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2-01 21:06:23| 人氣1,619| 回應2 | 上一篇 | 下一篇

岩棲幽事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多讀兩句書,少說一句話。

香令人幽,酒令人遠;石令人雋,琴令人寂;
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閑。
杖令人輕,水令人空;雪令人曠,劍令人悲。
蒲團令人枯,美人令人憐,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韻,金石令人古。

凡山具,設經籍機杼,以善族訓家;
備藥餌方書,以辟邪衛疾;儲佳筆名繭,以點繪賦詩;
留清醪雜蔬,以供賓獨酌;補破納舊笠,以犯雪當風;
畜綺石廳墨,古玉異書,以排閑永日;
制柳絮枕,蘆花被,以連床夜話;
狎黃面老僧,白頭漁父,以遣老忘機。

客過草堂,叩余岩棲之事,余倦於酬答,但拈古人詩句以應之。
問:是何感慨而甘棲遁?
曰:得閒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問:是何功課而能遣日?
曰:種花春掃雪,看籙夜焚香。
問:是何利養而獲終老?
曰:硯田無惡歲,酒國有長春。
問:是何往還而破寂寥?
曰:有客來相訪,通名是伏羲。

余喜賞雪,每戲云:古今一鈍漢:袁安閉門,子猷返棹。底是避寒作許題目。

人有一字不識而多詩意,一偈不參而多禪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曉而多畫意,淡宕故也。

《多少箴》,不知何人所作,其詞云:
少飲酒,多啜粥;多茹菜,少食肉;少開口,多閉目;多梳頭,少洗浴;
少群居,多獨宿;多收書,少積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幹祿;
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無。

山居勝於城市,蓋有八德:
不責苛禮,不見生客,不混酒肉,不兌田宅;
不問炎涼,不鬧曲直,不徵文逋,不談仕籍。如反此者,是飯儈牛店,販馬驛也。

陶弘景借人書,隨誤改定。米襄陽借書畫,親為臨摹題跋,印記裝潢,往往亂真,後並以真贗本同送歸之。雖遊戲翰墨,而雅有隱德。

山鳥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謂之報更。蓋山中真率漏聲也。余憶曩居小崑山下,時梅雨初霽,座客飛觴,適聞庭蛙,請以節飲。因題聯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籟喧林鳥報更。可謂山史實錄。

東坡《琴詩》云: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與君指上聽?此一卷《楞嚴經》也。東坡可謂以琴說法。

裒訪古帖,置之幾上,其益有五:
消永日,汰俗情,一益也。
分別六書宗派,二益也。
多識古文奇字,三益也。
先賢風流韻態,如在筆端,且可以搜其遺行逸籍,交遊宅墓,四益也。
不必鉤搨,日與聚首,如薰修法,自然得解,五益也。

山谷賦苦筍去:苦而有味,如忠諫之可活國;多而不害,如舉士而能得賢。可謂得筍三昧。
洶洶乎如澗松之發清吹,浩浩乎如春空之行白雲。可謂得煎茶三昧。

真人面前莫弄假,痴人面前莫說夢。

寤言空谷,跫然客至,方相與計松桂,湎雲煙,而負才之士,輒欲拈題鬮韻,豪詠苦吟。幽人當此,真如清流之著落葉,深林之沸鳴蟬也。所謂詩人不在,大家省得三五十首唱酬,亦非細事。

蘇子由云:多疾病,剛學道宜;多憂患,則學佛宜。以肉食無公卿福,以血食無聖賢德,然則何居而後可?曰:隨常而已。

余每欲藏萬卷異書,襲以異錦,薰以異香,茅屋蘆簾,紙窗土壁,而終身布衣,嘯詠其中。客笑曰:此亦天埌一異人。
洪崖跨白驢,驢名積雪。其詩云:下調無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時俗意,教我若為人。黃山谷自題象云:前身寒山子,後身黃魯直。頗遭時人惱,思欲入石壁。余謂有古語云:上士閉心,中士閉口,下士閉門。我操中下法,庶幾免乎?

瓶花置案頭,亦各有相宜者。梅芬傲雪,偏繞吟魂;杏蕊嬌春,最憐妝鏡;梨花帶雨,青閨斷腸;荷氣臨風,紅顏露齒;海棠桃李,爭艷綺席;牡丹芍藥,乍迎歌扇;芳桂一枝,足開笑語;幽蘭盈把,堪贈仳離。以此引類連情,境趣多合。

牡丹須著以翠樓金屋,玉砌雕廊,白鼻猧兒,紫絲步障,丹青團扇,紺綠鼎彝,才子書素練以飛觴,美人拭紅綃而度曲。不然乃措大賞花而。

古隱者多躬耕,余筋骨薄,一不能;多弋釣,余禁殺,二不能;多有二頃田,八百桑,余貧瘠,三不能;多酌水帶索,余不耐苦饑,四不能。乃可能者,唯嘿處淡飯著述而已。然著述家切弗批駁先賢。但當拈己之是,不必證人之非。

海味不鹹,蜜餞不甜,處士不傲,高僧不禪,皆是至德。

有兒事足,一把茅遮屋。若使薄田不熟,添個新生黃犢。閒來也教兒孫,讀書不為功名。種竹澆花釀酒,世學閉戶先生。右調《清平樂》,余醉中付兒曹,以為家券。

東坡投荒時,答程天侔云:此間食無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夏無寒泉,大率皆無耳。余擁山居,公所無者盡有之。不省何德而享此,唯日拈一瓣香,向古佛罪耳。

以蹊徑之奇怪論,則畫不如山水;以筆墨之精妙論,則山水不如畫。

小兒發願云:願明月長圓,終日如晝。余曰:善哉!雖然,使人終無息肩期矣!於鄴詩不雲乎:白日若不落,紅塵應更深。

宣和時,酒店壁間有詩云:是非不到釣魚處,榮辱常隨騎馬人。

李北海書,當時便多法之。北海笑云:學我者拙,似我者死。

黃山谷常雲?士大夫三日不讀書,自覺語言無味,對鏡亦面目可憎。米元章亦云:一日不讀書,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覺思澀。想古人未嘗片時廢書也。

四時之景,莫如初夏。余嘗夜飲歸,作增字《浣溪紗》云:梓樹花香月半明,棹歌歸去蟪蛄鳴。曲曲柳彎茅屋矮,掛魚罾。笑指吾廬何處是,一池荷葉小橋橫,燈火紙窗修竹裡,讀書聲。

余嘗愛《夷堅支乙序》云:老矣不復關心,猶獨愛奇,氣習猶與壯等,耳力未減,客話尚能欣聽,心力未歇,憶所聞不遺忘,筆力未遽衰,觸事大略能述。此洪適語也。

人無意,意便無窮。

陸平翁《燕居日課》云:以書史不園林,以歌詠為鼓吹,以理義為膏梁,以著述為文繡,以誦讀為菑畬,以記問為居積,以前言為師友,以忠信篤敬為修持,以作善降祥為因果,以樂天知命為西方。

以金石鼎彝竹簡之古文,可以正六書;以六書之字畫,尚可正六經之訛字。

韓退之詩云:居間食不足,多官力難任,兩事皆害性,一生常苦心。子瞻詩云:家居妻兒號,出仕猿鶴怨。未能逐十一,安敢摶九萬。二公猶不能徘徊於進退之間。其後退之迷雪於衡山,子瞻望日於儋海,回視闔戶擁衾,簟瓢藜藿,不在天上乎?故《考槃》詩云:獨寐言,永矢弗諼。

雪景莫若山,山雪莫若月下。余嘗目擊而賦四言詩云:夜月岩牖,淡而無風,月值松際,雞鳴雪中。蓋實景也。

箕居於斑竹林中,徙倚於青石幾上,所有道笈梵書,或校讎四五字,或參諷一兩章。茶不甚精,壺敢不燥;香不甚良,灰也不死;短琴無曲而有弦,長謳無腔而有音;激氣發於林樾,好風送之水涯若非羲皇心上,亦定嵇阮兄弟之間。

李之彥云:嘗玩錢字旁,上著一戈字,下著一戈字,真殺人之物不悟也。然則而兩戈爭貝,豈非賤乎!

吾子彥所述:書室中修行法,心閒手懶,則觀法帖,以其字可逐字放置也;手閒心懶,則治迂事,以其可作可止也;心手俱閑,則寫字作詩文,以其可兼濟也;心手俱懶,則坐睡,以其不強役於神;心不定,宜看詩及雜短故事,以其易於見意,不滯於久也;心閒無事,宜看長篇文字,或經注,或史傳,或古人文集,此又甚宜於風雨之際,及寒夜也。又曰:手冗心閒,則思;心冗手閑,則臥;心手俱閑,則著書作字;心手俱冗,則思早畢其事,心寧吾神。

小兒輩不可以世事分讀書,當令以讀書通世事。

辛棄疾言: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故以稼軒。

名妓翻經,老僧釀酒,將軍翔文章之府,書主踐戎馬之場,雖乏本色,故自有致。

古人以書畫為柔翰弱翰,故開卷張冊,從容為上。
經史子集,以辭相傳,而碑刻則並古人手跡以存,故好古尚友之士,相與共訪而傳之。

著棋不若抄書。談人過,不若述古人佳言行。

畫與字各有門庭,字可生,畫不可熟。字須熟後生,畫須熟外熟。

讀史要耐訛字,正如登山耐歹路,踏雪耐危橋,閒居耐俗漢,看花耐惡酒,此方得力。

僧要真,不要高。

洞庭張山人云:山頂泉,輕而清;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沙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流動者長於安靜,負陰者勝於向陽。山削者泉寡;山秀者有神。真源無味,真水無香。

吾鄉荇菜,爛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郡志不載,遂為漁從野夫妨食。此見於《農田余話》。俟秋明水清時,載菊泛泖,膾鱸擣橙,並試前法,同與蓴絲薦酒。

余山中,徐德夫送一鶴至,已受所,張公復送一鶴配之,每欲作詩詠其事,偶讀皇甫湜《鶴處群雞賦》,遂不配筆。其中有句云:同李陵之入胡,滿目異類;似屈原之在楚,眾人皆醉。慘淡無色,低迴不平,每戒比之匪人,常恥獨為君子。

與其結新知,不若敦舊好。與其施新恩,不若還舊債。

三月茶筍初肥,梅花未困,九月蓴鱸正美,秫酒新香。勝客睛窗,出古人法書名畫,焚香評賞,無過此事。門生包鳴甫云:淳化帖,蒼頡字,尚帶卦體。此言得字之本。

住山須一小舟,朱欄碧幄,明欞短帆,舟中雜置圖史鼎彝,酒漿荈脯。近則峰泖而止,遠則北至京口,南至錢塘而止。風利道便,移訪故人,有見留者,不妨一夜話、十日飲。遇佳山水處,或高僧野人之廬,竹樹蒙茸,草花映帶,幅巾杖履,相對夷然。至於風光淡淡,水月空清,鐵笛一聲,素鷗欲舞。斯也避喧謝客之一策也。

邵堯夫云:但看花開落,不言人是非。

王辰玉《香山記》云:大約西山之勝仿佛武林之西湖,逶迤不如,而蒨潤或過之。因與二三子作妄想,若斬荻蘆,開陂陽(耳旁+顯)以盡田荷花,至山膝而止,使十五小兒,錦衣畫舸,唱江南采蓮詞,出沒於白鷗碧浪之間。所在室訴衷情廬,必竹門板扉,與金碧相間出。而後結遠道人,為香山社主;乞青蓮居士,為玉泉酒家翁。吾老此可矣。


古雲鶴笠鷺蓑,鹿裘鵲冠,魚枕杯,猿臂笛,與畫圖之屋廬,詩意之山水,皆可遇而不可求,即可求而不可常。余唯紙窗竹屋,夏葛冬裘,飯後黑甜,日中白醉。

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嵩山僧贈余木癭爐,余銘之云:形固可使如槁乎?心故可使如死灰乎?唯我與爾有是夫。又有天台僧寄余藤杖,余答以詩云:僧寄天台杖,支余獨上台。借它時點綴,不是老相催。打果驚黃鳥,疏泉破碧苔。秋聲滿松壑,並與夕陽來。

余嘗過一山鄰,而老嗜花,紅紫映戶,弄孫負日,使人不復知有城居車馬之鬧,況京都滾滾塵邪?余贈以詩云:有個小門松下開,堂前明月繞畦栽。老翁抱孫不抱甕,恰欲灌花山雨來。

焚香倚枕,人事都盡,夢境未來,僕於此時,可名臥隱,便覺鑿壞住山為煩。

余得古書,校過付抄,抄後復佼,校過復刻,刻後復校,校過即印,印後復校,然魯魚帝虎百有二三。夫眼眼相對尚然,況以耳傳耳,其是非毀譽,寧有真乎?

掩戶焚香,清福己具。如無福者,定生他想。更有福者輔以讀書。

世人但愛秋月,而不知秋日之妙,白雲碧漢,大勝平時,桂落庭閑,乃契斯語。

仇山村詩云:艱危頗得文章力,嫁娶各隨男女緣。又云:無求莫問朝庭事,有恥難交市井人。

居山有四法:樹無行次,石無位置,屋無宏肆,心無機事。

東坡有詩曰: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作詩必此詩,定此非詩人。余曰:此元畫也。晃以道詩云:畫寫物外形,要物形不改。詩傳畫外意,貴有畫中態。余曰:此宋畫也。

不能卜居名山,即於崗阜回覆及林水幽翳處闢地數畝,築室數楹,插槿作籬,編茅為亭,以一畝蔭竹樹,一畝栽花果,二畝種瓜菜,四壁清曠空諸所有,畜山童灌園薙草,置二三胡床,著林下,挾書硯以伴孤寂,攜琴弈以遲良友,凌晨杖策,抵暮言旋。此亦可以娛老矣。

東坡《乙帖》云:僕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慳耳。而文以美名,謂之儉素,然儕為之。則不類俗人。真可謂淡而有味者。詩云:不戢不難,受福不那。口體之欲,何窮之有,每加節儉,亦是惜延福壽之道,住京師宜用此策也。余以為山林人,此策尤不可少。



有客謂山居眷屬難,山鄰難,山友難,山僕難。余謂如此則山堂前草深一太矣。不如勑斷家事,擇二三童子自隨,其強乾者以備烹爨樹藝,文弱者以備灑掃抄寫。子孫能相體者,則送供養,賓朋能相念者,則通餽問,舍此以外,靡知其他。不然,東坡所謂老稚紛紛口,眾食貧孤寂,未必不佳也。

傅大士云:寬著肚皮須忍辱,放開眉眼任從它。

讀書當如鬥草,遇一樣采一樣,多一樣鬥一樣。

莫言婚嫁早,婚嫁後,事不少;
莫言僧道好,僧道後,心不了。
唯有知足人,鼾鼾直到曉;
唯有偷閒人,憨憨直到老。

韋應物、歐陽修,皆作滁州太守,而游琅琊山,則曰:鳴騶響幽澗,前旌耀崇崗。
永叔《游石子澗》則曰:使君厭其從,車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間。山游如是,乃不犯李義山「松間喝道」也。

台長: 郭嘉
人氣(1,619) | 回應(2)|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藏書有佳趣 |
此分類下一篇:醉古堂劍掃『卷一』集醒
此分類上一篇:圍爐夜話

哈咕拉瑪塔塔
少取名,多忍辱→真難
好久不見了..你好ㄚ!
2008-12-08 00:06:40
版主回應
賴皮,別來無恙?
算算日子,中秋至今快三個月沒見了吧。
少取名;應該是慾望、虛榮少一點囉!
多忍辱;氣可要多沉點。襟度、涵養是要自修才能漸漸累積吧。
2008-12-09 21:54:04
哈咕拉瑪塔塔
所以才難啊..光少取名這關就跨不太過了~
慾望這種東西~如同毒癮.滿足過後需要更多滿足來滿足
沒有填完的一天
多忍辱..啊~很多事情發生後才開始後悔..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點始終在事後才想起~
2008-12-10 23:33:02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