺深度的探討,只是片面的將「武士」的大敵──槍炮與無德之人與影片中的反派政府軍劃上等號,反角必定是滿臉橫肉又膽小怕事,而正派當然就個個瀟灑倜儻,武士的慷慨就義足以讓敵人們敬佩跪拜,連小村落與大城市的視覺效果也有如天堂與地獄。倒不是【末代武士】選角不當或是沒有專心研究史實,而是導演根本志不在此,【末代武士】與其在探討武士道,到不如可以說是拿明治時期的日本來做男兒情義故事的舞臺罷了,歐格仁上尉這位角色其實從頭到尾都並沒有真正了解勝元或是他背後所代表的「武士道」,只不過是爲了「保衛他所喜愛的」事物而與其並肩作戰,一切就在如此簡單的邏輯之下一筆帶過,至于武士們的迂腐與最後天皇簽訂條約爲何就是沒有武士精神等問題,當然全都被正當或污名化了,因爲鄉村的美好,武士的堅持就是美好的,因爲提倡條約的人沒有道德兼且腦滿腸肥,他們的主張就全都是錯的。
  排除這些嚴苛的批判,末代武士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愛德華茲維克在片中用了許多沈默的留白來鋪陳情緒,許多像日本時代劇致敬的場面也相當精采,人物的對話雖少卻耐人尋味,足見編劇約翰羅根牽動情感的功力之優異,漢斯季默的音樂更是足以讓人感動的渾身起雞皮疙瘩,唯一可惜的是,除了情感的牽動之外,這部電影的人生教訓(Prmise)似乎還是太過小兒科了。
http://www.mtime.com/my/740303/blog/981005/

跨世紀的精神《末代武士》

向來酷愛美國電影那種英雄式的作風,從災難片裏挺身而出的英雄到一般真人真事所改編而成的電影裏,英雄式的陳述,已經是美國電影裏的一部分。那種強烈的表現方式,總是在電影的最後振奮人心,彷若可以感受著那種熱血也在自己的心裏翻滾一樣。
《末代武士》結合了人性的陰險和溫順的部分,以及一種自然而然靠近的吸引!同樣的也讓人有一種熱血沸騰的感受。只不過在美式風格中,英雄換人做了,雖然主角是以湯姆克魯斯飾演的歐格仁爲主,也以西方的眼光去觀看東方世界,但是,在這部戲裏最讓人贊歎的部分,並不是歐格仁這個西方軍人帶著東方武士奮力往前的劇情,而是站在東方思想看西方電影時,看見一種以『謙遜』的思考。
故事由歐格仁(湯姆克魯斯飾)在戰場上與印第安人奮戰多年後開始,戰爭下的勝負,左右歐格仁對印第安人的佩服,當他被聘請到日本訓練士兵對抗日本武士成爲勝元(渡邊謙飾)的戰俘後,勝元用和善的態度禮遇歐格仁,明顯呈現歐格仁內心對于敵人(印第安人)的矛盾情結。最後歐格仁從與武士們敵對到成爲生死與共的夥伴,不難看出導演、編劇對于戰爭、敵人的定義,以及對于武士精神的『認同』及『崇拜』!
這部電影雖然是陳述著武士道的精神,但還是不忘用美國電影最擅長的手法,去凝聚團結的氛圍,那強而有力的民族意識和偶有的狗血情結,也是這部片吸引人的地方,而每部戲都不可或缺的愛情,更是在爭戰中進行著,雖不明確但仍扣人心弦。有人批評這部電影是以對東方武士道微細的了解,加油添醋去擴展其中的意境。但不得不否認,在西方那些英雄式的作風裏,將一個西方人丟到東方社會裏,再用其人來肯定其中的精神,到最後並肩作戰,確實是一種很難得的表現。
在奧斯卡頒獎之後,《末代武士》沒有魔戒那樣耀眼,但在服裝(日本武士的裝扮、及東西方當時的差異、西化與未西化的對比)、場景(戰爭場面、勝元在山上的美景) 、動作 上確是我們無法忽視的,另外像是『渡邊謙』的表現也頗爲搶眼,與男主角湯姆克魯斯相較量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從年前上檔至今,不少看過《末代武士》這部片的人,都是以贊歎的語氣在向我描述這部由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我不以爲意,一直到我走出電影院後,我才相信。走出電影院時,還看見在電影院幾乎少見年過半百的人,一同欣賞這部戲。不論這部戲究竟是否能完整的傳達武士精神,或者其實只是用東方的事物去襯托西方的英雄主義,它都值得靜靜觀賞,在流血死亡裏,體驗一種屬于平靜的感受!
http://www.sun-line.idv.tw/blog/index.php?load=read&id=107

武士道

武士道,或者武士道精神是日本封建社會中武士階層(稱作侍,さむらい)的道德規範。如同歐洲中世紀出現的騎士道(騎士精神)的規則,武士道是基于一些美德如義、勇、仁、禮、誠、名譽、忠義、克己。只有通過履行這些美德,一個武士才能夠保持其榮譽,喪失了榮譽的武士不得不進行切腹(腹切 はらきり、切腹 せっぷく)自殺。
 曆史
武士道完成于德川幕府,來源于神道教、佛教、陽明學。從神道教中,武士道得到了忠于主君,尊敬祖先;從佛教的禪宗(主要是臨濟宗和曹洞宗)得到了平靜、沈著、不畏死;從儒學中得到了五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朋友」。
武士道主要可以分爲三個階段: 江戶時代之前,江戶時代後,明治維新之後。
江戶時代之前:主要崇尚個人榮耀與家族名譽,講究個人實力,不尚下對上的忠誠,也就是流行以下克上,提升個人與家族的政治威望,代表典型是足利尊氏、明智光秀。
江戶時代:幕府爲了安定社會,制定諸多武家法規,其中吸取了許多佛家思想以及朱舜水陽明學說,包括修養(安天命,盡忠孝,講仁義),本份,得主盡忠,忠于主君,不顧身家,報恩,克己,面對逆境而不動搖,以內在的修行,穩定武士階級的倫常,外在上也以嚴格取締的方式約束對上不敬的行爲,把社會帶向和平穩定的方向,代表人物是山鹿素行和吉田松蔭,這些武家法規,就形成了現在所謂的武士道,這使得武士有了恒常效忠對象。
明治時代之後:因實行四民平等、廢刀令,使武士的地位被削弱,但而後隨著軍國主義的發展,武士道再度被提倡,並被強調成對天皇的徹底服從與武勇。
經過十二世紀晚期的發展,武士道成在16世紀成爲成文的准則。當19世紀中葉,最後一個幕府(江戶幕府)結束,封建制被廢除以後,武士道也被遺棄了,但他的影響,主要在軍隊中,仍然存在。
1899年12月,新渡戶稻造用英文著書《武士道-日本人的精神》向西方介紹武士道精神。2003年,李登輝用日文著書《武士道」解題―ノーブレス・オブリージュとは》向日本介紹武士道精神,2004年,用中文著書《武士道解題 做人的根本 蕭志強譯》向中華民國介紹武士道精神。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A6%E5%A3%AB%E9%81%93

西南戰爭

西南戰爭(日本語:せいなんせんそう,1877年2月—10月),又稱:西南戰役、西南之役、西南事變,是現在日本熊本縣,宮崎縣,大分縣,鹿兒島縣地區的以西鄉隆盛爲盟主的士族所發動的反亂,也是日本最後的內戰。
西鄉自1873年(明治六年)返回鹿兒島後,大興教育,廣收子弟,集結了一大結志趣相投之士。
作爲日本明治維新後對政府施政的一大反對集團,西鄉隆盛從不服從新政府的命令,旗下私學校與板垣的立志社均屬反政府組織,是維新的二大敵對勢力。
神風連之亂後,西鄉處于不得不舉事的境地,遂于1877年2月以「清君側」名義起事,曆時八月,雙方傷亡幾近三萬人,軍費消耗四千余萬元。
西南之役的結束,亦代表明治維新以來的倒幕派的正式終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5%BF%E5%8D%97%E6%88%B0%E7%88%AD

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末日本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事件背景
在19世紀中期的亞洲,日本處于最後一個幕府—德川幕府時代。掌握大權的德川幕府所實行的苛政,不時激起衆多以務農爲業的百姓反彈。對外則實行“鎖國政策”,禁止外國傳教士、商人與平民進入日本,只有荷蘭與中國的商人被允許在原本唯一對外開放的港口—長崎繼續活動;此外德川幕府亦嚴禁基督教信仰。
同一時期,在日本一些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開始出現家庭手工業或手工作坊。作坊內出現了“雇用工人”制,形成資本主義的生産體系。在商品經濟型態的快速擴展下,商人階層,特別是金融事業經營者的力量逐漸增強。商人們感覺到舊有制度嚴重制約著他們的發展,于是開始呼籲改革政治體制。具有資産階級色彩的大名(藩地諸侯)、武士,和要求進行制度改革的商人們組成政治性聯盟,與反對幕府的基層農民共同形成“倒幕派”的實力基礎。
1853年,美國海軍准將馬休?培裏(Matthew Calbraith Perry)率領艦隊進入江戶灣(今東京灣)岸的浦賀,要求日本開國通商,史稱“黑船事件”。1854年1月,日本與美國簽訂了神奈川《日美神奈川條約》,同意向美國開放除長崎外的下田和箱館(函館)兩個港口,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等。由于接踵而來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德川幕府再度成爲日本社會討伐的目標。
倒幕運動
從京都前往東京的明治天皇(1868年底)在地方上,與西方列強有過交涉甚至短暫交戰經驗,因而具有維新思想的藩士們(長州、土佐、薩摩等藩),自1866年開始結成軍事聯盟,並嘗試與天皇接觸,主張倒幕。1867年,新繼位的明治天皇向倒幕派送去了許可倒幕的密詔。後來,幕府將軍德川慶喜爲了轉移矛盾,在阪本龍馬居間斡旋下,提出“大政奉還”上奏文,表明將政權歸還給天皇,但仍拒絕交出兵權與領地,並計劃利用天皇剛重新掌政,與倒幕派皆對政務運作不熟悉之時,派遣家臣進入政府,藉協助之名掌控政治。倒幕派對于這樣的結果很不甘心,但由于武力倒幕的正當性銳減,因此只好暫時按兵不動。
後來,政府內倒幕派與德川派的鬥爭漸趨白熱化。1868年1月3日,明治天皇頒布“王政複古大號令”,宣布廢除幕府,並命令德川慶喜“辭官納地”,將一切權力重新歸于天皇。當倒幕派得知德川慶喜決定從大阪(今大阪)出兵進攻時,旋即派出以薩摩藩、長州藩成員爲主力的軍隊,在京都附近的鳥羽、伏見兩地展開激烈戰鬥。經過三天的交戰,以寡擊衆的新政府,在新式軍隊與精良武器的助威下取得重大勝利,並決定乘勝追擊,派遣東征軍攻打德川幕府的中心據點—江戶。
倒幕派組成了新的政府,徹底排除德川派勢力;揭示基本施政方針的“五條禦誓文”則于同年4月6日公布。新政府軍、舊幕府軍雙方決戰江戶之前,幕府代表勝海舟與新政府代表西鄉隆盛達成協議:以國家爲重,一致對外。1868年5月3日,江戶不流血和平開城,幕府至此正式瓦解。不過在日本東北地區,以會津藩爲首組成的“奧羽越列藩同盟”,仍然繼續反對新政府。由于新政府軍掌握軍力優勢,叛亂于同年11月即被平定。舊幕府海軍將領榎本武揚率八艘軍艦和幕府殘兵至北海道,並在1869年1月建立“蝦夷共和國”。同年6月,在新政府軍的進攻下,榎本武揚投降。因戰爭開始的1868年爲陰曆的戊辰年,而被稱爲“戊辰戰爭”的內戰至此結束。
革新措施
隨後,新政府將首都遷至江戶,改稱江戶爲東京,建立明治政府,並頒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政治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爲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
改革身份制度,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家、大名等貴族改稱爲“華族”,武士改爲“士族”;爲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逐步廢除封建俸祿;此外亦頒布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司法方面,仿效西方制度,分別于1882年訂立法式刑法;1898年訂立法、德混合式民法;1899年訂立美式商法。
經濟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于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築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裏程已經超過7,000公裏。
軍事
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于1872年頒布征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一般服役3年,及預備役2年,後來一般役及預備役分別增至3年及9年,總計12年。1873年時,作戰部隊動員可達40萬人。此外明治政府亦發展國營軍火工業;到了明治時代中、後期,軍事預算急劇增加,約占政府經費的30%~45%。
文化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曆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教育方面,發展近代義務教育,將全國劃分爲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大學區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中學區下設210個小學區,每個小學區設8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教育機關頒布“考育敕語”,灌輸孝道、忠君愛國等思想(有人認爲此舉用意在于強化最高權力集中式的社會體系,爲日後的對外擴張鋪路)。此外亦選派留學生到英、美、法、德等先進國家留學。
宗教方面,基于政治理由,政府大力鼓勵神道教,因爲其宣揚忠于天皇的思想,對天皇統治國家有一定的幫助。爲了進一步區分神道教與佛教(在明治時代之前,兩者非常相似及接近),政府更下達了“神佛分離令”。同時亦容許其他宗教的存在,並于1873年取消基督徒傳教的禁令。

曆史意義

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爲殖民地的危機;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于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爲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爲正論。
維新初期,由于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爲中心,于1877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爲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的士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余的士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布,成爲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于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份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衆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于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特別是現代文學與歐式風格建築)。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爲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並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的道路。

明治維新 與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中、日兩國面對19世紀中、後期西方列強殖民侵略的進逼,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改革,然而最終達成改革目標而獨立富強的,卻是日本。有觀點認爲是西方殖民主義者大多將目光投注在像是印度、中國這樣既有廣闊市場又有豐富原料的國家,對日本的殖民侵略相對而言沒有那麽嚴重,也讓日本能夠把握住難得的機會而走上強盛之路。但若深入檢視改革曆程即可發現:中國的封建勢力爲了保有既得利益,只提倡經濟和軍事等方面的改革,而極力避免觸及政治改革,主張“中學爲體、西學爲用”;日本則是全盤西化,並且相當程度地注重典章制度與思想、觀念方面的改革。
就社經層面而言,19世紀時的日本已有一些現代商業社會的基礎,當時的中國則仍舊欠缺。例如:日本幕府時代已有專責封地管理的“藏元”,稱爲“兩替屋”的銀行業,以及其他各種現代商業元素。明治維新只不過是把各種商業元素予以結合,成爲強大的力量影響全國。中國在現代商業元素方面則幾乎付之闕如,社會上的商業行爲仍以農業爲其根本,欠缺銀行業、保險業、會計業、法律業等現代商業體系的必要機制。要在中國推行類似明治維新的改革,容易被傳統社會排斥。
此外,大和民族面對國家存亡的關鍵時刻,能夠力促團結,結合成一股影響力遠勝于傳統守舊派的強大勢力,也確立排除改革障礙的決心;加上明治維新過程中,向西方進行各方面學習(相對于洋務運動)的徹底性,並改變政治制度爲君主立憲制,最終使日本得以快速崛起。中國于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所進行的戊戌變法,雖然對于制度層面的改革也開始稍有動作,但改革共識的凝聚力顯然不足,最終仍逃不過傳統守舊派的扼殺而以失敗告終。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8%8E%E6%B2%BB%E7%BB%B4%E6%96%B0

「明治維新」其實是強盜掠奪>許介鱗

「明治維新」本來稱爲「王政複古」,西洋史書都稱Meiji Restoration。在此之前,日本是「幕藩體制」,全國各地由幕府與約260藩的領主分治。到了幕府末年,薩摩、長州、土佐等藩,沒有前途的下級武士造反,因武士除了打戰以外不許就他種職業,而在德川幕府的和平政策下,沒有實踐自己武功的機會,就以「皇國史觀」串連起來,推翻「幕藩體制」組織新政府,以「維新」掩蓋「複古」,演出一部「盜國」劇。
這些帶刀的武士即形成「盜國」集團,以薩摩、長州兩藩組成新的政府軍,經過1868-69年的戊辰戰爭,打倒當權的幕府,恢複古代的「天皇親政」,在「尊王」的名義下,組織新的中央集權國家,並由這些「盜國」成功的武士,包括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此前三名還被尊稱爲「維新三傑」)、榎本武揚、板垣退助、井上馨、山縣有朋、伊藤博文等,占據國家政府的要津官位。如果「盜國」失敗,或盜國集團內反目而鬥爭失敗,武士們就變成「匪寇」了。這就是日本膾炙人口的「勝者官軍,敗者賊軍」。
這些盜國集團成爲中央政府的官僚(朝臣)之後,開始奪取日本國內各藩的土地與人民,這就是明治初年「版籍奉還」、「廢藩置縣」的過程。新政府最重要部門的軍事力,由薩摩人掌控海軍、長州人控制陸軍,來統治全日本的領土、人民;這就是日本軍閥勢力的起源。如此的「王政複古」的過程,其實也是強盜集團假借「天皇親政」的名義,以搶奪其他藩國的土地、人民的掠奪行爲!因此在成立「近代國家」的表象底下,隱藏著下級武士的強盜集團「盜國」的謀略。
強盜集團組織的「明治政府」,在國內先行搶奪了其他藩國的土地和人民之後,就開始准備對外搶奪。于是廢止武家階級制度,學習西洋列強向全民「征兵」發展國家軍隊,准備對外掠奪。這就是「明治維新」之後,馬上策劃「征韓」或「征臺」的原因。
日本的教科書對于「明治維新」,只宣耀日本國內「富國強兵」、「殖産興業」的一面,而刻意隱藏以武力「搶奪鄰國」、「剝削殖民地」,以繁殖富強的另一面;就是,只宣傳日本帝國「富強」的革新過程,而隱蔽著背後的那種強盜「掠奪」的特性與本質。因此「王政複古」、「版籍奉還」之後,爲什麽要接著「征臺」、「征韓」,曆史不能連貫起來解釋清楚,必須從其「強盜哲學」著手,才能較清晰且完整地掌握日本帝國(皇國)興起的來龍去脈。強盜也有哲學,其宗旨就是以「八紘一宇」的精神統治世界,讓世界上人人都仰望日皇(現人神)的恩澤。
       其實日本的近代史,從明治維新到1945年戰敗,一直貫穿著准備戰爭、從事戰爭、戰勝掠奪財物;再准備戰爭、再發動戰爭、再戰勝掠奪財物;所以是一部連續的戰爭掠奪史。1941年12月日本膽敢攻擊資源豐富的美國,就是因爲日本掠奪中國廣大土地的物資爲本錢,才能與美國打了4年的太平洋戰爭。
http://blog.nownews.com/japanresearch/textview.php?file=115919

 

台長: 阿楨
人氣(9,064) | 回應(3)|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史學 |
此分類下一篇:《黃昏清兵衛》
此分類上一篇:《幕府將軍》

D’Artagnan
美國白人政府直至20世紀初(1920-1930年代)依舊屠殺印弟安人,以秩序為由,逼其離開家園
2010-08-26 22:07:47
版主回應
殺的愈多愈能贖罪式地
強逼各國依行美式原民政策

蝴蝶夫人:最後的武士之女 (日本 2011)

主演:宮崎あおい, 友阪理惠 伊藤淳史
  劇情介紹
蝴蝶夫人自身是一位日本藝妓,藝妓身著絢爛華美的和服,並且能歌善舞,巧笑倩兮,一舉一動都是風情萬千的,跟同樣身著華服但端莊穩健的將軍夫人應有不同的作風,不曉得宮崎葵會呈現出怎樣的蝴蝶夫人。
故事的主要發作地點是明治初期的長崎,依據劇中的設定,蝴蝶夫人是前佐賀藩武士的女兒,懷抱著對新世界意味.美國的向往,遇見美國海軍軍官並墮入熱戀,而這段愛情同時也是一條荊棘之路,看來仿佛是一個終身曲折但卻美麗剛強的女性。 不過,不曉得本劇中的蝴蝶夫人最後會不會跟那位美國海軍軍官在一同?由于在歌劇的版本中,蝴蝶夫人固然和美國軍官(名字是『平克頓』)結婚,共同生活了一段短暫光陰,但不久這位平克頓因故分開她,三年後又帶了在美國的合法妻子回來日本,還要把兩人之間的小孩帶走,最後蝴蝶夫人自殺身亡…
http://baike.baidu.com/view/6929317.html

蝴蝶夫人 维基百科

《蝴蝶夫人》(Madama Butterfly),是由義大利劇作家普契尼(Giacomo Puccini)創作之歌劇。該劇由雷基·伊利卡及喬賽普·賈科薩撰寫劇本,並根據隆恩的故事及伯勒斯科的戲劇作為藍本。
  簡史
《蝴蝶夫人》曾在1904年2月17日當天於米蘭市的史卡拉歌劇院首演,可惜,該次首演卻落得慘淡收場。然而,普契尼並沒有氣餒,反而大幅修改劇本,將較為長的第二幕分作兩幕;改編完成的版本其後亦在1904年5月28日於一處名為佈雷西亞的小鎮作演出,該演出最終獲得空前成功。正因如此,該歌劇更於1907年以大熱姿態登陸紐約市的大都會歌劇院。
如今,《蝴蝶夫人》於義大利演出時有兩幕,在美國演出則有三幕;歌唱者方面,蝴蝶夫人一角首演時由羅西納·史托爾齊歐(Rosina Storchio)所飾演,上世紀著名的日本女高音三浦環(Tamaki Miura)亦曾飾演蝴蝶夫人一角,並大受好評。而華裔女高音黃鶯所飾演的蝴蝶夫人比西方的演員更貼近這個角色的東方特質:音色在高音中滿含東方女性的柔婉,隨著情節與情緒的進展,柔婉中又不斷添加進羞澀、喜悅、思念、絕望,表情與動作也與角色更貼切(SONY Columbia公司出品了該版《蝴蝶夫人》的DVD)。
  劇情大綱
   第一幕
故事講述一位美國軍官與日本藝妓的愛情故事。
在居酒屋中,一位在日本駐守美國軍官平克頓遇上了一位漂亮的藝妓蝴蝶。平克頓當場向蝴蝶求愛,蝴蝶接受了,於是他們舉辦了婚禮。媒公五郎撮合此次婚事,及安排他們於山間一所小屋暫宿。新娘子遂邀請眾藝伎朋友們,參與這次充滿喜悅及歡欣的大婚,而美國領事官夏普萊斯(Sharpless)亦有出席,但其後當聽聞平克頓於日後可能會娶一個來自日本的妻子時,頓感晴天霹靂。
婚禮進行期間,蝴蝶夫人的和尚叔父來了,他怒責蝴蝶夫人竟敢背棄自己家族所信仰的佛教。平克頓深深感動:蝴蝶竟然為了他,做出如此的犧牲,他下定決心要好好照顧妻子。可惜他後來必須移防,於是和他妻子說:「我會帶著玫瑰,在世界充滿歡樂、知更鳥築巢的時候回來。」
  第二幕
三年後,平克頓已結束任務並返回美國,但蝴蝶深信他會重回她的身邊。忠心的僕人鈴木,衷心希望女主人不再飲泣。夏普萊斯受平克頓所託帶給蝴蝶一封信,蝴蝶準備閱讀此信時,山鳥卻出現,五郎更有意撮合他們。但蝴蝶對這求婚卻不為所動,並再三強調她一直是平克頓的妻子。
五郎及山鳥離去後,夏普萊斯替蝴蝶讀出平克頓的信。可惜,當蝴蝶得知平克頓從此一去不返,心感傷心欲絕。蝴蝶本來與平克頓育有一子,但平克頓全不知情,夏普萊斯遂答應將此事告知予平克頓。此時,遠處傳來槍聲,迎接平克頓正在乘搭的「林肯」號的回航。蝴蝶與鈴木欣喜若狂,細意用花為家居修飾,連同兒子三人穿上華美衣服,等待平克頓的回來。
  第三幕
旭日初升,蝴蝶仍舊耐心等待。因擔心蝴蝶的身體,鈴木勸蝴蝶與她兒子進房休息,由她為蝴蝶等待,而當蝴蝶在房間熟睡時,平克頓跟他在美國的合法妻子─凱特,與夏普萊斯終於來到,並向鈴木要求帶走蝴蝶的兒子。怯懦的平克頓無地自容,速速離開,留下這爛攤子予不幸的凱特。夏普萊斯懇求鈴木協助調停。
蝴蝶出現,準備見平克頓但卻找不到他。蝴蝶此時已估計到該事情的真相,並願意交出其兒子。夏普萊斯及凱特離去後,蝴蝶吩咐鈴木把蝴蝶的兒子帶入房間。其後,蝴蝶便在玩捉迷藏時,用黑布蒙著兒子的雙眼,並獨自走到屏風後,以死作為對平克頓的控訴——往自己的咽喉刺去自盡身亡……
當平克頓回到三年前的故居時,他只有看到經已斷氣的日本妻子以及他在日本生的兒子了……
2012-04-08 10:32:36
阿楨
布丁武士 A Boy and His Samurai 2010

導演: 中村義洋
編劇: 中村義洋
演員: 錦戶亮 友阪理惠 鈴木福
劇情簡介
一部令人食指大動的溫馨電影,改編自荒木源暢銷小說,《金色夢想》導演中村義洋自編自導。
故事從一個開設速食店的單親家庭展開,單親媽媽遊佐廣子(友阪理惠飾),為了生計與孩子的教養問題,奔波忙碌、焦頭爛額,偏偏,她的兒子友也(鈴木福飾)又調皮搗蛋,店內顧客更是超難伺候,眼看家中開銷又不斷地增加,廣子簡直快要崩潰…。
突然有一天,店裡出現了一個武士裝扮的人,他名叫木島安兵衛(錦戶亮飾),遠從180年前江戶時代穿越時空來到現代東京。這怪象無人可解、廣子也半信半疑,但既然出現在這,遊佐家卻也收留了他,多個助手也不錯。
就在安兵衛找到自己的出路,家中和樂融融的三人關係,卻也因此產生變化…。

布丁武士:傳統與現代的文化展演

同樣用穿越時空串劇情,重點在電影有沒有拍出新意和亮點。《布丁武士》除了著重在傳統和現代的器具轉變,更充分利用男女主角設定的個人特質,往下帶出了傳統和現代的文化融合與衝突。
片中的文化衝突造就了電影渾然天成的喜感,單純如兩個時代的語言、兩個時代的人際關係份際。在文化融合方面,最經典的莫過於男主角參加甜點比賽,挽救江戶城的舞刀絕技。而男主角從介入女主角一家,到被女主角趕出來的「男女誰應該主內主外」觀點,則辯證性的討論了傳統和現代文化價值觀,看似清楚、對立的分野,在這個議題上,其實不能簡單以傳統、現代二分。
男主角主動願意幫忙家務,原本以為是傳統主動適應現代的結果,沒想到,在男主角出外工作以後,他卻主動要求女主角辭職,當個家庭主婦──這樣的想法,不就跟她離開前夫的原因一模一樣嗎?即使過了一百八十年之久,男主外、女主內的想法,在社會中從來沒有被真正拆解過。
然而,男主角也說出了他的苦衷:他在江戶時代是一個沒有工作、成天無所事事的武士。導演細緻且一體兩面的處理了職場女性和江戶武士的問題,讓既有設定去產生一個個事件火花,並讓兩人的情感以隱微的方式連接著。表面上充斥荒謬、笑料、淚水,骨子裡卻帶有溫情關懷,這是中村義洋常用的手法。
中村義洋擁有非常好的說故事能力,比起強烈的社會隱喻,他似乎偏愛拍輕鬆幽默的電影,許多可以繼續發展的議題都只是點到為止,或許是他還沒能大鳴大放的原因吧。
http://christinasy.pixnet.net/blog/post/44183798
2012-09-01 10:34:35
版主回應
《神劍闖江湖》如詩如畫的雨中試刀 文:普蘭可

  《神劍闖江湖》漫畫的篇幅很長,大體上分為「東京篇」、「京都篇」(以反派志志雄真實為中心,又稱志志雄篇),以及「人誅篇」。
  日本連載少年漫畫的通病,新人新作品開始連載時,往往沒有長期規劃,而是單元劇的型態,算是「試水溫」吧,《神劍闖江湖》的「東京篇」就是單元劇性質的。漫畫到了「東京篇」末尾,才有比較有規劃的劇情出現,的《神劍闖江湖》電影主要取用的正是這個部分......
  電影中的外印是把一堆角色的特色融合在一起,包括蒼紫(使用小太刀二刀流,電影裡只剩一刀流)、蒼紫的部下般若(全臉毀容以便易容,平時戴面具,電影變成只毀一半根本沒有意義),外印的武器(他本來是傀儡師,會拿鋼絲當武器),最離譜的是還讓他用手槍,這就算了,手槍還可以打個沒完沒了,當年的左輪手槍一次只能打六發啊,那到底是什麼離譜的手槍......
  而電影中的戌亥番神也其實和「人誅篇」中可悲又完全可略的戌亥番神沒太大關係,除了都用拳擊以外,其實電影中的角色還比較像是原本御庭番眾中的式尉,甚至跟左之助對打的段落也類似,真不知為何要硬把「人誅篇」的角色代換進來,還讓他既信天主教又吃素,加了這麼多奇怪特色,卻在片中幾乎成了免洗角色。
  漫畫在「京都篇」一開始,齋藤一先偽裝成反派出場,其實是為了測試劍心的實力,之後成為劍心打倒志志雄一黨的夥伴,電影版把他的出場提前了。
  話說這個前新選組隊長齋籐一是歷史上實際出現過的人物,維新後也真的在當警察,原本其貌不揚,但是在漫畫中,被美化250%以上,成為最帥氣的角色之一,於是電影版竟然由江口洋介飾演,有這位硬底子演員的加持,電影中齋藤一的表現相當亮眼。
  但是另一個歷史人物,卻被漫畫家和月伸宏整個大亂改,延伸到電影中也一樣,那就是剛說到的反派武田觀柳,其實名字來自於史實中的新選組戰略幹部武田觀柳齋,他原本是甲州流軍學的專家,在新選組中地位崇高,為人十分跋扈,但後來新選組改採西式訓練,他的地位一落千丈,結果心生叛變,因而遭到齋藤一等人暗殺。
  所以武田觀柳齋根本就沒活到維新以後,而且只知舊學問,當然也不可能成為大商人了。武田觀柳這個角色大概只取了武田觀柳齋的跋扈個性。
  講了老半天,都還沒說到主角劍心,和月伸宏創造這個角色的靈感是幕末的四大千人斬,分別是:河上彥齋、岡田以藏、田中新兵衛、浦啟輔。
  四大千人斬的第四人有許多不同版本,但請注意一定都是倒幕方的。至於為開創新時代而斬人這點,那根本是子虛烏有的事,電影中有拍出幕末時倒幕派在牆上掛上大大的「尊攘」,那是啥?正是倒幕派的思想中心「尊王攘夷」,所謂攘夷就是反對一切外國事物的義和團行動,完全是守舊思想,和開創新時代一點關係都沒有。
  後來歷史開了大玩笑,攘夷派的長州、薩摩因為攘夷分別在四國戰爭與薩英戰爭中被老外K個滿頭包,結果他們就把攘夷拋諸腦後,開始全盤西化,於是到片頭的鳥羽伏見之戰時,倒幕軍的現代化程度還比較高而獲勝。
  以往常會為了強調幕府是「守舊」,所以讓佐幕軍都拿著冷兵器作戰,其實幕府是率先主張開國的......這次電影還了佐幕軍一個公道,幕軍方面也一樣有火槍,只是數量比較少。
……………
  在幕末被這樣莫名其妙暗殺掉的可憐人很多,譬如後來成為首相的伊藤博文,當年也是個小殺手,當時知名的國學者塙忠宝(塙次郎)奉命研究與外國人打交道的禮儀,結果就被當時是憤青的伊藤博文選為目標暗殺掉了,簡直不分青紅皂白,這件事連伊藤博文後來自己也覺得太離譜,大概很是自責,所以對塙次郎的兒子特別提拔,算是贖罪。
  甚至到維新後,這些「志士」們還繼續製造麻煩,維新後,攘夷志士趁英國公使到港,殺進隊伍,想殺死大使,造成英國衛隊多人死傷,攘夷志士也全部喪生,他們自認為是為大義犧牲,但是對維新政府來說他們只是無理取鬧的恐怖份子。
  也因此,這些倒幕派浪人原本歷史評價不佳,比較受到尊崇的反而是雖然打敗仗,但是在幕末一直擔任維護秩序角色的新選組,直到《神劍闖江湖》漫畫出世,幾乎完全架空歷史,把維新志士給浪漫化,才鹹魚翻身。
  回到電影,全片最值得讚賞的就是在場景上的用心,不論是一開始的雪中戰爭場面,或是最後的山林石階決戰場景,都設計的極有詩意,而運鏡也善用場景設計,營造出相當生動的鏡頭語言,如刃衛在橋上,居高臨下看著小薰的一幕,無聲之間就把雙方的強弱之別以及壓迫感帶出,劍心和齋藤一的雨中試刀,也是如詩如畫。
  但本片仍有日片一貫的缺點,大概是日劇拍習慣了,運鏡常常都太近,結果明明搭了很不錯的背景,卻經常是失焦的,混戰鏡頭也有部分拉得太近,場景和動作明明設計的很辛苦,畫面卻只見衣服飛來飛去什麼都看不清楚,相當可惜。
http://eweekly.atmovies.com.tw/Data/375/33756501/
2013-08-03 09:55:43
阿楨
日本千年史:用30分鐘跟著NHK大河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nsikcSxcWE

“大河劇”是什麼? 2021-11-11

有人以為日本人叫大和民族,所以這些歷史劇叫做大河劇,但大和與大河,只有中文裡讀音一樣,其間完全沒有關係。另有人以為歷史劇就是大河劇,這種觀點也不能說完全正確。
其實大河小說發源地是法國。最早出現的是大河小說,被認為是羅曼羅蘭寫的《約翰•克裡斯朵夫》。當時這些小說被稱為roman-fleuve,翻譯過來就是大河小說。這種小說通過寫一個人物或者一個家族的經歷,來反映出其所處時代的變遷,所謂時代的滾滾洪流,因此命名為大河小說。知名的大河小說還有馬丁•杜加爾的《蒂博一家》等。二十世紀初,大河小說的概念也曾流傳到中國。較早翻譯羅曼羅蘭作品的作家李劼人先生自己寫的《死水微瀾》、《暴風雨前》及《大波》這三部小說,就命名為大河三部曲。就算是現在,港臺等地還有作家把自己寫的這類小說稱為大河小說的。
從以上說明可以看出,歷史小說未必是大河小說。大河小說應該是以人的經歷來反映歷史環境。像《隋唐演義》這一類沒有特定主角的小說,就很難成為大河小說。而金庸的《射雕英雄傳》、《鹿鼎記》等小說,日本人卻是把它們看作大河小說的。
從大河小說引申出大河劇的概念,倒是日本人的創造。總而言之,把大河小說拍成電視劇,也就成了大河劇了。但是,NHK電視臺拍的大河劇篇幅都很長。一般一星期放一集,一共放映將近一年。於是,大河劇漸漸地也轉變成規模龐大的電視劇的意義了。但是,規模龐大的電視劇,一般總也反映了某個時期的時代背景,定義上到也是並無什麼矛盾。
◆NHK歷年大河劇一覽
…….
https://www.163.com/dy/article/GOFV2GHI05372VRI.html
2023-02-10 07:22:0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