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24 21:31:11| 人氣1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博雅與實用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台 灣 立 報 《 言 論 廣 場 》 2002.06.21

【社論】博雅與實用之間?談高職轉型問題

台灣的高職教育到了一個非轉型不可的關頭,這是近年來關心教育的各界人士頗為一致的看法。

高職改革倡議中,激烈者主張廢除高職、延後分流,將技職教育放到大學層次,而技職教育界則多主張擴展綜合高中學制,於現有學校內實施延後分流、雙軌制、多元選擇等措施。

這些主張的一致性,在於他們背後一個尚未充分討論,就彷彿成為定論的看法:「分流」即指開始訓練就業的專門技能,也就是廣泛、多元學習的結束。若這是事實,那麼,博雅教育的理想,似乎唯有付出忽視就業需求的代價才能實現。而只要教育求「用」,就非得流於偏狹僵化,因而,在今日職場要求人力愈來愈彈性化的時候,實用取向的技職教育反而變得最無用。



這個看法當然有重重問題。首先,它假設由於科技升級、全球化等變化造成了技職訓練的落伍。然而,回顧過去半世紀關於技職教育的文獻,無論那個年代,政府、業界都不斷地批評當時的技職體系與實際需求脫節。事實上,不只是高職教育,高等教育訓練出來的畢業生,到了工作崗位,絕大多數都必須從頭學起。真正「實用」的技職教育,不管在那個年代、那個層級,都還沒普遍實現,學校訓練頂多只做到打下一些知識基礎,讓畢業生比較能順利適應職場學習。

即使學習與勞動相結合的技職教育並未實現,但據說這種分科訓練會帶來學習的偏狹,卻是不爭的事實,各科學生主動求知的動機與能力普遍低落。然而,這真的是「分流」必然的結果嗎?還是另有重大原因使然?

博雅教育與實用教育有截然二分的歷史源流:前者訓練統治者,後者是訓練工匠的;前者重「無用」(子曰:君子不器),後者求能為人所用。在民主時代,理論上各行各業、各階級、性別的每個人都應具備自我統治的能力與氣度,所以普及的博雅教育是有意義的。然而,在資本主義的職場上,雇員往往只是工具,雇主求才端視是否好用。即使不明說,技職訓練的師生往往遵循這個原則,而往年的技職體系、甚至大學教育的設計是也如此,力求把人工具化。

除非台灣社會的勞動者,能真正地扮演有尊嚴的主人翁的角色,否則,訓練未來勞動者的技職教育,要求其兼顧實用與博雅2種價值,必然會面對重重的阻礙。




台長: 尚未設定
人氣(1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