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0-10 15:51:48| 人氣1,3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榖亭畚【觀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閒暇,總愛騎著機車在關山的鄉間小路上閒逛,每每有些意想不到的收穫。驚鴻一瞥的環頸雉,趕著羊群在暮色中漫步回羊棚的退伍老兵,但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是那身材圓滾滾的「穀亭畚」。
穀亭畚是古早臺灣鄉下的穀倉,庭院裡常置放兩三個,以備曬完稻穀後可以貯藏用。「穀亭畚」其實是筆者按閩南語的發音而譯成,照主人的說法應該是「穀盆」,但亦有人稱為「穀燈畚」,因此筆者以其外形將之稱做「穀亭畚」。
關山僅存的穀亭畚位於月眉靠近海端鄉加拿部落,主人姓陳,原是西部雲林土庫人,在民國四十七年時,隨著父母親來到關山。原來在西部時謀生不易,因此全家決定來到東部希望有所發展。剛來到東部便買下現址居住,原址本是草屋,後改建為以竹子為骨架,再糊上泥土,屋頂為日本瓦的建築。主人務農,稻子收成曬好之後,正愁沒有地方貯藏,後來想到故鄉庭院裡的穀亭畚,因此決定在現址庭院的一角建造一個穀亭畚來解決燃眉之急。
穀亭畚的建造是主人的岳父所親手做成的,先在地上用四根木頭圍成一小正方形當底部,然後在木條上穿洞,插上若干竹片為支撐,以竹篾繞著竹片編成,形成一個球狀,再以泥土摻水和上剁碎的乾燥稻草,內外均勻的塗上,之後在外表塗上一層白色石灰。在製造的過程當中須事先留下一個窗口,以做為將來貯藏時的運送之門,完成之後再以特製的圓錐狀的鐵皮覆蓋在頂部,以前的人是用稻草來覆蓋,而主人則以鐵皮為材料避免日後需要時常更換,如此便形成這般可愛的造型。而此一造型的主要功能是防鼠,除非是有東西靠在穀亭畚,讓老鼠有機可趁。
穀亭畚從建造至今已三十五年了,外表已有些剝落的痕跡,但陳家並未補上新的泥土,所以可見到內部的結構。在使用的過程中,最累人的是稻穀搬進搬出時,要先有一個人從窗口爬到裡頭來遞送,頗不方便,因此想要把它廢棄,但是隔壁鄰居總是會勸說:「看起來很漂亮,就留下來吧!」因此穀亭畚至今還留存著,也是關山唯一僅存的,據主人所說,它可能是台東唯一的穀亭畚。就因為鄰居的一席話,使我們能夠了解到早期的農村生活方式以及先民的智慧,在物力惟艱的時代,利用大自然創造出這般生動的器物。1997

台長: 叢林
人氣(1,3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