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3-03 20:36:00|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闲言』哭泣的智慧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深夜天寒地冻,虽窝居北京却依然做着江南岁月静好的梦。上网络,沸沸扬扬一惊一咤的全是木子美,凤凰台专访中木小姐嗲嗲的声音道“我应该算是个道德感很薄弱的人”,连带成了系里老师吃饭时的谈资,听他们说起卫慧,最新身份已是中国最富的作家,当然其所受强劲的注意力必然让人自觉联系她的性别与一贯的写作方式。男老师们概括为小卫小朱小周以降美女作家们的通病,让我们这些在座女生颇尴尬却又无力反驳。比起宿舍里一位美眉我实在不算女权者,她标榜的女性个个都似《云海玉弓缘》里的厉胜男,是我看了都觉恐怖要敬而远之的。相比之下我更爱追求道德的完美,话一出口便知道有人要笑我的落伍,因为人们早扔掉古典唯美的心很久了。可是爱情,我们在讨论它的时候,就连木小姐都不敢说她已全然没了幻想和向往的。
即使福楼拜定义所有的小说都只是在描述“通奸”,他也情不自禁一次又一次展现了爱之深痛之切。而当我又一次翻开《我坐在比德拉河畔哭泣》,想起的不只是《似水年华》里黄磊和刘若英在乌镇谈的那场无名的恋爱,黄磊挑了这本爱情之书在剧中反复作为表现情感的细腻道具;更让我们思考爱的真谛,随着女主人公第一人称叙事,向我们展示一种哭泣的智慧,信仰花落人间以后的,一种实在的温暖与幸福。在如今这个纷纷乱相一切如此张致失范的世界里,也唯有爱的主题能让人沉淀心之杂质,回顾人类最初的本心。
故事很简洁,如同生命质量的拥有其实俭朴而单纯。皮拉尔和她的男友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但为改变自己,皮拉尔的男友离开家乡离开了她,到外面闯世界。多年之后,皮拉尔和男友像似生命中早已盟誓的重逢,两人的变化并没有阻隔他们的爱。虽历经挫折和冲突,但爱情自有着生活的神奇。很难想象这是一个男作家的笔触,那样似水柔情露珠般的轻盈晶莹,营建一个纯洁空灵的空间与人分享广阔的精神境界。而同样作为畅销书,我也爱村上村树的文笔优美,却毕竟品格却不在其位。
保罗‧科艾略所有作品的内里都散发着宗教的气息,让平凡一下子变得神圣。因此这不仅是一部爱情之书,同时也是一部信仰之书。女主人公在自省中发现“另一个自己”时想到的是“从此刻起我会经历天堂和地狱,欢娱和痛苦,梦想和失望,而且我知道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灵魂深处四起的风。我知道从此刻起爱情将把我引导。”即源自信仰国度的传统。而作品通过皮拉尔这个曾一度丢弃信仰的女子的再生之旅告诉我们,信仰并非高不可攀,它同样是世俗充满烟火气的。因为只要为人就有属于他的怕和爱。我们先是更多被它情节中浓郁的感伤所吸引,其后在反复的回味中,便更像是在阅读一个寓言。以女性作为主体,在打破父权制、上帝的女性主义;宗教和婚姻、信仰和爱情的矛盾与平衡上获得重新认识的震撼。于是我们的理性借助寓言的智慧变得成熟,身为女性开始重新解释自己的存在,以寻求独立的精神和自我重生之力。
因对生活热爱和恐惧的紧紧缠绕,女性感官更易表现出焦虑与失措,皮拉尔忍不住在河畔哭起来。但圣女的劝导也同时彰显了两性张力中阴性的力量,她说,水能泯灭所有火写的东西。于是坐在河畔的皮拉尔在写作中让忧愁变为思念孤寂化为回忆,将它抛入彼德拉,通过哭泣救赎沉重肉身。即使我们曾遗落一切,爱也是不能忘记的。即使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一样的,我也要找到你,一起翻越自我、信仰、爱情这三座巨塔,让平凡现在成为不朽的永恒。哭泣是一种智慧,她以此洁净自己,再度听见心底的呐喊之音,不再患得患失,指引她重新寻回了爱。
《我坐在比德拉河畔哭泣》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0年第一版


台長: 沉默的鸢尾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