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4 06:44:01| 人氣3,809| 回應24 | 上一篇 | 下一篇

隱形戰機剋星:俄“對手-GE”?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隱形戰機剋星:俄對手-GE第五代三座標雷達

俄羅斯59N6-E“對手-GE”第5代通用移動式三座標雷達,由俄羅斯下諾夫哥羅德市無線電技術裝備科研所研製,主要用作防空系統自動化控制系統 和空中交通管制系統的組成部分,搜索和傳送空中目標座標(距離、高度和方位角)資料。整套“對手-GE”雷達系統裝配在兩輛汽車上,具有較高機動性能,最大機動行程600公里。
“對手-GE”雷達能在高強度雷達對抗條件下,精確傳送目標資訊,為殲擊機進行目標指引,同時保障地面防空導彈營目標指示資料。最大測高距離200公里,能發現近太空近地軌道上的衛星目標。採用相控陣雷達天線,方向圖磁區0-45度,裝配超新水準的旁波瓣,能自動保障較高防護水準,使雷達不受主動雜訊幹擾。另外,相控陣天線還採用了體現最新科技成果的空間時間數位信號分析技術,從而在測量目標座標方面具有明顯的高精確優勢。
“對手-GE”是為保障成功發現第5代飛機而研製的,最多可監視150個空中目標,除了距離、高度和方位角外,還能測定第4參數,即目標激進速度,保障排除假目標干擾和引誘。
雷達工作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線性能,“對手-GE”相控陣天線寬5.5米,高8.5米,旋轉速度為每分鐘6-12圈,相應的資料傳送時間為10-5秒,足以保障搜索高速和超機動目標,即使是對採用隱形技術雷達反射面低於0.1平方米的空中目標,也能在200公里之內及時發現。整個天線系統有10個模組20道相同波束組成,能自動適應雷達狀況,調整工作模式。如果一個模組發生故障,整個系統的係數就會發生相應變化,波束工作範圍擴大,數量減少,用18道,而不再是20道波束進行空間掃描,在允許範圍之內擴大旁波瓣,從而保障在保持掃描區域不變情況下,維持較高的測量精確度,繼續執行戰鬥值勤任務。
“對手-GE”雷達採用雙頻譜構造,不僅可節省研製和使用成本,還能保障基礎型雷達隨時根據需要在其他波譜內進行現代化改進,完善戰術技術性能。“對手-E”性能潛力較大,使用23釐米國際頻譜,擁有第二套雷達儀,不僅能在最大程度地獲取空情資訊的情況下指揮空中交通,用作防空部隊敵我識別系統,還能通報燃料儲備情況,接受災難信號和其他情報。
1999年,首套量產型“對手-GE”雷達裝備防空部隊,隨後陸續裝備其他軍兵種部隊,實踐證明,它能在空軍、防空兵、導彈防禦部隊、陸軍、快速反應部隊和聯邦航空署內高效使用。國外同類雷達有英國的S.753、中國的VLS-2、美國的FPS-117(V)等,但在整體性能上都不如“對手-GE”。
“對手-GE”移動式三座標雷達具體戰術技術性能資料是:工作頻譜L段,掃描距離10-400公里,方位角360度,高低角45度,最大測高200公里,空中目標(雷達反射面1.5平方米)發現距離340公里,測定座標誤差指數相對較低,距離誤差50米,最大不超過100米,方位角誤差為每分鐘10度,最大不超過12度,高低角誤差為每分鐘8度,最大不超過10度,高度誤差350米,最大不超過450米。跟蹤目標數量最多150個,辨認目標類型數量8種,資料傳送速度10-5秒,平均無故障工作時間不低於1000小時,能量需求100千瓦,展開時間不超過0.7小時,維護人員2-3人,運輸車輛2輛。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5-12/14/content_3918021.htm
 
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
 
(上圖為俄制山毛櫸”地空導彈)
(上圖為F-117A隱形轟炸機)
  “山毛櫸”地空導彈撐起俄羅斯天空的防空傘
近來,有關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的消息不絕於耳。先是2005年秋在土耳其國際武器展上,俄羅斯推出的改進型“山毛櫸”-M1-2型防空導彈系統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接著是俄羅斯加里寧機械製造廠為白俄羅斯改進現役30套“山毛櫸”防空導彈系統的計畫按期完成。隨後是2005年年底,埃及國防部宣佈,埃陸軍裝備的“薩姆”-6型野戰防空導彈將在俄羅斯技術專家幫助下進行現代化改進,按照埃俄兩國簽訂的合同規定,改進的目標是要達到“山毛櫸”-M1-2的水準。而芬蘭已把獲得的18套“山毛櫸”-M1改進成了“山毛櫸”-M1-2。繼而是最近,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再次向中東推介“山毛櫸”,引起了美國和以色列等國的關注和不快。“山毛櫸”究竟是一種什麼樣防空導彈呢?
  打下美軍F-117的“立方體”長出了“山毛櫸”
俄羅斯防空導彈名播世界。S-75“德維納”、S-125“伯朝拉”、S-200B“安加拉”、2K12“立方體”等第二代防空導彈曾在中東、印支、非洲等地區的局部戰爭中立下戰功,其優越的戰術技術性能在戰場條件下得到了有力的展示。尤其是2K12“立方體”(美國代號SA-6,即“薩姆”-6,北約稱“有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中,南聯盟防空戰士用它擊落一架美軍F-117型“夜鷹”隱形戰鬥機,讓美國驚痛,舉世轟動。
“山毛櫸”導彈代號9K37,就是打下“夜鷹”的那種2K12“立方體”防空導彈的改進型,美國代號SA-11(“薩姆”-11),北約稱“牛虻”。人們乍瞧見9K37“山毛櫸”,外形毫無時尚可言,近乎老舊,4枚9K37型導彈赤裸裸地裝到發射車上,不單沒有發射箱呵護,更不可能採用新潮的垂直發射技術。然而兵器不可僅憑貌相,它的戰鬥爆發力會讓人震驚,就像武神手中的棍棒雖不見鋒刃,卻有非凡的殺傷力。
在俄羅斯的國土防空和野戰防空兩大系列防空導彈中,只有“山毛櫸”是以植物命名的。這是個奇怪的現象,至今沒見俄媒體道出個中緣由。山毛櫸在我國亦稱水青岡樹,屬落葉喬木。從哪個層面把山毛櫸和“山毛櫸”導彈命名聯繫到一起?由人們去琢磨吧,這其中別有樂趣。或許這是俄羅斯人的一種幽默方式。
  “山毛櫸”屬俄羅斯第三代防空導彈系統,而今世界上其他國家還無相同類型的導彈。它與S-300、“雷神”-M1、“通古斯卡”-M1等齊名。同2K12“立方體”防空導彈系統相比,“山毛櫸”的作戰性能有了大的提升。現今引起國際傳媒聚焦的“山毛櫸”是其改進型“山毛櫸”-M1和“山毛櫸”-M1-2。它們具有在敵方電子幹擾和火力攔截條件下打擊現代化高機動戰機和巡航導彈的能力,能在複雜的電子對抗條件下為作戰部隊提供可靠的防空掩護。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6-03/01/content_4241582.htm

俄防空軍在實戰演練中擊落假想F-117A隱身戰機
  
4月9日,在俄羅斯阿斯特拉罕草原的上空,一陣呼嘯,數枚“山毛櫸”地空導彈騰空而起,稍後不久,俄羅斯空軍防空兵烏拉爾集團軍內部傳來消息:一架美國的“F-117”隱形戰機被成功擊落了。
  俄軍演習針對美隱形飛機  
這一幕出現在俄羅斯日前進行的一場專門針對美國先進隱形戰鬥機的演習中。據俄羅斯媒體11日報導,4月9日至12日,俄羅斯軍方在阿斯特拉罕草原舉行了這次演習,重點針對美軍的隱形轟炸機和作戰飛機。  
演習中,擔任靶彈的是俄羅斯的“笛子”導彈,該靶彈的尺寸與美軍的“隱型”戰鬥機F-117和F-22相當,而該靶彈的雷達反射面所使用的材料則和美國的F-117戰鬥機、B-2轟炸機使用的材料相似。靶彈升空後,隨即被“山毛櫸”導彈鎖定並擊落。  
據報導,北高加索軍區和空軍防空兵集團軍共有8千多人參加了這次演習。俄軍隨後還進行了“空中火力打擊”演習,演習由俄空軍總司令米哈伊洛夫大將指揮。演習中大規模演練了S-300和“山毛櫸”地空導彈。  
  科索沃戰爭讓俄羅斯有了信心  
1989年12月21日,F-117A隱形轟炸機在夜幕的掩護下向巴拿馬的目標投擲了2枚鐳射制導炸彈,以沖天的烈焰向世人宣告隱形時代的到來。從那時起,美蘇(俄)之間隱形與反隱形的鬥爭從來沒有停止過。  
但由於蘇聯解體後,經濟衰退,俄羅斯的反隱形技術發展曾一度陷於停頓。曾經令西方飛行員膽寒的紅色天網支離破碎,形同虛設。而老對手美國卻加快 了裝備隱形戰機的步伐,新一代的B-2、F-22、JSF相繼研製裝備,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各種資訊表明,隨著經濟的恢復,俄羅斯憑藉強大的科研 實力,正在加緊發展新的反隱形技術和裝備,以對抗來自美國的壓力。  
說到反隱形作戰,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恐怕最為人所稱道。在這次一面倒的戰爭中,南聯盟在1999年3月28日擊落了曾經在海灣戰爭中大出風頭的F-117A隱形戰鬥轟炸機,顛覆了隱形飛機不可戰勝的神話。儘管對這一戰例有各種各樣的揣測,但所有人都無法不正視“維拉”(Vera)系統的存在,很多人認為隱形的F-117A正是被“維拉”系統發現而折翅巴爾幹的。  
這種產自捷克的無源雷達恰恰是應蘇聯的要求開發的,從上世紀60年代至今已經發展了3代。這些雷達成為俄羅斯對抗隱形飛機的強大基礎。  
  俄羅斯三招要破美軍神話  
而這次專門針對美軍先進隱形作戰飛機的演習表明,俄羅斯不僅要通過製造先進核潛艇,在海上與美國進行爭奪,還要在美軍最得意的隱形技術上捅出個洞。為了對付美軍目前最得意的F-22隱形戰機,俄羅斯將大力發展三板斧。  
  一是新老技術結合。
由於隱形戰機研製的背景是對抗以釐米波為主的防空雷達,因此,將雷達的掃描波段向米波段和毫米波段,甚至紅外波段和鐳射方面擴展,都將具有一定的反隱形能力。  
俄羅斯在老式的米波雷達和最新的毫米波雷達搭配對抗隱形戰機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老式的米波遠端警戒雷達雖然不能精確定位入侵目標,但可以指出隱形戰機的大致位置,此時防空部隊通過計算確定截擊區域並發射防空導彈攔截目標,而這種防空導彈除了原有的導引頭外還配備了先進的毫米波雷達導引頭。當 導彈到達預定攔截空域後,毫米波導引頭開機掃描目標並實施攻擊。這種新老結合的辦法充分發揮了兩種雷達的特性,既擴展了防空區域,也達到了攔截隱形戰機的 目的。  
  二是發展天空、太空雷達。  
隱形戰機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戰機不被發現和攔截,達到隱蔽進攻的目的,隱形重點多放在鼻錐方向正負45度範圍內的RCS值,對上方和後方的關注較少。因此,只要設法讓雷達從敵機的上方或者側後方照射,隱形飛機就無所遁形了。俄羅斯計畫發展天空雷達、太空雷達,面對從天而降的監控,任何隱身戰機都將現出原形。  
  三是發展被動探測系統。  
捷克的“維拉”(Vera)雷達實際上就是一種新型被動探測系統,他本身不發射電磁波,而依靠晝夜不停工作的電視臺、電臺甚至是手機在近地空間 傳輸的電磁波,通過區分和處理隱形目標對這些電磁波信號的擾動,探測和跟蹤隱身目標。雖然維拉是由捷克研製生產的,但考慮到其研發的蘇聯背景,而且蘇聯也購買了數套系統,可以認為俄羅斯已經掌握了相關技術,並已經裝備部隊。
http://jczs.news.sina.com.cn/p/2007-04-21/1017440853.html
 
國産第三代預警雷達可同時探測數百批海空目標  2010年04月26日 解放軍報
 
资料图:2009年国庆阅兵展示的机动式雷达 
2009年國慶閱兵展示的機動式雷達
去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的机动式地面雷达
 
参加2009年国庆阅兵的机动式预警雷达
   問:能簡單介紹一下參加國慶60周年閱兵的地面雷達裝備和空中預警機雷達的特點嗎?
  答:它們都是我國科研人員近10年來自行研制、自主創新的國産雷達裝備,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參閱的地面雷達屬第三代主戰雷達裝備,既有遠程三坐標雷達,也有低空雷達,既能探測幾百公裏內數萬米高空的空中目標,也能看到幾十米高度的低空目標。其主要特點:機動性強,與國外同類裝備相比,它們毫不遜色;作戰生存能力強,具有抗強電子幹擾、反輻射打擊等能力,能夠適應未來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要求;環境適應性強,能夠適應從亞熱帶到世界屋脊的氣候環境,可以在海島、高山、沙漠、戈壁等複雜的地理環境中部署使用。
  參閱的空中預警機雷達主要特點:一是“站得高,看得遠”,尤其是低空探測能力強,能“看到”幾百公裏遠的低空和海面目標;二是多目標探測能力強,可以同時探測數百批空中和海面目標;三是目標跟蹤能力強,可以同時探測跟蹤幾十批高速機動目標;四是大範圍快速機動能力強。
  問:您剛才說參加國慶閱兵的雷達裝備屬第三代雷達,請簡要介紹一下防空情報雷達的“代別”?
  答:防空情報雷達的“代別”劃分,主要考慮雷達的技術水平、技術特征及主要指標,同時也要綜合考慮其總體作戰效能。在其70多年的發展曆程中,防空情報雷達經曆了四次更新換代。
  第一代以非相參兩坐標雷達爲主,可靠性及抗有源幹擾能力低,裝備時間爲自防空情報雷達誕生到20世紀50年代末,其代表型號有美國AN/FPS-8兩坐標警戒雷達、前蘇聯П-35兩坐標警戒引導雷達等。
  第二代以全相參三坐標雷達爲主,抗幹擾能力明顯增強,可靠性仍較低,裝備時間爲20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初,其代表型號有美國AN/FPS-50洲際彈道導彈遠程預警雷達、前蘇聯5H88三坐標雷達、英國S713三坐標雷達等。
  第三代以全固態三坐標雷達爲主,實現了全自動錄取、全自動組網,以及少人值守和無人值守,電子戰環境適應能力和目標環境適應能力均達到較高水平,有一定的抗隱身飛行器和抗反輻射導彈能力,裝備時間爲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後期,是當前發達國家防空監視系統的主用裝備,代表型號有美國AN/FPS-117三坐標雷達、俄羅斯67H6三坐標雷達、英國AR-327三坐標雷達等。
  第四代防空情報雷達集監視、截獲、跟蹤、識別和火控支援以及收集殺傷評估信息等多功能于一身,其探測範圍、精度、電子戰能力以及目標識別和自適應能力、可靠性等均有了質的提高,21世紀初剛開始裝備使用,代表型號有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所用的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英國“指揮官-S”多功能有源相控陣雷達等。目前第四代防空情報雷達正處于發展之中。
  問:簡單勾勒一下我軍雷達裝備60年的發展曆程?
  答:1953年之前,我軍雷達裝備主要是繳獲的美制、日制雷達和進口的前蘇聯雷達。1953年5月,國産雷達開始裝備部隊,結束了我軍雷達依靠進口的曆史。回顧我軍雷達裝備的發展曆程,大體經曆了四個階段——
  仿制階段,20世紀50年代,主要是仿制引進的前蘇聯雷達,使我國具備了生産雷達整機的能力;自行研制階段,20世紀60-70年代,我國自行研制了第一代國産警戒、引導雷達;創新研發階段,20世紀80年代,隨著科技飛速發展,推動了我國雷達裝備由電子管向晶體管集成電路方向發展,開創了我國自主設計雷達裝備的新時代,一大批第二代雷達裝備列裝投入使用;跨越式發展階段,20世紀90年代以來,爲適應信息化戰爭需要,我軍加快了遠程三坐標雷達、特種體制雷達、空基雷達等新裝備的研發和列裝。
  問:您能評價一下我軍雷達裝備的發展現狀嗎?
  答: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雷達裝備和技術已逐步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在某些領域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
  目前,我國常規雷達種類比較齊全,特殊探測手段也有較大發展,初步形成了以地基雷達爲主體、以空基雷達爲骨幹、以特種探測手段爲補充的多體制、多平臺、多頻段預警網,並建立了比較完善的針對三代戰機的防空預警體系。
  問:雷達在信息化戰爭中的作用日趨重要,能否展望一下我軍雷達裝備未來的發展趨勢?
  答:雷達是守衛祖國藍天的“千裏眼”,是國家預警體系中最主要的傳感器。爲了維護我國國家安全以及未來聯合作戰行動的需求,雷達裝備的發展將由防禦型預警探測向攻防兼備型預警監視轉變,以適應攻防作戰需要;由地區性防空預警向洲際預警轉變,拓展探測領域和空間,提高遠程預警監視能力;由保障單一軍兵種向保障三軍聯合作戰轉變,以滿足三軍一體化聯合作戰需要;由信息火力分離向信息火力一體化轉變,構建從傳感器到火力單元無縫鏈接、互聯互通的預警信息網。
  同時,爲了應對未來信息化戰爭,雷達裝備技術將主要向以下幾個方面發展:一是頻段拓寬化,工作頻段將從傳統的微波頻段擴展到整個頻域;二是平臺空天海地一體化,工作平臺將從以地基爲主向海基、機載、飛艇載、星載平臺擴展,並構成地、海、空、天基相結合的一體化系統;三是手段多樣化,探測手段將從以雷達爲主向雷達、紅外、激光等多傳感器相結合,從以有源爲主向有源與無源相結合方向發展;四是功能綜合一體化,主要功能將從預警探測爲主向預警探測與偵察監視、打擊引導一體化發展;五是多種探測資源集成網絡化。
http://mil.news.sina.com.cn/2010-04-26/0716591935.html
 
中國軍隊陸基雷達篇(組圖)

146-1

該雷達配置給地對空導彈群以覆蓋中高空域。它的功能主要有空情監視、多目標跟蹤、即時資料處理、目標優化分派以及相應的通信工作。
581战术防空雷达
CLC-1

CLC-1近程搜索雷達,可以邊行進邊工作,具有很強的反雜波能力,可迅速捕捉和跟蹤超低空來襲目標,並引導火炮實施有效反擊。
CLC-2

CLC-2雷達是一種先進的S波段低空監視雷達,它採用了脈衝多普勒的技術,特別適用於搜索和檢測低空和超低空目標。在野戰狀態下,它能夠給8個自行火炮或近程地對空導彈系統提供空情,目標指示,威脅判斷,座標轉換以及火力分配,指揮反擊等。
CLC-3

CLC-3雷達採用先進的有源相控陣天線及多普勒處理技術。在防空系統中用於監視低空飛行的飛機和直升機。 其完美的設計使它能在強地雜波中探測慢速飛行的飛機和懸停的直升機。
JY-8

JY-8-radarC波段,棧波束,3座標雷達。它被用於對空監視、目標捕獲和攔截控制。
JY-9-radarv

JY-9-radar該雷達在S波段工作,是一種低空搜索雷達。可用於填補搜索空隙、機場管制和海岸防空。
JY-11
JY-11相控雷達全頻道捷頻功能可躲過反輻射導彈的攻擊。
JY-27米波对空雷达

REL-2

REL-2雷達是一種高性能L波段艦載對空警戒雷達。REL-2 雷達可供驅逐艦或其他大型艦船探測在強的自然雜波和有源電子幹擾環境中的遠距離高空飛行目標。
REL-6B

REL-6B雷達是一種地面對空警戒和引導雷達,它能為防空系統提供中遠端警戒和引導。
RES-1
RES-1雷達的設計目的是提供中低空飛行目標的準確位置資料,主要用於防空系統,也可用於海岸警戒和戰場防空。
SLC-2

SLC-2戰場炮位偵察雷達,可快速檢測敵方炮彈飛行的軌跡,為我方反擊武器指示出敵方目標。SLC-2雷達能在敵人剛發動進攻時,迅速而準確的定位敵方火炮、火箭和地-地導彈的發射陣地,指示己方火炮實施反擊,使己方贏得戰場主動權。還可用於校正己方火炮及火箭射擊。其軟體稍作改變,能探測和跟蹤低空輕型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等目標。
YLC-2

YLC-2機動式固態三座標相控陣雷達,用於引導和監視,有良好的跟蹤功能,作用距離300千米。
YLC-2雷達採用相控陣、全固態、全相參、頻率分集、脈衝壓縮體制,是一部高性能的三座標骨幹引導雷達。YLC-2雷達用於遠端引導和警戒。雷達工作於L波段,可以在雷達控制器的控制下自動完成對空監視。
YLC-4

YLC-6
YLC-6機動式全固態補盲雷達,作用距離180公裏。
YLC-6兩座標警戒雷達用於以高機動或固定站方式實施中、低空警戒,該系列雷達的主要任務是應對空中威脅,特別是在強雜波或強電子幹擾環境下發現和跟蹤低空飛行目標。
YLC-6m

YLC-7

YLC-7目標指示雷達,是採用相控陣技術的三座標雷達,能處理多個目標並控制武裝攔截。
YLC-15

YLC-15是全相參脈衝多普勒防空雷達,用於探測16公裏以內的目標。它也能夠檢測懸停的直升飛機及超低空飛行的巡航導彈。
J-14 中長程戰術3座標雷達
J-14雷達在S波段工作,是一種中長程戰術3座標雷達。它在目標捕獲與指示系統中擔任重要的資料感測器。
低空监视雷达
战场机动对空警戒雷达
 
解放軍現役主力陸基雷達齊亮相
 
【大公網訊】由中國電子進出口總公司與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北京鑫隆電子新技術公司共同主辦的第六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CIDEX2008)于2008年4月1北京展覽館開展。該展覽是我國唯一得到解放軍總裝備部、中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信息産業部、中國電子信息産業集團公司批准和支持的國防電子産品的專業展覽會,比較全面地反映了我國軍事電子工業的發展水平。
本次國防電子展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派出多十多家下屬公司參加,展出了數十種國産先進陸基雷達、海基火控系統。其中多數參展雷達是解放軍現役裝備。
JYL-1型遠端三座標警戒引導雷達
JYL-1型雷達是我國國土防空系統的骨幹三座標雷達,主要用來進行全天候空情監視和提供精確的引導資料。
JY-11中低空三坐標監視雷達

JY-11哨所兼低空目標指示雷達是一種全固態、便攜式脈沖多普勒防空情報雷達,主要用于低空空情監視、目標指示,既可作爲遠方防空哨所的空情監視雷達和大型防空情報雷達的低空補盲雷達,又可作爲小口徑高炮和小型防空導彈的目標指示雷達,也能給獨立的光電火控系統做目標指示。
YLC-2三座標遠端警戒雷達
YLC-2是新一代3D雷達,採用相控陣、全固態、全相參、頻率分集、脈衝壓縮等先進技術,具有探測距離遠、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可靠性好、便於維修等優點,技術達到當代國際先進水平。
YLC-2A型遠端雷達
YLC-2A型雷達由YLC-2發展而來,是新一代全固態三座標雷達,可以用於遠端空中目標的引導和監視,是二十世紀雷達防空網中的骨幹雷達。該雷達工作於L波段,和YLC-2相比提高了威力範圍,具有更高集成度,可靠性更高等特點,更適合21世紀的現代化戰爭。
YLC-2VS波段機動三坐標警戒雷達
YLC-2V S波段機動三坐標警戒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可迅速布防機動式三坐標對空情報警戒與中遠程引導雷達,可提供大批量空中目標的方位、距離、高度、敵我屬性等綜合情報。YLC-2V雷達以其特有的優良作戰性能,適用于空軍、海軍的主戰引導兼警戒雷達,同樣適用于地面導彈部隊的目標指示雷達,爲地面導彈部隊的制導雷達提供大批量空中目標的方位、距離、高度、敵我屬性等綜合情報。作戰性能優良,高機動性、有較強的抗幹擾及抗摧毀能力、強生存能力,以及對巡航導彈等小雷達截面積目標具有一定探測能力YLC-2V雷達將成爲二十一世紀主戰引導兼警戒雷達。
YLC-4型遠端警戒雷達
YLC-4是一種全固態兩座標遠端警戒雷達,主要擔負遠端警戒任務,可綜合4部其他雷達的情報,終端資料容量大。該雷達探測距離遠,可靠性高,是防空雷達網中的骨幹雷達。
YLC-6機動式中低空監視雷達模型
YLC-6機動式中低空監視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是一部S波段兩坐標空中目標警戒雷達,具有低空探測性能好、抗地雜波和氣象雜波以及反無源及電子幹擾能力強特點。是理想的機動式低空警戒雷達。
YLC-8A中高空警戒雷達
YLC-8A雷達工作於VHF波段,具有優良的反隱身和抗ARM性能,主要擔負中高空警戒任務,具有組網功能,可實現4部雷達的資料融合。該雷達探測距離遠,機動性好,可靠性好,是一部性價比優秀的警戒雷達。
YLC-15 S波段全固態沖多普勒防空雷達
YLC-15 S波段全固態沖多普勒防空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主要用于20公里範圍內目標探測。具有懸停直升機或低空飛行巡航導彈識別能力,可用作便攜式導彈和防空火炮目標指示雷達。尺寸小、重量輕。除天線和天線座外,雷達可拆裝成不超過30公斤的三個部分,可安裝在任意類型車輛上在戰場執行小型任務。雷達功耗低,可靠性高,有惡劣條件下依然能夠具有良好的探測和綜合電子反制(ECCM)能力。
YLC-18高機動中程低空三坐標雷達
YLC-18高機動中程低空三坐標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該雷達采用相控陣、全固態、全相參、沖壓縮體制,仰角上采用一維多波束相掃。能探測低空、超低空飛行目標,如攻擊機、戰鬥機、巡航導彈等。可用作中低空警戒和引導雷達、低空補盲雷達、地對空導彈目標指示雷達。
95式高炮用CLC-1 S波段全固態雷達
CLC-1雷達是S波段全固態、全相參、車載型PD體制低空兩坐目標搜索雷達。主要用于自行高炮目標搜索、敵我識別、威脅度判斷和對火炮方位導引。低空性能好,反雜波能力強,體積小,重量輕,反應速度快,可靠性高,能承受惡劣工作環境。
CLC-2低空監視雷達
CLC-2雷達是一種先進S波段低空監視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它采用了沖多普勒技術,適用于搜索和檢測低空和超低空目標。在野戰狀態下,能力給8個自行火炮或近程地對空導彈系統提供空情、目標指示、威脅判斷、坐標車換以及火力分配,指揮火力單元反擊。
CLC-3高機動目標指示雷達
CLC-3高機動目標指示雷達由南京電子研究所研制。采用先進相控陣天線和沖多普勒處理技術,用于檢測低空飛行目標,如飛機、直升機或巡航導彈,能在強雜波下檢測慢速飛行或懸停直升機。可用作便攜式導彈和防空火炮目標指示雷達,與武器系統連通後,能夠自動跟合部搜索空間內所有目標,爲武器系統提供用于目標標識和作戰控制的高品質3D目標數據。還能用于防空組網的低空補盲。
SLC-2遠程火炮定位雷達

SLC-2雷達能在敵方剛發起進攻時,迅速而准確地定位敵方火炮、火箭和地-地導彈的發射陣地,指示已方火炮實施反擊,使已方贏得戰場主動權。SLC-2雷達還可以用于校正已方火炮及火箭射擊。其軟件稍做改變,能探測和跟蹤低空輕型飛機、直升機、無人機等。
YWT-1戰術導彈C3I系統
LSS-1高機動低空二坐標戰術雷達
LSS-1高機動低空戰術雷達采用了相控陣天線,性能先進,對RCS=2平米的目標最大發現距離達到300公裏,可靠性高,撤收架設時間短。
http://www.takungpao.com/news/08/04/03/ZM-886620.htm
 
中國版“維拉”反隱身飛機雷達亮相電子展[圖] 2006年4月27日

image

图片说明:中国YLC-20双站无源测向和定位雷达

image

图片说明:捷克“维拉”雷达

  東方網4月27日消息:“維拉”(VERA-E)雷達系統是捷克ERA公司研制的一種可以探測到隱身飛機的多基地無源系統,據稱曾在科索沃戰爭擊落美國F-117隱身飛機的過程中發揮了作用。2004年初,捷克ERA公司曾與向中國簽署了總額爲5500萬美元,向中國出售“維拉”雷達系統的合同。但是在美國強烈要求和外交壓力下,捷克政府取消了這一合同。
圖片說明:中國YLC-20雙站無源測向和定位雷達
圖片說明:捷克“維拉”雷達
南京電子14所是中國雷達研制的“國家隊”,在26日開幕的第五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上,14所展出了YLC-20雙站無源測向和定位雷達,顯示了中國國防電子工業在多基地信號探測上取得的階段性成果。
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62186/node62664/node62665/node132287/userobject1ai2006785.html

中國雷達能“破”隱形戰機?

綜合外電倫敦消息:《星期泰晤士報》引述美國情報消息來源指出,由于懷疑中國可能發展出偵測出隱形戰機的雷達技術,美國國防部已緊急下令調查中國的雷達科技精密程度。
自1970年代隱形戰機首次飛上天空以來,俄羅斯和中國科學家就一直在研究打破美國隱形戰機的優勢,雖然他們的進展未可知,但隱形戰機具有弱點在一架美制F-117隱形戰機今年科索沃軍事行動中被塞爾維亞打下後已經確證無疑。美國軍方心中已出現逃避雷達偵測技術已遭敵人破解的恐懼。
美國國防專家對《星期泰晤士報》表示,中國已使用較簡單的土制技術以發展出一種俗稱爲被動檢波追尋的雷達系統。據說,中國的新系統並非運用向空中發射電磁能脈沖碰到敵機後回撞後顯現飛機的形狀和大小原理。而是藉分析充斥在空氣中電視和廣播電波的跳動讓飛機在雷達上現形。因爲,即使狀如蝙蝠的隱形戰機經過精密設計在雷達上出現的印記縮減成一只巨鳥,但是它仍無法避免不造成空氣中電視和廣播電波記號的振湯。經過先進電腦的分析,飛機在雷達上便無所遁形。
所以,中國所需的設備只是一組由上千天線組成、作用有如老式電視天線的積體網絡;而造價便宜是其優勢。唯一需要的精密儀器是用來解譯訊號的電腦處理系統,而用來解讀訊號的新電腦技術的進步據說其正確性十分高。因此心中忐忑的美國防部,想要知道中國的電腦分析完美到什麽程度。情報單位並且推測中國可能在兩年內部署這項科技。
如果中國研發成功,世界上最先進且有史以來最昂貴的戰機將變成廢物。這意味著美國最新的、預計在2004年正式服役的每架造價高達9770萬美元的F-22隱形戰機,將成一場笑話。
且由于中國這套雷達偵測系統不發射訊號,只監看存在空氣中的電視廣播頻率,因此不可能被發現並加以摧毀。
一個參與情治簡報的消息來源指出,美國國防單位緊急下達調查令,因爲這項發展具有戰略意義
http://www.armystar.com/new_page_1026.htm

中國最新型反隱形戰機雷達偵測距離達500公裏 2009-05-22 《現代兵器》
 
中国反隐身雷达系统
中國反隱身雷達系統 
中国新型反隐身飞机雷达
中國新型反隱身飛機雷達 
中国DWL002被动探测雷达系统采用多基站布置,各基站都会捕捉到信号,通过计算信号到达各站的时刻差,可以计算出辐射源与各站之间的距离差,进而求出目标的空中坐标。
中國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采用多基站布置,各基站都會捕捉到信號,通過計算信號到達各站的時刻差,可以計算出輻射源與各站之間的距離差,進而求出目標的空中坐標。 
 我反隐身雷达系统绘制的目标轨迹图
我反隱身雷達系統繪制的目標軌迹圖 
  2009年4月1日,由中國雷達行業協會、保利科技有限公司、中電科技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主辦的"2009年第五屆世界雷達博覽會"在北京展覽館開幕。該展向公衆展示了中國航空、航海、軍事、交通運輸等領域中雷達科技的應用成就,也有來自國內外百余家參展企業現場展示的各種先進的軍用、民用雷達以及與雷達相關的零部件、配套技術等。
  在本屆展會的一個不太引人矚目的展臺上,有一張雷達圖片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這張圖片上拍攝的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展出的雷達實物照片,這就是被國內外炒作頗多的中國最新型反隱身飛機雷達--中國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 
  被動探測 
  對于各類有源雷達而言,我們知道它可以通過處理自身發射的已知電磁參數、接收從目標反射回來的電磁波來定位被探測目標的各類位置參數。但現代隱身技術通過吸收雷達電波、減小雷達角反射面、減少散射雷達電波,降低了此類雷達的效能。有源雷達因發射雷達波信號,自身的安全也受到威脅,因此一些國家開始發展無源被動探測雷達。由于無源雷達事先並不知道所要接收到的電磁波的特征和參數,所以它完成目標定位必須具備兩個基本的條件:首先,必須有足夠快速和精細的電磁信號分析和鑒別能力,以確保在現代戰爭複雜的電磁環境下通過每個電磁信號的細微差別來區別定位發射或反射該電磁信號的目標。據稱,中國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采用了獨立的脈沖信號分析系統,能非常精確地分析各種電磁輻射信號並對它們進行"指紋"(Finger Printing)式識別,包括區分兩臺同一型號的脈沖發射器各自發射的同類信號,可以精確分析脈沖寬度內的信號特征。其工作原理如下:因爲標准的方波脈沖、三角波脈沖等都只在理論上存在,而實際的脈沖形狀受到元器件工藝和制造質量的影響,即使同一型號的脈沖發射器之間也有些微差別,而中國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恰恰能分析出這種差別。相比之下,傳統電子情報偵察系統的偵察對象通常僅是脈沖信號的脈沖寬度、脈沖間隔和脈沖重複頻率等參數,掌握這些參數後就可以對這種信號的輻射源實施有效的電子幹擾,並不需要做到區分同型脈沖發射器各自發射的同類信號。
  其次,無源雷達要完成目標定位還需要有行之有效的定位算法,這使我們很容易想到,如果多個偵察接收站都接收到了被確認是同一輻射源輻射的信號,由于接收站相互間的空間位置關系已知,那麽定位目標應當從時間處理著手,DWL002 系統正是采用所謂的電磁波"到達時間差"方法來進行定位的。
  在該系統部署完畢後,每個站都可以通過GPS或者其他衛星定位系統知道自身的空間位置,並得出與其他站之間的相對位置參數。如果目標發射或者反射電磁波,多個基站都會捕捉到信號,通過計算信號到達各站的時刻差,我們可以計算出輻射源與各站之間的距離差。而由基本的數學知識,我們知道如果一點到兩個定點的距離之差的絕對值是常數時,其軌迹是雙曲線。而其中兩個站的空間位置已經確定,所以我們可以很快得出一條雙曲線的平面位置方程,而目標必然在這條曲線上;同樣對另兩個站進行相同的處理又能得到另一條雙曲線的平面位置方程,那麽目標就必然在這兩條雙曲線的交點上,這樣我們就能確定目標的空間位置了。該系統完成三維定位的原理也完全一樣,只是每次計算得到的是空間的雙曲面方程,需要三個雙曲面相交才能得到點的位置。這種目標定位方式的采用決定了DWL002在使用方式和工作原理上與傳統電子情報偵察系統有根本的區別,可以認爲它是對傳統電子情報偵察系統的超越。
  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一般工作編程可以根據執行作戰任務的不同,分爲雙站式、三站式或者多站式。如果完成二維定位(例如對地面/水面目標定位),需要至少3個偵察接收站來實現聯網探測,各個偵察接收站之間的距離最大可達50公裏,通過微波接力通信使得各站之間實現信息溝通。各個機動偵查處理站的所有設備都裝載在一輛高機動越野車上,所有電子設備都裝在一個機動方艙內,其中一個作爲主站,其他兩個作爲輔助站。該系統還特別適用于防空監視,此時必須進行三維定位(因爲對空中目標還要確定其高度),需要4個偵察接收站。偵察接收站的偵察天線部署在高近20米的桅杆上以增大探測距離,各個偵察接收站的處理結果均通過主站轉交給電子戰指揮中心或戰區指揮部門。該系統能接收、處理和識別各種機載、艦載和陸基雷達、電子幹擾機、敵我識別裝置、戰術無線電導航系統(即"塔康"系統)、數據鏈、二次監視雷達、航空管制測距儀和其他各種脈沖發射器發出的信號。主要工作方式包括空中目標監視和分析、地面/水面目標偵察、實時和准確的空中目標定位和信號跟蹤、早期預警和頻率活動情況監視等。
  當然,該系統也可以和有源雷達系統結合使用,如以雙/多基地方式合理布設無源和有源雷達,當外界電磁輻射不存在或無法利用時,利用無源雷達接收己方有源雷達的直射信號與目標的反射信號,對目標進行探測。這樣既利用了無源雷達的隱蔽性,又增強了有源雷達的利用率,無形中會大大提高防空部隊對付隱身目標的作戰能力。 
  性能特點 
  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研制的新型雷達,它是利用測向和時差定位技術進行目標檢測、定位和識別的無源雷達。該雷達具備如下特點。
  隱蔽性好
  由于該雷達系統采用無源工作體制,自身不對外輻射電磁波,不易被敵方偵察和跟蹤,因此具有抗反輻射導彈打擊能力。這一點很重要,一般在發動軍事進攻前,都要進行電子壓制作戰,已經發現或者暴露的雷達站,都會遭到打擊。
  但是,DWL002屬于不發射電磁波的被動工作方式,敵方無法通過有效的電子偵查來發現它,因此,也就無法使用反輻射導彈來實施有效摧毀。
  探測距離遠
  系統利用對流層散射特性,具有超視距監視的能力。該系統可以通過對流層的電磁波發射原理,來發現距離很遠的空中目標發射或反射的電磁波,從而及時捕獲目標。這不但包括空中目標,還包括敵方海上目標和陸地目標,因此,其工作頻率截獲範圍很廣,是一種多軍種共用的被動雷達系統。
  抗幹擾能力強
  系統可以在複雜電子環境下工作。由于采用被動工作方式,系統只是截獲並對接收到的電磁波有選擇地進行定位分析(包括幹擾信號),其本身並不發射任何電磁波,因此其幾乎不存在被幹擾問題。
  機動性好
  系統采用車載運輸方式,運用液壓自動調平,自動尋北,天線電動升降等技術,可在30分鍾內完成系統架撤,實現快速轉移。從宣傳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該系統都裝載在國産越野軍用卡車上,集成化程度很高、機動能力很強,幾乎可以不受限制地在任何公路上機動。在到達目的地後,可以很方便地展開和撤收,而這個過程也是全自動化的,全系統只需要6~8名操作員。必要時,該系統甚至可以進行遙控作業,使用十分便捷。
  工作頻帶寬
  系統采用分頻段天饋系統和分頻段接收機滿足頻率範圍爲1.0~18吉赫的要求。該系統的天線的靈敏度很高,對工作頻段內的信號具有高的截獲概率。該系統還可以根據不同的任務要求,如針對各種雷達和幹擾機探測、用于敵我識別裝置探測、用于"塔康"和測距儀、方位瞬時視場等分別選擇不同的頻段。
  信號適應能力強
系統探測非合作信號,能適應各種信號形式,包括各種雷達信號、通信信號、幹擾信號等。這也是該系統的強項,也是其之所以能夠探測隱身空中目標的特點。據稱,該系統不但能夠適應現有的各類軍用頻率,還能適應各類民用頻率的探測需要,比如民用無線電廣播、民用電視傳播、民用微波通訊、各類移動手機基站等信號的正常傳輸進行分析,並通過高性能計算機的預先編程進行解算。這些民用無線電信號可以作爲有源雷達輔助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探測隱身目標,在戰時,這些民用雷達被敵人攻擊的可能性相對較小,即使敵人能夠發動某種規模的攻擊,也很難徹底摧毀這些遍布全國各地角角落落的衆多基站。
  定位精度高
  采用高精度的測量技術及通信傳輸技術,實現了目標的精確定位。該系統的定位依賴于GPS或者其他衛星定位技術(包括我國的"北鬥"系統),而且其探測定位精度與時間同步技術分不開。該系統的中心偵察接收站和其他偵察接收站的時間必須保持高精度的同步,否則計算得到的時差沒有意義。實現時間同步有很多方法,最好的辦法是所有偵察接收站都接收一顆衛星(如我國的"長河二號"系統就有這個能力,精度10-6秒;下一步等"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成功後,就會提供更精確的授時能力)的授時,這種方式不僅精度高,而且能實現全球覆蓋。據稱該系統的實際定位精度可達到2%~3%(CEP)。
  具有目標識別能力
  在獲得目標位置信息的同時,還可得到目標載頻、信號形式等情報信息,通過自身數據庫實現對輻射源及輻射源平臺的識別。
  使用效果
  隱身技術改變了空戰的方法,特別是隱身飛機與精確制導武器相結合大幅度提高了作戰效能,改變了攻防戰略平衡。發展反隱身技術和武器系統已成爲重要而緊迫的任務,反隱身研究還是隱身技術發展的一種刺激和推動力量,也是檢查、驗證自己隱身武器性能的必不可少的手段。 
  DWL002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一種能對空中、地面和海上目標進行定位、識別和跟蹤的電子情報偵測系統,它可以作爲無源三維防空雷達使用,作用距離可達500公裏左右。它是一種戰略及戰術電子情報和被動監視系統。它自身不輻射電磁信號,而是借助外部非協同式(指輻射源和雷達"不搭界",沒有直接的協同作戰關系)的輻射源來進行探測和定位。主動雷達難以對付空中隱身目標,而該系統則眼尖耳靈,能夠探測到目標發出的哪怕是微弱、短暫的電磁信號或電磁反射信號,即刻讓目標在雷達屏幕上原形畢露。該系統的通常布局由4個分站組成:主站作爲電子戰中心,即分析處理中心,一般位于中央地帶,另外3個信號接收站則分布在周邊地區,呈圓弧形布局或者以主站爲中心圓形布局,系統展開部署後,站與站之間距離在50公裏以上。分布在前沿的接收站捕捉到目標電磁信號後立即把信號傳送到電子戰中心主站,中心利用多站定向交叉等方法測出目標的位置,目標的高度則由捕獲信號的接收站來確定,從而對目標進行三坐標定位。
  當該系統部署就位後,可以根據指揮中心的命令,同時展開對海、陸、空的被動預警和偵察搜索。以該雷達對隱身目標的探測爲例,當目標出現後,肯定會對它行經的空域中的各類電磁波,包括軍用雷達波、微波通訊、民用無線電廣播、民用電視傳播、民用微波通訊、各類移動手機基站等信號形成一定的擾動,這就如同平靜的水面在掠水面飛行的燕子飛過後會産生輕微的波紋,也會引起一定的信號反射。DWL002正是能夠接收和分析這種微弱電磁信號反射的高手,並即刻通過中心的計算機分析和解算相應的數據,從而能夠確定這一信號反射源的三坐標位置參數,之後,通過數據鏈或者其他信息傳輸渠道,把這些參數傳遞給己方的地面防空導彈部隊或者防空部隊,從而在最恰當的時間內獲得攻擊敵方隱身目標的機會。
  據稱,中國用來測試DWL002對敵方隱身目標的探測能力的模擬目標,是近年來剛剛露面的雷達反射截面小于0.01平方米的"暗劍"無人隱身試驗機。根據有關資料,這種探測系統可以精確識別和判定空中隱身目標的位置特性,並且定位精度較高,基本可以配合我防空部隊進行野戰防空作戰使用。
  如果對付其他非隱身目標,中國DWL002更是遊刃有余。
  除了擔任一般的戰場預警偵察任務之外,另一種功效是全部以無源雷達作爲防空的警戒雷達主力,減少暴露其他雷達的電磁特征和位置的機會,讓對方的電子偵察機在這方面無功而返,這個作用意義也是非常巨大的!美國空軍在近年來的戰爭中,爲什麽常常能打出大交換比的空中優勢?它的戰術往往是使用隱身飛機首先把事先偵察好的地面雷達系統清理掉,使對方在沒有預警機和各類雷達的情況下處于對空盲目狀態而無法指揮出象樣的空戰,能起飛的戰機只能憑借自身偵測能力各自爲戰,往往只剩挨揍的份,也就不可能取得什麽戰績!
  該系統不僅具有優越的反隱身性能,而且由于其自身不輻射任何電磁波,因此可免遭敵方電子幹擾和反輻射導彈摧毀,生存能力較強。無源雷達系統省去了昂貴的高功率發射機、收發開關及其相關電子設備,使系統制造和維護成本大大減少,全壽命周期費用較低,並可全天候和全時域有效工作。 
  當前發展現狀 
  當前,有許多國家熱衷于無源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是最先涉足該領域的公司之一,據稱依靠電視和無線發射機,其無源系統的探測距離達到220公裏以上。
  美國國防部國防先期研究計劃局以及華盛頓大學、喬治亞技術大學等高校和雷聲等公司,都開展了這一領域的研究。在歐洲,法國也進行了相應的技術研究工作、意大利演示了樣機系統、英國正在研究無源相幹雷達和"蜂窩"雷達(Celldar),俄羅斯和烏克蘭研制了"鎧甲"雷達,捷克也開發出著名的"維拉"-E無源被動探測雷達並出口很多國家。
  我國由于面臨美國隱身飛機的直接威脅,因此,也特別注重反隱身技術的研究。目前除了西南電子設備研究所研制的DWL002外,我國還成功開發了YLC-20雙站無源測向和定位雷達系統,這兩種雷達功能差不多,但是DWL002更先進些。同樣是探測隱身目標的諧振雷達也在2001年建成,其作用距離可達2000公裏,此外,據說我國還開發了專用于探測隱身飛機的JY-27全固態米波雷達,不但能夠較爲有效地探測隱身目標,並能抗反輻射導彈攻擊。
  俗語說,有矛必有盾,當今世界隱身技術的發展也在催生更多的反隱身技術。現在已經或正在開發的其他反隱身技術措施及手段還包括長波或毫米波雷達、無載頻超寬波段雷達、激光雷達和紅外探測系統、被動的射頻探測技術、地球磁場變異探測技術等。
  要想對抗隱身飛機,就必須綜合采取多種措施及手段。可靠的反隱身探測/攻擊系統的關鍵,是要組成一個采用不同原理並在不同波長上工作的複雜傳感器網絡。這個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包括傳感器本身,而且包括對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收集、處理、關聯及顯示的過程。另外,爲了達到所需的高探測概率並向攔截系統提供精確的目標數據,傳感器所在的位置(不僅沿邊界而且向領土縱深部署,還包括空、天警戒)也很關鍵。因此,未來的反隱身探測系統,很可能是海、陸、空、天一體的綜合系統,而無源探測雷達的發展,也許是其中的關鍵環節。
  中國DWL002 被動探測雷達系統是當今世界極爲先進的反隱身飛機的雷達系統,其主要性能優于國外的同類雷達,因此,預計該系統會成爲很多同樣面臨隱身飛機威脅的國家的首選。(陳光文)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5-22/1341552572_2.html
 
澳專家:“反隱身”雷達探測隱身飛機難 2009-07-25人民網-《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美特約記者徐甜甜報道 自從中國公布了類似捷克“維拉-E”系統的采用“到達時間差法”進行側向與定位的國産無線電偵察系統後,媒體對這種系統的報道不絕于耳,甚至給其冠以“反隱身雷達”的名字。其真實效能到底如何?澳大利亞防務專家Carlo Kopp博士撰文對被動無線電偵查系統探測隱身目標的能力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所有被動探測系統,無論是維拉-E系統,還是其前任Ramona與Kolchuga 系統,都是被動的電子偵查系統(ESM,electronic support method ),目的爲通過定位(無線電)發射源的能力,定位發出無線電信號的目標。他們與美國,法國,以色列等西方國家的系統一樣,任務都爲收集,識別,跟蹤與定位目標發出的無線電頻率與信號。
  在冷戰的最後20年中,爲了強化華約國家的防空能力,維拉等系統被開發出來。在預想戰場上,美國會對華約國家的防空指揮一體化系統的空情雷達,跟蹤與火控雷達等進行劇烈的幹擾。開發維拉這些被動傳感器的意圖在于利用被動無線電探測手段定位與跟蹤美國與北約的軍用飛機,以便爲防空自動化系統中的其他節點提供情報支持。
  其中捷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最爲傑出。其所發展的Ramona與Tamara 系統都使用複雜的“到達時間差法”(以下簡稱DTOA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進行探測。這項技術直到最近才被西方集團國家所采用。然而這些傳感器是否有能力對隱身目標進行有效的探測呢?
  事實上“采用DTOA原理的被動無線電偵查系統是反隱身雷達”的論調很難成立。所有利用DTOA的無線電定位系統,對于探測與跟蹤全向的無線電發射源是最爲有效的。利用DTOA的無線電定位系統工作時,其最少有三個空間上相互遠離的天線/接收機要接收到來自目標的同一個無線電信號。這就是爲什麽華約國家利用DTOA原理的無線電定位系統主要被用來跟蹤敵我識別(IFF)信號,二次監視雷達(SSR)信號、甚高頻全向無線電信標(VOR)/測距裝置(DME)、戰術空中導航系統(Tacan)和聯合戰術信息分發系統(JTIDS)/Link-16。X/Ku波段雷達發射波束狹窄的,低旁瓣的雷達波束,即便在最佳的幾何空間條件下,也很難被三個或更多相隔幾十英裏遠的利用DTOA原理的無線電定位系統的天線所接收,所以DTOA原理的無線電定位系統無法對X/Ku波段的雷達進行有效的定位。因爲需要低增益天線完整地覆蓋所要求的視界,從最基本的無線電物理學觀點來看,DTOA系統也不能定位和跟蹤X/Ku波段的有源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所發射雷達波的旁瓣。利用DTOA系統可以定位隱身飛機的唯一可能是飛機在飛越敵空域的時候的同時通過全向的JTIDS/Link-16天線發射信號。但這種可能性太低,並不值得進行考慮。
  另外唯一的一種可能的反隱身能力“劇本”是:DTOA原理的偵查系統被作爲多基地雷達的接收系統使用:假定隱身飛機所在的空域被高功率的UHF/VHF/L波段雷達所照射。特別是對于DTOA系統而言,這時候要面對功率孔徑的問題。因爲DTOA系統基站覆蓋的視界必須非常大,因此會犧牲接收天線的增益。對于多基地雷達系統,爲了獲得一定的功率孔徑,這個多基地雷達系統的發射源的增益和發射功率都要非常大,才能彌補接收天線的低增益。
  而傳統的測向(Direction finding, 以下簡稱DF)系統,如Kolchuga系統,可探測和跟蹤隱形飛機的觀點也經不起分析。和DTOA定位系統相比,它們天線的增益相對高,但問題是這些系統面對的是旁瓣非常低的,有射頻管理功能並且頻率捷變的有源電掃相控陣雷達(AESA)--只有在天線基站位于AESA雷達的波束主瓣內,且發射時對著基站天線的時候,才能探測並跟蹤發射源。這種情況只有在被攻擊目標的周圍有3個或更多DF系統,而且全都面對受攻擊的軸線的時候才可能實現。即便這種情況下,DF系統還要面對定位誤差的幾何分布(Geometrical dilution of precision,GDOP)的問題,這會嚴重影響測距精度。由于DTOA是短基線系統,Kolchuga上運用的DTOA技術不太可能糾正這個問題。
  綜上,就像宣傳B-2A的隱身塗料會被雨水沖走一樣,宣稱DTOA或傳統的DF發射定位系統可提供“有效的反隱形飛機”的能力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鏈接:中國的無線電偵查系統
  中國的YLC-20無線電偵查系統類似捷克的KRTP-91 Tamara與“維拉-E”系統,同時具備DF與DTOA側向,測距能力。可以定位機載與地,海面發射源。唯一公開材料說明YLC-20用于探測、定位和識別:
  1.使用雷達的航空輻射源,包括戰鬥機、空中預警飛機&電子戰飛機和無人飛機。
  2.地面目標,包括早期預警雷達、搜索雷達和火控雷達。
  3.無線電通信裝備。
  澳大利亞防務專家Carlo Kopp博士認爲,中國的YLC-20系統很可能是在獲得的捷克維拉-E系統的文件上發展的。中國曾經試圖購買維拉-E系統,但最後並沒有成交。LYC-20在2006年時最先被公開
http://military.people.com.cn/GB/1077/52988/9721413.html
 
日本披露:中國五大雷達最令美戰機害怕!

日本軍事期刊最近披露了中國五大雷達系統最令美國隱身戰機駕駛員揪心,因爲雷達發現鎖定的同時,也就意味著導彈隨即而到,文章內容大致摘抄如下:
  兩軍對陣,首重察敵。及早發現來犯的F/A-22是消滅它的前提,先看看有哪些手段可有效探測到它。
  超視距雷達
  超視距雷達就是利用電磁波在電離層與地面之間的反射或電磁波在地球表面的繞射探測地平線以下目標的雷達,又稱超地平線雷達。
  超視距雷達有兩種基本類型:利用電離層對短波的反射效應使電波傳播到遠方的雷達,稱爲天波超視距雷達;利用長波、中波和短波在地球表面的繞射效應使電波沿曲線傳播的雷達,稱爲地波超視距雷達。天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爲1000~4000公裏。地波超視距雷達的作用距離較短,但它能監視天波超視距雷達不能覆蓋的區域。
  超視距雷達工作在P波段(米波),工作波長爲10~60米,飛機等隱身武器系統主要對抗頻率爲0。2~29GHz的厘米波雷達,對米波幾乎沒有作用。當雷達波束的波長接近于飛機的構件尺寸時,這些構件就像天線一樣,開始吸收並反射無線電波。當雷達波長達到“天線”尺寸的兩倍時,其效果更佳。隱身飛機的尺寸與超視距雷達的波長相近,因此很容易被這種雷達發現。同時,天波雷達的雷達波是經過電離層反射後從上方照射到飛行器上的,因此它是探測隱身武器的有力工具。國外試驗表明,超視距雷達可以發現2800千米外、飛行高度150~7500米、雷達反射截面爲0。1~0。3平方米的目標。采用了相控陣技術的超視距雷達,能在1500公裏處探測到像-2隱身轟炸機這樣的目標。
  超視距雷達在使用上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只能獲得目標的方位和距離信息,很難獲得仰角信息;測量精度低、分辨率差;電波通道不穩定,幹擾因素多,氣候變化、北極光和太陽黑子直接影響天波超視距雷達的性能,甚至使它不能正常工作;在中波、短波波段,頻譜擁擠,帶寬窄,互相幹擾嚴重。此外,超視距雷達系統龐大,雷達站內還配建諸如電離層監測站和氣象站等支援設施。爲了提高超視距雷達的效能,需要進一步增強系統對環境的自適應能力和抗幹擾能力。
  《中國國防報》報道:美軍已研制成功一種海軍用的小型可機動戰術超視距雷達,另一種艦載超視距反隱形雷達也在研制中。這兩種雷達都在米波段工作。澳大利亞的“金達裏”超視距雷達現已能探測到美國的隱形飛機。
  哈軍工網站介紹:我國于1990年建成了我國第一個高頻地波超視距雷達站,成功地探測和跟蹤了超視距艦船和飛機目標,其技術指標達到了90年代國際先進水平。該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現在,海軍已決定將新體制雷達列入部隊裝備。
  863計劃15年成就展:海洋環境監測高頻地波雷達,研制了兩套作用距離 200km的中程高頻地波雷達,可以監測海風場、浪高、流場等海表面動力要素及低速移動目標。雷達測流距離在白天超過 200 km,夜間也達到 150km。實現了角分辨率2。5°的方位超分辨率掃描。小型相控陣天線一發八收和收發共用技術、用多重信號分類和最小方差兩種算法實現雷達回波到達方向的超分辨率掃描技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
  我國公開展示過的JY-27全固態米波遠程監視雷達,測量精度150米,對目標的探測距離爲 330公裏,可在10秒內處理128 個目標,能夠較爲有效地探測隱身目標,並能抗反輻射導彈攻擊(因爲天線尺寸原因,目前現役的反輻射導彈導引頭很難覆蓋米波波段)。有可靠性高、維護性好等特點。
  國産YLC-4遠程警戒雷達(摘自廠家官方網站),YLC-4雷達是一部P波段全固態、全相參兩坐標遠程警戒雷達,主要擔負遠程警戒任務,可以綜合四部其他雷達的情報,雷達終端數據容量大,其情報和狀態可入網,實現遙控和遙測。當配有測高雷達時,能兼負引導任務,爲空中交通管制提供目標數據。該雷達探測距離遠,可靠性高,易于維修,是防空雷達網中的一部骨幹雷達。
  中國海軍艦艇上普遍裝備517型“八木天線陣”對空/對海遠程預警雷達。該雷達工作在米波段,具有很強的抗幹擾能力,能在極其複雜的電子環境下工作,搜索距離爲180公裏(一說350公裏),能探測隱身目標。
  綜合以上的資料,可以斷定,我軍已裝備超視距雷達和米波雷達,性能先進,能探測到300千米外的F/A-22,可提供遠程預警。軍艦上的米波雷達可將預警距離向外海大大延伸。我軍十分重視防空雷達與C3I的聯網。不足之處,一是分辨力太差(1°的視角在300km距離上的寬度約5km),難以偵知敵機的數量、類型,只能預警,不能識別;二是不能偵知目標高度,難以引導精確制導武器攻擊;三是效能可能受環境因素影響;四是系統龐大。
  大型相控陣雷達
  大型相控陣雷達的探測距離遠,對隱身目標縱然打個折扣,仍有可觀的探測能力。在海灣戰爭中,部署在沙特的法制“獵鷹”雷達曾多次發現20千米以外的F- 117A,英國一艘導彈驅逐艦上的L波段T-1022型雙向對空搜索雷達在80~100千米範圍內也發現過F-117A。相控陣雷達的精度較高,能爲防空導彈提供制導。
  我國在大型相控陣雷達方面頗有建樹,部分陸基相控陣雷達出口中亞和東南亞。以下是兩種公開展出過的中國陸基相控陣雷達資料:
  LSS-1高機動低空戰術雷達 采用了相控陣天線,性能先進,對RCS=2平米的目標最大發現距離達到300公裏,可靠性高,撤收架設時間短。
  YLC-2機動式固態三坐標相控陣雷達 用于引導和監視,采用主被動電子掃面天線陣列,數字化的信號處理系統,L波段,天線尺寸7×9米,放大系數 38d,轉動速度3-6rpm。對RCS=2平方米的目標探測距離爲 300公裏;能發現低空飛行的目標,有良好的跟蹤功能,性能與國外同類産品相當。可同時跟蹤100批目標,跟蹤距離200公裏,清晰度小于200米、水平角誤差小于3。2°,俯仰角誤差小于2。5°。峰值功率85kw,平均功率5。5kw。
  我國建造的防空驅逐艦裝備了自行研制的平板式相控陣雷達,據稱對一般戰鬥機的搜索距離達450千米以上。
  估計我國大型相控陣雷達對F/A-22的發現距離可達100~200km,但可能也存在遠距離精度不夠高的問題。
  多基地雷達
  這種雷達將發射機和接收機分置在兩個站址或多個站址上,包括地面上、空中平臺上和衛星上。因爲隱形飛行器的隱形重點在于減小鼻錐方向左右45度範圍內的雷達截面積,而飛行器上頂部的隱形措施則較少,因此,將探測系統安裝在空中平臺上或衛星上,進行俯視探測,可提高探測低空突防目標的能力。多基地雷達還可充分利用隱形飛行器散射雷達波信號的空間特征,接收隱形飛行器的側向或前向散射雷達波信號,達到探測隱形飛行器的目的。理論和實踐證明,當目標散射角大于 130度時,目標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會明顯增加。另外,多基地雷達系統還利用隱形目標偏轉的雷達反射波束效應,使設在遠離發射機的機動接收機接收到被目標偏轉的雷達回波。
  沒有找到關于我國軍用多基地雷達的報道,但在863計劃15年成就展中介紹了一種海洋環境監測高頻地波雷達:
  研制了兩套作用距離200km的中程高頻地波雷達,可以監測海風場、浪高、流場等海表面動力要素及低速移動目標。雷達測流距離在白天超過200km,夜間也達到150km。實現了角分辨率2。5°的方位超分辨率掃描。小型相控陣天線一發八收和收發共用技術、用多重信號分類和最小方差兩種算法實現雷達回波到達方向的超分辨率掃描技術具有世界先進水平。已在浙江舟山群島試運行一年,整體性能已達到國外同類雷達90年代後期先進水平,于2000年12月中旬,通過國家科技部專家組驗收,成爲863計劃海洋領域的標志性成果。
  可見我國多基地雷達的研究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令人欣喜。
  超視距雷達的探測距離遠,但無法測得目標的高度,如果運用多基地雷達技術,在衛星上布置雷達接收機和天線,綜合衛星站與地面站測得的目標距離數據,就可算出目標的高度。只要精度在1km內,就足以引導主動雷達或紅外末制導導彈攻擊。
  地基雷達具有功率大、探測距離遠的優勢,發展多基地模式勢在必行,難點是需要較大的防禦縱深。在面向海洋的方向,可在海島上,或艦船上布置雷達接收機。可將民船改裝成接收基地,很多民船也裝有雷達。由于接收機不輻射電磁波,接收基地不易被發現。孤懸外海的接收基地雖然難以得到防空保護,但還可以通過僞裝、機動來與敵周旋,使敵防不勝防。
  預警機和機載相控陣雷達
  綜合媒體消息,中國正在研制的預警機有兩種,一種是運八背鰭式(俗稱“平衡木”),類似瑞典“百眼巨人”預警機;另一種是伊爾-76大圓盤型,外界稱“空警2000”。據分析這兩種預警機都采用了有源相控陣雷達。
  瑞典“百眼巨人”預警機的性能指標:對空中目標的最大搜索距離達600公裏,能同時跟蹤300個目標;在6000米高度上,對大型空中目標的有效作用距離爲450公裏,對雷達反射截面積不足1平方米的低空小型目標的探測距離爲 300公裏。但是,“百眼巨人”雷達對目標不測定其仰角或高度,屬二坐標體制。
  估計“運八平衡木”的性能與“百眼巨人”相當,那麽對F/A-22的探測距離不小于170km。估計“空警2000”應采用了三坐標相控陣雷達,性能更好。如此看來我軍預警機能夠在比較遠的距離上精確探測到F/A-22的位置。
  通過研制預警機,我國已基本掌握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但是應用到戰鬥機上還有困難。專家介紹,目前還存在三大問題:(1)制造成本太高,是美國同類産品的5~8倍;(2)機載大功率直流電源沒解決;(3)發熱量大,冷卻問題沒解決。專家估計,我國要研制出APG- 77級別的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可能要到2010年以後。筆者認爲如能在2012年以前,即F/A-22全部按計劃服役的時候,達到APG-77的水平就值得慶祝了機都要依賴預警機引導才能對抗F/A-22,爲此必須實現預警機與戰鬥機的戰場信息共享,使戰鬥機能憑借預警機提供的目標數據爲導彈提供中繼制導。
  即便是預警機,在探測距離上對F/A-22也不占優勢,至少目前是這樣。在200km外,預警機可能發現不了F/A- 22,但F/A-22肯定能發現預警機。好在未來5年內F/A-22都不會帶遠程空空導彈,無法從100km 外攻擊預警機。美國海軍對遠程空空導彈非常感興趣,提出導彈射程至少要達到100海裏,約185km,美國“雷神”公司正試圖改進ERAAM+導彈(采用液體沖壓火箭發動機的遠程空空導彈,性能與歐洲的“流星”相近)以適應美國海軍的要求。如果美軍裝備了遠程空空導彈,那將對預警機構成很大的威脅。
  機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IRST)
  上世紀八十年代,Su-27戰鬥機率先裝備IRST,其對戰鬥機目標迎頭最大探測距離40km,尾追最大探測距離100km。經過二十年的發展, IRST 的性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據稱,歐洲“臺風”戰鬥機裝備的IRST“能夠在145km遠的距離上探測到極其細微的溫度差別”。F-22在發動機噴口附近采取了紅外隱身措施,但是對機體蒙皮與大氣摩擦産生的溫度升高和熱輻射沒有很好的抑制辦法。F/A-22如果超音速巡航,機首蒙皮溫度必然較高,更容易被 IRST發現。更妙的是,IRST完全工作在被動狀態,F/A-22即使被IRST跟蹤也不會察覺。IRST不能測距,較近距離可用激光測距機,遠距離就只能估計了。好在引導空空導彈攻擊不需要精確知道目標距離,只要估計目標在導彈的有效射程之內就夠了。IRST的主要不足是受能見度的影響大。萬米以上高空的能見度通常很好,非常適合IRST工作。如果F-22爲隱身被迫進入中低空,它很可能失去超音速巡航能力(中低空的大氣密度較大,因此飛行阻力較大),且容易遭對手居高臨下攻擊。因此,IRST實爲追蹤F/A-22的利器。
  IRST的另一大優點是目標分辨率大大優于雷達,可作爲遠距離敵我識別的手段,這對戰鬥機來說非常有用。
  IRST的體積較小(相對雷達來說),適合裝在尾錐內,使戰鬥機擁有後視後射能力。
  至今尚未見到國産IRST的公開報道。已公開的國産“藍天”前視紅外吊艙的性能與國外同類産品的差距還很大,看來還需努力。如果我國戰鬥機能裝上先進的 IRST,探測距離比Su-27裝備的IRST提高一倍,就有了與F-22對抗的本錢,預計在幾年之內是有可能實現的。
  其它
  其它常提到的反隱身技術還有無源雷達、超寬帶雷達、激光雷達等。估計無源雷達的作用距離較近,比較適合陸基防空,而超寬帶雷達和激光雷達只見到原理介紹,不知實用性如何,因此這幾種技術暫且不提。
  綜上所述,我國在超視距雷達、大型相控陣雷達、多基地雷達方面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預警機即將或已經投入實用,在雷達信息聯網、防空C4I系統方面也取得很大進展,完全有能力在較遠距離發現F/A-22,及時部署反擊。未來需要在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機載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等方面取得突破。
  值得注意的是,要實現防空信息共享,相關作戰單位必須能在同一坐標系內精確定位,因此我國建設自己的衛星定位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此外還應發展一些其它定位手段備用,以防衛星定位系統被幹擾失靈。
http://bbs.ifeng.com/viewthread.php?tid=4408504&extra=page%3D1

另參本館:
中國機載雷達 機載有源相控雷達  "梟龍"飛機的航空電子系統  殲八IIM火控系統  殲-10戰機 由SU27到殲十一 <052C垂直發射系統之爭議 ><世界艦載點防禦導彈系統><中華俄式神盾艦051C> <從美DD(X)驅逐艦看170的差距> <美海軍專家對中華神盾的性能分析> <台軍眼中的052C蘭州號神盾艦 <中國最新型052C神盾艦解密?><海紅9艦載高空遠端防空飛彈系統><054A、KDX2和高波艦><日本金剛與愛宕神盾艦><美國伯克級神盾艦><韓國的大洋海軍夢> <挪威南森級神盾艦> <英國45級神盾艦PK法意地平線級>
<中國衛星> <人造衛星> <中國北斗導航定位衛星不等於GPS> <中國特色的GPS系統><衛星導航熱 ><美早知中反衛星> <反衛星大戰> <反衛星武器研發史> <中國導彈防禦><巨浪1與東風21>
<中國預警機> <空警-2000> <運8電戰機> <圖-154電戰機> <A-50><台軍電戰機>< E-2>  <E-3>  <E-4>  <E-6>  <U-2>  <SR-71 >
<中國無人機> <俄羅斯無人機><UAV 與UCAV <RQ-4全球鷹 ><捕食者UAV> <飛艇>  武器如何隱身?  反F-22 隱形戰機剋星:俄“對手-GE”? 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  《隱形技術:無形戰爭》 《隱形飛機及其克星》《隱形技術:無形戰爭》武器如何隱身?<野戰防空系統 ><俄中道爾-M1(HQ16)> <俄中三種彈炮合一近防系統> <隱形戰機剋星:俄“對手-GE”?> <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 ><中共前衛11與18肩射防空飛彈> <中國四款近程機動防空導彈系統> <中國凱山-1防空導彈>
 <S-300與上海防空><共軍紅旗九防空導彈> <FT-2000反輻射地空導彈系統> <台灣飛彈防禦解決方案> <台灣防禦中共導彈攻擊的上、中、下戰略><天弓II的變革>
<鷹式防空飛彈 <40mm/L70速射炮系統> <西北風飛彈> <復仇者防空飛彈系統 <捷羚(羚羊)防空系統> <“天兵”防空系統>
 

台長: 阿楨
人氣(3,809) | 回應(24)|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其他陸軍 |
此分類下一篇:黑鷹直升機的演變之路
此分類上一篇: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

tomcat
國外同類雷達有英國的S.753、中國的VLS-2、美國的FPS-117(V)等,但在整體性能上都不如“對手-GE”。
-------------
老共快買吧......(笑)
3D RADAR不是破隱形設計滴保證
2007-05-24 08:55:44
版主回應
以俄軍武之繁多
買到沒褲穿也買不完
2007-05-25 08:02:41
中國反隱雷達
傳中國進行高頻地波雷達實驗 監測日本艦船

【星島網訊】日本防衛省情報本部日前的分析結果得知,4月下旬,中國很可能在東海的中日中間線周邊海域,進行一項高頻地波超視距(OTH)雷達的實驗。日本擔心中國若實際運用此高性能雷達的話,將來日本艦船的動向將被了若指掌。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防衛省情報本部指出,定期在東海進行戒備的日本海上自衛隊的反潛機,4月下旬發現一艘中國海軍的舊型驅逐艦在東海海域的中日中間線靠進中方海域航行。該驅逐艦沿著中日中間線進行南北向的航行,也進行東西向的航行,但並未跨越中間線。
  
日本防衛省將這艘驅逐艦的航行軌跡、中國海軍的電波情報等與得自美國的情報等做綜合分析的結果表明,中國很可能在進行高頻地波超視距(OTH)雷達的能力測試,包括雷達的目標檢測能力等。初步判斷,該高性能雷達可能是設於浙江省沿岸地區的雷達站。
  
報導說,高頻地波超視距(OTH)雷達是利用波長較長的短波做傳輸,可探索數千公里遠的海上目標。它具有探測 距離遠,觀測區域大,反隱身,抗反輻射導彈攻擊等顯著特點。日本自衛隊曾經檢討是否在設有情報本部雷達站的鹿兒島縣喜界島設置這一高性能雷達,但後來考慮 到可以從美國反面獲得的軍事警戒衛星的情報因而沒有設置。
  
另外,日本目前正加緊在東京西南方約1800公里的宮古島建造搜索雷達以及電子情報戰設施。有美國媒體對此表示,日本的防空及電子情報戰系統建設目前已經由主要針對俄羅斯改為主要針對中國。
  
分析表示,日本近幾年開始把朝鮮半島和台海地區作為所謂“外部威脅”的主要來源,戰略重點開始由“北”向“西”、“南”轉移,兵力部署也隨之調整。
  
日本方面在宮古島建立無線電波測定設施,無疑是要增強西、南方向的情報搜集能力,也將有力提升日本自衛隊在其“西南”地區的軍事實力。更為直接的是,在宮古島設偵聽站可以捕捉到中國艦艇在東海的一舉一動。
  
另外有評論認為,日方在宮古島建設先進雷達設施即出於一旦與中方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暴發軍事衝突,可以更加便利地控制釣魚島。據悉,新型雷達同時可以為敵方向沖繩島以及日本南部地區發起的一切軍事行動提供早期預警。
  
日本自衛隊的教官、資深研究員高井三郎早前曾在日本《軍事家》雜誌刊登的一篇軍事分析文章中指出,就地理位置來說,宮古島“是一個絕佳的控制東海的據點”。一旦日本在這裏建成電子監聽設施,就有如在東海的旁邊擺上了一隻靈敏的耳朵。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5/t20070525_544742.html

傳中國研製反隱身雷達 掃描美軍F-22戰機

【星島網訊】美軍早前部署日本的F-22“猛禽”戰機號稱當今世界最先進的戰機,無論是在空中格鬥還是隱身效果上都無與倫比。然而有消息稱,為了抵抗F-22的隱形優勢,中國目前正在研製新型反隱身雷達。
  
該份來自美國專家的分析稱,為對抗美國目前部署在日本的F-22猛禽戰鬥機,中國開始從新修改一個十分隱秘的 計畫。這個計畫早期是用來研製一種可以對抗B2隱身戰鬥機的計畫。而在隨後,中國通過一些特殊管道獲得了B2隱身戰鬥機的關鍵性隱身技術。從而導致B2戰 鬥機在面對未來中國空軍已經失去了威懾。
  
報導稱,中國目前研製的新型雷達,可以裝備在戰鬥機,複合在多普勒相控陣技術內。這個計畫於2005年啟動, 而中國在所獲得隱身技術上,研製了“暗箭”無人戰術攻擊機、“勇者”隱身單發戰術戰鬥機。另外,據一名不久前來美的中國沈飛前工程師透露,中國沈飛在其新型的風洞內,正在反復試驗其先進的第四代隱身戰鬥機。而且,中國軍方把F-22當作靶機,在多次雷達演習對抗下,實施模擬打擊。雖然每次效果並不是十分顯 著。但是,還是具備很強的殺傷能力的。
  
報導還稱,俄羅斯方面也在與中國積極尋求合作,早前雙方已經達成了新型雷達的研製計畫的合同。而中國目前已經製造了至少2-3個原始型樣本。其主要探測類比目標是小於0.01的截面戰鬥投影“暗箭”無人機。
  
導稱,目前中國對抗F-22的主要手段為:前機實施對F-22誘導形式的模擬攻擊,該項任務可以由殲-8Ⅱ 戰鬥機完成。而在F-22逼迫實施“開倉”攻擊,後者由蘇-33以及殲-11B擔任實際打擊的。而負責支援的戰機在此時機實施中距遠程打擊。將對F-22 戰機造成很大威脅。
  
因此,F-22在面對目前中國空軍此類戰鬥機戰術之下,F-22戰鬥機必須要加以實施護航!,否則會存在很大的戰損危害。
  
然而分析認為,西方各國近期對中國的舉動過於敏感,這更有可能是新一輪中國威脅論。中國的軍事崛起已經引起了西方國家的高度重視,而宣揚“中國威脅論”也已成為了他們的打壓手段之一。

http://www.singtaonet.com/glb_military/200704/t20070406_508140.html
2007-05-26 09:40:15
中國反隱形技術
美前駐華武官稱中國反隱形技術嚴重威脅美戰機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 07:38 人民網

中國正在研發新型雷達和其他先進系統,準備用來探測和定位B-2“幽靈”等可以躲避雷達探測的美國隱形飛機。

2004年初,捷克ERA公司曾與中國簽署了總額為5500萬美元,向中國出售“維拉”雷達系統的合同。但是在美國強烈要求和外交壓力下,捷克政府取消了這一合同。有人認為這可能對美隱形戰機造成嚴重威脅。
  
美國《防務新聞》網站6月11日文章題:中國正在研發反隱形技術(作者 溫德爾‧明尼克)
  
中國正在研發新型雷達和其他先進系統,準備用來探測和定位F-22“猛禽”、F-35“閃電Ⅱ”、F-117“夜鷹”以及B-2“幽靈”等可以躲避雷達探測的美國隱形飛機。
  
亞洲和美國的一些中國問題觀察家發現,中國已經加強了反隱形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加入了無源雙基地高頻遠端雷達的採購和製造的力度。
  
中國還通過間諜活動來取得對抗美國隱形技術所需的資料,有了這些資料,中國不必費多大力氣就有可能追蹤到B-2型轟炸機,B-1型轟炸機,F-15型戰鬥機和空基巡航導彈。
  
一名曾作為武官長駐中國的美國官員說,中國的反隱形計畫已經開展了至少10年,這可能對美國的隱形飛機造成嚴重威脅。
  
在華盛頓工作的中國軍事問題專家邁克爾‧皮爾斯伯裏說:“在中國,有許多公開發表的相關文章和著述,其主題要麼是論證反隱形技術對中國至關重要,要麼就是討論發展反隱形技術所需的最佳技術組合。”
  
皮爾斯伯裏說,中國現有的技術估計只能對有關研究產生短期效果,然而,一些中國人寫的文章,建議使用高性能電腦來搜集隱形飛機上反射回來的極度微弱的調頻廣播和電視節目信號。他認為,這樣的建議更能起到促進作用。
  
他說:“這樣的一套系統不需要新的發送裝置,它可以利用這個頻率範圍內國家現有的網路。”
  
位於華盛頓的國際評估和戰略研究中心的副主任理查‧費希爾說,中國的研究一直側重米波無源超視距雷達和紅外線隱形技術反制措施,譬如它從
烏克蘭獲得了4套“鎧甲”無源探測系統。
  
上文提到的前美國武官說,隱形飛機僅僅是比較難以探測到,這決不意味著無法發現。
  
他說:“探測隱形飛機並沒有什麼不可思議的地方。對於有源雷達系統來說,這就是個存遠距離範圍內找到小目標的問題。這需要的無非是大量動力、─ 套超低的頻率以及較大的陣列或功率孔徑積。在高頻有源雷達領域,中國也一直在下工夫。確保能對小目標飛行器講行預警探測的另一個關鍵問題,是提高雷達的高度,使之能夠克服視距限制。這樣,裝配了雷達的高空氣球或者系留氣球就派上了用場。”
  
(來源:新華網-《參考消息》報2007年6月12日第1版要聞)

http://mil.news.sina.com.cn/p/2007-06-13/0738449307.html
2007-06-13 12:07:02
版主回應
另參本館: 中國雷達 武器如何隱身? 反F-22 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 《隱形技術:無形戰爭》 《隱形飛機及其克星》
2011-05-08 13:33:19
圖博館
美媒稱中國能追踪F22所言非吹噓但無法擊落

  據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2016.2.19發表的題為《中國雷達可以追踪美國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的文章,中國媒體宣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經有能力在東中國海追踪美國空軍的F-22“猛禽”隱形戰鬥機。雖然美國或許很容易將中國的報導斥之為宣傳,但這不是不可能的。
  物理規律決定了,一架戰術戰鬥機大小的隱形飛機必須經過優化才能躲過C、X、Ku等較高頻波段偵測。一旦頻率波長超過某一閾值並引起共振效應,低可偵測性飛機的信號會有一個“階躍變化”。通常,當飛機上某一特徵(如尾翼)的大小不足一個特定頻率波長的八倍,共振就會出現。
  因此,在S或L波段等較低頻率波段運作的雷達(例如民用的空中交通管制雷達)幾乎肯定能探測並追踪戰術戰鬥機大小的隱形飛機。然而,像B-2“幽靈”轟炸機等較大的隱形飛機不包含很多會引發共振的特徵,因此相比F-35和F-22等隱形飛機,它們能更有效地防止低頻雷達的探測。不過,通常情況下,那些較低頻的雷達無法提供五角大樓官員所謂的“武器質量”的追踪,從而無法引導導彈擊中目標。一名空軍官員說:“即使你能用空中交通管制雷達看見一架低可偵測性飛機,但由於沒有火力控制系統,你也不可能擊落它。”
  俄羅斯、中國和其他一些國家正在研發採用較長波長的先進的UHF和VHF早期預警雷達。這些國家研發此類雷達的目的是提示其他的傳感器,並讓本國戰鬥機了解敵方隱形戰鬥機可能從何處來犯。但UHF和VHF雷達的問題在於,波長較長會導致分辨單元較大。這意味著,雷達的追踪不夠精準,不足以引導武器來打擊目標。
  傳統上,用低頻雷達引導武器受到兩個因素的限制。一個因素是雷達波束的寬度,另一個因素是雷達脈衝的寬度。但這兩個限制都可以通過信號處理加以克服。相控陣雷達——尤其是有源電子掃描陣雷達(AESA)——通過電掃解決了方位和角度分辨力的問題。此外,AESA雷達可以產生多個波束,並能改變這些波速的寬度、掃描頻率和其他特徵。實際上,一些行業專家說,將高速數據傳輸鍊和低頻相控陣雷達結合,可能實現武器質量的追踪。(楨:JY-26米波遠程有源相控陣雷達) 
  美國或許已經解決有關問題。美國海軍公開表示,E-2D預警機在“海軍一體化防空火控”系統擊敗敵方空中與導彈威脅的工作中發揮著核心作用。(楨:空警2000/500....)
2016-02-22 21:20:49
圖博館
相關新聞

疑似美軍F22春節闖東海防識區 中國戰機出擊應對
我軍少將:F22闖東海時被發現遭中國戰機伴飛警告
JY-26米波遠程有源相控陣雷達可全程監視F22
F22優勢不在:殲20隱身超遠距/DF可以打擊美駐地機場讓F22無法升空
南海風雲緊 美媒:中方西沙部署紅旗9號防空飛彈
美媒:F22能「撕碎」紅旗9防空系統
  回應
 打F22用紅旗9就足夠了:一是我們的雷達能提早發現F22,二是紅旗9的射程200多公里,而F22所掛導彈射程才80多公里,三是紅旗9時速可達4.2馬赫,比F22的1.7馬赫跑得快多了。
 F22的隱身技術主要目的就是大幅度壓縮防空系統有效制導導彈攻擊目標的距離,離開火控系統,單純考量防空導彈的動力射程是沒有意義的。
 隱身戰機的關鍵都在隱身,你都能被追踪了還有啥打不下來的.
 只要發現紅9就能夠追踪,離飛機10公里內導彈雷達和紅外探測開機,你隱形機屁都不是.

揭永興島部署導彈五大疑團:有導彈不一定非要打飛機2016.2.21環球網

  南海問題又佔據了各大媒體的頭條,這次要“歸功”於西方媒體報導中國在西沙永興島上部署導彈。美國對此事的反應奇特又矛盾。目前對於南海問題有很多說法、批評以及疑問。但這件事至少從五個方面暴露了美國對這一地區政策和立場上的顯著混亂。
  首先是對西沙群島與南沙群島的混淆。該導彈的部署並不是中國防禦姿態的有意改變,而美國似乎是故意混淆西沙和南沙的概念以譴責中國。
  其次,對於“自衛權”和“軍事化”的混淆。對於中國已經正當防禦建設幾十年的小島,怎麼可能突然魯莽地轉變為,中國部署武器設施使得該地區“軍事化”?如果說中國不能在它自己的土地上加強防禦設施,美國為什麼將其海空軍力量的60%部署在亞太地區,持續性地派遣艦機進行監視和巡航,一方面又更頻繁地舉行軍演及出售大量軍事裝備呢?
2016-02-22 21:22:26
圖博館
三是,對於“意圖”與“能力”的混淆。中國的自衛措施顯然不會威脅通過這一地區主要海道和空中通道的艦機,除非有一些假裝“無辜”的艦機嚴重挑釁中國的主權。無端想像中國朝民用客機發射導彈是很荒謬的。
  第四,軍事化標準混亂。菲律賓和越南將它們早前佔據的島嶼軍事化,美國卻繼續與其舉行聯合軍演並銷售武器。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中國的自衛措施被貼上“軍事挑釁”的標籤?這是美國為壟斷國際話語權所採用的明顯的雙重標準。
  第五,關於南海航行自由的困惑。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在南海航行的民用和商業船隻的航行自由從未受到中國軍事力量的干擾。相反,只要涉及到中國的主權,美國就叫囂其所謂的南海航行自由受到中國的限制。這一“人造威脅”有利於美國以“航行自由”為名贏得更多國際社會的支持。這些南海問 ​​題的混淆,特別是美國有意簡化中國國家政策和行為概述,使得美國在這一地區贏得一定的支持,但分歧和差異性正在湧現。例如東盟領導人迴避在與美國簽署的聯合聲明中批評中國,對於所謂的中國在南海部署導彈,多數媒體也並不買賬。
  回應
只准美國放火(軍事化進攻),不准中國點燈(防禦自衛)!這就是美國的霸權和強盜邏輯。

(楨:一群理盲濫情的霉體酩嘴政剋冥眾鄉民 /邪者磚家叫獸/公知大V噴子憤青糞青屌絲 在鬼打架!另參【圖博館】:《公共知識份子》 海龜與烏龜 共軍紅旗九防空導彈 PLA四代機之爭 F-22 仿F-22 反F-22 俄五代機 日本四代戰機 中日釣島之爭 中艦南海逼退美艦 中國雷達 武器如何隱身? 俄羅斯“山毛櫸”防空導彈 《隱形技術:無形戰爭》 《隱形飛機及其克星》)
2016-02-22 21:24:11
圖博館
中國反隱形雷達亮相受關注可用於探測四代機2016.5.14

  第十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上匯集了國內最先進的雷達產品,其中中國電子集團旗下的一款JL3D-91B米波反隱身雷達號稱能夠探測四代隱身戰機,引起了外國觀眾的極大關注。
  5月11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開的JL3D-91B反隱形雷達吸引了諸多西方觀眾的目光。據介紹,近年來中國在反隱形雷達領域不斷取得突破,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現場資料顯示,JL3D-91B米波三坐標雷達“用於探測四代戰機和常規飛行目標的方位、距離、高度等信息,具備良好的探測隱形飛機和抗反輻射導彈攻擊能力,可獨立擔負指定戰區中高空、中遠程對空指揮引導雷達情報保障,遠程引導監視任務”。據介紹,隱形飛機的出現,讓防空系統中的主流雷達幾乎完全失去用武之地。米波雷達從原理上就對各國現役隱形技術具備“免疫”能力,一度被捧為“天生的反隱形雷達”,但它同時也存在探測精度低(特別是不能準確測高)、低角盲區大、陣地適應性差等重大缺點。傳統觀念認為它無法承擔骨幹雷達的重任而面臨淘汰,但中國卻因切實的隱形戰機威脅而不斷在此方面深入研究。近年來中國在各種軍工展會上推出性能不斷提升的多種米波雷達,這次展出的JL3D-91B米波雷達具備獨立指揮作戰能力,並可準確標註目標的“方位、距離、高度”三大坐標,顯示中國科研人員已經克服了傳統米波雷達的局限。
  中國國防電子工業另一大巨頭——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的成就,也佐證了中國在米波雷達領域取得突破。官媒4月介紹該集團首席科學家吳劍旗的事蹟時,就提到他“研製出利用全新體制的世界上首個反隱形先進米波雷達”。據介紹,同期法國也曾試圖研製類似的RIAS米波反隱形雷達,但“卻沒有等到結果”。
http://mil.news.sina.com.cn/china/2016-05-14/doc-ifxsenvm0402961.shtml
2016-05-15 06:58:12
圖博館
俄S500與美THAAD比有何優勢?反應時間完胜2017.1.26 新浪軍事

  發射方式上,S-500優勢突出
  S-500毀傷能力未顯優勢
  機動生存能力:薩德佔優(楨:?)
  回應
 (楨:俄宣傳S-400的三大優勢:超遠距離探測能力,攔截能力,及超級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實質上,探測能力雖標稱600千米,實際上是敵方預警機或者大型電子戰飛機,而不是隱身戰機了;超遠的40H6導彈,400千米,但不代表著最遠攔截距離;超強抗干擾和反隱身能力的實現也非常粗暴和簡單,居然有5部雷達涵蓋VHF,L,S,X波段!
  S400就是S300的升級版,無非是升級了導彈系統、雷達系統和控制系統,但中國上述三個系統在技術上遠遠超過了俄:紅旗9的射程,以其彈長和彈徑約同S-300、大於愛3,只要在彈體減重、改善空氣力學、和增強火藥引擎效率等之上下功夫,紅旗9B/26/19/不難追上S-400/S-500的4/5百公里。
 美2017.1.18在日本部署F-35B隱身戰機 中國雷達可在上千公里外監視:如JY-26、JY-27A、YLC-20、DWL-002、JL3D-91B米波反隱身雷達;高頻天波超視距雷達,探測範圍約為900~3500公里,可執行第一島鏈外“反介入/區域拒止”戰略的實施;量子雷達/衛星,不但可以讓現有的隱身技術完全失效,還不會被干擾和欺騙。)
  相關新聞
 美環球戰略網2016.1.27解放軍反導尖兵紅旗-19(動能1似美THAAD) 紅旗--26(似美SM-3); 反衛星尖兵動能2(基於東風-26/21) 動能3(基於東風-31/41)先後曝光
 紅旗9為何能獲4國訂單在土測試9發全中打開局面
 俄S300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2016.12.05(回應: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不是偶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2017.1.13以色列F35打敘利亞 俄軍S300/400反隱雷達卻沒反應
 2015.12.21以突襲敘斬首真主黨領導,S400又成了擺設!
 2017.4.7美59枚巡航導彈襲擊敘利亞,S400又成了擺設!
  相關新聞
 港媒稱中國高超音速武器可突破世界任何防禦體系
 美軍斥資30億美元研新反導系統為攔中國高超音速武器
 中國高超音速武器為何能趕美超俄:天河1/2號超級計算機+JF12/18高超聲速風洞
 專家:中國或可用高速滑翔彈頭全球打擊航母
 美國《航空與空間技術週刊》2014-1-27稱DF-31配高超音速彈頭射程將增50%,從8000增到12000千米
 中國M20遠超俄伊斯坎德爾導彈 可6馬赫末端變軌打擊
2017-04-12 09:27:08
圖博館
專家:中國第四代反隱身雷達代表國際最先進水準2017-06-30 環球時報
  
在本周剛結束的巴黎航展上,中國首次向國外推出成系列的反隱形雷達,而且還能根據客戶需求提出不同的整套解決方案,被網友戲稱為與航展上的美製F-35隱形戰機“打擂台”。然而在戲言之外,西方早已斷言亞太進入隱形戰機時代,中國周邊各國大都提出了各自的隱形戰機計劃,中國對反隱形雷達的需求已經迫在眉睫。到底中國反隱形雷達技術如何呢?《環球時報》記者28日就此採訪了多名相關領域的權威專家。
  航展上的“隱形戰機剋星”
  作為中國雷達的主要研製單位,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簡稱“中國電科”)已先後向20多個國家出售了大量先進雷達系統裝備。而對於中國首次向西方世界推銷反隱形雷達,各國也頗有興趣,法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代表紛紛前往展位諮詢。據介紹,在這次巴黎航展上,中國電科下屬的14所和38所各自展示不同研發思路的兩大系列反隱形雷達:YLC-8B、SLC-7、SLC-12雷達組成的“三駕馬車”與JY-27A、JY-26、JYL-1A三款“天空守望者”。
  中國電科首席專家吳道慶表示,就雷達技術而言,我們在巴黎航展推出的多種雷達型號和世界發達國家已經是同台競技,難分伯仲。隨著作為第四代雷達標誌的分佈式協同探測技術、有源無源協同探測技術和智能化精細處理技術等先進技術的快速應用,中國雷達已經走進了4.0時代。
  反隱形雷達的兩條路
  據介紹,近年被吹得神乎其神的隱形戰機並不是像很多人想像的那樣,對所有電磁波都有效。第四代戰機的隱形設計主要是針對現役對空探測雷達使用的頻段,其實不但在可見光下無所遁形,而且在某些波段下隱形效果也大打折扣。而反隱形雷達就是抓住了隱形戰機的這個弱點。
  中國電科38所推出的是三款“天空守望者”系列反隱形雷達。最為大眾所知的反隱形雷達,就是1999年在擊落美國F-117A 隱形戰機時大顯身手的米波雷達。它能避開隱形飛機的隱形波段,具有探測隱形飛機的天然優勢。
2017-07-01 10:27:52
圖博館
這次巴黎航展上展出的JY-27A就是最新型米波雷達。但與20 年前“立功”的米波雷達相比,它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首先,JY-27A採用典型的第四代雷達技術,是一部全數字陣列有源相控陣雷達,靈活的波束掃描能力,強大的任務調度和資源管理能力,使它成為一部強大的多任務、多功能雷達,同時機動性、任務可靠性大幅度提高,這是20年前的米波雷達難以企及:其次,它採用了一系列新技術,如基於地形匹配的米波雷達超分辨測高技術、米波雷達垂直空域連續覆蓋技術、高速高機動目標跟踪技術、大口徑天線的機動性結構設計技術、米波雷達綜合抗干擾技術等,使其克服了歷史上米波雷達難以突破的低仰角盲區、探測空域不連續、不能測高等缺陷,探測性能可以與常規微波雷達相比擬。對典型隱形飛機最大探測距離為數百千米。JY-26則是全新設計的UHF波段遠程三坐標對空警戒引導雷達,具備頻段和超大功率孔徑積雙重反隱形能力,對典型隱形飛機最大探測距離為數百公里。JYL-1A是全新一代S波段多功能多任務雷達,是集防空預警、反導預警、砲位偵校、航空管制為一體的“四合一”雷達,同時具備超大功率孔徑積反隱形能力。
  中國電科14所推出的是以YLC-8B為核心的三款反隱形雷達組合。吳道慶介紹說, 作為最新一代反隱形雷達,YLC-8B工作在UHF波段(特高頻波段),研製時就重點考慮了現代戰場中隱形飛機威脅。這種電磁波的波長較長,照射到隱形飛機後會形成繞射現象,因此YLC-8B雷達對隱形目標具有天然的優勢。YLC-8B雷達可以為作戰指揮系統,攔截武器系統及航空兵部隊提供空中目標的方位、距離、高度和敵我識別等綜合空中情報信息。具有較強的情報綜合和獨立的引導能力。
  相對YLC-8B,工作在L波段的SLC-7雷達頻段稍高,在測量精度、機動性等方面具有優勢。而另一種SLC-12多功能雷達工作S波段,能探測常規飛機、隱形目標、無人機、巡航導彈、空地導彈、戰術導彈、火箭炮等多種目標,具有測量精度高和高數據率等特點,可與YLC-8B、SLC-7互補,組網形成可靠的反隱形預警探測體系,不但可以確保對隱形目標的探測,還能引導防空系統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可以說,YLC-8B、SLC-7、SLC-12三駕馬車的組合為國際用戶提供了型譜齊全的系統反隱形解決方案。
2017-07-01 10:28:53
圖博館
此外同步推出的YLC-29無源探測系統,也能在探測隱形飛機時對主動雷達體系進行有力補充。這種特種體制雷達不會主動發出電磁波,而是通過監聽空中運動目標反射的民用調頻廣播信號,實現對空中運動目標的探測、定位、跟踪。該系統利用民用廣播信號數量眾多、分佈廣泛的特點,大大提高了系統的生存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可實現對大範圍區域內各類目標​​的有效探測。
  未來反隱形雷達如何發展
  隱形戰機和反隱形雷達就像矛與盾的關係,總會在競爭中不停地發展。吳劍旗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未來反隱形雷達發展方向包括進一步發掘潛力,提升複雜電磁環境中的探測精度、認知能力、抗干擾能力,實現多部雷達自組織協同探測等技術,將其應用向制導、火控等領域擴展;另一方面還要瞄準下一代雷達,通過綜合應用光子和微波技術,研製出具有極大帶寬、極高分辨力的數字有源陣列雷達,也就是全息感知雷達,讓隱形飛機無所遁形。
  吳道慶則介紹說,隨著雷達反隱形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隱形戰機為確保生存能力在實施作戰時必然採取相應的反制措施,其中最重要的電磁干擾。未來作戰中電磁環境將越來越複雜,這要求雷達必須在復雜電磁干擾中仍然能夠對隱形飛機進行搜索跟踪。因此,反隱形雷達第一個發展趨勢是越來越強的電子對抗能力。此外,為引導武器系統對隱形飛機實施攔截,必須給出目標機型信息,從而採用不同的攔截導彈進行匹配攔截。這要求反隱形雷達具備目標識別能力,尤其是機型識別能力。反隱形解決方案不光要給出空中有什麼,還要解決空中目標是什麼的問題。未來反隱形雷達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是精細化的目標識別能力。
  回應
這個問題涉及到我們學過的很古老的知識:矛與盾。當有人說自己的矛無比尖銳,所向無敵的時候,我們該怎麼想。另一個隱含的事實是:我們自己有了這樣的矛的時候,是否會考慮盾的問題。不知道美國對盾怎麼考慮,但是有了矛不琢磨琢磨盾,不是中國人的風格.
擊落美國F-117A 導緻轟炸了南聯盟中國大使館。
2017-07-01 10:29:40
阿楨
解析度1厘米!中國高校研製出另類雷達:像看電視一樣發現F22 2019-05-07

最近,我國科研領域再次傳來好消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共同研製的高精度微波光子雷達,該雷達晶片尺寸相當於一個砂礫,比傳統雷達設備小10000倍,而圖像解析度卻達到了恐怖的1.3厘米,成像效果比國際水平強30倍,即整整一個數量級。
那麼這款雷達究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眾所周知,傳統雷達的工作方式無非是利用各種波段的波形特徵來偵搜目標,能夠獲知的信息只有目標的坐標以及大致速度,且非常容易被隱身戰機躲過,而高精度微波光子雷達則不同了。其工作原理通俗來講就是用手電筒直接往天上照,因此具有很強的反隱身能力,同時雷達操作人員還可以像看電視一樣直觀地看到目標的外形特徵以及具體速度。
目前,中國科研人員已經先後使用低空飛行的小型無人機,甚至塑料風扇來測試成像效果,結果顯示哪怕是一個直徑僅為30厘米的塑料風扇都能夠被清晰辨認出來。而且高精度微波光子雷達還具有大帶寬,高頻率,小結構,輕重量,低損耗以及強抗電磁干擾能力,並可以在霧霾,雨雪等惡劣氣候下正常工作,不放過任何一個運動目標,這項技術從很大程度上來看,可以說是革命性的,它一旦普及開來,現有的F35,F22,B2等隱身戰機全部都得歇菜。
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預判,此款雷達距離實際應用實際上還有一段距離,目前最大的局限在於其波束特別窄,只能對一個比較狹窄的區域實現「絕對偵搜」,天空那麼大,想要全部覆蓋,還需要繼續完善技術才行。高精度微波光子雷達的應用範圍非常廣泛,它能夠幫助太空飛行器提前發現非常細小的太空垃圾碎片,還可以幫助士兵發現躲藏在遮蔽物後方的潛在危險。除了軍用領域之外,高精度微波光子雷達在民用領域也將大顯威力。
近年來提出來的無人駕駛汽車便是直接受益的方向,它可以充當無人駕駛汽車AI的一雙眼睛,無懼天氣,無懼光亮,任何地形以及突然竄出來的事物它都能夠偵測得到,並讓AI做出相應規避。
2019-05-11 09:07:19
阿楨
中俄反隱身雷達誰更強:俄式方案高效(楨:?) 中國後勁更足 2019/08/30 新浪軍事

  當前,美國及其盟國正以極快速度的裝備F-35,加之以往F-22、B-2,以及未來的B-21,它們利用隱身技術對對手的優勢正在進一步加強。
  這其中誰威脅最大呢?自然是中、俄,為此當然要反制。以609/YLC-8B和新型米波雷達等為代表,近年來中國在反隱身探測領域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俄在反隱身探測領域還是在前行的。不久前閉幕的“軍隊-2019”論壇上,一款名為103Zh6首度亮相。
  俄軍現役最新的55Zh6M是機動多波段一體化雷達系統的“先驅”,103Zh6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它的“迷你版”。
  俄此類雷達的基本概念和新穎之處在于集成了不同頻段的雷達感測器,如VHF雷達大範圍探測目標和L/S波段雷達高精度跟蹤目標的能力,以最合理的方式實現各自無法實現的“獨特能力”。
  雷達研製絕不僅是單純的電子技術,背後涉及了工程機械問題。如號稱“中國反隱身雷達旗艦型號”的609/YLC-8B,其雷達天線面積也有2個羽毛球場大,在研製時同樣面臨了結構問題。
  完整的55Zh6M系統由KU-RLK指揮中心、RLM-M型VHF波段雷達天線(米波)面積達230多平方米相當於3個標準羽毛球場、RLM-D型L波段雷達天線(分米波)以及RLM-S型S波段雷達天線(釐米波)組成。這些雷達均採用為2維相掃技術(楨:中國3D!),扇形掃描模式下,最大探測距離、高度均為600千米,能滿足常規氣動目標和空天威脅的探測跟蹤需求,如高超音速導彈及其彈頭、彈道導彈、高超音速偵察機、隱身目標等等。
  55Zh6M、103Zh6這類通過系統集成解決個體不足,算是典型的蘇/俄工程實現方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俄軍工在個體創新上似乎有點後勁不足。中國軍工同樣重視反隱身探測能力的發展,但在面臨技術抉擇時,首先考慮的則是把米波雷達的先天缺陷用創新的方式解決(楨:中國3D!)……(作者署名:北國防務)
  回應
俄擅長利用現有技術組合成新技術,這是研發能力和物質基礎不足的表現。
俄繼承了前蘇聯的工業基礎,產品大多傻大笨粗,再加上電子工業基礎薄弱,雷達也受到拖累
楨:蘇俄「大而全小而全」之造艦模式,把一、二千噸級20380型輕護當四、五千噸級謢衛艦用;把四、五千噸級22350型謢衛艦當八、九千噸級神盾驅逐艦用;把八、九千噸級21956型驅逐艦當上萬噸級巡洋艦用,多不適於當遠洋艦隊用!
  相關新聞
 2017.1.13以色列F35打敘利亞 俄軍S300/400反隱雷達卻沒反應
2019-08-31 09:33:39
阿楨
(楨:俄宣傳S-400的三大優勢:超遠距離探測能力,攔截能力,及超級強大的抗干擾能力。實質上,探測能力雖標稱600千米,實際上是敵方預警機或者大型電子戰飛機,而不是隱身戰機了;超遠的40H6導彈,400千米,但不代表著最遠攔截距離;超強抗干擾和反隱身能力的實現也非常粗暴和簡單,居然有5部雷達涵蓋VHF,L,S,X波段! S400就是S300的升級版,無非是升級了導彈系統、雷達系統和控制系統,但中國上述三個系統在技術上遠遠超過了俄:紅旗9的射程,以其彈長和彈徑約同S-300、大於愛3,只要在彈體減重、改善空氣力學、和增強火藥引擎效率等之上下功夫,紅旗9B/26/19/不難追上S-400/S-500的4/5百公里。
 美2017.1.18在日本部署F-35B隱身戰機 中國雷達可在上千公里外監視:中國近年來,各種技術手段的反隱身裝備陸續曝光。如JY-26、JY-27A、YLC-20、DWL-002、JL3D-91B米波反隱身雷達已列裝部隊,實時監控了F-22在韓國活動,掌握和檢驗了反隱身技術數據。 最近又有兩項新的反隱身技術被披露。 一種是高頻天波超視距雷達,探測範圍約為900~3500公里,可執行第一島鏈外“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戰略的實施;二是量子雷達,不但可以讓現有的如B-2、F-22和F-35以及最新的B-21等所使用的隱身技術完全失效,還不會被干擾和欺騙,再結合量子衛星的技術試驗,使中國有望走在世界開發應用量子技術的前沿。)
  相關新聞
 美環球戰略網2016.1.27解放軍反導尖兵紅旗-19(動能1似美THAAD) 紅旗--26(似美SM-3); 反衛星尖兵動能2(基於東風-26/21) 動能3(基於東風-31/41)先後曝光
 紅旗9為何能獲4國訂單在土測試9發全中打開局面2016.12.29新浪軍事
 俄S300發射後墜落:炸毀2台發射車4枚導彈2016.12.05(回應:俄的航天發射、導彈發射接連受創,應該不是一個個偶然事件,是經濟、科研、管理……的綜合反映。)
  回應
 俄國防空導彈,最近幾十年在與西方實戰中一彈未發,要嗎被干擾無法使用,要嗎被入侵謊報軍情,總之就是個坑爹系列,各種紙面指標虛高有什麼實際意義
http://mil.news.sina.com.cn/jssd/2017-01-26/doc-ifxzyxmu8067135.shtml
2019-08-31 09:35:53
阿楨
德國公司稱 無源雷達可追蹤F-35戰機 2019/09/30 中時電子報

洛馬公司的F-22與F-35,是公認最進步的匿蹤戰機,據說這兩種戰機的雷達特徵小於0.01平方公尺,一般的雷達難以偵測。然而德國科隆的一間雷達公司表示,他們的無源雷達有可能發現匿蹤戰機,並表示自己的產品在柏林航展上,成功辨認了F-35。
通訊情報與指揮管理新聞(C4ISRnet)報導,包括F-22與F-35,都有特殊的機體外型與吸收雷達波的塗層,能夠有效降低自己的雷達反射率,即使是最進步的AESA主動相陣空用雷達,也不一定能察覺。以美國空軍的模擬空戰經驗,加裝AESA先進雷達的F-15、F-16這樣的頂尖第4代戰機,與F-35的模擬空戰,仍然毫無勝算。然而,如果是無源雷達呢?
所謂無源雷達,是指雷達本身不會主動放出雷達波,而是利用環境中已經普遍存在的電視電波與廣播電波,作為雷達波來源,然後以敏銳的電波收集系統,分析環境電波撞到飛機之後產生的擾動,也就可以定位出飛機的所在。它的原理與反潛作戰中的被動聲納很類似,都是自己「只聽不發聲」。
關於無源雷達破解匿蹤戰機的說法,早在1999年,科索沃戰爭期間的「擊落F-117事件」中,就曾被認為塞爾維亞軍有無源雷達,是無源雷達發現F-117的。
正因為無源雷達不放出雷達波,因此也不會被反輻射飛彈所狙擊。
至於柏林航展上,有關F-35與亨索爾特公司(Hensoldt)的無源雷達的對抗故事,一直在媒體上流傳,美國的說是,在航展期間,F-35安裝有雷達放大器,要找到它的蹤跡當然不難。至於亨索爾特公司則表示,他們的TwInvis雷達感應器經過校準,可以追蹤飛行路線上各種飛機,也確實找到F-35。
2018年的柏林航展期間,有一件事特別有趣,那就是雖然F-35有參與,但是卻只是靜態展示,而沒有飛行表演,因此亨索爾特公司公司沒有機會再偵察F-35的雷達航跡。洛馬沒說明F-35為何在航展期間不飛行,一種猜測是,洛馬就是不希望被拿來實驗無源雷達的效果。
2019-10-03 08:15:27
阿楨
俄高超音速武器搜尋雷達 3月部署 2020/02/28 中時電子報

俄羅斯正在計劃部署新式的羅松納斯-N(Rezonans-N)雷達,這型雷達可以發現5馬赫以上的高超音速武器。
包括美俄中,都在研發高超音速武器(Hypersonic weapon),速度在5~12馬赫,飛行高度在大氣層邊緣,可以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迴避前來攔截的防空武器,使它能夠準確的轟炸目標。
高超音速武器會安裝在彈道飛彈的彈頭裡,或者是巡弋飛彈的前端,它的出現,將嚴重挑戰現有的防空系統。但是就如同那句俗話「矛與盾的戰爭永不止息」,既然戰略對手正在準備高超音速武器,那麼自己就要研發「能夠偵測高超音速武器的雷達」,美國與俄羅斯都在做同樣的事。
Resonance-N,是一種甚高頻(VHF)波段的無線電波雷達,能夠探測匿蹤空中物體、巡航飛彈,彈道飛彈和高超音速目標,剛完成的新雷達安裝在北極圈內的新地島(Novaya Zemlya),用以偵測來自北美洲的威脅。
Resonance雷達研究中心主任恩‧納紮連科(Ivan Nazarenko)表示,Resonance-N雷達是北極地區的第3個雷達,在西伯利亞有第4座,而第5座也快要完工。「甚高頻雷達波,可以有效的檢測不尋常的空中目標,這因是為當飛行物體達到5馬赫以上的高速時,物體表面共振增加,也就會發散電磁波。」
官方檔表示,Resonance雷達能夠檢測600公里範圍內的低速目標、1200公里遠的彈道目標,以及100公里的偵測高度。
納紮連科補充,雷達操作人員的培訓已經開始,大約3月中旬投入使用。「我們的一些軍事人員已進行為期兩週的培訓,以對Rezonans-N雷達的正確操作,和反擊武器使用進行基礎訓練。」
美國也在研發相同功能的雷達,幾天前,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得到為美國陸軍「低空和飛彈防禦傳感器」(LTAMDS)的研發合約,將要偵測高超音速武器等先進威脅,但是就雷神的資料來看,LTAMDS並不是採用甚高頻無線電波,仍是採用微波的S波段(偵測)與X波段(鎖定)。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00228002733-260417?chdtv
2020-02-29 07:02:33
阿楨
隨著隱身戰鬥機的出現,預警機會被淘汰嗎? 2020-04-01

傳統預警機在面對隱身飛機時也有探測距離大幅度縮短,沒有穩定跟蹤的能力,而隱身戰鬥機擁有三種探測預警機的方法:1.紅外探測器;2.電子戰系統;3.雷達系統。預警機也只有主動出擊了,將傳統的S波段雷達換成相控陣米波雷達,以提高對隱身戰機的探測能力,不會被淘汰的。
  先來看看隱身飛機探測預警機的三種方式。
  第一,紅外探測器。F35,殲20,蘇57,F22的升級版(計畫中)都裝有紅外探測器, F35的EODAS系統可以在90千米精確測量迎頭飛來的F16,也在2011年跟蹤到了1300千米處的運載火箭。所以說,隱身戰鬥機使用EODAS或者EOTS探測到大型預警機也是沒有問題的,只不過相比探測戰鬥機而言,探測距離會近點。
  第二,電子戰系統。蘇57是否完成了射頻隱身還不好說,殲20,F35,F22是具備這種能力的。這種系統可以在本機雷達靜默的狀態下,發現遠達480千米處的輻射源,能夠在200千米處準確定位被測輻射源。也就是說,當預警機的的雷達開機掃描時,隱身戰鬥機就可以大概確定其位置,在200千米處既可以準確的定位。
  第三,機載有源相控陣雷達在跟蹤目標時可以分出極窄的波束,而不會觸發被測目標的雷達告警系統。只不過現在的預警機不僅僅是起到預警的功能,還兼顧指揮,電子戰等能力,機載系統比較容易起反應。
  由於預警機本身的RCS值較大,機動性較差,當被導彈鎖定時是難以逃出導彈的不可逃逸區的,所以被擊落的概率是極大的。為了避免被擊落,預警機完全可以加裝功率強大的電子干擾系統以及電子戰系統,提升對抗主動雷達制導空對空導彈的能力。事實上,主動雷達制導的空對空導彈的導引頭較小,抗干擾能力並不強,在受到干擾時很容易丟失目標。
  另外,預警機還可以加裝反隱身雷達,但口徑普遍較大,如縮減探測距離,減小口徑,也可裝到預警機上的。畢竟A100就使用上了UHF波段的反隱身雷達。
https://k.sina.com.cn/article_6430533168_17f4a263000100r1qm.html
2020-04-02 07:53:28
阿楨
隱形技術被高估?為對抗中俄 美軍新戰機或更側重這個 2020-10-22 新浪軍事

  據《歐亞時報》網站報導,面對4.5代和5代戰機的時代,五角大樓將重點放在了部署F-35和F-22等先進戰機上,並不斷提高其隱身技術
  由於美國6代機更加重視電子戰能力,而F-35等5代機側重的隱形能力有可能很快就會被忽視。
  儘管F-35和F-22有著較小的雷達發射面積,但著名的隱形殺手—俄S-400地空導彈出現,對這些隱身戰機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楨:?)。
  相關新聞
美媒:S-300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
  回應
俄話也能信?當初說S-300就能打隱形飛機了,後來打不了說400了
中國當前已具有尖端技術反隱身雷達,同時還具有鎖定偵察敵機功能。
但導彈的雷達沒法鎖定,你能發現也打不下來有什麼用。
貌似是有發現並跟蹤f22在東海方向!
能鎖定嗎?
  相關新聞
中國首次公開曾450公里外鎖定F22 美卻拉上殲-20狡辯 2019-01-29 新浪軍事
  
12月24日,中國電子科技14所的首席科學家吳劍旗,證實幾年前的“假新聞”真有其事!
反隱米波雷達,以前一直有著低仰角盲區大、無法準確測高、空預覆蓋不連續等致命缺陷,所以從來只是用來進行遠距離預警,其精度達不到引導火控雷達和戰鬥機對來襲目標進行攔截,並且美俄對米波雷達的研製也幾乎處於放棄,只有中國14所和38所等反隱身雷達研製的“明星單位”!
  吳首次明確公開了我國在5年前就實現了對F-22的遠距離持續跟蹤、繪製航跡,並確定發現距離為450公里!消除了低仰角盲區;實現了全空域高精度測量,滿足航空兵攔截引導作戰的精度要求。
2020-10-23 10:47:08
阿楨
俄S500將于明年問世 印媒:薩德和F35都要過時了

  印度《歐亞時報》2020-12-01報導,俄羅斯計畫在明年推出隱形機殺手——S-500防空導彈系統,還能夠擊落低軌道衛星。
  S-500配備了增程型40N6導彈,能夠打擊155英里(約249公里)外的目標。並同時攔截10個飛行速度在每秒鐘4英里(約18.9馬赫)以上的彈道導彈彈頭。
  S-500能讓美國的愛國者導彈、薩德反導系統以及第五代隱形戰鬥機過時。
  回應
S500不會是想像中的好使,無人機群對他是機大的威脅
你也太轉俄羅斯了吧,人家那麼多科學家、那麼多年心血還當不了你大腦的一個回路?
當初S400、SU57也是那樣吹的。結果最近幾年的實戰證明:S400是瞎子,SU57是廢材~
也許你很能打,但你得先發現目標。如果看不清,有啥用?!
現在中國除了核潛艇、大運載火箭、戰略轟炸機少外,其它軍事技術絕大多數都早已超俄,這與中國最近10年電子技術的巨大進步是分不開的,我們現在對標的國家只有美國,超越美國就是世界第一。
  相關新聞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
納卡衝突給俄羅斯提了個醒!關鍵武器落後20年,根本沒能力應對
瞬間爆炸!亞公佈擊落阿無人機及一架AN-2飛機現場畫面
亞:阿軍在衝突中已損失173架無人機、16架直升機、18架戰機、521輛裝甲車和4個TOS火箭發射器,死傷5139人。
亞阿衝突大殺八方的土耳其無人機 曾被中國翼龍2吊打
2020-12-05 07:23:47
阿楨
俄媒:俄將部署新型超視距雷達 可發現隱身戰機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0-12-14報導,俄國防部表示:“近期俄超視距雷達系統的部署計畫擴大在南部和東部戰略空天方向上空域的監控能力。”“目前還在研究在北極超視距探測空中目標的可能性。”
  去年12月1日,在莫爾多瓦部署的首座“集裝箱”超視距雷達開始執行戰鬥值班。該雷達站能夠發現距俄羅斯邊界1500公里在東歐上空、部分西歐和北歐上空以及在數個中東國家上空的飛行器。這些雷達的運行基於從地球電離層反射無線電信號的原理。“集裝箱”可發現任何飛機、巡航導彈甚至高超音速飛行器。
  “集裝箱”超視距雷達可發現並跟蹤3000公里以內飛行的隱身飛機。
  回應
誤差估計至少上百公里
https://mil.news.sina.com.cn/2020-12-14/doc-iiznctke6383814.shtml
  相關新聞
美媒:S-300/鎧甲-S1被摧毀 俄宣稱S400比西方好 但連以色列軍機都不敢打
納卡衝突給俄羅斯提了個醒!關鍵武器落後20年,根本沒能力應對
瞬間爆炸!亞公佈擊落阿無人機及一架AN-2飛機現場畫面
亞:阿軍在衝突中已損失173架無人機、16架直升機、18架戰機、521輛裝甲車和4個TOS火箭發射器,死傷5139人。
亞阿衝突大殺八方的土耳其無人機 曾被中國翼龍2吊打
  回應
主因是俄在雷達電子和軍用電腦領域嚴重落後,軍用晶片和元器件依賴進口,甚至需要靠走私民用器件來替代,極端缺乏現代戰場條件下的電子對抗能力。防空導彈武器系統密集的發射管形同虛設。
2020-12-15 08:24:59
阿楨
2021-04-22第九屆世界雷達博覽會上,中國電科、中國電子展示了多種反隱身雷達。

當代的隱身戰機受限於技術和飛機固有物理特性,無法做到全頻段隱身在釐米波,毫米波等波段隱身性能較好,在米波,分米波等波段隱身效果較差。此外,當代隱身戰機物理尺寸大概一致,這導致同樣大小的隱身戰機會與部分UHF波段產生電諧振,產生大量電磁回波,從而失去隱身效果。中國電科的JY-26/YLC-8E同為利用UHF波段的三座標警戒雷達。
  124E被動式防空雷達,如果隱身戰機在空中打開了機載雷達或自衛干擾吊艙,發出的信號會被被動式雷達捕捉到,從而供後者進行定位。
  如果隱身戰機保持無線電靜默,那麼全球各個空域廣播、電視信號密集,在這樣的環境下,隱身戰機就好比是魚,電磁環境好比是水,魚從水裡遊過,無論如何都會產生漣漪。因此,想要捕捉到這個漣漪,就需要另一條技術路線“非協作雷達”。中國電科的DWL002無源探測系統,可通過接收隱身戰機反射民用調頻廣播信號時產生的微弱變化,實現對隱身戰機的探測、定位、跟蹤。因為使用的是調頻廣播和電視信號等民用外輻射源,所以叫非協同探測定位設備。
  打無人機、打炮彈、打低幔小
YLC-48是國內首個可擕式相控陣雷達,採用首創的圓形數位相控陣體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機動靈活等特點。該雷達具有強地雜波下高概率檢測“低、小、慢”目標的突出能力,可有效探測、跟蹤任意方位來襲的目標的能力。
  SLC-7雷達可以對付包括隱身戰機、常規固定翼飛機、直升飛機、無人機、巡航導彈、戰術導彈以及臨近空間目標等等多類型目標,被譽為“萬能雷達。此外,SLC-7還可定位火炮和火箭彈目標,用途之廣泛遠超其它許多同類雷達。
  除了電磁手段以為,各個廠商還展示了各種通過光電手段打擊低空目標的產品,部分產品已經達到世界先進水準。
https://www.guancha.cn/military-affairs/2021_04_24_588637_2.shtml
  相關新聞
我是總師——反隱身雷達總師 2018-03-18 CCTV財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OYTzz8NsVo
2021-04-25 07:41:11
阿楨
屢次秘密現身的F-117在鬼鬼祟祟地做什麼? 2021-08-02 新浪軍事

  F-117作為實際上第一款隱身機,有著極為科幻的棱形機身和複雜的幾何外形。也是美軍中少見的首飛不到30年就退役的作戰飛機。然而,自2008年退役以來,民間一直流傳著對F-117飛行的目擊報告。
  從性能上來說,F-117就不太可能是扮演蘇-57等戰機去進行空戰訓練。F-117通常上被人稱作隱身戰鬥機,可事實上沒有任何空戰能力,嚴格上來說是一款隱身轟炸機。過度追求雷達隱身和紅外能力下,裝備了兩台沒有加力燃燒室的F404發動機,最高速度僅0.9馬赫,比 B-52還慢。還有,F-117機翼的強度並不大,用不到6G的超載去和F-16玩近距離狗鬥未免有些開玩笑。此外, F-117座艙蓋上鍍膜,一個沒有光電探頭,座艙缺乏後向視野並且還是毛玻璃,推重比最大僅0.4的亞音速飛機,實在是不適合偽裝成蘇-57與其他飛機對練。更關鍵的是,美軍已經組建了擁有早期型F-35A的第65侵略者中隊作為假想敵。
  結合美軍近幾年開始加緊IRST系統的部署,這種推測或許有著更多的合理性。畢竟如果只是單純的測試雷達能否發現隱身飛機,那麼私人承包商的那些低慢小飛機甚至無人機會更有挑戰性。但是想測試高速飛行的同時滿足雷達紅外雙隱身飛機,那很可能只有F-117可以做到。而這或許也能解釋F-117為何不是高空突入,而是一反常態的進行超低空利用山谷掩護進行飛行,這樣能更好的模擬隱身轟炸機的對地攻擊航線或是隱身巡航導彈的飛行。

AESA與IRST在低可偵測度目標探測追蹤領域的應用 2020-04-15

現代戰機的主動相位陣列(AESA)能在50浬,甚至更遠的距離獲取並追蹤目標。然而,逐漸普及的低可偵測度/匿蹤技術能讓雷達的偵測/追蹤距離大幅減少約三分之一,其他電磁頻段的探測手段又再次受到重視,其中,紅外線搜索暨追蹤((InfraRed Search&Track,IRST)系統以雷達替代方案之姿重新出現在世人面前。
2021-08-03 06:50:10
阿楨
2021珠海航展:中電科14所多型世界領先反隱身雷達公佈 2021-09-28

14所在本次航展主要亮點:一是更加體現體系化的整體解決方案的能力。二是更加注重體現攻防兼備的能力。觀察-確認-決策-打擊(OODA)作戰全流程,多維度展示攻防兼備的能力。三是更加體現應對新型作戰和新型威脅樣式的能力。
  14所在本次航展包括YLC-8E型UHF反隱身戒雷達、SLC-7型L波段、SLC-12型S波段、YLC-12型C波段 (可以舉高到18米,可解決無人機、巡航導彈等超低空目標的探測難題),它們覆蓋UHF、L、S、C等波段,具備全數位化、先進技術體制等四代雷達基本特徵,骨幹型號已經陸續採用氮化鎵技術,具備多方面的技戰術優勢:第一,通過多頻組合、優勢互補。雷達頻段越低(如YLC-8E),反隱身能力越強;頻段越高(如YLC-12),機動能力、跟蹤性能等越好。多頻組合可實現探測威力、探測精度、抗有源干擾、機動能力的最優組合。第二,多頻協同,高效探測。第三,動靜結合、高低搭配。依託YLC-8E和SLC-7的強探測能力,駐守重要區域或敏感方向,發揮SLC-12和YLC-12高機動性的優勢,靈活組合,實現補網、強網、拓網。若與海基、空基、天基雷達協同,融合戰區內多源資訊,可實現立體化的制空及攔截作戰。
  相關新聞
中國砸10 兆人民幣發展氮化鎵與碳化矽第三代半導體,台灣落後中國!
愛國者飛彈屹立不搖的關鍵:第一代半導體材料為矽、第二代為砷化鎵,第三代則碳化矽(SiC)及氮化鎵(GaN)尺寸小、高功率,散熱快,低雜訊、低耗電,其實神盾系統的SPY-6相位陣列雷達,在2010年即已先採。早期主動電子相位陣列雷達體積相當龐大,成本極高,但現已普遍用在戰機上,如F-22的AN/APG-77雷達、F-35的APG-81雷達,仍採用砷化鎵元件,美國目前如雷神等電子系統大廠,都開始將氮化鎵應用在相位陣列雷達上。
美國伯克3型驅逐艦氮化鎵雷達vs中國萬噸驅逐艦055砷化鎵 周子定(法輪功新唐人電視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GhumDPXkgM
氮化鎵讓055驅逐艦擁有當今威力最大的雷達 2016-06-10 騰訊

陸022艦在雷達中「隱形」? 外媒曝:反因此一目了然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 2021-09-27指出,在使用合成孔徑雷達(SAR)偵察衛星之下,中國的22型匿蹤飛彈快艇不僅無所遁形,更由於其獨特的外型設計,反而更容易被分析人員辨認。
  回應
匿蹤本來就是對雷達,火控雷達看不見,就沒法鎖定和引導飛彈射擊!
2021-09-29 09:18:23
阿楨
印媒:中國光學系統能探測300公里外的隱身飛機 2022-09-22

印度《歐亞時報》報導,四川九洲公司工程師團隊近日在中國期刊《紅外與雷射工程》,開發一種新型單光子雷射/紅外共孔徑主被動成像探測光學系統可以對285公里外的飛機進行紅外跟蹤探測,紅外光譜特徵可以清晰的識別出飛機的輪廓、發動機數量、姿態、距離等信息,除了被動接受紅外信號外,該系統還可以主動向目標發射雷射束,可以收集包括飛機窗戶數量在內的更多高價值信息。由於體積小,該光學系統可廣泛應用於車載、機載、星載等平台的偵查、預警以及制導。已經在-40℃-60℃環境下進行了極限測試,除此之外,中國科學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也開發出了一種遠程紅外搜索雷達,可以探測225公里外的飛機紅外信號,可以識別和跟蹤1000公里外的國際空間站。
雖然美F-22及F-35隱身戰機採用了包括噴塗鏡面反射金屬塗層在內的多種減少戰機紅外信號的措施,但是依然不能完全遮蔽隱身戰機所產生的熱量。另外,紅外跟蹤與搜索系統(IRST)是被動接收紅外信號,而傳統的機載雷達在發現對手的同時也會暴露自身的大致位置。
美國《Flightglobal》網站顯示,中國殲-20的IRST能發現150公里外的B-2轟炸機的紅外信號,可在110公里外發現F-22,是目前世界上最為先進的IRST。新型光學系統可以在近300公里外探測。
由於紅外波在光譜中的能量相對較低,很容易迅速被大氣層吸收,不過中國工程師開發了一種單光子探測技術,進行計數和相關處理。對於快速移動的戰機目標,紅外搜索雷達需要長時間掃描,以獲取遠距微弱紅外圖像,中國在系統內部安裝一套特質的光學鏡頭,通過精確自動調整光束的方向來消除目標的模糊狀態,可以在幾秒鐘內掃描速度比目前使用的大多數紅外雷達更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u8elIFIrzw
2022-09-22 08:14:43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