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1-18 20:07:44|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論文摘要與札記11(昱瑱)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篇名﹕明代朱學述論
作者﹕陳寒鳴
出處﹕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卷,第4期,2001年11月

摘要
明代儒學主要以陽明學說為其思想中心,但朱學在明代不僅始終處於官學地位,而且作為一種學術潮流亦貫穿始終。因此要了解全面的明代儒學,對朱學不可忽略而不論,此為撰文之目的。
一、洪武朱學
明代朱學始盛於洪武年間,儒士多出自浙江金華,這些金華儒士起了「守先啟後」的重要作用。南宋以來,金華即已是程朱理學重要傳揚之地,其主要特色為﹕學宗程朱,從道統角度將金華朱學奉為嫡傳,金華朱學可謂洪武儒學的主流。另外,金華朱學還體現元末明初時代精神的特徵﹕
1.講求道統,卻無強烈的宗派情緒。
2.洪武諸儒出自義烏諸公門下,從其師那裡接受程朱理學基本思想外,更 獲得所謂「作文之法」,並都以文章知名於世,把文章視為載道、用世的工具。
3.不尚性理空談,力倡經世致用之學,盛讚歷史上的經制實學,強調「有用之謂儒」,這種強烈的實用理性精神,使得金華朱學大行於世,成為洪武儒學的主潮。
二、永樂朱學
永樂帝需要以最具權威性的理論來論證其通過最不合法的手段所獲得的地位,將其專制權力合理化、合法化,於是選擇儒學,尤其是程朱理學。永樂帝竭力強化程朱理學思想以行統治之權﹕
1.尊孔子、重儒道﹕可收「崇道德、弘教化、正人心,成天下之才、致天下之治」的效果。
2.視周敦頤、二程、張載、朱熹等人性理之言的著作為《六經》之羽翼。
3.《五經大全》、《四書大全》、《性理大全》的編成與詔頒,標誌著程朱理學一元化思想統治地位在明代的真正確立。
4.以朱學為唯一官學的目的乃是要便於封建君主的專制統治,這目的基本達到了﹕程朱理學被奉為「一道德而同風俗」的最高理論指導,集中了程朱理學的《四書大全》、《五經大全》不僅被著為功令,成為科舉考試的準繩,更成為評定天下學術是非的唯一欽定標準。
5.永樂朱學既缺乏洪武朱學那種講求實用的生命精神,亦幾無理論上的創獲。雖以理學標榜,卻喪失了朱學內蘊的崇尚氣節的人格精神。所以顧炎武評三部《大全》﹕「自八股行而古學廢,《大全》出而經說亡,十族誅而臣節變。洪武、永樂之間亦世道升降之一會矣」。
三、宣德—成化間的朱學
此時期的朱學出現了很多代表性的理學家,有薛瑄之學、黃潤玉之學等,但也有一些朱學家能夠不囿於朱學立場,而以開放的心態包容心學,並順應學術之發展潮流,提出一些頗有價值的思想,如吳與弼、程敏政為主要代表。以下作一簡介﹕
1.薛瑄﹕以復性為宗,清人稱為「明初理學之冠」、「開明代道學之基」,實際上,其學「一本程朱」,並無多少新意。
2.吳與弼﹕其理學仍屬於朱學範疇,但與朱熹略有扞格,而與陸九淵心學頗相接近,如強調讀書治學貴在「涵養德性本原」、「反求吾心」,重視「平旦之氣」的「靜觀」和「枕上」的「夜思」冥悟。學說影響了陳獻章、胡居仁等。
3.程敏政﹕強調「尊德性」、「道問學」皆「入道之方」,認為「尊德性者,制外養中,而道問學則求其制外養中之祥﹔尊德性者,由中應外,而道問學則求其由中應外之節」,又「尊德性而不以道問學輔之,則空虛之談﹔道問學而不以尊德性主之,則口耳之習。」以此立場分析朱、陸異同,認為朱、陸在「尊德性」與「道問學」相統一這點上是「殊途同歸」。後來王陽明輯成的《朱子晚年定論》,以所謂朱、陸「早異晚同」之論為其心學思想張本,就深受程敏政《道一編》的影響。
四、正德嘉靖年間與陽明心學相對立的朱學
正德—嘉靖年間,一方面是陽明心學思潮的崛起,另方面則是出現了與之相對立的朱學。當時,對陽明心學進行猛烈批評的朱學家甚多,或批評「陽明學不窮事物之理,守吾之此新,未有能中於理者」﹔或責陽明「教人不讀書」。最具代表性、最有學術特色並產生很大影響的是羅欽順、陳建等朱學家﹕
1.羅欽順﹕
(1)對陸王心學的評論有一定理論深度,如一語道破楊簡心學思想的實質是「以心法起滅天地」視「天地萬物之變化,皆吾性之變化」。
(2)懷疑陽明所謂的「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3)批判王學的「格物致知」,並指出其說「局於內面遺其外」,實乃禪學。癥結點在於陽明「以良知為天理」,乃欲「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但是不知天地萬物皆有此良知否乎?
2.陳建
(1)懮道統將移,學脈將紊,特著《學蔀通辨》,內容是要明朱、陸早同晚異之實,明象山陽儒陰釋之實,明佛學近似感人之實,最後明聖賢正學不可妄議之實。
(2)究心通辨《朱子晚年定論》,闡明朱熹學問思想的先後次第,析程朱之「實」以糾陸王之「偏」。並嚴厲批評王陽明以刪節手法編成《朱子晚年定論》,借朱學以倡其心學的做法。
(3)從「完養精神」斥責陸王心學「陽儒陰釋」,如認為陸九淵所言「精神」與佛教禪宗所言「本性」一樣﹔陽明「格致」之說同佛氏「常惺惺」相似。
五、晚明東林朱學
晚明國勢日頹,以顧憲成、高攀龍為領袖人物的東林諸儒,掀起由王返朱的學術思潮,在揭露現實政治的昏暗與痛斥吏治腐敗的同時,更以道義相互磨礪,試圖以儒學拯救衰世。推動由王返朱與道德重建使其呈現出理學節氣與道德人格相互輝映的卓然氣象。
1.通過批判王學,尤其是同陽明後學展開論辯來提倡由王返朱的學術思潮。
2.辨陽明之四句教﹕王門後學利用陽明四句教中的「無善無惡心之體」之說,談玄論空,鼓倡「三教合一」,以致出現了學者盛談玄虛,遍天下皆禪學的局面。東林諸儒對此深以為憂,因而以「性善為宗」對「無善無惡心之體」之說予以論辯。
3.因東林諸儒的提倡、推動和身體力行,學術風氣為之一變,王學亦漸漸歸於終結,清初遂有實學思潮的崛起。

札記
本文以統治者的年號觀察朱學在明代的流行,可見朱學之提倡、再興是受到君王專制權力的維護,尤其是永樂帝年間,學術與政治的關係由此可見一斑。
在歷史線索上看,朱學比王學更受到統治者的喜愛,從外族統治的元朝、明朝、以至清初,都以朱學為學術正宗,雖然清初以後漸被考據實學替代,但朱學的精神依舊存在,亦深深影響明清儒者。

台長: runs534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