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1 05:58:48| 人氣19,454| 回應554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中國電影史》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部《中國電影史》(台灣商務,1972)從何談起?要不是找《西洋鏡》(中影出片-部以中國首部自拍紀錄片「定軍山」為背景的電影)的相關史料,誰還去讀杜雲之的老電影史(杜另有《中華民國電影史》,文建會,1988。但不知何故,一般人少參考杜著,反而多參考大陸上世紀60年代程季華、李少白、邢祖文先生等編著的《中國電影發展史》。)

查的結果,《西洋鏡》與電影史實差很多,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景豐主動指導攝影師劉仲倫、拍攝京劇譚派始祖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p.6,成了相反的任阻劉玩「影戲」。

電影那能依史實來拍,當然得增添一些師徒、父子、新舊、中外尤其男女衝突的情節。就好比兩岸三地的《中國電影史》免不了受到政治意識形態的影響。

那是以前,像「新近出版的、在中國當代電影史研究領域惟一一本被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的《中國當代電影發展史》(文化藝術出版社)就首次打破地域的局限,不再拘泥於行政區域劃分的視野,將內地、香港、臺灣統而觀之,探討在相同的文化傳統中,由於不同的社會政治經濟結構所產生的相同題材、相同類型的電影藝術作品所呈現的不同的表現內容和表現方式。

首次提出了新中國電影史六個歷史時期的劃分,即歷史的時代、國家的時代、政治的時代、藝術的時代、市場的時代和產業的時代。將中國當代電影分為了時政、都市、農村、軍事、戲曲、驚險、武俠、古裝、歷史、傳奇、兒童等部分。」(中華讀書報記者 陳香 2007-02-21)

對「獨史」而言,連以下仍是『統派電影史觀』:「李道新教授新著北京大學2005出版的『中國電影文化史』,不同於以往中國出版的影史,而是以100年(1905-2004)中國電影發展史為觀照對象,首次整合中國內地、台灣和香港電影的整體面貌,深入闡發中國電影的精神走向及其文化蘊涵。按中國電影文化發展的總體脈絡,將中國電影文化史劃分為早年的道德圖景(1905-1932)、亂世的民族影像(1932-1949)、分立的家國夢想(1949-1979)與整合的文化闡發(1979-2004)四個具有特定文化內蘊的歷史時段;並在具體的歷史陳述中,把握住各時段具有特定文化內蘊的電影作者、電影文本或電影類型,進行較為細緻的分析和研究。該書已超越一般的電影美學史、電影類型史和電影政治史。

作者李道新教授寫史有寬闊胸襟與視野,突破以往國共間諸多成見,超越了多位前輩的史觀,例如他將中共一直打壓的台灣人何非光的抗戰電影的成就,在書中第二篇第七章完整的呈現,而且列入目錄中一目了然。」(黃仁『北京「中國電影文化史」開拓影史新視野』)
中國電影>百度百科
 
早期中國電影(1931年以前)

  中國電影事業發端于20世紀初。1905年,中國人嘗試拍攝了電影,主持人是北京豐泰照相館創辦人任景豐,由該館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攝影師,拍攝了由中國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主演的《定軍山》片斷,這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戲曲片,也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13年張石川約請鄭正秋組織經營新民公司,承包了美國人經營的亞細亞影戲公司的編劇、導演、雇用演員和攝制影片的全部工作,並于同年由鄭正秋編劇,聯合張石川導演了中國第一部有故事情節的短片《難夫難妻》。影片以諷嘲的筆觸批判了封建婚姻制度的不合理;片長4本,1913年9月底在上海首次放映。1913年,在香港的黎民偉利用劇社的文明戲布景和演員,以華美影片公司名義拍攝了短片《莊子試妻》,長片2本,由黎民偉自己編劇,並反串扮演女主角莊子之妻。黎民偉的妻子嚴珊珊扮演的使女一角,她是中國影片中出現的第一位女演員。1917年上海商務印書館拍攝時事短片。次年成立活動影戲部,此後拍攝了兩部中國最早的長故事片《閻瑞生》和《紅粉骷髏》。1922年 ,張石川與鄭正秋 、周劍雲等組織明星影片公司,1923年完成由鄭正秋編劇、張石川導演的《孤兒救祖記》,影片嚴肅地涉及了當時的社會實際,表現手法具有較濃的生活氣息,演技自然、親切、樸素。與此同時,出現了大中華百合影片公司、神州影片公司、長城畫片公司、民新影片公司等一批較具規模的影片公司。邵醉翁兄弟于1925年創辦天一影片公司,首先取材于民間故事,拍攝一批古裝片,並在上海掀起拍攝古裝片的熱潮 ,還以此立足于南洋市場 。1925~1927年間,上海先後成立140家中小型電影公司;廣州、北平(今北京)、天津等城市亦拍攝影片。1928年明星公司開拍《火燒紅蓮寺》後又形成一股武俠片熱潮。此後的4年間上海各公司拍攝了400多部故事片,其中一大半是“火燒”、“武俠”、“神怪”之類光怪陸離、粗制濫造影片。1928年,民新、大中華百合等影片公司組合成聯華影業公司,先後拍攝了《戀愛與義務》、《恒娘》、《桃花泣血記》等片。1930年,明星影片公司和友聯影片公司試制成功蠟盤發音有聲影片《歌女紅牡丹》和《虞美人》。1931年華光片上有聲電影公司在日本完成中國第一部片上發音影片《雨過天晴》。到1935年,中國完成了從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過渡。
左翼電影運動(1931~1937)

  1930年後,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先後于上海成立了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九一八、一二八事變後,上海的抗日戰爭爆發,電影界的有識之士深感時代需要反映現實的影片。1932年5月,明星影片公司聘請黃子布(夏衍)、鄭君平(鄭伯奇)、錢謙吾(阿英)擔任編劇顧問,與鄭正秋、洪深等一起組成編劇委員會。1933年3月中國共産黨的電影小組成立,由夏衍任組長,成員有錢杏邨、司徒慧敏、王塵無和石淩鶴。電影小組的成立推動了明星、藝華、聯華等影片公司的電影創作,也影響了天一和其他小公司的電影創作。當年生産了《狂流》、《都會的早晨》、《春蠶》、《姊妹花》、《民族生存》、《三個摩登女性》、《小玩意》等一批優秀影片,左翼電影運動取得輝煌成就。國民黨統治當局在開展對中國革命根據地第五次軍事“圍剿”的同時,加強了對革命文化的“圍剿”。針對這種更爲尖銳、複雜的形勢,左翼電影工作者進行更加隱蔽的鬥爭,創作出《漁光曲》、《新女性》、《大路》、《神女》、《生之哀歌》、《逃亡》等有影響的片目 ,與此同時 ,左翼電影工作者還開辟了新的制片陣地——電通影片公司,拍攝了《桃李劫》、《風雲兒女》等優秀影片。這個時期還創作一批優秀電影歌曲,如影片《大路》裏的《大路歌》和《開路先鋒歌》,《桃李劫》裏的《畢業歌》和《風雲兒女》裏的《義勇軍進行曲》等,隨著影片的放映,産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中國共産黨領導的一二九運動將全國人民愛國運動推向一個新高潮,上海電影界爲適應新的形勢,建立起電影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繼“國防文學”口號提出後,1936年2月,“國防電影”作爲電影創作口號也被提出。1936~1937年7月,上海各電影公司拍攝出一批不同題材樣式和內容的國防電影,有《生死同心》、《壓歲錢》、《十字街頭》、《馬路天使》、《迷途的羔羊》、《狼山喋血記》、《壯志淩雲》、《青年進行曲》等影片。
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1937~1945)

  在國民黨統治區,1938年,周恩來代表中國共産黨參加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的領導工作,直接地推動了抗戰電影的發展。中國電影制片廠在政治部三廳領導下,由陽翰笙擔任編導委員會主任委員,迅速投入抗戰電影的攝制及其他工作。先後在武漢、重慶拍攝了《保衛我們的土地》、《八百壯士》、《勝利進行曲》、《青年中國》、《塞上風雲》、《還我故鄉》、《警魂歌》等表現軍民英勇抗戰的影片,以及《民族萬歲》等新聞紀錄片。國民黨直接領導的中央電影攝影場和1935年成立于太原的西北影業公司也拍攝了宣傳抗日的故事片和新聞紀錄片。
  香港到1937年6月底爲止,成立了南洋、大觀等50多家拍攝粵語片的電影公司。隨著抗日戰爭爆發,香港愛國電影工作者拍攝了抗戰題材的影片。
  從1937年11月中國軍隊撤離上海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帝國主義軍隊進入上海租界爲止,上海被稱爲“孤島”時期。這一時期,1938年有新華、藝華、國華等私營電影公司拍攝影片。隨著新華攝制的影片《木蘭從軍》上映後的賣座,形成了古裝片拍攝浪潮。1941年,時裝片取代古裝片,新華、藝華、國華、金星等10幾家影片公司,出品80多部影片,時裝片有60部。萬籟鳴、萬古蟾(見萬氏兄弟)繪制完成的動畫片《鐵扇公主》是中國第一部較長的動畫片。
  在日本占領區,日本帝國主義1937年8月21日在長春成立“滿洲映畫株式會社”(簡稱“滿映”)。後在北平(今北京)成立華北電影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于上海成立中華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僞將新華等幾家影片公司合並,成立中華聯合制片有限公司(簡稱中聯)。1943年5月12日將以上電影機構合並 ,成立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影)。中聯和華影在4年中拍攝近130部故事片,有宣揚所謂“中日親善”、“共存共榮”的《春江遺恨》等影片,爲迷惑中國觀衆,也拍攝了不少以戀愛爲中心的影片。
  在抗日根據地 ,1938年,在八路軍總政治部領導下,由延安電影團袁牧之擔任編導,吳印鹹、徐肖冰、吳本立擔任攝影 ,用僅有的兩部攝影機拍攝長紀錄片《延安與八路軍》。1942年又完成長紀錄片《生産與戰鬥結合起來》,以及一些反映當時延安重大社會政治生活的新聞片。還建立一個放映隊,在陝甘寧邊區、晉綏邊區前線一帶放映電影。新四軍淮北根據地于1942年購得16毫米攝影機 ,拍攝了有關新四軍生活的影片素材,1946年剪接完成長紀錄片《新四軍的部隊生活》。
解放戰爭時期的中國電影(1945~1949)

  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宣傳部和國防部分別接管了上海、北平、長春、南京等地的電影産業。在中國共産黨地下組織的領導下,一部分革命和愛國的電影工作者進入由中央電影攝影場改組的中央電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電)各廠,利用國民黨的電影基地,拍攝進步影片;另一部分參加進步電影的基本陣地昆侖影業公司,對文華、國泰、大同等民營影片公司也采取團結、支持、爭取和協作的方針,使之拍出進步影片。這樣,在1946~1949年間拍攝了《一江春水向東流》、《萬家燈火》、《烏鴉與麻雀》、《松花江上》、《夜店》、《還鄉日記》、《遙遠的愛》、《幸福狂想曲》、《小城之春》等優秀影片。這一時期上海共有20多家小電影公司,拍攝了約40部影片,其中大部分渲染謀殺、間諜、偵探、心理變態或描寫所謂家庭愛情糾葛等。
  在解放區,1946年成立延安電影制片廠 。1947年以該廠部分人員爲基礎,組成西北電影工學隊前往東北。1946年10月在晉察冀軍區成立華北電影隊。1946年長春解放後,中共中央東北局指派舒群、田方等人接管“滿映”。1946年10月成立東北電影制片廠(簡稱東影),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完成17輯大型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以及木偶片《皇帝夢》、科教片《預防鼠疫》、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動畫片《甕中捉鼈》、翻譯片《普通一兵》。1949年4月,東影遷回長春,1955年改爲長春電影制片廠。北平、上海解放後,在北平、上海軍事管制委員會領導下,接管了在北平、上海的國民黨制片機構,分別成立北平電影制片廠(後改爲北京電影制片廠)和上海電影制片廠。1949年4月,成立中央電影事業管理局,擔負領導全國電影工作的任務。
新中國電影事業(1949年以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 ,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進入一個新時期。50年代初期,上海原各私營電影制片廠聯合組建爲公私合營的上海聯合電影制片廠,于1953年並入上海電影制片廠。這樣,故事片的生産完全由長春、北京、上海3家國營廠承擔。爲了培養人才,上海、北京先後成立電影學校,北京的電影學校後成爲中國唯一的高等電影專業學府——北京電影學院。與此同時,成立了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籌建了保定電影膠片廠,南京、哈爾濱、上海都建立了電影機械廠,以及八一電影機械廠和北京電影洗印廠等電影工業企業。新中國電影從1949年制作第一部以工人階級作爲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橋》開始,在很短的時間,拍攝了《白毛女》、《鋼鐵戰士》、《上饒集中營》、《新兒女英雄傳》、《翠崗紅旗》、《我這一輩子》、《腐蝕》等優秀故事片 ,以及新聞紀錄片《百萬雄師過大江》、《紅旗漫卷西風》等。但是,由于在電影創作指導思想方面過分強調電影的政治宣傳作用,造成題材單一的傾向。對《武訓傳》等影片的批判,挫傷了部分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導致了創作拘謹、産量下降。1953年,爲了改變這種局面,有關領導提出改進領導方法,鼓勵藝術家發揮各自長處,從各方面反映革命的曆史和現實。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爲了貫徹這一方針,電影局從指導思想、領導、體制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取得積極成果,故事片生産由1951年年産10多部逐漸增加到1957年年産40多部,1957年文化部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一次優秀影片評獎 ,獎勵了1949~1955年攝制的《南征北戰》、《智取華山》、《渡江偵察記》、《雞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時珍》、《神筆》(美術片)、《淡水養魚》(科教片)等69部優秀影片。1957年,隨著反右派鬥爭的擴大化,對一些影片和藝術家也進行了錯誤的批判。1958年又拍攝了許多報道性宣傳大躍進中某些虛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幹擾了電影的創作。不久,中央逐步糾正了大躍進中“左”的錯誤,周恩來對電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質量的要求,促使中國電影事業在1959年形成一個繁榮時期,拍攝了《林則徐》、《聶耳》、《萬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鋪子》、《老兵新傳》、《五朵金花》等題材風格多樣、在思想與藝術上達到了較高統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傾運動中,電影界又批判所謂的資産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加之三年自然災害,膠片、器材等嚴重短缺,電影生産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傳部重申堅決貫徹雙百方針,糾正了違背藝術規律,對文藝創作進行簡單粗暴的批評幹預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藝工作和電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條例。使60年代初期的電影走入正軌,到1965年,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二個電影創作高潮,生産了《甲午風雲》、《革命家庭》、《紅旗譜》、《舞臺姐妹》、《小兵張嘎》、《英雄兒女》、《農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楊門女將》等優秀影片,以及優秀美術片《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與此同時,電影放映單位從1949年的400多個發展到1965年的20363個 。到1965年爲止,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共發行1213部長短影片。中國自己的電影工業也已具備相當規模 ,可以生産洗印、錄音、攝影、放映機等各種設備、器材,並基本達到自給。但在1966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電影界百花凋零,萬馬齊喑。
  粉碎四人幫後,電影事業獲得發展。1979年10月鄧小平 代表黨中央肯定了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藝路線基本是正確的,總結了曆史的經驗教訓,糾正了過去提出的“文藝服從政治 、文藝從屬政治”的偏頗提法 ,重申執行雙百方針。1977年電影生産開始複蘇,1980~1984年平均年産量達120部左右,每年觀衆人次平均在250億左右,中國電影進入一個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其主要特點 :①堅持和發展革命的現實主義道路,堅決執行雙百方針,題材廣泛,反映生活中各類矛盾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如《天雲山傳奇》、《喜盈門》、《人到中年》 、《高山下的花環》 、《血,總是熱的》、《傷逝》、《駱駝祥子》等影片。②尊重藝術的客觀規律,創造出各種真實生動的銀幕形象,塑造了各類不同的典型性格。如《南昌起義》、《西安事變》、《廖仲愷》等影片對革命領導人進行了多角度的刻畫,對蔣介石等曆史人物能實事求是地按照曆史本來面目表現。③在風格與樣式上趨于多樣化。由于題材領域的擴展,使藝術家們可以自由地發揮自己的才能和特長,探索自己最適宜的風格、樣式,表現最完美的內容。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一批中青年編導拍攝了一批有一定實驗意義的探索性影片,如《黃土地》、《青春祭》、《良家婦女》、《黑炮事件》、《獵場劄撒》、《老井》、《紅高粱》、《秋菊打官司》、《香魂女》、《霸王別姬》等。在電影創作繁榮的同時,電影理論研究也空前活躍,並在相當多的創作人員中發生影響。
  中國美術片從形式到內容都極富有民族風格和特色。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美術片是中國影片在國際上獲獎最多的一個片種。新聞紀錄片已向縱深發展,充分利用豐富的資料,系統地編輯一些重要的文獻片,並對群衆普遍關心的問題與重要事件進行綜合報道、專題報道;還注意表現人物和人物的精神世界,抓住真人真事中豐富的細節,以情動人。科教片也有新發展。電影廠在原有的基礎上陸續增建八一電影制片廠、兒童電影制片廠、珠江電影制片廠、西安電影制片廠、峨嵋電影制片廠、瀟湘電影制片廠、內蒙古電影制片廠、天山電影制片廠、福建電影制片廠、廣西電影制片廠、青年電影制片廠、深圳影業公司、雲南電影制片廠13個主要生産故事片的電影制片廠和中央新聞紀錄電影制片廠、北京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上海科學教育電影制片廠、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上海電影譯制廠和中國農業電影制片廠。1958年在北京建立了中國電影資料館,1989年在該館基礎上建立了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並創辦《當代電影》和《電影信息報》。電影工業和科研方面都有相當大的發展。國産電影器材已基本上可以解決放映和制片需要,還研制成功立體電影、環幕電影等 。全國放映單位已達14萬之多,比1949年增長了350倍。1960年成立中國電影工作者協會,1979年改組爲中國電影家協會,頒發電影金雞獎;影協下設中國電影出版社;還編輯出版《大衆電影》,舉辦電影百花獎評選活動 。自1980年起每年由文化部(1986年起改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上年度的優秀影片頒發政府獎。中國電影發展的關鍵在于提高質量,開拓新的題材和體裁,繼承和發揚中國電影的優秀傳統,借鑒外國影片的經驗,創作出既有中國特色、民族風格又有國際水平的影片。

2008年中國電影發展狀況

  2008年共有44部影片出口到61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票房收入總計超過2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其中《功夫之王》取得6.7億元、《赤壁》1.936億元、《長江7號》1.497億元。研究制訂了《廣播影視服務貿易中長期發展規劃》,積極協調商務部,對36家重點企業和39個重點項目從信用保險、資金獎勵等方面予以支持。繼續牽頭組織國內影視機構聯合參加戛納國際影視節展,重點加強海外營銷和宣傳推廣力度。2008年各影視機構僅通過參加國際影視節展,出口額已經達到近千萬美元。
  對外交流合作程度不斷加深。2008年共有270部次影片參加116個國際電影節,其中有39部影片在23個國際電影節上獲得68個獎項。在日本國際電影節期間舉辦的“2008東京中國電影展”上,日本首相麻生太郎會見了中國代表團並全程觀看了中國影片《赤壁》。主辦了中國-東盟廣播電視高峰論壇,發表了推動中國與東盟廣播電視領域更深入廣泛合作的《北京聲明》。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交流合作,培訓了80多個發展中國家的300多名廣播影視從業人員。抓住奧運契機,加強了與境外主流媒體的交流合作。
[編輯本段]中國電影著名導演
  ■第一代導演:他們是中國民族電影的拓荒者,他們主要活動在二十年代,他們的成就有人主要表現爲無聲默片,代表人物如:張石川、鄭正秋、但杜宇、楊小仲、邵醉翁等
  ■第二代導演:他們是第一代導演的學生輩,他們主要活動在三四十年代的有聲電影時代,他們善于表現表現較爲深刻的社會問題,表達自己對社會的深思,創造了三四十年代中國電影的新成就。代表人物如:程步高、沈西苓、蔡楚生、史東山、費穆、孫瑜等
  ■第三代導演:他們與第二代導演是師生關系,他們主要成就應該在五六十年代,代表了新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他們的電影有著極強的政治性,表現對新中國的態度,代表人物如:成蔭、謝鐵驪、水華、崔嵬、淩子風、謝晉、王炎等
  ■第四代導演:他們大多數畢業于文革之前的北京電影學院,但是他們的電影生涯是從文革之後開始的,他們是正宗的科班出身,他們的電影有極強的政治型和散文詩化的特點。代表人物如:謝飛、鄭洞天、張暖忻、黃蜀芹、吳貽弓、吳天明、張暖忻、黃健中、滕文驥等
  ■第五代導演:他們是1982年北京電影學院的畢業的本科生。他們的電影事業沒有受到文革的影響,但是經曆過文革對他們的電影産生了很深的影響。他們運用新的電影語言來表達自己與社會的關系,以及對國家、民族的命運進行探索。代表人物如:陳凱歌、張藝謀、吳子牛、田壯壯、黃建新等
  ■第六代導演:一般指生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至七十年代中後期,在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進入北京電影學院、中央戲劇學院等高等院校,接受過正規影視教育的青年導演,其中還有一部分熱愛電影的自由職業者。代表導演包括張元、王小帥、婁燁、路學長、管虎、賈樟柯、王一持、李欣、寧浩等。
  注:關于中國電影導演的分代,是一項從電影史學衍生到社會中的運動,當下許多導演反對這種分代,尤其是第五代以及其後的導演們對此更是十分反感。
http://baike.baidu.com/view/125697.html?tp=0_11
 
《阿凡達》的啟示:"大電影"產業戰略是發展方向2010年01月29日 光明日報   
 
    電影《阿凡達》在中國各大城市上映迅速攪熱了寒冬中的電影市場。影院IMAX-3D版電影票一票難求,影迷為購票冒著嚴寒通宵排隊,有人調侃其難度堪比春運期間購買火車票……截至1月27日票房統計顯示:《阿凡達》全國票房已達7億多人民幣。作為文化現象,《阿凡達》引發了業內人士的深入思考——  3D、數位、巨幕構築奇幻吸引觀眾重返影院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新聞發言人翁立稱:《阿凡達》最大的成功之處在於:它用3D、數位特技、巨型銀幕構築的強烈視聽衝擊,讓觀眾重返影院。
    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克指出,《阿凡達》開創了一種由3D、數位特技和巨幕三大要素構成的新美學,這種美感在銀幕上呈現出觀眾前所未見的新奇,這種視聽震撼在現實中見不到,在普通電影裏也見不到,從而它強烈地吸引觀眾。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副局長張宏森分析說:《阿凡達》讓我們看到,內容是核心,外在形式有時候也能成為影片生命力的強大支撐。電影作為一種特殊文化產品,要與其他文化產品拉開距離,必須尋求其獨特的優勢。《阿凡達》充分利用了最新的電影工業和電影科技成果,強化電影在巨大銀幕和影院集體觀賞過程中的儀式感。這促使我們思考,在巨大的銀幕面前,中國電影人應該為觀眾創造出什麼樣的影像?
    在對影院觀眾的採訪中,記者發現,觀眾對影片《阿凡達》普遍認可的首先是電腦特效帶來的全新觀影體驗,而這種視覺奇觀是家中小螢幕無法給予的效果。無疑,《阿凡達》將對人們的娛樂方式、文化觀念以及電影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意義。
    先進技術被賦予生命意義才能感動觀眾
    中央戲劇學院教授路海波指出:“電影技術不是單純的技術,而是影片實現情感表達的手段。《阿凡達》除了奇觀以外,更打動我們的是其深沉的人文關懷、深刻的現實觀照和高遠的理想情懷。”
    《阿凡達》的故事情節並不複雜,甚至有點套路化:坐輪椅的主人公傑克來到潘多拉星球,逐漸被納美人的部落接受,並與公主相戀,最後為了保衛家園,他帶領納美人與入侵的地球人展開殊死戰爭。這個簡單的故事在絢麗技術包裝之下呈現的依然是正義、和平、善良等為人們所熟知所認同的主流價值觀。
    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指出:《阿凡達》征服世界的不僅是3D,更多的是人文關懷,導演卡梅隆拍攝出了一部新世紀的《星球大戰》,但並非是與外星人為敵,而旨在表現生態和諧、宇宙和諧、人類和諧。
    《電影藝術》主編吳冠平認為:《阿凡達》的故事雖然簡單,但卻附著了豐富的現實意味。觀眾從中可以聯想到環境、氣候、戰爭、基因轉化等眾多人類面臨的問題。電影學院教授陳曉雲對此非常認同,她說,《阿凡達》技術手段複雜,故事情節簡單,但是傳達的理念很現實很清晰,可以說這部電影找到了和當代觀眾恰當的對話方式。
    大電影產業戰略是發展方向
    目前中國電影產業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全國範圍內院線制改革、城市影院建設和新技術推廣的豐碩成果,是《阿凡達》熱映的前提條件。
    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研究員指出:《阿凡達》的影響不僅限于電影領域,它對當下整體文化產業的發展都有所啟示,如電影產業與遊戲產業的關聯,包括遊戲在內的後電影產品開發等。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認為:美國電影是有整套市場策略的,在《阿凡達》上映之前就設立好了諸多議題,如環保,人類危機等,這使影片的宣傳正面、有效、到位。
    中國電影評論協會秘書長張衛指出:世界優秀電影都具備“模組”和系列電影戰略的概念。“所謂‘模組’,不是單純的一部電影,而是在一個基本故事的基礎上,衍生出前傳和後傳使之成為系列,如好萊塢的《變形金剛》系列、《哈裏波特》系列等,這些影片借助成功的系列宣傳和市場運作,形成了固定的觀眾群體,這也是中國電影值得借鑒的。”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當代電影》主編張建勇分析說,電影是工業技術和藝術創新的結合。在產業化的前提下,中國電影應該加強技術方面的積極應對。《阿凡達》的幕後團隊兩千多人,其中八百多人是電腦工程師。我們國家的數字電影技術,除了華龍公司還有幾家民營公司,但較為零散。今天中國的技術環境雖具備了一定基礎和條件,但仍需要規模化、專業化。
    多數專家認為:《阿凡達》讓人們看到了技術帶來的無限可能性,告訴我們電影可以這樣拍,但這絕不意味著電影必須這樣拍,《阿凡達》只是諸多電影形態中的一種,它帶給中國電影的啟示首先應該是大電影產業戰略的成功部署,這也是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
    國產電影不必妄自菲薄
    “中國電影人應該增強自信,沒有必要因一部《阿凡達》而妄自菲薄”,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導演尹力說。人們走進影院,在感受超越日常經驗的視覺震撼以外,仍然需要屬於這個時代、表達當下的電影作品。
    面對《阿凡達》,中國導演在自覺更新知識與觀念的同時,更要堅持文化責任感。電影導演陳國星認為,電影不能止步于影像的絢麗和賞心悅目來滿足觀眾,老老實實講故事、弘揚主流價值觀始終是優秀電影與電影產業發展的生命力。
    事實上,中國電影從未放棄努力創新的意識。2009年上海電影節期間,馮小剛就與美國製作公司簽署了關於3D技術合作協議,其執導的影片《唐山大地震》在拍攝期間就為3D技術留下了空間。從目前製作成功的樣片看,技術水準和藝術水準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準;幾年來,中國的3D甚至4D短片也取得了突出進步,已經為市場培育了一批觀眾;中國電影人在“走出去”合作製片的同時,也依託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基地先進的設備將世界高端技術人才請進來,在他們的指導和監製下,實現軟體升級和技術革命。據了解,目前在國家廣電總局立項的3D、4D電影項目就有20多個:《大鬧天宮》、《天女散花》、《飛天》、《牛郎織女》等影片都將在高科技製造的夢幻空間中呈現中國傳統神話。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又公佈了《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從政策層面為電影產業注入了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原動力,這也讓中國電影人歡欣鼓舞。在採訪中,中國電影人們紛紛表示:中國人會更加鍾愛自己的作品,而堅強的後盾是中國13億觀眾。而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開發將為中國電影延展更為廣闊的空間,只要中國藝術家潛心創造,中國電影一定會擁有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徐晶慧)
http://big5.ce.cn/kjwh/ylmb/ylpl/201001/29/t20100129_20889008.shtml
 
中國電影產業逆風而上 離“好萊塢”還有多遠? 2009年06月25日 來源:經濟半小時   
 
    6月13日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拉開序幕,壯觀的場面與國際金融與經濟市場蕭條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但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唐麗君稱,現在中國的電影跟美國相比有很大的距離,我們要潛心研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電影的潛力到底在哪裏。
    孫儷稱,對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顯得很有信心,中國在金融危機底下,電影業還可以蓬勃向上;胡軍告訴記者,電影的制作上面而言還不是一個特別正規化的,從手段上而言,還沒有一種保障,大家還都一直在摸索的過程當中。
    2009年盛夏開始,一場電影大戰在中國拉開了序幕,和成熟的好萊塢模式相比,除了題材單一、投入不夠外,創新不足、沒有影片產品的後續開發也是制約電影業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採訪時記者了解到,在美國拍電影的投入主要的都是依靠金融融資,其基本收益可以達到30%左右。
    世界銀行本周公布最新報告,對200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1.7%下調到了-2.9%,2010年的增長由之前的2.3%下調至2%。經濟衰退的陰影之下,很多行業都陷入困境。但是,有一個行業卻在這次金融風暴中,不僅沒有受到拖累,反而逆風而上,這就是電影業。

    電影業在這次金融風暴中不僅沒有受到拖累反而逆風而上
 
    2009年盛夏開始,一場電影大戰在中國拉開了序幕,先是《星際迷航》、《終結者2018》搶灘登陸,後是《變形金剛2》、《哈利波特》緊隨其上。8月13日,國產第一部科幻大片《機器俠》也將閃亮登場。
    那麼今年暑期電影為什麼會如此火爆呢?我們在這裏首先認識一個新名詞--"口紅效應"。這是一種有趣的經濟現象。在美國,人們認為口紅是一種比較廉價的消費品,所以每當在經濟不景氣時,口紅的銷量反而會直線上升。這種"口紅效應"被引用到電影業,人們需要更多娛樂方式用來解壓,于是電影院在危機到來的時候,成了人們最好的去處。
    上海影城副總經理呂家正:"電影作為娛樂產業來講,精神上的一個支柱,我覺得在金融危機面前可能它是一個勝者,而不是敗者。"
    美國電影一直是"口紅效應"的受益者之一,20世紀二三十年代經濟危機時期,造就了好萊塢電影的騰飛;而韓國電影也是經過1998年金融海嘯的洗禮而迅速發展的。"口紅效應"同時在我國電影業顯現。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任仲倫:"我們連續五年都是增長30%,這對許多行業來講,特別是對處在金融危機大的背景之下,許多行業並不景氣,許多行業的增長速度就放慢,中國電影產業卻以一種令人注目的速度發展。"
    經濟寒冬之中,電影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可以暫時擺脫煩惱的虛擬空間,而且同樣是消閒娛樂,相對度假旅遊的高昂花費,電影票的價格總比機票門票便宜了許多,很適合人們縮水的錢包。這就是對口紅效應的經濟解讀。那麼,這種效應在當下的中國電影市場是否存在?就在國際影片紛紛爭奪暑期強檔的時候,具有國際水準的上海電影節也開幕了。
    6月13日,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拉開了序幕,壯觀的場面與國際金融與經濟市場蕭條的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屆奧斯卡獲獎影片《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導演丹尼.博爾、章子怡、范冰冰等國際影星,在紅地毯上大秀風採。與現場的熱鬧相比,演員孫儷在開心之余,對目前國內的電影市場顯得很有信心。
    演員孫儷:"看到那麼多人去走紅地毯,從來沒有過,我就問,怎麼有那麼多朋友來,就覺得很開心,然後他們說,中國在金融危機底下,據說我也不知道,說票房是60%的在上漲,大家都經濟蕭條,一會兒在手機報上或報紙上看到這個企業倒閉,那個又破產,就中國的電影業還可以蓬勃向上。"
    演員甘薇:"我希望這次金融危機能成就我們中國的電影。"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開幕的第二天,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在各個場館展開,研討會、洽談會,新聞發布會、電影項目創投會以及影片推介會風起雲涌。
    盛大文學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侯小強:"我們自己的作者有總共30多萬名,那麼其中1萬名作者的全版權在我們這,那麼我們也希望給他們找到一個平臺,把他們擁有全版權的故事推銷出去。"
    與此同時,上海各大影院成了本次電影節的第二個海洋,在電影節還沒有開幕的時候,影片放映時間的介紹剛剛登出,觀眾上座率的記錄不斷刷新。
    上海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唐麗君:"大概在電影節開始前的一周,我們的觀眾數,我們說上座率,觀眾數已經達到了15萬人次,我估計到這屆電影節結束以後的比去年增加40%是沒有問題的。"
    電影節組委會辦公室裏更是熱鬧非凡,由于國外參展影片的劇增,上海11所高校抽調的1200多名志願者參與其中,承擔了影片譯制和大會服務等工作。
    上海電影節組委會國際聯絡一部副主任沈旸:"我們參賽的影片今年是有一個量的突破,總共有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1295部影片,你說這個突破跟去年相比這個量的遞增是非常快的,去年的話是1000多部,今年將近要達到2000部左右,長篇和短篇。"
    近幾年,中國電影呈迅猛發展勢頭,從2001年國產影片數量的88部,上升的2008年的406部,票房收入從2003年的9.5億上升到2008年的43.41億元。其中2008年的票房收入比2007年增加了10億元之多。
 
缺乏創意、資金不足,成為制約中國電影發展的兩大難題
 
    中國電影產業走過了七個高速發展的年頭,中國電影產量目前已經進入世界前三位,中國的電影總票房在去年首次進入世界前十位。但是在採訪中,我們也發現,在這些輝煌的數字背後,很多國產影片從拍攝的那天起,就注定做著賠錢的買賣。
    2008年我國國產影片共計406部,如果每部影片平均按3000萬元的投資計算,共計需要121億8000萬元,但是我們卻只拿回了43億元的票房,僅佔總投入的1/3。也就是說,我們在闖入世界前三的同時,我國電影真的能賺錢的並不多。
    樂施鎮偉影視制作公司總經理卓順國:"電影界人基本的一個共識,比如我拍了100部影片,大約就有70部影片左右,就要賠錢,或者不賺錢。"
    卓順國,浙江樂施鎮偉傳媒公司總經理,擔任過多部影視作品的制片、策劃和發行。
    記者:"投一次,虧損一次,虧本一次,再拍一個片子,再虧本一次,那下次的資金就沒地方找了。"
    卓順國:"那也是自然淘汰。"
    記者:"淘汰率極高碼?"
    卓順國:"我可能在影視公司做的時間還算比較長的,比如十年以前的朋友做影視的,現在見到的沒有幾個了,可能一般的影視公司也許兩三年,三四年就換了一批。"
    記者:"拍一部或者頂多拍上兩部片子就解散了。"
    卓順國:"比比皆是。"
    有人說,國產影片10部票房,抵不上好萊塢的一部,其差距顯而易見,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創意差,題材單一。很多影片既不叫好更不叫座。
    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唐麗君:"我覺得如果我們不注重原創力量,不注重類型化電影的發展,以及一個國際市場的研究,我覺得中國的電影要發展,可能還會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不僅是創意,在電影的投入上,我們同樣遇到了問題。華誼兄弟傳媒公司目前是我國幾大制作商之一,每年拍攝的影片4-5部,很多國內叫好的影視劇作品都是出自這家公司。
    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中磊:"這個投資量還是比較大的,4到5部差不多,也要2個億到3個億。"
    採訪時記者發現,我國影視業除中影集團、上影集團等幾個大型國有企業之外,民營影視制作公司成了市場的主角。由于電影需要大投入,承擔市場主角的民營公司,不得已的情況下只有四處融資,大拼盤式的制作模式。融資的時間遠遠大于對一部作品創作的時間,這也是目前好電影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演員胡軍:"比如說從編劇,然後開始有這個項目的確立,然後一步一步的應該是走向正規,大家現在都在碰頭,碰一下,你投嗎,就這種感覺,我覺得很多東西我們也在談這些事情,電影的制作上面而言我覺得還不是一個特別正規化的,就是從手段上而言,還沒有一種保障,大家都在摸索,還都一直在摸索的過程當中。"
    缺乏創意、資金不足,這是制約中國電影發展的兩大難題。其實,很多電影在開機之前,並不乏創意亮點,但苦于無米下鍋,只好就對劇情動手術,忍痛割愛。三刀兩刀,好好的劇本也拍不出好影片了。長此以往,投資方對電影投資的熱情也在急劇降溫,更加劇了資金難題。中國電影有沒有辦法走出這種惡性循環呢?再來了解一下。
    2006年底,中國電影投資出現了一個新動向,招商銀行首次為電影《集結號》進行了5000萬元無擔保授信,隨後,北京銀行與北京文化創意產業促進中心簽訂了以50億元授信為主要內容的合作協議,為華誼等業內口碑良好的公司提供貸款,電影業已經開始成為金融資本關注的領域。
    王中磊:"我印象王中軍在那個發布會上說的話現在真的實現了,王中軍說,我今天開心的事情,並不是說華誼拿到了這個錢,開心的是說銀行已經為我們這樣的企業開始(投資),他希望在很快的時間之內有很多這樣的公司可以拿到這樣的錢。"
    無論是實驗,還是一種嘗試,對于制作公司來說,金融機構的介入畢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當然金融機構也從中看到了回報。《集結號》、《非誠勿擾》《李米的猜想》、《功夫之王》共創下了7億元的票房業績。其中《非誠勿擾》以6000萬的投資拿回了3.4億的票房,創下中國電影最高的票房記錄。
    王中磊:"華誼確實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我跟中軍的這個公司貸第一筆款的時候,實際上是簽了除了正常的商業貸款手續之外,其實有兩個附加的叫就是那種擔保,其實是我們兩個的個人財產,包括我們兩個很多的信用的擔保,其實他們更多的是有點像一種實驗,就是說有點賭博。"
    採訪時記者了解到,在美國拍電影的投入主要的都是依靠金融融資,獨立制片公司只需要拿一個好劇本,創一個好團隊,在拿到市場的一部分訂單之後,求得保險公司為所拍電影進行擔保,金融機構在看到這些訂單和擔保之後開始投資,其基本收益可以達到30%左右。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任仲倫:"我們現在基本上就是沒有這樣一個預測合同,沒有這樣公司保單,我們更多的憑我們行業經驗,這是我們目前電影產業運行狀況在具體運行狀況的一個現狀。"
創新不足、沒有影片產品後續開發也是制約電影業發展的另一個原因
    對于電影制作人來說,票房收入不僅是衡量一部影片成敗的標準,也是衡量是否賺錢最直接的體現。和成熟的好萊塢模式相比,除了題材單一、投入不夠外,創新不足、沒有影片產品的後續開發也是制約電影業發展的另一個原因。
    第十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紅地毯上,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由卓順國擔任制片、香港導演劉鎮偉執導的我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機器俠》劇組精彩亮相。
    《機器俠》投資1000萬美金,講述的是一個發生在未來世界裏,機器人與人之間的愛情故事。從創意到創造,《機器俠》可以說完成了一個歷史性的跨越。
    演員孫儷:"它有一股韌勁,就除了有那種機器人的打鬥,它更多還有就是中國人特有的內心細膩的東西在裏面,就是機器人對人的那種愛情、感情的表達。"
    記者:"它會讓觀眾為一個機器人的愛情而感動嗎?"
    演員孫儷:"我覺得會為人和機器人的愛情會很感動,可能我相信看完這部片子的人都會向往說,我想擁有一個機器人愛人。"
    事實上一直以來,票房收入都像一個魔咒一樣將每個制作人束縛在這個數字上打轉轉,這對當今的電影業的發展顯然是不夠的。2008年的《非誠勿擾》盡管拿到了年度票房總冠軍,但是沒有人會想到,這部影片另一個贏家卻是日本的北海道。優美的風景通過影片賦予了情感的魅力,讓人們有意無意地為北海道送去了更多的旅遊價值。所以一部影片的經濟價值的體現,決不僅僅體現在票房上。
    上海電影集團公司總裁任仲倫:"實際上用單一的票房來衡量一部影片的經濟價值,或者說全部價值,我覺得這還比較幼稚,像在美國電影市場上來講,它的票房往往只佔到它收益30%、40%左右,其他的收益都來自于它相關版權的延伸性的開發和綜合性的開發。"
    對于目前國產影片的宣發,很多制作公司已經開始意識到它的重要性,像國產影片《南京,南京》等多部影片,都是在放映前期,開始進行了大規模的宣發,才使得票房收入有了明顯的提高。
    任仲倫:"中國這幾年隨著我們對電影產業的理解,對影片商業價值的理解和我們在營銷上的一些經驗,這方面加大了很多比例,一般商業影片都達到30%到50%之間,那麼這就擴大了影片的商業影響力。"
    我們無法預知《機器俠》的未來,但是制片人卓順國對此卻充滿希望。用他的話來說,這是我國第一部科幻大片,接地氣。所以盡管投入了1000萬美金,預計票房收入會過億元,加上影片的後產品市場的開發,《機器俠》的推廣將是一種新的嘗試。
    記者:"《機器俠》做了商標注冊了?"
    樂施鎮偉影視制作公司總經理卓順國:"注冊了,注冊了27項,像食品類的、服裝類的,我們影視類的、廣告類的,還有一些制造類的,還包括玩具類的。"
    勿容置疑,2009年將是中國電影業至關重要的一年,它不僅決定著國產電影在暑期強檔、賀歲強檔的激烈競爭中能否贏得一席之地,某種意義上說,它也在決定著"口紅效應"能否在中國電影業的身上實現,甚至決定著中國電影未來3至5年,乃至更遠時期的命運。
    上海國際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秘書長唐麗君:"現在中國的電影跟美國相比那麼大的距離,我們要潛心研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電影的潛力到底在哪裏,一個是原創的力量,一個是對營銷的需求。"
    半小時觀察:我們離好萊塢有多遠
    非常有意思,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也發生了經濟危機,人們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都發生了轉變,在幾乎所有行業都沉寂趨冷的環境中,好萊塢電影卻乘勢騰飛,熱鬧的歌舞片大行其道,給觀眾帶來歡樂和希望,還讓卓別林和秀蘭·鄧波兒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這些成了我們上面所說的口紅效應最典型的標志,在七八十年後的今天,歷史經驗正在啟示著中國電影產業在逆境中尋找發展的機遇。
    從剛剛過去的賀歲檔情況來看,一係列中小成本制作的影片今年在市場上表現不俗。《非誠勿擾》制作成本5000萬元左右,《梅蘭芳》制作成本8000萬元左右,《葉問》制作成本6000萬元左右,《瘋狂的賽車》制作成本2000萬元左右。然而,這些影片均在上映後數日內達到票房過億,同時贏得了較好的口碑。事實證明,真正吸引人的,不是巨大的制作成本和誇張離奇的噱頭,影片本身的質量才是吸引觀眾的源頭。
    中國電影產業學習好萊塢,可能不僅僅要學好萊塢模式的大投入大制作,前些年幾部差強人意的所謂國產大片,也印證了學好萊塢式的燒錢並不一定能燒出好電影。中國電影最缺的是好萊塢培育創意的方式,以及開放的市場胸懷,千萬別讓電影變成少數資本盤踞的舞臺。(主編:周人傑 記者:王亞丹 攝像:徐勝)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gjx/2009-06/25/content_11598021.htm
 
中國電影產業靠什麼繁榮發展大江網   2010-01-26 作者:郁慕湛
 
  一部《阿凡達》讓我們對電影的看法改變了不少。昨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公開發布,讓我們看到中國電影產業的希望。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時,看一場電影對於普通的中國人來說簡直就是過一次節日。六七十年代,中國幾乎沒有什麼電影。八十年代以後,電影雖然多起來,可是隨著電視的普及,以及後來電腦網絡的興起,大量的幾近泛濫的電視劇和網絡電影充斥於人們的文化消費領域,電影業式微也就成為必然。
  前些天,在和平影都門前人頭攢動,一張150元的《阿凡達》電影票,在黃牛手中加價50-150元,一直加上去,據說到過1200元一張,可見《阿凡達》之火爆。《阿凡達》上映24天,全球總票房即突破13.35億美元,名列電影史上總票房亞軍,接下去將會超越卡梅隆舊作《泰坦尼克號》創下的18.4億美元的巔峰紀錄。在中國,《阿凡達》首映當天就連破兩項紀錄——零點點映票房400萬元,首映日票房3500萬元。不到一周,其中國票房已突破2億元。
  其實近年來國產電影票也非乏善可陳。根據調查,2008年度影片《非誠勿擾》、《十全九美》、《愛情左右》、《風雲決》、《超強臺風》等都受到好評且有一定的票房率。只是比起國外大片來,即使花了上億資金制作的國產大片,也還差一截。這說明,即使在電視普及和電腦時代,電影仍大有市場,國產電影大有發展空間。問題是國產電影將如何發展。
  電影產業屬於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文化產業。《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把大力繁榮發展電影產業的意義,提高到『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擴大中華文化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層面上。
  國產電影與國外大片的差距很大程度體現在創作上。比起《阿凡達》等國外巨片來,國產電影的想象力是明顯不夠的。我國思想僵化幾十年,幾十年裡不需要也不允許幾億人民思想,一下子獲得解放,無論是思想、電影審核部門還是文藝、電影創作人員本身,都不可能達到思想徹底自由奔放的境界,因此想象力總是有限的。這就像受傷後的球員重新站起來跑步時,不可能邁開大步。
  目前中國電影業的經營體制還留有全民計劃經濟時代很深的痕跡。新型電影企業很少,電影上市企業僅有華誼兄弟一家。國務院辦公廳《指導意見》明確要積極培育新型企業,『在法律法規許可范圍內,減少審批環節,簡化審批手續,優化審批服務。對非公有制電影企業在投資核准、土地使用、財稅政策、融資服務、對外貿易等方面給予國有電影企業同等待遇。』同時規定『對符合信貸條件的電影企業,金融機構應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允許『具備條件的電影企業發行企業債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和利用銀行貸款等多種融資手段』。
  據此,華誼兄弟在資本市場上的前景肯定被看好。
  《指導意見》還說:『加快推進國有電影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和公司制、股份制改造……著力培育發展一批國有或國有控股龍頭骨乾企業』,這是否意味著已經醞釀了很久的中影集團終於要上市了?(作者系本報首席評論員)
http://wwwbig5.jxnews.com.cn/jxcomment/system/2010/01/26/011297000.shtml
 
賀歲片,能否領航中國電影產業 2010年01月20日 中新網
 
剛剛過去的這一年,中國電影業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輝煌:2009全年票房預計達62億,同比上漲42%,成為全球電影票房增長最快的國家;全國新建影院數突破110家,新銀幕數突破600張,平均每天就有1.64塊銀幕誕生;華誼兄弟成功登陸創業板,開啟了國內影視娛樂公司上市的先河--這一切,都或多或少與賀歲片相關。   
  賀歲片,這一堪稱電影市場最成熟、最商業化的旗艦,又將引領中國電影產業這艘巨輪駛向何方?
  中國的賀歲電影從1997年馮小剛的《甲方乙方》起步,經過13年的培育和發展,市場道路日臻成熟,都市觀影熱潮小有氣候。據統計,每年賀歲片都佔國產電影全年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去年賀歲檔開映以來,更是在40天的時間裏狂攬11億票房,創下新的歷史紀錄。
  保利博納電影公司總裁于冬認為,去年賀歲片表現尚佳主要得益於兩個因素,一是電影的硬體設施的改善,主要是銀幕數增長較快,全國銀幕數從2001年1800多張,到2009年底已增加到4700多張;二是國產影片藝術品質製作標準、技術含量等有了大幅提高,滿足了更多觀眾的觀影要求。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創意研究院執行院長魏鵬舉分析,賀歲片現象在世界廣泛存在,是電影產業發展的產物。中國電影分檔不明顯,內容也不夠細化,目前只有賀歲檔的商業化運作較為成功,這也激發了投資人的熱情,最顯著的符號就是大手筆的投入、重量級明星和淩厲的宣傳攻勢。
  在《電影》雜誌總編趙葆華眼裏,無論作為檔期電影還是類型電影,賀歲電影對推進中國電影產業進程,對培育中國電影市場,培養中國電影觀眾都功不可沒。
  但是,唯其火爆,賀歲檔的“塞車”景象也就愈演愈烈。目前1/8國產影片都擁擠在其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賀歲檔期泛化。
  量與質何時走出誤區
  儘管潛力巨大,但中國電影市場依然是殘酷的。在賀歲片繁榮的背後,一個不爭的現實是,大量拍出來的電影沒能進入電影院與觀眾見面。2009年,能夠進入電影院上映的國產片只有83部;2008年,406部國產片中上映的也只有80部左右,這一現象已經持續多年。
  據了解,目前這些大片的行銷費用佔到整個影片投資的1/3以上,是否花了大價錢進行宣傳推廣,幾乎成為一部影片能否成功進入院線放映的關鍵。“影視產品具有明顯的資訊不對稱特徵。不同於一般消費,它具有不可試用性,這就決定了必須靠大量的宣傳來吸引注意力,這是電影產業商業運作的必然結果。”魏鵬舉說。
  對院線來說,那些傾注了大投資、大製作和猛烈宣傳聲勢的的影片無疑獲得高票房的機率更大。但如果僅將此視為自然的優勝劣汰,對中國電影來說可能未必是件幸事。
  一方面,大量小成本製作的,甚至不乏藝術性、思想性較高的影片被淹沒在眾多不曾謀面的影片中,潛伏的創作者只有被動等待某個投資人慧眼識才方有出頭之日。另一方面,諸多的電影院裏充斥著千篇一律的所謂大片,導演為投市場所好,也只有拍攝古裝片、搞笑片等時下主流商業電影,觀眾很難看到其他類型的電影。著名影評人高軍說:“我們不缺商業大片,最缺少、最薄弱的是中等投資規模、中等回報的主流故事電影。中國電影呈現出一個金字塔形狀,而理想的形狀應該是紡錘形。”
  今年的賀歲檔堪稱陣容強大,但數十部影片中類型卻非常單一,局限于古裝、動作、搞笑喜劇等。如《三槍拍案驚奇》、《十月圍城》、《花木蘭》等皆為此類,難覓現代題材的身影。
  魏鵬舉也提出,賀歲片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態勢呼喚更高的品質、更深刻的文化內涵--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文化市場的繁榮,固然離不了市場的運作,但其根本的生命力在於文化。只有審美、風格與文化精神相契合的影片才能成為經典,具有較長生命力。
  著名導演何平就曾不無憂慮地表示:“電影市場好了,因為商業電影拍得很像商業電影了,越來越國際化。但電影拍得卻不夠好,遠不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電影那麼有文化氣質。”藝術創新嚴重落後於產業發展,讓他感嘆“我們離國際水準越來越遠”。
  分與享先繁榮再競爭
  成立15年後,華誼兄弟傳媒公司如願以償成功上市。他們將“藝術”和“生意”的成功捏合,不僅推進了中國娛樂業走向更加多元化和商業化的道路,也讓中國影視企業群體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于冬認為,眼下中國電影產業已經踏上了快速發展的軌道,要想它走得紮實、走得健康,還需要相關政策環境的助推,把本土電影市場做實做強。他認為,中國電影產業要大力發展遍佈城鄉的院線建設,力爭用10年以內時間在全國實現2萬塊有效銀幕。
  事實上,鄰邦南韓近幾年電影市場成長較快的原因也是得益於政策對文化產業的大力扶持,使得更多行業外資本進入電影產業,並逐漸形成了足以與國外電影抗衡的力量。(摘自加拿大《星星生活》)
http://big5.chinanews.com.cn:89/hb/news/2010/01-20/2083059.shtml
 
中國電影産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和方法  2010年01月05日 學習時報
 
 當前中國電影的一個核心問題,就是中國電影産業的可持續發展,能不能可持續發展?怎樣可持續發展?

一個目標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有一個參照,在世界範圍內,電影産業做的最成功的是美國,推動美國電影産業發展的因素主要有四個,也可以稱之爲“四大支柱”,它們是:雄厚的經濟實力、龐大的國內和國際市場、成熟的産業鏈和類型電影制作經驗。對比這四條,我們的電影産業環境和目前的條件,用六個字來概括:有差距、有希望。
中美電影産業比較,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占據的市場,都有較大的差距。美國不僅有國內市場,還有龐大的國際市場,它的電影收入占據著世界電影市場的92%以上。2008年,美國電影的全球票房爲281億美元,國內電影票房爲98億美元,而當年中國只有43億人民幣。語言、宗教、制度方面的相似性爲他們的電影産業國際化提供了保障,而中國電影的國際市場尚處在開發階段;美國的電影産業鏈,從融資、資金回收,到後電影産品的開發,都已相當成熟。而中國的電影産業鏈還剛剛建成,處于粗放階段,有些環節還基本沒有發揮效應;另外,美國有成熟的類型電影制作經驗,類型電影就是試過並證明是有效的吸引觀衆的片種,像他們的戰爭片、科幻片、恐怖片、曆史片、喜劇片都是在市場上屢試不爽的片種,而我們的類型電影雖然有成功的例子,但還沒有成規模。
爲什麽說是有希望?而且希望還很大。
首先是經濟大環境。經濟實力直接決定電影産品的生産數量、觀衆的消費能力和電影終端的建設規模。國家經濟有活力是電影産業能否做大、做強的根本保證。中國經濟高速發展是不爭的事實,盡管遭遇金融風暴,全球經濟出現衰退,近幾年,國産大片能夠投資上億元,甚至幾億元,例如《滿城盡帶黃金甲》《赤壁》的投入都超過3億元,《赤壁》一部電影的投資就相當于以往全年國産影片的總投入,這在過去是不敢想、也不可能的事情,這是整個中國經濟實力增長帶來的效應。
其次是電影市場。盡管中國目前沒有龐大的國際市場,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也不可能有,這裏不僅有電影本身的問題,還涉及到文化、語言的障礙,但中國有可觀的國內市場和同樣可觀的東南亞市場。現在國內電影市場是“兩個爆滿”,一是星級影院晚上7點到10點檔幾乎場場爆滿;二是周二以及周末的三天,影院幾乎天天爆滿,這說明觀影需求沒有問題。上下集的《赤壁》在國內市場就收回了5.9億元的票房,投資方之一中影集團獲得的利潤達1.08億元;一部沒有巨星加盟的影片《畫皮》,在國內市場的票房收入是2.1億元;而純粹的文藝片《非誠勿擾》取得了3.5億元票房,這多少證明憑國內市場也可以回收國産商業大片的制作費用。從2002年到2008年,中國電影票房年均增長保持在25%以上,如果繼續保持這個增長幅度,那麽10年內,中國電影票房將超過300億元。
再次是類型電影制作經驗。盡管我們的類型片還沒有發展到像好萊塢影片那樣成熟,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國電影也有百姓喜聞樂見的片種。對類型電影,我們不能迷信,以爲“一抓就靈”,實際上並沒有那麽簡單。但對于成功的經驗就不能漠視,要善于總結,研究電影的敘事、結構、明星搭配等創作規律,特別要注重中國特色的挖掘。比如說賀歲片《非誠勿擾》的案例,5000萬元投資,3.5億元的收入,它的價值我們還遠沒有認識到,這不止是一部影片的成功,它預示著一個行業的希望。以前,我們有個誤區,認爲要掙錢,必須是大投入、大制作、大明星,于是大家一窩蜂去拍古裝武俠片,場面越來越大,明星越堆越多,飛來飛去越來越離譜。但《非誠勿擾》一公映,打破了原先的掙錢模式,用不那麽大的投入,靠導演品牌,靠創意,靠明星的組合取勝。觀衆得到了娛樂,制片方賺到了錢,杭州西溪濕地成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一舉多得。當前,重要的是要發展有中國特色的類型片,我們的一些影片也已經被時間驗證是有生命力的,比如革命曆史題材電影、武俠片、諜戰片,這些電影樣式也深受廣大觀衆的歡迎。
那麽,電影産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路徑是什麽?首先要打好基礎,營建一個良好的電影生態,這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做“長線”。
 
兩個培育
 
培育市場和培育人才是中國電影産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也可以說是中國電影産業可持續發展的兩大基石。
市場有多大,影響力就有多大!培育市場要從産銷兩端培育,從制作層面看,支持商業大片的拍攝,從産業終端看,建新型影院。
國産商業大片的制片、制作、營銷逐漸成熟,它已經成爲成功的創意産品,對推動中國電影的産業化進程,貢獻巨大。數據表明,目前電影市場份額的主體是由大片來完成的。以2008年爲例,國內票房總收入是43億元,票房在1億元以上的國産大片有8部,累計票房15.1億元,在年度電影可統計票房中占34.8%。由此可見,大片對推動中國電影産業的發展起到了實質性影響。
從2002年的《英雄》開始,今年已經是國産大片經曆的第8個年頭,在經過《十面埋伏》、《無極》、《滿城盡帶黃金甲》、《夜宴》、《赤壁》的不斷實踐後,國産大片在意識形態、技術水准上有明顯的提高,正在克服 “題材單一化、審美統一化、故事幼稚化”的弊病。像陳凱歌的《梅蘭芳》、馮小剛的《集結號》和《非誠勿擾》、葉偉信的《葉問》、韓三平和黃建新的《建國大業》、陳國富和高群書的《風聲》等,都在題材、樣式、明星使用上有不同程度的突破,但國産大片在實現觀賞性和藝術性的同步提升上,仍然任重道遠。
現在院線制逐漸成型,已形成一定規模,但還談不上成熟。原先由各省電影發行公司統一來發電影,事業做企業的事情,成立院線制後,全國一盤棋,打破了條塊分割,管理布局上更合理有效。在目前34條主流院線中,上海聯和、北京萬達、北京新影聯、中影星美、中影南方等五大院線的年票房收入均已超過4億元。將來院線的發展趨勢,一定是由幾大院線組成,你有實力,加盟的影院就越多,各大院線之間就是拼品牌,拼服務。但另一塊市場也不能放棄,就是中小城市的影市。現在的票房收入只來自一級市場,來自商業發達地區約1.5億人口,以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爲首的大概15到18個中心城市,可我們還有350個擁有百萬人口的縣市幾乎沒有電影院,至少有近4億城市人口無法進影院觀看電影。據最新統計,目前我們城鎮化已達到 45.7%,要看准城鎮化的發展趨勢,跟著人口的走向及時調整電影産業布局。
現在我們有那麽好的票房業績,跟高品質影院的建設有直接關系。到2009年底,優質影院的銀幕數將超過4500塊,按照目前平均每天新增1.5塊銀幕的速度,那麽年票房收入超過百億,指日可待。但現在影院建設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房地産市場的繁榮,隨著租金上漲、簽約條件更加苛刻,投資者也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需要在新建影院的選址、合作模式、影院功能開發上進一步拓展思路。電影院的超市化,它與商業購物和休閑活動互動化已經成爲一種發展趨勢。影城經營應包括食品飲料零售、餐飲、遊戲等綜合內容,不要小看影院的附加經營,據美國學者的研究,影院的利潤有40%是來自它的小賣部。
關于人才培育,就是要培育“三類人”,一是編導演人才,二是數字制作人才,三是營銷策劃人才。我們缺少能夠運用現代觀念和現代技術來吸引現代觀衆的創新型人才,這是一個難題,也是全世界的焦慮,我們需要在教育、培訓、實踐環節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和投入。有大片制作經驗的成名導演是目前中國導演中的中堅力量,也是吸引觀衆的“金字招牌”。品牌爲什麽有價值?因爲品牌直接和消費者的信任度挂鈎。擱在10年前,拿1億元票房就是個天文數字,但在中國電影的盤子越做越大的背景下,這早已不是異想天開的事情了。但我們仍然需要更多的導演進入高票房導演的行列,對具有拍攝商業片潛質的導演,要從資金、榮譽上給予扶持、肯定。和導演一樣,作爲電影生産力重要組成部分的明星,對電影市場有巨大的影響力,但遺憾的是,現在真正有票房號召力的演員和明星並不多,馮小剛認爲國內只有周星馳、劉德華、李連傑、梁朝偉、葛優等少數幾位,這顯然不能滿足電影産業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
計劃經濟時代我們湧現了一批傑出的藝術家,當前我們更要培養一批適應市場經濟的創作和營銷人才,這是中國電影未來的主要人才需求。 (作者: 陸紹陽)
 
《2009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簡介

  《2009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是一部全面介紹2008年度中國電影産業發展態勢,深入研究中國電影産業在發展中存在問題和機遇並提出戰略思想的專業性、權威性、綜合性的産業研究報告。由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産業研究中心負責組織撰寫,2009年6月正式出版發行。
  《2009中國電影産業研究報告》共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爲電影産業年度發展總報告,客觀詳實地勾畫年度電影産業發展脈絡,前瞻性地分析電影産業鏈各環節發展態勢與潛在問題。第二部分是電影産業方面的專題研究報告,今年的專題研究報告主要包括中國動畫電影産業報告、農村電影産業與發展報告及中國影院投資建設研究報告。第三部分是我們中心自2004年以來堅持做的電影市場調查,今年的電影市場調查報告爲2008暑期檔電影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全書共計48萬余字,包括圖表300多幅,主要撰稿人20余位,涉及相關采訪單位50多家,采訪對象200余人。購買此書請聯系:鄭岑,電話:64296381、13810498339
http://ent.sina.com.cn/m/c/2009-06-23/17042577684.shtml
 
《2009中國電影藝術報告》簡介
 
  《2009中國電影藝術報告》是中國電影家協會推出的一項專業年度研究報告。該報告以年度中國電影藝術創作爲研究對象,是一本專業性強、立場客觀、角度多元、覆蓋面廣、具有較高研究參考價值的藝術研究報告,在國內此類有關藝術創作的年度報告中尚屬首創。我們推出這本《2009中國電影藝術報告》的目的,意在讓更多的人在聚焦産業喧囂的同時,冷靜細致地思考電影藝術層面的諸多元素,從電影創作本體上把脈國産影片,把理論家、評論家的判斷與聲音傳遞給社會大衆,以期在電影理論評論中堅持主流文化的聲音。
  《2009中國電影藝術報告》由中國電影家協會理論評論工作委員會組織撰寫,從年度中國電影導演、表演、劇作、攝影、聲音等各個方面進行總結評述,凝結了電影理論家、評論家的心血和智慧。購買此書請聯系:鄭岑,電話:64296381、13810498339
 
 

台長: 阿楨
人氣(19,454) | 回應(554)|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視媒體 |
此分類下一篇:評「新聞台改版爭議」
此分類上一篇:《數位海盜的正義》

顯示全部554則回應

阿楨
愛奇藝會員漲價後,騰訊:我們也要漲

2020-11-12,騰訊表示,騰訊製作了不少綜藝及動畫,作為視頻服務商,騰訊擁有精緻的內容,目前每月20元的視頻訂閱價格偏低,將來有機會將會調整。目前,騰訊視頻VIP的標準訂閱費一月為25元,連續包月的價格為19元/月,連續包季價格為53元/季度,連續包年價格208元/年。截至9月30日,騰訊視頻會員達1.2億,同比增長20%。
11月6日,愛奇藝VIP會員官微稱,將於11月13日0點起對黃金VIP會員、學生VIP會員訂閱服務費進行調整。調整後黃金會員分為連續包月、連續包季、連續包年,定價分別為19元、58元、218元。此外,學生 VIP 會員服務訂閱費用調整為:學生VIP會員連續包月12元,學生VIP會員年卡123元。
愛奇藝價格上漲前的標準訂閱費19.8元和上漲後的25元,漲幅約為26.3%。但上漲後的價格僅與騰訊當前未漲價的價格持平。
會員收入是愛奇藝營收的主要來源。2020年第二季,愛奇藝訂閱會員數為1.05億,收入為40億元人民幣,占營收74億元的54%。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流媒體代表Netflix10月剛剛進行第六輪價格調整,其面向美國用戶的三檔月費中,標準(Standard)、高級(Premium)分別提高1美元和2美元,達到13.99美元/月(約人民幣93元/月)和17.99美元/月,只有基礎(Basic)計畫保持在8.99美元/月。
  回應
 不願意交會費的就看電視,看盜版唄。我追求音質,媳婦要京東的puls會員,又愛看肥皂劇,所以,我們覺得很值。
 原本這些企業靠著吸引投資和廣告也能賺錢,但是隨著貪欲的增加,這些企業開始自製影片….
 不正確,視頻網站自製內容,其實是因“版權費太貴了。比如《如懿傳》87集,騰訊以8.1億元拿下獨家網路播出權。
 影視劇版權確實貴,但不買不行。因為,中國沒有哪個平臺單獨壟斷市場,有騰訊,愛奇藝,優酷三家大的,有芒果…這類小的,現在連嗶哩嗶哩都在自製影視劇和綜藝了。
 一個月的熱門電視劇能火的就兩到三部。如果沒有什麼熱播劇,另外的平臺有,大部分用戶瞬間就跑到其它使用者去了。
 自製影視劇好處是節約成本:《如懿傳》花8億,愛奇藝今年的“迷霧劇場”6部網路劇,花不到一半, 2兩部4部雖然有好有壞,但是5部效播出下來是個長線效應。迷霧劇場打出了名聲,留住了用戶,這是對本網站的貢獻。貢獻出一票實力派演員和青年導演,推動了中國電視劇產業的發展。
2020-11-14 08:01:23
阿楨
金馬57得獎完整名單出爐/《消失的情人節》奪5獎最大贏家

第57屆金馬獎頒獎典禮2020/11/21在國父紀念館登場,,最後由《親愛的房客》莫子儀和《孤味》陳淑芳搶下影帝和影后頭銜;最佳導演由執導《消失的情人節》的陳玉勳獲得,該片也搶下最佳劇情長片大獎,入圍11項提名,拿到5獎堪稱本屆最大贏家。
  回應
關起門來自嗨,把金馬獎越做越小,從一堆沒演技的爛蘋果裡挑...可憐
金馬獎再繼續搞下去每個台灣省演員都有機會中獎幾次。
台湾人就是讚!全是得奖大户!
一個花了好幾十年的努力要邁向國際化的電影典禮被台獨份子幾分鐘搞成地區化,可惜了
哀 ......50多年的金馬獎已淪落為台灣獎.....
我只想說,這些所謂的電影,有多少人看過
送我電影票我都不會去看這些電影...
閉門造車,應該改成金蛙獎!
沒有大陸電影參賽?這些年大陸的電影和動畫片和電視連續劇拍得有多好!
越搞路子越小,每年入圍的都是同類型電影,完全沒看到台灣電影有任何進步~
2020-11-22 08:00:08
阿楨
從瞧不起到真香,網劇為何近年精品頻出?2020-11-23 影視文化學博士聆雨子
  回應
原因是網路平臺在努力擴大題材範圍吸引觀眾,會員費加上超前點播視頻平臺都是虧的。但是本來就掙不到錢了連觀眾都吸引不到對互聯網公司就太虧了。所以年輕觀眾愛看什麼,願意超前點播什麼就是什麼。審不過就改,重剪,審查不嚴了就再試,網站又財大氣粗,再怎麼也要磨下來。這真是現代互聯網公司的力量。換傳統製作公司,可能只能要麼放棄要麼倒閉了。
2020-11-24 07:40:06
阿楨
第33屆金雞獎20/11/28晚在廈門舉行,紅毯眾星雲集,台灣藝人歐陽娜娜、王大陸、陳立農也有出席,最終影帝后由《烈火英雄》黃曉明、《少年的你》周冬雨奪得,《奪冠》拿下最佳故事片獎。
  相關新聞
文革題材 張藝謀《一秒鐘》突遭金雞獎撤片
張藝謀獨具慧眼 「謀女郎」周冬雨從舞者變身金馬影后
周冬雨繼周迅、章子怡成金馬、金像、金雞三金影后 歐陽娜娜辣走金雞紅毯
2020-11-30 09:41:59
阿楨
上映兩天票房4775萬,張藝謀的《一秒鐘》如願了嗎?

“在當今的商業化大潮下,這樣電影的存在感已經很低了。我這樣的導演還能拍幾部,一般導演都沒人投資了。這部電影算是了了自己一個心願。”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導演張藝謀這麼表達《一秒鐘》對自己的意義。
  一秒鐘從去年柏林電影節到今年廈門金雞電影節,經過兩次“技術原因”撤檔,進行過刪減和補拍,如八佰一樣命途多舛。
  一秒鐘故事簡單,也許沒有什麼商業性,離90後、00後這些年輕人比較遠。”張藝謀說。作為導演,張藝謀想拍這樣一部電影已經10年了,一秒鐘放棄了大體量、大製作與大場面,也看淡了商業票房,換來的是張藝謀對電影初心的紀念與緬懷。
  一秒鐘上映兩天,豆瓣評分達到7.9分(開分8.1分),是今年上映國產片中口碑最好的作品之一,被影迷認為是張藝謀導演近幾年來返璞歸真的真誠之作,但是一秒鐘上映二天累計僅4775萬。
…..
  馮小剛感歎,“時至今日,天地反復,一眾新銳導演生龍活虎,摧營拔寨,屢創新高,一部影片動輒已是20億起步,不過30億都不好意思慶功。”
  今年張藝謀已到古稀,但是他的創作步伐卻在加速。2020年除了《一秒鐘》,張藝謀還有兩部電影待映,一部是民國諜戰片《懸崖之上》,一部是聚焦反腐的警匪犯罪片《堅如磐石》,而今年他作為導演的抗美援朝戰爭題材電影《最冷的槍》宣佈立項。
  這個產量是有些驚人的,或許在高產之下,張藝謀在嘗試更多新的路徑,不再執著於大製作、大體量的電影,而是以小製作完成心願,或者通過中等類型片挖掘更多可能。
  現在的局面並不差。如果觀眾被《一秒鐘》感動,那很好,你在這個兵荒馬亂的2020年末收穫一封簡單但真誠的情書,如果你無動於衷,那麼也不用急於離場,未來《懸崖之上》《堅如磐石》或許能找到讓你滿意的張藝謀。
2020-12-02 10:07:51
阿楨
中國電視劇協會2020-12-09痛批:白甜寵、脫離生活、歪曲歷史、觸碰道德文化底線!
  回應
小說和戲劇創作本身就是允許一定改動和虛構成分,如真要按歷史講故事,那麼《水滸傳》就不成立,因為宋江等人剛造反就迅速被張叔夜給剿滅了,那裡來的什麼替天行道~就連《三國演義》這種所說最基於真實歷史的小說,都有太多的張冠李戴、事件年份顛倒的問題,廣電總局不管就亂,一管就死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426633
2020-12-10 10:09:06
阿楨
電影的青春又疼了? 2020-12-11

  冷嗖嗖的電影市場,雪中送炭者是郭敬明——《演員請就位2》被群眾吐槽電影水準和電影審美的郭監製、落落執導的《如果聲音不記得》,馬上坐滿一周的單日票房冠軍。2.1億票房壓過了《赤狐書生》的1.6億。
  豆瓣評分只有4.2的青春片的逆襲,也再次讓圍觀群眾無語問蒼天。但其實,它已是郭攜手光線影業的第二次成功。
  真正的打樣是《悲傷逆流成河》——用社會話題包裝疼痛青春片,上次用校園霸淩,這次用抑鬱症,郭氏青春片再次成功抓住了“正在年輕”的95、00後受眾。
  如果說2018年3.6億票房的《悲傷逆流成河》還只是曙光乍現,2019年同樣有著霸淩話題的《少年的你》狂攬15億票房,才真正讓業內感受到疼痛青春片的市場回歸。
  摻雜科幻元素的《如果聲音不記得》乍看相當有人文關懷。其故事涵蓋了抑鬱症、家暴、性騷擾等新鮮社會話題。
  但若細究,還是疼痛青春的內核,上演的還是青春虐戀。雖然沒了墮胎、劈腿、車禍三件套,但失憶、自殺、生死別離這些優良傳統一個都沒落下。
  2013年,趙薇導演處女作《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以7億票房開啟了國產青春片的疼痛潮。此後《匆匆那年》《左耳》《何以笙簫默》《同桌的你》《梔子花開》等接連襲來、大同小異:
  改編自熱門小說IP或懷舊金曲,流量小生出演,主打懷舊牌,以讓觀眾在電影院潸然淚下乃至泣不成聲為宣傳口號和成功準繩。
  但這些同質化嚴重、橋段誇張脫離現實的青春片很快就被市場拋棄,倒是留下不少經典的吐槽段子。
  從2016年開始,青春片票房明顯下滑。
  降至冰點後,青春片在2018年開始觸底反彈。
  這批捲土重來的青春片明顯變了:一是疼痛青春被包裝成更具社會意義的影片;二是青春片的受眾換了。它們不再是主打80、90後的懷舊戲,而是拍給當下更年輕的95、00後受眾的校園戲。
  而有意思的是,當電影圈的疼痛重啟,電視劇領域的疼痛卻早早退場,如今是甜劇當道。
  相比臺灣(楨:?) ,內地青春片的類型創新和想像力仍待挖掘。
  好在內地青春片也開始了新探索,除了青春虐戀,還可以有兄弟姐妹親情,可以講追夢、談理想,也可以很鄉土很有社會價值。像侯孝賢的《戀戀風塵》《風櫃來的人》,楊德昌的《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青春可能真是一個尋找疼痛、感知疼痛的過程,但大可疼出些花樣來。畢竟現在母單這麼多,恐怕消化不了如此巨量的人造愛情。
2020-12-12 10:43:30
阿楨
影視學博士聆雨子:為什麼挨駡的和賺錢的,都是郭敬明? 2020-12-17 觀察者網

積壓兩年的《爵跡》改名《冷血狂宴》、轉為網路發行,騰訊上線5天收入破8億,口碑卻是“評分3.9、70%觀眾給差評”的一地雞毛。再是他親任監製和編劇、由旗下作家落落執導的《如果聲音不記得》,3日攬下1.47億,拿到當周票房冠軍,它的豆瓣評分還是只有4分出頭。最後是新片《晴雅集》將於12月25日上映,宣發攻勢正在全面鋪開。
在郭曾經最風光的那些年月裡,不僅是圖書,中國現在所有傳統文學類刊物發行量加一起,才僅僅能抵上郭旗下5本雜誌的發行量。
郭作品品質真不行、市場吸金第一名;文化商人善運作,借力造勢有一套。
若要為“敬明大師”總結一個成功要素,那就是,無限造夢、無限圓夢。
和韓寒相比,他二人不過是從兩個維度上滿足了少年人的憧憬:一個鮮衣怒馬錦帽貂裘的夢境,和一個仗劍四方浪跡天涯的夢境;一個物質豐盈的溫柔鄉里的夢,和一個精神激越的烏托邦裡的夢。
在物質的夢裡,我們需要郭和《小時代》;在精神的夢裡,我們需要韓寒和《後會無期》。
重要的是,來自偏遠縣城的、彼時看起來還有點土的郭,他自己正在憧憬的東西,其實,很可能跟他的讀者們、也跟《小時代》裡的四位姑娘,別無二致。從“書寫潛在的欲望”這個意義上,那一年的郭敬明,好歹是真誠的。
還有,如果拿到現在這個時間點,拿到今日數量爆棚的甜文爽文、霸總故事跟前,《小時代》裡的那種拜金,其實還真不是特別過火。
當我們吐槽郭時我們該思考的,是對當下娛樂圈之虛榮、荒誕、膚淺、精神貧瘠的難於容忍。
罵郭是一件很簡省、很政治正確的事情,但,口誅筆伐也是一種流量,而流量這兩個字,是整個娛樂產業、整個互聯網的王。
如果你真的厭惡和厭倦,那你要警惕的、要致力於改變的,大約也不是郭,而是這些生意,和這些生意背後的邏輯。
  相關新聞
Netflix奈飛12月15日買下中國“年輕人最愛的製作人”郭敬明執導的奇幻大片《晴雅集》
  回應
文化娛樂圈跟郭一樣的多了,為什麼更多針對郭?
最近觀網有一些偏激的人借身份/性別/民族/中西醫的問題來攪動對立,勸一些人還是就事論事
2020-12-21 08:42:13
阿楨
日本翻拍《微微一笑很傾城》,但看這設定是不是魔改了? 2020-12-21

日媒 2020-12-21報導,由富士電視臺製作,改編自中國知名作家顧漫代表作《微微一笑很傾城》的電視劇《灰姑娘線上》(暫譯)即將播出。
2016年8月,電視劇版《微微一笑很傾城》在國內的衛視平臺播出後呈刷屏之勢,不僅霸佔話題熱搜,播放量也是節節高升,同時在海外地區,如越南、韓國等都有大批網友同步追劇,形成了一波華流輸出的小高潮,而日本在次年3月也進行了引進。
  回應
本來就是下里巴人的東西最火,哪個國家都一樣,古代也一樣,看一下水滸傳就發現了,一般老百姓的生活哪有那麼多風花雪月詩詞歌賦的,哪些今天看來有文化有格調的東西,在古代也是文人小圈子裡的東西。

美劇可以隨便編排屋大維,是因為美國沒有歷史包袱

【本文來自《給觀眾展現了一個與固有印象不同的秦始皇初期歷史,這樣看,《大秦賦》不好嗎?》評論區】
我國影視行業現狀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盲目學好萊塢,影視院校教學一切以好萊塢理論為准,丟了自己的特色。美國人沒有歷史觀念,而中國恰恰是歷史最悠久的文明。
  回應
小說和戲劇創作本身就是允許一定改動和虛構成分,如真要按歷史講故事,那麼《水滸傳》就不成立,因為宋江等人剛造反就迅速被張叔夜給剿滅了,那裡來的什麼替天行道~就連《三國演義》這種所說最基於真實歷史的小說,都有太多的張冠李戴、事件年份顛倒的問題,廣電總局不管就亂,一管就死
2020-12-23 06:45:07
阿楨
出道二十年未演電視劇的章子怡破例了,謀女郎僅鞏俐只拍電影了 2021-01-07

電影和電視劇兩種藝術有很多相似處,所以很多演員都是影視雙棲發展。但又有別,很多演員都是雙棲發展或者以電視劇為主,只演電影不演電視劇的演員並不多,最有代表性就是張藝謀捧紅的謀女郎。
  最純謀女郎周冬雨,之前主攻電影,成績很好,但最近幾年也被電視劇吸引,早就影視雙棲發展了,這幾年電影和電視劇作品都不少,雖然都很有熱度,但相比之下周冬雨演電影比演電視劇更出彩。
  之前只演電影的倪妮,最近幾年也被電視劇吸引,嘗試拍電視劇了,之前一部《天盛長歌》播出,引發了大家對倪妮到底更適合演電視劇或者電影的爭議,但好像很難給出答案,這幾年她的電影和電視劇都差不多,不如其他謀女郎出彩。
  謀女郎張慧雯這幾年影視雙棲發展,但影響都不如當時演張藝謀電影,感覺這幾年不溫不火的,有點不像謀女郎應該有的狀態。
  從《我的父親母親》到《一代宗師》《羅曼蒂克消亡史》《無問西東》,從1998年到2020年,章子怡出道二十多年,一直堅持只拍電影,都在影壇活躍,這些年佳作頗多,獲獎不少,僅次於師姐鞏俐。
  但是最近幾年,結婚生女並且在綜藝節目活躍的章子怡,電影作品數量減少,之前早就炒作她要從只拍電影到破例演電視劇了,但一直沒有相關的資訊證實。但隨著這部章子怡電視劇處女作殺青,諸多演員發微博很期待《上陽賦》會不會延續在電影的輝煌。
  從《紅高粱》到《歸來》,從1988年到2020年,頭號謀女郎鞏俐出道三十多年,比章子怡多十年,只有她還在堅守謀女郎只拍電影不拍電視劇這個不成文的規則了。鞏俐這樣霸氣精湛的演技,好像確實更適合更濃縮凝練的電影藝術,如果讓她來演一部電視劇,一次性看幾十集,確實有點浪費她的演技。
2021-01-09 07:48:07
阿楨
武俠文化這兩年為什麼又流行起來了 2021-02-06

僅就遊戲領域來說,武俠產品這兩年便多了不少,國內團隊逐漸能做出一些像模像樣的3D武俠動作遊戲,武俠文化的氛圍也愈加濃厚起來,剛公測不久的《影之刃3》在近日的一次直播中,宣佈要和動畫《霧山五行》、漫畫《鏢人》,主機遊戲《仁王》,以及四大博物館(三星堆眾文物、越王勾踐劍、西漢直裾素紗禪衣、秦石甲胄)聯動。
  1.幾年前,武俠還是個讓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題材。
總之,曾經的武俠可以說內外交困。外有更流行的題材競爭,內有武俠作品自身的乏力,也難怪有很多人會說“武俠已死”了。
  2.但近兩年來,情況開始發生了變化。
視覺呈現上,《霧山五行》的場景渲染大量運用國風工筆手法元素,猶如一幅幅充滿古意的畫卷,七分墨三分彩,將天地包容於一紙之間,觀看的彈幕中頻頻飄過“每一幀都能當壁紙”的感歎;而《影之刃3》中場景設計也大量借鑒了中國傳統國畫美術的手法,如參考《清明上河圖》散點透視的遊戲場景構圖,借鑒了《千里江山圖》礦物顏料配色的自然場景,結合動畫電影和遊戲開發,為玩家呈現出了一個很符合想像的江湖意境。
  3.都有共同點:讓年輕一代體會到了武俠作品重塑後的競爭力。
曾經武俠文化有兩段黃金時期。一是“新武俠文學”,是以上世紀50~80年代金庸、古龍、梁羽生、溫里安等為代表,區別于三、四十年代的舊派武俠文學,創作的一系列主要以虛擬世界觀或演義歷史為背景,描寫“江湖中人”的幻想類小說。二是“新武俠電影”,以上世紀70年代到本世紀初,以胡金銓,徐克,直到李安的《臥虎藏龍》,主要以香港電影工業為基礎打造的一批延續了“新武俠文學”精神的電影,是“新武俠文學”的視覺延續。從內在和外在兩個方面確立了中國人心目中的武俠文化,也曾在全球刮起武俠的風暴,中國功夫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輸出形象之一,不少好萊塢的導演(昆汀,溫子仁等),都深受武俠文化和視覺符號的影響。
  但就在新世紀,武俠的生態位被更通俗的玄幻網文所取代,進入了一段漫長的沉寂期。直到這兩年,才逐漸找到了新的定位。所謂的“新新武俠”,大致可以概括為:近年來在動漫,遊戲等領域湧現出來的一批新創作者,他們大多是在“新武俠”的薰陶下成長,又吸收了網路時代中的審美元素。隨著創作思路的成熟,在現代的技術工藝下,得以創造新形態的武俠類作品。
2021-02-07 08:52:23
阿楨
美媒關注春節檔:中國破票房紀錄,美國仍步履蹣跚

“中國破票房紀錄,美國仍步履蹣跚”,美媒《名利場》2021-02-15報導,上週末,美國本土票房最高的是12周前上映的《瘋狂原始人2》,票房剛過200萬美元(1290萬人民幣)。中國電儘管上座率受疫情影響有所限制,但在春節首個週末票房達7.75億美元。
美媒《綜藝》,陳思誠執導的動作喜劇《唐人街探案3》首週末獲得4.24億美元的“巨額票房”打破《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019年創下的3.57億美元。
截至2月16日上午10時,今年春節檔總票房已超62億人民幣,成為歷年之最。2021年中國電影總票房也近100億元,票房排名前五的電影分別為《唐人街探案3》(27億)、《你好,李煥英》(13.06億)、《送你一朵小紅花》(11.95億)、《拆彈專家2》(7.07億)和《溫暖的抱抱》(6.69億)。
  回應相關新聞
《唐人街探案3》創造中國電影市場三項新紀錄,陳思誠成中國首位百億票房導演,為何贏了票房卻輸了口碑
  回應
左意識形態和右學院藝術教條+仇富仇名
2021-02-17 07:43:18
阿楨
有人想用“歷史虛無主義”這根杠杆撬動什麼? 2021-02-24 人民論壇網

  中國社會的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毛澤東由此分析中國革命的性質是反帝反封建。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共產黨將“革命”轉化為內在的“革命精神”,既是對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不斷自我調整與自我完善,也是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的批評與自我批評精神,與中國文明傳統“自強不息”、“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精神有深層的連續。
  如此,上面提到的對於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美化以及同時對於中國共產黨的醜化的種種歷史虛無主義論調,皆可輕而易舉地逐一攻破。
  如果說中國近現代史、黨史、新中國史研究中的歷史虛無主義,乃是隱蔽地指向對於中國道路的懷疑、顛覆,那麼中國古代史研究中的歷史虛無主義,則是隱蔽地指向作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基礎的文化自信。前者的危害較之後者,相對更為直接而易見,但後者的危害則影響制度基礎、影響文化認同、影響世道人心,是長遠而不自覺的。
  興起于美國的新清史研究通過滿文材料,以清朝所謂的滿族性來否定清朝的中華文明性,背後隱藏著險惡的用心;國內則有所謂“崖山之後無中華”來反向地、不自覺地與此論調配合,從而割裂、消解中國文明的連續性,更消解當代中國與歷史的連續性,也為民族分裂張目。還有在電視節目中顛覆“三國”中諸葛亮等傳統形象、影視劇中宮鬥戲熱衷於勾心鬥角、網路遊戲消解傳統的人物形象等,這些或者是懷疑、消解、顛覆傳統價值,或者是在娛樂化中破壞世道人心,因而其對於中華文明的危害不易察覺,但卻會一點點侵蝕、動搖當代中國制度中最深厚的文化基礎。
  回應
 歷史虛無主義--好大的詞。沒看出作者能把這個詞辨析清楚,很多反思會被冠以歷史虛無主義。
說得好!魯迅也在塑造“負面中國”形象——這與西方電影節對中國電影的選片標準,是一致的!
 你讀懂魯迅文章沒有,不要無知者無畏好不好!
 魯迅錯誤的批判民族劣根性!金燦榮也認為魯迅是錯的!
2021-02-27 08:25:07
阿楨
單身、好工作、奢侈品=成功女性 港媒:研究發現,電視劇正改變中國女性衡量成功方式

香港《南華早報》2021-01-30研究發現,電視劇正在改變中國女性衡量成功的方式——成功應該是單身、有一份好工作和體驗奢侈品
市場研究公司伯恩斯坦最近的一項研究分析了中國電視節目對女性消費者的影響。作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在過去40年經歷了前所未有的繁榮,“電視劇已演變為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
從2018年起,她們就開始主導中國的奢侈品市場,占奢侈品消費的71%,其中26歲-35歲的女性是奢侈品市場的核心群體。由於女性接受了更高的教育,擁有更高的收入,她們的購買力增加了。她們願意花錢來獎勵自己努力工作、彰顯個人成就。
中國對成功女性的定義發生了轉變,從“嫁得好”轉向“個人成功的規劃師”。“近年來,中國電視劇中的許多女性榜樣都有相似點:年輕、漂亮、受過良好教育且經濟獨立。”
在迎合社會對成功女性的期望方面,中國女性面臨巨大壓力。她們不但要優雅、美麗、婚姻美滿、家庭幸福,還必須擁有蒸蒸日上的事業,消費成為她們緩解壓力和焦慮的途徑之一。此外,物質財富以外的體驗類活動,如潛水、跳傘、滑雪等越來越受女性歡迎。
2021-02-28 09:14:57
阿楨
《西虹市首富》被訴剽竊二審開庭,電影編劇及開心麻花影業被上訴

編劇王女士認為該電影抄襲了她的劇本《財產繼承者之有錢了》,比如“電影結局男主為了愛放棄巨額財產”、“男主帶女主去看演唱會”等情節。
  回應
 我覺得《西虹市…》借鑒不算是抄襲!
 不得不承認,相似的地方有些多。
 楨:上百位編導們於奇幻劇《晴雅集》在國內院線和國際奈飛網視同步上映前夕,以郭涉及抄襲一事、聯合呼籲業內封殺郭,結果首日票房破億。其實天下文章一大抄,學術論文只要標示合理引用之出處,就不算抄襲了。但影視不像論文可標示出處、常生爭議,如同專利和商標權一樣,如有爭議交付司法判賠就是了,但在習左北的氛圍下常上綱上線到你死我活。
2021-03-19 09:16:36
阿楨
2021奧斯卡:收視新低、串流擠身,好萊塢仍在風暴中前行2021-04-28

2020年肺炎疫情肆虐,重創全球電影圈,拍攝作業延宕,戲院被迫閉門,商業大片紛紛退檔延期,影展亦是轉線上播映或取消暫緩,串流商機水漲船高,小螢幕與大銀幕的存亡對決越演越烈。邁入第93屆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便在這樣的時代氣氛下舉行。本屆仍是延續近年「政治正確」風氣,亞裔、非裔及女性影人皆創下多項紀錄。
美國與好萊塢作為電影界龍頭藉一場盛宴,回應電影界因疫情而起的變革,延續「#OscarSoWhite」、「#MeToo 運動」、「Black Lives Matter」的政治風氣,企圖以小而精美的典禮,維繫電影與影人的尊嚴,卻仍在藝術小眾的品味,與商業收視考量的頒獎安排間,落得尷尬而無地自容。總頒獎過程仍長達三小時,收視人口跌破千萬大關,僅有985萬人收看,較去年銳減了58%再創歷史新低。
  相關新聞資料
中國人為何不再迷信奧斯卡了?別忘了,奧斯卡只是一個“學院獎”,只是一宗大買賣
  回應
不只是奧斯卡,凡是基於西方政治體制控制下的獎和任何排名,我都不care。
2021-04-29 08:20:03
阿楨
馬雲現身阿里巴巴活動 陸網民:變老了 2021/05/10 中時

今年是第17個阿里日,歡迎37000名員工家人和親友來,久未公開露面的馬雲當天也現身杭州阿里總部。有網民表示,馬雲感覺老了很多。
  回應
是變黑不是變老,是有戶外活動曬太陽吧
  相關新聞
網友發文要求公開從范冰冰到鄭爽「補稅117億名單」范點讚!嘆: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范重出江湖!主演好萊塢電影《The 355》2022-01-07在美上映。

美團遭調查 創始人王興貼詩文被疑借古諷今或步馬雲後塵 2021/05/10 中時

自大陸主管當局以《反壟斷法》對阿里巴巴處以史上最高額罰款後,外界對馬雲未來處境有諸多揣測。隨後大陸多家大企業也連續被監管機構點名,將進行反壟斷調查,美團創始人王興在其本人創立的社交平台「飯否」貼出唐代章碣的《焚書坑》詩文:「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隨即引起網上熱議。5月10日,美團股價暴跌8.6%,股價創年內新低,自今年高點的市值蒸發掉1.2兆港元(合台幣4.35兆元)
王興身邊人勸他重視此事,以免被借題發揮、刻意炒作,一旦被貼上標籤,歷史上文字獄與莫須有罪名都是這麼來的。「誰是大秦?誰是劉項?太容易授人以柄」。王興因此刪除詩作,但又感嘆「壞人真多」,還解釋貼出詩句的用意作為澄清說,「秦國警惕書生,但後來滅秦的劉項卻不讀書。這給我提了個醒,最危險的對手往往不是預料中的那些。」
網上一些知名的博主認為, 在反壟斷的關鍵時刻,發這種令人浮想聯翩的詩,確實欠妥,
2021-05-12 07:20:11
阿楨
影視人表示,整容本質上和服化道沒有區別

【本文來自《張藝謀說謀女郎不能是整容臉:整容過後臉上的肌肉會被破壞》評論區】
老謀子主張,從藝術來說,沒啥大毛病。但從商業電影來說,其實整容是個無法避免的問題。甚至好萊塢已經進化到用"後期"整容的地步。只能說,每個導演的那個度不同,其實真要有一個演員,戲巨好,氣質形象特別貼合他要的角色,只是細微的地方“動”過一點點,那他照樣用。
  回應
中國人大多五官較平,在聚光燈下缺乏立體感,整容是無法避免

張藝謀《懸崖之上》以85.8分奪得五一檔期滿意度冠軍,票房直衝8億人民幣
  相關新聞資料
《懸崖之上》:合格的諜戰片,不太合格的張藝謀作品
張藝謀拍主旋律電影《懸崖之上》 為敏感題材《一秒鐘》補償?

懸崖之上:近年最佳華語諜戰題材!拍這類爾虞我詐的間諜題材,最重要佈局得宜,戲內把一眾主角推向無人能盡信的死角,戲外也要觀眾一同墮進這片迷霧中。這一點《懸崖之上》絕對極成功,沒有過度為故事寫個背景,甫開場無論觀眾與一眾角色,都不知道計劃要如何進行,又會發生甚麼事,到底身邊誰是內鬼、誰是雙重間諜、眼前的人會否又出賣自己,劇本刻劃尤為細膩,不單正邪雙方角色的形象都極鮮明,佈局上也是層層遞進、慢慢拆局;劇情慢慢豁然開朗,戲味十足也覺劇力萬鈞。一眾角色亦非單純間諜或特工、非黑即白;眾人糾結的關係,彼此命運暗暗相連,甚至在主線外也有自身的故事,不乏幾分感人時刻,是諜戰以外的驚喜一環。
2021-05-12 07:24:39
阿楨
風聲之後又一部好看的諜戰片。畫面運鏡一流,漫天飛雪的東北大地,暗流湧動,火車上鄰座可能就是敵人,哈爾濱化身特工之城,沒人知道身邊是敵是友。演員演技都很好,最喜歡於和偉的表演,隱忍又克制,以微表情致勝。 國師鏡頭下的諜戰冷靜又克制,同時又有大量留白給人思考。影片一開始就基本交代了敵友關係,沒有太多的懸念,更多的是探究人物人性本身。“我們能等到天亮嗎?”劉浩存最後的發問讓人淚目。

張藝謀導演的基本功力還是在的,寥寥幾筆就構建出蕭瑟肅殺的氣氛。開場一個俯拍降落傘鏡頭,我以為我來到了歐洲文藝片。攝影師出身,鏡頭語言、打光絕對一流。內景大量的黃,外景大量的藍,再加上連綿不斷的暴雪的白,以及自帶霓虹色的哈爾濱,共同締造出一幅外表溫和內心卻暗流湧動的古典油畫。與畫面相比,敘事層面就差了一大截。…….
2021-05-12 07:26:10
阿楨
現在的電視劇苛求劇情戲劇性,從而完全忽略了歷史基礎,《大軍師司馬懿》就是這樣

現在的電視劇都太過苛求劇情的戲劇性,從而完全忽略了歷史基礎,另外也太偏宮鬥路線,都是為了迎合女性的觀劇習慣,男性看到因宮鬥而扭曲的這些人物,就很不順眼。
這部軍師聯盟是為數不多的拍司馬懿的故事,其實這個人我覺得很有意思,吳秀波演的還算到位,但有時候似乎太過,掩飾太過而過於虛偽做作,讓人感覺這司馬懿毫無人臣本心,只是一味迎合皇帝,跟魏宗萬演的司馬懿比起來,少了些許銳氣和霸氣。
  回應
男人為主的歷史演義劇也熱衷宮鬥戲了,《甄環傳》的惡劣影響就在於此。為了迎合無腦的女性觀眾,編劇的腦袋集體進水。
如同三國演義本來就是歷史演義,很多都與史實不符一樣,大軍師司馬懿做些演繹也無妨。
人家本來就是以現代小說做藍本拍的,其實就算三國演義你也不能當歷史看,小說這種東西,劇情邏輯自洽人物行為合理就行,過分強調忠實歷史的話,小說也就不是小說了

就戲論戲,「流浪地球」是慘劇 2019-02 臺灣自由撰稿人雁默

太多大陸朋友問我對「流浪地球」的意見,電影電視劇,我看過的已不計其數(尤其是講太空題材的科幻片),所以我是那種不會被民族情感綁架的戲迷,只會就戲論戲。
電影就三類: 文學性高於娛樂性的;娛樂性高於文學性的;娛樂性與文學性調整得相當平均的。對我而言,第三類是經典之作,能做到這境界電影的非常稀少。前兩類也各自都有上乘之作,所以我看戲不會以文學角度批評娛樂電影,或娛樂角度批評文藝電影,他們應該用不同的標準評論之。
「流浪地球」屬於娛樂性高的電影,標準在於「好不好看」。
朋友們,不好看。我只撐了50分鐘,就看不下去了。
第一個敗筆,知識性敘述說太多了,知識訊息搶了戲,吃掉了可看性。
敗筆之二,就是情感戲的貧乏與八股,不但沒有輔助一個好的科幻點子,反而壞了整鍋粥。
我可不是用好萊塢的眼光批評「流浪地球」,好萊塢的電影99%都是爛戲,就連漫威票房絕佳的眾多科幻片,我也不以為然(神力女超人例外)。你
  回應
寫著不以好萊塢標準評價,滿篇都是用好萊塢電影做對比。用台灣濾鏡歪樓,這事我也見多了
用政治掛帥標籤概括一切不同意見,這事我們也見多了!
2021-07-17 06:23:35
阿楨
汪海林:中國電影要把敘事權奪回來 2021-07-29

好萊塢電影確實好看,在敘事技巧、情感表達、電影技術上都有獨到之處,但需要為英雄找到某個具體的情感載體,比如拯救家人、朋友等等,從不強調英雄為了某種理念獻身。而很多東方英雄是為捍衛忠、義等理念而獻身,比《趙氏孤兒》程嬰出於忠,獻出自己的兒子,替主公的兒子去死。2019年《流浪地球》46.86億元人民幣票房,體現的是《三國演義》中劉備帶著新野老百姓撤退,是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帶著老百姓一起轉移的傳統,是有別于西方方舟的中國方案。

如何客觀評價汪海林的編劇能力? - 知乎

這位編劇老師天天對著年輕演員評頭論足,說實話你的狗shi劇本拿給前述那些演員演你不覺得羞愧嗎?還有人拿《鐵齒銅牙紀曉嵐》來吹他,你知道《鐵》第一二部編劇裡面根本就沒有他嗎?你知道汪的第三四部有多糟多爛嗎?

汪海林-維基百科.評價

汪海林多次處於輿論焦點,是率先批評「IP熱」的影視人士,更是以批評「小鮮肉」演員而聞名的業內人士。是「懷念煤老闆做投資人的日子」等話題的原創者,其大膽的言論風格受到廣為關注。
  另參【圖博館】《實然觀》 習中國夢
郭敬明的青春校園劇《小時代》賣座後,因奇幻劇《爵跡》失利被民氣落井下石,又靠著青春校園劇《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翻身,汪等上百位編導們於奇幻劇《晴雅集》在國內院線和國際奈飛網視同步上映前夕,以郭涉及抄襲一事、聯合呼籲業內封殺郭,結果首日票房破億。其實天下文章一大抄,學術論文只要標示合理引用之出處,就不算抄襲了。但影視不像論文可標示出處、常生爭議,如同專利和商標權一樣,如有爭議交付司法判賠就是了,但在習左北的氛圍下常上綱上線到你死我活。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2021-07-29 09:21:13
阿楨
甜寵劇紮堆,為何這一代年輕人pick戀戀劇場?2021-07-31

  《一不小心撿到愛》和《月光變奏曲》同時上線正式開啟甜寵劇“拉鋸戰”;騰訊視頻和芒果TV也不甘落後,各自推出《你是我的城池營壘》、《理智派》等劇加入混戰。各大平臺都在爭搶甜寵劇這塊蛋糕,不可避免地造成劇集紮堆,幾番“狂轟亂炸”下,觀眾對單一的青春校園、熱血電競、浪漫都市等傳統選題越發審美疲勞,而那些人設套路化、劇情不接地氣的甜寵劇,更是被觀眾毫不留情地冷落(楨:? )。
  回應
多拍點這種少男少女戀愛吧,可別像以前一樣弄一些婆媳大戰,家長里短的了,多鼓勵年輕人相信愛情,戀愛結婚。
僅僅是年輕人?我媽特愛看甜寵劇。
雖然一向鄙視豆瓣打分者的趣味,但豆瓣對一堆甜寵劇打低分,可見這類甜寵劇無聊到什麼程度。
甜寵劇的觀眾有幾大特點,12-16歲的低齡女性,低學歷的高齡女性,性取向不明的男性。審美真的跟學歷和閱歷有關。
人類作為哺乳動物,青春年少時不想著談戀愛就不正常了
國內資本想讓年輕人變成傻白甜,便於控制。外國勢力則想毀滅民族的鬥志,從而毀滅這個民族。
  相關新聞
日媒分析日本文化產業在中國急速失去存在感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中國影視的發展趨勢,從最早偏向男性的正戲如《雍正王朝》《三國演義》等,到戲說類如《還珠格格》已現女性化,至青春校園、宮鬥和奇幻劇,因解脫了左北意識形態如民國劇、社會禁忌如寫實劇和正戲之歷史束縛,充分滿足了現代女性對劇中女主演技所表現的「人美心善情真、膽識智謀雙全、風情萬種」之小夢想,難道只許習發中國大夢嗎?但中國非主流市場的左右編導們,卻以左意識形態和右學院藝術教條、反批這些女主是沒演技的花瓶,賣座全靠資本炒作和對腦殘粉賣弄「白富美」「白甜寵」,其實正是靠「白富美」(如范《武媚娘傳奇》)和「白甜寵」的軟實力才受到東北和東南亞粉絲追捧、進而發揮影響力。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2021-08-01 07:36:09
阿楨
央媒批網路遊戲為“精神鴉片”,遊戲股全線重挫
  相關新聞
妖魔化遊戲應該停止了,這是另一個貿易文化戰場,不能把這條戰線拱手讓人
  回應
精神鴉片一詞侮辱性極強。三十年前沒有遊戲玩的時候精神鴉片是武俠小說,然後是街機廳再然後是網吧,現在都2021了,就不能想點新詞?對於那些辛苦工作勵志將中國故事講給全世界人聽的遊戲工作者來說,真的很不公平。想想當年的漫畫產業是怎麼毀掉拱手讓給日韓的。
不沉迷電玩,難道要很悶的中國人民專注推翻共產黨專政?
“精神鴉片說”10多年前就在網路上看過,其實是真的,但政府你要怎麼防?以前韓國線上遊戲發達,有個原因是可以讓國民有個精神鴉片,不會想到自己只是個苦命牛,移轉人民的焦點。
  相關新聞
德國電視:警方拘留吳亦凡,為中國政府對加拿大外交反制措施的組成部分。
陸打財團上癮?監管重拳要求「資本應政治正確」| 聯合報
路透:中國當局要馬雲出清持股淨身退出螞蟻 2021-04-18
繼馬化騰後馬雲也套現430億…大佬們為何都在減持 2020-07-13 新浪科技
零售、跨境、菜鳥3驅動 阿裡2022年第一季度收入年增34%
一位互聯網企業家找環時總編老胡聊天 2020-07-03 老胡說,資本要純淨不能要純淨主導國家,要純淨與國家大政策的互動中順勢而為。
2021-08-04 07:33:45
阿楨
霍尊發長文道歉:決定告別演藝工作 2021-08-14 觀察者網

霍尊向其家人、朋友、粉絲等道歉,並表示,請傷害到此為止吧。霍尊钜細靡遺記錄自己與陳露2012年認識後的點滴,是對方先來認識他,期間也一直負擔對方生活,感謝陳露8年來都在身旁陪伴;發誓自己恪遵夫道,性伴侶僅有陳露一人,沒有約砲也沒有劈腿。
  回應
我很同情霍尊,是個老實人沒怎麼反擊過女的。他女友是在往死里弄他,很想說,撕,就痛快的撕吧。這樣子真的很沒意思。
最重要的是關掉電影戲劇學院,畢竟娛樂圈偶像都那樣。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1_08_14_602980.shtml

張哲瀚道歉沒用?官媒轟無知:得付代價 2021-08-14 世界日報

藝人張哲瀚因在靖國神社前拍照被批後道歉,稱自己對建築及歷史「無知」,但中國網友繼續砲轟他是漢奸,並要求封殺張哲瀚。多家官媒、黨媒和軍媒也群起砲轟張。
  回應相關新聞
涉日事件後續!5小時內張哲瀚28個代言全數解約!
反思張哲瀚事件別讓「愛國」變成黨同伐異 - 香港01

以愛國之名窮追猛打娛樂圈不可取

張哲瀚稱「對於婚禮舉辦場所的歷史背景和參加婚宴的其他人政治背景失察,這是我的過錯……作為公眾人物,我更應當時刻牢記歷史傷痛,以後我會更認真學習歷史文化知識,豐富自己的專業素養,更加嚴謹和自律,再次鄭重的道歉。」
若從一頭一尾看,這並不是什麼值得大動筆墨的事。演藝明星缺乏身為公眾人物的自覺,被抓住「小辮子」,隨後在壓力之下公開道歉;黨媒以此為典型,傳遞官方「正確三觀」,都是一貫做法。

濟南公安最新通報“阿裡女員工被侵害”案 2021-08-14 觀察者網

通報稱,沒有證據證明王某、張某有強姦犯罪事實發生。通過大量證人證言及調取阿裡公司出差報備系統資訊、相關電子資料等證據,未發現周女被迫出差情況。經就餐人員、飯店服務人員證實,就餐期間無人強迫飲酒,周某飲用白酒約350毫升。
2021-08-15 08:36:46
阿楨
相關新聞
周女8000字泣訴性侵!阿裡巴巴股價跳水
阿裡回應:絕不容忍,5人已被停職
中紀委:剷除酒桌潛規則滋長的土壤
從阿裡巴巴性侵案,看中國酒桌文化潛規則
阿裡女員工自稱被侵害事件陷羅生門?
  回應
哪裡羅生門了?明明就性很清楚好嗎
這個女人患了臆想症
人民日報:不但要把權力關進籠子裡,更要把資本關進籠子裡
馬雲、王興、黃崢、劉強東和張一鳴,都不見了 2021-08-10 財經自媒體
  低調,低調,再低調,降低存在感,成為這屆大佬需要惡補的自我修養。
  回應
精英集體噤聲,絕不是社會的進步
槍打出頭鳥
難怪哪麼多的人和資本會出逃呢?
潘石屹不跑就跑不了了。
鬥地主打土豪又開始了
  相關新聞
馬雲演講:窮人鬥地主把地主鬥死農民不一定富來 2018-07-14
潘石屹退隱2021-06-16以236.58億港元出售SOHO中國給美國私募基金黑石集團
潘石屹出售SOHO中國2021-08-03 被《反壟斷法》立案調查
軟銀2021-08-10因中國科技行業受監管形勢不明,將暫緩在華新投資。
  另參【圖博館】 習中國夢
  相對於江澤民的「右」(海派文化)「南」(出生和文化性格皆屬江南),習的文化屬性「左」(習乃清大馬克思主義法學博士+中共的反資本反封建之本質)「北」(習和國母彭麗媛都出生北方)。江的海派文化雖開放包容,但也奢華、易生貪腐,民氣「仇官仇富仇名」。習上臺後,民氣可用,先反貪肅腐、樹立官威,再私心自用「殺猴警雞」打壓各行各業。
https://mypaper.pchome.com.tw/souj1/post/1380555972
2021-08-15 08:43:04
阿楨
沒了歌舞,還能算印度電影嗎? 2021-10-17

印度電影“識別度”認知最強烈的,當屬經常讓人措手不及的歌和舞。
濕婆是印度教中的三大神之一。印度教認為,舞蹈是由濕婆創造的,濕婆神是舞蹈的化身。
因此,印度人把對濕婆神的崇拜表現為對舞蹈的熱愛。即使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聚會、結婚等活動,他們也習慣用歌舞的形式來表達情感,這是他們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所以當歌舞在二十世紀與電影這一新奇的藝術形式“聯姻”時,理所當然地造就了具有獨特魅力的印度電影。
順帶說一下,印度電影誕生後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其審查制度非常嚴格,對色情元素的管制很很嚴厲。然而印度的其他藝術,如雕刻、繪畫等,可以大膽地表現情欲——因為毗濕奴,這個印度教“三大神”之一,他有一個化身就是情欲的象徵,而且印度教徒非常崇拜濕婆的“林伽”,認為性和情欲是神賜的。
所以,為了表達內心正常的本能衝動,並且避免和審查制度造成衝突,印度人最終選擇了舞蹈這個和性本能有著深刻聯繫的元素:曖昧游離的秋波, 欲說還休的語言, 若隱若現的肢體, 似迎還拒的接觸, 以及類似聚會和儀式的群眾歌舞, 這一切都十分獨特巧妙地宣洩了印度人在電影中對“欲”的期待。
除此之外,在歌舞之路上越走越遠的印度人還發現,載歌載舞不僅不會顯得突兀,甚至還能讓電影變得更好玩:
一、歌舞元素能夠巧妙推動整個電影情節。比如《三傻大鬧寶萊塢》中眾多或幽默、或溫情的歌舞場面把影片一次次推向高潮。
二、舞元素也易於表現跌宕起伏的情節,表達電影中各角色的強烈情感。所謂“言之不足,歌以詠志”。
三、從觀影的角度來看,很多印度電影都在三小時以上,觀眾的注意力很難集中這麼長的時間, 所以在影片中適當地穿插一些歌舞有利於調節氣氛。
四、印度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民族語言眾多,作為“世界通用語言”的歌曲和舞蹈容易為各種語言的觀眾所理解和接受。
印度電影裡的歌舞有很強的“本土性” ,從藝術性來看,並不符合世界上大部分影評節的審查標準,這也就是為什麼印度電影產量位居全球前三,可是在獎項上幾乎沒有什麼斬獲。
2021-10-20 08:22:37
阿楨
電影《隱入塵煙》入圍2022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 2月25日內地上映

由中國青年導演李睿珺執導《隱入塵煙》入圍第72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該劇本梗概為沉默寡言的老四馬有鐵,自幼生活在三哥馬有銅家。經人介紹,馬有鐵和貴英結婚並展開了新生活,他們從春天播種、夏天耕耘到秋天收割......
李睿珺出生於甘肅高臺,代表作包括《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家在水草豐茂的地方》、《路過未來》等,其作品多與家鄉背景有關,關注社會民生和弱勢群體,現實主義風格濃郁。《路過未來》曾入圍第70屆戛納電影節“一種關注”單元。
  回應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中國這些導演特別喜歡拍這種“淳樸原始艱苦貧窮“的影片,這種格調特別容易在西方獲得大獎和讚賞加持。還沒點進來就知道是這種畫面。
對,就是這個味道,原始,落後,愚蒙才是西方喜歡的。
這就是為了獲獎而拍的!其目的不言而喻
一看名字,再一看劇照,進來再看了下片花,哦,老配方老味道,又是個去歐洲三大門口蹲坑的導演。拿著中國貧苦落後山區講故事的主
《隱入塵煙》沒有脫離現實的影片,我不認為是獻媚。中國不都是北上廣深,中國還有很多自然條件惡劣、經濟條件差的地方。
中國現在城市化率62% 每年還在接近1%增長中. 歐洲國家也就是60%多,高的70-80%. 中國大部分人在城市生活,而不是農村, 而且即便是農村,現在也有很多已經發展的很好的農村,無論是水電路網路通信等基建,還是當地人的精神面貌穿著打扮,都不是這個電影裡的樣子,怎麼這就能代表中國當下的時代和人民了?
而且最可笑的是 如果獲獎的電影比例是按城市化率4/6分 有60%的比例是都市題材 那沒人會說什麼不對. 但問題是62%的城市化率 到頭來有幾部反應中國城市生活的? 中國作為世界最大高鐵 地鐵 4G 5G通信基建 龐大的都市化群的國家,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一大工業貿易市場國, 第一大專利申請國,到頭來就這?
2022-01-20 08:34:49
阿楨
國發會好扯 《飲食男女》也要轉型正義 2023/01/03 中國時報

接手促進轉型正義基金,國發會將自中影公司取得的202部影片資產所有權及著作財產權,捐贈文化部轄下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片單赫見大導演李安的《推手》、《囍宴》、《飲食男女》等钜作。不過國發會新聞稿提及,這批影片需作為轉型正義相關文化事務之用,引發外界沾染政治味的疑慮。
中影2018年被黨產會認定為不當黨產,118億元資產慘遭凍結,雙方展開漫長行政訴訟,最終於2021年8月24日締結行政和解契約,包括給付國庫9.5億元,及2006年4月27日前的著作、影片權都讓與國有。
中影這批轉讓作品包括軍教片《英烈千秋》、《八百壯士》,侯孝賢早年作品《兒子的大玩偶》、《童年往事》,李安的《推手》、《囍宴》、《飲食男女》以及蔡明亮《愛情萬歲》等電影著作權,及其影片資產所有權讓予政府。在促轉會依法解散後,轉由國發會承接促進轉型正義基金業務。
國發會去年9月召開首次會議,達成多項共識,包括透過契約捐贈方式,將這批影片贈與國家影視聽中心,並約定相關使用時應落實傳達轉型正義理念。也強調係因各方的支持與努力,這批影片才能由促轉基金贈與國家影視聽中心,接續妥為保存並研究推廣,普及轉型正義理念,發揮資產公共化價值。
對於國發會說法,藝文界頗有微詞,認為這批影片雖然是中影拍攝,但如今都是珍貴文化資產,就別再扯政治了,如果連取得授權使用,都得提交說明,編一大串落落長的轉型正義理由,「不累嗎?」
導演蔡明亮表示,「沒有特別的想法。」國家影視聽中心則說,收到這些影片後,會策劃不同的主題影展,強調中影電影承載了很多台灣人的成長經驗,是珍貴的文化資產,會善加利用及推廣。
  回應
不到臺北不知道文革還在搞.....
蔡果然是綠共!
人不要臉則天下無敵!
司馬昭之心。
2023-01-03 08:30:33
阿楨
《中國奇譚》憑什麼讓國漫再次封神? 2023-01-05

《中國奇譚》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B站聯合出品的動畫短片集,由八個植根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立的故事組成:《小妖怪的夏天》、《鵝鵝鵝》、《林林》、《鄉村巴士帶走了王孩兒和神仙》、《小滿》、《玉兔》、《小賣部》、《飛鳥與魚》。
  故事縱覽古今、展望未來,從鄉土眷戀到科技幻想、從生命母題到人性思考,展現著中式想像力、承載著中國民族文化與哲學。影片涵蓋多種美術風格以及製作手法:既有傳統的二維、剪紙、偶定格動畫,又有 CG、三渲二的現代技術,還有將素描與中國水墨韻味相結合的創新嘗試,是創作者們對中國美學一次多視角的詮釋。
  談到國產動畫,我們難以忘懷那輝煌的過去。1957 年正式成立的上美廠,創作了《雪孩子》《大鬧天宮》《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 500 多部伴隨了幾代中國人的作品。可惜 80 年代之後,動畫市場風向迅速轉變,因為時代的發展和人才的斷層,曾經輝煌的上美廠逐漸走向沒落,甚至被質疑吃老本,再沒有經典之作。
  其實近年來,優秀的國產動畫也有不少。
動畫電影《羅小黑戰記》同樣探討了妖和人的關係;《一人之下》紮根本土的玄學土壤,設定了有趣的作戰體系;《霧山五行》水墨畫風獨樹一幟,打戲流暢絢麗,又有陰陽五行、相生相剋的世界觀,立足傳統又融入現代。
  《中國奇譚》最打動我的一點,也是國產動畫的傳承和創新。
《小妖怪的夏天》在傳承這方面,我們可以看得到很多細節,比如牛頭怪抓著野豬妖擦鍋時冒的煙,畫法借鑒了小時候的連環畫,但讓這種煙動起來繪製量太大,所以導演只在這場戲裡用了一下。創新之處則更加明顯,導演在國人耳熟能詳的《西遊記》背景裡,探討了普通妖怪的命運,也用妖界的職場關係映射當下。另外,囑託孩子多喝水的野豬媽媽,如同子女打拼在外、逢年過節碎碎念的父母,讓故事多了溫情;「你在教我做事」「擦了半天就這」等臺詞則很有網感,十分貼近時代。
2023-01-09 07:53:11
阿楨
2023年春節檔(1月21日-1月27日)票房破60億(2019年超58億),張藝謀《滿江紅》21億榜首
  相關新聞
全國多地優化調整防疫措施12-05起,公交、景區等室外不再查驗陰性證明。北大國發院報告大陸至11-13染疫數約9億。防疫封控放寬經濟復蘇,旅遊熱度暴漲12倍機票增8.5倍。 各地採取有力措施擴內需促外貿穩增長;財政金融齊發力,擴內需穩增長,企業復工市場回暖,各地經濟回穩向上。 2023年元旦市場漸活躍消費正復蘇韓春運客流預計21億人次同比增99.5%。歐美日韓為難陸客,東南亞招手取消查驗疫苗證明,泰國副總理兼衛生部迎首批解封陸客。陸客到日韓頸掛黃牌怒遭辱,反歧視反制第一槍01-09中國暫停日韓公民簽證。

《滿江紅》成張藝謀最高票房電影,可也留下一個 “遺憾” 2023-01-26 皮皮電影

在經歷了一整年的低迷後,中國電影在2023年開年,迎來了一波小陽春,市場回到了疫情2019年水準,是近十年來含金量最足的一次。
73歲的張藝謀是華語導演中,最高產且品質最穩定的導演,《滿江紅》就是他過去20多年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三個“反差”,顛覆自己
 你們不是說張藝謀只會拍大場面嗎?這一次,他偏偏就玩了個小的。在太原搭建了兩個打通的院子,整部戲就是在這拍完。演員穿梭其中,如同行走在迷宮裡,佈景什麼的都不變,很多觀眾甚至把《滿江紅》稱呼為“小品電影”。可真正看完影片的觀眾卻評價,場景雖小,格局卻很大,最後萬人誦讀《滿江紅》的時候,多少人看紅了眼?
 你們不是說張藝謀只會玩色彩嗎?《滿城盡帶黃金甲》的菊花黃,《影》的水墨色,《一秒鐘》的鉛黃,甚至《懸崖之上》的黑白,都被他玩出了花兒。以至於有人調侃說,留給張藝謀的顏色不多了。這一次,他在色彩上,就顯得有些“漫不經心”。片名叫做《滿江紅》,全片卻選在灰濛濛的大院子裡,看不到一點生氣。可最後秦檜穿著紅袍,出現在院樓上時,那一抹格格不入的紅,如同帶血的刃,一下子撕開了那一段血淋淋的屈辱歷史。
2023-01-28 08:10:17
阿楨
你們不是說張藝謀不會講故事嗎?一個《英雄》不過是“圓環套圓環”的故事,外實內虛;一個《滿城盡帶黃金甲》不過是《雷雨》的翻版,還畫虎不成反類犬。這一次,張藝謀就拍了一個“高情節密度、多重反轉、不乏喜劇色彩和浪漫主義”的電影。岳飛死後,宋金會談,金國使者離奇死亡,在斷案過程中,參與者一個個死去,最後的倖存者,完成了致命一擊。有人調侃《滿江紅》就是一出“劇本殺”,可多少人是帶著逗樂心態去看的,最後紅著眼睛出來的?
  三重“反轉”,顛覆觀眾
 對於普通觀眾來說,他才不管導演的那些奇思妙想,他只想看一個好故事,感受一份好的情感。而張藝謀對觀眾的認知,也來了一次顛覆。
 首先從電影名就能看出來。
提到滿江紅,大家一定會想到精忠報國的岳飛,和“愛國主義”綁定在一起。可張找來了沈騰、嶽雲鵬、魏翔、潘斌龍等喜劇演員,來演繹這麼嚴肅的歷史劇,這不是胡鬧嗎?未上映之際,網上已經開始有了討伐之聲。有人直言,“滿江紅”在中國人心中已經是一個愛國符號了,不容褻瀆,張藝謀這麼拍就是胡鬧。可最後的效果大家也看到了,喜劇人們的出現,非但沒有褻瀆先賢,反而增添了好幾分戲劇的力量感。
接著,提到《滿江紅》,大家的認知裡,一定會有嶽飛。可嶽飛看似從未出現,但卻無處不在,所有的愛恨情仇,全都因他而起,因他而滅。這種高級的表達,已經好久沒在華語電影中出現了。
現在的小品都是“喜頭悲尾”,可張拍的是“喜頭喜尾”。
2023-01-28 08:15:08
阿楨
遺憾:沒能拍成一鏡到底。
張修建了如迷宮一般的“大紅燈籠院子”,就是為了滿足一鏡到底的拍攝。為了拍出這個效果,張藝了這些年影壇上所有一鏡到底的電影,在創作劇本時,他也和編劇陳宇反復交流,寫出了一個適合一鏡到底的本子。最後就是演員的溝通,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很興奮。張的設想,是把演員聚集在一起20天,前10天各自進行臺詞、走位的訓練,最後10天集中在一起拍攝,每天拍2遍,然後從20遍中選取一個最佳版本。張還提前拍了一段10分鐘的一鏡到底進行試驗。但很快發現了兩個問題。
 第一,一鏡到底會犧牲影片的節奏。
《滿江紅》是一部節奏飛快的電影,除了情節緊湊,多重反轉,連轉場的戲份都塞得滿滿當當。張藝謀在處理轉場時,特意加了好幾段帶有豫劇風格的彈唱,幽默詼諧,也讓全片充滿了節奏感。可一鏡到底做不到這一點。一旦節奏斷了,整部戲的張力就沒有了,這是致命的。
 第二,演員的表演會被削弱50%以上。
一鏡到底因為劇情、鏡頭連貫呈現,很難再給到演員的臉部特寫,這已經損失掉一部分表演了。而為了不出錯,演員的狀態也無法做到和一般拍攝狀態一樣鬆弛,得留意機位、其他演員的配合,這些都確認了,才顧得上自己的表演。他們心裡不可避免地會拉著一根弦,這又損失掉一部分表演。《滿江紅》最後的成片裡有3000多個鏡頭,這些鏡頭可以反復雕琢,但如果拍成一鏡到底,只有20次機會,容錯率太低了。張藝謀因此陷入到了痛苦的抉擇之中,直到去年冬奧會期間,他還在做最後的“掙扎”。最終,他放棄了一鏡到底的方案。張說以後有機會再嘗試拍一鏡到底吧,這個機會何時到來,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張藝謀在73歲的年紀又迎來了創作高峰。
 很多人都覺得張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沒想到12年後,中國大導演的榮光回來了。屬於張藝謀的時代從未遠去,他的油箱裡,還有油!
2023-01-28 08:16:17
阿楨
天下長河劇情簡介

自康熙十五年一場巨大的水患之後,年輕的康熙帝設科開舉招納治河賢才,二十四歲的落第舉子陳潢脫穎而出,長於治河。年輕的康熙帝不拘一格,將他簡拔而出。陳潢與同樣有志於治河的靳輔搭檔,跨越半個世紀的櫛風沐雨,歷經了康熙朝幾次大政治風波。年輕敢言的陳潢死于奸臣結党的污蔑之下,臨死前留下治河名著——《河防述要》。康熙五十一年,臺灣收復,准格爾平定,黃河安瀾,河水轉清。康熙帝探訪揚州,見到了河神廟。廟中塑著靳輔、陳潢的像,仁人志士,遺愛自在民間。

看完7集《天下長河》,我連發感嘆,國產劇都這麼拍何愁沒觀眾 2022-11-13 晴晴

一部電視劇好不好看,其實只看前幾集的質量就知道了。
先說題材,雖說是歷史劇,但《天下長河》,卻只是借用了這些歷史風雲人物作為背景。而是將真正的主角光環聚焦在了兩位治河大才:一位落第書生陳潢,一位安徽巡撫靳輔身上。藉著這兩位治河大才的視野,講述了一段從康熙十五年大雨過後,清朝長達40餘年的治河大事。可以說這一個題材,這樣一個故事,確實新穎,獨到。
再說這部電視劇的演員陣容,羅晉飾演的康熙大帝,奚美娟老師出演的孝莊,還有公磊飾演的明珠,樑冠華飾演的索相。雖然這些演員,都是第一次挑戰這種歷史風雲人物,但是他們的演技,確實開場就立住了腳跟。特別是公磊和樑冠華這一瘦一胖的組合,他們一出場,真的就是觀眾想看的那個味。
當然還有這部劇的質感,也是相當了得!這部劇《天下長河》大部分戲都是水戲。而為了呈現最真實的一個水戲場景,導演組花了5個月的時間,真的挖出來一條“黃河”,而第一集中大堤決口。最後呈現出來的浮屍遍野的場景,真的讓人一秒入戲。別的都不說,就沖這部劇的質感,這部劇就值得一追。
所以說晴晴不得不感慨一句,芒果臺是真的會挑劇,一挑又是一部年終爆款。那麼這部劇具體有哪些爆點呢,請聽晴晴慢慢說!
第一個爆點:演員選角,絕了! ……..
第二個爆點:題材新穎,立意深遠!……
第三個爆點:細節戳人!……


《天下長河》2022-12-07 柯志遠

感動值一路飆昇的歷史大戲《天下長河》開低走高,口碑爆棚。造成「現象級」紅火熱潮的歷史正劇已經斷炊一段時間了,…….
2023-01-29 07:22:57
阿楨
《天下長河》5大看點再現一場場波瀾壯闊、驚心動魄的殊死搏鬥 2022/11/21 潘怡豪

看點一:康熙招納賢人,與災難水患驚心搏鬥
看點二:羅晉霸氣感十足,演繹另一款康熙帝皇族魅力
看點三:還原歷史,考究實地洪水施工
看點四:新穎吸睛,高評價史詩工匠劇
《天下長河》書寫了一段大河工匠的治河史詩。在敘事上除了令人震撼的畫面效果,也因融入民間的人情世故,顯見悲歡離合,與小人物的生動幽默,並行節奏讓原本以為少了宮鬥情愛的主線後,是部稍嫌沉悶歷史劇的觀眾大為改觀。
看點五:老戲骨演員加盟,新演員奪目演出

中國水災史--維基百科

中國水災史,中國水災頻仍。其中黃河水災為烈,江淮水災之次。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每年從黃土高原帶走16億噸黃沙。因此黃河有「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之說。1194年至1855年間黃河以淮河的河道作出海口,史稱「黃河奪淮」。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決口」於今滑縣東北,河道向東遷移80公里,由今黃驊入渤海,史稱漢志河。

黃河水竟然變綠了?原因是什麼? 2022-05-14

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黃河每年水中含有的16億噸泥沙。自2000年開始,我國就針對黃河“水少沙多”的癥結採取了“攔、排、放、調、挖”的治黃措施,一些幹流的河水顏色逐漸清澈,黃河下游河床的泥沙平均高度也降低了2.6米,優質水占比80%以上。

南水北調工程 --維基百科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國一項運營中的大型水利工程,抽調中國江淮流域豐盈的水資源送到華北和西北地區,旨在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該工程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總投資預計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工程由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組成,其中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11月15日正式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已於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截至2021年初,南水北調工程已累計調水超過400億立方米。
2023-01-29 07:28:48
阿楨
“岳飛後人”質疑《滿江紅》的喜劇演員褻瀆英雄 律師:其無法直接起訴

  截至2023年1月29日13時,《滿江紅》總票房已破30億,成為中國影史第16部破30億電影。爆火背後,圍繞電影《滿江紅》諸如“幽靈場”“偷票房”“買票房”“資本操控”“抄襲”等的傳言不斷。《滿江紅》官方將起訴4名大V造謠:不再起訴其他造謠者。
  相關新聞
教材刪除岳飛《滿江紅》?專家:統編語文教材從未選過
沈逸斯文掃地,張藝謀《滿江紅》成炮灰,國之悲矣
《滿江紅》票房超《流浪地球2》全靠資本下場?(回應:凡是老謀子的片子都要戒。國家廣電總局要介入調查重大的公共輿論事件。)
為什麼流浪地球2的民氣那麼在意《滿江紅》票房排名(回應:「習左北」民氣「仇官仇富仇名」。)
《滿江紅》強調中國文化“捨生取義”與好萊塢“美國夢”強調個人幸福區別(回應:我最討厭一種電影,“捨生取義”就是綁架觀眾的電影)

看完7集《天下長河》,我連發感嘆,國產劇都這麼拍何愁沒觀眾 2022-11-13 晴晴

雖說是歷史劇,但《天下長河》,卻只是借用了這些歷史風雲人物作為背景,藉兩位治河大才的視野,講述了一段從康熙十五年大雨過後,清朝長達40餘年的治河大事,新穎,獨到。

回到那時,你身為皇帝,也會做出殺嶽飛的選擇嗎?

邏輯出發,殺嶽飛可能是合理的,因為宋朝是對軍人的限制,當然現代,對秦檜翻案就是錯的,嶽飛這個形象的邏輯在我們數千年傳統裡都是正道。
  回應
這是替秦檜洗白啊。趙構就是個昏君!

從流浪地球和滿江紅之爭,反思下一些工業党的執拗思維了?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百花齊放不好嗎?一定得是大工業才是最終唯一出路嗎?
  回應
侮辱英烈,讓帶路黨“唱紅”,讓笑星解構歷史,讓流量明星圈粉絲錢,色情暴力滿滿卻自稱“闔家歡”,打壓國產大製作里程碑作品為自己牟利,小品質感卻大把燒錢…大過年的搞這種添堵玩意兒,讓人怒髮衝冠了!
這不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百花齊放首先它得是花而不是毒草
我覺得文化人的家國情懷,應該比我這樣的工科生要更加濃烈一些。
在清末民初盛行文化人的家國情懷,但不是你們以為的家國——已被證明是垃圾玩意!
2023-01-31 07:10:09
阿楨
民國為什麼那麼吸引人? 2023-01-27

民國時期百家爭鳴,還有濃濃的浪漫主義色彩;閒暇之餘喝杯咖啡,靜靜欣賞話劇和芭蕾,還可以找到各種評彈和地方戲,滬劇和申劇,海納百川彙聚到此,真是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燦爛奪目。曾在夢境中的上海老弄堂裡靜靜的走,或晚上幽靜寂靜之時;或黃昏晚霞之刻,邂逅那讓我魂牽夢繞的民國美女,趙四小姐的燒醉蝦、張愛玲的下午茶、胡適的一品鍋、錢鐘書牌月子餐、宋美齡的瘦身沙拉! 都是膾炙人口的生活名人故事!哪怕晚上睡在床上時,開著收音機,都能聽到那獨具魅力,沙啞又有磁性的女播音員~ 夢回民國!
  回應
你好像不想醒來,想永遠停留在這美妙的做夢時刻。
舉不完的,我只發表下自己的感受就行了。光民國大師和民國教育就能寫一大篇文章出來。

為什麼沒有人把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改編成一部現代芭蕾舞劇
  回應
為啥沒人用越劇演羅密歐和茱麗葉?
您這是相聲包袱啊-------羅密歐與茱麗葉故事線條太硬與越劇氣質嚴重不符,違和感太強。
有芭蕾版《梁祝》,反響不大。編舞水準一般。
芭蕾太硬與《梁祝》氣質嚴重不符,違和感太強。

為什麼黃酒不能成為主流? 2023-01-27

之前《三聯週刊》一篇文章,說在蒸餾技術成熟後,白酒在民間流行,但在上層文人墨客、士紳名流,仍然推崇黃酒。直到建國後,因為政策如何如何,白酒才成為了主流。白酒在民間的流行,主要原因在於白酒的“性價比”更高。看看世界。無論是白酒,還是威士卡、龍舌蘭、伏特加等等烈酒。2021年全球葡萄酒的消費量是260億升,而烈酒銷量是352億升。
2023-01-31 07:17:42
阿楨
滬上阿姨外包裝旗袍圖被質疑不雅,大家怎麼看?
  回應
民國的旗袍衩開的更低,基本都是膝蓋以下的,越南的奧黛是會開叉開到髖以上,但奧黛本質是上裝
圖上的這個坐姿仿佛是專門把裙擺掀起坐在椅子上,這既不雅觀,也讓人懷疑設計者的初心。
仁者見仁,淫者見淫

旗袍是漢服嗎?- 知乎
  回應
旗袍是民國時漢族婦女製作的西服,糅合的是滿元素,只能算是時裝,不是漢服。
自古漢族一直在與其他民族繼續融合,服飾也不斷創新,像唐的翻領袍,明的拽撒,都是經過漢族改良後的服飾,中華民國建立以後,滿族女性的服飾不也被漢族改良成旗袍了嗎?希望各位不要帶有過多的民族主義

旗袍-維基百科

旗袍於1921出現,1925年開始流行,因為旗袍讓女子能穿著原本只有男性才能穿的「袍子」,在清朝末期體現了男女平等,在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成為女性國服。20世紀前葉,旗袍在上海的上流社會非常風行,是名媛聚會社交的標準配備服裝。這股風潮還傳到了香港,由於上海和香港外國人數量眾多,導致旗袍最終在外國人眼中成為「代表中國女性的服飾」。

漢服、旗袍、唐裝,哪一種更能體現中國女性美? 2022-06-26

客觀地說,僅就襯托女性身姿來說,最讓人感覺身姿曼妙、婉約妖嬈,排第一位的,除了旗袍,還有誰?正因為此,在很多大型的國際舞台上,旗袍絕對是一枝獨秀的存在。比如范冰冰在戛納電影節穿的這身黃龍改良旗袍,就絕對亮瞎了一眾歪果仁的狗眼。此外,劉濤、金星、迪麗熱巴、唐嫣、倪妮等人,也都是旗袍的粉。以至於在國際場合,很多人認為:旗袍=國服。但是,很快就有人說了:旗袍是滿服改良而來的,哪裡有資格當國服?
有著東方韻味,又兼具西方的性感,中國旗袍在世界的接受度上,算是最高的。就連很多歐美明星,都在公共場合身著旗袍,比如:伊麗莎白•泰勒、帕麗斯•希爾頓、凱莉•米洛、艾瑪•沃特森、珍妮弗•洛佩茲、比約克、濱崎步……
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瑞典女運動員出場服裝選用的就是中國旗袍,新加坡「國父」李光耀、現總理李顯龍父子的夫人,也都以旗袍做為禮服。
旗袍,堪稱服飾審美上較為成功的東西合璧產物。
近年來,伴隨民族復興,漢服復興的呼聲也是越來越高,隨著漢服運動的興起,自帶仙氣的漢服越來越貼近我們,其更加古老濃厚的東方韻味,也是「漸漸熏得遊人醉」。
與其去黑旗袍,說旗袍的緊身、露大腿等與傳統中國的審美不相符,不如多關注一下因為旗袍在國外給中國帶來的文化影響力。
2023-02-28 07:08:38
阿楨
相關新聞資料
範冰冰消失5年2023/02/23登柏林影展紅毯曝「超仙近照」!緊身旗袍全現形 網嗨翻:女王回歸

越南長襖奧黛-維基百科

中國明代的服裝風格影響了阮朝的越南人,他們開始穿明清時期漢族的長袍和褲子。20世紀20年代的越南長襖又在原有的中國款式上加入了貼身且緊湊的褶襉。

迪奧被指抄襲馬面裙?文化挪用如何界定? 2022-07-18

近日,奢侈品牌迪奧Dior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設計的一款中長半身裙,由於採用的是前後交疊剪裁的設計理念,網友認為是抄襲了中國的“馬面裙”,設計師卻稱其為“Dior標誌性廓形 ”。
“馬面裙”的記載最早見於《明宮史》:“曳撒,其制後襟不斷,而兩傍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者,往兩旁起”。如今國內的一些漢服商家也在售賣。
  回應
旗下的一名韓國設計師? 這就不奇怪了
人家抄襲我們的,是好事啊,怎麼有些人如喪考妣?
用了我們後,卻說是自己原創的。你懂這個後果嗎?以後我們用這個設計就說我們是山寨的,或者他以後申請專利,不准我們用?

網紅曝韓服漢服差異!小粉紅狂嗆南韓超愛偷 2022-02-19 民視

中國北京冬奧,開幕式時一名代表「朝鮮族」女子穿上傳統服飾,引起南韓國內不滿情緒,爆發中韓「文化掠奪」論戰。中國知名百萬網紅「十音」穿著漢服擔任知名雜誌模特兒,再度引起南韓網友砲轟,為此她拍攝影片解釋韓服、漢服差異,讓小粉紅們歡欣鼓舞,大酸「韓國有夠愛偷」。

漢服韓服之爭,誰偷了誰的歷史? 2021-01-25

近年有關中韓傳統文化的爭議不斷出現,除了“泡菜之爭”,如由韓國江陵端午祭申遺引起的“中韓端午之爭”、韓國“中醫申遺”事件等。
2023-02-28 07:17:32
阿楨
仙俠進入亂紀元

2021年的《千古玦塵》豆瓣評分5.8,2022年的《沉香如屑》豆瓣評分5.9。仙俠失去了既定的類型號召力,進入了亂紀元。

中國劇出海東南亞:古裝劇贏了

他們覺得那時的中國文化是非常鼎盛且富有魅力的,另外是這些劇作國外是拍不了的。比如《陳情令》被翻譯成13種語言在多個國家播出,很多觀眾都沉迷在劇中的古典國風魅力之中,所以我覺得還是要對國產內容有信心。

對於近期詆毀滿江紅的事情,我有點個人的觀察

1.針對導演的,但凡張藝謀的作品,總有一群人會出來說三道四。 2.商業行為,有些商家就喜歡玩這種低級的商業行銷,一拉一踩之間,達成自己的目的。 3.不排除確實有從電影本身喜好的評論, 我兩部電影都看了,包括我的家裡人,一致認為喜歡滿江紅更多一些。
  回應
2023年春節檔票房大戰:44.2億《滿江紅》向左,38.57億《流浪地球2》
2023-02-28 07:23:28
阿楨
當藝術碰上史實 「動畫歷史片」引發兩派學者熱議 2023/08/18 中時

大陸動畫片《長安三萬里》電影票房已達17.33億人民幣,成為2023年動畫片大陸票房榜冠軍,片紅是非多,每個人立足點不同,對於歷史劇中「大事」「小事」的判斷,確實就會有爭議。過去也曾有多部歷史劇,因為一些情節和史實不符,而遭到批評,甚至無法正常播出。
  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副院長程波認為,「《長安三萬里》是一部在歷史基礎上重新創作的,有一定的幻想性的動畫電影,從這個意義上講,洛陽還是長安的問題,是不成問題的問題。」不能離開藝術角度去摳細節真實。從事編劇工作的張女士也贊同這一觀點:「這部電影中『長安』更像是一個抽象化的指代,讓重要故事發生在同一個舞台具有象徵意義。影視作品應有其獨立性,對於文史學者來說這個細節不能改變,但在電影創作來看可以適當改變。」
  浙江媒體「潮新聞」評論指出,古裝劇戲說一類,基本上是「瞎說」,曾有劇中唐代主人翁朗朗念出清代詩人名句。但人家標明了是「戲說」,不是正史,你也拿它沒辦法。但《長安三萬里》不一樣,這電影備案說是「重大歷史題材電影」,宣稱「查閱眾多歷史資料」,結果電影中地點對不上,人物與事件也對不上,你說是戲說也就罷了,你說是正說卻錯誤百出,讀過相關歷史的成年人或許可以一笑而過,那些剛剛處於求知年齡沒什麼分辨能力的小孩子,他們怎麼辦?別怪人較真,面對歷史,嚴謹該是必須持有的態度。
  就此而言,或許洛陽市隋唐史學會是有本地情結,但他們質疑《長安三萬里》的文史知識錯誤,一是一,二是二,歷史事件的時、地、人、事各要素,這主幹的要素你都錯訛百出,卻稱自己是什麼「動畫歷史片」,不是狠狠地打自個臉嗎?
  潮新聞文章認為,動畫歷史片可以有幻想性成分,這些表演也很可能成為影片的亮點。但是,歷史事件中時、地、人、事這些基本的構成要素,卻不能隨心所欲挪位。李白與杜甫初次相逢在洛陽,杜甫早年生活在洛陽,「一日三絕」發生在洛陽,救下了郭子儀的是李白,如果你把這些基本的史實都抹殺了,那還算什麼「歷史片」?觀眾要求或許很低,但作為一部動畫歷史片,仍需有歷史的擔當。就此而言,洛陽市隋唐史學會的起訴,有助於釐清同類作品的創作規範,給電影創作敲響文化範疇的警鐘。
2023-08-19 09:14:2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