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30 05:59:00| 人氣3,462| 回應9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假科考之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這世上「假xx之名」何其多,連南北極地科學考察也如此。

 

同是冰天雪地,不如到雪博會去玩!

 

詳參【圖博館】:假愛台之名 假名媛之名 《氣候經濟學》 氣候政治學 氣候峰會 政治科學人 假科考之名 《海權論》 中國宣言 中國石油大戰略

 

太陽島雪博會 世界都瘋狂 2013-1-10旺報

 

今年第25屆的太陽島雪雕藝術博覽會以「雪的世界.雪的夢想」為主題,建造6大景區和3個雪雕賽區。「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是大陸雪雕藝術的發源地,它也是冰雪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哈爾濱冬季旅遊的最大亮點之一。由於每年雪博會展出周期長達60至70天,它的規模大、素質高,所以被稱之為「世界上最大的冰雪狂歡嘉年華」。

太陽島到了冬天搖身一變,成為雪雕作品的展出地,這些作品樸實無華,清一色的雪白。雪博會除了當地匠師的作品之外,也邀集了國外好手參與盛會,如以俄羅斯克里姆林宮點綴在黃葉落盡的樹林中,赤條條的枝枒伸向天空,襯托得克里姆林宮詩意盎然,它與中國的京劇臉譜雕像、熱情洋溢的太陽公公和吹笛子的女神一樣成為遊客的最佳背景,小孩當然還是在雪滑梯上,以尖叫散播他們的歡樂。

  滑雪場多 另有兒童專用道

雪多,滑雪場順理成章地也多,亞布力滑雪中心有「中國第一滑道」之稱,大陸國家代表隊多次到此集訓;而吉華滑雪場和龍珠二龍山滑雪場除了冬奧隊員也在此集訓外,針對遊客還附設有兒童專用的滑雪場,遊客在此可依本身滑雪經歷,選擇初、中、高級滑道,並有教練教導技巧。

對身處亞熱帶台灣的遊客而言,既然來到滑雪場,當然要實地下場滑它一滑,體驗一下台灣感受不到的新奇經驗,而且,由於語言可通,最少不像到日本或韓國滑雪,不能盡興發問和學習,處處顯得彆扭和不方便,不過,教練雖然細心和隨身保護,但初學者還是要非常注意安全,以免樂極生悲。

 

2013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2010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File:第十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The Eleventh Harbin Ice Snow World、IMG 0027.JPG

File:第十一届哈尔滨氷雪大世界 Ice Snow World IMG 0045.JPG

File:第十一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The Eleventh Harbin Ice Snow World、IMG 0110.JPG

File:第十一届哈尔滨氷雪大世界 Ice Snow World IMG 0046.JPG


 2013日本札幌雪節

 

 


2013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歡節


2013挪威滑雪節 

 

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維基百科

 

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簡稱「冰雪節」,是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每年冬季以冰雪為主題的節日。節日的開始時間是每年1月5日,根據天氣狀況和活動安排,持續時間一個月左右。冰雪節正式創立於1985年,是在哈爾濱市在每年冬季傳統的冰燈遊園會的基礎上創辦的。起初名稱為「哈爾濱冰雪節」,2001年,冰雪節與黑龍江國際滑雪節合併,正式更名為「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

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與日本札幌雪節、加拿大魁北克冬季狂歡節和挪威滑雪節並成世界四大冰雪節。

  主要活動

哈爾濱冰雪節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規模較大,比較重要的活動有冰雪大世界、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和兆麟公園冰燈藝術博覽會,除此之外還有尚志公園彩燈大世界,冬泳比賽,冰球賽,雪地足球賽,速度滑冰比賽,高山滑雪比賽,各種級別和規模的冰雕、雪雕比賽,冰雪攝影展,圖書展,冰雪電影藝術節,冰上婚禮等活動。

 

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  維基百科

 

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簡稱「雪博會」或「太陽島雪博會」,是中國雪雕藝術的發源地,是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哈爾濱冬季旅遊的最大亮點之一。太陽島雪博會與冰雪大世界、兆麟公園冰燈藝術博覽會並稱哈爾濱國際冰雪節的三大景觀。由於每年雪博會的展出周期長(60-70天),質量高,規模大,所以號稱「世界上最大的冰雪狂歡嘉年華」。

  創辦

1988年12月至1989年1月,太陽島風景區管理處在哈爾濱城管局的支持下,舉辦了哈爾濱第一屆群眾雪雕比賽,共120多名選手參賽,作品展出20天,吸引了數千遊客,使冬季的太陽島熱鬧起來。這屆比賽後來被確定為哈爾濱太陽島第一屆雪雕遊園會,它標誌著哈爾濱雪雕藝術的興起。此後,隨著雪雕遊園會規模的逐年擴大,哈爾濱市雪雕比賽、黑龍江省雪雕比賽、黑龍江省青少年雪雕比賽、全國雪雕比賽、國際雪雕比賽等五項賽事成功舉辦,其國際影響力也逐步提高,雪雕藝術得到了快速發展。2000年雪雕遊園會更名為雪雕藝術博覽會,標誌著哈爾濱雪雕藝術走向成熟。

  發展概況

從第二屆雪雕遊園會開始,哈爾濱太陽島風景區管理處每年都成立了雪雕遊園會指揮部,負責籌備、施工、展出管理等項工作,下設臨時性機構雪雕辦公室進行具體操作。第二屆至第四屆雪雕遊園會用雪量800立方米,作品在50件左右。初步劃分了景區,設置了打滑梯、乘冰帆等遊樂項目,由於天然雪雜質較多,不耐風化和日晒,展出時間只有20天。

從1993年的第五屆雪雕遊園會開始,人工造雪機的使用改變了依靠自然降雪,為雪雕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雪源基礎。哈爾濱太陽島風景管理處將雪雕辦公室確定為常設機構。自此,雪雕製作從規劃設計、方案制定到組織施工、比賽和展出得以保證。

從第七屆開始,市場化的雪雕遊園會開始盈利,其後利潤逐年增加,第十屆雪雕會辦會資金完全自籌。從第十一屆開始,雪建築工程採用了招投標方式。用雪數量從第五屆的150立方米增加到第十一屆的1萬立方米,作品增加至186件。

2000年,雪雕遊園會正式更名為太陽島國際雪雕藝術博覽會。2000年舉辦的第十二屆雪博會,標誌著哈爾濱雪雕藝術走向成熟。第十二屆雪博會總雪量達1.8萬立方米,等於第一屆至第八屆用雪量的總和,佔地面積由10萬平方米突破為30萬平方米。雪塑園林打破傳統造園格局,組成了半環形完整的遊覽觀光路線,展出時間長達71天。

第十三屆、第十四屆雪博會又改變了以往雪塑作品採用堆砌製作的方法,改以大體量整體雕刻的手法,使得雪博會的作品在視覺效果和雕刻內涵上更具藝術表現力。以「雪之魂、冬之旅」為主題的第十四屆雪博會,巧妙利用了太陽島雪博園內自然的地形地貌,推出了八大景區,成為哈爾濱冰雪文化的新亮點。

2002年的第十五屆雪博會更加特色鮮明。布局中非雪材料的應用增加,雪作品的體量增大,觀賞性、參與性的雪雕作品增多。4.5萬立方米用雪量、400餘件雪作品打造出了精美的八大景區。

第十七屆

第十七屆雪博會在2004年12月舉行,共分為以下八個景區:

浪漫雪旅 吉祥雪娃 太陽雪 冰雪驛站 梅香鴻運 輝煌華夏 四季雪風 沸騰雪鄉

第十八屆

第十八屆雪博會在2005年12月舉行,共分為以下七個景區:

瑞雪迎賓 泱泱華夏 黑土神韻 俄域風情 東瀛掠影 雪野歡歌 快樂歸途

第十九屆

2006年第十九屆雪博會與加拿大魁北克冰雪名城蒙特婁合作,打造國際品牌,以「楓葉紅了的時候」為主題,以展現加拿大風光為主,選用加拿大代表性建築、雕塑、冰雪活動作為表現內容,與雪雕展示、遊樂活動相組合,成功打造出一個集觀賞性、娛樂性、文化性、活動性為一體的冰雪盛會。

本屆雪博會規劃用雪量7萬立方米,彩冰和普通冰量5000立方米,總佔地範圍約40公頃。規劃設計分為七大景區,分別為「楓葉之旅」、「聖·丹尼斯街」、「勝利女神」、「史努比快樂城堡」、「和平使者」、「尼亞加拉風光」和「雪藝競技」。本屆雪博會除展示冰雪景觀之外,還組織了豐富多彩的冰雪文化活動。

第二十屆

第二十屆雪博會於2007年12月舉行,主題為「風情法蘭西·相約哈爾濱」。本屆雪博會主塑《浪漫風情》設計方案已經正式敲定。該主塑高35米,寬20米、長200米,總用雪量3萬立方米。不僅是歷屆雪博會最高的雪雕作品,還將創下世界各國冰雪作品中的高度之最。該主塑中心是一位法國少女伸展雙臂舞動著200餘米的飄逸長紗,其優雅的姿態、迷人的神情和手中醉人的香檳酒,展現了法國的浪漫風情。同時,主塑上還雕有反映中法兩國文化和友誼的符號,有代表太陽島的太陽石、冰花、雪花、樹掛,有法國著名建築聖心教堂和聖米歇爾山修道院,還有法國著名雕塑《地中海》、《河》以及法國新古典主義代表畫家安格爾的《泉》等。主塑中隨風飄動的面紗上雕有9枝玫瑰花,象徵中法兩國友誼地久天長。

 

劄幌冰雪節

 

劄幌冰雪節(Snowing Festival) 是日本北海道劄幌市的傳統節日。始于1950年,在每年最冷、雪最多的2月的第一個星期舉行,到星期日爲止,爲期5天。

冰雪節期間,在劄幌市的大通公園、真駒內公園、薄野展出的巨大雪雕和冰雕,非常有氣魄。劄幌市內的三處會場矗立著大大小小的雪雕,包括外國遊客在內每年有200萬人前來觀賞。其中,主會場的大通公園正好位于市中心,1.5公裏長的區域內儼然變成一座白雪的博物館。位于大通西11丁目的國際廣場是“國際雪雕比賽”的會場,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10余個團體參加比賽。因爲會場原本就是公園,所以無論何時都可以自由參觀。夜幕降臨,華燈襯托下的雪雕分外奪目(至22:00)。因夜景而聞名的“薄野會場”上所展示的冰雕給人帶來夢幻般的感覺,在這裏,人們可以欣賞到將螃蟹、墨魚、鮭魚等北海道特産鑲嵌于冰雕中的充滿奇思妙想的作品。

  節日由來

衆所周知,北海道的人民有近半年的時間在冰雪覆蓋的世界裏生活。那裏年降雪量爲四米多,一進入漫長的冬季,人們就似昆蟲入蜇一樣,整日憋在房間裏,人們多想到戶外活動活動。劄幌市政府理解大家的心情,設法滿足人民的夙願,改造單調的冬季生活,決定努力開辟北方城市的觀光事業。冰雪節舉辦以前在北海道就有“雪站會”(有數萬人參加的騎馬站,相互爭奪對方的雪城)、“冰上狂歡節”和“學校雪像展”,在此基礎上,決定在最冷、雪最多的二月初,由劄幌市有關單位共同組成劄幌雪節實行委員會,由該組織主辦劄幌冰雪節,號召市民、教師、學生走出房門,自己動手雕刻雪人、雪物、雪像,用自己的智慧和勞動豐富市民的生活。1950年第一屆劄幌冰雪節一舉成功,收到了意想不到好效果,博得了群衆的歡迎和支持。從此,決定每年舉辦一次冰雪節。

  節日組織

劄幌冰雪節的組織工作是相當不容易的一件事。在雪節舉辦前的歲尾,劄幌市雪節實行委員會就要通過各種宣傳報道機構,征集大雪像的主題。在一般情況下,具有一定紀念意義、市民對其內容又感到親切的、易于被采納作爲主題。

主題決定後,先著手制造模型,後轉移到塑造現場,將按其實際尺寸搭架子,接著往裏填雪,夯實。爲使雪像堅固,不倒塌,向雪邊澆水,冰雪凍在一起,不僅結實而且容易雕刻。冰雪節從准備到完工要花一個月左右的時間。

雕塑雪像的雪並非一般的雪,要找純白清潔的好雪,要運大量雪到現場。以1984年爲例,其年用雪量爲29160立方米,載重5噸的大卡車,要運5832輛次,如將所用雪制成一米見方的雪塊,接起來相當于富士山高度(3776米)的七倍多。劄幌冰雪節一般是取近鄰丘珠機場的雪,如果當年降雪少,還要到距離雪節現場三十六公裏的中山嶺或更遠的支芴湖周圍去取好雪。早期,大型雪雕的制作以及積雪的搬運在很大程度上依賴自衛隊員的協助。自從自衛隊被派往伊拉克後,這些工作主要由市民志願者來承擔。

  節日展區

冰雪節在劄幌的三個地方上演:大通展區,薄野展區和薩托蘭托公園展區。

1、大通展區

主要展出低點是在大通展區—劄幌市中心1.5公裏長的大通公園。這裏展出冰雪節最有名的大型雪雕,有時候超過15米高25米寬的雪雕陳設在這裏。它們每天被燈光裝飾到22點。

除了大約十座大型雪雕,大通還展出超過100件小型的冰雕和雪雕,同時也舉辦一些音樂會和活動,很多都直接借用了這些雕塑作爲舞臺。

2、薄野展區

從坐落在公園東邊的劄幌電視塔可以欣賞到大通公園的美景,電視塔每天從9點到22點30開放,(節假日8:30開放)。去頂部的瞭望臺成年人票價700日元

  薩托蘭托公園展區

薄野展區位于劄幌而且以劄幌最大的娛樂區而聞名。這裏展出大約100件冰雕展品。薄野就在大通公園南面一個地鐵站處。這些展品每天亮燈到午夜(在節日最後一天梁等到22點)。

3、薩托蘭托公園展區

比較偏僻的薩托蘭托展區位于薩托蘭托公園內,是適合家庭前往的展區,這裏有由冰雪修建的滑道和迷宮。這裏也展出一些更小的雪雕,每天從9點到17點開放。

  節日內容

1、國際雪像比賽

每屆劄幌冰雪節都邀請雕刻家創作衆多的雪雕和冰雕,作品的內容豐富多彩。爲擴大劄幌市在國際上的影響,從1973年開始,雪節增設國際雪像比賽,邀請世界各地的代表隊參加。各國參賽選手雕塑有本國特點的冰雕和雪雕,爭奪流動優勝旗。

欣賞豐富多彩用雪鐫刻的工藝品,使人心曠神怡,是一種美的享受。一些巨型而複雜的雪像,多是北海道陸上自衛隊員塑造的。有時任務緊迫,需要晝夜不停的趕。由于角度不同,照明不同,氣候不同,塑造出來的雪像情趣也各異。

“國際雪像比賽“是一次很好的國際交往,在雕塑雪像期間,各代表隊用本國美味食品熱情招待在冰天雪地裏同甘共苦的各國代表,呈現出國際大家庭的氣氛。

2、文化展覽

劄幌冰雪節是一次很好的文化展覽。冰雪節期間開辦“雪與科學”、“雪與生活”、“雪與氣象”、“雪與健康”等專題圖片展覽,向人們介紹有關雪的知識。

3、藝術家和平民共同的盛會

  冰雪節上的作品

劄幌冰雪節是藝術家的盛會,每逢冰雪節開始,日本各地享有盛名的歌手、演員、曲藝家彙聚劄幌,在雪制舞臺上表演,並由電視、廣播向全國轉播實況。奉獻一場是一臺別開生面的演出。劄幌冰雪節同樣是普通市民的節日,每年在真駒內廣場都會爲孩子們雕塑一個大型雪制滑梯,塑造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千姿百態的人物和珍禽異獸,蒸汽機車和雪橇馬車等。1974年大熊貓的雪雕曾是雪節的一個珍品,很受觀衆的歡迎。從2006年起,農業主題公園“劄幌SATORANDO”對外營業,也成爲冰雪節會場(9:00-17:00)之一。這裏有孩子們喜愛的100米雪滑梯、雪迷宮等遊樂項目,還可以體驗乘坐熱氣球、漂流船等穿越雪原的感覺。冰雪節也是一個大商場,到處是臨時搭起的商店。紀念品、小百貨、各式小吃擺挂的琳琅滿目。生意十分興隆,據說1984年雪節的出售額達24億多日元。

http://baike.baidu.com/view/2082044.htm

 

魁北克冬季狂歡節

 

魁北克冬季狂歡節爲期10天,每年從2月份的第一個周末起開始舉行。狂歡節的規模盛大,活動內容奇特多彩,具有濃郁的法蘭西文化色彩。魁北克冬季狂歡節是冰天雪地中世界最大的狂歡節.

  魁北克冬季狂歡節

在加拿大的東南部的港口城市魁北克舉行的冬季狂歡節爲期10天,每年從2月份的第一個周末起開始舉行。狂歡節的規模盛大,活動內容奇特多彩,具有濃郁的法蘭西文化色彩。節日前美術工作者往往要花上一個月功夫,用冰塊堆徹起一座五層樓高的“冰雪城堡”。城堡上彩旗林立,迎風招展,雄偉壯觀。節日到來時市民們就推選出一個“魁北克冬季狂歡節之王”,作爲狂歡節期間該市的臨時“統治者”.他身穿白色衣服,頭帶白色帽子,手帶白色手套,被打扮成一個活“雪人”,向參加狂歡節的人們含笑招手,表示歡迎。狂歡節期間舉行冰雕比賽、劃船比賽、越野滑雪比賽、輪胎滑雪比賽、大型滑車、狗拉雪橇賽、冰上賽馬等各種體育活動。 冰雕比賽是狂歡節的主要活動項目之一,20多個國家的冰雕大師,一時雲集魁北克省市。在一條被稱爲“狂歡節大街”的街道兩旁,隨處可以看到用冰塊堆徹或雕刻而成的各種人像、動物、建築物、幾何圖形等,晶瑩剔透,千資百態,令人目不暇接。 花車遊行更是節日裏熱鬧的一幕,一輛輛裝飾得五彩繽紛的花車播放著悠揚動聽的樂曲緩緩進行,人們隨著樂曲載歌載舞,盡情狂歡,直至深夜。加拿大狂歡節每年吸引近百萬國內外遊人。

  起源

魁北克的冬季狂歡節 ,起源于1894年,當初這只是一個精心策劃的慶典,讓當地居民在嚴寒冬季得以紓解身心,並沒有一定的組織和活動型態。

到了1955年,一群當地的商人發現,如果每年冬季定期舉辦狂歡節,倒不失爲漫漫嚴冬中,刺激停滯經濟的好方法。

從此以後,一年比一年盛大的魁北克冬季狂歡節,不但帶來前所未有的商機,而且還成了魁北克市第三大産業,被公認爲全世界最大的冬季狂歡節,並且是全世界第三大狂歡節,僅次于裏約熱內盧、紐奧爾良的狂歡節。

  活動項目

冰雕和雪雕展覽

冰雕和雪雕展覽是魁北克冬季狂歡節的重要項目,每年都有加拿大各地的隊伍,以及來自世界20幾個國家的隊伍參與盛會,以熟稔的技術,將一堆白雪雕成精美的藝術品。這項展覽同時也是最受到遊客的喜愛。

聖羅倫斯河獨木舟大賽

聖羅倫斯河獨木舟大賽最教人深感欽佩,因爲這不僅是國際水准的獨木舟競賽,同時也是在極地氣候下考驗參賽者的勇氣及決心。在寒冷的氣溫下,河面上還漂浮著冰塊,參賽者除了要排除水上障礙之外,還得抵抗外來的寒冷,可以說是一項極具挑戰體能及耐力的競賽。

攀冰運動

每年冬季狂歡節,瀑布前會堆起數公尺高的“糖丘”(像白色糖霜狀的冰山)攀登冰瀑也是狂歡節另一項專業競賽活動.各國好手齊聚,挑戰層層冰柱...... 挑 戰大自然

http://baike.baidu.com/view/2930609.htm

 

奧斯陸滑雪節

 

奧斯陸滑雪節(挪威語:Holmenkollen skifestival;英語:Oslo Holmenkollen Ski Festival)每年三月的第一個星期六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的霍爾門考倫山上舉行,是挪威全國僅次于國慶節的第二個盛大節日,始辦于1892年。

  節日介紹

挪威人喜歡滑雪。每年3月的第一個星期六,挪威人都要歡度他們特有的“奧斯陸滑雪節”。這是挪威全國僅次于國慶節的第二個盛大節日。世界聞名的國際跳臺滑雪比賽正是在這一天,在奧斯陸的霍爾門考倫山上舉行。國際跳臺滑雪比賽是世界滑雪愛好者的盛會。高達65米的跳臺建在——個山坡上,樣子像一座巨大的滑梯。山坡下是一個水塘。水塘裏的水自然早已結冰,上面覆著一層又松又厚的雪,跳雪運動員最後都將降落在這兒。看臺築在跳臺兩邊的山坡上,附近還有裝著各種現代化記分器的樓房。

比賽一般要等到挪威國王到後才能開始。比賽的槍聲一響,身穿跳雪衣、頭戴防風帽的運動員就從跳臺上飛速滑下,騰空而起,在空中飛躍幾十米,甚至上百米,然後平穩地落在積雪塘上。精彩的表演博得在附近山坡上觀看的觀衆陣陣歡呼。

http://baike.baidu.com/view/9720958.htm

 

1952年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  維基百科 詳參【圖博館】:北京奧運

 

第六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於1952年2月12日至25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舉行。國際奧委會從挪威奧斯陸、美國普萊西德湖和義大利的科蒂納丹佩佐3個申辦城市中,選擇了奧斯陸舉辦1952年第六屆冬季奧運會。冬季奧運會終於回到了現代滑雪運動的誕生地挪威,而這也是冬奧會首次由在當時冬季項目最為強盛的斯堪的納維亞地區國家舉辦。

  背景

冬季奧運會從1924年開始,無論會址是夏蒙尼、聖莫里茨,還是普萊西德湖或加米施-帕滕基興,都只是偏僻的山鎮,人煙稀少,有的甚至居民不足兩千人。而奧斯陸則是一國之都,這也是冬奧會第一次由大城市承辦。奧斯陸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景色迷人,空氣清新,雖是挪威王國首都,但人口不到50萬。滑雪是挪威也是奧斯陸人民最喜愛的運動,每年3月第一個星期天是滑雪節。這一天,奧斯陸男女老少都外出參加滑雪運動。挪威之所以在冬季奧運會上成績出色,與它雄厚的群眾基礎有很大關係。


中積極開拓北極關係 各國關切 2012-10-16 中國時報


中國雪龍號 

 冰島全國人口卅二萬人,但中國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建了一棟可容納五百人同時辦公的大使館,引起相關國家關切,懷疑中國企圖藉此積極爭取北極地下礦藏及能源。

 據《紐約時報》報導,格陵蘭專家德喬治日前在倫敦舉辦的一項活動中提出疑問,歐洲國家在雷克雅未克最大的使館是法國大使館,其人數不足廿人,美國大使館約有七十人,中國設立這樣一座大型大使館,「可以看出,他們對冰島是有著長期打算的」。

 據指出,隨著北極冰川的消融,一些財富逐漸曝露出來,其中有重要的稀土,也包括水、石油和天然氣等。德喬治說,格陵蘭可能擁有全世界一成的淡水資源。

 目前北極相關事務主要由一個鬆散的國際組織「北極理事會」處理,該組織原主要監控北極動物數量之類的問題,但如今已經越來越重要。北極理事會現有包含加拿大、美國、俄羅斯、丹麥、挪威、瑞典、芬蘭、冰島等八個會員國,中國、日本、韓國都爭取成為「永久觀察員」,以便參與未來資源開發、航道分配的決策。

 有專家指出,中國正運用他們在非洲、拉丁美洲的方式,爭取對北極相關國家的影響力,包括用投資、聯合當地企業,以及為善舉提供資金等方式爭取友誼。但也有專家認為,由於各國在北極的勢力範圍已定,中國的目的只是想賺錢,與資源掠奪、戰略控制等圖謀無關。

 中國「雪龍號」今年已完成第五次北極考察和研究之旅。「雪龍號」是世界上最大的非核動力破冰船。俄羅斯擁有世界唯一的核動力破冰船,而美國在格陵蘭則設有一座軍事基地。

 

南北極成世界各國爭奪的目標 2012-05-15 光明日報

 

  寒冷的兩極地區海底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以及礦產資源,各國對兩極地區的爭奪日趨激烈。北冰洋沿岸的加拿大、俄羅斯、美國、丹麥和挪威等國紛紛採取在北冰洋海底插旗、繪制海床地形圖等行動來宣示自己對這一區域擁有主權。

  南極,也成為爭奪的焦點。俄羅斯已經制定南極發展戰略。2010年10月21日,俄羅斯政府批準了《2020年前和更長期的俄羅斯聯邦在南極活動的發展戰略》,在這一發展戰略的框架內將制定保障俄羅斯在南極利益的國家計劃,戰略的實施、以及協調權力機關行動的工作由俄羅斯氣象和環境監測局負責。

  這一戰略規定建造5艘科考船,一架輪式帶滑雪用起落架的新型伊爾-114-100T飛機,並對8個科考站和季節性科考基地進行改建。據俄羅斯氣象和環境監測局局長弗羅洛夫透露,南極可能將出現第六個長期運作的俄羅斯科考站。

  英國也將目光投向南極和大西洋,開始謀求這些地區海底的海床所有權。據英國《衛報》報道,英國計劃向聯合國提出一項動議,要求獲得南極海底大片海床所有權,面積超過100萬平方公裏。

  英國外交部官員表示,英國已在搜集數據,並準備向聯合國提交對南極地區部分海床擁有主權的動議,這可能會使英國擁有南極南大洋沿岸563公裏海域內海床所有權,並享有在這一區域開採石油、天然氣等自然資源的權利。

英國1908年首次宣稱對南極部分地區擁有主權。這一區域的頂點位于南極點,並延伸出佔地面積約為172.5萬平方公裏的三角形區域,其中建有兩座永久性科考站。

 

中國南極昆侖站是全球最好天文觀測站址


 

  10多年的科學理論研究認爲,中國南極昆侖站所在的冰穹A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極有可能是全球最好的天文觀測站址。中國在冰穹A安裝的天文自動觀測站經過200多天的連續觀測,傳回大量科學數據,證實了科學家的這一理論推測。相關研究論文已發表了6篇。   

  觀測取得大量數據,其中有3G數據通過衛星傳回,另外更多的數據由今年第25次南極冰蓋考察隊員帶回。

  中外天文學家通過對傳回的數據進行分析,從而得知冰穹A地區的大氣邊界層高度、現場實況、溫度變化、雲層覆蓋及變化,望遠鏡觀測還發現了十多顆“變星”及“食變星”等。

  科學數據表明,冰穹A夏季氣溫零下40攝氏度,冬季氣溫達到零下80多攝氏度,是地球上自然環境中的最低氣溫。冰穹A的濕度也極低,由于水汽對亞毫米波段的電磁波吸收較爲嚴重,在地球其他地方不能進行的亞毫米波段天文觀測,在冰穹A都成爲可能。

  而這個天文觀測的波段窗口,對宇宙學研究及宇宙暗物質、暗能量等前沿科學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通過聲雷達實測還證實,冰穹A的大氣邊界層高度僅15米。這就是說,我們只要在冰穹A上將望遠鏡架高15米,就可以進入大氣湍動很少的平流層進行天文觀測,從而獲得極佳的天文觀測條件。”朱鎮熹說,現在科學家擁有最大綜合口徑16米的光學望遠鏡,當在南極建起30米或更大望遠鏡時,我們將看到宇宙的邊緣!

  在我國第24次南極考察中,朱鎮熹和來自中科院國家天文臺的另一位天文學家周旭成功地在冰穹A安裝了天文自動觀測站。其主要設備包括:4個145毫米口徑、反射式大視場望遠鏡組成的“中國小望遠鏡陣”,一個太赫茲望遠鏡,兩個GATTINI望遠鏡,一臺監測低層大氣湍動情況的聲雷達。

  此外,還有一座約15米高的自動氣象記錄儀,以及6臺可以自動切換的發電機和2臺中心控制計算機,還有對現場的4臺視頻監控,天文學家坐在辦公室裏即可對望遠鏡進行監控並觀察現場情況。

http://www.gznet.com/news/national/gdxx/200901/t20090131_903618.html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深海科考利器 2010-08-29 新華網


南海海底插上五星红旗 

南海海底插上五星紅旗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鼈”。上天和入海,是自古以來就埋藏中國人心間的探索自然的兩大夙願。

  上天——從“神五”、“神六”到“神七”……我國已是世界上第三個獨立展開載人航天活動的國家。入海——8月26日,科技部與國家海洋局聯合發布了一條好消息:我國首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制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日前突破3000米下潛深度,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759米。這標志著我國成爲繼美、法、俄、日之後第五個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科研人員聽到這一消息,難抑興奮:“過去我們都坐著美國人研制的載人深潛器下深海做科研,不久的將來,我們能坐上‘中國制造’了!”

  有望告別“阿爾文號”

  深潛器是深海科學考察和資源勘探最基本的作業工具。近年來,一些發達國家爲探尋、開采洋底油氣資源展開了新一輪“探海行動”,而其他許多國家不得不做“旁觀者”,因爲深海探測和海底勘探有著極高的技術門檻。

  前一陣,在備受世界關注的墨西哥灣漏油事件中,闖禍的英國石油公司曾動用無人深潛器下到海底參與堵漏施工。在很多科學家眼裏,此舉也是“科技成果秀”。

  不過,比起無人深潛器在工程領域的運用,研發載人深潛器的意義更加重大。

  “載人深潛器提供了有力手段,科學家因此可以身臨其境在深海及其海底開展在水面科考船或實驗室裏沒法做的各種科研工作。”同濟大學海洋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彭曉彤博士說。他曾兩次乘坐美國“阿爾文號”(Alvin)深潛器下潛到東北太平洋洋中脊進行科學考察。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8-29/1537608289.html

 

我國深水鑽井平臺開鑽 肩負推進海洋強國戰略2012-05-19  CCTV


 

  【採訪人物】

  王英民 中國石油大學地球科學學院教授

  楊 進 中國石油大學石油工程學院教授

  董秀成 中國油氣產業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正文】

  解說:2012年5月9日,距離香港東南約320公里處,一座矗立在我國南海海面的龐然大物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這天,由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座3000米深水鑽井平臺“海洋石油981”號開始首鑽,“981”的這一鑽使得中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的能力從300米水深挺進到3000米深海,使得中國成為第一個在南海自營勘探開發超深水油氣資源的國家。《路透社》、《華盛頓郵報》、《俄新社》等多家媒體都以中國首座深水鑽井平台南海開鑽作為標題進行報道。

……………

http://big5.ce.cn/xwzx/gnsz/gdxw/201205/20/t20120520_23337291.shtml

 

覬覦極地資源 各國科考熱> 中國時報 2007.11.13林克倫/新聞分析

 冰天雪地的「白色沙漠」南極洲,今年突然熱鬧非凡,各國科考隊、聯合秘書長等紛往南極跑,在全球資源消耗日增壓力下,資源豐富且未開發的南極大陸再成各國覬覦目標,周邊國家直接插旗宣稱領土主權範圍,而低調者如中國,則以科考先行、探明資源分佈,為日後分配南極資源預作準備。
 南極最近有多熱鬧,本月六日,俄羅斯第五十三次南極考察隊一百七十二人啟程前往南極,中國廿四次南極科考昨日出發,美國華盛頓大學月底將派出一支考察隊伍,美國南極考察隊明年將再赴南極,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智利總統、挪威首相也都宣布將訪問南極。
 各國科考隊奔赴南極當然不是觀看皚皚白雪,所覬覦者是南極豐富天然資源。目前在南極發現的礦產高達二百二十多種,據地質調查測算,南極大陸及周邊海域的煤、鐵、石油儲存量均為世界第一位。
 人口暴增帶來食物短缺問題,南極洲沿海是全球磷蝦最多海域,據估算,每年捕撈五千萬噸磷蝦,將不會對南極海洋生物鏈造成影響,而目前全球年魚貨量約一億噸,可見南極未來在人類食物供應的重要性,更別論煤、鐵等重要資源。
 南極的豐富資源早引發各國覬覦,為解決紛爭,一九五九年十二月,阿根廷、智利與英國等十二國簽訂《南極條約》,規定南極洲僅能和平用途, 現簽署該條約國家已增至四十六國,但《南極條約》僅凍結各國的領土主權要求,對附屬於領土的大陸棚權利則無界定,衍生出法律漏洞。
 明年是《南極條約》簽訂五十周年,聯合國要求所有對南極提出主權要求的國家,必須要在明年五月十三日之前提交條約修訂報告,而潘基文本月的南極行程,目的即是宣示南極應由聯合國管理的主張。
 至於中國等各國科考隊伍在南極的活動,除今年是學術活動的「極地年」外,最終目的是透過設置長年科研站宣示「主權領域」,再逐步探明資源分佈,為日後技術開發南極資源做準備。畢竟,真要圈地,還須知道寶藏哪裡。

雪龍號前進南極 挑戰新紀錄>林克倫/上海報導

 中國第廿四次南極科學考察隊一百三十多名人員,昨於上海浦東外高橋碼頭搭乘「雪龍號」正式啟程,此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員將在海拔四○九三公尺高的南極冰蓋冰穹A,進行內陸科考站選址、冰芯鑽探、地震監測與天文觀測等任務,創下人類在「不可接近之極」的科考新紀錄。
 第廿四次南極科考隊由一百八十八名隊員組成,昨日搭乘中國唯一一艘具備極地破冰能力科考船「雪龍號」啟航者,共有九十一名科考人員與四十名船員,「雪龍號」船長沈權指出,此次南極科考長達五個多月,要到明年四月十八日才能返回上海,部分人員則在南極科考站會合。
 此次南極科考的冰穹A考察計畫(PANDA計畫),屬於第四次極地年行動中亞洲唯一入選計畫,中國極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科考隊副領隊秦為稼指出,科考將創下數項南極科研世界紀錄,任務除為中國在南極建立第三座考察站「內陸站」預作規劃外,還將整修現有「長城」與「中山」二座考察站。
 南極冰蓋冰穹A海拔四○九三公尺、最低溫零下八十九度且長年風勢強勁,素有「人類不可接近之極」稱譽,科考隊將首次在冰穹A鑽取深度三千二百公尺完整冰芯,查看冰穹A地區是否存在超過一百五十萬年的古老冰體。
 科考隊還將繪製全球第一份冰穹A四百五十平方公里範圍的一比五萬地形圖,首次在南極內陸地區進行地震觀測,以及光學天文實驗觀測等前瞻性研究,天文學家將進行天文台選址研究,未來計畫興建一座由數百面望遠鏡矩陣組成的天文自動觀測站。
 事實上,冰穹A考察計畫十分艱鉅,實際深入南極內陸的科考人員僅十七人,分乘五輛雪地車由中山站前往冰穹A,整個任務往返為期七十天,去程卅天、返程廿天,科研時間僅二十天,科考隊將於十二中旬出發,且必須在明年一月底前撤離冰穹A,以避開強烈暴風雪與低溫。
 中國國務院對南極科考任務十分重視,行前「雪龍號」科考船進行七個月大改造工程,以適應繁多任務與改善船內居住品質,並在浦東外高橋設置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專用碼頭,而「雪龍號」此行還攜帶首部南極天文望遠鏡陣CSTAR、南極長城站改造工程所需二千一百餘噸鋼筋構件、多輛雪地車和工程車等,任務繁重。

爭奪北極的新冷戰:巨大聚寶盆引來多國覬覦
Http://News.wenzhouglasses.com 2007-8-17 10:53 來源:瞭望新聞周刊

地球北極這片冰雪覆蓋、人迹罕至的水域,近來成爲世界各大媒體關注和報道的熱點。8月2日,俄羅斯以科學考察爲名出動深海潛水器,將一面用鈦合金制成的俄羅斯國旗插在了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8月6日,美國“希利”號重型破冰船也以同樣的理由拔錨啓航,從位于美國西北部的西雅圖港駛往北極海域。8月7日,俄羅斯總統普京會見北極深海科考隊員,稱他們的考察成果應該作爲解決北極地區歸屬問題的依據。8月8日,加拿大總理庫珀前往北極地區,親自爲加拿大爭奪北冰洋的努力造勢。
經過近百年的科學考察,北極早已不再是冰天雪地的代名詞,這裏是地球上僅存的極具開發價值而又尚未得到真正利用的多彩世界。有專家估算,在北冰洋冰蓋以下,除了潛力巨大的漁業資源外,還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黃金和白金等重要礦藏,僅石油儲量就多達數十億噸。
面對這樣一個“聚寶盆”,以美國和俄羅斯爲首,外加同處北極圈的加拿大、丹麥、芬蘭、冰島、挪威和瑞典等,無不躍躍欲試。198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裏根簽署了一項名爲《美國的北極政策》議案,強調“美國在北極地區有著獨特的關鍵性利益”,它直接關系到美國的國家安全、資源及能源開發、科學調查和環境保護。1984年美國國會正式通過了《北極考察和政策法案》,從而把美國對北極的科學研究、經濟利益和戰略考量三者聯系在一起,並以法律的形式確定下來。
與美國相比,俄羅斯似乎更加注重拿到實地考察的“科學數據”,捍衛本國對北極廣大區域的所有權。據俄羅斯媒體報道,俄方日前進行北極科考活動的任務之一是搜集證據,證明早在1948年由前蘇聯科學家在北冰洋洋底發現的一條綿延1995公裏的海嶺(即後來命名的“羅蒙諾索夫海嶺”),從地質角度上講是西伯利亞大陸架的延伸。2001年,俄羅斯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向聯合國有關機構提出申請,要求把本國專屬經濟區擴展到羅蒙諾索夫海嶺水域,但由于“證據不足”而遭駁回。
西方媒體分析說,如今俄羅斯大張旗鼓進行北極科考,實際上是在爲2009年再度提出申請准備“科學依據”。如果申請成功,俄羅斯將對120萬平方公裏北冰洋水域擁有權益,幾乎占到北極圈面積的一半。
對于北極周邊國家來說,他們都自信有理由充分享有這片冰雪覆蓋下的豐富資源。然而時至今日,北極地區並不像南極地區那樣,因爲有一份早在1961年生效的《南極條約》的保護而免于不斷的糾紛與爭奪。
近年來,除美國和俄羅斯之外,地處北冰洋周邊的加拿大、丹麥和挪威等國家也相繼宣稱對鄰近的北極地區擁有主權。加拿大與丹麥因爲對北極漢斯小島歸屬的爭執,還曾引發諸如插國旗、搞軍事演習等主權宣示行動。
美國外交關系委員會國際問題兼海洋學專家斯考特博格爾森8月8日在《紐約時報》發表文章認爲,諸多國家在宣示自己對北極水域擁有主權過程中,言辭激烈的程度不亞于是在進行一場“冷戰”,而這種口誅筆伐並不至于升級到兵戎相見的戰爭邊沿。他的理由是,在上世紀美國和前蘇聯處于“冷戰”時期,南極洲也曾是衆多國家爭奪的目標,但是在合作精神指導下,有關各方最終還是就《南極條約》達成一致。他指出,在沒有法律約束的爭奪中沒有贏家。爲北冰洋劃界必須要有國際方案。他表示相信,通過外交手段同樣可以使北極周邊國家就解決彼此間的領土矛盾達成妥協。
不過,博格爾森在他的文章中仍以海洋專家的口吻,爲美國在北極把握先機出謀劃策。他強調,當務之急是美國參議院立即批准1982年確定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以便美國提出對由阿拉斯加向北延伸的大陸架享有主權,同時確保美國海軍的自由航行。他說,爲了捍衛在北極的主權,美國還必須重整北極破冰船隊。據他介紹,雖然美國海軍的強大程度相當于美國以外17個海軍實力最強國家的總合。然而,美國專門用于極地航行的艦船只有3艘,其中兩艘已年久失修,剩下的一艘也難以在日後的極地航行中擔當重任。相比之下,俄羅斯卻擁有多達18艘的破冰船隊。
無論水上水下,北極的自然狀況都極爲複雜。因此無論是誰,在開展冰上航行以及深海探測等活動時,都需要一系列高精尖的技術設備作爲依托。眼下,美俄等國積極 染指北極水域的行爲更多的是通過先進的科技手段來體現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科技水平的競爭已成爲美俄兩國盡顯其能,爭取在北極獨占鼇頭的最大著力點。
實踐表明,國際間的種種競爭說到底是各國生産能力及其科技水平高與低的競爭。北極水域成爲被爭奪的目標不過是列強爭霸世界的一個縮影。隨著人類科技水平日新月異的發展和提高,大國爭奪的對象將不再局限于地球的某一個角落,而是正在把手伸向一望無際的遙遠太空。

台長: 阿楨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人氣(3,462) | 回應(9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時評文藝 |
此分類下一篇:耶穌不敵耶老
此分類上一篇:學者真好賺

顯示全部91則回應

圖博館
陸發表首份「北極白皮書」 要成極地強國?2018-01-26 聯合報

央視報導,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天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這是大陸政府在北極政策方面發表的第一部白皮書。白皮書指出,中國是北極事務重要利益攸關方,白皮書全面介紹中國大陸參與北極事務的政策目標、基本原則和主要政策主張。全文約9000字,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三部分組成。
  美國CNN記者提問,隨著中國實力的增長,媒體有報導中國有成為極地強國的說法,所以國際上有些對中國在北極政策上有戰略和軍事意圖的質疑或戒備,包括中國大陸在相關國家投資的增加造成影響力的增加,最終是否會成為戰略的實力?
  中共外交部副部長孔鉉佑表示,中國大陸重視北極的開發利用,鼓勵和支持有關企業團體依法有序的按照以下原則參與北極開發利用。
  孔鉉佑提出四點:一是嚴格依法利用、二是綠色使用、三是合作利用、四是遵循商業原則。他說鼓勵大陸企業按照商業模式參與北極的合作,在遵循市場規律和商業慣例的基礎上與北極地區人民共用北極經濟社會發展的紅利。
  孔鉉佑說,中國參與北極的開發利用是對北極的貢獻,帶來的是發展的機遇,受惠的是北極地區的人民。有人對中國大陸參與北極開發可能還有一些疑慮,擔心另有所圖,或者掠奪資源、破壞環境,「這種擔心是完全沒有必要的」。
  他指出,北極國家有高度健全法律制度,對北極開發的環保、勞工、商業利用規定很高的門檻,也有很高的標準。中方會按照相關的標準和法律辦事,為北極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福祉做出積極的貢獻。他強調,中國大陸參與北極開發利用的根本目標就是為了實現各方的互利共贏,來推動北極的可持續發展。
2018-01-27 07:44:59
圖博館
天文學研究 陸進世界尖端2018.2.8

全球電波天文學方興未艾,類星體、脈衝星等多項發現,將全球天文點綴出無比精彩。尤其是大陸近年來陸續建成多座電波望遠鏡,口徑從25公尺到65公尺,再到500公尺,大陸逐漸進入天文學研究的世界尖端。
  大陸先後建成了東莞散裂中子源、「天眼」FAST望遠鏡、合肥穩態強磁場裝置、上海超強超短鐳射實驗裝置、大亞灣中微子等多項大科學裝置。此次SKA首台天線樣機啟動,也意味著大陸將參與漸多的國際大科學計畫,並發揮重要作用。
  此次出廠的SKA反射面天線更有不少新特點。SKA反射面天線總設計師杜彪表示,天線的設計壽命約50年,重量約40噸,是常規天線重量的3分之2,還具有低功耗、低成本、易安裝、易運輸和批量生產等優點,都是天文科技上的進步。
  「天文領域講究立體化作戰,僅有500公尺口徑球面電波望遠鏡是不夠的。」中科院國家天文台副台長郝晉新表示,從某一點看宇宙,視野有限,望遠鏡要形成陣列才能發揮更強威力。SKA各成員國正在協商SKA天文台公約,完成之後,成員國可以共用SKA獲得的原始資料,讓全人類共享。
  回應
 這東西的技術很容易用在各種軍用雷達上,軍工力量沒有一定基礎的國家玩不轉!
 差不多,黑科技都是軍工需要先爆出來的。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207005081-260409
2018-02-08 11:26:31
圖博館
中俄能源貿易或用本幣結算能否撼動美國金融霸權2018.2.23環球網

  冰層融化帶來的是機遇還是挑戰?不僅北極國家之間對此有著不同的回答,即使是北極國家內部,如中央和地方之間也有著不同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如何搞好與北極國家的開發合作,這並非一個簡單的問題。
  矛盾多而復雜
  俄媒近日傳來消息,來自俄羅斯遠東聯邦大學和來自中國哈爾濱工程大學的科學家正在開發世界上首個用於北極地區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及開采的冰下通信技術。這被認為是開發北極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其實俄一直認為冰層融化增加了北極資源的可採性,提高了市場競爭力,鞏固俄作為世界能源大國的地位。
  但是,同樣資源豐富的加拿大則認為冰層融化將增加開採、航運等活動,對加拿大的北極西北航道水域主權主張和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北極開發挑戰大於機遇。
  格陵蘭自治政府認為其北極礦物資源的開發將有助於增加居民收入,減少對丹麥的經濟依賴,提高自治政府的自主能力。而丹麥中央政府則認為格陵蘭資源開發將增加格陵蘭的經濟獨立性,助長分離主義傾向,對丹麥的領土完整和主權安全構成挑戰。
  阿拉斯加是美國的資源大省,可採油氣儲量佔整個北極地區的20%,僅次於俄。此外,鋅、銅、稀土等礦藏也很豐富,基礎設施相對較好,離岸開採技術處於領先地位。
  美國政府傾向於把阿拉斯加的離岸油氣作為戰略儲備。與俄提高北極油氣產量的政策相反(到2015年,俄北極地區的天然氣產量已經佔全國94%以上,原油產量佔全國的16%),阿拉斯加油氣產量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全國產量佔比從2000年的11%,下降到2015年的3%。油氣收入的減少對於地方政府絕不是一個好消息。據報導,在奧巴馬卸任前出台北極離岸禁止勘探石油令後,阿拉斯加一下子流失了數千個就業崗位。可以看出,中央和地方的這一矛盾在美國也是存在的。
2018-02-24 11:32:22
圖博館
美國離間中俄
  阿拉斯加州的一位參議員曾說,美國不能看著俄羅斯和中國開展北極油氣開發和航運合作而無動於衷。2017年,中國政府發表《“一帶一路”建設海上合作設想》,把北極航道正式納入“一帶一路”的對接合作範圍,實質性啟動了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的“五通”工程。中國北極威脅論立刻從“中國北極資源飢渴論”“中國北極投資有害論”進化到“中國參與北極危害俄羅斯論”,目的就是想挑撥中俄在北極開發上的合作。
  目前,特朗普政府已經有了一些務實的做法。例如承認白令海峽用於國際航行的海峽地位,並提出雙向分航道製,以提高船隻航行安全;取消奧巴馬政府的北極石油勘探禁令,給地方和國際參與美國北極開發提供機會。
  中國與北極的雙贏
......
  回應
盧布與人民幣還是比較穩定的,可以嘗試本幣結算,撼動美元霸權。
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產品,已經到了買方決定的市場,只要中國決定不管在任何國家,中國為買方時,必須以本國貨幣決算,不僅僅是俄國,否則中國不會簽署任何合同!因為中國是石油第一大主顧,即使美國也毫無辦法,現在誰都想把石油賣給中國!
2018-02-24 11:33:29
jsoujsou
中企或參與格陵蘭機場建設 急壞丹麥:美國會不高興

這幾年為了爭奪北極資源,俄羅斯沒少下功夫,由於地理位置優越。俄軍專門成立了一支北極作戰部隊。同時,還在北極地區大投入建設了專用的基地。該基地于2014年開始興建,占地面積14000平米,可以容納150名俄軍人。
  中國或參與丹麥王國自治區格陵蘭島上的機場建設,這讓丹麥政府很擔心:此舉會讓其親密盟友美國感到不快。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19-6-17報導,專家還認為,丹麥擔心中國對其自治區格陵蘭的影響力日益擴大,而通過這一區域就可進入北極。
  據澎湃新聞早前援引路透社消息報導,格陵蘭國有卡拉利特機場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中交建集團已經與其他五家公司一起入圍專案招標。這五家公司來自荷蘭、加拿大、冰島和丹麥。
  但在聲明發佈後,一名丹麥高官接受路透社匿名採訪表示,“我們感到十分憂慮,中國在格陵蘭並沒有什麼商業活動。丹麥是美國的親密盟友,因此必須顧及此事對美國方面的影響。”
  對美國意義非凡
  據報導,格陵蘭是丹麥王國的一個自治地區。但丹麥與美國之間於1951年締結的一項防衛條約,使得美國軍隊在格陵蘭享有幾乎不受限制的權利。
  美國在格陵蘭島設有一個名叫圖勒(Thule)的永久性空軍基地。它是人類在地球上設立的最靠近北極的永久軍事設施,深入北極圈1200公里。軍事基地中安裝有一個先進的雷達站,是美國彈道導彈早期預警系統的一部分。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其實,丹麥曾有過制約中國積極性的例子。2016年,中國差點就一丹麥海上基地達成購買協定。但在最後一刻,丹麥緊急召回專案銷售建議。
  該港口曾是美國的海上基地,目前已被重啟作為北約駐北極戰略區。但格陵蘭方面認為,總體來說,美國在島上的活動將造成嚴重環境問題。這一矛盾引發了丹麥和格陵蘭之間的信任危機。
2018-06-19 10:00:12
jsoujsou
中國影響力上升,減少對丹麥的依賴
  據報導,觀察家們認為,格陵蘭或於2021年從丹麥分離出去,那麼丹麥將不再是北極國家。而中國則可借助於目前在格陵蘭的影響力,增加己方“重量”,並在北極問題上獲得額外支持。
  瓦列裡•茹拉維利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丹麥因格陵蘭而成為北極理事會成員國。最近一些年裡,中國在格陵蘭獲得不少股本,其中就包括鈾礦開採。中國在島上影響力上升,也相應地減少了格陵蘭對丹麥的依賴。”
  專家稱,“丹麥因此感受到了威脅——如果中國積極參與機場建設,格陵蘭或將加快獨立步伐。因此,丹麥政府希望限制中國參與格陵蘭機場建設。”
  回應
美國的一條狗,不得不佩服美國人訓狗的技術!
狗的特性,主人踢打它很受用,外人撫摸其還齜牙咧嘴強作兇惡,這就是叫不知好歹,澳大利亞就是這一類的代表;
格陵蘭很快就會沒丹麥啥事了。很早就開始醞釀獨立了。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8-06-18/doc-iheauxvy8160203.shtml
2018-06-19 10:01:25
jsoujsou
北極暖化 迎來採礦新商機 2018-07-10 經濟日報

路透報導,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的研究顯示,前工業時代以來北極地區的平均溫度至少上升攝氏2度,上升速度是全球平均值的兩倍,現在冬季的氣溫有時甚至會高於冰點。
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積雪期降雨中,也就是2013至2014年間,俄羅斯亞馬爾半島上的275,000頭馴鹿就有61,000頭死亡。去年10月聯合國草擬的科學報告更顯示,北極當地人面臨的暖化風險全球最高。
不過,北極冰雪減少也代表現在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全年都可從亞馬爾半島往西開往歐洲,夏季也可往東開向亞洲。Gazprom表示,正全力爭取與北極牧民合作,拉高管線高度,好讓馴鹿得以從下方通過,並在牧民要求的地方設置十字路口。
挪威克瓦爾松地區首長維克斯特倫則表示,在年輕人出走的情況下,採礦活動能為本地經濟注入一股活力;此區40%財政收入都用來照顧銀髮族。
在新舊產業並存之際,難免出現摩擦,譬如芬蘭的薩米族與環保團體就反對在埃農泰基厄薩米地區從事鐵礦砂、銅礦及黃金等地質勘察活動。不光牧民與業者出現衝突,牧民與其他居民的衝突也愈來愈多。

南極53國共管 政治考驗大 2018-07-10 經濟日報

南極洲面積是澳洲的兩倍,未開發的自然資源多不勝數。同樣不計其數的,是這塊大陸由多達53個國家共同「治理」,且已維持近60年秩序。但從氣候變遷到漁業和觀光熱潮引發的問題愈來愈多,南極洲也正迎來更嚴酷的政治考驗。

今年5月中旬,南極條約(Antarctic Treaty)53個簽約國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召開年度會議,達成不少協議,例如有關無人機使用新規,及遺址管理指引等,但最棘手的問題,例如一國違反條約規則後要如何處理等狀況,幾乎從未解決。科學家和外交官們愈來愈擔心,現有體系將無法因應新壓力。
會引起緊張情勢的主要問題,便是南極洲與日俱增的經濟和戰略利益,例如觀光業和漁業。然而南極條約簽約國日多,已讓此體系變得不靈活,南極洲上永久性科學研究基地已超過75個。
  相關新聞
南極融冰融冰加速 2100年紐約恐將每年淹水
暖化融化的南極冰水足以讓德州淹四公尺深
2018-07-10 10:42:10
jsoujsou
中國國產破冰船有何優勢 破冰能力超進口船3個級別

  雪龍2號於2018-9-10教師節正式下水,我們有幸來聊聊這艘期盼許久的國產第一艘破冰船。
  為何說期盼許久呢?因為此船的立項於2009年,經過了9年多才終於下水,真的是讓人望穿秋水。
  雪龍2號是由中船708所和芬蘭的阿克北極公司聯合設計,船長122.5米,寬22.3米,吃水7.85米,排水量13390噸,航速15節,續航力20000海裡,自持力60晝夜,成員90人,2-3節時連續破冰能力為1.5米(含0.2米雪),可前後破冰,尾部由螺旋槳碎冰,可突破20米的冰脊。
  然而雪龍2號的船體擁有38mm厚的鋼板,冰刀厚度達100mm,她擁有連續破冰能力達1.5米,比雪龍號(系從烏克蘭引進)的連續破冰1.2米的能力還強,不要小看那0.3米的差距,那可是相差三個級別,雪龍號破冰等級為PC6級,而雪龍2號是PC3級。
  在雪龍2號船艏底部,左右各有兩個自動定位的側推器,船底還佈置著箱型龍骨,這是為了能在浮冰區裡保護水下的水聲科研設備而專門設計的。
  雪龍2號的龍骨間距密度達到了400mm,這樣能有效的增強船體的強度,但也給施工帶來了難度,增加了焊接量,而且焊接的空間非常狹小,環境相當惡劣,然而卻沒有難倒江南人。
  有意思的是雪龍2號船尾部的海底門,它的功能是用來冷卻動力系統的,但它外觀卻設計得像百葉窗一樣,原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防止碎冰鑽進冷卻管道造成堵塞。
  雪龍2號的動力系統為全電力推進,尾部的螺旋槳吊艙可360度旋轉,也就是所謂的槳舵合一,又是螺旋槳,也是舵,因此其非常靈活,可在原地360度調頭。螺旋槳來自芬蘭,它採用了不銹鋼材質鑄造,因此能輕易的攪碎冰層,從而實現船尾破冰的功能。
  船艏甲板上有一座50噸的吊車,其下方為貨艙,艙內可存放集裝箱,甚至也可以在貨艙蓋的甲板上堆放集裝箱,但和雪龍號相比,其裝載能力算一般。
  雪龍2號是以科學考察為主,運輸為輔,因此上層建築裡的科研艙室非常的多。在其上層建築裡面集實驗室、住艙、駕駛室、機庫和直升機起降甲板於一體。
  裡面有水文調查專用的吊車,平時天氣好的時候可以伸出舷側艙門進行水文調查。位於船艙中部還設有一個月池,此月池是在氣候環境惡劣的情況下使用,它可以打開海底門將水文探測設備通過吊車將其放入水中採集水樣。
2018-09-14 08:03:49
jsoujsou
雪龍2號自身設計有穩定水艙,遇到惡劣天氣,可以減小船體的橫搖度。
  第2層甲板還有救生艇,一邊一艘,兩艘救生艇的承載能力是100人,可以滿足雪龍2號額定人數90人的逃生需求。
  第4層甲板就是直升機庫和直升機起降甲板,雪龍2號能搭載兩架直升機,一架為中型直升機,另一架為准中型直升機。機庫也非常的寬敞,裡面可同時存放兩架直升機,機庫的高度也很高,佔據了兩層甲板。
  第7層甲板就是駕駛艙,裡面的窗戶也是落地大窗,視野非常寬闊,而且前後左右都有窗戶,後面的窗戶是用來指揮直升機起降和作為備份的駕駛台。
  再往上就是羅經甲板了,上面能看到雪龍2號的代表性煙囪,就像是仙鶴展翅一樣,煙管向左右舷側彎曲,這是為了防止煙氣干擾直升機起降和熏燎桅杆上的雷達電子設備而設計的。煙囪的底部比較粗壯,帶有尿素罐有脫硫作用,非常環保。位於煙囪前方的雷達桅,上面將安裝有航海雷達和氣象探測設備等。
  雪龍2號的船尾甲板為科考作業甲板,佈置有3部吊車,有兩座折臂吊和一個A型門吊,其中大型折臂吊的起重能力為24噸。
  從以上雪龍2號的各種性能與裝備來看,其在破冰能力、科考能力、居住性、環保性和高科技等方面都遙遙領先于雪龍號,還有她是我國國產的第一艘破冰船,她的問世改寫了我國不能生產破冰船的歷史。(作者署名:浩漢防務)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8-09-13/doc-ihiixyeu7086134.shtml
2018-09-14 08:04:27
圖博館
俄為何仍堅持研發新型水上直升機 更適合其北極活動 2018-12-14 新浪軍事

  在法制“超黃蜂”、英制“海王”等具備水上起降能力的上一代直升機均告退役之後,俄羅斯的米-14系列水上直升機也如風中殘燭,僅剩下黑海艦隊克裡米亞的岸基航空兵仍裝備該機。
  但在近日,俄又在遠期的海軍航空兵裝備更新規劃中添加了水上直升機,將用於在北冰洋地區執行搜救任務,而不是像米-14發揮其兩栖性能,作為反潛直升機使用。
  首先,為適應直接著水和長時間停放的要求,機腹-內艙地板部分必須進行特化設計,水密和浮力保持都是必要措施。其次,著水瞬間波浪對金屬的衝擊力也不可小視,所以諸如“超黃蜂”、米-14和“海王”無一例外都採用了“船底”設計。
  毫無疑問,“船底”設計對於現代直升機而言是一塊極難處理的死重,其較大的尺寸以及需要額外浮箱提供浮力的特點更是會直接影響到直升機的氣動性能與搭載能力。
  而隨著艦船起降直升機的技術成熟,直升機兩栖就變得不再那麼重要。因此,無論西科斯基“海王”的繼承者S-92,還是直-8的繼承者AC313和直-18F身上,“船底”設計都已經不見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普遍具備水上迫降能力的複合材料機身。
  但正所謂“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複合材料機身“防水”的時間最多不超過30分鐘,而且無法在水面上保持長時間的平衡,因此,這一功能最多只被用於迫降後的成員逃生,無法被用於水面起降。
  但對於俄而言,這個落後且無用的“兩栖性能”卻確實能在北極地區派上用場。首先,遍佈凍土、雪原和冰原的北極地區本就不適合常規直升機起降,這是因為壓強較大的滑橇或機輪會陷入這些地形;其次,俄又沒有足夠的資金修築大量的鋼結構直升機起降平臺,蘇聯時期修築的設施也處於缺少維護的停用狀態。
  除此之外,俄同樣沒有能力繼續維持龐大的破冰船隊伍,俄自然將“遠端搜救水上直升機”推上檯面,為北極戰略提供了一個相對比較廉價簡單的後勤解決方案,但在北極爭奪日漸激烈的今天,這口遠水恐怕還不能解俄近渴。(作者署名:利刃/TO)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8-12-14/doc-ihqackac8662963.shtml
2018-12-15 07:42:15
圖博館
初步選址,中國離首個南極永久機場不遠了 2018-12-17 觀察者網

在南極這片大陸,中國一直都沒有自己的機場,給科研人員和科研工作帶來了各種難題。11月2日,中國第35次南極考察隊乘坐“雪龍”號科考船啟程,一個多月後,建機場的事有了重大突破……
  據新華社12月16日消息,中國第35次南極科學考察隊近日在南極冰蓋考察時,發現一處適合建設大型機場的成片藍冰區。科考隊對此將展開進一步勘探考察。
  這片藍冰區位於中國南極內陸考察出發基地西南方向直線距離約10公里處。記者看到,成片的藍冰平展裸露著,走在冰面上特別滑。科考隊員利用冰鑽,初步瞭解了冰的厚度等情況。據中國第35次南極科考隊領隊孫波介紹,藍冰機場可直接滿足各類大型飛機的起降要求,且飛機原有的起落裝置並不需要改造。目前,各國在南極共建有8個藍冰機場。
  南極大陸以及周邊擁有超過50座機場,跑道長度超過3000米的機場超過10個。這其中,美國擁有(或共有)的機場最多,達到了13個,俄羅斯為8個,英國、德國、法國、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日本和印度也都有自己的機場或者與其他國家共有機場。
  沒有機場,科研人員只能從國內購買一些容易保存的蔬菜帶到南極,或者依靠澳大利亞等途經國家的補給。在長期的科考過程中,科考隊員只能吃到土豆、大白菜、胡蘿蔔等幾種有限的蔬菜。除了新鮮蔬菜,生活必需品供應也是困擾我國南極科考的“老大難”問題。
  此外,沒有機場,科學人員只能乘船來進行科考。這就導致科研人員會在前往目的地的路途中浪費很多時間,不利於有效地進行南極科學考察研究。
  沒有機場,尋找資源也不方便。眾所周知,南極的各種資源,尤其是地下資源非常豐富。比如,南極的隕石是世界上數量最多、品質最高的,要深入腹地採集隕石,如果有飛機場,就能夠儘快運送隊員到達目的地工作。
  最重要的是,飛機場能救命。因為一旦遇到必須及時搶救的人員,飛機是最有效的運載工具。例如,我國在建立南極昆侖站中,在海拔4000米以上工作時,一位隊友出現嚴重的高山反應,生命危在旦夕,幸好得到美國“阿蒙森-斯科特考察站”派飛機營救,隊友化險為夷。
  當然,我國要建立南極飛機場並非易事。
《科技日報》此前曾撰文分析過在南極冰蓋上建永久機場有多難。首先是位置特殊,備選位置位於冰蓋。冰蓋好比蓋在南極大陸上的一床“被子”,但它是運動的。要建永久機場,首先要找到一個冰蓋運動比較均一且流速較小的區域。
2018-12-18 10:50:23
圖博館
為解決這個問題,一年前我國已在備選位址進行了為期一年的冰流場觀測並利用無人機進行了大面積的測繪。其次,冰蓋上覆蓋的幾米至幾十米厚的積雪無法滿足起降要求,需要對積雪進行“改造”。
  改造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先用雪鏟、吹雪機對積雪進行初步處理,然後用壓雪機壓實,再輔以雪犁,將積雪變成摩擦力大的粒雪表面。如此反復,難度可想而知。文章稱,計畫建造的這個機場規模不算大,但它對系統導航、通訊系統和氣象保障系統的要求並不低。比如為解決氣象保障問題,3年前,我國已在備選位置架設了自動氣象觀測站,積累氣象相關資訊。
  這次中國科考隊發現的成片藍冰區,建成後機場壽命和跑道強度都能夠得到保證。
“藍冰擁有良好的承載力、抗衝擊性和穩定性。美國的戰略運輸機環球霸王C17和大力神C130、俄羅斯的伊爾76運輸機和我國的運20大型運輸機,以及諸如空客和波音等超遠端商業飛機,都可在藍冰機場安全起降。”孫波說。
  據報導,中國目前在南極建有4個考察站,另有一個考察站正在建設中,但尚未有一個永久性的機場。在2015年至2016年進行的中國第32次南極考察期間,固定翼飛機“雪鷹601”在南極試飛成功,標誌著中國南極考察航空時代來臨。但中國科考隊常使用的機場是俄羅斯進步站的雪面機場,氣象保障、機場維護等均借助國外考察站力量完成。
  與適合大型飛機起降的藍冰機場相比,雪面機場適合雪橇飛機起降,不適合大型飛機起降。藍冰機場平整度較好,而雪面機場的雪需不停壓實。
  相關新聞
《築夢南極》| 中國南極科考實錄【全8集】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wXMmy5fUrVwQ93unf10K6LzyvhYiqNaq
2018-12-18 10:51:37
圖博館
中國海軍首艘風帆戰艦試航 實用性並不強為何還要造 2019-01-19 揚基幀察站

  2016年,“破浪”號命名開工並組建接艦部隊,在克服了我國相對缺乏同類船舶建造試航經驗等諸多問題後,歷經兩年多時間終於完工交付。作為一艘排水量1200餘噸的中型風帆訓練艦,該艦能夠容納50名學員實習訓練,提供的主要是以桅杆攀爬、帆纜操縱、天文航海等項目為主的傳統航海技能,理論上來說有助於培養海軍學員的勇氣與團隊協作能力。
  不過,筆者認為,由於風帆訓練艦與當代軍艦在航海領域的相通之處已經很少,又基本不具備武裝,鍛煉學員能力的實用屬性不算很強。但它畢竟屬於海軍,確能起到通過遠航開闊學員視野、與各國進行文化交流等禮儀性質的作用。而學員真正的專業技能培養,仍需從現代化的各類專業訓練艦艇上開始。
  實際上,從“破浪”號的動議、命名之初,筆者的朋友們就討論了我軍究竟需要什麼樣的訓練艦。比如施老就認為,若是以培養學員的團隊協作能力與傳統航海技能為出發點,以我國現有的工業能力,完全可以建造一艘無畏艦作為訓練艦,同樣能夠充分鍛煉學員的團隊協作意識、培養海軍文化。筆者覺得,這種觀點還包含了彌補人民海軍錯過波瀾壯闊的大艦巨炮時代,這一遺憾的心態。
  而養雞則認為,大艦巨炮是腐朽的帝國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象徵,人民海軍初創時代的家當——武裝機帆船+登陸艇才是朝氣磅礴的新中國海軍自己的傳統,敢於“木船打軍艦”、“小艇打大艦”、“海上拼刺刀”,才是革命先輩血性膽氣的體現。這樣不僅能結合軍校學員初級教學中的海上輕武器使用科目,更能讓學員親身回顧人民海軍篳路藍縷的光輝戰鬥歷程,體現的是一個不忘初心、賡續血脈。
  至於筆者本人,倒是對這類性質特殊的訓練艦艇並無什麼特殊想法。不過我卻在和他們的討論過程中開始思考,在專業訓練艦艇領域,新時代的人民海軍究竟需要什麼樣的陣容。
  截至目前,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主要的大中型訓練艦有81“鄭和”、83“戚繼光”號兩艘遠洋訓練艦,和82“世昌”號國防動員艦。其中“鄭和”與“戚繼光”兩艦主要用於培訓學員的航海業務、艦艇航行與操縱等技能,同時還裝備一些基本的火炮等武器,實際上屬於“體驗性質”的存在。
2019-01-20 09:09:12
圖博館
此外,2006年,北海艦隊某驅逐艦支隊將544“四平”艦移交給了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並在2010年更名為“旅順”。相比“鄭和”與“戚繼光”兩艦,“旅順”艦作為唯一一艘改裝過直升機起降甲板與機庫的053H1系護衛艦,理論上基本能夠為學員提供一個近似於現代化驅護艦艇的實習環境,積累在真正作戰艦艇上的實習經驗。
  比起在作戰部隊當一個需要特殊照顧的“獨苗”(544艦除改裝了直升機起降甲板與機庫外,還換裝了法制100毫米緊湊型單管主炮,324mm反潛魚雷等在當時較為獨特的裝備),到艦艇學院作為教學用艦確實也是個不錯的去處。不過,在轉隸艦院之後,該艦露面次數極少,也很少見諸報導。
  近年來隨著海軍裝備建設的發展,據筆者粗略估算,等到現有在建軍艦中那些一年內即可下水的主戰艦艇全部交付部隊,人民海軍具備區域防空能力的驅護艦就將達到70艘。“下餃子”伴隨的是對人才的需求量大幅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人等裝備”情況已經不復存在。
  此外,這些艦艇均具備全面的對空、對海、對潛以及航空保障能力。而我軍現有訓練艦雖然噸位較大、自持力很強,但在功能上仍以航海訓練為主。81艦使用的兩型艦炮早已不是我軍的主流裝備、82艦無固定武裝、只有83艦的76mm和30mm艦炮及部分電子設備與現役軍艦相同,總體來說,還無法滿足讓學員在艦上學習期間接觸更多的現役武器裝備和電子設備的需要。
  筆者長期所觀察的日本海上自衛隊,或許可以在這方面提供一定參考。海自長期擁有一套相對較完整的訓練艦陣容,除與我軍81、83兩艦定位類似的TV-3508“鹿島”號航海訓練艦之外,海上自衛隊第一練習艦隊還擁有TV-3513“島雪”、TV-3518“瀨戶雪”、TV-3519“山雪”,這三艘由“初雪”級通用驅逐艦改編而來的訓練艦,此外第一潛水練習隊還擁有“親潮”、“滿潮”兩艘訓練潛艇。
  在海上自衛隊年度遠洋航海訓練中,常有這些轉為訓練艦的舊式通用驅逐艦,乃至隸屬現役護衛隊的驅逐艦,伴隨“鹿島”號共同執行訓練任務,為其學員提供完善而較為貼近作戰部隊實際的教學實習環境。
  筆者認為,對於人民海軍來說,隨著海軍裝備的持續發展,國產三、四代艦艇的進一步批量服役,建造數量較少,改進潛力不足的二代艦乃至早期三代艦等此前“小步快跑”的成果,在主戰部隊中越發尷尬的地位將逐步顯現。但這些艦艇服役時間不長,總體來說艦況尚算不錯,就此退役或出售了事未免可惜。
2019-01-20 09:11:38
圖博館
而當初在與身邊好友討論時,筆者也腦洞出另一個方案,即將這些數量較少、型號較雜的作戰艦艇,陸續統一編列成為訓練單位——包括但不限於112“哈爾濱”、113“青島”、167“深圳”、525“馬鞍山”、526“溫州”等,就像海上自衛隊最近將“初雪”和“朝霧”轉向訓練用途那樣。
  首先,這擴充了學員海上訓練實習的平臺數量,有助於批量培養人才;其次,這些艦艇各有特色,動力系統涵蓋我軍主戰艦艇全部類型、同樣具備完整的對海、對空、對潛等能力,有利於學員實際體驗作戰艦艇的工作環境與氛圍,熟悉各類艦艇的特點。
  當然,這只是筆者個人不成熟的想法,也許對於裝備發展日新月異的人民海軍來說,建設更多側重點不同的訓練用艦艇、或者隨著作戰部隊陣容的充裕,而實行更加靈活的隨部隊實習制度,都未嘗不是值得一試的選擇。但無論如何,人民海軍新時代的航程,都需要許許多多新時代的人才來開拓,百年海軍,為之廟算於前,不為過也。
  相關新聞
  中国极地固定翼飞机“雪鹰601”18日成功降落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的昆仑站机场。
  回應
 錢多,沒地方花,搖擺唄。
 這叫補課!中國人近代的航海歷史太蒼白了,星辰大海需要底蘊,海軍人才需要海軍文化,有些事情不能用技術裝備來衡量,另外作為馬鞍山人堅決反對馬鞍山號改為訓練艦,馬鞍山號溫州號是054的開篇,還很年輕,改裝一下達到054A水準沒有問題!但是練習艦隊是好主意,民國時代就有練習艦隊,可以把二十年以上的老艦改裝轉去練習艦隊一邊訓練一遍退役或者出售
 噴,什麼都噴,不過應該造一艘中式的,再不造恐怕要失傳了。
 我國風帆時代的艦船,最先進的就只到鄭和寶船,鄭和寶船雖然先進但是它屬於平底平頭的,在海裡航行穿浪性太差抗風浪性更差,所以沒必要,被時代拋棄了就是拋棄了,幹嘛要什麼都撿回來?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19/doc-ihqfskcn8480876.shtml
2019-01-20 09:13:17
圖博館
同樣是撞冰山 中國雪龍號如何避免了泰坦尼克號悲劇 2019-01-23 新浪軍事

  央視報導,2019-01-19中國“雪龍號”破冰船在南極考察時,因天氣惡劣,撞上了航線上的一座冰山。
  但與“泰坦尼克”在撞上冰山後的悲情沉沒不同,此次撞擊後,“雪龍號”破冰船卻並無大礙的繼續任務,似乎是開了“免疫冰山傷害”的“魔法護盾”。
  實際上,“雪龍號”在撞上冰山後仍安然無恙的根本原因,是其破冰船構造帶來的“物理抗性”。
  首先,從正面看,大多數破冰船甲板並沒有明顯的外飄,船底卻在比例上寬不少(相對於一般船舶),其長寬比也較小,酷似一個錘頭,顯得很“敦實”。其船體鋼板也採用了更高的耐寒、抗衝擊標準,可以保證在極地破冰時一路衝擊而不受損傷。除此之外,專業破冰船的艦艏、加裝有特殊的撞角,用於切開不太厚的冰層,實現冰面快速通過。
  在對付冰封航道時,針對不同的冰層厚度和密度,破冰船主要採用三種破冰方式。
  一是直接“莽過去”,利用船首撞角,像切西瓜一樣切開冰層。實際上,許多指標較低的“切冰船”就是這麼做的(用於在春天在冰封港口開道)。這一方法主要用於冰層很淺的航區,這也是最輕鬆(對於船員而言)的破冰方式。
  在對付稍厚的冰層時,“一路平推”式的切冰法就不夠了,很容易出現碰碰船頂著冰層卻無法前進的尷尬情況。此時破冰船就要發揮“撞錘技能”了——先倒船一定距離,然後全力加速沖向冰層,利用巨大的動能破冰,整個過程就如放大版的攻城錘。儘管破冰效果好不少,但船上船員的“破冰體驗”會極差(如果事先不把自己固定住,立馬撞個鼻青臉腫)。
  最後一種辦法則相當“刺激”,破冰船會利用自身船艙裡的水櫃,先將水集中至船尾水櫃,翹起船頭,沖上冰層,再將水注回船頭水櫃,利用上萬噸的重量壓碎冰層。有時為了開闢足夠寬的水道,還需要通過向左右舷水櫃加水的方式改變重心,壓出更寬的水道。此時碩大的破冰船,就猶如一個在冰面舞蹈的胖子(全方位海盜船預定,不難想像船員暈船的感受)。
  儘管破冰船憑藉結實的船身,巨大的噸位和澎湃的動力,可以撞碎(或者壓碎)幾米厚的冰層。但由於冰層資訊有誤或是天氣驟變等原因,破冰船被卡在冰層中甚至是冰層上(無法壓碎冰層)的“卡bug”事件仍時有發生。在極地科考日益頻繁的21世紀,幾乎年年都能找到類似的破冰船被困消息。
2019-01-24 09:24:27
圖博館
實際上,為了防止倒船時浮冰損壞螺旋槳和主軸,大多數破冰船在船尾也安裝了類似的尾部撞角,方便在倒船時“撞開”退路。但是一旦遇到天氣驟變,身後冰層又恢復的情況,破冰船就只能在大自然的“bug角落”裡等待救援了。而在極地航行中,由於天氣變化往往很快,加之冰山在雷達上的回波不穩定,極易與海浪、浮冰混淆,因此霧天撞上冰山也是常有的事,也由此不難看出極地航行的風險。
  冰山雖然顯眼,但在導航雷達上卻很難分辨
  說起“雪龍號”,這艘中國現役唯一一艘極地科考船,它的命運倒是與“遼寧艦”頗為相似——都是蘇聯解體前夕開工,後都因無力建造險些淪為“爛尾”專案,差點留在烏克蘭慢慢銹蝕。1993年,中國以1790萬美元的價格向烏克蘭赫爾松船廠買下了這艘兩萬噸的“半成品船”。赫爾松船廠還按照中方要求,將其從一艘極地貨輪改造成了帶有破冰能力的極地科考船(改裝費打包在1790萬美元裡,算很划算了)。
  自此,蘇聯計畫中極地貨輪在東方“C位出道”,成了中國的極地科考“旗艦”。在此後的20多年裡,它經歷了中國所有的大型極地科考專案,見證了一座又一座極地科考站的建成,搭載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國極地科學家,堪稱中國極地科學的“第一功臣”。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雪龍”號本身的缺陷也漸漸暴露。由於其原先是作為極地貨輪設計的,儘管事後中國對其進行了多輪破冰改裝,但其破冰效果仍不算世界頂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國深入南極的科考工作。此外,由於中國僅有這一艘大型極地科考船,每逢其回塢整修,許多極地科研專案就不得不“放一放”、“等一等”,為此,中國也迫切需要新一艘極地科考船。
  2018年9月10日,新一代“雪龍2號”破冰船終於在萬眾矚目中下水了,除了更新的設備以外,它還有一個顯著的亮點——與大多數破冰船不同的,它在遇到較厚冰層時,可以調轉船頭,利用船尾螺旋槳“削開”冰層,安全而高效,也無需擔心“冰層卡bug”的問題。
  今年七月,“雪龍2號”就將開始它的第一次極地航行,在經歷了20多年的“單打獨鬥”後,老“雪龍”終於迎來了“新兄弟”,在擁有雙航母之際,中國也將步入雙極地破冰船時代。(作者署名:軍武次位面)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19-01-23/doc-ihqfskcn9713828.shtml
2019-01-24 09:25:09
圖博館
地球北磁極 加速移向俄羅斯 2019-02-10 聯合報

北極動也不動,永遠停在原處。指引指南針頭的「北磁極」卻從1831年起,就從加拿大的北極圈往俄羅斯西伯利亞移動。而且「北磁極」移動速度越來越快,近年來每年挪動約54.7公里,這讓科學家須提早一年修正「全球地磁模型」。
此模型由英美軍方委託科學家製作,按例每5年修訂一次,距今最近的一次修訂在2015年。從英美軍方、北約組織、民用導航系統到手機裡的Google和Apple地圖都倚重此模型。
磁極漂流和地球深處的變化相關。磁極產生於液態的外部地核,外部地核的主成份是液態鐵、液態鎳,這些高溫液態金屬在地底流動時產生電子流,電子流進而衍生出磁極。
1900年至1980年間,北磁極的移動速度約為每年9.6公里,但在過往20年,移動速度增快到約每年38.6到49.8公里。有些科學家認為在地球深處,有極高溫的液態流正在推挪磁極,有些科學家則認為地球的南北磁極正在互換位置。
對此,地球物理學家貝格恩表示:「不用太擔心。就人類歷史的厚度來看,這好像有點怪,然就地質時代而言,這純屬自然現象。地球的磁極本來就會移來移去。」

北極熊大量入侵!俄島嶼居民嚇到足不出戶 2019-02-10 聯合報

俄羅斯新地島(Novaya Zemlya)當局宣布進入緊急狀況,共52隻北極熊出現在該區的人類屯墾區域。北極熊因為氣候變遷,被迫登陸尋找食物。
新地島有數千名人口,俄將北極熊列為瀕臨絕種動物,禁止獵殺也拒絕發布射殺許可證。
官員表示,這些北極熊漸漸不怕巡警和警告訊號,這代表如果嚇唬北極熊的方法不奏效,選擇性射殺恐成唯一解套辦法。
平民生活備受威脅與干擾,部分民眾不敢離家,家長也不願孩童去上學。
北極海的海冰因氣候變遷消融,北極熊被迫改變狩獵習慣,花更多時間在陸地找食物,結果可能更容易與人類發生衝突。
2019-02-11 09:09:36
圖博館
中國在南極中山站安裝雷射雷達 觀測水準已超過美國

  科技日報2019-02-22消息,雷射雷達專案負責人、中國極地研究中心研究員黃文濤21日向科技日報記者透露,國內首台採用原子濾光器的窄帶鈉螢光多普勒雷射雷達,已在南極中山站順利完成安裝和調試,這將為研究極隙區中高層大氣對太陽風粒子注入的回應以及與全球大氣環流相互作用等科學問題提供寶貴的觀測資料。
  黃文濤說,中山站所在的極隙區緯度位置獨特,是太陽風能量和粒子能直接進入地球空間的重要視窗,電離層與中性大氣耦合最為緊密,是開展極區高空大氣物理現象研究的理想場所。該地區中高層大氣的觀測資料對理解和預測大氣層的活動和變化至關重要,此前相關觀測為空白。
  早年我國曾在中山站佈署過一套相對簡單的雷射雷達,但受設備觀測能力和工作環境所限,沒有取得令人滿意的成果。此次佈設的雷達結構複雜,調試又在極晝環境下進行,雖然原子濾光器將太陽背景雜音壓制了幾萬倍,強背景下調試難度仍然很大。
  據瞭解,在天空晴好、無大片雲層遮擋時,該雷達可24小時晝夜連續觀測,獲取極隙區中高層大氣溫度和風場觀測一手資料。
  目前美國擁有三台類似雷射雷達,但佈設在南極麥克默多站的雷達由於只配備了垂直方向的發射接收系統,不能測水準風。“在南極,我們的雷達觀測水準是最高的。”黃文濤說。
  該專案得到了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支持,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等團隊負責實施。黃文濤同時提到,雷達的一些關鍵設備如雷射器、光電倍增管還依賴進口,我國需加大這方面技術研發。
  相關新聞
中國極地考察船「雪龍號」2019-1-19撞冰山2019-2-15駛離南極回航完成多項科考任務
2019-02-23 10:09:31
阿楨
「不能變新南海」 美要增兵北極 2019-05-07 聯合報 編譯李京倫/報導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六日在芬蘭出席北極理事會部長級會議期間說,美國打算加強在北極地區的軍力和活動,以牽制俄國和中國大陸在這個資源豐富地區「咄咄逼人的舉動」。他並批評大陸想在北極圈地區推動一帶一路計畫,把北極海變成新南海。
北極理事會八個成員國在芬蘭北部羅瓦涅米市開會(北極理事會是一個國際論壇,關注鄰近北極的政府和原住民面對的問題,美俄是成員國,中國是正式觀察員),龐在會議前夕警告,放任中國影響力擴張,很可能導致國家債台高築貪腐叢生、低品質投資、軍事化和自然資源不受控制地遭到剝削。他說:「難道我們希望北極海變成新南海,充斥著軍事化和互別苗頭的領土聲索?」
龐表示,中國自稱是近北極國家,但中國到北極地區最近也要一千四百五十公里,「只有北極國家和非北極國家,不存在第三類國家,中國這樣宣稱什麼也得不到」。
龐說,北京當局二○一二年到二○一七年在北極地區總共投資近九百億美元,企圖享盡「北方航道」的利益。北方航道取道俄國北方海面,大幅縮短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航行時間,由於冰層融化而日漸可用。中俄兩國想讓北方航道成為一帶一路計畫的一部分。
大陸外交部北極事務特別代表高風回應說:「龐培歐說這是權力競技場,若說競爭,讓我們瞧瞧誰能交到更多朋友。」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說,美方個別人士對中方參與北極事務的批評指責與事實不符,完全是顛倒黑白,別有用心。他說,在北極問題上,中方主張保護環境、合理利用、依法治理和國際合作,「中國不會越位介入完全屬於北極國家之間的事務,但在北極跨區域和全球性問題上,中國也不會缺位」。 另一方面,龐培歐譴責俄國「挑釁」,指控俄國企圖再度將北極地區軍事化。
龐培歐說,為了遏制競爭對手在北極地區的野心,美國將「進行軍事演習、加強軍事駐兵、重建破冰艦隊並多給海岸防衛隊經費」。
2019-05-08 08:32:08
阿楨
中俄聯手開發北極 美官員:中俄對全球構成威脅 2019-06-05 聯合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抵達俄羅斯進行國是訪問。行前習接受俄媒聯合採訪時表示,將開發利用北極航道為「一帶一路」建設同歐亞經濟聯盟對接合作提供新契機。
西方專家一直不看好北極航道,不過在習表態後,讓俄有了定心丸,兩國將聯手開發航路,並共同開發北極,占據有利位置。
  回應
聯合報反華記者陳言喬別這麼無恥,美國才是對全球構成威脅,全世界都知,你這個智障不知?
凡是美國插手的地方,都造成當地災難。如阿拉伯之春、顔色革命、伊拉克、敍利亞,委内瑞拉..
只要不是我美國當家作主的決定, 就是威脅.
美國真正的意思是, 對美國的"全球獨霸利益"造成威脅...

一帶一路危機(楨:?) 中歐班列 補助對半砍 2019-06-06 聯合報

在一帶一路戰略居關鍵地位的中歐班列,去年爆發式增長長達6300列,相當從2011年至2017年累計開行量的總和,提前兩年達陣「年開行5000列」目標。不過,中歐班列已經淪為「沒有政府補貼,肯定開不了」的窘境,中國財政部已經訂出補貼退場機制,壯士斷腕逐年降補貼至退出,規定2018年補貼不超過運費的50%,2019年補貼不超過40%,2020年將不超過30%,誰能更早形成市場化運營機制才會是真正贏家。

一個貨櫃補貼4000美元,中歐班列還能丟掉「學步車」嗎? 2019-03-13 航運信息網

政府的補貼只是中歐班列的「學步車」,中歐班列總要學會自己走路。中國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所所長王國文曾表示,現在政府補貼還不能完全取消,未來可以把補貼強度降下來,就像其他補貼政策一樣逐漸調整。
2019-06-06 08:53:38
阿楨
防堵中共?別小看川普要買格陵蘭的訊息 2019/08/30 吳介聲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公開表達向丹麥購買格陵蘭(Greenland)的意圖,要白宮幕僚們研究可行之道,此舉被丹麥朝野與格陵蘭官方迅速反駁。川普此番有違外交儀節的突兀之舉,雖反映川普的典型風格,卻也引起許多輕蔑與嘲諷。然而,這些嘲諷或許小看了川普聚焦格陵蘭的重要訊息。
  位於北極圈的格陵蘭是全球最大島,海洋資源與礦產豐富,面積是台灣的60多倍,超過216萬平方公里。全島約八成面積長年冰封,居民不到六萬人,九成為格陵蘭因努特原住民。
  政治方面,格陵蘭雖隸屬丹麥,但在1979年公投決定自治領土地位之後,內政自治,軍事與外交則仍屬丹麥;經濟方面,主要依賴漁業以及少數的觀光業。格陵蘭超過六成的年度預算必須仰賴丹麥挹注,而這筆每年高達4.8億歐元的長期經濟挹注,也對丹麥造成不小負擔。
  在全球暖化的趨勢下,北極圈逐漸浮現新航道,開發潛力大增。格陵蘭的冰封區域逐漸縮減,水力發電能量增強,觀光潛力也亮眼。重要的是,格陵蘭包括稀土、鑽石、石油、鐵礦、天然氣等豐富資源,引起大國的關注,而在北極圈的戰略位置,更受矚目。
  格陵蘭在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已具有相當戰略地位,當時盟軍將格陵蘭視為從北方箝制納粹擴張的重地。二戰之後冷戰時期,美軍在格陵蘭建立圖勒空軍基地(Thule Air Base),成為美軍乃至北約在北極圈的重要軍事據點。至今,該基地仍然可以協助控制衞星與攔截洲際導彈,對美國長期全球戰略佈局極為重要。此外,丹麥身為北約重要成員國,也是美國長期穩定的戰略合作夥伴。
  中共企圖昭然若揭
雖然中國版圖離北極甚遠,中共毫不掩蓋經略北極圈、發展「冰上絲路」之企圖。2018年初,中國首度發表《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中,還自稱中國為「近北極國家」,積極規劃經營北極圈航線與天然資源,研擬「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涉北極的合作」。可見格陵蘭作為北極圈要地,對中共佈局全球以及一帶一路的重要性。
  回應
美國霸淩世界已久,讓中國崛起平衡一下世局,未嘗不是好事?況且各國尋求擴張國力,乃天經地義之事!老想讓美國維持霸權,不知用意何在?意識形態作祟,無法中立平衡看待這個世界!
2019-08-31 09:47:45
阿楨
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通過驗收 為目前世界最大萬米級載人艙

央視2019-10-25報導,近日,由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球殼建造完成並通過總體集成單位驗收,作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萬米級載人艙,建成驗收後,潛水器將進入全面總裝階段。
  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製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作為我國自主研發建造的全新一代載人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將超過一萬米,也就是世界海洋最深處——馬里亞納海溝。載人潛水器,最大的特性和優勢是帶人下潛,作為潛水器最核心的部件之一,球殼經過3年攻堅,建造完成並通過驗收,其性能和指標滿足總體要求。
  載人潛水器球殼可搭乘三人下潛,有三個觀察窗,正前方為主駕駛窗,兩側窗為乘客使用。人員從頂部進入後,關閉艙口蓋,球殼就成了完全密閉的環境。球殼既是潛水器的“駕駛室”,也是乘客唯一的活動空間。三個成年人乘坐這個直徑不到2米的球殼還是非常擁擠的,只能採用半跪半坐的姿勢,也不能同時站立。潛水器往返萬米深海並進行海底作業,預計需要10餘小時,潛航員和乘客要面臨在長期封閉空間中對身體的考驗,以及在幽閉隔絕環境中對心理的考驗。
  載人球殼使用的鈦合金材料之前一直被廣泛適用於航空航太領域,科研人員發現,鈦合金用於深海裝備更為理想,擁有諸多優越性和獨特性。
  首先,鈦具有強大的防腐功能,幾乎不腐蝕的特性大大提高鈦合金載人球艙的耐用性。另外,要克服深海壓強,鈦合金不僅強度高而且具有彈性,可以在下潛和上浮的過程中,保持硬度不變形。
  目前正在建造的萬米載人潛水器,具備覆蓋全球海洋100%海域的作業能力,尤其是載人球殼,作為潛水器的主結構之一,可以說是極限設計極限製造。
  回應
之前殼體是找俄羅斯幫忙加工,現在算補齊短板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10_25_522764.shtml
2019-10-26 08:21:45
阿楨
專為南海設計 陸海鯨潛航創紀錄 2019/11/09 中時電子報

  除了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海鯨2000」無人潛航器外,天津大學研究人員也已完成「海燕」號無人潛航器的系列水下測試。
  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的「海鯨2000」無人潛航器擁有人工智慧技術,以及各式感測器,近日它在南海完成了長續航力性能驗證,連續航行37天,航程達2011公里,締造了大陸同類型自主水下載具(AUV)連續航行距離最遠的紀錄。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9日報導,這次它執行任務的航線雖然仍是祕密,但按照它的航程來看,輕易就能涵蓋西沙和南沙群島附近的爭議海域,並返回解放軍在海南三亞的海軍基地。
  
「海鯨2000」外型有如魚雷,約3米長、重約200公斤,最大工作深度可達2,000米,最大航行秒速超過1.2米。目前它能攜帶溫鹽深、流速剖面儀、溶解氧、濁度計等物理和生化感測器。據中科院說,「海鯨2000」具有多種航行模式,還有自主觀測作業模式,可滿足不同海洋環境特徵的動態觀測需求。不過,他們不願詳細說明,為何中方要針對南海打造這款無人潛航器。
  然而,「海鯨2000」並不是世上航程最長的無人潛航器;例如,綽號為「小艇麥克船臉」(Boaty McBoatface)的英國的自動長程潛航器(Autosub Long Range),據稱航程長達6,000公里,續航時間更可達6個月。
  可是北京正加足馬力,參與無人潛航器研發競賽,也是全球率先將相關技術投入軍用的國家之一。為了延長「海鯨2000」的航程,中科院研究團隊想出獨特的混合結構,讓它能在不同模式下運作,以節省能源。它能向傳統潛艦般巡航,或是像漂浮的瓶子般,隨波逐流。
  中國大陸並不是唯一關心自身在南海戰力的國家,近幾十年來,美國和盟國除了在當地廣泛部署了監視網,也定期在爭議海域巡邏,以蒐集情資。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91109001080-260417
2019-11-10 08:34:54
阿楨
暗能量探測相機拍下SpaceX“衛星火車”,天文學家們怒了 2019-11-20 觀察者網

“將衛星發射到太空中不代表你就是天文學家。”一位天文學家在推特上喊話美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著名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這位億萬富翁試圖通過其“星鏈計畫”(Starlink),為全世界提供太空互聯網服務。這項計畫涉及到向太空軌道發射12000個設備,形成一個“衛星群”。
不過,雄心勃勃的計畫背後,是天文學家們的怒火。因為已經有證據證明,這些衛星的光亮會使天文望遠鏡“失明”, 天文學家不得不等“衛星火車”通過,才能繼續探測。同時,因為資料即時在檢測,這還增加了科研人員的資料處理工作量。
  回應
這個計畫其實就是用大量垃圾佔領寶貴的軌道資源
說的太好了,馬斯克就是一個嘩眾取寵的人物
一邊賣“環保”車,一邊把垃圾扔上天……這很發符合發達國家的做派嘛……
一邊在海灘上撿塑膠袋拍照發推特,一邊把成千上萬噸的有害垃圾扔給不發達國家。
2019-11-21 08:25:54
阿楨
長征5B剛發射成功 美國就搞了個十分惡劣的太空計畫 2020-05-07 新浪軍事

  長征-5B剛剛成功完成首飛,美國就搞出了一個在月球開發方面十分惡劣的“圈地計畫”。
  美國不但在加快自己的載人太空飛行計畫,同時還想在把人送到太空之前先下手為強。
  華盛頓正在醞釀的這項協議,使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阿密提斯(Artemis)月球新開發計畫命名,稱為阿密提斯協議,在未來12年中再度把人和國際空間站送上月球。合作對象不包括中俄,在簽署國建立的開發基地四周設置“安全區”,防範敵對國家或公司在附近操作,對基地形成破壞或干擾。說白了,這份協定的目的是先下手為強,設定一個所謂的“法律框架”,但國際社會中不存在這樣的法律,美國是1967年外太空條約的締約國,天體和月球“不能以主權聲索、使用、佔領等任何其它方式被國家所佔用”。
https://mil.news.sina.com.cn/jssd/2020-05-07/doc-iircuyvi1759139.shtml
  相關新聞
NASA計畫2023年發射月球空間站 2020-05-07 新浪科技
2020-05-08 10:06:54
阿楨
我國“海鬥一號”全海深潛水器成功進行萬米海試

2020-06-08,中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完成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後順利返港。在航次中,由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主持研製的全海深自主遙控潛水器“海鬥一號”完成了首次萬米海試與試驗性應用任務,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我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在馬里亞納海溝,“海鬥一號”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10907米,再次刷新我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科考中,“海鬥一號”完成了對“挑戰者深淵”全球最深區域的巡航探測與高精度深度測量,獲取了關鍵資料;並利用其搭載的全海深機械手完成了多次萬米深淵坐底作業、深淵海底樣品抓取、標誌物布放等科考任務,為我國深淵科學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技術手段。
https://www.guancha.cn/industry-science/2020_06_08_553361.shtml
2020-06-09 07:56:32
阿楨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裝機總容量1600萬千瓦,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2020-11-26澆築到頂,為2021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最大壩高289米,壩頂弧長709米;壩身佈置有6個導流底孔、7個泄洪深孔和6個泄洪表孔,大壩主體混凝土澆築總方量達800萬立方米,共分為31個壩段。2017年4月大壩開始澆築以來,沒有產生過一條溫度裂縫。

抗百年大旱 全台擬建3新水庫 2020/11/29 中國時報

明年嘉南一期稻作休耕,台灣缺水危機不斷升高,讓水庫興建必要性再次浮上檯面。經濟部已進行或規畫,預計在北中南各興建一座新水庫,分別是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二(第二水庫)。另在短期內,將先進行全台7座水庫「壩體加高」計畫,兩者完成後,將可抵抗百年大旱。
  回應
 說不缺水不缺電的菜渣症腐,現在一直要蓋火力發電還要蓋水庫,倡導非核家園廢掉核電卻偷偷啟用.高雄很缺水,美濃水庫才是最佳選擇,為什麼不建?
 DPP當年領頭反對美濃水庫,環團都不反對3新水庫了?
 環團是的側翼組織,DPP都完全執政了還能指望他們放個屁嗎?
 喔,DPP建水庫,是為百年大計。共產黨建水庫,是禍國殃民。
 白癡的官員,現有水庫不解決清淤,不做水土保持,光一直挖做新水庫,破壞環境又耗費民脂民膏。817誰選這政府真是愚蠢到了極點.
2020-11-30 09:47:31
阿楨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輸電

2020-11-27,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向電網輸出第一度電。這對中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華龍一號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其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可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華龍一號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國產化率達85%以上。每年預計發電近100億度,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出口一台機組,相當於出口30萬輛小汽車價值,可創造約15萬就業崗位,全壽期可以創造約1000億元人民幣產值。

嫦娥5號2020-11-24成功發射:開啟大國未來新能源爭奪戰

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三,用氦三的反應爐沒有中子不會產生輻射,也就不會危害環境。月球蘊藏至少一百萬公噸的氦三,足以供至少一萬年發電所需。美國國安事務教授福瑞希指出,就算真的有辦法把氦三運回地球,打造出能使用氦三的熱核反應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月球挖礦是政客為太空計畫爭取經費而自圓其說的藉口,這招美國以前就用過,現在被中國拿來用。英國RAL太空實驗室主任說,中國具備相關技術,也有財力延攬相關人力物力,更有戰略動機這麼做。歐洲太空總署ESA專家︰月球採礦成本太高,就商業角度而言不切實際。
  相關新聞
中國探月採氦三礦?專家嗤之以鼻
川普政府計劃聯合他國制定規範月球採礦的太空法律框架,俄指美違反了冷戰時期簽訂的外太空條約,俄宣布與中合建月球基地跟美NASA打對台
2020-11-30 09:51:27
阿楨
外媒:美疫情歧視沒走 亞洲飲食歧視來了

美聯社2020-12-20稱,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大肆傳播,再加上“疫情最初起源於中國”這一說法的推動,亞裔美國人受到的偏見也愈發嚴重。
文章指出,一些初步的證據顯示,病毒源於蝙蝠,之後又感染到其他動物,進而可能使得武漢一處生鮮市場的人受到感染,類似的市場除了售賣普通鮮肉、魚類和蔬菜之外,還銷售活禽等。這些資訊很快就在美國被曲解,社交媒體上還出現了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表情包,把中國人描繪成食用蝙蝠、傳播病毒的人,甚至將“亞洲食物骯髒不堪”這類老套說法重新搬上檯面。而現任總統特朗普一再將COVID-19稱為“中國病毒”的做法,更是火上澆油。“說我們吃狗、蝙蝠還是老鼠,這些歧視又老套的傳聞依然存在。”以反種族歧視內容為主的烹飪雜誌《捍衛中國食譜》創辦人克拉倫斯•關(Clarence Kwan)說,這種錯誤的成見在疫情期間又迅速出現,反映出亞裔遭受歧視的情況的改善極為有限。
本月,真人秀《廚藝大師》的參賽者菲莉•阿米蒂奇-馬丁在其社交媒體Instagram的個人簡介中使用了“骯髒食物精緻化”等字眼,宣傳自己是亞洲美食專家。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歷史學教授艾倫•吳(Ellen Wu)指出,將亞洲食物稱為“骯髒或攜帶疾病的食物”的種族主義言論可以追溯到19世紀50年代,而“中國人吃老鼠肉或狗肉”的錯誤觀念植根于白人工人的排外觀念中,他們把來自中國的外籍工人當作自身經濟困境的替罪羊。
  相關新聞
最後一片“淨土”被新冠攻破: 智利南極基地36人全部撤出 中國南極長城站一切正常
2020-12-26 07:45:34
阿楨
讓世界仰望的是中國深海挖礦船,每天租金130萬 2021-2-5

稀土是國家戰略性資源,中國正是因為掌握著大量的稀土資源,才得以在西方強大的科技實力面前殺出一條血路。遺憾的是,日本卻是看得見吃不著,因為他們沒有深海挖礦所需的技術,現在,這項技術卻被我國掌握。
我國已經全球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深海挖礦船的國家。“鸚鵡螺新紀元”號,全長227米、寬40米、排水量達4萬多噸,大小堪比中型航空母艦。
船上有著完整的配套採礦系統,水下機器人,大型甲板吊車,直升機平臺,還能裝載39000噸礦石。集採礦作業,航行,居住生活服務功能為一體。船上的物資能夠確保該船連續工作5年,最深可在2500米深的深海作業,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深海採礦設備。
它是由迪拜的船東下單,然後交給福建船舶馬尾造船廠來承建,最後再租用給加拿大的鸚鵡螺礦業公司,但是設計確實交給新加坡的設計公司。因此,挖礦船的核心技術和所有權都不歸中國。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我們的建造就毫無技術含量,設計和建造完全是無法分離的兩個領域,許多設計都是全新的嘗試。我國海工裝備80%以上依靠進口,而研發和設計進口更是被歐美等國壟斷。在原材料方面,我國絕大多數抗腐蝕性海洋材料依舊需要大量進口,僅2014年,中國腐蝕材料的成本就達到2萬億元,相當於當年GDP的3.34%。2018年,我國在抗腐蝕性材料方面整整損失7000億人民幣。
那麼這艘深海挖礦船能給我國帶來怎樣的商業利益呢?首先,租給加拿大一天的費用就達到130萬元,僅靠出租每年就將獲得4.745億元,而且想租都不一定能夠租到。日本就曾經想要插隊,為此甘願付出雙倍的價格,最終卻依舊被我國拒絕。
2021-12-30 09:47:52
阿楨
此外,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也將提高,帶來的收益將超過百億。不僅如此,我國海洋資源的開採能力也將因此進一步提高。比如旋轉導向鑽井技術。這是用於我國“深海一號”能源站的創新技術,而這種技術一直被各國保密,在之前根本不賣,同樣只能用租。每年的租金高達5萬美元以上,而且整個使用過程禁止參觀,我國直到2020年1月,中石化才完成這方面的技術攻堅。類似的還有運輸天然氣的專用船舶LNG船上的殷瓦鋼技術,這種鋼能夠讓船隻在零下163攝氏度工作,我國在2017年才完成技術攻克,成為為數不多能夠製造LNG船的國家。海洋的科技競爭已經展開,幸運的是,我國的科技已經逐漸趕上,雖然在某些方面依舊薄弱,但是卻有了追趕的底氣。

深海採礦爭奪戰 - 科學人雜誌

深海底部有豐富礦核,藏量堪比陸上礦藏,各國已展開採礦作業,卻也衝擊了深海生態系。科學家正加緊研究步伐,設法減少危害,以防生態浩劫。

深海採礦--維基百科

深海採礦,或深海開採是一種新近的採礦程序,從海床或洋底開採礦物。地點通常選在蘊藏有大片豐富的錳結核或者海底熱泉附近,距離海平面有 1400 公尺到 3700 公尺不等的距離。這些湧泉是形成大量海底硫化物的良好條件,而這些硫化物之中會包含一些有價值的貴金屬,例如銀、金、銅、錳、鈷和鋅。開採所使用的器械,則是利用液壓泵或者使用桶裝方法,將原礦帶到地表以後再加以處理。如同其他現存的採礦程序一般,深海開採具有高度環境污染的爭議性。
2021-12-30 09:49:59
阿楨
永續漁業大挑戰|餐桌上的鯖魚、竹筴魚越來越小隻? (公視-我們的島1157集 2022-05-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qc9ZjQf7Q
  回應
或許大環境氣候改變有影響,但是捕撈過度絕對是最大因素,漁民靠海維生,如果自己不重視這個問題,誰來幫忙都沒辦法解決。
明知數量越來越少,卻越抓越多,然後怪天怪海怪政府。就是不會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近10多年中國漁業崛起,大量學習他國捕撈技術,中國向外擴張至全球掠奪,台韓日本都是苦主,捕撈影響不止鯖鰺在世界各魚區 秋刀魚.魷.鰹鮪..等
中國大陸在福建沿海已開始發展鯖鯵魚類的人工養殖了,而且他們每年休漁3~3.5個月,確實也意識到漁業資源枯竭與發展人工養殖的重要性!
枉費了台灣四面環海,原本豐富的海洋生態卻被一些沒素質的漁民破壞濫捕濫抓的這麼嚴重,沒魚抓沒收入自作自受活該。
千萬不要去相信漁會所說的話。這幫人,無所做為,大都是在養老的。
台灣人短視近利,台灣漁船誰甩你,宜蘭會抓就跑台中寄船,台中會抓再跑別的地方,反正抓有魚就好,要靠多近就靠多近,網子卡住拉斷當海底垃圾就好,真的抓沒魚,再跟漁會哀一下又有補助可以領,誰甩你!報導又如何!
有廣大唯利是圖的漁民 自作自受 自作孽而已 可憐了台灣的環境生態
2022-05-31 10:07:08
阿楨
中方南海休漁制度侵犯菲方管轄權?外交部:不接受無端指責

2022-06-01,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中國從5月1日起到8月16日在南海實施伏季休漁制度,是保護中方管轄海域海洋生物資源的正常措施,也是履行包括《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國際法義務的具體體現。中方不能接受菲律賓外交部的無端指責。我們希望菲方客觀正確看待,並切實履行南海沿岸國義務,共同促進南海漁業可持續發展。
  回應
菲收了美方什麼好處?又開放美軍基地又碰瓷中國休漁期。
菲反复横跳太正常了。菲被西方殖民几百年,二战前是米国殖民地,“独立”后也没有去殖民化,原宗主国对菲律宾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對菲的起伏我們是有心理準備的,它什麼時候開始鬧騰,我們就在黃岩島填土造島!

台灣"勵進號"遭中國海警船跟蹤騷擾,菲律賓不滿召見中外交官抗議 2022-06-01 三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o5IccDsa5Y
  回應
中國真的很離譜,處處生事
這是美國常說的自由航行,沒有違法任何國際法。日本也派船跟蹤寮寧號。菲有種,瞻敢擊沉中國海警執法船隻嗎?嘴泡而已。
釣魚台是台灣的?中華民國ROC的?
塔綠斑民進黨送釣魚臺給日本了
中華民國不捍衛南海,那就由大陸來捍衛吧。
應把中國海警船擊沉
嘴炮,都忘記2013年菲律賓射殺台灣漁民了,大陸船艦會保護台漁民
2022-06-02 08:21:49
阿楨
永續漁業大挑戰|餐桌上的鯖魚、竹筴魚越來越小隻? (公視-我們的島1157集 2022-05-23)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9qc9ZjQf7Q
  回應
或許大環境氣候改變有影響,但是捕撈過度絕對是最大因素,漁民靠海維生,如果自己不重視這個問題,誰來幫忙都沒辦法解決。
明知數量越來越少,卻越抓越多,然後怪天怪海怪政府。就是不會想想是不是自己的問題。
近10多年中國漁業崛起,大量學習他國捕撈技術,中國向外擴張至全球掠奪,台韓日本都是苦主,捕撈影響不止鯖鰺在世界各魚區 秋刀魚.魷.鰹鮪..等
中國大陸在福建沿海已開始發展鯖鯵魚類的人工養殖了,而且他們每年休漁3~3.5個月,確實也意識到漁業資源枯竭與發展人工養殖的重要性!
枉費了台灣四面環海,原本豐富的海洋生態卻被一些沒素質的漁民破壞濫捕濫抓的這麼嚴重,沒魚抓沒收入自作自受活該。
千萬不要去相信漁會所說的話。這幫人,無所做為,大都是在養老的。
台灣人短視近利,台灣漁船誰甩你,宜蘭會抓就跑台中寄船,台中會抓再跑別的地方,反正抓有魚就好,要靠多近就靠多近,網子卡住拉斷當海底垃圾就好,真的抓沒魚,再跟漁會哀一下又有補助可以領,誰甩你!報導又如何!
有廣大唯利是圖的漁民 自作自受 自作孽而已 可憐了台灣的環境生態
2022-06-02 08:25:18
阿楨
全球首艘智慧型無人系統科考母船“珠海雲”正式交付使用 2023-01-12

“珠海雲”是南方海洋實驗室的成果,船長88.5米,型寬14.0米,型深6.1米,排水量2100噸,最大航速18節,經濟航速為13節。該船擁有寬敞的後甲板,可搭載多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海、潛無人系統裝備,可執行海洋測繪、海洋觀測、海上巡檢及部分調查取樣等綜合性海洋調查任務。其設計建造貫徹了“綠色智慧”“無人系統科考支援”和“未來感”等設計理念,主體設備國產化率高,動力系統、推進系統、智慧系統、動力定位系統以及調查作業支援系統等均為我國自主研製。
2023-01-13 09:45:28
阿楨
'23.09.27【觀點│世界一把抓】呂禮詩:幽靈艦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w_ftt-kECc

美幽靈無人艇劍指黃海?前艦長揭真正目的

由美國國防部戰略能力辦公室開發的「幽靈艦隊霸王計劃」中的2艘同級無人姊妹艦水手號和遊騎兵號,2023-09-18同時現身日本橫須賀港。是先進無人船艇首次出現在美軍前沿部署區域;此前,幽靈艦隊最遠曾出現在夏威夷海域。前海軍艦長呂禮詩強調,幽靈吳人艦除了幫神盾艦載運標準6型飛彈,未來還可能到黃海、東海、南海測試,電磁頻譜戰的電磁截收才是美國真正的目的。
  相關新聞資料
美軍「幽靈艦隊」悄悄溜進橫須賀 衝著大陸來
  回應
商業補給船甲板上擺了一個貨櫃改裝成軍事用途,居然是美國軍事強權的選項,讓人意外!
美國人說,中國造艦能力是美國的232倍,美國爸爸怎麼認慫了?
笑死人了,正因為美國船艦上面還有美國士兵,大陸才手下留情,現在無人艦艇來了,剛好給大陸當活靶子
這麼厲害?那黃海軍演為什麼要跑?

【Tech點評】美國南海預演「幽靈艦隊」穿越未來,夠好笑! 2021-04-07

《幽靈艦隊》是美國軍事小說的經典,描繪2026年中美終於一戰,這是全新的數字化、人工智能(AI)戰鬥方式︰「戰爭在地球上空210英里處打響:中國的新政權為奪全球能源,毫不猶豫發射一道鐳射,摧毀了美國的關鍵通信衛星,中國的黑客同時侵入美國國防部網絡;另一方面,俄羅斯戰鬥機和無人機對日本沖繩美軍基地發動突襲。在中俄配合之下,夏威夷被佔領了…。」
故事反映美國防禦系統完全不堪一擊,中國在短時間內取得太空、網絡及海空控制權。不過,這種開頭就緊張刺激的畫面,旨在製造「荷李活式」的反高潮。美國忽發奇想,把退役的「幽靈艦隊」推上前線,與中國決一死戰。
美國想窮兵黷武,全球軍費支出已經很重了,哪來額外資金?如是看來,與拜登年齡相約的美國「幽靈艦隊」,這一切不足為奇。
2023-09-28 08:32:00
阿楨
無人機、艇、潛超級航艦?中國「珠海雲號」科考船正式交付

「珠海雲號」2022年5月下水,短短半年,完成建造、海試,2023-01-12交付使用。美媒以「具有顯著的軍事用途」的角度觀察、報導,稱「珠海雲號」可支援作為各種無人平台(包括空中無人機)的母艦。珠海雲號全長88.5公尺,型寬14公尺,型深6.1公尺,最大航速18節,經濟航速為13節,設計排水量約2100噸。後甲板有寬闊平台,可搭載多種不同觀測儀器的空、海、潛無人系統裝備。

中國無人艇領先世界 或顛覆未來海戰模式 2022-06-14

中國第一艘百噸級無人艇「諜照」2023-01-12下水,全球只有中美建成百噸級無人艇,「諜照」200噸比美國「海上獵人」140噸大,綜合電力系統、隱身設計和整體式桅杆等技術都比對手勝一籌
,最大航速20多節,可在6級海況安全航行。該船低噪音、智能化、高隱身等特點,加上成本低、不必考慮人員傷亡,非常適合代替有人艦艇作偵察、反潛、掃雷和電子戰;日後她可能直接加入航母編隊,執行前哨任務。

中國無人水面載具

  遙望者二號
在2018年5月下旬,廣東省軍民融合企業雲洲智能的「遙望者二號」武裝無人艇在中國南海萬山群島海域進行了一次大規模56艘無人艇「多艇協同」技術測試,展示了無人艇集群保持隊形、動態任務分配、隊形自主變換、協同避障、容錯控制等多項測試科目(包括自動避開島礁、模擬穿過橋洞等),展示用於海上軍事行動的潛力。2018年11月珠海航空展中,雲洲企業展出了八型無人小艇,包括瞭望者二號,艇長7.5m,寬2.7m,排水量3.7噸,最大航速45節,航速22節時續航距離310海里,能在4級海況以內作業,具有全自主、半自主、遠程手動遙控、人工駕駛等多種駕駛模式。搭載光電和雷達系統,艇艏裝置一座四聯裝導彈發射器,採用光電成像制導,最大射程5km。可承擔敵情偵察和精確打擊任務,用於海上島礁、邊防水域巡邏警戒,可對海上中小目標實施精確打擊;此外,也可配合兩棲部隊對近岸移動、固定目標實施精確打擊,並對大型目標進行集群失能性打擊。
2023-09-28 08:36:15
阿楨
JARI-USV武裝無人水面載具
中船重工於2018年4月在阿布達比舉行的國際防衛展(IDEX 2018)首度展出的JARI-USV,長度15m,寬4.8m,型深2m,吃水0.2m,排水量約20噸,裝備兩部1200馬力的柴油主機,最大航速42節(78km/hr),最大續航力500海里,能在4級海象以內正常作戰,5級海象以內能高速航行,6級海象以內能正常航行,能自主作業12小時。艇上裝備多功能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整合光電傳感器、導航雷達、通信天線、衛星通信天線、旋轉式探照燈以及多種武器系統。武裝方面,JARI-USV艇首裝備結合了30mm機砲以及雷射導引火箭莢艙的遙控武器站,以及兩個四聯短程防空飛彈裝垂直發射器,載具兩側各裝一座324mm魚雷發射器。能單獨運作,或群集多艘組織群蜂(swarm)攻勢。
  「諜照」百噸級(中型)無人艇
  「虎鯨」三體大型無人艇
在2023年2月底在阿布達比國際海事防務展中,中國船舶集團首次在國外展出此種三體無人JARI-USV-A「虎鯨」(ORCA),全長58m,寬23m,深4m,排水量420噸,最大航速42節,可載70噸任務模組。能同時處理超過600個目標,透過艇上各種感測器蒐集水上、水面與水下戰場態勢。可裝備各式武器,包括機槍、反艦飛彈、火箭發射器、防空飛彈,具備水面作戰、超視距反艦打擊、沿岸攻擊與防空作戰能力;此外,還配備反潛作戰籌載,包括火箭推進魚雷、艦載魚雷發射器等,,攻擊7公里以外的敵方潛艦。「虎鯨」也能攜帶小型無人飛行載具(UAV)或水下無人載具(UUV),能部署這些載具進行協同作業,此外也能與其他有人與無人平台共同作業。
http://www.mdc.idv.tw/mdc/navy/china/usv-china.htm
2023-09-28 08:41:23
阿楨
南極冰層底下 專家:有古河流蹤跡 2023-10-26

根據《每日科學》報導,英國杜漢大學的研究團隊使用衛星與回聲探測掃描南極東部一塊約32000平方公里的區域,結果發現在冰層底下發現由河川切割成的河谷與山脊,據估計該河谷可能在1400萬年前形成,但不排除可能比南極東部全面被冰雪覆蓋的3400萬年前還要久遠。
因冰川的重量遠大於河流,因此南極等會產生大量冰河的地區,地表應該多為冰河地形,如U型穀、鼓丘或外洗平原等,但卻出現河川地形,杜漢大學地理系教授詹米森表示,南極冰層下的地形會影響南極冰川如何移動,若能對南極地形有更多瞭解,有助學界瞭解全球暖化下,冰川融化對周圍國家的影響。
「人類對南極表面的瞭解,甚至比火星表面還少!」杜漢說,地球雖然會有氣候冷暖週期,但此地的狀況顯示,南極東部的氣候應長年穩定,即使海水面上升、冰層減少,但外營力(風、流水侵蝕)對此區的影響甚小,這也有助於科學家對長年冰封的南極有更多瞭解。
《CNN》提到,依據古氣候資料顯示,南極在3400萬年到1400萬年前,均溫可來到設置3到7度,比現在還要高,而且河流周圍應該有植物存在。此論文被發表在《自然通訊期刊》,科學家希望透過此論文,推估未來氣候暖化下,地球可能的生存條件如何。
2023-10-27 10:00:2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