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10 06:47:17| 人氣2,984| 回應36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學者真好賺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者真好賺?瞧你評的像《文化很好賺》一樣酸!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6090/20060405071627/

酸啥?本館不用「學商兩棲」「一魚三吃,以書養書」,單靠生活所餘,便能藏書二萬冊、影音文物各數千。

愛書人龔顯宗 用筆耕賺買書錢【聯合報07.11.04記者徐如宜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龔顯宗是愛書人,數萬冊藏書堆滿了研究室、宿舍和四間房子;最近書又快「滿」出來(楨:太不會裝了吧,本館廿坪便能藏書二萬冊、影音文物各數千)。著作等身的他說,買書不像抽菸喝酒,是最沒有後遺症的嗜好。
64歲的龔顯宗,是國家文學博士,專長領域為中國文學史、明清文學、古典小說、婦女文學等。小時候家境不好,不過祖母的兄長是詩人林友笛,念過書的祖母教他以閩南語背詩詞;小學時偷看父親的三國演義,後來是教了三年小學才報考大學。
書在他心中,和家人同等重要。為了買書,他可以把其他的生活開支全省下來;大學時很單純,月初只要把1個月300元的伙食費先交給學校,「確保自己不會餓肚子後,剩下來的錢就可以盡情的買書了!」
多年來一直買,書愈來愈多。為了藏書,除了研究室和宿舍外,他將台南的三間房子、嘉義朴子家裡,統統用來放書。數萬冊藏書中,最多的是文、史、哲類,然後是政治、經濟、社會科學類,藝術、音樂類也不少。
「有些書要精讀,有些書略讀即可。」他說,像鹿橋的「人子」,就讀了五遍以上,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與體悟。這麼多書,怎知哪本書放在哪兒呢?記性很好的他不會買重複的書,哪本書大概放哪兒,都在他的腦子裡。
買這麼多書,可需要不少錢呢。龔顯宗不藏私的公開「撇步」,那就是「以書養書」!雖然前前後後出了卅本書,但大都分屬於學術書籍,賣得不多,版稅有限。
他勤於筆耕,例如一本「女性文學百家傳」,1個月1篇,1篇發表在平面媒體稿費5000元;寫了80篇後,集結成書收版稅;其中內容可以再衍伸進行學術研究,發表在期刊上,再賺稿費,每個層面的讀者群都不同。「這叫一魚三吃,以書養書!」可作為愛書人參考。

兼職作家正職教授 大勢所趨?2007/11/02【校園特約記者楊玲

近年來「兼職作家、正職教授」被冠上「學院作家」的專稱,對當代文學產生不小影響,國北教大語文與創作系最近更舉行「學院作家學術研討會」深入探討。
中國新文學副會長古遠清認為,學院作家是20世紀以來台灣文學的「勁旅」,有助提升作家素質,包括白先勇、王文興、鄭愁予、楊牧、張曉風、夏志清等當代重要作家,均是從學院的搖籃中孕育出來。
有趣的是,大陸與台灣剛好的相反,重要的作家多活躍於圍牆之外,如舒婷、王安憶、王蒙等重量級作家,因文化歷史因素,均未曾上過大學。
聯合報副刊前主編陳義芝表示,中國學院作家由來已久,著名如曹操、曹植父子為首的「建安文人集團」、乃至現代文學中無人不曉的胡適、徐志摩、卞之琳等人。他以詩人為例,認為學院詩人多具有對形式與體制有所追求、喜歡探索真理及重視生命的意義等的特色。
詩人孟樊則以日治時期著名學院作家杜國清,引入的新客觀主義為切入點,認為起源自德國的新客觀主義,深切地影響了台灣詩壇,成為研究台灣學院詩人不可輕視的關鍵。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黃維樑說,在學院作家當中,余光中可算是最有「本色」。因為余光中把學者作品中的「博雅」之氣表現淋漓盡致。
國北教大語創系李嘉瑜副教授則認為張曼娟是當代學院作家的奇葩,在正統文學與通俗文學當中自成一家,成了「中間文學」的代表,也改變了大眾對暢銷作品如言情小說的刻板印象,提升了大眾文學的精緻度。
韓國東國大學文學院金榮哲院長對作家李昂十分推崇。他認為李昂是台灣女性主義文學的代表,在傳統男尊女卑的觀念下,李昂以《花季》、《殺夫》等經典作品,勇敢展開對女性的審視及人性的深層窺視。

防轉私校 坐領雙薪 公立大學教授延退10年2009-11-09 中國時報 林志成
 
     公立大學每年約五百位教師退休,有些人轉到私立大學任教,同時領兩份薪水,又阻礙年輕博士進大學任教機會,不符社會公平正義。教育部表示,正著手修改《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領月退條件由「七五制」改為「八五制」,強迫公立大學教授延後十年退休。
     國民黨立委洪秀柱表示,最近她辦公室接到許多年輕人的電話,他們都擁有國內或國外大學博士學位,想要進大學教書,卻不得其門而入。他們都說,公立大學教授退休後,紛紛轉私大任職,一邊領政府月退俸、一邊領私校全額薪水,還卡住私大教職名額,他們很不滿。
     洪秀柱表示,少子化問題愈來愈嚴重,未來有幾十所大學可能倒閉,一大堆大學現職教師要失業;如果又放任公大教授退休後轉任私大,年輕人更沒機會。這個問題已造成「不同世代間的對立」,政府應設法解決。
     目前公立大學教授服務滿二十五年、年滿五十歲得支領月退休金,即「七五制」。「八五制」是公立大學教授服務滿二十五年、年滿六十歲才能領月退休金。
     教育部統計,近三年共有一五一三位公立大專院校教師退休,絕大多數是五十多歲退休。
     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說,公立大學教授五十多歲辦退休已形成「風潮」,但他們沒有真正退休,而是被私大以更好條件挖角,除了領政府月退俸、還領私立大學高額薪水。這種「領雙薪」現象有違社會公平正義原則。
     吳武典表示,他幾年前到美國拜訪一位老教授,這位教授聽到台灣學術界「領雙薪」現象,直呼「世界上怎麼會有這麼好的事」。
     美國的私大如果接受政府補助,公立大學教授退休後轉任過去,只能有一份薪水。
     對雙薪現象,教育部人事處長陳國輝表示,現在要從調整退休制度著手,擬從「七五制」改成「八五制」,一旦在立法院修正通過,往後公立大學教授要比現在延後十年退休,減少領雙薪的時間。
 
公校無路私校無門 年輕博士晾著2009-11-09 中國時報  林志成特稿 
 
     目前國內在學博士生約三萬人,每年三千多人畢業。在少子化及國立大學教授退休轉戰私立大學兩大風暴襲擊下,年輕博士進不了大學任教,長期下來,台灣學術界新陳代謝慢,非國家之福。
     台灣少子化問題愈來愈嚴重,預估到民國一一○年,可能有六十所大學面臨倒閉,未來有幾千名大學教師要失業。
     因為學生愈來愈少,大學每年只會縮減教師員額,開新員額機會不太。
     以興國管理學院為例,因為招生成績不佳,今年一口氣解聘十多位教師。在這種狀況下,年輕博士要進大學任教,只能靠有教授退休,他們才有可能補進去。
     但在教育部評鑑制度下,台灣學術界近年出現一個現象,大學教師流動方向是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對做」,公立大學吸收私立大學出色教師,私立大學則向公立大學退休教授招手。兩邊都將年輕博士晾在一旁,不願給他們機會。
     現在年輕博士要在大學工作,有人是當兼任老師,賺鐘點費。
     一名博士表示,他在全台各大學跑透透,一周兼十六堂課,鐘點費共四萬多元,扣除交通費,所剩無幾。
     一名博士的養成耗日費時,即使一路讀書順遂,拿到博士學位可能三十歲了,可見讀博士是一項大投資。但現在的台灣社會卻讓這群高階人力找不到出路,他們愈來愈哀怨。
     台灣每年培育一大堆「土博士」,加上國外回來的「洋博士」,如果好好運用,可為國家做出重大貢獻。台灣學術界如果不給年輕人機會,形同在一池死水裡玩,長遠下去,必然不利學術發展。
 
私校:國立退休教授 僅占少數缺2009-11-09 中國時報 朱芳瑤/台北報導
 
     現今教職一缺難求,國立大學教授提早退休,轉到私校任教,引發公平正義問題。但私立大學強調,國立大學退休教授在私校任教者比例並非很高,年輕博士只要有好表現,還是有獲聘機會。
     私校常祭出重金挖人,國立大學也是一個頭兩個大。台大主任秘書廖咸浩說,有研究產出的老師提前退休轉任私校,當然是學校的損失,校方一定設法留人。無奈大學教授薪資不夠彈性,一旦國立大學有老師被挖角,能加碼留人的空間很有限。
     「私大不可能通通聘國立退休老師,」世新大學校長賴鼎銘強調,該校教師來自國立大學退休者,不到全校老師的一成。校方還是喜歡聘有潛力的年輕老師,「從頭培育起,更能對學校產生認同感。」
 
教授薪情差 大師難留 新秀難招2009-11-09 中國時報 陳至中/台北報導
 
     大陸、香港、新加坡等地近年積極向台灣學術人才招手,根據非正式統計,大陸公立學校已有十五%的教授平均月薪超越台灣,且差距正逐漸拉大。學者憂心,台灣的薪資條件再不改善,不僅優秀教師會被挖走,也很難再吸引潛力新秀,學術界將出現嚴重新陳代謝問題。
     台大副校長陳泰然表示,一九九三年到大陸訪問時,老教授一個月才領五百元人民幣,現在已成長到一萬元人民幣,月薪十萬人民幣者比比皆是。
     大陸十五%的教授 月薪超越台灣
     陳泰然憂心的是,香港、新加坡薪資條件領先台灣已是多年的事實,但畢竟規模較小,威脅仍能應付。可怕的是最近大陸急起直追,政府敢投資、敢挖人,政策也非常配合,教師薪資彈性化,同一系的教授薪水甚至可以差到五倍。
     相較之下,台灣教授比照公務員,薪資相當「扁平化」,優秀者和一般人薪水一模一樣,很難吸引一流大師來台,連自己的優秀人才也可能外流而保不住。
     對岸近來又祭出眾多手段,針對「Hi-Index」(高引用率)教師,除了政府每年補助人民幣一百萬,各大學還會額外加碼五十萬左右,「拿這個條件來台大挖人,一堆人會被挖走!」陳泰然相當憂心。
     薪資扁平化 卡住學術界新陳代謝
     對於台灣的大學來說,期待政府改變薪資扁平化的問題並不容易,許多學校只好自籌經費加碼。以台大為例,數年前在教授上加一級「特聘教授」,以校務基金每月給予多十%至二○%的薪水。但仍不夠,去年又再加一級「講座教授」,加碼五○%至四○○%,專為保住院士級與國家講座級的教授。類似措施在成大等五年五百億「頂尖大學」也多有設置。
     成大校長賴明詔也擔心,除了資深教授可能被挖走,台灣也很難吸引到具有潛力的新人。另方面,若大學加強爭取「大師級」教授,在經費的餅沒做大情況下,勢必會擠壓年輕人的機會。
 
提升競爭力 學者有建議 求生之道 一. 補貼薪資 二.減少時數2009-11-09 中國時報  陳至中
 
     隨著全球化趨勢及中國大陸的崛起,國際間學術人才競爭愈演愈烈,台灣學術界在激烈競爭中,逐漸失去優勢。學者建議,除了讓大學自籌經費補貼薪資,也能朝減少授課時數、增加研究計畫中的人事費用著手,改進「齊頭式」的平等。
     鄭瑞城擔任教育部長時代,就曾和國科會討論,計畫將國科會管轄下研究計畫案管理費中的人事費,從上限十五%調至四十%,以迂迴方式為學者加薪,但該方案被行政院打回票。日前馬英九總統召集跨部會座談,出席單位包括教育部、國科會、中研院,以及中研院士朱敬一、台大副校長陳泰然、成大校長賴明詔等人談及該方案的可能性。
     當時會議並無結論,賴明詔表示,主要困境在於經費有限,餅很難再做大。
     例如,教育部早就給大學三十%的薪資彈性,但如果沒有額外經費,要加一人的薪資,就只能減另一人,沒有學校敢這麼做。
     陳泰然也說,國科會的計畫人事費若提高,勢必得降低核准率,刷掉更多計畫,牽扯到眾多既得利益,「一定會有很多人在報紙上罵!」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長楊玉惠表示,從國科會計畫著手雖然可行,但可預期的反對勢力很大,日前行政院已決議暫不考慮,改朝從檢討整理薪資結構的大方向著手。
     此外,學者也提出幾個可行方法,賴明詔認為,要吸引潛力新秀,可從減輕教學時數著手,現在台灣新進教授動輒要上三、四門課(一周六至十二小時),光備課就來不及。學校可多聘兼任教師,專職教學,讓正值旺盛的教授多點時間放在研究上。
     陳泰然也認同該想法,學校應對新進教授有更多保護,例如減少授課時數,給予生活津貼和住宿補助等,「尤其是在台北,租個房子等於減薪一萬多元!」
     但要有配套措施,陳泰然說,例如比照哈佛要求新人需在六年內受檢視,不合格就淘汰。台大正研擬要求新教授的學術生產力應排在所屬單位前十五%,「要比老教授還要行,才會有進步!」

「當臨時工 早知就不讀博士了」2009-11-09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四十一歲的阿宗花了九年在國內頂尖大學取得歷史學博士,但因找工作不順利,目前在教育部搶救高階人力失業的擴大就業方案中,做為期一年的臨時性工作。而他有高中同學畢業當警察,起薪就五萬多,他感慨,「早知道就不要讀博士了!」
     「學生來源減少,現在大學幾乎開不出新教師名額,加上私立大學為讓評鑑成績好看,紛紛找公立大學退休教授任職,堵死了年輕博士的機會。」阿宗感慨說,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他不會讀碩士、博士。阿宗的高中同學中,有七個人當警察,二十歲開始工作、起薪就五萬元。阿宗說,他晚同學二十年才開始工作,現在薪水四萬多元,真不知讀博士要幹什麼?
     年輕博士任教之路艱難,造成正在讀博士班學生心生警惕。清大光電所博士班一年級王奕智說,要在大學取得教職非常困難。除非再到國外進修,然後好的研究成果,加上有力人士推薦,才可能找到教職。
     目前在英國倫敦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的林柏儀打算學成後回國服務,但他已感受到不小的就業壓力。他說流浪博士不只是個人的損失,也是國家的損失。台師大名譽教授吳武典則指出,有些年輕博士一份薪水都領不到,資深教授卻領兩份薪水,教育部大學評鑑制度是「元凶」。教育部高教司長何卓飛回應,如果大學評鑑制度不夠好,可以檢討改進。但年輕博士進不了大學當專任教師,主要是學生人數減少,學校開不出新教師員額所致。
 
誰在乎教育均貧現象?2009-11-09 中國時報 【郭 位】

     英國《泰晤士報高等教育特刊》(簡稱高特)今年九月公布的二○○九年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台灣僅台大一校以第九十五名列二百強。至於前幾天公布的上海交大(簡稱上交)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台灣也只有台大列入前二百名。我以為台灣有些大學,如清華、交大等實力都被低估。然從全台教育投資比重(佔國家生產總值的五.九一%)及台灣優秀勤奮師資特性看來,如此成績,反映出台灣高教均貧的現狀,以及由此造成的結果,值得反省。
     法國人口逾六千四百萬,大學數僅八十多所。相比之下,台灣人口約法國的三分之一,卻有兩倍之多的大學,資源嚴重稀釋。政府推出五年五百億追求卓越(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今年全年預算達四百億台幣),僧多粥少,無如杯水車薪,研究品質因稀釋而下降。指考七分能上大學,全台碩博士學位擁有人直逼八十萬,碩士畢業生當學士畢業生用,學位因淡化而貶值。如此種種,不一而足,亟需改善。
     台大去年高特排行落到百名外,校方不滿意。今年首次進入高特百名,理應歡欣鼓舞,然有學生對「百大」反感,名士又多指摘,認為校方只注重論文增產以求排名上升,忽略了學生需求及大學的社會責任。其實,台大的論文發表相對而言在此次高特排名中並非排名上升的主因。須知即使後兩項顧慮表面言之成理,其實也與評鑑意見相左。由此看來,台大並未忽略學生的需求,而且還頗為社會認可。
     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少有人注意品質管理。高等教育機構也不例外。大學評鑑從入學標準及學生畢業後的表現、教授的教研、大學資源的多寡、學校的推廣,乃至對社會應負的責任及國際化的影響包羅甚廣。其中有些可實體評量(tangible),有些則不具實體評量(intangible)性。
     對教師作教學評鑑,四十多年來,廣受採納,為品質保證的濫觴。依據學生的反饋評鑑教師的教學與依據發表論文的質量而評定研究成果的做法,已為教研評鑑指標實體評量的重點,為世界各大學普遍採用。至於大學對社會的貢獻,及學生因受教而對社會長期的影響等,則因不具實體評量性而鮮有具體研究,易淪於自說自話的陳年傳統。不該成為反對教師評量、發表論文及提升排名等的常用藉口。
     高特及上交兩項具公信的國際排名指標所依據的評鑑標準,未必人人贊同。然而依據客觀條件的排行榜普遍為各界採用。不論在海內外,許多公司錄用員工時,都用以參考。某些公司甚至明文規定不面試排名低的學校的畢業生,往往新人的起薪點也與畢業學校的排名關係密切。中學生選校升學,也會看大學的聲譽或排名。此中的取捨,就包含了可實體評量的評鑑。
     大學的特色專長,或許在總體排行榜上難以充分顯現。各學科排名榜,則可視為一個重要參考指標。其實,中學生選校不選學科是不明智抉擇,因為各大學特別學科的排名與全校的整體排名可能大有不同。選校不選學科既造成社會資源的浪費,也未能提供年輕學生最佳選擇。各中學有義務就畢業生的興趣來選擇最佳的學科,避免選取較佳排名大學中表現較次的學科。此外,各中學及家長也應就學生本身對環境的適應性提供選校選學科的參考。
     與此類似,碩士、博士生應追隨與自己興趣專長相似的優良導師,而避免過多考慮大學甚至學系的排名。
     無論做學問、服務社會或製造產品,都講究品質。國際及科系排名可評鑑大學及學科的教研質素,其標準、細則雖非十全十美,但評鑑的理念不錯,值得探討與重視。僅著迷於排名固然將引人走火入魔,未必可取。但若無國際評比,任由各大學自說自話,其結果更令人無所適從。
     大學教研評比不應淪為政治化工具或情緒化發洩。台灣各界對於高等教育應本著提升品質的精神,多多努力。(作者為香港城市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
 
另參本館:
 
 瘦馬與肥貓   教革會 流浪教師  教育亂像 過勞死  多錢入學當然公平 能者多「導」 學者真好賺 大專自生自滅 中國大學排名  大學評鑑  系所猝死 繁星黑洞 《搶救大學》 《國家精英》 《教改錯在哪裡?》 《人:學術者》 《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 《教育社會學理論》 《文憑社會》

台長: 阿楨
人氣(2,984) | 回應(3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時評文藝 |
此分類下一篇:假科考之名
此分類上一篇:潔癖氣喘症

塵俠
書怕潮風濕氣
ㄚ楨大哥的寶貝藏書
恐怕為了如何保存 免受濕霉侵襲
可傷透腦筋吧~

這你別擔心
他怎會讓愛書受罪呢

除濕機?防潮室?
還是把書裝進肚裡
逢天放晴便外出曬書?
2007-11-11 22:49:43
版主回應
只要不發霉

即使發霉,擦下就好
何必費電,又非啥善本書
再說已全在書虫肚裡
2007-11-12 07:35:40
退稿
退稿:遺珠和退稿函的藝術

‧聯合文學 2007/12/20 Knopf出書橫跨學門,文學、歷史、科學、環保一一特出,新人、耆宿兼顧,通俗、學術並立,開張近一世紀來,目錄裡有十七位諾貝爾文學獎及四十七位普立茲獎得主,堪稱美國出版業的「黃金標準」。【文/彭淮棟】

一九五○年,一部著作的原稿從荷蘭送到美國當紅出版公司Knopf試探機會,Knopf依例發交讀稿員預審,審稿報告說,此作「至為沉悶,內容是典型的家庭拌嘴、瑣屑的煩惱及青少年的情緒,乏味無趣」,銷量必定乏善可陳,因為全書幾個主角既非美國人所熟知,亦非特別引人入勝,「即使在這種題材合時的五年前面世,本人也看不出此作有何機會」。Knopf內部斟酌後,回絕此書的英譯版權。
安妮.法蘭克的《少女日記》,亦即《安妮日記》,改投十五家出版社,吃盡閉門羹,投到雙日(Doubleday),始獲收留,一九五二年付梓而紙貴,迄今已賣逾三千萬本,盛況彌新,高踞出版史暢銷榜,老少皆讀,詮釋日新。
Knopf在一九一五年由二十三歲的猶太人阿爾弗列德‧克諾普(Alfred A. Knopf)創辦於紐約,兢兢業業,兼經營得法,開店十年即成美國出版界傳奇,其後更努力經營大西洋兩岸市場,名氣漸高,克諾普夫婦與編輯群從一九二○年代起勤走歐洲尋訪作者,挖掘新秀,此後數十年旅蹤遍及世界各地,Knopf成為歐洲、亞洲、拉丁美洲作家的首要美國出版公司,並且眼光尖嗅覺敏而頻得文學潮流之先,簽下「哈林文藝復興」的一批作者即為著例,先鞭網羅約翰‧厄普戴克也是一例,在鼓勵女作家方面也貢獻出色,早期有名的例子是簽下維拉‧凱瑟(Willa Cather),連出她十六部作品。 Knopf也信任名家推薦,由此而出版的名家和名著包括華勒斯‧史蒂文斯、一九二四年湯瑪斯‧曼的《布登布魯克家族》(Buddenbrooks),及一九二一年季伯倫的《先知》。湯瑪斯‧曼在歐洲即結識克諾普,流亡美國後兩家人過從尤密,大作家日記三天兩頭記載和克諾普吃飯。
Knopf出書橫跨學門,文學、歷史、科學、環保一一特出,新人、耆宿兼顧,通俗、學術並立,開張近一世紀來,目錄裡有十七位諾貝爾文學獎及四十七位普立茲獎得主,堪稱美國出版業的「黃金標準」。另外,克諾普創業之初即取法歐洲,考究書籍用紙、顏色、字體、裝訂,網羅設計名家,成品風格獨特,蔚為美國書籍美學重鎮。Knopf作者陣容堅強,書相突出,內外兼美,的確搶眼。
Knopf成為出版界黃金標尺,唯尺有所短,目光如炬,亦有盲點。天下出版業者誰不以伯樂自期,但失之交臂的千里馬的確不少。Knopf將近一世紀的檔案目前由德州大學人文中心(HRC)收藏,分作家資料、原稿、稿件處理細節、審稿報告、國際版權往來、翻譯交涉等幾個專檔,極為寶貴,其中包括Knopf的退稿專檔,裡面有數千件退稿案與讀稿員的報告,而以一九四○至一九七○年代為主體,許多擲地作金石聲的大家名家之作不入Knopf讀稿人法眼,退稿理由尤其有意思。
波赫士(Jorges Luis Borges)之作「完全無法翻譯」,以撒‧辛格(Isaac Bashevis Singer)「波蘭來的,而且又寫有錢猶太人」,女詩人席維亞‧普拉斯(Sylvia Plath)「確實沒有足夠值得我們留意的真實才華」。Jack Kerouac名作《在路上》(On the Road)上月問世五十周年,歐美文壇熱烈回顧,當初所得評語是「他狂熱而倉促混亂的散文完美表現垮掉世代(Beat Generation)那些發高燒似的江湖遊蹤。然而這就夠了嗎?我不以為然」,此作「才華嚴重誤用,散漫,有頭無尾,銷量必小,(如果出版)各方書評八成要冷嘲熱諷,氣憤填膺」。賽珍珠的《大地》也退回,讀稿人認為美國人「對任何以中國為題之作都沒有興趣」。歐威爾的《動物農莊》無緣於Knopf,因為「動物故事在美國不可能賣得動」。美籍法裔名家阿娜妮絲‧寧(Anais Nin)所得評語是「她不具商業價值,本人還認為,沒有藝術價值」。凡此評語,堪稱藝林妙論,我們以後見之明視之,未免謬論。
一九五五年起兩年內,在Knopf碰壁的大家包括沙特,以及歷史學家泰勒(A.J.P. Taylor)和芭芭拉‧塔克曼(Barbara Tuchman)。文學方面有納布可夫的《洛莉妲》(Lolita),和黑人大家包德文的《喬萬尼的房間》(Giovanni`s Room),前者「太辣」,後者「糟透,無可救藥」。
德州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David Oshinsky檢索Knopf的退稿檔,在九月九日《紐約時報》談這些遺珠憾事。一九四○到一九五○年代,Knopf將為數可觀的稿子交給某位筆尖忒毒的審稿人,這位仁兄狠刮一位知名歷史學家,直指她「研究不足,令人震驚」,文筆則「至為乏味」。一位前途看好的學者,文筆「只比博士班的英文好一點點」,內容則「研究資料如山,只產生一隻小老鼠」。屠殺既畢,滴血之筆附上一行「又及」,請Knopf高層在退稿函中「勿提本人姓名」。兩位學者的退稿改投他處出版,佳評如潮。
進HRC網站,看裡面提到的Knopf收、審、退稿制度,允稱細心嚴密。Knopf雇有文探,在海內外物色人才,原稿通常由經紀人送交Knopf,由一位以上編輯或Knopf的特約讀稿人或初審者(reader)過目,原稿附一張「白紙」,供reader置評。reader多屬望重一方的學者,來稿初看可用,再由其他reader覆審後定奪,覆審人有時多達十位,包括克諾普夫婦。決定接稿之後,編輯聯絡作者,建議Knopf認為有必要的修改,並啟動出書細節,合同定稿有財務部參與,書稿若可能涉及毀謗、淫猥之類法律問題,則稿子須經Knopf律師讀過,以便因應。此外就是設計、印製、促銷、廣告等下游作業。
稿子的取捨,終審權在克諾普夫婦與總編輯史特勞斯(Harold Strauss)。史特勞斯對日本雅有興趣,眼光亦高,三島由紀夫、大江健三郎、川端康成都是他引進Knopf。
退稿函經常由克諾普親筆,他愛才識貨,但有時也未能免俗,在商言商。普林斯頓大學歷史學家帕默(R.R. Palmer)名著《民主革命的時代》(The Age of Democratic Revolution)以「決難打平七千七百五十美元的製作總成本」而見棄,結果克諾普鐵口失金。英國著名史學家普蘭姆(J.H. Plumb)寫的華波里(Sir Robert Walpole)傳,是「史學佳作」,但「在美國假使能賣七百五十本,已屬天幸」。克諾普割愛新左外交史之父威廉斯(Williams Appleman Williams) 一篇稿子,說「根本而言,大作有如精裝版社論,要說服讀者付錢享受捧讀的殊榮,實甚困難,幾乎不可能」。
據Oshinsky所見,Knopf對青年學者較多青眼。博士論文修改後出版,是新秀一大出路,克諾普和史特勞斯對這類出版品少所許可,認為這是上帝創造大學出版社的主因,但兩人也深知出版者有責任虛席以待新人,因此常留後路。克諾普的退稿函說完醜話,結尾每每從長計議,預結善緣,加一句「異日閣下必有敝社欣然出版之作」。
克諾普和史特勞斯給最多白眼的,是成名學者雷大雨小之作。John Hope Franklin的《從奴役到自由》(From Slavery to Freedom)在Knopf銷售不惡,接下來的大著久候方至,史特勞斯回函說:「本人歉甚,但仍須奉告,大稿學術優點雖明眼可見,唯其商業潛力令敝社深為失望。敝社覺得,閣下完全錯失寫出一部多采多姿且刺激引人之作的機會」。專研美國南方史的哈利‧威廉斯(T. Harry Williams)在Knopf出一本好賣的書,接下來的一本交稿,收到克諾普這麼一封信:「親愛的哈利,至為遺憾,因為我想收到閣下一份真正好的稿子,但《戰爭中的美國人》不是這麼回事。」威廉斯回敬一函:「隨函附一美元支票,足供第一級回郵之用。若能立即接回敝稿,不勝感謝。」
Knopf是出版界龍門,新秀、名家人人爭躍,被退稿者亦無不再接再厲,HRC就有個來稿初投遭拒,原作或新作再試、三試而獲接納的專檔。Oshinsky說,一九四○到一九八○年,集至少被退過一次稿而再試成功的作者於一堂,足可組成一個黃金陣容的歷史系。
Knopf將包括退稿紀錄的大批檔案交給大學收藏,不避美醜,供人研究,不知是否出版史創舉,但不怕見笑大方,至少氣度可嘉。Oshinsky看了那些退稿函,語存史家厚道,只說「出版公司最難堪的事,莫過於外界得知一部文學經典或狂賣的暢銷書曾從他們指間溜走」,他並且認為Knopf審稿人的報告大多「心存公平,具說服力」,遭拒之稿通常並不冤枉。英國有些媒體報導他這篇文章,則聳聞視之,以「大出版家變成大退稿家」為題,厚譏Knopf有眼無珠。
圓照衡文,古今所難,審稿人昧於主觀或眼界過狹,蔽於一曲而失寶,我們今天見之,不妨扼腕或代為不值,譏嘲則似可不必。時代風氣或現實形勢的限制,有時亦須考慮。
出版社基於不同的原因而退實質可觀或暗藏錢途之作,非獨Knopf,事實可證。這裡只提一件。一九五○年代,一部小說寫一個老大不小的男子狂追十二歲女孩,說「洛莉妲,我生命之光,我胯間之火。我的罪孽,我的靈魂」,還寫她主動「上」他,出版社收到這麼一份名家稿子,如何是好?納布可夫一九五三年寫成《洛莉妲》,在美國投Viking、賽門舒斯特、New Directions、雙日,人人走避,對納布可夫作品訂有「先閱權」協定的紐約客也面有難色。何以至此?借Viking主編一言蔽之:誰出此書,最好準備罰金或坐牢。
《洛莉妲》一九五五年在巴黎由善於以問題作品取利的Olympia Press推出,納布可夫原擬使用假名,經發行人力促,始用真名。《洛莉妲》由大名鼎鼎的小說家葛林(Graham Greene)在倫敦《周日泰晤士報》品題為「一九五五年最佳三本書之一」, 將此書朝名著殿堂推一步,《周日快報》書評人撻伐詬詈,斥之為「無疑是我讀過最髒的書」,將此作朝暢銷之路推一把。一譽一斥,作用一如《查泰萊夫人的情人》案。《洛莉妲》一九五八年在美國出版,與巴斯特納克那年十月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齊瓦哥醫生》並列暢銷榜首六個月。
Oshinsky文末談起今天出版文化大異昔日,惋惜退稿函的寫作已成一門消失的藝術。一九五○年代,克諾普退一位知名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家的稿,說:「這次再強作客套,已無甚意義。大稿全無名列本社出版目錄之望。本人自始就不認為這題材值得半滴墨水,現在也不認為值得。省省吧,馬克道夫。」
Oshinsky視之為出版史的吉光片羽,評曰「這才像退稿信」,只不知那位教授得函,情何以堪。
作者簡介
彭淮棟,一九五三年生,新竹縣竹東鎮人,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肄業,現任報社編譯。譯有薩依德《鄉關何處》、以撒‧柏林《現實意識》等書。
2007-12-21 08:06:25
版主回應
另參本館:《出版大崩潰》《打造暢銷書》 《圖書出版的藝術與實務》 《讀書毁了我》 《嗜書癮君子》

院士技轉涉貪學者鳴不平 2010/06/24 蘋果日報

中研院昨公開強調,技轉和採購均無不法;多名重量級學者也指美國早就鼓勵發明者成立公司使用發明,在國內卻被認為未利益迴避,陳垣崇的事若沒好好處理,「台灣會貽笑國際。」
但檢方昨指,二○○七年七月四日實施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確實准許生技新藥公司,其主要技術提供者為政府研究機構人員時,該研究人員得持有公司股權,並得擔任創辦人、董事等職務,不受《公務員服務法》相關規範,但陳和世基的合作自二○○六年初就開始,不適用新規定;中研院採購試劑時採限制性招標,由世基獨家投標未利益迴避也違反《政府採購法》。
陳垣崇前天遭檢方約談,並以六十萬元交保。中研院發言人葉義雄昨發表兩點聲明,強調專利由國科會擁有,中研院將專利技轉給世基一切依法;另因二○○七年三度公開招標,皆未達法定投標家數而流標,才依法改採限制性招標向世基採購試劑。
中研院院士、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說,相較於國外鼓勵教授技轉,陳垣崇若因專利授權觸法,「台灣會貽笑國際。」曾任生醫所副所長的研究員陶秘華更強調,陳垣崇不重錢財,但試劑是陳獨力研發,由世基取得授權生產,全球沒第二家公司生產,陳只能向世基買。教育部昨也表示擬修訂《教育人員任用條例》,讓大學老師可以技術持股方式加強產學合作,也可成立公司生產行銷自己的專利。由於中研院許多規定比照公立大學,教育部此舉將可解決研發人員成立公司、轉移技術的爭議。

院士:約談陳垣崇 是對中研院最大侮辱【聯合晚報2010.07.06

中研院院士、國立清華大學校長陳力俊認為,凡事不離情理法,這次事件陳垣崇於情於理都沒問題,於法雖或有瑕疵,但在整個案件尚在調查階段,檢調單位卻主動對外公布,確有可議之處。
他強調,陳垣崇是個正直且熱心公益的人,國際學術聲望很高,毫無理由為了一點小錢而犯法。然而,執法機構日前的大動作,不管最後的判決為何,已對他的一生清譽,已造成難以挽回的傷害。
中研院院士、長庚大學醫學院講座教授廖運範,也盛讚陳垣崇是相當優秀的科學家,一心為台灣做事,在生技研發及技轉有很好的表現,檢調單位卻在事件還未定案前,大張旗鼓地對外公布案情,無異是對他人格的一大侮辱。
廖運範透露,這兩天他和多位海外回來的院士聊起此事,都氣憤難平,直言若陳垣崇最後因不清楚國內相關法令而被判刑,將讓有意回國奉獻的海外學者卻步。
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為表達對陳垣崇的力挺,也以院長名義把陳垣崇的信轉發給中研院同仁。翁啟惠今天強調,陳垣崇是中研院的一員,「員工出事,難道不該為他說句話嗎?」

陳垣崇涉案自清 民族所丘延亮:想賺錢就拿納稅人的錢做研究【聯合報2010.07.06

中研院院士陳垣崇涉嫌圖利的案子,在院士會議前引爆。中研院院長翁啟惠轉寄一封署名陳垣崇的電子郵件給所有院士和院內人員,信中陳垣崇除了以人格保證沒有違法犯­紀,也表示對檢調沒有事先請中研院、陳垣崇澄清說明而逕自搜索,「感到無法接受與理解」。
然而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丘延亮卻有不同看法,他憂心,國家拿納稅人的錢供養研究人員,買了他們的研發才能,又砸經費給他買設備、聘人,研究人員還可以分紅、賺­錢,這種做法是否說得過去?納稅人可有被問過?研發失敗的成本又是誰買單?邱延亮認為,中研院作為一個進行基礎研究的公家學術機構,研究產出是否應屬於「公共財­」?中研院做為全國最高研究機構,關心的焦點難道只有生技產業的利益?
這封信是事發之後,首度以陳垣崇的名義發出的公開聲明,發出時間是七月一日,二日再由中研院長翁啟惠轉發給所有院士。信中指出,希望澄清外界的誤解,「免累及諸­位之清譽」。陳垣崇以感性訴求開頭,表示九年前從美國回故鄉為台灣生醫產業打拚,「飛機著陸時眼淚不禁流了出來」。
他也表示能「體諒」生技屬於新興產業,外界難了解產業特性,並以人格保證「絕無違法犯紀、有辱中研院聲譽之行為」。雖然他說會盡一切努力向檢調澄清誤解,但卻無­法接受與理解,為何檢調不先請中研院交付相關文件,通知他澄清,就「遽然以搜索之方式進行偵查」。
丘延亮雖然不懷疑陳垣崇的努力及知識良知,但卻對中研院與「利益」牽扯,而造成學術生態遭嚴重汙染的結構性問題感到憂心。雖然翁啟惠曾表示,中研院拿國家經費,­幫國家發產生技產業責無旁貸,但丘延亮不諱言,中研院的生態,在近年引入營利的「誘因」後深受衝擊:基礎研究的初衷遭質疑、人文關懷受忽視。丘延亮講得很白:想­賺錢就不要拿納稅人的錢做研究。
2010-07-12 10:46:14
阿楨
技轉專利案 院士陳垣崇不起訴 2011-03-19 中國時報 蕭博文

 士林地檢署偵辦中研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涉嫌圖利案,歷經訊問多名專家證人,前院長李遠哲還寫信說明國內生技產業困境。檢察官認為前所長陳垣崇是基於「增進社會、國家、世界福祉」將專利轉移給自家公司及採購相關專利產品,並無圖利故意也無違反採購規定,昨天獲不起訴處分。
 檢方強調,對於陳垣崇放棄美國高薪,返台協助生技製藥產業的決心,深表感佩,但也呼籲相關主管機關正視國內生技專利研發及相關製藥產業之現實困境及法令不足,積極研商對策,或尋求立法解決。
 檢方指出,中研院生醫所自九十一年起向中研院及國家科學委員會申請補助,由陳垣崇擔任計畫主持人開發「因使用癲癇藥物及痛風藥物所引起的藥物不良反應之風險檢測方法」、「增加華法林用藥安全性及降低其可引發藥物不良反應之風險檢測方法」兩項專利,耗資一億七千多萬元。
 九十五年間,由陳垣崇親友出資成立的世基生醫公司,成功取得兩項專利專屬授權;中研院並以一千五百多萬元,向世基採購由該兩項專利開發的快速基因檢測試劑,被檢調懷疑圖利及違反採購法。
 但經過檢方冗長的查證後,認為依照科學技術基本法,中研院技術授權轉移不適用政府採購法;而當初並無廠商願意承接,陳垣崇基於前院長李遠哲指示扶持國內生技產業發展,「促進研究發展,增進社會、國家、世界福指」之目的,在不違反公平原則下取得授權,並無圖利犯意。
 檢察官還指出,投資生技研發猶如「死亡之谷」,通常只有「3F」即家人(family)、朋友(friend)、傻瓜(fool)才會扮演天使投資人角色,陳垣崇為吸引市場投資新藥研發,不得不邀集親友幫忙,難認有圖利故意。
 而中研院向世基採購試劑是為了執行兩者產學合作計畫,並無違反採購法及圖利,認為陳垣崇、中研院公共事務室主任梁啟銘、研究技師鄔哲源、助理技師李明達、所長秘書陳珮玲等人罪嫌不足,處分不起訴。
 士林地檢署追查中研院生醫所前所長陳垣崇涉嫌圖利弊案,意外發現行政院衛生署前副署長張鴻仁,擔任陳垣崇出資成立的世基生醫公司董事職務,違反公務員服務法中的「旋轉門條款」規定,在離職後三年內擔任與先前職務相關的營利事業董事,昨依違反公務員服務法提起公訴。
相關新聞
翁啟惠鬆口氣 盼釐清產學合作機制
案情轉折 凸顯法規不足
2011-03-20 09:50:06
版主回應
退休教授任教私校 哪裡「不公不義」?

 一位在國立大學任教超過二十五年的教授,有深厚的教學研究經驗,依政府法令規定,拿月退俸退休之後,該做些什麼才符合「社會公義」?如果他有能力,就此雲遊四海,享受人生,當然會為人所稱羨。如果考慮經濟情況,去賣牛肉麵或是開計程車,想來也不會有人說話。考慮專業經驗的流傳,或是使用效益,公立醫院的醫生退休後可以到私人醫院繼續行醫。可是為什麼退休教授赴私校任教,就成了不公不義的人?
 認定退休教授赴私校任教違反了「社會公義」的理由,只有兩項。一是由於私校也接受政府輔助,因此理當受到旋轉門法令的限制;其次,是這些退休教授阻塞了新進博士的就業管道。這兩個論點看似成理,其實都似是而非,完全錯失了問題的癥結!
 首先,政府輔助私校是在獎勵私校辦學的成效。公立大學的學生多半來自政經背景較好的家庭,而受教資源的花費是付出學費的三倍,政府全額貼補了這個差距。
 相反地,私立大學的學生來自中下階層的家庭居多,他們付出更多的學費,卻沒有得到和公立大學相同的教育品質。而政府輔助私校的經費額度不高,也不固定,因為每年都得依教學的績效而定。這和政府資助如台經院、國衛院等財團法人的用意與方式完全不同。
 從這個角度來說,私校延聘教學研究經驗豐富的退休教授,其用意不正是在提昇私校的教學品質,讓後段的同學有機會得到和國立大學一樣的教學品質。退休教授赴私校任教,對解決高等教育M型兩極化的問題,至少提供了一點幫助。
 至於退休教授阻塞了新進博士的就業管道,更是找錯了對象。近年來各大學盲目、瘋狂地擴增博士班的規模,本來就讓新進博士的就業問題像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引爆而造成人才的浪費和重大的社會問題!像美國生物醫學界也有類似的問題,博士唸了六、七年,加上五、六年的博士後研究還不一定找得到教職。人家的對策是增加生涯規畫的諮商、培養法律、管理第二專長的訓練,鼓勵學生開展不同的創新嘗試等等。並不是每個博士都適合或一定要從事教職。美國現在甚至連教授退休的年限都取消了。畢竟辦教育就是要找到最好的師資,而不是讓它成為年輕學子輔導就業的管道。
 反觀國內,大學老師把學生當成論文的生產機器,不要說沒有什麼生涯規畫的諮商輔導和規畫,就連學生到外面多聽幾場演講,或是參加與自己研究沒有直接關連的短期課程訓練,都會讓指導教授皺眉、嫌棄。
 台灣高等教育的問題千頭萬緒,而且危機重重。退休教授赴私校任教不但不是問題癥結所在,就人力運用和對社會長期的效益上,還有它正面的意義。今天學界如果不能放下自己的私心,認真面對自己的問題,找出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反而動輒給人戴上什麼「不公不義」的大帽子,甚至遊說國會立法。我只怕這種無的放矢的風氣,不僅沒有解決現存的問題、提昇私校教育的水準;反而模糊了問題的焦點,同時也打擊了在私校於致力教育那些退休教授的士氣。(作者為長庚大學生物醫學系教授)...
  回應
  事實上公立學校退休教授轉任私立學校.同時也將其在公立學校之職缺釋放出來.若他不轉任私校.繼續留在公立學校直至退休年齡.又有釋出就業機會嘛?
  景氣好的時候,人人都有錢賺,誰會覺得國立大學退休教授到私校任教是不公不義的事?現在景氣不好了,流浪博士一堆,大家就開始覺得這樣不公不義,其實對這些退休教授並不公平。  
http://forum.chinatimes.com/default.aspx?g=posts&t=16467

雙薪教授 私大門神? 2012-06-29 中國時報 【周平】

 一年多前,筆者曾以「雙薪教授 應速立法予以規範」為題,針砭我國高教擴張後,大量出現的公立大學教職員退休再任私立大學的弊端。筆者指出,「學校教職員退休條例」修正草案第二十四條已明訂,「領受月退金後再任學校專任教職員或由政府預算支給俸(薪)給、待遇或公費之專任公職」,應「停止領受月退休金之權利,至其原因消滅時恢復」。筆者當時相信該法案經立院審議通過後,雙薪教授便將成為歷史名詞。但這個想法太天真了。
 經仔細重閱法條,筆者發現原來「魔鬼藏在細節中」。其中蹊蹺就出在該法案所指涉的「學校」壓根就不包括私校。該修正案第三條「本條例所稱公立學校(以下簡稱學校),指由主管機關依法設立之各級學校。」更精準的說,魔鬼藏在「括弧中」。亦即,前述「退休後再任學校」指的是公立學校。這也難怪,教育部官員會老神在在地表示此再任私校領雙薪現象「於法都沒有限制」。
……………
2012-06-29 09:46:14
阿楨
教授研究費核銷大鬆綁 學術界利多【聯合報2012.10.16

今年三月爆發多位大學教師、研究人員涉嫌詐領研究經費,造成學界大地震。國科會及教育部決定大幅鬆綁研究經費核銷規定,國科會主委朱敬一昨天宣布,已擬定「計畫經費支用彈性案」,規定業務費、研究設備費、國外差旅費的三個大項目經費互相流用的比率限制拉到預算的五成,使研究經費使用更有彈性,並避免觸法。
朱敬一表示,新辦法將與行政院討論細節後即可實施;並可追溯至今年十月一日。
新辦法強調研究經費支用彈性化、增加學校內控,並且讓各項目經費流用彈性加大。不過,舊制時許多教授、助理都因假發票案遭調查,這些人該如何處理?朱敬一說,假發票案已進入司法程序,他不便表示意見。
朱敬一表示,過去科研經費核銷方式是以公務預算稽核的思維考量,以防弊為主;現在是讓科研採購與公務採購徹底分軌,讓科研經費報銷更具彈性,不要讓學者戰戰兢兢,也不要讓行政程序成為學術研究的阻力。
為了強化學校內控機制,新辦法中鬆綁補助經費使用的限制,但除了核銷與否的兩種制度外,對於一些模糊灰色認定的補助項目,為了避免承辦人員因為怕將來被稽查到要賠錢,一開始就不同意核銷、形成研究阻力,國科會新增「由機關管理費扣回」的懲罰條例,建議學校可以成立委員會等組織審查這類預算,由學校管理,如果未來發現是浮濫報支,要處罰浮報總額一到三倍的管理費,減少承辦人員的壓力,增加學校內控責任。
新辦法也放寬研究經費的彈性使用額度,用來支付研究相關的彈性支出,如國內外交通費、學者出席鐘點費、國際交流等項目。目前放寬額度擬以計畫經費總額的百分之二、一年不超過二萬五千元為限;如果使用有結餘,可以交給學校統籌控管、彈性應用,研究人員就不用再去蒐集細項發票。
相 關 新 聞
之前太複雜「愛因斯坦 也可能犯規」
研究費鬆綁 法部:不影響報假帳案偵辦
2012-10-16 12:21:13
版主回應
最高院:教授非公務員 不能貪汙論罪 2013-04-13 中國時報

 檢察總長黃世銘列為指標性案件、影響近八百名教授是否涉貪的林昭任貪汙案,最高法院十二日作出關鍵性判決,認定林昭任受國科會委託,從事採購、研究,非授權公務員,不能以貪汙罪究責,僅涉及「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偽造文書罪嫌。因犯罪事實變更,將原判決撤銷發回台南高分院更審。
 關鍵判決 林昭任案發回更審
 最高法院這項判決,無疑是將國立大學教授與公務員間,在法律定義上畫出一條清楚的界線,為紛擾多時的法律爭議,做出決定性的法律見解。雖然此判決僅對個案發生拘束力,但依最高法院目前的共識,如果將來要推翻這項見解,需全體最高法院刑庭法官開會同意,難度太高。
 林昭任被控在六年前利用國科會補助款,詐領公款兩百多萬元。歷審都認定,林所為的採購、驗收程序,屬刑法的授權公務員,一審依貪汙罪重判十年、二審改判五年。林及檢方不服判決,都提出上訴。
 委託補助 公款公用也非詐欺
 最高法院為釐清兼辦採購、驗收業務公立大學教授,是否具有公務員身分,承審本案的審判長黃正興、受命法官陳春秋、陪席法官陳世雄、許錦印、周政達,罕見地在三月間召開辯論庭,由林昭任委任律師羅明通、王森榮、林傳源,與最高檢檢察官江明蒼進行法律攻防。
 經檢辯交鋒論戰,最高法院昨天審結宣判。合議庭認定林昭任依「科學技術基本法」規定,承辦國科會、工研院委託補助,從事採購事務,不具授權公務員身分。既然不是公務員,就不能以公務員利用職務上機會詐取財物的貪汙罪判刑。
 合議庭認為林昭任因教學所需,為求一時採購急迫與便利,挪用經費購置研究用的儀器,供學生使用,將公款公用,沒有為自己不法所有的意圖,也不能論以詐欺罪。
 登載不實偽造文書 三年以下
 但是,林與廠商填載不實的請購單、支出證明,辦理採購核銷,最高法院認定,就算查有實據,因林昭任沒有公務員身分,不成立刑度較重的偽造公文書罪,只涉及最重本刑三年以下的使公務員登載不實偽造文書輕罪。
 黃正興表示,由於林昭任沒有授權公務員身分,犯罪主體的身分已經變更,原判決誤以公務員身分來論罪,已影響事實的確定。這部分涉及事實的重新釐清,非終審法院可逕行裁判,因此有必要將全案發回更審。

獲平反 鬆口氣 林昭任:挪錢給學生研究 錯了嗎 2013-04-13 中國時報

 引發學術界恐慌的國立中正大學化工系教授林昭任被控貪汙案,二審將林重判五年,最高法院昨為他平反,合議庭認定他公款公用,且不具公務員身分,不能以貪汙罪究責。林未到庭聆判,在得知判決結果後說:「很高興,終於鬆了一口氣。」
 中正大學主任祕書陳朝輝表示,林昭任昨天仍到校上課,並擔任系所口試評審。在判決確定前,校方不會對他有停職或其他處分,林昭任會繼續任教,直到法院判決結果確定,校方才會再做決議。
 陳朝輝說,目前校方沒有接獲學生反應官司影響林昭任的教學品質。此案發生後,校方也加強向教師宣導研究計畫執行注意事項,和採購儀器等相關法令,避免類似狀況再發生。
 林昭任在最高法院辯論庭時曾感慨說,看到學生沒錢做研究,挪用國科會經費供他們使用,這樣錯了嗎?他認為這是國科會研究補助制度出了問題。
 林昭任指出,他是國外學成回台,受聘中正大學任教,並受國科會委託,從事學術研究的學者。當時,學校沒有給他任何錢,一切研究經費,都要自己去籌錢,爭取外界補助。
 他說,學校只給了一間空盪的房子,不管作研究的設備、出差、學術訪問,甚至連影印一張紙都要自己出錢;學校實驗室沒水電、沒冷氣,在沒有錢的情況下,只能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林昭任感嘆地說,學生作研究急需設備使用,否則無法如期完成報告,將影響學生的畢業時間。身為老師,不能把經費、設備問題,丟給學生自己處理,只能想盡各種辦法幫學生找錢,解決問題。
 雖然全案撤銷發回更審,將來就算被認定有罪,也將僅論以偽造文書、三年以下的輕罪,但林昭任感觸良多。他說,官司纏訟五年多,為此也被羈押、停職,獲悉判決結果情緒很激動,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內心百感交集。
 留言
在臺灣用政府的錢必須先弄清礎一切法令規定,否則很麻煩。在國外的習慣在臺是不適用的,你替政府省幾百億但沒照原來程序做,那你一定會被定罪,但你照程序做損失幾千億是合法不會被定罪。臺灣法律是重程序不重結果的天堂。
 相關新聞
將聲請統一見解 檢察總長:公款私用 就是貪汙
翁啟惠:法律不完美 要有勇氣改革
嚴懲不法 法界:依詐欺侵占法辦
檢調:司法如月亮 初一十五不一樣
2013-04-13 12:08:34
阿楨
公教退休所得替代率 限八成【聯合報 2012.10.19

行政院會昨天通過與考試院會銜審議的公教人員保險法修正草案,新增退休所得替代率最高八成的上限;並將負擔費率區間由4-9%,調高為7-15%;刪除參加公保卅年以上得免繳健保。此次修法,估計將影響近六十萬人權益,最快明年元旦上路。

政府負勞保最終責任 陳揆拍板【聯合報2012.10.24

行政院長陳冲昨天在立法院宣布兩項重大政策,第一,確保勞工退休權益,同意將勞保「政府負最終支付責任」入法;第二,明年二月春節將本於「照顧弱勢」原則,續發年終慰問金給兩大類弱勢的退休軍公教人員,不符這兩類條件者,將不再發放,金額約不到原來(192億0的十分之一(10億)」。
  相關新聞
沒掌聲 還是要改革
年終慰問金調整 馬支持
合理改革 就會有感
李國鼎再世 也不能1個月有感
國防部批政論節目汙名化軍人 可討論 但別醜化
立委嚴以律人 寬以待己?
  回應
  最該減薪酬的是民代及立委。公投減民代及立委薪酬。
  政府負勞保最終責任 還是倒閉。勞保虧損主因1. 勞保基金經營不善,歷年投資虧損都未由稅收補齊,收益又太低,只要年收益超過5%,勞保基金靠勞保費就可以撐。
  勞保基金一直扮演股市救市主的角色,本就不對。
就我所知,國安基金操作績效十分好,每次都是低點進場高點出場,我想任何投顧都沒它強,就是這樣延遲勞健保破產時間。  

勞保基金 賺292億 2012-10-16 工商時報

 勞保基金指出,去年12月預估今年全年收益率目標為3.3%、預估至少要賺170億,而9月的收益率5.89%、賺292億,除已達到全年收益目標,也足以彌補去年虧損的124億。  

(楨:高報酬高風險,保險基金的投資保守為常態,星港二位數報酬是特例!既然勞保基金是勞工( 20%)雇主(70%)政府(10%)提撥,怎可比照公保(軍公教35%政府65%)由政府負最終責任?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不知又不敢叫雇主負最終責任。公勞國健保和教育一樣,如今已無法借鏡星國公積金,能採各自個人帳戶就不錯了!詳參【圖博館】: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公家月薪與獎金 鐵飯碗 馬農業政策 馬勞動政策 末代健保 馬社福政策 國民年金 主權vs私募基金 台股 民粹亡台 庶民經濟 江欽良男巫 冤有頭債有主 啥都要馬負責 《搶救國庫》 學者真好賺)
2012-10-24 13:37:56
版主回應
借鏡星國公積金 公務員有尊嚴【聯合報╱鄧鴻源/大學副教授2012.10.23

銓敘部長張哲琛說,政府通盤檢討公務員退休制度,包括建構多層年金制度,外加個人商業儲蓄年金,給付方式也會調整。
筆者認為,吾人何妨比照新加坡之中央公積金制度?該制度規定,五十五歲以下的員工和雇主每個月皆繳交固定比例的薪水,至屬於員工個人的公積金帳戶內。此公積金除了提供退休後的保障,必要時也可用來購屋、教育、投資理財和醫療等用途。新加坡公積金制度就是這麼一個大至購屋、小至兒女教育費歸還父母皆有所規定的制度,讓一般民眾清清楚楚了解自己權益。
尤其,新加坡政府是以企業化方式管理公務人員,秉持「三不一沒有」原則—不考試、不是鐵飯碗、不論年資排輩,如果不努力就沒有高薪可拿,加上嚴格肅貪政策,所以歷年來在世界公務員績效與清廉排名上,始終名列前幾名。

退休保險基金 缺口逾9兆 2012-10-21 中時

 根據統計,截至去年為止,三大退休保險基金都出現龐大財務缺口,其中勞保應計給付現值約6兆8,508億元,只提存責任準備金5,377億元,今年擴大到7.3兆,財務缺口最大。退撫基金約2兆3,919億,只提存4,794億。國保基金約2,779億,已提存1,422億。總計三大退休保險基金,未提列的責任準備即超過9兆。
退休保險基金出現財務困境,,主因為各基金應收取的最適費率與實際收取的費率差距太大,給付比例又太高(楨:以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為例,台灣超過70%,相較之下,日本34%、德國40%、法國51%、韓國67%,唯一比台灣高的只有破產的希臘93%!詳參【圖博館】:歐豬四國),以致入不敷出。勞保基金的最適費率應有27.84%,現行費率只有8.5%;退撫基金的軍、公、教分別應有36.74%、40.66%、42.32%,只有12%;國保應有21.16%,只有7%。
  相關新聞
中央和地方政府潛藏負債15兆 60年還不完

累計虧損1368億 農保也快破產 2012-10-21 中時
 
 農保自74年開辦時,核定月投保金額為10299元、費率定為6.8%;等到全民健保在民國84年實施後,農保給付業務劃歸全民健保辦理,費率降為2.55%。農民個人負擔三成,每人每月僅需擔78元,遠低於最近十年平衡費率4.38%。
 根據「農民健康保險條例」規定,若保險年度結算有虧損時,除了由保險業務機關審核撥補外(楨:國庫已撥1303億,待撥39億,累計虧損1368億) ,也應調整保險費率,但都遭「基於整體考量」、「時機不宜」、「應通盤檢討」為由,暫緩調整。內政部在今年七月份也已函請建議,行政院應調高農保費率,從現行的2.55%調高至3%。
  回應
台灣真的會被這群只會搞民粹、只會討好選民養肥自己口袋的國、民兩黨立法委員害死!要討好農民、要討好勞工、要討好軍公教...最後誰買單?

危機即轉機 搶救勞保 勇於向民粹說不 2012-10-18 中國時報 許俊偉特稿

 想要填補勞保財務黑洞,勞工未來勢必相較現在「繳多領少」,阻力肯定少不了。但這次勞保基金加速破產的危機,給了勞保年金改制的難得好時機。要是又像過去那樣鄉愿和民粹,保費不敢漲,給付也沒少,未來恐怕倒的不只勞保,台灣也會倒。
 勞保長年保費太低,但政府過去因選票考量,不敢調高保費就算了,還拚命加碼勞保年金的所得替代率 ,連年金計算基準也「獨步全球」,採計最高六十個月的平均月投保薪資。

立委:勞工與軍公教 差距更大了 「如果勞保基金有不足,由政府全額負擔」 【聯合報2012.10.18 (楨:重蹈18%鬥爭!)
  回應
  公務員每月繳的公保費率自繳部分比勞高高很多(楨:36:20%,且九成勞工未繳!),其實勞保是比較划算的,現在的問題是就業環境差工作沒保障.勞退基金虧損嚴重,把公務員妖魔化成米蟲化也不能解決問題,但是一些有心的媒體和民眾一直這樣做,不懂是何居心
  今天看來,公務員的確是較少憂慮,但30年前,公務員是被輕視的,那時候公務員待遇微薄,根本沒人要做這行,所以政府會設法提高公務員待遇,以吸引優秀人員從公。
如果農漁勞工也都變成為公家勞動的公務員,政府當然要照顧,否則就閉嘴吧。
  勞工與軍公教一起論比,是DPP挑撥分化離間人民的技倆, DPP執政兩輪八年,仍然毫不長進,還停留在當初的二分法鬥爭理論.台灣在李登輝,陳水扁,綠營民粹操作下,二十多年毀掉了國家的根基。
  台灣真悲哀,已經進入"愚論"治國的時代,任何議題,不管平面或電子媒體,或是網友的論言,只從片面偏頗的角度去看待公共議題,以為自己在伸張社會公義,實際上做的是無情的階級鬥爭,而且挑弄的是中下層窮人與窮人之間的對立鬥爭。
2012-10-24 13:44:57
阿楨
全民印鈔票 2012-10-20 中時短評

 面對勞保基金虧損,連日來朝野黨團一致要求應比照公保,由政府撥補虧損,承擔最終支付責任。但在討論過程中,虧損有多大、要補多少錢,立委都不去問,一句「勞保不能倒」就是對選民最好的答案。
 從民國八十四年發放老農津貼開始,整個社會不斷陷入與軍公教「比價」氛圍:軍公教有的,其他族群也要比照辦理。老農津貼如此、勞保如此、高中職免學費也是向軍公教「看齊」。
  相關新聞
綠議員籲6縣市刪慰問預算
停編慰問金?民進黨:不是地方的責任
慰問金爭議 郭正亮批蘇貞昌「驚東驚西」
改革歷史共業 藍綠應共同承擔
呂秀蓮放棄27萬年終 籲馬刪減國務費
  回應
蘇貞昌表示: 過去民進黨執政時也疏忽了,沒有做好,現在既然發現問題,就應該懸崖 【樂 】馬 !請問如何 【樂 】這六個綠營縣市 ?

屁似的三個不要 2012-10-23 中時短評

 對退休公務員年終獎金一事,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說「有三個不要」,但看完後,實在讓人不了解民進黨的立場何在。蘇貞昌說的三個不要包括:第一,不要讓社會對民進黨有「針對特定族群」的印象;第二,不要衝擊弱勢退休軍公教;第三,不要「一國多制」。請問,哪個人看得懂這是什麼意思?民進黨到底是主張退休公務員可以有年終獎金還是不能有?一個在野黨,媚俗、要選票到這種程度,實在讓人很無言。
  相關新聞
蘇貞昌「三不要」 同志臉綠
  回應
搞了半天原來是這個蘇光頭在民國95年擔任行政院長時透過行政命令公布,將退休公務人員年終慰問金納入退休所得計算的一部分,所以蘇光頭是罪魁禍首!
2012-10-24 14:00:46
版主回應
從雙薪教授談世代剝奪【聯合報2012.10.19 社論】

教育部正計畫修法,解決爭議多時的「雙薪教授」問題。「雙薪教授」非但造成了學術界「世代剝奪」的扭曲現象,若與其他行業相較,也升高了社會上的「相對剝奪感」。
目前的解決方案有二:一是要求雙薪教授僅能在「月退俸」及「私校薪資」中擇一領取;二是凡轉任政府補助兩成以上之私校,其月薪超過三萬二者,即暫停其月退俸。這樣的改革方向,應當給予支持,但也許仍有較佳的第三案。
私立大學之所以樂於延攬公立大學退休教授,主要是在借重其專長及聲望,而另一個隱而難言的原因就是為了應付大學評鑑。不少退休教授弟子成群,有了他們作為「門神」,除能提高號召,在大學評鑑時也較易過關。然而,這樣的正面效應,若比起它在學術界引起的「世代排擠」及「世代剝奪」作用,即顯得比例失衡。
我們並不反對退休軍公教轉任私校繼續貢獻所長,但從教育傳承的立場,他們既已「退休」,即應該領取授課鐘點費,而把正式職缺讓給那些正在領鐘點費的更有幹勁的年輕世代。這點,教育部不妨將之列為第三方案。
  回應
  真懷念二三十年前的聯合報社論,邏輯清晰、鞭辟入裡,不像現在的社論,一團漿糊,不是就理論理!請問:退休人員到民間公司工作;退休人員開個人工作室;退休人員擺攤賣小吃;退休人員被外國挖角,應該停發本國的退休俸嗎?如果不應該,大家批評軍公教退休、轉任私校,所謂「領雙薪」的問題在哪裡?軍公教退休後,被私人企業聘僱、或自行創業、或要遊手好閒,與前一工作的退休俸何干?怎可蓄意簡化成「領雙薪」的民粹語言挑動鬥爭?!   
  國立大學教授退休,轉任私立大學,的確會佔掉一個私立大學的教師職缺,可是同時也會產生一個更棒的國立大學教師職缺。年輕的博士只要本事夠,一樣可以去爭取。所以這裏根本就沒有「讓雙薪教授把年輕博士擋在門外」的問題。反而提供了一個更棒的職缺。請社論的執筆者想清楚再下筆,不要誤導讀者。如果沒有退休金的誘因,國立大學的教授一定會幹到屆齡退休。那個國立大學的教師職缺,可能要多等十幾年才會出現。
    台灣沒救了!人家軍公教又不是抽籤抽到的,當人家挑燈苦讀時,你在幹什麼?政府只需要負責提供公平的環境,人人都可以考,你考不上,還怪政府嗎? 二十年前,公務人員的薪水遠比私人企業低,那時候怎麼沒看到勞工出來說要分錢給公務人員?此一時彼一時,你選錯行難道還怪政府嗎? 台灣人很奇怪,恨共產黨恨得要命,卻每天想過共產黨的日子,真是精神錯亂!!
  在美國, 年齡一到辦個退休之後, 又找了個工作的雙薪族比比皆是, 人家憑本領拿兩份全薪(不是一份薪水再加一份鐘頭費)是人家的事, 從來沒聽過有人講話批評, 更別提啥排擠了!       
  
(楨:聯合報系就在內戰!詳參【圖博館】:聯經的農改內戰)

但盼還有理性討論空間【聯合報╱楊湘鈞 2012.10.22

不過一年多前,考試院才為了十八趴爭議搞得天翻地覆,卻在民粹的爭吵聲中,因為民進黨前黨主席蔡英文被質疑「領十八趴罵十八趴」,讓主攻的綠營討不到便宜。
現在由於經濟不見好轉,這回更是挾著龐大「反相對剝削」民意,全面衝擊著軍公教優於一般勞工的退休、福利、年終慰問金等待遇,乃至退休轉任私校「領雙薪」,甚至風景區購票福利等大小「不公義」現象。
就以十八趴來說,有多少人知道,自八十四年退撫新制出爐,如今青壯公務員早已沒有十八趴;加上去年初的再改革方案,更已無「肥高官」問題?有多少人知道,正待立院審議的公保法,加了退休所得最高八成的「天花板條款」,也有助殘餘的十八趴加速走入歷史?
又以「領雙薪」來說,問題那裡是出在拿了退休金又再領另一份薪水?否則所有拿勞退的朋友,就不能再工作賺錢了。問題應該是,雙薪者的第二份薪是否也來自人民納稅錢?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取得第二份工作,是否緣於不公義規定,包括是否因為學校評鑑制度,使一些公立大學退休教授格外受私立大學青睞?政府有義務檢討製造問題的制度,卻不應簡化為「凡領雙薪都該吐出一分薪」,否則如何爭取優秀學者?
不公義制度該改,但看眼前氛圍,民粹四處尋找獵巫祭品,反易失去理性論辯空間!
  回應
民粹不可取!可是在背後煽動民粹的媒體不該譴責嗎?

經濟學人:全球經濟下個危機 世代傾軋【聯合報2012.10.20

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繼歐債、失業及經濟成長減緩之後,下一個經濟危機─世代傾軋(Generation Squeeze)危機,將導致「嬰兒潮世代」與年輕世代間的衝突。「經濟學人」並將嬰兒潮世代比喻為「海綿世代」,將所有的經濟利益吸乾抹淨。
  回應
新聞說台灣很快將是七個年輕人養兩個老人,實際卻是兩個老人要養七個年輕人。 世代反革命就已經在台灣開始進行了!
2012-10-24 14:02:22
阿楨
黃榮村:憤辭校長 對民進黨示警 2013-05-04中國時報

 被民進黨立委陳亭妃點名為私校「門神」的前教育部長黃榮村,前晚憤而請辭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震撼杏壇!黃榮村昨天感慨地說,不想見到大學功能式微、學術尊嚴被無知踐踏,基於自己曾在民進黨執政時當過四年政務官,他的大動作請辭是對民進黨「遙遠的示警」。
 當過教育部長非原罪
 對於民進黨解釋「制度殺人」一說,返校遞辭呈的黃榮村強調,政府制度上的問題,不能遷怒大學。他並直指,「當過教育部長不是原罪!」
 黃榮村指出,軍公教退休後是否可轉任私校,是制度的問題,如果政府制度能建立、修法,他沒有不配合的道理。但建立制度是立委職責,不能為了凸顯問題,隨意抓一所大學墊底,且未經查證,「門神」的說法對他個人是一大侮辱。
 建立制度是立委職責
 陳亭妃前天點名前教育部長楊朝祥到佛光大學、黃榮村到中國醫大、卸任次長周燦德到正修科大、呂木琳到銘傳大學、林聰明到南華大學等校分任校長、院長、教授職務,不僅坐領雙薪,還扮演「門神」角色,成為拿到教育部卓越計畫經費的關鍵人物,引發黃榮村的強烈不滿。
 黃榮村表示,「士可殺、不可辱」,他三番兩次不勝其擾,頻被誣陷,但一所學校要進步,哪有那麼簡單?中國醫藥大學也是匍匐前進好幾年,進步的軌跡都有資料可查,他被當做「犧牲打」,「人間道理講不通」。
 黃榮村表示,進步的社會要有進步的大學,大學對社會而言,是公義的堡壘、新觀念的燈塔,怎可讓大學努力的成果被踐踏?身為大學校長,有責任出來糾正。
 蘇貞昌前晚致電關心
 黃榮村強調,請辭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覺得不應該抹煞全校師生的多年努力,同時,他昨天寫給老朋友的email指出,他和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是大學室友,畢業後也一起在外租屋,互相瞭解至深,蘇貞昌前晚在獲悉他請辭校長後,有打電話致意。
 黃榮村提及,他的大動作抗議是對民進黨遙遠的示警,民進黨需要正直與進步的大學當後盾,如果民進黨沒有看到,會是個災難。至於各界慰留,黃榮村說,暫不考慮去路,謝謝大家的關心。
 黃榮村前天已先口頭向董事會請辭,學生昨發起「校長不要走」連署活動,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蔡長海也以電話極力慰留,但黃榮村辭意甚堅,蔡長海最後要他先請假休息幾天,冷靜一下。
2013-05-04 11:13:15
版主回應
退休官員領雙薪 蘇貞昌:這是制度殺人【聯合報2013.05.04

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疑教育部退休官員轉任私校坐領雙薪「當門神」,被點名的中國醫大校長黃榮村憤而辭職;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表示,問題並不在黃榮村或陳亭妃個人,「這是制度殺人」,應檢討制度面。
  回應
制度讓立委爛嘴殺人可免責?
蘇式春秋:教授校長大官犯錯=制度殺人=歷史共業.小老百姓犯錯=作姦犯科
蘇光頭,以前罵國民黨老蔣獨裁,但老蔣起碼尊重知識份子。

黃榮村之怒【聯合報╱黑白集2013.05.04

先是邱議瑩踢破法務部長曾勇夫的辦公室大門,接著是陳歐珀撕碎報告書擲向交通部長葉匡時;然後,是陳亭妃痛批退休教育部官員轉到私校「當門神」,導致黃榮村怒辭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這三名民進黨立委,個個盛氣凌人,官威不可一世;但在粗暴指責別人不稱職時,他們有沒有想到自己稱不稱職?幾萬票選出來的立委,手上有立法權、有質詢權,卻選擇最沒教養的方式問政;丟人現眼,還振振有詞。
黃榮村擔任過扁政府時代的教育部長,他轉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時,也是在二○○五年綠色執政年代。為何當年出任校長就是適才適所,如今改朝換代,同一個人就被貶為門神?民進黨抹黑別人的本事如此奇幻,除了不講情面,連精神也不講究了。
當過綠營教長卻又遭綠營指名道姓修理,當然讓黃榮村火大。而他更在意的,其實是綠營立委一味歪曲事實的作法,除羞辱了他個人,也連帶抹煞中國醫大的多年努力。這是黃榮村一怒去職的主要原因,也是他所謂在向民進黨「遙遠示警」。
我們不知道民進黨看不看得懂黃榮村的「示警」,他的表達方式,恐怕仍嫌含蓄而「遙遠」了些。蘇貞昌口頭上雖為黃榮村抱屈,卻辯稱陳亭妃的質詢是「對事不對人」,這個事件是「制度殺人」。雙手一推,馬上把責任推得乾淨。
退休公務員領雙薪的問題不是不能談,但用這種粗暴的方式攻擊,結果適得其反。看中國醫大師生對黃榮村的慰留,再看這些立委凶神惡煞般的問政,他們連門神都不如。
  回應
  “肥貓”這名詞來自金融風暴時,意指沒將公司治理好卻仍坐領高薪的領導階層;這名詞一傳到讀書不求甚解的台灣酸民耳中,就變成只要你領的錢比我多就叫“肥貓”。
  2005年的時候,制度是民進黨在用,民進黨說可以就可以;現在換成國民黨在執政,同一套制度在民進黨眼中搖身一變就是有問題.民進黨的本性永遠都是硬ㄠ,自己永遠是對的.
  改革要漸進不能急躁,我的小學校長只有日本小學畢業,演變到現在,小學校長恐怕都要有碩士以上學歷才行,如果覺得領有月退的退休軍警公教人員不能再任職私營機構當員工,那就立法而不溯既往,逐漸把認為不妥的現象扭轉過來,否則把革新當革命實在是太恐怖了
  DPP 的這種門神立委。凶神惡煞﹐粗暴方式攻擊。越多 越好
  有甚麼樣品質的選民,就有甚麼樣品質的立委,我們看那些立委囂張跋扈的激情演出,正是那些不入流選民所要的,我們覺得他們的行為舉止充滿暴力與蠻橫,但長期受到他們洗腦薰陶的的群眾就是熱衷這一味,並把她視為英雄,不信妳看她下次會不會選上?我敢保證她一定選上,台灣的民主真的是世界奇蹟!
  顛倒黑白就是10樓這種人吧.黃榮村2005年任教長是事實,民進黨當年不講話,現在來靠北也是事實. 連這個事實都不敢面對,還要做賊喊捉賊說別人顛倒是非? 像10樓這種人,才是標準的只有藍綠沒有是非,台灣社會的癌細胞,丟人現眼,寡廉鮮恥,莫此為甚.
  感謝邱蟻瑩、陳蜓妃聯手讓青年學子們瞭解到民進黨是一個法西斯暴力貪腐集團!
  黃榮村擔任過扁政府時代的教育部長,他轉任中國醫藥大學校長時,也是在二○○五年綠色執政年代。為何當年出任校長就是適才適所,如今改朝換代,同一個人就被貶為門神?
  黃榮村自甘擔任民進黨官員 現在被痛斥了也願不得別人,誰叫你選擇跟這批人站在一起?有甚麼支持者就有甚麼政客
  大陸有紅衛兵,台灣有綠衛兵,相得益彰,互相輝映,互比苗頭.
  門再怎麼神也擋不住鐵腿立委 !牆再怎麼高也擋不住貪吃潑猴 !制度再怎麼定也擋不住滑溜主席 !
  有什麼樣的民代就有甚麼樣的主席,制度使然。
  有什麼樣的選民就有甚麼樣的民代,文化使然。
  相關新聞
黃榮村辭校長 「對民進黨遙遠的示警」
「對制度不對人」 立委陳亭妃臉書被灌爆
禁領雙薪改革 教部將再提案
禁領雙薪案遭駁回 全教總理事長絕食靜坐
冷眼集/黃「遙遠示警」 綠感受到了嗎
留住黃榮村 中國醫大學生發動連署
教育部長蔣偉寧:全力挽留黃榮村
前教育部長曾志朗激動:黃榮村留下來
台大前校長陳維昭:「門神說」侮辱了校長

詳參【圖博館】:流浪教師 能者多「導」 學者真好賺 大學評鑑 《教改錯在哪裡?》 產學勾結? 學官兩棲 選擇性失聲 學者老矣 任意門 果然是暴力黨
2013-05-04 11:16:47
阿楨
改想得民心 別再護肥貓【聯合報/余豈/教2013.05.05

近日媒體熱議年金改革,發現軍公教退撫地板,竟然高於勞工的天花板,旋轉門條款存在多年,教育界竟又未比照辦理,只怕有太多算計,教改能有何成功希望?
民主社會,不患寡而患不均,台灣所謂改革,常有「瘦小吏、肥大官」之譏。畢竟官員位階高,控制整個改革,果然民進黨立委踢爆教育部退休部、次長轉任私校,雖引發爭議,但馬政府執政五年,教育界選票流失,十二年國教民調支持度又低到令人震驚,原因之一就是政府如火如荼要改革美名,不管是自欺抑或欺人,結果階級對立愈來愈明顯,不少中下階層公教家庭,辛勤一輩子換來「聚斂掠奪」罵名,肥貓卻還能領雙薪。
從教育觀點看,不少博士生走一步算一步,看不到未來,因就業機會缺乏流動,讓「碩博士無用論」成為事實。最近網路又有人發起「我呸,台北地院」,教育部的爭議比政績多,表現也好不了多少,該亟思改弦易轍之道。
只是,面對高學歷求職難的氛圍,非但束手,就動機論,迴避旋轉門條款更是為既得利益者謀後路。年輕高學歷人才爭取的,只是最基本的社會公平與生活保障。政府那些改革說帖,何不念給自己的官員聽呢?倘若官員只知為自己爭福利,誰還支持改革?
確實沒有法律規定不能到私校領雙薪,但人們只希望社會有基本公理,拿法條唬弄人民,反而會被瞧不起。
轉任私校的那些人是否有貢獻,社會自將公斷,但法律不能變成既得利益者的保護傘,尤其台灣現在百廢待舉,每個小火苗都會引爆後面一大串炸藥。若談改革,卻在政策面因循錯誤制度走錯途徑,將使政府在揮動改革大旗時,不再獲得人民信賴。
  回應
  鬥爭、鬥爭、鬥爭!台灣現已成為一個共產(共慘)主義下的鬥爭與紅眼症社會,容不得真正的人才,一律(綠)坎成平頭,在這樣無前景的芬圍下,上焉者社會菁英擇良木而棲,加速出走;中焉者,社會骨幹灰心喪志,消極保守;下焉者,像熱鍋上的螞蟻,無所適從,四處亂竄,無法安居樂業!
2013-05-05 11:42:44
版主回應
  領雙薪的現象不是只有高官,軍人,警察,老師及行政機關的公務人員有月退俸的身份,只要他們的能力能為其他私人公司所用,都有機會可以領雙薪!當升不上去,位置空出來給年輕人,自己有本事再到私人公司上班,也是好事!說實在,不能用雙薪來稱呼,有一份可是他們的退休金,政府分期給他們而已!
  台灣是個奇怪的島,自己沒生怪產婆,自己退休領沒錢怪退撫制度,別人領錢就是肥貓?先掂掂自己當初有能力當教授嗎,能擔任公務員嗎?退休金是原先制度所約定,怪別人其實是自己自卑沒能力吧?有能力的人一年同時領個十份薪可能都不奇怪吧!因為有價值及品牌,所以聘請的單位願埋單啊!想極致公平正義的人類社會就引入社會主義或共產制度吧!想改變社會不如先武裝自己的能力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共慘黨的落後思維!
  台灣人的心態就是看不得人家好,再過多久都一樣沒資格當已開發國家

綠委踢到鐵板 2013-05-05 中國時報短評

 綠委近來言行屢屢脫序,本報以「立院新三寶」來和「立院舊三寶」對照,民進黨立院黨團認為這是惡意戲謔用詞侮辱,揚言提告,還「警告」任何其他媒體、名嘴或個人若援用,將一併提告。
 看來,民進黨可以任意羞辱人,卻不容別人批評,綠委陳亭妃可以毫無憑據指著大學校長罵「門神」,媒體只不過根據她的言行,戲稱她是新三寶,如此就構成妨害名譽?任何有一點中文素養的人都可以評理,「門神」二字絕對比「三寶」還要羞辱人;而且,昔日立院舊三寶言行駭人聽聞,民進黨作為同志,從未澄清或道歉,形同為舊三寶背書,民進黨既不以舊三寶為恥,被稱新三寶又何辱之有!
 陳亭妃的門神說,讓中國醫藥大學校長黃榮村「不如歸去」;事實上,被陳亭妃罵到辭職的,黃榮村不是第一人,四年前,陳亭妃更是「跳痛」,硬是在質詢中研院時問不相干的美牛問題,中研院副院長劉翠溶當場落淚並辭職;和上次相較,陳亭妃這次談到「禁領雙薪」,不是那麼文不對題,但是態度蠻橫依舊!
 陳亭妃事件後,民進黨黨主席蘇貞昌輕描淡寫的說,這是「對事不對人」!如果羞辱人、踢破法務部長辦公室、在國會拿書丟部會首長,這樣的野蠻問政,都算是「對事不對人」,未來大家可能不知道要如何跟民進黨就事論事、討論事情了!
  回應
  民進黨一向雙重標準,這有什麼好奇怪的?他們嚴以待人(只要是國民黨的絕對小事變大事,一點都不放過),他們寬以待己(只要是民進黨的絕對大事變小事,好像沒事一樣),所以只能他們監督別人,別人休想監督他們!
  野蠻問政,暴力問政我們實在看太多了,這是哪一黨的問政表現,相信大家心知肚明,社會如果容許這樣的政黨,縱容這樣的政黨,那只能代表這個社會本身就沒有是非,沒有價值,大家就只有自做自受,怪不得別人。
  對事不對人?蘇光頭在開玩笑,民進黨所做所為從來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對人不對事,只要是國民黨的絕對小事變大事,一點都不放過,只要是民進黨的絕對大事變小事,好像沒事一樣。同樣是貪污,而且陳水扁貪的比林益世多太多了,但民進黨對陳水扁的大貪污好像沒發生過一樣,全黨上下想盡一切辦法要政府放扁「回家」,而他們卻對林益世卻極力批評,無限上綱到馬總統。
  這是一個沒有是非沒有價值的黨,口才都非常好,可以顛倒是非黑白,可以欺瞞社會大眾,可以檢驗別人,可以批判別人,但就是從來不反省自己。
  黃榮村要走就走, 慰留個屁. 玩這種噁心大戲, 無文人風骨.
  中研院於今年2月發表『高教政策建議書』,認為20年來台灣錯誤地推動『廣設大學』政策,造成學歷貶值及人才素質低落,且預估未來十幾年將有四成大學倒閉。李登輝、李遠哲最大的敗筆,不只是主張廣設大學,而是『重通才、輕技職』的思維,嚴重破壞了台灣教育高低桿的平衡。

擋退役領雙薪 華航機師(楨:教授呢?)恐出走 2013-4-13 中央社

為禁軍方退役人員任政府投資單位或財團法人領雙薪,草案已送立法院。民航界憂心官方色彩的華航恐導致機師、維修人員出走。
民航局統計,華航現在機師約有1000人,維修人員約2600多人;其中如果是領軍中月退者,可能會受禁領雙薪規定影響。
  相關新聞
香港職缺逾千 新加坡也需要2000名(楨:大陸呢?) 台恐爆教授出走潮
台大學助理教授薪資不如國中小老師
教授轉戰香港龍應台籲:加薪留才(楨:呆歹彎理盲濫情的黴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忽而要加薪留才、忽而要趕肥貓!)

詳參【圖博館】:流浪教師 能者多「導」 學者真好賺 大學評鑑 《教改錯在哪裡?》 產學勾結? 學官兩棲 選擇性失聲 學者老矣 任意門 果然是暴力黨台 民粹亡台 《中外公務員制度比較》 公家月薪與獎金 鐵飯碗 瘦馬與肥貓
2013-05-05 11:50:01
阿楨
哈佛集體作弊 60人勒令休學 2013-02-03 中國時報

 美國名校哈佛大學一日公布去年該校大學部學生集體作弊案的懲處結果,涉案一百廿五名學生中約六十人遭到強制休學二至四學期,其餘學生有半數被留校察看,剩下的學生免受處分。但這起哈佛創校以來最大規模的作弊案未必就此結束,因為審查過程也備受外界質疑。

論文抄襲 判蔡武雄賠大同大學千萬 2013-05-10 中國時報

 大同大學前講座教授蔡武雄,遭立委爆料指他主持國科會補助的七項研究計畫,論文多是抄襲;國科會為此向「保證人」大同大學追回研究費,大同打官司向蔡求償,法官審理後,判決蔡武雄須賠償大同大學一千四百八十萬八千多元。
 原任大同大學講座教授的蔡武雄,九十五年起,連三年接受國科會補助,針對大陸進行七項專題研究,包括國防科技公開性情資蒐集與評估計畫、社會安定重大問題研習與資訊蒐整計畫、政經動態觀測資料庫建置及分析研究等等。
 國科會核准後,陸續將經費八千多萬元撥給大同大學,轉撥給蔡武雄。不過,計畫進行一年多,立委爆料蔡武雄的論文大多是抄襲,違反學術倫理。
 國科會和審計部調查後,發現七項專題研究計畫,有的經費支出原始憑證不符規定,有的經費執行欠周全,還有計畫未執行。大同大學被要求繳回已撥補的一千四百多萬元經費後,隨後以連帶保證人身分,打官司向蔡求償。
 台北地院審理認定蔡須返還研究經費,判他共須賠償一千四百八十萬多元。
 不過,長居美國的蔡武雄,事發後離台超過半年,在國內的戶籍已被遷出。大同大學能否追回這筆錢,將是另一個問題。
2013-05-10 11:23:56
版主回應
立院三讀 代寫論文最重罰百萬 2013.06.01中央社

立法院院會今天三讀修正通過學位授予法部分條文,明定引誘代寫或實際代寫論文者,最重可處新台幣100萬元罰鍰。
鑑於在網路、出版品刊登廣告徵求代寫論文、書面報告風氣猖獗,唆使犯罪;部分學生也為獲利實際投入代寫、代製論文或書面報告等情形,造成學生品格低落,國家人才素質下滑,民主進步黨籍立法委員管碧玲提案修法,希望遏止歪風。

三讀修正通過條文明定,未來以廣告、口述、宣播或其他方式,引誘代寫、代製論文、創作、展演、書面報告或技術報告者,及實際代寫、代製,或以口述、影像等舞弊方式供抄寫論文、創作、展演、書面報告或技術報告者,行為人或負責人處2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罰鍰,並得按次連續處罰。
2013-06-01 09:17:53
阿楨
民代特別費、教授研究費 除罪【聯合報2013.06.01

立法院昨天深夜三讀通過「會計法第九十九條之一修正案」,擴大特別費除罪範圍,擴及各民意機關、村里長及學術機構,並有溯及既往的規定。立法院長王金平表示,這次將「歷史共業」一次解決,對國家來說是好事情。
  立法院前年通過會計法修正案,為二○○六年以前的首長特別費除罪化,但範圍未及民意機關與村里長事務補助費。根據昨天通過的修正案,二○一○年底以前,各民意機關支用的研究費、公費助理費與加班費業務費、出國考察費,以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均予除罪化。
  除罪範圍也擴及學術單位,二○一二年底以前,各大專院校職員、學術研究機構人員支用政府補助的研究計畫費,包含報支、經辦、核銷、支用等相關財務責任皆除罪化。若涉刑責者不罰,但不符法令之相關費用則要繳回。
  根據修正內容,報支政府機關補助的研究計畫費時,若意圖購買與研究計畫不相關的財物,則不適用除罪範圍。
  台聯黨團總召林世嘉說,不願再看到如柯文哲這樣認真的醫師還要受制度所困、犧牲清譽,所以才簽字。
  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說,讓柯文哲這樣的人不再有「白色恐怖」之感。
  提案立委林滄敏說,並非針對顏清標案,過去措施性法律未明確化,才造成部分機關誤用經費,修法通過後,可避免類似情形再發生。
  回應
  稱為「顏清標條款」不合邏輯,因為顏清標已經被判刑確定也入監服刑了,稱為「柯文哲條款」會比較適當,這撰文記者要多加油
  一個『開明專制』的政權,雖然不民主,可是他高度尊重專業意見,依照學者與專家的意見來進行施政,對比台灣,雖然有民主的外衣,可是政府的施政卻不按照專業意見,一切以民粹為依歸,這樣的型式又有比較好嗎?這樣的台灣與這樣的民主是否還有希望?
2013-06-01 08:33:05
阿楨
立院全票通過覆議 會計法修法失效 2013-06-14中國時報

 立法院上會期修正《會計法》,替不實核銷經費的基層民代除罪,引起輿論強烈反彈,馬英九總統被迫出面滅火,責成行政院提出覆議。立法院院會昨天記名表決這項覆議案,與會的一百一十名立委全數支持政院覆議,《會計法》修法正式宣告失效。
 立法院上月卅一日通過《會計法》部分條文修正案,但行政院認定修法窒礙難行,本周召開臨時院會提出覆議案。立法院依法需以記名投票表決形式,決定是否同意行政院覆議要求。若經半數以上立委同意,覆議案即可生效;反之則需維持立院決議。
 由於朝野事前皆有「歸零處理」的共識,覆議案過關幾乎已成定局,但因選票設計特殊、圈選欄位文字繁複,各黨團為擔心立委不慎投錯票,昨天上午不厭其煩地說明「教戰守則」。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在談話會結束後,將藍委拉到議場一角,秀出選票樣張再三叮嚀;民進黨團則省得麻煩,直接請立委「蓋左邊就對了」。
 最後全院一百一十三席立委除了因故缺席的副院長洪秀柱、無黨籍立委高金素梅,以及國民黨立委顏寬恒以外,全數投下「贊成行政院覆議」,超過半數門檻,上會期通過的修法因此遭到否決。
 由於《會計法》修法與否,攸關因公款喝花酒案服刑中的前立委顏清標能否提前出獄,顏清標之子顏寬恒對覆議案的態度也備受矚目。顏寬恒昨天上午並未出席談話會;下午他雖現身立院,卻仍寧願違反黨團動員令,始終未進場投票。
 顏寬恒在覆議案通過後表示,尊重黨團與院會決議,但他仍認為,特別費是歷史共業、父親並未貪汙,外界將《會計法》修法稱作「顏清標條款」,實在太不公平。
 但他也表示,不會再提出類似修法。
  回應
  會將主席台讓給"暴民"的王金平----這一次是讓出辦公室給國民黨及民進黨團,進行"見不得陽光的勾當",然後,繼續做他的院長,繼續在立法院運作"齷齪的句當"!這個"黑金總司令"王金平該退休下台了!
  等著看下集,看我們柯老怎麼發言,如何選市長~該起訴的,該關的,通通辦一辦~
2013-06-14 11:39:54
圖博館
雙薪教授 高教公害2015-12-01 中時 周平(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何以說它是高教公害?主要原因有三:首先,它是現有扭曲的高教評鑑體制和大學競爭型獎補助等結構性條件下的產物,成了在此扭曲體制和結構下的既得利益者和阻礙高教改革者。其次,雙薪教授成為年輕博士的絆腳石,和世代不正義的資源掠奪者。第三,這廂正在為基本生活條件愁苦的同時,那廂卻坐享高額雙薪,這樣的天差地別確實有違社會公平正義。
  回應
 北京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都重金禮聘諾貝爾獎的教授群,及世界各地大學有名的教授至該校任教,包括台灣各公私立大學的著名的教授任教,周平在南華大學一定不受學生歡迎,才會那麼擔心學校聘公立大學有名的教授來任教,唯恐搶了他的飯碗----井蛙所見之天只有那麼小--所以才充滿怨恨之心
 我是私校畢業的,我覺得很多較好的師資都集中在公立大學,若那些較好的老師們退休後肯到私校教書,對私校學生來說是很好的事。
 公立大學老師提前退休,到私校任教,空出之名額,也增聘了年輕老師,並未佔兩個空缺,周平觀點非常偏跛
 周平類似文章發表多篇,每隔一段時間,就將此類文章,改幾個字發表,騙取稿費。老編不查。他非常仇恨公立大學教授退休後到私立大學任教,卻沒想到當時私校聘用教授的時空背景。教育部為了改善私立大學的師資,鼓勵公立大學退休老師到私校任教,改善私校師資結構,並且可讓公立大學增聘年輕師資。

日本沒有雙薪教授2015-12-03 陳鵬仁(文大日研所講座教授)

日本國立大學特別是東京大學教授退休之後,好多人都到早稻田與明治等著名的私立大學擔任教授,但他們領的不是全薪。教授在新出任私立大學的年薪不能超過他原來國立大學所領一年退休金之總和,否則將被取消國立大學之月退俸。因此在日本沒有所謂領雙薪的問題。
  回應
 照作者所言 , 私校薪不超過國立薪 , 但還是雙薪! 如果原來國立大學所領一年退休金之總和是一千萬;那麼新出任私立大學的年薪最多也只能領一千萬。也就是一年可以領二千萬?
 歐美國家也有聘日本退休教授,難道也是義務的嗎?若是人才,即使高薪,私校也極力聘請,若不是人才,如周教授之流,根本無法走出校園,私校校長也不是傻瓜.
2015-12-03 11:52:32
圖博館
學生反假學習真勞動 拿蛋砸教部、爆雞蛋淋女專委頭2016-07-04 聯合報

  「工作變學習,助理都完蛋」,包含台大、政大、師大、陽明等20多名大專校院學生今天上午到教育部門口高喊「反對假學習真勞動」,要求教育部廢止「專科以上學校強化學生兼任助理學習與勞動權益保障處理原則」,因為教育部沒有給出任何承諾,學生遂拿臭雞蛋砸向教育部招牌,一名政大女學生甚至突然拿起雞蛋在高教司專委頭上捏爆,蛋洗專委一身。
  教育部去年發布的「專科以上學校強化學生兼任助理學習與勞動權益保障處理原則」,將校園兼任助理分流為學習型和勞雇型,學生團體認為,學校讓「學習型」成為規避人事成本的代名詞。
  政大社會所學生高若想表示,學校檯面上讓學生可以自己選擇要學習或是勞雇型,但若選擇勞雇型的學生,每學期新資硬生生比學習型少了6000元到8000元,以壓低工資變相要求學生選沒有勞健保的學習型。
  陽明大學勞權小組成員蘇子軒也表示,學校分流後,校內博士生每個月工作80小時,要管理機房、協助實驗,只領6000元,時薪75元,工作都和正職人員相當,卻領低新、沒有勞健保「學生就比較不值錢嗎?」
  高教工會指出,高應大傳出學生幫副校長室送公文、整理資料,無關學習;台大學生要再會議準備茶水和便當,統統都被學校納入學習型助理,完全是因為教育部去年的原則給了學校開後門,吃學生豆腐,要求教育部立即廢止原則。
  教育部高教司專委黃淑娟出面接受學生陳情,她表示,目前全國學生兼任助理總人數計約28.3萬人,教育部在學校分流後,學習型約15.2萬人,勞僱型則約13.1萬人,而各大學衍生的成本,其中有7成由教育部負擔,「教部沒有不管學校」。若學校分流後不遵守原則,個案學生可向教育部跨部會「大學學生兼任助理定位暨學習活動審議平台會議」檢舉。
  高教工會理事陳尚志揚言,教育部若不退回學習型助理,亡羊補牢,將會有更激烈的抗爭。
  回應
新政府自食惡果, 太陽花遺毒, 攻佔行政院都沒事了, 丟個雞蛋又算什麼 ?
哈哈哈,綠色政客養出的瘋狗反噬到自己身上了!未來四年,民進黨會為自己以前造的孽付出更多代價的!
教育部長應該自己來面對,怎麼派替死鬼?
台灣文革,大家來搞文革吧,搞掉台灣的未來,搞掉大家的未來,讓統一早日來到
老實說,你可以不要做,沒人做待遇自然會改變
2016-07-04 12:05:50
圖博館
論文造假延燒 台大校長楊泮池掛名論文也傳撤稿2016-11-15聯合報

  台大生醫研究論文涉及違反學術倫理而撤稿的事件越滾越大,除了導致郭明良教授辭職的論文已撤稿,現又有一篇台大現任校長楊泮池(Pan-Chyr Yang)2006年與郭明良共同合作發表的論文也撤稿。
  郭明良帶領的研究團隊,上月宣布成功解開組蛋白甲基轉移酶(G9a)如何調控大腸癌幹細胞分化能力的分子機制,並提出新的治療方向,相關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卻遭控涉嫌數據造假,其中第一作者查詩婷因圖檔複製明顯違反學術倫理,研究團隊主動從期刊撤回該文章,查詩婷及郭明良上周先後宣布辭職以示負責。
  而日前經「學界同行審論平台」PubPeer揭露,郭明良帶領的團隊,至少有5篇研究被指出「有充分舉證指控」的論文,其中台大校長楊泮池在2006年也掛名的論文,也是癌症相關研究《Knockdown of Contactin-1 Expression Suppresses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of Lung Adenocarcinoma》也主動聲明撤稿。
  台大主秘林達德昨天針對此事回應表示,楊泮池只是共同作者之一,並非第一作者,「責任歸屬要符合比例原則」。
  延伸閱讀
教授研究風波 台大將成立倫理調查小組
高醫副校長郭明良與台大團隊 癌症研究涉造假
研究團隊論文涉造假 郭明良辭台大教職以示負責
  回應
詐騙集團上台後
上騙下騙大家騙
你騙我騙齊來騙
快快加入一起騙
類似情況發生在馬英九身上, 猜猜 綠色 會怎麼攻擊?
2016-11-15 10:47:06
圖博館
爭創雙一流東部高校猛挖人中西部被搶得傷筋動骨

為爭創“雙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處“挖”人,只認錢不認情的流動讓許多高校頭疼。2016.12.15,中國青年報《高校“搶人”背後的作繭自縛》的評論認為,一所大學,只顧門面和指標,只能是地基淺淺。
  12月5日,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的教育廳領導和來自75所部屬高校的分管校長參加研討。部分高校呼籲,相關部門要出台政策,規範人才的無序流動。
  “對於我來說,特別害怕聽到某某某又被評上了長江學者、某某又被評上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這類消息。因為他們一旦有了什麼頭銜,就會被人盯上,不少學校開出的優惠條件就來了,年薪100萬元+1套房子+2000萬元科研啟動經費,有的甚至更高。 ”
  校長們的苦惱這些年一直沒有間斷。最早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的孔雀東南飛,中西部高校的有實力教師被吸引到東部發達地區。此後,這種流動一直存在,東部發達地區高校院所借助自己的地理、經濟及其他優勢,不斷挖人。一些原本整體實力雄厚的高校,被搶得傷筋動骨。歷史悠久、學術聲名顯赫的蘭州大學,甚至出現過某一學科人才斷檔的局面。群英薈萃的蘭州大學被網友評為“最委屈大學”,人才流失是重要原因。
  被掠奪的高校當然奮起自我保護,比如簽訂合約、要求經濟補償,甚至拒不放人、不給辦理人事調動等等,但這些在搶人高校給出的科研經費、安家費、一線城市住房戶口、子女入學等條件面前成不了障礙,教授“裸奔”出走不是個別現象,接收學校通常採取的做法是:可以不要人事檔案、不要戶口、不要調動手續。
  對於這種無序、惡性流動,教育部2013年年末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範高校人才引進工作的若干意見》,可以說,這是對處於劣勢地位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高校的必要、合理保護。
…….
  回應
不反對這種行為,大家都在憑真金白銀搶人才,人家既然能提供的了更好的待遇,更好的科研環境,阻擋人家追求進步是不可取的。
大學教師是真工資低,尤其是青年教師,他們不這麼搶給錢多,青年教師根本買不起房。
我就問問,蘭州大學的校長,你的子女,是安心在西部工作呢,還是出國了,去東部發達地區,你自己的子女都不願意呆在西部,你憑什麼要求學校的老師留下?
2016-12-16 11:02:14
圖博館
浙江大學回复“網紅論文”:不會降低學術標準

  新京報2017.9.20訊日前,浙江大學發布《優秀網絡文化成果認定實施辦法(試行)》,其中規定在媒體及其“兩微一端”發表的優秀網文,根據發布平台與傳播水平可認定為國內權威、一級、核心等學術期刊論文,納入晉升評聘和評獎評優。
  該《辦法》一出,立即引發熱議。對此,浙大回應媒體稱,認定優秀網絡文化成果不會降低有關學術標準,成果申報需經專家委員會嚴格評審。
  根據發布平台與傳播水平分級
  根據《辦法》,優秀網絡文化成果包括在報刊、電視、互聯網上刊發或播報的,具有廣泛網絡傳播的優秀原創文章、影音、動漫等作品,原創文章字數應不少於1000字。
  對於如何認定優秀網絡文化成果,浙大對申報等級作出了劃分,根據發布平台與傳播水平這兩項最根本的認定指標,劃分為三個等級。
  例如,第一級能夠認定等同於國內權威學術期刊刊發的,是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和《求是》雜誌三家媒體刊發,並形成重大網絡傳播的作品。“重大”的認定為,作品被不少於20 家主流媒體及其網站、“兩微一端”以及重要商業網站及其“兩微一端”刊發、轉載。
  同時,《辦法》還對刊發的媒體做了範圍的規定,中央級報刊、電視為《人民日報》、《環球時報》、《半月談》等9家媒體;主流媒體中包括《中國教育報》、《中國科學報》、《新京報》等影響力廣泛的媒體,以及各省市區黨報、電台等;重要商業門戶則包括新浪、搜狐等門戶網站,及其“兩微一端”。
  該《辦法》一出,旋即在網上引起熱議,不少文章用《網文10萬+可算學術論文》為標題,認為《辦法》將“媒體點擊量”與學術論文的學術價值等量齊觀,極易導致學術之“退步”;也有支持者覺得浙大這一新規衝擊了高校現有的單一學術評價體系,是改革創新之舉,勇氣可嘉,值得提倡。
  浙大方面表示,網絡文化成果是優秀的網絡文化原創作品,大學要鼓勵和引導師生產出高水平的成果。學校希望在這方面進行積極的探索和嘗試,並在具體工作中不斷加以完善。對於滿足《辦法》中基本條件的成果申報,要由專家委員會以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的態度,秉承嚴肅的學術傳統、學術規範和學術標准進行嚴格評審,來看是否能評定為相應的學術成果。
2017-09-21 08:04:20
圖博館
■ 追訪
  浙大師生
  外界解讀很多是斷章取義
  “《辦法》並不是說網紅文章就能作為學術論文來認定,指的還是對社會問題對公共事務有研究、有深刻見解的文章,如果在新媒體平台產生重大社會影響,可以和期刊論文同等對待。”這名老師表示。
  他認為,《辦法》是鼓勵學者在新媒體平台發聲,不要局限於小圈子文化。學術刊物是小眾傳播,發行量不過是幾千份、幾萬份。如果是在網絡、新媒體平台針對公共事務、社會問題發聲,並產生重大的社會影響,它的社會傳播面更廣,價值比學術論文要高,帶來更多的社會效益溢出。
  “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沒有傳播,那價值如何體現呢?價值是在傳播過程中實現的,在當下的時代,傳播面越廣越好。”他說。
  浙大一名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同學告訴記者,對於人文社科類的專業,有學術成果相對比較難,在學術期刊上發文也比較困難,新規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術的壓力。而且如果網絡發文可認定為學術成果的話,以後找工作在簡歷上也更好看。
  記者註意到,上述人文社科類專業的同學表示,他的專業更偏重實踐,很多同學也都在自己搞公號,對他們來講,正在做的事就是他們的成果,其實跟學術論文是一樣的。
  理工科類專業的同學則表示,自己還是更傾向於在領域內的期刊上發表論文、申請專利等形式,但新規為學生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沒有什麼不好,不論以何種方式,這都是一種自己能力的體現與證明。
.....
  回應
不會降低學術標準?才怪!
是個不錯的做法。網上雖然爛文無數,但是還是有人認真寫東西的。有些具有相當的嚴謹性和獨創性。時效性也很強。能納入“論文”之列是好事兒。刷流量的文章,看一眼就知道水平了,不可能只看流量指標的。
2017-09-21 08:05:15
圖博館
北大教授靠知識付費收入終於趕上了明星,但為何知識商人們卻在退場?

據每日經濟新聞2017.9.19報導,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最近,新華社報導,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的網絡專欄,擁有超過17萬付費訂閱者,價值近3500萬元。
  在崇尚分享精神的互聯網時代,為優質內容付費已漸成趨勢。知識付費火了,但papi醬、羅永浩為何卻退場了?知識付費背後又有哪些“坑”?
  雖然經過新聞發酵之後,許多網友了解到,大學教師的主要經濟來源也可能來自校外,但8000多元的到手工資仍然讓不少人咋舌,同時引發了一個似乎有些老套的討論——大學教授年薪僅十多二十萬,而娛樂圈明星一部片酬就成百上千萬(甚至過億),多讀書還有用嗎?
  答案自然是“有用”。小編註意到,近日一位北大教授就以親身經歷給出了回答。
  在互聯網時代,人們獲取知識的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據新華視點報導,一位北大經濟學教授的網絡專欄,價值近3500萬元。
  從2010年起,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薛兆豐每年都在北大講授《經濟學原理》和《法律經濟學》兩門課。而如今,借助互聯網,他的學生已經超過17萬。
這些學生遍布全國各地,從事著不同的職業。他們並不坐在北大的課堂裡,而是每天拿著手機,聆聽薛兆豐錄製的10分鐘音頻課程,在線回答他前一天提出的思考題。“學費”是一年199元的專欄訂閱費。
顯然,該教授專欄近3500萬元的價值(也是營業額),正是來自超過17萬學生每人199元的“學費”。小編註意到,雖然3500萬這一數字與娛樂圈頭部明星的收入相比還有些距離,但至少能在一些明星收入榜“排上號”了。
  數據來源:界面·頭條2017中國名人收入排行榜
而且,這還僅僅是眾多網絡付費內容中的九牛一毛。
新華視點稱,隨著互聯網在中國的深度普及,互聯網內容也雜亂無章、良莠不齊,為用戶帶來篩選的困難。優質內容越來越成為稀缺品,分答、得到、知乎live等知識共享平台的湧現,預示著知識付費春天的來臨。
在薛兆豐開設專欄的平台上,還有近30個不同領域的學者開設了付費專欄。比如天使投資人李笑來開設的“教你如何變得更值錢”的專欄,訂閱人數超過了17萬,科學作家萬維鋼開設的西方書單解讀專欄,訂閱人數超過12萬。
一家英語學習的知識共享平台推出的線上短期閱讀訓練營也十分火爆。每人收費近200元,僅僅一期的付費學員就超過400人。
2017-09-21 08:39:55
圖博館
“沒想到知識學習消費大潮說來真的就來了,這麼快!”一位網名為“讀書還要去模仿”的訂閱者留言說。
阿里應用分發平台近期發布的2017年二季度應用行業報告顯示,以“90後”為主的知識付費用戶已達到5000萬,預計今年知識付費的總體規模將達500億元。
  知識付費火了,papi醬羅永浩卻退場了
  被稱為“知識經濟”商人的羅振宇說,當前行業邊界正在消失,每個消費升級的行業都在爭奪用戶的時間,用戶選擇用學習來填充碎片化時間,是有價值的真實需求。
然而,知識付費的風口能持續多久?誰又能引領知識付費的潮流?這些或許都還是未知數。
今年5月,分答上線了付費社區,形成以“問答+小講+社區”為主的三角形知識架構。用戶加入社區可獲得原創文章、問答互動、內容分享和社群交流。7月6日,papi醬宣布加入分答付費社區,轉型做知識付費。papi醬在分答開設的付費社區主題是“不設限青年研究所”收費標準為99元/半年(2017年7月6日-2018年1月5日),在分答美識節期間,價格為79元/半年。
據網易科技報導,papi醬還邀請了姬十三、鸚鵡史航、王嘯坤、曲瑋瑋、傅踢踢、寺主人、倪一寧、韋思嘉、陳章魚、醉鵝娘、你好_竹子等名人作為社區嘉賓與用戶互動。
然而,在開通2個月之後,9月11日,papi醬在分答社區發布了停更聲明。
  她給出的主要原因是:
除了每周音頻的錄製,每天都會抽時間在社區里和大家在線互動,隨著加入社區的人越來越多,需要在社區里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隨之劇增;
而在短視頻方面,粉絲們又每天都在等著更新;此外,還有頻繁的出差和日益增長的其他工作的時間消耗。
因而,只能放棄所有的休息時間來兼顧,白天努力地拍視頻,晚上熬夜準備社區的選題,生活節奏被徹底打亂了,連日超負荷的工作導致身體出現了各種不適,再三考慮決定停更分答社區。
為了彌補每一位papi社區用戶的損失,papi醬和分答將全額退還所有用戶預先支付的費用。有人根據點贊數量和評論數量估計,付費人數應該在1000左右,乘以79元的單價,這個付費社區的總銷售額應該不到10萬。
每經小編註意到,papi醬退出知識問答的理由,與稍早一些做出相同決定的羅永浩如出一轍——身體不允許+沒時間“兼顧”主業。
2017-09-21 08:41:22
圖博館
8月25日,羅永浩在得到發布了一封致歉信,在信中他表示因為對自己要求很高,這三個月每天耗在準備課程的時間需要4-6個小時,也努力與得到方面溝通希望能夠呈現更加精彩的課程,但目前自己的身心狀況和公司的現實發展局面確實不允許老羅繼續把課程繼續下去,無奈之下做出了停更這樣的決定。
在今年5月得到APP舉行的知識發布會上,羅永浩推出《羅永浩乾貨日記》,誰也沒想到,三個月後,這件事就黃了。
  知識付費背後有哪些“坑”?
papi醬和羅永浩的退場,使得不少人再次把目光聚焦於內容生產、模式、知識變現等問題上。
新華視點指出,用戶願意付費的內容大致有兩類,一類是具有強IP效果的經驗、知識,另一類是因版權限制不得不付費的內容。但內容提供者很清楚,用戶只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在訂閱者利用碎片化時間學習的背後,專欄作者及其團隊花費了大把的時間來製作內容。
因此也有人說,半路退場的兩位大V,都“大大低估了生產知識的難度”。
網絡平台用一種標準化合約交易的方式實現知識付費,是一種交易方式的創新,簡單、直接、高效,價值不言而喻。
但廣州日報評論員練洪洋認為,市場越來越大,消費者可選擇的範圍越來越大,如果管理跟不上,市場也可能慢慢被玩壞。從內容生產角度,除了服務合同、消費關係、著作權和隱私權保護等領域存在風險,還​​存在產品質量問題;為了吸引消費者,個別知識付費頻道存在產品營銷等現象;從消費者角度,貨不對板、影響用戶體驗是最大困擾。
比如,有消費者花了上千元向某個名人提問題,結果對方回答“不清楚”。這種情況應該怎麼辦?或者,回答者“顧左右而言他”。提問者認為不夠全面,價值不大,又該怎麼辦?
或許正如光明日報所說——知識付費是門好生意,但前提是先做足“知識”,再惦記“付費”。在此基礎上,才能討論下一個問題:知識付費時代,對為知識買單的個體而言,自我成長的期待能不能照進現實?
  回應
乾貨不足當然只能退場
講知識的去佔據,付費的頂掉娛樂的,這不是好事麼?
撈夠了趕緊離場,肚子裡面沒貨了不然到C輪到D輪融不到錢了自己就垮了
這個還是比較正常的,或者就像部分網友的說法。乾貨不足當然要退。但是考慮到人群的年齡和專業分佈。其實高中低檔的深入的和浮淺的都是有市場的。搞好自己的定位還是可以乾下去的。只不過很多時候很多泛泛而談的剛開始營造了過分專業的形象(實際遠遠沒有達到)當然還是玩不下去的。但是靠賣知識賺錢是對讀書人的尊重。我贊同這個方式
2017-09-21 08:42:07
圖博館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一華裔教授被捕被控涉欺詐美政府資金  

  美媒2017.9.27報導稱,維吉尼亞理工大學生物系統工程學教授張以恆上星期三因涉嫌欺詐美國政府資金被逮捕,法官昨天晚上在維吉尼亞州西區聯邦法院召開的保釋聽證會上裁定他有潛逃可能,拒絕將他保釋。
  調查此案的聯邦調查局探員在證詞中指出,張以恆和兩名研究員朱之光、尤淳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能源部和校方提交不實聲明,於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申請並領取了五項總金額超過110萬美元的研究資金,其中包括為已經在中國完成的研究項目申請聯邦研究資金。此外,張以恆未按照規定,將得到的資金中的30%交給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校方表示僅收到張以恆約18%的款項。
  調查顯示張以恆涉嫌為欺詐主使者,他被控有電信欺詐、謊報費用和不實陳述等多項罪名,聯邦法院指他“損害了美國政府的創新發展計劃“。此外,調查人員表示,張以恆還有兩項研究資金的獲取可能違反聯邦法律,目前正在調查中。
  46歲的張以恆出生於中國湖北,2005年起受僱於維吉尼亞理工大學,2011年成為美國公民。他也是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員。
  張以恆的律師思科特·奧斯丁表示,被告否認自己涉及任何不法行為,並將對有關指控提出反駁。
2017-09-27 10:04:41
圖博館
高校搶人學者身價飆漲有人開百萬年薪+800萬房補

2018.1.5,教育部發布了2017年長江學者名單,共有463名建議人選,其中特聘教授148名,講座教授51名,青年學者264人。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知名學者對於一所大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中頭頂“院士”、“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專家”、“傑出青年科學家”等帽子的高校教師更是成為了各個高校間爭搶的重要目標。
  近些年高校之間的挖人大戰越演越烈,也越來越“土豪”,為了吸引人才有高校甚至開出了800萬房補、100萬年薪的天價。在比拼財力的挖人大戰中,一些中西部的大學被挖得傷筋動骨,還催生了一批“職業跳槽教授”。
........
  回應
 作者真的鼠目寸光,職業跳槽是發展的大方向,培養社會公共人才是學校的責任,一個學校培養的人才跳槽了,其它學校培養的人才照樣會跳進來,總之是平衡的是自由的人才流動,是共享資源,一個學校如果有這樣狹隘意識的作者,這個學校也就over了,作者還需要提高一下自己的修養再發表“高論”吧
 自己不上心還埋怨別人,良禽擇木,誰都願意要更大的平台,學校有競爭這是好事,說明知識值錢了
 沒問題,這些工資也不高(和明星比),至於中西部被挖,可以通過國家層面出來調控
2018-01-14 10:17:35
圖博館
中央發文要求提高教師待遇建立教師個人信用記錄

  2018.1.1,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對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作出頂層設計。《意見》圍繞全面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專業素質能力,提高教師待遇地位,確保政策舉措落地見效等方面提出了具體舉措。
  截至2016年,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專任教師1578萬。與2012年相比,學前教育專任教師增加75.3萬,增長50.9%;普通高校專任教師增加16.2萬人,特殊教育專任教師增加9516人,義務教育專任教師增加18.7萬人。
  師德師風 推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
  師範教育 嚴控師範院校更名為非師範院校
  專業能力 逐步將幼兒園教師學歷提升至專科
  教師待遇 鼓勵地方提高鄉村教師補助標準
  《意見》還要求,高等學校教師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轉化獎勵收入,不納入本單位工資總額基數。對專職從事教學的人員,適當提高基礎性績效工資在績效工資中的比重,加大對教學型名師的崗位激勵力度。幫助高等學校青年教師解決住房等困難。
2018-02-01 10:14:06
jsoujsou
丁仲禮院士:應提高研究生、博士後收入

2018.3.17晚間,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院士在人民網強國論壇接受訪問,提出要提高研究生和博士後的收入等建議。
  2017年我國全社會的研發經費支出預計達到1.76萬億元,但和數據相對的則是不少一線科研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並不高。丁仲禮說:“ 跟國際上相比,我國研究生、博士後的收入較低,應該讓他們多參與科學研究工作,成為主力。今後,要建立一種機制,讓科研經費更多地投入到一線年輕人身上,讓向人看齊的概念得以實現,改變科研經費向物看齊的現狀。”
  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博士後收入水平基本上同其整體實力及科技水平相對應。以下是根據網上的數據對各國博士後的收入水平的大致盤點:
  如瑞士、日本、澳大利亞和美國等科技強國的頂尖機構,博士後的年收入在稅後4萬美元(約25萬人民幣)左右,高的可達5-8萬美元 。瑞士的博士和博士後工資非常高,博士後每月平均工資6千瑞士法郎(約4萬人民幣)。
  日本、美國、瑞典、挪威、香港、英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多數機構,以及德國的洪堡獎金等,博士後的收入基本都達到稅後約3-4萬美元。
  德國、荷蘭、比利時、奧地利等國及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的博士後年收入也在稅後2.5萬美元左右。
  法國、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以色列、加拿大、新加坡、台灣,以及東歐的一些國家,博士後年收入水平約為1.9-2.5萬左右。
  中國的博士後收入隨地域不同而有所差異,儘管近年來有大幅提升,如北京的博士後年收入據統計已達到20萬人民幣左右。但綜合來看,距很多高水平國家尚有差距。
  回應
 我現在在讀博士,每個月只有2100塊國家補貼,周圍碩士畢業工作的同學很多都可以拿到10k左右,等到畢業以後從事科研工作,月工資差不多四五千的樣子。要不是我自己有愛好,我是不會做出這樣選擇的。
 這種說法是非常錯誤的。在西方國家特別是在米國研究生(碩士、博士)在校學習期間不是領薪水的正式員工,除了獎學金助學金外沒有其他正規收入,特別是碩士生大部分都是根本沒有任何獎助金的(校外校內兼職的不在此列),理工博士生則通常會有助研金。而博士後則是一份正式領薪全日制full-time工作(雖然有年限限制)。正確的說法應該是研究生博士生畢業後正式全日制工作的初始起薪如何以及年增長率如何。另外在米國的學校做博士後的薪水與在企業工作比較起來是相當低的。
2018-03-21 08:51:38
jsoujsou
我在美國求學就是做生科的,還算有點發言權。首先不要跟瑞士比,這個國家多富先不說,你知道這月薪4萬有多少被收稅嗎?說不定7成都被當稅收了。其次,我國現在博士待遇跟美國比差不了多少,美國每個專業博士工資不同,文科不到兩千一月,理工科兩千多一月,助教一月兩千多,但是只發10個月的工資,畢竟暑假沒課教沒工資,而且工資水平依地區不同而不同,以上工資水平是在東西沿海人多的地方,中西部工資水平每月會低幾百刀。博後國內基本已經要碾壓美國了。美國博後工資有NIH制定,現在的標準為年薪5萬多,不到六萬,而且住房神馬的要自己解決;國內博後工資至少一月一萬,文章發的越好工資越高,我知道的有甚至一月2萬的。雖然根據匯率計算美國工資還是高,但要考慮稅收生活成本等很多問題。現在國內很多非一流大學為了招攬人才工資給的很高,但是千言萬語一句話,沒有好文章沒實力也吃不來高工資。我覺得更多地要關注國內本土博士人才,做得好的也要給高工資,比如獎金抽成什麼的,待遇要跟留洋博士同等化,這樣才有利於本土人才培養,如果搞學術崇洋媚外,那工資提的再高也沒有本土派的蛋糕一點用也沒有。

東北人才流失?瀋陽市長姜有為:去年接收7萬畢業生,人才回流態勢明顯

據北京青年報2018.3.20消息,面對外界關於“東北地區人才流失”的討論,以及二三線城市正在輪番上演的“搶人大戰”,曾經的工業重鎮瀋陽,正在面臨新一輪挑戰。全國人大代表、瀋陽市長姜有為表示,瀋陽接連出台多項舉措,希望在“搶人大戰”中占得先機。目前,新政效果顯著,瀋陽的人才回流態勢明顯。
  回應
廈門才是人才流失嚴重,廈門大學的學生都留不住。
瀋陽目前對於畢業生最大的吸引力是房價8000/平,2環邊上的新房也不過1萬左右。在北京月薪2-3萬生活可能都很累,想買房更難。在瀋陽月薪7-8千生活就很安逸了
知乎上最恨最愛東北的都是東北人
愛之深,責之切
恨之深,責之切
2018-03-21 08:52:29
阿楨
比視覺中國更野:壓榨全球學術界,哈佛北大教授都在給他們打工 2019-04-16

這兩天,“視覺中國”濫用版權牟利,成為落水狗,人人喊打。不過,還有比“視覺中國”更野、更暴利的路子。這就是:學術出版。比穀歌、蘋果等高科技公司還賺錢。遍佈全世界一兩千萬名大學學者、研究人員為他們打工。哈佛、耶魯等全世界的大學和學者們都不得不低頭,更不要說國內幾乎所有大學和研究機構了。但最終買單的卻是,每一個納稅人。
  在大部分普通人印象裡,出版是個“夕陽產業”,出版專業學術期刊、書籍更加小眾,肯定更是沒錢可賺。實際上,學術出版不僅賺錢,而且能夠賺到大錢。據估計,僅僅科技、醫學出版的市場規模一年就超過250億美元,比全球音樂市場要大1/3以上。據估計,全球學術出版市場規模可能超過500億美元。
  但更神奇的是,這個生意模式十分奇怪,奇怪到大多數人看起來可能都不可思議。德意志銀行在一份研究報告裡,概括為:三重買單模式。
  簡單來說,目前學術研究的大部分投入來自政府。學者拿著公共財政投入做研究,寫出論文。論文要發表,必須通過出版商掌握的期刊。通常,作者不僅拿不到稿費,而且還需要向出版商支付一筆不菲的版面費。不少SCI期刊發一篇文章要5000美元,也就是3萬多人民幣。據統計,僅英文期刊每年發表文章就約有300萬篇。中科協調查發現,2015年中國在SCI收錄完全OA期刊共發表論文近4.4萬篇,支付了7200多萬美元(超過4.8億人民幣)的論文費用。
  更神奇的是,即便論文是你發表的,如果你要從出版商的資料庫中下載自己的這篇論文,你還要交錢!
  這個生意到底有多賺錢?
位於荷蘭的全球最大學術出版商愛思唯爾(Elsevier),2018年收入達到25億英鎊(近220億人民幣),利潤率高達37%,相比之下穀歌只有20%左右。
  為了生意不擇手段
學術出版其實已經有三四百年歷史了。很長一段時間裡,學術出版也完全由非盈利學術團體來組織。但是在1970年代,不少出版商看到其中的商機,開始收購學術期刊。到目前,全球已經形成五大學術出版商集團:Elsevier、Taylor&Francis、Wiley-Blackwell、Springer、Sage。在1973年這些出版商只控制了20%的期刊,到1996年上升到30%,而目前五大學術出版商已經控制了一半以上的學術出版,在自然科學、社會科學、醫學等領域這種集中趨勢十分明顯。
2019-04-17 08:49:35
阿楨
更“損”的是,一旦發現有新的學術資料庫出現,出版商們就千方百計地去買下來。比如,愛思唯爾2016年收購了全球最大的開放獲取知識庫“社會科學研究網路”(SSRN);2013年買下跨平臺文獻管理免費軟體和線上學術社交網路平臺Mendeley……
可以說學術界苦出版商已久矣,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國外,不少學者聯名不在付費的期刊上發文章,不為它們審稿。
  還有更加理想主義的做法,當時年僅22歲的哈薩克斯坦女孩亞曆珊卓•艾爾巴金(Alexandra Elbakyan),創辦了一個叫Sci-Hub網站,從出版商的資料庫裡盜取了5000多萬份學術資源,放在網上免費供全世界下載。每天提供的下載次數超過20萬。這無疑動了出版商的乳酪,它們自然會花大力氣去“追殺”。愛思唯爾、美國化學學會兩次把她告上法庭,前者提出1500萬美元賠償,後者也提出480萬美元索賠。法院命令封殺了網站,為了避免被引渡,艾爾巴金還不得不躲藏了起來。
  連哈佛大學也叫苦
  中國更是出版商們眼中的香餑餑。
出版巨頭開始以低價進入中國市場,培養中國科學家的閱讀、使用習慣,形成“外刊依賴”,等像“吸毒上癮”,欲罷不能時猛提價格。還拿愛思唯爾來說,中國用戶2007年下載一篇論文平均價格只有46美分,還不到當時全球均價的17%。隨後,它逐漸減少對中國用戶的高折扣,最後和全球定價持平。比如,北京大學圖書館購買愛思唯爾科技期刊電子資料庫的費用,2008年是54萬多美元,2009年漲到57萬,2010年又漲到61萬。
  連美國證券交易所Nasdaq都在感歎:學術出版是個大生意
一次,中國高校抱團採購談判時,愛思唯爾提出漲價15%,中國代表不同意,對方高層很不客氣地說,你們沒錢可以不買。中方一位女士當場被氣哭。目前,我國300多家機構訂購愛思唯爾期刊全文資料庫,2017年大連理工大學採購費達280萬元(近3年內每年漲價12%),國家智慧財產權局是648萬元,中國科學院達千萬元級別。十來年,中國大學圖書館平均電子資料庫購買費用增長了3倍多。像北大一年花出去了4900多萬。
  其實類似的苗頭,在中國學術出版界也已經出現。
2019-04-17 08:53:07
阿楨
中國知網(CNKI)文獻總量超過2億篇,覆蓋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學術資源,是全球最大的中文資料庫,也是國內學術研究繞不過去的資料庫。早在2011年,有西電網友爆料,知網“向國外資料庫商學習”,要求陝西高校購買費用漲價10%左右。談判未果,知網就停掉了西電的存取權限。知網對不同學校機構報價不同,但報價不公開。據瞭解,武漢理工大學圖書館2010—2016年的報價漲幅高達130%以上,一度“用不起”。連北大也因為“資料庫商漲價過高”,在2016年考慮不再續訂知網。和大學哀嚎一片不同的是,知網2017年毛利率超過60%!
  有專家估計,目前,我國每年發佈的外文論文約50萬篇,占全球的1/5左右,光發表費用就數以億計,同時,又為訂閱各種外文期刊和全文資料庫花費數十億元。學者為了在學界混出名堂,贏得教職、聲譽、社會地位,大學為了滿足教職人員的要求,都不惜把大量科研經費用在了發表和購買文獻上。最終,這些納稅人的錢,卻源源不斷流入出版商的腰包。
  出版學術期刊,製作學術資料庫,初衷其實是促進知識傳播和學術交流。更深一層來說,拿出越來越多的錢供養學者、研究人員,從事那些可能永遠或者近幾十、幾百年都不會用到的科研、試驗,是人類社會文明發展進步的重要體現。這個時候,也許需要我們考慮一下,學術出版為什麼變成了一門利潤驚人的生意?
  回應
評職稱與工資掛鉤,職稱與發佈論文掛鉤,這個是根源!
這個漲價不是國內國外都在漲價麼,居然還把原因歸到國內模式。
國家已經出臺評審只需核心期刊一篇,但已經蠻長時間過去了,各個單位內部刪選、課題初審還是唯SCI論文分值一票決定。
美國的助學貸款也是,本來是為了助學,現在成了貸款為主。貸款畢業後十年都不一定能還清。
2019-04-17 08:55:07
威爾剛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
2019-12-20 14:10:36
阿楨
英國大學的「老人歧視」?牛津教授「強制退休」的關鍵判決 2020/01/04 轉角24小時

「只因為年紀就逼學者退休,太蠻橫啦!」英國牛津大學的資深教授艾華特(Paul Ewart),因為在2017年時,遭牛津以極為爭議的「強制退休政策」解雇,不滿之下一狀告上法院;在漫長的司法攻防戰後,本周英國法院判決:牛津大學因為年紀「不當解雇」艾華特,明顯構成「年齡歧視」。牛津大學的強制退休政策,遭法院認證為「職場歧視老人」,艾華特案的關鍵勝訴,更再次點燃了英國高教界的「強制退休年齡」之爭,以及學術圈的世代資源分配問題。
  現年73歲的艾華特教授,過去長達38年,都在牛津大學知名的克拉倫登實驗室(Clarendon Laboratory)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是原子與雷射物理學界的權威學者。但儘管在牛津任職的最後2年,研究生產頗豐的他,發表了15篇期刊報告,主導研究也取得重大進展,但仍在2017年因為年齡限制遭牛津大學「強行退休」。
  牛津大學的「強制退休政策」,指的是校方於2011年擬定生效的《僱主判斷合理退休年齡》(EJRA)機制。根據校方政策:學術以及有關職員若年滿67歲,則必須從牛津退休。
  牛津這項政策的推出,主要是為了因應同年,英國政府因高齡化與退休金儲備不足等問題,宣佈將逐步撤銷《常規退休年齡》(Default Retirement Age),使得雇主原則上將無法再援引DRA,強制員工於65歲退休。
  然而階段性撤除的同時,英國政府也彈性放寬,「若雇主確有需求、且在客觀合理證明的情況下,個別單位依然可以擬訂強制退休的年限」。在此情況下,牛津大學的EJRA規範,也就在校方與學界激辯下爭議上路,並於2017年將退休年限往後延一年,調整為68歲。而艾華特教授就是在69歲時,被牛津依EJRA強制退休。
  當前在英國對學者採取強制年齡退休的大學,一共有3間。除了牛津大學以外,另外2間分別為劍橋大學及聖安德魯大學(St Andrew’s,蘇格蘭最古老大學),都是英國拔尖的名流大學。
  以牛津大學為例,校方聲稱之所以透過EJRA制定強制退休年齡,主要是為了平衡校內學術人員的組成結構,希望年長學者「適時騰出機會」,讓不同種族、族群的後進年輕學者,能獲得更多職涯發展與學術機會。然而這項政策是否真能達成「世代正義」與「族群資源」的平衡?還是淪為學術職場的年齡歧視?引發各界爭論。
…..
2020-01-06 09:02:06
阿楨
事實上,艾華特並不是被強硬退休、因而狀告牛津的第一人。牛津大學聖約翰學院(St John’s College)的莎士比亞權威學者皮契爾教授(Prof John Pitcher),也曾因為類似緣由在67歲時被牛津大學逼退,並且控告牛津大學違反英國《平等法》(Equality Act 2010),涉嫌年齡歧視與不當解雇。只是皮契爾的指控與賠償要求,卻都在2019年5月的一審判決中遭到駁回。
  當時法官援引資料指出,英國高教確實存在男性、年長者、白人等優勢群體把持高等學術研究職務的現象存在,作為國際領航學術機構的牛津大學,透過EJRA以實現「建構大學職場的多元環境」,屬合法合理的措施。
  但又是為什麼,這次艾華特卻能夠打贏這場可能動搖EJRA存廢的關鍵訴訟呢?其中重要原因便是,艾華特向法院提交了一份數據報告,「打臉」了牛津宣稱「EJRA能讓大學學者組成更世代公平、更多元」的說法。
  「如果一項嚴重的歧視措施,只是為了創造出2-4%的新職缺,這完全不成比例。」法院在此次判決中表示。
  在艾華特案極具指標判性的判決出爐後,目前上訴中的皮契爾,更有望援引艾華特案例與HESA的報告,做出更加有利的司法反擊。此外,不少同樣遭遇「被退休」危機的資深教授們,也受到艾華特案的激勵,決定拒絕配合EJRA,受限年齡而被強制退休。
  不過,輸掉這場關鍵司防戰的牛津大學也透過發言人語帶保留地表示:「校方不排除持續上訴。」
2020-01-06 09:06:55
阿楨
區街道辦招8人,全是清北碩博!屈才了?先看看待遇... 2020-08-26

  這幾天,杭州市余杭區的一份招聘公示火了,這份長長的公示名單裡,清一色是來自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其中有8位的入職崗位是最基層的街道辦事處。
  有人質疑,基層的街道工作需要招清華北大的碩士和博士嗎?
  其實,余杭早在2017年就開始向清華北大畢業生拋出橄欖枝,定向招聘高層次人才,而且待遇優厚,真的優厚。政府中級雇員年薪博研約38萬元,碩研約35萬元。海外招聘,政府高級雇員年薪約50萬元,政府中級雇員博研約38萬元,碩研約35萬元。此外,提供生活安家補貼、人才公寓使用、租房購房補貼等方面的優惠政策。目前,在崗清北人才76名、海外‘雙十’雇員20名,他們在各個崗位上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
  事實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科研的興趣,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選擇科研的條件,尤其是支撐自己的經濟實力。而且,我們國家每年有那麼多的碩士和博士畢業生,如果都留在高校做學術,高校系統也無法消化這麼多人。
  大學教給本科生、研究生的除了專業能力之外,更多的是一種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學生們帶著這些內化于心的素養、知識和技能走向社會,走向適合自己的每一個崗位。所以,這些清華北大的學生選擇去余杭的基層崗位工作完全沒有問題。
  相關新聞
哈佛博士到深圳當街道辦副主任引關注:系選調人才、處級領導
  回應
 街道需要高科技人才嗎?這是一個嚴重浪費!國家培養一個碩士要多少錢?在現在國際形勢下國家現在多麼急需科技人才,許多難題需要科技人才破題呀!
 急需?沒看到。不然為什麼科研機構會競爭不過一個街道辦呢?
 人家是博士,去哪裡工作、做什麼崗位肯定會有自己的想法,我們就沒必要為她操心了吧。
 這些人才都是重點培養對象,是浙江的儲備幹部,他們現在在基層是為了歷練自己,有了好成績隨時晉升,現在在街道過幾年可能去市里甚至省裡工作了。
2020-08-28 08:23:42
阿楨
雙薪教授占私校缺 近千名博士難任教 2022/07/06 中國時報

高教工會表示,目前全國有582位「雙薪教授」,影響近千名年輕博士任教機會。雙薪教授以文化大學38人最多,開南大學占9.38%占比最高。(本報資料照片)
字級設定:小中大特
高教工會昨日引述教育部資料表示,目前全國有582位「雙薪教授」,從國立大學或政府機關退休轉任私校,影響近千名年輕博士進大專校院任教機會。雙薪教授又以文化大學38人最多,開南大學占9.38%占比最高。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說,全國目前有582位雙薪教授,他們在私校領的月薪至少12萬元以上,是新進年輕助理教授7.4萬元的1.6倍。雙薪教授卡住私校職缺,影響年輕博士就業機會。

陳柏謙表示,雙薪教授人數最多的前5名學校,分別是文化大學38位、亞洲大學27位、健行科大25位、北醫大23位、銘傳大學和正修科大各18位。若以比例來分,開南大學有9.38%教師是雙薪教授,居全國最高;第2至5名依序是健行科大9.36%、佛光大學8.02%、中華科大7.09%及亞洲大學7.01%。
大法官781、782、783號解釋案,不是已經認定「雙薪教授」合法嗎?高教工會理事長周平表示,大法官解釋案的意思是,因為法令不完備,所以雙薪教授並未違法。他建議,基於世代公義的目的,政府應立法來避免雙薪教授出現。
教育部回應,已透過「於計算獎補助款核配基準時進用退休再任教師不得列計為專任教師人數」、「限制私立學校使用教育部獎補助款支付退休軍公教人員薪資」、「已領退休金再任私立學校之軍公教人員退撫儲金改由私立學校負擔」與「已請領公教人員保險費再任私立學校人員自行負擔保險費」等措施,降低公立大學或政府機關退休人員轉任私校。
  回應
沒本事的公立大學學授,才會去私大兼職?
林全長袖善舞,緑政客有多少肥缺可佔,如同陳建仁月領五十萬元,嫌少!
升官發財要進民進黨的門,陳明通、陳吉仲、林萬億、⋯⋯。
2022-07-07 05:12:14
阿楨
林智堅抄襲案,扯出綠營政商學臍帶 2022-07-12 聯合報

不顧雙論文抄襲案沸沸揚揚,林智堅仍毅然辭去新竹市長,帶著蔡英文的加持,披掛跨區參選桃園市長。從連日來各媒體揭露的訊息,林智堅的論文抄襲事件其實已不僅關係學術倫理,更牽扯著民進黨與中華大學及知名建商間錯綜交疊的政商關係,據報導,該建商還是蔡英文兩年前大選的第三大政治獻金提供者。從這些蛛絲馬跡,或許,可以進一步觀察綠營為何力挺林智堅。
  因林智堅論文門事件而聲明大噪的私立中華大學,董事長是兼有民進黨發言人及新竹市議員身分的李妍慧。這點很不尋常:一名地方民意代表,已經擔任執政黨的發言人了,何以還能分身出任大學董座?據報導,李妍慧之夫楊勝翔是當地知名建商昌禾建設公司的總經理,屬「昌益建設」、「昌禾集團」家族成員;而昌益建設董事長楊玉全是中華大學主要出資者,楊勝翔則是楊玉全之姪。這一連串臍帶關係,李妍慧的角色似乎正介於政商間的樞紐。
  從這次抄襲事件,可以隱約觀照出政、商、學三條交錯的脈絡。從企業的角度,經營者自然是藍綠兩營都必須投資,昌益建設即是如此。尤其,昌益集團擁有中華大學這樣便利的工具,更成為幫地方民代、官員打造「學歷金身」的巧門,不少新竹縣市首長都在中華大學拿到碩士學位。包括前台中立委顏寬恒也在這裡拿到行政管理碩士。
  昌益建設透過中華大學的白手套,幫官員民代在學術上快速鍍金,擦亮他們的學歷招牌。正因為不是什麼熱門名校,學位的授受不會受到外界太多檢視,也就愈發順手。林智堅的碩士論文指導教授賀力行,遭質疑指導過四七三名碩博士,一年平均指導近卅人;有如學位量產機器,令人驚愕。巧的是,賀力行也在昇益開發擔任獨董。
  相對的,中華大學是否藉著這種「碩博士搖籃」的關係培養,也從政府機關取得各種標案,昌益建設或昇益開發是否也可能取得各種建案變更地目或核准過關的便利?在選舉時刻,建商往往透過個人或企業名義捐款,向政黨或政客輸誠及投桃報李。目前擔任中華民國不動產開發公會理事長的昌益董座楊玉全,果如報導在二○二○年的大選成為蔡英文第三大政治捐獻者,外界更須瞭解此中的對價關係。
2022-07-12 07:43:22
阿楨
再看李妍慧出任民進黨發言人的玄機。廿年前,李妍慧以廿五歲之齡當選,成為新竹市最年輕的議員,但她當時所屬的政黨是「台聯」。其後她退出台聯,直到二○一六年五月蔡英文執政,她才易幟加入民進黨,成為「湧言會」成員。今年四月中,李妍慧被安排出任民進黨發言人,事實上幾乎不曾見她代表黨發言。據了解,此一安排,其實是要她承諾今年放棄參選市長及議員,以交換民進黨提名她參選下屆立委,也為蔡英文提名沈慧虹參選新竹市長排除障礙。媒體爆料,李妍慧近十年曾兩度因財產申報不實,遭監察院裁罰。最近的一次是在今年三月公布,因「所得異常增加」而未說明,被罰三百萬元。此事,對照林智堅兩篇碩士論文高度抄襲,外界自然高度懷疑此中複雜的政商往來。
  如此錯雜的政、商、學關係,令人難以下嚥。倒不是這些事多麼聞所未聞,而是台灣民主躑躅卅年,那些被視為必須革除的陋習,卻是「代代相傳」保留了下來。政權三度輪替,那些民進黨在野時口口聲聲要打倒的東西,包括政商劃清界線,包括黨政軍退出校園,包括政治誠信和學術透明,它不僅惡習全收還變本加厲。論文門至此,只剩惡臭沖天。
  回應
青出於藍,勝於藍....黑金勾结
昌益董座楊玉全,二○二○年的大選成為蔡英文第三大政治捐獻者
2022-07-12 07:48:06
阿楨
政府不給力,名師兼職補習班成公開祕密,為何很少抓到?

違法開班兼課/打著名校光環 教師補習兩頭賺 2022-09-04 聯合報

台中一中教師違法在外補習,其中化名「劉○」的劉姓化學教師,也曾是台中一中科學班老師。本報掌握,劉師除自己開家教班,也在合法補習班授課,該補習班今年貼出榜單,有廿一人錄取台中一中科學班,占總錄取學生數七成,引發家長質疑。
台中一中澄清,劉師近三年來都非科學班任教教師,也未涉及科學班入學命題。台中市教育局表示,已請台中一中研議科學班命題方式,以國中教材為範圍,邀集其他設有科學班學校教師聯合命題,以求公平多元。
「補劉○老師的課,考上科學班就沒問題。」有家長透露,劉姓教師在南屯區大墩路一家補習班開課,業者會向上門洽詢的家長、學生推銷這名「王牌教師」。因科學班高三會到大學先修,加上新課綱重視在校學習歷程,聽到該師扛著一中招牌,對於想讀科學班的學生或家長,有很大誘因。
有高中校長表示,補教業會針對升學需求開班,想考科學班的人屬於少數菁英,專攻這方向的補習班也少,考取率自然也高。且補教業要開專攻科學班的課,一定得找到相關師資,才能說服家長、學生。不過,該校長坦言,教師頂著一中招牌去補習班開課,如果太光明正大,難免會被人眼紅檢舉,有時家長不滿意成績也會投訴,「已經違法在先,自然引來爭議」。
教育界表示,教師去補習班開課違法,多轉為私下開家教班,很難證明是兼職,成為灰色空間;通常老師私下指導幾名學生,業界多半能接受,若涉及公開招生,或家教班學生數過多,就會踩到紅線。
台中市家長會長協會理事長余海倫說,教師在外兼職補習,校長、主任或同事常心照不宣,但教師應負起身教、言教,不該睜一眼、閉一眼。
2022-09-04 06:38:09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