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19 01:06:00| 人氣69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桌別林/摩登時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了桌別林的電影,發現他不但是個天才完美的演員,還是一位頂級藝術的電影創作家,有機會一定要再次的欣賞他的其他作品。

1936年桌別林自導自演的『摩登時代』,也是桌別林最後一部有聲電影,桌別林對機械化的現代生活作了一番諷刺,創造出前所未有的大型摩登機械工廠場景,瑪丹娜的Express yourself音樂錄影帶的場景,以及男裝造型,就是考據摩登時代場景與服裝,我們從幾個重要的電影元素淺談這部影片。

故事與情節。

所謂電影裡頭的故事是指Story,故事可以說是主要的題材,也就是一時間發生順序所發展的素材,而情節(plot),則是牽涉作者以甚麼樣的方式,來賦予故事一個結構。

『摩登時代』的故事是敘述主角在機械工廠工作,而機械化的工作讓他變的神經質,闖了大禍之後被關進監獄裡,後來出獄後遇見了一位喪父偷竊的窮女孩,兩個人一起編織天真的夢想,期盼能找到工作,在歷經了牢獄與失業之後,兩個人最後破涕為笑,手牽手一起走向了未知的道路上。

『摩登時代』的電影結構可以說是一個段落接著一個段落的進行,當中也有運用插卡字幕來補充說明,以通俗劇誇張喜劇的方式處理一個略帶感傷的作品,綜合了啞劇、芭雷舞、音樂歌唱等諸多藝術元素,來處裡現代化、資本化之後某生求職的困境,與對機械化生活的批判,常有人認為這部電影具有強烈左派的思想,無怪乎這部片在當時走紅俄國、中國大陸,反而美國的賣座沒有預期理想。

我們來看幾個重要的電影情節所呈現的意涵,主角在工廠被老闆指派進行吃飯機械化的實驗,由機器來餵食主角,沒想到機器故障,原本甜蜜美好的午餐,演變成殘酷的機器虐待人的動作。這時候人與物的關係瓦解,另外一段也是因為主角的工作(栓緊螺絲),使他在停止工作的時候,手部還是不停的抖動,作相同的動作,這時候人被機器制約、人受到機器的控制,導致主角發狂失控的行為,這樣的諷刺也是桌別林對於機械化、系統化有力於資本家的一種控訴。

角色

桌別林在電影裡頭創造了一個富有悲劇神話性格的英雄,雖然他的角色表面上看起來都像是個小丑一般,運用了通俗喜劇的外衣來包裝這個二十世紀資本主義下的唐吉訶德,這位來自下層社會的小人物,歷經了現實環境的苦難與弱肉強食,在屢戰屢敗後還能屢敗屢起,不為權勢,永不氣餒。電影裡主角的芭雷表演時,也是他表達內心的時刻,象徵了主角的心靈狀態。

所謂的類型電影。

電影的類型剛起步的時候分為四種階段,第一種階段是原始時期,也就是電影公式剛開始的創立時期,然後再來經歷古典時期,類型逐漸被觀眾所接受,然後是革新時期,這時候的電影多半具有懷疑類型的意味在,風格開始複雜,而最後是嘲諷時期,從電影裡頭看見對於類型電影規則的嘲諷,無論是角色或是電影情節本身。

『摩登時代』裡頭雖然以通俗喜劇作為包裝,但我們更可以稱它為人道喜劇,含有社會關懷的心理意義,喜劇為設計的外殼,希望人們從另一個角度去重新觀照,也對唯物有所批判,在傳達諷刺之於給我一種新的思考模式。

附註:

電影裡頭,還放了一首他自寫自唱的歌曲 "Smile"。本片最後一幕『迎著陽光、奔向道路盡頭』的畫面更是卓別林最有名的場景,這六十幾年來的電影無不使用他的這個概念。














台長: 山普
人氣(693)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電腦白痴
請問一下
影片最後卓別林在餐館solo所唱ㄉ歌詞內容要去那兒找??
2009-03-01 16:56:5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