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14 06:24:15| 人氣4,822| 回應69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女人不生 女孩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灣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中國時報 2007.05.11林倖妃/台北報導

台灣離婚率高居亞洲第一!根據內政部統計,台灣去年有六萬四五四○對離婚,平均每天一七七對夫妻「一拍兩散」,以致單親家庭愈來愈多。若再加上喪偶、分居或夫妻兩地分離者,約有七十四萬戶到二二○萬戶(全國家庭數的三成)處於單親狀態。

台大社會工作系教授王麗容表示,近年離婚和結婚對數比例不斷拉近,主要是有結婚意願的人變少,晚婚或不婚、懼婚的人愈來愈多,且離婚人數沒有減少的跡象,甚至還在成長,以致離婚率奪下另一個「亞洲之冠」。

劉俠之友會秘書長尹可名指出,台灣的單親家庭型態也隨愈來愈多台商往大陸跑而出現「外在陸」太太,與傳統的將太太和小孩送往美國的「內在美」先生有分庭抗禮之勢。

<多樣面貌的母親節>【聯合晚報2007.05.11社論】

兩件新聞,都和「母親」有關,但放在一起看,卻顯得有點諷刺。教育部要讓懷孕的高中生可以請產假,引發了爭議。而各項調查則顯示,越來越多台灣成年女性不願懷孕生子當媽媽,卻反倒有不少青少女是在懞懞懂懂情況下就懷孕了。這些初嚐禁果的青少女若非選擇墮胎,便是輟學在家待產,然後成了「小媽媽」。

有人認為教育部這項措施是口惠,而且徒然引起爭議,當然,也可能將來真的有女學生挺著大肚子上學。可能有人認為政府為了促進生育而不擇手段,但從受教權角度看,懷孕學生的權益本該受到保障。至於像女藝人流行未婚懷孕,會不會影響青少年?那終究還是要看性教育如何教導青少女,除了保護自己,還要對另外一個生命負責。

母親節到了,很多母親開開心心接受子女的感謝和祝福。有不少女性則不願意當母親,還有為數可觀迷迷糊糊當上媽媽的青少女。這是一個多重面貌的母親節,更多的問題值得省思。

<已婚女性多承擔家務 未婚女性較輕鬆>【中央社/台北十二日電】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一項大型調查顯示,近八成的已婚女性,一肩挑起家務擔子,但小姑獨處者不論年紀多大,家事負擔都比已婚媽媽主婦輕。研究者認為,「女人結了婚就該當家」的刻板性別角色,有可能促使女性寧可不婚落得輕鬆。

台長: 阿楨
人氣(4,822) | 回應(69)|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時評社會 |
此分類下一篇:啥是「飛特族」?
此分類上一篇:啥是「剩女」?

顯示全部69則回應

圖博館
普發育兒津貼?衛福部:不可能只靠發錢解決少子化2018-01-20聯合報

行政院研擬普發育兒津貼,且有意打破排富條款,全面發放,舉凡家中育有2歲以下的幼兒,每個月都可以拿到2500元,2年可以拿到6萬補助,若以20萬名新生兒計算,政府每年得花費120億的經費,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表示,該方案僅是討論的方案之中的一個,她直言「挽救少子化不可能只靠發錢,就能提高生育意願」。
  回應
「發錢不能解決少子化」,但說是一回事,政府做又是一回事,蔡政府就是喜歡花錢!

年花65億補助育兒 生育率仍拉不起來2017-12-25 中央社

為減輕育兒負擔,衛福部近年平均每年約花新台幣65億補助育兒津貼跟托育補助,受惠人次超過30萬。不過,總生育率仍低迷,僅約1.1人,距離理想值2.1相距甚遠。
 不具名的衛福部官員受訪表示,台灣的總出生率已落入極低出生率國家之列,「一旦掉下來,要回去難度就很高」,必須長遠努力。以鄰家國家來說,日本總生育率為1.3、韓國1.2,新加坡也約1.2。想解決少子化,唯有靠提振出生率或發展移民政策,如新加坡就從移民端努力。
  相關新聞
新加坡政府雖祭出不少獎勵生育措施,但難收效2017.4.2工商時報
不想生二胎?看英國媽媽為了"賺"政府的育兒補助如何狂生17個小孩 2017.2.9 壹讀
誰說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在英國生孩子一樣賺錢! 2015.5.30 阿波羅新聞網
不上班更爽 英9口之家年領4萬2000英鎊津貼2010-04-13 中央社(楨:發生育財/假生育之名)
英國的育兒福利實在太好了,看了好想在英國生小孩啊!2010-07-16 台灣 Elisa寶貝

生育獎勵 愛之適足害之2010-05-11 中時 黃樹仁(台北大學社會學系主任)

 為何台灣生育率偏低?原因之一是,忙碌而焦慮的生活方式,導致普遍晚婚與不婚,減少生育的婦女並延緩生育。二是生活忙碌與經濟壓力,導致可生育婦女不敢生或不敢多生。
.....
 總之,獎助政策只是給本來就要生小孩的人一筆計畫外的獎金罷了。但發這獎金卻有兩個不幸後果。
 首先,極少數人確實可能被獎勵所刺激而多生小孩,後果是增添的育兒成本遠高於生育獎金與育兒津貼,入不敷出,使家庭陷於更加貧窮。更有甚者,這也增加生在貧窮家庭的兒童。而我們的社會救助極端不足,前述刺激政策無異於政府誤導窮人多生小孩,致於擴大貧窮人數,製造人道災難。
 其次,發獎金給不貧窮而本來就要生小孩的人,無異於劫貧濟富,豈非荒謬。
2018-01-21 11:00:18
jsoujsou
過去50年 男性精蟲數竟然減少五成 2018-07-03聯合報

你知道嗎?在過去50年裡,男性精液裡的精蟲數大幅下降達到5成,每CC精蟲從1億1000萬隻,下降到6000萬隻,而根據美國的研究更顯示,目前精蟲的年下降率達到1.5%,相當驚人,有學者認為與現代環境的空汙脫不了關係。
台南郭綜合醫院婦產部主任李耀泰指出,現代化國家不孕症的比率,從1960年的7-8%上升至2015年的20-30%,而世界衛生組織亦將其列為優先解決的重要議題。
李耀泰表示,根據國際的研究顯示,空汙造成不孕的機轉,原因可能包括
(1)內分泌能力毀壞:空氣中的細懸浮微粒(PM2.5)會附著多環芳香烴和重金屬(如銅、鉛、鋅等),特別是燃燒柴油機器所排出的廢氣,內含抗雌激素和抗男性激素能力,影響性腺類固醇生成和配子形成。
(2)產生氧化壓力:二氧化氮、臭氧或懸浮微粒等有害氣體,易有反應性氧化物的生成,因而改變去氧核醣核酸(DNA)蛋白和細胞膜脂肪,產生DNA碎片,是男性不孕和自然流產的原因,可由檢查精子染色質完整性來診斷。
(3)DNA改變:汙濁空氣會產生DNA加合物,進而影響基因顯示、遺傳突變或DNA甲基化。
國際癌症治療中心將戶外空氣汙染列為第一級人類致癌物。美國婦產科醫學會、英國皇家婦產科醫學會、國際婦產科醫學會、世界衛生組織、內分泌醫學會等機構均正式公佈,不良環境(包括空氣污染)對人類生殖健康有負面影響。
李耀泰表示,國外研究分析1916對配偶,在沒有避孕措施的性行為下,自然受孕率有25%,而依其居住的環境探討,如PM2.5每增加10微克/立方公尺,會降低22%受孕率。同樣的,空氣中含二氧化氮濃度越高,受孕率亦受影響
2018-07-03 08:45:42
jsoujsou
不為拚事業! 美研究:女性凍卵主因是「他」2018-07-06聯合報

紐約時報報導,彭博商業週刊2014年時,曾以封面故事報導許多女性以凍卵來「解放」自己的事業。同樣那一年,臉書和蘋果公司將凍卵納入員工福利。許多人可能以為,女性凍卵是為了拚事業,但一項新研究發現並非如此。
紐時指出,針對150名經歷過一個凍卵週期的美國和以色列女性所做的採訪發現,多數女性凍卵的主因不是職涯規畫,而是還沒找到一個可以共同建立家庭的男人。
這項研究發表在2日於西班牙舉行的一場歐洲人類生殖與胚胎學學會研討會,作者之一的耶魯大學醫學人類學家瑪西亞•英霍恩(Marcia Inhorn)說,研究發現,那些30多不到40歲的女性去凍卵時,大多已在事業上站穩腳跟,她們並非為了職務晉升而凍卵,她們面臨的首要問題是伴侶關係。
一個快40歲的單身女性,因為找不到伴侶而凍卵,這聽起來像是異常案例,但其實不是,上述研究呼應了先前英美兩國的其他研究。
這項尚未出版的研究中,研究對象來自7個生殖診所,其中美國女性多半居住在東岸或舊金山灣區城市,年齡在29歲至42歲之間,四分之三的人介於35歲至39歲之間。
85%的研究對象單身,大多是異性戀,其中約半數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遇到可成家的男人,那種不確定將她們帶往生殖診所凍卵。其他凍卵的原因是:離婚或分手、即將被派駐國外、準備單獨生養孩子,最後才是職涯規畫。
為什麼這麼多女人很難找到可以一起生孩子的男人?研究人員經常提出的假設是:女性教育水準比男性高,這可能造成能吸引女性的男人太少。包括美國、加拿大、英國、日本、挪威和澳洲在內的許多已開發國家,都出現這種情況。
研究中的一位美國女醫生表達了這種憂慮,她說,多數男性不想定下來,他們願意和沒受過教育的女性約會,而大多數受過教育的女性不願意如此,「因此我覺得我碰到適配對象的機率是0.09%」。
2018-07-07 09:19:53
jsoujsou
每年1300萬例人流,無痛人流如何坑騙中國姑娘? 2018-07-21 風青楊

根據衛計委在2016年公佈的資料,中國已成為世界上人工流產率最高的國家之一,25歲以下女性占47.5%,流產次數大於兩次的占55.9%,節育手術中,人流通常佔據了一半的比重,其中,北京、天津等地的占比甚至已在七成左右。
  打開手機或網路,經常彈出來一些廣告會是這樣說:今天做手術,明天就上班!XX無痛人流,給你一個安心的選擇!剛開始我就想說為什麼今天做手術還能送份工作?後來仔細一想,原來廣告意思是說手術恢復快,明天就能夠安心上班!難道這無痛人流真的可以如此高效和神速?但對於那些經歷過人流手術的姑娘們,或許就不會再這樣子想了。
  全世界再找不到第二個國家像中國一樣,滿大街人流廣告。從地方電視臺、戶外巨幅廣告板,再到路邊的電線杆,“三分鐘無痛人流”無處不在。鋪天蓋地的廣告,意味著龐大的市場需求。2015年,中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這還不包括藥物流產和在未註冊私人診所做的人工流產數字。奇怪的是,中國人在面上對“性”一直非常保守,甚至會因小學生性教育讀物的“尺度”被氣得發抖,卻習慣于無視滿大街粉紅色的人流廣告。
  其實,稍微有一點常識的人或許都知道,人流特別是多次人流,其危害性是相當大的。按照專業的說法,人流可造成宮頸不同程度的損傷,易引發早產;會妨礙今後妊娠時胎盤的正常植入,引發產後大出血;有礙胎兒正常發育和生長,並可使產程中胎兒窘迫症或窒息機率增加……在正規管道沒有得到性知識的女孩們得到的是各種不科學的性知識。結果,只能用自己的健康和無辜的小生命來“交學費”!這是社會之痛!
  性知識普及的缺乏,尤其是“羞于談性”這一文化潛意識的無處不在,使得包括大學生在內的青年人群體都對一些基本的性知識聞所未聞,曾經有媒體調查發現,如果一名學生在國內接受教育,恐怕直到博士畢業,都無緣真正意義上的性教育,即便是獲得了一些認知的,其獲取途徑也不是正規的教育管道,而是多半源自旁門左道。
2018-07-23 09:06:51
jsoujsou
於是乎,我們一邊看到“xx大學生同居流產xx次”,一邊看到“誤以為婚後‘同房’就是在一張床上睡覺,博士丈夫和碩士妻子結婚三年都沒懷孕。專家詢問他們平時的‘夫妻生活’後,哭笑不得。原來,這位妻子竟還是處女!”這樣類似的新聞。
  與此相反,很多專科醫院和門診為了增加客源,甚至打出學生做人流享受半價或是七折等優惠招牌。“三分鐘無痛人流,安全、可靠……”實際上應該提倡如何避孕,而不是大肆宣揚怎樣做人流才不痛。更進一步的說,如何讓青年人形成正確的性觀念,並懂得如何去規避性傷害,如何預防意外懷孕、避免人流損傷才應該是“性知識”普及的本意所在,也應該是醫療機構去努力傳遞的正面資訊。但是這一點,學校沒有做,醫院也沒有做,大部分家長更沒有做。
  在一份 “女大學生生殖健康知識現狀調查及分析”報告中,在對5所高校在校3149名女學生進行的生殖健康知識問卷調查發現,在校女學生的生殖健康知識比較匱乏。82.4%的學生不知曉人流的危害以及人流手術後的注意事項。更讓人感到心痛的是,某高校一名大四女生,已懷孕3個月了,自己居然不確定是否懷孕。當醫生告訴她必須住院手術時,她這才感到事情的嚴重性。在醫生的詢問下,她表示和男朋友相處時,根本不知道採取避孕措施。
  大學宿舍的“產房悲劇”固然要歸咎于當事人,但也說明備受重視的青春期性教育依然停留在“既不動口、又不動手”的階段。避孕知識作為最基礎的常識,卻很少被公開言說,通常只能以“秘笈”的形式在學生之中流傳。學生也無法便捷地得到安全套、避孕藥等物品,即使他們對避孕知識瞭若指掌也只是紙上談兵。另外一點,父母也有責任。比比外國父母,中國家長在性教育方面做得明顯不夠好。外國家長會主動、大方地告訴孩子一些性知識,而不會遮遮掩掩地避免跟兒女交談這類話題。
  當然,作為女大學生,也要學會愛護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懂的愛自己,那麼激情過後,所有的傷痛和眼淚都只能潛藏在心底。...
  回應
 這其實不是什麼性教育問題,毎年上了一千多萬的人流,這不是一個小數字,它其實是傳統道德觀破摧毀後的一個社會問題。
 都人流了,還姑娘啊?這一切都是性學家李銀河之流提倡的所謂性開放所致!
2018-07-23 09:08:44
阿楨
台灣人真命苦 壓力指數全球第二高,僅次南韓 2019-03-27 聯合報

康健人壽母公司美國信諾保險集團公佈「2019年360°康健指數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受訪者壓力指數持續升高,高達96%的受訪者表示他們處於壓力之下,較去年上升2%,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位,僅次於南韓,「財務」是導致壓力的最大因素。五大健康面向中,主要是因「睡眠不足」,造成身體健康狀態顯著下降。
「360°康健指數」調查已進入第五個年頭,旨在研究人們對身體、家庭、社交、財務和工作五大面向健康和幸福狀態的自我感受。今年調查範圍涵蓋全球23個國家地區,同時新增許多與健康相關的主題,也是信諾保險集團最全面性的健康調查。
相較於全球整體康健指數從61.2分略微上升至62分(滿分為100分),今年台灣整體康健指數從去年的57.2分下滑至55.3分,落後多數鄰近亞太地區市場。
全球倒數的五個國家和地區分別為韓國(53.2分)、台灣(55.3分)、土耳其(56.8分)、香港(57.7分)、新加坡(57.8分)。
五大健康面向中,台灣在身體健康狀態顯著下降,睡眠不足是最主要的因素,同時也和生活壓力增加、家庭時間減少、無法照顧父母和孩子的需求以及財務問題有關。
社交健康狀態是唯一較前一年有改善的面向,從55.1分略為上升至56.3分,主要原因是受訪者認為自己在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上花費了較為合理的時間,而且擁有許多朋友可以談心。
康健人壽總經理暨執行長邵駿崴(Tim Shields)指出,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整體的健康和幸福狀態落後於多數受訪國家,凸顯台灣受訪者需要更多的支援來協助他們改善整體健康幸福。
台灣受訪者壓力指數全球排名第二,96%的台灣受訪者感到有壓力,落後韓國僅1個百分點,遠高於全球平均84%,在23個受訪國家地區中,台灣取代了去年的香港,成為全球第二大壓力市場。
台灣受訪者中,有工作的人壓力指數平均達97%,比沒有工作的受訪者(90%)高出許多。三明治族是壓力最大的族群,以性別來說女性壓力更大。造成壓力的五大原因分別是個人財務問題(18%)、健康問題(17%)、工作太多(13%)、家庭財務問題(13%)、缺乏就業保障(13%)。
2019-03-27 09:07:43
阿楨
結婚率降離婚率升 是獨立意識崛起還是房價太貴? 2019-04-07 第一財經

  2018年全國結婚率從2013年的9.9‰到2018年的7.2‰,5年連續下降。
  2018年全國結婚登記人數為1010.8萬對,離婚登記人數為380.1萬對。離婚率則連續15年上升。離結比高達38%:100對就有38離婚。
  晚婚不婚成流行,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怎麼想的?
  全國離婚糾紛案件中,73.40%由女方主動提起。婚後2年至7年為婚姻破裂的高發期。77.51%因感情不和;14.86%因家庭暴力。
  除了試圖減少房價高企帶來的壓力或規避限購政策,結婚率下降、離婚率上升還有政策、經濟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現代女性的擇偶標準越來越高,從外表到性格,再到能力素養和生活方式,以及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等三觀。
  其次,原先盲目催婚的父母群體逐漸回歸理性。父母看多了不幸福婚姻的種種,越來越瞭解不合適的婚姻帶給人的摧殘遠大於不結婚,所以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理解並支持孩子的不湊合、不將就。
  另外,女性在經濟上越來越獨立。如果說以往結婚的一大目的還是為了生育下一代,如今的政策趨勢也逐漸支持不結婚也可以合法養育孩子。同時,養兒防老的觀念也在改變,生兒育女和結婚一樣亦不再是必然,而是主動的選擇。
  經濟越發展結婚率越低
  2018年,上海和浙江的結婚率在全國各省份名列倒數兩名,上海以4.4‰的結婚率敬陪末座。
  與此同時,天津、廣東、北京等發達地區的結婚率也較低。結婚率最高的則是西藏、青海、安徽、貴州等發達程度較低的地區。其中,貴州2018年結婚率更是高達11.1‰,是上海的2.5倍。
  在大城市房價高企,讓結婚既成了社會問題,也成了經濟問題。買房育兒等生活成本的上升更是讓年輕人不敢輕易結婚。
  除了生活成本,因接受正規教育的時間延長而導致的婚齡推遲,也是當前結婚率下降的因素之一。
  不過,結婚和離婚率的地域差異並非源自經濟這一單一變數,而是綜合了社會、家庭結構、民族文化、司法控制和人口結構等多元因素。
  國際經驗顯示,社會經濟的發展會導致結婚率和生育率降低。
  回應
女人要求過高,而男人的條件又達不到女方的要求,現實社會又不是感情第一的社會了。
房價不貴,是年輕人都不願意結婚。尤其是女孩子,如果自己有穩定工作,薪水又高,有自己的住房和生活空間。對婚姻更加看淡。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2019-04-08 10:08:39
阿楨
結婚必須買房?足球名將范志毅擇婿標準引熱議 2019-05-10 觀察者網

對於很多家長來講,孩子結婚買房是必須考慮而又讓人頭疼的一個現實問題。
近日,足球名將范志毅在參加一檔綜藝節目談及女兒范斯晶與男朋友林宇航的房產問題時強烈反對租房結婚,他表示在買房結婚這種原則性問題上他是不會讓步的,男人應該盡這份責任。
此言一出,引發網友熱烈討論,有網友認為范志毅的說法完全可以理解,也有網友認為…。
面對爭議,林宇航在微博回應稱:其實自己的意思是想要靠自己的努力給女朋友一個溫暖的家,只是現在實力不允許,租房也只是一個過程而已。
據上觀新聞報導,在節目中所說的話很可能是范大將軍為了節目效果而開的玩笑。因為,當認真談到擇婿標準,范表示很開明:“對這個小孩我沒有什麼偏見,關鍵還是女兒妞妞,能不能接受。”有責任心是最重要的事。“男孩子只要能夠肩負起作為一個男人應有的責任心,關心呵護,照顧好妞妞,我並不在乎他是否有錢有房。兩個人如何相處,如何一起解決問題,一起成長,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回應
這時候女權就不會出來吭聲了,怎麼沒女權來說這個父親物化女性歧視女性了,買房子怎麼就天生是男人的責任了
女權警告生孩子…
生育機器是女權婊的專用名詞

馬雲稱結婚是為了生孩子 網友為此吵翻了 2019-05-11 環球網

  5月10日,馬雲在杭州西溪園區總部舉行的公司員工集體婚禮上說:婚姻不是為了進一步積累財富,不是為了買房子,不是為了買車子,而是一起生孩子。要一起享受幸福美滿的生活,孩子是無價之寶,永遠記住,所有的東西都可能是別人的,都可能是假的,只有孩子才是真正自己的東西,多生孩子吧!
  第二個KPI是學會生活。
  “除了有好的產品以外,我們一定要重視過程,婚姻是要運營的,沒有婚姻一開始就會幸福,它永遠在運營和經營之中,我們不僅要考核結果,更要考核過程的快樂。”
  不少網友認為,生孩子並不是婚姻的目的:
  也有網友對馬雲的這番言論表示支持:
  也有網友對“孩子是父母的東西”有反對意見:
  對於馬雲的此番言論,你怎麼看呢?
2019-05-12 09:36:01
阿楨
回應
阿裡開始響應國家號召生孩子了
杠精最會咬文嚼字無事生非了,不杠沒有存在感。你也不是阿裡員工,人家也沒強迫你生,三觀不同而已有什麼好杠的?
享受生活,至少得讓員工少加點班啊。
我同學應屆進阿裡工作不到一年月入3萬,加班歸加班但也雙休,生活品質比95%的同學好多了
又一堆聖母在那裡嘰歪女人不該成為什麼工具的。我真踏的服了,你知道大自然賦予母性的責任麼?不生孩子結什麼婚啊,只談戀愛好了!現在的教育看來真的是出現很多偏差了,馬雲說的哪裡不對了?只有真正理解了婚姻價值的人才會有那樣的說法。

彩禮葬禮動輒數十萬,如何掐住陋俗“七寸”? 2019-05-11 瞭望

“搶銀行,不如娶晉江新娘”“長汀女孩太貴,彩禮讓你崩潰”“父母扛上山,家產任人搬”……曾幾何時,福建一些地方結婚彩禮動輒數十萬、辦一場葬禮花掉二三十萬。有些變味的傳統習俗帶壞了社會風氣,讓不少家庭陷入“娶不起”“葬不起”的窘境。
  黨員幹部帶頭德法兼治
近兩年,在推進移風易俗工作中,福建多地緊抓黨員幹部這一“關鍵少數”,織密監督網路,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民風社風好轉,形成“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省辦”風氣,聘金和彩禮不超過5萬元,隨禮不超過300元。以晉江市為例,當地紀委2018年共查處上報大操大辦婚喪喜慶問題10起,給予警告處分6人,通報批評4人,有效發揮了震懾作用。
  移風易俗需納入法治軌道
  回應
看封建份子撤了一大堆的理由,你怎麼不按印度人的邏輯呢?賣女兒就說賣女兒,何必如此冠冕堂皇?
在現代的中國,彩禮已是西方田園女權與中國傳統陳規陋習的結合體。
聽說過回娘家,有聽說過回爸媽家嗎?中國人敬天法祖,兒子女兒絕大部份也是跟父姓,族譜上不會錄女性後人的名字。彩禮只是一種補償,體現自已對女方父母的感激,如果覺得什麼的,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願打願挨而已。
2019-05-12 09:36:43
阿楨
女大生酒後遭性侵 男:套子她給的 2019/06/19 中時

被指性侵女同學的被告男大生,偵訊時說,事前有經過對方同意,女方還要求他戴保險套,甚至保險套也是女生「自備」給他的,一夜纏綿後,隔天中午2人還一起外出吃飯。
檢方調查,案發雙方發生關係後仍同睡一屋,事後也一起外出用餐。另外,受害女大生的女朋友也曾問被害人喝酒當晚有發生什麼事,而她也只回答閒聊而已,對性侵一事隻字未提,因此全案不起訴處分。

網傳男涉性侵毆打女網友 警證實但屬雙方互告 2019/06/18 中時

網路論壇Dcard有網友指控台中有擺攤賣湯包的25歲陳姓男子,涉嫌將女網友約出,並將女方載往南投埔裡某汽車旅館毆打並性侵得逞,南投警方指出,該案確在12日淩晨有接獲報案,警方並有派員到醫院瞭解,但目前男女雙方各執一詞,女網友控告陳男強制性交,陳男則反告傷害,確實真相仍有待調查,警方也將在近日將全案移送南投地檢署偵辦。

見男同學傷心 國中妹給他摸一下 2019/06/18 中時

日前有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發文,提到自己在外吃飯時直擊超離譜的情境,用餐時隔壁桌是兩名國中生,其中一名男孩很難過,女孩貼心地安慰他,對方也無法平復悲傷的情緒,結果在男孩掩面哭泣的時候,她突然說「還是你要不要摸一下胸部」,男孩居然照做,摸完還說「我還是好難過,根本沒效」。

阿翔一句話無情斬斷不倫戀 謝忻心碎 2019/06/18 中時

「浩角翔起」阿翔與謝忻爆出擁吻不倫戀,稍早阿翔在搭檔浩子陪同下,數度哽咽向外界鞠躬道歉,但被問起與謝忻還有聯絡嗎?他則是一個神切割,以一句「已經完全沒有聯絡,現在最重要的,是顧好我自己的家庭」,在這場記者會後,有媒體特地致電謝忻,謝忻電話中語氣疲憊,只講了一聲「喂」之後,就掛斷電話。
  相關新聞
謝忻搞不倫無限期停工 《大集合》主持棒被閨密取代
浩角翔起廣告遭求償 廠商臉書撤照
2019-06-19 08:06:01
阿楨
愛吃垃圾食物 研究:精蟲恐少到讓人類滅亡 2019/06/25 中時

美國哈佛大學近日一項研究顯示,如果男生愛吃薯條、漢堡、炸雞等垃圾食物,恐會影響精蟲數量,嚴重影響生育能力。另外有專家也擔心,近年來男性的飲食相當不健康,造成精蟲數量下降60%,在不久的將來恐怕人類會滅絕。
他以平均年齡19歲的丹麥軍隊3000位男性作為研究對象,該軍隊因為傳統的丹麥飲食,能夠攝取肉、魚、奶製品以及蔬食等正常健康飲食。內容指出,吃不健康垃圾食物的男性,其精蟲數量會比吃正常飲食者少了2600萬隻,而正常的精蟲數量為3900萬隻以上。男人若在年輕階段就開始吃垃圾食物,也會提早影響生育能力。
  相關新聞
愛吃炸雞小一女生竟有B罩杯
愛吃炸雞會得乳癌
女生每週都炸物吃死亡風險暴增13倍
嗜油炸.燒烤大腸癌好發率居冠
美研究:可樂、薯條等垃圾食品恐損大腦,加速大腦老化。
兒童愛吃速食恐導致心血管疾病
2019-06-26 09:51:42
阿楨
人妻懷不了胎 醫師一檢查身體臉綠了2019/10/10 中時電子報

情侶結婚後,人生挑戰才開始,其中最重要的就屬懷孕生子。一對夫妻結婚多年,太太卻始終無法懷孕,不得已求助醫生,沒想到醫生一檢查嚇呆,竟是太太「免疫力太強」所導致。
泌尿科醫師邱鴻傑在《醫師好辣》上分享自己案例,他表示有對30歲左右的夫婦因不孕症來求診,丈夫先到泌尿科檢查精子,精蟲的數量與生命力都正常,接著檢查太太身體時,這才發現原因出在太太身上,全都是體內的「抗精蟲細胞」作怪。
邱鴻傑表示,這個細胞會針對丈夫精蟲猛攻,用比喻來說就是士兵過不了灘頭堡就全滅了,太太因免疫力太強,抗精蟲細胞過於旺盛反而導致不孕。他補充說,這個細胞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區別,也會依年齡成正比增長。
2019-10-12 06:10:38
阿楨
生育率明明在降, 為何農村卻開始流行“先育後婚”? 2019-11-22 文化縱橫

【導讀】生育行為背後蘊藏了深刻而複雜的社會機理,其受到傳統文化中最深沉的積澱與現實生活中最迫切的需求的疊加影響。這種複雜性體現在,生育行為往往是在倫理道德、利益考量、價值觀念、社會認同等多重因素左右下進行的。在國家主導型社會體系中,生育行為作為最能凸顯人性欲求的本能行為,與國家治理手段之間存在激烈且長期的博弈。這種博弈很大程度上抵消了治理手段的有效性,也挑戰了社會內在的公平性。本文基於實際調查,對中國農村日益興起的“先育後婚”現象作了深入探究,分析了性別偏好、面子競爭與生育邏輯的內在關聯,認為“先育後婚”的增多,並不利於實現當前人口政策所追求的性別平等和優生優育等目標,值得反思。文章轉自“浙江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僅代表作者觀點,特此編發,供諸君思考。
…..
  回應
城市生育率低,農村生育率高,正好調和。不能學西方,白人生育率急劇下降,移民大量湧入,亡國滅種。
我接觸的相關案例,座標廣州。家裡請了一個臨時保姆,50多歲的阿姨,是廣州郊區一個村子的。她說他們村裡現在都是懷孕了才結婚,有的要等查出來懷了男孩才結婚。一是現在不生育的比例在增大,二是重男輕女思想依然嚴重。
2019-11-26 08:18:48
阿楨
在學小媽媽破千人 休學率新高2020-05-05 聯合報

母親節將至,教育部日前公告最新學生懷孕事件彙報,一○六學年在學懷孕學生首破千人,孕後休學率達四成五也創新高。勵馨基金會說,校園小媽媽除學業受阻,多半身陷原生家庭關係疏遠、另一半不願負養育責任等風險,身心壓力大。多個社福團體籲政府增加托育資源,保障小媽媽受教權;另要加強兩性教育,才能有效降低非預期懷孕率。(楨:?)
兩性關係漸趨開放,青少年透過網路交友比率增加,交友後發生非預期懷孕,應是學生通報懷孕數提升原因。家長觀念仍保守,例如高中生可請產假,但多數家長寧要懷孕孩子休學。

未成年懷孕 每年逾兩千人熱線追蹤 2019/7/20

隨著社會風氣越來越開放,性行為發生年齡也日漸下降,懵懵懂懂的兩小無猜,很有可能因為性知識的不足,意外懷孕。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公布有關新生兒及母親的統計數字,年紀最少的,甚至只有十二歲就當了媽媽在107年全台灣20歲以下的小媽媽共有2422名,如果加上人工流產或小產等無法計算的潛在黑數,如果這些小媽媽們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求助並取得資源,很有可能會埋下悲劇的導火線。

風數據》小媽媽這麼多!全台每年3000人 2017-01-16
https://www.storm.mg/article/213261
2020-05-06 08:36:58
阿楨
女生看婦產科都找男醫生?原因曝光出乎意料 2020/05/09 中時

對女性而言,生理期問題相當苦惱,此時都會尋求婦產科醫師求助。有女網友好奇問,大家看婦科都會指定男醫師或女醫師,沒想到答案卻出乎意料,多數女病人反而都喜歡找男醫師,關鍵就在「溫柔」兩字。
一名女網友在PTT女性版發問「看婦產科會找男醫生還是女醫生」,自己兩種都看過,但發現女醫生似乎沒比較溫柔,PO文一出引起熱烈討論。
意外的是,雖然有少數人表示只找女醫師,但隨後不少女網友紛紛表示自己都選男醫師:「以前都找女醫師,但看過男醫師後覺得溫柔許多」、「男女醫師都看過,男醫大都會跟你諄諄教誨,女醫則是沒幾分鐘開藥就了事...」、「我自己的經驗是男醫生人很好,反而女醫生態度很差」、「女醫生超粗魯的,我後來都找男醫師看」、「認識的男醫師都很尊重女生,反而女醫師很多都覺得自己也是那樣而不會特別去體諒女生」、「男生內診比較溫柔,而且內診會請護士一起,不用太擔心」、「以前會選女醫師,但是內診大多很粗魯,反應還會被罵」、「男醫生,女的反而沒同理心」、「男醫師超怕被吉,幾乎都是小心翼翼」、「後來都選男醫師,女醫師很粗魯,真的是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回應
那反向思考,男性這方面的問題,是否都找女醫生
2020-05-09 08:38:35
阿楨
賓夕法尼亞成全美第三個徹底禁止童婚的州 2020-05-12 觀察者網

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2020-05-11報導,上周賓夕法尼亞州參議院全體一致通過了徹底禁止童婚的投票,以後,只有18歲以上的賓夕法尼亞居民,才能合法拿到結婚證。
常年致力於廢除美國童婚和強迫婚姻的社會服務組織“Unchained”也在推特上對此表達了慶祝,但他們同時提醒稱,美國還有47個州需要廢除童婚。全美2000年至2010年期間,約24.8萬名12歲以上的未成年結婚。其中,77%的未成年女人,嫁給了成年男子,這已構成了法定強姦。
  回應
還有童婚?我一直以為這是印度那邊才有的
其實中國才是極少數嚴禁童婚的國家。在中東,非洲,印度,米國,南美洲,東歐都是普遍現象。西歐也有很多童妓和性奴。本子也才剛剛禁止了兒童色情出版物。所以中國一直因為不夠變態而和外部世界格格不入。
從這點能看出來美國搞女權運動也是合理的,作為從制度上已經身在現代文明國家的中國角度來講,對於美國這種有些制度上還有半隻腳在文明之外的國家,還是要支持美國人民們的平權運動。

papi醬獨立女性人設崩塌?Papi回應“兒子隨夫姓”:生活中總有很多挑刺狂魔

2020年5月10日母親節當天網紅papi醬曬出與兒子的合照分享了自己第一次當媽媽的感受:熬過了考研、拍視頻、熬夜開會、出差、拍戲、視頻構思等諸多難題後,才發現原來當媽媽是最累的,感歎做母親不容易。
在生寶寶之前papi醬曾參加過《我家那閨女》,談及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對親人的排序時papi醬坦言要愛自己多一些,所以家庭地位排序自己第一,老公第二,父母孩子其次。還透露自己和老公都是很獨立的人,過年都是各回各家,結婚好幾年都沒有去過婆家。
  回應
What?現在的網友莫非真的管得太多,難道體現獨立女性的標誌就只能是讓自己的孩子跟媽媽姓了嗎?
2020-05-13 07:57:49
阿楨
人口負成長 衝擊政府稅收 2020-08-19 聯合報

國發會發布人口負成長比預期提早兩年出現,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昨天表示,人口負成長第一個會讓人想到勞動力不足,但要看自動化速度與勞動力減少速度,何者比較快?可以確定的是人口負成長,代表未來繳交勞健保、繳稅的人都減少,影響政府財政,比較令人憂慮。
辛炳隆說,勞動力是否必然不足,要考慮產業結構改變的可能性,例如這幾年AI出現,產業加速自動化結果,很多工作被機械取代,勞動力不足未必是壞事。未來是否會發生勞動力不足,要看勞動力減少或自動化速度,如果前者快,就會有找不到勞動力問題;若是後者快,反而會出現失業問題。
辛炳隆表示,幾年前,他就建議國發會應同步呈現勞動力供給與需求曲線,才能預測何時會出現供給不足的死亡交叉;人口負成長是對大環境的掃描,就看政府及產業如何因應。
他也說,比較嚴重的是,年輕人口不如老年人,未來繳稅及各種社會保險的人口也會減少,政府財稅短缺,甚至會影響預算支出結構,例如對幼兒支出減少,但高齡長照支出增加,就像現在的日本、南韓,已經可以看到台灣的未來。
對於政府要搶救生育率,辛炳隆說,要改變生育行為不容易,有人不想生,價值觀不容易改變,政府要做的是讓想生卻沒能力養的人解決生養問題,也就是養不起的問題,例如住宅、教育及學費等負擔,目前方案的力道都不太夠,大家還是不敢生。
「不會有人為了一個月三千元或五千元津貼,就去生小孩」。他表示,政府一定要有全方位配套,甚至直接喊出「小孩國家養」。引進優秀外籍人士也是改善人口結構方法,以前的新經濟移民法原本就是要解決這個問題,但後來也沒進度,可見大家都知道問題所在,但政府做法都不到位。
2020-08-19 08:15:55
阿楨
美日德那些老牌製造企業的"工匠神話" 為何最終破滅

  2019年8月初,Canalys公佈2020年第二季度美國智慧手機出貨3190萬台,其中70%是中國製造,高於上一季度的60%。
  同樣在8月,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企業,中國首次超過美國躍居第一。
  如若將目光投向歷史,不難發現曾經輝煌的日德美製造都在發展中遇到了困境。這些困境折射出了哪些問題?又給崛起中的中國製造提供了哪些經驗?下文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文章節選自作者新作《工匠革命:製造業的精神與文化變遷》。
  質的壓力:向日本學習
  1980年代,日本製造在全球市場所向披靡,品管成為歐美企業向日本學習的重要內容。然而,品管也不是日本本土產物,也是二戰後日本從美國引進的。……..即使日本經濟在1990年代陷入蕭條,由於豐田公司等日本製造仍然表現強勢,世界各地對日本製造的學習也沒有停止。
  量的壓力:工匠神話的破滅
  但是,日本製造的黃金時代在1990年代便結束了。進入21世紀後,若干醜聞的曝光也宣告了工匠神話的破滅,德美的老牌製造企業亦未能倖免。究其原因,量的壓力所導致的殘酷市場競爭,侵蝕了質的原則,而人的惰性與投機性,以及由此帶來的制度的不穩定性,如歷史上反復出現過的那樣,再一次產生了不良的結果。
……
  小結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化,2001年以後,中國逐漸取代日本,成為全球製造業新的發動機。各國對於智慧製造的探索下,工匠精神也發生著新的變化。
  神話終究含有虛構與誇大的成分。近年來,以神戶制鋼、東麗公司等為代表的日本大企業曝出的品質造假醜聞,大眾汽車和波音公司的品質醜聞又表明,工匠精神的衰退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實際上,從數百年前的東西方案例已經可知,人具有惰性與投機性,由人構成的制度也因此存在著衰敗的可能性。
  相關新聞
中國首家高端裝備5G工廠:省75%人力,效率提升超三成
  回應
 高端製造業推智慧化不需要太多工人,低端又大量外移,剩餘的勞動力不能全部去送外賣吧。
 不用杞人憂天,幾千年來生產力不斷提升,並未出現過沒處就業的情況,學歷越高就越少生是常態,中國現在大力發展AI智慧型機器人,人代替那些勞動力空缺!
 這些國家製造業若不能產生較中國幾倍的生產率,自然就沒法維持發展。
 這就是印度無法崛起的原因,他們已經錯過了人力紅利原始積累的時間視窗
2020-09-18 07:57:37
阿楨
白岩松評鮑某某案:我們會有更多的耐心去等待真相嗎? 2020-09-20 央視

幾個月之前曾經在輿論當中沸沸揚揚的“鮑某某涉嫌性侵一事”,在本周有了最高檢、公安部給出的詳細調查結果,性侵未成年人的指控不成立。同時,我們也該有等待真相的耐心,而不是用想像的事實替代事實,用情緒來完成宣判。幾個月前也有媒體疑問,比如涉事女方修改年齡給了大家保護未成年人的衝動等,可惜,迅速被口水淹沒,甚至媒體都要道歉,認為沒有滿足公眾的期待。
  回應
 這段時間有些新聞的反轉再反轉,吃瓜群眾就是悠著點,真相隨著時間自己曝光。
 白又來假裝客觀了,雖然養女篡改了年齡,然則鮑在發生關係時主觀意識是認為養女未成年的,鮑是以收養為名行包養孌童之實。
 還真沒證據說他‘孌童癖’,18歲的大姑娘豐滿圓潤又帶有目的,不發生關係似乎有點點難度,鮑某該慶倖遇到了女騙子,不然就……
 未成年(18歲以下)只要滿14歲且自願的不犯法啊,鮑一直索要女方的身份證和學籍證明,一直沒看到過。
 你說是包養,可鮑是願意結婚的,確定戀愛關係了2017年才發生關係,並且鑽戒也買了,父母也是同意的。男女同居現在也不違背道德吧?蘿莉愛大叔、大叔愛蘿莉也不犯法,乾爹乾女兒,糖爹糖寶,也不是法定的父女關係,大多是為了掩人耳目同住或同行方便,扯倫常也有些牽強。

老師講解懷孕過程遭家長怒斥:我女兒才9歲!不要教這些亂七八糟的 2020-09-19

最近,有位老師表示,班裡有老師懷孕了,有同學在問她想正好借這個機會,向同學們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沒想到讓家長感到不滿。
  回應
性教育在歐美多少年了?有減少家庭中缺少父親的情況嗎?有減少女性未婚懷孕的情況嗎?再說現在互聯網發達,小女生懂得比男人多,不同得是女人比男人更會裝
看起來你很懂,其實你就是刻板印象,互聯網是很發達,發達的卻是色情和軟色情內容,全球互聯網流量的三分之一被色情網站吸引。性教育的內容肯定不會那麼容易吸引年輕人眼球。至於歐美性教育不能解決單親家庭問題,這是個人主義文化的原因,與性教育有啥關係?難道性教育搞得好的國家,都是單親家庭多嗎?
2020-09-21 08:13:09
阿楨
港媒:中國單身激增,不必杞憂 2020-11-21 環球時報

香港《南華早報》11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單身人口為何不應引發擔憂 民政部發佈,中國單身成年人口已達2.4億。其中7700萬人處於獨居狀態,且明年將增至9200萬。這些資料公佈後,能看到一些帶有聳動標題的文章,“單身是私事還是社會問題?”“刻不容緩,太多單身的問題必須得到解決”……此類文章擔憂單身人群和整個社會,擔心如此龐大的群體或將導致心理健康問題、色情現象激增並影響社會穩定。甚至稱“那些不擺脫單身狀態的人是對自身、家庭、社會和國家不負責任”。
  調查顯示,中國的國際化大都市單身人口最多。缺乏財力、(擇偶)標準高、有限的社交圈等因素導致中國單身人口增多。但至關重要的是人們正在變化的婚姻家庭觀念。其中,女性再次成為潮流的引領者,中國女性對找伴侶的焦慮感要低於男性——37%∶55%。
  越來越多中國女性不再把為人妻為人母視為通往幸福生活的必要元素。更好的教育、更高的收入和更多的職業選項,賦予她們自由選擇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
  單身人士正在傷害自己和社會嗎?並非如此。誠然,家庭支持和情感聯繫對人的身心健康很重要。但獨居並不意味著孤獨、完全缺乏情感生活。單身潮不會侵蝕社會穩定或引發道德淪喪。相反,這是一種伴隨發展而至的全球趨勢——國家越發達,單身人口往往越多。上世紀50年代,獨居現象首先在早期工業化國家增多並加速。目前僅有17%的中國成年人獨居,相比之下,美國的比例高達42%。瑞典和挪威的比例更高(超過50%),但當地並不存在相關的不穩定或犯罪等問題。而且,單身趨勢已對醫療、住房、人口增長和消費產生深刻影響。“單身經濟”正在增長,並催生出“一人用電飯煲”等諸多產品。
  不必因單身人口增多而夜不能寐。社會應該承認,婚姻是一種選擇而非一種義務。
2020-11-21 07:02:37
阿楨
男女都覺得結婚是自己吃虧了 2020.11.23 雷斯林

前兩天的文章牽扯到性別話題,於是去各平臺,觀察了一下各平臺對於性別話題的言論,發現分裂還是很嚴重的。
  就拿結婚這件事為例。
在知乎、貼吧和虎撲上的一些男人,說結婚以後自己變成了供養者,要買房、買車、給彩禮,從此給家庭做牛做馬。他們得出結論。男人千萬不要想不開結婚,誰結婚誰傻逼。
  但在豆瓣、微博等女性占多數的論壇上,更是對婚姻制度深惡痛絕。
她們覺得結婚了以後女人完全就是被剝削的工具。生孩子前就像照顧一個兒子每天要做家務打掃衛生,生孩子後更是喪偶式育兒,每天只有她們忙前忙後。“女人結婚,就是給男人當保姆,當免費的育兒工具”
  總之,在不同的平臺上,受過不同教育,不同性別的兩撥人,都覺得結婚絕對是自己吃虧了,絕對不能結婚讓對方占了便宜。這兩撥人在不同的平臺上,一般也遇不到, 如果遇到了,往往就是以激烈的對罵收場。
  更奇觀的是,如果你打開中國DAU最高,最大眾的軟體“微信”,看看朋友圈,又會發現另一番景象:又有一對情侶訂婚,一對情侶領證,還有一對正籌備婚禮。
  為啥?
可能虎撲、微博、豆瓣、知乎都只是飆網,而微信是現實。
也可能真的相處幸福的人,本來也不會到網上發帖抱怨吧。
  回應
這就是資訊沙箱,或者叫回音壁效應.只搜索自己感興趣資訊,隔絕其它資訊,然後在裡面大喊,xx是大傻B,你會發現,裡面都是你這樣的人.
不不不,這是各種公知自媒體轉移戰場了,今年國外這情況,實在是洗不動了!就開始用“兩性”話題來炒了!
2020-11-24 07:45:17
阿楨
網上輿論總妖魔化生孩子這事,男女不該是對立的,分工合作不好麼? 2020-12-15

【本文來自《大多數人真的瞭解女性生孩子的痛嗎?》評論區】
你這是網上咋呼言論看多了?有這麼誇張麼?我生過兩個,個人感覺沒這麼痛苦。你說的那些生產極端情況,都是概率,分娩和哺乳是女性天然的能力,大多數人都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的。
網上很多輿論總是妖魔化生孩子,生孩子為啥是受苦,這是女性的本能啊,也是女性的權利,生不生是個人的自由,但完全沒必要把生育講得這麼受罪來抬高女性的付出,搶佔道德高地。男女不該是對立的,男人在社會上也有男人的不容易,分工合作不好麼?
  回應
沒有對立,哪來流量,滿嘴主義,實則生意。
部分女性不是真的關心生孩子有多難多累多痛苦,她們只是用生孩子作為籌碼去索要更多的利益。就像微博女拳開口閉口必提女嬰墮胎、拐賣婦女、偏遠地區重男輕女,但絕不會為自己的女性同胞做一點改善境況的實事一樣。嘴上都是主義,心裡都是生意。
我勸各位年輕女性,你不想結婚,就狠下心來徹底不結,不生,你父母逼你你就直接撕破臉就完事了。
大家都是一個階級的受苦群眾,偏要分成男女兩派,還要以各種名目細分小派互相撕,哎。
最近觀網有一些偏激的人借身份/性別/民族/中西醫的問題來攪動對立,勸一些人還是就事論事

關注觀視頻挺久了,我發現觀眾在對國家前途無限樂觀的同時,對自己的前途極其悲觀
  回應
現在的年輕人對國家前途總體上樂觀,但對個人生活中碰到的很多問題,有很多抱怨、不滿,要宣洩,並不等於對個人前途悲觀。
  相關新聞
作為一個職業女性以前我對養育後代理解太狹隘,有女兒後像打開新世界:現在我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完全打開一個新世界,她每天的成長都讓我充滿激情。現在覺得事業也就那樣,幹了十幾年該體驗的都體驗過了,錢反正掙不完的。以前也憂慮養老經濟自由之類的東西,現在覺得其實都無所謂的,老一輩物質條件這麼差不也把我們拉扯大了嗎,生活本來就是豐儉由人。主要還是覺得心靈充盈了,人生有種圓滿的感覺,沒什麼遺憾了
  回應
這個,一直是雞同鴨講。一邊不想生的都是未生育的,擔憂未來的現實問題,經濟負擔。一邊想勸人生的都是已生育的,談的是精神滿足,家國情懷。
沒生的人擔心這個那個,其實潛臺詞就是:生孩子是拖累,會影響自己精緻生活。以後也靠不上啥都是藉口,孩子好好養、好好教育不可能長歪的,只是不想付出而已。
2020-12-21 09:05:17
阿楨
女人為什麼不想生孩子? 2020-12-18
  回應
婚姻是經濟行為,愛情是情感需要,性生活是生理需要,這三者是可以獨立存在的
跟一個人結婚,跟一個人談戀愛,跟一個人做運動,你這樣子鬼才會跟你結婚
生育養育都很累,但這都抵不過獲得一個孩子的幸福,不然為啥大多父母都那麼愛孩子?

有些男生覺得自己做頓飯拖次地,就算幹家務了,那不只是九牛一毛? 2020-12-16

【本文來自《有老哥覺得自己“照顧得無微不至”,但約會物件真的會這麼認為嗎?》評論區】
中國現實,尤其是一些鄉鎮,彩禮是對婦女的婚姻風險和一些潛在付出的變相補償。彩禮就是養老買斷金,是給岳父母的,出嫁女跟娘家沒有法律上的關係了。現代法律出嫁女跟兄弟姐妹平權,父母病了出嫁女有義務贍養,同時也有繼承遺產的權利。那請問:這時的彩禮是什麼性質?自古以來妻是聘娶,妾通買賣。既然是買來的,就別想著讓人尊重。冒著喪失一半財產的風險買來的,幹點家務生倆孩子怎麼了?現在直接就只說錢的公平,其他不論了。比如,很多男的說,我也幹家務。但恕我直言哈,很多男生自己覺得自己幹的家務,其實只是九牛之一毛。

沒有不想嫁人的女生,只有不想嫁給你的 2020-12-15

【本文來自《今年相親超20個妹子,每次都體貼入微但對方都不想嫁,有沒有妹子能給給建議?》評論區】
任何一個女生或者說女人沒有不想嫁人、成家和要孩子的,這是女人的天性,即便有些人說職業女性或女強人,內心裡依然也有嫁人、成家、生孩子的想法,這是女人天性使然,有的人可能把這個天性埋藏很深,深深埋藏在刻意的理性或非天性裡面,但只要有人能挖掘出來,她的天性必然有爆發的那一天,客觀規律不可阻擋。
女人常說,她們要的只是一個安全感,很多男生可能真的沒在意這句話,人們需要的安全感實際上是一個獨立溫暖、平平安安、簡單和美的家。

婚介成了收割女性的重災區 2020-12-16

為了解決女性會員的需求,緩解女多男少的困境,平臺專門養了一堆男性婚托,給他們認證別墅、跑車,讓他們以高富帥的身份去服務會員,以及騙續費。
  回應
婚介收割的可不止女性,男性冤大頭一樣不少!
2020-12-21 09:08:33
阿楨
身邊有個挺好的姑娘,別人都覺得我們是情侶,但可能她把我當做男閨蜜?2020-12-17

【本文來自《相親想配合男方聊軍事政治,結果對方hold不住,各位以為女性憑啥進的985?》評論區】

男性聚在一起聊政治經濟,不和女性聊衣服髮型一樣嗎?這個話題不易冷場嘛 2020-12-17

【本文來自《男人並非都喜歡軍事和時事,只是喜歡被崇拜,在他擅長的領域哄哄也不難?》評論區】
過於絕對了,直男永遠搞不清口紅色號,但並不討厭女孩子喜歡這個,相反他們會很笨拙的打聽什麼口紅流行可以送人。
第二點多屬於邏輯青年與文藝青年的天生不對付,與男女無關。
第三就是女性的偏見了,公共場合男性聚在一起聊這個是因為這話題誰都可以說上兩嘴,不容易冷場,大概和女性公共場合談衣服髮型一個概念。

學校有免費託管服務,為何我還必須讓孩子上社會託管班? 2020-12-17

大城市,雙職工家庭,孩子上小學,老人無法幫忙。父母在不請假情況下,無法長期確保在15:00(孩子放學)或 17:30(學習免費託管服務要求)前接走孩子。
  回應
是這樣的,但是你說要老師等到家長都能正常下班來接,那老師要什麼時候下班啊?

女性生育期不能工作,導致社會上性別歧視,男性休同樣假期能不能改變這種情況? 2020-12-16
  回應
 薪酬是同工同酬就行了。同樣的體力工作指標,同時同搬一噸磚,不管你是男是女是無性別還是雙性人,都是計件搬的少就少得,搬的一樣多就工資一樣,跟性別無關。同樣的腦力工作,績效好的就加薪升遷,績效一樣就一樣的工資,也跟性別沒關係。至於產假,確實應該男女同放,因為生孩子養孩子是男女雙方的相同社會責任,而不是女方單方面的責任。
 那肯定會有大量男性“自願”放棄休產假:真正影響女性就業的,是女性因為生育導致較長時間無法將精力放在工作上,所以,現在提出男性也同等休假,其實就是希望造成男性的業務能力也同等下降,這樣就能緩解女性劣勢。這對整個社會來說,就是一種人為的降低效率的政策。因為你生個小孩,現在連父親的工作,這到底對一個家庭來說,有什麼好處呢?歸根到底這還是你個人的選擇,所謂“事業還是家庭”,自己選。
 女性因為生孩子+帶孩子,所以精力不夠,是女性自己活該?說到底,你不想為自己的生育責任負擔你自己應該的一份。但很可惜,生孩子是雙方利益的權衡,從國家的角度,如果女性普遍不想生,害怕失業,那確實要想辦法保障女性的權益,降低女性的生育危機。
2020-12-21 09:14:00
阿楨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 2021-01-28 新浪科技

  2020年《柳葉刀》的一篇報告,截至2020年7月,全球大約有78億人。
  聯合國說,由於我們無法即時跟蹤全球的出生和死亡人數,統計學家根據一系列因素來得出這些地區人口的估計值,包括生育率(女性一生中平均生育多少個孩子)和死亡率(一個人的預期壽命)。
  隨著世界各國的生活品質與醫療健康水準的提高,全球人口在過去兩個世紀中增長迅猛。但是,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達到最高點之後,一直在放緩。1800年突破10億;1927年20億;1959年30億;1975年40億;1987年50億;1999年60億。由於全球新生嬰兒數量的減少,長率到2100年的時候,將低於0.1%。
  據聯合國2015年資料,全球平均生育率為2.5,低於1990年3.2。但不同地區的生育率差異顯著。例如,撒哈拉以南非洲為4.6,而北美和歐洲為1.7。
  影響生育率的因素很多。最重要的是,女性決定生育的時機和生育子女的數量。
  多項研究表明,當女性和女孩擁有與同齡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機會時,女性在日後生活中將擁有更多機會,並且傾向於生育較少的子女。因為,女性在追求教育和就業機會時,會推遲生兒育女的計畫。
  此外,城市化水準越高,生育率往往越低。城市地區通常會經歷“人口轉型”——從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過渡。
  工業化之前,全球預期壽命30歲左右。工業化在1800年左右始於歐洲。當時,嬰幼兒和青少年的死亡率極高,大約有27%的兒童在1歲前夭折,47%的兒童活不過15歲。當時全球生育率為5.77,不過因國家而異。美國為7,挪威則為4.3。
  得益於糧食生產的提高,藥物和衛生設施的發展,全球嬰兒、青少年和成年人的死亡率均在下降,這延長了預期壽命。1950-1955年為46.5歲。到1995-2000年已65歲。2019年為72.6歲,但地區差別顯著,最低的非洲只有61.2歲,最高的歐洲為77.5歲。
  研究表明,低生活水準與低預期壽命之間存在相關性。另外,戰爭、自然災害、饑荒和流行病等也會影響人口的總體死亡率。
  未來全球人口的預測
  聯合國2019年報告,到2050年,有一半以上的新增人口來自以下九個國家:印度、尼日利亞、巴基斯坦、剛果民主共和國、埃塞俄比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印尼、埃及和美國。
  預測未來有多少新生嬰兒以及在哪裡出生,可以幫助我們確定將醫療健康和教育資源用於何處,可以幫助各國建立最有效的勞動力市場。
2021-01-29 09:06:12
阿楨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我國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準。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但是我懷疑,無論任何政策,都無力扭轉中國生育率日益下滑的現實,很多東西不是單純靠政策激勵所能實現的,太多的人把生育率低歸結於種種物質性因素,比如說:房價高,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等問題,實際上這些東西很難成為生育率中決定性的因素。
以房價高為例,即便是全世界房價最為低廉的新加坡,生育率全世界倒數第一。新加坡採取的是組屋制度,等於國家保障房屋購買,幾乎每一個新加坡年輕人都是在買了房以後才結婚的,新加坡人買房完全不是負擔,但是新加坡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如果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是華人在全球全部有分佈,無論是美國華人,英國華人,馬來西亞華人,他們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但是他們的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另外的是西班牙裔和黑人,西班牙裔收入比黑人高,生育率同樣比黑人高,黑人生育率也就1.792,而西班牙裔的生育率為1.959。
實際上收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和生育率負相關,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越窮越生,這個原理是存在的。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相關新聞
延遲退休與中國的人口問題
https://www.cyzone.cn/article/624220.html
華爾街日報援引Capital Economiics的研究,聲稱:生產力增長放緩和勞動力萎縮有可能使中國永遠無法超越美國,或者說,如果中國真的超越了美國,美國也會在移民的幫助下再次奪回榜首位置,不斷補充其工人供應。人口出生率問題真的會成為中國民族復興道路上的陰影嗎?我不這麼認為。…..
2021-04-02 08:54:48
阿楨
2045年,人類可能無法自然生育了

  根據美國西奈山醫學院(Mount Sinai School of Medicine)環境醫學和公共衛生學教授 Shanna Swan 2017 年發表於《人類生殖醫學前沿》(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的薈萃分析,男性精子數量在僅僅40年間就降低了50%。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扭轉,那麼25年後人類男性精子數量的中位數將跌至零。儘管這是一種簡單粗暴的推測,但Swan 認為目前也沒有證據能夠說明這種下跌的局面正在被改變——2045 年,人類可能要面對一個無法自然生育,只能依靠輔助生殖手段繁衍後代的世界了。
  Swan 指出,這些生殖健康方面的問題是相互聯繫的,並且它們很大程度上都由相同的原因推動——影響激素的化學物質(內分泌干擾物)的出現。這些包括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雙酚 A(Bisphenol A)、阻燃劑在內的“荷爾蒙劫持者”,已經在現代生活中變得無處不在。內分泌干擾物存在于我們的水瓶、食品包裝、電子設備、個人護理用品、清潔劑,以及其他許多日常用品之中。並且從 1950 年開始,這類物質的生產規模就一直在擴大,這一年正是精子數量和生育率開始衰減的時候。
  或許有人會認為生育率的下降的原因是育齡推遲、生活方式變化等社會因素。對此,Swan 在接受英國《衛報》採訪時表示:“這些當然會對自然生育產生影響,但我希望人們認識到化學物質確實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2021-04-02 09:55:50
阿楨
“人造子宮”養出了小鼠,離育人還有多遠? 2021-04-08 新浪科技

  近日,《自然》雜誌發佈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最新研究,稱其利用“人造子宮”,已成功培育出數百隻小老鼠,且小鼠所有器官發育指標都正常。
  過去數十年,醫學科學界一直在嘗試體外培育哺乳動物。但成功案例僅限於實驗室環境下的早期胚胎分裂、短期發育,或待器官形成後,從子宮中取出胎兒並在實驗室中繼續生長。
  比如,2017年,美國費城兒童醫院改進早產兒孵化器,製成塑膠袋式“人造子宮”。共有8只羊羔胎兒在“人造子宮”中活了4周,並成功出生。但移入“人造子宮”時,這些羔羊胎兒的胎齡相當於22-23周的人類胎兒,器官已形成。22-23周是人類最早可以出生並在子宮外存活的胎齡。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援引加州理工學院生物工程教授馬格達萊納•澤尼克•戈茨(Magdalena Zernicka-Goetz)發言稱:“這一技術為研究胚胎發育打開新時代的大門。它能避免子宮內部成像限制,使研究者直接觀察胚胎發育過程,可應用於受精卵移植、流產等研究。”
  公佈研究成果後,《自然》官網收到諸多留言。其中,大眾最關心的問題是:這是否意味著即將實現人造生命?
  對此,科學界普遍認知是,人造人囊胚只是經歷過胚胎發育早期階段的細胞集合,並不能發育成胎兒。同時,針對人類胚胎的研究,國際上有一個公認的“14天規則”,即只能在不滿14天的胚胎上進行實驗。由人體細胞轉化而來的人造人囊胚是否受這一規則限制,目前仍在討論中。
  美國波士頓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衛生法、倫理與人權中心主任喬治•安納斯(George J。 Annas)表示,過去,“14天規則”被嚴格遵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技術缺陷,難以突破14天限制。如今,幹細胞科學、遺傳學和合成生物學都有了巨大進步,是時候對“14天規則”提出質疑並予以更新,重新劃定合成生物學研究的界限。
  回應
希望能成為解放女性的研究
研究成功就不需要女人了。
技術難題能克服,推廣的話難過的是醫學倫理那一關
2021-04-09 07:49:02
阿楨
為何不是全面放開?專家解讀 2021-05-31
導讀
周海旺告訴記者,在制定放寬生育政策中有兩派意見。有的建議全面放開,有的建議全面三孩。為何最終選擇後者,可以說是權衡了各種因素的決定。從實際生育情況來看,具有生三孩意向的育齡夫婦已經很少了,因此“全面三孩”基本能滿足絕大部分育齡夫婦生育願望。另一方面,如果選擇全面放開,也擔憂部分富裕或貧窮的家庭會生太多。
......
不想生、不敢生?配套措施意義更重大
相比“放開三孩”前半句,“促進生育政策和相關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健全重大經濟社會政策人口影響評估機制”後半句意義更重大。他直言:社會生育、養育、教育三方面的成本很高,很多年輕人不敢結婚、不敢生育。
女性權益如何保障?配套應跟進消除歧視
無論是婚假、產假,還是0-3歲托育服務,放寬生育政策必然會對婦女就業等帶來影響,鼓勵生育、以家庭為單位的配套支援措施, 應充分體現男女平等的國策。
毋庸置疑,招收聘用女性企事業單位等,會帶來成本支出,這其中包括懷孕、生育、養育期間的一系列成本。這兩年也有專家建議:用人單位可參考殘疾人就業政策,即“免交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此鼓勵用人單位招聘女性,消除女性就業歧視。此外,女性孕檢、養育孩子過程中,用人單位也應提供適合女性的彈性工作上班制度,全社會共同創造鼓勵生育的支持環境。
  相關新聞
應對人口老化 陸將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全面二孩”沒解決的問題,“放開三孩”能解決嗎?
  回應
不能解決,不想生的還是一個都不會生。這是一個世界難題,這也是歐洲福利那麼好生育率卻還是很低的原因。

優生優育,最終結果是不生不育 2021-03-30 風聞

有人認為是育兒負擔重,收入低,過度競爭,才導致生育率降低。這種說法只出現在中日韓,倒還是能理解,但全球華人的教育水準和收入均高於當地人,生育率無一例外的墊底。實際上,生育率高的國家,幾乎無一例外的是貧窮國家。
  回應
生育降低的主要原因:
(一)社會要求更高,延長了受到教育年限,推遲了婚育年齡,造成生育能耐困難。
(二)社會福利保險制度建立,養兒防老的傳統需求消失。
(三)思想解放,個人的發展擺在第一位,主觀生育意願大幅下降。
(四)高度的專業化、分工、客觀減少了婚育年齡男女一起的時間。(長期加班、出差,兩地分居。)
結論:除非劇變,人口就這樣,慢慢的下滑。
2021-06-01 07:55:36
阿楨
俠客島:“暖農村大齡男被窩工程”提法很不妥,涉嫌物化女性 2021-10-09
  回應
阿島,你知不知道人力資源這個說法也在是物化人啊
認為女性才能暖男性被窩~這個涉嫌歧視男性哈~

麗水調查“農村青年擇偶難”,女青年不婚主義者增多需重視 2021-10-10

“農村大齡青年擇偶難”話題並非只在湖南湘陰出現,不少地方的統計部門近期也做了類似的統計。
受訪者表示,講面子、攀比和當地風俗影響是促使農村結婚高消費現象的最主要因素。
經濟壓力和孩子教育是婚後家庭壓力(矛盾)的主要集中點。認為性格不合、對方出軌、沒有感情、聚少離多以及婆媳不和是易導致婚姻破裂的五大原因。
調查分析現在農村適齡青年未婚的主要原因:沒有穩定的收入是農村適齡男青年未婚的最主要原因,需加快發展經濟,吸納農村青年就業,增加收入水準;擇偶標準高和不想結婚是農村適齡女青年未婚最主要的兩個原因,女青年不婚主義者日益增多。
農村青年婚戀問題主要集中在四方面:一是農村結婚成本太高導致適齡青年未婚;二是出生人口性別比例問題導致適齡青年未婚;三是外出務工逐漸增加影響婚姻家庭穩定;四是留守男性明顯多於女性導致更多“剩男”。
  回應
現代女性為什麼不婚主義多,因為付出太大了。還有出嫁女土地權利得不到保證。婦女一旦獲得了獨立的經濟地位,自然就不會再留下,婚姻對女人來說,負收益風險很大的。不願意嫁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
2021-10-11 07:22:23
阿楨
《英國皇家學會》研究“模範夫妻” 信天翁離婚率陡增竟是全球變暖惹的禍

研究人員推測,原因有三。其一,在海溫偏高時,淺層溫水無法與深層冷水均勻混合,致使流入表面的營養物質減少。這讓小魚小蝦數量大減,雛鳥存活率降低,最終引發伴侶不滿。其二,溫度升高、食物不足,信天翁(尤其是雌性)皮質醇水準陡增,導致衝動分手。其三,信天翁不得不前往更遠的海域覓食,夫妻“兩地分居”的時間更長了。
  回應
經濟狀況決定婚姻狀況

為何整個東亞的生育率如此之低?

某些雙標黨就很有意思。
一問中國、東亞生育率為什麼低,就是基尼係數大、貧富差距大、年輕人不敢生。
但再問為什麼基尼係數更低的發達國家的生育率也很低,就說“那是人家的自由”、“人家有移民呢,還是好好操心操心你自己吧”等等。
所以吧,給兩個選項:第一,經濟發展到德國水準,生育率與德國持平;第二,經濟退回到非洲某國水準,生育率漲1倍。
而中國人理想的移民國加拿大,盧森堡和瑞士,也都是低生育率的難兄難弟。北歐的福利保障的確不錯,但覺得那樣能刺激生育的,先查查北歐的資料不好麼?
最後給個聯合國的預測
總之,不管是窮國還是富國,在可見的未來,人口增長率下降都是一個難以逆轉的趨勢。
  回應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2021-12-02 09:07:08
阿楨
若人造子宮對孩子沒啥不良影響,也不是貴得負擔不起,98%女性願意選擇? 2022-01-20

【本文來自《生育率低?人造子宮技術成熟了,國家生國家養就是了》評論區】
關於人造子宮,有人認為,女人沒有親身揣娃十個月、最後經歷痛苦的分娩把娃生下來,就沒體會過那種血肉連接,就對孩子沒有愛,只是像愛個寵物那樣愛它罷了。血肉連結、激素影響,那確實是一方面,不否認。但當爹的也沒揣過包子、生過娃吧?難道“父愛”就是假的?
還有沉沒成本。你覺得,懷孕、生產帶來的痛苦和不便,是沉沒成本,母親變胖變醜、尿頻尿急、漲奶痛/分娩痛/側切痛/剖腹產傷口痛,付出了種種代價,因著這份辛苦不易,鐵定會更愛孩子,這還真是玄學。學過《鄭伯克段于鄢》吧?姜氏為啥討厭鄭伯、寵他弟?生他時難產啊。
  回應
這話說的,沒有代價的話,98%的男性也願意選擇,大家一拍兩散不要結婚算了,成本還下去了呢。
那麼設想一下社會會如何發展,沒錢的,靠著人工子宮有了孩子,受盡剝削,連孩子不帶,從小送託管,反正孩子是給國家養的,以後有指望不上,從此家庭親情淡漠,有親情和家庭組成社會體系開始分崩。優秀的富人,選擇將自己的基因通關演算法選擇女性卵子結合,按照定制化的培養模式培養超級天才。此後社會進入父母不認識子女的社會,完全進入獨自走完人生的一生社會模式。
我個人非常贊同人造子宮技術的發展的,人口下降指望90後,00後生根本不現實,未來個人覺得有前途的解決方式就是人家子宮+人口數量調節+社會化撫養+11年義務教育,可以更專注於事業和自己生活,對大家都好。
女性受教育程度、收入和地位的整體提升必然伴隨著生育率下降,這是全人類共有問,女人可以靠其他途徑來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而不必承受痛苦與風險進行生育,這是根本因素。
2022-01-23 10:05:01
阿楨
Z世代價值觀在帶來經營模式革命 2022/01/12 日經中文網

1997年以後出生的「Z世代」2022年已25歲了,將成為拉動社會發展和消費增長,與上代人的價值觀相反。比如,Z世代認為,明知很快就會失去價值,卻仍然購買,這缺乏合理性。還會讓人貶值→用完就扔→增加廢棄物的循環。

日本27歲社畜日常曝光,讓中國600w網友瑟瑟發抖不敢去日本生活 2020-09-07

雖然中國996上班族每天都會喊累,但大部分人也不會因爲工作產生厭世的感覺,大不了重新換一份工作。
可是在日本的上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畜」,有些人工作做到想自殺/過勞死的地步都不敢放棄,因爲在日本找工作不容易。讓600w網友瑟瑟發抖,原來看似美好的日本生活,竟然也有這麼不堪的一面,再也不說去日本生活了。
  相關新聞
新冠疫情下日本少女找不到工作改從事「爸爸活」 月收入竟高達48萬元,結果卻太好賺回不了頭

小確幸啃老──蔓延日本、大馬、台灣、中國的青年「失志」潮 2017/01/03

大前研一的《低欲望的社會》,描述日本年輕世代不婚、晚婚、不買車、不買房、不敢生、社會少子化等內容,事實上,這恐怕是當今亞洲、甚至全球年輕世代共同面臨的現象:貧富差距越拉越大,年輕世代普遍低薪,甚至失去了「奮鬥的目標」。
2022-03-23 09:11:56
阿楨
現在“為什麼生孩子”成了一個問題,房價、教育、托幼難…都是藉口罷了 2022-09-04

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沒人問這個問題,生孩子是跟著人的生物性和物種繁衍的本能。沒有計劃生育限制的話,生兩三個還是不需要想就“天經地義”的。
現在呢?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條件越好,生孩子越少,這是從來就有的事。
所以,不要拿什麼房價、孩子教育、托幼難什麼的作為不生育的理由,那些都是藉口。不想生孩子的時候,找個藉口不難。
  回應
 主要還是現在工業社會物質條件足夠豐富,不需要為了生存增加勞動力和抱團,每個人都是一個經濟獨立個體,現代消費主義、娛樂至上的需求和女性獨立意識的覺醒在生產力和資本加持下催生了更多勝於家庭安定感滿足感的事物。
 當前要提升生育率,其實不能指望提高結婚率和降低離婚率來達成,取而代之會更加鼓勵未婚生育或者先生育後結婚,當然隨著而來的問題和挑戰也是可以預見到的。但為了維持人口,有些事情和準備晚進行不如早考慮。
2022-09-05 07:25:02
阿楨
為什麼現在有些男生都不主動了?2022-10-12
  回應
 現在互聯網影響越來越深,慢慢的滿足了從生理因素激發的好奇心,男生也就理性的多了。而且現在女性的地位也在上升,要求這要求那得,什麼勞什子事都喜歡整整,男人開始平視女性,突然發現女人其實也就那回事,還不如兄弟好處。慢慢的這會變成常態,男女平等嘛。
 其實就是成本問題,現在工作很累,買房很難,攢錢不易,在不主動之前,我的生活還是穩定的,攢錢,娛樂,工作都還可以。主動之後呢?一消費多了,送禮物,請吃飯,逛街乃至更多,花的時間和精力成本就更大了,沒有盡頭,收益不定,而且上班還能累,玩的時間都沒有了。
 現在是男女平等時代,權責是相等的,女權崛起已是事實,男人把權力交過去的時候,責任也卸一卸吧。

韓國街采| 為什麼不想生孩子?年輕人:這些話我們能在攝像頭面前說嗎

外媒Asian Boss繼上次在日本街頭採訪後,韓國2022年的生育率再創全球歷史新低。即便政府提供了1600美元的生育補貼,依然未能有效提升年輕人的生育意願。
“現在男女性別對立越來越嚴重,以至於出現仇恨的情緒,結果越來越多的人發誓不結婚。”
“我覺得包括我本人在內,很多女性,都不想成為家庭主婦。如果有孩子的話,會不利於我事業的發展。
  回應
若是大好年華去懷孕生孩子,再回到工作中,可就沒精力時間培養出高能力了

我接觸到的人裡,半夜起來換尿布和餵奶都是男的來的
【本文來自《夫妻都上班但老婆回家還得照顧孩子,老公偶爾做個家務就覺得自己很好,這種我見太多》評論區】
  回應
我嬰兒時晚上餵奶或哭泣,也是父親起來照顧

專家稱中國有超94%老人仍在養育孫輩,如何看待這一資料?
  回應
 老人帶娃這事,其實也是有積極的一面。幫子女分擔了養娃壓力,也讓他們的老年生活豐富多彩了起來,老人退休後如果閑著沒事做,是很容易抑鬱的。
 這是中國人人倫傳統,礙著誰的事了?
 礙著資本家的機構賺錢了唄
2022-10-13 10:25:37
阿楨
我70後,算不上事業女性,但也是挺好的大學畢業的,生娃這事其實就是無解的

即使國家鼓勵生一個發十萬,對於事業女性,遠遠抵不上她們的損失啊。所以,這不是錢的問題。
如果有辦法,發達國家不早解決了嗎?越是愛孩子的母親,越沒辦法生第二個,你得保證給孩子足夠的照料啊,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至於什麼延長假期,什麼現金鼓勵,都是沒用的。一個打算升職的女性是絕對不會跑去一個單位連生三個孩子蹭那個假期的,反過來,願意生三個孩子的也不是窮能攔得住的。哈哈。其實如果國家真的太需要人口了,鼓勵早戀吧。十八歲以前的女孩兒,有可能是戀愛腦,一激動就給愛人生寶寶去了。成年女性,尤其是考了個好學校,有個好工作的,大半會覺得孩子有一個就行了,這世上所有人都沒工作收入可靠。
  回應
說得挺實在的,這就是現代女性的現狀
2022-11-09 10:16:12
阿楨
重男輕女,把養孩子當做一種養老投資、面子投資,我痛恨我的原生家庭 2022-11-19

【本文來自《為什麼這麼多人痛恨原生家庭?》評論區】
我痛恨原生家庭。我的母親30歲左右接觸了西方文學,她的床頭永遠擺著一部書,叫《飄》。我的父親是工人,酗酒好賭,出軌。我有三個姐姐,父親當初為什麼要生我這個兒子,是因為村裡另一個酒鬼嘲笑他:“這輩子生不出兒子。”於是父親要賭這口氣,寧願冒著被計劃生育抓罰的風險,也要生三胎,結果三胎是女孩,他就要生四胎,問題是家裡窮,養不起這麼多娃,於是父親做主,經過母親同意後,把三女兒賣了。還有……算了,很多痛苦,我不願回憶。只能說我的經歷讓我明白: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永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家庭帶來的心靈創傷,即使經年累月,也很難康復。有人說養育之恩呢?說實話,在某些家庭,哪有什麼養育之恩,只有養,沒有育。
  回應
 真是玻璃心,枉為人,父母的教訓可以銘記,而不是像一個懦夫一樣怨天尤人,記住你現在成年了,你父親還是工人,我父親是個農民也是酗酒賭博,你母親還識字,我母親出生就患有小兒麻痹症,造成智商和身體都有殘疾,我小時候是奶奶帶大的。我活了三十多年一次賭錢沒玩過,酒也偶爾和朋友喝。我當年考上重點高中的時候我爸沒錢給我讀,就上了沒要學費的簡陋高中(文理科各一班),到他前幾年因為腦血栓去世不還是我一直為他養老送終,有時候人經歷點挫折會明白點這個社會,也許我開竅比較晚吧。
 永遠不要責怪自己的父母。他們有自己的局限性,這是必然的。我們成為父母的時候同樣會有。不要說程度不同,因為見識、環境、條件本來就不一樣。是父母給了自己生命,要懂得感恩。所有父母曾經的過失,已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要去糾結。因為你不可能從頭再來,埋怨也改變不了什麼。
 好奇,原生家庭這個名詞是誰發明的
 現在看見用“原生家庭”這詞的就噁心,本來是中性詞,現在活脫脫被有心之人誤導成等同“原罪”
 嘴上說的是原生家庭,實際上說的是原生國家。
2022-11-20 08:21:34
阿楨
中南民大一男生被指在女生孕期出軌,在網上引起熱議,校方通報並嚴重警告 2022-12-13

網上大部分人則是對這件事情本身感到迷惑,不知道該如何評價。
也有認為,未婚男女雙方之間本就沒有法律和行政義務,也不存在出軌這種說法,這種處置方式其實不太合理。我國女性在生育權已經獲得了完全自主的權利,非婚男方對女方在法律上是沒有義務,男方有義務照顧的是女方生下來的孩子。
  回應
上次那個已婚婦女用男生打工賺錢讀大學出軌多個情人,被男生千里走單騎上門質問,還糾結多名情人毆打苦主男生的故事,學校對女主有何種處罰了嗎?
所謂校規校紀只敢對男的下手,但對女的婚前性行為等於提供了支援。

厚顏無恥的已婚女人嗎?那倒不錯 2022-12-13 作家毛利

讀書會,我講起森茉莉《奢侈貧窮》,有一段說她去澡堂,“多數女人只要結了婚,過上五六年,大都變得厚顏無恥了。”立刻有人說,“這不就是寶玉那句,女子未出嫁是無價之寶,出嫁後是死珠,老了就變成魚眼珠子。”我想想,的確如此。
讀書會上三個女人,a未婚,b已婚有子。我問a,你能不能接受男的婦科大夫?她躊躇了。B很直接說:有什不能接受的?這就是已未婚,生沒生過小孩的區別。
  回應
這就是為什大媽那麼難對付。

男人女人買車的區別都有哪些 2022-08-16

男女之間的差異,這和兩性之間的生物進化(演化)、環境塑造,是分不開的。有人說男人來自火星,女人來自金星,男人是理性大於感性,女人是感性大於理性,那麼對待事物的處理方法自然千差萬別。
男買車要考慮的很多的;而女更在意心裡的感受,自己喜歡就好!
2022-12-14 09:43:32
阿楨
史丹佛研究發現 男性生殖器平均長度正在增加 學者擔憂

據英國《每日郵報》2023/02/16報導,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研究發現,從1992到2021年,男性勃起時的平均陰莖長度增加了25%——從4.8英寸(約12公分)增加到6英寸(約15公分)。儘管這可能是每個男人的願望,但這可能是由於攝取入化學物質、久坐的生活方式和垃圾食品所造成的影響。男性陰莖長度在過去30年有變長的趨勢,這與不斷增加的不孕症水準有關。
史丹佛大學研究團隊於情人節在《世界男性健康期刊》(The World Journal of Men's Health)上發表了他們的研究結果,並僅關注陰莖長度。他們收集了1942年至2021年間進行的75項研究的數據,總計包括55761名男性陰莖的測量結果。每項研究收集了不同狀態下的陰莖長度數據,包括完全鬆弛、鬆弛拉伸以及勃起後的長度。
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自1970年代以來,男性平均精子數量已經減半。生育率下降,加上生活方式的改變,導致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出生的孩子數量大幅下降。這個問題已經嚴重到專家們擔心人口短缺可能會在未來導致經濟破產。
他還呼籲對女性生殖系統近年來的變化進行研究。其他專家指出,許多年輕女孩高脂肪飲食和久坐不動的生活方式導致她們比前幾代人更早進入青春期。
2023-02-18 08:45:38
阿楨
70後母親的對話:為什麼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社科院美國所魏南枝
  回應
中國已經工業化了,正在步入中等發達國家的行列,城市裡的人們就變成了宅男宅女,這必然導致婚戀的成本與難度都陡然上升,最後就是傳統婚姻生子的生活模式快速的瓦解和崩潰。發達國家已經在前面做出了種種示範,中國也不會例外
人類為什麼生孩子,1是有利可圖,2是生活樂趣,3是繁衍本能。當養育負擔極大,前途茫茫,無生活樂趣時,1,2兩大因素就消失了。最後一個繁衍本能被手機網路遊戲等也消解掉了。

《2023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49.3%的女性認為配偶基本沒有承擔家務、照顧小孩的責任,你認可這個資料嗎?
  回應
 不知道這個資料怎麼來的,是客觀評判的,還是主觀情緒。就我周邊的,基本都是男的做家務,尤其是做飯,基本都是男的在做。無論女人的衣櫃多滿,總是缺衣服穿!
 那男人呢?男人活該受氣處處遷就女性?
 不結婚不談戀愛,就不需要遷就女性了。

呼和浩特體育中心設女性專用泳道:徵求建議獲超80%支持
  回應
我是男的,我也感覺游泳時候被女性碰到非常尷尬,所以你們為什麼不給我設置一個單的的男性泳道。
2023-03-09 10:58:21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