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9-23 01:05:34|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夏朝簡記(一)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四五千年前 黃河流域一代 已經發展出了好幾個農業族群
其中較為人知的 有龍山 良渚以及仰韶文化
龍山文化主要分佈於今日山東一帶 年代約為西元前2500至2000年
良渚文化分佈於江蘇太湖一帶 年代約為西元前3300至2200年前
而仰韶文化分佈於中原地區 年代約為西前5000至3000年

農業族群以外 也有很多遊牧或遊獵族群
在黃帝(夏族)以前 早期各族群的活動以及族群間的互動
因缺乏歷史記錄 詳情難以得知
黃帝之興起 根據史記

軒 轅 之 時 , 神 農 氏 世 衰 .諸 侯 相 侵 伐 , 暴 虐 百 姓 , 而 神 農 氏 弗 能 征 . 於 是 軒 轅 乃 習 用 干 戈 , 以 征 不 享 ,諸 侯 咸 來 賓 從 . 而 蚩 尤 最 為 暴 , 莫 能 伐 .炎 帝 欲 侵 陵 諸 侯 , 諸 侯 咸 歸 軒 轅 . 軒 轅 乃 修 德 振 兵 ,治 五 氣 ,蓺 五 種 ,撫 萬 民 , 度 四 方 ,教 熊 羆 貔 貅 貙 虎 ,以 與 炎 帝 戰 於 阪 泉 之 野 .三 戰 , 然 後 得 其 志 .蚩 尤 作 亂 , 不 用 帝 命 .於 是 黃 帝 乃 徵 師 諸 侯 , 與 蚩 尤 戰 於 涿 鹿 之 野 ,遂 禽 殺 蚩 尤 .而 諸 侯 咸 尊 軒 轅 為 天 子 , 代 神 農 氏 , 是 為 黃 帝 . 天 下 有 不 順 者 , 黃 帝 從 而 征 之 , 平 者 去 之 ,披 山 通 道 ,未 嘗 寧 居 .

這一段雖短 說的卻是詳細 也是以後歷史舞台上 一再上演的戲碼
老王朝已弱 無力節制各部落互相攻打 天下已亂
黃帝興兵 先以勤王為由 討伐別部落 等到勢力已成
或是要取炎帝而代之 找個理由來抹黑對方 好為自己篡位的行為合理化
或是真的是原王朝反撲 攻打聽從黃帝的部落 反正炎帝是給幹掉了
蚩尤是原王朝的諸侯 仍然反抗 最後被殲滅於涿鹿之野

建立新王朝後 當然總是還會有人不服 或許也是黃帝要擴張版圖
他就馬不停蹄的到處征戰 征戰的範圍 史有記載

東 至 于 海 , 登 丸 山 ,及 岱 宗 .西 至 于 空 桐 (在隴西),登 雞 頭 .南 至 于 江 , 登 熊(陜西 商州) 、 湘(湖北長沙) .北 逐 葷 粥 ,合 符 釜 山(河北懷來縣) ,而 邑 于 涿 鹿 之 阿 .遷 徙 往 來 無 常 處 , 以 師 兵 為 營

根據這段 此時 長江以南 尚未進入夏族的勢力範圍
另外 夏族也應為遊牧族群 不居宮室而居帳棚
也只有此一原因 才能解釋為何至今 找不到夏朝的考古遺跡
根據征戰的範圍跟決戰地點 夏族應是由黃河中上游向東發展
等商朝興起 夏族退回原根據地太原一帶 詳情後述
夏族為遊牧族群的另一證據 也可見於史記中的周本記
(引文)
棄為 兒 時 , 屹 如 巨 人 之 志 . 其 游 戲 , 好 種 樹 麻 ﹑ 菽 , 麻 ﹑ 菽 美 . 及 為 成 人 , 遂 好 耕 農 , 相 地 之 宜 , 宜 穀 者 稼 穡 焉 ,民 皆 法 則 之 . 帝 堯 聞 之 , 舉 棄為 農 師 , 天 下 得 其 利 , 有 功 . 帝 舜 曰 : 「 棄 , 黎 民 始 飢 ,爾 后 稷 播 時 百 穀 . 」 封 棄 於 邰 ,號 曰 后 稷 , 別 姓 姬 氏 .后 稷 之 興 , 在 陶 唐 ﹑ 虞 ﹑ 夏 之 際 , 皆 有 令 德 .
后 稷 卒 ,子 不 窋 立 .不 窋 末 年 , 夏 后 氏 政 衰 , 去 稷 不 務 ,不 窋 以 失 其 官 而 奔(古字為三牛)戎 狄 之 閒 .
(引文結束)
如上文可見 夏族並不善農耕 舜本人已接觸農耕生活
意圖改變夏族生活形態 因而設農官教人民農耕
但當政令不行時 夏族又回復到遊牧生活(戎狄指的是遊牧族群)

因為夏族並無文字 夏族發展及征服神農族的詳細時間
無法從史料中得知
但是根據考古遺跡 我們可得知大約的年代

中原地區彩陶文化的消失 代表的是夏族的興起
夏族之興起 或逼使原農耕族群遷離中原地區
或改變生活形態 造成當地文化遺跡的斷層
夏族征服神農族的時間可由龍山文化的年代決定
由龍山文化遺址中 可看到飼養羊(較適合遊牧的動物)
相對於前期文化 有明顯的增加
http://reffaq.ncl.edu.tw/hypage.cgi?HYPAGE=faq_detail.htm&idx=1825
因此 阪泉於跟涿鹿大戰 應該是在西元前兩千五百年左右
隨著夏族的入侵 也帶來製作黑陶的技術

夏族控制了中原及山東地區後 繼續往外發展
於西元兩千兩百年前 進入良渚文化區域(夏稱之為三苗)
造成良渚文化的消失
另外史記也有記載夏族進入的區域有蜀(四川)跟楚(湖北)
四川的三星堆文明 第一期的年代 約為西元前2740—2070
與夏族興起的時間相符合

在堯舜兩代間的奪權政治鬥爭後
清算時 也有夏族人及神農族人被放逐至蠻荒之處
此外 被征服的三苗 也被迫遷移至西域
這是史有記載 第一次黃河流域的族群大遷移 造成龍山文化的結束
此外 也有遷移至北方的夏族 例如 後來被稱為五胡之一的鮮卑族
(引文 北史 魏本記)
魏 之 先 出 自 黃 帝 軒 轅 氏 , 黃 帝 子 曰 昌 意 , 昌 意 之 少 子 受 封 北 國 , 有 大 鮮 卑 山 , 因 以 為 號 . 其 後 世 為 君 長 , 統 幽 都 之 北 , 廣 漠 之 野 , 畜 牧 遷 徙 , 射 獵 為 業 , 淳 樸 為 俗 , 簡 易 為 化 , 不 為 文 字 , 刻 木 結 繩 而 已 . 時 事 遠 近 , 人 相 傳 授 , 如 史 官 之 紀 錄 焉 .
(引文結束)

台長: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讀史札記 |
此分類下一篇:夏商周之價值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