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8-04 06:05:07| 人氣1,351| 回應12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語言本能》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實在很懷疑一般讀者能如《語言本能》(商周,1998)書商所找來的以下推薦文:

「讀史迪芬.平克的書是給大腦最好的禮物,每一個專門領域的天才專家,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寫得像平克一樣——一般大眾都能看懂但又不失其專業性和獨創性;即使是外行人也會深深地被他流暢的文筆所吸引。」——道金斯(R. Dawkins),《自私的基因》作者

「一本由真正的專家所寫關於語言的書,可讀性非常高。平克非常技巧地把每個人都想知道的語言問題提出來討論,不但從語言學、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著手,他還有深厚的生物學知識。最主要的是,他知道一般人對於語言學的問題在哪裡,以四兩撥千金的輕鬆方式, 撥開雲霧見青天,把人們帶出牛角尖。」——《自然》 (Nature)科學期刊

不只你懷疑,一位副教授Winz也說:

「《語言本能》是一本老書(1974), 雖然曾經是被推崇到不得了的科普書, 但是從各方面來看,我覺得它還是蠻深奧的一本書…這本書大意是說明語言是一種本能,是某種"先天地"存在的東西。 (A) Pinker特別強調他是故意用"本能"兩個字,顯示語言並不完全是後天習得的。 (B) 儘管語言是一種本能,但是他也要與"遺傳"兩個字做區辨──語言本能不等於語言基因,與基因有關也不代表是遺傳的。

他特別強調一個事實,那就是語言一定要兩個人以上才能發揮功用。所以最初使用語言交談的可能是一個家庭,有血脈關係的人群──這暗示著某種使用語言的能力與血源有關。漸漸地,某個成員能彼此使用語言的部落便具有更大的生存優勢。

這裡說到"血源"兩個字,是否就代表有某種"語言基因"從爸爸媽媽傳給小孩? Pinker的答案又繞個圈子:語言與基因有關,進一步說,是語言模組的生理構形與基因有關。 我們知道大腦是由無數神經串連結成,而"使用語言的能力",例如特定的語法規則,則由神經彼此連結的形式來決定。 …最後, 既然"基因"這個keyword出現了,那就表示一切都是遺傳的啦!其實是被一種想法誤導──有什麼基因,有長出怎樣的東西──錯,因為"基因型"與"表現型"是不同的。所以,"語言與基因有關",並不代表"語言能力是遺傳的"。
http://www.hellouk.org/forum/index.php?showtopic=127300

看來《語言本能》不只是牛角尖而且還是牛皮糖,被天生、本能、基因、遺傳、能力等纏成一團。

台長: 阿楨
人氣(1,351) | 回應(1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文字的產生和發展》
此分類上一篇:《右手左手》

塵俠
看到這些挖心掏肺 幾近煽情的推薦文
彷彿這本書可視為語言學的聖經了
那韓非子本人口吃而不能流利地辯說
但文章卻峻嚴峭深 氣勢磅薄
是不是腦袋負責嘴舌的神經連結出了問題 
2007-08-04 10:06:55
版主回應
可能是
《語言本能》花了大量篇幅在論:人天生的普遍語法之語言本能,是人與動物本質之別。
對此,牽涉到生命觀、人與動物、語言哲學等複雜議題,故貼段我在<緣現論>的長文:

生命觀

各絕對論對生命的主張是有其各自的絕對預設,且皆有強烈的(或顯或隱)價值性,他們對生命的看法可大分為三:一、泛生命論。它認為宇宙間旳一切存有均有生命,一般將此生命觀稱之為原始人的生命觀。二、唯理論。它認為泛生命論只是一種生命感,對人此一萬物之靈獨特價值的真理,無論在直覺理性或論證理性上均欠缺。又批評生化論對生命只是一種機械觀,欠價值感。唯理論代表了各大古文明和宗教的生命觀。三、生化論。它主張生命從生物的生理化學反應即可理解,批評前二者只是一種生命感或價值感欠缺實證依據。當然生命觀的不同就決定了死亡觀的不同,故生命學其實就是種死亡學一一統稱為「生死學」。

生死觀旣然是種價值觀,它自然是種價值判斷判,撤開各派的宗教立場不論,即使號稱已違到「科際整合」且具親身死亡經驗的傅偉勳之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尊嚴》(三五O)也是在其生命的十大價值層次的判斷下來立論的,但這合被其批判或研究者之立論嗎?顯然不合,比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指的是人應追求德性主體而非死後的世界,亦即儒家是批判傳氏十層次中最高的「終極真理」,因為這不合心性主體而是虛妄的外在客體,但傅氏卻反過來批評儒家只重倫理而忽略了「終極真理」,可是傅氏又說生死學應以心性主體為立論基礎(p.28,228)由此可知傅氏思想之雜亂及欠內在一致性。
……………

二、人與動物

(一)、人與動物的主體結構

1、人與動物的腦神經結構

依據腦神經學的研究,以生物演化觀點來看,人與動物的腦神經結構基本相同如下:「脊椎動物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在基本構造上,與人類的腦部相同。可是,下等的魚類,除脊髓之外僅有大腦腳、腦幹和舊皮質,而沒有新皮質。至兩棲類或爬蟲類,逐漸發展新皮質,而愈至哺乳類、靈長類之高等動物,新皮質所占比例愈增大。尤其前頭葉及頭頂葉至側頭葉的聯合區之發展愈顯著,行動之複雜愈急激增加。……例如魚類或鳥類之視覺主由中腦上丘所支配,對皮質並無關聯,愈至哺乳類、靈長類等高等動物之視覺,中腦上丘之機能愈減低,而對新皮質之依賴度愈高。例如老鼠之新皮質切除後,亦能辨明暗,而人類卻不能。因此,在解剖學上雖是同位構造,惟因種類不同,其機能亦有差異」(十五p63)。
當然人與動物的主體內容不是單憑生化作用決定的,就人而言,雖有認為人有天生的認知和語言結構,但人的主體內容主要還是與社會、客體及自然存有互動作用下決定的。

2、人與動物的本能

許多唯理論的生命觀認為人與動物有絕對的區別,人有理性、德性和神聖性,而動物只有本能獸性。但就生物比較心理學家而言,人的負面性可能比動物更強。而且動物的正面性本能,依MaDougall的看法(十五p74),與人基本相同,都是有目的導向,而且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乃是本能及其伴隨的情緒質,這些本能和情緒有十四種:逃避本能--恐怖;鬥爭本能--憤怒;拒絕本能--嫌惡;哺育本能--慈愛;求助本能--絕望;求偶本能--快樂;好奇本能--好奇心;服從本能--自卑感;自己主張本能--優越感;群居本能--孤獨感;求食本能--食欲;所有本能--所有欲;構成本能--構成欲;笑本能--娛樂心。這些本能和情緒與動物主體及社會的構成是息息相關的。

3、人與動物的學習

現今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主要有三:一、聯結論,強調刺激與反應的機械性聯結,如Pavlov、Skinner、Thorndike、Watson(三五九P.27,三六Op.245–297,三六一p.227–240)。二、知覺論,視學習為個體的知覺過程和情境在複雜的構造中造成統一的組織,如Kohler、Tolman(十五p202-3)。三、運算論,皮亞傑的運算論,在下節析判。四、社會學習論,強調主體透過他人及社會的間接觀察,以替代主體的直接經驗而來學習的(三九一p.143–186)。
以現今知識論的研究可知,學習決不只是白紙般的感官之純客觀刺激反應而已。即使動物也是如此,這由Kohler的猩猩領悟學習實驗可證實(p207-8)。即使老鼠的學習也不例外,不只是被動的制約,而是存在著個體主動對情境的瞭解,這由Tolman的符號學習也可證實(p209-210)。

4、人與動物的探索好奇及遊戲

人類客體存有的根源在於人有主動的探索和好奇心,這在以論證理性為主的西方更顯重要,而動物的探索和好奇心並不差於人(十六p98-102)。遊戲對學習文化的傳遞和個體的社會化至為重要(十七p113-6)。許多動物其年長者對年幼者的遊戲,除非有安全的顧慮,不然很少會去干擾,且動物的遊戲看不出有功利性的目的,這對強調藝術本質是非功利性的哲學家而言(如Kant、Schiller、Santayana、Gadamer)不知做何反省。

5、人與動物的工具使用

一般以為只有人會使用和創造工具,但由動物學家的研究可知,這全是人類的自大和無知。動物不但會使用也會創造工具,雖然工具簡單使用範圍也小(十七p110-2)。

6、人與動物的語言和訊息溝通

動物各有一套訊息傅遞方法無庸置疑(十八p230,十七p109,十六p124-6),至於動物是否有像人一樣的語言,這值得深思。首先分析二種語言理論:一、Saussure的社會語言學主張語言是透過社會成員間一種契約而存在,個人不能創造改變之。語言是同質的,只有意義(概念)和音響形象。語言符號雖是心理的,但是具體實在地存在吾人腦子,也可透過文字視覺形象表現(十九p22)。就此理論而言,動物的語言也具備其性質,雖然它的內容和數量遠不如人的語言。二、Chomsky的變形語法認為語言的最基本結構是語法而非語義語音。他說:「語言是由三部分構成的結構:詞組結構、語素音位規則、轉換規則」(二十p137、143-8)。詞組結構的基本要素是名詞組和動詞組,就此而言,長臂猿也會發出「我在這裡」、「我餓了」、「跟我來」、「這裡有食物」、……等等意義的聲音(十七p118)。至於後二種規則不具備(四六p70),因這些是人類尤其西方論證理性和語言中心主義下的產物(二一p203-6),亦即黑猩猩具有某種程度的語義體系及語法語構,雖然還未達人類語言的複雜(四五p92)。另外由猩猩也會藉著符號自我對話而非單純的模仿,可知行為論的語言理論(如Skinner)不能成立(二二p43-4)。

(二)、人與動物的社會行為與社會組織

動物的群體、性關係、統制和服從等社會行為社會組織,雖不如人的社會如此嚴密複雜巨大,但也具備了初步的社會角色、社會互動和權力關係等的特質(十六p116-8,十七p96-108)。就Maslow的五大需求而言,前四者生理、安全、愛和歸屬等需求,動物也有此需求。即使第五種的自我實現需求(略見二三ch9,詳見二四ch6、7)其內含--自我探索,猩猩也具備(二五p31-4)。當然人在絕對性需求本能下的自我實現,動物是不可能有的,也就是說動物不可能有絕對論。從芻化觀點看,這大概是動物與人的最大區別。絕對論很自然會反批,這種解釋不知人的獨特價值只知動物性。在此並非美化動物,而只是反芻化而已。

(三)、絕對生命觀的謬誤

以下列舉絕對論一些有關生命觀的謬誤:一、唯理論雖口口聲聲「神愛萬物(改世人為萬物)」、「民胞物與」。其實是神派人管理統治萬物、異於禽獸者幾希。二、素食主義認為殺動物時動物會放出毒素;素食動物是溫和的而肉食動物則殘酷;素食是不殺生的慈悲行為。以上看法純是素食絕對論者的合理化技倆,理由是「毒素」「溫和」「殘酷」「殺生」全是他們自己界說下的產物,不然,難到殺植物不算殺生?植物不會放毒素?至於以溫和殘酷二分素食肉食更是偏見不合生物學實相。以上批判並不表示素食不可欲,而是說素食只不過是人尊重生命和求生存下的不得已之舉,如此並不表示素食比肉食有益身心健康。

以上的合理化如從倫理學的角度來析判,可二分為「義務論」下的「動物有和人一樣的天賦價值」和「目的論」下的「動物有和人一樣追求最大幸福及最小痛苦的杈利」(三五八)。但如本書有關倫理學的析判一樣,此二論証均存在著致命的謬誤。

首先是同為義務論,主張只有人、人及動物、人及一切生物、人及一切生物及一切無生物等四者才有價值或生命觀,均只是人為的價值預設也均有同等的論証力量。所以對亞里斯斯多德而言、動物欠理性故無人的價值及權利,對康德而言、動物只是人為實現道德王國的手段,對Regon而言則認為只有人及動物才有天賦杈利。如果從目的論來看,則Singer所反對的動物實驗及肉食,便會因各種方法改善甚至消極動物的痛苦,而失去其論証力量,相反還可因造福人類而可食肉及動物實驗。

本書對上述之析不是種虛無主義或相對主義,而是主張一切存有均有價值及生命觀,在尊重這些價值的第一原則下,嚴肅地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及個人生存所需條件而選擇實現第一原則的最佳組合——如何地食衣住行三、回教徒認為豬是髒的所以不可食,這也是偏見,因依動物學研究,如給豬足夠的空間,它會在離窩區外邊緣屎尿,即使在自已的尿中打滾,其目的也在散熱。

四、另外Morris為突顯人類動物園的變態行為,而美化動物,認為動物在自然環境下不會出現人類常發生的自戕、手淫、傷害子孫,冑潰瘍、戀物癖、過度肥胖、同性戀或謀殺等現象(詳見二六)。這也是一種偏見。這可從世界地理雜誌發行的猩猩錄影帶和生物社會學家Wilson的研究可知,動物在自然狀態下也存在諸多Morris所謂的變態行為。更具體地說,從演化論來看,人類種種的罪惡比如婚外情、殺嬰、自找麻醉、種族屠殺等,在生物界也存在著類似的「前驅物」(三八五p.99–114,235–248,341–346)。

三、人的思惟主體

本書所用的思惟、心智、意識和精神,就廣義而言,它們是同義的。但從哲學觀點,最恰當的用語是思惟。當然每個領域和哲學家都會尋找自己最適用的用語,比如心理學用智力、佛洛伊德用意識、黑格爾用精神。哲學上的思惟,其內含可分感性、論證理性和直覺理性。感性是指感官的感覺;論證理性包含記憶、判斷、推論和各種論證,也就是所有對其主張找理由合理化的過程,而非單指西方邏輯下的論證;直覺理性包含領悟、評價、體證和創造力。而理解、抽象力和想像力則是論證理性不受東縛的表現。

就緣現論而言,不存在著白紙般純客觀的感覺,也不存在無直覺的論證理性,無論證的直覺理性。如此一來,所謂的實然與應然、概然與必然、綜合與分析、事實與理論、觀察與理論、事實與價值等的二分,純屬絕對論者的技倆。而這些二分又是正反雙方相互褒貶的基礎:實證對機械、科學對欠人文價值或欠價值理性、精確清晰對無深度、客觀對概然、認知意義對意義的窄化與漂白、分析哲學對繁瑣哲學、形上真理的體證對神秘主義的虛無幻想。

可是走極端似乎是人類不可避免的,比如心靈治療20世紀初占主流的Freud精神分析,在腦神經學的進步下,精神分析耗時費錢又無效的缺失,對比於藥物治療的迅速又省錢,20世紀後半期,吃藥已成為治療的主流。如此一來民間長期來叫「精神病」為「神經病」,似乎才是對的。但如此地將人生化論、藥物論,未來又將如何(三八九p.12–13,116–130)。

(一)、腦的結構

影響人的思惟主體之最重要的生理器官是腦神經,且腦的發展與人的認知發展是平行的,有關動物腦的演化之簡要內容在上節已提,本節就人腦而論(十五p54-63)。腦占人全身重量的百分之二點二,但血流量和氧耗量卻占全身的百分之二十。

1、腦幹

腦可大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小腦的主要功能是平衡身體,對思惟而言,可不詳加分析。腦幹含有延髓、腦橋、中腦和間腦。腦幹被大腦小腦包圍著,是重要的自動神經機能和反射中樞之所在。其中腦橋有成套的聯結中樞用於聯絡大小腦和延髓。中腦可刺激網狀體,可使皮質活動,引起覺醒或注意,中腦如損害則人陷入昏睡。就思惟而言,腦幹裡最重要的是間腦,尤其間腦裡的視床和視床下部,它們與人的情緒、潛意識、和本我性欲等有重大的關係。視床是感覺傳導的一大要衝,除了能將脊髓和腦幹下部上行的體覺傳到大腦皮質的體覺區外,痛覺、冷覺和溫覺等的快、不快等感情要素,在視床即可被意識到而不必到大腦才被意識。視床下部除掌管交感神經(主管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消化抑制和瞳孔放大)及副交感神經(主管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消化亢進和瞳孔縮小),且是控制腦下垂體和性腺的性行為之中樞。以上均與人的情感息息相關,因此有些學者認為舊皮質的視床、視床下部和邊緣系統等是人的深層意識、原始意識等情意機能的根源(二七p55-7、158-164),相對的,新皮質則是認知機能的根源。並且認為,雖然側頭葉有記憶中樞,但過去的經驗和印象是儲存在舊皮質。記憶中樞將舊皮質的印象開發出來,在頂頭葉行認知思考、在側頭葉行判斷,而後再將判斷提供結前頭葉成為認知或情意的行動(p70)。腦神經的如此分化

2、大腦

大腦皮質約有一千億個細胞,表面有許多縐裂,這些縐裂將大腦表面分成:前頭葉、側頭葉、後頭葉和頭頂葉等四部分。大腦皮質依其功能可分三區:一、感覺區,即人的體、味、聽、視和嗅等五種感覺。二、運動區,即傳達大腦訊息給感官和四肢軀幹以進行運動。三、聯合區。

聯合區占大腦皮質的三分之二以上,它與人的以下高等心理過程有重要作用:一、毀壞前頭葉聯合區,會發生創造和計劃能力低下,並喪失纖細的感情。二、頭頂葉到後頭葉的聯合區,由於夾在視、聽、體等感覺區,因此對複雜的知覺和認知有統合作用,此部分損傷會產生種種的失認症。三、側頭葉的聯合區,由於受到電激會產生過去具體的經驗再生或幻覺,因此被認為與記憶、判斷有重要關係。
  
雖然腦神經學已指出腦的某部有某些功能,比如人在成年之前左右腦均具有語言功能,此時左腦受損右腦仍可充當,但如成年之後才損害則右腦雖可理解外來訊息但卻無法進行語言功能(二九p38-47)這種左右腦功能不對稱現象不只是語言而已,而是左腦長於聽覺、語言、分析;右腦長於知覺、視覺和綜合(二八p266)。

腦神經的此種分化本是人類演化的自然結果,但在不同的時代不同思潮中便有了不同的評價,就西方為例,伝統是理性至上,故強調新皮層的IQ,這反映了現代化的思潮。強調過頭後,感性至上者又強調舊皮層EQ的重要性,甚至走上EQ萬能,維然有時會說二者須平衡(三五二)。其實IQ或EQ至上都是價值判斷,但提倡者總以為依他的立論,人類便會十全十美,社會便會理想成烏托邦或天堂。西方以美國為主的此一EQ風潮,正好打動了長期來跟在美國老大哥後面強調IQ多年但教育家庭反社會均問題百出的台灣,故民國八十年代後的台灣也跟風般地大吹EQ,只是EQ強調的是種主觀的情緒,故EQ之論便很快的庸俗化商品化至不堪。


3、腦與知識論

傳統的經驗主義、客觀主義、行為主義和實證主義等的知識論,認為人的認知是先由白紙般的感官純客觀地與外界接觸、產生印象,這些印象就成為認知的基本與料,而人的知覺和理性就負責統合這些與料。此種認知過程與腦的運作部分相符,但其最大的謬誤是白紙般純容觀的預設。由前述腦的分析可知,人的感覺受到視床、視床下部和大腦皮質聯合區的影響,這些影響就說明前項預設純屬虛構,亦即人的思惟之「主觀性之不可避免」,依Poper的研究「這不僅是因為人生觀上會犯先入之見或偏見的錯誤,而且是由客觀的神經機制所決定的」(三四八p.1)。「我們的知覺、思惟和行為都是打上了情感的烙印」「我們所看到的現實多少是我們的創造物。」(p.5)。這種事實與現代知識論和科學哲學的看法一致。

4、腦與絕對論

許多絕對論認為認知只能產生分析、了別、造作和知識,根本觸及不到真理、智慧和境界,這是強調體證的絕對論常用的技倆,可惜不合緣相。由腦的研究和皮亞傑的認知心理學可知,人的高級情意,尤其藝術創作、自律道德和宗教體驗,如無完整且成熟的理性,是不可能的。當然有人會反問,許多心智不熟的小孩或心智喪失者均有優秀的藝術創作,這是事實,但問題是,他們對作品有自覺到與其他主體、客體、社會和自然存有等的關係嗎?即使是一些宗教神秘現象比如奇蹟、神通、輪迴、來世、解脫……等非理性所能解,但問題是,宗教的本質是那些嗎?另外雖然吾人無法確切地判斷各絕對論在腦部的實際運作,但吾人可知任何絕對論均同時運用到思惟中的感性、理論理性和直覺理性,既使他們怎麼唾棄直覺、感官或理性。
…………

三、語言哲學

(一)語言的意義問題

各文化體系對語言的看法不同,大體上印歐語系有Derrida所謂的真理語言中心主義的傾向,因他們普遍地將語言視為Logos或梵我的化身。相對的,佛教則視語言為無記、空、或戲論,中國的老子則認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他莊子、魏晉玄學、禪宗等也有類似看法(一一一ch6)。對語言意義不同的看法表現了各主體的價值感,雖然有人不以為然,比如LP(邏輯實證論)的Ayer主張字面意義的價值中立,但價值中立正是其價值之所在,其他主張價值中立或否定其價值者類推。雖然現代語言意義問題是由LP所引發,但為明瞭起見,以下先處理語言的意義論。(本書在此偏重於析判英美系統的語言分析哲學,歐陸系的比如Husser,Heidegger,生命觀

各絕對論對生命的主張是有其各自的絕對預設,且皆有強烈的(或顯或隱)價值性,他們對生命的看法可大分為三:一、泛生命論。它認為宇宙間旳一切存有均有生命,一般將此生命觀稱之為原始人的生命觀。二、唯理論。它認為泛生命論只是一種生命感,對人此一萬物之靈獨特價值的真理,無論在直覺理性或論證理性上均欠缺。又批評生化論對生命只是一種機械觀,欠價值感。唯理論代表了各大古文明和宗教的生命觀。三、生化論。它主張生命從生物的生理化學反應即可理解,批評前二者只是一種生命感或價值感欠缺實證依據。當然生命觀的不同就決定了死亡觀的不同,故生命學其實就是種死亡學一一統稱為「生死學」。

生死觀旣然是種價值觀,它自然是種價值判斷判,撤開各派的宗教立場不論,即使號稱已違到「科際整合」且具親身死亡經驗的傅偉勳之作《死亡的尊嚴與生命尊嚴》(三五O)也是在其生命的十大價值層次的判斷下來立論的,但這合被其批判或研究者之立論嗎?顯然不合,比如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指的是人應追求德性主體而非死後的世界,亦即儒家是批判傳氏十層次中最高的「終極真理」,因為這不合心性主體而是虛妄的外在客體,但傅氏卻反過來批評儒家只重倫理而忽略了「終極真理」,可是傅氏又說生死學應以心性主體為立論基礎(p.28,228)由此可知傅氏思想之雜亂及欠內在一致性。
……………

二、人與動物

(一)、人與動物的主體結構

1、人與動物的腦神經結構

依據腦神經學的研究,以生物演化觀點來看,人與動物的腦神經結構基本相同如下:「脊椎動物以上的中樞神經系統,在基本構造上,與人類的腦部相同。可是,下等的魚類,除脊髓之外僅有大腦腳、腦幹和舊皮質,而沒有新皮質。至兩棲類或爬蟲類,逐漸發展新皮質,而愈至哺乳類、靈長類之高等動物,新皮質所占比例愈增大。尤其前頭葉及頭頂葉至側頭葉的聯合區之發展愈顯著,行動之複雜愈急激增加。……例如魚類或鳥類之視覺主由中腦上丘所支配,對皮質並無關聯,愈至哺乳類、靈長類等高等動物之視覺,中腦上丘之機能愈減低,而對新皮質之依賴度愈高。例如老鼠之新皮質切除後,亦能辨明暗,而人類卻不能。因此,在解剖學上雖是同位構造,惟因種類不同,其機能亦有差異」(十五p63)。
當然人與動物的主體內容不是單憑生化作用決定的,就人而言,雖有認為人有天生的認知和語言結構,但人的主體內容主要還是與社會、客體及自然存有互動作用下決定的。

2、人與動物的本能

許多唯理論的生命觀認為人與動物有絕對的區別,人有理性、德性和神聖性,而動物只有本能獸性。但就生物比較心理學家而言,人的負面性可能比動物更強。而且動物的正面性本能,依MaDougall的看法(十五p74),與人基本相同,都是有目的導向,而且行為的最重要因素乃是本能及其伴隨的情緒質,這些本能和情緒有十四種:逃避本能--恐怖;鬥爭本能--憤怒;拒絕本能--嫌惡;哺育本能--慈愛;求助本能--絕望;求偶本能--快樂;好奇本能--好奇心;服從本能--自卑感;自己主張本能--優越感;群居本能--孤獨感;求食本能--食欲;所有本能--所有欲;構成本能--構成欲;笑本能--娛樂心。這些本能和情緒與動物主體及社會的構成是息息相關的。

3、人與動物的學習

現今心理學的學習理論主要有三:一、聯結論,強調刺激與反應的機械性聯結,如Pavlov、Skinner、Thorndike、Watson(三五九P.27,三六Op.245–297,三六一p.227–240)。二、知覺論,視學習為個體的知覺過程和情境在複雜的構造中造成統一的組織,如Kohler、Tolman(十五p202-3)。三、運算論,皮亞傑的運算論,在下節析判。四、社會學習論,強調主體透過他人及社會的間接觀察,以替代主體的直接經驗而來學習的(三九一p.143–186)。
以現今知識論的研究可知,學習決不只是白紙般的感官之純客觀刺激反應而已。即使動物也是如此,這由Kohler的猩猩領悟學習實驗可證實(p207-8)。即使老鼠的學習也不例外,不只是被動的制約,而是存在著個體主動對情境的瞭解,這由Tolman的符號學習也可證實(p209-210)。

4、人與動物的探索好奇及遊戲

人類客體存有的根源在於人有主動的探索和好奇心,這在以論證理性為主的西方更顯重要,而動物的探索和好奇心並不差於人(十六p98-102)。遊戲對學習文化的傳遞和個體的社會化至為重要(十七p113-6)。許多動物其年長者對年幼者的遊戲,除非有安全的顧慮,不然很少會去幹擾,且動物的遊戲看不出有功利性的目的,這對強調藝術本質是非功利性的哲學家而言(如Kant、Schiller、Santayana、Gadamer)不知做何反省。

5、人與動物的工具使用

一般以為只有人會使用和創造工具,但由動物學家的研究可知,這全是人類的自大和無知。動物不但會使用也會創造工具,雖然工具簡單使用範圍也小(十七p110-2)。

6、人與動物的語言和訊息溝通

動物各有一套訊息傅遞方法無庸置疑(十八p230,十七p109,十六p124-6),至於動物是否有像人一樣的語言,這值得深思。首先分析二種語言理論:一、Saussure的社會語言學主張語言是透過社會成員間一種契約而存在,個人不能創造改變之。語言是同質的,只有意義(概念)和音響形象。語言符號雖是心理的,但是具體實在地存在吾人腦子,也可透過文字視覺形象表現(十九p22)。就此理論而言,動物的語言也具備其性質,雖然它的內容和數量遠不如人的語言。二、Chomsky的變形語法認為語言的最基本結構是語法而非語義語音。他說:「語言是由三部分構成的結構:詞組結構、語素音位規則、轉換規則」(二十p137、143-8)。詞組結構的基本要素是名詞組和動詞組,就此而言,長臂猿也會發出「我在這裡」、「我餓了」、「跟我來」、「這裡有食物」、……等等意義的聲音(十七p118)。至於後二種規則不具備(四六p70),因這些是人類尤其西方論證理性和語言中心主義下的產物(二一p203-6),亦即黑猩猩具有某種程度的語義體系及語法語構,雖然還未達人類語言的複雜(四五p92)。另外由猩猩也會藉著符號自我對話而非單純的模仿,可知行為論的語言理論(如Skinner)不能成立(二二p43-4)。

(二)、人與動物的社會行為與社會組織

動物的群體、性關係、統制和服從等社會行為社會組織,雖不如人的社會如此嚴密複雜巨大,但也具備了初步的社會角色、社會互動和權力關係等的特質(十六p116-8,十七p96-108)。就Maslow的五大需求而言,前四者生理、安全、愛和歸屬等需求,動物也有此需求。即使第五種的自我實現需求(略見二三ch9,詳見二四ch6、7)其內含--自我探索,猩猩也具備(二五p31-4)。當然人在絕對性需求本能下的自我實現,動物是不可能有的,也就是說動物不可能有絕對論。從芻化觀點看,這大概是動物與人的最大區別。絕對論很自然會反批,這種解釋不知人的獨特價值只知動物性。在此並非美化動物,而只是反芻化而已。

(三)、絕對生命觀的謬誤

以下列舉絕對論一些有關生命觀的謬誤:一、唯理論雖口口聲聲「神愛萬物(改世人為萬物)」、「民胞物與」。其實是神派人管理統治萬物、異於禽獸者幾希。二、素食主義認為殺動物時動物會放出毒素;素食動物是溫和的而肉食動物則殘酷;素食是不殺生的慈悲行為。以上看法純是素食絕對論者的合理化技倆,理由是「毒素」「溫和」「殘酷」「殺生」全是他們自己界說下的產物,不然,難到殺植物不算殺生?植物不會放毒素?至於以溫和殘酷二分素食肉食更是偏見不合生物學實相。以上批判並不表示素食不可欲,而是說素食只不過是人尊重生命和求生存下的不得已之舉,如此並不表示素食比肉食有益身心健康。

以上的合理化如從倫理學的角度來析判,可二分為「義務論」下的「動物有和人一樣的天賦價值」和「目的論」下的「動物有和人一樣追求最大幸福及最小痛苦的杈利」(三五八)。但如本書有關倫理學的析判一樣,此二論証均存在著致命的謬誤。

首先是同為義務論,主張只有人、人及動物、人及一切生物、人及一切生物及一切無生物等四者才有價值或生命觀,均只是人為的價值預設也均有同等的論証力量。所以對亞裏斯斯多德而言、動物欠理性故無人的價值及權利,對康得而言、動物只是人為實現道德王國的手段,對Regon而言則認為只有人及動物才有天賦杈利。如果從目的論來看,則Singer所反對的動物實驗及肉食,便會因各種方法改善甚至消極動物的痛苦,而失去其論証力量,相反還可因造福人類而可食肉及動物實驗。

本書對上述之析不是種虛無主義或相對主義,而是主張一切存有均有價值及生命觀,在尊重這些價值的第一原則下,嚴肅地分析自己所處的社會及個人生存所需條件而選擇實現第一原則的最佳組合——如何地食衣住行三、回教徒認為豬是髒的所以不可食,這也是偏見,因依動物學研究,如給豬足夠的空間,它會在離窩區外邊緣屎尿,即使在自已的尿中打滾,其目的也在散熱。

四、另外Morris為突顯人類動物園的變態行為,而美化動物,認為動物在自然環境下不會出現人類常發生的自戕、手淫、傷害子孫,冑潰瘍、戀物癖、過度肥胖、同性戀或謀殺等現象(詳見二六)。這也是一種偏見。這可從世界地理雜誌發行的猩猩錄影帶和生物社會學家Wilson的研究可知,動物在自然狀態下也存在諸多Morris所謂的變態行為。更具體地說,從演化論來看,人類種種的罪惡比如婚外情、殺嬰、自找麻醉、種族屠殺等,在生物界也存在著類似的「前驅物」(三八五p.99–114,235–248,341–346)。

三、人的思惟主體

本書所用的思惟、心智、意識和精神,就廣義而言,它們是同義的。但從哲學觀點,最恰當的用語是思惟。當然每個領域和哲學家都會尋找自己最適用的用語,比如心理學用智力、佛洛伊德用意識、黑格爾用精神。哲學上的思惟,其內含可分感性、論證理性和直覺理性。感性是指感官的感覺;論證理性包含記憶、判斷、推論和各種論證,也就是所有對其主張找理由合理化的過程,而非單指西方邏輯下的論證;直覺理性包含領悟、評價、體證和創造力。而理解、抽象力和想像力則是論證理性不受東縛的表現。

就緣現論而言,不存在著白紙般純客觀的感覺,也不存在無直覺的論證理性,無論證的直覺理性。如此一來,所謂的實然與應然、概然與必然、綜合與分析、事實與理論、觀察與理論、事實與價值等的二分,純屬絕對論者的技倆。而這些二分又是正反雙方相互褒貶的基礎:實證對機械、科學對欠人文價值或欠價值理性、精確清晰對無深度、客觀對概然、認知意義對意義的窄化與漂白、分析哲學對繁瑣哲學、形上真理的體證對神秘主義的虛無幻想。

可是走極端似乎是人類不可避免的,比如心靈治療20世紀初占主流的Freud精神分析,在腦神經學的進步下,精神分析耗時費錢又無效的缺失,對比於藥物治療的迅速又省錢,20世紀後半期,吃藥已成為治療的主流。如此一來民間長期來叫「精神病」為「神經病」,似乎才是對的。但如此地將人生化論、藥物論,未來又將如何(三八九p.12–13,116–130)。

(一)、腦的結構

影響人的思惟主體之最重要的生理器官是腦神經,且腦的發展與人的認知發展是平行的,有關動物腦的演化之簡要內容在上節已提,本節就人腦而論(十五p54-63)。腦占人全身重量的百分之二點二,但血流量和氧耗量卻占全身的百分之二十。

1、腦幹

腦可大分為大腦、小腦和腦幹。小腦的主要功能是平衡身體,對思惟而言,可不詳加分析。腦幹含有延髓、腦橋、中腦和間腦。腦幹被大腦小腦包圍著,是重要的自動神經機能和反射中樞之所在。其中腦橋有成套的聯結中樞用於聯絡大小腦和延髓。中腦可刺激網狀體,可使皮質活動,引起覺醒或注意,中腦如損害則人陷入昏睡。就思惟而言,腦幹裡最重要的是間腦,尤其間腦裡的視床和視床下部,它們與人的情緒、潛意識、和本我性欲等有重大的關係。視床是感覺傳導的一大要衝,除了能將脊髓和腦幹下部上行的體覺傳到大腦皮質的體覺區外,痛覺、冷覺和溫覺等的快、不快等感情要素,在視床即可被意識到而不必到大腦才被意識。視床下部除掌管交感神經(主管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消化抑制和瞳孔放大)及副交感神經(主管血管擴張、血壓下降、消化亢進和瞳孔縮小),且是控制腦下垂體和性腺的性行為之中樞。以上均與人的情感息息相關,因此有些學者認為舊皮質的視床、視床下部和邊緣系統等是人的深層意識、原始意識等情意機能的根源(二七p55-7、158-164),相對的,新皮質則是認知機能的根源。並且認為,雖然側頭葉有記憶中樞,但過去的經驗和印象是儲存在舊皮質。記憶中樞將舊皮質的印象開發出來,在頂頭葉行認知思考、在側頭葉行判斷,而後再將判斷提供結前頭葉成為認知或情意的行動(p70)。腦神經的如此分化

2、大腦

大腦皮質約有一千億個細胞,表面有許多縐裂,這些縐裂將大腦表面分成:前頭葉、側頭葉、後頭葉和頭頂葉等四部分。大腦皮質依其功能可分三區:一、感覺區,即人的體、味、聽、視和嗅等五種感覺。二、運動區,即傳達大腦訊息給感官和四肢軀幹以進行運動。三、聯合區。

聯合區占大腦皮質的三分之二以上,它與人的以下高等心理過程有重要作用:一、毀壞前頭葉聯合區,會發生創造和計劃能力低下,並喪失纖細的感情。二、頭頂葉到後頭葉的聯合區,由於夾在視、聽、體等感覺區,因此對複雜的知覺和認知有統合作用,此部分損傷會產生種種的失認症。三、側頭葉的聯合區,由於受到電激會產生過去具體的經驗再生或幻覺,因此被認為與記憶、判斷有重要關係。
  
雖然腦神經學已指出腦的某部有某些功能,比如人在成年之前左右腦均具有語言功能,此時左腦受損右腦仍可充當,但如成年之後才損害則右腦雖可理解外來訊息但卻無法進行語言功能(二九p38-47)這種左右腦功能不對稱現象不只是語言而已,而是左腦長於聽覺、語言、分析;右腦長於知覺、視覺和綜合(二八p266)。

腦神經的此種分化本是人類演化的自然結果,但在不同的時代不同思潮中便有了不同的評價,就西方為例,伝統是理性至上,故強調新皮層的IQ,這反映了現代化的思潮。強調過頭後,感性至上者又強調舊皮層EQ的重要性,甚至走上EQ萬能,維然有時會說二者須平衡(三五二)。其實IQ或EQ至上都是價值判斷,但提倡者總以為依他的立論,人類便會十全十美,社會便會理想成烏托邦或天堂。西方以美國為主的此一EQ風潮,正好打動了長期來跟在美國老大哥後面強調IQ多年但教育家庭反社會均問題百出的台灣,故民國八十年代後的台灣也跟風般地大吹EQ,只是EQ強調的是種主觀的情緒,故EQ之論便很快的庸俗化商品化至不堪。


3、腦與知識論

傳統的經驗主義、客觀主義、行為主義和實證主義等的知識論,認為人的認知是先由白紙般的感官純客觀地與外界接觸、產生印象,這些印象就成為認知的基本與料,而人的知覺和理性就負責統合這些與料。此種認知過程與腦的運作部分相符,但其最大的謬誤是白紙般純容觀的預設。由前述腦的分析可知,人的感覺受到視床、視床下部和大腦皮質聯合區的影響,這些影響就說明前項預設純屬虛構,亦即人的思惟之「主觀性之不可避免」,依Poper的研究「這不僅是因為人生觀上會犯先入之見或偏見的錯誤,而且是由客觀的神經機制所決定的」(三四八p.1)。「我們的知覺、思惟和行為都是打上了情感的烙印」「我們所看到的現實多少是我們的創造物。」(p.5)。這種事實與現代知識論和科學哲學的看法一致。

4、腦與絕對論

許多絕對論認為認知只能產生分析、了別、造作和知識,根本觸及不到真理、智慧和境界,這是強調體證的絕對論常用的技倆,可惜不合緣相。由腦的研究和皮亞傑的認知心理學可知,人的高級情意,尤其藝術創作、自律道德和宗教體驗,如無完整且成熟的理性,是不可能的。當然有人會反問,許多心智不熟的小孩或心智喪失者均有優秀的藝術創作,這是事實,但問題是,他們對作品有自覺到與其他主體、客體、社會和自然存有等的關係嗎?即使是一些宗教神秘現象比如奇蹟、神通、輪迴、來世、解脫……等非理性所能解,但問題是,宗教的本質是那些嗎?另外雖然吾人無法確切地判斷各絕對論在腦部的實際運作,但吾人可知任何絕對論均同時運用到思惟中的感性、理論理性和直覺理性,既使他們怎麼唾棄直覺、感官或理性。
…………

三、語言哲學

(一)語言的意義問題

各文化體系對語言的看法不同,大體上印歐語系有Derrida所謂的真理語言中心主義的傾向,因他們普遍地將語言視為Logos或梵我的化身。相對的,佛教則視語言為無記、空、或戲論,中國的老子則認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其他莊子、魏晉玄學、禪宗等也有類似看法(一一一ch6)。對語言意義不同的看法表現了各主體的價值感,雖然有人不以為然,比如LP(邏輯實證論)的Ayer主張字面意義的價值中立,但價值中立正是其價值之所在,其他主張價值中立或否定其價值者類推。雖然現代語言意義問題是由LP所引發,但為明瞭起見,以下先處理語言的意義論。(本書在此偏重於析判英美系統的語言分析哲學,歐陸系的比如Husser,Heidegger,Gadamer,Derrida等則分散多處,至於對二者之比較可參考三六三)。

1、語言的意義論

語言的意義論可大分為四:指涉論、意念論、行為論、使用論。

(1)意義的指涉論

指涉論可分:一、通俗指涉論認為語言的意義在於指涉物(reference),但其謬很明顯,比如,與、假如、是、然而等虛詞指涉什麼?鉛筆指涉那隻或那類?勇敢指涉什麼?為應付這些欠確定具體物所產生的指涉問題,乃產生了:二、精緻的指涉論,它認為意義是指語言與指涉間的關係,比如鉛筆雖不指涉那隻那類,但卻指稱(denote)著鉛筆這一類;勇敢並不指涉臨危不亂此一傾向,但它卻意含著(connote)此一傾向;至於「之、與、或」等代表一種函數關係。

但是精緻的指涉論的此種合理化仍然無法解決一些抽象的語詞並不指涉、指稱或意含什麼事物的批判,另外如果指涉論可用語言與指涉間的關係而免於被批判,那麼意念論和行為論也可依此合理化它們各自的意義論。意念論可修正為「某一語詞代表x是由於我們將它與x的意念關聯起來」,行為論也可修正為「某一語詞代表x是由於那個語詞所引起的反應類似x所引起的反應」,但這些合理化均存在著無法自圓其說的謬誤(一一三p17-29)。

(2)意義的意念論

意念論認為語言的意義就與該語言結合的意念(idea),嚴格的意念論要能成立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每當一語言用做該意念時,該意念必須浮現於說話者心中。二、那時,說話者得發出該語言以讓聽者領會。三、要傳達成功,聽者必須在心中喚起與說話者同樣的意念。很顯然的以上三條件是不可能滿足的,原因是不但許多語言沒有意念,且同一語言可能有不同的意念,至於語言溝通過程中的複雜情更不可能符合三條件(p33-6)。

(3)意義的行為論

行為論認為語言的意義是語言行為的刺激與反應間的關係。行為論要成立須在刺激與反應間找到一規律,但事實上影響刺激與反應的因素太多,根本不可能找到一類似物理化學的定律來判定或預測刺激與反應間的關係。比如母親叫女兒進來,女兒的反應就可能:不理、拒絕、問為什麼、批評媽不該叫、說明為何不進來、請求不用進去、轉移話題、跑出去、順從……等等(p41)。

(4)意義的使用論

使用論是維根斯坦的創見,申論後述,在此只提其論旨。使用論認為語言的使用種類有無限多種的可能,且沒有一種語言可窮盡所有可能的使用,而且同一語言在不用情境,可能有數不盡的用法。

2、語言決定論的析判

所謂語言決定論是指人的思惟主體的內容甚至整個文化是由語言決定,依其切入面的不同可分成:一、結構論,此派由Saussure的語言社會性而來,到結構主義完成,而解構主義為之反動。二、行為論,此派的Waston,Skinner等主張人的語言和思想均由行為決定,甚至認為整個社會文化均可透過行為的操作來決定(三六Op.245–297,三六一p.227–240)。三、詞性論,這是從比較語言之詞性切入者常有的主張,其中又以中村元的《東洋人的思惟》為代表。在此只析判結構論,至於中村元的詞性,本書手稿原有約萬字的一節,因嫌其中大多論及中國佛教,故好比本書多處尤其末章論及佛教處,予以抽出另行發表(三五五)。四、存存論,Heidegger認為語言是存有的真理之家,尤其詩的語言才揭示了真理的本質,對此之析判參見本書相關章節。

(1)SAUSSURE

Saussure認為口語語言(langue)是各種表達觀念的符號系說(含文字、手語、象徵儀式、禮節……)中最重要的(十九p24),但一般人誤以為文字淩駕口語,也忽略了語言的社會性。原因是:一、誤以為沒有文字,語言會變化地更快,索氏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文字可能延緩語言的變化,但沒有文字決不能損害語言的保守性,比如立陶宛語至一五四0年才有文獻,但它與西元前三世紀的拉丁語一樣忠實地反應了印歐語的特徵(p36)。二、書寫文字使人感到它是永恆穩固的(這點很有意思,Derrida從文字的衍異性為觀點卻得出與索氏完全相反的「真理語言中心主義」,其實這不是文字或語言的問題,而是將二者絕對化所產生的幻覺)。三、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視覺印像比音響印像更為清晰。四、文學語言更增強了文字不應有的重要性(p38)。索氏不但反對文字比口語優越的上述看法,他更強調語言的社會性和音響性,他說:「語言是組識在聲音物質的思想」,甚至說:「在語言出現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p150)。

索氏將人的言語行為(langage)分成社會性的語言(langue)和個人性的言語(parole)。語言的特性是:一、透過社會成員間一種契約而存在,個人不能創造或改變之。二、是同質的,具有概念意義和音響形象。三、語言符號雖是心理的,但它是具體實在的。相對的,言語則是:1、個人所有。2、異質的,人人不同。3、欠社會性的具體實在(頁二二至二三)。所以語言符號含有能指(signifisnt,即音響形象)和所指(signifie,即概念意義)二種成分,能所間的聯繫雖是任意的,但一經社會認可就其不變性,語言系統有其固有的秩序對語言的創新產生抗拒(p90-100)。

索氏又將語言學分成二種:一、共時語言學(synchrony,又稱靜態語言學、內部語言學),研究的是同一集團意識感覺到各項同時存在並構成系統的要素間的邏輯關係和心理關係。二、歷時語言學(diachrony,又稱演化語言學、外部語言學),研究的是歷朝歷代語言外表的變化(p135)。

由上述分析可知,索氏為凸顯口語的社會性,乃將口語從一般人所認為的變動不居,強化至具永恆不變絕對性的語言。至於與索氏有類似看法的Piaget和Chomsky在本書第二章已論及,在此略說。皮氏雖也是語言結構論者,但他強調的是主體的運算結構,語言只是該結構下的產物,所以啞吧的思惟主體的發展同樣合乎認知結構的發展順序。而喬氏則強調語法結構的先天普遍必然性,相對的,語音和語義只是語法的附屬。

(4)FOUCAULT

Foucault的解構主義是從權力觀點來論語言,他認為話語(discourse)可以是權力的工具、權力的結果、甚至是奪權的力量(一一八p91),《性史》中譯者以下述簡潔語言點出傅柯的語言權力論:「每一時期均按自己的認知意願在構築自己的世界(即語言世界),形成這一時期的話語形態,而此些話語又由特定的知識結構統攝,形成互相干涉的嚴密網絡,在自己內部對所指涉的事物進行簡化、調整、稀釋,賦予他們秩序,而對未指涉的事物實施壓抑、排斥」(p4-5)。在《知識考古學》傅柯從他所謂的考古學認為所有的知識都只是一種話語規則,而非伝統史學認為具有前後必然時序、整體、一統、主體或時代精神的知識(三六二p.67–72)。而知識就是一個時代或一個歷史所能說或所能看的那些事物的編排、裝置或整置(一一九p218)。也就是說語言是權力的化身,而權力不是有形或無形的國家機器、政府或主權,而是多重的「力」之關係、是無所不在且變動不居的(一一八p3-4)。權力是任何存在著「力」的關係的地方就有的深層結構(一一九p219),所以權力機器的奪取和摧毀並不會真正改變權力結構(一一八譯序p6)。
  
以上是從結構及解構的角度來詮釋傅柯,但Drefus和Rabinow認為:「嚴格來講,傅柯從未是個結構主義者,也不是後結構主義者。」(一二0pⅩⅩⅤⅡ)他們認為:「傅柯對權力的解釋並非旨在建立一種理論。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一種超語境,超歷史和客觀的描述,它也不是要對整個歷史進行普遍化概述(p237)……權力是一給定社會中動力關係的總策源地(p239)……正是當這些〔政治〕技術在具體仍機構內找到一定域時,正是當它們投入這些機構之時,生命權力才開始真正地起作用(p238-9)。」其實傳訶在他介於結構與解構之間的《知識考古學》雖已一再聲明他的話語規則不是一具有整體性、統合性、本原性的結構,而是對知識做具有不連貫、分離及矛盾的描述(三六二p.262–264)。但由其考古學所欲求的話語規則之系統性及中主客觀的描述(p.101)可知此一規則難免有結構主義之嫌(p.54)。這也是為何他在《知識考古學》之後會將研究重心由考古學転至系譜學來分析身體技術與杈力三者間的關係,這表現在其《規訓與懲戒》《性史》中(p.55–59)。
  
所以傅柯和Barthes一樣,前後期是有「結構」和「解構」之別的。比如傅柯前期的《瘋狂與文明》和後期的《性史》就有此種差別,同樣地Barthes在1964年的《符號學原理》說:「符號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按照全部結構主義活動的方案,建立不同於天然語言的意指系統的功能作用。為了進行這種研究,必須一開始就公然接受一種限制性原則,這個原則即相關性原則。」(一二一p130)「相關性原則顯然使研究者面對一種內在性情境,他將從一個系統的內部對其進行研究。」(p131)又說:「文本全體應盡可能地聚合一個同時性整體。」(p132)可是1977年的〈法蘭西學院文學符號學講座就職講演〉則將符號學界說成:「語言學的這種解體過程就稱作符號學。」(p198)而語言又是權力的載體,他說:「在人類長存的歷史中,權勢於其中寄寓的東西就是語言。」(p189)「〔文學〕指的是〔語言〕寫作的實踐……是文本。」(p191)「文本是權勢標誌本身,文本自身包含了無限逃避合群的言語的力量,甚至當言語企圖在文本中重新形成自己的時候。」(p200)。

3、AYER的意義論

Ayer的意義論前後很清楚也很一致,這可從《語言、真理、與邏輯》看出,艾爾認哲學不是事實的命題,而是語言命題,因此哲學是邏輯的一個部門(一二三p58)。如果一個命題不是經驗的真假句,也不是分析上的恆真句(tautologies)則是虛假命題,即是形上學的,只具感情而無字面上的意義(p27、32)。

艾爾認為形上學是一種企圖把實在看成一整體、或者企圖發現宇宙的目的,或者企圖達到超越常識世界的某種超越的精神秩序(九四p55),並認為形上學家是沾染了原始迷信的人,因為他們認為每個名詞必須有一單一的實在的東西與之符合,用實體去指事物本身(一二三p39)。他並認為不能將形上學家看成一種放錯地方的詩人、或認為形上學有道德啟示或藝術品的價值。因文學作品雖大部分由假話構成,並不等於說它們是虛假命題所構成。事實上語言藝術家寫出沒字面意義的句子是非常少的,即使有也是為了韻律或預期效果而寫。但形上學家並不想寫沒意義的句子,他們之所以如此乃被語法所騙、或由於推理上犯錯,且形上學家的語言也不足以證明它們有美學價值(p42-3)。同樣的,說看到神的人,通常不僅說他經驗到一種宗教情感,而且是說存在著一種超驗的存在者。艾爾認為除非有神論能提出可以用經驗證實的命題來表述他的知識,否則我們就可肯定他是在那裡作自欺之談(p133)。

艾爾對形上學的看法實在未觸及形上學的實相,形上學並非探討實在、本體、實體、最終存有、絕對精神、神、涅槃……等等的學問,形上學最基本的意義只不過是任何主體去解釋其所處理到的所有存有時的一種指導原則,只是各絕對論將它絕對化而已,所以形上學是住何主體均具備的。其實從艾爾本身就可找到形上底子,比如他所謂的檢證原則的不可檢證本身即是形上學了(九四p56),這也是為何他會從原先的「一個句子若且唯若它所表達的命題或是分析的或是經驗可檢證的,這個句子才有字面上意義」(一二三p1-2),修正到「若且唯若一個命題可在經驗中檢證時,則此命題為強意義上的可檢證」、「如果經驗可能使它或然的,則它是弱意義上可檢證」、及實際上的可檢證性與原則的可檢證性(p34)。面對無法去除的形上成分,Feigl在《新哲學分析讀本》的〈序言.對經驗主義的新反思〉認為實証論對形上學的攻擊,傷及了科學的核心,他主張要區分有害和無害的二種形上學(一二二p4、12)。但問題是他憑什麼做為區分和選擇的判準呢?

4、WITTGENSTEIN的意義論

相對於艾爾的簡單化,Wittgenstein的複雜及內在張力更顯示出一位思想家的反思力。一般認維氏思想的早晚期可絕然二分,但從各項資料顯示,他在早期即已隱藏了後期的發展。他的《論叢》是由《筆記》整理而來於一九二二年出版,在《筆記》中就已在反思《論叢》的觀點,比如他說:「說語言是由命題構成的是個恆真句?好像是的」(一二六p52)、「在一方面,我的邏輯圖像說似乎是唯一可能的理論,在另一方面,其中似乎有無法解決的矛盾」(p17)、「我們的困難是:我們一直在說單純對象,卻連一個單純對象(即原子事實)都舉不出來」(p68)。Moore也指出維氏在幾次的演講中說他自己的意見中最須改變的是基本命題和真值涵數說,因他舉不出實例可證明其存在(一二七p56)。又說,根本沒有意義與非意義的絕對判準,我們說這是非意義時,我們的意思總是說「在這特殊語言遊戲中是非意義的」(p84-5)。在一九二九年甚至說:「我並不輕視人類的衝破語言界限的傾向,相反地,我對它肅然起敬。對我而言,事實並不重要。當人們說世界存在時所意味的,才深得我心」(p26)。

(1)早期思想

維氏早期思想精要的表達在《論叢》(一二四)的七個命題中:一、世界是由諸事實構成。二、事實乃原子事實的存在。三、事實的邏輯圖像是思想。四、思想乃有意義的命題。五、諸命題乃諸基本命題的諸真值涵數。六、邏輯命題是恆真句。七、凡人所不能說的必須默然。上述主張如不深入理解很容易誤解成,維氏只認同可說的事實和邏輯世界,不可說的則棄之,早期的LP與他發生種種的誤解均導因於此。其實在早期維氏認為意義只存在於事實和與之相應的命題(3.142)。而邏輯命題只是分析命題是恆真句或矛盾句故一無所說(6.11),是無意義的(4.461),不是實在的圖像(4.462),是虛假命題(6.2),並不表達思想(6.21)。除前二者之外的一切不可說只能被顯示的東西則是非意義的(4.4611、4.003)。
維氏早期思想由下引文可知就有強烈的形上意味,他說,對象構成世界的實體(2.021),對像是單純的(2.02),對象不可再分(2.021),對像是不變的和存在的,其形態是變化和不定的(2.0271)。實體獨立於實例而存在(2.024),實體是形式和內容(2.025),實在的總和是世界(2.063)。以上與傳統形上學類同。
維氏早期的世界觀如下。首先他認為世界獨立於我們的意志(6.373)。世界沒有價值存在,如果有的話,也界就沒價值了(6.41)(這真有禪味!,其意可解成:世界如有價值,那標榜價值中立的科學就沒什價值了)。相信因果關係是種迷信(5.1361)。歸納法沒有邏輯的根基,只是一種心理的根基(6.3631)。整個現代的世界觀只是奠基於自然律對自然現象說明的幻覺上(6.371)。我們先天地相信有一個物質不滅定律,先天地知道有一個邏輯形式的可能性(6.33)。
維氏早期哲學觀如下。哲學不是自然科學的一支(4.111)。哲學的目的是對思想作邏輯的澄清,不是一種理體而是一種活動(4.112),一種分清可說可思想與不可說不可思想的活動(4.114)。一切哲學皆是語言批判(4.0031)。凡能被思想的就要清晰地被思想,能說的就要清晰地說出(4.116)(這點他後期不同意)。哲學的功用類似梯子,爬過它們之後,認知它們(倫理、宗教……)的非意義,他必須超越這些命題,然後才能正視世界(6.54)(這令人想起佛教的指月、渡筏之喻)。後期也類似地認為哲學像治療疾病的治療術,不存在一種哲學方法而是有多種的哲學、多種的治療術(一二五§133、255)。又說哲學的目標是指引蒼蠅飛出瓶口之路(§309)。

(2)意義使用論

維氏《哲學研究》(一二五)的論旨,消極上是批判自己的早期思想,積極上則是提出「語言遊戲」論。
他自我批判如下。一個模糊的觀念就不是觀念?一張不清晰的照片是否為人的圖像?若以清晰代替模糊是否有好處?是否不清晰才是吾人所需?(§71)。要詳細描述基本元素(即早期的對象)是不可能的(§46),要絕對地說出椅子的單純部分根本毫無道理(§47)。
維氏的語言遊戲論如下。我們從小被叫去詢問那東西是什麼時,名稱即被給予(§27)。只有已知事物是拿來幹什麼的人,才會有意義地詢問名稱(§31)。語言就好比棋戲是先由觀看(§31),先依一定規則玩(§54),先盲目地遵守規則(§219),而後再邊玩邊修規則(§83)。所以理想的語言,好像我們的邏輯是處理一種真空,好像這些語言比起我們日常語言是更好、更完美的,且好像只有邏輯家才懂什麼是正確的語句(§81)。他認為語言和動作交識而成的整體,稱為語言遊戲。藉語言遊戲孩童學習他們的母語(§27)。而且語言遊戲的種類有無數種(§23),也就是說語言的意義在用法上有無數種(§43)。雖然它們之間無共通的本質,但彼此有親戚關係,此即家族類似性(§65、67)。

5、RUSSER的意義論

(1)FREGE的意義論

羅素的意義論及數學哲學受Frege的影響很大,且弗氏的意義論也很有特色,所以先處理。劉福增在〈弗列格的意思與指稱〉(一二八)對弗氏的意義論有申論,可略述如下:一、界說。1、專名(proper name),指任何代表某一對象的記號。2、指涉(refence),指專名所指稱(denote)的事物。3、詞組(expression),指合語法的詞之排列。二、主張。1、每一專名必有意義。2、一詞組有指涉必有意義,反之則不然。

(2)RUSSER的意義論

羅素的意義論並不一致,尤其跟他的邏輯原子論搭不上來。劉福增在〈羅素的確定性描述詞論〉指出羅素於一九0三年的《數學原理》主張名稱(names〉的意義在該名稱所指稱的對象(一二八p36)。如此一來任何對象(含具體或抽象,如孫悟空、法國現任國王)均有意義。但在一九0五年的“On denoting”卻以違反矛盾律和排中律為由,認為只有經驗的(綜合句)和合邏輯語法的(分析句)的語詞才有意義。到一九一九年的《數學哲學導論》則認為獨角獸只是概念而非實在但仍有意義(一三0p168),可是次頁接著又說邏輯和生物學一樣沒必要立一個不實在的獨角獸,它的存在只不過是一圖形或字面上的描述而已。另外羅素為解決抽象事物的存在問題而提出「確定性描述詞論」--指一個符號離開了它所在的語言系統或語句脈絡就無意義可言,所以名稱的使用不一定代表該名稱的對像是存在的。類似的,Tarski也提出「真理論」--當我們說「法國現任國王是禿頭」時,我們只是在提及而非使用該語句,也就是與現在事實上不存在法國國王並不矛盾(八十p200)。

(3)RUSSER的數學哲學

羅素的數學哲學不但是近代四大數學觀之一,且深深地影響他的邏輯原子論。他認為邏輯(其實是指集合論)是所有哲學的本質,依此,他將「數」界說成所有「數字」集合而成,而一個「數」是指凡與該「類」相似的「類」集合而成,比如「0」是指所有空項(zero)集合而成(一三0p11-2、18-9)。羅素從數的界說開始,再加上皮阿諾的自然數公設(皮阿諾公設是指:一、0是一個數。二、任何數的繼數是數。三、沒有兩個數有同一繼數。四、0不是任何數的繼數。五、若一自然數含有0且一但包含某數,亦包含其繼數,則此集合所有自然數所成的集合。),他認為如此一來所有的純粹數學就已完成了數學公設化的使命。當然由本章前述析判可知此羅素此一公設乃不完備。
羅素依其上述數學界說,認為數學雖不是物理事物也非心理的存在(一二九p206),只是數學家為方便而建立的結構(一三二p304〕,不須形上實體的神秘集合而成(一二九p208),但它是先驗地被認知而無須研究實在世界即可得(p204)。並將命題分成二種,一是表示原子事實的原子命題及其連結的分子命題,這是完全經驗的。一是純粹邏輯的、完全先驗的命題(p62-3)。在《哲學大綱》將上述主張推衍至世界觀,他認為世界的存有是事點(events),事點是由沒有部分的最小事點組成,且每個事點都是相互穿透的時空點,所以物質不是東西而只是由事點所構成的複雜的邏輯結構(一三二p302)。以上就是他所謂的的非唯心非唯物的中立一元論,此論認為世界是由事點組成,每一事點均是邏輯地自存的實體(p308),甚至心靈也是如此(p313,一三一p216)。由此可知,羅素的上述看法不但很形上(Wood就認為羅素有種神秘的形上衝動一三三p44、55、57)且自相矛盾(比如認為事實對像是完全經驗,但又以事點此一形上實體解釋心物)。

6、AUSTIN的敘言與做言

Austin在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三四)將語詞(utterances)分成二種:一、敘述語詞(constative utterances,敘言)指有真假值的語詞。二、履行語詞(performative utterances,做言)指用來表示履行行某些行動,無真假值,但非無意義(一二八p108)。可是奧氏在嚐試所有敘言與做言二分的判準後,他自認失敗,因:一、在文法和字彙上找不到界說做言的絕對標準(後述)。二、敘言經常含有做言的成分(即實然含有應然的成分)。三、做言與事實相關,也有真假值可言(p145)。奧氏於是設計一套模仿敘言真假值,且對Habermas的理想言境條件很有影響的做言標準(p116,一三四p14-5):
A1:必須存在一能被接受且有一定約定效果的約定程式。這個程式要包括一定情境下,一定的人講出一定的話。
A2:在一個所予場合中,將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情況,必須適合特定程式的要求。
B1:所有參與者都必須正確地實施程式。
B2:所有參與者都必須完全地實施程式。
C1:所有參與者都必須有意去做這些行為。
C2:所有參與者都必隨意志去做這些行為。
奧氏認為違背以上情況稱為欠切,但他發現做言的上述標準不可能達成。於是奧氏的敘言與做言的判準均告失敗。

(二)中西語言的特質

周法高認為中國語言有以下特質:一、單音節,指語言單位大部分是單音節,如我-們、椅-子、國-家(一三五p1)。二、孤立性,指中國語言不用或極少使用語法上的形態變化,如動詞沒時態變化,名詞沒單複數變化,主謂詞的區分不嚴格,形容詞、副詞、介詞的使用不嚴格(p4)。三、具體性,周氏引Granet的話:「中國人所用的語言是特別為描繪而造的,而不是為分類而有的,一個特別為喚醒特殊感覺而不是為著定義或下判斷而有的語言,一個討人或歷史家所崇拜的語言」。又引高名凱在《漢語語法》的話:「中國的語言在表現具體的事實方面是非常活潑的(表像主義),而在抽象觀念的說明方面比較沒有西洋語言那樣正碓(原子主義)」(p11)。

上述中國語言的孤立性和具體性就成為,主張語言與思想、科學甚至整個文化有決定性者,立論的共同依據。張東蓀在民國二五年說:「我研究中國語言的構造,從其特別發現大有影響於中國思想……第一點因主謂語不分明以致中國人沒主體觀念……謂語(即客體)亦不成立……也沒有邏輯上的命題」(p148,為求術語說一,引文稍改)。傅斯年在《戰國子家敘論》第一節〈論哲學乃語言之副產品〉說:「世界上古往今來最以哲學著名者有三個民族:印度之亞利安人、希臘人、德意志人。……繁豐的抽象思想,遂為若干特殊語言的形質作玄學的解釋……亞裏斯多德的所謂十個範疇者……這都是希臘語法上的問題」(p147,一三六p82)。

但周氏認為語言決定論應保留,因為語言型式不能限制人的感覺和思想,只能把二者指向某些習慣的方向。而且所有語言均有概括化(此類似本書第二章所言認知結構),只是表現在不同方面,不能以原始語言缺乏概括的抽象名詞〔實際上不欠,參見李維.史陀《野性的思惟》(一一五ch1〈具體性科學〉)〕,用以判別語言的高下優劣(一三五p145)。

周氏在分析中國文字的起源和「六書」時,認為中國最早的圖書文字通常用以代表具體事物,但抽象觀念還是藉由指事、會意、形聲、假借、或轉注等來達到(一三五p115-8)。至於西方語言本書多處已析判,在此引一些學者的看法來結束本節。
徐道鄰認為西方語言的兩值思考模式是建立在主謂的結構上,因此:一、本體論上以為宇宙人生有主客對立。二、時間上以為有絕對的過現未。三、空間上有絕對不變的宇宙。而這些均不合現代科學,且造成西方在思想上較不能容忍異己。徐氏並一反西方語言絕對異於原始人語言說,而認為西方的兩值思考才是人類的一種原始反應(如能吃不能吃)(一三七p37-8)。
Chaee在《語言暴力》認為中國語言是一種多值語言……瞭解中庸之道……具有傳統的容忍性,他們不傾向於西方狂熱意識形態。種族的、宗教的、主義的鬥爭很難在中國持久(一三八p143-5)。Chaee的看法有點簡單化,且是一種語言決定論。
尼可斯在《新男性》則批評西方男性方的理性:扭曲了事實、過度依賴語言或符號、系統化知識使人陷於知識盲點、過分強語理性使其他官覺閉塞、誤以合理化為事實、誤以為真理愈辯愈明、低估了理性計劃與實際行為間的距離、心智負坦過重導致自我喪失(一三九p22-7)。



,Derrida等則分散多處,至於對二者之比較可參考三六三)。

1、語言的意義論

語言的意義論可大分為四:指涉論、意念論、行為論、使用論。

(1)意義的指涉論

指涉論可分:一、通俗指涉論認為語言的意義在於指涉物(reference),但其謬很明顯,比如,與、假如、是、然而等虛詞指涉什麼?鉛筆指涉那隻或那類?勇敢指涉什麼?為應付這些欠確定具體物所產生的指涉問題,乃產生了:二、精緻的指涉論,它認為意義是指語言與指涉間的關係,比如鉛筆雖不指涉那隻那類,但卻指稱(denote)著鉛筆這一類;勇敢並不指涉臨危不亂此一傾向,但它卻意含著(connote)此一傾向;至於「之、與、或」等代表一種函數關係。

但是精緻的指涉論的此種合理化仍然無法解決一些抽象的語詞並不指涉、指稱或意含什麼事物的批判,另外如果指涉論可用語言與指涉間的關係而免於被批判,那麼意念論和行為論也可依此合理化它們各自的意義論。意念論可修正為「某一語詞代表x是由於我們將它與x的意念關聯起來」,行為論也可修正為「某一語詞代表x是由於那個語詞所引起的反應類似x所引起的反應」,但這些合理化均存在著無法自圓其說的謬誤(一一三p17-29)。

(2)意義的意念論

意念論認為語言的意義就與該語言結合的意念(idea),嚴格的意念論要能成立須滿足三個條件:一、每當一語言用做該意念時,該意念必須浮現於說話者心中。二、那時,說話者得發出該語言以讓聽者領會。三、要傳達成功,聽者必須在心中喚起與說話者同樣的意念。很顯然的以上三條件是不可能滿足的,原因是不但許多語言沒有意念,且同一語言可能有不同的意念,至於語言溝通過程中的複雜情更不可能符合三條件(p33-6)。

(3)意義的行為論

行為論認為語言的意義是語言行為的刺激與反應間的關係。行為論要成立須在刺激與反應間找到一規律,但事實上影響刺激與反應的因素太多,根本不可能找到一類似物理化學的定律來判定或預測刺激與反應間的關係。比如母親叫女兒進來,女兒的反應就可能:不理、拒絕、問為什麼、批評媽不該叫、說明為何不進來、請求不用進去、轉移話題、跑出去、順從……等等(p41)。

(4)意義的使用論

使用論是維根斯坦的創見,申論後述,在此只提其論旨。使用論認為語言的使用種類有無限多種的可能,且沒有一種語言可窮盡所有可能的使用,而且同一語言在不用情境,可能有數不盡的用法。

2、語言決定論的析判

所謂語言決定論是指人的思惟主體的內容甚至整個文化是由語言決定,依其切入面的不同可分成:一、結構論,此派由Saussure的語言社會性而來,到結構主義完成,而解構主義為之反動。二、行為論,此派的Waston,Skinner等主張人的語言和思想均由行為決定,甚至認為整個社會文化均可透過行為的操作來決定(三六Op.245–297,三六一p.227–240)。三、詞性論,這是從比較語言之詞性切入者常有的主張,其中又以中村元的《東洋人的思惟》為代表。在此只析判結構論,至於中村元的詞性,本書手稿原有約萬字的一節,因嫌其中大多論及中國佛教,故好比本書多處尤其末章論及佛教處,予以抽出另行發表(三五五)。四、存存論,Heidegger認為語言是存有的真理之家,尤其詩的語言才揭示了真理的本質,對此之析判參見本書相關章節。

(1)SAUSSURE

Saussure認為口語語言(langue)是各種表達觀念的符號系說(含文字、手語、象徵儀式、禮節……)中最重要的(十九p24),但一般人誤以為文字淩駕口語,也忽略了語言的社會性。原因是:一、誤以為沒有文字,語言會變化地更快,索氏認為在某些情況下,文字可能延緩語言的變化,但沒有文字決不能損害語言的保守性,比如立陶宛語至一五四0年才有文獻,但它與西元前三世紀的拉丁語一樣忠實地反應了印歐語的特徵(p36)。二、書寫文字使人感到它是永恆穩固的(這點很有意思,Derrida從文字的衍異性為觀點卻得出與索氏完全相反的「真理語言中心主義」,其實這不是文字或語言的問題,而是將二者絕對化所產生的幻覺)。三、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視覺印像比音響印像更為清晰。四、文學語言更增強了文字不應有的重要性(p38)。索氏不但反對文字比口語優越的上述看法,他更強調語言的社會性和音響性,他說:「語言是組識在聲音物質的思想」,甚至說:「在語言出現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p150)。

索氏將人的言語行為(langage)分成社會性的語言(langue)和個人性的言語(parole)。語言的特性是:一、透過社會成員間一種契約而存在,個人不能創造或改變之。二、是同質的,具有概念意義和音響形象。三、語言符號雖是心理的,但它是具體實在的。相對的,言語則是:1、個人所有。2、異質的,人人不同。3、欠社會性的具體實在(頁二二至二三)。所以語言符號含有能指(signifisnt,即音響形象)和所指(signifie,即概念意義)二種成分,能所間的聯繫雖是任意的,但一經社會認可就其不變性,語言系統有其固有的秩序對語言的創新產生抗拒(p90-100)。

索氏又將語言學分成二種:一、共時語言學(synchrony,又稱靜態語言學、內部語言學),研究的是同一集團意識感覺到各項同時存在並構成系統的要素間的邏輯關係和心理關係。二、歷時語言學(diachrony,又稱演化語言學、外部語言學),研究的是歷朝歷代語言外表的變化(p135)。

由上述分析可知,索氏為凸顯口語的社會性,乃將口語從一般人所認為的變動不居,強化至具永恆不變絕對性的語言。至於與索氏有類似看法的Piaget和Chomsky在本書第二章已論及,在此略說。皮氏雖也是語言結構論者,但他強調的是主體的運算結構,語言只是該結構下的產物,所以啞吧的思惟主體的發展同樣合乎認知結構的發展順序。而喬氏則強調語法結構的先天普遍必然性,相對的,語音和語義只是語法的附屬。

(4)FOUCAULT

Foucault的解構主義是從權力觀點來論語言,他認為話語(discourse)可以是權力的工具、權力的結果、甚至是奪權的力量(一一八p91),《性史》中譯者以下述簡潔語言點出傅柯的語言權力論:「每一時期均按自己的認知意願在構築自己的世界(即語言世界),形成這一時期的話語形態,而此些話語又由特定的知識結構統攝,形成互相干涉的嚴密網絡,在自己內部對所指涉的事物進行簡化、調整、稀釋,賦予他們秩序,而對未指涉的事物實施壓抑、排斥」(p4-5)。在《知識考古學》傅柯從他所謂的考古學認為所有的知識都只是一種話語規則,而非伝統史學認為具有前後必然時序、整體、一統、主體或時代精神的知識(三六二p.67–72)。而知識就是一個時代或一個歷史所能說或所能看的那些事物的編排、裝置或整置(一一九p218)。也就是說語言是權力的化身,而權力不是有形或無形的國家機器、政府或主權,而是多重的「力」之關係、是無所不在且變動不居的(一一八p3-4)。權力是任何存在著「力」的關係的地方就有的深層結構(一一九p219),所以權力機器的奪取和摧毀並不會真正改變權力結構(一一八譯序p6)。
  
以上是從結構及解構的角度來詮釋傅柯,但Drefus和Rabinow認為:「嚴格來講,傅柯從未是個結構主義者,也不是後結構主義者。」(一二0pⅩⅩⅤⅡ)他們認為:「傅柯對權力的解釋並非旨在建立一種理論。也就是說,它並不是一種超語境,超歷史和客觀的描述,它也不是要對整個歷史進行普遍化概述(p237)……權力是一給定社會中動力關係的總策源地(p239)……正是當這些〔政治〕技術在具體仍機構內找到一定域時,正是當它們投入這些機構之時,生命權力才開始真正地起作用(p238-9)。」其實傳訶在他介於結構與解構之間的《知識考古學》雖已一再聲明他的話語規則不是一具有整體性、統合性、本原性的結構,而是對知識做具有不連貫、分離及矛盾的描述(三六二p.262–264)。但由其考古學所欲求的話語規則之系統性及中主客觀的描述(p.101)可知此一規則難免有結構主義之嫌(p.54)。這也是為何他在《知識考古學》之後會將研究重心由考古學転至系譜學來分析身體技術與杈力三者間的關係,這表現在其《規訓與懲戒》《性史》中(p.55–59)。
  
所以傅柯和Barthes一樣,前後期是有「結構」和「解構」之別的。比如傅柯前期的《瘋狂與文明》和後期的《性史》就有此種差別,同樣地Barthes在1964年的《符號學原理》說:「符號學研究的目的在於,按照全部結構主義活動的方案,建立不同於天然語言的意指系統的功能作用。為了進行這種研究,必須一開始就公然接受一種限制性原則,這個原則即相關性原則。」(一二一p130)「相關性原則顯然使研究者面對一種內在性情境,他將從一個系統的內部對其進行研究。」(p131)又說:「文本全體應盡可能地聚合一個同時性整體。」(p132)可是1977年的〈法蘭西學院文學符號學講座就職講演〉則將符號學界說成:「語言學的這種解體過程就稱作符號學。」(p198)而語言又是權力的載體,他說:「在人類長存的歷史中,權勢於其中寄寓的東西就是語言。」(p189)「〔文學〕指的是〔語言〕寫作的實踐……是文本。」(p191)「文本是權勢標誌本身,文本自身包含了無限逃避合群的言語的力量,甚至當言語企圖在文本中重新形成自己的時候。」(p200)。

3、AYER的意義論

Ayer的意義論前後很清楚也很一致,這可從《語言、真理、與邏輯》看出,艾爾認哲學不是事實的命題,而是語言命題,因此哲學是邏輯的一個部門(一二三p58)。如果一個命題不是經驗的真假句,也不是分析上的恆真句(tautologies)則是虛假命題,即是形上學的,只具感情而無字面上的意義(p27、32)。

艾爾認為形上學是一種企圖把實在看成一整體、或者企圖發現宇宙的目的,或者企圖達到超越常識世界的某種超越的精神秩序(九四p55),並認為形上學家是沾染了原始迷信的人,因為他們認為每個名詞必須有一單一的實在的東西與之符合,用實體去指事物本身(一二三p39)。他並認為不能將形上學家看成一種放錯地方的詩人、或認為形上學有道德啟示或藝術品的價值。因文學作品雖大部分由假話構成,並不等於說它們是虛假命題所構成。事實上語言藝術家寫出沒字面意義的句子是非常少的,即使有也是為了韻律或預期效果而寫。但形上學家並不想寫沒意義的句子,他們之所以如此乃被語法所騙、或由於推理上犯錯,且形上學家的語言也不足以證明它們有美學價值(p42-3)。同樣的,說看到神的人,通常不僅說他經驗到一種宗教情感,而且是說存在著一種超驗的存在者。艾爾認為除非有神論能提出可以用經驗證實的命題來表述他的知識,否則我們就可肯定他是在那裡作自欺之談(p133)。

艾爾對形上學的看法實在未觸及形上學的實相,形上學並非探討實在、本體、實體、最終存有、絕對精神、神、涅槃……等等的學問,形上學最基本的意義只不過是任何主體去解釋其所處理到的所有存有時的一種指導原則,只是各絕對論將它絕對化而已,所以形上學是住何主體均具備的。其實從艾爾本身就可找到形上底子,比如他所謂的檢證原則的不可檢證本身即是形上學了(九四p56),這也是為何他會從原先的「一個句子若且唯若它所表達的命題或是分析的或是經驗可檢證的,這個句子才有字面上意義」(一二三p1-2),修正到「若且唯若一個命題可在經驗中檢證時,則此命題為強意義上的可檢證」、「如果經驗可能使它或然的,則它是弱意義上可檢證」、及實際上的可檢證性與原則的可檢證性(p34)。面對無法去除的形上成分,Feigl在《新哲學分析讀本》的〈序言.對經驗主義的新反思〉認為實証論對形上學的攻擊,傷及了科學的核心,他主張要區分有害和無害的二種形上學(一二二p4、12)。但問題是他憑什麼做為區分和選擇的判準呢?

4、WITTGENSTEIN的意義論

相對於艾爾的簡單化,Wittgenstein的複雜及內在張力更顯示出一位思想家的反思力。一般認維氏思想的早晚期可絕然二分,但從各項資料顯示,他在早期即已隱藏了後期的發展。他的《論叢》是由《筆記》整理而來於一九二二年出版,在《筆記》中就已在反思《論叢》的觀點,比如他說:「說語言是由命題構成的是個恆真句?好像是的」(一二六p52)、「在一方面,我的邏輯圖像說似乎是唯一可能的理論,在另一方面,其中似乎有無法解決的矛盾」(p17)、「我們的困難是:我們一直在說單純對象,卻連一個單純對象(即原子事實)都舉不出來」(p68)。Moore也指出維氏在幾次的演講中說他自己的意見中最須改變的是基本命題和真值涵數說,因他舉不出實例可證明其存在(一二七p56)。又說,根本沒有意義與非意義的絕對判準,我們說這是非意義時,我們的意思總是說「在這特殊語言遊戲中是非意義的」(p84-5)。在一九二九年甚至說:「我並不輕視人類的衝破語言界限的傾向,相反地,我對它肅然起敬。對我而言,事實並不重要。當人們說世界存在時所意味的,才深得我心」(p26)。

(1)早期思想

維氏早期思想精要的表達在《論叢》(一二四)的七個命題中:一、世界是由諸事實構成。二、事實乃原子事實的存在。三、事實的邏輯圖像是思想。四、思想乃有意義的命題。五、諸命題乃諸基本命題的諸真值涵數。六、邏輯命題是恆真句。七、凡人所不能說的必須默然。上述主張如不深入理解很容易誤解成,維氏只認同可說的事實和邏輯世界,不可說的則棄之,早期的LP與他發生種種的誤解均導因於此。其實在早期維氏認為意義只存在於事實和與之相應的命題(3.142)。而邏輯命題只是分析命題是恆真句或矛盾句故一無所說(6.11),是無意義的(4.461),不是實在的圖像(4.462),是虛假命題(6.2),並不表達思想(6.21)。除前二者之外的一切不可說只能被顯示的東西則是非意義的(4.4611、4.003)。
維氏早期思想由下引文可知就有強烈的形上意味,他說,對象構成世界的實體(2.021),對像是單純的(2.02),對象不可再分(2.021),對像是不變的和存在的,其形態是變化和不定的(2.0271)。實體獨立於實例而存在(2.024),實體是形式和內容(2.025),實在的總和是世界(2.063)。以上與傳統形上學類同。
維氏早期的世界觀如下。首先他認為世界獨立於我們的意志(6.373)。世界沒有價值存在,如果有的話,也界就沒價值了(6.41)(這真有禪味!,其意可解成:世界如有價值,那標榜價值中立的科學就沒什價值了)。相信因果關係是種迷信(5.1361)。歸納法沒有邏輯的根基,只是一種心理的根基(6.3631)。整個現代的世界觀只是奠基於自然律對自然現象說明的幻覺上(6.371)。我們先天地相信有一個物質不滅定律,先天地知道有一個邏輯形式的可能性(6.33)。
維氏早期哲學觀如下。哲學不是自然科學的一支(4.111)。哲學的目的是對思想作邏輯的澄清,不是一種理體而是一種活動(4.112),一種分清可說可思想與不可說不可思想的活動(4.114)。一切哲學皆是語言批判(4.0031)。凡能被思想的就要清晰地被思想,能說的就要清晰地說出(4.116)(這點他後期不同意)。哲學的功用類似梯子,爬過它們之後,認知它們(倫理、宗教……)的非意義,他必須超越這些命題,然後才能正視世界(6.54)(這令人想起佛教的指月、渡筏之喻)。後期也類似地認為哲學像治療疾病的治療術,不存在一種哲學方法而是有多種的哲學、多種的治療術(一二五§133、255)。又說哲學的目標是指引蒼蠅飛出瓶口之路(§309)。

(2)意義使用論

維氏《哲學研究》(一二五)的論旨,消極上是批判自己的早期思想,積極上則是提出「語言遊戲」論。
他自我批判如下。一個模糊的觀念就不是觀念?一張不清晰的照片是否為人的圖像?若以清晰代替模糊是否有好處?是否不清晰才是吾人所需?(§71)。要詳細描述基本元素(即早期的對象)是不可能的(§46),要絕對地說出椅子的單純部分根本毫無道理(§47)。
維氏的語言遊戲論如下。我們從小被叫去詢問那東西是什麼時,名稱即被給予(§27)。只有已知事物是拿來幹什麼的人,才會有意義地詢問名稱(§31)。語言就好比棋戲是先由觀看(§31),先依一定規則玩(§54),先盲目地遵守規則(§219),而後再邊玩邊修規則(§83)。所以理想的語言,好像我們的邏輯是處理一種真空,好像這些語言比起我們日常語言是更好、更完美的,且好像只有邏輯家才懂什麼是正確的語句(§81)。他認為語言和動作交識而成的整體,稱為語言遊戲。藉語言遊戲孩童學習他們的母語(§27)。而且語言遊戲的種類有無數種(§23),也就是說語言的意義在用法上有無數種(§43)。雖然它們之間無共通的本質,但彼此有親戚關係,此即家族類似性(§65、67)。

5、RUSSER的意義論

(1)FREGE的意義論

羅素的意義論及數學哲學受Frege的影響很大,且弗氏的意義論也很有特色,所以先處理。劉福增在〈弗列格的意思與指稱〉(一二八)對弗氏的意義論有申論,可略述如下:一、界說。1、專名(proper name),指任何代表某一對象的記號。2、指涉(refence),指專名所指稱(denote)的事物。3、詞組(expression),指合語法的詞之排列。二、主張。1、每一專名必有意義。2、一詞組有指涉必有意義,反之則不然。

(2)RUSSER的意義論

羅素的意義論並不一致,尤其跟他的邏輯原子論搭不上來。劉福增在〈羅素的確定性描述詞論〉指出羅素於一九0三年的《數學原理》主張名稱(names〉的意義在該名稱所指稱的對象(一二八p36)。如此一來任何對象(含具體或抽象,如孫悟空、法國現任國王)均有意義。但在一九0五年的“On denoting”卻以違反矛盾律和排中律為由,認為只有經驗的(綜合句)和合邏輯語法的(分析句)的語詞才有意義。到一九一九年的《數學哲學導論》則認為獨角獸只是概念而非實在但仍有意義(一三0p168),可是次頁接著又說邏輯和生物學一樣沒必要立一個不實在的獨角獸,它的存在只不過是一圖形或字面上的描述而已。另外羅素為解決抽象事物的存在問題而提出「確定性描述詞論」--指一個符號離開了它所在的語言系統或語句脈絡就無意義可言,所以名稱的使用不一定代表該名稱的對像是存在的。類似的,Tarski也提出「真理論」--當我們說「法國現任國王是禿頭」時,我們只是在提及而非使用該語句,也就是與現在事實上不存在法國國王並不矛盾(八十p200)。

(3)RUSSER的數學哲學

羅素的數學哲學不但是近代四大數學觀之一,且深深地影響他的邏輯原子論。他認為邏輯(其實是指集合論)是所有哲學的本質,依此,他將「數」界說成所有「數字」集合而成,而一個「數」是指凡與該「類」相似的「類」集合而成,比如「0」是指所有空項(zero)集合而成(一三0p11-2、18-9)。羅素從數的界說開始,再加上皮阿諾的自然數公設(皮阿諾公設是指:一、0是一個數。二、任何數的繼數是數。三、沒有兩個數有同一繼數。四、0不是任何數的繼數。五、若一自然數含有0且一但包含某數,亦包含其繼數,則此集合所有自然數所成的集合。),他認為如此一來所有的純粹數學就已完成了數學公設化的使命。當然由本章前述析判可知此羅素此一公設乃不完備。
羅素依其上述數學界說,認為數學雖不是物理事物也非心理的存在(一二九p206),只是數學家為方便而建立的結構(一三二p304〕,不須形上實體的神秘集合而成(一二九p208),但它是先驗地被認知而無須研究實在世界即可得(p204)。並將命題分成二種,一是表示原子事實的原子命題及其連結的分子命題,這是完全經驗的。一是純粹邏輯的、完全先驗的命題(p62-3)。在《哲學大綱》將上述主張推衍至世界觀,他認為世界的存有是事點(events),事點是由沒有部分的最小事點組成,且每個事點都是相互穿透的時空點,所以物質不是東西而只是由事點所構成的複雜的邏輯結構(一三二p302)。以上就是他所謂的的非唯心非唯物的中立一元論,此論認為世界是由事點組成,每一事點均是邏輯地自存的實體(p308),甚至心靈也是如此(p313,一三一p216)。由此可知,羅素的上述看法不但很形上(Wood就認為羅素有種神秘的形上衝動一三三p44、55、57)且自相矛盾(比如認為事實對像是完全經驗,但又以事點此一形上實體解釋心物)。

6、AUSTIN的敘言與做言

Austin在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一三四)將語詞(utterances)分成二種:一、敘述語詞(constative utterances,敘言)指有真假值的語詞。二、履行語詞(performative utterances,做言)指用來表示履行行某些行動,無真假值,但非無意義(一二八p108)。可是奧氏在嚐試所有敘言與做言二分的判準後,他自認失敗,因:一、在文法和字彙上找不到界說做言的絕對標準(後述)。二、敘言經常含有做言的成分(即實然含有應然的成分)。三、做言與事實相關,也有真假值可言(p145)。奧氏於是設計一套模仿敘言真假值,且對Habermas的理想言境條件很有影響的做言標準(p116,一三四p14-5):
A1:必須存在一能被接受且有一定約定效果的約定程式。這個程式要包括一定情境下,一定的人講出一定的話
2007-08-05 07:34:57
遺傳?
遺傳會影響語言種類嗎?

‧科學人 2007/10/22就像每個人的遺傳各不相同,人們所說的語言也是五花八門,全世界已知的語言至少有6800種。新發現指出,在語言學中人們對一些聲調變異的趨向,或許可用遺傳來解釋,但兩者間的關聯仍未釐清,也有研究人員質疑這關聯是否存在。【撰文╱蔡宙(Charles Q. Choi)、翻譯/涂可欣】

「您好」還是「bonjour」:基因會影響語言類型的偏好嗎?
就像每個人的遺傳各不相同,人們所說的語言也是五花八門,全世界已知的語言至少有6800種。新發現指出,在語言學中人們對一些聲調變異的趨向,或許可用遺傳來解釋,但兩者間的關聯仍未釐清,也有研究人員質疑這關聯是否存在。

Do-Re-Mi:在聲調語言中,正確的音調極為重要,因為它會影響字詞的含義。

語言大致上可區分為聲調語言或無聲調語言兩大類。像在中國所說的北京話或在西非所說的約魯巴語,屬於聲調語言,說話者的 聲調會影響字意。以中文為例,「ㄇㄚ」聲調上揚時意為「媽」,但下頓再上揚時則為「馬」。而非聲調語言,例如英文,一個字的音調可用來傳達情緒,但不會影 響其意義。(日文是這種二分法的最明顯例外,一個字各音節的聲調變化會影響字的意義。)
英國愛丁堡大學的語言學家賴德(Robert Ladd)和戴度(Dan Dediu)認為,這些差異可能源自遺傳,他們分析了公共資料庫的DNA序列,調查與腦生長和發育有關的兩個基因:ASPM和 Microcephalin,他們想知道這些基因與26個語言學中的特徵(像是子音的數目)是否有關,以及它們在49個不同舊世界族群裡的變異。
研究人員發現,帶有最新演化基因型的人會傾向說非聲調語言,較新版本的ASPM和Microcephalin基因分別出現於大約5800和 3萬7000年前。過去研究顯示這些突變並不會影響智力、腦容量或社會行為,而賴德和戴度則在6月26日《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中指出,這些突變可能導致 和語言與聲調有關的腦區產生細微變化。…
2007-10-23 08:36:46
手語黑猩猩
首隻用手語黑猩猩 42歲老死【聯合報07.11.02編譯組

第一隻會使用人類手語溝通的母黑猩猩華秀,廿九日因自然因素在華盛頓州的研究中心死亡,牠活了四十二歲。
這隻屬於內華達州一項「美國手語」研究計畫的黑猩猩,從一九八○年起住進中央華盛頓大學艾倫斯堡校區。牠會二百五十個手語單字,但許多人質疑她是否真的會 運用語言。語言學家杭士基認為,人類是在進化道路上和其他靈長類動物分道揚鑣後,才具備語言發展的神經系統;哈佛科學家品克則認為,靈長類動物只是為了得 到獎勵,才去做某些特定的動作,不見得懂得運用語言。
華秀一九六五年在非洲出生,遺體今天送往華盛頓州立大學解剖,研究室決定十一月十二日為她舉行喪禮。
中央華盛頓大學「黑猩猩與人類溝通中心」副主任詹斯沃德表示:「牠是一位讓我們了解、敬畏大自然奧祕的特使。」
華秀同時也是中心裡其他三隻較小的黑猩猩的手語教師。
專攻靈長類研究的國際黑猩猩權威珍古德,在研究中心創辦人羅傑.傅茨所著「我的猩猩寶貝」一書中,曾經提到華秀對人類研究黑猩猩的重要貢獻。她寫道:「與華秀和牠家族成員的對話中,羅傑開啟了一扇窗,發現黑猩猩心靈認知的能力,擴大我們對牠們的了解。」
2007-11-02 10:54:50
學語言
研究:青春期學語言 非常困難【聯合晚報08.01.26
 
陳錦芬說,國外研究指出,平均年齡在7.3歲以前,母語和外語都是以左腦學習,不同的語言的轉換比較沒有障礙,但到了12歲以後才學第二語言,則是利用右腦在學習,因此青春期以後才開始學另一種新的語言,會非常困難。
陳錦芬認為英語從小一開始學效果較好,但她反對「全美語」教學,因為從腦神經研究證實,「單一語言」學習,如「全中文」或「全美語」的學習,會造成部分語言神經樹突與突觸的萎縮與消失,會犧牲幼兒對不同語音辨識能力
2008-01-27 08:48:33
圖博館
為什麼東亞人大腦更大?中國科學家給出解釋

  亞洲人要比其他地區的人群更聰明?亞洲人的腦容量更大?據南華早報網2017.1.28報導,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最新研究,解決了這一困擾科學家數十年的問題。
  中國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東亞人群在自然演化中,基因突變更偏向於使腦部變得更大這一結果,而在歐洲或者非洲並未發現這一現象。
  這一研究結果,為解決困擾科學家們數十年的一個爭議性問題提供了線索:為什麼亞洲人的大腦比歐洲人和非洲的更大?
  30多年前,美國科學家進行了一場全球最大的針對腦部容量的研究。通過對全球2萬俱現代人頭骨展開的調查,科學家們發現,東亞人的顱腔容積平均為1415立方厘米,而歐洲人為1362,非洲人為1268。
  隨後的一系列研究也證實了這一結果。在去年的一個核磁共振成像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東亞人的顱頂更高,這讓他們的頭部能夠容納體積更大的大腦。
  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系列假設來解釋這樣的差異。一些人表示,長期在寒冷的地方居住可能有助於促進腦部的發育。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體積較大的大腦更容易在其核心部位維持恆定溫度,而絕大部分的思考活動是在這個部位進行的。
  然而,氣候說卻難以充分解釋在同一緯度生活的人——例如中國人和歐洲人,擁有不同腦容量的現象。
  中國研究人員稱,一種名為CASC5的基因——8個腦容量調控基因中的1個——可能為人們提供更多線索。和其他大部分同樣影響猴子和早期人類腦部大小的基因不同,智人CASC5的基因突變發生較晚,它發生在我們祖先離開非洲大陸後的5萬到10萬年間。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的研究員,在宿兵教授的帶領下,對不同人群的CASC5突變位點進行了首次對比。
  研究發現,腦容量調控基因CASC5在現代人的起源過程中積累了8個氨基酸突變,這些突變在非人靈長類和古人類(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中均不存在,是現代人特有的變異位點。其中,2個突變位點在現代人中已經固定下來,而其他6個位點在人群中仍然是多態的。
  更有意思的是,這一基因中有4個多態位點在東亞人群中呈現高頻率,這和包括中國、日本、蒙古人在內的東亞人腦容量的增大有著密切聯繫,而在歐洲和非洲人群中,這4個多態位點頻率很低。
2017-01-30 13:44:58
圖博館
“在人種角度,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CASC5在東亞人群的突變選擇擁有更大的灰質容量”(觀察者網注:“灰質”是構成大腦皮層的主要成分,由神經元細胞的細胞體聚集而成),研究人員在《人類遺傳學雜誌》發表的論文表示,“相反,在歐洲和非洲人群中並未發現這一選擇信號”。
  “但這個現象究竟為何發生,現在還尚未充分調查清楚”,他們補充道。
  除了氣候原因,其他的外界因素也可能會促使這一選擇的發生,這包括社會結構以及文化偏好,宿兵教授稱,不過這些理論仍在猜測階段,“精確的答案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宿兵表示,這一調查並不能表明亞洲人比其他人群更聰明。“科學研究未能找到任何證據支持人種之間存在智力差異。”
  不過,他表示,科學家普遍同意人類為獲取更大的大腦而作出了巨大犧牲。
  據悉,大腦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而更大的大腦使得生育更為艱難,並消耗身體其他部位的資源,這就產生了很多例如體力下降等問題。歐洲人普遍比亞洲人更壯、體型更大,宿兵稱,但是體型上的差異是否與大腦大小相關,這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達爾文選擇理論在今天可能仍然適用,但我認為,人種之間腦容量的差異,將最終因如今世界範圍內的基因交換而消失”(觀察者網注:達爾文選擇理論即適者生存,不適者被淘汰)
  另一個在北京的人類學家稱,這一研究解決了人類進化史上一個重要,但敏感的議題。“這些研究成果可能會引發種族主義爭論”,這位匿名的人類學家表示。
  研究數據表明,基因突變位點在南亞人群中也呈現高頻率態勢,這位人類學家稱,對他們展開相關調查將會十分有趣。如果他們的大腦也順應了達爾文正選擇理論,大腦變得更大,那麼這可能意味著,遷移至離非洲更遠地方的人類,他們的大腦發育得更大。
  回應
 我更相信是自然的淘汰的原因,由於中國古代更加註重文人,所以在數千年的自然選擇下,擁有高腦容量的文人更容易生存下來,產生更多的後代,而歐洲古代對文人的重視沒有中國重,更加崇尚武力,所以肌肉發達的人更容易生存。
 直說就是我們比你們聰明點
 我覺得你有點過了,畢竟他們曾做出過貢獻,這麼說不大好
 你還是不知道西方人怎麼幹的,它們所有取得的一切比如所謂文藝復興等都是在大力吸收中華等原創性貢獻的基礎上才有的(你知道我們大量人文社科以及軍事科學書籍原本孤本都在西方),但是它們同時構建了一套否定否認別人尤其是掩蓋中華的關鍵性作用的知識體系。
2017-01-30 13:46:12
圖博館
還扭扭捏捏的,一方面說東亞人腦容量平均比白人黑人大很多,一方面說與智力差異沒關係,其實有著最直接的關係。智商的分佈東亞黃種人105,白人100,黑人87,即最直白的證據。其實這早已不是新發現了,白人學者說了有幾十年了。
 當你說黑人肌肉發達,所以表現出來彈跳好,諸如NBA頂級球員都是黑人,那是可以說的。但是說到大腦容量,就不可以說黃種人智商高了(這是事實),因為種族歧視。難道說黑人彈跳好就不歧視白種人和黃種人嗎?西方的所謂各種正確,極其虛偽。
 為什麼要突變沒說,我來解釋吧,那是因為遠古時代東亞自然環境更複雜,食物也較匱乏。所以必須進化出更強大的智力來尋找食物以便生存,同時要縮小體型減少能量消耗。
 腦容量越大,噴子的戰鬥力越高。
 唯一合理的解釋是與語言思維有關,而中文是邏輯型文字用腦度高於西方人,所以中國人腦容量大漸長了!
 這個話題很敏感,但又必鬚麵對。其實只要對比一下同一人種在進化中是不是腦容量越來越大就可以說明問題了。人之所以成為萬物之靈,擁有比其它動物更發達、相對體重更大的大腦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進化的趨勢應該就是腦容量越來越大。黑人除了在舞蹈、體育運動中一些項目外,在其他領域中基本沒有優勢,甚至是明顯的劣勢,是客觀事實。
 科學研究未能找到任何證據支持人種之間存在智力差異。就算有也不敢說吧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01-30/doc-ifxzyxmt1577281.shtml
2017-01-30 13:47:44
圖博館
貪婪的大腦
作者: [英]丹尼爾•博爾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 2013- 10
  內容簡介
神經科學家丹尼爾•博爾在《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一書中提出了一種新的意識運作模式,他的觀點與傳統的哲學觀點完全不同。博爾認為,意識是大腦的產物,隨著知識積累,意識也在發展。意識實際上是一個思想工廠,是經過精心選擇的、致力於創新的精神空間。意識的主要任務是發現深層結構。
博爾的意識運作模式解釋了我們的大腦為何會貪婪地探尋信息,尤其是那些具有模式的信息。比如,當生理需求得到滿足後,我們會玩填字遊戲和數獨遊戲。從生物學角度看,玩這些遊戲只是在浪費時間;但在博爾看來,這種探尋結構的行為有重大的進化意義。
  丹尼爾•博爾1997年獲得牛津大學哲學與心理學學士學位,1998年獲得劍橋大學認知神經科學博士學位。博爾一直以來專注於用神經科學的方法研究大腦最複雜的想法及其產生過程,並與英國著名的腦科學專家阿德里安•歐文(Adrian Owen)和約翰•鄧肯(John Duncan)在劍橋大學醫學研究理事會認知與大腦科學研究中心一起工作達十餘年。博爾還為英國廣播公司(BBC)和《科學美國人》等撰寫科普文章。《貪婪的大腦:為何人類會無止境地尋求意義》是他的第一本科普暢銷書,上市伊始即獲得《華爾街時報》和《生物學人》等大眾及專業媒體的一致讚譽,併入選2012年《華爾街時報》專業書評人的最值得閱讀書單。
  評論
  據說是常識的拼湊2013-11-23
作為一個常識不夠的人,看了還是覺得有收穫。譬如大腦耗能佔人體比重之大,讓我懷疑自己的身體不好是不是用腦過度。
  另一個常識是人類的大腦為了承擔更重的任務而變得更加複雜也更加脆弱,他舉納什的例子說明“小部分非常優秀的人總是在思考高難度的問題,這可能會導致精神失衡。”(p225)納什的症狀讓人想起海子晚期的症狀,似乎海子有寫史詩的想法,挑戰人類的極限會增加系統崩潰的可能。
  據他說,精神疲勞、壓力大、睡眠不足都會影響大腦的正常運作,增加系統崩潰得各種精神疾病的可能。他提到“納什第一次精神病發作之前,精神上過於疲勞、長時間壓力過大、繁重的教學任務,加上他妻子馬上要生孩子”(p224),如果有人細緻研究海子的案例,估計也能找到類似的外部因素。
2017-04-16 13:03:56
圖博館
關於“冥想可以增強前額葉-頂葉網絡的活動”,長期冥想會永久改變前額葉-頂葉網絡,使其更高效運作,長期冥想會使該網絡作用加強,“杏仁核的作用被抑制” ,甚至“使前額葉皮層變厚”(p229),其依據是“冥想引起的大腦變化與由於壓力及精神疾病引起的變化恰恰相反”(p228)。道家修煉口訣有“順為凡,逆為仙”的思路,這是提供神經科學依據了麼?
  關於自閉症患者(書中提到的是亞斯伯格綜合症)的超級記憶力和超級心算能力,作者說他為一個叫塔米特的患者做過測試(p159),看了他的描述我才知道這種《雨人》式超級能力的代價。他也提到,有一種理論認為,自閉症患者不是因為智力遲鈍,二是由於患者體驗到的信息過多造成的,自閉症是基因異常造成的,但與精神分裂症不同,自閉症兒童的大腦發育速度比普通兒童塊,很多自閉症患者能細緻入微地觀察周圍世界,他們的注意比正常人更集中、持久。但是過多的信息會造成巨大壓力。(p210-212)
  在描述“激烈的神經元戰爭”時,他寫道:“注意在選擇意識的內容,相互競爭的神經元同盟都希望自己的聲音是最響亮的,從而被選中。那些具有強有力的聲音的神經元能動員其他神經元支持自己的想法,同時抑制持不同意見的神經元的活動,知道幾百萬個神經元一起用同一種聲音表達一種強烈的想法……每次產生一個新想法,這個想法都要經過擁擠的、充滿尖叫聲的神經元部落之間的激烈戰鬥,才能成為思想中佔統治地位的一個派系。”(p106)感覺怎麼那麼像描寫每一次大會之前的各派思想大碰撞呢?難道人類社會的組織體跟人類的大腦是一樣的結構和運行模式?讓人想起柏拉圖在《理想國》提出通過大寫的人(城邦)來理解小寫的人(靈魂),源自古希臘的靈魂學今日的繼承人貌似就是心理學心靈哲學……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25752076/
2017-04-16 13:04:44
威爾剛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0 01:39:00
阿楨
英國一動物園驚現祖安鸚鵡互教髒話大罵遊客,被教“重新做鳥” 2020-10-06

鸚鵡學舌,大家都知道,可誰知道這玩意還能互教罵髒話呢。
英國一家野生動物園最近就很無奈,園方收養的5只非洲灰鸚鵡,竟在“宿舍”裡互教罵髒話,更用F大頭的單詞沖著遊客們“祖安”問候,就連動物園的首席執行官都逃不過被罵“死胖子”。
為避免教壞孩子,園方只能將其強制隔離,教它們重新“做鳥”,“如果它們繼續教其他鸚鵡說髒話,那我們會有250只會罵人的鳥,我不知道我們該怎麼辦了……”
今年8月,園方收養了五隻非洲灰鸚鵡,分別名為埃裡克、傑德、艾爾西、泰森和比利。在被展出前,它們五個被關在同一個籠子裡。
但事情發展逐漸失控,工作人員發現它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互相咒駡,彼此嘲笑。“‘Fxxk off’是最常見的一個詞,你能想到的髒話它們都會。”
鸚鵡罵人有如連珠炮發,動物園的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尼科爾斯每次經過,都會收到“死胖子”的祖安問候。
疫情後重新開園,遊客們就受到了5只灰鸚鵡異常“熱情”的集體爆粗。
不過大部分遊客們並沒有覺得自己被冒犯到,有些人覺得有意思還與其對罵,“鸚鵡對遊客說了多少,遊客就會回敬多少”。
一時間鸚鵡園裡髒話滿天飛,場面一度失控。
雖然園方目前並未因此收到投訴,但出於教壞未成年人的擔憂,園方決定暫時讓它們五個“停業整改”,強制隔離。
被移出公共展示區後,它們會被安排分房居住,尼科爾斯希望“拆夥”能讓它們重新做“鳥”,發出除了髒話以外的字句,措詞更文明。
他還補充稱,動物園收養到會罵髒話的鸚鵡其實並非罕事,這樣的情況大概3到4年就會發生一次。但這一次的集體爆粗,還越罵越來勁的場面,園方也是頭一遭遇上,不免有些斯巴達。
“整個場面太瘋狂了,它們都在咒駡。如果它們繼續教其他鸚鵡說髒話,那我們會有250只會罵人的鳥,我不知道我們該怎麼辦了……””
活久見,真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2020-10-07 08:01:11
阿楨
為什麼有些語言難學?科學家發現關鍵基因 2020-10-26 環球科學

  當今世界上有7000多種語言,而這種豐富性一直困擾著研究人員。不同的語言在許多方面都存在差異,例如不同詞性的詞在句子中的位置有所不同,語調的改變意味著不同的意思等。而一個讓語言學家困惑的問題是,基因是否會使一些人傾向於使用某種特定的語調或語言。
  一項發表於《科學•進展》的研究表明,細微的DNA變化會影響一個人感知音調的能力。
  Wong等人並不是首先研究遺傳多樣性可能推動了語言進化的研究人員。2007年,研究人員究比較了存在於全球49個人群中的20多種語言特徵和近千種遺傳變異。發現,ASPM和MCPH1基因的突變與群體更有可能使用音調高低來變換詞義,存在一種重要的聯繫。這種形式的語言通產在中國、東南亞和中非等地區使用,至少佔據全球語種的一半。
  在新研究中,Wong等人對400多位以粵語為母語的人進行了聽力測試,以確定他們區分粵語中6種音調的熟練程度,只有ASPM基因上的一個突變能預測參與者對音調的感知能力。被測試的70%)存在這種突變。
  Wong希望後續能對中國其他地區、東南亞和非洲等其他音調語言的使用者進行研究。
  這項新研究也提示了一些能用於治療語言障礙的可能的干預措施,任何形式的音樂訓練(包括兒童鋼琴課等簡單的音樂訓練)都能提高不攜帶ASPM基因突變(TT突變)的參與者的音調感知能力。
2020-10-28 09:09:5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