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3-04 02:56:48| 人氣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國現代小說變革






莊子〈外物〉篇:「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達亦遠矣」--小說:瑣碎言談的。

班固《漢書。藝文志》:「小說家者流,蓋出于稗官,街頭巷語,道聽途說者之所造也。孔子曰:『雖小道,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泯。市以君子弗為也』然亦弗滅也。閭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綴而不忘。如或一言可採,此亦芻蕘狂夫之議也。」

(這裡說說明了小說的特性:
1.它是允許虛構的,然而依據儒家的標準,虛構本身就降低了它的價值。
2.士大夫和正人君子不為也,它的讀者和作者只閭里百姓,社會中下層。
3.它可反映出平民百姓的想法,以補充士大夫的認識。)

因小說是小道,故歷來小說都不入於文學的領域(儒家的觀念:文不能載道,就是不入流),小說只能做為娛樂產品,小說家也不敢在創作上署上真名。

古代小說範圍很廣,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雜錄、叢談、辨訂、箴規、志怪、傳奇。

小說處在這樣低下的地位,造成創作者產生兩種態度:
1.以極輕浮隨便的態度創作,將它視作「遊戲筆端,資助談柄」的文字遊戲。
2.為小說的存在尋求價值,引申孔子所說的「必有可觀者」,強調小說可以「資治體,助名教,供笑談,廣見聞。」可以「懲惡勸善,幼存鑒戒,不可謂無補於後世。」

這兩種創作態度,必然的將產生出小說的「怪」、「奇」,即以趣味為主。
強調勸懲教化,人物也忠奸善惡分明。而忽略角色內心的探索。

小說的地位之提升,要到了晚清梁啟超提出「小說界革命」。小說因應著「救國」的政治需要,而使許多文人加入小說作者和讀者的行列。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係〉一文,突出了小說在政治革命與啟蒙的地位:
「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小說對道德、宗教、政治、風俗、人心都有「不可思議之力量」。「小說之支配人道」,有「熏、浸、刺、提」四種作用力量--把小說推崇為「文學之最上乘」

(梁啟超等人虛構西方「以小說治國」的幻影--出於改革政治需要)。

梁啟超提倡「新小說」與「政治小說」:小說和晚清救國運動連在一起,成了政治工具。
(「小說界革命」本身就是政治需要的產物,目的是教化民眾、改造社會、拯救國族)--這樣的運動幫助解除了鄙視小說為小道的傳統觀念。

「新小說」的目的,是為了進行啟蒙與教化民眾,改變他們的愚昧狀態,故讀者對象尤以婦女與市井小民為主,所以小說必須「俗」--提倡白話。

五四時期,小說做為啟蒙的意識,對魯迅等影響很大。魯迅--棄醫從文→「小說救國」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今欲革新政治,勢不得不革新盤踞於運用此政治者精神界之文學」--「文學革命」→「政治革命」。

※ 五四小說家的文學觀與晚清「小說界革命」的文學觀不同,晚清仍以「文以治國」或「文以載道」的儒家文學觀為思想核心。而五四作家則接受西方小說的文學觀,強調「文學的獨立性」,個性的解放,社會與現實人生的反映,如胡適提倡白話→提倡獨立自主的人格→讓個人自由自主地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理論支援: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
國族建構:印刷資本主義通過「印刷語言」(如報紙、書、小說等)進行思想交流和播散,使得所有讀者在「印刷語言」的連結下,於「可見與不可見」中,形成了想像共同體。
在此,安德森借用了班雅明(W.Benjamin)的「同質的、空洞的時間」,表現傳播的同時性質,加上語言的同質性,將由此可召喚出想像的共同體來。而國族,是由共同體的想像所建構出來的。(EXP:國旗、紀念碑等,也是想像共同體的國族表徵)

台長: 辛金順老師
人氣(1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