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12 06:50:57| 人氣21,772| 回應96 | 上一篇 | 下一篇

提升網路訊息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你不是批評網上的訊息除了垃圾還是垃圾,這回怎又想提升網上知識訊息了?(搜尋心得:匪站的知識量【政治等敏感議題除外】優於台、連百度也優於維基。)
  你斷章取義,我是說要從網上捉到有原創性訊息的機會只能以億兆分之一計。所以想靠網路得到知識、獨立思考、和增長智慧,那得比使用伝統工具有更優的先天資質和後天努力。
  你這不是強人所難、緣木求魚,喜歡上網就因為不受伝統工具束縛,你怎反過來要求。
  是這樣的喲!那我錯怪了這種有上進心的網友。這麼說來要怪那些有水準的圖書期刊太自私又懶惰。圖書牽涉到版權與文化侵略的問題(比如搜尋界恐龍怪獸Google打算與美國五大圖書館合作、花二億美元十年時間數位化四十五億網頁,但遭美國出版界及歐洲反對)暫且不論。但期刊論文總可以吧,國家圖書館搞了多年,成果有限,而且使用非常不便,不但不能預灠全文連提要也沒、要下載又還得申請會員付費。
  期刊論文本身呢?大多也沒上網,少數上了網又只有提要(比如中研究),不然就餵點當期或幾期的幾篇論文要人去買訂該雜誌,這些號稱學術的機構怎比商業雜誌吝嗇,都已過期了還不願提供出來給公眾使用,旣然如此,怎有資格批評網上知識貧乏。
  還是佛教學界做的比較好,不但大藏經已數位化,各學報期刊論文亦然。
  可惜我在《諦觀》《正觀》的幾篇論文仍只見目錄,還不能下載全文。
  那些都是你們象牙塔裡的短視,要在咱部落格裡啥都自由流通。
  你說Web log(網上日誌)的縮寫Blog哦!是當紅,但會比BBS、交友、聊天、家族……等好到那去?
  你對「博客」的要求未免太高了,不要說文字很難每天有新東西,還影音多媒呢,果真那麼厲害,就投身文化伝播工作去了,還天天在格子裡廢話連篇,空等客人來回應。
  你們這些大人到底怎麼了,為何都要將東西弄得那麼嚴肅,好玩就夠了,不過記下自己的心得感想、成長痕跡罷了,網友交換心得,有必要如作文論文般八股嗎?
  難怪有水準的東西不易在網上生存,惡幣逐良幣嘛,沒有主編的篩檢,是自由發表了,但結果卻不是百花盛開,而是野草叢生,達不到公共論壇的目的,百家爭鳴卻眾声寂靜。
  這些老頭不懂啥是花樣年華,別理他們。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281755945/20051012065057
 
(另參本館:啥是部落族 誰是宅族 越寫,越聰明? 越讀,越聰明? 搜尋成癮  電玩與暴力  電腦病毒成人了 虛擬性愛 自拍無罪 上傳有理  色情入侵網站 )
 
 網路文學遭批 學者:不乏精緻作品  2011-01-24 台灣醒報(楨:cf純文學等,網文之精緻比有幾趴?谷哥搜尋及回應數量來算,0.001不到吧!)
 
  向來直言的李家同,日前批評部份網路文學太簡單或邏輯不通。東華中文系副教授須文蔚今天受訪時表示,網路文學不乏精緻作品,不必一竿子打翻一條船;而各大學也陸續開設研究網路文學課程,增設網路文學獎,顯見網路文學受到重視。圓神出版社企劃部經理吳幸芳表示,旗下擁有多位暢銷網路作家,但網路文學佔出版品比率不高。
  須文蔚表示,網路因為任何人都可以書寫,內容沒有經過篩選,素質參差不一;然而,其中也有精緻作品,例如台灣文學館散文網e網打盡、中時部落格、聯合報udn部落格等。
  事實上,知名作家也常擁有部落格,在網路發表作品;如中時部落格有成英姝、張大春、胡晴舫、郝譽翔、柯裕棻、蔡詩萍等,聯合udn部落格有宇文正、陳玉慧、顏艾琳等,而台灣文學館散文網有余光中、鍾怡雯與廖鴻基等,不難找到名家之作。
  須文蔚也指出,各大學陸續開設研究網路文學、數位文學課程;此外,網路部落格文學獎的舉辦,加上網路作家九把刀、痞子蔡冒出頭,顯見網路文學仍有一定份量,應該受到重視。
  圓神出版社企劃部經理吳幸芳表示,旗下擁有多位網路作家如女王、貴婦奈奈等人,作品暢銷熱賣,但網路文學佔出版品比率不高。她指出,若以平均每月出版15本書,網路文學每年約出版5本書來算,比例甚低。
  據了解,女王作品《我是女王—那些好女孩不懂的事》熱賣10萬本,個人部落格點閱率高達約7700萬人次;而貴婦奈奈是第一屆百萬部落客得主,目前網誌人氣累積近4000萬人次。
 
Web 2.0狂熱 鯨吞蠶食文化【聯合報07/07/31李維國】
 
  Web 2.0打造網際網路新操作模式,強調使用者可以自產自製內容,四面八方的資訊、觀點和意見自由上傳下載,而且完全免費。眾聲喧嘩的榮景中,矽谷企業家安德 魯‧基恩(Andrew Keen)冷眼看待,新書《門外漢的偽宗教》(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揭露網際網路正鯨吞蠶食文化生機的殘酷現實。
  基恩1996年創建Audiocafe.com,是電子音樂網站先驅,錢沒賺到就關門大吉。許多投資者因此視網路如瘟疫,但基恩像打不死的蟑螂,2000年另起爐灶,四年後又以失敗收場。2004那年,正是「網路的閃耀新版本」Web 2.0成為當紅話題。
  基恩2006年在《標準周刊》(The Weekly Standard)發表專文,引爆爭議,因而動念寫成新書。他對數位菁英壓倒文化守門員,「群眾智慧」凌駕專業觀點深表痛心,「專業評論家、記者、編輯、 音樂人、電影工作者和其他領域專家,這些文化守門員一一被取代」,結果是:真相/意見、專業觀點/業餘看法的界線模糊難辨。
  這些「門外漢」借力科技,透過部落格、YouTube上傳視訊或編輯維基百科(Wikipedia)抒發議論,形成百花齊放新生態,主流媒 體風光不再,廣告預算由平面媒體及電視急速流向網路。新創的虛擬世界中,「音樂出自業餘的車庫樂團,電影及電視以YouTube網站為平台,新聞是連續劇 般的名人八卦,全淪為廣告的陪襯花邊」。
  網路上難見「客觀」,部落格版主依個人喜好,精心挑選資訊演繹推論,再包裝為事實;更多Web 2.0用戶利用網路「確認自己的偏見,超連結到其他同聲一氣的人」。在網路想認真辯論重要政治、社會論題是癡人說夢:政治候選人的負面消息難保不是對手的 傑作,誇大的文宣被當成事實像傳染病隨網路流竄。「Web 2.0革命真正帶來的是對我們周遭世界浮面的看法,而非深入分析;是井蛙之見而非深思熟慮的判斷。」
  由於Web 2.0仰賴「高貴的門外漢」而非專家,許多搜尋引擎和網站只衝點閱率不管可信度,加上虛擬世界多屬匿名,無從確認身分與目的,錯誤資訊和謠言輕易在網路散播。維基百科點閱率高於大英百科,特殊的互動設計讓錯誤、未經查證,甚至明目張膽騙人的資訊橫行無阻。今年二月就爆出編輯維基上萬則資料,且未得授權可仲裁內容爭議的Essjay,根本只是讀社區大學的二十四歲學生,不是資料所載的神學教授。
  「歷史證明群眾通常是愚昧的」,否則不會接受「奴隸制、殺嬰、小布希的伊拉克戰爭」等決定,也不會出現1990年代高科技泡沫和十七世紀橫 掃荷蘭的「鬱金香熱」,「無知加自大加不良品味再加暴民統治」,後果難以想像。基恩指出,Web 2.0用戶最愛的資訊重組、剪貼工程可能侵犯著作權,盜版音樂及單曲下載直接衝擊唱片銷售和音樂產業。
  根據Technorati搜尋引擎今年四月估計,網路現有七千萬個部落格,每天以新增十二萬個速度擴充。全球最大交友網站MySpace有超過一億八千萬筆個人資料,許多是刻意欺騙,「或許世人不瞭解,免費的東西其實會讓我們付出相當代價。」
 
臉書、噗浪崛起 無名小站成長趨緩2009-10-09 中國時報 黃琮淵
 
 臉書(facebook)、噗浪(Plurk)風靡全台,國內最大社群網站「無名小站」,龍頭地位面臨挑戰!根據Yahoo!奇摩統計,9月底無名會員數雖高達650萬人,佔全台網友數的三成,但會員成長動能明顯趨緩,由去年的年增九成到今年只剩下三成。
 根據Yahoo!奇摩提供資料,網友最「挺」時,無名會員數由2007年底的275萬名,迅速增至2008年底時的525萬名,年增率高達91%。但今年以來,熱情明顯退散,9月底會員數為650萬人,年化後年增率僅存31%,淨增會員數短少85萬名。
 對於網友熱度退燒,會員成長不如預期,Yahoo!資深總監簡志宇表示:「(會員)註冊人數不是最重要的」,因國內網路使用人口有限,社群網站的會員數,不可能年年高成長。
 簡志宇也說,就使用量觀察,上半年每月瀏覽頁數成長29%,網友花在相簿的時間,以平均22%的幅度上升,每天上傳超過600萬張圖片,顯示網友對於分享熱情不曾間斷,對無名未來發展深具信心。
 不過,為力保會員數不墜,Yahoo!及無名可說是煞費苦心。今年5月間,無名將網誌訂閱(RSS)、備份等功能取消,引爆會員出走潮;無名於6月間被迫宣布,取消實施一年餘「180天未登入則刪除帳號」之政策,期能穩住會員數,避免掉得太難看。
 網路業者則認為,或許無名會員數沒減少,但社群網站競爭激烈,卻是不爭事實;從臉書、噗浪等網站,短時間累積龐大會員數觀察,較早發跡的社群業者,如無名小站等,不只得遭遇國內同業搶客壓力,「外來和尚」的競爭力,更不容小覷。
 到9月25日止,臉書國內會員數為322萬名,為無名的一半。至於「微網誌」噗浪,最新公布數據為35萬人,但推估,國內使用者應已近50萬名。
 
無名是否走向「無名」 面臨挑戰2009-10-09 中國時報 黃琮淵
 
 會員數重不重要?有一派網路業者說法是:「不全然」,要看瀏覽頁數及使用率而定,暫不論這說法是否正確。但反過來想,如果你加入的社群網站,會員數停滯不前,你會不會想跳槽?
 這反應出社群網站「數大便是美」特性。臉書也好、噗浪也罷,若總是少數人在玩,想必紅不了多久,但這類網站便是緊抓,人際網絡如雪球般愈滾愈大,如果又有所重疊,雪球威力就會加倍,到最後成為真實世界縮影,更難以脫離。
 無名崛起背景,也是如此,因提早進入社群網站市場,又不時有些新點子,所以紅得超快;不可否認,Yahoo!當初斥資7億元,將無名風光娶進門,著眼的也是龐大用戶數,不然幹嘛非娶無名不可?
 但沒想到,結親近三年,負面新聞未曾斷過。
 於是乎,無名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卻也喪失其原創性,吸引力慢慢喪失。但這也怪未出現強敵,所以能仰賴死忠用戶支持,迄今穩坐龍頭地位。
 但問題來了,當facebook等外籍軍團,一夕間在台爆紅,甚至短時間累積龐大會員數時,社群網站版圖勢必出現位移。無名面臨難題將是,新會員增幅衰退、舊會員移情別戀,當不了第一品牌的社群網站後,除了吃老本外,還有沒有新招?
 講直接些,當身旁的人從問「你的無名」轉變為問「你的臉書」時,代表坐擁龐大會員的無名,忠誠度已出現質變。如何讓舊會員重燃熱情,甚至納入更多新會員,恐怕是面子掛不掛得住之外,無名是否走向無名,更艱鉅的挑戰。
小辭典/微博
微博,即「微型博客(部落格)」,三言兩語、現場記錄、發發感慨、抒發心情,有人將其成為新一代傳播媒體。和原有的部落格相比,使用者可以用手機和網路同時上傳,且能打破有網路才能發文的模式。國際上最知名的微博網站是Twitter,如:美國總統歐巴馬便是忠實支持者;而台灣最知名的便是Plurk,八八風災許多網友便透過Plurk串連他們的愛心,許多台灣政界知名人士,包括蘇貞昌、謝長廷等都是愛用者。 (記者鄭惠元)
 
6周年慶 臉書用戶4億超雅虎2010-02-06 中國時報 潘勛
 
 全球最大社群網站「臉書」(Facebook)四日慶祝創立六周年,創辦人兼執行長祖克伯(Mark Zuckerberg)特別在臉書部落格撰寫感恩專文,矢言將不斷創新,他也宣布臉書網站用戶已達四億人。
 臉書為慶祝六歲生日,網站特地簡化其主頁,另在加州帕洛阿托市公司總部舉辦「駭客馬拉松」(Hackathon),由程式計設師徹夜撰寫軟體,盼能造出新穎而必備的特色。臉書另將宣布重新設計,「變臉」一番。
 二○○四年二月四日,還就讀哈佛大學的祖克伯及幾位志同道合的同學起意,為學校同學創立一個社交網絡,讓大家溝通訊息,分享照片。
 僅在一個月內,臉書人氣之旺,逼得創辦群不得不接受其他知名大學的學生加入網絡;再過不久,臉書就變成規模具足的生意,祖克伯決定擴大用戶群,接納美國、加拿大泰半大專院校生加入,最後開放給所有網路用戶,蛻變成世界第一大社交網站。而且過去五年它引發的矚目,迄無減弱跡象。該公司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每天更新內容的用戶超過三千五百萬人,每月上傳的照片逾廿五億張,此外每周增加卅五億則貼文、網址分享及註記。
 臉書大成功卻也遭逢諸多挑戰,例如去年十二月,公司改變隱私設定,讓用戶檔案照及朋友們的照片,依設定值大家都看得到,除非用戶更改設定,維持匿名。此舉招致不少指責,批評者認為臉書此舉可能讓不願分享者的敏感資訊外洩。
 臉書之前,最紅的社交網絡是「MySpace」,但MySpace的人氣到二○○五年前後達到巔峰,接下來用戶便大舉流失。在科技景貌變化如電光火石的今天,一直讓用戶覺得有參與感,應該是臉書最大的挑戰。
 
左攻臉書 右拚推特 谷歌Buzz強打社群網「戰」10-02-11 中時
 
 為挑戰Facebook與Twitter兩大社交網絡霸主,網路搜尋引擎巨擘Google(谷歌)九日發表最新的社群網路服務「Buzz」,其功能類似當紅的社群網站Facebook,可讓使用者在Google電子郵件服務Gmail內隨時追蹤朋友的最新狀態、貼文、並傳送照片與影片。
 強化整合性 隱私設定更優
 除了上網追蹤,用戶也能在安裝Android作業系統的智慧手機平台使用Buzz服務。
 Buzz挾著Gmail一.七六億用戶的強大後盾,誘以更方便、整合性更強的平台,藉此搶攻Facebook的江山,並趁機收集大量使用者資料自用。Buzz讓用戶即時更新個人資料,分享Flicker、Picassa、YouTube等網站的影音內容,瀏覽Twitter網友的貼文並發表評論,但獨獨將Facebook拒絕在外。
 此外,當使用者接收/傳送一則Buzz內容,Google可以同步將其整合至Google地圖與搜尋服務中。Facebook則無這項服務,也無法將網友之間的貼文與照片公開讓Google等引擎搜尋或其他網友瀏覽。
 除整合性更強外,Buzz也強調其隱私設定更加完善。Buzz一旦進入Gmail信箱,旁邊會有特殊標記,用戶可選擇公開或私用。公開訊息會傳給其他追蹤對象,並放在用戶的Google Profile,供大眾搜尋和瀏覽。個人訊息只會發送給聯絡人和親友。
 另一大特色 過濾篩選內容
 Buzz另一大特色是過濾與篩選內容。結合Twitter的「追蹤對象」與Facebook的「喜歡」功能,Buzz用戶可看到他們追蹤對象發表的所有內容,但也能看到他們並未追蹤但被親友「推薦」或評論的內容。此時,用戶可就「推薦」的內容點選「不感興趣」或「喜歡」,訓練Buzz軟體認識其個人偏好。
 這並非Google首次涉足社交網絡服務。二○○四Google推出「Orkut」,儘管在巴西、印度等國受歡迎,但在其他市場不敵Facebook,黯然退出。而Buzz能否撼動Facebook?市場調查與研究公司「弗雷斯特研究」(Forrester Research)分析師雷伊說:「我想很多人可能想試試,但是在可預見的未來,應該不會出現大搬風。Buzz最後可能只是網友備用而非取代的社網工具。」
 
二次網路泡沫 愈吹愈大了 經濟日報2011.02.21
 
英國衛報報導,新生代網路公司近來潛在市值迅速竄升,以當紅炸子雞Facebook為例,估價甚至超越福特汽車(Ford),但對部份投資人而言,第二波網路泡沫的警鐘儼然已經響起。
新生代網路公司幾乎每隔一周就傳出令人興奮的消息。社群遊戲業者Zygna靠著農場鄉村(FarmVille)身價扶搖直上,估值90億美元;微網誌推特(Twitter)雖然還在虧損,估值100億美元;甫拒絕Google 60億美元併購提議的團購折扣網站Groupon,潛在市值150億美元。
有些科技觀察家說,等到Facebook上市(時間可能在明年),真正的榮景就要來臨。Facebook員工最近計劃售股籌資,以其每股價格推估,市值高達600億美元,比1月估值的100億美元高出許多。儘管這還不及Google市值的三分之一,卻已超越福特汽車的550億美元,略低於威士公司(Visa)的630億美元。
對照過往,1995年網景公司(Netscape)上市,股價一飛沖天,象徵前一波達康(dotcom)榮景的起點,Facebook上市成為觀察家密切關注的分水嶺。
科技顧問公司Broadsight共同創辦人派翠克(Alan Patrick )則警告,世界正處於另一波泡沫的起點。他指出十個泡沫生成的跡象,而前八個跡象已經浮現:
一,出現無法以舊方法衡量價值的「新事物」(意指這類科技新秀或新創公司)。有人看好「新事物」的機會,砸大筆笨錢收購。
二,聰明的人發現泡沫出現;「新事物」的鼓吹者編織著更遠大的夢想。
三,系出名門的新創公司創辦人(如出身於某個新事物公司)毫無理由獲得多得令人咋舌的資金。
四,一批批新投資基金湧入新創公司。
五,公司無須擁有產品,只要透過簡報就能取得資金。
六,商學碩士(MBA)離開銀行,自行創立公司。
七,新公司大量上市。
八,銀行為「新事物」製造興旺假象,退休金投入。
九,計程車司機開始建議你買某支股票。
十,「新事物」用笨錢買下舊世界的公司,泡沫尾聲近了。
 
臉書用戶 成長趨緩【經濟日報2011.06.14
 
數據服務公司Inside Facebook Gold的資料顯示,臉書(Facebook)用戶數仍在成長,截至6月初每月活躍用戶增加1.7%至6.87億人,但全球新增用戶數已連續第二個月低於正常水準。
臉書5月在全球新增1,180萬個活躍用戶,4月則增加1,390萬人,相較之下,過去12個月臉書通常每月至少新增2,000萬名用戶,且過去一年偶爾也有新增用戶低於正常水準的情況,但這是第一次連續第二個月未達標準。
此外,5月整體用戶數只比前月成長1.7%,而新用戶還是和過去一年一樣主要來自較晚使用臉書的國家,如墨西哥、巴西、印度和印尼等。墨西哥5月用戶增長7.6%至2,560萬人;巴西躍增10%至1,900萬人;印度增加6.7%至2,660萬人。其他增幅較大的開發中國家包括菲律賓、泰國、阿根廷、哥倫比亞和土耳其。
此外,截至5月1日,台灣用戶達930萬人,比一年前大幅成長44.3%,用戶數在全球排名第18。
上月整體成長率主要受英國、美國和加拿大這些最早使用臉書的國家拖累。美國用戶在5月底時降至1.494億人,約比5月初的1.552億人銳減600萬人,這是過去一年美國用戶首度減少。加拿大用戶也大幅減少152萬人至1,660萬人。英國、挪威和俄羅斯上月減少的用戶都超過10萬人。要是這些國家的用戶數都持平、甚至小幅成長,臉書上個月的表現會較正常。
Inside Facebook Gold指出,大學生畢業等季節變化和其他短期因素,都可能影響逐月的用戶人數。
 
德資安單位:臉書認臉恐侵隱私2011-06-09中央社
 
彭博引述德國「商務日報」(Handelsblatt)報導,德國資安監管單位表示,臉書(Facebook Inc.)照片加籤的人臉識別功能侵犯使用者控制自己資訊的能力。
根據商務日報,德國資安監管單位正呼籲政府對臉書此項功能採取行動。
 
我在臉書上徬徨2010-06-25 中國時報 吳典蓉
 
 隨著iPhone的普及,iPad的狂賣,我們真的即將成為現代「遊牧民族」;隨時隨處都處在網際網路的社會中,可以在不斷的移動中同時做很多事,只是,我們的世界真的變大了嗎?
 「距離已死」,這是手機最大的貢獻,人機一體讓我們不用被綁在固定的場所,透過手機,可以一人分飾多角,談神祕的多重戀愛;可以身兼數職、欺騙老闆。看來,手機對親密或信任關係不見得有利。
 國外的研究卻出現了相反的結果,一個挪威社會學家研究發現,許多人半數的電話或簡訊,是集中傳給三至四個人,事實上手機這種「連線的共處」方式,反而讓親人、好友關係更緊密。
 台灣還沒有這樣的研究,但例子隨處可見。昨天中午我在餐廳吃飯時,坐在對面的漂亮女孩點菜後,隨手拿起手機向電話那頭報告,「爸!我點了豆漿和小米粥」,她視我這個在場的陌生人為無物,我也見怪不怪。
 不過,向來「先天下之憂而憂」的社會學家們就覺得很怪了!他們擔心,手機方便和親人、好友聯繫,可能反而讓我們失去找到「點頭之交」的機會。點頭之交有什麼重要性,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Mark Granovetter)一九七四年的研究《求職》發現,只有一成六的人是經由見面的人找到工作,約八成四的大多數人,則是透過泛泛之交找到工作。
 道理很簡單,好朋友或親人的關係彼此重疊,任何訊息可能就在這個小圈子傳,只有泛泛之交才可能變成橋樑,將消息傳到我們不熟悉的世界去;不只是求職而已,社會學者認定泛泛之交對社會維繫相當重要,沒有這些泛泛之交,現代社會可能會成為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小圈圈。
 手機讓我們更向內看,也許可到臉書上碰碰運氣,我的朋友如果和我同一個圈子,透過臉書,「我朋友的朋友」,有沒有可能讓我找到點頭之交的機會。以我這個臉書新人來說,似乎並不容易,事實上,臉書比較像是一個個志同道合的團體,從伊朗的反對派到美國的茶葉黨,臉書都是一個很適合的管道,不但可以快速集結擴散,而且不管屬於何宗何派,「給我臉書,就可以找出這一派的教宗!」
 只是,臉書這麼強大的功能,卻不見得能找到泛泛之交。我常常去的是一個「進步」的臉書團體,重視環保、勞工權益,反對死刑。我很好奇,那一天能不能在這裡找到一個支持死刑的異類?也許那就有找到泛泛之交的機會了!
 
《社群網戰》-宅男復仇記 文:馬來魔 (另參本館:宅經濟
 
  《社群網戰》可看性很高,原因是導演大衛芬奇,把一個企業崛起的故事或是人物傳記的故事,用一種幽默靈活的角度來詮釋,所以雖然題材嚴肅,可是呈現的方式卻是輕鬆而且娛樂化的。
  對於不知道什麼是Face Book的人來說,《社群網戰》這樣的電影完全不會吸引人,可是對於Face Book的愛用者來說,《社群網戰》應該會值得你按個讚!唯一要注意是:買票的時候,發音請標準一點,不要把《社群網戰》唸成「色情網站」!
  Face Book到底紅到什麼程度?紅到很多公司都想辦法封鎖它,不讓員工在上班時間聊天交友,所以如果上班時間被老闆抓到你在玩Face Book的話,那你可就真的「非死不可」了!可是如果網路族要跟朋友保持聯絡的話,不是問電話號碼,而是問Face Book帳號,所以這個被直接翻譯成「臉書」的社交網站,已經變成新世代的共通語言!
  既然臉書已經變成時代現象,那麼會出現一部關於臉書的電影,是可以預期的事情,可是據說臉書創辦人馬克佐克柏本人並不喜歡這部電影,這也不能怪他,因為電影裡的馬克被形容成一個瓢竊別人創意,而且又出賣朋友的人,要是我的話,我也不想承認!至於這故事到底有幾分真實性?也許只有當事人明白!可是撇開這些爭議,《社群網戰》這部電影的可看性依然很高,原因是導演大衛芬奇,把一個企業崛起的故事或是人物傳記的故事,用一種幽默靈活的角度來詮釋,所以雖然題材嚴肅,可是呈現的方式卻是輕鬆而且娛樂化的。
  《社群網戰》改編自班麥茲瑞奇的小說「意外的億萬富翁」。以一場官司為主軸,不斷用倒敘或插敘的方式,回顧馬克佐克柏在哈佛大學裡面創造出臉書的過程。當年這個死阿宅求歡被拒,於是「化悲憤為力量」,創立了這個以把妹交友為出發點的網站,在企業化經營之下,從校園延燒到全世界,也讓他成為全球最年輕的億萬富翁。可是在成功背後,他也承受諸多壓力,包括一起合作的朋友為利益撕破臉,反過來控告他,甚至是關於使用者的隱私之類的爭議,也一再的讓他遭受批評,但是面對這一連串的爭論,他老兄永遠都一副蠻不在乎的樣子,也許這種我行我素、毫無顧慮的態度,才為他帶來成功,可是任何的成功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也是必然的事情。
  或許有人看完電影以後,會覺得他是個事業成功的爛人,甚至在電影的最後,他也充滿疑惑的問那個法院助理:「我真的是一個爛人嗎」?那位美女助理的回答也很妙,她說:「你只是努力的想要變成一個爛人而已」!該說他是爛人或是成功人士?沒有一定的答案!只能說商場鐵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對自己有利益的事情就要毫無顧忌的去做!所以本片並沒有明確的定位馬克佐克柏這個人,也無意評論任何是非,只是儘量維持客觀的呈現出一個網路傳奇的崛起歷程。
  其實從古到今,所有的藝術成就、成功事業,或者成功發明,說好聽一點,是要改善生活、豐富生活,但是說的實際一點,就是為了要引起異性的注意!名利是最好的春藥,就像是男主角一開始都把不到妹,可是後來有女生聽到他是臉書創辦人之後,就自己貼過來了!所以人為什麼要追求成就?本質上就是為了異性!臉書創辦人的成功經歷,其實就是一個把不到妹的宅男如何追求成功,並且終於順利把到妹的故事!相信這個「宅男大復仇」的故事,會給現實世界的宅男們一點鼓舞,所以不要再傻傻的幫女生修電腦、買宵夜,然後只換來一張好人卡!不如把這些時間省下來,努力的提升自己,讓女生自己發現宅男的價值所在!
http://app.atmovies.com.tw/eweekly/eweekly.cfm?action=edata&vol=295&eid=v295113

網住選票 經濟保證變…別傻了【聯合報/李延燕(美國佛羅里達州)2010.11.05
 
二○○八年,歐巴馬創下許多的紀錄:上傳最多youtube影片的候選人、購買最多搜尋引擎關鍵字廣告的候選人、史上唯一靠小額捐款就募得一億美元政治獻金的候選人。簡言之,歐巴馬是最懂得利用網路的總統候選人,甚至被稱為「網路總統」,成為網路民主風潮的代名詞。筆者住在美國,當時身邊較為保守的友人便存疑:此前沒有治理經驗的歐巴馬,真能把國家治好嗎?……………(另參本館:五都大選 奧步研究所 )
http://udn.com/NEWS/OPINION/X1/5955020.shtml
 
社交媒體可以推動革命嗎?中時2011/3/2張鐵志(另參本館:伊斯蘭革命
 
去年十月,美國知名作家Malcom Gladwell在New Yorker雜誌刊登一篇長文「Small Change」(小改變),認為這兩年從摩多瓦(Moldova) 到伊朗的所謂「推特革命」、「臉書革命」乃是言過其實,是誇大了這些社交媒體的作用。他說,人們對社交媒體的狂熱崇拜讓人們忘記了什麼是真正的行動主義,如五、六零年代的黑人民權運動。
他認為高風險的行動主義是一種「強聯繫」現象,但社交媒體的平台卻是圍繞著「弱聯繫」建立的。「在創新擴散、跨學科合作、匹配買賣雙方、和處理與約會相關的瑣事上,社交媒體都能完成得相當漂亮。但是,弱聯繫卻極少能形成導向高風險的行動主義。」臉書上的運動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激勵他們去做一些還不足以做出真實犧牲的事。此外,傳統行動主義依賴層級化的組織,而社交媒體無法提供這種層級性的協調,所以很難在社會運動或革命中扮演關鍵角色。
今年一月,一位也不斷質疑網路在民主化角色的作者Evgeny Morozov 出版新書「The Net Delusion: The Dark Side of Internet Freedom」。他 主要是反對相信網路必然是民主的、是有利於被壓迫者對抗專制者科技烏托邦主義。相反的,網路可能更有利於統治者,讓政府可以利用網路監控、傳播、逮捕人民。
同一時間,「外交政策」季刊的封面故事是紐約大學學者Clay Shirky 所寫的「社交媒體的政治力量」。他的主要觀點是一方面社交媒體可以促進哈伯馬斯所談的公共領域,因而有利於民主化;另方面社交媒體在人們的抗議行動中扮演關鍵協調角色。
一時間,美國的媒體(平面和網路)和政策界開始一場關於網路是否有助於民主化的大辯論。歷史的諷刺是,就在這場辯論中,突尼西亞和埃及的革命爆發了。現實正檢驗這些理論的對話。
先不論埃及與突尼西亞的例子,Gladwell的論證本身有很大問題。一方面,正如Shirky所強調:「社交網絡確實不會讓不願獻身的團體採取政治行動,但是卻能讓有信念的團體採取新的策略。」再者,在許多威權國家,網民的政治行動是可能要付出被關閉或被逮捕的政治代價,而不是Gladwell所說的「低風險」。而且,無論是行動者和政府都相信這個可能性,所以才有激烈的博奕。
Gladwell在二月又在NewYorker網站上發表博客說:「在臉書被發明前,人們就起身抗議並且搞垮政府。他們在網路出現前,就這麼做了」。的確。但是這個事實並不能否定在這個網路時代,社交媒體可能扮演的作用。
至於Morozov所說「網路自由的黑暗面」當然沒有錯,但我們是也不能否認網路也的確帶來對行動者有益的幫助,例如「圍觀改變中國」是去年最重要的現象。網路自由的光明面與黑暗的巨大博弈,誰能獲得最終勝利,還在未定之天。
 
臉書串聯 陳文茜:那不是革命 2011/03/21中央社
 
媒體人陳文茜今天表示,革命是要流血的事,不是在臉書上串聯就叫「革命」,她盼與年輕學子分享如何從不同的角度與觀點詮釋歷史,同時關注世界。
政治大學舉辦「建國百年論壇」,邀請政大教授陳芳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座談。他們以「書寫百年歷史」為題,從不同的角度回顧近代百年發展的歷史。
陳文茜先以女性角度切入歷史,藉革命烈士秋瑾放棄家庭參加推翻滿清的革命,失敗後遭刑求、斬首,來強調女性的歷史地位不容抹滅。
她也告誡年輕學子「革命是要流血的」,而不是在臉書上串聯就能稱為革命,她舉近日在世界各地發起的茉莉花革命,許多台灣學生並不知道茉莉花的淵源,卻在臉書上進行串連。
 
楊秋興提告 高閔琳批說謊【聯合報記者蔡政諺2010.10.08(另參本館:五都大選
 
高雄市長候選人陳菊競選總部網路部負責人高閔琳上月在Ptt貼「楊秋興說謊,抓到了」等文章,楊秋興認為散布不實、影響選情,昨天由競選總部發言人曾尹儷等人到地檢署控告高閔琳違反選罷法。
 
從黃俊英到楊秋興【聯合報黑白集 2010.10.07(另參本館:陳菊當選無效 非常沒創意
 
「黃俊英賄選,抓到了!」這是上次高雄市長選舉陳菊陣營的招數,如今又見如法炮製。這次是在人氣鼎盛的批踢踢(PTT)網站上演,掛文第一句就說:「楊秋興說謊,抓到了!」
 
學生會長何以淪為政治打手【聯合報社論 2010.10.08 (另參本館:《學運世代》
 
大高雄綠營系出同門的「秋菊之爭」,爆發了網軍大戰。陳菊競選總部祕書高閔琳被指在知名網站「批踢踢」(PTT)匿名掛出選舉操作文字,攻擊楊秋興;被發現後,又運作網站負責人協助其「滅跡」。市長選舉的手段竟致汙損了校園網站的社會公器,這實在是一樁非同小可的政治醜聞。
 
PTT 拒絕政治黑手【聯合報╱石婉婷/大學生 2010.10.07
 
PTT不需要政黨勢力製造的假消息,也不要政治黑手介入言論。
陳菊競選總部疑似有人在PTT製造假消息指責楊秋興引發網友爭議,而站長事後未遵守規定反幫其刪除帳號。此事件最大的恐慌,是政治勢力伸進網友自由倡談的PTT。
 
建議他多看大悶鍋 胡志強不告廖小貓【聯合報2010.11.03(另參本館:網軍與美人計
 
網友「廖小貓」改編影片風波,台中市長胡志強競選總部昨天決定,不對「廖小貓」提告,建議他多看「全民大悶鍋」,拿捏KUSO尺度,但兩名「Hu's Girl」是否提告?仍與家長討論中。
……………
※延伸閱讀
‧KUSO影片惹爭議 廖小貓:我們都被政治利用了
‧言論自由 網友挺廖小貓
‧廖小貓遭踢爆 曾為挺謝後援會長
‧Blog/廖小貓傷害的是民主
 
網路傷害更大 不能追究?【聯合報╱傅建雄/研究生 2010.11.03
 
胡志強的青年軍短片,被網友重新剪輯,影射兩名女主角為酒店小姐。對於因此而可能涉及的法律責任,蘇嘉全競選總部則認為,胡志強動用司法打壓年輕網友。筆者以為問題的癥結在於:網路該不該受法律規範?
想像另外一個場景,有人把兩位女主角的大頭照接上酒店制服,做成立牌放在街上,或變成大型看板,這樣的行為是否妥當,是否有觸犯誹謗罪之嫌?為何類似的影射,在網路這個平台就不應該被追究?
事實上,網路的影響力、傷害力,遠比真實社會來得更大。有人開玩笑說「不要輕信網路,和你對話的可能是一隻狗」,但正因為網路的匿名性,更讓有些使用者肆無忌憚、為所欲為,而言論擴散的程度也因此而更加迅速。
報載該網友亦曾是謝長廷先生的網路後援會長,筆者期待綠營「網軍」可以多宣傳政策、凝聚理念,而非以性工作者的形象對女性作人身攻擊。
 
管PTT挨批 教育部:善意提醒 2010-11-03 新頭殼newtalk謝莉慧
 
教育部發文要求台灣大學對PTT網站八卦版(GOSSIPING)的內容進行檢討改善,民進黨立院黨團今(3)日批評,這是在設置網路警察,箝制學生言論自由,痛批部長吳清基對高等教育的認知顯然不及格,教育部應該改組,同時吳清基也應該下台。而教育部則表示,去函PTT是善意的提醒學生,不要違反規範,與限制言論自由是兩回事,只是希望學生發文不要涉及攻擊和毀謗,以免違法。
 
言論自由 豈能胡言亂語?【聯合報╱葉文南(南縣永康) 2010.11.04
 
教育部發函台大Ptt,要求對不符學術研究等言論加強管理,吾人深表贊同。學生要學著用負責任的態度,來面對自己的言行,而不是躲在「言論自由」的保護傘下,胡言亂語,或淪為政黨或社會團體的打手。一旦出包,就拿大學招牌擋在前面。這個舉動從社會角度來看,是教壞嬰仔大小,毫不可取。
危機也是轉機,藉此次教育部的要求,網站管理者能重整內部,嚴格自律自清,讓大家找回過去對Ptt的信賴感,不是更好嗎?「言論自由」不能無限上綱;損害到他人權益,就不是kuso,也要負法律責任!
 
干預內容 缺民主素養!【聯合報╱林聖庭/大學生2010.11.04(楨:假民主之名!另參本館:假愛台之名 民主形式萬歲 )
 
Ptt討論範疇包羅萬象,更是網友解決疑難雜症時最好的顧問。以簡短又富戲謔性的文字針砭時事,足以喚起社會大眾的重視和反思,這就是新一代的時事論壇,也是凝聚集體意識的最佳場域。
教育部絕對不可用僵化的教條扼殺人民發聲的權利,也不能忽視網路工具能帶動上下對話的潛力。
主管單位應該用更宏觀的角度,審視社會民主的發展,和新媒體提供公民參與的行為,如有必要,也應從結構面來管理。將政治黑手伸入內容面的箝制,這不該是一個有民主素養的政府該做的。
 
網友治國?2011/01/05 (另參本館:名嘴治國?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新聞報導的主要來源變成了網路,電視台新聞報導的內容來源幾乎已經被網路給取代了。新聞動不動就是網友意見,不論是網民投票,或是聊天網站的意見,隨便列舉兩三個意見,就形成輿論。有時稍微多一些人集結(像臉書上的社團),媒體更是添油加醋地大篇幅報導。在資訊發達的現在,這樣的轉變似乎是必然的趨勢,可是如果連新聞評論或是報導的角度也完全來自網路意見,那就令人不齒了。
網路的力量真的很大,像是最近的「白玫瑰運動」發動了數十萬人爲關心孩子未來跟婦女的安全而努力;像是利用網路發動災難急救……,都是很正向的力量展現。可是有許多情況卻未必如此,網路做為一個人人可以發聲的虛擬空間,有更多時候展現的卻未必是中道的力量。這時候媒體就應該要發揮他「第四權」的力量,而不是將自己降格,將少數網友的意見透過媒體的報導放大,造成一種假象,以為這就是輿論。
……………
http://blog.udn.com/lifeeducaiton/4765278
 
你在跟誰聊天?2011-03-30 中國時報 【潘震澤】
 
 在網路流行的今日,上網與人聊天已是家常便飯,甚至兩個使用化名的陌生人都可以彼此聊上半天,說些平常不輕易出口的話。一如真實世界龍蛇雜處,網路天地也不乏騙子惡棍;但多數人大概不會想到,同自己一來一往交談半天的對象有可能不是活生生的人,而是電腦程式。
 能與人交談的電腦,似乎是科幻小說與電影裡的情節,不像現實;但在看不見交談對方,以及當事人不察的情況下,確有可能發生。早在一九六四年,麻省理工學院的懷森鮑姆(Joseph Weizenbaum)就根據某派心理治療常用的「以話套話」簡單原則,寫了個叫伊萊莎(Eliza)的程式,讓不少人以為自己真的是與專業心理治療師對話。
 另一個騙過真人的程式,則反其道而行,用上粗魯及攻擊性的言詞來激怒對方,以維持「交談」;這種沒有多少交集的對話方式,在網路留言版上屢見不鮮,也容易讓人失察。還有人把這種與人聊天的電腦程式(chatterbot)用於擇友網站,並騙過一位出名的心理學家,讓他與程式虛擬的俄國美女通信長達四個月之久。
 設計出能與人即時交談、而不被識破的電腦,一直是人工智慧界追求的聖杯。早在一九五○年,英國數學家涂靈(Alan Turing)就提出了出名的涂靈測試:只要與真人交談五分鐘而不被識破的電腦程式,就可算是擁有人的智慧。自一九九一年起,在美國發明家列伯訥(Hugh Loebner)的贊助下,每年都有一次公開的涂靈測試競賽,迄今還沒有任何電腦通過測試。由此可見,電腦程式或可騙過沒有戒心人士於一時,但面對存心挑錯的裁判,要想不穿幫可不容易。
 列伯訥獎的涂靈測試,是將參賽的電腦程式與真人配對,同裁判分別交談五分鐘,看裁判能否分辨得出其中哪位是真人,哪位又是機器。除了表現最好的電腦獲頒「最像人的電腦」(The Most Human Computer)獎外,與電腦配對的幾位真人同時也角逐另一個「最像人的人」(The Most Human Human)獎,也就是最不會被裁判誤以為是機器的人。
 有人或以為表現得比機器更像人又有何難?但我們可以自問:平日與人交談,有多少時候只是寒暄問好或言不及義?這樣與學舌的電腦又有多大差別?好在人類以語言溝通時的靈活變化,遠非硬套規則與例句的電腦所能企及。更重要的是,以文字溝通的電腦沒有情緒與感情可言,也少了同理心,難以與人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所以一般電腦想要真正通過涂靈試驗,並非易事。
 從最近IBM沃琛電腦的表現來看,如果電腦的資料庫夠大、速度夠快以及軟體夠靈活的話,終有通過涂靈測試之日;甚至能以口語交談、並試圖揣摩人心的電腦也終將出現。問題是:電腦終究是接受指令行事的機器;許多人腦輕易能做的事,得花許多人大量的時間精力才教得會電腦。除非有自發性學習及突現智慧的電腦出現,否則「魔鬼終結者」還是科幻的產物。(作者為生理學教授,科普作家)
 
網路正義 盲目又健忘2011-01-19 中國時報 方祖涵
 
 正如電影《社群網戰》在金球獎的大放異彩,去年也是臉書蓬勃發展的一年。臉書加上微博、推特和噗浪,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
 如果說這些新興社群網站只是讓對政治狂熱的傢伙看網路氣得頭昏腦脹,那也還好,可是受害者不僅於此。現在社群網站在台灣,已經變成集體霸凌的平台,你我,經常就是加害者。太多人在彈指之間,藉著從各式媒體得來的片面印象,對陌生人的行為施以正義之劍。鋒起頭落,鄭大為變成全民公敵,韓國人變成台灣世仇,我們只需要鍵盤敲兩下,自我的感覺就十分良好。
 這種網路正義是廉價的。昔日雷震反對蔣介石連任、柏楊大戰三作牌、馮光遠嘲諷犀牛皮,他們堅信的正義,可能給自己帶來莫大的災難。那個年代的正義言論來自個人或是小眾,對抗的是黨政機器,自然是危如纍卵,相較之下,現在毫無風險對價的網路正義,大眾對陌生人吐的口水來自團購,根本不需要甚麼勇氣。然而,網路正義所到之處,祖宗八代片甲不留,任何兵器卻都望塵莫及。更可怕的是,時間過了,當社會響起對先前不理智的省思,大家卻可以很輕易地忘記自己也曾經揮舞網路正義的大旗,這樣才方便檢討別人的瘋狂。
 
網友質疑侵犯學生隱私 九把刀回嗆【聯合報 2011.01.18
 
本月15日,九把刀於《參見,九把刀》部落格中發表「期末緊急」文章,開頭便強調「請一般網友不要回應」,內文為九把刀完成期末成績計算後,公布五名即將被他當掉的實踐大學同學名單,並在送出成績之前做最後確認,希望不要錯殺。
只是,九把刀直接公布學生姓名以及平時成績,遭網友質疑侵犯學生隱私權,有網友留言表示「平時分數是零,應屬個人隱私,學生會喜歡於此被公佈嗎?」,讓九把刀隨即回嗆「不喜歡也輪不到你」,並使許多支持九把刀的粉絲們紛紛跳出來護主。
※延伸閱讀》
‧盜版…iPad可下載 九把刀怒譙蘋果
‧九把刀<期末緊急> 原文
‧哇新聞/九把刀直接在網路公開即將被當同學名單…你有何想法?
 
戒上網、手機 孩子和她更親近2011-01-20 中國時報
 
 如果你命令家中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半年內不准上網、打手機、電玩或看電視,會有什麼反應?多數家長可能會說,肯定會鬧家庭革命。不過,美國一名單親媽媽莫莎特(Susan Maushart)說,沒那麼嚴重,而且,經過這番「實驗」,孩子得以重新發掘興趣,親子關係也融洽許多。
 在新書《斷線的冬天》(The Winter of Our Disconnect)中,莫莎特詳述自己和三個孩子一同實驗的過程。莫莎特是美國紐約人,為了跟前夫住近一些,方便照料三個孩子,數年前移居澳洲伯斯,並在當地一家報紙撰寫專欄。
 二○○九年,她驚覺十八歲的女兒安妮、十五歲的兒子比爾和十四歲的小女兒蘇西,過度沉迷在手機和網路等現代科技產品上,每天一定要上「臉書」更新網頁,隨時與朋友傳簡訊,一邊聽音樂才能寫功課。於是,她與子女約法三章,嚴格執行半年的戒除電子科技癮「實驗」。
 莫莎特是美國作家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的信徒,嚮往《湖濱散記》描述的簡單純粹生活,認為專注和享受真實生活,才是生命最重要的事。對於這次實驗的成果,她大感驚奇。她說,那段「斷線」的日子,她和三個孩子又重拾簡單的生活小樂趣,像是一起下棋、看書、翻閱老照片、家庭聚餐,或是一同欣賞音樂,而非各自聽iPod。
 她說,兒子比爾原本整天看電視、打電玩,為了打發時間而學吹薩克斯風,結果意外發掘對音樂的興趣,上大學後決定專攻音樂。大女兒安妮因為平時就少掛在網路上,所以衝擊最小。小女兒蘇西算是最痛苦的一個,後來受不了,央求搬出去跟父親住六個星期。不過她學校成績有顯著的進步,仍可見「斷線」之效。
 莫莎特坦承,多數家庭恐很難執行這種「實驗」,但她建議可以定期為之,例如一星期一次。此外,千萬別讓孩子以為那是一種處罰,而要告訴他們是一種「特別活動」,因為「地球上找不到一個喜歡玩下棋,勝過打電玩的孩子。」
 
國內研究生:沒網路像斷隻手2011-01-20 中國時報 葉芷妘放大
 
 美國的酷媽可以「斷網」,台灣的學校能不能?
 「沒有網路就像斷了一隻手一樣嚴重!」中正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生沈雨蓁表示,從起床開始就使用電腦,和同學聯絡的方式都是透過臉書和MSN,如果斷掉這些聯絡方式,等於是封閉,不和外界聯繫,做研究也常需要用到網路,如果沒有這些三C產品,研究會相當不方便。
 不過,沈雨蓁也說,沒有這些三C產品對於經營家庭關係,的確會有很大的改善。
 台大學生會會長陳乙棋也表示,網路對台大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同學透過PTT的資訊平台,知道學校發生的大小事,資訊或是開會資訊也都會在板上發布,如果不能使用PTT,對台大學生來說是弊大於利。
 台科大建築系顏廷叡則說,沒有手機對他來說,不會有太大影響,平常做事的時候也會關機,專心處理功課;網路對他來說,也僅只是查資料的工具,一天使用網路時間約五個小時,使用社群網站時間約占十%,無聊的時候也不會常使用臉書或是MSN,如果沒有網路,他可以更專心讀書和做研究。
 大同大學宿舍網路從凌晨兩點到四點都關閉,此規定已好幾年。大同大學主祕李清坤表示,還沒有斷宿網的時候,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住宿生,晚上都通霄使用網路,導致隔天上課精神不濟。學校凌晨宿網停止兩個小時,即是提醒學生該休息了,雖然學生一直有抱怨的聲浪,但是透過學生家長調查發現,家長對於學校的政策都很肯定,學生學習品質也變好。
 同樣有宿舍網路流量管制的義守大學,學務長周兆民也表示,學校從午夜十二點到中午十二點會針對網路做流量管制,學術網路可以使用,但是遊戲網站一律不准上,學校用意是希望讓同學有正常作息。雖然學生諸多抱怨,但權衡考量下,學校仍是決定維持流量管制的規定。
 
(楨:以下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聯合造謠!另參本館:《都市傳奇》啥是部落族 《校園暴力》教改與體罰 《教改錯在哪裡?》)
 
相關新聞
遭霸凌少女 37萬人打氣
邱毅:逼少女下海 黑幫撐腰施暴
教部:校方不得令施暴生退學(楨:叫改不得退學?)
爭議》教長:不再容忍霸凌 直接法辦(楨:正辦!)
霸凌法辦?江宜樺:教育為主 法律為輔(楨:政辦!)
 
警回應:開賭場傳播妹 應為謠傳 2011-03-29 中時 陳育賢
 
 針對立委爆料指施暴者中有家人是黑道、開賭場、傳播公司,劉姓少女係因拒絕做傳播妹才被打;新竹市警方昨天再傳訊加害人訊問,但除了其中一人的父親確實入監服刑之外,其它應是網路謠傳。針對霸凌案,新竹市警方接連兩天進行第二波傳訊,依霸凌畫面及施暴少女的供詞,除了先前五名少女之外,再傳喚另兩名同夥。
 
沒黑道介入成霸凌案唯一版本?陳鳳馨:小粉說法很可疑! 2011/03/30
 
新竹國三女遭霸凌案28日出現轉折,受害少女小粉(花花)call in至政論節目,澄清整起事件並無黑道介入。而資深媒體人陳鳳馨29日在節目表示,霸凌者與被霸凌者都口徑一致,極力想說明沒有黑道介入,而且光是少女遭到霸凌的原因就出現三種版本,包括小粉等人的說法都讓人覺得很可疑。
國民黨立委邱毅29日在臉書粉絲專頁指出,參與霸凌的其中一名少女坦承吸食K他命,而且做過傳播妹,並且由某黑道人物指揮。他表示「提供未成年少女毒品及賣淫的人不是黑道是什麼?這不正是重要線索嗎?也證明此霸凌事件確有黑幫介入。」
而新竹市警局長張永仰先前指出,根據主嫌說法,是因為不滿被害人搶她朋友的男友,且到處放話要教訓她,才邀約同案少年施暴。而涉案少年則說,自己並未加入黑道幫派,不曉得為何有此一說。
http://www.nownews.com/2011/03/30/91-2700881.htm#ixzz1I9AtB5SE
 
黑道「康叔」介入?原來是2學生惡搞 【聯合報記者高宛瑜2011.03.31
新竹市國中少女遭霸凌案,署名「康叔」的人在網路留言嗆聲引起公憤,名嘴因此質疑有黑道介入,警方找到兩名留言者,都是學生,訊後函送法辦。至於打人的七名少女,尿液檢驗全呈陰性,無毒品反應。
警方前晚分別在桃園縣、台北市,找到以「康叔─王安康」之名留言的湯姓大學生及杜姓高中生,兩人皆供稱「不知道這樣觸法」。警方調查,兩人互不相識,純粹是上網得知霸凌案,覺得好玩才湊熱鬧。
 
竹市霸凌案 冒名康叔!2學生惡搞觸法 2011-03-31 中時
 
 竹市少女霸凌案,因「康叔」PO文對被害人嗆聲,引起網友憤怒,新竹市刑大與刑事局成立專案小組過濾上萬筆網路留言,並以IP調查PO文者身分後,昨凌晨終於找到「康叔」,結果不只一個,兩名假冒康叔者均是十九歲學生。警方登門抓人時,兩人嚇一大跳,不知這樣也觸法。警訊後均函送法辦。
 其中,就讀桃園某科技大學的湯姓學生,在網路留言「我爽啦!打我阿?我找人打死你們!」警方發現他並非黑道要角,留言只是惡搞。湯昨透過校方表示造成社會困擾感到抱歉。
 校方說,湯生因畢業於新竹香山高中,對新竹霸凌案特別關注。因年輕氣盛,在網路看到許多網友留言聲援霸凌受害者,出於惡搞的心態,竟選擇「反派」身分,以康叔為名留下涉嫌恐嚇的字句。校方聯絡上湯生後,確認他只是惡作劇,也沒黑道背景。
 另住在台北準備重考大學的杜姓學生,本月廿七日在台北市家中上網發文「單挑啦,一群孬種只會在網路上嗆,有種新竹受天宮我等你x。」
 兩人均供稱,PO文只是因大家都在討論,覺得被害少女很可憐,加害人很可惡,才會冒康叔之名「反聲援」,想因此讓大家更恨康叔。
 警方調查,兩名學生和新竹無地緣關係,不認識加害人和被害人,無幫派背景,只是跟著網路瞎起鬨,但杜生已觸犯刑法煽惑他人犯罪罪嫌,湯生則觸犯恐嚇公眾罪,兩者都是公訴罪,昨天已分別函送法辦。
 台北市某國中教師王安康,因和新竹霸凌案同名同姓,深怕被誤以為是背後藏鏡人的「康叔」,前晚打電話向新竹市刑大「自首」,指自己同姓名,近日很惶恐,不知是否是自己的學生上網惡作劇。警方調查後,杜、湯都非他學生,本身也沒在網路留言嗆聲。
 雖然全案在加害人出面道歉,冒名嗆聲的兩名「康叔」也被送辦,但網友不罷休,近日仍串連,四月二日要在新竹市府廣場前再次舉辦反霸凌集會遊行。被害的小粉妹上網表示,「不排除現身」。
 
PO過必留痕 當心惹禍上身 2011-03-31 中國時報
 
 網路世界是虛擬的,為所欲為也神不知、鬼不覺?宅男宅女們可要謹言慎行了,走過必留痕跡,言行還得自負,不僅網路誹謗、恐嚇要吃官司,過去還有對「網路身分」誹謗也被判刑案例!
 過去,一名大學生未查證網路訊息,在台大BBS布告欄刊登「要付一萬多,不然不急救…」文章,指控竹市某醫院草菅人命。院方名譽受打擊,一狀告上警局,沒兩天,網路科技犯罪偵查隊就「循線」逮獲周生。
 另名周姓男子,也因與鄰居口角,以網路信件造謠,仍然被警方逮捕,而製造網路謠言可判二年以下徒刑。
 三年前,台北縣一名吳姓線上玩家,更只是在遊戲討論區內,對一位玩家的「網路身分」辱罵,一樣被法辦,最後被依加重誹謗罪判處拘役卅天,是國內首度針對誹謗網路身分做出有罪的判決。
 網路言論,不再容人為所欲為,網路行為更不再是虛擬,「康叔」們別再以為不過PO上三兩字,躲在網路裡不用負責的日子,已經過去了。
 
社會公審解決不了校園霸凌【聯合報社論 2011.03.31
 
新竹國三女生遭圍毆事件,鬧得全台沸騰,卅萬網民同聲討伐,名嘴民代更直指幕後有賣淫集團操作,將之上綱為內政問題。社會關注校園霸凌問題固屬應當,但以集體公審方式刻意渲染放大,未必有助於解決問題,反而顯得不成比例。
然而,在網路加媒體的相乘效果下,事件被導向黑道、毒品或賣淫集團操控的陰謀論,沸沸揚揚要求警方嚴辦,要求施暴者公開道歉,甚至進行「人肉搜索」,若無實際證據,這些指控恐怕都已超越了事件本質,也引發不必要的社會焦慮。
 
臉書啟示錄 【聯合報╱吳仁麟 2011.02.26
 
再這樣下去,臉書(facebook)終有一天會成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度。
打從2004年「建國」至今,臉書使用人口數已破五億,而且還在持續增加中。史上從未出現人口數成長如此之快的「國家」。
臉書演出了「大國崛起」的戲碼,成為「社群網絡」的元祖與典範,觸發了埃及的人民革命,也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使用者都意識到自己被臉書偷走了許多時間,也在此與意想不到的人產生交流。(另參本館:中國與非洲)
臉書魅力的核心,就是「人」。利用人對於人的需要,借力使力買空賣空的建構了史上的「超級人脈平台」。它把一掛又一掛的人串在一起,串出一個人口爆發的網路帝國,也帶來巨大的改變。
臉書其實不只是一個社群網絡,它更是個史無前例的超級大媒體,把全球的使用者都變成它的記者和編輯,廿四小時無休地為它做牛做馬製作內容,還不用付一毛錢薪水。更不可思議的,臉書自己並沒有生產任何一丁點內容,它的內容都來自使用者自身和全球各大媒體,當然臉書也沒付出一毛錢。
臉書也讓人與人的關係進展到一個史無前例的年代。「朋友」在此變得無比廉價,不過這樣泛泛之交的價值卻遠超過想像,這些所謂的「弱連結」,卻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價值,不相識的人毫不吝於表態支持你。
臉書強大的影響力正在改變世界,解構我們的生活,重新分配我們的生活資源。這種改變是好是壞,一時之間很難斷言,因為許多經驗是人們未曾經歷過的。比如臉書上的人際關係,似乎如此親密,卻又如此疏離。
臉書提供的只是個想像的起點,人類總想利用科技去控制世界,卻發現這些科技回過頭來控制了自己。臉書的世界,還有太多事等著瞧。
網軍成為選舉的另類動員,國、民兩黨早就組訓網軍投入網路戰;但相較於自主性的支持者,網軍政治攻防的能力稍嫌不足,多僅具宣傳功能,加上網路的多元化與社群網路的興起,使得網路政治運作的論戰取向,逐漸被文宣功能取代。
回顧台灣網路言論的發展過程,網際網路在一九九五年左右,開始盛行於大學校園,那也是台灣大規模政黨動員的時代。由於網路發展之初,頻寬有限,未佔太多資源的BBS,成為當年大學生的主要討論平台。
當時政治議題的討論區,以BBS台大椰林、交大資工、清大楓橋、中山美麗島等站的政治板為主,除椰林外,其他各站的政治板都有互相連線,因而容易帶動議題討論的氣氛,往往可見各校菁英為特定議題,鏖戰數日之久。台灣意識較強烈的網友,則多集中在交大台灣文化資訊站。
二○○○年政黨輪替,加上網路頻寬的增加,BBS已非主要的言論戰場,個人所成立的部落格,或是可以張貼照片、表格、影音資訊的網路討論區,成為政治議題的新戰場。台灣茶黨、南方快報討論區、外獨會、與媒體對抗,都是當年風行一時的討論區。其中,外獨會討論區雖然還存在,但僅剩少數固定使用者在用,媒抗則遭中國駭客入侵,已重起爐灶,更名為Taiwan Online。
BBS部分,在各校BBS陸續沒落下,台大批踢踢成為全國僅存的大型BBS。其政治群組下的阿扁板、國民黨板、政治板,一度是批踢踢的熱門看板,各類政治議題往往同時在不同看板內激辯,各看板也成為支持者政治動員、進攻敵營的基地。
陳水扁國務機要費弊案爆發後,許多綠營支持者不再熱中辯護,政治群組內的各看板,遂在二○○六、○七年間,逐漸沒落。
取而代之的是八卦板與政黑板。由於八卦板不限討論議題,漸成為批踢踢的第一大板,藍綠網友們都喜歡在此偷渡政治議題,因此引發多次是否可以討論政治、張貼政治新聞的論戰。怕觸犯板規、又喜歡議論政治的網友,只好利用推文機制回應,後來馬英九的相關新聞,就常被網友們的推文噓爆。
偏藍網友則集中在政黑板,這是當年為反諷政治亂象所設立的看板。在紅衫軍倒扁後,偏藍網友迅速攻下此板,但也隨即成為藍軍不同派系的戰場,還發生過在此互咬的案例。
近來則以噗浪、臉書等社群網頁作為主要的網路平台。有別於過去的激戰、對抗,社群網頁多是聚集理念相近的網友,加上新一代的網友已無耐心閱讀、延續長篇論戰,故多是互相宣傳、吹捧、取暖,少見正反意見的激盪。
http://blog.roodo.com/weichen/archives/13527489.html
 
(楨:輕描民、重批國,實反!)
 
楊秋興提告 高閔琳批說謊【聯合報記者蔡政諺2010.10.08(另參本館:五都大選
 
高雄市長候選人陳菊競選總部網路部負責人高閔琳上月在Ptt貼「楊秋興說謊,抓到了」等文章,楊秋興認為散布不實、影響選情,昨天由競選總部發言人曾尹儷等人到地檢署控告高閔琳違反選罷法。
 
   自稱前金國中教師 上網平反 學生另有目的2011-04-22 中國時報
 
 高雄市前金國中有學生疑因「救狗」遭校方威脅記過,經由媒體報導後,輿論一片倒向批評教師生命教育不足、校方做了最壞的示範。一名自稱前金國中的教師在網路平反,指稱學生刻意隱瞞真相,目的只是為了讓老師「連老師都當不成」。
 本報十八日頭版報導,高雄市前金國中學生合力救狗,學校卻通報捕犬大隊來校將幼犬抓走,並威脅將學生全部記過。網路一名自稱前金國中老師透露,學生根本沒有所謂「救狗」舉動,老師一開始還幫忙餵狗,後來因為學生上課都在玩狗,老師才通知校方處理。
 高雄市教師會理事長于居正說,根據校內老師透露,該班學生長期不服管教,完全不把老師放眼裡。年輕女導師多次向校方反映,校方也只是亡羊補牢,最終導致流浪狗事件成為導火線,鬧上媒體版面。
 據了解,事件發生後,校長昨日把該班導師叫去罵,責怪她管教不當,害學校「出名」。長期忍受壓力的女老師感到委屈,一度崩潰落淚。但前金國中校長康思平說,事件發生後,她沒找導師談過話。
 學生小宓說,班上同學有時候很調皮,但是他們上課沒有玩狗。他們也沒有拿報紙向老師炫耀。小宓又說,事後老師有寫信跟同學說「很累、壓力大」,希望經過這件事之後,未來能夠多溝通;而班上同學昨天也聯合寫了一張卡片向老師道歉。
 
(楨:又一呆歹彎的霉體銘手酩嘴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聯合網路造謠之傑作!另參本館:《都市傳奇》 啥是部落族 自作孽的中時 快樂學習 )
 
負面生命教育 國中生合力救狗 師嗆記過2011-04-18 中時 李翰/李義
 
 前金國中學務主任張秋菊承認,曾脫口說出「妨礙公務要記大過」,她說,學生們將三隻狗養在教室,吠聲吵到老師無法上課,於是請市府動物保護處來捕狗,因學生抗拒僵持,她才會說出重話,最後學生交出狗但並未記過。張秋菊說,記過要由家長、老師、行政人員開獎懲委員會決定,目前確實沒有記過處分,外界可以查證。
 校長康思平則說,救流浪狗是生命教育的一環,應該記功鼓勵學生,除非另有隱情,外界勿將兩者混為一談,周一將深入了解此事。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指出,高雄市前金國中二年六班有三名學生,上周在校園合力救回三隻流浪小幼犬,由同學輪流帶回家照料及尋找新家。沒想到校方得知後,非但不鼓勵學生救狗愛心,學務主任張秋菊反而火速通報捕犬大隊來校,將幼犬帶走;女學生眼睜睜看狗被捉走,哭紅了雙眼,張秋菊還威脅曾摸過狗的廿二名學生全數要記大過一支,救狗三名學生則記兩支大過。
 學生氣不過,將「團結救狗二○六班vs.學校主任和捕犬隊」全紀錄搭配文字照片張貼上網,被轉貼到「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臉書粉絲專頁投訴,引爆全台網民怒火。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痛批「這是教育殿堂上演最負面的生命教育!」
 台灣動物緊急救援小組發言人倪京台表示,已在網路上發起一人一信連署,要求校方撤回救狗學生的大過,校方還應記大功表揚救狗的學生。他強調,救援小組會持續協助聲援學生,務必讓正義得到伸張。
留言
學生不唸書在救狗, 根本通通開除算了, 反正不想唸書就滾出去
別傻了,台灣的小孩哪有這麼善良,不過都只是想玩狗不想念書.....灑狗血的記者比較可惡吧
救狗沒關係 但怎可以養在教室?!! 這好像應該跟生命教育是兩回事, 且校方有其立場,若放任小孩子亂來,不但影響上課,若有小孩被咬話,因此感染傳染病 那誰負責,請將心比心站在校方立場想一下吧,報導的還真是個搞不清楚狀況的爛記者,難怪現在搞新聞的被人看不起
學生學習並不是只限於書本上的知識.要是只是"唸書"在家背就好了,我們何必還要付老師那麼多錢看小孩背書.重要的是交孩子怎樣對人對物有愛心,有道德觀,有人飢己飢之心.看來連教務主任都不懂,怎摩能怪現在的社會畸形了.那一堆頂著高級知識份子做下流的事,原來就只是在學校裡"唸"著"書"畢業的
算了吧 你家小孩要是因也狗 受傷 生病 你就不會 說這謝大話 說不定還帶頭罵學校
孩子呀!愛狗狗是好事,在家裡養狗是自由,在學校養狗是沒有家教!搞倒仰狗大隊到學校抓狗,這是學生不對、也不會處理。學生是非善惡不會分辨,影音照片上網告狀,是爆料文化的惡質影響。動物保育團體,要把學生較大供,這是跨界去搞教育了!是非善惡,對學生、對保育組織真的那麼難嘛?你們的世界只又自己;沒有別人了嘛?狗狗無罪,但是養在學校裡,這不是沒有廉恥、也沒有愛心嘛?這種惡質爆料、沒有平衡報導的新聞,居然還用得上兩位記者來報導嘛?
1.教室好像本來就不是拿來養狗。2.學校哪裡違法?如果這是中時的新聞水準,那這篇新聞是負面的新聞教育;如果學校沒懲處學生,那就是負面的法治教育
當一個記者報導新聞時 別把自已的情緒 與喜惡 加在報導中 不然 你不是在寫新聞 而是 在寫小說. 新聞讀者要的是真像 而不是 記者的偏見 做不到 請別在當記者好嗎?
現在學生打也不行,罵也不行日久下來我行我素。救援流浪狗跟"自由"一樣都須有節制至少不得妨礙別人。可以想像的畫面部分學生擅自將3隻流浪狗幼犬帶至教室,美其名救援生命卻又不肯帶回家,以至狗跑來跑去,學生們無心上課,授課老師無奈下通報學校行政單位,行政單位當然得依法處理,於是捕狗隊出現,而一些學生或出於愛心或是叛逆時期心態想藉機生事鼓譟其他同學於是衝突出現。誰對誰錯其理分明。人若不接受教育跟野人無異,因為行為無法透過基因遺傳。而適當獎懲(包括適當體罰)尤其在行為秩序上可讓學習更加印象深刻,為社會造就有用公民這才是富國強民應行之道!
教室養狗,本來就不對了,但是可能是因為老師與學生槓上了,所以老師才會揚言記過,這些愛護動物協會的人,也請你們尊重學校體制。狗狗不是唯一,也不是最大。你們不應該去干預學校事務。而報紙媒體呢?你們真的很懶,只會從網路找新聞。應該去外面看看更重要的新聞。一旦師生出了問題,你們就大肆報導,全然不顧真理,不管學校組織與體制運作。媒體記者真的該打屁股學生公、私領域不分,老師沒有錯啊…
 
胡佛:部分媒體硬拗 造成是非不分【聯合報記者李威儀2010.11.16
 
台大昨天舉行八十二周年校慶大會,頒名譽博士學位給胡佛。他致詞結束接受記者採訪時,發表對媒體的看法。他認為,現在的媒體與政論節目是「觀眾喜歡聽什麼就說什麼」,且什麼話都可以說,沒有規範,「罵人也可以硬拗」,不但專業能力有問題,更缺乏知識分子的良心與氣節,只會拿「愛台灣」當擋箭牌,造成社會的道德是非沒有標準,人也變得幼稚又淺薄,「一流學者不會上電視,就是因為不會罵人。」
胡佛說,現在很多人認為「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卻不懂尊重他人,導致社會「太放縱、太民粹」,應該重拾共同的規範及道德價值。
胡佛是國內政治學權威,專攻憲法學及政治行為學,教學及學術研究成果斐然、著作等身,深受國內外重視,是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也曾任美國耶魯大學、芝加哥大學及哥倫比亞大學等頂尖大學訪問學人,並在一九九八年獲選為中研院院士,但昨天獲頒台大名譽博士,卻是七十八歲的胡佛學術生涯中的第一個博士學位。
胡佛說,威權時代因為政治學術研究、評論時政,常被政府「關切」,「我們前面在做調查,他們後面就在調查我們」。
台大法律系畢業的他,自嘲是個「爭議之人」,一九六○年獲得美國愛摩萊大學政治學碩士返國後,就因政治因素難以再出國攻讀博士學位。
曾在台大任教多年的胡佛表示,人生數十年歷經風風雨雨,最後獲得母校的名譽博士學位,心情如同「遊子歸來」般感動。他期許知識份子應「求真、求公、求誠」,提振公共精神,負起知識人的責任。
新 聞 提 要
‧ 楊志良再轟大話「搞分化鬥爭」
‧ 胡佛:人的眼光短了 心胸也小了
‧ 新聞眼/一流學者 不為通告費沉淪
‧ 名嘴說法/只要有所堅持 可發揮影響力
‧ 胡佛側寫/桃李遍布藍綠 學生也是名嘴
‧ 曹興誠點名自由、大話 不講事實
 
(另參本館: 民主形式萬歲 臺灣買票文化 民主就是挑爛蘋果 天下民主一般黑 民主偽形 民粹亡臺 賴皮黨 暴力黨 奧步研究所 扁定罪 自由造假 公視怎麼了 誰的民視 三立也該倒了吧 壹淫媒 名嘴生存之道 名嘴伶牙利齒 邪者叫獸名嘴 院士之怒 學者老矣 )
 
網路崛起名嘴當道 知識分子快沒了2011/05/23 聯合報
 
網路崛起,名嘴當道,速食文化與消費社會取代了書香社會。從美國到台灣,許多人感慨,廿世紀像魯迅、胡適、殷海光那樣影響民意的公共知識分子,在新世紀消聲匿跡。
還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北京作家許知遠,卅出頭便多次入選中國的百大公共知識分子名單,被譽為「中國最年輕的公共知識分子」。本刊邀請他與擅寫文化、音樂與政治評論,同樣被稱為「年輕公共知識分子」的台灣作家張鐵志,以「公共知識分子」為題進行對談。
問:常有人感歎,台灣的「公共知識分子」消失了。在兩岸,兩位都被稱為「公共知識分子」,你們對於這個頭銜有什麼感覺?
張鐵志(以下簡稱張):我最近發現一件事情,台灣好像真的沒有知識分子了,特別是五十歲以下、非學院出身的更是缺乏。以前曾經出現過南方朔、楊照這些前輩,在媒體上發表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觀點,但現在具知識性、宏觀觀點的文章非常少。(楨:南楊張等即呆歹彎的霉體酩嘴血手政剋冥眾/邪者磚家叫獸之一!另參本館:臺灣人要騎那種馬?)
  公領域薄弱 缺深度討論
許知遠(以下簡稱許):知識分子這個說法我一直不喜歡,我只能說我是一個社會的觀察者,知識是我們的手段和工作,用來滿足好奇心的一種方式。我認為知識分子和評論家、時評家沒有什麼不同。
張:我最近在寫一篇文章,提到台灣有知識分子衰弱的問題,從1980年代解嚴到1990年代中期,台灣公共領域是非常熱絡的,有人形容當時是「文化評論」的黃金時代,楊照就是在那時候崛起的。
但1990年代中期後,公共知識分子某種程度上開始衰弱。這種說法有點危險,因為很多知識分子還是企圖用不同的方式去介入社會,例如在媒體發表評論、參與社會運動。但台灣的公共領域卻比之前更薄弱,缺乏豐富、深度的討論。
  學科專業化 失整體判斷
會產生這樣的情況,我認為有兩個因素,第一是學院知識分子被學院的教育給制式化了,大家無法跳脫書本中的知識;另一個原因則是媒體的膚淺化和輕盈化,不容許深刻的文章出現。其實知識分子的專業化程度還是很高,還是寫出很多專業的文章,但少了宏觀的角度、對時代精神的掌握。而這些恰恰是知遠的強項。
許:知識分子都必然具有它的公共性,也是一個相對現代的產物,因為它是針對過去一、兩個世紀以來,整體知識越來越具備專業化、分工化而衍生出的反抗群體。但也因為學科越來越專業化、分類太嚴密了,使得知識分子失去了整體的判斷能力。
張:我對大陸現在的媒體環境有點欽羨。他們對公共領域的討論相當蓬勃,雜誌、報紙有很豐富的評論,學者也很習慣去寫非學術性的文章,發表一兩萬字的長文。台灣學者很少做這樣的事、覺得浪費時間,最多在報紙發表一兩千字的評論。
台灣以前有當代、中國論壇、島嶼邊緣這樣思想性的刊物,現在幾乎只剩下聯經的「思想」。
  臉書微博 意見分散零落
許:過去十年中國知識分子的活躍跟專制政體有密切關聯,壓力越大出現反抗的聲音就越大。特別是過去幾年,我們對中國存在的幻想破滅,我們曾幻想某種階級如商人、資產階級的崛起,可以變成某種力量改變中國,但最終都沒起到作用。
過去中國的知識分子確實做到某些改變,因此大家將部分希望轉移到他們身上,希望他作為推動社會的新力量。1980年代知識分子的力量非常巨大,跟台灣1970年代相當類似,但1990年代卻完全瓦解,許多公共平台因此消失,這是專制體制所造成的結果。
  網路發達 打破訊息壟斷
張: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想,權威時代,知識分子有一種啟蒙者的姿態,但現在變成一種分工的狀態;在社會運動中,詩人寫詩、NGO動員、知識分子提供政策分析,這樣或許也是種好事,因為知識分子不再高高在上。
問:科技日新月異,兩位認為網路在知識分子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張:網路的出現,肯定是件好事。它抵抗保守的政治與主流媒體,讓人們不會過分仰賴媒體,當然這當中會出現很多好跟不好的東西,但好的部分還是會被大家看到。台灣這點相當不錯,我們可以看到很多政治評論、影評、樂評的出現。
中國政府希望控制網路的影響力,但這是不可能的。網路打破了中國政府單一訊息的壟斷,政府要操控民族主義,卻適得其反衍生出反政府主義
  言論爭鳴 淘汰混亂體制
許:從前只有一些人可以說話,言論必須經過很嚴格的標準審核才能發表,要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必須要有很高明的論述。但現在大家都可以說話,當大家都變成作家的時候,就變成沒有人願意當讀者,因此帶來許多價值觀的混亂。要改善這些問題,必須要重新訂下新的標準,我對這些感到並不樂觀,畢竟這會造成知識分子水準的下降。
張:雖然中國存在著網路民粹,但我們要保持樂觀,至少網路打破了單一的壟斷,民眾不會只接收到一項資訊。(楨:仍在迷信網路烏托邦!另參本館:中國式媒體監督 《意識形態與烏托邦》)
 
網路偏食症>中國時報07.08.24胡晴舫
 
網路正在改寫人類的知識體,而且還不是終結,才剛剛開始。當網路開啟了一道門,讓知識免費流通,資訊自由廣布,意見免除審查,網路逐漸成為人類的集體記憶庫。人們去網路查詢資訊,就像以前上圖書館找資料一樣。然而,這個日漸龐大的記憶庫,如同以往人類的歷史記載,已經難以避免地充滿了人為的操弄與虛偽的記錄。
如同我們當年對大型機構與主流媒體的質疑,現在對網路上所搜尋來的知識與訊息也要小心看待。當年大型機構與主流媒體的問題是壟斷性的權威,所以當網路被發明出來時,彷彿是在一池靜水邊上開了個口,令新鮮泉水流入。而今,這股泉水匯成大河,成為眾人飲水之地。當河面加寬,河流加深,奔向大海之時,難免開始夾帶許多未經刪選的雜質,影響到知識的純度。
不同於九○年代末的網路一.○版,當時只算另開了一個傳媒管道,如今的網路二.○版鼓吹全民上陣。人人去維基百科撰寫知識,開部落格抒發生活心得,上YouTube貼自己邊挖鼻孔邊洗澡的影帶。缺少了傳統的專業把關者如編輯、學者、教師,網路上充滿了各種來歷不明、未經查實的文本。
由於網路的匿名性,讓文本來源更難查證。網路空間早已不再無辜,大型企業、公關公司與政府機構進入維基百科改寫自己的檔案,或開設看似獨立的部落格宣傳自己的主張。隨著大選迫近,美國幾個參議員在維基百科的個人檔案遭到對手篡改或添加了負面暗示的字眼。
不像傳統媒介,所有作者與編輯都身分公開,公司註冊有案,若是報導不實,你隨時能上法院控告該公司與責任編輯,在網路上你找不到文責的對象。一名退休的美國記者抗議維基百科無憑無據地寫他參與刺殺甘迺迪總統的陰謀,維基百科宣稱他們只是中性的載體,恕難擔錯。而一名大氣科學教授上去維基百科試圖修改一條錯誤的基本知識,卻被憤怒的無名網友一再刪除,對方的唯一理由是「你的資料不過是另一種說法」。
匿名性讓網路輕易成為人格殺手的天堂、知識的百慕達三角洲,因為「三人成虎」的定律,讓知識求證變得困難,資料論證似是而非,而人們仍習慣性懷疑主流機構的利益動機,往往傾向相信網路上的業餘說法,在不知對方真實身分的情況,以為網民一定是毫無私心的中立者,也很少懷疑部落格的言論是否足夠專業。
因此,質疑網路二.○版革命的人宣稱網路是「業餘黨」天下,我們活在一個「白癡專權」的時代,知識產權不受重視,傳統文化產業工作者紛紛失業,人們不再能透過作音樂、寫文字、拍影片來過活,因為所有人都在作音樂、寫文字、拍影片。這是一個沒有觀眾的年代,因為全部觀眾都上了台。最後,只獨厚了不負責生產、不負責付費也不負責後果的網路平台提供者,像是Google、YouTube、MySpace、維基百科等等。
就像飲食必須注重均衡,如果傳統資訊產業不該是我們偏食的對象,網路也不應成為我們唯一攝取資訊的來源。並且,獲得資訊從來不是知識的終極目標,卻是如何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做出有益的決定。
 
網路普及不斷提升 報紙電視仍受加民眾倚重【中央社07.12.29
 
加拿大一項全國民眾對媒體使用習慣及信任度調查發現,網路雖然改變一般人獲得最新重大新聞的方式,但在一般新聞上,多數人仍然相當倚重傳統媒體。
根據加拿大資訊科技協會(ITAC)委託國際資料公司(IDC)加拿大分公司所做的這項調查,加國民眾獲得新聞的方式,雖因網路資訊發達而有所改變,但百分之八十二的受訪者指出,他們最終仍會透過報紙、廣播和電視等傳統媒體來瞭解相關新聞。
ITAC總裁古托斯表示,加拿大人顯然多屬於傳統派,多數人仍較信任電視、報紙和廣播的新聞報導,不過,百分之六十五的加國家庭都可高速上網,網路普及化後,連帶改變資訊消費行為,網路新聞逐漸在媒體業界佔有一席之地。
這項調查總共訪談一千名加國民眾,其中百分之四十二會透過網路媒體獲得一般新聞資訊,百分之二十一的民眾則是透過網路來找尋重大新聞最新動態。
十八歲至二十四歲的加拿大年輕人上網找新聞的比例較高,百分之五十的人常會透過網路獲取資訊。
無論是一般新聞或最新重大新聞,最受民眾歡迎的媒體仍是電視,其次則是報紙。
無論哪個年齡層,都有逾百分之七十的民眾表示,他們經常透過電視來獲取新聞資訊,在五十及以上年齡層中,這一比例更高達百分之八十。
另外,在各個年齡層中,幾乎也都有百分之五十的人表示,他們有閱報習慣,如果是五十及以上年齡組,這一比例則更攀升到百分之六十。
至於廣播電台,在所有受訪者當中也有近百分之五十表示,他們會收聽廣播新聞,只有在Y世代的年輕人當中,這項比例才降到百分之三十三。
在所有受訪者中,也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指他們會透過網路接收新聞,但五十及以上年齡層組人士比例則低於此,在所謂的MTV世代比例則多達百分之三十五。
這項調查也發現,高所得族群接觸網路新聞的機率也最高,在年薪超過十萬加元(約新台幣三百二十萬元)的受訪者中,透過網路獲取新聞的比例達百分之三十九,僅次於電視(百分之七十二),但也高於電台的百分之三十二。
調查也發現,對於電視新聞的接受度會隨著年齡下降,MTV世代和X世代則是網路新聞的最大消費群。
不過,網路新聞媒體也普遍面臨信任度挑戰,整體受訪者中,只有百分之十一點五表示他們相信網路媒體中立,百分之十二信任他們的新聞正確無誤。
 
美研究:網路資訊 幾全抄報紙【聯合報2010.01.13
 
丕優研究中心11日公布研究報告指出,儘管數位平台的網路新聞日漸興起,報紙、電視與廣播電台等「傳統媒體」或「老媒體」仍是新聞主要來源,尤其是報紙。
這項研究以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的新聞報導為指標,發現95%的「新資訊」來自「老媒體」,而且絕大多數來自報紙。
報告指出,儘管網誌(部落格)、推特、地方網站等新媒體領域日漸擴大,但至少在巴爾的摩,它們在新聞方面扮演的角色十分有限,主要功能是傳布來自其他來源的報導。
研究發現,新媒體高達83%的報導基本上是重複已有的訊息,沒有提供新資訊。至於確實提供新資訊的另外17%報導,「幾乎全部取自傳統媒體」。
報告指出,綜合性報紙提供的新聞占48%,專門性報紙(如注重商業和法律的報紙)則提供13%的新聞量。地方電視台採訪的新聞占28%,新媒體對專業新聞報導的貢獻,只有4%。
研究人員對這些發現感到憂心忡忡。
報告指出:「為專業新聞挹注資金的經濟模式瓦解之際,傳統媒體如電視台、印刷媒體、電台的專業採訪人員大幅縮減。這可能導致政府對新聞的影響力擴大,因為大部分新媒體的報導只是轉述官方說法,沒有提出不同觀點。」
報告並指出網路新聞的其他問題,包括不理會專業報導的正規做法,引用其他報導不註明來源,把取自其他新聞網站的報導轉貼上網路後,即使原始新聞來源已把新聞更新,轉貼者也不處理。
 
知識來去匆匆 大腦變抽水馬桶【聯合報08.09.30
 
全民「大搜索」時代已然來臨。今年九月,全球最強大的搜尋引擎Google滿十歲,英國傳出近半英國人患上「Google依賴症」之際,大陸也有六成網民染上「搜尋依賴症」,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百度或谷歌(Google)搜尋資料。其中,高達百分之四十四點七一的網友,是「重度」使用者。
廣州日報一篇文章評論,指無限的搜尋引擎讓人類有限的大腦實現任意銜接,然而,「搜尋成癮」帶來的思考惰性,讓越來越多的網友思維趨於簡單化。
由於百度和谷歌等搜尋引擎具有強大功能,很多上班族染上「搜尋依賴症」。大陸一群「史上最牛的職場達人」宣稱,自己達到「三不境界」,即「不記憶任何資料、不思考任何問題、不撰寫任何文案」。
許多網路年代成長的大陸年輕人,日常生活更是完全依靠搜尋引擎。二十四歲的媒體從業人員方志濤說,「這年頭,還有誰上網不用搜尋功能的嗎?從早上一睜開眼睛,去那兒吃飯,坐那路公車,文案怎麼寫,下班後去那裡K歌,那裡有購物打折,甚至突然想知道某位久違朋友的消息,都可以立刻上網搜一下。」
專家警告,過於依賴搜尋引擎,小心大腦變「抽水馬桶」。心理學家張怡筠博士表示,對搜索引擎過度依賴,讓許多人不再費力記憶,不再思考問題,不想為一個觀點爭論。「不記、不想、不爭」,使得一些年輕人的大腦像抽水馬桶,一切知識都來去匆匆,喪失最基本的累積功夫。
 
谷歌使我們變笨了嗎?2010-08-29 中國時報 江靜玲
 
 親愛的讀者,如果你是在網路上閱讀這篇文章,我不應該覺得意外;如果你是在紙版上,一面吃東西一面看報,讀到這篇放在周日論壇版右下方的專欄,讓我欣然向你致意。至於我自己,寫完這篇專欄後,未來一星期,將到一個完全沒有通訊設施和網路的地方。我非常期待重溫「無網」的日子,但也微感不安。
 兩年前,一位叫做尼克拉斯.卡爾(Nicholas Carr)的美國作者在《大西洋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名稱為〈谷歌使我們變笨了嗎?〉(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引發了諸多回響。卡爾進而把他的概念,擴大成為一本新書《膚淺》(The Shallow)。
 在這本新書中,卡爾辯稱,相較於閱讀紙版書本時代的沈思與想像,「網路」快速便捷的資訊,足以分散我們的思考,使我們的閱讀品質變得草率,學習變得虛而不實。基本上,該書作者認為,網路世界使我們的腦子在感覺和了解上,變得不夠深刻,流於淺薄。
 「網路」或電腦可以改變我們的腦袋和思考嗎?就像身逢打字機發明的哲學家尼采和詩人艾略特,如果不用選擇打字機寫作,而用先前慣用的傳統手寫創作,今天我們讀到的尼采和艾略特會不會有所不同呢?而生活在數位化世代的今天,我們的腦子是否都已經進化(或者退化)為「e」腦子了?
 關於這個問題,曾實際以有網路經驗者和從未使用過網路者,進行採樣實驗,分析我們的腦部活動和變化情況的美國精神學者史莫爾博士(Dr Gary Small),留意到的倒不是網路是否會使人們變笨或膚淺的問題,而是擔心花費太多的時間上網,可能阻礙了我們其他智能的進展。
 根據史莫爾,網路會「誘惑」我們,讓我們的腦子逐漸上癮。但他樂觀認為,只要我們注意到平衡上網與不上網的時間,我們的腦子就有能力產生智能,不接受電腦控制。
 過去,我們坐在書桌前,選擇很簡單,就是工作與不工作。不工作時,最多就只是發呆而已。現在放在桌上的那個電腦上網後,可以把我們帶到各式各樣的網路世界裡,我們可以上癮般的像一株植物栽種在座位上,直到發現自己其實浪費了不少時間為止。但是,下一次,坐下來時,依然如故。網路已經成為絕大多數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愈來愈多人,無法想像,沒有網路的日子該怎麼辦?有的人,只要離開網路,便覺得惶惶不安。
 因為工作關係,我必須每天上網。逐漸的,發現自己愈來愈無法克制在網路上優遊的時間和欲望。去年開始,我試著每周一天,基本上是周末休假時,完全不上網。開始時,前一個晚上,總是很焦慮,唯恐漏了什麼重要郵件或訊息,把著電腦不放。不上網的當天,也不好過,尤其是中午以前,總覺得若有所失。但過了下午以後,到傍晚,就覺得格外愉快,有一種重新跟自己連結的實在感。
 跟絕大多數人一樣,我已回不到沒有電腦和網路的日子。我想,「谷歌」不會使我們變笨,但有可能使我們變懶。懶得集中心力記憶與思考,懶得坐下來耐心讀完一本書,懶得與家人朋友直接接觸,懶得跟自己的內心打招呼。
 英國最近公布了一項調查,發現在數位化生活中,英國人平均每人每天花費超過七小時的時間上網、傳送手機訊息、看電視、聽收音機。十六歲到廿四歲的年輕人,早已知電視節目表為何物,手機和電腦才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兩項必備之物。三分之二的年輕人,承認他們從來沒有使用過英國郵政的紅色郵筒寄發過「蝸牛信件」。
 這項調查,並不令人太驚訝。那天,我的朋友在家裡的廚房收到一封手機簡訊,發信人是她十七歲當時人在家中樓上的兒子,上面寫著,「媽,妳能帶杯果汁給我嗎?」
 在《膚淺》書中,對於網路和上網,卡爾最後說,「我們歡迎狂亂進入我們的靈魂。」。這種黑暗的描述,令人不寒而慄。但我寧可相信史莫爾,我們的腦子有能力控制使用網路的時間與方式
留言和迴響
數位網路匯流時代來臨 , 各行各業其實都該有所調整 , 網路成癮在青少年間其實還蠻嚴重 , 教育體系在課程內涵 , 教學方法上如果還以記憶性認知課程為主 , 其會教出沒有竸爭力及創造力的學生.
呵呵,一點沒錯.我跟同事座位只離開了大約五步,可是我們交談90%以上是經由 Instant Message.我一般搜尋是用Yahoo.所以當幾月前Google自己退出中國市場,使得有些大陸學者聲稱沒法做學問時,我就知道網路已經把這些人搞得沒有任何思考能力了.沒了Google,還有Yahoo和Bing呀!
 
Google 把你變笨的十年  ‧那福忠 2010/11/02 
 
 當輸入的字母多到某一個程度,Google 就用猜想的關鍵詞句,自動從搜尋引擎把答案找出來,當然如果 Google 猜錯了,可以一直繼續下去。Google 越來越聰明了,我們呢? 
不久以前 Google 搜尋引擎以新面目出現,稱為即時 (Instant) 搜尋,不但速度加快,而且未卜先知,沒等要搜尋的關鍵詞句完全輸入,答案就出來了。這是高難度的技術,搜尋人輸入關鍵字,每打一個字母,Google 就猜是哪一個字,同時在下端列出一串可能的字,打下一個字母,Google 就猜想是另一個字,下端字串也跟著改變。當輸入的字母多到某一個程度,Google 就用猜想的關鍵詞句,自動從搜尋引擎把答案找出來,當然如果 Google 猜錯了,可以一直繼續下去。Google 越來越聰明了,我們呢?
紐約大學教授 Douglas Rushkoff 一年前寫了一篇文章「Google 把你變笨的十年」(The Decade Google Made You Stupid),他說十年來電腦改變了我們思考的方式,電腦發現了我們如何思考,知道我們在想什麼。他稱網路為注意力缺陷障礙症 ADD (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當面對電腦屏幕,我們不會把速度變慢,也不會做深一層思考,僅僅是翻閱,不會與我們的思維融合。許多研究文學、記憶與認知、語言學習、神經科學、人類傳播的學者與專家,都持相同的看法,認為網路媒體偏向膚淺的資訊處理,僅是資訊的掃瞄,不能讓人深入學習。
這篇文章是 2009 年底 Google 營運十年寫的,對電腦可能主宰人類的思維多有憂慮,不到一年,這些顧慮在 Google Instant 逐漸顯現。我們張開雙手擁抱這些接踵而來的科技,還是憂心忡忡唯恐電腦竊取了我們的思考能力?當然沒有標準答案,不過在媒體向科技傾斜之下,我們似乎應該聽聽 Rushkoff 教授從另一角度的觀察。以下簡述他的論點,供讀者判斷。
Google 把我們變笨
網路如何影響了我們的腦子,大多數的報導都籠罩在 Google 的快樂陰影之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神經生物學家 Gary Small,用磁共振掃瞄腦子實驗,發現上網比讀書會啟動腦子更多的部位,這個實驗被解譯成 Google 讓我們更聰明。經人詢問,Gary Small 說這一解譯是誤導,因為腦子部位啟動的越多,並不一定代表越好,讀書的時候雖然啟動的部位很少,是因為更有效率,更不代表笨拙。
Gary Small 教授是研究網路對腦子影響的專家,認為腦子的能量不全來自神經生物機能,至少有一部份來自神經可塑性,正是這個可塑性,我們與科技的互動,實質的改變了我們的腦子,這一改變並不一定是正面的。教授說現在出現了一些問題,Google 是否讓我們變笨,讓我們減少思考,讓我們的思考斷續,而不會安靜下來對問題做深度的思考,相反的,不論遇到什麼問題,我們的思路總是平坦的依序進行。
多功能教人分心
早期熱衷科技的人,一直以為網路能可以讓許多功能同時進行,因為不但可以減少系統的操控,還可以增加腦子的能量。史坦福大學的人與互動媒體實驗室主任 Cliff Nass,證實這些假設完全錯誤。
Cliff Nass 對一群最擅長運用多功能的人,大學生,作一系列的研究,他們怎麼樣同時作多樣不同的工作,他們腦子的運作有什麼不同。研究結果讓他大吃一驚,發現同時做多樣工作的人,沒有一件事能做得好,他們在很多領域表現極差,像是不會略過無關的資訊,不能把記憶的資訊在腦子裡整理得有條有序,而且切換工作顯得雜亂無章。
虛擬排擠真實
虛擬實境的遊戲為很多人所愛,因為可以做到現實世界做不到的事,是非常好玩的遊戲,但只是好玩嗎?史坦福大學虛擬人類互動實驗室,研究虛擬世界的經驗如何影響回到現實以後的動作,結果發現腦子的記憶部位,對現實世界所發生的特殊事件,竟然與虛擬世界嚴重混淆,這好比在夢中與朋友爭吵,醒來竟一天不與朋友說話,把夢當真一樣。
虛擬實境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實驗室主任 Jeremy Bailenson 展示了一項實驗,一個小女孩進入虛擬世界吃東西,每吃一些東西、身體就胖一些,實驗的目的是訓練良好的飲食習慣。虛擬實境自然也有負面影響,例如在虛擬世界與人爭吵,如果自己比對方高十公分,痛打對手的機會就三倍於常人,但回到現實再與人爭吵,不論對方身高就會動手,這是把虛擬世界的動作帶進了現實世界。更嚇人聞聽的,是教授讓許多兒童在虛擬世界在海裡與鯨魚游泳,兩週之後測驗,竟有一半兒童說他們曾在海洋公園與鯨魚一起游泳。
美國軍方無疑是接受實驗的第一夥人,軍方有自己的實驗室,設法把這一方式運用在戰場以及傷兵。對傷後患憂鬱症的士兵,讓他們進入虛擬的戰場,重新體驗受傷的痛苦,然後一次次改變虛擬戰場,減低惡劣的環境,包括影像、聲音、甚至氣味,來逐漸減輕痛苦的體驗,直到憂鬱消除。這項技術也考慮用在出任務之前,訓練腦子接受受傷的痛楚。
神經市場學
多年來,研發人腦對外物反應的技術都不成熟,直到進入本世紀,研究人員才取得科學的數據。最著名的是 BrightHouse 學院運用醫院的磁共振影像技術,觀察腦子對不同廠牌可樂的反應。實驗對象進入磁共振掃描設備之後,讓他喝一罐沒有標籤的百事可樂,他的腦子立刻在「快樂」的部位反應,表示口感很好。然後再拿一罐有標記的原裝可口可樂讓他喝,發現腦子在「判斷」的部位起了強烈反應,比百事可樂的「快樂」信號強得多。這表示品牌重於口味,同時也證明了市場上可口可樂的銷售確實多於百事可樂的事實。
這一技術被許多大公司採用,所取得的資料作為市場行銷的依據,這些資料的累積,利用電腦的分析與關連,做出無數的模型,我們都是重疊模型裡的一部分。商家只要找到你我的模型,就有適合的商品向你我推銷。我們真的變笨了?當然越笨對商家越有利。
 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ART_ID=280599
 
Google 有那麼大的本事嗎?(楨:忽略了量變到質變!)
 
能被 Google 弄笨的人,我相信什麼都能讓他變笨。
Google Instant 有那麼聰明嗎?並非如此。Google Instant 提出的建議說穿了,全都是其他人曾經輸入過 Google 的搜尋詞彙:當另一個用戶開始輸入關鍵字時,Google 就依照此人已經輸入的文字和資料庫裡曾經出現的相似詞彙做比對,再依據資料庫那些詞彙曾經出現的頻率來排序;出現次數越多的排得越上面。換言之,這只個統計的遊戲,機器本身完全不需要真的懂用戶使用的語言。
Google Instant 真正厲害的,是把搜尋結果幾乎是即時的反應出來;這是很困難的工程技術,也是 Google 對外(競爭者)展示其工程實力的一個手段。但是歸根結底,Google Instant 是「效率」的顯現,而不是「智能」的表現。
所有批評網路如何讓我們變得不會思考的文章都忽略掉一個事實:根本就不是網路讓人思考變得膚淺,而是「資訊氾濫」讓人思考變得膚淺。就算我們現在完全沒有網路,我們只要在電視節目、甚至是報紙裡塞入同樣數量的資訊,然後人們花上同樣的時間消磨在這些媒體上,我們會得到同樣的結果。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自古皆然;如果要在同樣的時間裡消化十倍以上的資訊量,怎麼思考?孔老夫子幾千年前就說得明明白白「學而不思則罔」,不是嗎?
批評網路只是在批評表象,完全沒有認知到現象的本質。別說是網路了,即便是書本,我們現在走進誠品看到滿山滿谷的書,那也是一種資訊氾濫;熱門題材諸如投資理財、親子教育或兩性關係的書汗牛充棟,然而真的值得讀的又有幾許?在書店裡這本翻翻那本翻翻,和在網路上這邊點點那邊敲敲沒有任何區別。
如何在這個各種資訊撲天蓋地而來的社會中找尋與吸收有價值的資訊並轉化為知識,進而昇華為智慧,這才我們需要學習的。消極的指責網路如何讓人變蠢其實毫無意義;消滅了網路還有電視,電視沒了還有報紙、雜誌、收音機。就算這些都沒了,人的嘴還是能散佈無窮無盡的妄語和邪見。
其次,該文還提到「多功能」;同時做好幾件事情的人一件都做不好:這種事情需要「做研究」才能發現嗎?「一心不能二用」是老祖宗講得我們耳朵要長繭的訓示,然後自詡聰明的現代科學家居然要要拿幾百萬美金的儀器來「證明」?
另外一個最常見的論調就是網路讓人虛實不分;我是完全不贊成這種說法的。網路有何虛擬?網路上有的任何人類的負面行為如偽裝、造謠誹謗、表裡不一、黨同伐異,現實生活何時何處沒有?結交網友很虛擬嗎?請問和筆友有什麼本質上的差別?網友可能偽裝自己的性別,婚姻狀態,經濟狀態,長相...筆友也會啊,連所謂「真實」生活的交友聯誼都常有騙局,為何網路獨背罪名?網路交友真正的差別在「效率」,以前寄封國內信要兩三天,現在是兩三秒,但是效率不會改變一個人的品格。
至於講到虛擬世界如何影響人在現實生活的行為,雖然是史丹福的教授做的研究,但是我還是要實話實說:真的是窮極無聊。古今中外都有「觀想」或類似的技巧;透過集中精神在心中描繪某些情境或狀態進而改變自己的情緒甚至是行為,在觀想的當時,你說那情境是虛擬還是真實?我們甚至思考一個哲學上的問題:什麼是「真實」?原文說「更嚇人聞聽的,是教授讓許多兒童在虛擬世界在海裡與鯨魚游泳,兩週之後測驗,竟有一半兒童說他們曾在海洋公園與鯨魚一起游泳。」這很駭人聽聞嗎?那教授為何找兒童?如果找成人做實驗,兩週後成人說他們曾和鯨魚一起游泳,那他的實驗還算有那麼一點點價值;你帶兒童去迪斯奈樂園玩一趟他都會非常認真的告訴你他和米老鼠擁抱,看到白雪公主遊行;這個實驗到底在幹什麼?兒童的口語表達能力有限,生活經驗有限,邏輯分析能力尚未發展完全,本來就是洗腦最好的對象;你如果在一個小孩還很小的時候就每天告訴他「黑人很懶,阿拉伯人很野蠻」,他長大以後怎麼看黑人阿拉伯人都不順眼;請問這種洗腦算是「真實」還是「虛擬」?一個人既然沒有真的和黑人或阿拉伯人實際生活過,那麼那些情緒反應又是怎麼出來的?再舉一個例子,你如果要一個實力派的演員哭給你看,他不用多久就流眼淚,技巧之一就是利用一些不愉快的經驗「培養氣氛」,請問這是虛擬還是真實?
網路,一如其他重大的科技產品,確實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模式與某些行為習慣,但是它們從未改變人之所以為人的各種正面或負面的特質。語言文字是人類傳遞資訊的符號,網路只是這些資訊數位化之後的載體,雖然它是有史以來最有效率的載體。人類因網路或 Google 而變笨的宣告本身才是缺乏深思熟慮下的產物。
http://blog.udn.com/tjkendo/4562388
 
網路文章讓人笨 李家同:多讀判決文2011-01-24 中國時報 朱芳瑤
 
 李家同係接受喬大文化基金會邀請,昨日在北台灣科學技術學院發表演說,談「大量閱讀之重要性」,吸引超過一千人前往聆聽。
 李家同嘆說,近來他發現網路上有不少文章,條理不清且自相矛盾,學生看多了,邏輯思考能力只會每況愈下,甚至就此養成思慮不嚴謹且以此為榮的現象。他憂心忡忡:「這樣邏輯不通的網路文章看多了,我們的下一代會比較笨」。
 李家同呼籲民眾,應閱讀有深度的文章,他推薦法官的判決文,指法官在判決罪刑及證據採用與否,一定務求條理清晰。他並提到,美國學生都要讀美國大法官對於黑白不可分校的判決文。該篇判決文為一九五四年美國聯邦高等法院宣布,公立學校黑人、白人分校的隔離作法為違法且違憲。
 李家同強調學生應大量涉獵課外讀物,培養多元閱讀的習慣。李家同開了一份書單,推薦他最喜歡的四十本書,包括《科學怪人》等古今中外的知名作品。
 李家同日前才直言,成功者不會花太多時間在批踢踢(PTT)與臉書(Facebook)上,同樣引發網友反彈,質疑他思想八股。對於這些批評,李家同不以為意,妙答「我絕對是最不傳統的人,正因為我太不傳統,所以他們(網友)無法接受!」
知名部落客朱學恒認為李的批評過於以偏概全,欠缺周延,因前幾天才有網友轉寄李家同教授的文章給他(楨:問題是99.99…%網文是垃圾!)。
相關新聞
世代交替應多寬容 九把刀:不要老挖陷阱給他跳!
閱讀 不必只有一種選項
留言
李家同講的是他那個年代的法官吧,現在的法官(無論年紀)也有一些是很爛的,邏輯思考不通、法學素養不精,只把法官當公務員幹的,看判決真的有用嗎,我懷疑。
讀判決文引條失當或不實人間煙火「讓百姓看多會躁鬱症」
不長進.不受教膚淺的年輕人。李教授由他們去吧!反正,不讀書,愛嬉樂的大學生,快樂四年,就會換回四十年的痛苦,何必理他。
恐怕九把刀根本不懂李家同 "多讀點有深度的東西" 所指為何!!
不只九把刀,這些記者也不同李家同在說什麼。網不網路不是重點,清高低俗不是重點。重點是語言有一定的規則跟邏輯,關係著智慧文化的理解、創新、抒發與傳承。語言邏輯用得越簡單甚至屏棄不用,文化與智慧被逐漸消滅的危險就越高!
 
另參本館:《貓空愛情故事》 司法巫師 誰是宅族
 
李家同:笨蛋才看PTT 網友回嗆:屁2011-01-07 中時
 
 清華大學榮譽講座教授李家同日前接受入口網站專訪時直言「只有笨蛋才看PTT(批踢踢)」、「成功的人不會上facebook(臉書)」。網友對於李家同的話相當不以為然,直接回嗆李家同說的話是「屁」、「不知道就閉嘴」!
 李家同長期透過寫作表達對文化與教育的關懷,致力弱勢學童學習扶助,成立博幼基金會協助偏遠地區弱勢學童課業輔導,昨天獲教育部頒發「一等教育文化專業獎章」。
 李家同過去發言常被網友批評,他日前接受雅虎入口網站訪問時直言,「為什麼要重視網友的看法」,他從來不管這些「無聊的言論」,「網友是不可理喻的」、「大概只有笨蛋才看PTT」、「成功的人不會上facebook」。
 昨天頒獎典禮後,李家同接受媒體訪問說,他認為任何人做事情都要有所節制,到社交網站瀏覽太久是不幸且浪費時間的事。他強調:「成功者不會花太多時間在facebook(臉書)上,花太多時間一定會失敗。超過一個小時瀏覽這些網站就過多,十分鐘已經是極限了。」
 對於李家同的言論,PTT網友戲稱,照阿同伯的意思,會用facebook又上PTT的人,等於「不會成功的笨蛋」。網友Mikli說,臉書創辦人很成功,因為騙了一堆笨蛋去註冊。
留言
檢舉是有些東西不入流.但敢講出來.就另眼相看,李 校長 我支持你,現在那些自以為是草莓族.連體能都亞洲倒數.還敢言勇
小鋼牙又在亂放砲了
李家同 . 王建瑄 是現在社會中不媚俗 敢說真話的勇者,說真的 現在這種世道,像九把刀這種脫褲 大放屁話,只知譁眾取寵的諂媚公眾人物太多了,不少年輕無知的智障讀者,卻只看見表面虛無的美麗幻像,只愛聽一些 你好棒 你有創意 你是未來主人翁的假話,真是幼稚,李教授 支持你 加油
我雖然花很多時間在網路上..不過,李說的並沒錯,而且也很合理...成功的人都忙死了,哪有時間上網抱怨+看誰在抱怨..like me 都是閒人一族
大實話。時不時盯著臉書"讚""讚"的人基本沒啥事幹的。
老中青三代的喜好本來就不一樣,一個人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喜好改變,李家同何必以自我之心度別人之心呢
從李家同、王建宣、關中三個人的大嘴巴,我看到權貴的想法與一般台灣人是不同的
李家同,王建煊是"權貴"?你這個"台灣"人還真與眾不同
 
李家同罵批踢踢與臉書事件 一些想法
http://blog.udn.com/politicschao/4773442

李家同把臉書想簡單了
http://blog.udn.com/blues1112a/4774056
 
『笨不笨』到『夠不夠』
 
1/29日下午應公共電視『爸媽囧很大』之邀,以家長身分前往節目中,與李家同教授及眾多年輕學子及其他來賓們一起互動,我們討論的議題是日前李家同提到的『年輕人讀簡單網路文章會變笨?』,李式風格再度延伸及論點,認為讀簡單文章,不只年輕人會變笨,他說,所有人讀簡單文章都會變笨,但李家同的論點在節目中有一個最大的轉變,他說他是最重度使用網路者,他的最新的論述是『年輕人閱讀網路文章閱讀得不夠,應該更關心像BBC等重要國際現況,有更多全球化的思維,並且多看關懷弱勢族群的文章!』
論述已經從『笨不笨?』變成『夠不夠?』,網友批評李家同不了解網路?對網路有成見?是一種社會菁英霸權思維?從今天的節目對談中,我們看到了另一個李家同,他要問的是年輕人對網路的閱讀量是否太少?是不是沒有從更多視野及閱讀取材方向,去了解整個世界?
李家同點出了一個比『笨』更重要的問題,也就是從經典文學與網路文學閱讀的爭議中跳開,希望大家回到網路閱讀的量與質的問題去思索,網路閱讀是否不夠多元?不夠關心國際社會或全球趨勢?網路閱讀能否從各種『原文』裡看到真相?
……………
http://blog.chinatimes.com/chublog/archive/2011/01/29/604082.html
 
(楨:相較於《春雨》,《車票》徒有故事、但乏文字和影音的藝術魅力,故李文與網文乃龜鱉之爭!另參本館:《春雨》《語言與影像的魅力》 《小說改編與影視編劇》啥是部落族 )

王正方:上網太久會變笨嗎?【聯合報 2011.02.25
 
上網太久容易感冒;因為很多電腦有病毒。(這笑話夠冷的)
某教育專家說;讀網上的文章純粹是浪費時間。網路名作家呼籲,e世代要心胸開闊,大度包容。
收音機使用了卅八年,全球才達到五億聽眾。臉書推出不到兩年,便有五億用戶。歐巴馬夫人禁止她大女兒用臉書,怕耽誤學業。
現代人離開網路就活不下去,每日上網八到十個小時,司空見慣。
半年前,某全球性的新聞台做專訪,題目是:長時間上網的人會變笨嗎?記者遍訪世界各國的專家學者,他們的話模稜兩可,多在比較正反兩面的論點,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或許是網際網路風靡世界太快,還沒有足夠的研究數據作出結論。也可能是因為全世界有網友十多億,眾怒難犯,誰敢說什麼?
e世代的兒童,網路陪伴著他們長大。有位八歲男孩,智商很高,父母都是名校博士,他清早起來便在網上瀏覽一兩個小時,搜尋各網頁。舉凡國際時事,大小八卦,都了然於胸。熟悉各種電腦遊戲,講解的頭頭是道。建議我們來玩一次這個新遊戲吧!屢屢被他拒絕,因為他從沒玩過,也不想嘗試。
這孩子只是個觀察著,不參與,不玩遊戲,不願意承當輸贏的壓力和責任,在虛擬世界中雲遊,最是快活。他的父母很擔心,孩子不合群、內向、害羞、朋友少,將來長大了,他的組織力、社交能力、領導能力能夠得到正常的發展嗎?是因為他天性如此,還是每天上網的時間太多?很難有結論。
電腦網路提供了幾乎是取之不盡的資訊(Information),便利人群。現在的大學生研究生省事多了,鍵入關鍵字彙,寫報告、論文的參考資料就在眼前,不必勤跑圖書館,副作用是千古文章一大抄,已防不勝防。
雖然不如古人一樣的博聞強記,各種資訊也能隨手(指)拈來,能說這人笨嗎?但是不能善於使用累積的資訊,只是一具八卦機器,在社交場合能接上多種話題而已。
具有目的性的資訊搜集,整理出來可以發揮一定的功能,稱之為情報(Intelligence)。更進一步將它分析、系統化,研究出個中因果關係,歸納出百試不爽的規律和理論,便是人類的瑰寶;知識(Knowledge)。再上一層樓曰:智慧(Wisdom)。如何才能達到智慧這個層次,眾說紛紜。佛經上說戒、定、慧,先要持戒,進入禪定,然後開智慧。愚魯凡夫如我,並不敢妄置一語。
人類文明中最珍貴的正是知識和智慧。做一個花長時間看網頁的觀察者,沒有時間去「行」,去體驗,又怎能掌握到真正的知識,或是和智慧發生關聯呢?知而後能行,行而後能「證」,證得之後方是真知識、真智慧。
大導演Stanley Kubrick的經典科幻片:二○○一太空漫遊;太空船上的電腦叛變,要操控一切,後來被聰明的宇航員將它解體。電腦網路應該為人類所用,如果反過來人類被電腦網路催眠、奴役,沒晝沒夜的坐在它面前發傻,看八卦、玩遊戲、閑磕牙,消磨來去如箭的寶貴光陰,也就不必去問那個笨與不笨的問題了。(作者為電影導演)
 
紙本魅力難取代 電子書歐洲人不愛 2009-10-17 中央社記者林育立
 
每到10月的法蘭克福書展,全球的出版人對電子書的未來爭論不休。
隨著索尼(Sony)和亞馬遜(Amazon)的電子書閱讀器在歐洲上市,電子書今年在書展上再度成為熱門話題。
儘管媒體一再稱讚電子書的優點,書商也有意將美國市場的經驗複製到歐洲,不過由於紙本無法取代的魅力,加上出版業憂心音樂產業遭非法下載的歷史重演,短期內電子書在歐洲市場的接受度仍相當有限。
法蘭克福書展的主人德國書商協會主席洪斐德(Gottfried Honnefelder)在一場研討會上表示,電子書在美國普及的程度遠低於預期,德國出版業一年的營業額約100億歐元(近新台幣5000 億元),即使數位出版不斷成長,未來幾年所佔的比重仍很低。
歐洲讀者對電子書的接受度不高,除了閱讀習慣,也與歐洲對文化傳承的認知有關,將書本視為文化財,而非商品。
索尼歐洲分公司公關經理勒平(Marthe Leppin)說,歐洲人將書本視為文化資產,而非市場自由交易的商品,像是德國法律就規定全國圖書不二價,不論實體或網路書店都嚴格遵守,不像美國動不動就打折,造成出版業的惡性競爭。
法國、英國、德國是電子書閱讀器最早上市的歐洲國家,根據勒平這幾天的觀察,比利時、北歐等國的經銷商,一直詢問代理的可能性,電子書的確是今年書展的熱門話題。
不過他說,歐洲人普遍認為,紙本的閱讀經驗無法取代,而且出版業擔心非法下載重傷音樂產業的歷史會重演,因此,歐洲出版社傾向不將電子書版本的價格訂的太低,暫時還不會像美國一樣,對電子書大打折扣。
儘管短期內電子書還不致於攻城掠地,不過長期來看,數位出版的趨勢已經不可擋,影音和數位內容透過網路傳播,甚至已經改變作家寫作的方式,這點從年輕讀者的閱讀習慣就可看出。
洪斐德面對在展場上百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出版人說,如果寫1000頁的小說,作家期待讀者花好幾天、甚至好幾個星期的時間從頭讀到尾,不過如果只寫給習慣輕薄短小內容的讀者,寫作的方式當然會改變。
他堅信,有朝一日電子書一定會擁有廣大的讀者,「但對紙本的書來說最多是互補,不會帶來威脅。
 
重現手寫溫暖 日本文具熱賣【聯合報╱編譯高國珍09.02.15
 
在連情書都用電子郵件傳送的時代,日本的年輕人倒是重新發現了手寫的「溫暖觸感」,讓筆記本和文具的銷售業績不跌反升。
據丸善書店東京丸之內本店的文具部門統計,從2004年起,每年盈利都比前一年增加5%,筆記本、隨身記事曆方面甚至有比前一年增加15%的紀錄。
富山縣高岡市的「showa-note」公司已販售約40年的小學生作業本「Jambonika學習帳」,因對數學、社會等科目特製適合的格子而知名。去年春天開始,封面採用服飾企業「beams」的設計,如國際評價極高的攝影師家拍攝的風景照或是進口車照片等,製成限量商品。
由於別具流行感,有些上班族也把Jambonika作業簿帶進會議室使用,讓文具公司聽到非常驚喜,表示要設變大人也適用的筆記本。
該公司表示,新設計受到年輕女性歡迎,訂單如雪片飛來。
日本讀賣新聞14日報導,在景氣低迷中提升消費者購買意願,日本業界稱此企畫為「品牌再構築」。食品業界、玩具業界都有,但店家異口同聲表示,文具界的進化最為顯著。
不只是設計,紙質也是讓人耳目一新的重要一環。東京神田區二次世界大戰後即創立的「Life」文具公司營業部長齊藤裕說,為「獻給對手寫觸感有所堅持的人」,開發前先請多位鋼筆愛好者試用,以研究出對應各種品牌鋼筆筆尖及專用墨水的紙質。他說,「它不只是筆記本,也可做為小裝飾。」
在東京經營文具店、也是「文房具愛好家」雜誌寫手的荻原康一觀察此現象表示,「這是年輕一代重新發現手寫觸感」。他說,只要讀過手寫的信時,就會了解文字彼端彷彿浮現對方的臉這種溫暖。」
 
 矽谷反科技topless 矽谷反科技 企業開會禁帶筆電、手機【聯合報編譯莊蕙嘉08.12.14
 
洛杉磯時報報導,許多矽谷員工開會時總是盯著筆電不放,或拿著黑莓機狂發郵件,已讓公司忍無可忍,乾脆禁止這些科技產品進入會議室。
矽谷員工不愛開會出了名,工程師寧可坐在辦公室隔間內埋頭苦寫程式,也不願在會議中講解程式結構。為了縮短開會時程,各公司苦思有創意的開會方式。有的公司撤掉會議室的椅子,強迫大家站著開會。有的公司下令員工開會前喝一大杯水,為了跑廁所,會議勢必得快快結束。
在舊金山設計公司「適合路徑」工作的威肯斯,發起「對抗黑莓族戰爭」。他在公司的部落格上寫道:「在這個網路和手機電子郵件發達的年代,想要一場有效率的會議或工作會報愈來愈難了。(開會盯著筆電)除了很沒禮貌外,不完整的溝通也會導致不完整的成果。」
「適合路徑」公司鼓勵員工,開會時把筆電留在座位,不要帶進會議室,所有人的手機集中放在一個盒子裡直到會議結束。威肯斯說:「我們的會議全都更有效率了。」
除了矽谷,大專院校也有類似困擾。密西根大學法學院教授赫佐格指出,因為校內裝設無線網路,學生上課時間忙著用筆電連線,上網看新聞、股價,或是收發郵件,根本無心聽講。
密大法學院試著將無線網路擋在教室外,發現行不通後,有些教授乾脆禁止學生帶筆電上課。赫佐格說,學生反應兩極,有人覺得終於能專心聽課了,有的則很不爽。
並非所有人都能同意「無筆電會議」的主張。在美國雅虎平台工程事業部工作的薩沃尼在部落格談到出席無筆電會議的矛盾感受。因為開會的大多數同事都不專心,讓他失去開會的興致;另一方面,他覺得為了所謂的禮貌而禁止筆電進入會議室,是件很荒謬的事。
著有「商務禮儀完全傻瓜手冊」一書的蘇.福克斯指出:「面對面會議對人們來說已不再是優先項目,人們容易因為科技產品分心,不懂得什麼時候該做哪些事。」
薩沃尼說,高階主管盯著黑莓機不放,或是戴著藍芽耳機講個沒完,才是錯誤的示範。他認為大部分會議浪費時間,才是員工不愛開會或分心的原因。
除了無筆電會議,有些公司也嘗試其他縮短會議時間的方法。一家公司用馬表計時,小組報告時間不得超過兩分鐘。位於加州山景市的圖片分享網站「SmugMug」是家反會議的公司,創辦人麥艾斯基表示,該公司僅有每周一次的全社大會,與會員工只能回答「本周工作進度」的問題,不能離題談上周的事、發表談話甚至問問題。
 
迷網媽沉迷臉書 兒子浴缸淹死【聯合報2011.01.16
 
美國一個卅四歲的母親沉迷於玩「臉書」(Facebook)遊戲,連她十三個月大的兒子已在浴缸溺斃都不知道,她告訴警方,當時她正在玩臉書。這個母親十四日以虐童過失致死罪名被起訴,罪名若成立,最高可判四十八年徒刑。
住在科羅拉多州的仙儂.強森坦承,去年九月她把嬰兒放在浴缸裡,然後到另一房間玩臉書遊戲「咖啡世界」(Cafe World)。她並且在線上查看朋友動態、觀賞影片,丟下嬰兒獨自一人。
十分鐘後,她沒再聽到孩子的聲音,發現孩子臉已沉到水面下,並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儘管她立刻撥九一一求救,以直升機將男嬰到醫院,但已回天乏術。警方抵達強森住處時,發現筆電畫面顯示臉書網頁。
強森告訴警方,她常把孩子獨自放在浴缸裡,因為他夠「獨立」而且喜歡獨處,她也不想把兒子寵成「媽媽的寶貝兒子」。警方也偵訊了強森的母親。她母親說,嬰兒死前一個月曾癲癇發作,她當時就警告女兒別 把孩子單獨放在浴缸裡。
這不是美國第一次發生母親玩臉書上癮的虐兒事件,去年一月佛羅里達州一個廿二歲的年輕母親玩臉書的「開心農場」遊戲時,嫌三個月大的兒子哭鬧,而把兒子搖晃致死。這名母親被控二級謀殺罪,最高可判刑五十年。南韓也有一對年輕夫婦沉迷於玩照顧虛擬小孩的遊戲,而把自己的孩子活活餓死。
此外,臉書也成為訴請離婚的秘密武器。美國婚姻法律師公會表示,有八成一的會員最近五年來運用社群網站幫客戶搜集證據,打離婚官司。
 
18%高一生迷網 醫籲周上網40小時得注意 2010.8.26中廣新聞
 
  三軍總醫院連續三年針對北市兩千多名高一新生追蹤發現,約18%的學生有網路沉迷,其中兩成伴隨有注意力不集中、過動或青少年憂鬱等情緒障礙,呼籲家長,孩子一周上網超過四十個小時、人際學業受到影響,就要特別留意。
  孩子整天黏在網路上,家長要留心的不光是沉迷網路問題,還要注意是否有情緒困擾,三軍總醫院針對台北市一所高中職,連續三年,追蹤評估共兩千六百多位高一新生,研究發現約一成八的學生有網路沉迷,進一步分析,其中兩成有情緒障礙,除了過度使用網路,還有較多學習障礙與衝動控制障礙出現,而網路只是外顯行為之一。
  醫師指出,臨床上就有一位高一生,整天關在房間裡上網打遊戲,也不上學,直到學校寄出退學通知,媽媽才警覺到情況不對勁,就醫之後才發現,是因為憂鬱症。
  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王宗熙醫師說:「國三開始到升高一,他就有很明顯的憂鬱症表現,包含睡眠障礙、自我評價差、會有一些自我傷害念頭、會有退縮、不跟外界接觸的情況,網路是他最容易跳脫離開現實的工具。」
  醫師指出,青少年沉迷網路多是線上遊戲、電玩,男女比例約三到四比一,不過多數都是網路濫用,還不到成癮,要是家長發現孩仔整天黏在網路上,一周超過四十小時、每天七小時以上,影響學業與人際關係,最好注意是否有情緒困擾。
孩子迷網,你不可不知的三大原因 文/陳珮雯
當小孩沉溺在電玩及網路前,你會怎麼辦?怒斥小孩離開電腦?乾脆把電腦搬離家中?教養專家認為,責備或禁止孩子並不能解決問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孩子總有辦法突破家長的防線,最好知道孩子迷網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開電腦,寫功課時邊上網和同學聊天,吃飯時間怎麼叫都走不出房門,該睡覺了卻還沈溺在線上遊戲,我的小孩會不會太沈迷網路?到底該拿這整天黏著網路的「宅小孩」怎麼辦?
親職專家楊俐容說,責備迷網的孩子並不能讓他們離網,最好的方式是家長先釐清孩子愛上網的原因,才能採取適切的教養對策,通常有三大原因會讓孩子從現實世界躲避到虛擬網路中--孩子的情感空虛、習慣性上網、患有網路上癮症。
當家長意識到孩子太過迷網,第一步先從孩子的情感層面開始檢視,是不是社交狀況出了問題?是否因為無聊、心情鬱悶、逃避壓力而去追求網上活動所帶來的快感?
親子共玩 填補宅小孩情感缺口
……………
定位電腦為家庭公用
……………
八指標 檢視孩子是否網路上癮
……………
1.上網的時間越來越長。
2.上網的時間或頻率超出自己原先預定的範圍。
3.因為上網導致睡眠不足、耽誤工作或造成課業退步。
4.寧願上網也不願意從事其他的休閒活動。
5.花很多時間在與網路有關的事物上;如購買網路書籍、瀏覽網路訊息…等。
6.只喜歡在網路上交朋友,卻不喜歡與親人或朋友親近。
7.沒有上網時則會造成心理焦慮、空虛或緊張。
8.無法控制或停止自己使用網路。
http://tw9026861.blogspot.com/2010/02/blog-post.html
 
93%青少年有手機焦慮感2011-05-18 中時(楨:電磁波/病毒等外因皆非病源,焦慮/成癮才是病根!另參本館:搜尋成癮 中國手機的虛與實 )
 
 時下學子幾乎人手一機,而且機不離身,如果手機「消失」片刻時間,那會怎麼辦?根據金車教育基金會昨天公布「青少年使用行動電話」的研究調查發現,十一歲到二十歲的學生中,有九三%的人只要是沒帶手機、手機沒電、電話沒響、打電話對方沒接或不通就會感到不安,有手機焦慮感。
 即便已經有手機了,仍有三五%的青少年,在新型手機上市後,渴望立即擁有;其中,國中生想購買新型手機的比例最高,達四二%。
 金車教育基金會從九十五年開始針對全國十四個縣市、廿二所學校的青少年族群使用行動電話進行瞭解,調查對象為國小五年級到大學生,有效問卷共二一四一份。調查顯示,超過九成屬於「手機焦慮傾向」,若沒有手機或出現沒電、沒響等各種狀況,就會抓狂!
 青少年手機族也大幅提升。受訪者中,有近八成的人在使用行動電話、比二○○九年明顯成長十五%;其中,大學生有手機的比例接近百分之百,國小生也高達四成五,即約每兩個小學生就有一個人有手機。
 青少年追求流行也展現在手機上,二七.二五%的青少年有智慧型手機,每四個人就超過一個人有智慧型手機,其中大學生使用智慧型手機比率最高,達二七.八三%,其次是小學生有二七.四四%。
 如果沒有手機,青少年的反應是什麼?調查顯示有三三.七二%的人沒有手機,會覺得生活很無聊,十九.三四%則是認為會和朋友脫節。
 手機也成為學生上課時,打發時間的工具,近三成青少年上課中會接聽電話、傳簡訊、上網或玩遊戲。
 
上網成癮
 
上網成癮是由葛爾·柏格(Ivan Goldberg, M.D)在1997年所定立的理論化病態並且正式承認其研究價值。
病徵
金柏莉·楊曾指出,網路上癮應該具備下列條件:
強迫性地非自由地使用
對人際交往失去興趣
被線上及時活動佔據大部分生活的時間
不能自拔
而最容易上癮的是教育程度有限的中年婦女(約比男性多百分之二十)。
診斷
這以病態賭博來作參考並根據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所診斷。柏格博士與金柏莉·楊(Kimberly Young)正在準備把上網成癮列入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這讓保險公司為上網成癮作出建議。可是很多人認為上網成癮並不是真正的病態,所以不能在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內歸類為精神紊亂。
依照金柏莉·楊教授編製八項問題的問卷,若有五項回答為「是」,即出現成癮的現象。
社會上的稱呼
在日本,這種族群被戲稱為「引き篭り」(隱蔽青年),指個性較內向,成天除了工作,就是窩在家中,且成天和網路為伍,極少面對面社交行為的此症罹患人士。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8A%E7%B6%B2%E6%88%90%E7%99%AE
 
測你是否已上網成癮 
 
根據美國匹茲堡大學制定的診斷標準,在8項檢測標準中,符合其中5項或更多,就初步符合診斷;如果再加上每週上網時間超過40小時,就更加符合診斷。這8項檢測標準如下:
1.全神貫注于網路或線上活動,並且在下線後仍繼續想著上網的情形。
2.覺得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線上上才能獲得滿足。
3.多次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但總是失敗。
4.當企圖減少或停止使用網路時,會覺得沮喪、心情低落、易發脾氣。
5.花費在網路上的時間總比預期的要長。
6.為了上網,寧願冒著重要的人際關係、工作或教育機會損失的危險。
7.會向家人、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涉入網路的程度。
8.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或釋放一些感覺,諸如無助、罪惡或焦慮、沮喪
http://big5.china.com.cn/health/txt/2006-09/20/content_7178444.htm
 
泰晤士報:10%中國網民上網成癮
 
英國《泰晤士報》2008年11月11日文章,原題:網路成癮在中國成為一種正式的疾病?  中國可能成為把網路成癮列入臨床疾病的第一個國家,他們計劃向世界衛生組織註冊該疾病。
  基於研究成果,中國衛生部有望明年採用新的關於網路成癮的指南手冊。它將承認該疾病與強迫性賭博或酗酒類似。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網民群體,人數達2.53億,很多較年輕網民對網路賭博上癮。大城市和偏僻村莊的網吧裏擠滿年輕人,當與遊戲對手進行網上搏鬥時,他們像是被粘在了螢幕上,一刻也不離開。
  網路成癮在美國還沒被認為是種疾病。研究指出,(中國)上網成癮的人平均每天上網6.13小時,這一數據與美國的6.14小時正好吻合。調查顯示,在接受調查的中國青少年中有42%的人覺得自己上網成癮,而這一數字在美國是18%;幾乎一半中國網民年齡在18歲到30歲之間。
  據中國估計,有約10%的年輕網民患有網路成癮病,其中70%左右是男性。建立中國首家網路成癮門診的陶然(音)博士說,這種情況通常是較深層次的心理問題症狀。幾乎所有上網成癮的孩子都有行為問題,上網成癮讓這些問題又加重了。
  陶的診所還治療抑鬱症、恐懼症和不願與其他人交流的病人。很多人不再與家人或朋友交流,而是生活在電腦螢幕前,漫無目的在網路聊天室裏遊蕩或玩暴力遊戲。陶博士說他的診所2005年開辦時是中國第一家,現在全國已有好幾百家了。
http://big5.ce.cn/gate/big5/intl.ce.cn/zgysj/200811/12/t20081112_17357331.shtml
 
上網成癮是精神疾病 看好網癮得近萬元
 
    “上網成癮是精神疾病”,家長問該咋治,多少錢
    《網絡成癮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後,“網癮納入精神疾病”在醫學界和社會上引起了極大反響。有家長得知“網癮成了精神疾病”,來電詢問怎麼治,如何收費。記者調查了解到,鄭州市有專門治療網癮的機構和個人,醫院心理科也看網癮。治療網癮,收費有點高。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internet/2008-11/12/content_10345540.htm
 
上網成癮被列入精神病 中國將成全球首個網絡成癮診斷標準國家
 
【鉅亨網2008/11/10查淑妝‧台北綜合報導】 中國首部《網絡成癮診斷標準》11月 8日通過專家論證,上網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病診斷範疇。報批國家衛生部後,將在全國各大醫院精神科推廣使用。 屆時,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出臺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國家。
新華網引述《河南商報》報導,醫學專家孔德榮表 示,以前的網絡成癮往往被診斷為一種心理行為障礙, 稱為「網絡成癮綜合症」,沒有納入精神病範疇。他強調,除了網絡成癮,賭博成癮、購物成癮、性成癮、煙酒成癮等都是成癮疾病。
孔德榮說,與海洛因、大麻成癮一樣,網絡成癮最 初也沒有列入精神類疾病,醫學臨床上認為是一種心理障礙,但這類能對人造成軀體依賴、心理依賴的行為, 後來被列入精神病範疇。與此相同的是,網絡成癮同樣會對人體造成軀體和心理的依賴。
網絡成癮的患者數量最多,其中,玩遊戲成癮中以沉迷於《魔獸世界》的人居多,很多患者到了難以與真實世界區分的程度,離開了網絡什麼都做不了。
孔德榮說,對網絡成癮的群體來說,網絡就是一種電子海洛因,從2000年以來,網絡成癮的患者開始出現,近 2年有猛增的趨勢。而目前在青少年心理門診咨詢中,因玩電腦遊戲而不想上學的患者,佔到了30%-50%。
網絡成癮指個體反復過度使用網絡導致的一種精神行為障礙,表現為對使用網絡產生強烈欲望,突然停止或減少使用時出現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按照《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網絡成癮分為網絡遊戲成癮、網絡色情成癮、網絡關係成癮、網絡信息成癮、網絡交易成癮5類。《網絡成癮診斷標準》明確了網絡成癮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中國從1994年開始重視成癮醫學的研究和預防。北 京市公安部門統計,青少年犯罪中 76%的人都是網絡成 癮患者。
網絡成癮是可以治療的,一般治療時間為3個月左右,絕大多數患者都可以通過治療擺脫癮病。孔德榮說,《網絡成癮診斷標準》的確立,明確了網絡成癮患者應該由具有精神科的醫療機構收治,
http://tw.money.yahoo.com/news_article/adbf/d_a_081110_2_17ygp
 
閱讀偏食症 小學生只看漫畫繪本【聯合晚報08/02/29姜穎
 
2006年國際閱讀素養評量中,台灣在參與評比的45個國家中,名列第22,遠遠落後第二名的香港、第四名星加坡等亞洲城市,因而重振「閱讀教育」呼聲不斷;根據台北市國民小學「國語文基本學力測驗」,以及一份中高年級小學生閱讀研究,均顯示台北市小學生「閱讀偏食」,只看繪本及漫畫;識字及寫字能力弱,常寫錯別字。
明德國小校長林玫伶發表一份由中央大學柯華葳教授指導的北市中高年級小學生的閱讀研究,發現北市151所公私立小學中,有三成以上的中高年級孩子有閱讀興趣不足的問題,其中六年級的孩子,對閱讀的厭煩感最嚴重。
此外,電視、電腦、電玩「三電」威力驚人,今天與會校長齊聲呼籲家長進行「關機運動」,發揮身教,讓閱讀教育從家庭開始。
今早的台北市公私立國民小學校長會議上,「閱讀教育」成為討論重點。有鑑於香港數年前曾來台取經,但2006年香港小學生的閱讀能力,國際評比時卻遠遠超越台灣。根據台北市「國民小學國語文基本學歷測驗」,發現北市小學生語文能力中,記憶、背誦能力最佳,應用、瞭解、分析能力較弱。此外識字和寫字能力不佳,常寫錯別字,用詞簡化,此項目通過測驗的比率連續三年不到八成。
研究顯示,現在小學生「靜不下來」,下課一條龍,但一要唸書就無精打采,常是敷衍地隨便翻翻就唸完一本書。此外「閱讀偏食」也是嚴重的問題,小學生往往逃避「字很多」的書,只看漫畫或繪本,閱讀被簡化成「閱讀繪本」。而小男生的情形比小女生嚴重,研究者認為,可能和小學教師多半是女性,「女性口味」的影響所致。
此外,根據研究,電視、電玩、電腦「三電」威力驚人,對閱讀厭煩的孩子中,有六成深受「三電」影響,呼籲家長應適時進行「關機運動」,全家一起享受閱讀樂趣。林玫伶也建議師長,擺脫「作業多、成績高」的迷思,不讓「排滿滿的才藝班」壓縮孩子寶貴的閱讀時間。
此外,大陸要求高年級小學生課外閱讀量是100萬字,但台灣高年級小學生國語課本平均長度僅500字,閱讀長文的能力自然較弱,建議教材選擇可以調整。
與會校長私下表示,連教育資源、學生家庭資源均較為豐富的台北市,學生的閱讀教育都面臨困境,遑論許多弱勢家庭孩子的語文能力培養,建議政府應正視教育資源的分配問題。
 
芬蘭人 有空就跑圖書館【聯合報╱記者蔡宗明07.12.15
 
「國際閱讀素養調查」台灣學生課外閱讀比率排名殿後,引起關注。芬蘭前教育部次長Markku Linna強調,公共圖書館系統要很好,家長要常帶子女上圖書館;主政者應對教育有偏愛,整個社會氛圍要重視教育,只要有錢就投資教育,即使換政黨執政,對教育政策也不能改變。
「國際閱讀教育論壇」昨天在台南大學舉行,芬蘭、日本、韓國、香港學者專家,分享成功經驗,為提升台灣下一代閱讀競爭力把脈。當場有聽眾發問「台灣大多數家長只會帶小孩上麥當勞,應如何建立閱讀風氣?」Markku Linna說,傳統文化不同,台灣民眾要加強使用圖書館。
Markku Linna指出,芬蘭公共圖書館資源系統良好,全國350個城市有900個公共圖書館,另有170個移動式圖書館,每個社區都有好幾個大小和移動圖書館,全國有80%人民使用公共圖書館,幾乎所有家長都會找時間帶小孩上圖書館。
Markku Linna恭喜台灣學生在數學成就上排名第一,但他強調「芬蘭在數學上只差台灣1分,排名第二」,然而,芬蘭在過去6年,有4次獲得世界經濟論壇「全球競爭力」調查第一,教育制度被評為全球最優,國民閱讀率和教育程度居世界之冠,「學生基礎素養國際研究計畫」調查,芬蘭15歲中學生閱讀素養,連續2年排名世界第一。
他表示,芬蘭政治人物都很尊重教育、閱讀和寫作,這是優良傳統,學校絕不排名,採均等教育機會原則,人人平等,授課時數不高,但提供完整、不挑選的基礎教育,對老師充分信任,地方教育完全由學校自主,但要保持與社區互動。
香港兒童閱讀素養大幅進步,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授謝錫金表示,香港小四學生有76%每周至少在課餘閱讀故事或小說1至2次,閱讀態度、習慣與信心,大為提升。他認為,台灣學生比香港學生更會上網使用電腦、喜愛看電視字幕。
南韓學生閱讀程度也快速進步,南韓讀書教育開發院院長南美英博士認為,應從小教會小孩子如何閱讀,再把他放到學校去學習。
 
 夜生活 夜生活太幸福 誰還看書【聯合報╱張祖烈/清雲科大助理教授07.12.02
 
針對台灣在參與國際閱讀素養調查排名不佳,「學童閱讀素養遠遜星港」,教育部回應將檢視測驗結果,作為後續推動閱讀政策之參考。
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意外,台灣人太幸福了,有著豐富的夜生活;也幾乎家家有電視、大半有網路。剛遷居至現在這個住處時,在老婆的堅持下,家中整整兩年沒 有電視,至今將近十年沒有第四台,最後為了小朋友們學校作業查資料的需求,勉強裝了最基礎的撥接式網路,在課堂上提及家中如此狀況時,學生們的反應多半先 是不可置信,接著就會投來一些同情的眼光,好像我們是「山頂洞人」。
國外,即使是已開發國家,晚上七八點後,多半幾乎是沒地方可去。曾於晚上九點多,在雪梨街上逛,雖然一家家的店面按當地法規依然燈火通明,但除了掃街機像 一隻大怪獸沿著路邊轟然巡弋外,諾大的市區,幾乎是空無一人。但同一時間台灣的街頭,卻正是燈火通明,人潮洶湧,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景象;如此的環 境,誰還會窩在家裡看書啊?
另外,語文能力也是一個重要因素,新加坡與香港學生英文能力遠優台灣,這是不爭的事實,於是他們的學子比我們有著更廣泛的閱讀空間,也因此能比我們有更好的世界觀。
反觀我們,在網路文化的摧殘下,很多學生花大部分的時間在玩網路遊戲;用MSN、即時通時打字只求音對文不計較,所以上課沒精神,寫文章也錯字連篇。
就連學校辦捐血活動,一堆年輕人頭好壯壯的,捐完血卻頭暈的頭暈‧昏倒的昏倒,護士小姐跟我說:「睡眠不足啦!」怎麼辦?這就是我們國家未來的主人翁!
 
台灣學生 課外閱讀表現差【聯合報07.11.30楊正敏
 
一項跨國的學生閱讀素養調查顯示,在四十五個參與的國家地區中,台灣排名廿二;台灣學生因為興趣,每天或幾乎每天課外閱讀的比率只有百分之廿四,排名最後,遠低於國際平均值(百分之四十) 。
國科會和教育部昨天公布台灣四年級學生的國際閱讀素養調查結果。主持這項研究的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說,學生都把閱讀當成是學校的功課,被逼著去做,所以跟其他國家的學生閱讀習慣不同。
調查發現,台灣受訪學生中,四成五一個月只有一到兩次甚至更少為了興趣而課外閱讀;一周一到兩次的,有百分之卅一。
閱讀評量成績好壞,與「閱讀後在作業簿、學習單上回答問題或寫一點東西」及「作業多寡」不成正比;受訪學生每天或幾乎每天都有作業,閱讀評量成績反而不如每周或每月只有一到兩次作業者。
研究也發現,自己安靜閱讀、自己選書、上完閱讀課後會和同學討論的受訪學生,閱讀表現比較好。
高分組的學生較常進行與閱讀有關的活動,例如看故事或小說、讀報紙、書籍或雜誌上的文章、看電視上的字幕等。低分組的學生則較常看漫畫、遊戲指引、電視、上網看文章、玩電腦遊戲,上網與使用電腦的頻率也較高。
柯華葳建議,教師應增加課外閱讀活動的頻率,提供學生獨立閱讀的時間,增加解釋歷程的教學,作業要質重於量。也建議學校應為教師辦理閱讀理解教學研習。
由國際教育評估協會(IEA)主導的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IRLS),二○○一年第一次舉行。二○○四年台灣在教育部與國科會的支持下,首次參與調查計畫,二○○五年試測,去年施測。
香港與新加坡均參與第一次調查,當時兩地的成績在卅五個國家中並列十四名。這次華人區域的新加坡,以英文測驗排名第四,與台灣同以繁體中文測驗的香港,排名第二。大陸並未參與。
 
一年讀不到一本書 美國文化隱憂【世界日報07.11.20(另參本館:《出版大崩潰》
 
美國國家藝術基金會(NEA)19日公布最新研究報告「閱讀或不讀」(To Read or Not to Read)指出,美國人閱讀越來越少。這項研究廣泛搜集了政府、學術機構和基金會從兒童到成人的閱讀有關資料。
這個99頁的研究報告是該基金會2004年調查「閱讀瀕絕」(Readingat Risk)的跟進報告,「閱讀瀕絕」中發現有越來越多的美國成人一年都讀不到一本書。
「閱讀或不讀」中發現,在2002年僅有52%的18歲至24歲者(大學年齡)自動閱讀一本書,比1992年的59%下降;花在買書上的錢,從1985年 到2005年下降了14%;有學士學位,和閱讀散文能力強的成人,從1992年的占40%下降到2003年的占31%。此外,九歲兒童的閱讀能力測驗分數 從一九九○年代初起即大幅上升,但「從未或幾乎沒有」為興趣而閱讀的17歲者已加倍,達到19%,其閱讀測驗分數也下降。
NEA主席黛娜‧吉歐亞說,這是小學加強閱讀教育的結果,九歲、11歲、13歲兒童閱讀測驗成績都不錯,但以後就一落千丈,在這個電子文化充斥的時代,如不致力改善,兒童就可能停止閱讀。
出版商和書店老闆指出,在銷售不振的書籍市場,青少年小說是一枝獨秀,成長非常快速。這與青少年閱讀分數下降的情況不符,專家指出,青少年小說銷售成長可 能與「哈利波特」系列小說有關,但每18個月讀一本長篇小說,不能算是每天閱讀,也可能是讀書者和不讀書者之間的差距擴大,小部分年輕人買了大量的書,而 測驗分數是被大部分不閱讀的人拉下來的。
這個報告中強調閱讀的社會性益處,包括讀文學性書籍的人更喜歡運動、造訪藝術館、了解時事、在總統選舉中投票和做義工。
 
德人鍾情紙本 電子書難普及 2011-03-22 中央社記者林琳
 
平板電腦暢銷,許多圖書出版公司推出電子書。紙本圖書是不是逐漸會被取代?至少在歐洲,尤其德國,電子書還難普及,因為多數讀者並不喜歡用螢幕看書。
德國書商市場協會最近公佈一項針對1800家出版公司及書商所做的研究,發現電子書的普及還有待時日。
2010年全德的電子書銷售約200萬本,顧客總數約54萬,銷售總值只佔德國圖書市場0.5%。問卷調查顯示,78%的德國人表示,沒興趣在螢幕上看書。
研究報告指出,電子書的技術精進,只是消費者的興趣仍不高。35%的德國出版公司已經發行電子書。已出版及準備出版電子書的公司佔所有圖書公司的80%。
出版業估計,今年電子書的銷售總值可達到全德圖書銷售總值的6.6%,到了2015年,應可達到16.2%。
德國出版的電子書多半屬於學術和專業書籍。一些專門出版學術書籍及刊物的公司,已有1/3的內容是以電子書的形式發行。
近年來,德國書店的經營愈來愈辛苦;不過,書店營業狀況轉淡,倒未必是電子書上市的因素。網路書店讓人們可以透過網路訂書,虛擬的書市搶走不少書店的生意。
 
「絕句」滿篇幅 小六作文倒退嚕>中時09-06-17石文南
 
 「媽媽的大罵就好像女鬼一樣鬼吼鬼叫」、「放眼望去這簡直是極樂世界」…今年度台北市小六生國語文檢測結果昨天出爐,學生作文修辭不當與詞語使用錯誤案例增加,也首度出現小六生國語文作文總成績退步情況。推動多年的「深耕閱讀計畫」面臨重大挑戰。
 北市教育局表示,九十七年度小六學生國語文寫作分六級分,接受抽測作文寫作的二九八人中,沒有人拿到最高的六級分,表現集中在三級分。今年高分群(四、五、六級分)占受測學生的卅二.九%,為歷年最少;低分群(○、一、二級分)占卅四.五%則為歷年最高。
 旅遊地如「極樂世界」 嚇壞閱卷老師
 小六生檢測的作文項目分「甲、乙」卷,甲卷以「難忘的回憶」為題;乙卷是回想日常生活中難忘深刻的回憶,自訂題目進行寫作。
 一名小六生寫「難忘的回憶」時,竟寫出「媽媽的大罵就好像女鬼一樣鬼吼鬼叫」(以「女鬼」譬喻媽媽不妥,犯了修辭不當的毛病)。另名學生寫到日常生活中難忘而深刻的回憶時,寫自己出外旅遊看到美景經驗竟然是「放眼望去這簡直是極樂世界」(語辭使用錯誤)。
 還有學生寫著「我問外婆:外婆你長大要當什麼?外婆說:長大要當一位家庭主婦」(邏輯錯誤,外婆早已長大)。
 形容殘友「不勞而廢」 令人啼笑皆非
 國語文測驗有一則短文:智能障礙的洗車工人林進義每周利用休假,騎單車回家探視母親,令人稱奇的是林先生的工作場所在台南市,母親住在台南縣,兩地相隔六十公里,騎單車來回要八、九小時…。題目問:林進義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簡答題。
 竟有學生回答:林進義是一個「智能障礙」的人;還有學生說:林進義是一個「不勞而廢」的人;也有人答:林進義是一個「堅持己見」的人,弄得閱卷老師啼笑皆非。
 
閱讀、寫作 連結凸槌>中時09-06-17石文南
 
 北市小六生國語文能力檢測寫作舉辦了四年,今年首度發現小六生作文總成績不升反降趨勢。台北市教育局長吳清山指出,這顯示國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忽略」的部分,將加強學生從「閱讀到寫作」間的連結。
 
「網路資料少」 拗張大春寫報告…卸卸【聯合報╱記者曾懿晴2010.06.05
 
「問一下我們要做報告,因為網路上張大春資料很少,可以請你提供多一點的資料ㄇ,卸卸。」作家張大春最近接到署名黃雅秀的網友來信,請他提供報告所需內容。張大春回說,「網路上資料很少的話,就不是怎麼樣一個人物,根本不值得做甚麼報告的,就請別費事『卸』我了。」
張大春最近在部落格發表「答黃雅秀─關於網路資料很少」一文,內文表示接到網友黃雅秀來信,還逐項詳列報告所需的作者介紹、生平經歷、重要性、著作種類等項目,引發網友討論。
在Yahoo搜尋引擎鍵入張大春,出現超過八十四萬筆資料,換以google搜尋,結果也多達六十九萬六千項。網友表示,學生竟要作家自行提供七大項報告所需資料,來信「討」資料還使用注音文,謝謝與「卸卸」的同音字也不選字,有失禮數。
網友質疑學校教育出了問題,導致學生閱讀與組織的能力急速消失。網友認為,教改改了那麼久,學生心態卻沒跟著改,建議黃雅秀節省點時間金錢,不要浪費紙張,浪費老師的批改時間。
黃雅秀並非「拗」作家寫作業的首例,今年四月張大春也接到署名郭倍誠的網友留言,請他回答身為作家的條件、工作內容、版稅等問題,「因為有點趕,請盡快可嗎?寫完請您用Email寄給我謝謝。」遭張大春以「我也很趕,也就不可了」拒絕。
「網路時代學習環境改變,教學方式卻沒有即時跟進。」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徐挺耀表示,問題可能出在學校的教學方式跟不上時代腳步。
 
張大春「網路時代 我們都是黃雅秀」【聯合報╱記者陳宛茜2010.06.05
 
作家張大春表示,「黃雅秀事件」讓他百思不解的,不是黃雅秀為什麼不用Google蒐尋他的資料,而是「老師為什麼出一個用Google就查得到的作業?」而這麼多人關心這件事,讓他反省「網路時代,我們每個人都是黃雅秀!」
接到黃雅秀要求「提供資料」的來信,張大春說,他驚訝的不是網路世代的「禮貌問題」、也不是「懶惰問題」,而是學生對課堂作業、報告提不起勁。而當網友紛紛上他的部落格留言表示,這些問題「拜孤狗(Google大神)」就可以查到答案,他的疑惑轉變成「為什麼老師要出上Google就可以找到答案的作業?」
黃雅秀請張大春提供的資料,張大春質疑,「Google就可以查得到」,而且「對欣賞我的作品有什麼關係?」
「網路上的是資訊,不是知識!」張大春表示,不論是黃雅秀或是無數留言質疑他們「懶」、「為什麼不查Google」的網友,對他來說「都是黃雅秀!」。
遇到問題,這些「黃雅秀們」習慣上Google搜尋答案、上奇摩知識等留言板提問,被動地依賴網路或他人提供答案。張大春認為,他們從網路上得到的是「資訊」、不是「知識」,離「學問」更是遙遠。
「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張大春引民初大儒錢鍾書的話,提醒網路世代「做學問」的真正意義。
 
老師怎麼看/問前多了解 也是種禮貌【聯合報╱記者陳智華2010.06.05
 
台師大特教系名譽教授吳武典認為,學生網上求助沒什麼不好,至於要不要回,就由個人自行判斷,但他認為,學生求助、請教問題時,要注意禮貌,且詢問內容要有分寸。
吳武典說,他也常收到不認識的人寫電郵問他問題、意見或資料,在可能範圍內,他都盡量回覆,除非實在太忙了,沒有時間回覆,或少數人很沒有禮貌,連名字都沒寫,他也會不理。
吳武典指出,有人上網求助、請教事情,他覺得「沒有什麼不好」,也不會拒人千里之外,至於想不想回信,個人可以自己判斷。
然而他建議,上網詢問、求助人時,應該要客氣、有禮貌,例如用「打擾你了」等用詞,且如果詢問人問題時,能對對方多了解一些,也是一種禮貌。但問問題要合理有分寸,如果牽涉隱私,也相當不妥。
全教會教學部主任吳忠泰表示,從小學開始,學校就陸續開始教學生如何上網收集資料,且由於資料太多,真假難辨,還要教學生如何分辨資料。
他表示,那位學生可能是想要「第一手資料」,至於用詞、寫錯字等問題,現在年輕人都是「被網路養大的」,希望網友不要苛責她。
 
不懂白奴、基民、曬客… 落伍了【世界日報08.02.21
 
中國各種網上討論區、部落格及Facebook等網上社群愈來愈發達,形成一股社會新力量,也創造出許多流行語,例如「很黃很暴力」,還有罵人時用的「很陳冠希」。
「廣州日報」今天刊登了據說是當前中國網上的流行語:
一、「乾物女」:是泛指像香菇、干貝一樣「乾巴巴」的女人,乾物女依然年輕,可是已經放棄戀愛,凡事都說「這樣最輕鬆」。她們是獨行俠或單身貴族,依賴電腦,長時間不能用電腦會陷入抓狂狀態。與「乾物女」相同的名詞是「宅男」。
二、「曬客」:譯自英文share,把自己的淘寶收穫、心愛之物,所有生活中的零零碎碎拿出來曬曬太陽(意指統統放在網路上)與人分享。
豬年最流行的曬客方式是「曬工資」,尤以曬國有壟斷企業的工資為多。
三、「基民」:兩年前你如果在街上碰到朋友說去買基金,多半你會認為他去超市裡買「雞精」,可是去年的大盤成全了中國全民炒股、炒基的現實。
四、「樂活族」: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關心生病的地球,也擔心自己生病,於是發起了一種新的生活運動。
他們吃健康的食品與有機野菜,穿天然材質棉麻衣物,利用二手家用品,騎自行車或步行,練瑜伽健身,聽心靈音樂,注重個人成長。
五、「白奴」:也就是「白領奴隸」的簡稱。「奴隸主」可能是房子、汽車、奢侈品,也可能是人情世故、理想抱負。他們擁有自己的辦公桌、電腦,靠為僱主服務賺取報酬。
六、「亞婚姻」:它指已婚或者已有相戀對像,可是感情或肉體都相當自由的群體。有人說這是一九八零後的年輕人缺乏責任心的表現。
七、「7時代」:隨著2007年年初引入詢價交易(OTC)方式和做市商制度後,人民幣匯率的浮動彈性顯著增強,並於5月15日首度「破8」。
此後至今,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已有21個交易日是在八元以下。市場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已進入「7時代」。
 
大陸90世代火星文 哇咧係蝦米
 
‧聯合新聞網 2007/11/07兩岸年輕人都愛火星文,大陸九○後的新生代,超迷這種獨特的文字,台灣網友發明的火星文,風靡了大陸網路論壇。
兩岸年輕人都愛火星文,大陸九○後的新生代,超迷這種獨特的文字,台灣網友發明的火星文,風靡了大陸網路論壇。
連遙遠的甘肅蘭州,都感受到火星文的威力。最近,這則「天降溫哩,小心身體喔<加dian衣服>岢表感瑁啦,@不然鼻仔薈!冒泡}~~難受不說,還得花錢¥」的手機短信,在市民中廣為流傳。
綜合大陸媒體報導,火星文由符號、繁體字、日文、韓文、冷僻字等非正規化文字符號組合而成,乍看像是亂碼或打錯的字,用法不同於漢字那麼規範,從字面上根本無法了解。它通過QQ資料及聊天快速散播,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共用語言。
報導指出,大陸九○後新生代網友,延續這種獨特的文字,並自創適合簡體中文發揮的輸入方式,比如「釹倗友」、「你素誰」。當使用人群和新生片語形成一定規模後,出現一些熱中軟體開發的網路高手,製作出火星文專用軟體,使得火星文具備口令的功能,成為一個群體保護隱私的方法。
九○後希望用火星文對「成人權威」挑戰,他們希望有自己的空間,不希望被打擾,有自己的生活及圈子,更有自己的想法和語言。他們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最討厭囉唆乏味的文字,喜歡這種「Q言W語」,夠酷、夠炫,好似密電碼,容易躲避老師的視線。
八○後前輩們使用的「醬紫」(這樣子)、「蝦米」(什麼)這類的網路語言,九○後的一代早已不屑;他們推陳出新,利用繁體中文、偏旁部首、生僻字、注音符號甚至數字、圖形等元素,製作出如花開草長般的文字,讓人以為是那顆遙遠的紅色星球發給地球的「問候信」。
名叫「J-H黑討」的網友表示,大家都用相同的表達符號太俗了,他喜歡自己創意,比如把「愛」字用「ai」或來表示。熱中愛火星文的年輕人認為,圈中暗語有效地保護他們的隱私,也顯得自己時髦有個性。
對火星文的出現,大陸一些語言學家擔憂會對漢字傳統文化和語言規範帶來危害;蘭州大學出版社總編張克非認為,細究火星文的進化史,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不要看得太嚴重。要提醒的是,學生如果在學習當中使用網路語言,學校應該糾正,不要讓火星文影響到現實的學習和現實世界。
 
電腦批作文》越八股越出頭?【聯合報╱周漢強/高中教師 2007.12.27
 
因為學生寫作能力低落,所以要考作文,原本就是個弔詭的邏輯。現在還要讓電腦來評分,這就更荒謬了。
姑且不論電腦改作文的「功力」如何,只要稍微熟悉程式運作的人就會知道,電腦評分的基本原理是根據人腦所設下的條件來判斷。所以只要遵照這些條件與格式寫作,自然就可以得到高分。如此一來,不就和當年科舉考試所寫的「八股文」同出一轍了嗎!
就如同聯考,學生塞進腦袋裡的,除了知識,只剩下為了考試而念書的現實與功利。而今天,大家又在用同樣的邏輯和思維,只想到要用考試來提升學生作文能力,不禁讓老師們感到相當無奈與憂心。
每次收學生的報告,只要他們能把收集來的資料稍微「整理」一下,就已經是鳳毛麟角,更別奢望學生能夠把資料融會貫通,用自己的話語重新詮釋。要怎樣閱讀、怎樣吸收、怎樣思考、到最後怎樣表達,其實是目前學生共同的困境。該怎麼教學生克服,是我們希望教育行政與教育研究體系能夠重視的問題。
 
文章精髓 電腦懂嗎【聯合報╱劉韻詩/退休教師
 
一篇結構完整、引證適切、且具啟發性的作文,除了文字流暢感人,「情境」的營造設計非常重要,諸如風趣、幽默、感傷、懷恩…等屬感性層面的意境,絕對不是電腦的「意原」指標所能評量的。其次如作文內容是否合題、文章精髓深度,恐都非電腦所能理解判斷。因此電腦評定作文分數,亦難公平。
科技發展或許無限,但無論人工智慧發展到什麼程度,電腦作文評分,是不能取代真人評分的。
 
 新文盲 21世紀 邁入新文盲主義 2007/09/26 劉森堯
 
時序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東西方竟不約而同不自覺一齊邁向一個新文盲主義時代--完全自動自發,主動拋卻自由並捨棄知識……
人們常會這麼說:人類的天性傾向於愛好自由和熱愛知識。但依我觀察所得到的事實似乎並非如此,恰恰相反:人類自古以來都在逃避自由並反對知識。
西洋中古世紀從聖奧古斯丁時代到文藝復興時代,整整有一千年的時間,人們全然陷於昏睡狀態,這是宗教裁判盛行的年代,也正是教會威權高於一切的時代。契約規定得很清楚:我給你麵包吃,但必須沒收你的自由,而且記住,不可以有探索知識的好奇。當時古希臘羅馬的經典作品陸續出土,卻被當局判定為異端邪說,必須全面禁止。
我們看艾科所寫以中世紀為背景的《玫瑰的名字》一書,修道院裡的許多僧侶由於好奇驅使,想一窺傳說中收藏於修道院圖書室裡亞里斯多德的《論喜劇》一書,全都暴斃橫死,原來這本書上面塗滿了致命的毒液,誰好奇想偷讀就得付出生命代價。教會為什麼要禁止這本書?理由就這麼簡單:討論喜劇是不正經的異端行為,顯然牴觸了《聖經》的教誨。這是一個文盲主義極度囂張跋扈的時代,但相對也是一個平安穩定的時代,因為人們不要自由,也不要知識,正如《美麗新世界》所標榜的:穩定至上。
中國歷來的文盲主義較之西方有過之而無不及,只是風格不同且花樣較多而已。首先是焚書坑儒,這是秦皇朝為了便於極權統治所施行的愚民政策,起先老百姓並不介意,但當局卻做錯一件事情:沒收自由和扼殺知識,卻不賞賜麵包。人們在意的不是你怎樣奴役他們,而是有沒有飯吃,這樣的政權做不到這點,便在短時間內立即以垮台收場,人們可以不要自由,不要知識,卻不能餓肚皮,這是西方中古世紀教會較為成功的地方。
中國主政當局後來改弦易轍,施行另一種愚民政策,那就是舉辦科舉考試,用籠絡方式順理成章變相走文盲主義路線:讀書是為了服務極權主子,我給你官做,但要聽話,有不同意見,重則處死,輕則外放。因此中國古代培養了一批婢顏奴膝的讀書人,很少人知道什麼叫作自由思想,或是什麼叫作知識的好奇,讀了一堆書,卻和文盲沒什麼兩樣。讀書人為了做官,寧可不要自由,不要自由人的知識,有一隻看不見的黑手在主宰他們的命運。
時序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東西方竟不約而同不自覺一齊邁向一個新文盲主義時代,以前的文盲主義是因為有惡人作怪,但新文盲主義卻完全自動自發,主動拋卻自由並捨棄知識,特別是電腦盛行之後,人們的知性生活立即變得荒腔走板,電腦為我們料理一切,永遠不會出錯,傳統追求知識的熱情逐漸淡薄,我們莫名其妙被束縛住了。
我總覺得我們正一步一步在邁向赫胥黎筆下的《美麗新世界》:沒有宗教、沒有文學、沒有倫理親情和男女愛情,幾乎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穩定,一切秩序井然。
《美麗新世界》的時代設定在公元2500年,但依目前的科技水平來看,我們可能會提早邁入《美麗新世界》,我們目前似乎正處在一個關鍵點上,新文盲主義為我們率先拉開序幕,我們實在沒有理由不悲觀。
 
科科?揪團?破解新世代網路流行語‧劉坤豪 2007/11/09聯合報
 
「科科,揪團去夜唱好不好?」「好啊好啊,噗噗。」網路的發達帶動語言使用習慣的改變,火星文、注音文層出不窮,並且以極快的速度在改變、影響到人與人之 間溝通的方式。在網路e時代,若是不了解這些用語,那可真是「LKK(老摳摳)又SPP(俗趴趴)」了
隨著大眾媒體的普及與網路科技的發達,語言的結構和用法也跟著改變。許多被上一代認為是不雅,甚至「不入流」的新世代用語,在此趨勢下,逐漸滲透年輕人的 生活。從早期的SPP、LKK到最近的宅宅、揪團、乾塢女,到底他們怎麼用,代表什麼意思?又是如何發展出來的呢?而大學生又是怎麼看待這些網路用語呢?
宅男 腐女 都是日本貨
日劇《電車男》在台上映後大為轟動,連帶使得「宅男」一詞廣為流行,特別是年輕人的對話,更是屢見不鮮。其實,「宅男」一詞,最初是由日語「御宅族」發展 而來,指的是熱衷於漫畫、動畫及電腦遊戲和次文化的族群,這些人通常足不出戶,以泡麵零食當作三餐,故令人與中文「家宅」的「宅」聯想在一起,幾經轉折, 變換出「宅宅」、「阿宅」等變體。

科科 揪團 「批踢踢」專用語
BBS(Bulletin Board System) 是許多大學生共同的回憶,幾乎各校都有專屬的BBS,作為班級間連絡情感或發布消息之用。目前國內最大的BBS系統,當屬創立超過12年的台大「批踢踢 站」,由於使用者大多為學生,用語自然較為活潑、多變,不受傳統中文的束縛。前一陣子爭論不休的學測火星文考題和「科科」、「揪團」等詞彙就是此一背景下 的產物。
「科科」或「ㄎㄎ」,是模擬日本卡通《櫻桃小丸子》中野口的笑聲而來,類似中文裡「潺潺」或「淙淙」等狀聲詞。其他如「噗噗」和「ㄣㄣ」等,也出自於相同的造詞法則,但以「科科」一詞最為常見。
至於「揪團」,則較符合一般中文的造字法則,可拆解成動詞「揪」和名詞「團」,意為「找人一起從事某些活動」,舉凡烤肉、唱歌乃至補習班報名或籌組讀書會等,只要有「徵求、募集、籌組」的意思,都可以使用這個辭彙。
作文爛不必「牽拖」網路用路
針對外界指責網路用語造成年輕世代語文能力大幅下降,大學生也有話要說。就讀政大財管系三年級的歐陽霆就表示,網路用語有其特殊的背景,不 僅方便溝通,也是一種團體歸屬感的表現,更是語言變化下的自然產物,「再平常不過了!」況且使用網路辭彙並不代表作文能力不好,主要還是疏於練習的結果。
師大譯研所二年級的陳宏綺也持相同看法。他認為,語言是有彈性的,會隨著時間不停改變,但這與作文能力毫無干係,只是使用的時機不同罷了。即使一個慣用網路用語的人,只要多看書,還是可以寫出優美的文章,重點是缺乏閱讀,不是網路用語太過氾濫,外界不用太過苛刻。
 
張曼娟:再不救 會失語07/10/30 【聯合報╱林嘉琪
 
叮!叮!上課手搖鈴響起,小學堂的作文課開始,主持小學堂的作家張曼娟走進教室,個個還在處於興奮與玩樂的孩子們鬧哄哄的,她知道小朋友無法專注上課,她從講一個關於旅行的故事開始。
張曼娟發現,現在的孩子普遍不喜歡閱讀,所幸沒有失去對故事的好奇和熱情。她說,「當孩子還在躁動,我就說故事吸引他們注意,他們會開始傾聽,等到愈來愈專注後,還變為子民,臣服於你的故事。」
講了一個階段,她就停下來換孩子接力,一起想像與經驗這趟旅程,等到故事旅程走到尾聲,張曼娟就說,好,我們今天的作文題目就是「去旅行」。
讓故事成為接力遊戲,再引入寫作,這就是在小學堂裡的集體創作實景。張曼娟觀察孩子練習寫作的情況,發現最大的改變是他們開始「有寫作文的意願了」。
張曼娟認為,現在的孩子普遍充滿不存在感,是因為他們不會表述自我。她說,「如果我們不急救國語文能力,我們會成為失語的一代。」因為孩子們喪失與人溝通的能力,就寄情在網路世界裡,因為他們只在那個虛擬世界裡才感覺到存在。
張曼娟說,練習寫作能訓練孩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清楚,也能培養他們掌握細節的能力。她觀察會寫、能寫的孩子普遍都是成績較好的學生,愛閱讀、能寫作的孩子能使用較多詞彙,對事情的理解能力也比較好,在性格與學業表現上都比較穩定。
她提醒:「孩子閱讀與寫作,跟國中基測有沒有考作文,其實是兩回事,因為寫作是思考人生根本的問題,考作文只是人生階段的一個測驗,但是人常常遺忘了關於生命存在的巨大問題。」
 
高中生流行語「你很丁丁!」 正夯【聯合晚報07.10.26
 
「你很丁丁吶!」啥米?「砍掉重練!」啊,這又是什麼意思? 時下高中大學生總會自創流行語,網站更是有徵求「酷文」創意,「丁丁是個人才」、「砍掉重練」正是高居人氣排行榜首,如果你還搞不懂,可能會被封為「LKK」。
天線寶寶 腦殘代名詞
「丁丁」正是時下高中生最「夯」的人物,而由它所引生的口頭禪,乍聽之下,還真讓人摸不著頭緒;幾乎所有學齡前的小朋友都很熟悉出身於英國BBC電視台的 幼兒節目「天線寶寶」,四個寶寶一站出來,大人搞不清誰是誰,但小朋友馬上可背出紅色是小波、黃色是拉拉、綠色是迪西、紫色是丁丁,在寶寶樂園常有繽紛夢 幻的奇遇。
而其中紫色的天線寶寶「丁丁」原名為Tinky Winky,頭上有個倒三角形,是年紀最大的天線寶寶,他最喜歡的東西是紅色手袋,因其頭上倒三角形的造型曾引起爭議,被認為像男同性戀者,而成為天線寶寶最受注目的「一隻」。
「丁丁」現在被高中生、大學生拿來引喻「腦殘」,尤其「丁丁是個人才」更是反諷意味十足,所以現在遇到年輕一代跟你說:「你很丁丁!」一點也不要得意。
「砍掉重練」則是由網路遊戲慣用語,指的是刪除培育得不理想的舊角色,另再開新角色重新培育,它倒被引申指無法補救,直接重做還比較快。
炸開 代表妳很正
若妳自認長得還不錯,聽到有人形容妳「炸開」,那是「正」的意思,妳該得意;「虹彩妹妹」則是形容很High;但是若被說是「兩支日光燈」,就得好好反省了,因為那是指「兩光」,什麼意思,不說也知道吧!
還有「搬椅子」,表示看好戲;「叮叮噹」,則是用來表示講話真的太冷了,因為聖誕節麋鹿拉雪撬的時候都會有鈴鐺聲,而提到聖誕節,就會想到聖誕老人在大雪紛飛中,由麋鹿拉雪撬分送禮物的情景。
喜愛周杰倫的粉絲應該知道周董的口頭禪就是「很瞎」,指的是太扯或太誇張;「紅綠燈」,則指言詞閃爍;還有「HGW」,代表的是有褒有貶的「好狗運」; 「MG」就是麥假仙;「WHO SA」指的是「唬誰」;「sometimes」,大人絕對想不到,它竟是指的是「三太子」。
還有被喚做「小八」,好像也不怎麼好,因為它是從很有名的漫畫NANA引申出來的,「小八」被當作是狗狗的意思,大人聽了一定覺得哭笑不得。
 
 長大就退燒? 火星文燒過頭?長大就退燒【聯合報/記者王昭月2007.05.26
 
青少年間盛行的火星文,讓各界憂心下一代的語文能力走下坡,教育單位也急著想「解救」之道。不過高苑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師陳靖文、郭正宜研究發現,隨著使用者年齡增長,火星文現象會自然退燒,有些走過青澀歲月的孩子,回過頭看火星文還會不屑地說「太幼稚了」。
「火星文」近年在網路持續發燒,自從網友公開一封寫給王建民的火星文加油信及大學學測有火星文入題後,更促成討論熱潮。
高苑科技大學講師陳靖文、郭正宜昨天在一場通識教育研討會上發表火星文研究報告,分析發現,夾雜注音符號、數字、英文或國、台、日語的火星文,所以在青少年間盛行,不外乎是書寫快速(電腦鍵入無需選字)、趣味十足且會形成同儕的認同感。
「妮粗換了迷」(你吃飯了沒);「Ball Ball you」(求求你);「56班親會,會來一堆歐氏宗親會的人」(無聊的班親會,會來一堆歐吉桑和歐巴桑);「罵我乾脆史努比算了」(罵我乾脆死路邊算了)。這些讓師長看了冒火的文章,青少年卻樂此不彼。
陳靖文指宋朝蘇東坡時期的「神智體」,就具火星文的雛型。她說火星文看似無厘頭,但經過文字符號轉譯後,其實趣味創意十足,可歸類為「文字遊戲」。
有人憂心,火星文現象如果延燒過頭,會造成下一代沈溺在網路語言的戲謔快感中,失去使用正確語文能力。
但陳靖文在課堂上的觀察發現,專一學生使用火星文的確很普遍,專二、專三後,有些學生就會覺得火星文是「國中的玩意兒,太幼稚了」,不屑再用。陳靖文認為,要提升下一代語文能力,鼓勵多閱讀,就能潛移默化。
 
寫作能力差 高中老師最頭痛【聯合報/記者張錦弘2007/05/11
 
Cheers雜誌調查發現,學生寫作能力低落,是多數高中老師隱憂,甚至連考上中文系的學生,再見都寫成「在」見。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多背,老師勤改作文,才是改善之道。
Cheers抽樣調查300多名高三導師,請他們評論學生寫作、外語、數理、思考分析、學習等5大能力表現,評價最差的是寫作,最好的是外語能力,近6成5覺得學生寫作能力不好或很差,覺得好的不到3%。
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秘、中山女中老師李素真感嘆,她教了國文30年,深深覺得學生寫作能力退步滿多的,最常見的 是辭不達意、結構鬆散、錯字連篇,即使是手寫作文,把時候寫成時「後」,等候寫成等「後」的學生比比皆是。
李素真分析,高中課本淺化、文言文減少,學生寫作的根基變弱;上課時數減少,老師每學期只能勉強擠出3節課讓孩子寫作文;加上以前國中基測不考作文,國文占分比率降低,更減少孩子練習寫作動機。
李素真認為,提升寫作能力的方法就是多讀、多背經典古文,多涉獵余光中、張曉風、余秋雨、白先勇等現代名家作品,讀多了,寫作自然水到渠成。
學生寫作能力低落,逢甲大學中文系主任謝海平深有同感。他說,參與大考閱卷20幾年,發現寫得好的卷子愈來愈少,中文系學生也不例外,原因和大考國文出題方式改變不無關係。
他分析,現在大考國文強調題目靈活,不要求學生死背,問題是,不背經典作品,就無從模仿、吸取優秀的寫作技巧及文氣,這是老師教不出來的;電視充斥「做…的動作」等拖泥帶水的語言及錯字,也會降低學生用字標準。各級老師應勤改學生作文、確實糾正錯誤。
 
 阿楨   迷「網」少年 會打字不會寫字【聯合報╱記者游振昇2010.04.12
 
十六歲莊姓少年輟學一年半,自認在家上網也可以學習。台中縣警方日前訪視時,發現他注音打字速度飛快,卻幾乎忘了怎麼寫字,少年說:「這很正常啊,很多網友也說會打字,不會寫字了。」
警方表示,這類遺忘寫字的孩子已不是個案,因為太依賴電腦,常打字卻不寫字,最後寫字變得困難。
莊姓少年長相帥氣,台中縣警局少年隊員許光輝和他長談二個多小時,覺得他思想比同齡成熟,出口成章,要求他寫基本資料時,少年猶豫了一下,握筆姿勢不自然,一筆一畫寫完名字,要再寫地址和電話時,他說:「字都想不起來了。」
許光輝原以為他故意不寫,後來才知他一年半沒有提筆了,連照抄地址的「樓」字都錯,測試他的打字速度,少年不用看鍵盤,像超級打字員。
莊姓少年之前在台中市一所國中就讀,學校教務主任說,少年有嚴重懼學傾向,當時書寫就有障礙但不明顯,國一下幾乎完全中輟;校方請兩名輔導老師、四個替代役男到家裡關心他,他總是回答:「我害怕上學。」
他的雙親學識不高,對兒子愛莫能助。輔導老師訪視時,總是看到他坐在電腦桌前上網、玩遊戲或打字,幾乎足不出戶,頭髮至少半年未剪。
去年校方聯繫他要不要復學?莊姓少年告訴老師:「我沒有辦法念書了,很多字都忘記怎麼寫。」還說「我可以自己透過網路學習,不會寫字但我能認字。」
莊姓少年每天上網查資料、偶爾玩線上遊戲「魔獸世界」。他說,最喜歡看文學類的文章,常和大學生與社會人士在網路上討論文學,也愛寫文章,他自認寫的文章,同年紀的人看不懂,他是「孤芳自賞」。
許光輝說,少年在電腦的網路世界陷入太深,不喜歡和「真人」交談、接觸。少年說:「我習慣現在的生活,不被打擾,也不需在意別人。」許光輝鼓勵他復學或轉夜校讀書,他說:「我知道你們很用心,但是我不想。」
‧ 打注音飛快 一提筆像塗鴉
‧ 敲鍵盤對話 開口像機器人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2/5531299.shtml
 
法國挪威最新研究紙筆學寫字 效果勝電腦2011-02-07 中國時報 閻紀宇
 
 數位時代來臨,電腦成為教育的神兵利器,許多小朋友還沒學會寫字,就先學會敲鍵盤。不過法國及挪威兩家大學的最新研究顯示,就學習效果而論,攤開紙、拿起筆,塗塗寫寫才是王道。
 研究領導人、挪威斯塔萬格大學(University of Stavanger)的曼根(Anne Mangen)教授指出,從書本轉換到電腦、從手寫轉換到鍵盤輸入的過程,顯然會漏失某些重要的感官認知要素。例如在手寫時,動作與觸摸帶來的訊息回饋,顯然就多於敲擊鍵盤。
 曼根與法國馬賽大學(Marseille University)的神經生理學家維雷(Jean-Luc Velay)全面分析現有的兒童學習實驗,獲致這項「鍵盤不如紙筆」的結論。
 論文刊登於最新一期的《觸覺學進展》(Advances in Haptics)。
 其實不僅兒童,成人的學習也是如此。一項研究找來兩組成年受試者,讓他們學習一套全新的字母,一組使用紙筆,另一組使用電腦,一段時間之後進行一系列測驗,結果紙筆組大獲全勝。
 研究人員指出,手寫會在大腦職司感覺動作(sensorimotor)的「布洛卡區」(Broca)留下所謂的「動作記憶」(motor memory)印記,幫助學習者藉由視覺辨識知他寫下的文字,並強化記憶這些文字的能力。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顯示「寫」與「讀」兩種活動看似不同,其實有密切關聯。
 
漢字書寫邊緣化 近四成提筆忘字2011-02-07 中國時報 楊明暐
 
 中國大陸第二屆全國學生規範漢字書寫大賽優秀獲獎作品展,最近在北京舉行。隨著電子時代到來,漢字書寫逐漸被邊緣化,幾乎面臨傳承危機,專家呼籲應盡快制定中小學生漢字書寫標準。
 據大陸媒體報導,一項針對書寫的網路調查顯示,三七%的人經常提筆忘字,甚至很多不難的字都忘了怎麼寫;二二%的人要寫字時首先想依靠的是電腦,而不是筆;一六%的人覺得除了自己名字寫得還行,其他字基本沒法看;一三%的人聽課或是開會,最怕的就是記筆記。
 硬筆書法家袁強表示,一九九○年代,能寫一手好字是很光榮的事。當年他任教的硬筆書法班十分熱門,學生數以千計。那時他一周要教五十多個班。如今,袁老師每周只教兩個班的學生,人數不到七十人,令他非常感慨。
 袁強分析,現代人寫字機會越來越少,特別是電腦普及後,幾乎沒機會用筆寫字,且現代人對傳統書寫缺乏重視。很多家長讓孩子上數學班、英語班,但不會讓他們上書法班。學校的寫字課也多被其他科目佔用,學校老師不再強調寫字,甚至自己都不再寫板書,改用電子文件,使學生失去了學寫字的榜樣。
 專家建議,為保護漢字書寫,有必要制定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考核標準,讓學生重視書寫;提高教師板書能力,作為學生的榜樣;成立公益性質的漢字書寫指導中心

『上網成癮是精神病』惹爭議 滬專家明確否定
 
  上網成癮就是精神病?有媒體近日報道《網絡成癮診斷標准》已通過專家認證,將網絡成癮納入精神病診斷范疇。一時間網上爭議聲四起,許多網友都擔心被扣上『精神病』的帽子。滬上權威心理專家昨天表示,網絡成癮是由綜合因素造成的,至今尚不能界定為疾病。另外,網絡成癮的標簽還會給假性網絡成癮者造成心理傷害。
  網癮臨床治療未有過標准
  《網絡成癮診斷標准》曝光後,迅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許多網友將自己情況和標准比對。在一個論壇上,有網友留言:我看評論成癮,一天不看就受不了,內容可以不看,評論不得不看,算不算精神病?但最郁悶的還不是這些『擔懮者』,不少熱愛網絡游戲的網友紛紛發帖:『即便我們成癮,但憑什麼說我們是精神病?』
  『網絡成癮至今還難以斷定是一種疾病,精神病更是無從談起。』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兒童心理學專家杜亞松教授指出,『疾病必須是具有區別於其他疾病的明顯癥狀,而精神病則必須是精神活動紊亂。但是網絡成癮可能是精神障礙的早期表現,可能是社交行為引起的,也可能僅是一種情緒的體現。如果僅僅以過度上網影響生活來定義精神病,那麼神經衰弱,甚至是失眠也能稱為精神病了。』
  上海市心理諮詢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懷海表示,目前沒收到在臨床中需使用該《標准》進行診斷的通知。單懷海告訴記者,網絡成癮即被列入『精神病』范疇,這樣的提法不科學。單懷海解釋,網絡成癮只是一個概念,不能將之稱為精神病。
  正因為網絡成癮復雜性,到目前為止,世界各地對於網絡成癮的臨床治療上從未出臺過標准,目前對網絡成癮的判斷是基於CCMD-3(《中國神經精神疾病診斷標准》)和ICD-10(《國際疾病分類標准》)綜合判斷出來的。杜亞松說,上海也在抓緊網絡上癮方面的研究。
  輕易判定網癮不利治療
  更多的心理專家則認為,網絡過度使用,有專門的診斷標准將會帶來其他的負面影響。心理學界近年來一直呼吁,輕易判定為網癮,不僅不利於治療,而且可能會對一些『假性網癮』的青少年產生身心不利影響。
  上海市心理諮詢中心從今年5月起開設了專門的青少年網絡成癮門診。前來就診的往往不是孩子,而是家長。很多家長發現孩子持續上網就開始懷疑孩子有網癮,擔心會因此影響學習。
  相關專家透露,網絡過度使用有專門的診斷標准,胡亂給孩子貼上標簽可能會因為負面期待而把孩子推向難以自拔的真網癮。不要把所有的孩子持續上網的現象都定性為網癮,因為網癮背後可能是孩子渴望更多愛、可能是孩子在學校裡遇到了挫折、可能是他反抗父母的一種方式,如果能夠發現並對癥下壓,網癮可不治自愈。(陳裡予) (來源:新聞晨報) 
http://news.big5.hebei.com.cn/system/2008/11/13/010124724.shtml
 
港20萬中小學生上網成癮
 
 【本報訊2006-05-21】(記者 梁嘉儀)近年本港發生多宗青少年因沉迷網路世界引致失控,斬人、輕生等事件,但有專家指出,曝光的案件恐怕只是冰山一角。一項調查顯示,全港約有20萬名中小學生已「上網成癮」,即每5人中便有1人沉溺網路上的虛幻世界而不能自拔;另有10萬名為高危一族,正在上癮邊緣。有學者表示若情況惡化下去,嚴重者可演變成「電車男」般的上網自閉者,甚至會患上精神病,把虛、實世界混淆。
 路德會賽馬會華明綜合服務中心與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於去年5月開始合作進行一項調查,研究青少年有多沉迷、多依賴網路。至今年3月為止,成功收回6121名來自高小及中學生的自填問卷。結果發現,約有20%受訪者被界定上網成癮;只有約30%受訪者認為自己絕對不是「上網成癮」或「過度使用或倚賴互聯網」。
  多數自認學業操行不及人
 調查又發現,上網成癮的青少年及非上網成癮的青少年,有不同的互聯網使用模式。兩者使用電子郵件的情況相若,但上網成癮的青少年較多進行網上遊戲、網上交談、閱讀或張貼信息、下載軟件、歌曲及電影等活動,但卻較少利用互聯網搜集與學業有關的資料。同時,上網成癮的青少年認為自己學業成績及操行較差,家庭生活亦較不愉快。
  嚴重者產生幻覺「網上自閉」
 中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石丹理表示,本港約有20%青少年已上網成癮,和世界上其他地區差不多,如美國為5至10%;台灣15%,以及韓國20%。
 石丹理說,從調查推論,全港約有近20萬青少年「上網成癮」,另有10萬人高危。其中初中生嚴重一些,「初中生開始想自立,接觸很多事物。其實好多青少年問題都會出現在10至16歲這年齡群上。」他說上網「癮」起,「患者」可能會數日不吃飯、與人關係差、出現產生幻覺的精神病症狀。演變下去,到20來歲惡化成「網上自閉」,亦即隱蔽青年。他建議政府和學校分別強化家長和學生的互聯網教育,倡導正確使用方法。
  患者:成績差沉迷打機彌補
 中四學生阿傑(化名),於中二時因「上網成癮」而要接受輔導。究其原因,竟發現與家人和學業有關。他的父母早出晚歸,缺乏照顧,加上母親對阿傑諸多不滿,缺乏認同,和弟弟感情又欠佳,在家中完全得不到滿足感。在校內,又因成績差而得不到成就感,於是終日尋迷網上遊戲世界找尋彌補。
 「玩遊戲,可以升級、愈高愈勁,在遊戲中打得勁,可以隨時隨地蝦人,別人不敢反抗,話晒事。」阿傑表白說,「為了能夠升級、買武器,我試過偷父母的錢。」過份沉溺,溫書時仍想著遊戲事,無心讀書下,學業成績更差,與家人關係愈差,陷入惡性循環中。後來藉助社工和祈禱幫忙,終於不再沉迷,和家人和好。
http://paper.wenweipo.com/2006/05/21/YO0605210002.htm
 
虛擬空間的恩怨情仇—台灣BBS的糾紛型態與管理機制初探研究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研究生張紳震
  論文摘要:
    本文主要整理過去社會學中對人際糾紛的起因、類型做一個整理,並探討網上虛擬社群是否能夠產生如同真實世界的人際網絡強、弱聯帶關係。研究者認為,在網路上的社群同樣有其強弱聯帶關係。同時經深度訪談後,研究者發現在不同的BBS討論區中,的確有不同的文化、使用規範存在,而不同的討論區,其人際關係型態也會有所不同,至於對糾紛管理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就是在BBS中,糾紛的型態大多數是意識型態所導致。更重要的是,在過去文獻中認為影響糾紛形成的信任、不確定感、權力等三個因素之外,在BBS中,「匿名性」的影響程度便被突顯了。
  1.研究動機與目的
    電腦網路其實就是人際網絡。當我們驚炫於網際網路無遠弗屆的能力,迷失在萬千網站資訊叢林之中時,我們很少會注意網路正在匯聚人們的情感交流,一群人因為共同興趣、共同話題、相互溝通而形成一個網路社群,於是掌握社區居民的個人資訊,與之感情互動,並發展出與真實世界無異的人際強、弱連帶關係。透過網路的連結,過去日漸崩解的人際關係連帶又巧妙地接續在一起,而形成另一種型態的「社群」(community)。
    「溝通人間情,連接世界心」,一句電信公司的廣告詞,卻也生動地說明網際網路連接了世界各地,包含不同種族、文化、性別的人們交相討論。由於網際網路大多數是以文字的形式進行討論,相較於真實世界,人們缺乏了許多社會線索去了解電腦螢幕後的真實身份,再加上每個人彼此所持的利益、對事情的理解、腦中所存的意識型態各異,糾紛在所難免。
    另外整體網際網路的發展歷程來看,由於網路社群已經自過去學術菁英社群專屬,專用於學術與研究的使用型態,過渡到商業化且普及於大眾階段,大量網路使用者湧入網路世界所導致的結果,雖然未必全盤推翻原有學術菁英社群所建立的網路文化,然而網際網路商業化的結果,卻也使得整體使用人口型態造成改變,間接造成的網路整體的文化改變(黃慧櫻,1999)。而許多不同的意見、文化、情緒、意識型態的交雜下,糾紛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若網路上的糾紛解決是以報復方式為前提,可以想見的是,這樣的規範勢必會引起其他使用者的挑戰、不滿,或者可以預想一種狀況,就是各網路社群之間的對立情勢增加,而各社群內部則更顯封閉,缺乏彼此交流、溝通的管道。有鑑於此,本研究希望透過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方式,邀請國內BBS站的站管、版主及使用者,透過整理他們的經驗和看法,了解在網際網路上的規範是什麼?BBS上的糾紛型態有那些?人際關係的影響在網上糾紛的過程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而最適合的網上糾紛仲裁機制是什麼?
  2.文獻探討
  2-1人際糾紛的成因及類型
    人類的社群在日常運作的過程中,總會碰到一些糾紛問題需要解決。糾紛的功能在於協助人們了解彼此人際關係的界限及範圍為何;糾紛若來自於外面,則有助於加強團體內成員的聚合力,但也可能破壞團體對該糾紛的思考及處理能力;若糾紛是發生在團體內,則有助於團體更加清楚其目標及要求,但也可能使團體產生分裂 (Roxane & Dudley,2000)。
    Lam在研究cyberspace中的MacMarines時就指出,當MacMarines的成員中受到外來者的威脅時,就群聚在一起反抗;而由於Mac電腦使用者是屬於少數人,所以平日該社群成員彼此間也會互相打氣,或者是認為自己為一群優秀的電腦玩家,成為一種屬於該社群的我群意識(Lam,1999)。透過網際網路,將一群愛好Mac電腦的使用者串連在一起,分享彼此的經驗、心得,時間一久,就發展出了情感連帶。而面對社群外的人前來挑釁,便同仇敵慨、槍口一致對外。
    同樣地,網路上的社群會受到外來者的侵擾,但社群內成員間同樣會有糾紛產生。互動頻率增加了、彼此話題增加了、關係中逐漸融入了情感因素了,發生糾紛的可能性便在所難免。Roxane & Dudley便認為,糾紛是不可避免且為生活中的一部分。這是一種自社會及個人一種本質上的改變;是一種人際溝通下的自然副產品。因此,糾紛自然有其有其功能,它提供了一種「效果」,這效果可能帶來的是一個建設性的改變,不過,糾紛如果失去控制,則負面效果便可能發生。
    Wellman認為(1998),「交換資訊」只是網路上來往、交換的各種社會資源的其中一種。因為網路上的成員其實也發展出各種在真實世界中可見的人際情感關係的強弱連帶。Peter & Trudy Johnson-Lenz(1994)在他們的研究當中,就發現網路可以建立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彼此的支援行為(mutually supportive activities)、社會交換(social exchange)以及集體安樂的感覺(sense of collective well-being)。
    不過,無論是真實世界或是網路上的社群,其屬性、本身社群的規範各有不同,同樣的議題並不見得在每個版面上都能成為受到關注的議題。在同性戀討論區中討論同性戀政策,討論的重點可能是在能否滿足同志族群在社會中的平等、自由訴求;但是出現在政治討論區中,可能就呈現出同性戀是可鄙、不值一顧的樣貌。
    Druckman(1993)整理了過去的實證研究發現,糾紛可以分成利益、理解、意識型態所造成的不同型態。他認為了解糾紛的各種成因,才能夠進一步地設計糾紛管理、解決的策略:
  利益(interest):是指每個人所喜歡的結果並不一致,而造成利益的糾紛通常是因為有形的資源或報酬有限所致。
  理解(understanding):是指各人間對如何達成目標及結果彼此意見不一或有不同的認知,但和利益所導致的糾紛不同的是,因為理解不同所導致的糾紛,是各方仍有共同的結果要去追求。
  意識型態(ideology):因為意識型態的不同而導致的糾紛,是最難透過協商而解決的。因為當各種不同的意識型態存在於利益的糾葛當中,或是有立場各異的團體本身存在著不同的意識型態時,都會讓糾紛難以解決。
    從Druckman的整理可以看出,因為利益或理解而形成的糾紛,透過協商(bargaining)、辯論(debating)或第三者仲裁(third-party intervention)的方式,可以找到一個各方可以接受的解決或協調結果。但是正如以往社會學者對於糾紛的研究(Simmel,1955;Coser,1956;Hammond,1965;轉引自Druckman,1993),糾紛當中如果牽扯到意識型態的問題,就沒有那麼好解決了。因為意識型態容易讓一個人的立場變得固執,甚至到最後變成一種意氣之爭了(Hammond,1965;轉引自Druckman,1993)。
    就研究者在網際網路中的觀察,絕大多數的BBS討論區,之所以成立並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要去達成,起初的目的都是能夠讓有共同興趣的網友,有一個能彼此交換資訊的管道。但許多BBS的討論區其後都發展出版聚、家族聚會,或是將討論區當做一種聯絡感情的管道。而在一些常會發生糾紛的討論區,如軍事討論區(如兩岸彼此之間的軍事競賽…)、同性戀討論區(如同性戀婚姻是否該合法化…)、研究生討論區(如大學體系與技職體系的相關討論…),研究者的觀察是較傾向於網友間的意識型態不同所造成。
  2-2影響糾紛形成的因素
    當糾紛發生在不同的情境時,人們會有不同的考量以面對糾紛並產生不同的結果。結構論者便將焦點放在糾紛的狀況上,這派學者發現,信任(trust)、不確定(uncertainty)、權力(power)這三個因素會去影響個人在糾紛狀況下考慮到其他人並做出某種決定。
    信任別人者則通常假設他的行為有一正面的意義,雖然他不會否認人際關係中含有某種程度的負面成分,但他通常會花較多時間去平衡自己的認知,並讓糾紛所可能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而不確定感(Uncertainty)通常是在糾紛發生時,人們得不到充分的資訊掌握其他人的動機、目的及行動,或者不清楚其他人對自己的反應為何。
    權力(Power)一直給人一種負面的印象,認為當一個人擁有了權力,就可以在某些方面強迫其他人做某些事情。但是Folger & Poole卻指出,有時運用權力在管理糾紛上,有其必要性。因為擁有權力的人有其影響力去對糾紛的狀況進行分析,並進而解決(Roxane & Dudley,2000)。
    傳統對權力的觀點,是認為強迫某人做其不願意做的事。而自傳統權力觀點看糾紛的管理,擁有權力者在人際關係中佔有其一定地位,當其他人認同到擁有權力者有獎懲能力時,權力者才能發揮此種功能;而權力也有從屬的功能,權力必須依靠在某人能影響其他人目標,而且有資源能使其他人完成其目標時,才能夠被彰顯出來。而擁有權力的人,能夠有資源去說服其他人、改變團體或人際的行動作法、以及阻止他人捲入糾紛當中。權力就像一個「糾紛的建築師」,它不僅會導致糾紛的發生,權力也能讓人們有對策去解決糾紛。權力也能型塑人們在糾紛情況中,對自己的選擇方式及對他人行為的理解。不過在一個糾紛情況中,也會參雜著「信任」及「不確定感」這兩個變數 (Roxane & Dudley,2000)。
    從以上的討論,人們對於糾紛的定義是可能隨著彼此的人際關係及個人特質的不同而有所轉變。放在cyberspace中的糾紛仲裁機制討論,在討論糾紛的認定及仲裁方式的考量時,個人對他人的信任、不確定感會直接影響到權力的行使,而權力是解決糾紛的唯一方法。
  2-3網路上有沒有團體/社群的存在
    由於研究者的重心,將放在網路上的團體或社群的人際關係1,在糾紛發生時是否可以從中扮演仲裁的角色。因此網路上有是否存有具有人際關係連帶的社群或團體,是本研究的論述重點之一,之後才能進一步堆砌整體的研究假設及命題。
    Wellman認為,許多網路上的團體原本並沒有打算有情感支持的功能,但也會慢慢地產生友誼、社會支援、歸屬感的功能。像是在台灣的Motss(Members of the same sex)同性戀討論區,原本也只是希望台灣的同志能夠在網路上有一個交換資訊、發言的管道,但從1995年發展至今,其實我們可以在上面觀察到同志間彼此情感間的互相支援,不僅是在討論區中的行文中,更利用其他網路功能(如IRC、chat、ICQ),這個現象尤其在Motss版中出現爭議問題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當然,這樣的情感支持並非一夜之間就可以發生,這必須要長久下來所建立的信任為基礎,才能形成(Wellman,1998)。
    許多網路上面的團體,其成員彼此之間只存有一種關係。Komito(1998)則舉了一個例子說明這樣的團體,其可能的現象:若有一個網路討論團體,有很清楚的確定會員身份的規則,而且新進成員都必須接受調查,而成員的離去或加入並不會引起多少的抱怨或注意,而這樣一個團體,其實該成員並不會對其團體有太多的注意,甚至可能不認為他是其中的一員。對個人而言,其實他並沒有花太多的心力投注在這個團體中,只是純粹為了達到某一種目的或任務而已。而這就可以說明為什麼為什麼有時團體分裂或消失時,人們會毫不關心的原因了。
    Komito認為,網路上的團體大多都強調平等,不會有人喜歡權威在其中介入。因此利用中央集權的手段會使網路使用者感到不悅,也不喜歡有仲裁者(moderator)去決定誰可以加入或被趕出名單。所以人們解決衝突的辦法就是離開這個團體(Komito,1998)。
    社群(community)和團體(group)的差別就在這邊。社群有一個集體意識,不像團體沒有一個穩定的關係,也不知道對方究竟是不是其中的一份子,而如果有人潛水的話,你更不知道有這個人的存在。
    從Wellman對網上虛擬社群的觀察,虛擬社群同樣可以建立起有如真實世界的強弱聯帶關係。既然在網路上存在著人際強弱聯帶,從前面的文獻整理,當人們間有了強聯帶關係,彼此間便有了信任基礎,並且發展如互惠、相互了解的機制。有了信任為基礎,使得人們得以安然地面對不確定的環境2。如此,在許多結構論者所認為能夠影響糾紛形成的原因中,信任及不確定性便得以獲得控制。而另外有關於「權力」變項影響糾紛形成,目前國內BBS站都設有站務、版務…管理階層,屬於正式制度上的權力擁有者。因此本研究想要透過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形式,了解受訪者對BBS的規範認知為何?BBS上的糾紛型態有那些,和過去社會學在討論糾紛型態,有何異同之處?人際關係的影響,在糾紛形成的過程中,有著什麼樣的地位?最適合的糾紛仲裁機制又是什麼?
  3.研究設計
    本研究希望透過質化研究的深度訪談方式,邀請國內BBS站的站管、版主及使用者,透過他們的經驗與看法,了解BBS站的糾紛型態等相關問題。
    選擇質化研究,是因為無論是利用網頁問卷或是電子郵件問卷的型式,受訪者的母體無法確定、回收率過低,都是過去研究者進行網路問卷調查所曾遭遇過的問題。而選擇BBS站的站務、版務及使用者,是因為自台灣發展網際網路時,BBS可謂TANet最普及、最受歡迎、使用人數最多、影響力最大的一種服務(趙國仁等,1995); 
  4.訪談結果
    在對受訪者的訪談過程發現,無論是否有站務、版務經驗的使用者,對BBS的使用規範認知,都認為應該按照各個討論區的屬性來發表文章,也就是認為不應該將不屬於這個討論區討論內容的文章發表出來。還有就是不應該在討論區上貼廣告信、誹謗他人。不過miyu則提供了更進一步地觀點:
最早印象是學術網路的那一套規範,可是商業網路已經不理會這一套使用規範了,所以現在網路上面的亂象,有一部份也是源自於此。因為在我五、六年前使用網路時,使用人口型態比現在單純,人們的關係會比較和諧,還有就是不會收到廣告信。再加上上網人口比較少、侷限於大專學生的使用族群,所以衝突狀況比較少、認知觀念也比較接近…。
    不過,受訪者都認為BBS站使用者應該要了解網路上的使用規範,而站方也應該要訂定詳細、清楚的管理規則,所以要維持BBS上的秩序及規範,應該是由站方及使用者共同努力。不過Naïve網友認為,BBS站的站務及版務應該有責任告知使用者使用規範,而在糾紛發生的時候,應該有責任和義務要去處理這些糾紛問題。
    而受訪者均表示,其實大部分BBS討論區上的糾紛,都是「自家人」所引起的,也就是討論區內的網友,針對具有爭議性的討論題目彼此針鋒相對、辯論、吵架,反而是外來者較少來鬧場。
    「小王」是軍事連線版的版主,管理版務已有兩年經驗,就他的觀察:
常常有吵架的問題。原因有很多,不過大部分是理念不合,像是台獨和統一的議題。因為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所以在討論軍事時,常會有擦槍走火的問題發生。另一方面可能就是意識型態的問題,因為有些人會在這個討論區尋求一種國家的認同感,或者對現實的一種投射,所以看到版上有一堆「親大陸」的人,就會開始打…。
    不過,「小王」表示,雖然在軍事版上大家會對意識型態的問題彼此開火,看久了也知道那些ID會去討論什麼議題、會站在什麼角度發言,不過卻沒有很明顯彼此聲援,也就是小團體的存在:
在這個版上討論的水準都有,如果你真的是不講理的話,是沒有辦法在這邊生存的。像有一些大陸的網友發表文章,純粹都是挑釁為主,沒有什麼討論價值,或者是他們討論的東西是「不通」的。這樣的人根本不用我們出手,版上「能人濟濟」,每個人都能提出數據及事證去反駁。像我們版上有許多電子及電機背景、防衛雜誌的編輯或作者,所以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在這邊搗亂的。就算你要講台灣的IDF沒有大陸的「殲八」來得強,也要提出實際的數據才行,否則一樣沒有人理你的。
    「小王」認為,與其說在軍事討論區中,各方對於某一個軍事武器性能彼此針鋒相對視為糾紛,倒不如是看做一種「辯論」要來得恰當。不過卻有一些較為特殊的情況:
  …在某一段時間內,會貼一連串具有爭議性、會去碰觸這個討論區當中的不成文規範中,較為禁忌的話題。像是那種具有政治意涵,但是卻又巧妙地和軍事扯上關係。這種人通常是意識型態很鮮明的人。
  不過若將軍事版的發展分為早、晚期來看。早期的軍事版政治意味很重,常常會為了統獨問題而吵成一團,網友的討論是不成熟的。到了現在,漸漸會變得比較和緩,會覺得吵架是無聊的,也不會得到什麼東西,所以我們會自動地跳過挑釁的文章,而讓討論歸討論。
    從「小王」的經驗及意見可以發現,在軍事版上有許多糾紛是來自於意識型態以及理念上面的不合,但即使如此,其中也有許多專業知識背景來當做彼此激烈討論的材料。同樣有激烈辯論的討論區,「TTRKing」是經濟學轉信討論區的版主,他同樣認為在經濟學討論區中,專業知識是很重要的。
    同樣是BBS上的討論區,「小紅豆」和「墨魚」是一對女同性戀人,他們過去長期在淡江蛋卷的「拉子天堂」版,不過該版所呈現出來的糾紛型態及成因,卻與「小王」的軍事連線版有截然不同的面貌。小紅豆認為,在「拉子天堂」版上的糾紛,通常是私人恩怨檯面化:
  在我們的版上,常會有一些糾紛是莫名其妙地出現。像我之前曾經貼過一篇名為「為什麼國立大學學費這麼貴?」的文章,就有一個網友和我槓起來。另外還有就是在拉子圈中,常常會有一些人彼此起來成立一個「家族」,而會有一些聚會之類的活動。不過,各家族之間常常會因為這個家族中的人搶了誰的女朋友、或是有人分手而交惡,彼此家族可能因此而會有對立…等情緒因素在裡面。所以常常看到討厭的人在版上貼了什麼文章,就喜歡過去挑釁,讓檯面下的私人恩怨利用檯面上的文章來藉題發揮。
    從「小王」和「小紅豆」的經驗,BBS討論區的糾紛起因是意識型態以及私人恩怨所引起。正如前面文獻整理,糾紛有因為利益、理解及意識型態所造成,在網路上的BBS使用者,同樣會因為爭取有限的資源而產生利益上的糾紛。
    「Miyu」曾是台大椰林MUD討論區的版主,同時也是台大椰林MUD系統大神團中的一員。就他的觀察,使用者會因為在MUD系統中的經驗值、戰鬥係數…等等原因,而和其他使用者產生糾紛衝突:
由於MUD是一種遊戲,所以在我們版上比較常發生的問題是,管理階層因為將遊戲程式做部分的修改,因此和使用者間產生糾紛;另一部份就是使用者間因為經驗值、錢、裝備的問題而產生糾紛。MUD就像一個社會縮影,你有這些錢、裝備,一定會有人去偷、去搶,這種狀況在MUD中同樣會發生。雖然私人恩怨也有發生,不過都是比較少的。在我們討論區,很多都是因為利益的的關係。像我掌管的DR MUD是一個程式難度較高的遊戲,有些資源是很難取得,就連我們這些老手也不見得拿得到。不過就常常會有一些剛玩MUD新手,一進來就要求很好的裝備,進而會形成老手和新手間的對立問題。所以說穿了,人都是會想要站在一個頂點、想要獲取一些不同的東西,來突顯自己的地位…
    從「小王」、「小紅豆」、「miyu」的說法,我們可以發現在BBS中的糾紛型態,大多是因為利益的爭取、意識型態的不合所引起的,或者是像拉子天堂那般的糾紛型態,是因為私人恩怨所引起的。我認為,BBS的糾紛型態之所以會以這兩類原因,是因為絕大多數的BBS討論區成立,並沒有一個明顯的目標或目的去達成。像在彩虹夜總會BBS站中,曾經有一個「常德街事件討論區」,那是該站為了因應台北市政府曾經在台北市常德街對同志不友善的臨檢而成立,相較於其他的BBS討論區,成立目的大多是為了能提供有興趣的網友交換資訊,是不相同的。
    Wellman認為,網上的社群同樣會產生如真實世界一般的人際關係,即使是這個討論區或社群原意是為了交換資訊,一樣會產生人際情感連帶。在「小紅豆」的看法中,我們可以得到了證實。網友「Naive」是壞女兒站的版主,在她的管理經驗中,一樣有因為人際關係而形成的糾紛:
  我在壞女兒站的三年來,我常常是匿名版中的受害者。可能是因為我認識的人還不少,一些可能對我可能有意見的人,就會把我的ID貼出來罵一下,這時就會出現擁護和討厭我的人分成兩派人馬互相對罵。曾經有一次就是兩位朋友因為用了很激烈的言辭,結果還被站方刪除帳號的處分。雖然我都認識這兩邊的人,可是事情發生時,我並不知情,還是透過朋友主動幫忙聲援和告知,我才知道的。
    從以上的訪談過程中可以發現,其實無論是像軍事轉信版的討論區,或是像淡江蛋卷「拉子天堂」轉信站非轉信版、壞女兒站的非轉信站非轉信版,其中的糾紛,絕大多數都是由討論區當中的使用者所引起的。雖然有意識型態上的不同、利益上的衝突或是人際恩怨的糾葛,但並不是過去研究網際網路糾紛的研究者所觀察到的,都是外來者挑釁所造成的。
    影響糾紛形成的原因有三:信任、不確定感和權力。在前面的訪談結果已經可以發現,BBS中的討論區的確存在著人際聯帶,同時網友也會因為看到自己的朋友受到別人的攻訐而挺身而出。那麼是否討論區中使用年資較高的人(一般泛稱老鳥),在處理網上糾紛較為使得上力?還是要訴諸一個正式制度的權力擁有者,也就是站務或版務出面管理糾紛,較為妥當?
  像你去椰林站上看軍事版,他們不見得都只是在非轉信版出沒,也會出現在轉信版上。只是轉信版的使用者比較雜,討論的東西常常會被打斷。像他們所貼的文章真的是有份量。所以如果版上有糾紛的時候,像台大電機、台大椰林的軍事版版主,在發生糾紛時出來講話,真的是有份量,而且還可以間接去左右一些輿論的走向。一方面是他們在這方面用功很深,我們都看得到,而且平常我們在網路上都熟識,所以他們講話是有一定的份量的。
  不過像許多版主一方面在軍事方面學有專精,另一方面又是版主的身份,所以倒不會說發生糾紛時,就一定會用老鳥的身份去緩頰或是用版主的權力去砍信…之類的。不過,如果發現有一系列的文章太過於激烈,或是脫離討論區的主旨的話,我們會有版主的「聯合砍信公告」。
    從「小王」身為版主的經驗來看,他認為在軍事連線版中,的確存在著地位崇高的「老鳥」。這些「老鳥」無論是否有擔任版主,其長久建立下來的名聲和威望,是可以去為一些版上的糾紛緩頰。「小王」還說,如果他對「老鳥」發表的文章有不同意見的話,還會先私下和其他網友商量要如何措辭才敢發表出去。
    不過「小王」不認為利用版主管理糾紛會是最好的辦法,因為在轉信區當中,參與討論的人太多了,即使有心人在挑起戰端,連線版主只能刪除版內的信件,除非是發信的來源站做處理,否則其他的連線版主並無法對該名使用者有刪除帳號、停權的權力。
    不同的討論區對於誰來管理糾紛有不同的看法。「小紅豆」就認為,在發生糾紛時,「老鳥」並不見得能夠有什麼緩頰的功用,不如透過版主來管理:
  在這個版上,許多人都是不同的家族。剛剛也說過了,有時候在版上吵架是因為檯面下的恩怨所造成的,有的人自認為是老鳥,想站出來緩和場面。可是,不管再怎麼說,都還是有比她要老資格的人,那怎麼辦?而且有時候她們這些自稱為老鳥的人,通常都是屬於某一個家族裡的一份子,講話自然就不會客觀,再加上有的老鳥講話,感覺很倚老賣老,很難讓人信服的。
    「小紅豆」和「墨魚」都認為,由於老鳥在討論區中的發言地位不見得中立,可能會有偏袒於某一方的疑慮,所以在糾紛發生時,由正式制度所賦予管理權力的版主是最好的管理者。不過,「小紅豆」也承認版主同樣可能身處某一個家族中一份子,一樣可能會有偏袒的情況發生,能解決的方式就是版主自己本身的道德了。
    「小紅豆」、「墨魚」、「Naive」在訪談中都表示,版主在BBS的糾紛處理中責無旁貸。不過就「BoyBoy」擔任站管的經驗,站務的權力擴張及嚴格的使用者身份認證,卻可能讓上站人數銳減:
我們的站之前倒過一次,原因是校方覺得學生濫用匿名的特性,對學校做過度的攻訐。所以現在新站開放了,我建立了比較嚴格的認證制度。就我的觀念,在制定規範時會拉到人性的最低點,把所有人都當做「最壞」的時候來規範,因為有時候你對使用者太好,就會有人要鑽漏洞。不過相較之下,現在新的BBS站比之前的BBS站上站人數少了三分之二。
    「BoyBoy」提到了一個問題,也就是網路的一個特性—匿名性。在其他使用者的訪談中,有許多使用者都表示,匿名性是在管理上面的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影響糾紛形成因素之一。
    「小紅豆」覺得,因為網路上面有匿名的效果,所以有很多人就拿網路來當做是一種發洩的方式。「Naive」的壞女兒站之前將匿名的抱怨版(complain)第二度關閉,原因是:
…有些人以為有匿名的方便性,會公然指出某人的ID去批評、中傷,或者是有人挑起一些話題,使得版上出現一些正、負面都有的文章,不過通常因為負面效果大於正面意義,所以站長經過考慮後,還是將匿名版整個關掉了。
    「miyu」也認為,許多BBS使用者都以為匿名是找不到本人的,還將BBS或網際網路當做一種發洩管道:
這就有點像最近「天堂」的遊戲,標榜的就是你平常在真實生活所做不到、不敢做的事情,可以在網路上實現。那有的人就搞不清楚說,其實在網路上你的身份、你的IP其實還是可以trace到的,所以就會在網路上放話或挑起一些問題。我覺得這是整個教育環境沒有教導資訊素養是有關的。
    正如墨魚所說的:
  網路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它把本來住的遠的人拉近了,原本是不同地方、習慣的人一下子拉近了,糾紛自然會產生。
  5.研究發現與研究建議
    經深度訪談後,研究者發現在不同的BBS討論區中,的確有不同的文化、使用規範存在,而不同的討論區,其人際關係型態也會有所不同,至於對糾紛管理方式也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就是在BBS中,糾紛的型態大多數是意識型態所導致。更重要的是,在過去文獻中認為影響糾紛形成的信任、不確定感、權力等三個因素之外,在BBS中,「匿名性」的影響程度便被突顯了。
    像在「小王」的軍事討論區、「TTRKing」所處的經濟學討論區,使用者的發言背後都有實際的數據及資料為佐證,並不是使用者在討論區中大放厥詞就可以挑起糾紛或是得到他人的回應。相較於「小紅豆」、「墨魚」所處的女同志討論區、「Naive」的匿名抱怨版,該討論區相較於軍事、經濟學討論區,在發言上並沒有一個專業的知識背景可以提供使用者做為判讀的依據,同時這類的討論區較為容易參雜個人的情緒在其中。
    所以無論是軍事或是抱怨版,在訪談中,受訪者都認為在討論區中的糾紛都會較偏向於意識型態所產生的糾葛,但是在女同志討論區,受訪者認為最好的糾紛管理方式是訴諸於版主這樣的權力擁有者,但在軍事討論區,受訪者卻傾向於使用者的共識決。在軍事討論區、經濟學討論區,強聯帶關係所呈現的型態是來自於對專業知識素養的信任;而在女同志討論區來說,卻是植基在情感的基礎之上。不同的基礎所建立起的人際聯帶關係,自然在處理糾紛上會有不同的作法。
    由於絕大多數的BBS討論區成立並未有一個明顯的目的或目標要達成,大多都是以交換資訊或提供有相同興趣的人交換經驗、心得而設立,在一個沒有明顯、共同的目標要去達成時,糾紛型態絕大多數是因為意識型態所導致。而在女同志討論區這類的以人際情感交流為主的討論區,糾紛中會參雜較多的私人恩怨在其中。而像MUD討論區,使用者通常有一個目標要達成,就是成為這個MUD遊戲中的領袖人物,所以產生的糾紛便是以利益問題為主了。
    另外,網際網路的匿名特性,在糾紛形成過程的重要性被突顯出來。因為使用者在網路上,通常是一串IP或是自訂的ID,除非使用者自願曝露身份,否則在螢幕另一端的其他人大多無從得知其真實身份為何。因此常會有使用者將網際網路當做一個發洩情緒的管道,並不會去考慮網路本身的使用規範,或是所處討論區的文化是如何。
  參考文獻
B. Wellman and M. Gulia, (1998).  “Virtual communities as communities—Net surfers don’t ride alone.”  In M. A. Smith, & P. Kollock,(Eds.), Communities in Cyberspace. London & NY:Routledge, pp.167-194, 1998.
D. Druckman, “An analytical research agenda for conflict and conflict resolution.”  In D. J. D. Sandole & H. van der Merwe. (Eds.), Conflict resolution theory and practice—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p. 25-42, 1993.
L. Komito,  “The net as a foraging society:flexible communitie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Vol. 15 Number 2, pp. 97-106, 1998
P. & T. Johnson-Lenz. (1994).  “Groupware for a Small Planet.”  In P. Lloyd (Eds.), Groupware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Adamantine Press. 1994.
P. Y. Lam.  “The search for community in cyberspace:A study on the MacMarin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Association, Chicago. 1999.
R. S. Lulofs & D. D. Cahn. Conflict:from theory to action. Allyn and Bacon:Boston, 2000.
黃慧櫻(1999):《台灣網際網路的變遷,一個政治經濟角度的初步考察(1979-1999)》,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國仁、陳年興、何扭今(1995):〈TANet BBS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教育部電子計算機中心簡訊》,8406:7-15。
http://72.14.235.132/search?q=cache:V72MJcGwsSMJ:www.ncku.edu.tw/TANET2000/download/paper/E3-2tanetQ03.doc+%E5%8F%B0%E7%81%A3%E8%BB%8D%E4%BA%8B%E8%A8%8E%E8%AB%96&hl=zh-TW&ct=clnk&cd=64
 
虛擬性愛 他釋放獸性【聯合報╱記者林嘉琪08.03.09
 
樹德科技大學人類性學研究所畢業生傅怡文以虛擬性愛為論文題目,訪問在虛擬性愛遊戲中的男女,完成「網路性關係—台灣虛擬性愛個案調查與分析」論文,她認為,虛擬性愛沒有實際身體接觸的性愛行為,具有隱匿和安全性關係的特質。
傅怡文昨天發表論文,她在二○○六年四月至六月間,針對十八至廿四歲的大學生進行研究,發現有九成以上的大學生曾聽過虛擬性愛,男生的接受度比女生高。傅怡文與八位受訪者深度訪談,受訪者都表示,碰到適合的情境與不錯的對象,會固定與對象持續虛擬性愛。 傅怡文認為,藉由虛擬性愛的匿名特性,可讓人們表現不同於現實生活中的自己。例如受訪者安妮(化名)表示,「跟男朋友做愛時,我是乖寶寶,但在電愛的時候,我希望被粗暴的對待,這種要求是我在現實生活中沒辦法說出口的,讓我覺得很興奮。」
對小馬(化名)喜歡在虛擬性愛中扮演強暴者、狩獵女性者,「這讓我有一種釋放獸性的感覺。」小馬覺得,自己對於粗暴的性的慾望,與他現實中所受到的教育與所呈現出來的形象違背,但虛擬性愛的隱匿性,讓小馬「帶著些微罪惡感的樂在其中」。
傅怡文在研究中指出,人們在尋求虛擬性愛時,並非只是單純追求性的滿足,有可能建立長期與穩定的關係。安妮在現實生活中交往過多位男朋友,但她與網交的另一半卻維持長達七年的關係。
從事資訊業的簡單(化名),和太太就是長時間以虛擬性愛互動,後來交往後結婚,結婚後簡單仍然維持使用匿名的虛擬性愛習慣,也就是發生人們常說的「虛擬外遇」,不過簡單並沒有讓太太知道。
樹德科大性學所所長林燕卿認為,必須面對性多元的議題。林燕卿指出,毋須太嚴肅看待虛擬性愛,具有婚約的任何一方,網路性愛對當事人而言,可能是情趣用品;對未婚男女而言,可能透過虛擬性愛,達到幻想情境中的浪漫,同時也避開了現實的風險與法律規範。
 
學者觀點》拿捏分寸 不要深陷【聯合報╱記者陳威廷、08.03.09
 
從事青少年網路成癮相關研究已有七、八年的大葉大學教授黃德祥指出,所謂的網路愛情已發展成三種層次,第一種是極端型的網路性愛;第二種層次則是網路援交,先利用網路牽線,再約出來從事性交易;第三種則是談網路戀情,和網友以「老公、老婆」相稱。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教授郭麗安說,不必面對面的網路性愛,省力、快速,一晚可換好幾個愛人,不必負責,可滿足現代人不想花時間經營,但又渴望愛情的需求,是網路性愛興起主因。
她說,喜歡網路性愛的人中,部分是透過網路虛擬世界紓解現實生活的壓力;另一部分是因沒足夠能力解決性需求,只好經由網路達成願望,滿足性幻想。
郭麗安指出,網路愛情和網路性愛都應該拿捏分寸,分辨真實與虛幻。假如深陷其中甚至無法自拔,那就麻煩了。
 
乖乖女網愛 變豪放女【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08.03.09
 
「網愛」成流行?樹德科技大學今天發表一項研究發現,超過半數的網友曾經有過或渴望擁有這種肌膚沒有實際接觸的性愛模式,享受沒有壓力、也沒有太大負擔的速食情愛。
負責執行這項「網路性關係--台灣虛擬性愛個案調查與分析」研究的樹德科大人類性學研究所碩士班學生傅怡文表示,三年多來,她上網到BBS及PTT網版中,發現95%網友聽過網路虛擬性愛,90%知道網路虛擬性愛是什麼,而曾經有過這種虛擬性愛經驗,或是渴望嚐試這種經驗的占50%以上,比率相當高。她並訪談8名成年網友,深入了解網路虛擬性愛的真實世界。
傅怡文說,訪談發現這些網友多因好奇、好玩及尋求刺激,才上網結交朋友,並發展出透過網路文字、聲音及視訊的虛擬性愛。一段時間後,有人覺得不好玩或有罪惡感而離開,但也有人沈迷其中,樂此不疲。
真實的他太拘謹 她想盡情享受快感
迷戀虛擬性愛,是不是都是單身且性觀念比較開放的人?傅怡文研究發現並不盡然,她舉受訪者「安妮」為例,她在現實生活中是個乖乖女,文文靜靜的,是朋友眼中的好女孩,也有要好的男朋友,但她總覺得和男朋友做愛時太過拘謹,無法完全放開來盡情享受情慾的快感。安妮坦承,其實她內心深處有股被男人蹂躪、被粗魯對待的強烈渴望,因此背著男朋友上網和其他男人大玩虛擬性愛。
角色扮演 其實是真實內心呈現
傅怡文表示,網路文化最重要、也最具魅力的特徵,在於任何人都可透過變換自己,發表平常不敢發表的言論,扮演平常不敢扮演的角色,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實現自己內心長久以來的夢想。她認為,這種角色扮演,其實常是內心世界的真實呈現。
不過,傅怡文也觀察發現,男女網友在大玩虛擬性愛時,還是有性別上的差異。面對第三者的探詢時,女性就顯得忐忑不安,常會在意對方的看法,「你會不會覺得我這樣很怪?」並不時為自己辯解,「我只不過是精神出軌而已,應該沒關係吧!」
 
閱讀秘書》虛擬性愛有三種【聯合報╱林嘉琪】08.03.09
 
「虛擬性愛」分為廣義和狹義的定義,前者如觀賞色情小說、色情圖片、色情影片、撥打色情電話等;後者指透過電話、書信、網路進行除身體接觸外的各種性愛活動。
「虛擬性愛」又分「網愛」、「電愛」與「網交」三種性愛模式。「網愛」是指利用網路交談,以煽情文字挑逗彼此的性慾。「電愛」是以語言及聲音交流彼此慾望。「網交」則是經由螢幕裡看到對方身體,進行各自的性愛動作,但又分成露臉或不露臉二種。
 
視訊的最直接 全是一場春夢【聯合晚報╱記者林進修08.03.09
 
網路虛擬性愛,是透過網際網路所衍生出來的性愛模式,可分文字、聲音及視訊三大部分。 文字是最早、也最簡單的虛擬性愛方式。然而,聲音再直接且傳神,還是有可能造假,大男人可變「聲」為嬌滴滴的可愛女孩,歐巴桑也可裝出十幾歲小女生的稚嫩 ,多少讓一些網友覺得不夠真實。
相較下,透過視訊的呈現,就能彌補這方面的不足,除了能看到對方的身體,還可要求對方依自己的指令,配合做出一些挑情動作,動感十足。不過,就因為太直接了,一些自認長得不怎麼樣,或身材不夠棒的人,就不敢嘗試,免得壞了對方的興,讓一場春夢變了調。
網絡戀情>維基百科
 
網絡戀情意指兩人透過互聯網發展出的戀愛情誼。是互聯網之後所產生的新人際關係。特殊之處是兩人的關係並沒有涉及現實生活,例如見面。常簡稱為網戀。
透過網絡約會服務與網絡交友,或是各種聊天室,討論區,是最有可能發生網絡戀情的地方。
  簡介
互聯網的限制可能是網絡戀情發展的好處之一,它鼓勵了人們集中展現自己的個性,並減少了真實生活中的外在因子刺激,人們在互聯網上必須發言而且是要能讓對方瞭解的發言,許多網絡戀情最後發展成真實生活中穩定的婚姻關係,透過網絡戀愛的夫婦一開始就了解要如何與對方溝通。
  但是網絡戀情在未正式的面對面之前,與一般戀愛也有很大的差異。許多透過網絡戀愛的情侶,在面對面之前,就已經在網絡上認識對方相當長一段時間,這時經常會有重疊的陌生感和親切感,是網絡戀情的特色之一。
  此外,網絡戀情也隱藏有潛在的風險,由於無法面對面交談,很難了解對方言詞的真實性,有許多初次的網絡後面對面約會,演變為約會強暴或是金融詐欺的犯罪,這一點經常引起廣泛的討論,今日防範犯罪宣導中,多加上了針對網絡戀情的風險呼籲,強調不論是什麼關係,如面對面見面,最好都不要孤身前往,見面則約在公共場所。
  另一個爭議的地方則是已婚伴侶在正式婚姻關係之外所發展出的網絡戀情,是否算是外遇的一種。
目前已有不少電影是以網絡戀情為主題,如台灣電影五月之戀、日本電影網絡情人(With love)、1998年美國電影電子情書、愛上電子情人等;關於網絡戀情的小說也相當多,知名的有1998年網絡作家痞子蔡的第一次的親密接觸。
2000年台灣網站蕃薯藤專欄HerCafe曾與張老師月刊針對網絡戀情做過訪談調查,分析出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冀望能在網絡上發展愛情。針對網絡戀情的障礙,則有6成的受訪者認為「暱稱造成不信任感」、其次是「擔心對方會透過網絡同時發展新的戀情」。此次訪談計有11957份有效回答,年齡有65.4%在15-29歲之間。
  面對面的差異
目前談到網絡戀情,都將互聯網定位為一個交友的媒介,卻忽略了很多網絡上的親密關係並不會發展到現實面對面接觸這一個步驟;然而,從交往到結束過程全部都發生在網絡上的情形俯拾皆是。在現實生活中,問及個人的親密關係,大多數人將其視為極私密問題而不願意回答,例如只發生在網絡上的愛情、網絡性關係…等較不願意透露,若利用線上溝通,則因為隔離、匿名、化名的特性,人們較容易卸下心防,願意將自己的私隱部分與人分享。張維安提到【註一】,在網絡上以文字的即時互動中,文字失去了其深思熟慮的性質,轉而變成類似口語的情感反映,但卻也無面對面口語表達的面子問題,而能夠放膽表白。若從見面的有無,網絡愛情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從網絡延伸到現實的愛情及僅發生在網絡上的愛情,不涉及現實生活。
  從網絡延伸到現實
第一種類型是從網絡延伸到現實的愛情,乃是以網絡作為媒介,又可以分為見面確認關係型與見面發展關係型,見面發展關係型乃雙方透過網絡認識,雙方見面交往後才開始戀情;見面確認關係型雙方亦透過網絡認識,在還沒見面之前,已發展出相當程度的戀愛感覺,再見面後確認彼此的關係。此類的網絡愛情似乎在機會上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在外貌方面冒更大的風險,交友過程更多風險,其付出的時間成本更多,而網絡作為媒介跟書信筆友的差別可能是在瞬間呈現與延後呈現,此外,匿名性與想像亦佔了相當大的部分。
  第二種類型是僅發生在網絡上的愛情,雙方在網絡上陷入熱戀,甚至稱彼此為老公、老婆,但是卻從不見面,不涉及現實生活,屬於精神上的戀愛。這種愛情大多是滿足對於愛情的期待或補償,如電影「電子情書」中對愛情的期待,找尋屬於自己心靈契合的伴侶;滿足實體世界所追尋不到的愛情,是一種補償作用,而且不需擔心現實的問題。
 
  網路覓情人 男瞞資料高於女2011-02-14 中央社記者吳佳穎
 
情人節又來了,不少單身網友透過網路交友覓情人,但根據網路安全廠商調查,雖然男、女在網路上都會包裝自己,但男性在網路上隱瞞自身資料或說謊的比率遠高於女性。
根據網路安全廠商賽門鐵克諾頓去年11月針對1060位18歲以上、曾在網路交友的網友調查,發現男、女性在網路上都會包裝自己;男生說謊主因是害怕被另一半拒絕,而女生說謊動機則是對網路有較高不安全感,所以隱瞞資訊。
在調查的14項包括性名、年齡、職業、身高體重與財務狀況的交友個人資料中,男性隱瞞資訊比率高於女性的就有13項。其中,前2名分別是「姓名」、「年齡」,「生日」與「交友狀態」同列第3。
調查顯示,10個男生中有3個會對至少1項個人資料加以包裝或說謊,而女性說謊比率唯一高過男性只有「體重」1項。
針對網路交友,資訊到底該公開還是該隱瞞的兩難,賽門鐵克諾頓表示,網路交友和過去的信件等傳統交友方式不同,最重要的是,使用者要了解網路環境,對於資訊保護有概念,才不會為了交友暴露過多真實資訊,被其他有心駭客利用;但也不該捏造事實,刻意欺騙。
賽門鐵克諾頓建議,在網路交友平台上,姓名、生日與地址最好不要公開,可以保留一點,只說出所居住的城市;同時,在與網友互動過程中,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如果對方打探可利用資訊的意圖大過相互認識的誠意,就要有所警覺。
 
 電腦性愛輔具 電腦性愛輔具 「大男孩」純想像【聯合報熊迺祺08.03.31
 
一群聲稱沒有性經驗的樹德科技大學學生,「憑空想像」創作出電腦虛擬性愛輔具,剪輯自色情片的女子呻吟聲及露點的動畫美女,隨著使用者的動作做出回應;希望這套輔具能改善男性病人及老年人的性需求。
樹德科大數遊系二年級學生謝正瑋說,去年剛入學時,系主任李怡寬要班上十名男同學設計「能互動的性愛遊戲」,他們當場傻眼,彼此交換意見發現,十人中不但沒人有過性經驗,甚至連女朋友都沒交過,但為了課業學習,只好硬著頭皮創作。
一群大男孩當初原想設計類似充氣娃娃般的美女機器人,但評估認為花費太高,遂轉向電腦動畫著手。謝正瑋說,他們創作前沒刻意參考揣摩情色書刊或影片,完全憑空想像,期間曾發生不少笑話。
他說,同學原本是設計「環抱的美女」,希望營造出使用者能有被虛擬偶像抱住的感覺;但有經驗者一看就點出「沒人這麼做」,於是把手改在兩臀後側,形成跨坐式,再修改肩膀的變化,完成「原形」。
有了影像,還得配音。他們透過系主任取得情色影片,從中剪了數段美女呻吟聲,根本沒考慮這麼「喊」對不對,也不知聲音來自東方或西方女性。
樹德科大表示,基於病人及老年人仍有性需求,但往往因行動不便,不容易有對象,花錢找對象又存在風險,才研發這套「體感操控技術」的性愛輔具,圖中的3D美女名叫「GIGI」。
虛擬性愛輔具昨天上午在樹德科大人類性學研究所博士班招生說明會中首度亮相,不少人看得臉紅心跳。
 
性愛晶片植腦 性冷感bye-bye 【聯合報編譯林沿瑜08.12.22
 
星期泰晤士報指出,英國牛津大學心理治療系教授克林格爾巴赫(Morten Kringelbach)正率領小組進行「性愛晶片」(sex chip)研究,並在《自然神經系統科學評論》(Nature Reviews Neuroscience)期刊中發表報告。克林格爾巴赫表示,只要刺激大腦的「前額腦區底部」,便可令人產生快感,幫助那些性冷感或有性障礙的人重新找到樂趣,10年內將有重大突破。
 
2016年能體驗虛擬性愛 電子硬體連接生殖器 2006-11-30
 
美國印第安那州綜合大學金賽性學研究所的朱莉婭·赫伊曼說:“人們在2016年之前就能體驗到多維虛擬性愛的感覺。到那時,人們很有可能根據自己的要求,隨時創造出符合當時條件、比例和規格的虛擬性夥伴,而這個虛擬性夥伴可以與人們互相交流”。
虛擬性愛發展的下一步是“遠程虛擬性愛”。這個詞是霍華德·萊恩戈登在他的一本叫《虛擬真實》的書中創造的新詞,意為身穿一件裝有三十六個探測感應器的衣服。接通電源後在螢幕上點擊你想要對你的同樣身著感應服的伴侶進行刺激的身體部位。雙擊會加強刺激!現在,這個想法被一家名為“模擬娛樂”的色情電影製造廠採納併發展,打算在不久的將來投放市場。
連線與色情明星做愛
無獨有偶,美國XStream3D Multimedia公司也開發出一種網路連線遊戲,玩家可以與卡通遊戲中的主角色情明星詹娜·詹姆士體驗真實版的性愛。
只要玩家通過一種電子硬體裝置接通生殖器,就可以與詹娜盡情做愛。他們的服務不需要玩家購買硬體設施,每個月只需要支付29.95美元的費用即可。他說已經有成千上萬的人期望能夠連線玩這個性愛遊戲。
虛擬性愛的下一步很有可能是對性愛機器人的研究,比如在2001年美國大片《人工智慧》中朱迪·勞爾的描述,或者1973年伍迪·艾倫的電影《睡眠》中對高潮電子管的描述等。
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設計學院的卡爾·迪薩爾沃幫助設計了一款機器裝置,它可以模擬熱情和擁抱的感覺。他說:“這樣的研究也可以擴展到性學的研究領域。這毫無困難,但是很明顯這樣的研究將十分昂貴”。
http://big5.ce.cn/gate/big5/sci.ce.cn/history/01/200611/30/t20061130_9634780.shtml
 
  虛擬性愛引起爭議
 
  也有一些人對此表示懷疑。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學教授說:“即使在現在,他們在研究能夠打掃衛生的機器人方面都有麻煩,你知道,我們談論的是一個大的技術飛躍,這種機器人不僅僅會說‘你真性感,我想要你’,我想讓你明白,這種機器人是一種電子人,能夠做所有一切,而我們現在並沒有達到能夠制造電子人的水平。”此外,也有一些研究人員警告說,這樣的性體驗會造成不利影響。研究人員約翰·加格農說:“這會讓許多人脫離社會關系,這會降低人類生活的本質,這就是社會性——一個人與其他人交往的能力。”
http://scitech.people.com.cn/BIG5/1057/4372662.html
 
網友變砲友 睡半年不知是誰【聯合報╱記者饒磐安08.05.06
 
台北縣一名高中男生和一名國中女生,從網友發展成「不談感情,只做那檔事」的性伴侶,迄今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兩人每次見面,都到賓館發生性關係,前天被板橋警方臨檢查獲。
兩人自稱是男女朋友,卻說不出彼此的姓名而露餡。彭姓高中生說與女生性交易,但女生否認,還告訴員警,她與男生是肉體和心靈分離的「砲友」關係,讓員警聽了直搖頭。
彭姓男生因與未成年少女發生性關係,國中女生則涉嫌性交易,警方訊後分別依妨害性自主、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將兩人移送法辦。
警方調查,彭姓高中生(十九歲)今年初在網路「豆豆聊天室」中,認識一名國二女生(十五歲),兩人在聊天室中相談甚歡,甚至大膽的聊性經驗和男歡女愛的事。
彭與國中女生都另有男女朋友,兩人從今年初起發展成性伴侶關係,彼此只知道對方在聊天室中的暱稱,兩人多次瞞著各自的男女朋友相約見面,到賓館發生性關係。
前天晚間,兩人在網路聊天室聊天,聊到過去幾次發生性關係的過程,情不自禁地再度相約到板橋市一家賓館「辦事」,被臨檢員警查獲。
彭姓高中生承認兩人多次到賓館發生性關係,但不是性交易,前天晚間是女生缺錢,約他到賓館性交易,雙方協議交易一次代價一千五百元。
外表成熟的國中女生,則否認性交易,強調自己不缺錢,與彭姓男生僅是性伴侶,她有心愛男友,但與彭姓男生的激情則有「不同的感覺」。
 
研究生援交 存款轉光光【聯合報╱記者莊琇閔
 
就讀國立大學的鍾姓研究生,在MSN上認識女網友,兩人談好援交後,先以易付卡替對方手機加值兩千元;女網友又假裝欲辨識他的身分,要求他到提款機操作,騙光他的存款及借來的錢共三萬六千元,才警覺被詐騙而報案。
警方調查,廿四歲的鍾姓研究生,四天前在網路聊天室認識暱稱「娟娟」的女網友,雙方改以MSN(網路即時通訊)聊天,雙方談妥援交;鍾姓研究生依對方指示,到超商購買兩千元易付卡加值至對方手機,代替性交易費,這時女網友又假裝欲辨識他是否為警察,要求他到提款機操作。
鍾姓研究生依指示操作後,發現帳戶內一萬兩千元,竟轉至對方指定的帳戶,令他很緊張;這時女網友改口聲稱是因為沖帳發生問題,鍾又向同學借款兩萬四千元,存入帳戶再操作,這筆借款又全數被轉走。
後來「娟娟」又要求鍾姓研生繼續借錢,鍾姓研究生認為她是存心詐騙,而向台北市警方報案偵辦。
 
網路情人夢碎 宅男失金 2011-02-11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
 
情人節來臨前,宅男慘遇網友詐騙,互訴衷情的女友在騙得新台幣50萬元後,從人間蒸發,讓李姓男子不但破財,也情人夢碎。
新北市瑞芳警分局今天表示,李姓男子去年9月在網路即時通認識自稱香港籍的陳姓女子。對方誆稱自己是咖啡進出口大盤商,經常出入兩岸三地,目前仍小姑獨處。
33歲的李男因甜蜜誘惑而動心,隨即陷入情網,每天透過電腦與陳女譜戀曲。陳女還透露出愛慕之意,甚至允諾互許終身。單身的李男誤以為遇上知己,把陳女當成另一半。
後來,陳女陸續以家人生病為由向宅男「借款」,李男不疑有他,去年11月底前往銀行電匯1000美元到中國大陸福建省的銀行。12月底,陳女又以同樣手法誘騙,李男匯款新台幣20萬元。前後共匯了將近新台幣50萬元,到對方指定的帳戶。
今年春節前夕,陳女卻突然人間蒸發,也不再與李男聯繫,電話無人接聽。男子被提醒恐遭詐騙,才驚覺網路情人竟是女騙徒,因此向警方報案。
警方呼籲,網路交友虛幻飄渺,宅男遭詐騙的案例層出不窮,網友宜小心防詐。警方正循線追查騙徒。 
 
   情感詐欺?網友爆辣妹「假交友真賣衣」【聯合新聞網 2011.04.25
 
網友踢爆有一名暱稱為「網拍女模小欣」的辣妹,在交友網站廣發像是「我喜歡你這型的男人」等曖昧訊息,約男網友到嘉義一家服飾店「聊聊天」,眾多男網友滿懷期待紛紛搭車南下,但見面後小欣卻只顧著推銷衣服,男網友這才驚覺自己「被騙了!」
據蘋果日報報導,受害的男網友向記者投訴,他在熱門的交友網站「愛情公寓」中,有一名人氣很高,自稱「網拍女模小欣」的俏麗正妹主動跟他搭訕,希望兩人可以交個朋友,但稱自己平時在嘉義賣衣服,沒空北上。小欣還送男網友電子花束,男網友以為飛來艷福,特地利用清明連假特地從台北南下嘉義爲求與小欣見上一面。
當男網友抵達嘉義,要搭乘計程車到小欣工作的服飾店,計程車司機一見服飾店地址便說:「這地址我載了幾百個人去過耶!」男網友當場傻眼。而當男網友到了服飾店後,只見小小一間女裝店內擠滿了男客人,男網友好不容易見到小欣本人,但小欣只叫男網友挑衣服,便不再搭理,讓男網友覺得自己被欺騙。
據附近店家表示,小欣工作的服飾店,每到星期六、日生意都特別好,而且上門的客人大多是男性消費者,可以看到許多男客喜孜孜地提著幾袋女裝,服飾店門口也常見多名男性聚集在外徘徊等候,與其他門可羅雀的店家形成強烈對比。
在網路上可以發現網友串連,說小欣在網路上主動向男網友示愛,其實是利用交友的名義,目的只是爲了要賣男網友衣服,指控小欣的行為是「假交友真衝業績」。多名網友出面回應「我被她騷擾過,一直送禮物給你」、「她也有跟我告白過耶」,但也有網友覺得小欣「在店裡賣東西又沒拿刀逼你買」,認為網路交友是你情我願。
對於小欣這種疑似「假交友真推銷」的行徑,律師表示,或許男網友覺得情感受創,但小欣的行為還不構成詐欺。記者嘗試連絡小欣本人,但小欣手機關機,無法取得連繫,個人網站也隨即關閉。
※延伸閱讀》
‧「小心嘉義網拍女模小欣」網友串連自保網頁
 
   遭3網友輪暴 單純少女再上網又被性侵【聯合報 2011.05.28(楨:真是惘迷!)
 
涉世未深的十五歲少女,和許姓男網友相約見面,慘遭性侵;許的雙胞胎弟弟和友人在旁觀看,也輪流性侵。少女不信網友都那麼壞,再上網聊天,又遭魏姓男網友騙到家裡性侵。警方昨天將四名惡男,都函送法辦。
警方調查,就讀國二、單親家庭的這名少女,因為母親上班,單獨在家很無聊,上月一個星期天,她在網路聊天室認識魏姓男網友(廿歲),當天就約出去吃速食。男網友說要帶她回家玩電腦、打電動,她不疑有詐前往。
不料,她到達魏姓男網友二樓家中,就被強抱性侵得逞。事後魏假藉各種理由留她,直到晚上她堅持才自行返家。母親看她神情沮喪,追問之下,她說遭男網友性侵,由母親陪同報案及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驗傷。
警方根據少女提供資訊,逮捕魏姓男子。警方從醫院得知,少女下體不是新創傷,進一步探問,少女流淚說:「我不相信,網友都那麼壞!」警方覺得話中有話,追問她才說出不久前和一名男網友約會,卻遭三人性侵。
少女說,她先在網路聊天室認識十九歲許姓男網友,兩人去吃飯,許帶她回家,介紹認識許的雙胞胎弟弟、黃姓朋友。許姓網友騙她到房間打電動,藉機性侵,許的弟弟、黃姓朋友還在旁邊觀看,並接著輪流性侵她,讓她的身心飽受折磨。
她擔心被母親責罵,回家不敢講;但在家實在無聊,心想網友應該不會都像許等三人一樣,又上網,沒想到再遭魏姓男網友拐騙性侵。
警方傳訊許姓雙胞胎兄弟及黃姓、魏姓男子到案,並依強制性交罪嫌函送士林地檢署偵辦。
 

台長: 阿楨
人氣(21,772) | 回應(96)|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數位資訊(科技、網路、通訊、家電) | 個人分類: 時評媒介 |
此分類下一篇:部落格大賽
此分類上一篇:《無題》

顯示全部96則回應

圖博館
但真正什麼是有影響力的人格?
我曾經做過一陣美女網紅經紀,遇到的一個很大困境就是消耗快、賣不動。反而圍繞知識KOL做的知識服務類產品,動輒十萬百萬的銷售收入已經不算稀奇,自己也一直在反省比較。
為什麼說知識網紅反而最有可能紅的最久,賣的最好?美女最大的問題就是只是好看而已,憑藉短期注意力消耗迅速紅迅速消失,來得快去的也快,其實不夠成真正心理意義上的喜歡。
知識網紅因為不斷在積累信任貨幣,就不斷在積累影響力。知識的傳遞其實就是教育,教育不僅是信息選擇服務的優質形式,也是完成說服、建立信任和影響力的最好方式。
如果說胸大積累的是注意力,腦大積累的就是影響力。那賣的好的淘寶網紅怎麼解釋?
  哦你以為她們就只是胸大呢?
我一直很關注張大奕,她能夠作為如涵電商的流量擔當,絕不僅僅是靠臉。你們去看看她淘寶店,為每件衣服做的材質、風格、穿搭講解,去看在如涵紀錄片裡談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那才叫淘寶界的知識網紅。
更不用說圍繞她產生的內容,極高質量的生活照系列,就是穩定、持續、優質地展示了這些衣服在不同場景的穿著效果,結果就是信任效果指數級別增長。
信用消費的時代,每個能夠塑造信任的內容都意味著一次付費按鈕的觸發——知識是購買依據,人格信用是入口。
  喜歡與被喜歡:最好的愛,是雙向成長
所以要討論的核心問題,不是如何讓更多人付費,而是如何才能讓更多人喜歡?
喜歡的前提是值得信任,繞回來,還是得提供真正的好內容,讓基於知識的喜歡,和基於喜歡的學習,實現螺旋上升的過程。
因為學習才是剛需,成長才是剛需,上學不就是為了希望和成長,之前白花了這麼多錢,不就是因為還沒買到。
可現在市場上的問題就是,大家都在講雞湯,沒人真正講行動。大多數是知識的搬運工,少數真正在創造別人沒說過的知識和見解,如何讓人信服?
這就是為什麼人和人被喜歡的程度不一樣,因為知識傳播者本身見識的深度和廣度就不一樣,而且大多數還在抖機靈賺快錢。
這就決定了每個人能夠承擔喜歡的能耐也完全不同,讓幾十萬人喜歡不代表可以讓幾百萬人都喜歡,不是每一個男演員都能像黃渤那樣成為國民偶像,也可能有一天偶像們都像鄭爽一樣有了千萬級別的粉絲,就開始hold不住要罵人。
我也問過李笑來,怎麼才能做一個討人喜歡的人。他說,要得到信任其實就是得靠譜,reliable,讓人覺得靠譜就是做一個可預測的人,predictable。
2017-03-31 11:51:07
圖博館
你得深耕在自己的領域,提供持續、穩定、可預期的價值,在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裡,給你的讀者提供一些確定性。
  黃有璨常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寫在這裡很合適:
什麼曾經拯救過你,你最好就試著用它來拯救這個世界。
像李笑來說的,做一顆雙向生長的大樹,不僅向上野蠻生長,也向下讓根深深扎進土裡,根深才能葉茂。
這也可能是未來世界裡,我們得以安心生存的唯一方式。

知識網紅崛起:不改變潮水方向,也足以成為潮流2017.03.05唐穎嫻

這可能是我寫過的最不像報告的報告,更多以一種記錄式的敘述和比較,寫下了我心中最為敬畏一些媒體創業者,他們都是互聯網時代裡具有標誌意義的符號。邊寫邊感覺到,這篇文章背後的主線是有它自己的生命力的,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在發生,我有幸成為潮流中的一個觀察者,有幸把在他們身邊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
  位於北京國貿和大望路高樓之間,有一片經改造的小型廠房建築朗園vintage,聚集了諸多創意和內容公司、小劇場、隱蔽的小餐館和咖啡店,這其中就有羅輯思維和果殼。
  這一片建築前身是上世紀50年代的北京万東醫療設備廠,離熙熙攘攘的核心CBD街區不遠,自己低調且講究的立在面對通惠河的一側,走進去馬上能感覺到清淨。即使內容創業長期受到變現能力的質疑,這裡仍然引爆了知識付費的風潮。果殼在這個院子裡衍生出了在行分答,分答去年9月上線後42天就有1000萬授權用戶,交易額超過1800萬。
  互聯網是一個劇烈旋轉的風暴,它讓打車、閱讀、購物還有約炮都變得更快的同時,也劇烈推動內容變現的進程。羅輯思維的得到APP去年一年營收1.4億,李笑來個人IP影響力帶動的最貴個人專欄,12萬付費訂閱和2500萬營收,現在看來好像已經都不稀奇。
  以這片建築為圓心,虛擬知識分享經濟以裂變的速度在打破空間的隔閡,僅僅一年多時間,喜馬拉雅、知乎live等知識付費業務的發展速度令人咋舌,一切都生機勃勃,各類平台崛起了眾多知識向的個人IP。
  今天剛剛得知,和我們在2016年底合作過一小時賣出10萬元自品牌課的spenser,2月21日上線的高端系列寫作課,一天內就賣了100萬,估計今晚截止報名前要破200萬。
2017-03-31 11:52:41
圖博館
曾經羅胖說的魅力人格體,現在每天都在眼前發生
如今你走在朗園的院子裡,可能就會撞見被各家平台追逐的知識網紅。他們有著紮實的功力和系統的知識,同時懂得運用媒體的方法論形成大眾認知,通過新興平台不斷適應互聯網傳播的形式和潮流。
  也就是上上週二,我去羅輯思維找小馬宋,一進朗園南門口就遇見了得到app上的說書人成甲,前一天下午我倆就剛剛見過。他年前上市的新書《好好學習》已經賣出4萬多冊,正要去分答小講,受邀開設一門精進知識管理的付費課程。
  那天在羅輯思維的客廳裡,我坐在橙黃色的沙發上等小馬宋開完例會,一轉頭看見脫不花在散會的人群中走了過來,突然想起2013年中旬自己身處的一個場景。
  那時我還在央視,台裡組織了關於新媒體趨勢的分享會,第一次在梅地亞中心聽了羅振宇關於「 魅力人格體」的演講,第一次有了關於個人IP的概念。其實個人IP的打造手法在泛娛樂領域早已純熟運用,只不過羅振宇是在媒體行業定義這個概念的第一人,並且在內容創業中讓這件事發生。
  當我聽到他說「未來一切內容皆廣告,一切廣告皆內容」,腦子有點懵,當時跟身邊的很多同事一樣,並未完全理解。但他的個人IP方法論從此在我心里扎根。很多人當時看到的是有爭議性的羅振宇,我在半懵半懂中,看到的是一個媒體人、一個創業者,一個渴望參與世界的人,對這個時代的有感而發。
  後來我就一直在關注他,看他先後做了視頻節目、每天60s語音、微信社群、賣書、賣月餅、為Papi醬拍賣新媒體第一支標王,我才理解了他的主線,其實一直做的就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個人IP造星運動,不斷輸出專業內容,結合當下最前端的媒體熱點來定義新的流行,從而向人格IP積累注意力和影響力。
  與此同時,我每天在總編室給台領導寫規劃報告,去想中國最好的媒體到底應該如何解決焦慮,如何落地新媒體轉型和新的內容商業模式,暫時沒有完全把自己未來要做的事情,和羅振宇聯繫起來。
  我時時刻刻見到身邊一幫最優秀的媒體人,一直在積極進步,但難以讓改變發生,因此也覺得苦悶。就像知乎CEO周源說過的,「我可以寫作和發表,但我無法去驗證——我不是那個讓事情發生的人。」於是我開始萌發要做點什麼的念頭,開始認真觀察浪潮的方向。
2017-03-31 11:53:42
圖博館
直到2014年,內容行業出現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變化,IP創業開始真正興起。隨著「 IP能創造具大商業價值」概念的火熱,越來越多的電影、電視劇、小說和遊戲等內容產品超越自身的表現形式,成為IP,動輒獲得上億票房收入和千萬級別廣告授權費。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縮寫,粗譯為「知識版權」,核心是一種跨媒介內容運營的理念,90年代在美國動漫產業興起。於是我開始研究漫威為什麼可以這麼賺錢,他們的英雄角色均創立於20世紀50年代左右,幾十年過去了,為什麼只要搬上熒屏就能大賣,周邊衍生品也賺的盆滿缽滿。
  2014年,離開央視的馬東在愛奇藝孵化出了《奇葩說》,引爆了原創網絡綜藝的戰火,成立的米未傳媒估值20億。根據GQ中國的數據,各大視頻網站已經上線的網綜統計,去年網絡綜藝總數量接近100檔,全網排名前20的網綜播放量累計超過73億。
  《奇葩說》於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檔好看的網綜IP,而是在這個時代通過互聯網的方式,馬東真正做到了讓本身嚴肅的議題和觀點得到傳播和沈淀,奠定了「知識娛樂化」的方向。
  這兩年,馬東現身於各大互聯網論壇,被媒體廣泛報導,成功超越了「 前央視主持人」和「馬季兒子」的標籤,成為互聯網時代更有標誌意義的符號,也成為了一個行走的IP。
  2015年,網劇IP《萬萬沒想到》開始只是優酷原創孵化的每集5分鐘的小短劇,孵化出的電影票房是3億,《屌絲男士》衍生的電影《煎餅俠》則收貨11.6億的票房。10年前,叫獸易小星只是湖南的一個工程監理,大鵬是搜狐娛樂頻道的一個編輯。
  這時候,我突然覺得整個行業將要改變。內容生產和作業方式即將發生巨變,因為整個內容傳播的價值模型變了。IP能夠持續為內容創造商業價值,商業價值真正讓內容創作成為可持續的行為,這一點對我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很多時候一個非常重大的決策,反而是憑直覺。很多人問我2015年為什麼要去做一個看不懂的IP創業,我後來無數次去追溯,可能就是因為我看到了一個可能讓內容永遠有生命力的機會,並且非常非常想要讓這種生命力在手裡發生。
  但是這種直覺並不一定意味著成功。我們的IP項目雖然能汲取到漫威和好萊塢IP商業化的方法論,但遇到了很多本土化落地的問題,和大多數泡沫一樣,成為了IP創業中的分母。一波又一波資本沖向內容項目,以BAT為首的各公司都在圈地佈局,一波又一波項目在錢燒完之後銷聲匿跡,包括我們的項目。
2017-03-31 11:54:13
圖博館
那半年內,看泛娛樂的投資人問我的一個最真誠的問題就是:
  「究竟什麼內容能火啊?有錢真不知道往哪投。」
在那個時候,我也很困惑。我想過內容創業的動盪,但沒想到能動盪到這個地步。我第一次強烈認識到,能把一件事情做成,需要的遠遠不止一個好的想法,和一大筆錢。我是最後一個離開我們IP項目的人,也接受到一些影視公司的合作夥伴邀請,問我要不要去他們那兒工作。
  但我希望自己摸索一段時間。當時我最大的感受其實不是失落,而是極其不甘心。雖然我們的項目失敗之處非常明顯,我仍然覺得IP商業化的方法論非常有價值,只是需要重新審視做媒體運營的思路。
  做傳統媒體時間長了,渠道長期強勢的結果就是,很容易導致忽視用戶在想什麼。按照黎瑞剛曾經有次分享時說的,「傳統媒體要關註消費者的行為變化」,只有觀眾的行為變化逐漸能給我們劃出一條清晰的主線。
  2016年開始,我帶著IP的思路,接著摸索了半年中美新興媒體平台的一些新興操作方式,看遍了youtube還有秒拍美拍的紅人內容,並和各平台合作製作了一批校園類短視頻和直播系列,越來越覺得羅振宇說「 魅力人格體」是對的。廣告和內容的界限也在新興內容中不斷相融,「未來一切內容皆廣告,一切廣告皆內容」也在我眼前發生了。
  觀眾行為:集體狂歡式的媒體消費
和以人為載體的人格傳播
從觀眾消費IP的角度來看,看似龐雜的信息爆炸渠道中,觀眾行為的兩條主脈絡,一條是集體狂歡式的媒體消費,一條是以人為載體的人格傳播。第一種媒體狂歡,說的是春晚、奧運會、超級碗、漫威電影等超級媒介盛事,第二種就是個人IP,就是以人格為載體的媒介傳播。
  當渠道和信息極大豐富,受眾越來越需要高緯度的信息服務,好內容的價值就愈加凸顯。進一步看,內容的價值是不斷積累在有價值的人格身上的,個人崛起成為這個時代新的流量渠道。
  這就是為什麼諸多愛表達自己、有個性、有持續輸出內容和媒體運營能力的「 網紅」異軍突起,並迎來明星一樣的變現途徑;這就是為什麼很多品牌早已開始挖掘各類網紅來做營銷戰略,因為他們對受眾的消費行為有高度影響。
  然後你會發現,就算是大型媒介事件,觀眾的注意力還是會被吸引到其中集體的角色和人格身上,比如你喜歡漫威宇宙,喜歡的其實是其中的某一個英雄;觀眾對《萬萬沒想到》系列最大的認知價值,還是在於白客和叫獸易小星。
2017-03-31 11:55:39
圖博館
為什麼知識網紅開始成為一種現象
2016年初我寫到,未來的互聯網長尾,會越來越長,從網絡孵化出的小中心,最大的特徵就是自帶內容和流量屬性,「 我堅信所有的禀賦都可以發光,國內未來的所謂網紅類型,一定不會僅限於時尚類、YY主播類,會愈加多元和精彩」。
  也是在我寫下這段文字的同一時期,我在虎嗅一次分享活動上,見到大學時期的啟蒙偶像李笑來。曾經在我的印象裡,他的關鍵標籤是《托福21天核心詞彙突破》、《把時間當作朋友》、國內比特幣首富,他也是在我上學的時候,對我締造學習方法和成長觀念起到關鍵作用。沒想到從那次見面開始,我們會一起聊IP,做知識付費。
  2016年年前,我們在望京的一家咖啡館第一次聊IP打造方法論,那個時候他的共同成長付費社群早已開始,那時還沒有得到APP和他超過2500萬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專欄。面對李笑來的我,剛剛經歷了三年傳統媒體和半年IP創業,突然意識到,面前的這位中年大叔,也是一個行走的IP,紅了很多年的知識網紅。
  也是李笑來開始讓我明確意識到,「 紅」其實分很多種,有的人是在積累注意力,有的人是在積累影響力。注意力轉瞬即逝,只有影響力才能讓人紅很久很久。
  李笑來七年前創造的幾個與個人成長有關的概念:比如把時間當作朋友、升級操作系統、建議有效社交和創造睡後收入etc,對很多年輕人成長起到關鍵性作用,現在正對一代人積累財富起到關鍵作用。
  在賣知識這件事情上,李笑來做的估計比國內很多知識網紅都早。很多知識大V都在教企業商業模式,而他很早就定義了一套個人商業模式升級方法論。比如一定要學好英語和計算機,保持個人信息的開放和流通,不斷升級並遇到人生的驚喜等,大受讀者愛戴的干貨和雞湯。他一直主張的個人商業模式是,一定要找到一種方法,把自己的同一份知識高效率賣出很多次。
  於是我開始萌生一個想法,此前關於IP商業化操作的方法論,如果不斷複製在值得打造的知識IP身上,是不是能創造出巨大的商業價值?
  比如再看吳曉波學長,就是我看來綜合實力最強的知識網紅,也是我們很多同學的偶像。曾經我們在復旦新院唸書的時候,《激盪三十年》和《大敗局》都是必讀書目,在哪個場合能見到他都默默興奮很久,看到他的任何新動向,都成為我們這一代的燈塔。
2017-03-31 11:56:04
圖博館
吳曉波將商業模式和媒介規律在自己身上運作的非常充分,也個人IP化操作的典範。不愧是學媒體出身,不僅將商業進程和投資理財領域的知識進行長期專業化、互聯網化傳播,同時懂得併且抓住不同媒體平台的特性,多渠道分發、積累影響力,實現成功變現。他投的小鵝通已經凶悍掃蕩了諸多運營良好的自媒體大號,吳曉波頻道公眾號的付費訂閱已經破2000萬。
  現在的「吳曉波頻道」絕不僅僅是一個200萬中產階級粉絲的微信公眾賬號,而是以吳曉波這個IP為核心,分發至微信、微博、視頻網站、音頻網站等各類型媒體矩陣的巨大媒體商業網絡。這些符合各媒體平台機制的內容,都在同時往中心的「吳曉波頻道」吸引流量,成為其知識變現的強大基礎。
  反觀很多當今所謂的紅人,包括現在這輪知識付費泡沫,塑造個人價值的方法都很表面,個人IP衍生產業的價值拓展非常有限,即使轟轟烈烈地進行了一把商業變現,也會因為缺乏長久的生命力無以為繼。
  2017新榜大會,我坐在台下聽吳曉波說到內容行業「八卦-新聞-諮詢-知識-價值觀」的演進,說到內容變現的形式已經發生的轉變,突然發現我觀察的偶像們,都因為知識付費串了起來。說他們是「網紅」,並不是拉低他們自有身份,而是說他們如何懂的借用互聯網的力量來塑造個人影響力。
  當天,脫不花、吳曉波、李笑來這些知識網紅和IP締造者都分享了關於知識付費的經驗,而後演講的米果文化胡漸彪,向大家介紹的在喜馬拉雅平台實現了2800萬付費訂閱的《好好說話》課程,就來自馬東。
  為什麼知識付費成為一種潮流
如果說兩條消費者行為的主脈絡中,第一條集體狂歡式的媒介盛事,是給傳統意義的IP找到了好的變現方式,那麼知識付費就是給致力於塑造長期影響力的個人IP找到了好的變現方式。知識類的個人IP更容易建立信任貨幣,當信息極度氾濫,人均時間有限,幫助提高效率的高緯度信息篩選服務就成為剛需。
  隨著支付手段的普及,用戶對高維度信息的渴求,付費意願也空前強烈。
這其實就是教育,教育不僅是信息選擇服務的優質形式,也是完成說服、建立信任的最好方式。本質上的知識服務則可以製造垂直、穩定、持續的優質流量;並且直接交易,不用擔心傳統電商的供應鏈問題。
2017-03-31 11:57:36
圖博館
知識服務,本質上一種知識IP商業化操作。要總結現有知識網紅的共同點,就是他們背後都是高度可挖掘的知識積累,以及專業的媒體運營操作能力,當知識付費進入下半場,專業化的IP運作和媒體運營能力就更為重要。有時候非常感慨,像知乎的CEO周源說的,每當時代轉軌,世界都需要媒體和媒體人。你經常會在這些潮流的尖端,發現央視、傳統紙媒和記者的影子。
  他們曾經經歷過專業的內容訓練和實踐,培養出了很好的「內容感」,如果能再加上互聯網的磨礪,經年累月的內容積累和對新時代用戶需求的關照,可以讓他們更懂的IP打造的定位、策劃、產品化和傳播方式—— 掌握了這套邏輯的人,便手握各種內容變現大門的鑰匙。
  形成品牌,不代表形成了IP
如果現在要讓我總結曾經做IP商業化的最關鍵心得,那就是IP和品牌不是一回事,單單構成具有市場認知的品牌,不代表就具有IP式的長期變現能力。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知識分子在市場上有認知,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像李笑來和吳曉波那樣的千萬專欄。
  如今表面的知識付費繁榮,也體現了媒體和內容行業的變現焦慮,甚至出現了同一個課程內容反复在多平台不斷收費的情況,這就像一部電影還未沉澱出好口碑,就不斷上院線圈錢,反而是對付費用戶的消耗,很大程度上忽略了IP操作的核心。
  簡單來說IP,首先體現的是“中心”位置,也可以視為價值觀的源頭。圍繞其不斷的價值傳播帶來的認同效應,認同效應反過來進一步促進傳播擴散,好的IP天然具有文化意義上的口碑能力。
  觀眾看的往往是一種價值觀,這種價值觀才是有效心理喚起的源頭。帝吧出征的人都三觀超正,蘋果的最早期使用者都是最熱愛突破與自由、還有點事兒逼的人,喜歡羅永浩很多都有理想和情懷,跟著陳勝吳廣去起義的人都是被逼上絕路的平民老百姓。
  這種認同不只是內容層面的產品認同,而是精神認同,由精神層面的認同來形成商業層面的認同。所以,真正IP商業邏輯的段位是非常高的,滿足的不是現實層面的生理需求,而是精神滿足。
  現在很多對於品牌的消費,更多是在表面的內容層面。比如很多知識類的課程,大家買了會覺得不錯,但很難形成情感上的共鳴,因此難以形成傳播效應。因此IP打造的精力往往不在表層的文化材料上,而是你打磨想要傳遞的核心。對於表面與深層的認知不同,造成的是完全兩種不同的作業方式。
2017-03-31 11:58:00
圖博館
IP的核心打造的好,表面用什麼樣的文化材料倒是其次的,這就是為什麼《奇葩說》看起來如此奇葩鮮豔,還是一檔強口碑的IP,還能沉澱出知識類衍生品,就是因為通過專業化的媒體操作,傳遞出的是他們的價值觀,而且是好看的價值觀。
  我曾看到馬丁寫過一句話非常贊同:
IP的形成,說得形象點,有點兒宗教的傳教色彩,一旦這種認同形成規模效應,就能凝結成了價值礦藏,也就是所謂的IP。
  但這一切都需要時間和專業的媒體運營去不斷打造。IP不斷的價值輸出,是系統性工程,具體到系統中的每道工序(比如公眾號寫作、知識產品開發等),又是富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藝術創作。因此需要的不僅是好內容,更需要媒體運營能力協調和統一,讓一切看起來有序、有趣甚至是很酷,這也是脫不花說的「重運營和強交付」。
  比如,《好好說話》能夠賣到2800萬,絕對不僅僅是因為馬東和奇葩說的影響力。跟胡漸彪聊完,認真研究了老殭屍們的付費音頻,從這幫華語圈最會說話的人身上,我不僅看到了關於「說話」這件小事最全面深入的思考,最認真的內容產品化生產,最娛樂化的知識明星矩陣傳播,還有一種從說話切入,來融入並改變這個世界的野心。
  2017年前,我第一次見到偶像馬東,是因為《好好說話》出版邀請李笑來寫一篇序。我看著他倆坐在一起聊到知識和娛樂的邊界,自己有些恍惚,想起的是2009年,我正在李笑來的個人網站看他教如何有效背托福單詞,馬東則剛在央視3套拿了金話筒主持人獎。
  也是他們,讓我覺得身處傳媒的這場浪潮中,時間變的特別有意義。
2017-03-31 11:59:07
圖博館
五維突破:互聯網+教育
作者: 楊曉哲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內容簡介
互聯網+教育,以及更廣泛的教育與技術結合,正在給教育帶來更多的可能性。本書通過五個維度展開介紹教育與技術的融合,分別包括時代原點、虛實結合、工具立體、教師智慧和學生創造。通過閱讀本書,一線教師能夠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找到自己的切入口,在常態化的教學中尋求突破;教育管理者和相關企業能夠更好地規划未來,合理地創新機制;家長也能夠真切地了解到正在進行的教育與學習轉變。
楊曉哲,華東師范大學教育技術系博士。專注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小學教育與技術結合。一對一數字化環境下的教學變革、互聯網教育等。與廣大一線教師一起分享探討教育與技術結合的各種可能性。師從任友群教授、黎加厚教授深入研究教育信息化。
  目錄
01 第一維度 時代原點•新時代與教育期待
這是最好和最壞的時代
時代轉場的分割線
教育的目標變了嗎
時代原點策略單
02 第一維度 時代原點•新技術與教育聯想
可穿戴設備
沉浸式設備
三維打印技術
不一樣的網絡方案
萬物互聯
大數據分析
腦電波技術
記憶改寫
機器人
人工智能
03 第二維度 虛實結合
各類虛擬空間搭建
二維碼背后的連接
群里的角色與規則
游戲化思想的運用
虛實結合魔法單
04 第三維度 工具立體
手機,不教也會
碎片化學習的三種常用工具
那些神乎其神的答題利器
用 A PP 玩轉結構
如果人手一終端
移動設備常態化的喜與憂
工具立體策略單
05 第四維度 教師智慧
技術在教育里真實
數字化教師的七個轉變
學科與技術深度融合
什麼樣的學校文化適合信息化
傳奇人物可汗
徘徊在 MOOC 之間
課程的選擇權與重構
教師智慧策略單
06 第五維度 學生創造
自帶設備常態化
泛化的學習共同體
拓展創造的邊界
學習者尋變
學生創造策略單
2017-04-09 12:09:23
圖博館
微課/慕課設計、制作與應用
作者: 倪彤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內容簡介
主要介紹使用Camtasia Studio軟件進行微課視頻制作的方法和技巧,內容涵蓋了「互聯網+」教育、微課制作相關軟件、微課設計、微課制作和慕課等。為了幫助讀者更好地使用《教師信息技術培訓項目指定教材:微課/慕課設計、制作與應用》,達到預定的學習目標,在主要的知識點都配備了相應的微課視頻供讀者學習。
倪彤,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中國教育信息化專家庫收錄專家。
  目錄
  項目一「互聯網+」教育
任務一了解可汗學院(Khan Academy)
任務二了解翻轉課堂(Flipped Classroom)
任務三了解微課(Microlecture)
任務四了解慕課(MOOC)
任務五了解混合式學習(Blended Learning)
  項目二微課制作相關軟件
任務一PPT美化大師
任務二億圖圖示專家
  任務三思維導圖
任務四圖片動畫
任務五字幕制作
任務六錄屏及后期制作
項目三微課設計
任務一微課選題
任務二微課教學設計
任務三微課錄制總體原則
  項目四微課制作
任務一圖片素材處理
任務二視頻素材處理
任務三片頭片尾制作
任務四PPT型微課
任務五拍攝型微課
任務六屏幕錄制型微課
任務七手寫板型微課
任務八混合型微課
  項目五慕課
任務一慕課時代下的課程平台
任務二注冊登錄
任務三創建課程
任務四建設課程
任務五開展教學
2017-04-09 12:10:48
圖博館
中國明年將推出新版在線百科全書負責人:目標超越維基百科2017-05-07

1993年時,新中國第一部百科全書——《中國大百科全書》歷經15年代編纂後出版。現在,為適應互聯網帶來的新挑戰,《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將會採用在線百科的形式於明年上線,與維基百科“正面交鋒”,意圖尋求超越維基百科,以引導公眾和社會輿論。
據香港《南華早報》近日報導,超過2萬名學者將參與中國最大規模的出版項目——《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的編纂工作。
和此前兩個版本的百科全書不同,《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將完全是在線版,預計於2018年上線。超過2萬名來自高校和科研機構的作者將為超過100個類目的超過20萬個詞條編輯,每個詞條的長度平均為1000字,是《大英百科全書》的兩倍,和維基百科中文版的長度類似。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的執行總主編楊牧之在4月12日於中國科學院說:“《中國大百科全書》不是一本書,而是文化長城。”楊牧之說,中國在互聯網方面面臨壓力,因此,出版自己的在線百科全書以“引導公眾和社會輿論”是一項急迫的任務。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說,在最新的信息技術的幫助下,這一版本的大百科全書將以全新的面貌示人。這一版本將展現中國最新的科學和技術發展成果,推廣中國的歷史遺產,增強中國的文化軟實力以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於2011年就在國務院立項,但編纂工作最近才開始。對此項目熟悉的研究人員說,2012年《大英百科全書》停止其244年的紙質版的出版是一個巨大的打擊,很多人都在懷疑,耗費那麼多的時間、財力和人力來出產一個老式的百科全書是否還有必要。畢竟,現在多數人都在互聯網上使用免費、開放且常常更新的百科資料。
2017-05-08 10:05:35
圖博館
在中國,很多互聯網大企業都推出了自己的百科服務,廣為人知的包括百度百科、奇虎360百科等。
在去年接受采訪時,楊牧之坦言,維基百科是第三版《中國大百科全書》的主要競爭者,因此,編纂者需要對維基百科“格外留意”。
“讀者認為維基百科是權威的、正確的,維基百科也自我標榜為'自由的百科全書,每個人都可以編纂'……這些說法確實吸引人。但是,我們有全世界最大規模、最高質量的作者團隊,我們的目標不是追趕維基百科,而是要全面超越它。”
  回應
 去年10月開始,就接到任務,跟自己專業相關的,編輯一個詞條1000字左右,為了編輯一個詞,得查無數學術文章,中文英文,初了介紹定義,還得背景介紹它的歷史發展現狀分類等等,珍惜這份百科全書吧
 事實證明,官方味道太濃的東西往往不適合互聯網的生存。盤古搜索和即刻搜索就是先例。
 應該這樣說,對於一些嚴肅的文化,官方的東西往往更有權威性,只是大多數人不喜歡權威罷了
 超越維基百科目前不現實,畢竟維基百科打得是人海戰術,時效性與信息來源優勢太大。但比起國外大學對維基百科的鴕鳥政策,我絕對支持國家正視維基百科並將其作為主要對手的定位與自信!
 我們搞就要搞專業有用的,那些日常的詞條百度百科已經做的很好了,專業方面的詞條還是得國家來搞,不能讓隨便一個人來編輯,只有認證過的相關的專業人才才可以添加專業信息,做到權威
 google維基百科某些詞成了某些人的戰斗場,胡亂編輯,為政治服務,和專業毫無沾邊
2017-05-08 10:07:50
圖博館
為什麼越學反而越蠢?碎片化學習是個騙局! 2016-08-13 壹讀

  導讀 /自從手機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利用一切碎片時間,上地鐵刷,吃飯時刷,睡覺前刷,刷刷刷成了我們的生活常態。但是爭分奪秒碎片化學習帶來給我們什麼呢,焦慮,懷疑生活,徹底癱瘓!筒子,醒醒吧,所謂的碎片化學習,其實就是個騙局!
   先講個故事,看你有沒有中招
有一天,你的朋友給你「知識裝逼」了一個術語,牛!怎麼知道的?——他推給你一個公眾號。
你開始關注,覺得哇!大神!牛逼!長見識!每天刷每天刷每天刷。很多問題也有了解決方法——按照這個進度,過3年就能理解宇宙終極奧義了。
慢慢你有了十多個類似的號,承包了你從專業、生活、工作、跑步、減肥、飲食、情感關係……等等所有的領域——咳咳,有點看不過來的你決定提高效率碎片化學習!
利用一切碎片時間,上地鐵看一篇,吃飯時看一篇,睡前刷2篇。眼睛看不完,用音頻刷,平時看不完,跑步還能刷——但是,還是刷不完!
還好有收藏功能,全他媽的收藏!
這也叫「松鼠症」——不斷攢不斷攢不斷攢……
等到收藏超過100篇未讀的時候,你終於發現收藏=永不再讀,這讓你沮喪。
更讓人沮喪的是,你好像距離寫文章的大牛越來越遠了——在你「學習」的這段時間,這100位大牛好像都更牛逼了一點。
而且牛逼的人好像越來越多,觀點越來越新,每天都有人用全新的玩法顛覆原來的牛人——哇,原來這才是對的!
別說宇宙奧義了,你對於生活有了深深的懷疑……
再好的雞湯也掩飾不了你日益的鬱悶——確實這個世界LOW的就是刷了無數文章的你。
你越來越焦慮,終於有一天,你徹底癱瘓了,對自己說,媽的為什麼活得這麼累?老子就是一個俗人,幹嘛沒事要成長?我要做一隻豬,一坨肉,一個死屍——你開始轉戰娛樂、小說和短視頻……
中招的請舉手!
更加讓你想抽自己的是,過了幾天你歇過來,你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循環——刷刷刷。
焦慮症-松鼠症-懶癌,本世紀三大絕症,其實是個死循環。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所有的當代人都面臨兩個問題——信息超載和知識碎片化。
信息超載老話題不多說了,講幾個數據:
全世界每天有4000本書出版,超過4億個字;
紐約時報一天的文字量等於牛頓同時代的人一生的閱讀量;
一個專業領域,每天大概有200個公眾號正在註冊,有近1000篇文字正在產生……
過去雜家、博物家在現代社會已經不可能存在,即使有,也干不過谷歌度娘。
2017-05-27 11:36:49
圖博館
知識的儲存能力,人類早就被電腦完勝了,知識的搜索和連結能力,才是學習的核心競爭力。
  另一個趨勢也很明顯:知識碎片化。這個碎片化從3個方面開始——
首先時間和空間被打碎,移動手機允許你在三站地鐵里聽完一本書; 其次被打碎的是信息,如果你翻知乎、今日頭條或者某個博客,你並不會像看一本書一樣,知道前面一章講什麼的,後面即將講什麼,除了標題黨,你根本對下一個博客、內容毫無預期,只能被動接受; 最糟糕的其實是知識結構碎片化——你並不知道是誰,在什麼情況下,針對什麼問題講的這句話。所有的信息缺乏了上下文,就是廢話。
比如說有段時間我刷管理類的文,你會發現在雷軍、傅盛、彼得德魯克、吳伯凡、馬雲、吳曉波……各位大佬針對同一個問題講的內容完全不同。到底信哪個?
其實雷軍講的是網際網路行業;傅盛講的是小企業逆襲,他正在做投資;彼得德魯克用管理在講哲學;吳伯凡老師在講中西方文化;馬雲老師在對大眾勵志;吳曉波其實是用管理談財經——更重要的是,他們講話的場合,時間點和對象你一無所知。如果一個人沒有搜索能力,他不會知道背景;沒有思考能力,不會知道為什麼——這樣單純知道一句話,比不知道更糟糕。
  常年刷微信的人的大腦
把前面兩個結論放一塊,結果很清晰——時間空間碎片化確實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其實也干不過電腦),而信息碎片化和知識結構碎片化帶來的,則是學習效率的倒退和焦慮之源——因為他毀掉你的主動搜索能力和主動連結的能力,也就是深度思考的能力。
這就是碎片化的陷阱,極大的提高了並沒有什麼卵用的信息,而降低了最重要的獨立思考的能力。
深度思考是件難事,也是件需要時間和空間的事,它遠遠比迅速點開另一個同樣標題很好玩、內容很逗比的標題的文章難得多也長得多——但這個時候,90%的人會選擇點開下一個話題——你的淺薄之路也從此開始。
這也形成一個上癮機制——瞬間點開新話題能讓你獲得「哇我懂了」的廉價快感,但看的信息越多,就見到越多牛人的思想高度,你卻無法越無法深度思考。為了抵禦這種焦慮,你只好繼續打開更多窗口,見證更多頂峰,然後更多焦慮。
飲鴆止渴,一直到癱瘓。
「我靠,我看了本書特好的書!」
「是嗎是嗎說什麼的給我講講?」
「恩……特別好!特別牛!……我講不出來,給個連結你自己看吧。」
是不是這樣?
2017-05-27 11:39:22
圖博館
所以大部分的人學習,起初是為了解決問題,結果變成了逃避問題。他們越學越焦慮。
  什麼是靠譜的學習方式?
觀察下那些給你餵知識的專家們怎麼做的。
他們都挺賊的——專注於一個小領域,以熱點為關鍵詞,搜索他們自己專業領域的內容;然後通過新的知識結構表達出來。
他們一方面無限度的降低了知識的門檻,其實反而被拉高的是你和他之間的距離。
知識創富時代,內容創業時代——無論你怎麼說這個領域的弄潮兒,靠的都是這三個能力:在某個專業領域的專注力;與熱點、痛點和經典結合的搜索力;以及重新架構的連結能力。
他們知道——即使你拿回來一百萬個知識的砂礫,也只是沙漠,人們愛看的,是沙子集合成的金字塔——有組織的知識才是核心競爭力。有高度的知識,才有知識壓強。
在你不斷的在沙漠閒逛,他們自己的金字塔蓋了起來。
  怎麼辦呢?下面是3個把抵禦碎片化,讓知識「零存整取」的方式:
1學習的起點不是焦慮,而是問題
李小龍當年剛回香港,在《歡樂今宵》上節目,節目組請來了一名太極拳拳師,想考驗他能不能推到對方。拳師也擺好架子等他來推,結果李小龍一拳打在對方臉上。
李小龍想表達的是——在真實的實戰中,沒有人會等你擺好架勢,只衝著你規定的地方打過來。
學習也是一樣——在真實生活中,環境和知識都變化太多——你不可能像學校里一樣,系統的學好學完一門知識,然後坐在教室等著不超過知識點的考試。
大部分時間,生活會先給你一個考試,然後你根據問題,自己找出關鍵詞,開始學習。
所以,學習的起點不是某人在朋友圈曬的一本書、推薦的一個微信文、或者這個行業的一個經典教材引發你的焦慮,而應該是你真實遇到的一個問題:
①通過不斷的思考和對話,一直到能清晰的提出一個明確具體的問題——這時候,已經解決了一半。
② 把問題拆分出關鍵字,然後開始搜索認知資源。
③找到你要到資源。
找學習資源的能力,就是搜索能力。
大部分人找資源,第一反應是上網,或買本書。這很容易陷入困境,因為網絡是個無底洞,這裡翻翻那裡看看,一不小心,2天都出不來。要把書裡面的內容消化用完至少2周,前提還是你選對了書。
2017-05-27 11:40:15
圖博館
信息爆炸時代,最重要的不是增加信息,而是篩選和刪除信息。
①從有經驗的人開始,根據你提出的問題,給你清晰的建議、方向和邊界;
②找到行業對標,看看人家是怎麼做的;
③進一步用網絡搜索資料和書的總結和評論,最後才是系統的看書。
這個方法展開又是一篇,我有機會另外開文講
3
行動學習理論認為,人要掌握一門技能,需要有10%的時間學習知識和信息,70%的時間練習和踐行,還有20%的時間與人溝通和討論。這個原則叫做721原則。
碎片化學習對於10%的信息接收非常有用,而剩下獨處練習的70%和討論的20%,則需要留出大量時間來系統學習——碎片化學習永遠只是系統化學習的輔助。你需要留出足夠多整塊時間學習。
4 輸出倒逼輸入
如何能保證讓自己思考有體系?
我看過、試過很多方法,最後最有效的只有一個,就是用輸出倒逼輸入。
你可以寫文章、講課、做PPT、做讀書筆記、導圖……只有一個要求——你的輸出有結構。
你要先搭好圖紙,設計出一個承重結構,然後鋪鋼筋,最後才放水泥和沙子。
先建立一個結構,你的知識和信息量會自動吸附在結構之上。時間一長,你會成為一個能根據結構連結知識的人。
很多人會說,我不會寫該怎麼辦?
研究新建構主義的王竹立老師有一個觀點——把知識零存整取:
第一步,叫做積件式寫作,就是用ctrl+c加ctrl+V的方法,先拼出一篇符合邏輯的文字。
第二步,進入個性化改寫階段,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化,寫出自己的案例,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側重點——現在網絡上大部分的寫作和講課都是此類。
第三步,創造性重構,在持續的前兩步積累下,創造出全新的思路和模型。
大部分人的問題,都是看了第二第三步的文章,下結論說自己完全不適合寫作,然後放棄。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動筆從第一步做起——寫作不是為了傳播,至少為了思考和學習。
喜歡這篇文章嗎?快分享吧!
為什麼越學反而越蠢?——碎片化學習是個騙局
碎片化學習,是牛逼的人為了阻礙你成功,設下的「騙局」
越學反而越蠢?因為你掉進了碎片化學習的騙局裡!
老師們!原來這是個騙局——碎片化學習讓人越學越蠢
越學越蠢,碎片化學習就是個騙局!
為什麼越學反而越蠢?碎片化學習是個騙局
為什麼越努力學習反而越蠢?
古典:為什麼越努力學習反而越蠢?
乾貨丨為什麼越學反而越蠢?——如何讓碎片化學習變得有效?
2017-05-27 11:41:30
圖博館
我們這一代人的學習2017-03-09 羅振宇

從今天起,《羅輯思維》節目將迎來一次大改版,從視頻改為音頻,從周播改為日播,每天5-8分鐘,只在「得到」App播出。
為什麼要做這次改版?羅胖的回答是四個字「終身學習」。這是一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用一生去踐行的話題。
1
今天是《羅輯思維》視頻節目的最後一期,相當於臨別贈言,我想講一個長久以來一直想講的話題——這一代人的學習。
先從一個詞說起,叫「學習焦慮」。每個人都有,但是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它在不斷地加深,在飛速的進化。
我上中學那會兒也有學習焦慮,無非是怕這次考試沒考好,將來大學考不取,能夠找到一個什麼好工作。所以這個焦慮的本質是「謀生」,是很低級的焦慮。
但是社會發展到了今天,這個焦慮已經不是謀生的問題了,它是一個「求存」的問題。換句話說,如果你對社會環境的信息感知能力下降,你原來的生存方式是無法維持的。
比如說,中國的很多老人,有錢,也有社會地位,有社會閱歷,為什麼老被騙子騙?因為新出現的那些技術、協作方式,他們不知道了嘛。
不出意外,我們這一代人活個100歲稀松平常。如果我們的身體健在,但是頭腦萎縮了,收集信息的能力下降,我們的老境也許會非常的淒慘。即使你年輕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的財富,你也沒有能力在極其複雜的環境當中保衛這筆財富。
知識現在越來越是一個具體的利益。過去流行一個詞叫「無用之學」,現在這個情況已經發生了大反轉。
舉個例子,同樣是旅行,有一個人知識比較好,看見美景會說:「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那他在旅行當中獲得的價值就大。而另外一個人沒知識,只能說:「我靠,真好看。」那你這個票買的就不值嘛。
現在是一個體驗消費的時代,體驗是你去說服人、跟人協作的重要的工具,沒有知識你哪來什麼體驗,你所有的利益都將受到損害。
再換個角度看。
有人說,中國的社會階層在固化,貧家之子再難登入社會上層。
也有人反駁,說不對,什麼馬雲、馬化騰,他們原來不都是赤手空拳的人嘛,憑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階層的穿越。
所以問題來了,中國現在到底階層固化沒固化?
答案非常簡單,固化了,也沒固化。關鍵的區別在哪?就是你有沒有知識,你是不是能夠完成認知升級。知識的爆發性價值有可能會改變你的一生,最終幫助你完成階層穿越。所以,你說我們這代人的知識焦慮能不大嗎?
2017-05-27 11:41:58
圖博館
更何況現在知識爆炸。這些年,一見到書店我的心情都很沮喪,那麼多書,那麼多知識,我就是窮其一生,每一天什麼事都不乾只看書也只能看到一個皮毛。所以你說能不絕望嗎?
這就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知識焦慮。
2
過去,你有知識焦慮很好辦,讀書看報加上學,只要勤於用功,肯於花錢,你的焦慮是能解決的。
今天,這些解決方案本身就在出問題,為啥?因為社會的底層因素正在發生重大變動。
  第一,人的時間在碎片化。
現在我們幹什麼動不動手欠,就要去摸下手機,刷個微信,刷個今日頭條什麼的。當然,這賴不著人家微信,這是我們社會協作關係極度複雜化的結果,我們有太多的事情要同步運行,分頭照料,所以拿不出整塊時間了。
可是讀書上學這種事是要花整塊時間的。一本書20萬字,怎麼也得搞個三四天吧;上個學幾年,最短的短訓班也得好幾天吧,你越來越花不起這個時間。
  第二,學習越來越是終身化的。
過去有個詞叫「學業有成」,大學畢業基本上算學業有成吧。但是今天有學成這件事情嗎?新的知識像海浪一般的湧來,你一輩子都要在裡面奮力前行,永遠成不了。
20多歲你就大學畢業了,整個社會沒有為終身學習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怎麼辦呢?
  第三,學習越來越是跨界化的。
這是一個知識大融通的時代。
不信你看身邊的那些牛人,誰現在乾的活還是他大學本科的那個專業嘞,他都說不清自己現在是什麼專業,反正一肚子雜貨,對很多領域的知識都有強烈的興趣,這樣的人才叫牛人。
但是我們的社會可沒有為這樣的人準備好服務系統,因為我們的知識仍然是「分科治學」,在某個領域越專精的人往往越跟外行沒法對話。
比如說,我能不能用業餘時間把經濟學系統地學個大概?我不想乾經濟學,我就想瞭解一下。真就沒有相應的產品。
所以我創業搞的「得到」App就想往這個方向努力,那麼多人需要,我能不能提供一個解決的工具。
在「得到」App上,我們從北京大學請來了薛兆豐教授,開了一門《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每天只需要花10分鐘,一年你就把北京大學經濟學課給學了。
薛老師錄課的時候,對面坐了一個姑娘,我們公司派來的,這個姑娘第一份職業是導遊,就是在旅行車門口說「上車了上車了」那麼個姑娘,她在那聽課。一旦薛老師講得聽不懂,她就喊停。
這種產品就是為跨界學習準備的。
2017-05-27 11:43:36
圖博館
3
當然了,不管是我們的「得到」App還是市場上的很多工具,它就是個工具,解決不了你自己的學習問題,所以下面談今天我最重點想談的問題:
在這個碎片化、終身化、跨界化學習的時代,我們應該怎麼學習。
我給大家五個建議,也就是五個關鍵詞。
  第一個關鍵詞「人格」。
我們過去往往以為閱讀就約等於學習,其實不是。閱讀是跟書學,但是我的體會是跟人學效率更高。
知識是啥?
知識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信息網絡,它真實的存在場景是牛人的大腦裡面,翻江倒海不斷在迭代。牛人就是知識的載體,所以我們這代人學習首要的條件就是盡可能和牛人在一起。
我經常跟人講,如果你在的那個公司或者單位是一個下降趨勢的產業,千萬不能待,為什麼?它不是說發不出工資,而是那些牛人紛紛跑掉了,你身邊留下的人往往是沒什麼本事的人,你的學習環境被剝奪了。
  第二個關鍵詞「概念」,即通過不斷地蒐集新概念來高效的學習。
李笑來老師講,上初中的時候他媽就告訴他,每個學期開始的時候,教科書發下來,先預習,掌握那些關鍵概念。然後到了課堂上聽課、做作業就輕鬆得一塌糊塗。
比如說《高中物理》第一冊,不就是那些概念嘛,什麼是力,什麼是運動,牛頓三大定律,什麼是做功,什麼是動能,就這些東西。然後綱舉目張,任何知識的碎片隨便抓進來都能夠安放到概念上。
我們人類是一個超級模式化的動物,世界本身非常複雜,它怎麼變成知識?就是沈澱為一個一個的概念。掌握知識本質上就是掌握概念。
  第三個關鍵詞「縫合」。
知識是自己的事,是從內心向外界盛開的一朵花,外在的知識從你眼前飄過,你必須縫一針才是你的。
怎麼縫合?
很簡單,表達一次。
很多人在網上看到一些文章,覺得特別好,收藏。這個收藏沒有用,過了幾天,你全忘了。這個時候應該幹什麼?寫一句話。就像我每天寫羅曰一樣,看完之後寫一句,這個知識我覺得哪兒有趣,這就叫縫合,這就叫讀書筆記,這就和你原來的知識體系長在一起了。
  第四個關鍵詞「碎片」。
這個爭議就比較大了,很多人都反對,說學習就應該體系化、系統化的學,你碎片化學習,最後一地雞毛,什麼也學不著,也搭建不起巍峨的知識大廈。
我不是說系統化學習不好,而是它不現實。前面講到,我們每個人的時間都在被劇烈的碎片化,手裡拿著一大堆碎片時間怎麼辦?不用於學習,難道用於打遊戲才對嗎?
碎片化時間是一個基本事實,我們這一代人必須要練成一個本事,就是利用碎片化時間拿到實實在在的知識。
2017-05-27 11:44:09
圖博館
回到真實的學習場景來看,碎片化學習沒有那麼糟糕:
首先,知識的產生就是碎片化的。再聰明的大腦他一時一刻也只能產生一個念頭、一個假設、一個結論,然後可能當論文就發表出來了,這就是知識真實的產生場景。你看《論語》,就是孔子和他弟子之間一些碎片化的對答嘛。
還有一方面,站在學習者的角度來看,碎片化是一個最終的結果,它一直如此。
比如說你去讀一本書,學一個學期的課,最終留下來的是啥?不就是一些碎片化的印象嗎?幾個動人的場景,幾個金句,幾個精辟的結論,讀完一本書能夠留下這些東西已經是上上大吉了,你沒有白讀啊,上課也是一樣。
如果學習的結果就是碎片化,那碎片化學習有什麼問題?
  第五個關鍵詞「目標」。
在「得到」App專欄《槽邊往事》里,和菜頭說了這麼一段話:
不計成本、成敗利鈍的追求知識,這是專業學者乾的事情。可是我們不是,我們是普通人,普通人是要面對一個一個的目標去行動的。行動一步獲得反饋,調整行動,繼續往前走,是我們每一個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知識是什麼?
知識就是偶爾亮起來的一小片天空,這是我們要抓住的線索,然後據此行動。
和菜頭打了個比方,我們就像是一個戰士在海灘上伏擊正在要登陸的部隊,這個時候一顆照明彈上了天,這就是知識,片段,非常的短暫,抓住這個瞬間,咱們幹什麼?有槍開槍,沒槍有彈弓打一下子,彈弓都沒有,抓把沙子也撒過去了。
立定目標,然後隨時摳動扳機,這就是我們面對知識的態度。
2017-05-27 11:46:21
圖博館
數位媒體陷困境 紛求售2017-11-19 經濟日報

彭博資訊報導,隨著製作影音等內容燒錢燒得兇,線上廣告卻愈來愈難賣、籌資難度也愈來愈高,數位媒體的處境日益艱困,已促使多家數位媒體考慮求售。
去年初估值達2.5億美元的Mashable,已同意以5,000億美元的價格售予Ziff Davis;旗下有Smosh、Screen Junkies和Made Man等網站的Defy媒體正考慮讓售;擁有IUproxx、BroBible等網站的Uproxx媒體也待價而沽,已聘請投資銀行評估可能的收購提案。
此外,經營Onion、Gizmodo、Jezebel等網站以及Fusion TV的Fusion媒體集團,也尋求藉出售少數股權籌資2億美元。
分析師說,過去兩年來,從老字號的時代雜誌(Time)到Mashable、Uproxx等新秀,數位媒體紛紛砸錢投資原創影音,設法衝高線上廣告營收,但能靠臉書和YouTube影片嵌入廣告收入維生的數位媒體少之又少,大多數線上廣告支出都被臉書和Google吸走,導致眾多新創公司在過度飽和的數位媒體市場掙扎求生,面臨預算不足和營收下滑的窘境。
曾任時代華納策略投資主管、現為Imagination資本共同創辦人的林芮秋(音譯)說:「 這一行需要整併。小型數位出版公司的經營者現在寧可被大公司併購。」
女性新聞網站Bustle創辦人戈德堡說:「2017對數位媒體是極為艱困的一年。小型、體質較弱的數位媒體首當其衝。是擁有現金流和資本的公司展開收購的時機。」
廣告公司Omnicom旗下OMD數位與創新總監羅真表示,數位媒體要脫穎而出,需具備三要素:獨特的閱聽群眾、獨特的廣告賣點、並且極有創意。
2017-11-19 12:30:25
圖博館
彩電業遭遇史上最差第三季度

2017.11.21是世界電視日,然而看電視的人真的越來越少了。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新興電子設備不斷進入人們的生活,電視的地位逐漸下降,即使是前兩年被寄予厚望的智能電視,產銷量也在今年走向低迷。
界面新聞綜合工信部、公司財報等數據,整理出人們在各設備看電視時間、中國彩電產銷量、傳統彩電劇透開發新業務成績等信息,得出結論:彩電巨頭們面臨著很大的挑戰。愛立信還預計,到2020年,只有10%的人會堅持在電視機上觀看各類節目。
.......
  回應
 去商場,發現現在電視技術是真高,那厚度,那曲面屏,那清晰度,那價格都槓槓的。可是依舊勾不起我一絲想買的想法。我都感覺對不起人家的努力了。
 電視是用來裝飾的,不買會覺得客廳很空,少了什麼,雖然我們家的電視一年可能開3次
 我不認為是移動行業的發展最終導致了彩電銷售的低迷,而是經過二十年的迅猛增長,國內彩電市場已經趨於飽和。一般來說,電視是每個家庭的基本配置,無論你看不看,客廳都得放置一台電視機。只不過,與手機、平板電腦相比,電視的使用壽命長的多,更新慢,市場更容易飽和。其實不僅僅是電視機,空調、冰箱、洗衣機也面臨同樣的挑戰。
 我說幾點:
 一,電視這樣的大屏幕,其觀看體驗自有手機電腦所不及之外,只要節目源有保障,我相信不會沒人看電視。我家有線增加了點播等功能,我看的慾望馬上增加了,《戰狼2》我就是在電視上看的(收費很少)。
 二,電視台要意識到與時俱進,你是在跟網絡競爭受眾,你的演播室和觀眾的互動最好常態化便捷化,你的宣講姿態放低一點兒再低一點兒,地氣新聞多一點兒再多一點兒,廣告少一點兒再少一點兒,就有人看。
 三,電視機的未來有各種,比如投影的,一台小小的桌面投影機,一面白牆,看的時候,投射上去就行;或者象薄薄的可彎曲的一大張壁紙,可看,也可作裝飾(畫面內容隨時可變),並且省電,可長年開著;再或者,還可以將電視連接家裡各種智能設備,電視作為集中顯示終端。
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7_11_21_435831.shtml
2017-11-22 09:36:11
圖博館
有線電視萬年頻道表動不了 美日韓媒體擬離台 2019-01-10 聯合報

有線電視頻道廿年來變動率低於百分之十,被戲稱為「萬年不變的頻道表」,本土新頻道及國際新頻道都擠不進去,近期日本SKY Perfect JSAT集團、韓國CJ E&M及美國華納媒體等經營高層開始思考,不排除退出台灣市場。
立委段宜康日前在臉書指出,WAKUWAKU JAPAN應該快看不到了,更直指NCC坐視爛頻道,是怠惰,容許劣幣驅逐良幣。段宜康言論引發各方網友熱烈討論,也在市場引起軒然大波,讓萬年頻道表問題再度浮出檯面。
其實,WAKUWAKU JAPAN不是個案,tvN、Warner Tv、Boomerang的經營高層,也都在思考在台灣市場的去留問題。
WAKUWAKU JAPAN是日本SKY Perfect JSAT集團旗下綜藝節目,日本SKY Perfect JSAT集團主要股東包含伊藤忠富士合資、NTT Communications、日本電視放送網等,近年WAKUWAKU JAPAN陸續在台灣及東南亞市場等開播。
tvN是南韓三星旗下媒體公司CJ E&M在台灣推出南韓綜藝頻道,電影台Warner Tv、卡通頻道Boomerang則是被美國第二大電信業者AT&T收購的美國華納媒體旗下所屬頻道。
針對國際頻道可能退出台灣,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的官方回應是:電視頻道在有線電視或MOD等平台上下架或分潤為商業自由競爭,政府機關不宜介入其商業契約,雙方如有契約或分潤爭議,應循司法民事訴訟解決。
值得注意的是,WAKUWAKU JAPAN已與有線電視業者凱擘完成協商及談判,但凱擘的申請卻被NCC打回票,理由是,考量地方政府、各機構收視率報告及消費者權益,其中地方政府都反對調整節目表。
有線電視頻道表萬年不變,是近年消費者轉向擁抱內容多元且彈性訂閱OTT服務的原因之一,(OTT是透過網路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大致可分為三種:線上影音平台、頻道業者、電信業者,例如Netflix、愛奇藝等等);有線業者希望改變現狀,挽救用戶轉向擁抱OTT,因此要求更動頻道表,但主管機關NCC卻不准。
  相關新聞
不斷重播、各據山頭…固定頻道陋習多
網路族轉向OTT 有線電視廣告急掉
  回應
既得利益者都不願放, 更不願競爭, 只想享有特許的特權
段宜康嗯稀西不是綠色的嗎?又要內部派系爭鬥嗎?
繼續爛下去吧,反正有線慢慢會變無線,因為剪線的人越來越多
早就不看有線電視了,網路電視軟體一堆,內容多,畫質好,年繳平均一個月199,幹嘛去給CATV業者賺一個月500。
2019-01-10 09:33:48
阿楨
黑洞照片版權事件發酵 視覺中國目標價遭下調 2019-04-14 經濟日報

《中國證券報》報導,「視覺中國」關閉網站全面整改後,多家圖片平臺網站也疑似關閉。
「視覺中國」黑洞照片版權事件持續發酵,繼12日股價跌停板後,中銀、財通、博時等多家基金公司已下調「視覺中國」的股價估值,最高給出二個跌停板的估值。
業內人士表示,加強版權保護仍是大勢所趨,「視覺中國」未來需要改善和優化商業模式,才能給投資者以更強的信心。某私募人士認為,「視覺中國」的商業模式並不差(楨:?) ,但需要規範。

外媒:“視覺中國”為糟糕的行銷付出代價

  美國彭博社2019-4-12:對這家中國公司來說,售賣國旗國徽圖片真是個壞主意 因為聲稱對人類歷史上首張黑洞照片和中國國旗國徽圖片等擁有版權,一家中國公司正為自己糟糕的行銷主意付出昂貴代價。週五,在監管機構就視覺中國不合規使用圖片約談該公司後,該公司股價大跌。
  我們應該反思的是為什麼視覺中國能被允許對天文臺的圖片甚至是國徽圖片擁有版權。漏洞存在這麼久都沒人發現嗎?

視覺中國起訴的侵權案 為什麼勝訴率可高達96%? 2019-04-13 澎湃新聞

  21世紀經濟報導曾指出,視覺中國2018年三季報顯示,為這家上市公司貢獻了80%營收的“視覺內容與服務”業務,正是眾多企業所質疑的“釣魚維權”部分。
  回應
碰瓷維權,碰成功了大賺,碰失敗了沒有任何損失
圖片版權保護太過了!
打官司勝率高說明啥圖片版權保護太過呢?還是……
敲詐式行銷!
2019-04-14 09:48:55
阿楨
靠手機大神閱讀? 別騙了 2019-03-14 聯合報 趙哲聖/開南大學助理教授(桃園市)

聯合報願景工程民調,近四成民眾一年內連一本書也沒看過。「書」這項承載知識與資訊的載具,除了沉重,也在質變,但不讀書本的憂慮,在資訊世界,更加令人擔心。
兒童從小以平板娛樂成長,父母又一股腦給他們科技載具的玩物,再等到學校教育脫離書本,社會氛圍沒人以讀書為榮耀和成就,紙本書怎不會沉睡,隨數位世代而消逝!
  回應
將近20年前我跟某個老師談到電子書包的議題,他興致勃勃充滿期待,我則不那麼正面看待,當時還沒有android平板或ipad, 多是各廠商封閉式系統,但即使到現在,我仍抱持與本文作者相同看法。

實體書店隱憂:第二代不願接手 2019-04-14 聯合報

文化部日前上網公佈委託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執行的「全國實體書店營運調查案」,這是國內首次針對所有實體書店的大型調查,直接派遣訪員登門拜訪一五四一家書店。調查指出,許多空有書店之名,實際仍有陳列一般圖書且有圖書銷售行為的書店,僅八六九家。
三成三書店採複合式經營,七成書店面積小於五十坪,而書店第二代不願接手是最大隱憂。
新書店 期望作倡議平臺
調查指出,相對於傳統書店,近五年才創辦的書店期望以書店作為倡議平臺,包括推廣閱讀、社區營造、打造當地文史、藝文環境等面向。這些新書店已體悟圖書的獲利根本無法支撐經營,多數採複合經營且積極開發在地化的產品與服務,以書店作推動社會議題的基地,發揮書店對社群的影響力。

登上頭版書店大拋售 8本599元還送春聯書籤 2019-04-08 聯合報

位於臺北市和平西路三段240號1樓的時報本鋪書店,在臉書官網公告推出一年好幾度的曬書節,4月8日至22日,每本書99元、4本349元、8本599元。
時報本鋪書店因年節在書店門口貼上「書出不去 人進不來」、「一年四季皆淡季 店員常比客人多」對聯,橫批「門真的沒壞」,登上媒體頭版,引起讀者瘋狂轉貼。
2019-04-14 10:02:17
阿楨
走了金石堂...房東笑納新貴客 租金收更高 2019-04-10 經濟日報

位於重慶南路、已有34年歷史的金石堂城中店,去年6月租約到期後,因無力負擔高房租,關門歇業。書迷不捨,網友認為走了金石堂,房東未必能找到更好房客。不過,該店面空置不到幾個月就找到
新房客港商The Hive ,為新創共用辦公室業者,在香港、曼谷,新加坡都有據點,The Hive Taipei已在今年1月開幕。

書愈看愈少...孩子看不起 大人買不下 2019-03-14 聯合報 文多斌/教(桃園市)

很多在小學努力推動的美好事物,一長大就變化特別快;光是閱讀,小學階段可是推得如火如荼,舉凡每日的身教式安靜晨讀、閱讀課的讀書與討論、小小書評家課程、閱讀認證活動、每年圖書館的添購圖書等,都是大力推動閱讀。無奈升上國中與高中後,孩子閱讀量愈來愈少,大多是功能性的閱讀,有何快樂之有呢?能有看課外讀物的時間,都是奢侈的幸褔。
其次,就買書而言,家中藏書也可怕,又捨不得丟掉,再加上孩子們買的書,愈積愈多。筆者很多藏書,有些都是從教授研究室或家中一車一車載回來的。想想教授們,退休之際想要處理藏書,還真不容易,有些書想捐給圖書館,圖書館還不想收。慢慢的,筆者也開始不太敢買書,能上圖書館借到的就先借,因為愈買愈多,若沒有斷捨離的勇氣,還真的是一場夢魘,能為書而犧牲家中空間的又有多少人呢?
  回應
值得購買的書根本不到一成,能流傳到後世的連1%都沒有,全是垃圾!
書不要買太多是對的。書的屍體和人的屍體一樣,不好處理。有書送人,人家不見得要。賣給舊書店,他們還挑得很,價錢又低得好笑。扔掉,也可惜。有錢不如買好東西吃掉。吃了東西,快樂一下。最後食物變成大便排出,了無很痕跡。這是人生最高境界。買書的當下是充滿了美好的想像,但是惡果在等著折磨你──書屍體如何處理?
2019-04-14 10:05:17
夜夜久春藥網
很讚的分享~~


http://www.yyj.tw/
2020-01-10 06:13:43
阿楨
北大教授張頤武:西方大規模示威中,Z世代的複雜角色 2020-06-18 環球時報

最近,不少西方媒體關注到在這次由美國黑人喬治•佛洛德之死所激發的西方國家持續示威中,“Z世代”所發揮的影響力。所謂“Z世代”,也類似中國常說的“95後”,他們有幾個特點相當重要:
  第一,他們是“網生代”,對基於移動互聯網的手機文化熟悉並善於運用,在此基礎上形成其文化。而這種文化常常是“部落化”的。
  第二,出生在西方經濟發展較為順暢的“冷戰後”階段,是在相對普遍富裕時代成長的,也更重視自我的感受和體驗。
  第三,工作生活更重視所謂的“靈活性”和個性,做各種選擇都會更注重自我的滿足。
近些年來,西方貧富差距加大,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在疫情下的停止或靜止,讓他們在生活上最先受到影響和損害。
  年輕人對於社會不公的感受,更容易形成更激進社會行為。而Z世代的“網生代”特性,使得他們更傾向於通過社交媒體來獲得資訊,由於遮罩和消除了和不同看法的人相互討論,也更容易形成“極化”的形態。
  很多網路上的社交媒體其實是高度“部落化”的,和所謂的“外人”,包括家中長輩等都沒有相容性。
  同時,這些行動由於其具有青少年的衝動性特點,而缺少自製力,更容易出現暴力和逾越界限的活動。年輕人的精力旺盛,在社會停擺的狀態下他們也沒有其他的更多事情。這更能夠令他們延續其街頭行動。
  這些年輕人觀念也相對簡單,由於其激進,往往會做非此即彼的二元選擇。他們有難言的憤怒和不滿,但沒有更明確的目標和具體的策略。他們往往有即興的、發洩式的表現,最終會形成什麼樣的發展卻極不清晰。
2020-06-18 07:47:01
阿楨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副教授殷之光:一場21世紀的“叫魂”危機 2020-07-10

【導讀】從5G謠言到詆毀中國,從疫情失控到美版“文革”,2020年的西方世界正發生劇烈變化,以至於諸如弗蘭西斯•福山這樣的著名新自由主義學者,紛紛發出了“新自由主義已死”的慨歎。那麼,這一切都是怎麼發生的?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副教授殷之光審視了歐美國家因5G謠言而引發的類似“叫魂”危機,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對“資訊大流行”(infodemic)問題的示警,由此剖析了新自由主義歷史生成和根本邏輯:二戰後美蘇對抗中,美國提出意識形態戰爭和“心理戰”,動用國家力量形成了一套國家生產、管理資訊的體系,由此設置議題,經私人機構、宣傳喉舌等層層推進,最終以國家安全和利益為“安全閥”,在全社會“製造共識”。他指出,這套共識就是一個“二元論世界”,即把所有事物區分為真相/謊言、善良/邪惡、我們/敵人,將真理視作武器,從而實現對抗外敵、對外宣傳和對內控制選舉等意圖。於是,對這套邏輯執行最徹底的美國政治成了金錢和資訊的結合體,總統最重要的權力就是控制資訊流動。
  但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打亂了以往的共識製造過程,其背後的製造者只能將社會問題全部壓在“安全閥”(反對共產主義、排外、反對“深層政府”)上。作者指出,這種“甩鍋”方式反過來又破壞了社會的科學觀念和常識認知,造成陰謀論大行其道,而社會的混亂和無序也由此而生,最終導向了新自由主義的“自我終結”之問。
  2020年6月10日,《文化縱橫》主創深度思想直播節目“縱橫說”第3場邀請了殷之光先生作為主講嘉賓。本文為直播內容整理稿,經作者修改和審定,僅代表作者觀點,供諸君思考。
……..
  回應
自由世界的民眾,只擁有愚昧的自由。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345112&s=fwzxhfbt
2020-07-12 07:43:47
阿楨
中國廣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中國廣電網絡公司2020-10-12在京成立,將按照“統一建設、統一管理、統一標准、統一品牌”的要求,建立有線電視網絡整合和廣電5G建設統一運營管理體系,進一步優化網絡資源配置,推動全國有線電視網絡升級改造,實現集約化發展,統籌有線、無線、衛星協調發展,以形成一個多功能的國家數字文化傳播網,建設兼具宣傳文化和綜合信息服務特色的可管可控、安全可靠的新型智慧融合網絡,強化有線電視網絡作為意識形態領域主渠道、主陣地的作用,切實提高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據介紹,公司將深入落實“智慧廣電”戰略,利用移動互聯網、智能操作系統等新技術搭載多元化應用,開發適應數字生活需要的智慧產品,為用戶提供超高清(4K/8K)等新業務新業態。

大數據賦能深圳推動治理能力現代化 2020-10-12 央視網

  深圳,以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和粵港澳大灣區為契機,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抓手,從城市管理運行到百姓生產生活,一個大數據賦能的現代治理體係正在形成,推動著城市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圳連續兩年居全國網上政務服務首位。
  幾天前,深圳推出政務服務“免證辦”,依託一體化政務服務平台,居民身份證、不動產權證、營業執照等393項電子證照代替了實體證照,覆蓋了市民、企業日常需要用到的95%以上證照。
  “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帶來的是近8000項服務事項都可以在一個平台上辦理,其中260項可以實時核驗、自動審批,“秒批”成為深圳一張“金名片”。
  今年8月,深圳率先實現5G獨立組網全覆蓋,目前已在交通、醫療、教育等多個領域開始試點應用。上午9點,在深圳市中心的一個路口,記者看到車流量雖然大,但通行順暢。
  紅綠燈時間的長短是根據實時車流量計算的,這個平安智慧交通系統將通行的車輛轉化為一個個看得見的“數據”,再通過5G傳輸、AI計算,優化控制交通信號燈,實現了從過去車看燈、讀秒數通行到現在燈看車、讀車數放行。
  在深圳政府管理服務指揮中心,大數據同樣改變著政府的管理和服務,這裡接入了全市82套系統,匯集各部門100類業務數據,是一個能看、能用、能聯動的智慧城市運行和指揮中心。工作人員點開“明廚亮灶”監控系統,近2萬家200平方米以上的營業性餐飲機構的後廚一目了然。
2020-10-14 06:43:48
阿楨
百度、QQ、淘寶、郵箱,當年這些中國產品是怎麼幹掉國外同款的 2020-11-21

谷歌退出前,中文市場確實競爭不過百度,搜中文關鍵字的結果準確度不如百度,百度當時主打的廣告語也是更懂中文,直指穀歌弱點。穀歌也有它的優勢,英文搜索比百度好,學術相關搜索也還可以,當時在大學日常使用都是百度,搜文獻在知網,但有時用穀歌和百度做一些輔助,搜英文用穀歌。
  當時國外巨頭有些領域是真的幹不過國內,MSN當時在知識份子和白領裡面很有逼格,但確實不好用,導致雖然為了逼格裝一個,但真用還是QQ用的多,傳檔這麼高頻的剛需功能,MSN就是遲遲不出,沒辦法,不能為了逼格不幹活了啊。穀歌也推出過Gtalk,當時我也用過一段,但那個除了逼格什麼都沒有,還不如MSN。
  Gmail倒是還不錯,當時主打大空間,用著也沒什麼硬傷,但是還是不如QQ郵箱,我最早的郵箱是163的,然後是Gmail,最後註冊的QQ郵箱,很多帳號都是用163帳號註冊的,支付寶是Gmail註冊的,但後來慢慢都不用了,因為QQ郵箱的大附件,中斷點續傳等功能好使,工作後還是要用好使的……
  淘寶也是幹掉易趣的,bat起來,都是有兩把刷子的,外國巨頭在的時候,被他們幹趴下好多產品了,可不是外國巨頭一走,他們忽然冒出來的。當時外國巨頭的當地語系化有很大問題,很多東西完全照著西方習慣來,當地語系化團隊沒有許可權改,比如註冊帳號,外國人用郵箱不算個事,但中國人更喜歡用手機號,就這點事外國巨頭轉彎就很慢。
  回應
 當年的穀歌比百度好用一萬倍,後來被各種限制,無語。
 瞎說,當年在中文搜索領域,百度比谷歌強得多。MP3搜索,貼吧,問答...這些百度特色本土化產品打得穀歌抬不起頭來,穀歌的本土化被戲稱為除了穀歌的名字什麼都沒有做。所以穀歌在大陸市占率也從未突破30%,而百度永遠占70%。
 外事問穀歌,內事問百度,這才是當年搜索的情況。只是時過境遷,穀歌不再是當年的穀歌,百度也不是當年的百度了。
 穀歌在技術上可能確實比百度厲害,但是本土化做的跟屎一樣,這也是眾多美國互聯網企業的通病:太過於傲慢,認為美國就是世界中心,我們的產品在美國都這麼受歡迎,在其他國家當然更沒問題了。
2020-11-22 09:41:06
阿楨
知乎上市第一份成績單虧3.25億?用知識賺錢為啥還是這麼難? 2021-05-31

截至2021年3月31日,知乎總營收4.783億元,同比增長154.2%。淨虧損為3.247億元,2020年同期淨虧損2.013億元。
首先,廣告賺錢對於流量不大的知乎來說並不容易。對於知乎這樣的互聯網平臺來說,其主要的收入來源肯定是廣告了,不僅是知乎在騰訊早期,廣告都是最為主要的收入來源。
其次,會員付費的粘性和上癮性比不上視頻平臺。知乎在2019年啟動了付費會員,一季度收入為1.27億,同比增長127%,這付費比率只有4.7%。不過這也很正常,相比於小說平臺、視頻平臺那種幾乎上癮的高黏性來說,客觀冷靜的硬知識無疑會比前者在付費上難得多,其實對於大部分的互聯網平臺付費業務來說,大部分都是一種非理性消費。
第三,視頻化內容雖然是好方向但不容易。知乎視頻創作量和消費量都有顯著的提升,一分鐘以上的中視頻季度日均上傳量同比漲了17倍,,但是相比於咄咄逼人的嗶哩嗶哩和西瓜視頻(抖音)等競爭對手來說,無論是產品還是內容都尚無法替代傳統的視頻製作,只能說是聊勝於無。
  回應
知乎?編乎!也好意思說“知識”兩字?難道“知識”和造謠是同義詞嗎?
2021-06-03 08:36:54
阿楨
文化部112年度預算成長20% 歷年最高 2022/08/25 中時

行政院院會今(25)日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文化部主管預算總計達212.2億元,為文化部有史以來公務預算編列數最高,且較111年度法定預算177.6億元,成長幅度近20%;加計前瞻基礎建設預算(112年25.5億元、113年度29.7億元),總計文化部112年度編列預算將達237.7億元。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除特別感謝行政院,並將努力與立法院不分黨派委員溝通與尋求支持。
  相關新聞
孔子學院退散 向台灣人學華語正時髦 2022.05.30 新頭殼
  回應
文賤會的文化台獨預算
全球有 45 個「臺灣華語文學習中心」,全球162個國家(地區)建立541所孔子學院和1,170個孔子課堂。
數發部預算211億 在野驚呼太可怕 2022/08/26 中國時報

將在8月27日掛牌成立的數位發展部,因預算員額高達5成將採約聘僱,被質疑恐將進駐網軍。行政院昨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數發部高達211億元的預算數首度曝光,在野黨立委聽聞後直呼「數字大到可怕」,尤其即將接部長的唐鳳到現在連業務、政策方向都說不清,就要直接拿200多億元,太過離譜。
  回應
預算肥大!腦滿腸肥!
東廠、西廠、內行廠,廠廠畜生!
假釋、國事、添亂事,事事腐敗!
要買網軍?建構網軍?把我們的錢,當自己買花化粧品來開?(唐歐巴桑)看到就惡!
2022-08-26 06:29:29
阿楨
數位部用人唯親 恐坐實養網軍惡名 2022/10/28 中國時報

數位發展部爭議不斷,又爆出部內用人多為「台科大幫」,多位主管級人員都出身台科大或有相關背景,以致養網軍疑雲再度浮上檯面。畢竟,新部門一旦用人唯親,而非公平晉用,導致整個部門核心人員都近親繁衍,甚或系出同門,難免令人疑慮如此拉幫結派,就是企圖藉公帑建構網軍的第一步。
  回應
拉幫結派的劣根性
年改階級鬥爭退休軍公教,黑五類被緑粉吐口水,剛好而已!緑營自己人,不必高普考,領十幾二十萬高薪,公平正義!
一人得道,鷄犬升天,蔡英文銓釋得淋漓盡致。這不是貪腐,什麽才是呢?

抹紅迴力鏢 全打回民進黨身上 2022/10/28 中國時報

民進黨為了自己政治利益,打造了「逢中必反」的政治正確,讓任何跟大陸牽扯上關係的人、商品、企業都背負汙名。如今高端疫苗被發現委託陸資公司做試驗,民進黨桃園市長候選人鄭運鵬專利申請國籍寫「中國」,這些本來可以正常視之的商務活動,因民進黨蓄意抹黑扭曲陸資,迴力鏢終究打到自己。
  回應
雙標黨,綠能其他人不能!
就一群白x的呆丸郎相信冥黨的抗中保台,自以爲愛台灣,卻被當豬仔拿去當高端試驗品!抗中不保台,可悲的這些「愛台」的呆丸郎!

只是實習醫師?陳其邁自爆承認 2022/10/26 中時新聞網

陳其邁再只是實習醫師,從未實際執業,卻在選舉公報上、政府網站,謊稱自己在長庚醫院擔任醫師,涉嫌使公務人員登載不實罪。
  回應
蔡英文沒博士學位卻自稱有1.5個博士;回到台灣沒律師執照卻開律師事務所,然後還可以在大學"兼職"當副教授。
2022-10-28 09:48:28
阿楨
老外也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了 2023-01-06

近日,威斯康辛州共和黨議員麥克•加拉格爾,炮轟以TIKTOK為代表的短視頻娛樂,稱之“非常容易上癮且有破壞性”,堪稱荼毒美國青少年的“電子芬太尼”。
而如果去各大英文網站轉轉,你會發現,怒駡短視頻害人的老外,絕不止議員麥克一人。
  回應
臥槽!你真毒品都合法化了,電子鴉片算個匹啊!
外網什麼極端言論沒有,也未見恐慌麼。估計是擔心話語權旁落,才是根本原因吧。
  相關新聞
給外媒“帶話”的中國NGO公知

外網討論:為什麼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普遍不好? 2023-01-07

大多數國家和"鄰居"的關係通常並不融洽,這是常態。特別是當中國更大時,通常,為了平衡這種"優勢",人們自然期望"大 "國應該自願犧牲自己,自願為"小"國提供利益。從歷史上看,中國確實是這樣做的。這種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維持了地區的長期和平與穩定。然而,近代中國由於自身的問題而衰落,失去了繼續這樣做的條件。隨著中國變得更加富裕和自信,我們的大市場將使該地區更多國家受益。我仍然對中國解決與鄰國的分歧抱有良好期望。當然,這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回應
弱國無外交,強國無友鄰。
中國在干涉他國內政,文化洗腦,在外國扶持親華勢力的操作上,差了歐美俄日幾百年的水準了。孔子學院/魯班工坊/
  相關新聞
歐美日韓早和病毒共存了,為何怕放開的中國?(回應:總有一款抹黑等著中國!霸權只有種族主義,反共宣傳,政治操弄。) 東南亞不像歐美日韓對陸客強制新冠採檢成最大贏家。
2023-01-08 08:50:54
阿楨
塵埃落定的胡鑫宇案,給了我們怎樣的思考 2023-02-03

飽受關注的胡鑫宇案終於在今天迎來了結局,調查組本著專業負責和公開透明的原則召開了新聞發佈會:胡鑫宇系自縊死亡。由於學業壓力以及心理逐漸崩潰,最終選擇結束了自己的生命,這是一個悲劇,令人歎惋動容。讓那些吃人血饅頭的所謂傳媒人失望了,調查過程中沒有發現他們杜撰的器官買賣、惡意兇殺等驚悚電影中的離奇情節。
胡鑫宇案為何引發社會空前關注?
在胡失蹤前,主流媒體大肆宣傳、鼓勵遺體捐贈,私下裡則流傳著各種聳人聽聞的流言。這時,正好遇上胡鑫宇在校失蹤,點燃了廣大學生家長的焦慮情緒,在輿論場激起了漩渦。
為何胡鑫宇案輿論遲遲不休?
2022年10月14日,胡鑫宇傍晚從校園失聯後,一度被網媒炒作得沸沸揚揚,傳得離奇古怪、駭人聽聞,並霸屏了全網。 “化糞池發現碎骨”“被化學老師用藥水化掉”“被人帶進醫院割去器官後拋屍河內”甚至是“外星人綁架”的說法。胡鑫宇遺體被找到後,本以為造謠之勢能有所緩和,沒想到,謠言依舊不絕於耳。
為什麼謠言難以遏制?
許多自媒體人為得流量、蹭熱度、換票子,逢熱點必發聲,他們打著為胡鑫宇發聲甚至是匡扶正義的旗號,毫不顧慮後果。只要賺錢,比真相更重要。
  相關新聞
胡鑫宇案重點不在失蹤| 在活摘器官-新唐人電視台(法輪功/大紀元)
  回應
我倒是想借這個事件,在觀察者網呼籲一下社會多關注“抑鬱症群體”。
抑鬱症在某些藥物或心理治療下,看上去治療好了,其實根本沒有用。
吃人血饅頭的還會繼續吃,造謠的還會繼續造謠,真相對他們來說不重要,也沒有多大影響。
自媒體和吃瓜群眾們的狂歡!如果不嚴加查處,以後會愈加張狂!
2023-02-05 08:08:41
阿楨
央視網評年輕人越來越反感“專家”,問題出在哪兒? 2023-02-09

近一段時間,一些專家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意味,比如“年輕人沒工作可以先結婚生子”“專家建議年輕人不要為了錢而工作”“拿出三分之一存款買房子”“懲罰不生孩子的年輕人”“給00後增加工作強度”等。這些觀點,看似為年輕人好,實則惹年輕人厭。
“專家”作為一種身份,帶有“知識權威”屬性。專家之所以能讓年輕人信服,除了深厚的理論知識,還有共情心理和堅定的職業操守,他們的建議在客觀上起到了普及知識、彌合矛盾、引領輿論的作用。
但有的“專家”很不瞭解年輕人的生活狀態,從未考慮過年輕人的經濟壓力、健康壓力、就業焦慮和婚戀焦慮,每每以一種“不食人間煙火”“紙上談兵”“站著說話不腰疼”“何不食肉糜”的姿態指點江山。
專家群體本身構成複雜,一些草根“偽專家”、“三無”研究機構的“專家”通過包裝,戴著五花八門的頭銜,湧向互聯網平臺,冒充權威之聲,甚至“跨界”對自己專業領域外的現象大肆評議,目的是為博知名度、最終實現“影響力變現”。還有個別專家,過度為商業利益代言。
“建議專家不要建議”,不是讓專家閉口不言,而是希望專家“從年輕人的利益出發”,少一些嘩眾取寵,多一些人文關懷,在理性溝通的基礎上,建立相互尊重的“公眾—專家”關係,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真知灼見。
  回應
媒體和資訊的亂象,很大程度是媒體和自媒體過度追逐流量、製造焦慮,製造對立,以謀求生存。
媒體和自媒體是沒有匹配的能力從專業上進行吹毛求疵的,只能通過斷章取義甚至是歪曲和誤導才能引起爭議。其他包裝出來的“專家”,說話好聽,通俗易懂,或者語出驚人,能夠激發受眾的各種共鳴和情緒,這恰恰是媒體和大V的最愛。於是,所謂的“專家建議”,很多要麼是媒體加工出來吸引眼球的,要麼是包裝出來的“專家”。久而久之,專家已經被汙名化。
2023-02-10 09:07:52
阿楨
中美“狂飆”ChatGPT,一文讀懂超20家科技巨頭最新佈局

  自2023年11月底以來,美國初創公司 OpenAI 發佈的人工智慧(AI)對話聊天機器人軟體ChatGPT,短短5天用戶就超100萬,兩個月突破1億,成為史上增長最快的消費類應用。
  ChatGPT,既能夠寫詩歌、編代碼,還能創造劇本、幫你面試出題、發表論文,以及實現更廣泛的搜索服務等。
  近日,OpenAl 宣佈試點ChatGPT付費版本,每月20美元。據鈦媒體App推算,整個ChatGPT潛在市場規模將超過2000億美元。如果收費模式獲得成功,對於投資者而言,ChatGPT將是巨大的利潤前景。截止目前,全球約有250家ChatGPT及 AIGC 技術相關領域初創公司,2022年吸金超過26億美元。
  如今,包括微軟、穀歌、百度、騰訊等國內外科技巨頭都紛紛佈局,加入到這場全球新一輪 AIGC 技術競賽,但同時也有部分上市企業尋求抬升股價而對外“蹭熱點”,引起A股、港股、美股相關股票多日震盪。
  相關新聞資料
微軟財報成績糟糕,向OpenAI再投入數十億美元,AIGC能否解救陷入掙扎的美國科技巨頭?
中國TikTok 成2022年全球網站流量冠軍!擊敗Google、臉書
美皮尤研究:青少年捨棄臉書 改用YouTube及TikTok
美議員TIKTOK把短視頻叫“精神鴉片”
民進黨封殺小紅書抖音
2023-02-13 07:15:21
阿楨
ChatGPT 真能搶走你的飯碗?我問了律師、編劇、程式師…..2023-02-13

在教育圈,ChatGPT最火的是「 代寫論文 」。
但一名電腦學院的大四學生小波奇(化名)說,他身邊沒有這樣的情況,“ 我們會用它來翻譯論文、提煉參考資料的資訊或者寫個摘要之類的,輔助一下自己,但沒有人直接用它寫 ” 。一來是因為 ChatGPT 不靠譜;二來畢業論文也是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一個過程,沒必要為了省事欺騙自己。
其實,像斯坦福大學等已經在嚴查了,推出了 DetectGPT ,用來判斷文本是否由機器生成。
  程式師們對 ChatGPT 的疑慮不僅在它的代碼會有紕漏。 “ 它完成你需求的前提是,你能精准用機械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ChatGPT 最擅長不懂裝懂,它沒有智慧和事實判斷的能力 ”。它無法完成複雜業務,只能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
  但他能搶走編劇們的飯碗嗎?
編劇還不算一個文字創作行業,更像是一個命題作文,製片方給出要求,編劇按照歷史背景、方向、風格、體量和節奏創作故事大綱和分級大綱,劇本的 70% 就已經完成了。比起創作,瞭解製片方的需求才是關鍵,在這一點上,AI 是很難代替人工的。當然, Chatgpt 也許可以承擔大量基礎工作( 比如給每個路人甲生成一個人物小傳 )。和提倡集體創作的美劇相比,和編劇中心制的韓劇相比,國產影視們普遍缺少健全的編劇制度,編劇在製作中權重很低。
  那麼 ChatGPT會不會取代律師呢?
“ 律師是法律在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而這裡面的人,才是關鍵 ”。在律師這一行中,總是能出現人類自己都無法預測的事,更不用提機器了。
  回應
昨晚上玩了個把鐘頭:(優點)資料庫非常龐大,答案生成時的描述很有邏輯。你得把需求說的足夠清楚全面,它才能給你滿意的答案。網上好多說能寫學術論文的,不太現實。(缺點)資料庫是猶太人訓練出來的,問點帶政治色彩的問題,一張嘴就是老CNN那個味。
  相關新聞資料
ChatGPT開始被“瘋狂吐槽” 還能火多久?ChatGPT更擅長於一些搜索、資料整理的工作。雖然郵件、發言稿這類日常文稿使用ChatGPT可以極大解放雙手,但到了學術寫作領域,經不起細讀,更像是概念的生搬硬套。特別是在一些理科領域,如金融、生化環材、電子資訊等等專業,吸引力也並不大。此外, ChatGPT背後的資料倫理和版權抄襲問題。
  回應
ChatGPT就是支援自然語言的智慧化搜尋引擎,所謂的創作能力本質上就是瞎編。
2023-02-14 08:46:24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