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20 21:32:37| 人氣3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文摘要與札記10 (明群)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學術流變史 論文摘要與札記10
論文題目:〈劉蕺山與明代理學的基本走向〉
作者:崔大華
出處:《中州常刊》1997年第3期,頁64~68。
摘記學生:碩二 陳明群

◆摘要

明代理學有兩個基本走向:一是在朱學籠罩下由理本論向氣本論的轉移;一是明代中葉以後在王學風靡和流弊滋甚的情況下,心學本體論的重建。

一、明代理學的基本走向之一:氣本論發展
(一) 追溯明代理學氣本論思潮的興起,源自明初曹明川和薛敬軒不贊同朱晦庵「理無動靜」、「理先氣後」之說,認為「理氣不可分先後」。
(二) 明代理學中較早、較完整的氣本論建構者為羅整庵和王浚川,認為「氣為實體性之本體」、「理為氣之理」。
(三) 劉戢山氣本論之建構
1氣本論:「盈天地間一氣也」、「天地間一氣而已,非有理而後有氣,乃氣立而理因之寓也。」
2 心性論:進一步將氣本論的觀點推到心性層面,破解朱學的心性二分之說,認為「心為一氣之流行」、「性為心之條理」。
3 工夫論:突破朱學的涵養致知之分,認為只有一個工夫,提出「慎獨」之說。

二、明代理學的基本走向之一:心學本體論的發展
(一) 源於王陽明的心學,王學對朱學的破解主要在二方面,其一是對朱學本體理之客觀性的消解,認為「理也者,心之條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事」;其二是對朱學工夫論內外之分之破除,認為格物即正心,提出「致良知」之說。
(二) 王學流弊:
1 以「無善無惡」之本然來界定心體,使儒家善的倫理價值取向被模糊。
2 以心之知覺功能界定良知,達到良知境界所需經歷的道德實踐過程被消弱。
(三) 劉戢山心體論的重建:以三個步驟組成
1 破「四句教」的良知說,徹底否定「四句教」為內涵的良知說。
2 建「意本體」論,將意界定為「心最初之機」、「心之主宰」、「惟微之體」、「獨體」。並認為有起滅之念是有善有惡,無起滅之意是有善無惡。
3 立「慎獨」的工夫論:在以意為獨體的本體論基礎上,為救正王學末流修養上的弊端而發。仍保持「即工夫即本體」的心學特色,認為「慎獨即致中和」。

三、結論
劉蕺山理學思想是明代理學氣本論和心本論兩個基本走向的會合,最後在慎獨的工夫論中匯合。


◆札記

劉蕺山以氣本論出發,認為「盈天地間一氣也」,並進一步認為「心亦為一氣之流行」,而主宰心之氣者為性為理,個人修養的關鍵亦即此心最初之機的「意」,讓此「意」能保持在有善無惡之狀況,亦即做到「慎獨」的工夫。至此內在邏輯嚴謹,然而我不得不感到疑惑,究竟要如何才能保持心之發端「意」能處在「有善無惡」之狀況?而善惡之別又如何界定得知呢?

台長: runs534
人氣(3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