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05 07:42:33| 人氣9,873| 回應137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建築之書千百種,你那本不評,評《世界建築七十奇蹟》(貓頭鷹,2004)幹嘛?單單看到《xx奇蹟》就倒盡胃口,不用讀也知是本耍噱頭的爛書。

你才以名取書,帕金所編《世界建築七十奇蹟》,執筆者可都是研究該建築的學者專家,所以內容才能深入淺出,圖版精美又能配合內容、大小也适中。不像同是倫敦出版的DK版史帝文生所著《世界建築名作》(遠流,2002)36×27公分,大而不當,內容單薄。

但是依圖標示,一目了然啊!

那只是方便剛入門的外行人,若想了解該建築的門道,《奇蹟》就勝過《名作》,你比如以比薩斜塔為例,《名作》(p.24-25)就只有大大的兩頁圖示,而《奇蹟》則詳述了「比薩斜塔」的建造史、地基地質與頃斜的關係、頃斜的歷史、及如何以抽砂方式來穩定頃斜(p.34-38)。

再舉《奇蹟》一開始介紹的「聖索非亞大教堂」,除了一般常會提及的馬賽克瓷磚和彩色玻璃外,還詳述它如何利用古羅馬伝統的混泥土技術、磚砌拱頂加上木樑,將高大的雙層圓頂的重量分散於飛簷、圓柱、和厚牆上(p.21-24)。而《名作》(p.18-19)還是只有大大的兩頁圖示。

要比詳細生動是嗎,那《奇蹟》一書裡大部分的介紹也都不如Discovery「建築奇蹟」專輯,你比如「關西國際機場」就沒影片實際的抽砂造島和千斤頂的操作;「明石海峽大橋」也沒介紹到如何用X光、超音波檢驗鋼板之焊接和各種檢驗大橋安全的儀器;還有~

有沒搞錯?你乾脆去比每個建案的設計圖或專著算了!

那又陷於孤斷了,不如王受之的《世界現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2002)來得深入通論。

要是出外旅行,還是口袋型的「建築之旅」叢書(貓頭鷹)來得實用,想到那個城市就帶那本。

漢寶德的推薦文不實在,這套口袋書不但讀起來不便、圖還是黑白小小的,比不上一般較有深度的旅遊手冊書。

扯到旅遊書去,下回再評旅遊書,現回到《奇蹟》,它所介紹的「三峽大霸」就比一般外人客觀,真正地在評述而非以生態之名反中國之實。單就發電量,共有26台輪機,每台相當一座核電機,年發電224億瓦,可供中國1/10電力。而整個「三峽大霸」經費才750億人民幣(原書用美元p.276),單電廠建費,蓋核電廠就超高此數,更不用說核安全、核原料、核廢料,以及防洪、水運、用水~之利。

又不是「三峡工程委員會」的文宣、一大堆的世界第一!搬遷費、生態破壞、天災戰爭的威脅呢?

三峽永久船閘
雙線五級船閘、升船機和西陵長江大橋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
http://www.3g.gov.cn/index.ycs
 

西電東送新突破 西南水電入華東楨:水資源戰爭 詳參【圖博館】:大陸環境危機   PLA最急需的武器 

  2012- 12月12日,源自四川雅礱江下游的水電被送至江蘇境內,承擔電能輸送任務的是四川錦屏──江蘇蘇南的特高壓直流工程(下稱“錦蘇工程”)。該輸電通道于當日正式商業運行。

   西電東送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標誌性工程,2001年正式納入國家中長期發展規划。由於我國能源資源與電力負荷逆向分布,改變電力就地平衡依賴,電力外送成為必然選擇。

   錦蘇工程聯接西南大型水電基地和東部負荷中心,承擔雅礱江流域官地,錦屏一、二級水電站及四川汛期富余水電高效送出任務,線路全長2059公里,總投資220億元。

   水電送端與受端共贏

   錦蘇工程的電源點就在雅礱江流域。雅礱江位於四川西部,是金沙江的最大支流,錦屏一級(6×600MW)、二級(8×600MW)和官地(4×600MW)水電站為雅礱江下游梯級的大型水電基地,總裝機 10800MW,是川電外送的重要電源。

   包括雅礱江在內,沙江中下游、大渡河、瀾滄江中下游、黃河上游、雅魯藏布江中游是“十二五”期間重點開發的流域。未來雅礱江流域電源規划將超過三峽。

http://news.sina.com.tw/article/20121213/8537734.html


瀾滄江水壩成為緬甸泰國人眼中的妖魔? 2009-02-18《科技日報》

 

  作為瀾滄江中下游計劃建設的八座梯級電站的龍頭,規模僅次於三峽的小灣水壩日前下閘蓄水,首台機組將於今年建成發電,這將加快瀾滄江流域水電開發的步伐。然而,瀾滄江下游——湄公河地區國家和人民,卻對這座水壩產生了深深的擔憂,記者在泰國和老撾採訪時發現,一輪反水壩的行動正在醞釀中。
  事件緣由  湄公河變化無常
  近年來,湄公河不再根據原有自然規律來潮漲潮落,變得讓人琢磨不透。超出預期的大洪水時常發生,旱季水量變得更少,有些年份甚至提前到1月。當地人說,在旱季,甚至可以徒步走過干硬的河床,從老撾到達對岸的泰國。
  中國水壩被妖魔化
  在採訪中,記者也感受到了因水壩造成的湄公河下游國家人民對中國的怨氣,水壩似乎成了一切矛盾的中心,在人們心中筑起了堤壩和隔閡,影響著他們對中國的感情和看法。
  真實水壩
  水壩也為鄰國提供電力
  據專家介紹,瀾滄江大部分河段都在高山峽谷中,灘險流急,盡管不適合農業、漁業生產和航運,卻蘊藏了豐富的水能資源。數據顯示,瀾滄江——湄公河干流總落差5167米,其91%集中在瀾滄江,水能資源可開發水電量為2825.4萬千瓦,相當於一個半長江三峽的裝機容量,非常適合水能梯級開發。這些電站除了向本國供電外,還向泰國、老撾和越南等國家提供電力。
  水壩可實現防洪抗旱
  記者查閱了相關水壩的資料,除了發電外,這些水壩還具有多年調節水資源或季調節水資源的能力,可實現防洪抗旱的目的。但現在這些水壩卻成為下游人民心中的妖魔,不管水多水少,都成為問罪的對象。
  水壩有利於控制洪水
  根據湄公河流域最權威的跨國界組織——湄公河委員會(MRC)的數據,中國對湄公河水量的貢獻僅佔16%。其負責人Wolfgang告訴記者,沒有証據表明中國水壩造成了下游地區的洪水和干旱。他說,中國目前沒有建成大的水壩,就算所有水庫同時放水,湄公河水面上漲也不超過20厘米,而其洪水泛濫是以數米來計算的。他進一步說,根據MRC的証據,水壩對洪水控制有正面作用,還會把雨季的水量儲存起來用於旱季。
  事件反思  在泰國聽不到中國的聲音
  除了中國,緬甸、柬埔寨、老撾、越南也在湄公河上修建了多個水壩,泰國的水壩建設也提上日程。而在中國的景洪水壩,泰國GMS公司的投資佔70%,是中國第一座外商直接投資並控股的大型水電站,其所發電量也全部輸往泰國。
  為什麼隻有中國的水壩飽受指責?記者在萬象和曼谷的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採訪對象全部表示,自己是從電視和報紙等媒體上看到中國水壩的負面報道。多年關注水壩建設的泰國記者Akom表示,他採訪過泰國眾多水利專家,均表示沒有充分証據証明中國水壩與泰國洪水的關系。然而影響力遍布湄公河流域泰國媒體並沒有採納本國專家的觀點,而是採納了設在泰國的眾多NGO的信源。他說,這些NGO多數有美國、日本和法國等政府或民間的資金支持,在泰國非常活躍,與媒體的關系非常好,而他們給出的觀點和証據,主要是中國水壩的負面影響。  
  曾多次參與湄公河流域的相關會議的外交部官員說,外交部和各使館每年都會有相應的外宣計劃,但針對水壩單一議題的溝通和解釋,都沒有相應經驗,而與當地媒體的溝通,也沒有各NGO操作靈活。
  有媒體專家表示,要消除相關隔閡,中國政府不僅要把外國記者請進來,還要讓相關信息有效的走出去。
  相關新聞
  據新華網報道,雲南大學亞洲國際河流中心主任何大明領導的項目組依據多年的研究証明,瀾滄江梯級開發后比不進行梯級開發汛期徑流減少流量24%,枯水期增加流量近1倍,對湄公河汛期與枯水期水量調節作用巨大。
  何大明介紹,對上下游水位變化影響最大的因素仍然是大環境的變化,如氣候變化和土地利用的變化,並同時發現自然降雨與太陽黑子活動也是水位變化的重要原因。瀾滄江已建成的干流水電站在正常狀態下,對下游徑流的年際變化影響不明顯,將大壩建設歸因於下湄公河河川徑流變化的主導因素,並將其影響放大到整個下湄公河流域乃至東南亞地區是不科學的。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8828670.html

 


遊客參觀黃河小浪底水庫調水調沙

小浪底引黃工程挑戰世界級難題 2012-12-03西經濟日報

 

    小浪底引黃工程是山西大水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從黃河幹流上的小浪底水庫取水,引水幹線全長59.6公裏,設計年引水量達2.47億立方米,主要任務是解決運城市的垣曲、絳縣、聞喜、夏縣、鹽湖等5縣(區)農業灌溉、工業及城鎮生活、生態用水問題。 

    11月21日,采風團來到小浪底引黃工程13號支洞。該項目承建單位——中鐵十二局集團的項目經理張斌告訴記者,自己曾經承擔過四川、陝西等地多項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設,像小浪底引黃工程這樣高難度、高要求的項目,以前還沒有遇到過。由于隧道斷面小、通風條件差,隨時可能會有湧水等危險發生,作業進度方面壓力很大。盡管如此,施工人員還是克服種種困難,24小時不停工,將每天的推進量保持在6米左右。 

    說到小浪底引黃工程的難度,該工程管理局局長穆天亮用了“世界最大”這樣一個表述。相比施工方在大面上的表述,穆局長的表述更加深入淺出,他用了幾個“大”來說明。 

    一是進口取水水位變幅大,最大可達45米,這在國內還沒有先例,在世界上也很少見。取水口的大小如何能夠適應水位的變化?穆局長說,他們請了很多專家來論證,初步方案已經出來了。至于怎麽操作,他還賣了個關子,說等到開始建設後再揭開謎底。 

    二是取水口地下水泵揚程大,達243米,這是爲了適應水位的大變幅而設計的。這個泵站共有6臺機組,無論是單機容量還是總裝機容量,都是國內第一的。 

    三是地下隧洞埋深大,最深處可達800米,這無形中增加了施工的風險和難度。爲了高標准完成任務,該工程創新地使用了複合式盾構機,有土壓和泥水兩種模式,能適應不同的地質環境。這在山西的水利建設史上是第一次,目前國內也僅有南水北調工程有這方面的成功經驗。至于這種盾構機,設計單臺通過裏程可達12公裏,遠超過國內目前最好的記錄。

 

 

穿黃工程上遊線隧洞

人工湿地 南水北调水质“净化器” 

人工濕地 南水北調水質“淨化器”

 

丹江口大壩度汛2012-7-30

 

中線西四環暗涵 

 

東線江都水利樞紐

 

駱馬湖水資源控制工程

西线调水示意图
 

陸南水北調東線主體工程將完工2012-12-18 中央社

 

   中國大陸南水北調東線主體工程即將完工,將對大陸區域協調發展發揮重大支撐作用。 

   新華社今天報導,南水北調工程將把448億立方公尺的長江水調到缺水的大陸北方,東線和中線的1期工程目前正在建設。 

   按照計劃,東線1期主體工程今年底前完工,2013年通水;中線一期2013年完成主體工程、2014年通水。 

   大陸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副主任張野指出,東、中線1期工程直接受益人口達1.1億人,直接供水的縣級以上城市253個,可使北京、天津、石家莊、濟南等大陸北方近100座大中城市擺脫缺水制約,為經濟結構調整創造空間。 

   大陸經濟學家常修澤認為,南水北調東線貫穿京津冀、山東半島、長三角等重要經濟區,這些地區經濟總量大,但缺水一直是發展的掣肘,通水後將為南北重點區域平衡協調發展提供重要支撐。

 
三峽工程>維基百科 

2006年11月的三峽大壩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是中國長江中上遊段建設的大型水利工程項目。分布在中國重慶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長江幹流上,大壩位于三峽西陵峽內的宜昌市夷陵區三鬥坪,並和其下遊不遠的葛洲壩水電站形成梯級調度電站。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的最大型的工程項目,而由它所引發的移民、環境等諸多問題,使它從開始籌建的那一刻起,便始終與巨大的爭議相伴。 

   目錄  

1 從設想到開工
2 工程基本情況
3 動工直到建成
4 建設過程中的負面事件
5 三峽電廠組織結構
6 三峽工程的影響、爭議和對策
6.1 政治爭議
6.2 預期效益和實際情況
6.3 移民問題
6.4 泥沙淤積和水位問題
6.5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爭議
6.6 對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迹的影響
7 重要日期
8 參考資料
9 外部連接  

   從設想到開工 
武漢曾經屢遭洪水威脅在長江三峽建造大壩的設想最早可追溯至中華民國的開創者孫中山先生,他在《建國方略》(1919年發表)一書中認爲長江“自宜昌以上,入峽行”的這一段“當以水閘堰其水,使舟得溯流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利”(第二計劃第四部庚)。按此設想,1940年代中期,國民政府與美國墾務局簽約,准備利用美國資金建設水電站,並邀請該局總工程師、世界知名水利專家薩凡奇(John Lucian Savage)來華考察。薩凡奇在三度實地考察三峽地區後,寫出了《揚子江三峽計劃初步報告》,認爲三峽工程可行,並安排開展前期工作,但後因中國內戰,此事無果而終。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于長江上遊頻發洪水,屢屢威脅武漢等長江中遊城市的安全,因此三峽工程被重提。毛澤東1953年初視察三峽時曾說:“三峽水利樞紐是需要修建而且可能修建的”,“但最後下決心確定修建及何時開始修建,要待各個重要方面的准備工作基本完成之後,才能作出決定。”又作“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水調歌頭?遊泳》)的詞句表示出建設三峽工程的設想,並指定由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督辦。在周恩來的主持下,開始了三峽工程的勘探、設計、論證工作,並邀請了蘇聯的水利專家參與。當時水利領域內支持工程上馬的林一山等人,和反對方黃萬裏、李銳等人,爭論得非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並考慮國力、技術和國內國際形勢等其他因素,毛澤東最終決定暫緩實施三峽工程,“積極准備,充分可靠”,先修建葛洲壩水電站,作爲三峽水電站的實驗工程。
葛洲壩水電站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區,1971年開工,“邊設計、邊准備、邊施工”,但不久後就因爲施工質量實在不合格而停工。在多次修改設計和施工方案後,于1974年複工,1981年實現長江截流,1988年全部建成。電站爲無調節能力的徑流式水電站,共安裝19臺12.5萬千瓦和2臺17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271.5萬千瓦,一度是中國最大的發電廠。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政府重新將重點放到建設“四個現代化”的方向上來,並決心興建一批骨幹工程以拉動國民經濟的發展,三峽工程于是被再次提上議事日程。1983年水利電力部提交了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並著手進行前期准備。1984年國務院批准了這份可行性研究報告,但是在1985年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上,以周培源、李銳等爲首的許多政協委員表示了強烈反對。于是,從1986年到1988年,國務院又召集張光鬥、陸佑楣等412位專業人士,分十四個專題對三峽工程進行全面重新論證,結論認爲技術方面可行、經濟方面合理,“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更爲有利”。不過這之後爭論非但沒有平息,各方反對的聲浪更大。1989年、建設表明反對意見的書《長江,長江, 三峽工程爭論》出版,但是同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中,民主運動被鎮壓,本書的作者戴晴也被逮捕,該書被禁。這之後,反對派的意見被徹底壓制。李鵬等國務院領導將工程議案提交給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曆史上繼1955年三門峽水電站之後第二件提交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的工程建設議案。1992年4月3日該議案獲得通過,標志著三峽工程正式進入建設期。 

   工程基本情況 
三峽大壩模型三峽大壩的選址最初有南津關、太平溪、三鬥坪等多個候選壩址。最終選定的三鬥坪壩址,位于葛洲壩水電站上遊38千米處,地勢開闊,地質條件爲較堅硬的花崗岩,地震烈度小[1]。江中有一沙洲中堡島,將長江一分爲二,左側爲寬約900米的大江和江岸邊的小山壇子嶺,右側爲寬約300米的後河,可爲分期施工提供便利。

關于大壩的壩高,在籌劃中曾有低壩、中壩、高壩三種方案。1950年代,在蘇聯專家的影響下,各方多支持高壩方案。到了1980年代初,“短、平、快”的思路占了主流,因而低壩方案非常流行。但是,出于爲重慶改善航運條件的考慮,各方最終同意建設中壩。
三峽大壩爲混凝土重力壩,它壩長2335米,底部寬115米,頂部寬40米,高度185米,正常蓄水位175米。大壩壩體可抵禦萬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最大下泄流量可達每秒鍾10萬立方米。整個工程的土石方挖填量約1.34億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量約2800萬立方米,耗用鋼材59.3萬噸。水庫全長600余千米,水面平均寬度1.1千米,總面積1084平方千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調洪庫容約220億立方米,調節能力爲季調節型。
三峽大壩設計成由多個功能模塊組成,從左至右(面向下遊)依次爲永久船閘、升船機、泄沙通道(臨時船閘)、左岸大壩及電站、泄洪壩段、右岸大壩及電站、山體地下電站等。大壩的永久船閘爲雙線五級船閘,建于壇子嶺背對長江的一側,年通過能力5000萬噸。
三峽水電站的機組布置在大壩的後側,共安裝32臺7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其中左岸14臺,右岸12臺,地下6臺,另外還有2臺5萬千瓦的電源機組,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遠遠超過位居世界第二的巴西伊泰普水電站。機組設備主要由德國伏伊特(VOITH)公司、美國通用電氣(GE)公司、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組成的VGS聯營體和法國阿爾斯通(ALSTOM)公司、瑞士ABB公司組成的ALSTOM聯營體提供。它們在簽訂供貨協議時,都已承諾將相關技術無償轉讓給中國國內的電機制造企業。三峽水電站的輸變電系統由中國國家電網公司負責建設和管理,預計共安裝15回500千伏高壓輸電線路連接至各區域電網。
三峽工程在建設中全面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建設工程監理制、合同管理制等制度,以確保工程質量。爲了實現競爭,還把主要建設項目拆成單項進行招標。三峽工程的業主是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設計單位和主要監理單位都是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主要施工單位有中國葛洲壩集團公司(葛洲壩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安能建設總公司(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水電部隊)、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聯營體)、中國水利水電第八工程局(聯營體)、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四工程局(聯營體)等,這些企業曾經承擔了包括葛洲壩水電站、二灘水電站、引灤入津工程在內的許多大型水利工程建設。
三峽工程預測的靜態總投資大約爲900億元人民幣(1993年5月末價格),其中工程投資500億元,移民安置400億元。預測動態總投資將可能達到2039億元,估計實際總投資約1800億元左右[2]。建設資金主要來自三峽工程建設基金及電費附加費。國務院1992年規定,全國人民每使用1千瓦時電能便需附加上交0.003元以投入三峽工程,此後這一數字又被多次調升,有的省份甚至達到0.0124元。1994年起,葛洲壩水電站的利潤也被直接轉爲三峽建設資金。到2002年,以葛洲壩電廠爲主體的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掌管葛洲壩和三峽的所有發電資産。該公司2003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公開發行股票上市,其募集的資金和此後獲得的發電利潤也成爲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此外,三峽總公司還發行了數期國內債券募集資金。 

   動工直到建成 
興建中的三期工程在全國人大通過興建議案後,1993年國務院設立了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爲工程的最高決策機構,由國務院總理兼任委員會主任。此後,工程項目法人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成立,實行國家計劃單列,由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直接管理。1994年12月14日,各方在三峽壩址舉行了開工典禮,宣告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三峽工程的總體建設方案是“一級開發,一次建成,分期蓄水,連續移民”。工程共分三期進行,總計約需17年,目前已完成一期和二期,正在進行第三期,預計到2009年可全部完工。
一期工程從1993年初開始,利用江中的中堡島,圍護住其右側後河,築起土石圍堰深挖基坑,並修建導流明渠。在此期間,大江繼續過流,同時在左側岸邊修建臨時船閘。1997年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同年11月8日實現大江截流,標志著一期工程達到預定目標。
二期工程從大江截流後的1998年開始,在大江河段澆築土石圍堰,開工建設泄洪壩段、左岸大壩、左岸電廠和永久船閘。在這一階段,水流通過導流明渠下泄,船舶可從導流明渠或者臨時船閘通過。到2002年中,左岸大壩上下遊的圍堰先後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2002年11月6日實現導流明渠截流,標志著三峽全線截流,江水只能通過泄洪壩段下泄。2003年6月1日起,三峽大壩開始下閘蓄水,到6月10日蓄水至135米,永久船閘開始通航。7月10日,第一臺機組並網發電,到當年11月,首批4臺機組全部並網發電,標志著三峽二期工程結束。
三期工程在二期工程的導流明渠截流後就開始了,首先是搶修加高一期時在右岸修建的土石圍堰,並在其保護下修建右岸大壩、右岸電站和地下電站、電源電站,同時繼續安裝左岸電站,將臨時船閘改建爲泄沙通道。預計整個工程將在2009年全部完工。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部分完工。最新預計將于2008年年底之前全部完工[3]。截至2008年10月29日,三峽電廠累計發電量達到2700多億度,已産生巨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按每度電0.3元人民幣計,已經收回成本810億元。26臺機組投産後,年發電量可達847億度,由此每年可減少煤耗4000-5000萬噸,少排放二氧化硫200萬噸、一氧化碳1萬噸和大量工業廢水,並收回成本250億元。 

   建設過程中的負面事件 
三峽工程施工場面2003年三峽水庫蓄水前,國務院三峽工程驗收組在大壩表面發現了80多條裂縫,此事經媒體披露後,引起社會上對三峽工程質量的紛紛議論。但據驗收組副組長潘家錚解釋[4][5],這些裂縫的確存在,但極爲細微,最寬不超過0.2毫米,對大壩安全幾乎沒有影響,而且這些裂縫的産生均爲技術問題,絕非質量問題,世界上其他一切水電站也都存在這種裂縫。

2005年1月,中國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公布了三十個未辦理環保手續就違規開工的工程項目名單,其中包括三峽電源電站和三峽地下電站。三峽總公司一開始對此極力爭辯,並不顧環保總局的停工命令,繼續施工,雙方互不讓步,形成頂牛之勢。後來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的調解下,三峽總公司被迫認錯停工,繳納罰款。直到2005年4月,在補辦完所有手續後,方又重新開工。
三峽工程自開工以來,就一直有媒體報道其中存在部分貪污腐敗現象。到2004年末,查處的貪污資金已有4000多萬,大部分都是挪用或者侵占移民款,約占總投資的0.02%(萬分之二)。2007年6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公布了三峽工程審計結果,因結算管理和合同管理不夠嚴格增加建設成本4.88億元,約占總投資的0.25%(百分之0.25)。[6] 

   三峽電廠組織結構
三峽電廠不是獨立法人,它是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的下屬單位。三峽樞紐除通航建築以外的所有設備設施均由三峽電廠管理,包括左岸電站、右岸電站、地下電站、電源電站、泄洪設施、大壩水工建築等。

三峽左岸電站全部14臺機組均已在2003年至2005年投産,總裝機容量達到了980萬千瓦。而三峽右岸電站全部12臺機組已在2007年至2008年投産,總裝機容量達到了840萬千瓦。三峽電站總裝機容量已在2008年10月29日完成最後一臺機組(右岸15號)安裝後,達到了1851萬千瓦。 

   左岸電站機組投産情況如下:
左岸1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3年11月22日投産發電。
左岸2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3年7月10日投産發電。
左岸3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3年8月18日投産發電。
左岸4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3年10月28日投産發電。
左岸5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3年7月16日投産發電。
左岸6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3年8月31日投産發電。
左岸7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4年4月20日投産發電。
左岸8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4年8月24日投産發電。
左岸9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5年9月7日投産發電。
左岸10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4年4月7日投産發電。
左岸11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4年7月26日投産發電。
左岸12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4年11月22日投産發電。
左岸13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5年4月24日投産發電。
左岸14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5年7月21日投産發電。 
   右岸電站機組投産情況如下:
右岸15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8年10月29日投産發電。[7]
右岸16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8年7月2日投産發電。
右岸17號機組裝機容量77.78萬千瓦,2007年12月27日投産發電。 至此,三峽工程創造了一年內投産機組超過500萬千萬的世界最高紀錄。
右岸18號機組裝機容量77.78萬千瓦,2007年10月17日投産發電,這是中國第二臺國産化70萬千瓦水電機組。
右岸19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8年6月30日投産發電。
右岸20號機組裝機容量77.78萬千瓦,2007年12月18日投産發電,至此,三峽工程總裝機容量爲1410萬千瓦,超過依泰普水電站,居世界第一位。
右岸21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7年8月20日投産發電,它由阿爾斯通公司制造。
右岸22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7年6月11日投産發電。[8]
右岸23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8年8月22日投産發電。[9]
右岸24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8年4月25日投産發電。
右岸25號機組裝機容量77.78萬千瓦,2007年11月6日投産發電。
右岸26號機組裝機容量70萬千瓦,2007年7月10日投産發電。這是中國首臺國産化70萬千瓦水電機組。[10]  

    三峽工程的影響、爭議和對策
從三峽工程籌建的那一刻起,它就與各種爭議相伴。早期的不同意見多偏重于經濟和技術因素,普遍認爲經濟上無法支撐,技術上也無法也難以實現預定目標,並且移民的難度極大。

到了1980年代後,隨著改革開放的持續,中國國內關于三峽工程的爭論更加廣泛,涵蓋了政治、經濟、移民、環境、文物、旅遊等各個方面。 

   政治爭議
三峽工程的支持者們相信該工程將具有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並能拉動整個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而反對者們則認爲該工程勞民傷財,是政府領導人好大喜功、打算青史留名的表現。

1992年國務院向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提交三峽工程建設議案的舉動,便被廣泛質疑是李鵬等領導人刻意要把三峽工程辦成“鐵案”。當時有人認爲人大代表多非專業人士,由他們來決定工程的命運並不合適。而即使在審議過程中,人大代表們也普遍反映國務院提交議案中的可行與不可行理由嚴重不對稱,甚至還抱怨官方用種種手段幹擾和影響人大代表的決策。1992年4月7日該議案終于進入表決程序,共有2633名人大代表參與表決,結果是贊成1767票,反對177票,棄權664票,未按表決器的有25人。表決雖然獲得通過,但贊成票只占總票數的三分之二左右(67%),是迄今爲止中國全國人大所通過的得票率最低的議案。此外張光鬥和潘家錚是支持三峽水壩上馬的,他們一直用行政手段,壓制黃萬裏,黃萬裏是用科學的方法論證了三門峽水電站和三峽大壩都不應該建的,但是因爲對方掌握了意識形態武器,得到中國的官方支持,使得黃萬裏的所有觀點都得不到發表,都不能夠得到任何的支持。最後是用行政手段壓制所有的不同意見以後,三峽大壩強行上馬。[來源請求]
國務院向各省強制征收三峽工程建設基金的做法,曾一度受到一些省份的抵制,後來在國務院的三令五申下,才勉強募集到位。另外,由于三峽工程引發的許多環保問題,也讓它在國際上備受指責,從而難以在海外籌集資金。
在國防安全方面,有人擔心一旦中國卷入戰爭或者遭受恐怖主義襲擊時,三峽大壩將成爲受襲的目標。不過樂觀者認爲,轟炸這種關系數億人民生命的民用目標是嚴重違反國際法的行爲,在現代戰爭中當不會出現,而三峽大壩極其龐大,一般恐怖組織所使用的手段都難以對大壩造成整體性損毀,即使是炸較薄弱的船閘,由于有五級船閘,而且建于與大壩並不相連的壇子嶺,因此也不會引起潰壩。 

   預期效益和實際情況 
三峽永久船閘三峽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發電和航運,其中防洪被認爲是三峽工程最核心的效益。

曆史上,長江上遊河段及其多條支流頻繁發生洪水,每次特大洪水時,宜昌以下的長江荊州河段(荊江)都要采取分洪措施,淹沒鄉村和農田,以保障武漢的安全。在三峽工程建成後,其巨大庫容所提供的調蓄能力將能使下遊荊江地區抵禦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荊江堤防的全面修補。
三峽工程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發電。它是中國西電東送工程中線的巨型電源點,非常靠近華東、華南等電力負荷中心,所發的電力將主要售予華中電網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慶市,華東電網的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南方電網的廣東省。三峽的上網電價按照各受電省份的電廠平均上網電價確定,在扣除相應的電網輸電費用後,約爲0.25元。由于三峽電站是水電機組,它的成本主要是折舊和貸款的財務費用,因此利潤非常高。由于長江屬于季節性變化較大的河流,盡管三峽電站的裝機容量大于伊泰普水電站,但其發電量卻少于後者。
在三峽建設的早期,曾經有人認爲三峽水電站建成後,其強大的發電能力將會造成電力供大于求。但現在看來,即使三峽水電站全部建成,其裝機容量也僅及到那時中國總裝機容量的2%稍強,並不會對整個國家的電力供需形勢産生多大影響。而且自2003年起,中國出現了嚴重的電力供應緊張局面,煤炭價格飆升,三峽機組適逢其時開始發電,在它運行的頭兩年裏,發電量均超過了預定計劃,供小于求。
自古以來,長江三峽段下行湍急,唐代詩人李白曾有“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早發白帝城》)的千古名句。但同時,船只向上遊航行的難度也非常大,並且宜昌至重慶之間僅可通行三千噸級的船舶,所以三峽的水運一直以單向爲主。到三峽工程建成後,該段長江將成爲湖泊,水勢平緩,萬噸輪可從上海通達重慶。而且通過水庫的放水,還可改善長江中下遊地區在枯水季節的航運條件。不過由于永久船閘分爲五級,因此通行速度較爲緩慢,理論上過閘要2小時40分鍾,在目前實際運行中,往往需要4個小時以上才能通過。 

   移民問題
移民是三峽工程最大的難點,在工程總投資中,用于移民安置的經費便占到了45%。當三峽蓄水完成後,將會淹沒興山縣等129座城鎮,其中包括萬州、涪陵等兩座中等城市和十多座小城市,預計移民數量將大大超過工程初期計劃的數量,涉及移民超過120萬人,涉及湖北、重慶的20個縣、區(市),安置地遍及全國10余個省(直轄市),曆時長達20余年,爲世界之最。移民的安置主要通過就地後靠或者就近搬遷來解決,但後來發現,水庫淹沒了大量耕地,從而導致整個庫區人多地少,生態環境趨于惡化,于是對農村人口又增加了一種移民方式,就是由政府安排,舉家外遷至其他省份居住,目前已經有大約14萬名庫區移民遷到了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湖北(庫區外)、湖南、廣東、重慶(庫區外)、四川等省市生活。

爲解決移民問題,政府在1980年代中期曾籌備設立三峽省予以統籌管理,但後來考慮到該地區較爲貧困,新成立的省恐難以實現經濟自立,並且湖北省抵制情緒嚴重,方案最終只得作罷。到了三峽工程正式開工後,爲促進占庫區移民總數85%的重慶市在移民問題上的積極性和主導性,中央政府決定推動重慶升格爲直轄市,並在1997年3月14日由全國人大以88%的贊成票通過。重慶直轄市于當年6月18日正式成立,包括了原四川省的重慶、萬州、涪陵和黔江四個地區的範圍,因此它雖然被稱爲市,但實質上更接近于省。
三峽工程實行“開發性移民”模式,即在移民的同時,也伴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造和産業建設,根本目的是要改善民衆的生活水平。其經費除了由三峽建設基金撥付外,三峽總公司在電站投産後的若幹年內每年也要支付給地方政府一筆資金用于移民安置。此外,國家還要求全國的二十一個省市,每個省對口支援三峽庫區的一個縣。
但是,三峽移民從最開始就出現了嚴重的腐敗和資金挪用問題,地方政府和官員挪用移民資金用于其它項目的現象非常嚴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從李鵬手中接管三峽建委主任後,一再警告大小官員們謹慎行事,三峽移民經費萬萬動不得,稱其爲“碰不得的高壓電線”。迄今爲止,三峽重慶庫區因貪污賄賂、瀆職侵權而落馬的官員已經超過238名。其中,最爲引人注目的是開縣縣委常委、副縣長熊聖中在三峽移民工作中,以造虛假移民戶口方式,套取國家移民補償資金案件。由于庫區移民款的挪用問題導致移民補償款缺口太大,有很大部分移民反映未得到合理的補償。2007年1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發布三峽庫區移民資金審計結果,存在一些部門、單位違規使用資金的問題。04-05年實際投資88.19億元中,違規問題金額爲2.89億元。[11]
三峽工程庫區移民目前的現狀是,雖然移民城鎮的基礎建設較快,但是工業發展較差,大批搬遷的企業破産倒閉,庫區整體呈現出一種産業空心化的狀態,經濟增長緩慢,失業率較高。農村經濟停滯,農民收入下降,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如2004年數萬人包圍萬州市政府的“萬州事件”。 

   泥沙淤積和水位問題
由于有三門峽水電站的前車之鑒,因此泥沙問題始終是三峽工程技術討論的重中之重。據測算,長江上遊江水每立方米含沙1.2千克左右,每年通過壩址的沙量在5億噸以上。在三峽工程未建前,這些泥沙大量淤積在曲折的荊江河段,擡高了河床水位,並危脅到整個江漢平原和洞庭湖平原的安危。

當三峽水庫形成後,受水勢變緩和庫尾地區回水影響,泥沙必然會在水庫內尤其是大壩和庫尾(回水的影響)淤積。不過樂觀者認爲,長江的含沙量有季節性差異,汛期江水中的含沙比例比枯水期來得大,因此三峽水電站可以采用“蓄清排渾”的方法來應對,即在汛期時加大排水量使渾水出庫,在枯水季節大量蓄積清水,便可以減少泥沙在水庫內的淤積,這種方式與目前水電站的一般運行方式基本一致,所以不用過于擔心三峽的泥沙淤積問題。他們認爲在三峽蓄水的初期,排沙比例只有30%至40%,將發生輕度淤積,但主要是填充死庫容,影響不大,隨著水庫運行時間的增長,排沙比例會逐漸提高,在80至100年後,將基本達到平衡,不再出現新的淤積,舊有淤積也可以通過由臨時船閘改建的泄沙通道和加強疏浚等方法清理。那時水庫將依然保持90%左右的庫容,不會對發電、航運以及沿岸城鎮尤其是重慶造成重大的不良影響,而且隨著長江上遊植樹造林、水土保持工作的進展,江水的泥沙含量也將緩慢下降。
但是工程的反對者如黃萬裏等認爲,長江上遊河流所攜裹的除了泥沙,還有顆粒較大的鵝卵石,在三峽大壩築起後將極難排出,會造成堵塞,並向上遊延伸,進而影響重慶。此後在2002年10月,國務院批准由三峽總公司承建長江上遊幹流金沙江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和向家壩等四座巨型水電站,其建設目的之一就是爲了分擔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減緩三峽庫區的泥沙淤積速度,這也再度引起某些人們對三峽泥沙問題的擔憂。
與泥沙淤積問題同樣極具爭議的,還有水位問題。在三峽蓄水至135米後,有人發現從大壩到庫尾之間的水位落差多達34.7米,遠遠超過了工程論證報告認爲的0.4米,因此擔憂重慶可能會在三峽完全蓄水後被淹沒。不過三峽驗收組副組長潘家錚對此解釋,論證報告中計算的是滿蓄水後的情況,而現在的庫尾水位其實是天然水位,它和大壩水位目前存在著巨大落差並不令人意外。
三峽大壩可行性論證中關于水庫水力坡度的論證被認爲存在錯誤,因此會造成更多淹沒地區和移民數量。[12] 

   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爭議 
三峽庫區的地理位置(三峽水電站在圖中左側,葛洲壩在右側)三峽工程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非常廣,其中對庫區的影響最直接和顯著,對長江流域也存在重大影響,甚至還有人認爲三峽工程將會使得全球的氣候和海洋環境發生重大變化。

庫區人們對三峽工程影響環境的最大擔憂來自于水庫的污染。目前三峽兩岸城鎮和遊客的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都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長江。在蓄水後,由于水流靜態化,污染物不能及時下瀉而蓄積在水庫中,因此已經造成了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並可能引發傳染病,部分城鎮已在其他水源采集生活用水。同時大批移民開墾荒地,也加劇了水體污染,並産生水土流失的現象。對此,當地政府正在大力興建污水處理廠和垃圾填埋場以期解決污染問題,如果發現污染過于嚴重,也可能會采取大壩增加下泄流量來實現換水。蓄水後,庫灣及支流回水區多次出現水華現象,主要是由于回水區水流減緩,嚴重的只有1.2厘米/秒,幾乎不再流動,引起擴散能力減弱,使庫周圍近岸水域及庫灣水體納污能力下降[13]。
三峽水庫庫容極大,因此必然會增加庫區地震的頻率。但支持工程的人士認爲,當時論證壩址時,非常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就是地質條件,三鬥坪附近的岩體比較完整,斷裂少,曆史上也極少發生有感地震,因此不大可能發生破壞劇烈的強震。三鬥坪的上遊地區,地質條件主要是碳酸鹽岩,發生地震的可能性較大,但烈度估計最高也不會超過6級,而三峽的主要建築物都是按照防7級地震烈度來設計的。由于三峽兩岸山體下部未來長期處于浸泡之中,因此發生山體滑坡、塌方和泥石流的頻率會有所增加,這將是三峽工程所能造成的主要地質災害。而工程的反對者們則質疑論證過程只考慮了地質的靜態狀況,沒有考慮蓄水後可能帶來的地質條件質變。蓄水後,庫區微震已經明顯增多。[14]
根據葛洲壩水電站的運行經驗,三峽工程將會對周邊生態造成嚴重的沖擊。因爲有大壩阻隔,魚類無法正常通過三峽,它們的生活習性和遺傳等會發生變異。三峽完全蓄水後將淹沒560多種陸生珍稀植物,但它們中的絕大多數在淹沒線以上也有分布,只有疏花水柏枝和荷葉鐵線蕨兩種完全在淹沒線以下,現均已遷植。
三峽蓄水後,水域面積擴大,水的蒸發量上升,因此會造成附近地區日夜溫差縮小,改變庫區的氣候環境。由于水勢和含沙量的變化,三峽還可能改變下遊河段的河水流向和沖積程度,甚至可能會對東海産生一些影響,並進而改變全球的環境。但是考慮到海洋的互通性,以及長江在三峽以下的一千多公裏流程中還有湘江、漢江、贛江等多條重要支流的水量彙入,因此估計不會對全球海洋和氣候環境造成較大的影響。而且環境的變化是由多種可變因素交織形成的,極其複雜,所以也無法確定三峽工程對環境影響的明細程度。
三峽工程會對環境産生有益的作用。水能是一種清潔能源,三峽水電站的建設,將會代替大批火電機組,使每年的煤炭消耗減少5000萬噸,並減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和引起溫室效應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間接實現了環保。
三峽工程可行性研究生態環境組的報告曾論證大壩建成後庫區氣候會趨于“冬暖夏涼”,才可能在庫區大規模發展柑桔園,才“可以在當地安置農村移民”。三峽工程進行可行性生態與環境組Ⅱ組組長方子雲說:三峽水庫形成後,“極端最高氣溫可下降約4攝氏度,極端最低溫度增高3攝氏度左右。”在2006年夏,四川省和重慶市遭受中國建國以來最嚴重的旱災和高溫,重慶市綦江出現了曆史最高氣溫44.5度攝氏度。但在2007年夏天,四川盆地遭受了自1998年洪水以來最大的降雨,證明了三峽大壩並不直接導致旱災。 [15] 

   對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迹的影響
長江三峽是中國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它起自重慶奉節縣白帝城,蜿蜒約200千米至湖北宜昌南津關,由瞿塘峽、巫峽和西陵峽組成,沿途地形險峻,山川秀麗,古迹衆多。在水庫滿蓄水後,三峽的峽谷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削弱,但是三峽兩岸山勢原本高拔陡峭,“夔門天下雄”等山巒多在1000米以上,因此視覺觀感並不會差異太多。同時,蓄水後,原先一些幽深的景區也將更加便于遊人探訪。不過,由于旅遊機構在1990年代廣泛宣傳了“告別三峽遊”,使得人們普遍認爲蓄水後的三峽景致不再,因此自2003年以來,三峽的旅遊業便一落千丈。

三峽周邊在古代是巴文化和楚文化的交彙地。水庫淹沒區已探明的文物點有1200多個,從1992年起文物部門便開始進行搶救性發掘,預計可在2009年蓄水完成前搶救、保護完畢。此外,政府還對其中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其他重要古建築文物設立專案、撥給專款予以保護。
白鶴梁題刻位于重慶涪陵區城北長江江面上,是一組天然石梁,長度約1600米,有題刻165段,石魚18尾,揭示當地自唐代至清代間的72個年份的枯水資料,是世界上所發現的時間最早、延續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水文題刻。三峽蓄水完成後,白鶴梁將永遠淹沒水中,文物部門已經在其周圍建設了巨大的水下無壓透明容器以方便遊客觀賞和學者研究,使之成爲世界上第一座水下的博物館。
張桓侯祠位于重慶雲陽縣縣城的對岸,依山傍水,是紀念三國名將張飛的巨大祠廟建築群,古建、碑刻等頗多。廟前有“江上風清”四個大字,從長江上擡眼望去,極其宏偉。2002年至2003年,文物部門按照“整舊如舊”原則對張桓侯祠實施了整體搬遷,新址在新雲陽縣城的對岸,東距原址32千米。
石寶寨位于重慶市忠縣石寶鎮,其35米高的寨樓,是中國唯一一座穿鬥式構架的高層木建築,被譽爲“世界八大奇異建築”之一。寨後有山,拔地而起,四面陡峭如印,名“玉印山”,山與寨渾然一體。由于地勢較高,石寶寨在三峽蓄水後將會成爲一座孤島,四面被水環繞。但是由于水位的擡高,使其下的山石有可能軟化、崩解,因此文物部門在其周圍建造了一道巨型圍堤,包圍住整個山寨。
丁房闕—無銘闕均爲位于重慶忠縣境內的漢代石闕。丁房闕爲雙闕,坐落在忠縣縣城,是罕見的廟前闕。無銘闕位于忠縣縣城外的古驛道旁,原爲雙闕,今僅存右闕。現在這兩組漢闕現在都已搬到了地勢較高的忠縣白公祠內。
此外,地方政府還對千年古鎮大昌鎮和屈原祠等實行了整體搬遷,對原本的三面臨水的白帝城實施原址保護,使之成爲一座江中島,而夔州古城(奉節縣城)等無法搬遷保護的就只能永埋水底了。 

   重要日期 
雙線五級船閘、升船機和西陵長江大橋1992年4月3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以67%的贊成票通過了《關于興建長江三峽工程的決議》,標志著建設三峽工程已獲得法律上的許可。
1993年1月3日,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成立,它是三峽工程的最高決策機構。
1993年8月19日,國務院頒布《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
1993年9月27日,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成立,它是三峽工程的業主單位。
1994年3月18日,葛洲壩水電站劃歸三峽總公司,其利潤成爲三峽建設資金。
1994年12月14日,三峽工程正式開工。
1996年8月10日,西陵長江公路大橋建成通車,該橋位于三峽大壩下遊4.5千米處。
1997年3月14日,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設立重慶直轄市的議案,該市承擔了整個三峽工程85%的移民人數。
1997年6月24日,左岸電廠14臺機組開標。
1997年10月6日,導流明渠正式通航,大江截流前的工程准備已完成。
1997年11月8日,大江截流,標志著一期工程完成,二期工程開始。
1998年5月1日,三峽臨時船閘開始通航。
2000年7月17日,重慶雲陽縣150戶居民集體搬遷至上海崇明縣,這是三峽庫區首批外遷的移民。
2001年1月15日,國務院頒布了修訂後的《長江三峽工程建設移民條例》。
2002年5月1日,左岸上遊圍堰被打破,三峽大壩開始正式擋水。
2002年10月21日,泄洪壩段全線澆築至185米高程,宣告建成。
2002年10月26日,左岸大壩全線澆築至185米高程。
2002年11月4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02年11月6日,導流明渠截流,至此三峽工程全線截流。
2003年5月5日,三峽至華東電網的輸電線路開始運行,起訖點從湖北宜昌至江蘇常州。
2003年6月1日,三峽水電站開始下閘蓄水。
2003年6月10日,水庫蓄水至135米,具備發電條件。
2003年6月16日,永久船閘開始通航。
2003年7月10日,左岸2號機組投産發電,是三峽水電站第一臺發電的機組,同時是三峽水電站左岸電廠第一臺發電的機組。
2003年10月15日,右岸電廠12臺機組開標。
2003年11月18日,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其募集資金用于收購三峽機組。
2003年11月22日,左岸1號機組投産發電,至此首批機組全部投産,標志著三峽水電站二期工程的目標全部實現。
2003年12月2日,三峽至南方電網的輸電線路開始運行,起訖點從湖北宜昌至廣東惠州。
2003年12月29日,三峽電源電站開工。
2005年1月18日,三峽地下電站和電源電站被國家環境保護總局勒令停工,在補辦完各項環保手續後,于三個月後複工。
2006年5月20日,三峽大壩主體工程全面竣工。
2006年6月6日,三峽大壩右岸上遊圍堰爆破工程在下午引爆,其爆破規模被稱爲“天下第一爆”。
2006年9月20日,三峽工程開始156米水位蓄水。
2006年10月27日,三峽水庫壩上水位達到156米高程。
2007年6月11日,右岸22號機組投産發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第一臺發電的機組。標志著三峽水電站三期工程開始發揮效益。
2008年10月29日,右岸15號機組投産發電,是三峽水電站右岸電廠最後一臺發電的機組。至此,三峽水電站26臺機組全部投産發電。  

   參考資料
三門峽工程爭辯史料
回憶三峽工程上馬過程的始末李銳 原水電部副部長、中共中央組織部原副部長、原中顧委委員
黃萬裏教授抱憾辭世,中國再無人反對三峽工程 戴晴
黃萬裏:三峽工程禍國殃民,永不可修
我所知道的張光鬥和黃萬裏
三門峽:大壩下的回憶
黃萬裏爲其老師羅忠忱教授所撰祭文
解讀大三峽
三峽專題
四論紅線的崩潰──水淹安康城的教訓王維洛
三峽水利工程建設
無人爲三峽工程錯誤決策承擔責任王維洛
三峽大壩工程 中國擬再遷400萬人
三峽大壩對生態環境産生重大威脅 周同 整理
三峽工程 新華網
三峽工程 人民網
十問三峽 新京報
陸佑楣:用主流眼光看待三峽工程 新京報
潘家錚?解讀三峽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網站
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網站
水電能資源開發利用,化學工業出版社,ISBN 7-5025-5875-6
衆志繪宏圖——李鵬三峽日記,ISBN 7-80099-750-2
中國國家地理2003年6月號(三峽專輯),ISSN 1009-6337
 ^ 三峽建設委員會網頁-壩址選擇
^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官網說明
^ 三峽工程提前一年竣工已成定局
^ 潘家錚:三峽大壩表面裂縫已處理不影響安全,人民網,2003年6月12日
^ 潘家錚院士析三峽大壩裂縫原因,中國能源網,2003年6月16日
^ 張曉松,審計署:三峽工程管理不嚴增加建設成本近5億元,新華網
^ 葛洲壩集團安裝的三峽右岸最後一臺機組投産發電,中國葛洲壩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
^ 熊金超,魏夢佳,李志暉,三峽右岸電站首臺機組投産發電,新華網
^ 三峽工程23號機組正式投産,《 人民日報 》( 2008年8月23日 02 版)
^ 江時強,李志暉,中國首臺國産特大機組在三峽右岸電站投産發電,新華網
^ 孫玉波,審計署:一些部門、單位違規使用三峽庫區移民資金,新華網
^ [1]
^ 三峽蓄水後庫區水華、微震活動頻度明顯增加,楚天都市報
^ 郭曉軍,長江保護發展報告發布 稱長江水質不斷惡化,新京報
^ [2]  

外部連接
三峽大壩月底全線完工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
三峽工程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
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
三峽工程—新華網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5%B3%A1%E5%B7%A5%E7%A8%8B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百度百科

一、三峽工程的基本簡介
二、三峽工程的施工工期
三、三峽工程的預計投資
四、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五、三峽工程的問題弊端
六、三峽工程的“世界之最”
七、三峽工程的綜合評價
八、三峽工程的旅遊環境
九、三峽工程對宜昌的影響
九、三峽工程對宜昌的影響  

   一、三峽工程的基本簡介
  早在民國初期,孫中山先生在《建國方略》裏就預想過建設三峽工程。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簡稱“三峽工程”,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位于長江三峽之一的西陵峽的中段,壩址在三峽之珠——湖北省副省域中心城市宜昌市的三鬥坪,三峽工程建築由大壩、水電站廠房和通航建築物三大部分組成。
  大壩爲混凝土重力壩,大壩壩頂總長3035米,壩高185米,設計正常蓄水水位枯水期爲l75米(豐水期爲145米),總庫容393億立方米,其中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
  水電站左岸設14臺,右岸12臺,共26臺水輪發電機組。水輪機爲混流式,單機容量均爲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爲182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847億千瓦時。後又在右岸大壩“白石尖”山體內建設地下電站,設6臺7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2009年三峽工程完工後,屆時的年發電量可達1000億千瓦時。
  通航建築物包括永久船閘和垂直升船機,均布置在左岸。永久船閘爲雙線五級連續船閘,位于左岸臨江最高峰壇子嶺的左側,單級閘室有效尺寸爲280米×34米—5米(長×寬—坎上水深),可通過萬噸級船隊,年單向通過能力5000萬噸。升船機爲單線一級垂直提升式,承船箱有效尺寸爲l20米、18米、3.5米,一次可通過一艘3000噸級客貨輪或1500噸級船隊。工程施工期間,另設單線一級臨時船閘,閘室有效尺寸240米×24米×4米。
  本工程預計總投資1800億元。

二、三峽工程的施工工期
  三峽工程分三期,從1992年開工,到2009年竣工,總工期17年。
  一期工程5年(1992一1997年),主要工程除准備工程外,主要進行一期圍堰填築,導流明渠開挖。修築混凝土縱向圍堰,以及修建左岸臨時船閘(120米高),並開始修建左岸永久船閘、升爬機及左岸部分石壩段的施工。
  二期工程6年(1998-2003年),工程主要任務是修築二期圍堰,左岸大壩的電站設施建設及機組安裝,同時繼續進行並完成永久特級船閘,升船機的施工。
  三期工程6年(2003一2009年),本期進行的右岸大壩和電站的施工,並繼續完成全部機組安裝。屆時,三峽水庫將是一座長遠600公裏,最寬處達2000米,面積達10000平方公裏,水面平靜的峽谷型水庫。 

   三、三峽工程的預計投資
  三峽工程所需投資,靜態(按1993年5月末不變價)900.9億元人民幣,(其中:樞紐工程500.9億元,庫區移民工程400億元)。動態(預測物價、利息變動等因素)爲2039億元。一期工程(大江截流前)約需195億元;二期工程(首批機組開始發電)需340億元;三期工程(全部機組投入運行)約需350億元;庫區移民的收尾項目約需69億元。考慮物價上漲和貸款利息,工程的最終投資總額預計在2000億元左右。 

   四、三峽工程的綜合效益
  1、防洪:
  三峽大壩建成後,將形成巨大的水庫,滯蓄洪水,使下遊荊江大堤的防洪能力,由防禦十年一遇的洪水,提高到抵禦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防洪庫容在73—220億立方米之間。如遇1954年那樣的洪水,在堤防達標的前提下,三峽能減少分洪100—150億立方米,荊江至武漢段仍需分洪350—400億立方米。如遇1998年洪水,可有效防禦。
  2、發電:
  三峽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1820萬千瓦。這個水電站每年的發電量,相當于400萬噸標准煤完全燃燒所發出的能量。裝機(26+6)×70萬(1820萬+420萬)千瓦,年發電846.8(1000)億度。主要供應華中、華東、華南、重慶等地區。
  3、航運:
  三峽工程位于長江上遊與中遊的交界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對上可以渠化三鬥坪至重慶河段,對下可以增加葛洲壩水利樞紐以下長江中遊航道枯水季節流量,能夠較爲充分地改善重慶至武漢間通航條件,滿足長江上中遊航運事業遠景發展的需要。通航能力可以從現在的每年1000萬噸提高到5000萬噸。
  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在養殖、旅遊、保護生態、淨化環境、開發性移民、南水北調、供水灌溉等方面均有巨大效益。 

   五、三峽工程的問題弊端
  1、對庫區文物的影響
  三峽工程600多公裏長的淹沒範圍,使得如果不采取文物保護,在三峽庫區蓄水達185米以後,大量的文物古迹都將被淹沒到水下,于是至1996年起,國家按期發放保護資金,三峽工程庫區文物的搶救性保護和發掘開始進行。其中重要的文物古迹有涪陵白鶴梁、忠縣石寶寨、丁房雙闕——無名闕、雲陽張飛廟、豐都鬼城、奉節白帝城,此外還有較重要的古棧道5處,石刻、題刻56處,古橋17處;地下文物有較重要的遺址58處,墓群(墓地)45處。其中著名的有奉節縣草堂古人類化石點,是三峽水庫淹沒點唯一一處化石點;雲陽縣故陵楚墓、北宋的龍脊石題刻,巫山縣明清時代的大昌古鎮,唐代開始修建的大寧河古棧道等。
  將要淹沒的地面文物,例如雲陽縣張飛廟、奉節縣的永安宮、巫山縣大昌鎮的溫家大院、秭歸縣的江瀆廟、新灘民居,忠縣丁房闕——無名闕,古代橋梁等都按照原工藝、原材料、原形制進行複建(多選址在臨近、淹沒區以外)。國內外聞名的白鶴梁石刻采取的原址保護方法,即在四十米的水下建設一座博物館,建成後遊人將可到水下參觀石刻,摩崖石刻則采用整體切割移至他處。同時在重慶市中心也修建了一座現代化的博物館——三峽博物館,用來安放在搶救行發掘工作中出土的大量文物。
  不可否認的是,雖經過大量的突擊性的文物保護並搶救發掘,一批珍貴的有代表性的文物被保存下來,但是不可能保證保住所有的的遺迹,仍有很大一部分文物至此沒入了淹沒線以下,而且將很難再被發掘出來。

  2、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
  關于三峽建庫對生態壞境的影響,主要包括兩個方面:(1)有利影響主要在長江中遊,包括減輕洪災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減少燃煤對環境的污染,減輕洞庭湖的淤積等。不利影響主要在庫區,除淹沒耕地、改變景觀和大量移民外,尚對稀有物種、天氣、庫尾洪澇災害、滑坡、地震、陸生動植物等等有影響。
  氣候
  三峽水庫蓄水後,由于是典型的河道型水庫雖然對周圍氣候又一定調節作用,但影響範圍不大。對溫度、濕度、風速、霧日的影響範圍,兩岸水平方向最大不超過2千米,垂直方向不超過400米。
  年平均氣溫變化不超過0.2度,冬春季月平均氣溫可增高0.3~1度,夏季月平均氣溫可降低0.9~1.2度;極端最高氣溫可降低4度,最低氣溫可增高3度左右;相對濕度夏季增大3%~6%,春秋兩季增大1%~3%,冬季將減小2%。
  建庫後年降水量增加約3毫米,影響涉及庫周圍幾千米至幾十千米,因地形而異;仍需警惕伏旱對農業的影響。
  平均風速將增加15%~40%,因建庫前庫區平均風速僅2米/秒左右,故建庫後風速仍不大。
  陸生植物
  直接受淹沒影響的陸生植物物種有120科、380屬、560種。其中絕大部分在未受淹沒影響的地區廣爲分布。因此,不至于造成物種的滅絕但其中三種珍惜植物必須妥爲保護。
  1荷葉鐵線蕨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庫區特産,斷續分布東起萬州區、西至石柱縣西沱區沿江近100千米長,想向兩岸縱深3~5千米的狹長地帶。在亞洲大陸僅存與此。保護措施爲在萬州新鄉三道河村建立一個2平方千米的物種保護點進行人工栽培。
  2疏花水柏枝
  三峽地帶特有植物,種源數量極少,分布狹窄,分類及地理分布有科學研究價值。樹形美觀,有潛在觀賞價值;幼嫩枝葉可供入藥。分布在秭歸、巴東、巫山縣的長江兩岸,海拔高程在200米上下幅度內。保護點選在秭歸縣一集中樹木産地。
  3川明參
  我國特有植物,僅此一種,多年生草本,爲名貴藥材。野生原産地是夷陵區蓮沱。分布在海拔高程140米上下的頁岩風華石縫中野生種已極稀少。該地位于三峽水庫下遊,雖不受淹沒影響,但在修建對外公路或其他設施時又可能遭受毀滅,所以保護點就設在夷陵區蓮沱。
  白鰭豚
  白鰭豚屬鯨類淡水豚類,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爲我國特有珍惜水生哺乳動物,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名單目錄,分布在長江中下遊幹流的湖北枝城至長江口約1600千米的江段內,由于曆年來人類活動的增加或不當,使白鰭豚以外死亡增加(包括漁具致死、江中爆破作業致死、輪船螺旋槳擊斃、誤進水閘等)。三峽水庫蓄水後,枯水期長江中下遊流量增加,水深加大,對白鰭豚越冬極爲有利。擱淺死亡可望避免,但由于長江中上遊航運事業的發展,中遊江段白鰭豚被輪船螺旋槳擊斃事件將會增加。爲此長江新螺江段白鰭豚自然保護區將會建立,上起螺山下至新灘口江段 全場135千米,該區域江面開闊,河道曲折,水深約25米是目前白鰭豚分布最密集的水域。
  中華鱘
  中華鱘屬鱘形目鱘科,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大型洄遊魚類。幼魚待性腺發育到三期戀愛後,會進入長江口洄遊至金沙江下遊交尾繁殖。葛洲壩工程于1981年1月大江截流後,阻斷了中華鱘至長江口至金沙江的洄遊路線。爲此國家在宜昌建立了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所,定期將幼鱘放流如長江中。至1984年至2001年底共放流入長江達400萬尾。三峽工程位于葛洲壩上遊,不存在阻隔中華鱘洄遊路線問題,但三峽工程每年10月份開始蓄水,將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所減少,這就又可能幹擾中華鱘在葛洲壩下遊的棲息和産卵活動。
  3、移民問題
  4、地質災害問題
  5、國防安全問題
六、三峽工程的“世界之最”
  三峽工程被列爲全球超級工程之一,有世界“十大之最”:
  1、世界防洪效益最爲顯著的水利工程。三峽水庫總庫容393億立方米,防洪庫容221.5億立方米,水庫調洪可消減洪峰流量達2.7萬立方米每秒3.3萬立方米每秒,能有效控制長江上遊洪水,增強長江中下遊抗洪能力。
  2、世界最大的電站。三峽水電站總裝機1820萬千瓦,年發電量846.8億千瓦時。
  3、世界建築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大壩壩軸線全長2309.47米,泄流壩段長483米,水電站機組70萬千瓦×26臺,雙線5級船閘和升船機,無論單項、總體都是世界建築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4、世界工程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主體建築土石方挖填量約1.34億立方米,混凝土澆築量2794萬立方米,鋼筋46.30萬噸。
  5、世界施工難度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2000年混凝土澆築量爲548.17萬立方米,月澆築量最高達55萬立方米,創造了混凝土澆築的世界記錄。
  6、施工期流量最大的水利工程。三峽工程截流流量爲9010立方米每秒,施工導流最大洪峰流量79000立方米每秒。
  7、世界泄洪能力最大的泄洪閘。三峽工程泄洪閘最大泄洪能力爲10.25萬立方米每秒。
  8、世界級數最多、總水頭最高的內河船閘。三峽工程的雙線五級船閘,總水頭113米。
  9、世界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升船機。三峽工程升船機有效尺寸爲120×18×3.5米,最大升程113米,船箱帶水重量達11800噸,過船噸位3000噸。
  10、世界水庫移民最多、工作最爲艱巨的移民建設工程。三峽工程水庫動態移民最終可達113萬人。 

   七、三峽工程的綜合評價
  三峽工程在工程規模、科學技術和綜合利用效益等許多方面都堪爲世界級工程的前列。她不僅將爲我國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將爲世界水利水電技術和有關科技的發展作出有益的貢獻。 建設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是我國實施跨世紀經濟發展戰略的一個宏大工程,其發電、防洪和航運等巨大綜合效益,對建設長江經濟帶,加快我國經濟發展的步伐,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有著十分重大的戰略意義。

八、三峽工程的旅遊環境
  三峽大壩(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簡稱)旅遊觀光區(壇子嶺、185平臺、截流紀念園、壩頂等)是湖北省僅有的兩個5A級國家旅遊區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5A級工業旅遊區。
  隨著三峽庫區蓄水,湖北和重慶兩地原來藏在深山的大批新景觀展現在世人面前,成爲長江三峽旅遊的新景觀。隨著三峽寬谷成平湖,在長達650公裏的水庫裏,可形成峽谷及漂流河段37處,溶洞15個,湖泊11個,島嶼14個。未來的三峽風光更加迷人。
九、三峽工程對宜昌的影響
  三峽捧出宜昌市,世界崛起水電城。神奇秀美的長江長江三峽鍾情宜昌美麗的家園,雄偉壯麗的長江三峽工程賜予宜昌跨世紀的發展機遇。宜昌正朝著建成全國一流的旅遊名城的目標奮進。
  因爲三峽大壩的建設,宜昌市成爲了名副其實的水電旅遊名城、世界水電之都。
  據悉,2007年,宜昌遊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其中,僅三峽大壩的接待量就達到了125萬人次。
  可以說,三峽大壩的建設對宜昌的城市發展與知名度的提升功不可沒。 
擴展閱讀: 
1.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網站 http://www.ctgpc.com.cn/
2.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網站 http://www.3g.gov.cn/index.ycs
相關詞條:
葛洲壩工程
 http://baike.baidu.com/view/52889.htm 
 
黃河小浪底工程首次成功發揮防凌作用 2/1/2001 轉自《鄭州晚報》
 
在黃河防總的統一調度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今年首次發揮防凌作用,黃河下游山東境內的大部分河段至今仍處于流凌狀態,封河現象沒有發生。
  黃河小浪底工程是治黃史上迄今規模最大的工程,具有防洪、防凌、減淤、發電、灌溉、旅游等綜合效益,今年年底工程將全部竣工。目前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已部分發揮作用。今年在黃河凌汛期間,按黃河防總的要求,小浪底水庫自1月14日開始,以日平均350立方米每秒流量向下游均勻泄水,使黃河下游河道保持了适當的水量和流速,改變了結冰條件,因此,盡管春節前后寒流頻繁,北方地區普降大雪,但至今沒有出現封河現象。
  凌汛災害是黃河下游嚴重災害之一。建國初期,下游地區把破冰作為防凌的主要措施,一旦封河,就用大炮轟,飛机炸。六十年代三門峽水庫建成運用后,防凌措施改為以調節河道水量為主、破冰為輔。自此,下游沒有出現凌汛決口現象。但是三門峽水庫防凌庫容無法滿足下游防凌需要。而小浪底水庫全部建成后,將新增20億立方米防凌庫容,它与已建成的三門峽、故縣、陸渾等水庫配合運用,將使凌汛災害基本成為歷史。
http://www.epochtimes.com/b5/1/2/1/n42181.htm
 
黃河第八次調水調沙啟動 小浪底再現巨瀑景觀
 
 6月19日,在黃河小浪底大壩的觀水台,觀瀑的遊客在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意境。當日9時30分,黃河小浪底大壩2個排沙洞同時開啟,放水量達到每秒2600立方米,形成壯麗的巨瀑景觀,黃河第六次調水調沙正式開始。此後小浪底水庫及其下游16公里處的西霞院水庫下洩流量逐日增大,6月23日控制黃河花園口流量約3800m3/s下洩。 
 去年,小浪底調水調沙時間為12天。今年,根據小浪底水庫蓄水情況,調水調沙時間計劃為19天,期間黃河萬家寨、三門峽、小浪底、西霞院4座水庫將進行聯合調度,通過調水調沙將黃河下游數千萬噸泥沙推送入海,繼續擴大黃河下游主河槽的過流能力。 
 7月7日後黃河小浪底水庫水位將由目前的262米下降至汛限水位225米,滿足汛前蓄水容量要求。 據介紹,經過往年7次的調水調沙,黃河主河槽過流能力已由每秒1800立方米恢復到每秒3800立方米,今後將繼續進行調水調沙生產運用,力爭將黃河主河槽過流能力恢復到每秒4000立方米。 
 此次調水調沙雖然時間短,但下洩流量較大,對防洪工程和灘區安全有明顯影響。黃河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已讓沿黃地區相關部門細化有關單位預案,對黃河下游河道特別是卡口河段的河勢、灘岸變化、險工和控導工程水位觀測及工程查險搶險、防止洪水漫灘等做出了全面部署,以確保灘區安全和防洪工程安全。
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09&docid=100807106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百度百科
 
  黃河小浪水利樞紐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陽市以北黃河中遊最後一段峽谷的出口處。上距三門峽水利樞紐l30km,下距河南省鄭州花園口l28km。是黃河幹流三門峽以下唯一能取得較大庫容的控制性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是黃河幹流上的一座集減淤、防洪、防淩、供水灌溉、發電等爲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開發黃河的關鍵性工程,屬國家"八五"重點項目。小浪底工程浩大,總工期十一年。它的建成將有效地控制黃河洪水,可使黃河下遊花園口的防洪標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黃河下遊淩汛的威脅,減緩下遊河道的淤積,小浪底水庫還可以利用其長期有效庫容調節非汛期徑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業供水、灌溉和發電。它處在承上啓下控制下遊水沙的關鍵部位,控制黃河輸沙量的100%。
  1994年9月主體工程開工,1997年10月28日實現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臺機組發電,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總工期11年,壩址控制流域面積69.4萬平方公裏,占黃河流域面積的87.3%。水庫總庫容126.5億立方米,長期有效庫容51億立方米。工程以防洪、減淤爲主,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蓄清排渾,除害興利,綜合利用。工程建成後,可使黃河下遊防洪標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黃河下遊淩汛威脅,可滯攔泥沙78億噸,相當于20年下遊河床不淤積擡高,電站總裝機180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51億千瓦時。
  小浪底工程壩址控制流域面積69.42萬km2,占黃河流域面積的92.3%。水庫總庫容126.5億m3。調水調沙庫容10.5億m3,死庫容75.5億m3。有效庫容51.0億m3。小浪底工程的開發目標是以防洪、防淩、減淤爲主,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等。
  小浪底工程由攔河大壩、泄洪建築物和引水發電系統組成。
  小浪底工程攔河大壩采用斜心牆堆石壩,設計最大壩高154m,壩頂長度爲1667m,壩頂寬度15m,壩底最大寬度864m。壩體啓、填築量5l.85萬m3、基礎混凝土防滲牆厚l.2m、深80m。其填築量和混凝土防滲牆均爲國內之最。壩頂高程281m,水庫正常蓄水位275m,庫水面積272km2,總庫容126.5億m3。總裝機容量180萬KW,年發電量51億度。水庫呈東西帶狀,長約130km,上段較窄,下段較寬,平均寬度2km,屬峽谷河道型水庫。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327m3/s,輸沙量16億t,該壩建成後可控制全河流域面積的92.2%。
  泄洪建築物包括l0座進水塔、3條導流洞改造而成的孔板泄洪洞、3條排沙洞、3條明流泄洪洞、1條溢洪道、1條灌溉洞和3個兩級出水消力塘。由于受地形、地質條件的限制,所以均布置在左岸。其特點爲水工建築物布置集中,形成蜂窩狀斷面,地質條件複雜,混凝土澆築量占工程總量的90%,施工中大規模采用新技術、新工藝和先進設備。
  引水發電系統也布置在樞紐左岸。包括6條發電引水洞、地下廠房、主變室、閘門室和3條尾水隧洞。廠房內安裝6臺30萬k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180萬kW,多年平均年發電量45.99億kW.h/58.51億kW.h(前10年/後10年)。
  小浪底水利樞紐主體工程建設采用國際招標,以意大利英波吉羅公司爲責任方的黃河承包商中大壩標,以德國旭普林公司爲責任方的中德意聯營體中進水口泄洪洞和溢洪道群標,以法國杜美茲公司爲責任方的小浪底聯營體中發電系統標。1994年7月16日合同簽字儀式在北京舉行。
  開發目標以防洪(防淩)、減淤爲主,兼顧供水、灌溉和發電,蓄清排渾,除害興利,綜合利用。小浪底水利樞紐戰略地位重要,工程規模宏大,地質條件複雜,水沙條件特殊,運用要求嚴格,被中外水利專家稱爲世界上最複雜的水利工程之一,是一項最具挑戰性的工程。
大壩設計特點
  小浪底水利樞紐主壩爲壤土斜心牆土石壩,上遊圍堰爲壩體的一部分,壩基采用混凝土防滲牆,工程初步設計爲斜牆壩型,後優化爲斜心牆壩型,兩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前者以水平防滲爲主,垂直防滲爲輔;後者以垂直防滲爲主,水平防滲爲輔。目前大壩的設計有以下幾個特點:
  1、適度地考慮了庫區淤積的防滲作用,使壩基防滲效果更爲可靠;
  2、上爬的內鋪蓋改善了上遊壩坡的抗滑穩定性,既實現了庫區淤積的連接,又不會對壩坡産生太大的影響;
  3、減少了上遊圍堰的土方填築量及基礎處理工程量,使截流後比較緊張的工期得以緩解;
  4、與斜牆壩相比,混凝土防滲牆受力有所惡化,且造牆難度增加。[編輯本段]區域自然地理概況
  ◆地理位置
   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位于黃河中遊豫、晉兩省交界處,在洛陽市西北約40km。上距三門峽壩址130km,下距鄭州花園口128km。北依王屋、太行二山,南抵崤山余脈,西起平陸縣杜家莊,東至濟源市(原濟源縣)大峪河。南北最寬處約72km,東西長93.6km。(顯示小浪底庫區背景圖) 淹沒區涉及兩省4市(地區)所管轄的8個市(縣),即河南省的孟津、新安、澠池、陝縣、濟源;山西省的垣曲、平陸、夏縣。
  ◆地質地貌
   水庫集水區處于峽谷地段,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南岸爲崤山東北余支,地勢陡峻;北岸有太行、王屋山脈。兩岸地形起伏較大,西部、北部多1000米以上高峰,西陽河上遊曆山海拔2321m爲區內最高峰。區域內大面積分布著第四系黃土,以及前震旦系的變質岩、安山岩、寒武系灰岩、砂頁岩、紅色砂、頁岩和粘土岩。
  ◆氣候
  庫區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爲12.4~14.3℃,晝夜溫差大,元月平均氣溫最低,七月份氣溫最高;庫區年平均降水量616mm,降水量年際變化較大,主要集中于夏、秋兩季,而冬季雨量稀少;年平均蒸發量爲2072mm,全年以夏季蒸發量爲最大,冬季蒸發量最小;年平均濕度在62%左右。
  ◆水文水資源狀況
   黃河由西向東穿過庫區,水流湍急,流程130km,其間有較多的支流、支溝、毛溝彙入,較大支流計有18條,多數分布在庫中區和庫前區,如北岸的西陽河、逢石河、亳清河、沇西河和南岸的畛河、青河、北澗河等河流。 黃河三門峽至小浪底區間流域面積爲5756km2,約占三門峽至花園口區間流域面積的14%。支流來水流量一般較少,且經常出現斷流。汛期常有短時間暴雨洪水,一般每年出現3~4次。
  ◆礦産資源
  該區域深厚的沈積地層中發育了種類繁多的沈積、變質礦産資源,如煤、硫磺、銅、鋁礬土、鐵、黃鐵礦、石英、白雲岩、石灰石等。
  庫區範圍內的礦産資源主要有煤礦、硫磺礦、銅礦和鋁土礦。煤礦在各縣(市)的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煤質優良,蘊藏豐富;銅礦主要分布在275m高程以上,垣曲縣亳清河、板澗河上遊,歸屬于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硫磺礦主要分布于新安縣境內的畛河、青河流域;鋁土礦主要分布在新安、澠池、陝縣等地,礦質優良,品位居全國之首,儲量達0.62億t,較大的企業爲長城鋁業公司洛陽鋁礦。
  ◆土壤植被狀況
   區域屬溫帶半濕潤地帶,廣泛分布著暖濕帶的地帶性土壤,其土壤類型爲棕壤和淋溶褐土,淺山丘陵主要分布著褐土類中的紅粘土、立黃土、白面土。在山前的沖積平原下部和局部低窪地區分布著潮土。
  庫區植被覆蓋率約爲20%,地表植被密度不一,部分地表裸露。植被型有灌叢和草叢、闊葉林、針葉林,山區有小面積的天然林;植物有刺槐、榆、側柏、荊條、酸棗等。
  區域內農業生産曆史悠久,自然環境受到人類活動較大的影響,由于放牧牛羊、燒柴、開墾耕地、常年幹旱缺水等原因,庫區植被不斷遭受破壞,致使區域內水土流失嚴重。[編輯本段]區域社會經濟概況
  ◆農業經濟狀況
  小浪底水庫淹沒影響到河南、山西兩省三市一地區的八個縣(市),29個鄉(鎮),涉及人口16萬人,淹沒土地總面積爲42萬畝,其中耕地面積20萬畝。該區域人口分布不均,東部大于西部,平均人口密度330人/km2,人均耕地約1.25畝。淹沒區每年的農業總産值1.2億元。 農作物夏糧以小麥爲主,秋糧以玉米、谷子、紅薯爲主。農作物産量水田畝産超過1000斤,旱田畝産500~900斤,棉花畝産50~150斤。
  ◆工業經濟情況
  各縣(市)的工礦企業只有少部分分布在小浪底區域內,1996年區域內六縣(市)的工業總産值爲5億元,而其全部工業總産值爲86.5億元。從區域內的工業産值分布來看,垣曲縣最大,占區域的46%;新安次之,占31.6%,其它縣(市)較少,均小于8.0%。[編輯本段]監測站網布設情況
  小浪底的環境監測主要分三個部分,即庫區、施工區、移民區,各部分監測項目、斷面測點布設、監測頻率各不相同。庫區水質監測包括地面水監測14個斷面,底質監測4個斷面;施工區監測包括地表水幹支流6個斷面、生活用水37個測點、河流底質12個點、生活污水和生産廢水17個監測點、大氣測點、噪聲12個測點;移民區包括生活飲用水28個測點和土壤28個采樣點。根據實際情況,監測時斷面測點數和監測項目有所調整。[編輯本段]工礦企業及主要污染源分布
  小浪底庫區多爲山地丘陵和沿河灘地,工業發展水平較低,國有企業較少,大部分工礦企業集中在縣城,規模較小且分布不均,絕大多數爲鄉村或個人興辦的小煤礦、小硫磺窯、小鐵礦和小鋁礦。區域內礦産資源豐富,質地較好,形成了以礦業爲主的工業格局,共有企業110家。淹沒區內工礦業相對發達的地區是新安縣的倉頭鄉、西沃鄉和垣曲縣的古城鄉。
  區域內礦業企業較多,約占工礦企業總數的80%,其中以煤炭采選業爲多,達70余家。此外還有煉焦業、電力工業、建材工業和鐵冶煉業等。工業産值比重最大的行業爲有色金屬工業和煤炭采選業,合計占工業總産值的82%,其它依次爲電力工業、煉焦業、鐵礦采選業、鐵冶煉業、建材工業和食品加工業。區內工礦業規模一般較小,産值超過一千萬的企業僅15家。 煤炭采選業分布較普遍,較大的煤礦有五家,分別是新安煤礦、五一煤礦、黃沙坪煤礦、寺村二礦和觀音堂煤礦。有色金屬工業絕大部分分布于垣曲縣,主要是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下屬的各單位,包括三座銅礦和冶金廠、銅廠,以及位于畛河上遊的中國長城鋁業礦山公司洛陽鋁礦。煉焦業主要分布在澠池、濟源、垣曲和新安縣。電力工業主要有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電廠和平陸電廠。鐵礦采選業有逢石河上遊的濟源鋼鐵廠鐵礦、澠池縣南村鄉黃河采運公司,前者規模較大,産值上千萬。鐵冶煉業均在山西境內,有平陸曹川鐵廠和垣曲長直鐵廠。食品加工業主要是酒廠、啤酒廠和副食品加工廠,均位于垣曲縣亳清河流域。   據調查,區域內固體廢棄物,庫區有煤矸石約70萬t,硫磺尾礦及硫磺冶煉渣等固體廢物1000萬t以上。180m以下截流淹沒區小硫磺礦7個,硫磺尾礦7萬t;淹沒民辦小土硫磺冶煉窯510座,硫磺冶煉渣285萬t。
http://baike.baidu.com/view/361280.html?tp=2_11
 

南水北調工程  維基百科

 

南水北調工程就是把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流域和漢江流域豐盈的水資源抽調一部分送到華北和中國西北地區,從而改變中國南澇北旱和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目的是促進中國南北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3]南水北調工程有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總投資額5000億元人民幣。此工程的規模和難度都超過三峽工程,工程已全面展開。

 工程提出背景

 中國南北水資源分布不均衡。南方每年有富餘的水流入大海,北方地區長期乾旱缺水,尤其是華北平原,缺水已嚴重影響到工農業生產。與此同時,人們的節水意識依然較差,水資源利用率低,水污染也很嚴重。

 從1952年10月30日毛澤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後,中國大陸水利部門就對此召開了多次會議探討,並組織專家進行全方面的論證。經過幾十年研究,目前南水北調的總體布局確定為:分別從長江上、中、下游調水,即西線工程、中線工程和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工程全部建成以後,每年的調水量相當於一條黃河的水量,可以有效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緊缺狀況,對於保障中國糧食安全,恢復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西部大開發具有重大意義。 

  工程概況 

東線工程計劃分三期實施,2002年12月27日上午正式開工建設。工程主要是利用現有的京杭運河的河道及周圍的湖泊,用閘控制。東線工程規劃從長江下游抽引長江水,沿線建設的13級泵站,逐級提水北送,經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和東平湖,於山東境內分兩路供水。一路越過黃河後,向黃淮海平原東部供水,自流到最終抵達天津;另一路向東供應青島、煙台。東線輸水主幹線長1150公里,其中黃河以南660公里,黃河以北490公里。從東平湖向東送水到山東半島的輸水線路長約690公里。

  工程優缺點 

優點:東線調水,位於長江的下游,抽水量有保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較小。同時,有現有的河道、湖泊可利用,工程費用小,修建較快,現已付諸實施。

 缺點:抽水需要大量電能,運轉費用大。受污染,水質較差。

 中線工程於2003年12月31日開工建設。該工程是從位於長江支流漢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輸水總乾渠的首閘是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境內的陶岔渠,沿途經過伏牛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京廣鐵路西側,跨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建設專用的立交供水渠道,採用自流方式,沿途供水,最終抵達北京和天津。中線調水工程總乾渠長1246公里,其中黃河以南462公里,穿黃河段約10公里,黃河以北774公里。天津乾渠長144公里。

  主要工程

 水源區工程(包括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利樞紐續建工程、漢江中下游補償工程)

 輸水工程(包括總乾渠、穿黃工程)

  工程優缺點

 優點:水質好,覆蓋面大,地勢南高北低,可以自流引水,運轉費用可以大大節約。

 缺點:要開挖和修築很長的專用供水渠道,工程量巨大。主要水源地陝南不得發展工業,極大影響當地1000萬人口的經濟發展。[4][5]

  西線工程 

西線工程的目標是從長江上游引水入黃河,以解決中國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乾旱缺水問題。該線工程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質的構造複雜,地震烈度大,且要修建200米左右的高壩和長達100公里以上的隧洞,工程技術複雜,耗資巨大,現仍處於可行性研究的過程中。

   工程世界紀錄

 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南水北調涉及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和十餘省,牽涉水量和距離均為世界最大水利工程。

 世界上最大泵站群,東線一期工程長1467公里,全線共設立34泵站,總機流量4447.6立方米/秒。

 世界首次大輸水隧道近距穿越地鐵下,北京西四環暗河工程從下方僅3.67米穿越營運中的北京市五棵松地鐵站。

 世界上最大穿河輸水隧道,中線穿黃工程,長4公里多的兩層襯砌水隧道穿越黃河激流。

 世界最深的調水豎井,中線穿黃工程將長江水穿越黃河的抽水豎井深76.6米。

 世界最大水壩升級,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可相應增加庫容116億立方米。

  負面影響 

南水北調的工程自提出後就引起了廣泛的爭論,反對者主要認為南水北調工程耗資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問題,調水量太少,發揮不了經濟效益,調水量過多,枯水期可能會使長江的水量不足,影響長江河道的航運,長江口的咸潮加深,更有可能引發生態危機。

 主要爭議

2010年初的中國西南大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總工及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總工劉樹坤對南水北調工程提出了質疑。他認為,西南這次出現百年難遇的乾旱,應該對水文資料重新修訂,對乾旱出現頻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評估。他認為這些評估的結果都會影響水利調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時開始做,做多大,影響程度有多大,都應重新評估。[6]2011年長江中下游旱災引發對南水北調工程的質疑,南方是否有足夠水資源可以調配給北方,再次受到嚴峻的考驗。當面臨氣候變化時,對長江流域的生態環境是否會產生深遠的影響,也必須列入評估與考量[7]。

 移民問題

南水北調工程造成河南省和湖北省33萬人搬遷,搬遷給移民生活帶來顛簸動蕩。有些移民因為得到的補償款不足,在買下政府提供的住房之後,所剩款項只能購置一小塊耕地。而安置地工作機會匱乏,有些人不得不計劃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工。由於國家投資少、安置標準低、水電路校等生產生活設施不能滿足基本需要,造成大量移民遺留問題 。[8]

  其他問題 

發電量減少,從丹江口水庫調水,丹江口水電站的發電量有所減少(約減少年電量7~8億kw·h) 。文明古物問題,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穿越中國古代文化、文明的核心地區,其影響範圍大,涉及文物遺存內涵豐富 。雖然國家進行大量的搶救,但必將會淹沒一些文明古迹。對回遊生物的影響,調出區修建水庫會對一些需要到上游產卵的生物產生影響,甚至導致滅絕。

 正面影響

支持者大多認為長江水量豐富,每年有大量的水流入大海,調一部分到北方缺水地區可解決北方的缺水問題,負面影響可以通過防範、補償和綜合治理開發措施,可以將影響減少到最低。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以解決沿線100多個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為主要供水對象,兼顧農業及其它用水,建成以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巨大。

 緩解汛期對長江地區的威脅

大量的南水北調將減小洪水對長江地區的災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完成後,漢江防汛形勢有望出現逆轉。丹江口水庫加高工程基本完成,而南水北調計劃每年從丹江口調水95億立方米。近些年類似汛情再度出現時,出現在中下游的洪峰將被「削」低30厘米。這意味著湖北宜城至沙洋之間的14個蓄洪民垸,遭遇百年一遇以下洪水可以不啟用。近80萬人、90餘萬畝耕地基本解除洪水威脅。[9]

 促進北方經濟發展

較大地改善北方地區的生態和環境特別是水資源條件,增加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對於擴大內需,保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實現全國範圍內的結構升級和經濟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有利於緩解水資源短缺對北方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制約,促進當地城市化進程。可改善農牧業生產條件,調整農牧業種植結構,提高土地利用率。還可改污水灌溉為清潔水灌溉,減輕耕地污染及對農副產品的危害。

  改善北方水質及生態環境 

能有效解決北方一些地區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質問題,如高氟水、苦鹹水和其他含有對人體不利的有害物質的水源問題,改善當地飲水的質量。避免北方一些地區長期開採飲用有害深層地下水而引發的水源性疾病,遏止氟骨病與甲狀腺病的蔓延,有利於提高居民健康水平。

 通過改善水資源條件來促進潛在生產力形成現實的經濟增長,逐步改善黃淮海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提高北方供水能力後,可以減少對地下水的超采,並可結合灌溉和季節性調節進行人工回灌,補充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質條件,緩解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和漏斗面積的進一步擴大,控制地面沉陷造成對建築物的危害。使中國北方地區逐步成為水資源配置合理、水環境良好的社會。

 外部連結

 南水北調

 工程全圖

 南水北調中線水源

 中國網--南水北調

 人民網--南水北調

 參考資料

1.^ 南水北調東線起點工程開始實戰. 新華每日電訊8版. 2005-09-1.

 2.^ 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開工. 中國青年報. 2010-01-04.

 3.^ 南水北調工程. 新華網.

 4.^ 陝南新突破:為循環經濟準確定位.

 5.^ 冰冷的財政如何轉暖——陝南縣級財政狀況調查.

 6.^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因西南旱情再遭專家質疑. 東方網. 2010年03月31日.

 7.^ 楊明. 長江中下游大旱 南水北調工程受質疑. 美國之音. 2011-6-2 [2011-6-7查閱].

 8.^ 陸楊. 中國南水北調工程讓移民生活艱難. 美國之音. 2010-04-26 [2010-04-28查閱].

 9.^ 「南水北調」帶給武漢什麼?. 搜狐網. 2011年11月14日.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D%97%E6%B0%B4%E5%8C%97%E8%B0%83%E5%B7%A5%E7%A8%8B

 

南水北調_百度百科

 

  南水北調南水北調是緩解中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工程。我國南澇北旱,南水北調工程通過跨流域的水資源合理配置,大大緩解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促進南北方經濟、社會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西線工程在最高一級的青藏高原上,地形上可以控制整個西北和華北,因長江上遊水量有限,只能爲黃河上中遊的西北地區和華北部分地區補水;中線工程從第三階梯西側通過,從長江支流漢江中上遊的丹江口水庫引水,自流供水給黃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區;東線工程位于第三階梯東部,因地勢低需抽水北送。 

  工程簡介

自1952年10月30日毛澤東主席提出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的設想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和關懷下,廣大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野外勘查和測量,在分析比較50多種方案的基礎上,形成了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和西線調水的基本方案,並獲得了一大批富有價值的成果。

   南水北調工程主要解決我國北方地區,尤其是黃淮海流域的水資源短缺問題,規劃區人口4.38億人。[1]

   南水北調工程規劃最終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建設時間約需40-50年。建成後將解決700多萬人長期飲用高氟水和苦鹹水的問題。[1]

   南水北調總體規劃[2]:推薦東線、中線和西線三條調水線路。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的聯系,構成以“四橫三縱”爲主體的總體布局,以利于實現中國水資源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合理配置格局。西線工程截至目前,還沒有開工建設。

   東線工程:利用江蘇省已有的江水北調工程,逐步擴大調水規模並延長輸水線路。東線工程從長江下遊揚州抽引長江水,利用京杭大運河及與其平行的河道逐級提水北送,並連接起調蓄作用的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出東平湖後分兩路輸水:一路向北,在位山附近經隧洞穿過黃河;另一路向東,通過膠東地區輸水幹線經濟南輸水到煙臺、威海。東線工程開工最早,並且有現成輸水道。

   中線工程:從丹江口大壩加高後擴容的漢江丹江口水庫調水,經陶岔渠首閘(河南淅川縣),沿豫西南唐白  南水北調東線、中線河流域西側過長江流域與淮河流域的分水嶺方城埡口後,經黃淮海平原西部邊緣,在鄭州以西孤柏嘴處穿過黃河,繼續沿京廣鐵路西側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終點北京。中線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線的20余座城市供水。中線工程已于2003年12月30日開工,計劃2013年年底前完成主體工程,2014年汛期後全線通水。   西線工程:在長江上遊通天河、支流雅礱江和大渡河上遊築壩建庫,開鑿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顔喀拉山的輸水隧洞,調長江水入黃河上遊。西線工程的供水目標主要是解決涉及青、甘、寧、內蒙古、陝、晉等6省(自治區)黃河上中遊地區和渭河關中平原的缺水問題。結合興建黃河幹流上的骨幹水利樞紐工程,還可以向鄰近黃河流域的甘肅河西走廊地區供水,必要時也可及時向黃河下遊補水。截至目前,還沒有開工建設。

   規劃調水規模 規劃的東線、中線和西線到2050年調水總規模爲448億立方米,其中東線148億立方米,中線130億立方米,西線170億立方米。整個工程將根據實際情況分期實施。

可調水量與供水範圍

中線工程

中線工程可調水量按丹江口水庫後期規模完建,正常蓄水位170米以下,考慮2020年發展水平在漢江中下遊適當做些補償工程,在保證調出區工農業發展、航運及環境用水後,多年平均可調出水量141.4億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保證率約爲75%),可調出水量約110億立方米。供水範圍主要是唐白河平原和華北平原的西中部,供水區總面積約15.5萬平方公裏。因引漢水量有限,不能滿足規劃供水區內的需水要求,只能以供京、津、冀、豫四省市的城市生活和工業用水爲主,兼顧部分地區農業及其他用水。調水之後,爲彌補漢江下遊的水量,在湖北省江漢平原腹地,興建引江濟漢工程。

中線主體工程

   南水北調中線主體工程由水源區工程和輸水工程兩大部分組成。水源區工程爲丹江口水利樞紐後期續建和漢江中下遊補償工程;輸水工程即引漢總幹渠和天津幹渠。

   (一)水源區工程

   1.丹江口水利樞紐續建工程 丹江口水庫控制漢江60%的流域面積,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408.5億立方米,考慮上遊發展,預測2020年入庫水量爲385.4億立方米。丹江口水利樞紐在已建成初期規模的基礎上,按原規劃續建完成,壩頂高程從現在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設計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總庫容達290.5億立方米,比初期增加庫容116億立方米,增加有效調節庫容88億立方米,增加防洪庫容33億立方米。丹江口水庫後期規模正常蓄水位170米時,將增加淹沒處理面積370平方公裏,據1992年調查,主要淹沒實物指標爲:人口:22.4萬人 房屋:479.4萬平方米 耕地:23.5萬畝 工礦企業:120個(合鄉鎮企業),淹沒固定資産原值1.2億元。

   2.漢江手動閥中下遊補償工程 爲免除近期調水對漢江中下遊的工農業及航運等用水可能産生的不利影響,需興建:幹流渠化工程興隆或碾盤山樞紐,東荊河引江補水工程,改建或擴建部分閘站和增建部分航道整治工程。

   (二)輸水工程

   1.總幹渠 黃河以南總幹渠線路受已建渠首位置、江淮分水嶺的方城埡口和穿過黃河的範圍限制,走向明確。黃河以北曾比較利用現有河道輸水和新開渠道兩類方案,從保證水質和全線自流兩方面考慮選擇新開渠道的高線方案。總幹渠自南陽市淅川縣陶岔渠首引水,沿已建成的8公裏渠道延伸,在伏牛山南麓山前崗壟與平原相間的地帶,向東北行進,經南陽過白河後跨江淮分水嶺方城埡口入淮河流域。經寶豐、禹州、新鄭西,在鄭州西北孤柏咀處穿越黃河。然後沿太行山東麓山前平原,京港高鐵、京廣鐵路西側北上,至唐縣進入低山丘陵區,過北拒馬河進入北京境,過永定河後進入北京區,終點是玉淵潭。總幹渠全長1241.2公裏。天津幹渠自河北徐水縣西黑山村北總幹渠上分水向東至天津西河閘,全長142公裏。總幹渠渠首設計水位147.2米,終點49.5米,全線自流,主要控制點水位、流量爲:控制點或渠段 設計流量(立方米/秒) 設計水位(黃海標高)(米) 渠首~方城 630(加大800) 147.2~137.8 過黃河 500 119.5~106.0 進河北 415 91.3 進北京 70 61.1 進玉淵潭 40 49.5 天津幹渠 70 64.9~2.7 黃河以南渠道縱坡1/25000;黃河以北1/30000~1/15000。渠道全線按不同土質,分別采用混凝土,水泥土,噴漿抹面等方式全斷面襯砌,防滲減糙。渠道設計水深隨設計流量由南向北遞減,由渠首9.5米到北京3.5米,底寬由5.6米~7米。總幹渠的工程地質條件和主要地質問題已基本清楚。對所經膨脹土和黃土類渠段的渠坡穩定問題、飽和砂土段的震動液化問題和高地震裂度段的抗震問題、通過煤礦區的壓煤及采空區塌陷問題等在設計中采取相應工程措施解決。總幹渠溝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需穿過黃河幹流及其他集流面積lO平方公裏以上河流219條,跨越鐵路44處,需建跨總幹渠的公路橋571座,此外還有節制閘、分水閘、退水建築物和隧洞、暗渠等,總幹渠上各類建築物共936座,其中最大的是穿黃河工程。天津幹渠穿越大小河流48條,有建築物119座。

2.穿黃河工程 總幹渠在黃河流域規劃的鄭州桃花峪水庫庫區穿過黃河,穿黃工程規模大,問題複雜,投資多,是總幹渠上最關鍵的建築物。經多方案綜合研究比較認爲,渡槽和隧道倒虹兩種型式技術上均可行。由于隧道方案可避免與黃河河勢、黃河規劃的矛盾,盾構法施工技術國內外都有成功經驗可借鑒,因此結合兩岸渠線布置,推薦采用孤柏咀隧道方案。穿黃河隧道工程全長約7.2公裏,設計輸水能力500立方米/秒,采用兩條內徑8.5米圓形斷面隧道。

  (三)主要工程量和投資

   土方開挖 6.0億立方米; 石方開挖 0.6億立方米; 土石方填築 2.3億立方米; 混凝土1583萬立方米; 襯砌水泥土 718萬立方米; 鋼筋鋼材70萬噸; 永久占地 42.2萬畝(含庫區淹沒23.5萬畝) 臨時占地 11萬畝 中線工程控制進度的主要因素是丹江口庫區移民和總幹渠工程中的穿黃河工程。穿黃河工程采用盾構機開挖,工期約需六年,並需考慮工程籌建期。按1993年底價格水平估算,工程靜態總投資約400億元。

  工程統計

  日前,記者從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獲悉,2010年南水北調工程開工項目40項,單年開工項目數創工程建設以來最高記錄;完成投資379億元,相當于開工前8年完成投資總和,創工程開工以來的新高。據悉,2010年,南水北調加大初步設計審查審批力度,共組織批複41個設計單元工程,累計完成136個,占155個設計單元工程總數的88%;批複投資規模1100億元,超過開工以來前8年批複投資總額,累計批複2137億元,占可研總投資2289億(不含東線治污地方批複項目)的93%,單年批複投資規模創開工以來新高。截至2010年底,南水北調全部155項設計單元工程中,基本建成33項占21%;在建79項占51%;主體工程累計完成投資769億元,占可研批複總投資的30%。

   截至2012年1月底,南水北調辦已累計下達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投資1636.6億元,其中中央預算內投資247.3億元,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國債)106.5億元,南水北調工程基金144.2億元,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708.2億元,貸款430.4億元。

  工程建設項目(含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工程)累計完成投資1391.1億元,占在建設計單元工程總投資2188.7億元的64%,其中東、中線一期工程分別累計完成投資220億元和1157.5億元,分別占東、中線在建設計單元工程總投資的74%和61%;過渡性資金融資利息12.7億元,其他0.9億元。

  工程建設項目累計完成土石方110269萬立方米,占在建設計單元工程設計總土石方量的83%;累計完成混凝土澆築2279萬立方米,占在建設計單元工程混凝土總量的59%。

工程效益

  東線工程可爲蘇、皖、魯、冀、津五省市淨增供水量143.3億立方米,其中生活、工業及航運用水66.56億m3。農業76.76億立方米。東線工程實施後可基本解決天津市、河北黑龍港運東地區、山東魯北、魯西南和膠東部分城市的水資源緊缺問題,並具備向北京供水的條件。促進環渤海地帶和黃淮海平原東部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改善因缺水而惡化的環境。爲京杭運河濟寧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證了水源。使魯西和蘇北兩個商品糧基地得到鞏固和發展。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中國水資源優化配置的戰略舉措。受地理位置、調出區水資源量等條件限制,西、中、東三條調水線路各有其合理的供水範圍,相互不能替代,可根據各地區經濟發展需要;前期工作情況和國家財力狀況等條件分步實施。編輯本段積極意義  2012年9月16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回良玉在河南省南陽市考察南水北調工程。他強調,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水資源配置、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基礎性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投資額最大、涉及面最廣的戰略性工程,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目前工程建設到了決戰決勝的關鍵階段,要進一步振奮精神,團結協作,合力攻堅,紮實推進,嚴格控制工程質量,切實加強水質保護,繼續搞好移民安置,促進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和生産生活方式轉變,把南水北調工程真正建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3]

  社會意義

  1、解決北方缺水;

   2、增加水資源承載能力,提高資源的配置效率;

   3、使中國北方地區逐步成爲水資源配置合理、水環境良好的節水、防污型社會;

   4、有利于緩解水資源短缺對北方地區城市化發展的制約,促進當地城市化進程;

   5、爲京杭運河濟寧至徐州段的全年通航保證了水源。使魯西和蘇北兩個商品糧基地得到鞏固和發展。

  經濟意義

  1、爲北方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2、促進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3、通過改善水資源條件來促進潛在生産力,形成的經濟增長;

   4、擴大內需,促和諧發展,提振國內GDP。

  生態意義

  1、改善黃淮海地區的生態環境狀況;

   2、改善北方當地飲水質量,有效解決北方一些地區地下水因自然原因造成的水質問題,如高氟水、苦鹹水和其他含有對人體不利的有害物質的水源問題;

   3、利于回補北方地下水,保護當地濕地和生物多樣性;

   4、改善北方因缺水而惡化的環境;

   5、較大地改善北方地區的生態和環境特別是水資源條件。

負面影響及問題

  一、南水北調的工程自提出後就引起了社會廣泛的爭論,反對者主要認爲南水北調工程耗資巨大,涉及大量的移民問題,調水量太少,發揮不了經濟效益,調水量過多,枯水期可能會使長江的水量不足,影響長江河道的航運,長江口的鹹潮加深,更有可能引發長江流域自然環境生態危機。目前在建的“三線”同時引水方案,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仍可能超出了中國“專家”們的想象。

   二、南水北調工程實施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原有的蓄洪、發電作用出現了較大爭議。三峽工程和南水北調的同時作用,可能會對長江中下遊地區産生難以估量的影響(包括生態和航運),尤其是在旱季和枯水期。

   三、因爲2010年初的中國西南大旱,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力學所總工及災害與環境研究中心總工劉樹坤對南水北調工程提出了質疑。他認爲,西南這次出現百年難遇的幹旱,應該對水文資料重新修訂,對幹旱出現頻率,可能性都要重新評估。“這些評估的結果都會影響水利調度,重大水利工程何時開始做,做多大,影響程度有多大,都應重新評估”,劉說。[4]

   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河南省、33萬人搬遷,搬遷給移民生活帶來顛簸動蕩。有些移民因爲得到的補償款不足,在買下政府提供的住房之後,所剩款項只能購置一小塊耕地。而安置地工作機會饋乏,有些人不得不計劃背井離鄉到大城市打工。[5]

   五、南水北調成本已經高于現有的海水淡化成本,目前最低的海水淡化成本約爲3元,南水北調目前成本約爲10元,另有報道稱已經達到18元。

  生態環境的破壞

1、“三線”同時引水,將導致整個長江流域的沿江生態發生難以估計的變化,不利于保護沿江現有生態。並有可能導致長江枯水期時航道的承載能力更低。其生態影響範圍和程度已超乎中國“專家”們的理解範圍。

  2、中線工程和三峽水利樞紐工程的共同作用,引起漢江及長江中下遊環境的變化,將對武漢、湖北産生難以估量的損失。

   3、東線工程調水對長江河口地區的影響導致北方灌區土壤次生鹽漬化等。

  東線工程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起點在長江下遊的江都,終點在天津。東線工程供水範圍:涉及蘇、皖、魯、冀、津五省市。具體爲:蘇北除裏下河腹部及其以東和北部高地外的淮河下遊平原;安徽省蚌埠以下淮河兩岸、淮北市以東的新汴河兩岸及天長縣部分地區;山東省的南四湖周邊、韓莊運河和梁濟運河側、膠東地區部分城市及魯北非引黃灌區;河北黑龍港運東地區;天津市及近郊區。東線工程利用的是元朝的運河。目的是緩解蘇、皖、魯、冀、津等五個省、市水資源短缺的狀況。

  東線一期工程

[6]東線一期工程共68項設計單元工程,已完工29項,預計與通水直接相關的主體工程可在明年3月份基本完工,屆時東線一期工程基本具備過水能力。明年6月底以前,將基本完成有關水質達標工作和通水驗收工作。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計劃于2013年第三季度正式通水,屆時長江水將調至山東半島和魯北地區,山東、江蘇、安徽等輸水沿線地區將因此受益。[6]

  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是在現有的江蘇省江水北調工程、京杭運河航道工程和治淮工程的基礎上,結合治淮計劃興建一些有關工程規劃布置的。東線主體工程由輸水工程、蓄水工程、供電工程三部分組成。

  (一)輸水工程

包括輸水河道工程、泵站樞紐工程、穿黃河工程。

   1.輸水河道。引水口有淮河入長江水道口三江營和京杭運河入長江口六圩兩處。輸水河道工程從長江到天津輸水主幹線全長1150公裏,其中黃河以南651公裏,穿黃河段9公裏,黃河以北490公裏。分幹線總長740公裏,其中黃河以南665公裏。輸水河道90%利用現有河道。

   2.泵站樞紐。東線的地形以黃河爲脊背向南北傾斜,引水口比黃河處地面低40余米。從長江調水到黃河南岸需設13個梯級抽水泵站,總揚程65米,穿過黃河可自流到天津。黃河以南除南四湖內上、下級湖之間設一個梯級,其余各河段上設三個梯級。黃河以南輸水幹線上設泵站30處;主幹線上13處,分幹線上17處,設計抽水能力累計共10200立方米/秒,裝機容量101.77萬千瓦,其中可利用現有泵站7處,設計抽水能力1100立方米/秒,裝機容量11.05萬千瓦。一期工程仍設13個梯級,泵站23處,裝機容量45.37萬千瓦。黃河以北各蓄水窪澱進出口設5處抽水泵站,設計抽水能力共326立方米/秒,裝機容量1.46萬千瓦。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泵站的特點是揚程低(多在2~6米)、流量大(單機流量一般爲15~40立方米/秒)、運行時間長(黃河以南泵站約5000小時/年),部分泵站兼有排澇任務,要求泵站運轉靈活、效率高。

   3.穿黃河工程。選定在山東東平縣與東阿縣之間黃河底下打隧洞方案。通過多年地質勘探和穿黃勘探試驗洞開挖,查明了河底基岩構造和岩溶發育情況,並成功解決了河底隧洞堵漏開挖的施工難題。穿黃工程從東平湖出湖閘至位臨運河進口全長8.67公裏,其中穿黃河工程的倒虹隧洞段長634米,平洞段在黃河河底下70米深處,爲兩條洞徑9.3米的隧洞。第一期工程先開挖一條。

  (二)蓄水工程

  東線工程沿線黃河以南有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等湖泊,略加整修加固,總計調節庫容達75.7億立方米,不需新增蓄水工程。黃河以北現有天津市北大港水庫可繼續使用,天津市團泊窪和河北的千頃窪需擴建,並新建河北大浪澱、浪窪,黃河以北五處平總調節啊範德薩庫容14.9億立方米。

  (三)供電工程

黃河以南有泵站30處,新增裝機容量88.77萬kW,多年平均用電量38.2億kW?h,最大年用電量57.5億kW?h。第一期工程有泵站23處,新增裝機34.32萬kW,年平均用電量19億kW?h。

  中線工程總體介紹

  1959年《長江流域利用規劃要點報告》中,提出南水北調總的布局是從長江上、中、下遊分別調水。中線工程近期從漢江丹江口水庫引水,遠景從長江幹流調水。

1958年9月,水電部在批准丹江口水利樞紐初步設計任手動閥手動閥務書時,明確了引漢灌溉唐白河流域和引漢濟黃濟淮的任務。

   1968年丹江口水庫下閘蓄水,1973年建成清泉溝引丹灌區渠首(輸水能力100立方米/秒),1974年建成引漢總幹渠陶岔渠首(近期設計引水流量500立方米/秒,後期可達1000立方米/秒),同時興建了閘後8公裏長總幹渠。

   1978年10月,水電部以急件發文《關于加強南水北調規劃工作的通知》,要求抓緊進行南水北調的規劃修改補充工作上報。各有關單位進一步開展了南水北調規劃工作。

   1980年,水利部組織有關省市、部委、科研部門及大專院校的領導、專家、教授對中線工程水源區及渠首到北京的線路進行了全面查勘。查勘前後,長江委提出《南水北調中線引漢工程規劃要點報告》和補充報告。制訂了中線工程規劃科研計劃,由水利部在1981年正式下達。之後,按照該計劃長江委和地礦部分別開展了黃河南、北的工程地質勘察工作,中科院地理所進行了江、淮、黃、海豐枯遭遇分析。

   1983年,國家計委將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列爲國家“六五”前期工作重點項目。長江委與各省市協作,1987年完成了《南水北調中線規劃報告》,重點研究了丹江口水庫初期規模引水方案。水利部組織審查,按計劃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審查後,長江委按會議要求作補充研究,于1988年正式上報,並向部主管領導作了彙報,但第二階段審查未進行。 

1990年10月,水利部發文要求“抓緊完成丹江口水利樞紐後期完建工程及調水方案的可行性研究和設計任務書工作”。

  1991年11月長江委提出了《南水北調中線規劃報告(1990年9月修訂)》和《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報告》,明確了中線工程以城市生活及工業供水爲主,兼顧農業及其他用水,不再要求通航,供水範圍應包括天津市,並推薦加高丹江口水庫大壩的調水方案。水利部對上述兩個報告組織了審查,原則同意,也指出下階段工作中需要補充研究的問題。

   1992年底,長江委提出中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由水利部和國際咨詢公司分別組織對重大問題如可調水量、調蓄措施、總幹渠、穿黃工程、投資估算等專題是大方方法評審後, 倒薩紛紛水利部于1994年初審查通過了可研報告,同意加高丹江口水利樞紐,年均調水147億立方米的調水方案。此方案也得到國家計委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及湖北五省市贊同。稍後于1995年國家環保局也正式批准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

   1995年,國務院決定對東、中、西三條線由水利部組織論證、國家計委組織審查。論證審查工作持續到1998年3月,主要結論爲:南水北調東、中、西三條線都是必要的,以中、東、西爲實施順序是妥當的,中線工程以加高丹江口水庫大壩、總幹渠設計引水的薩芬流量630立方米/秒、加大流量800立方米/秒、調水145億立方米爲最佳比選方案。

   1994年水利部審查通過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地方撒》,在《審查意見》中指出:“下階段應抓緊進行必要的補充工作,編制總幹渠總體設計和丹江口水庫續建等單項工程初步設計分別報審”。根據這一要求,長江委和總幹渠沿線有關省市開展了初步設計工作。

   勘測工作:目前已完成初設階段全線的外業工作,渠線帶狀地形測圖,大型河渠交叉建築物地質勘察報告已組織專家審查驗收,地質勘察、測量成果已提交設計使用。

   水文工作:進行了大量的外業調查、觀測、測量及內業分析計算工作,漢江水資源評價及丹江口加高庫區回水水面線複核,陶岔渠首的施工設計洪水、總幹渠交叉河流設計洪水,穿黃工程設計洪水及施工期洪水等分析計算均已完成,初設水文專題報告已通過專家審查驗收。

   科研工作:針對中線工程中的重點、難點技術問題,如丹江口高壩加高新老砼結合試驗,穿黃隧洞結構試驗等。根據設計要求開展了大量的設計科研和特殊科研。使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得以在設計中應用。

規劃設計工作:編制完成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幹渠總體布置》。總體布置確定了總幹渠渠道線路、總幹渠分段流量規模及分水口門流量規模、建築物工程總布置、總幹渠沿線特征水位及水頭分配、總幹渠工程等級及設計標准等。同時還完成了渠道工程設計及大部分單項建築物的初步設計,尚未組織審查驗收和彙總。丹江口樞紐加高初步設計已在1994年前完成待審。穿黃工程也已完成不同方案的初步設計工作。主要向河北、河南、北京、天津四省市供水;重點向北京、天津、石家莊等城市供水。

   開工建設:2010年3月26日中國現代最大人工運河——南水北調中線引江濟漢工程正式破土動工。“引江濟漢工程的開工建設標志著南水北調在湖北境內工程已全面啓動,標志著南水北調工程朝著‘南北雙贏’的目標邁出關鍵的一步。”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基堯在開工儀式上說,“盡早發揮其工程效益,對推進漢江中下遊綜合治理開發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南水北調中線的源頭。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和湖北省西北部交界處,在亞洲第一大淡水湖,丹江口水庫東岸,湯、禹、杏三山之間。是辣椒的盛産地。被中外水利專家們譽爲“天下第一渠首”的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

   河北省南水北調辦公室2011年4月6日透露,委托該省建設管理的天津幹線工程已完成建設任務的90%,並將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天津幹線工程進入收尾階段。[7]

  中線移民

南水北調中線大壩加高將于2013年完成主體工程,2014年汛後實現南水北調通水。移民搬遷安置任務計劃將于2012年完成,需動遷安置移民總人口約33萬人,其中湖北省18萬人,河南省15萬人。從2010年3月底開始,湖北省進行丹江口庫區大規模移民搬遷,其中完成外遷安置移民7.38萬人,啓動後靠安置移民11萬人。丹江口湖北庫區即將開始大規模移民搬遷,涉及湖北省丹江口市,鄖縣,鄖西縣等,這是繼1958年興建丹江口大壩後的第二次移民。

   淅川移民是因中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形成的丹江口水庫淹沒土地後,在上級的動員下被移出原住地的部分淅川人民。淅川縣因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修建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移民而構成了一段淅川移民史。其中,1958年初期工程淅川移民達20.5萬人;2009年至2011年淅川移民達16.2萬人,移民強度超過三峽工程移民。

   第一次移民:1959年至1978年,受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影響,淹沒淅川縣城1座,大型集鎮(李官橋鎮)1個,一般集鎮(區所在地:埠口、三官殿、宋灣、滔河、馬蹬)5個,小集鎮(下寺、雙河鎮、關防灘、下集、龍城、淩樓、黨子口、泉店)8個,20.2萬人被迫移民。對于移民問題,當時中央的政策是當地政府自己解決。南陽政府從1959年4月開始將22342名移民送往青藏高原三個貧困縣,當地幹部對待移民凶殘,完不成勞動任務的移民會遭打,不給飯吃,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有數千移民死亡。在這樣殘酷的環境下,移民決定回遷河南淅川,但青壯年勞動力被強迫扣留,其他老弱病殘的移民依靠沿路乞討離開了青海。1961年,丹江口大壩蓄水,庫區124米以下的居民需全部遷走,淅川有2萬6千多移民。1964年,淅川有6萬8千多移民遷往湖北荊門和鍾祥,其中4.9萬人被安置在鍾祥柴湖鎮,柴湖原本是一片沼澤之地,條件惡劣,無人居住。柴湖地下水中的鐵、錳及細菌總數嚴重超標,搬遷到這裏的居民食道癌發病率極高。移民開墾的土地,經常被當地人霸占,移民與當地人之間的沖突時有發生,移民的人身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種種惡劣環境下,有7900多名移民回遷淅川,但他們卻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成爲遊民,處境相當困難。

第二次移民:2005年9月26日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開工,大壩從162米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由157米提高到170米, 淅川縣增加淹沒面積143.9平方公裏,占庫區總淹沒面積302.5平方公裏的47.6%,淹沒涉及11個鄉鎮、185個行政村、1312個組,共有16.2萬淅川人從2009年8月到2011年陸續搬離自己的家園。按政府的安排,這次移民全部被安排在河南省內,移民的房屋由政府統一建設。編輯本段西線工程  將通天河(長江上遊)、雅礱江(長江支流)、大渡河用隧道方式調入黃河(西北地區),即從長江上遊將水調入黃河。該線工程地處青藏高原,海拔高,地質的構造複雜,地震烈度大,且要修建200米左右的高壩和長達100公裏以上的隧洞,工程技術複雜,耗資巨大,現仍處于可行性研究的過程中。

  中線移民大事記

   ★ 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庫大壩破土動工。

   ★ 1959年1月,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確定上集爲新縣縣城城址,1970年底前縣城居民陸續遷至新城。

   ★ 1966年3月2日至4月5日,淅川縣首批外遷移民14868人搬遷完畢,分別安置在原湖北省鍾祥縣大柴湖區和原荊門縣。

   ★ 1967年11月18日,丹江口水庫落閘蓄水。月底,淅川縣馬鐙鎮以下被水淹沒。

   ★ 1969年5月4日至23日,鄂、豫兩省在武漢舉行丹江口水庫移民聯席會議,提出了“遠遷不如近遷,近遷不如就地後靠自安”的辦法。自此,淅川移民不再跨省安置。

   ★ 1970年7月29日,丹江口大壩澆築至162米高程,第一期工程基本完成。

   ★ 1971年5月,河南省博物館、長江委考古隊河南分隊與淅川縣考古隊聯合發掘宋灣下王崗古文化遺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時代的文物。

   ★ 1971年11月,河南省南陽市淅川舊縣城全部被庫水淹沒。

   ★ 1972年10月2日,丹江口---淅川110千伏輸變電工程開始施工,1973年10月23日,丹江口水電站向淅川供電。

   ★ 1985年10月21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丹江口水庫,並作出了“庫區發展旅遊也很有前途”和“要發展山區優勢”等重要指示。

   ★ 1992年6月21日至23日,由國家原計委、水利部、長江委和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北等省、市組成的南水北調中線考察組對丹江口水利樞紐進行考察。

 

   ★ 1996年10月31日,時任國務委員、國務院秘書長羅幹在時任河南省省長馬忠臣等領導的陪同下,考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丹江口水庫的水量、水質情況。

   ★ 1997年1月25日,長江委,省市移民辦、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政府召開聯席會議。將淅川縣滔河鄉姬家營、老人倉村和淅川縣老城鎮獅子崗村作爲外遷試點村,總遷人數3620人。

   ★2009年8月16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從16日開始陸續從調水源頭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遷出,這標志著中國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移民正式開始搬遷。

   ★2012年9月18日,在鄖縣柳陂鎮的臥龍崗移民安置點,湖北省舉行了簡短儀式。湖北省省長王國生宣布:“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湖北省移民搬遷任務圓滿完成。”此前,河南省已宣布搬遷結束。至此,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移民搬遷全部結束。[8]編輯本段東中線通水倒計時  2012年4月6日,國務院南水北調辦公室在北京及工程沿線同時舉行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倒計時揭牌儀式。[9]

   累計完成投資1417億元,約占在建工程總投資2189億元的三分之二。征地搬遷完成42.3萬人,其中丹江口庫區移民完成33萬人;東線治污規劃426個項目已全部完成,水質持續好轉;中線丹江口庫區水質總體良好。

   建委會明確的建設目標,東線一期工程將于2013年12月通水,中線一期工程將于2014年10月通水。

http://baike.baidu.com/view/26518.htm

 

另參本館: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台灣的世界級》《安藤忠雄神話》《世界現代建築史》《建築四書》《偉大建築奇蹟》《國外後現代建築》《巴黎地下世界》《上海老房子的故事》《胡同面孔》《台灣敬字亭》《台灣廟宇‧古厝圖鑑》《新葉村》《西文興村》 《梅縣三村》《石橋村》《中國塔》《中國廊橋》 屋奴 房市 中國房地產 史上最牛釘子戶 中國建築的虛實 高捷變高劫 兩岸高鐵 高鐵完了 中國地鐵 兩岸高速公路 大陸鐵路經濟

台長: 阿楨
人氣(9,873) | 回應(137)|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藝術文物 |
此分類下一篇:《印度美術史》
此分類上一篇:《西洋一百位巨匠》

顯示全部137則回應

圖博館
中國鐵建的方案出來後,剛開始監理、業主並不接受,原因是一方面由於雙方理論體係不一樣,中國提出的方案無法在塞思达那得到驗證,另一方面是業主方擔心成本增加而不同意。
  工程一度停止一年半,最後中國鐵建按照自己的方案自費修了30米試驗段,經過檢驗後發現變形問題得到了控制。
  中國鐵建該項目一分部的項目經理李明華對澎湃新聞表示,“再舉個例子,在歐洲標準質量監控下,支護類選取完全按照質量管理計劃規定,主要由超前地質鑽探資料,以及現場掌子麵勘查結論逐段確定,當出現突發狀況(例如由於地質原因掌子麵發生滑塌)時,首先應當向監理工程師提交書面處理程序,程序主要闡述原因,擬採取的措施以及工程數量的確認方法,批復後方可按照程序進行施工。而且方案很多時候,監理方要進行審核,這樣方案批复時間要兩週以上,否則會以不符合計量程序而無法計量。”
  但任何一項措施,想要在現場第一時間內採用(甚至是在突發狀況下),往往是很難的。“在整個隧道施工期間,通過與監理不斷溝通、磨合,我們適應了歐洲的質量控制方法,我們的處理程序中更多的加入了歐洲慣用的方法,監理方也認可了我方的質量問題處理方法,相互間建立了信任,後期在解決上述問題上就容易的多,節省了時間,加快了進度。”李明華說。
  從“分包商”到“總承包商”
在中國鐵建的管理層看來,隧道開通頗有代表意義,因為這個工程讓中國鐵建從原來單純的工程分包商,開始轉變為投融資、設計、施工、運營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工程總承包商。
  這裡還是涉及到標準問題。
近年來,中國公司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水土不服”的情況,很大程度是中國標準與國際標準的巨大差異。特別是在嚴苛的歐標下,大量企業遭遇“滑鐵盧”似的慘敗。
  此前在非洲有過8年工作經驗的中國鐵建中土集團副總經理王勁鬆對此表示,“輸出標準談何容易,以基建為例,一方面是理論體係不一樣,中國沿用的是前蘇聯的理論體系,在中國高效建設模式下,制定了大量的標準圖集並強制進行推廣,強調安全性及通用性,但設計師考慮不利工況組合後不研究原理而直接選用標準圖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制約了基層設計師的原理掌握和過程設計能力,在詳細的計算書面前往往束手無策,歐美國家更注重於精細化和個性化設計,強調原理及過程論證,通用標準圖集一般不被接受。
2017-10-31 10:55:22
圖博館
以涵洞為例,國內一般根據水文計算選擇幾種孔徑制定標準圖;但歐標體系下每座涵洞均須進行結構計算及地基承載力論證等全過程設計。”
  “就以這次隧道為例,我們的經驗告訴自己,這樣子設計可以解決問題,但把方案報到法國公司那時,他就要問為什麼這樣做,你是怎麼計算出這個結果,我們沒辦法回答,最後找了一家第三方公司,把我們的方案換成他們歐洲標準的語言,法國公司才勉強認同,這也是這個工程一度拖了一年半的原因,當然標準背後的爭論是政治經濟力量的角逐,畢竟控制了標準意味著控制了話語權。”王勁松表示。
  在王勁松看來,先不要急著談標準輸出,像甘塔斯隧道的示範意義就在於中國公司完全可以適應歐標體系的要求,在嚴格的歐標體系下生存、發展,也同時告訴世界中國是有能力參與復雜工程的設計,並不只是簡單的施工。
  王勁松還告訴澎湃新聞,輸出標準也並不是不可能,此前中國幫助非洲鐵路聯盟設計非洲鐵路網時,那就完全採用中國標準,不過這也是在國家實力基礎上實現,“中國標準輸出仍然是一個艱難和漫長的過程。”
  回應
也透露出歐洲工程貴的原因了吧。中國是根據遇到的狀況使用模板,歐洲的是現場訂製,成本方面後者更難以控制。等掌握了非洲的大部分地質數據基建狂魔應該可以大展宏圖了。
什麼歐洲標準,什麼歐洲質量,嘿.你修不了我能修,你哪來的臉監理我
當然標準背後的爭論是政治經濟力量的角逐,畢竟控制了標準意味著控制了話語權。———說白了還是錢鬧得,
2017-10-31 10:56:07
圖博館
“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出口段貫通

2017-11-25,由中鐵十七局集團二公司施工的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出口段6500米隧洞順利貫通。這是引漢濟渭工程秦嶺輸水隧洞全線地質條件最複雜、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標段,它刷新了隧道獨頭通風世界紀錄,打破了國內隧道鑽爆法無軌運輸獨頭通風的掘進紀錄,也標誌著世界最長水利隧洞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工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被水利部專家譽為“完全可以和都江堰、鄭國渠、靈渠相媲美”的引漢濟渭工程,穿越秦嶺山脈,隧洞全長98千米,採用分段開挖法,其中出口段位於陝西省周至縣境內,為引漢濟渭秦嶺隧洞全線施工難度最大段落,是重點控制管段。
  隧洞通風難是世界性難題,而秦嶺隧洞斷面尺寸為6.76×6.76米,是雙線鐵路隧洞斷面大小的三分之一,雙線高速公路隧洞大小的二分之一,由於口徑小,通風問題更是難上加難。同時,秦嶺隧洞出口段獨頭掘進6500米,通風問題成了首要解決的難題。
  在施工過程中,中鐵十七局集團二公司技術人員創造性地建設了多級風站,在隧洞內3000米處建立了壓風站和變電站,滿足了施工用電通風需要。並在施工過程中,採取打釋壓孔、全斷面開挖、一次成型、佩戴防護用品等措施,確保了施工安全。
  此外,秦嶺隧洞出口位於秦嶺生態自然保護區,臨近黑河水庫,環保要求高。該公司項目部在洞口僅有的空地上建起了配套齊全、標準規範的污水處理站,並引用污水處理監控終端監視系統,對水質實行24小時不間斷無線監控、通過第三方水質檢測,使所排防水處理均達到二類水排放標準,確保了綠色環保施工。
  引漢濟渭工程一期計劃投資191億元,由秦嶺輸水隧洞、三河口、黃金峽水利樞紐3大部分組成,總調水規模15億立方米,相當於100多個西湖的水量,受益人口1400多萬人,還將使500萬畝失灌耕地有水可灌。
  截至2017年11月底,工程建設按計劃進行,秦嶺輸水隧洞完成開挖支護主洞80.86千米,完成總目標98.3千米的82.26%,預計2020年全線貫通。
  “引漢濟渭”調水工程完工後,可滿足西安、咸陽、渭南、楊凌4個重點城市及沿渭河兩岸的13個縣城5個新城和2個工業園區的生活及工業用水,可有效改變關中超採地下水、擠占生態水的狀況。
  “引漢濟渭”調水工程每年將增加渭河幹流水量7-8億立方米,這不僅密切陝南與關中經濟聯繫,有效維持渭河沿岸經濟社會發展,還可以通過水權置換爭取更多的黃河用水指標,保障陝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建設,推動全省盤活水資源大文章。
2017-11-26 11:13:17
圖博館
回應
真是基建狂魔的絕世壯舉,期待更偉大的引藏濟新。
又抽漢江的水,南水北調中線抽了漢江的水,引漢濟渭又抽漢江的水,這樣不好吧,不能逮著一隻羊傉羊毛啊
漢水怎麼這樣厲害,既要支援長江,又要支援北京,還要支援關中。
必須再修一條引江濟漢了,漢江水本來就很少了
2014年9月26日,引江濟漢工程正式通水
http://www.guancha.cn/society/2017_11_25_436469.shtml

南水北調引江濟漢工程建成通水2014-10-15 中國建設報

我國南水北調四大補償工程之一引江濟漢工程日前建成通水。通水後,工程將全面發揮效能,奔騰的長江水將匯入漢江,潤澤江漢平原地區。引江濟漢工程是我國現代最大的人工運河和湖北省最大的水資源配置工程。工程進水口位於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李埠鎮,出水口位於潛江市高石碑鎮,全長67.23公里。2010年3月26日,引江濟漢工程破土動工。今年8月底,引江濟漢主體工程完工,共完成土方開挖6206.25萬立方米。
2017-11-26 11:14:15
圖博館
3萬噸長江口垃圾傾倒案調查2017.12.18

  長江太倉段,江面開闊,江水浩蕩,往來船隻如梭。奔湧的江水,將少量漂浮垃圾沖向岸邊。這個季節,相比於夏季洪峰時段,江面顯得乾乾淨淨。但在一年前,也就是2016.12.13,長江太倉段江面卻鋪滿垃圾。
  近日,《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江浙兩地就垃圾非法傾倒犯罪鏈進行了深度調查,發現生活垃圾處置監管存在嚴重漏洞,如招投標造假、接收處置證明造假、垃圾層層轉包等。
.....
  這些垃圾雖然來自海鹽、海寧兩地,經由不同的公司轉包處置,經由不同的船隻外運,但最後都是交由犯罪鏈末端的沙某團伙拋入長江。
  這些被非法拋灑、填埋的垃圾含有毒、有害物質,其中來自海鹽的生活垃圾揮發酚超標80倍至32200倍不等。在長江太倉段,因拋灑地位於飲用水水源保護區上游,太倉市兩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分別被迫中斷取水超過48小時和55小時。
  案件發生後,為防止污染擴大並消除污染,相關部門對拋撒入江的垃圾進行了打撈,雖然能打撈起來的量十分有限,但產生的費用高達1200多萬元。
  分析此案,相關檢察官、公安民警認為,這一案件非常典型,從招投標到垃圾處置費領取,層層轉包,層層造假,一系列監管措施都被突破,凸顯垃圾處置監管存在嚴重漏洞。
......
  處理能力弱埋禍根
  監管薄弱亟須升級
  近年,垃圾跨省非法傾倒事件頻發,長江口垃圾傾倒案影響尤為惡劣。
  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強固體廢棄物和垃圾處置”。
  此案發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垃圾流出地垃圾處理能力弱。以海鹽縣為例,縣垃圾填埋場容量極其有限,每月約1.5萬噸生活垃圾主要靠外運。這為案件發生埋下了禍根。
  痛定思痛。此案發生後,嘉興市也明確將盡快提升生活垃圾處置能力,市本級、嘉善、海寧和平湖等地的垃圾焚燒廠技改擴容項目力爭年內開工建設;海鹽縣在完成應急填埋場建設的同時,還將加快開工建設垃圾焚燒廠。另外,將加快推動生活垃圾減量、分類以及下轄各縣市餐廚垃圾處理廠建設和擴容。
  提升垃圾處置能力,要“加減法”同時進行。一方面,要加大投入,提升城市垃圾處置能力;另一方面,還要下功夫做好垃圾分類,通過垃圾分類,將大量可回收垃圾再利用,變廢為寶,進而減少需要處置的垃圾量。
  回應
應該判他們死刑
關我們什麼事
害人害己害國家
http://news.sina.com.cn/c/nd/2017-12-18/doc-ifypsqka6471741.shtml
2017-12-19 08:57:55
圖博館
中國科學院遙感所副研究員陳甫:林芝6.9級大地震引發大量滑坡泥土帶入雅魯藏布江

  印方的報導
印度中央政府消息人士說:“我們在香河上游雙方的分界線附近的葛嶺地區觀察到了這種河水變黑的現象。” 印度中央水務委員會(CWC)從2017.11.18開始檢測到河水變黑。消息人士還說,藏南地區在11月17日曾經發生地震,印度政府曾經以為是山體滑坡堵塞了河道,導致了水流變黑,但是隨後發現河水變黑的狀況沒有改善,只是在水中檢測到了大量的熔渣。12月8日發布新聞,當地採水樣分析,發現完全是泥,沒有其他化學成分。
  衛星追踪
我們首先通過最近兩個月的衛星圖像分析雅魯藏布江的水色變化,以及周邊區域是否存在異常情況。
上圖綠色的是植被,棕色的是裸露的土地、淡藍色是冰雪、藍色是江水,白色是雲朵。注意在其中黃色圈出的部分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河道甚至都顯著地移動了位置,可見堆積的泥石的規模有多麼巨大。
  林芝地震
可以看到震中就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前的大峽谷地帶,和衛星圖像非常一致。
  回應
三哥:我不聽我不聽!都怨你都怨你!
印度人的平均智商之低讓我們無比感動。
http://www.guancha.cn/ChenFu/2017_12_19_439673.shtml

印度又「偷窺」中國了,這次說我們「偷走一條河」!

印度媒體近來似乎染上了用衛星「偷窺」中國的毛病。繼借衛星圖片渲染「中國軍隊在洞朗搞建設」后,2017.12.13,印媒ThePrint又拿著衛星圖說中國人在西藏建了「秘密隧道」,把本該流向印度的水轉引到塔克拉瑪干沙漠。中國處在雅魯藏布江上游,印度處在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這個地理事實不改變,印媒對中國的疑神疑鬼恐怕就無法改變。
  不過,印媒所有估量都建立在低解析度圖像基礎上,連這篇報道都承認,印度政府稱,沒有證據表明存在任何引水工程。但該報道依然拿衛星圖說事,認為位於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的印度對於這條河擁有全部權利,從這條河裡引用任何水源都有可能傷害印度農業。此外,遇到突發情況,引水項目一旦突然釋放水流,也會為印度帶來災難。
  回應
真希望是真的
早就應該解決沙漠沒水問題,是個好辦法,別浪費一滴水,
2017-12-19 11:09:38
圖博館
王義桅:有人盼著中巴經濟走廊“黃掉”2017-12-22 環球時報

  越來越多的情形表明,一些輿論對中國崛起、中國發展模式的質疑集中於“一帶一路”,而對“一帶一路”的質疑又集中於中巴經濟走廊。前不久,國外輿論炒作巴沙大壩項目“黃掉”,就是最新例子。
  筆者剛在伊斯蘭堡戰略研究所訪問,恰逢中巴經濟走廊遠景規劃(2017-2030年)發布,對此深有感觸。從長計議,建設中巴經濟走廊應把握好幾對關係:
  一是長期與短期的關係。《規劃》指出,中巴經濟走廊長期項目展望至2030年,可持續發展是走廊建設成功關鍵,不同領域要把握好節奏。鐵路項目短期著眼於既有鐵路線擴能改造,長期關注新建項目,重點是巴基斯坦1號鐵路幹線。非商業性項目要鼓勵私人資本參與,畢竟原有項目幾乎全是中國國有企業在幹。這是引髮質疑的重要原因。
  二是雙邊與多邊的關係。中巴經濟走廊是中巴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關係的結晶,中巴命運共同體的經濟紐帶,已超越雙邊,具有多邊輻射、激勵效應。伊朗、阿富汗,甚至英法等西方國家都想參與,但第三方參與的具體實施方案仍有待進一步明確,需兩國政府加快研究。
  對印度投資伊朗的恰巴哈爾港口,可能與瓜達爾港存在競爭。巴對此疑慮重重。《規劃》指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秉承開放包容態度,歡迎國際社會以多種方式為走廊發展提供智力支持,歡迎國際組織、其他國家和國際資本共同參與走廊建設。如何引導走廊對接其他國家的“一帶一路”項目,更好實現南亞、中亞區域的互聯互通,成為走廊未來建設的重要考驗。
  三是經濟發展與國家能力建設的關係。西方將巴基斯坦描繪為“失敗國家”,金融危機後稱巴經濟走向崩潰,自然不看好中巴經濟走廊建設,借助各種機會唱衰。有輿論稱中巴經濟走廊是謝里夫工程,現因貪腐下台,新政府明年組成後走廊建設可能由軍方主導。這當然是西方偏見。巴中央與地方矛盾,部落與利益集團矛盾,腐敗、地方保護主義、土地私有等問題看起來製約了走廊建設,但走廊建設也在補這些短板。
  四是經濟風險與安全風險的關係。經濟發展從根子上消除貧困與衝突的惡性循環,但建設過程中又面臨著巨大安全風險。應考慮如何克服“雞生蛋、蛋生雞”的矛盾。建立投融資保障、風險評估有效機制,創造“有為政府-有效市場”的雙輪驅動。
2017-12-22 10:25:54
圖博館
中巴經濟走廊中方投資187億美元,到2030年全部項目結束前還要融資,引進國際金融市場發達國家資金十分必要。國際輿論炒作融資給當地製造債務危機,而國內也有唱衰什麼投資打水漂啦,安全風險過高啦等,甚至有“新五胡亂華”的聲調。因此,處理好經濟風險與安全風險關係至關重要。
  五是虛與實的關係。中巴經濟走廊的“實”主要體現在“四個支柱”:能源、基礎設施、港口和開發區;“虛”則體現在五大效應:一是中巴合作示範效應:激勵更多國家學習中國模式;二是產業轉移效應,實現亞洲崛起第三波;三是南北平衡效應:連接歐亞大陸與印度洋,實現“一帶”與“一路”交彙和南北大平衡,實現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地緣文明邏輯轉移;四是大南亞區域合作效應:通過中巴阿、中巴印等三方面合作,實現中巴經濟走廊溢出效應,服務於發展-安全-治理三位一體的大南亞區域合作,在此基礎上吸引英國等域外國家參與,形成國際合作示範;五是全球治理效應,尤其是中阿巴務實合作,解決貧困-部落暴力-恐怖惡性循環的局面。
  尤其要注意的是,應準確定位中巴經濟走廊,不能什麼都扯上走廊建設。比如把一對青年夫婦在巴傳播基督教被害說成是走廊建設風險。再比如,巴沙大壩恰如長江三峽大壩,建設成本高,巴國內對建設是否符合經濟利益有不同認識,本來就沒有被放在走廊項目裡,不應成為外界炒作噱頭。
  要多強調走廊的地緣經濟、地緣文明而非地緣政治效應。不能被一些人牽著鼻子走,跟風炒作所謂“規則改變者”。巴基斯坦儘管是中國的“鐵哥們”,但沙特、英國的影響不容低估,前者給巴基斯坦大量能源、金融支持,與巴同屬遜尼派;後者殖民該地區多年,對巴精英階層意識形態有影響。除此之外,印度的影響也不可小覷。應探索出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不犧牲或少犧牲印度利益的做法,多邊參與、共同擔責的機制。(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
2017-12-22 10:26:48
圖博館
重慶24層高樓沒電梯網友:不愧是8D魔幻城2018.1.19重慶晨報

  原標題:重慶24層“網紅樓”沒電梯,3個出口通往3條街,每年五六部影視劇來取景 
  近日,一則“重慶24層高樓無電梯”的視頻在網上熱傳,這棟樓也迅速成了“網紅”。從1層爬到24層,其難度可以想像,但神奇的是,此樓有3個出口,分別通往3條不同街道。網友們也紛紛感嘆,重慶不愧是8D魔幻城市。
  今(18)日,記者實地打探了一番,“網紅樓”確實如網友說的那樣:沒有電梯,全程靠腿腳往上爬。但正因它“魔性”般的存在,多部影視劇在此樓取景拍攝,居民都稱它是“影視基地”。
  3個出口通往3條街道
  這棟樓建於上世紀90年代,沒電梯,小區共有6棟樓,每棟有24層高,相互有廊橋連通,臨近解放東路一側的是1號樓,依次往濱江路延伸,最遠是6號樓。
  記者所站的解放東路平街層,恰好是白象居小區1號樓的15層,裡面小賣部、串串店、洗衣店等。每層樓有4戶人家,因為空間太窄,樓梯只得相互錯開。
  網友
  @戀戀嘴:如果1層鄰居想到24層家裡串門該咋辦,想想都難。
  @射手座:換作我爬24樓,早癱瘓在半道上了。
  @加減乘除:住裡面每天出門會不會被繞暈,迷路了怎麼辦。
  @冥冥之中:哼哼,在我大重慶早已見怪不怪。
  那些魔幻般的重慶建築
  1、穿樓而過——軌道李子壩站
  軌道2號線李子壩站“穿”居民樓而過,山城的複雜地形造就了全國絕無僅有的震撼景象。1樓至5樓是商舖,9樓至19樓是住宅,中間6樓至8樓是軌道交通區域。軌道李子壩站不僅是軌道線的網紅站,也是重慶獨特網紅景點,每天都有遊客慕名而來。
  2、最複雜立交橋——黃桷灣立交
  2017年5月,重慶黃桷灣立交完工並正式投入運營,因其5層,15條匝道的層層疊加,每條砸到都連著不同方向,分支密布的結構成為重慶最複雜、最大的樞紐型立交,被喻為重慶主城“最複雜”的立交。很多網友戲稱“走錯一個匝道,就是重慶一日遊”。
2018-01-19 11:53:46
圖博館
3、屋頂馬路——汽車飛馳在屋頂
  2017年,有人拍到一棟五層建築上面居然有一條馬路通車,這條馬路也是樓房的“屋頂”。據了解,這條路是南岸區南濱路聚豐江山里小區道路,位於該小區3棟附近。屋頂公路寬約10米,與樓下往彈子石方向的主幹道海棠溪新街呼應,靠樓的一側是小區車庫出入口,遠觀有種樓上樓下皆有路的感覺。
  4、任性天橋——天橋穿樓而過
  這座天橋橋身一端位於大陽溝派出所一側的地面,而另一端則直接與鑫龍花園A棟13樓相接。距離地面約40米,橋面寬約2米,長約30米左右,被網友戲稱為“任性”天橋。
  5、波浪公路——坐車如過山車
  不久前,一組波浪馬路的圖片在網上火了,在一個上坡路上,上坡一小段,馬上變成平地,再行駛幾十米的平地,又上坡,如何反复五次,遠遠看起來就像波浪一樣起伏。據了解,此“波浪公路”位於巴南區界石一物流園區內,雙向四車道,修在一處斜坡上,從下往上看,整條公路呈波浪起伏,駕駛在路上有過山車般的感覺。
  回應
雖然沒有電梯,可是這個樓有三個出口,而且都是在不同的樓層,安排還是很合理.
可以免費多做運動
http://news.sina.com.cn/s/wh/2018-01-19/doc-ifyqtwzu5367183.shtml
2018-01-19 11:55:08
圖博館
英媒:缺水的中國需要“駱駝經濟”

  英國《金融時報》2018.2.27:中國嚴重缺水危及經濟發展前景 中國評論家和經濟學家需要給他們喜愛的動物寓言集——黑天鵝、灰犀牛、白像以及反腐敗鬥爭中的“拍蠅打虎”——再增加一個,那就是“駱駝經濟”,必須要非常快地適應水資源短缺。危機日益逼近,帶來的潛在經濟、社會和政治後果比人口統計、債務和去槓桿要嚴重得多。
  真的有那麼糟糕嗎?不幸的是,事實就是這樣。國際公認的用水緊張線是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低於1700立方米,低於1000立方米為面臨缺水,低於500立方米為嚴重缺水。中國的總體水資源大約是人均2000立方米/年,但80%的水資源在南方。在北方,有8個省嚴重缺水,還有4個省缺水。他們佔了中國農業的38%,發電的50%,產業的46%和人口的41%。以下是經濟學家需要考慮的幾個更加可怕的統計數據。京津冀地區1.12億人的人均水資源只相當於嚴重缺水標準的一半。過去25年來,有2.8萬條河流消失。地下水水位每年下降1到3米。黃河的水流量只相當於上世紀40年代的1/10。
  “別擔心”,有經濟學家說,“中國有南水北調工程。他們會輸送水,或者進行海水淡化。”唉,可惜數量不夠。即使南水北調工程把所有的水輸送到京津冀地區,該地區的人們仍然面臨著嚴重的缺水。從西藏或者俄羅斯轉運水是幻想。海水淡化不可靠:非常耗電,但生產電力(主要靠燃煤發電)需要消耗大量的水。
  中國政府正慢慢地走向“駱駝經濟”,推出了激勵措施,在循環利用、灌溉、環保、抗旱農作物等方面進行投資,在高壓輸電方面領先世界。不過要適應“駱駝經濟”,北京還需要盡快推進高科技製造業、服務業、再平衡的用水政策(當前的水價/補貼有利於工業而不是消費者)以及有效的農業(這非常重要,因為農業當前用了水資源的62%)。當然,這會帶來全球影響:農產品價格上漲,對開發節水技術的公司進行投資或與其合作,在中國之外重新佈置耗水型產業。不太積極的方面是,未能實現“駱駝經濟”將對世界貿易、投資和就業帶來重大影響。或許對中國全球雄心——這需要一個強大的和可持續的經濟——的影響最大。(作者查爾斯·帕頓,陳一譯)
  回應
英媒你操心過多了。
這個得儘早規劃,別事到臨頭才著急!
2018-03-01 11:04:19
圖博館
紅旗河工程

西北的生態問題,是我國最大的生態問題。西北乾旱缺水的生態環境,導致我國地區發展嚴重不平衡,嚴重製約了我國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只有徹底解決西北國土的水資源問題,才能有力保障我國的發展空間。
  為此,S4679課題組組織六位院士、十二位教授以及多位年輕博士進行攻關,研究西部調水的問題。經過兩年多的努力,探索出了一條現實可行、科學合理的西部調水線路——“紅旗河”。這是一條沿青藏高原邊緣全程自流進入新疆的調水環線,將一舉改變中國的生態格局。
  引言
2017年11月15日,S4679課題組“紅旗河”西部調水課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邀請了國內二十餘家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和相關單位的專家學者,共同研討“紅旗河”西部調水的必要性、工程方案的合理性以及實施的重要意義。
2017年12月1日起,《積極籌劃“紅旗河”西部調水保障可持續發展》一文在新華網、人民網、中華網、中國網等相繼發表。
一面紅旗指引方向,一條大河通向輝煌。“紅旗河”工程是著眼於大生態、大格局、大戰略的西部調水方案;是一條我國經濟發展、文化融合的大動脈;是生態工程、民生工程、戰略工程,是一舉多得的千年工程!更是造福民族、助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千秋偉業!
  背景
眾所周知,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最大製約因素就是自然條件。具體而言,東部地勢平緩、河流眾多,基本可以滿足區域生態、工農業及生產生活用水;西南地區是中華水系諸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河流眾多、水量充沛,而廣袤的西北地區,地勢平坦、光照充足,唯獨缺水。因此,如何將西南地區豐沛的水源引入西北,是擺在中華民族面前的一個重要命題。
  中國西南三江(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受自然條件影響,雖水量充沛、水質優良,卻利用率極低,同時還經常對下游沿河兩岸民眾造成嚴重的洪澇災害,這也是下游地區無法獨自面對的挑戰。我們應當管理好中華水系,使之更好的服務於下游人民,同時也更好的為中華民族的生態建設、生產生活、糧食安全做出貢獻,這是科學管理中華水系的初衷。
2018-03-15 10:15:01
圖博館
因此,“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應運而生。研究紅旗河方案的是一個代號為S4679的課題組。中國工程院院士、水文水資源學家王浩是課題組的專家組組長。
  “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主體線路設計
“紅旗河”從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附近開始取水(水位2558米),沿途取易貢藏布和帕隆藏布之水,自流509公里後進入怒江(水位2380米);然後,於三江並流處穿越橫斷山脈:借用怒江河道60公里後經隧洞進入瀾滄江(水位2230米),借用瀾滄江河道43公里後經隧洞進入金沙江(水位2220米);借用金沙江河道97公里後,以隧洞、明渠和水庫相結合的方式繞過沙魯里山到達雅礱江(水位2119米),繞過大雪山到達大渡河(水位2022米),繞過邛崍山到達岷江(水位1945米),繞過岷山到達白龍江(水位1880米)、渭河(水位1808米);從劉家峽水庫經過黃河(水位1735米),以明渠為主繞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沿祁連山東側平原經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到達玉門(水位1550米),接著沿阿爾金山、崑崙山的山前平原,穿過庫姆塔格沙漠和塔克拉瑪幹 漠南緣到達和田、喀什(水位1300米)。全程6188公里(含200公里自然河道),落差1258米,平均坡降萬分之2.10。高水位運行,使更多地區可以自流受水。
  “紅旗河”取水水位較低,因此水量充足。基於對輸水能力和水源地情況分析,預計年總調水量可達600億立方米,僅占主要河流取水點總量的21%,將在我國西北乾旱區形成約20萬平方公里的綠洲。由於全線保持高水位運行,可以自流覆蓋絕大部分乾旱區域。這些地區地勢平緩、光照充足,可根據需要設置大量支線,工程實施後,將形成約1萬公里長、20公里寬的綠洲帶。隨著生態環境的逐步改善並產生累積效應,將帶來巨大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紅旗河”西部調水方案的代表性支線
為惠及更多地區,設計了三條主要支線:通向延安方向的“紅延河”,通向內蒙古、北京方向的“漠北河”,以及通向吐哈盆地的“春風河”。“紅旗河”的三條主要支線均是基於相關區域地理特點的最優選擇,使得在保證坡降的前提下,能夠全程高水位自流,保持高水位優勢,有能力將水源和水能送往更多的干旱區域。
2018-03-15 10:15:53
圖博館
紅延河。從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境內開始(水位1791米),向東北穿過六盤山到達固原(水位1710米),接著向北延伸至同心縣境內(水位1645米),再沿白於山北坡至榆林市定邊縣境內(水位1500米),最後經多條短隧洞進入延河(水位1440米),總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萬分之7.2。由於全程保持高水位運行,可自流惠及六盤山、白於山以北,黃河以南的絕大部分區域,彌補了由於黃河水位過低導致的寧夏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乾旱問題。
  漠北河。從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開始(水位1620米),經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陰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繼續延伸至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水位1200米) ,以淺埋深隧洞(長度小於30公里)進入灤河、潮河,最終進入北京密雲水庫,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運行,坡降大於萬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線北側的所有地區。
  春風河。從玉門市境內開始(水位1550米),繞北山西側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於萬分之2.7。保持高水位運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區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需求繼續向北疆延伸。從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達160米,坡降萬分之61.5,適合開發水電控制流速。
  評價
王浩院士認為,“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是著眼於大生態、大格局、大戰略的全新思路!和以往的“西藏之水救中國”、“藏水北調”這些方案不同,它們都是行不通的。“紅旗河”是個全新思路,是迥然不同、唯一可行的方案。“紅旗河”方案設計巧妙、切實可行,沒有太大的技術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8-03-15 10:16:55
圖博館
紅延河。從甘肅省定西市通渭縣境內開始(水位1791米),向東北穿過六盤山到達固原(水位1710米),接著向北延伸至同心縣境內(水位1645米),再沿白於山北坡至榆林市定邊縣境內(水位1500米),最後經多條短隧洞進入延河(水位1440米),總里程488公里,平均坡降萬分之7.2。由於全程保持高水位運行,可自流惠及六盤山、白於山以北,黃河以南的絕大部分區域,彌補了由於黃河水位過低導致的寧夏南部、鄂爾多斯高原和陝西北部乾旱問題。
  漠北河。從內蒙古阿拉善右旗境內開始(水位1620米),經巴丹吉林沙漠向狼山、陰山北坡延伸(水位1330米),共925公里;繼續延伸至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水位1200米) ,以淺埋深隧洞(長度小於30公里)進入灤河、潮河,最終進入北京密雲水庫,共760公里。全程高水位運行,坡降大於萬分之2.15,可以“自流”惠及沿線北側的所有地區。
  春風河。從玉門市境內開始(水位1550米),繞北山西側延伸至吐哈盆地(水位1180米),全程坡降大於萬分之2.7。保持高水位運行,一方面可以自流惠及大部分區域,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據需求繼續向北疆延伸。從起始位置至疏勒河河谷的26公里,高差達160米,坡降萬分之61.5,適合開發水電控制流速。
  評價
王浩院士認為,“紅旗河”西部調水工程是著眼於大生態、大格局、大戰略的全新思路!和以往的“西藏之水救中國”、“藏水北調”這些方案不同,它們都是行不通的。“紅旗河”是個全新思路,是迥然不同、唯一可行的方案。“紅旗河”方案設計巧妙、切實可行,沒有太大的技術障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8-03-15 10:17:34
圖博館
滕吉文院士認為,“紅旗河”方案意義重大,線路設計非常巧妙,邊界條件非常好。沿線複雜的地質和構造問題確實是工程的難點,但總的來說都有應對方法。我們不能畏首畏尾、徬徨懈怠,要紮實研究、勇於創新、突破難點,積極推進“紅旗河”方案,為我國的生態建設、糧食安全、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陳運泰院士表示:“工程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趨利避害,我們要充分利用它的好處,也要充分關注它可能的問題。但是,不能因為有強烈的構造運動,不能因為那是一個地震的多發地,是山地災害、滑坡、泥石流經常發生的地方,我們就束手無策。我們做地球科學工作的,應該貢獻自己的力量。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水是非常重要的,這是一個非常宏偉的構圖,希望盡快、儘早的完成'紅旗河',為國家的發展提供一些空間。”
  周豐峻院士認為,講到“紅旗河”建設的時候,不能忘掉要提出它在抗險救災,消除洪水這方面做的貢獻。紅旗河建設的意義,首先應該提到這一點,我們是防洪在先,防洪是我們主要任務之一,是首先要做好的,可以讓我們全國人放心。南亞的國家,東南亞的國家,讓他們不但理解,理解了之後還要支持。現在這個方案,我認為真是經過深思熟慮,在考察全國的地理信息的基礎上,提出一個最優方案
  胡春宏院士認為,“紅旗河”優勢非常明顯,它把我們中國的這些水系能連通起來。如果紅旗河的水量能補到這個地方以後,我認為會對整個這一帶的生態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如果這個事情真的實現的話,那對我們中國整個的發展方向,可能會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
2018-03-15 10:18:18
jsoujsou
南水北調

(陸水能北調,台水為何不能南調?

反中(國)反昏了頭?反(台)中電北送?

另參【圖博館】: 「水深火熱」新解 大陸環境危機 《世界建築七十奇蹟》)
http://mypaper.pchome.com.tw/jsoujsou/post/1375351090
  相關新聞
南水北調山東 累積30億立方米2018-05-24聯合報
重啟深澳電廠 中南部想按讚…2018-04-24 聯合報 巫秉瑋(嘉義市)
  回應
 自己白痴亂選民進黨,現在想要大家一起死。
 給中南部支持深澳煤電的綠腦殘們一個忠告:憨兒,問題就在廢核四!
 這種說法,只是一種「要死大家一起死」的消極和仇恨心態!
 民進黨的大票倉就在南部,南部人自己要支持這種燃煤廢核的總統,再來抱怨空氣品質差,自怨自艾,還要拖北部下水,為北部蓋煤電廠按讚,甚至如作者所述過半數南部人會支持深澳蓋煤電,正港南台灣人的壞心腸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2018-05-28 09:16:00
圖博館
柬埔寨6500米亞洲第一長壩投產 採用中國技術中國標準

  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2018-12-17在柬埔寨舉行竣工投產慶典。
  洪森首相在致辭中指出,桑河二級水電站給民眾增加了就業機會,保障了柬埔寨在電力方面的獨立性和安全性,對於改善柬埔寨民生、加快國家經濟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柬電力緊張,每年約15%的電力(約12億千瓦時)仍須從鄰國購買,而電力緊張造成的高電價也給柬埔寨吸引外國投資帶來巨大障礙。
  桑河二級水電站共安裝8台中國製造的5萬千瓦燈泡貫流式機組,總裝機容量40萬千瓦,占柬全國總裝機容量的近20%,年發電量可達19.7億千瓦時。據悉,銜接高壓輸電網的大型用戶電費,將從明年起調至每度474瑞爾;金邊銜接中壓輸電網的電費,調至547瑞爾,後年將再降至539瑞爾;外省銜接中壓輸電網電費,降至495瑞爾,新電費由明年起生效。商業和行政用戶電費則由現有的676瑞爾,調至明年的至645瑞爾,後年再進一步調降至640柬幣瑞爾。每月使用超過200度以上的家庭用電,明年降至每度740瑞爾,2020年降至730瑞爾。
  歷時4年耗資近55億人民幣,施工高峰期為當地提供2000餘人的就業崗位,中國水電、柬埔寨皇家集團(Royal Group)和越南EVN International公司分別持有51%、39%和10%的股份。大壩預計每年能帶來近3000萬美元的稅收,使用40年後,所有權將移交給柬埔寨政府。  
  截至2017年底,柬埔寨全國供電量74億度,同比增長11.9%,國內發電65.51億度,自主供電率已達88.5%。其中,中資已投產7個專案共11座水電站、1座火電站,總裝機達到1733兆瓦,占全國總裝機的85%,全年發電量55.75億度,占全國發電量的85%。
  反對人士稱,“大壩將破壞湄公河兩條支流的生物多樣性,多達10萬人可能因此無法捕魚”。
  回應
那些人應該回到樹上去,那樣就不會破壞生物多樣性了~~~
  相關新聞
中國最大抽水蓄能河北豐寧水電站,投資兩百多億總裝機350萬千瓦,2022年竣工超越美國世界第一.
世界第一座大型水電站大壩的爆破拆除12.12爆破拆除,運行80餘年的中國吉林豐滿水電站曾為東北提供一半電力.
2018-12-20 10:30:18
圖博館
中國企業參建海外水電站約320座 占世界水電市場份額超70%

據中國電力新聞網2019-01-22報導,近年來,中國水電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碩果累累,相繼建成了巴基斯坦NJ水電站、緬甸瑞麗江一級水電站、柬埔寨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等等,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最高標準打造出一個個所在國的‘三峽工程’。
中國水電企業業務已經遍及全球14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投資水電超過2000億元,。截至2018年底,我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約3.5億千瓦、年發電量約1.2萬億千瓦時。除了量變,更重要的還有質變。“112項世界之最,934項發明專利,135項工程品質標準,三峽工程在技術上實現了重大突破,推動引領著我國由水利水電大國變成水利水電強國。”回顧2018年,三峽工程在防洪、航運、水資源利用、生態保護等方面綜合效益顯著,全年累計發電首次超過1000億千瓦時,創造了新的發電紀錄。
去年10月份,亞洲第一長壩、柬埔寨最大水電工程———華能桑河二級水電站全部投產發電,年發電量占到全國發電量五分之一,並創造了在柬已建大型水電站最低上網電價,進一步推動了當地工業、農業等產業的發展及人民生活用電的改善。截至目前,瀾滄江水電公司境外水電裝機已達到了100萬千瓦。已經參與到湄公河流域上丁(160萬千瓦)和松博(240萬千瓦)水電站兩個專案中,初步計畫送電越南。同時,已委託完成湄公河老撾-緬甸界河段水電規劃報告,提出規劃相臘、孔康、孟喜三級水電站,目前正在開展前期工作。
近年來,中國水電建設者正在一步步佔領世界水電市場。以中國能建集團為例,他們先後建成了以巴基斯坦NJ水電站、緬甸耶涯水電站、埃塞特克澤水電站為代表的一批大型海外水電工程,備受海外市場認可。
  回應
另外30%裡面就有導致老撾數百人死亡的韓國大項目
我關心的是那剩下的30%啥時候讓中國企業拿到手。
兄弟,還讓不讓人活了,其實,美帝最怕的就是中國的高科技一旦佔領了世界市場優勢,其他國家,尤其是西方國家都得排隊破產。
也給別人留口飯吧。吃獨食招人恨。
英法聯軍、八國聯軍、侵華日軍、“聯合國軍”、“五眼聯盟”,誰曾想著給我們留條活路
目前願意爭這個市場的國家很少,這種工程很苦。不能簡單地高興的。
誰教你不苦就可以賺到錢的?
2019-01-24 09:38:13
圖博館
巴西媒體:水壩潰決兩天前 淡水河谷已知問題 2019-02-07 中央社

巴西聯警在淡水河谷礦業公司與布魯瑪基紐礦場水壩安全認證的兩家公司員工交換的電子郵件中發現,淡水河谷在水壩潰決兩天前,已經發現監測水壩結構的感應器資料有問題。
巴西環球電視台(TV Globo)今天報導,聯邦警察調查指出,巴西礦業巨擘淡水河谷(Vale)與水壩安全認證公司的員工從元月23日下午2時38分開始交換電郵,至隔日下午3時5分結束。布魯瑪基紐(Brumadinho)礦場水壩在25日中午潰決。
雖然如此,在負責水壩穩定性報告的TUV SUD公司任職的工程師難波(Makoto Namba)的證詞中,並沒有關於這些電郵的內容。
根據環球電視台報導,難波說,他只在水壩潰決後才知道感應器提供的資料發生變化。
布魯瑪基紐礦場水壩潰決造成逾百人死亡。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民防廳今天公布最新統計資料指出,迄今已尋獲150具屍體,仍有182人失蹤待援。
2019-02-08 09:09:30
阿楨
NHK示警 高樓都市小心「長週期脈衝」地震 2019-04-25 聯合報

4月17日花蓮發生芮氏規模6.1地震,坐落在北市長安東路的大樓被震到傾斜,許多身在大樓裡工作的民眾也感到劇烈的搖晃,猶如九二一再現。在台灣有33條活斷層,日本有113條可能造成七級強震的活斷層,《公視主題之夜》特別安排於本週五(26日)晚間10時播出NHK紀錄片《撼動摩天樓》深入解析「長週期脈衝」與活斷層的緊密相關。
公視表示,此一紀錄片揭露高樓層大樓一旦受到「長週期脈衝」地震的襲擊,可能造成難以意料的傷亡。日本防震、防災機制獨步全球,甚至致力於全新的防震概念「漂浮城市」研究,值得台灣借鏡參考。
築波大學教授阪井佑貴研究過去20年512次地震資料發現,包括「長週期脈衝」在內的危險長週期移動,曾發生在21個地方,佔總數的4%。如果這種震波襲擊超高層建築物,縱使這些大樓結構有防震特別設計,仍有可能嚴重受損。1999年台灣發生規模7.7的921大地震,也出現「長週期脈衝」。
2016年4月16日,日本熊本發生規模7.3的強震,造成多起大樓建築物倒塌的意外。當時,在西原村首次記錄到被稱為「長週期脈衝」的強烈地震動,這也是長年領先世界的日本地震研究,首次在日本國內觀測到此一特殊地震動。
西原村觀測到的滑衝效應的週期達3秒之長,現有為一般地震設計的基礎隔震器根本無法有效抑制晃動,甚至造成建築物與隔震裝置防護牆相撞的風險。
片中以模型重現「長週期脈衝」的機制,發現發生強度七級的活斷層地震時,地面會形成裂縫,地面的位移很大,這種移動可能會產生綿延幾公里的「長週期脈衝」。高樓層大樓一旦受到「長週期脈衝」地震的襲擊,支撐大樓的鋼筋混凝土柱子很可能會受到損壞,數百人被迫同時疏散,擠在逃生梯裡;如果損壞集中在較低的樓層,甚至有可能無法從出口逃生。
日本兵庫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E防衛」地震測試設施,致力研究以「漂浮城市」概念出發,將整個街區從地面騰空,以防止建築物在地震中受損。
2019-04-25 08:29:49
阿楨
習近平2019-04-26出席第二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 共簽640億美元協議

  2017第一屆高峰論壇279項成果全完成: 3800億人民幣貸款,絲路基金增資1000億,已有125國29國際組織簽署一帶一路,也寫入了聯合國/二十國集團G20/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等成果檔。
  在全球,同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有效對接,在區域,與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非盟2063年議程、歐亞經濟聯盟、歐盟歐亞互聯互通戰略等有效對接;在國家層面,與土耳其中間走廊、蒙古國發展之路、越南兩廊一圈、沙烏地阿拉伯2030願景等有效對接。
  相關新聞
 聯合國秘書長盛讚一帶一路倡議是全球治理典範
 聯合報:北京一帶一路高峰論壇37國元首出席 大咖缺席(回應:在西媒眼中,他們才是高人一等的大咖,其他聯合報都是不重要的小弟。G7早就過時了,沒中國參加的會議,還算全球會議嗎? )
 美智庫CSIS眼紅中國一帶一路:美國得當全球高品質基建領導者,報告抹黑中國帶去腐敗、債務危機 (回應:先把家裡的破基建整好了再吹/噴)
 環球時報社評:常識和現實都在嘲笑“一帶一路”唱衰者
 環時社評:一帶一路,內在動力遠大於外部阻力
 3年多經八次擴容亞投行成員2019-04-22從57增至97個:共批准39個專案總投資79.4億美元,共撬動了近400億的總投資。絲路基金成立資金400億美元,2017年5月一帶一路峰會上增資1000億元人民幣。至2018年12月,已決策投資28個項目超過110億,約70%投向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典型項目包括巴基斯坦卡洛特水電站項目、阿聯酋哈斯彥清潔燃煤電站項目,以及與歐洲投資基金(EIF)等比例出資設立的中歐共同投資基金,第一期規模5億歐元,主要通過子基金投資於對中歐合作具有促進作用、商業前景較好的中小企業。
 美卿:華投資拉美非好心 京斥肆意誹謗煽風點火
 中拉開發銀行成立大會2019/04/22在京召開,由中國國家開發銀行牽頭拉美7家銀行,國開行已向拉美18國、200多項目提供超過1000億美元的貸款,牽頭設立225億的中拉、中國─加勒比基礎設施貸款,參與設立首期100億美元中拉產能合作投資基金。
 中國十年對拉美投資達2500億美元- BBC
 東盟正成為一帶一路投資重點:2016年,中國對東盟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715.5億美元,比2015年增長1.77倍,占一帶一路55.2%。2017年883.6億同比增長23.5%
2019-04-29 08:33:04
阿楨
中國連續9年成為東協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5148.2億美元是2003年的6.6倍,至2018年5月中企累計工程合約3639.6億,完成2399.2億。
 習近平2018-09-03出席中非合作論壇:再援非600億美元,未來三年將實施投資非洲基建、擴大進口非洲商品等八大行動。
 2015年中非十大合作計劃2018落實,中國連續九年成為非洲第一大貿易夥伴。2017年1700億美元,同比增長14%,年均直接投資30億。
 美稱中國金錢外交會導致太平洋島國落入債務陷阱2018-08-30外交部回應:同樣是資金,西方是餡餅,中方就成了陷阱?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 近10年來中國從0增至超過13億美元,澳大利亞66億是最大投資國.
 繼義大利、盧森堡後,瑞士04.26加入一帶一路。
 德國:歐洲願以集體形式加入一帶一路
 習訪歐:美聯歐制中夢碎
 中義簽一帶路一協議 200億歐元大單
 義高官:G7還有兩國準備加入一帶一路
 波音再遭重擊:習3.25與法簽400億歐元協議,購買300架約300億歐元空巴飛機。
 中歐德法3.26峰會: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共同應對氣候變遷,推動以世貿組織為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
 中國駐歐盟團長04-07簽署一帶一路協議歐洲國家達22個
2019-04-29 08:39:38
阿楨
三峽集團專家闢謠“大壩變形”:谷歌衛星圖因演算法會有偏差

2019-07-01,一條三峽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壩”的消息,在一些微信群裡被廣泛傳播。發帖人將兩張疑似谷歌衛星圖的三峽大壩圖片拼接在一起,其中左圖中看不出大壩有異常,右圖中壩體有明顯扭曲,對比效果明顯。
7月2日晚,三峽集團流域樞紐管理局樞紐運行部主任專業師曹毅告訴澎湃新聞,用戶看到的谷歌衛星圖,並非衛星直接拍攝,而是經過一系列演算法處理形成,由於穀歌地圖和我國地圖的某些演算法不同,因此顯示某些場景出現偏差。他說,穀歌地圖顯示的三峽片區的地形,經常會出現不準確的地方,因為“座標被處理過的”。
曹毅說,他和一些同事昨天也注意到了這條傳言,“當娛樂新聞看了”,未予理會,他表示自己每天都在三峽大壩工作,如果真的出現肉眼可見的變形,肯定會被發現。
  回應
以前空口造謠三峽五億,現在不好使了,改為p圖,弄一些似是而非的證據,造謠事故了,估計都是同一批人
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19_07_03_508043.shtml
2019-07-04 09:00:08
阿楨
李鵬生前「三件事」惹議:六四、三峽大壩、他的子女2019-07-23 聯合報

中共前總理李鵬於7月22日23時11分因病去世,享年91歲。他曾擔任11年國務院總理和5年全國人大委員長職務,新華社稱李鵬為「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久經考驗的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黨和國家的卓越領導人」。
  回應
鎮壓當年六四.是極為正確的決斷!看看今天的王丹.看看今天的大陸騰飛,難怪李鵬享高壽九十一,老天賜福賜壽給他,因為他做了為國為民的正確決定
説李鵬「六四屠夫」是錯誤的。李鵬當時是總理,並無權動用軍隊。
汶川地震時,總理温家寳想動用軍隊救災,軍隊認為沒有軍委會主席簽字,不聽他的。
「六四屠夫」是趙紫陽。趙紫陽不斷發出錯誤訊號,鼔勵造反派加碼,讓「六四」不能和平收場。
哇,回頭看當年建三峽大壩、堅持六四鎮暴,都是完全正確的決定。
李鵬真是個有遠見的人才,中國能有今日幸福繁榮必需感謝這些人。

李鵬過世 陳芳明:李鵬是六四劊子手 六四後陳映真向他致敬2019-07-23 聯合報
  回應
陳是在公報私仇,自以為正義不代表真理在你手中。陳映真在戒嚴時代,因主張統一而被捕下監,為理想受苦。陳沒有吃過一天苦,待在美國主張台獨,等民進黨得勢後,回台大吼大叫!有何資格批評陳映真?真是不要臉!
2019-07-24 08:34:31
媚藥
2020-01-13 19:26:54
阿楨
虎門大橋最新情況:晃動並非全橋而是懸索橋段,午間仍有晃動

2020-05-05下午,虎門大橋發生異常振動,專家組初步判斷,虎門大橋懸索橋本次振動主要原因是,由於沿橋跨邊護欄連續設置水馬,改變了鋼箱梁的氣動外形,在特定風環境條件下,產生的橋樑渦振現象。專家根據現有掌握的資料和觀測到的現象分析,虎門大橋懸索橋結構安全可靠,此次振動也不會影響虎門大橋懸索橋後續使用的結構安全和耐久性。
  相關新聞
廣東虎門大橋水域2020-05-07恢復通航
  回應
 塑膠的隔離墩是空心的,很輕便,說這個東西引起了大橋的非正常震動,覺得有點超出想像。
 你知道水馬的水字是什麼意思嗎
 出問題是早晚的事,但目前這些專家嘴還是很硬的。去查查課本1940年美國塔科馬海峽大橋是如何受風力引起自身共震而坍塌的。
 美國1940年塔科馬吊橋坍塌後,顫振就被作為大跨度橋樑設計中第一重要的因素來考慮,現在的科技手段能夠保證橋樑在壽命期不發生顫振。所以經過專門抗風試驗的大跨度橋樑,只要試驗、設計和施工中沒有什麼失誤,抗風安全性都是有充分保證的。塔科馬吊橋坍塌後,世界上再沒有一座橋樑因為顫振發生問題。虎門大橋當時渦激振動和顫振的試驗肯定都做過,這次發生的渦激振動是非正常因素導致的偶發振動。
2020-05-08 09:49:54
阿楨
密歇根州兩大壩決堤,上萬人在洪水中撤離

美聯社2020-05-19報導,17日開始,密西根州中部就開始下大雨,水位上漲後,位於米德蘭縣的伊登維爾大壩,以及下游的桑福德大壩發生潰壩事故。隨後,聯邦氣象局發佈了位於兩座大壩下游的提塔巴瓦西河沿岸的洪水預警。早在2018年,州政府就判定其中一座大壩品質不佳,而運營公司也被吊銷了執照。目前,這兩座大壩都在出售之中。2018年,密歇根州有19座狀況不佳的高危大壩。
  回應
自由的洪水
民主的大壩
美國的豆腐渣水壩
你看,人家的壩用了100年,修都沒修過,現在才出現問題,美帝良心!哈哈哈哈,公知大V噴子在哪兒!
2020-05-21 08:36:01
阿楨
"釣魚台.港國安法"擺第一 習近平卻不甩大壩潰堤危機!? 2020-06-23 三立iNEWS
  回應
日本都来抢台湾的领土了,你们还嘲讽大陆的水坝。真是奇葩
在三立嘴里三峡大坝溃了N年了……年年溃啊!对,我们就是太较真,领土,寸土不让..不像你们,钓鱼岛对你们日爹双手奉上
三峽大壩每年都會潰堤,每次淹死6億人口,10年累計淹死60億人口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p1GYJOsGE0

三峽大壩變形?證實是假消息 2020/06/24 旺報

近期有傳聞稱大陸三峽大壩變形,甚至將引發大洪水。對此,大陸國務院國資委撰文引述專家分析駁斥謠言,稱類似說法純屬惡意炒作,且去年就曾澄清過相同謠言中國航天公司也公布三峽大壩的衛星空拍圖,證實三峽大壩並無外界傳聞的有變形危機。

事實上,在去年7月,同樣有一篇「大壩發生變形並可能潰堤」的文章在微信群中被廣泛轉發,並以一張大壩「扭曲變形」的谷歌衛星照,宣稱即將崩潰。
去年消息傳出後,包括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三峽集團專家以及水利部人員都對這一說法進行闢謠,甚至不少三峽大壩景區的遊客,赴現場旅遊參觀時也表示並無看見變形狀況。
針對谷歌這張「大壩變形衛星照」,去年7月一名航天遙感專家也出面澄清稱,谷歌地圖衛星照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因在於谷歌所使用的美國航天技術公司的遙感衛星影像出現技術問題。
2020-06-24 07:52:20
阿楨
歙縣的洪澇,到底和上下游洩洪有沒有關係?

2020-07-07,受持續暴雨影響和上游洪峰影響,安徽省黃山市歙縣境內多條河流水位上漲,河水倒灌進城區,已致城區多地積水嚴重。7月9日上午10點多,歙縣天空已經放晴。
  對於歙縣被淹的原因,一時間眾說紛紜。有不少人表示,是上下游洩洪存在時間差,導致歙縣被淹。
  首先,根據黃山市人民政府7月3日消息,由於連日來黃山市普降暴雨、大暴雨,黃山市水利局已經發佈工作安排,其中要求提出“要求根據降雨及來水情況,採取提前預泄等措施,騰出防洪庫容。水庫洩洪或加大下泄流量時務必要提前通知下游地區、左右岸相關單位,做好預警和相關安全防範工作。”豐樂水庫 7月2日20時開啟洩洪洞下泄流量100m³/s,22時增加洩洪流量至200 m³/s。 另外,浙江省7月6日召開汛情通報會,宣佈7日10時對新安江水庫開啟3孔洩洪閘洩洪。
  再來看一下豐樂水庫、新安江水庫與歙縣的地理關係。
豐樂水庫位於歙縣上游西北方向豐樂河上,在豐樂水庫洩洪後,洪水會先經過徽州區在進入歙縣,如果歙縣被淹是因為上游豐樂水庫洩洪,那首先受到豐樂水庫洩洪影響的應該是徽州區,而不是歙縣。從地圖中可以看出,歙縣是一個水網密集的地區。豐樂河、富資水、布射水、楊之水(練河)4條河在歙縣匯合為練江,練江在浦口位置進入新安江。因此,歙縣的洪澇是整體的,並不在於豐樂河這一支支流。
  那麼歙縣洪澇,跟下游的新安江水電站洩洪有沒有關係呢?
新安江水庫庫尾位置再往西北上游方向,就是新安江了。即使新安江水庫水位上漲,新安江水庫的水也不會倒灌進入新安江。因此,歙縣被淹和新安江水庫、新安江水電站洩洪沒有關係。
  因此,這次歙縣縣城內的洪澇,主要原因還是集中強降水,形成了比較大的洪峰。另外,歙縣這個地方本身就水網密集,有4條支流在歙縣境內彙集,安徽黃山等上游地區形成的降雨大多會經過歙縣,所以才出現了這次洪澇。
  回應
這麼大的事情,有責任的肯定跑不了
什麼大事?下游放水,上游挨淹.重慶被淹怪三峽水庫洩洪?現在腦殘越來越多了....
黃山水庫7月2號提前預泄,抬高了新安江上游水系水位,降低了蓄水能力;新安江水庫難道不應該在之前預泄騰庫以降低新安江上游水位,以便洩洪排水嗎?
看完文章再噴!黃山水庫洩洪首當其衝是徽州,徽州都沒淹,怎麼能先淹了歙縣?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3939
2020-07-10 07:20:45
阿楨
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副教授程勇剛:世界首座紅石岩堰塞壩變水電站 2020-07-10 觀察者網

近日,雲南昭通魯甸紅石岩堰塞壩綜合水利工程首台機組正式投產發電,6年前,2014年8月3日,雲南魯甸6.5級地震,導致魯甸、巧家兩縣交界處發生山體垮塌,崩塌滑落的泥沙石塊阻塞了牛欄江幹流河道,形成庫容2.6億立方米的堰塞湖,威脅著下游沿江10個鄉鎮3萬余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中國工程人員迅速行動,僅用9天化解險情。
  紅石岩堰塞壩所在的位置原來有一座紅石岩水電站,是金沙江右岸一級支流牛欄江中上游水電開發規劃的第六級電站。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最大壩高32.77m,壩頂長131.23m。
  2014年地震產生的堰塞體,正好位於紅石岩水電站的大壩和發電廠房之間,堰塞體將河道完全堵塞,不過,後面在進行堰塞湖除險工作的時候,原電站的引水隧洞被用作臨時洩洪建築物,發揮了重要作用。
  新電站與老電站均為引水式電站。但原電站裝機規模為8萬kw,水庫總庫容僅69.3萬立方米。新電站為大型工程,總庫容1.85億m3;防洪標準提高至2000年一遇;供水8.08萬人;灌溉6.62萬畝;裝機容量20.1萬kW,年發電量7.96億度。
  “世界首座”指的是發生滑坡堵塞江河形成堰塞湖後,短時間內完成一體化“搶險—處置—利用”工程,形成新電站,紅石岩當之無愧是世界首座。然而,紅石岩堰塞壩綜合水利樞紐工程,不是世界首座堰塞體整治為水電站的案例。之前堰塞湖形成後,基本都是自然潰壩或者搶險處置之後就完了。但有些堰塞壩經過相當長時間,如數百年之後已經相當穩固,對這樣的堰塞壩,世界上有再利用堰塞體建成電站的,如塔吉克斯坦薩雷茲堰塞湖等。
  為了搞清楚紅石岩堰塞體的結構,建設單位在堰塞體頂部打了3個大直徑的勘探豎井(1.5m直徑),最深達97m見基岩。紅石岩堰塞壩高103m,工程中採用“主河床段深137m的混凝土防滲牆+左岸古滑坡體125m深的可控帷幕灌漿組合”的防滲結構體系,形成擋水堰塞壩。
  堰塞壩與現行水利水電工程相比,本身沒有洩洪設施,壩體也是不允許過流的。但紅石岩堰塞壩整治為水利水電工程,則通過樞紐設計,在右岸山體中佈設了溢洪洞和洩洪洞。
2020-07-11 08:02:48
阿楨
給宇航員的好消息:月亮上的水比想像中多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本周發表于《自然—天文學》的兩項研究給出了證據:月球極地真的存在陰暗的大坑,面積近4萬平方公里。
  2008年,人類在月球探索到水的痕跡。大多數水會蒸發,但還有些水會通過稀疏的大氣層直達月球上的那些陰暗角落。
  此前,洪尼伯等人使用NASA紅外天文學的平流層望遠鏡,發現,月球表面的窄帶上,每公斤月球土壤可能含有100-400毫克水。這不僅能讓NASA決定將宇航員送往何處,還可以減輕有效載荷,攜帶更多科學設備到太空中。

中國已有耕地紅線政策保證糧食安全,為什要建紅旗河?2020/10/28

新疆氣候很適合種植高質作物,白天熱光很足,夜晚氣溫低,糖分很足。而新疆乾旱少雨,是靠高山冰雪融化水。
橫斷山脈在豐水期是大量降水的,東南亞也是雨水期,通常都形成洪災,中國利用通過紅旗河運水是合適的,對東南亞也是有利的。
紅旗河運水不只是新疆的,甘肅,青海,等地也可以抽調部分水用於滴灌種植,實質上有利於西北部發展,只是因為成本這方面需要考慮。
  回應
 勞民傷財的想法,硬要搞就是國運的轉折。
 當初南水北調時也是這麼說的,結果現在呢。
 有紅旗河的施工量,你從渤海搞海水淡化往上抽不好麼....
 紅旗河是永久型工程,建好後也不消耗能源,哪一樣不比海水淡化強?紅旗河工程量是巨大,但和鄭國渠/都江堰一樣,建好後沃土萬里,況且開工後,會帶來多少的就業機會、材料設備需求?

水熱聯供:「零能耗」海水淡化新方向 2020/10/28 中國科學報

清華大學建築節能研究中心提出「水熱聯供」利用北方東部沿海地區火電與核電餘熱為動力,將海水製取為100℃~120℃的熱淡水。通過單管長途輸送,不僅能用於建築供暖,還能在終端分離出常溫淡水,滿足城市淡水的需求,實現了零能耗海水淡化。從連雲港到大連沿海地區的1億千瓦火電和核電,可滿足這一地區40億平方米建築冬季供熱需求,占我國北方供熱建築總量的四分之一;在供暖期產生的35億噸淡水,還能滿足20%的淡水供應需求。
2020-10-31 10:22:12
阿楨
NASA去年那張說中國讓地球變得更綠的照片 又有後續了

2020年10月29日,一篇發表在《自然》雜誌的學術文章《從大氣溫室氣體濃度估算出中國陸地碳匯量巨大》引發媒體關注。
  2010-2016年,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年均吸收約11.1億噸碳,吸收了同時期人為碳排放的45%。

  簡言之,至少近六年來,中國人為排放二氧化碳總量的近一半,都被我們所種植、培育的森林吸收掉了。據文章指出,其中發揮主要作用的是中國重要林區,尤其是西南地區和東北地區的新種植森林。
  作為一直以來被公認 “全球碳排放量最大國家”,一旦所排放二氧化碳的近一半能夠被日益茂盛的森林所直接吸收,那麼這麼多年來圍繞碳排放等氣候議題而形成的話語場無疑將發生深遠變化
,對國際社會長期以來借中國碳排放量說事兒的一次有力回擊。
  而有了這些資料的支撐,無論是在曾被發達國家佔據主場的氣候談判中,還是對未來中國承諾的踐行中,中國的底氣和信心都會更足——今年9月的聯合國大會上,中國領導人作出鄭重承諾: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採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
  回應
全世界只有中國做到了讓沙漠面積逐年減少,為此我感到自豪!
法國人說:中國推廣的環境綠化不符合科學,對環境保護有害。公知們也可勁的吹捧轉發,看到這篇文章,公知們又要忙了。
2020-10-31 10:24:38
阿楨
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澆築到頂

世界在建最大水電站(裝機總容量1600萬千瓦,單機容量100萬千瓦世界第一)白鶴灘水電站大壩首批壩段2020-11-26澆築到頂,為2021年7月首批機組投產發電奠定了堅實基礎。最大壩高289米,壩頂弧長709米;壩身佈置有6個導流底孔、7個泄洪深孔和6個泄洪表孔,大壩主體混凝土澆築總方量達800萬立方米,共分為31個壩段。2017年4月大壩開始澆築以來,沒有產生過一條溫度裂縫。

抗百年大旱 全台擬建3新水庫 2020/11/29 中國時報

明年嘉南一期稻作休耕,台灣缺水危機不斷升高,讓水庫興建必要性再次浮上檯面。經濟部已進行或規畫,預計在北中南各興建一座新水庫,分別是新北雙溪、苗栗天花湖與台南南化二(第二水庫)。另在短期內,將先進行全台7座水庫「壩體加高」計畫,兩者完成後,將可抵抗百年大旱。
  回應
 說不缺水不缺電的菜渣症腐,現在一直要蓋火力發電還要蓋水庫,倡導非核家園廢掉核電卻偷偷啟用.高雄很缺水,美濃水庫才是最佳選擇,為什麼不建?
 DPP當年領頭反對美濃水庫,環團都不反對3新水庫了?
 環團是的側翼組織,DPP都完全執政了還能指望他們放個屁嗎?
 喔,DPP建水庫,是為百年大計。共產黨建水庫,是禍國殃民。
 白癡的官員,現有水庫不解決清淤,不做水土保持,光一直挖做新水庫,破壞環境又耗費民脂民膏。817誰選這政府真是愚蠢到了極點.
2020-11-30 09:46:12
阿楨
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併網輸電

2020-11-27,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全球首堆——中核集團福清核電5號機組首次併網成功,向電網輸出第一度電。這對中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跨越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進一步增強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對華龍一號的信心。華龍一號是中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三代壓水堆核電創新成果,其創新性採用“能動和非能動”相結合的安全系統、雙層安全殼等技術,可滿足國際最高安全標準要求。華龍一號所有核心零部件均已實現國產,國產化率達85%以上。每年預計發電近100億度,相當於減少標準煤消耗312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16萬噸。出口一台機組,相當於出口30萬輛小汽車價值,可創造約15萬就業崗位,全壽期可以創造約1000億元人民幣產值。

嫦娥5號2020-11-24成功發射:開啟大國未來新能源爭奪戰

月球上蘊藏豐富的氦三,用氦三的反應爐沒有中子不會產生輻射,也就不會危害環境。月球蘊藏至少一百萬公噸的氦三,足以供至少一萬年發電所需。美國國安事務教授福瑞希指出,就算真的有辦法把氦三運回地球,打造出能使用氦三的熱核反應爐,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月球挖礦是政客為太空計畫爭取經費而自圓其說的藉口,這招美國以前就用過,現在被中國拿來用。英國RAL太空實驗室主任說,中國具備相關技術,也有財力延攬相關人力物力,更有戰略動機這麼做。歐洲太空總署ESA專家︰月球採礦成本太高,就商業角度而言不切實際。
  相關新聞
中國探月採氦三礦?專家嗤之以鼻
川普政府計劃聯合他國制定規範月球採礦的太空法律框架,俄指美違反了冷戰時期簽訂的外太空條約,俄宣布與中合建月球基地跟美NASA打對台
2020-11-30 09:49:19
阿楨
120年不倒:港珠澳大橋如何“強筋健骨” 2020-12-01 中國科學報

  港珠澳大橋全長近50公里,除去隧道部分的海中橋樑長度約為23公里,由近1500根鋼管複合樁支撐,體量龐大。
  鋼管樁作為深埋在水面下數十米的橋樑根基,在120年的全壽命週期中無法更換且維護困難,因此必須確保其可靠性,做到萬無一失。
  港珠澳大橋的基礎防護工程主要是對鋼管複合樁的防腐施工。
  鋼管樁位於海泥環境中,防腐塗層的破壞方式主要來源於打樁過程中的機械損傷、泥沙碎石磨劃傷和泥下腐蝕因素的長期侵蝕、性能衰退等。
  “我們完成了大橋基礎鋼管複合樁防護塗層工藝設計、陰極保護系統設計、原位腐蝕監測系統設計等,研製出應用於大橋混凝土結構的新一代高性能環氧塗層鋼筋,並參與大橋基礎的防腐塗裝施工,保障了港珠澳大橋基礎120年耐久性設計要求。” 金屬所的李京說。
  目前,大多服役塗層耐久性都很差,一般在5年至15年,主要採用溶劑型塗料。
  科研人員通過調整塗層配方和改善塗裝工藝,降低了塗層的吸水率和溶出率,有效提高了塗層的抗滲透能力,增強了塗層與金屬的黏接強度。
  以主要應用於鋼管樁外壁的SEBF塗層為例,其與基體的黏接強度超過國內外同類產品,充分保證了打樁過程中塗層的完好性。
  不過,120年耐久性設計要求僅僅依靠塗層防腐還遠遠不夠,必須加上陰極保護技術這個“雙保險”。
  “以往我國跨海大橋的陰極保護重點是浸在海水中的鋼管樁,而港珠澳大橋的多數鋼管複合樁均位於混凝土承台下的海泥中,如何實施陰極保護沒有先例可循。”團隊成員魏英華說。
  金屬所科研人員針對該腐蝕環境和地構特點,重點研究了鋼管複合樁在灌入不同地質層後陰極保護面臨的難題,選取極端邊界參數推算保護效果,有效解決了複雜環境中陰極保護設計問題。
  金屬所材料耐久性防護工作不僅使港珠澳大橋壽命達120年成為可能,更推動了我國海洋工程防護水準的發展,為我國重大海洋工程耐久性設計提供了寶貴經驗。
2020-12-02 10:12:25
阿楨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超三百九十四億立方米

  2020-12-12,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通水6周年,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348億立方米,6900萬人受益;東線向山東調水46億,人口5800萬。目前,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前期工作正穩步推進。
  東中線累計實施生態補水超52億立方米,推動了沿線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部分地區止跌回升;沿線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2020年9月末,北京市平原區地下水埋深平均22.49米,與2015年同比回升3.68米。東線工程增加了沿線河湖水網的水體流動。
  回應
東線調水成本比海水淡化貴好幾倍,中線時間一長必然影響秦嶺生態.
事實證明是值得的: 東線末端每噸兩塊多錢,海水淡化5塊,中線緩解漢江汛期對長江地區的威脅。
  相關新聞
水利部:南水北調西綫工程啟動新一輪綜合查勘 2020-04-20

南水北調西線工程_百度百科

南水北調西線位于中國青藏高原東南部的川、青、甘、甯、蒙、陝、晉等長江上游支流雅礱江、大渡河,壩址處海拔高程2900-4000米。採用引水隧洞穿過長江與黃河的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調水入黃河,長距離隧洞輸水採用自流方案。三條河調水170億立方米,能緩解黃河上中游地區2050年左右的缺水。工程分三期實施,工程規劃於2001年通過審查。
2018-08-20 黃河水利委員會西線規劃方案比選論證中標公告(預算4892萬)
2019-11-18 李克強主持南水北調後續工程會議表示,開展西線規劃方案比選論證等前期工作。
2020-04-16 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南水北調西線工程綜合查勘出征儀式。

“禹龍”號潛水器亮相,可搭載工程師近距離“問診”大壩 2020-12-13 科技日報

我國現有水庫9.8萬多座,大型水庫近800座,壩高100米以上超過200座,高壩大庫安全運行極為重要。
  回應
咱們連萬米深潛都有了,禹龍號算不上什麼吧
不算重大科技成就,但也是一個很有實用價值的科研成果,也是值得祝賀的。
2020-12-15 07:10:03
阿楨
法媒:瘋狂的工業,中國的這座大壩用3D列印建設

法國《新工廠》週刊網站2022-05-30,在青藏高原上建設的一座180米高的水電站大壩將在2024年成為地球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將取代位於阿聯酋迪拜的一棟辦公樓,成為史上最大的3D列印建築。

中國最高水壩列表-維基百科

中國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興建了超過2.2萬個高度超過15米的水壩,占到世界總數的約一半。最高的水壩是坐落在四川省境內的錦屏一級水電站大壩,屬拱壩,高305米,也是世界第一高水壩。最高的土石壩是雲南省境內的糯扎渡大壩,高261米。最高的重力壩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的龍灘水電站大壩,高216.2米。湖北省境內還擁有世界上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壩,高233米的水布埡水電站大壩[4][5]。目前,四川省境內正在建設的雙江口大壩預計高達將達到312米,建成後將成為新的世界第一高壩。
 世界十大已建高壩-維基百科
名稱 高度 類型 建成時間 國家 河流
錦屏一級大壩 305公尺(1,001英尺) 混凝土拱壩 2013 中國 雅礱江
努列克壩 304公尺 土石壩 1980 塔吉克 瓦赫什河
小灣大壩 294.5公尺 混凝土拱壩 2010 中國 瀾滄江
溪洛渡大壩 285.5公尺 混凝土拱壩 2013 中國 金沙江
大迪克桑斯壩 285公尺 混凝土重力壩 1964 瑞士 迪克桑斯河
英古里壩 271.5公尺 混凝土拱壩 1987 喬治亞 英古里河
瓦伊昂大壩 261.6公尺 混凝土拱壩 1959 義大利 瓦伊昂河
糯扎渡大壩 261.5公尺 心牆堆石壩 2012 中國 瀾滄江
奇科森壩 261公尺 土石壩 1980 墨西哥 格里哈爾瓦河
特里壩 260公尺 土石壩 2006 印度 帕吉勒提河
 世界十大在建及規劃中高壩
羅貢壩 335公尺 土石壩 塔吉克 瓦赫什河
巴赫蒂亞里壩 315公尺 混凝土拱壩 伊朗 巴赫蒂亞里河
雙江口大壩 314公尺 心牆堆石壩 中國 大渡河
松塔大壩 313公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怒江
兩河口大壩 295公尺 心牆堆石壩 中國 雅礱江
布拉西河汊煤漿蓄水壩 290.7公尺 壓實煤矸石壩 美國 煤河
白鶴灘大壩 284公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金沙江
龍盤大壩 276公尺(906英尺) 混凝土雙曲拱壩 中國 金沙江
坎巴拉塔一號壩 275公尺 土石壩 吉爾吉斯 納倫河
迪阿莫-巴沙水壩 272公尺 碾壓混凝土重力壩 巴基斯坦 印度河
2022-06-03 08:03:49
阿楨
長沙中國電信大樓起火:明火已被撲滅,目前未發現人員傷亡

2022-09-16,中國電信湖南公司荷花園電信大樓外牆起火,目前明火已撲滅,未影響通信安全。為確保安全,我公司已主動斷電,起火具體原因正在調查,目前沒有發現人員傷亡。後續情況將第一時間公佈。
電信大樓2000年建成,位於長沙市東二環,曾以218米的高度成為長沙首座突破200米的樓宇。
  相關新聞
長沙中國電信大樓整棟起火 自由時報/大紀元
  回應
共魔套路一般就是第一時間封鎖資訊和現場,然後聲稱無人死亡或謊報瞞報還不許發聲追究,闢謠恐嚇,造謠威脅,百年虐殺隱瞞打壓真相謊言造假,從未改變。
支那不意外!
上班時間,這種大火會無人傷亡?誰信?鬼才信
有序撤離,人沒事就好,樓這玩意中國有的是。
按理說,合格的保溫層是阻燃的。
高層建築按規定要求是A級保溫材料,屬於不燃材料,就我的工作經驗,全國就沒有達到標準的
這個是2000年的建築,那時的外牆保溫材料大多是些泡沫珠子
2022-09-17 08:19:17
阿楨
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建成! 大陸白鶴灘水電站全機組投產 2022/12/20 中時

大陸金沙江白鶴灘水電站最後一台機組20日完成72小時試運行,正式投產發電。至此,該水電站16台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全部投產發電,象徵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在長江之上全面建成。陸媒指出,該水電站在建規模世界第一、裝機規模全球第二大。
白鶴灘電站位於四川省涼山州甯南縣和雲南省昭通市巧家縣境內,是三峽集團在金沙江下游投資建設的4座梯級電站中的第2個梯級。水庫正常蓄水位825公尺,控制流域面積43.03萬平方公里,占金沙江以上流域面積的91%。電站主體工程於2017年7月全面開工建設,2021年6月28日首批機組投產發電。截至12月20日,白鶴灘水電站累計發電量超過530億千瓦時,主要輸送江蘇、浙江等區域,助力長三角地區一體化高品質發展。
白鶴灘水電站工程規模巨大,地質條件複雜,綜合技術難度位居世界第一。中國三峽集團攜手國內水電建設和裝備製造企業,創造了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單機容量、300公尺級高拱壩抗震設防指標、地下洞室群規模等6項世界第一,推動大陸水電全產業鏈、價值鏈和供應鏈水準顯著提升,為實現中國式現代化提供科技支持。
報導指出,三峽集團在長江幹流建設運營的6座巨型梯級水電站(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共安裝110台水電機組,總裝機容量達7169.5萬千瓦,形成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這條走廊跨越1800公里,形成總庫容919億立方公尺的梯級水庫群和戰略性淡水資源庫,其中防洪庫容376億立方公尺,占2022年長江流域納入聯合調度範圍水庫總防洪庫容的53%以上。
隨著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全面建成,6座巨型電站聯合調度、協同運行,年均發電量達3000億千瓦時,可有效緩解華中、華東地區及川、滇、粵等省份的用電緊張局面,為「西電東送」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發揮重要支撐作用。每年可節約標煤約904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約2億4840萬噸,對改善大陸能源結構,助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2022-12-21 09:52: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