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2-14 07:55:14| 人氣3,558| 回應22 | 上一篇 | 下一篇

《鄭和下西洋》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鄭和下西洋》

週日晚上看過國家地理二個小時的《鄭和下西洋》紀錄片,才知中國早在麥哲倫、哥倫布之前,就有偉大的航海家鄭和,率領二萬多人、大小船隻二百多艘其中的「寶船」長達一百五十公尺,七次下西洋,途經東南亞、印度,遠達阿拉伯、東非,至今還在肯亞北方的巴狄島留下後代「法茂人」。

可惜明成祖死後,此一深具向外發展的「海洋文明」被內縮的文官「內陸文明」給扼殺,真是士大夫不如太監。

你的高論發表完了沒?你才孤陋寡聞,慈濟的《經典》雜誌早在1999年的八、九月做過《鄭和下西洋》、並在「鴻禧美術館」同時特展。

二位別龜笑鱉無尾,更早在1989六四民運之前,大陸的電視紀錄片《河殤》就已在批判中國伝統的「內陸文明」了。

要比誰早是不是,大陸學界的「明清資本主義萌芽論」更更早就提出,要不是統治階層的保守無知,只要順著民間的資本主義萌芽、加上開放政策,中國早就發展出資本主義了。

又是個有中國特色的資本主義論,要是順著中國重農輕商伝統的,再一萬年也發展不出資本主義。

你這個洋奴還活在東亞崛起前的「外力衝突論」,君不見儒家文明有助於東亞現代化。

停!你們這些書呆子到象牙塔裡去吵,本文是要評《鄭和下西洋》。

是嗎?那我來批批該紀錄片的觀點,說什麼明成祖和太監鄭和比儒士開放,鬼扯!

朱棣是奪了他姪子的皇位,居於想召來番屬朝貢以証明自己天命的正統性,另方面又懐疑前皇未死逃亡西洋,才會派鄭和率大軍下西洋。

成祖這種中央天下觀根本無異於中國歷代有雄圖大略的皇帝,如此的下西洋再下一萬次也不會像西方殖民出重商主義和資本主義,更不用說每趟下西洋要耗費多少國庫。

太祖留下的財富被耗盡了,成祖死後當然就不能再玩了。

這麼看來,說什麼中國不像西洋帝國對外侵略,純屬自欺欺人的弱者之言了,根本無力向外嘛!

那古之「黄禍」、今之「中國威脅論」又怎說呢?

隨人說啦!片中還說中國戲劇裡的臉譜和少林寺的武術都來自印度,而且還以剪輯的畫面來對照印証。

又是個「中國文化西來說」!
 
鄭和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武術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馬名三保,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爲鹹陽王;曾祖父伯顔(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裏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鹹陽世家。 米裏金生馬三保,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保33歲時,因戰功禦賜鄭姓,改名爲和。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爲爲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15世紀初朝鮮所制的地圖《混一疆理曆代國都之圖》,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鄭和的身世】
 
  鄭和,本姓馬,小名三保,雲南昆陽(今昆明市晉寧縣)人,回族。鄭和約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蘭教的原因,幼年時的鄭和已開始學習伊斯蘭教的教義和教規。鄭和父親與祖父均曾朝拜過伊斯蘭教的聖地麥加,熟悉遠方異域、海外各國的情況。從父親與祖父的言談中,年少的鄭和已對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而父親爲人剛直不阿、樂善好施、不圖回報的秉性也在鄭和的頭腦中留下了抹不去的記憶。明朝統一雲南戰爭後,鄭和給帶到南京,受閹,做了宦官後被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
 
【成長】
  
  鄭和在燕王府期間,因爲學習刻苦、聰明伶俐、才智過人、勤勞謹慎,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選在身邊作爲貼身侍衛。此時的鄭和本身所具有的優秀光榮傳統和領袖才能開始逐漸顯露,在長達四年之久的“靖難之役”中,鄭和跟隨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戰,參加了多次戰鬥,建立了許多戰功,成爲朱棣奪取政權即位稱帝的主要功臣之一,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後,對跟隨自己多年的武將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爲宦官的鄭和,朱棣賜 “鄭”姓于鄭和,又將其升遷爲內官監太監,由于鄭和又名"三保",所以人們也叫“三保太監”。
  成就事業的基礎
  鄭和能成就一番輝煌的事業是有其獨特的機會和良好的條件的。作爲燕王的親信與隨從,鄭和有機會廣泛接觸統治階級上層人物,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又由于他爲人正直,能與燕王推心置腹,共同商量國家大事,並隨時向燕王學習政治、軍事及處理各類事物的謀略。跟隨燕王之後,耳濡目染,鄭和受教育程度又加深了一層。這一切都促使朱棣在尋找下西洋的最佳人選時,首先想到的是鄭和。鄭和姿貌才智,在內侍當中無人可比,是領航遠洋的最佳人選。
【個人才能】
  鄭和是中國曆史上最傑出'最厲害的航海家。鄭和的才能在他一生所做的各項偉大事業中體現得淋漓盡致,他在航海、外交、軍事、建築等諸多方面都表現出卓越的智慧與才識。
  從永樂初年起,鄭和按照明成祖朱棣的安排轉向航海事業。在鄭和早期的航海活動中,鄭和已在研究和分析航海圖、通曉牽星過洋航海術、熟通各式東西洋針路簿、天文地理、海洋科學、船舶駕駛與修理的知識技能。從明永樂三年(公元1405年)至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鄭和先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航亞非地區,最遠到達紅海和非洲東海岸,航海足迹遍及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這七次航行的規模之大,人數之多,組織之嚴密,航海技術之先進,航程之長,不僅顯示了明朝國家的強大,也充分證明了鄭和統帥千軍的才能。
 
【大事年表】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馬三保出生于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35號。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歲 明軍征雲南。馬和父親馬哈只去世。馬和被擄入明營,遭宮刑迫害!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歲馬三保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1404年(永樂二年 甲申) 33歲 馬三保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爲內官監太監。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1407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文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樂七年 己醜) 38歲 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 42歲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 46歲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樂十九年 辛醜) 50歲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歲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醜) 62歲 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裏(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紀念鄭和】
 
  鄭和群礁
  爲了紀念航海家鄭和,南沙群島中有一群礁名爲鄭和群礁。
  中國航海日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5年起,每年的7月11日被定爲中國的航海日,並規定全國所有船舶鳴笛挂彩旗,以此紀念1405年的7月11日,鄭和在江蘇太倉首次下西洋。
  書籍
  2005年 鄭和下西洋600周年,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 1905年至2005年 的《鄭和下西洋研究文選》,有溫家寶總理題詞,以梁啓超1905年在《新民從報》發表的《祖國大航海家鄭和傳》開始,共108篇論文。
  2005年,鄭和下西洋600周年 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據多種明代手鈔本校注的馬歡著(萬明校注)《瀛涯勝覽》校注。
  鄭和故居
  鄭和收長兄之長子爲嫡後,遷居[南京三山街]一所大宅,爲記念先祖,名之爲“馬府”;馬府原有房屋72間,但在太平天國戰爭中被爲夷平地。1983年考古學家在南京太平公園(舊稱馬家花園)出土鄭和府第遺物,有龍泉窯瓷器、宜興紫砂、景德鎮青花等。
  鄭和艦
  “鄭和艦”于1985年12月開始建造,1986年7月下水,並于1987年4月交付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正式服役。該艦爲二級甲類艦,最大排水量可達6100余噸,最大航速21節,經濟航速17節,以經濟航速航行時,續航力爲1萬海裏。該艦抗風力12級,可進行除南北極區以外的環球航行。
  鄭和號
  1991年大連海事大學以鄭和號命名本校第四艘教學實習船——“鄭和輪”。
  1994年臺灣海軍以鄭和號命名一艘仿美國"Perry"級所建造的成功級巡防艦。
  2005年美國波音公司以鄭和號命名將首次環球飛行的波音777-200LR。
 
【七下西洋所經過的國家和地區】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共有36個: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裏、滿刺加、勃泥、蘇門答刺、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裏、蘇祿、加異勒、阿丹、南巫裏、甘巴裏、蘭山、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溜山、孫刺、木骨都束、麻林地、刺撒、祖法兒、竹步、慢八撒、天方、黎代、那孤兒、沙裏灣尼(今印度半島南端)、不刺哇(今索馬裏境內)。
 
鄭和大航海所涉及中外地名解釋
 
  1、西域
  在古代,狹義的西域指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地區;廣義的西域指越過狹義的西域向西所能到達的地主,包括中亞、西亞、印度半島,直至歐洲東部、非洲東北部。“其西域之西”中的“西域”指狹義西域,若與下文“迄北”對應,似可作“西部疆域”解;“西域忽魯謨斯國”中的“西域”指廣義西域。在今印度洋。
  2、西洋
  元、明時的西洋,指南海以西(約東經110以西),相當于今文萊達魯薩蘭國以西的海洋和沿海各地,遠至印度半島、波斯灣及紅海沿岸、非洲東北部一帶。
  3、占城國
  亦稱占婆,古國名,在今越南的中南部。中國史籍上曾稱之爲林邑、環王。當地盛産稻谷,稱“占城稻”,爲稻谷良種之一,宋時傳入我國;鄭和下西洋後,占城稻在我國長江、珠江、閩江流域大面積引種、推廣。福建省福州長樂一帶稱此稻爲“占谷”或“黃占”,直至三十年前,都是當地高杆晚稻的一個優良品種。
  4、爪哇國
  亦即麻口若巴歇國,在今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Java Island)。唐代以來的史籍稱其地爲“訶陵”“ 婆”。該島北臨爪哇海,南濱印度洋,面積12.6萬平方公裏,人口近億,是印尼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主要城市有雅加達(首都)、萬隆、三寶壟、泗水蘇拉卡爾塔)、泗水爲華裔長樂人聚居地。
  5、三佛齊國
  亦即室利佛逝國,梵文Srivijaya的音譯,在今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島上的古國,當時都約在今日的巨港(巴鄰旁,Balenbang),位于蘇門答臘東南部慕西河畔。
  6、暹羅國
  泰國(Thailand)的舊稱,位于東南亞中南半島中部。十四世紀中葉,由暹國與邏國合並而成,南臨暹羅灣。現首都爲曼谷,泰國的華僑 與華裔人數居世南亞首位。
  7、南天竺
  天竺爲古印度別稱,古籍又稱天竺爲身毒。天竺分北、中、南三部分,南天竺指印度半島的南部地區。
  8、錫蘭山國
  亦即錫蘭(Ceylan),或稱獅子國,今稱斯裏蘭卡(Srilangka)爲亞洲南部島國,隔保克海峽與印度東南部相望,面積6.5萬平方公裏,爲佛教古國之一,主要民族爲僧伽羅族與泰米爾族。首都科傖坡(Colombo),位于該島西南。
  9、古裏國
  又稱“古裏佛”,故地約在今印度半島西南部喀拉拉邦的科澤科德(Koxhikode)一帶,爲海上交通要沖。明永樂五年(1407)鄭和二次下西洋時曾到此訪問並立碑紀念。
  10、柯枝國
  亦譯作“國貞”,故地在今印度西南部的柯欽(Cochin)一帶,是航道要沖和重要港口。十五世紀初與我國有友好往來。
  11、忽魯謨斯國
  即霍樂木茲(Hormuz),又譯作和爾木斯,地在今伊朗東南米納布(Minab)附近,臨霍爾木茲海峽,廢址在霍爾木茲島北岸,扼波斯灣出口處,爲古代交通貿易要沖,今爲對岸阿巴斯港所取代。
  12、木骨都束國
  今譯作摩加迪沙(Mogadiscio)是被稱爲非洲之角的索馬裏共和國首都,位于索馬裏東南,臨印度洋。13世紀以前建有古城。鄭和下西洋曾兩度訪此。
  13、南京龍江
  明初設“龍江船廠”于此。故址在今南京下關三汊河附近的中保村一帶;水道舊稱龍江,出龍江關通長江,龍江船廠曾爲鄭和下西洋造“寶船”,故又稱“寶船廠”,造船的船塢叫“船作”,遺址猶存,宛如一口口巨大的水塘。1957年此地出土一根大舵杆,長1107米,現藏中國曆史博物館,此舵杆之長,足證鄭和寶船規模之大。據《龍江船廠志》載,1411年(永樂九年)該船廠“改、造海船247只,備使西洋諸國”。龍江之濱原有天妃宮,已圮。
  14、長樂南山
  因位于福建省長樂縣縣治之南而得名,今長樂縣城區街道環繞此山。海拔僅約四十余米,又稱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登高山;該山有蘭茗、香界、石林三個小山峰,故亦稱三峰山,山上有塔,稱三峰塔(聖壽寶塔);有寺稱三峰寺或三峰塔寺;寺旁有“天妃行宮”,祀媽祖,《天妃靈應之記》碑即立此宮內;宮旁有鄭和所建“三清寶殿”,殿內“鍾鼓供儀,靡不俱備”,鍾即“鄭和銅鍾”,原件抗戰期間移南平市。以上寺、宮 、殿均已圯,塔巍然存,近年加固整修,更爲壯觀。1935年,在原寺、宮、殿廢址上建有鄭和史迹陳列館,《天妃靈應之記》碑系該主館主要陳列文物,南山(三峰山)同年辟爲“鄭和公園”。
  15、茲港
  指長樂太平港通閩江。位于長樂縣南山西麓以西、以北,狹義指靠近長樂縣城吳航頭一帶的下洞江水域;廣義泛指整個下洞江水域,該港原來江面寬闊,水深可泊巨舟,有“無風萬裏磨平玉,有月千波漾碎金”之說;港東北、東南屏峙首石、六平諸山,可蔽阻臺風襲擊,爲避風良港。《長樂縣志》《長樂六裏志》均載有;三寶太監鄭和通西洋,駐舟師造巨舶于此,奏改名爲太平港等句。由于淪桑變化,今僅余一狹長水道,通小汽輪,原水道大部分成爲沃野良田,部分辟爲新居民區,該居民區主幹道路稱“太平港”路,與鄭和路垂接。
  16、蘇門答臘國
  又譯作蘇木都剌(Samud'ra)、蘇文答剌、蘇文達那。故地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Sumatra Island)北部洛克肖馬韋附近,今爲全島總稱,該島北臨馬六甲海峽,南瀕印度洋,赤道橫貫中部,爲印尼西部大島,面積43.4萬平方公裏,首府棉蘭。
  17、滿刺加國
  舊譯亦作麻六甲,今譯作馬六甲(Malacca)14-16世紀馬來亞半島上的封建王國,位于今馬來西亞、馬六甲洲一帶,居馬六甲海峽要沖,1411年(永樂九年),該國國王拜裏迷蘇剌(Parmesvara)曾率妻子、大臣等540人來中國訪問;鄭和船隊屢經其處,現馬六甲州居民半數爲華裔,其首府馬六甲市居民四分之三爲華裔;市內有三保廟、三保井、三保城等古迹。
  18、阿丹國
  Aden,古國名,今譯作亞丁,故地在今亞丁灣西北岸一帶,扼紅海和印度洋出入口,爲海陸交通要沖。古時爲寶石珍珠集散地,十五世紀前期便與中國互通使節、貿易。今之亞丁市位于亞丁灣一個突出的小半島上。爲也門民主隊民共和國(南也門)首都。1990年5月,南、北也門合並爲也門共和國,亞丁成爲該國的“經濟首都”。
  19、蔔剌哇國
  故地在今索馬裏共和國布拉瓦(Brava)一帶;十五世紀前期與中國友好往來,互通使節,鄭和船隊曾到此訪問,布拉瓦東臨印度洋。
【現存史料關于鄭和寶船紀錄】
  1、《明史》鄭和傳:"永樂三年(1403年)6月,命(鄭)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河泛海至福建,複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域,以次遍曆諸國"。
  2、南京下關"靜海寺碑"雲:"永樂三年,將領官軍,乘駕二千料海船並八櫓船。永樂七年,將領官軍,乘駕一千五百料海船並八櫓船。"。
  3、《崇明縣志》和《太倉州志》記載鄭和船隊自瀏河出海時,有海船二百零八艘。
  4、《國榷》記載:永樂三年,造寶船六十三艘。
  5、顧起元在《客座贅語》中記錄有:"寶船共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船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 。
  6、《星槎勝覽》"占城國"條雲:"永樂七年,太宗皇帝令正使太監鄭和、王景弘等統官兵二萬七千余人,駕海舶四十八號,往諸番國開讀賞賜,是歲秋九月,自太倉劉家港開船,十月至福建長樂太平港停泊,十二月于五虎開洋,張十二帆,順風十晝夜至占城國"。
  7、《西洋番國志》記載宣宗皇帝的敕書雲:"今命太監鄭和等往西洋忽魯漠斯等國公幹,大小舡六十一只……及隨舡合用等火器……"。
  8、《前聞記》中記載鄭和下西洋所用海船有大八擼和二八擼船。
  9、刻于永樂十八年(1420年)的《天妃經》卷首有關鄭和下西洋插圖描摹複原圖,整幅圖由六面連接而成。《天妃經》全名《太上談天妃救苦靈應經》,全一卷,是跟隨鄭和下西洋的僧人勝慧在臨終時,命弟子用他所遺資財,發願刻印的。刊刻時間爲第五次下西洋後,正准備進行第六次下西洋。該圖繪出了6桅帆船的形象資料,與《龍江船廠志》上所附該廠曾建造的早期4桅海船形制甚爲相合。
  10、《天工開物》雲:"凡風篷之力,其末一葉敵其本,三葉調勻和暢。順風則絕匪張篷,行疾奔馬,若風力洧至,則以次減下,狂甚則帶一二葉而已"。
11、明《武備志》中之"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後附載的過洋牽星圖,圖內繪有三桅海船。
 
鄭和寶船號稱巨舶,其主要造船地爲南京。
 
  由于海船體積大,構造也較複雜,必須有相當規模的船塢和作坊。據《武備志》中的《自寶船廠開始從龍江關出水直抵外國諸番圖》記載,鄭和寶船自其建造地寶船廠出發去西洋。據《同治上江兩懸志》記載:"都船廠在儀風門,即寶船廠,永樂三年三月命鄭和等行賞占城"。龍江船廠是在原龍江船廠廠址再向南擴建而成,越過秦淮河,直達下保、中保、上報村及三汊河地區,龍江船廠內設提舉司、作房、分司、篷廠、指揮舉,在造船時實行明確的分工和嚴格的制度。
  《龍江船廠志》記載:"洪武、永樂時,起取浙江、江西、湖廣、福建、南直隸(今江蘇)濱江府縣居民四百余戶,來京(即南京)造船,隸屬提舉司,編爲四廂。一廂出船木梭櫓索匠;二廂出船木鐵纜匠;三廂出艌匠;四廂出棕篷匠。"
  《明會典》記載大規模的造船廠,擁有工匠數百人,有船木工、艌工、箬篷工、櫓工等。
  鄭和寶船的另一建造地點是船隊出發港福建長樂。
  據《長樂縣志》記載:"太平港在縣西半裏許,舊名馬江。……明永樂間,太監鄭和通西洋,造巨船于此,奏改太平港"。
  鄭和下西洋後還有一些下西洋巨舶停泊于福建,正統四年(1439年)明英宗命福建三司于見存海舟內擇一,以賜琉球國使回國。
  據統計,在鄭和大航海期間,全國共造大小海船近4000艘,船場遍及全國各地;永樂年間,明朝海軍擁有3800艘艦只,其中包括1350艘巡邏船,南京新江口有400艘大型主力艦。因此英國著名曆史學家李約瑟斷言:"在1420年前後,中國海軍也許超過曆史上任何時期的其它亞洲國家,甚至可能超過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乃至超過所有歐洲國家海軍的總和"。
  鄭和大航海發展了嶄新的造船技術與航海技術
  自古以來,中國就是造船與航海事業相當發達的國家,到了明朝鄭和大航海時代更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高峰。《明史?鄭和傳》記載:“寶船六十三號,大船長四十四丈,闊一十八丈。”相當于現代船身長約138米,寬約56米,這種巨型海船充分顯示當時中國造船業已經遙遙領先于全世界。至今殘留在江蘇省南京市下關的龍江寶船廠“上四塢”、“下四塢”等作塘和水道,就是明證,作塘呈東西向,與長江的夾江相通,便于寶船下水。作塘很大,經現代實測,長約500余米,寬約40米。龍江寶船廠是明朝大規模造船基地和停泊中心之一。中國航海史研究會曾根據44.4×18丈尺寸複原制作成9桅12帆的福船(尖底)模型,作爲當時鄭和寶船的標准船型和尺寸。而有專家認爲依據南京靜海寺殘碑拓片所記,結合明永樂十八年《天妃經》卷首鄭和船隊插圖等材料考證,鄭和寶船可複原爲長19丈、寬4.4丈、排水量約1100噸的船舶。還有專家認爲這僅是中小型寶船,大型寶船應仍維持原有尺寸。根據遺迹情況,寶船廠所造船應爲平底。平底船吃水淺,可以壓浪航行,它的首尾可以翹起,安全無虞,並且靠岸方便。
  鄭和大航海綜合應用了天文導航、羅盤導航、陸標導航、測量水深和底質等多種導航手段,如《西洋番國志》所記載:“砍木爲盤,書刻幹支之字,浮針于水,指向行舟。”這種航海技術,在當時世界上是很先進的。
  鄭和大航海的重要成果是繪制了《自寶船廠開船從龍江關出水直邸外國諸番圖》,全圖使用中國傳統的山水畫法,配上所記的針路和過洋牽星圖,以南京爲起點,最遠到東非肯尼亞的慢八撒,到南緯四度左右爲止,包括亞非兩洲,所收地名達500多個,其中亞非諸國約占300個,相當准確地記錄了航向、航程、停泊港口、暗礁、淺灘的分布,詳細紀錄了鄭和大航海全部航程中開辟的衆多新航道,重要的出航地點有20余處,主要航線有42條之多。它充分證明鄭和大航海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發達的航海事業、豐富了中國人對世界的認識。
 
【使命與功績】
 
  鄭和下西洋是一種國家行爲,鄭和船隊是一支強大的戰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鄭和船隊下西洋顯然是從當時國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國家需要出發.鄭和下西洋的使命和功績概括起來,主要包括4個方面:
  1、推行和平外交,穩定東南亞國際秩序
   鄭和下西洋前,中國周邊的國際環境動蕩,主要表現在東南亞地區各國相互猜疑,互相爭奪.當時東南亞兩個最大的國家爪哇、暹羅對外擴張,欺壓周邊一些國家,威脅滿剌加、蘇門答臘、占城、真臘,甚至在三佛齊,還有殺害明朝使臣的,攔截向中國朝貢的使團;再一個海盜猖獗,橫行東南亞、南亞海上,十分囂張,海上交通線得不到安全保障.這些不穩定的因素,一方面直接影響中國南部的安全,一方面極大影響了明朝的國際形象,不利于明朝的穩定和發展.在這種形勢下,明朝皇帝采取了“內安華夏,外撫四夷,一視同仁,共享太平”和平的外交政策.派遣鄭和率領船隊下西洋通過各種手段,調解和緩和各國之間矛盾,維護海上交通安全,從而把中國的穩定與發展同周邊聯系起來,試圖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提高明王朝的國際威望.所以從明朝派遣鄭和的使命可以看出是實現和平的使命.
  鄭和下西洋調解矛盾,平息沖突,消除隔閡,有利于周邊的穩定,維護了東南亞、南亞地區穩定和海上安全,提高了明朝的聲望.所以,可以看出鄭和的船隊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不是用于侵略擴張,而是用于實現和平目的.在當時國際環境條件下,陳祖義幾千人,阿烈苦奈兒上萬人,沒有強大軍事實力做後盾,是難以實現和平的.
  李約瑟評價:東方的航海家中國人從容溫順,不記前仇,慷慨大方,從不威脅他人的生存,雖然有恩人自居;他們全副武裝,卻從不征服異族,也不建立要塞.
  2、震懾倭寇,牽制蒙元勢力,維護國家安全
   當時,威脅明朝安全的主要來自兩個方向:東部海上的倭寇,北方的蒙元殘余勢力和西北的帖木兒帝國.中國倭寇最早出現在元朝末年,日本國內發生內戰,部分武士和浪人爲了生存便到中國沿海搶劫,到明初朱元璋時期,非常猖獗.當時明朝剛剛建立,國內還不穩定,所以集中精力安內,國防上采取被動的防禦戰略,在沿海省份設立衛所,在北方修長城和派兵屯邊.
  朱棣時期,陸海兩方面對明朝的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改變了被動防禦戰略,主動出機,陸上方向實施遷都、親征漠北;海上方向組建了鄭和舟師,震懾和打擊倭寇和反明勢力,並從海上實施戰略包抄,對西北方向進行戰略上的牽制,從而減輕明朝北部的壓力.
  3、發展海外貿易,傳播中華文明
   鄭和下西洋的使命主要是政治目的,同時也帶有一定的經濟目的,國家實施這麽大的戰略行動,它是多方面考慮的.在鄭和船隊下西洋過程中展開許多貿易活動,主要有三種形式:
  第一種朝貢貿易.這種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的性質.它通過這種形式獲得這些小國對明朝宗主地位的認可,這是朝貢貿易的政治目的.當時各國都積極到中國來朝貢,一方面得到明朝的庇護,一方面得到的豐厚賞賜.據統計,永樂在位22年,與鄭和下西洋有關的亞非國家使節來華共318次,平均每年15次,盛況空前.更有文萊、滿剌加、蘇祿、古麻剌朗國4個國家先後7位國王親自率團前來,最多一次有18個國家朝貢使團同時來華,還有3位國王在訪問期間在中國病逝,他們遺囑要托葬中華.明朝都按照王的待遇厚葬.
  第二種官方貿易.是鄭和下西洋的重要內容,它是在雙方官方主持下與當地商人進行交易,是明朝擴大海外貿易的重要途徑.鄭和船隊除了裝載賞賜用的禮品外,還有中國的貨物,如銅錢、絲綢、瓷器、鐵器等.這種貿易可以用明代銅錢買賣,多數以貨易貨.最有影響的是擊掌定價法.在印度古裏國,中國船隊到達後,由當地的代理人負責交易事宜,將貨物帶到交易場所,雙方在官員主持下當面議價定價,一旦定下,決不反悔.雙方互相擊掌表示成交.這種友好的貿易方式,在當地傳爲美談.鄭和下西洋期間,尤其是後幾次下西洋貿易規模擴大,遵循的平等自願,等價交換,具備了國際貿易的一些基本原則.
  第三種民間貿易.這種貿易一定程度上是在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帶動下出現的.它不是通過官方,而是由商人或民間自發性展開的.鄭和下西洋消滅海盜,維護了海上安全,開辟了航線,促進和刺激了民間貿易.據有學者研究,鄭和使團不禁止下西洋官兵帶一些中國貨物在沿途進行交換.東南亞百姓對中國絲綢、瓷器、工具非常喜歡,鄭和船隊一到都爭先恐後的劃船或到碼頭交易,有的還請官兵到當地的集市設攤交易.當時中國主要輸出的瓷器、絲綢、茶葉、漆器、金屬制品、銅錢等,中國換回的主要是珠寶、香料、藥材、珍奇動物等,當時中國從海外進口100斤胡椒,當地價值1兩,回到國內出售20兩,利潤豐厚.
  鄭和下西洋進行的貿易活動有政治行爲的貿易,也存在經濟行爲的貿易.
  鄭和下西洋所到之處,不僅進行海外貿易,還傳播先進的中國的文化.當時東南亞、南亞、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比較落後,非常向往中華文明.朱棣派遣鄭和下西洋還肩負了“宣教化于海外諸番國,導以禮儀,變其夷習”的使命.鄭和出色將中華文明遠播海外,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寫下了新的篇章.鄭和下西洋傳播中華文明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中華禮儀和儒家思想、曆法和度量衡制度、農業技術、制造技術、建築雕刻技術、醫術、航海造船技術等.
  現在在海外還流傳許多鄭和的故事.在馬來西亞有三寶山、三寶井,印尼有三寶壟、三寶廟,留下鄭和遺迹,表達了當地人民對這位傳播中華文明的先驅的敬意.
  4 、開拓海洋事業,鋪平亞非航路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占據著地球表面積70.8%,擁有著豐富的資源.自古以來,是人類生産和生活的空間,對人類社會産生了重要的影響,也與我們中華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盛衰休戚相關.我們的祖先早期創造了龍山和百越海洋文化,15世紀初,鄭和大規模遠航活動,把中國古代的海洋事業推向發展高峰,對人類的海洋文明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要表現在:
  一是開辟了亞非的洲際航線,爲西方人的大航海鋪平了亞非航路.當葡萄牙的航海家達加馬沿非洲西海岸繞過好望角,抵達東非海岸時,當地人就告述幾十年前中國人曾幾次來到這裏.他們在阿拉伯領航員的幫助下,沿著鄭和船隊開辟的航線順利到達了印度.
  二是對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進行了一些海洋考察,搜集和掌握了許多海洋科學數據.《鄭和航海圖》就是通過大量海洋調查繪制的.這種海洋考察活動比世界記載最早的1872年——1876年英國的“挑戰者”號進行海洋調查早了400多年.
  三是對航海區域進行了戰略布局.鄭和下西洋根據其使命和掌握的海洋知識,在遼闊的海外選擇了占城、滿剌加、舊港、古裏、忽魯莫斯等地作爲海洋發展的重點區域,有利于擴大海外交通和貿易範圍.
  鄭和下西洋在海洋事業上還有許多貢獻.鄭和的功績是輝煌的,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他從30多歲開始,前後28年獻身海洋,最後一次下西洋時,已經60歲了,爲了中外文化交往和航海事業,他毅然率領船隊出使,這次他再沒有回來,病逝在印度的古裏,時年62歲,永遠的長眠在他開辟的和平的道路上.
  在群星璀璨的中華英傑中,鄭和不但以先于西方人航海,勝于西方人的航海技術受到國際社會的關注;我覺得人們關注和研究他的最主要層面,恐怕是鄭和所代表的一種文化精神:一種中國人不畏艱險,征服自然的價值趨向,一種打開國門走向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決心.
  鄭和這種敬業獻身報效國家的精神是永存的,凝聚著中華民族開放進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經略海洋和敢爲天下先的優秀品德,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值得後人繼承和弘揚,推進人類的文明。 (時平 摘自交通部《紀念鄭和下西洋六百周年紀念》官方網站)
 
【鄭和七下西洋簡介】
 
  1405年7月11日﹙明永樂三年﹚明成祖命鄭和率領龐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萬七千四百名船員組成的船隊遠航,訪問了30多個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加深了中國同東南亞、東非的友好關系。每次都由蘇州劉家港出發,一直到1433年﹙明宣德8年﹚,他一共遠航了有七次之多。最後一次,宣德八年四月回程到古裏時,在船上因病過逝。民間故事《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將他的旅行探險稱之爲三寶太監下西洋。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鄭和在公元1414年(永樂十二年)由非洲帶來長頸鹿。沈度《瑞應麒麟頌》的附圖,由明宮廷畫師所繪。下‘西洋’的定義:明朝初期以婆羅(Borneo)/文萊爲界,以東稱爲東洋,以西稱爲西洋,故過去所稱南海、西南海之處,明朝稱爲東洋、西洋,且暹羅灣之海,稱爲漲海。
  鄭和,雲南人,世所謂三保太監者也。初事燕王于藩邸,從起兵有功。累擢太監。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蹤迹之,且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永樂三年六月,命和及其儕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齎金幣。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廣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蘇州劉家河泛海至福建,複自福建五虎門揚帆,首達占城,以次遍曆諸番國,宣天子詔,因給賜其君長,不服則以武懾之。五年九月,和等還,諸國使者隨和朝見。和獻所俘舊港酋長。帝大悅,爵賞有差。舊港者,故三佛齊國也,其酋陳祖義,剽掠商旅。和使使招諭,祖義詐降,而潛謀邀劫。和大敗其衆,擒祖義,獻俘,戮于都市。六年九月,再往錫蘭山。國王亞烈苦柰兒誘和至國中,索金幣,發兵劫和舟。和覘賊大衆既出,國內虛,率所統二千余人,出不意攻破其城,生擒亞烈苦柰兒及其妻子官屬。劫和舟者聞之,還自救,官軍複大破之。九年六月獻俘于朝。帝赦不誅,釋歸國。是時,交阯已破滅,郡縣其地,諸邦益震讋,來者日多。十年十一月,複命和等往使,至蘇門答剌。其前僞王子蘇幹剌者,方謀弑主自立,怒和賜不及己,率兵邀擊官軍。和力戰,追擒之喃渤利,並俘其妻子,以十三年七月還朝。帝大喜,賚諸將士有差。十四年冬,滿剌加、古裏等十九國鹹遣使朝貢,辭還。複命和等偕往,賜其君長。十七年七月還。十九年春複往,明年八月還。二十二年正月,舊港酋長施濟孫請襲宣慰使職,和齎敕印往賜之。比還,而成祖已晏駕。洪熙元年二月,仁宗命和以下番諸軍守備南京。南京設守備,自和始也。宣德五年六月,帝以踐阼歲久,而諸番國遠者猶未朝貢,于是和、景弘複奉命曆忽魯謨斯等十七國而還。和經事三朝,先後七奉使,所曆占城、爪哇、真臘、舊港、暹羅、古裏、滿剌加、渤泥、蘇門答剌、阿魯、柯枝、大葛蘭、小葛蘭、西洋瑣裏、瑣裏、加異勒、阿撥把丹、南巫裏、甘把裏、錫蘭山、喃渤利、彭亨、急蘭丹、忽魯謨斯、比剌、溜山、孫剌、木骨都束、麻林、剌撒、祖法兒、沙裏灣泥、竹步、榜葛剌、天方、黎伐、那孤兒,凡三十余國。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自宣德以還,遠方時有至者,要不如永樂時,而和亦老且死。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外番,故俗傳三保太監下西洋,爲明初盛事雲。當成祖時,銳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貴。西洋則和、景弘,西域則李達,迤北則海童,而西番則率使侯顯。
 
【第一次下西洋】
  永樂三年六月十五日(1405年7月11日)從南京龍江港啓航,經太倉出海,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第一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800人
【第二次下西洋】
  永樂五年九月十三日(1407年10月13日)出發,到達文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在錫蘭山迎請佛牙,隨船帶回,永樂七年夏(1409年)回國。第二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000人。
【第三次下西洋】
  永樂七年九月(1409年10月)從太倉劉家港啓航,姚廣孝、費信、馬歡等人會同前往,到達越南、馬來西亞、印度等地,回國途中訪錫蘭山,永樂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國。
【第四次下西洋】
  永樂十一年十一月(1413年11月)出發,隨行有通譯馬歡,繞過阿拉伯半島,首次航行東非麻林迪,永樂十三年七月初八(1415年8月12日)回國。同年11月,麻林迪特使來中國進獻“麒麟”(即長頸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670人。
【第五次下西洋】
  永樂十五年五月(1417年6月)出發,隨行有蒲壽庚的後代蒲日和,途經泉州,到占城、爪哇,最遠到達東非木骨都束、蔔喇哇、麻林等國家,永樂十七年七月十七(1419年8月8日)回國。
【第六次下西洋】
  永樂十九年正月三十日(1421年3月3日)出發,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載“于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畢,……風恬浪靜”,中道返回,永樂二十年八月十八(1422年9月2日)回國。永樂二十二年,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熾即位,以經濟空虛,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動。
【第七次下西洋】
  寶船從龍江關出水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1431年1月從龍江關(今南京下關)啓航,返航後,鄭和因勞累過度于宣德八年(1433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裏去世,船隊由太監王景弘率領返航,宣德八年七月初六(1433年7月22日)返回南京。第七次下西洋人數據載有27550人。
 
【船隊編制】
 
  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是一支規模龐大的船隊,完全是按照海上航行和軍事組織進行編成的,在當時世界上堪稱一支實力雄厚的海上機動編隊.很多外國學者稱鄭和船隊是特混艦隊、鄭和是海軍司令或海軍統帥.著名的國際學者,英國的李約瑟博士在全面分析了這一時期的世界曆史之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明代海軍在曆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人數衆多,組織嚴密鄭和下西洋船隊,是根據海上航行和擔負的任務,采用軍事組織形式組建的.
  首先,人數多。
  鄭和下西洋的人數,史料上有明確記載的有4次.第一次:27800人第二次:27000人第四次:27670人第七次:27550人我們可以初步判斷:鄭和每次下西洋人數在27000人以上.約明朝軍隊5個衛,每個衛5000-5500人;從現在看到的《武職簿》,主要是來自沿海衛所.當時西方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航海的人數:分別在90-1500人之間;170多;265人.我這裏不是單純地談數量,而是說明一個科學道理,航海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一種實力,尤其是在古代社會,它需要各方面物質保障,很不容易.
  其次,船隊編制.
  根據我們海軍專業人員多年研究,鄭和船隊由舟師、兩棲部隊、儀仗隊三個序列編成.舟師就是現在的艦艇部隊,基本單位戰船,它們被組成編隊,叫前營、後營、中營、左營、右營;兩棲部隊用于登陸行動;儀仗隊擔任近衛和對外交往時的禮儀,莊嚴威武.按照下西洋的任務,鄭和船隊人員主要有五個部分:指揮部分、航海部分、外交貿易部分、後勤保障部分、軍事護航部分.指揮部分:整個船隊的中樞,對航行、外交、貿易、作戰等進行指揮決策.鄭和職務是欽差正使總兵太監;航海部分:航海業務、修船的、預測天氣的等;外交貿易部分:外交禮儀的、進行貿易的、聯絡翻譯的;後勤保障部分:管理財務的、後勤供應的、起草文書的、醫務人員等;軍事護航部分:負責航行安全和軍事行動的.從對鄭和船隊人員組成研究,編制是完善的、嚴密的,體現了古代中國人民豐富航海經驗,確保鄭和下西洋的實現.
 
【發展海外貿易】
 
  鄭和下西洋發展的海外貿易包括朝貢貿易,官方貿易和民間貿易。鄭和作爲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會當地國王或酋長,同他們互贈禮品,向他們表示通商友好的誠意。鄭和還同各國商民交換貨物,平等貿易,購回當地的特産象牙、寶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航海裝備-寶船】
 
  據《明史》《鄭和傳》記載,鄭和航海寶船共63艘,最大的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折合現今長度爲151.18米,寬61.6米。船有四層,船上9桅可挂12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百人才能啓航,一艘船可容納有千人。
  《明史•兵志》又記:“寶船高大如樓,底尖上闊,可容千人”。
  在鄭和下西洋的船隊中,有五種類型的船舶。第一種類型叫"寶船"。最大的寶船長四十四丈四尺,寬十八丈,載重量八百噸。這種船可容納上千人,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只。它的體式巍然,巨無匹敵。它的鐵舵,須要二,三百人才能舉動。第二種叫"馬船"。馬船長三十七丈,寬十五丈。第三種叫"糧船"。它長二十八丈,寬十二丈。第四種叫"坐船",長二十四丈,寬九丈四尺。第五種叫"戰船",長十八丈,寬六丈八尺。可見,鄭和所率領船隊的船只,有的用于載貨,有的用于運糧,有的用于作戰,有的用于居住。分工細致,種類較多。我們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一支以寶船爲主體,配合以協助船只組成的規模宏大的。肯定派認爲明史基本上正確,因爲南京靜海寺鄭和殘碑所記“兩千料海船”,不是“寶船”,而是較小的“戰座船”。
  對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考古,發掘出一根約15米長的舵,和明史所述寶船大小相符。南京鄭和造船廠的船塢寬可容20丈。伊本•白圖泰(ibnBattuta)(1304-1377年)遊記中早已紀錄中國巨大的12張帆可載千人的海船。白圖泰的紀錄可作爲12帆載千人的寶船的旁證。質疑派認爲木材強度有限,過大的船體無法保證水密性,難以做長時間的航行。根據南京靜海寺鄭和所立殘碑記載,鄭和首次出海寶船爲“兩千料”,根據他們推論,折合長約爲長十五到二十丈,寬六到八丈左右。載重量約爲五千噸。至今未有人複制能夠實際航行的四十四丈“寶船”。目前複制中的寶船多采用質疑派的說法。即便采用質疑派的說法,鄭和寶船仍是當時世界首屈一指的巨型船舶。
 
【航海技術】
 
  根據《鄭和航海圖》,鄭和使用海道針經(24/48方位指南針導航)結合過洋牽星術(天文導航),在當時是最先進的航海導航技術。鄭和的船隊,白天用指南針導航,夜間則用觀看星鬥和水羅盤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由于對船上儲存淡水、船的穩定性、抗沈性等問題都作了合理解決,故鄭和的船隊能夠在“洪濤接天,巨浪如山”的險惡條件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很少發生意外事故。白天以約定方式懸挂和揮舞各色旗帶,組成相應旗語。夜晚以燈籠反映航行時情況,遇到能見度差的霧天下雨,配有銅鑼、喇叭和螺號也用于通訊聯系。體現鄭和下西洋航海技術,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1、天文航海技術中國很早就可以通過觀測日月星辰測定方位和船舶航行的位置.鄭和船隊已經把航海天文定位與導航羅盤的應用結合起來,提高了測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確度,人們稱“牽星術”.用“牽星板”觀測定位的方法,通過測定天的高度,來判斷船舶位置、方向、確定航線.這項技術代表了那個時代天文導航的世界先進水平.2、地文航海技術鄭和下西洋的地文航海技術,是以海洋科學知識和航海圖爲依據,運用了航海羅盤、計程儀、測深儀等航海儀器,按照海圖、針路簿記載來保證船舶的航行路線.航行時確定航行的線路,叫作針路,羅盤的誤差,不超過2.5度.3、《鄭和航海圖》《鄭和航海圖》得以傳世,多虧明代晚期作者茅元儀收錄在《武備志》中.原圖呈一字形長卷,收入《武備志》時改爲書本式,自右而左,有圖20頁,共40幅,最後附“過洋牽星圖”二幅.海圖中記載了530多個地名,其中外域地名有300個,最遠的東非海岸有16個.標出了城市、島嶼、航海標志、灘、礁、山脈和航路等.其中明確標明南沙群島(萬生石塘嶼)、西沙群島(石塘)、中沙群島(石星石塘),1947年民國政府內政部以鄭和等命名南海諸島礁,紀念這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航海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該圖與同時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蘭海圖相比,《鄭和航海圖》制圖的範圍廣,內容豐富,雖然數學精度較其低,但實用性勝過波特蘭海圖.英國李約瑟在《中國科技史》一書中指出:關于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問題,米爾斯(Mills)和布萊格登(Blagdon)曾作了仔細的研究,他們二人都很熟悉整個馬來半島的海岸線,而他們對中國航海圖的精確性作出了很高的評價.鄭和下西洋折射出的中國先進航海科技光輝,表現了中國古代人的偉大智慧,從而創造了鄭和下西洋的偉大航程.
 
【鄭和下西洋的意義】
 
  鄭和曾到達過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蠟、古裏、暹羅、阿丹、天方、左法爾、忽魯謨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個國家,最遠曾達非洲東岸,紅海、麥加,並有可能到過澳大利亞。這些記載都代表了中國的航海探險的高峰,比西方探險家達伽馬哥倫布等人早80幾年。當時明朝在航海技術,船隊規模、航程之遠、持續時間、涉及領域等均領先于同一時期的西方。在鄭和下西洋的曆史意義,還有有許多超出于航海之外的解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于友邦,宣昭頒賞,厚往薄來。鄭和檔案被毀之謎:據《殊域周咨錄》記載,鄭和下西洋的檔案《鄭和出使水程》原存兵部。明憲宗成化年間,皇上下詔命兵部查三保舊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官員查了三天都查不到,已被車駕郎中劉大夏事先藏起來。項忠追問官員,庫中檔案,怎麽能夠失去?當時在場的劉大夏說“三保下西洋,費錢幾十萬,軍民死者萬計,就算取得珍寶有什麽益處?舊檔案雖在,也當銷毀,怎麽還來追問?”。《鄭和出使水程》應當包括大量原始資料,如皇帝敕書、鄭和船隊的編制、名單、航海日志,賬目等。大批鄭和檔案究竟有沒有被劉大夏銷毀,至今仍然是個謎。大批鄭和檔案失蹤,給鄭和研究帶來很大的困難和限制。鄭和發現美洲論:在2002年出版的暢銷書《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中,前英國皇家海軍潛水艇指揮官加文•孟席斯提出鄭和船隊的分隊曾經實現環球航行,並早在西方大航海時代之前便已發現美洲和大洋洲的論點。2006年1月16日,北京和倫敦的格林威治國家海事博物館同時展出一張1763年繪制的附注有永樂16年(1418年)的中國航海地圖。該中國航海地圖有詳細的航海區域,以及繪畫美洲、歐洲、非洲的的輪廓。除此以外,該圖更附有對美洲土著(膚色黑紅、頭和腰戴羽毛),以及澳洲土著(膚色黝黑、赤身、腰部戴有骨制品)的描術。唯一缺憾是該航海地圖中沒有不列顛島的記載。根據該地圖的收藏家中國律師劉剛稱,他是在2001年以500美元從一個上海商人處購得該地圖,並且因爲讀過上文提到的《1421年:中國發現世界》而得知該航海地圖的曆史重要性及意義。鄭和航行前後達28年,他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到一地,鄭和贈給各國國王厚禮,以示友好,船隊帶去絲綢、瓷器、銅鐵器、金銀和其他手工業品交換當地特産。隨行官員隨時記錄見聞。回航時,各國派使同來,贈珍寶特産給明皇帝,並與中國商人交換。友好的交往,擴大了貿易,也增進了了解。鄭和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使命,南洋等地的人民一直紀念這位和平友好的使者,在一些城市裏,至今還保有紀念鄭和的寺廟和勝迹。鄭和七次遠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歐洲航海家哥倫布、華哥達?伽馬的海上活動,都比鄭和晚得多,他們幾次航行,人數在100人左右,船只三、四艘,噸位最大的僅120噸。在航程、規模、組織等方面,鄭和都超過這幾個歐洲航海家。
  1371年(洪武四年辛亥) 馬和出生于雲南昆陽州(今晉寧縣)寶山鄉和代村。
  1382年(洪武十五年壬戌) 11歲 明軍征雲南。馬和父親馬哈只去世。馬和被擄入明營,遭閹割。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庚午) 19歲 馬和被燕王朱棣看中,選入燕王府服役。
  1404年(永樂二年 甲申) 33歲 馬和因戰功顯赫,獲成祖賜姓"鄭"的殊榮,從此改稱鄭和,並擢拔爲內官監太監。
  1405年7月11日(永樂三年六月十五 乙酉) 34歲 奉成祖命,鄭和從南京龍江港起航,經太倉出海,偕王景弘率27800人第一次下西洋,永樂五年九月初二(1407年10月2日)回國。
  1407年10月13(永樂五年九月十三 丁亥) 36歲 回國後,立即與王景弘、侯顯等率船隊第二次下西洋,到達文萊,泰國,柬埔寨,印度等地。
  1409年(永樂七年 己醜) 38歲 九月又偕王景弘、費信等第三次下西洋。
  1413年(永樂十一年 癸己) 42歲 偕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四次下西洋。
  1417年(永樂十五年 丁酉) 46歲 鄭和率船隊第五次下西洋。
  1421年(永樂十九年 辛醜) 50歲 偕王景弘、馬歡等人率船隊第六次下西洋。
  1431年(宣德六年 辛亥) 60歲 鄭和偕王景弘、馬歡、費信、鞏珍等率船隊27550人第七次下西洋。
  1433年(宣德八年 癸醜) 62歲 鄭和于歸國途中,積勞成疾,在古裏(今印度卡利卡特)病逝。七月船隊回國,宣宗賜葬南京牛首山南麓。
  鄭和(明洪武四年1371年—宣德八年1433年)
  中國明代航海家、外交家。
  家族背景:原本姓馬名和,雲南昆陽(今晉寧)寶山鄉知代村回族人。六世先祖賽典赤?贍思丁(Sayyid Ajjal Shams al-Din Omar)是元初來自中亞的色目貴族,是布哈剌國王穆罕默德的後裔,曾任雲南行省平章,追封爲鹹陽王;曾祖父伯顔(Bayan)在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任中書平章,曾祖母馬氏,祖父米的納哈只,祖母溫氏。
  父馬哈只(原名米裏金)封滇陽候,母溫氏。族人自稱鹹陽世家。
  米裏金生馬三寶,襲封滇陽候1。馬姓是漢化的阿拉伯語“Mahmud”。馬三寶33歲時,因戰功禦賜鄭姓,改名爲和。
  鄭和以長兄馬文銘之長子爲爲嫡,名鄭文銘,字恩來,世襲錦衣千戶候3,居南京三山街(今馬府街)馬府。鄭和後裔至今已傳21代。
  15世紀初朝鮮所制的地圖《混一疆理曆代國都之圖》,顯示鄭和時代明朝及其藩屬國的世界觀
  
明 鄭和(1371~1435)
 
  本姓馬,小字三保,明雲南人。成祖時爲太監,賜姓鄭,航海至南洋、印度、波斯、非洲東岸等處,開中外交通最遠的航路,宣揚威德, 助馬來西亞建國,海外諸國爭來朝貢。時人稱爲三保太監下西洋,是明代初年的盛事。
  在公元一四○五至一四三三年這段短暫的時間,總兵太監鄭和所指揮的寶船船隊,七次英雄式的遠航,遍及了中國海與印度洋,從臺灣到波斯灣,並遠及中國人心目中的黃金國--非洲。雖然中國從阿拉伯商人那裏得知歐洲的存在,但並不想去那裏。歐洲這個「遠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羊毛和酒,對他們來說,缺乏吸引力。在這三十年之中,外國的貨品、藥物與地理知識,以空前的速度輸入中國;相對地,中國也在整個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間和影響力。當時世界的一半已經在中國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無敵的海軍,如果中國想要的話,另外一半並不難成爲中國的勢力範圍。在歐洲大冒險、大擴張時代來臨之前的一百年,中國有機會成爲世界的殖民強權。
  但中國沒有!
  在寶船最後一次航行後不久,中國皇帝下令嚴禁出海航行,並停止了所有遠洋帆船的建造與修繕工作。違反禁令的商人和水手都被處死。在一百年間,舉世無雙的海軍,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反而使倭寇在中國沿海一帶肆虐。中國在對外大擴張時代之後,緊接著的是絕對閉關自守的時期。十五世紀初,中國這個世界科技的領導者,很快地離開了世界曆史的舞臺。就在同時,正在萌芽的國際貿易和剛開始的工業革命,把西方世界推向了現代。
  當公元一四九八年,達伽馬(Vasco da Gama)和他那支由三艘破帆船組成的船隊,在前往印度的途中,繞過好望角,于東非登陸時,當地的居民向他們誇示精致鑲邊的刺繡青絲帽。非洲人嘲笑葡萄牙人所拿出的小玩藝兒--小珠子、鈴鐺、珊瑚項鏈、洗臉盆--而且似乎不認爲他們的小船有什麽了不起。村中的長老說,在很久以前,曾經有白色的「鬼」,穿著絲綢,駕著大船,到訪他們的海岸。然而,卻沒有人知道這些人是誰,也不曉得他們來自何方。寶船就這樣從世界的意識中被遺忘了。
  鄭和與達伽馬到達非洲的時間相差了八十年。或許有人想知道:如果他們相遇,會發生什麽事呢?了解大明帝國海軍超凡的力量,達伽馬以他八十五英尺到一百英尺長的小船,敢不敢繼續穿越印度洋呢?見過葡萄牙的破船,中國艦隊指揮官會不會想在前進的途中踩扁那些擋路的蝸牛,以阻止歐洲人打開一條東西貿易的通路呢?
  中國人絕非在曆史上時常被述及的陸地民族,中華帝國在文明的伊始就是熟練又愛冒險的船民。甚至在「中國」或「中國人」的名稱出現以前,來自亞洲大陸的新石器時代人類──也就是大洋洲各種不同民族的祖先──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征服了印度洋和太平洋兩地。大多數人都這麽認爲,在哥倫布之前,新大陸已經有了亞洲人的蹤迹,而且許多證據顯示:他們曾屢有來往,而非僅接觸過一次。
  爲什麽中國不在那時開拓殖民地?
  爲什麽當中國在海上有絕對的霸權之後,放棄了強權? 長久以來,中華帝國的皇帝都把自己當作是一位賦予生命的父親,不單對城邦小國如此,同時對世界上所有民族也是如此 。這種認知回應了中國固有的觀念。天子既爲上天之子,當然也是全天下的統治者。早在基督紀元出的幾世紀,中國人已經熟知一種概念:天下之大,盡在中國的版圖之內,沒有所謂疆界之分所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假如已經擁有一切,還有什麽理由要向外征服的呢?歐洲列強的侵略行爲,超越了原本爲了滿足開拓東西貿易有利環境的需求,這種好戰而類似十字軍東征的殖民主義,完全和中國人理想中萬能的、半神性的天子背道而馳。因此,在中國皇帝身上看不到歐洲這種觀念。從明成祖身上當然也看不到這種觀念,歸順中國所換得的報酬是本身的繁榮。以這種方式對待未開化的民族可以提升他們對中華帝國的忠誠度,這種遠比加強駐軍的兵力來的有效得多了。無論如何,明朝皇帝得到的結論,試著在半個地球之外的地方維持駐軍是愚蠢的行爲,因此明朝的皇帝從來沒有作過這種嘗試。而歐洲各國殖民強還要再過四百年後才得到相同的結論。
鄭和骨灰就 葬在南京牛首山
  衆所周知,南京南郊牛首山有一座鄭和墓,但專家普遍認爲,這是一個衣冠塚。因鄭和在第七次下西洋途中病逝印度古裏,他的真身究竟葬于何處,一直備受爭議,成爲曆史上的一大懸案。南京博物院專家葛曉康先生從半個世紀前在南京牛首山一座古塔地宮中出土的文物中發現了線索,經過長達15年對文物和文獻的破譯,發現牛首山弘覺寺舍利塔地宮,就是鄭和真身葬所,也就意味著地宮出土的人牙就是鄭和的牙舍利。
  弘覺寺塔與鄭和墓在一條垂直線上 鄭和德塔(現在認爲的弘覺寺塔)與鄭和衣冠塚(現在認爲的鄭和墓)在一條垂直線上,與康熙《江寧縣志》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此則賜葬衣冠處也”,完全吻合
  佛教“牛頭禪”發源地牛首山,在其南麓周坊村一片寂靜的樹林裏,鄭和墓當地農民稱之爲回回山,稱墓爲馬回回墓。墓丘背依牛首山,坐北朝南,長300米,東西長60米,高約8米。墓前原有一批神道石刻和巨碑石座,今已無存。墓牌坊、墓丘與背後山上的弘覺寺舍利塔正好在一條垂直線上。鄭和墓自1959年發現以來,學術界對該墓是否是鄭和的真身墓,一直衆說紛紜。由于當年指認鄭和墓主要依據村民的傳說和推測,沒有發現證明此墓是鄭和墓的文物。因此,鄭和病逝于印度古裏,應該葬在印度,南京牛首山這座“鄭和墓”至多只是鄭和衣冠塚的說法一直占上風。理由是鄭和1433年4月逝世于印度古裏,船隊同年7月返回國內。就是說,從鄭和病逝到船隊返國曆時3個多月。正是炎熱的季節,航線又地處熱帶,鄭和的遺體顯然不可能保存好帶回國內安葬,很可能葬在古裏、蘇門答臘或爪哇。這一觀點被一些專家基本上蓋棺論定。 而鄭和後裔卻認爲,南京鄭和墓並非衣冠塚,是名副其實的鄭和安葬墓。
  據清康熙《江寧縣志》記載:“三寶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之西麓。永樂中命下西洋,有奇功。密知建文蹤迹,回朝皆奏不聞,史稱其有隱忠雲。宣德初,複命入西洋,卒于古裏國,此則賜葬衣冠處也。陰兄之子義,世襲錦衣千戶,後遂袝焉”。“鄭和墓在牛首山西麓的記載是正確的,因爲這段文字還記載了鄭和養子的墓也在牛首山西麓。那麽如果一人有兩處墓,可能是:一爲衣冠塚,一爲真身墓,因爲只有真身處才稱爲‘墓’,而衣冠處則稱爲‘塚’。而弘覺寺塔恰好位于《江寧縣志》記載牛首山西麓,證明與縣志的記載完全吻合。”
http://baike.baidu.com/view/1988.html?tp=1_11

另參本館<索馬利亞海盜(二)>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ouj/3/1311591877/20081223070742/
 
 
 

台長: 阿楨
人氣(3,558) | 回應(22)|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思想文化 |
此分類下一篇:《德國與日本的省思》

到台南
回響》鄭和到台南 史籍可稽【聯合報╱許耿修/台南市文化觀光處處長(台南市)】08.06.04
 
二日拜讀章煥先生「鄭和到台南?古都怪言亂語」一文。下了班,我專程到市定古蹟「大井頭」,市政府的解說牌並無涉及鄭和相關敘述;惟數步之外有座導覽地圖牌,背面有簡介:「相傳在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鄭和下西洋時,曾在此汲水。」
此為章煥先生質疑:「鄭和到過台灣之說,無憑無據,是文人杜撰。」對此,就長期研讀台灣史的我很難認同,翻開台灣史籍:
一、康熙年間吳桭臣著「閩遊偶記」一書:「曾聞明永樂丁亥,命太監鄭和、王景弘、侯顥三人往東南諸國賞賜宣諭,鄭和舊名三保,故云三保太監下西洋,因風過此。」
二、乾隆三年尹士俍(曾於雍正七年至十年任海防同知、淡水同知、台灣知府、分巡台廈道)著「台灣志略」一書:「大井在郡城西定坊不知鑿自何年,王三保飄洋過台時即此井取汲矣。」
三、乾隆十二年官方編修之正式史籍「重修台灣府志」卷一封域:「大井在西定坊,來台之人在此登岸,曰大井頭,……舊志云開鑿莫知年代,相傳明宣德間,太監王三保到台曾於此井汲水,又傳係紅毛所濬,紅毛築赤嵌城恐有火患鑿此井以制之。」
至此,鄭和到台灣說法,究係「無憑無據,是文人杜撰」,抑或「史籍可稽」,其事實不辯而明。由於鄭和抵台南一事並未經考證,故市府導覽地圖後說明時,開宗明義就說:「相傳…」這是負責任的說法,怎可誣為「推託責任」呢?
至於大天后宮二○○二年碑文破題,即是引用吳桭臣「閩遊偶記」之全段記載,章煥先生引用碑文以間斷方式敘述,即易誤導讀者產生錯誤認知,甚為不妥。
文化是可以討論的,施政更應接受公評,章煥先生的指教,本人當銘記於心,並用為來日自我之鞭策。
2008-06-04 08:44:01
達文西機源自中國
英業餘史學家:達文西機件靈感 源自中國 【聯合報陳世欽08.07.30

英國業餘歷史學家曼席斯表示,文藝復興大師達文西繪製的機件草圖,與古代中國的同類草圖酷似,無疑源自中國。
曼席斯6年前即曾語出驚人的表示,古代中國航海家抵達美洲新大陸的時間比哥倫布早70年。他指出,中國的航海家曾於15世紀初繪製世界地圖,先後抵達澳紐、美洲新大陸,時間早於歐洲探險家。他說:「所謂歐洲人發現全世界的說法完全是胡扯。」
曼席斯表示,1434年,中國的一支艦隊(編按:明朝鄭和1405至1433年7度下西洋,其副手王景弘1434年第8度出航)帶著西方世界當時沒有的世界地圖、天體圖與科技百科全書抵達義大利,為此後的西方工程奇蹟奠定基礎,其中包括達文西繪製的飛行器草圖。曾任英國海軍潛艦指揮官的曼席斯表示:「中國人至1430年為止已掌握的一切技術傳到了威尼斯。」
70歲的曼席斯指出,一名中國使節自威尼斯前往佛羅倫斯,將這些新奇玩意呈給教皇尤金四世。他說:「這是點燃文藝復興的火花,達文西與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的創造,以中國人帶去的科技百科全書為本。」
2008-07-30 07:56:28
太平公主號遭撞沉
太平公主號遭撞沉 11人獲救【聯合報記者王燕華09.04.27

原定今天返航、完成無動力往返美洲世界紀錄的「太平公主號」,昨天清晨在蘇澳外海遭油輪撞成兩截,船上十一人均獲救。空警隊提供

仿明代古帆船打造、擬締造無動力往返美洲橫渡太平洋紀錄的「太平公主號」,出航十個月後,原定今天返回基隆港;昨天清晨卻在距家門一步之遙的蘇澳外海,遭油輪碰撞斷成兩截。

當時海上風浪大,船上十一人攀住殘破船身,泡在海水中待援,四小時後由直升機救起送醫,除傷勢較嚴重的美籍男性湯瑪士仍在醫院外,其餘傷者已出院。

圖為去年太平公主號六月出航時的照片。本報資料照片非報系

肇事油輪疑是賴比瑞亞「Champion Express」號,太平公主號船長劉寧生(六十二歲)說,一定要求償;前天他擔心海象太差,還曾聯繫海巡單位,希望派船艇戒護,「誰知還沒到蘇澳,就被撞沉」。

太平公主號去年六月從基隆出發,橫渡北太平洋,十月抵舊金山,創下半世紀來,中國復原古帆船完全靠風力,橫渡太平洋首例。之前共有兩組復原船團隊企圖挑戰,都功敗垂成。

太平公主號去年十一月返程,昨天清晨二時卅分,船在蘇澳港東北方卅浬處,遭油輪碰撞翻覆。海巡署及國家搜救中心海空救援,船員被救起後心有餘悸。大副湯裕權說,看到一點白光朝太平公主號直衝,速度相當快,想迴避時,不到幾分鐘就被撞了。

日籍船員金城雅夫說,古帆船不像現代帆船容易操控,看到油輪時,因帆船轉向速度慢,還是被撞上;還好太平公主號是木造,不像玻璃纖維船會被撞得粉碎,否則大家就沒命了。

事發後蘇澳海巡隊到蘇澳信號台調閱航跡圖,發現「Champion Express」的確行經該海域,原本船頭朝北,突然轉向朝西,停留約卅分鐘後,才又向北返行,與常理不合。

※ 延伸閱讀》
‧太平公主號船帆 13道工法防曬抗UV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4870817.shtml
2009-04-27 09:02:28
版主回應
鄭和部下肯亞留後裔?大陸出資撈沉船解謎團(東森新聞2010/02/26)

對於明朝太監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大部分的人耳熟能詳,但您不知道的是,相傳鄭和的船隊中有一艘在東非沿海沉沒,當時有些船員游到了附近島上,還跟當地人通婚生下後裔。雖然史書上並沒有記載此事,但現今肯亞某些小島上確實有這樣的傳說,大陸官方已經派專家到前往打撈沉船,想要破解這個歷史大謎團。
非洲東岸是600年前鄭和下西洋所到達最遠的地方,根據古老的傳說,鄭和帶領的兩百多艘海船中,有一艘在肯亞的拉木群島(Lamu)附近沉沒,部分船員逃生到島上,並跟當地人通婚、繁衍後裔。肯亞居民指出,「那些船員就是後來被稱為瓦上加人(Wa shanga)的祖先,有個名字聽起來像『CHIN HO』,好像是那些人裡最有名的一個人。」
「CHIN HO」聽起來就像是鄭和,而流傳至今的不只是一個名字而已,當大部分肯亞居民現在還是用最簡單的器具捕魚時,有部分居民祖傳編織魚簍的技術似乎就來自東方文明,當時碉堡般的建築還聳立在肯亞境內,跟現在當地人住的茅草屋比起來,技術明顯超越。肯亞回教小學老師說,「他們幫忙建設了西雨(Siyu)的村莊,因為他們會很多技能,他們還建了圍牆來保護這裡。」
就是因為疑雲重重,大陸官方決定出資2000萬元人民幣,相當於9300萬元的台幣,到肯亞打撈鄭和的沉船,並研究當地人跟中國的血緣關係,一旦獲得證實,口耳相傳的歷史很可能成為中非一家親的最佳寫照

鄭和部下東非留後裔? 肯亞女:我的祖先是中國人(2010/02/27 00:26)

相傳明朝太監鄭和下西洋時,有一艘船在肯亞沿海沉沒,部分船員逃生到島上,並跟當地人通婚、繁衍後裔。事實上,在其東部一個叫西嶼(Siyu)的小漁村中,有一位女子姆瓦瑪卡‧謝里夫就聲稱,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家裡還有保存中國的青瓷花碗。為了「尋根問祖」,她甚至在多年前到中國留學。
非洲東岸是600年前鄭和下西洋所到達最遠的地方,據說他當時帶領兩百多艘海船,但有一艘在肯亞的拉穆群島(Lamu)附近沉沒。肯亞居民介紹,船員在上加村(Shanga)海灘獲救登陸,當時那裡只是一片荒蕪,後來船員與當地人通婚融合後,逐漸形成村落,「上加」這名字是船員取的。
「Shanga」聽起來與中國的上海很像,有不少人都認為,這個詞是船員為了表達自己思鄉之情特意起的名字。而根據肯亞居民的說法,船員中有個人的名字叫「CHIN HO」,發音與鄭和也很像。不過,流傳至今的不只是一個名字而已,當大部分肯亞居民現在還是用最簡單的器具捕魚時,有部分居民祖傳編織魚簍的技術。
另外,當時碉堡般的建築也還聳立在肯亞境內,跟現在當地人住的茅草屋比起來,技術明顯超越。肯亞回教小學老師說,「他們幫忙建設了西嶼的村莊,因為他們會很多技能,他們還建了圍牆來保護這裡。」事實上,西嶼有一位女子姆瓦瑪卡‧謝里夫就聲稱,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她是鄭和所率領船隊船員的後裔。
據了解,姆瓦瑪卡的母親姓謝,這在當地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姓氏。2005年,她接受訪問時表示,「在我很小的時候,外婆就告訴我們,我們是500多年前隨鄭和下西洋的中國船員的後裔。外婆是這樣講述我們祖先的遭遇的:他們所乘坐的一艘船在拉穆群島附近沉沒,倖存者上岸定居並最終融入當地社會。」
姆瓦瑪卡堅信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並為此感到自豪。有媒體指出,姆瓦瑪卡及家人的長相的確與肯亞當地人有點不同,他們的膚色稍淺,輪廓也比較接近亞洲人。據說姆瓦瑪卡的家中保留了中國的青瓷花碗,是祖先流傳下來的。她介紹,在西嶼,有些中國人的後裔仍用中醫治病,如穴位按摩、用薑糖水治感冒等。為了「尋根問祖」,她還到中國留學。
據了解,2005年,中國考古專家曾經到肯亞鑑定一塊沉船碎片,結果證實是元代印尼的一條船,與鄭和船隊無關。《京華時報》報導,考古專家近年來進行考證後得出了3點結論,第一是拉穆群島仍居住著中國人後裔,相傳他們是鄭和船員的後代;其次是在肯亞發現的40多處中國古瓷遺址中,拉穆地區是最重要的一個;最後,拉穆群島附近可能有中國沉船。

「鄭和部下後裔現住肯亞小島」的爭議與另思 呂應鐘 (1999/06/12)

[ 傅建中的報導 ] [ 陳信雄的質疑 ] [ 傅建中的再述 ] [ 呂應鐘的嘆與思 ]
  我一向對失落的文明事件具有相當大的好奇與探究心,最近中國時報有一篇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考據報導,讓我又神遊在古代文明成就之中。接著是成功大學一位教授的質疑,使我又嘆國內學界的不肖,接著又是一篇反思文章,使我為作者傅建中的努力喝釆。而更重要的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提出來供大家思考。
……………
http://www.thinkerstar.com/lu/essays/chengho.html
2010-03-27 10:13:21
至少沒侵略別人
美國智庫:中國把自身描繪爲絕對友善國家 2009-08-24 環球時報

  美國詹姆斯頓基金會《中國簡報》8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有海軍軟實力嗎?
  去年底中國宣布派海軍赴亞丁灣打擊索馬裏海盜。北京的考慮是借此證明它是全球海上秩序的可靠保衛者。懷疑者認爲中國遠征背後藏有隱蔽動機。
  中國領導人愈來愈借助明朝鄭和的航海之旅,來支持中國崛起不構成威脅的主張,邏輯如下:當中國擁有一支強大海軍時都沒搞擴張征服。因此中國官員宣稱,鄭和的航行證明了“和平崛起是中國曆史發展的必然結果”。
  但亞洲受衆是否接受中國版的曆史,將取決于中國的海軍軟實力是否行之有效。中國把自身描繪爲絕對友善的國家,等于爲自己設立了幾乎不可企及的標准。而曆史學家認爲,鄭和航海也不僅僅是爲示好。已故曆史學家愛德華•德雷爾表示,規模龐大、戰鬥力強、技術先進的明朝艦隊遠航是爲震懾南海和印度洋受衆,以達到不用武力就實現中國帝王意志的效果。
  (中國的)軟實力值得仔細審視。首先,或許軟實力能打消外界對一個國家行動的疑慮---從中國觀點來看是有用的,但不足以喚起別國的積極行動。中國可能早已發現,盡管亞洲領導人對其鄭和敘說表現得彬彬有禮,但仍有意回避中國帶頭的冒險行動。其次,一個國家的吸引力具有普遍性嗎?中國的“微笑外交”似乎注定要遭遇複雜反應:興趣巨大、漠不關心及不信任。第三,一旦開始使用硬實力,將如何維持軟實力?當國家形象僅限于抽象、沒有現實糾葛時,維持吸引力是相對容易的,北京想怎麽說就怎麽說。但當它開始在新舞臺上部署海軍時,其友善形象將受到現實檢驗。能吸引一個外國受衆的未必能引起其他人興趣,隨著北京按自己的利益行事,中國的軟實力或許會衰落。(作者詹姆斯•霍姆斯,邱峰譯)
http://mil.news.sina.com.cn/2009-08-24/0938563552.html
2009-08-25 06:58:28
版主回應
《鄭成功古船重現》 還原史實(楨:?)2011-10-21 中國時報

 由文建會補助、台南市政府辦理的「十七世紀台灣船復原重現計畫」,過程委由國家地理頻道團隊拍攝成紀錄片《鄭成功古船重現》;全片記錄了全長三十公尺的「台灣成功號」,如何以傳統華人造船工法,重建仿原尺寸明鄭時期台灣古船的過程。此外還採訪台灣、英、美、中國等多國學者專家,從歷史角度、國際觀點,闡述鄭成功的歷史定位。
 此外,《鄭成功古船重現》片中還揭開鄭成功船隊驅趕歐洲殖民者,改變亞洲歷史的關鍵歷史原貌。這部全長四十七分鐘的影片,將於十月廿二日晚上九點亞洲地區首播。
 紀錄片從為了建造古船艦、台南市官員遠赴鄭成功出生地日本平戶松浦史料博物館開始,從日本找出全球唯一收藏《唐船之圖》畫卷中的台灣船圖為藍本,作為古船建造的主要依據。另邀請模型製作師曾樹銘、台灣歷史學家陳信雄及其他海洋史及造船史學者進行考證,再由安平港「木船達人」老師傅許欉帶領工匠,以熟稔的工法重現古船。
 古船建造過程困難重重,造船團隊必須評估現實條件鑄造船隻,因而最後船隻高度、寬度、選用木頭、使用方法等,都和古代有所出入,這些爭議也導致歷史學家陳信雄和曾樹銘相繼退出。船隻完成後,團隊一度擔憂帆布驅動的船隻無法離開港口,增加了當年沒有的瑞典引擎,引來更大的爭議。
 紀錄片拍攝團隊訪問了歷史學家陳信雄、《鄭成功傳記》作者英國作家強納森.克勒孟茲(Jonathan Clements)、《海上霸王國姓爺如何擊退荷蘭收復台灣》作者美國學者歐陽泰(Tonio Andrade),撰寫軍事策略的以色列作家馬丁.克里費德(Martin van Creveld)等人,力求還原史實樣貌。

鄭成功古船 許欉收山之作2011-10-20 【中央社】

 84歲的許欉從事木船建造超過一甲子,在觀看國家地理頻道團隊製播的「鄭成功古船重現」紀錄片後說,這艘船可能是他的收山之作,但如果有機會還是願意繼續為木船效命。
 歷經3年,由行政院文建會補助、台南市政府辦理的「十七世紀臺灣船復原重現計畫」,現已由國家地理頻道團隊完整製成HD高畫質紀錄片─「鄭成功古船重現」。台灣22日首播。
 「鄭成功古船重現」首映會今天在台南全美戲院舉行。監製李美儀表示,本片除了記錄全長30公尺的「台灣成功號」,以傳統華人造船工法,重建仿原尺寸明鄭時期台灣古船的建造過程;同時穿插鄭成功攻克荷蘭人的故事,讓紀錄片更有看頭。
 許欉專程前往觀賞本片。他一生參與建造的木船多達2、300艘,因而有「木船達人」美譽。台灣成功號吃水量為138噸,許欉說,他建造過最大的木船重達250噸,所以對他而言,建造「台灣成功號」的過程並不太困難,倒是紀錄片中鄭成功的故事相當引人入勝。
 台灣成功號是根據台南市政府特別派員到日本長崎縣平戶市松浦史料博物館,以全球唯一收藏的「唐船之圖」畫卷中的台灣船圖為藍本,由陳林福等海洋史及造船史學者專家考證設計,再由許欉帶領多位技藝非凡的造船工匠,遵循藍圖及史料進行施工,以熟稔的工法重現古船。
 陳林福說:「台灣建造木船最好的師傅集中在台南,而許欉更是箇中佼佼者。船的眼睛還是老師傅親手打造。」
 陳林福進一步說,台灣成功號共動用南洋櫸木、香思樹、紅柳桉、黃柳桉5種木頭,而建造木船還必須對木頭特性了解的一清二楚,特別是龍骨部分,只有像許欉那樣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才能抓到竅門。」
 許欉則是謙虛說道:「若沒有陳林福的設計圖,船也做不好。」不過,聽陳林福對自己的誇讚,許欉也很驕傲地說:「我做的船絕對不會漏水。」
 不過,由於木船師傅凋零,加上建造過程中更改設計,陳林福透露,原本1年可完成的台灣成功號,延宕到近3年才完工。而當今仍在航行的木船一個手掌就可數完,木船的需求量大不如前。許欉說,「台灣成功號」可能是他參與的最後一個作品,但如果有機會,他說,還是願意繼續為鍾愛一輩子的木船奉獻心力。
 台灣成功號船現停靠平港碼頭,船長徐海鵬說,預計11月初駛出安平港外,進行航行訓練。台南市立文化資產管理處處長林韋旭說,台灣成功號在完成航行訓練後,計劃明年環島試航,未來則將沿著鄭成功300多年航行的路線,重新造訪日本到印尼這段海域。

相關新聞:
台南鄉親熱情參與廈門鄭成功文化節 (2011-06-13 )
兩岸千名民眾共祭民族英雄鄭成功 (2011-06-12 )
為延平郡王慶生 青年鄭成功報到! (2010-08-27 )
踩街1.2公里 兩岸同祭鄭成功(組圖) (2010-06-19 )
一笑泯恩仇 鄭成功、施琅後裔大和解 (2010-05-02 )
2011-10-23 10:03:39
圖博館
《晚明大變局》:晚明的全球化與國際範兒2015-11-26 晶報

《晚明大變局》 樊樹誌 中華書局
  2015年初,樊樹志先生的《晚明史》修訂再版,在《導論:“全球化”視野下的晚明》中,樊先生從地理大發現後的全球經濟與晚明社會、商品經濟的高度成長與市鎮的蓬勃發展、耶穌會士與早期西學東漸三個角度探討了晚明社會的巨大變化。年中,樊先生又出版的新作《晚明大變局》,更進一步深化了晚明現代化的主題,從“海禁一朝貢”體制的突破、捲入全球化貿易的漩渦等六個角度再次深入探討了晚明的“大變局”。將兩部著作加以對比,就能發現樊先生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思想解放運動和文人結社兩個新的研究主題。不過,他認為自己這部書最主要的兩個亮點“一個是對外開放,一個是解放思想”。那麼,我們就從這兩個角度入手,來看看樊先生筆下的晚明的“大變局”。
  世界潮流激盪下的對外開放
  15世紀大航海時代以來,歐洲為了追求更新的航道,開始向美洲和非洲不斷地探險,逐漸拉開全球化的帷幕。從此,人類的活動不再局限於某一個洲,而是全球各大洲;人類的視野不再是半個地球,而是整個地球。中國當然不可能置身事外。在世界潮流的激盪下,晚明社會也逐漸出現新的發展與變化。
  伴隨著全球化的開始,國際間的貿易業迅速地開展起來,而這一時期國際貿易最大的贏家無疑是中國,德國學者弗蘭克在《白銀資本》中所說:“外國人,包括歐洲人,為了與中國人做生意不得不向中國人支付白銀,這也確實表現為商業上的'納貢';'中國貿易'造成的經濟和金融後果是,中國憑藉著在絲綢、瓷器等方面無與匹敵的製造業和出口,與任何國家進行貿易都是順差。因此,正如印度總是短缺白銀,中國則是最重要的白銀淨進口國,用進口美洲白銀來滿足它的通貨需求。美洲白銀或者通過歐洲、西亞、印度、東南亞輸入中國,或者用從阿卡普爾科出發的馬尼拉大帆船直接運往中國。”根據他的研究,16世紀中期至17世紀中期,美洲生產的白銀30000噸,日本生產的白銀8000噸,最終流入中國的白銀達到7000噸至10000噸,約佔世界白銀產量的1/4至1/3。甚至有學者認為,通過貿易渠道,全世界白銀的一半最終流入中國。
2015-11-29 09:49:32
圖博館
中國一方面進行著大規模的國際貿易,另一方面又執行著最嚴格的海禁政策,大明王朝的統治者依然禁止人民私自出海與外國商人貿易。在國際貿易巨額的利潤引誘下,西班牙、葡萄牙商人來了,由於它們不是朝貢國,無法進行朝貢貿易,所以只能走私;民間商人也不能下海,因此也只能走私,明朝中期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武裝走私活動,其中最為極端的例子則是倭寇。根據研究,樊先生認為,所謂的倭寇其實就是中日之間的武裝走私活動。後來,在地方​​政府和民間社會不斷的呼籲下,終於在1567年,明朝政府正式開放海禁,准許人民進行海外貿易。
  海外貿易的繁榮,必然帶動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國際市場上對於中國絲綢、棉布的需求,刺激了中國內地市鎮的手工業生產。太湖流域的絲綢業市鎮,以出產優質生絲而聞名於世,統稱為“湖絲”,在國際市場上享有極高的聲譽,成為各國商人爭購的搶手貨。用這種“湖絲”織成的各色綢緞,也是行銷海內外的名牌產品。僅次於絲貨的棉布,主要產地也在江南,江南的棉佈業市鎮出產的精品棉布,號稱“衣被天下”,不僅行銷全國,還遠銷海外。刊印於嘉靖四十一年(1562)的《籌海圖編》就已記載,運往日本的中國商品,第一位是生絲,第二位是絲綿,第三位就是棉布。而這些棉布的產地就是江南的棉佈業市鎮。從上述記載中,我們不難看出國際市場的需求極大地刺激了中國江南市鎮絲織業和棉紡業的發展。
  晚明的思想解放運動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樊先生看來,王陽明所領導的新學運動,恰恰代表了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在王陽明和他的弟子的帶動下,衝破思想的桎梏,掙脫名教的牢籠,思想解放的浪潮滾滾而來,思想界流派紛呈,講學之風盛行,互相辯駁詰難。有了這樣的氛圍,使得西方科學文化得以順利地傳播、弘揚,培養出了一大批放眼看世界的先進中國人。
  然後是西學東漸。隨著歐洲商人的步伐,以利瑪竇為代表的耶穌會士來到中國,通過澳門這個渠道,進入中國。他們在傳播天主教的同時,傳播歐洲文藝復興以來的科學文化,不僅使得中國在文化上融入世界,“西學”以前所未見的巨大魅力,深深吸引一大批正在探求新知識的士大夫們,短短幾年,就掀起了西學東漸的高潮。因此,西方學者把利瑪竇稱為“科學家傳教士”,中國士大夫則把他叫作“西儒利氏”。
2015-11-29 09:49:54
圖博館
再則是文人結社與言論。更多的士子、文人有了自主意識,文人結社蔚然成風。在經濟文化最為發達的江南,湧現出許多文社,其中以常熟的應社、松江的幾社和活躍於江南的複社最為有名,影響所及,遍於全國。學人們以文會友,以友輔仁,暢所欲言地交流心得,無所顧忌地高談闊論,成為晚明社會一道明麗的亮色。
  以上是樊先生這部書的大體觀點,樊先生已七十八歲,精神矍鑠,看起來對自己這部晚年的代表作也頗為滿意,他尤為在意的是對晚明歷史局勢的大判斷,他說:“晚明有大變局,不是歷史學界的共識,是我的一家之言。”樊先生雖然言之鑿鑿,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和思考,那就是:晚明社會在經濟發展過程之中,並沒有發展出工業化革命;在思想上,陽明心學和耶穌會士的東西方文化交流,並沒有產生中國式的啟蒙運動;雖然有文人結社和言論自由,但並沒有產生現代性的政治體制,使中國徹底走出中世紀。
  晚明的全球化與國際範兒 餘佐贊(出版人)
  明史大家樊樹志先生關於晚明的研究著作很多,比較有名的有《晚明史》《權與血:明帝國官場政治》《明代文人的命運》《萬曆傳》《崇禎傳》等,我覺得在他諸多的晚明史專著中,《晚明大變局》一書的格局和氣勢最不尋常,將晚明放在全球化的視野下,用國際化的視角來審視這一段歷史,讀來讓人有很多新的啟示。
  樊樹志在書中提出了晚明經濟是全球經濟的一部分這一觀點。作者認為地理大發現以後貿易就開始了全球化,世界也進入了經濟全球化時代,晚明在打破“海禁—朝貢”體制後,通過海上貿易,捲入了全球化的貿易浪潮。對於晚明的江南,書中著墨較多,認為全球化經濟浪潮刺激了江南絲綢業和紡織業的發展,作者以當時江南從“蘇湖熟,天下足”轉到了“湖廣熟,天下足”來論證江南農業由糧食作物開始轉移到了經濟作物,即蠶桑業和棉紡業的繁盛;同時江南地區也逐漸由農業經濟轉為工業經濟,有數據表明,當時在江南發達地區工業地位和農業地位已經不相上下,甚至超過農業。
  歷史教科書中關於晚明的社會形態一節,一般都說晚明時期中國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但作者認為儘管晚明江南經濟出現了發達的農商經濟,但晚明時期還不能說是資本主義萌芽時期。
2015-11-29 09:57:19
圖博館
正是因為經濟捲入了全球化,所以晚明時期的思想和文化也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開明和開放態勢。晚明時期大思想家有陳獻章、王陽明及其弟子還有李贄等人,他們的言論匯成了思想大解放的潮流,提倡“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的質疑精神;否定了那些迂腐的學說,有了“雖其言之出於孔子,不敢以為是也”的自我覺醒意識。晚明文人結社講學之風大興,文人社團都以“負韜世之才,懷救時之術”為己任,在當時也是一景。晚明思想開放,所以晚明時期西方科學文化也開始在中國得到了傳播,利瑪竇等一大批傳教士來到了中國,也有了一大批中國人開始學習西方的科學文化知識,如瞿汝夔、徐光啟、李之藻、楊廷筠和方以智等。如果說經濟上晚明已經捲入了全球化,那麼在思想上,在科學上,因為傳教士的到來,晚明時期的思想文化也有了國際範兒。
  有人認為晚明時期的社會大變局其實是近現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顛覆性大變局的潛源,這種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近現代以來中國一直不斷地解放思想、融入世界,晚清時期的洋務運動、維新運動,都是晚明社會大變局後的餘響。還有,晚明時期世風也在漸變,比如經濟高度繁榮帶來了江南的奢侈之風,由儉入奢在傳統農業社會看來是“世風日下”和“人心不古”,但有繁榮經濟支撐的侈靡之風,卻得到了當時人們的追捧,並且還有陸楫等人批判了正統的禁奢觀念,論證奢侈風尚對刺激生產、拉動經濟的意義。想起當下經濟下滑時採取的經濟手段,無非也就是拉動內需、刺激消費。——看到這裡,不覺莞爾。
http://book.sina.com.cn/news/review/w/2015-11-26/1111779013.shtml

另詳參【圖博館】:《中國大歷史》 《亞洲歷史》 《鄭和下西洋》
2015-11-29 09:59:05
圖博館
海與帝國:明清時代
作者: 上田信
出版社: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7/06/01
  內容簡介
  在18世紀的工業革命之前,
  位於東歐亞的中國,是全球貿易的主導者。
  為何明清時代的嚴厲海禁,
  會成為推動東歐亞圈貿易活絡的關鍵?
  超越以往中國通史的朝代框架,
  以「海洋史觀」x「全球體系論」首創東歐亞的區域概念,
  重新評價這段五百年的明清帝國海洋史。
  一改歐洲觀點的霸道史觀,重寫征服、開發、文明化的西方論點,用鮮明的人物生平,重構五百年明清時代:
  ‧一名船醫建立起百年老字號怡和洋行,更是讓英國在鴉片戰爭中獲勝的關鍵。
  ‧失控的鹽制度和掃蕩沿海走私,明朝鹽商只能變身倭寇頭子。
  ‧明朝承認與外國交易的互市,讓努爾哈赤得以用毛皮交易打造大清帝國。
  ‧鄭芝龍的海上霸權,源自十七世紀日本幕府頒布海禁。
  ◎專制就是封閉?保守就是停滯?
  歐洲優越主義已經崩解,大海洋史觀才是二十一世紀的論史主流!
  一直以來,西方史學界對於中國明清時代的評論都不佳,從黑格爾的停滯論,到二戰後費正清的「衝擊─回應」論,甚至連接受馬克思主義史學體系的中國史學家們,本身也將明清所屬的十四至十九世紀歸類為「封建制度的末期」,是一個封閉又陳腐的時代。
  然而以往的評論觀點,都是以「陸地」出發,如今,我們以海洋上發生的運輸、交流和貿易等層面,重新評價明清帝國,並發現在近代中國被評為負面遺產的「朝貢制度」,竟是當時維繫東歐亞地區秩序的最佳經貿體系。
  ◎從國家到地區,當帝國本身的制度跨區發展之後
  作者上田信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批進入中國進行實地田野調查的日本史學家,他從「交易」的基礎,解構中華文明自商周以來改朝換代的拓展過程,是不斷因「集中─分配」而集合,接著又因與新文化交流而破壞交易穩定度,導致王朝瓦解、重組。
  ◎鄭和下西洋、女真崛起,讓我們從海洋的觀點重新看陸地上的歷史大事件
  除了以截然不同的面相與論點,重新評析西方史學界口中的中國停滯時代之外,上田信更以民生經濟的角度,有別於過往提出的皇帝沉迷宗教、官員壓榨百姓、歉收造成飢荒等原因,提出元朝帝國為何敗亡的真正原因,和發生動亂的「地點」有關;也提出有別於史學家認為鄭和下西洋是巨額出超的「朝貢貿易」,而是運用不需成本的「里甲制」成品,去交換東南亞各國的珍稀物品,非常划算。
2017-06-01 11:34:54
圖博館
肯尼亞發現鄭和下西洋時代中國血緣人骨遺骸

  新華社肯尼亞拉穆2017.7.28電中國、美國和肯尼亞專家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肯尼亞拉穆郡曼達島28日開幕的首屆“古今中國與東非聯繫國際論壇”上宣布,在曼達島發現了具有中國血緣的3具人骨遺骸。美國考古學者查普·庫辛巴說,這是考古學者首次在東非地區發現具有中國血緣的古代人骨遺骸。中山大學副教授朱鐵權說,利用碳14測年技術所得結果顯示,其中一人可能生活在鄭和下西洋的時代。(完)
2017-07-30 11:43:15
圖博館
朱元璋為什麼長著一張豬腰子臉? 2018-11-15

讀明朝歷史,朱元璋的長相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
然而,歷史上的明太祖確實以這兩種長相傳世。
古代宮廷有專門的機構收藏歷代帝后圖像,南薰殿所藏曆代帝王畫像中,朱元璋的畫像最多,總計有13幅。如今,這13幅畫像,除了1幅留在北京故宮博物院,其餘均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13幅畫像,呈現了兩個朱元璋:一是端莊的圓臉俊像,計有兩幅,分別呈現盛年和老年時期的朱元璋;一是怪異的長臉醜像,計有11幅之多,不過相貌大同小異,基本都是額頭、下巴突出,隆鼻如蒜,拱嘴如豬,有的臉上還畫滿麻點。
  1.問題來了:到底哪一張臉是朱元璋的真容?
明朝中期的張瀚(1510—1593)在《松窗夢語》中記載,他任職南司空時,曾入值武英殿,親眼瞻仰了朱元璋、朱棣的畫像。
他說:“太祖之容,眉秀目炬,鼻直唇長,面如滿月,須不盈尺,與民間所傳奇異之像大不類。”
萬曆時人張萱之父在雲南作知縣時,曾于黔國公府“摹高皇(朱元璋)禦容,龍形虯髯,左臉有十二黑子,其狀甚奇,與世俗所傳相同,似為真矣”。
後來張萱在京為官,才看到內府所藏朱元璋、朱棣的畫像,驚歎:“高皇帝乃美丈夫也,須髯皆為銀絲,可數,不甚修,無所謂龍形虯髯、十二黑子也。”
從張瀚、張萱的經歷,可以看出:第一,朱元璋圓臉俊像才是官方認可的圖像;第二,長臉醜像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經在民間流傳,甚至登堂入室進入王公貴族的私家收藏。
  關於第二點,最愛君後面再討論。現在說第一點。
兩幅朱元璋的圓臉俊像,雖畫於不同時期,但在細節處理、繪畫技法上,明顯是宮廷畫家的水準。與朱家歷代接班人的畫像風格也極為一致,所以是朱元璋的標準像無疑。相比之下,那些長臉醜像,無論是服飾、場景、畫風,都很粗糙隨意,有的連衣冠的搭配都漏洞百出,來源和出處十分可疑。
  朱元璋盛年與老年標準像
然而,標準像不代表就是真實容貌,畫家有可能達不到寫真的水準,也有可能受迫於皇威作了美化處理。
關於宮廷畫家的水準,大家可以放心。自宋代以後,帝后肖像畫的可信度已經很高了。當時皇家有畫像以備百年後供子孫瞻仰祭拜的需求,宮廷畫家的水準也足以為帝后們畫出形似的肖像畫。
2018-11-15 12:11:45
圖博館
所以,學歷史的都知道,宋代起那些皇帝畫像,基本都好辨認,也不容易誤用,而此前的皇帝畫像,都偏虛,有的還像一個模子畫出來的,時常誤用也沒人發現。
具體到朱元璋畫像,很多人會引一些段子,說他喜歡殺寫實的畫家,只有那些把他畫好看了的畫家才能倖免,以此反證朱本人長得很醜,傳世的標準像都是畫家違心美化的結果。還說,有個畫家倖免之後,憑記憶摹畫出朱的真容,這就是長臉醜像傳播的起點。
朱元璋嗜殺嘛,所以段子這樣傳,也沒人覺得他在背鍋。事實上,現在能考證出來的、給朱元璋畫過像的畫家有四五個,比如孫文宗、沈希遠、陳遇陳遠兄弟,而這些人無一被殺。
最愛君發現,歷史上流傳的朱元璋殺畫家的段子,是有範本的。舉個例子,後唐開國皇帝李克用有一隻眼睛是瞎的,被稱為“獨眼龍”。畫家給他畫像,難度很高:畫出兩隻眼睛,則不像李克用,可能被殺;如果只畫一隻眼睛,也可能犯死罪。結果,一個聰明的畫家,把李克用畫成了閉上一隻眼睛射箭的樣子。
類似這種故事,附會在很多人身上。真實性十分可疑,所以最愛君稱之為“段子”。
其實,畫家的壓力,並非來自於畫醜或畫美,而是形似與神似之間的尺度拿捏。
明初大畫家王紱在洪武、永樂年間曾幾次供職宮廷,對於給皇帝畫像的問題,很有發言權。他說,給皇帝畫像最難,因為天威就在咫尺,壓根兒不敢正眼端詳,能畫個形似已經不錯了,沒心思考慮如何達到神似。
但光畫得像,體現不出皇帝的氣象與個性,並不能博得朱元璋的認可。明朝中期的陸容在《菽園雜記》中說,那些把朱元璋畫得很逼真的畫家,自以為可以得到獎賞,然而皇帝並不滿意,只有一個畫家在形似之外,加上“穆穆之容”,結果朱元璋大喜。
“穆穆之容”,大概可以理解為給朱元璋的容貌加進一些顯示尊貴的符號,比如長耳垂輪、天庭飽滿等,即在形似的基礎上,追求帝王相的神似。
綜上,我們大致可以得出結論:傳世的朱元璋像,圓臉俊像更接近他的真容。但不能說“就是”他的真容,只能說“更接近”,因為畫家還作了一些神似的處理。
  2.又有問題:另一種傳世畫像為什麼把朱元璋處理成豬腰子臉呢?
  通行的解釋是,滿清入關後對朱元璋的醜化。
這種解釋極不靠譜。第一,正如前文所說,最晚在明朝中期,已經出現了朱元璋豬腰子臉的畫像。第二,清朝皇帝對前朝基本不存在詆毀的情況,相反,為了拉攏漢人,修《明史》、祭明孝陵都有神化朱元璋的傾向。
2018-11-15 12:12:24
圖博館
鑒於在朱家統治時期,豬腰子臉版的朱元璋畫像還能廣泛流傳,甚至進入王公貴族的收藏,基本可以斷定,這是官方認可、默許乃至鼓勵的結果。
一系列的證據表明,明太祖“被”長著一副異相,是他的兒子、明成祖朱棣策劃和推動製造出來的。
  朱棣信奉相術。明初最著名的相士袁珙、袁忠徹父子都深受朱棣信任,但凡起兵打仗、選拔人才,朱棣都要找他們算一算、相一相。相傳,朱棣奪取侄子的帝位,跟早前袁珙相他為“太平天子”有關。
在朱棣任上,官方文獻記載的朱元璋長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比如,那時編修的《明太祖實錄》在“吳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條記載:“上夢人以璧置於項,既而項肉隱起微痛,疑其疾也。以藥傅之,無驗,後遂成骨隆然,甚異。”這是說朱元璋做了個夢,夢到自己脖子上套了個玉璧,然後融入肉中,變成異骨隆起了。
有意思的是,這一神秘事件被安在“吳元年(1367)十二月戊申”這個具體的時間點,當時朱元璋正籌備稱帝,次月即戊申年(1368)正月乙亥日就登基了。用意這麼明顯,不用多說了。
再比如,永樂十一年(1413),建孝陵神功聖德碑時,朱元璋的長相變成“龍髯長郁,項上奇骨隱起至頂,威儀天表,望之如神”。
到了袁忠徹在景泰二年(1451)編纂《古今識鑒》,其中說朱元璋還未發跡之前,就有個叫鐵冠的道士給他看過相。鐵冠說他:
狀貌非常,龍瞳鳳目,天地相朝,五嶽俱附,日月麗天,輔骨插鬢,聲音洪亮,貴不可言。但四維滯氣,如雲行月出之狀,所喜者準頭黃明,貫于天庭。直待神采煥發,如風掃陰翳,即受命之日也,應在一千日內。
這個相貌描述很經典,與傳世的長臉醜像頗為接近。其中最明顯的特徵“天地相朝”,說的是天庭(額頭)和地閣(下巴)突崛相對,這正是我們看到的兩頭彎的豬腰子臉(鞋拔子臉)。
再後來,附會出朱元璋一臉的麻子,有12顆黑痣、48顆黑痣、72顆黑痣等版本。這是把劉邦左股有72顆黑痣的傳說移植到老朱臉上了。目的也不是為了醜化他,而是強調他一臉的帝王相。
  在古代相術家眼裡,乃至普通人的觀念裡,長相決定命運。一個人長一副什麼樣的相貌決定著他終身的爵祿、年壽、運勢等等。他們對帝王命、富貴命的評價也不以美醜為標準,而是看長得奇不奇。朱元璋這副被異化的“尊容”,就叫“雄奇異于常人”。他一個屌絲能夠逆襲當皇帝,這是天命,天生的,是老天爺賞飯吃。
2018-11-15 12:13:21
圖博館
最愛君很懷疑,目前傳世的朱元璋長臉醜像是當時的二三流畫家根據相士對朱的面相描述畫出來的,或者江湖相士自己照著帝王相的符號按五官一個個拼接上去的,用於作為富貴相的範本。什麼長相最發達?光說很難說清楚,看一下朱元璋像,就一目了然了嘛。帶著範本,游走江湖時,方便貧下中農接受。
按理說,這些朱元璋異像可能僅限於江湖術士之間的流傳,但從張瀚、張萱等人的記載來看,它們在明朝中期廣泛流傳於民間、王府,達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這又是為什麼呢?
  一個相對合理的解釋是,明朝中期以後,政治腐敗,人們開始借懷舊宣洩不滿情緒。社會各階層對朱元璋的建國之功,強力反貪肅腐的偉大功績,越發嚮往,所以就借掛他的像表示懷念。這有點像很多地方掛毛主席像。
久而久之,社會更願意相信朱元璋長著這張豬腰子臉。這張臉,比起中規中矩的帝王畫像,內涵更為豐富。中華民國成立後,臨時大總統孫文率眾參謁明孝陵,供奉的就是一幅朱元璋異像。
朱元璋為什麼長著一張豬腰子臉?
  參考文獻:
胡丹:《相術、符號與傳播:“朱元璋相貌之謎”的考析與解讀》,載《史學月刊》2015年第8期
夏玉潤:《漫談朱元璋畫像之謎》,載《紫禁城》2008年第4期
金致淇:《明太祖像真偽考》,載《考古社刊》1935年第2期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52844s=syfwqtzr&page=2
2018-11-15 12:14:30
蒼蠅水
2020-01-12 03:01:14
阿楨
政治正確下的斯卡羅 看不到全部真相 2021-08-21 聯合報

公視「史詩級」的電視劇「斯卡羅」上周推出,引起廣泛回響,原住民籍立委高金素梅以「迷失在官方史觀中的細膩史詩」形容該劇。有人認為,與其說是歷史劇,不如說是反映當前政治正確、投射現實政治需求的政治劇。歷史向來是當權者合理化政權的工具,當權者挑選對自己最有利的角度,說明、詮釋歷史,政治下的歷史很多時候只呈現部分的真相,而看不到全部的真相...
  回應相關新聞
原民學者:應學習更多不同族群的文化與歷史
  回應
台灣最擅長的就是抹黑中國、竄改歷史、混淆視聽,台灣人就是喜歡會抹黑、造謠、硬坳又不認錯的政黨。

斯卡羅-維基百科
  正面
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表示,「這是孕育自台灣這片土地,獨特而波瀾壯闊的故事。」「我們希望用比過去更高的製作技術和格局,來帶動台灣影視音產業的發展,讓本土的IP、演員和製作人才,都能被國際看見。」
  負面
楊渡,在臉書粉專上批評「斯卡羅」竄改歷史,把李仙得英雄化、美化,「那簡直是對被屠殺的原住民再次的侮辱」,而且是對被出賣的台灣人尊嚴的踐踏,「公視成了綠營傳聲筒」,「文藝創作不能竄改歷史」。中華民意研究協會副研究員林廣挺指出,這部戲藉由原住民作為敘事工具,投射當下臺灣社會亟欲「提升台美關係」和「擺脫中國」。
  相關新聞
沒有粉絲尖叫的「金曲32」!五大亮點力拼抓住直播觀眾
  回應
金馬/金曲獎愈來愈本土化, 海外華人不願參加,根本走不出去, 愈來愈沒看頭....
2021-08-21 08:18:36
阿楨
吳鵬:一部華夏文明史,是從大河大江走向大海大洋的歷史 人大歷史博士 2022-10-19
  回應
1.明朝算GDP是當時世界第一, 2.白銀貿易就是明朝構建的,3.中國到西方來明朝才出現啟蒙之光?原來西方來了我們才擺脫愚昧,感謝侵略者。總之,跪得真乾脆。

德媒:西方在學習中國

德國《焦點》週刊2021-05-06 “無聲的制度變革:我們正在複製‘中國的資本主義’,具有五個特徵: 
第一,在中國,中央銀行的貨幣體系不僅為實體經濟提供動力,而且以空前的力量將額外的資本推向了市場迴圈。它不僅可以刺激經濟,還可以擴大規模。  
第二,西方正在改變其作為福利國家的形象,養老金、長期護理、健康和失業保險不再是理所當然的國家福利,而是作為一種相互保險。
第三,在應對氣候變化、發展電動汽車以及數位化進程中,國家正在成為推動力。中國通過國家激勵計畫,制定法律要求和投資項目,擔負起發起者的角色。中國政府稱之為“工業政策”。 
第四,國家不僅為企業制定法規,而且自身也越來越扮演參與者的角色。例如,美國總統拜登發起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基礎設施和教育計畫,要與中國競爭。今年,美國的國家債務(與GDP之比)預計將達到133.64%。 
第五,“這場無聲體制變革的秘密榜樣是“中國模式”。過去一段時間,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一直快於美國。 

貪婪是人的本性!旅美華人李新野:美國的腐敗令人絕望 2022-10-15

如果說 “普通人給公務員塞錢,換取公務員讓你辦事方便”這種直接的腐敗,美國是基本沒有的。剛到美國的時候,發現美國政府、醫院、學校等等所有單位的辦事都十分正規。當時我以為,美國真的是廉潔的國家。但是,隨著生活閱歷的增加,慢慢地接觸社會頂層,我才發現,美國的腐敗其實是系統性的、無處不在的。從本質上講,腐敗其實就是權錢交易,美國極其腐敗:行賄;以權謀私。
在美國,普通人直接給公務員塞錢是很嚴重的犯罪行為。但是你懂得門道的話,有上萬種方法可以合法行賄。競選捐款,邀請演講,就是成立慈善基金會,上任前或者卸任後都在大企當高管、董事會成員、顧問等職位。
2022-10-21 09:11:17
阿楨
以權謀私就是拿錢立法。第一,把不合理的事情合法化,讓利益集團能夠獲取暴利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毒品合法化,高利貸合法化;第二,把合理的事情非法化,以保護人民、環境、文化等為名,立法消除市場競爭,使得利益集團可以永續、合法地獲取幾百倍的暴利。這裡只舉美國的醫療產業利益集團醫療,美國GDP約18%花在醫療,是發達國家裡面最高的,而醫療水準,卻是發達國家裡面最低的。
公知們不是說美國的民主制度有糾錯功能嗎?絕對不會,美國的腐敗只會越來越嚴重。美國式腐敗產生的根源,其實正是美國的“愚民民主制度”。
  回應
根本沒有民主選舉,只是民粹選舉,民粹政治本質就是愚民政治。
看看美國工程的報價,可見,美國是最腐敗的國家。

修個14平公廁,美國三藩市要花170萬美元,還要修兩年…

2022-10-19,美國《三藩市紀事報》刊文發問,為何三藩市市修建個150平方英尺(約13.9平方米)的公廁,要花170萬美元?這個公廁還得等到2025年才能使用?
  回應
這成本沒有腐敗誰信呢?
關鍵是民主的腐敗是合法的支出
公知說,老百姓覺得這屆政府修不好公廁,可以用選票把他選下去,選一個能修好公廁的市長上來

“美國加州的建設速度比中國慢了100倍”,馬斯克:沒錯!

2022-10-19,有美國線民在推特抱怨加州矽谷的建設力度不足,得到企業家、天使投資人Balaji Srinivasan在推文中舉了“福建龍岩火車站9小時完成改造”、“北京三元橋43小時更換橋面”等4個中國“基建狂魔”案例,以抨擊美國基礎建設之糟糕,引發共鳴一片,不少線民都對此怨聲載道。特斯拉公司馬斯克也附和道:“沒錯!”有線民指出,馬斯克在中國的特斯拉超級工廠從動工到投產交付僅用了11個月的時間,他對什麼是“中國基建”、“中國效率”想必深有感觸。
  回應
因為中國人踏實進取,埋頭肯幹,這些素質是你們所不具備的!

旅居中國的新西蘭專欄作家Andy Boreham(安柏然)在外網發了九月上海電費帳單141元(19.6美元),結果有些人表示難以置信,也有不少魔怔人懟得他體無完膚,更多的還是羡慕嫉妒恨哈。
有人說自己這個月的電費是1500澳刀(945美元,人民幣6785元)還有的比較廣東是每個月150元,多倫多則是每個月150加元(人民幣787元)
  回應
我家電器電飯寶、洗衣機、空調、電視機、電腦、照明燈最熱時用空調一個月才200元左右,春秋不用空調電費不到90元。
2022-10-21 09:30:15
阿楨
說明清“閉關鎖國”的人,你們才是“閉觀鎖國”!2022/11/18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不是傳奇的大航海》第25集--歷史認知上的閉“觀”鎖國才是我們的老毛病
明清時代的中國有閉關鎖國嗎?可以說沒有,也可以說有。 說沒有是因為世界各地都有人跑來跟中國貿易。 說有是因為我們沒有認真去觀察瞭解外部世界。 貿易上沒有閉關鎖國,認知上卻有閉“觀”鎖國。 直到今天,我們許多人的歷史認知,依然是閉“觀”鎖國。

海禁--維基

海禁(又稱洋禁),是一種鎖國政策,旨在禁止民間私自出海,也限制外國商人前往本國通商,具體實施隨著時間變遷而有張有弛。海禁本來的目的是為消滅反叛勢力、打擊海盜及走私,保障社會穩定的初衷,日韓亦有此政策。然而,實際上海上貿易反因海禁而更加猖獗,歷代各政府的海禁最後都不了了之,最終以開港通商收場。

影射當前大陸處境(西方圍堵中國) 明清時期「閉關鎖國」重被學界討論 2022-08-30 聯合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課題組最近發表一篇萬字雄文「明清時期閉關鎖國問題新探」。試圖為「閉關鎖國」政策「平反」,引發學術界震動,連媒體都參與討論並稱,「閉關鎖國」絕對不會是中國要走的路,中國繼續對外開放的決心十分堅定。
2022-11-18 08:54:04
阿楨
文章認為,用「閉關鎖國」形容明清時期對外政策,是特定時代西方中心主義影響的產物,並不是對明清時期對外政策的客觀描述。面對西方殖民勢力的步步進逼,明清兩朝統治者從軍事、經濟、文化等不同層面,採取了一系列政策,主要源於國家安全的考慮。從今天的角度看,是否開放、如何開放、開放範圍多大,屬於國家主權範圍。國內外一些學者簡單地斥其為「落後」、責其為「野蠻」,甚至認為違反所謂「國際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文章表示,衡量歷史是非須置於當時的特定環境,後人不能苛求前人。今人既不能為腐朽沒落的封建制度、封建禮教歌功頌德,也不能以「閉關鎖國」全盤否定明清歷史對中國、對世界的意義。保守、落後、封閉不是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主要內容,也不是明清時期對外交流的全貌,不能把明清社會標籤化為「閉關鎖國」。文章還稱,客觀而言,「自主限關」具有其合理性,它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西方殖民主義者血腥東擴的步伐。

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有錯嗎? 2022-11-16

首先,今天對於中體西用的批判,是基於20世紀以來社會學、政治學等現代化理論而進行的,不能拿去指責古人的無知;其次,對中體西用的廣泛批判出現在甲午戰爭之後,但從洋務運動開始到甲午戰爭間30年並不認為中體西用有那麼大的問題。
西方的擴張促進了非西方的政治領袖和知識領袖用以下三種方式回應:拒絕現代化和西方化;接受兩者;接受前者,拒絕後者。今天,我們非常容易理解,現代化並不只有西方化這一種模式。但問題在於,在19世紀,世界上只有“西方”這一個地方是現代化的,你找不到其他任何參考的樣本。由此一來,對於世界各國的文化精英們來說,就必然要面臨一個問題——如果你全盤西化,本土文化必然要受到衝擊;如果你不“西化”,則你的國家在列強堅船利炮之下難以生存。無論是“中體西用”還是日本“和魂洋才”,都是要避免“西化”而更追求“現代化”。
2022-11-18 08:59:18
阿楨
時論廣場》民主與民本 誰以蒼生為念 2023/01/20 台大心理系名譽教授黃光國

中國式的「民本主義」,講究的是「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方法是「民主協商」,而不是西方所謂的「民主投票」。3月4日,大陸將召開全國政協會議。新華社指出,對全國政協委員人選將「逐個審核把關」,嚴把人選的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
這當然不是賴清德主席心目中的「民主」,也不是五四青年夢寐以求的「洋菩薩」或「德先生」。我想請教賴主席的是:經過「民主投票」選出的貴黨前主席蔡英文,在「徵召」各種選舉候選人的時候,大權獨攬,有沒有像大陸這樣的「把關」?……

認定明清“閉關鎖國”的人,你們才是“閉觀鎖國” 2023-01-16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修木

1683年三藩之亂平定,臺灣收復,清朝坐穩,康熙下詔重新開海,不是以前的三年一貢的朝貢關係,歐洲帆船每年都可來廣州,還可建倉庫。康熙開海,並不是為了照顧歐洲人。中國有最大市場,而中國的瓷器、絲綢又是品質最好的。18世紀是康乾盛世,天下大致安定,而且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長,由此也帶來消費需求的急速增長。
  回應
清朝賣出貨物,收穫白銀,基本是單方面的,中國怎能是閉關鎖國?
在客觀歷史上,清朝確實沒有閉關鎖國;但是從西方中心主義的角度,清朝必須是閉關鎖國的,只有這樣,西方的殖民史觀才是成立的。
2023-01-23 08:39:04
阿楨
中時社論》1624 文化部謬誤的海洋史觀

文化部花費8千多萬製作一部大型歷史歌仔戲《1624》,找來歌仔戲偶像級明星群演員,也找來擅長現代歌劇的舞台劇導演,但所得到的評價卻超出預期的低。
台灣誕生 非始於荷蘭
台灣一直有一個迷思:1624年荷蘭人來了,台灣的歷史才開始。這種史觀始於陳水扁時期,杜正勝任故宮院長時舉辦一場名為「台灣的誕生」展覽,這一檔與荷蘭合作的展覽,有不少荷人所收藏的舊地圖與過去東印度公司文物,包括荷蘭人從台灣向明朝訂購的瓷器。
這些文物當然可以印證台灣在大航海時代即參與了第一波世界經濟體系的建立,但所有東亞國家,從麻六甲、馬尼拉、越南、巴達維亞,到日本的長崎、平戶等,哪一個不是呢?廣州、漳州、雙嶼等,早在16世紀就已是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往來港口。是以,這種「1624年荷蘭來台,所以台灣誕生了,我站上了世界舞台」的姿態,實在有一點自卑,也缺乏世界觀。從原住民立場看更是謬誤,那是一種哥倫布所聲稱的「我們來了,美洲的歷史才開始」一樣,是帝國主義的史觀。台灣史豈是荷蘭來了才開始,那原住民和漢人呢?
台獨執念 斬文化臍帶
台灣不是一個荒島,而是開始有了多樣商業活動的商港。顏思齊的來台,鄭芝龍的崛起,皆始於此。若無鄭芝龍也就無後來的鄭成功驅逐荷蘭,完成開台使命。難怪高金素梅要質疑文化部:「1624這齣戲要讓觀眾看到的,到底是誰的歷史?若要談台灣史,為何不從十三行文化、蔦松文化談起?還是這個海洋史觀只是為了一個400年的台獨政治執念?」她更一語道破,民進黨的海洋史觀不過是歐洲掠奪殖民的強盜史觀。
當前世界史的論述,逐漸擺脫歐美史家的話語霸權,回歸各民族、國家為主體的論述。只是民進黨的台獨史觀在抗中、反中意識下,罔顧歷史事實,不只是將一般熟知的日據時代歷史美化、國民政府遷台史醜化,更是從骨子裡刻意將國府扭曲為流亡政權,切割中國的歷史臍帶。如今文化部連更早的明鄭時期歷史也要竄改,自甘為帝國的犬馬,把台灣史碎片化。這樣如何對得起原住民族和唐山到台灣的開台祖先呢?民進黨的官一向是政治正確凌駕專業,下一任文化部長李遠敢導正錯誤的史觀嗎?
2024-04-21 02:07:5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