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7-22 23:41:01| 人氣8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小論文——曹操 正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終於阿阿 ~ 最後一篇正文 ~~  →其實還有後記,但算了(被打)

 

一、緒論

  曹操(155~220),字孟德。在他的一生當中,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及其他各大大小小的戰爭,到期晚年的政治鬥爭,最後病逝於軍旅當中,雖說他最終未能統一天下,但曹操的一生可謂燦爛。

  名士許邵對曹操的評價是:治世能臣,亂世奸賊,顯示曹操或許是奸詐狡猾之徒,但依舊有其值得眾人臣服的長才。筆者瀏覽相關史學著作與小說,釐清小說戲劇對曹操的渲染,盡力還原曹操的真面目。

二、宦室之後,雄霸華北

  東漢光和七年(西元184年),在張角的煽動之下,最終爆發了一場東漢最嚴重的民變——黃巾黨人事件。此事件和曹操的崛起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曹操參加皇甫嵩和張角的「長社之役」,後來,曹操攻入兗州的青州黃巾集團,平定叛亂,收復軍隊及殘留的黄巾軍,總共獲得三十萬軍隊,而此三十萬軍隊,也成為曹操日後稱霸華北的本錢。

  光熹元年(西元189年),火併洛陽城,袁紹下令補殺宦官,而這一事件,引入了西涼集團的涼州刺史——董卓。當時,曹操接到了董卓請他出任驍騎校尉的指令,但曹操不認同任意破壞朝廷的行為,此時,也就陷入抉擇。如果接受官職,就代表他同意董卓的作為;不接受,則會立即被整肅。於是,曹操逃到了陳留,並公開招募義兵,準備起義討伐董卓,而曹操的這支五千人的軍隊,也是當時對抗董卓的第一支義軍。

  「自古用兵者,莫如曹操,其破滅袁氏,最具巧思。」——蘇軾。

  官渡之戰,是曹操在北方奠定其統一基礎的重要戰役,也是曹操一生中最重要的轉捩點。在董卓被滅後,北方處於軍閥混亂的局面當中。興平二年(西元195年),曹操消滅呂布,建安元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控制了兗、豫、徐三州,而袁紹在建安四年(西元199年)消滅公孫瓚後,擁有青、冀、幽、并四州,勢力為當時最強。而在建安五年(西元200年),這兩大集團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兼併戰爭。最後,曹操大敗袁軍,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兩年後,袁紹去世,曹操趁勢消滅殘餘的袁氏勢力,統一了北方。

三、亂世奸雄,赤壁敗北

  「赤壁戰爭」發生於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赤壁戰爭」是中國歷史上被公認為最重要的戰爭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長江流域展開的大規模江河作戰,標志中國軍事政治中心不在限於黃河流域,更是造成日後三國鼎立的決定性戰役。但事實上,赤壁之戰的決戰時間並不長,而曹軍方面的損失也不如《三國演義》中形容的那般誇張,而正史對這方面的記載也非常簡略。

   在赤壁之戰當中,曹操和孫權雙方的勝負並不太大,雖然曹操的南征軍隊被徹底擊敗,但實際上的損失並不大,只是喪失了不少荊州的土地,反觀孫權那方,雖然獲得了勝利,但在之後的江陵戰役失去了周瑜,其實也是得不償失的。

  建安十六年(西元211年),曹軍進入長安城,自董卓之亂以來,長安城終於又回到了中央的管轄。而曹操統一北方的局面,也完成了大半。

  建安十六年到建安十九年,曹操在對內方面,將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建力魏國和與漢公卿的鬥爭當中;而於對外方面,曹操則對東吳發出一連串的爭討。而曹操在此三年的戰役中無法打敗東吳,正顯示他已無力擊敗孫權,進而統一南方了。而在這之後不久,曹操又在漢中之役輸給劉備,最後終於決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而後,三方的勢力又出現忽敵忽友的狀態,最後,劉、孫的合作關係終於破裂。

  到曹操的晚年,曹操和皇族及公卿間的鬥爭,越演越烈,曹操不顧荀彧反對,正式公然地與朝廷分庭抗禮,而在建安十九年,發生政變,曹操晚年的權力鬥爭,趨於白熱化。而許都和鄴城間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使得原本支持他的知識份子和卿大夫逐漸倒向反對曹操的陣營。到最後,曹操完全無法用自己的意識去掌握局勢,曹操擅於軍事作戰,但卻拙於政治鬥爭,在此表露無遺。

建安二十五年(西元220年),曹操由漢中撤退到洛陽,不幸得了急病,於正月二十三日逝世,享年六十六歲。

  在《三國志》當中,城曹操為「非常之人,超世之傑」可見三國志對於曹操的評價為正向,甚至可說是稱讚的。

  歷史長久的時代,往往記載了較多的卓越人物,而歷史短暫的王朝,有時根本沒有人物。這為什麼?年代久,寫使的人往往是同一朝代的人,捧之則多。年代短,寫史的人可能是後代人,死者死矣,貶之則多。秦朝短(此指西元前221年到前205年的秦帝國) ,秦朝像樣的人物,史書上幾乎無一記載,。曹操的情形正是如此,無可避免的被後世史家說多、說壞了,實際上,曹操是一位非常有才幹的人,至少說成英雄,絕對不當。——取自魯迅〈魏晉之風氣與文章、藥及酒的關係〉

  或許正是這個原因,使得曹操變成了「一代奸雄」陰險且冷酷的形象,而這也普遍是一般人眼中的曹操形象。

四、結論

  或許曹操在當時所做的一些事不被現在的所認同,但他一切的事蹟卻是不容忽視的。其實曹操在他青、壯年時期時,是個熱情且有抱負的人,並不是如小說中所述如此卑劣。

  三國鼎立之局雖由曹丕篡漢建魏開始,但曹魏天下卻是由曹操開拓的。或許曹操生性猜疑,錯殺無辜,讓他遺臭萬年,但其能為「治世能臣」必有其可取之處。

 

 

參考書目資料來源:陳文德,曹操爭霸經營史<一>,台北市;遠流,1990

                                        陳文德,曹操爭霸經營史<二>,台北市;遠流,1990

                                        陳文德,曹操爭霸經營史<三>,台北市;遠流,1990

                                        巫孟萱,風雲三國:曹操,東海大學圖書館管訊,2005,頁57~58

                                        賢傳才,論曹操,國文天地,1993,頁48~52

台長: 月隱
人氣(86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小論文-曹操 |
此分類上一篇:歷史小論文——曹操 摘要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