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05 22:27:55| 人氣3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告訴你如何保持信念的靈異象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靈異象限】絕不是【ID4星際終結者】。我想若要把【靈異象限】當作科幻驚悚片,恐怕會讓你失望。因為【靈異象限】要告訴你的不是如何驚悚,而是如何保持信念。


導演奈沙馬蘭很喜歡探討人類未知的複雜領域,這點從【靈異第六感】裡的人與鬼的關係、【驚心動魄】裡擁有天賦異秉能力(也可說是超人)及【靈異象限】裡人與外太空生物,導演幾乎將這樣的元素(鬼、超能力、外星人)超出於人類知識領域成為電影題材,看出導演挖掘人類內心深層未知恐懼的擅長,也因此,奈沙馬蘭的逆轉式的劇情結局結構,讓人確實看得不亦樂乎。


【靈異象限】中談到全世界近二十年來解不開麥田區的奇特符號,雖然看似談論外星人與人類之間的關係,卻實則講述人對生命抱持的積極性及不屈服的信念。電影中梅爾吉勃遜飾演妻子因發生交通事故喪生,而選擇逃避脫離神職的神父一角,電影結構中出現了一個母親去世的家庭結構,而兒女對於非自然力量的恐懼感到害怕,卻非有父親的陪伴而有些許的減少懼怕,兒子鑽研著外星人書籍,以製作錫箔帽子作為保護,甚至對叔叔說:真希望你是我父親;小女兒則恐懼半夜喝水,對父親說:我房間外有鬼怪,我能否要杯水喝;看出父親因喪妻兒逃避現實缺乏照顧兒女與兒女心靈疏離(小女兒問父親說:你為什麼總是偷偷地跟媽媽說話)。家庭結構中母親死去,導致家庭有嚴重溝通及情感問題,而藉由外星人入侵地球,使得全家人齊力向心,而構成完整的家庭力量,對付外在壓迫力量。


主題『信念』則在人類未知害怕的知識外所構成的力量下,從人內心產生,電影中,梅爾吉勃遜對弟弟說: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遇到事情他相信這是奇蹟,而另一種人則認為只是好運,你選擇作哪種人。而具趣味的是,曾是神父的梅爾吉勃遜根據教義而言,他原本應是前者,但因喪妻的痛楚而變成了後者,因此他外在意識認同弟弟選擇的後者,但當弟弟問他時,他則以你有感到舒服一些就夠了,用話語帶過,再次回到他內心淺意識中的逃避後者。因此奈沙馬蘭表面玩了一套【ID4星際終結者】的外星人大入侵的科幻題材,確實則以未知恐懼作為信念此主題的發酵催化劑。而事實證明,面對未知恐懼的強大外在壓力,梅爾吉勃遜重生信念,與家人一同對抗外在的危險困境,不僅再次得到家人的認同,也將家庭群體力量發揮及至。


親情的力量式奈沙馬蘭擅長的題材,而在奈沙馬蘭的三部作品中,家庭結構中的佈置均呈現出了所謂的問題,【靈異第六感】的單親母親及小男孩、【驚心動魄】的分居夫婦及小孩,而【靈異象限】的喪妻丈夫及兒女,親情力量的發揮儼然在這樣的安排下勢必家庭會重新整合並充滿力量及信念。【靈異象限】在外星人即將進如梅爾吉勃遜的房子時,梅爾不斷地對兒女訴說他們出生時的情形,出生不僅象徵一個個體的完整性,也是親情力量的象徵,更是家庭的整合必須,因此我們確實看到導演對於情感價值議題的強力琢墨。


最值得玩味的部分是,【靈異象限】中女性似乎在片中呈現缺席狀態,整部片比起女性警察、去世的妻子及小女孩外零星缺乏塑造的角色,男性角色顯得突出,父親、叔叔及小男孩呈現出明顯的父權男性世界,但卻有趣的是,意外地整部電影中『強者』的角色姿態卻出現在女性身上。女性警察(強者的角色形象)、去世的母親(死前告訴男主角仔細看、要小叔努力揮棒,而事後卻成為擊退外星人的關鍵)、小女孩(許多遺留於客廳的水杯,竟成了外星人的致命傷),如此趣味性的安排,讓戲分較少而且少著墨的女性角色成為了抵擋外在威脅力量的英雄,其實倒是蠻有趣的部分,不僅可視為導演的巧妙安排,也可看做母性於庭力量的重要性。


奈沙馬蘭賣科幻題材,而實則大玩倫理情感,就電影行銷策略上果然高招,只是導演本身最大致命問題在於過分強調於懸疑性而往往無法於結局圓場,就【靈異象限】來看,最後的外星人卻成了整部電影最大的致命傷,舖成了一百一十分鐘的懸疑好戲,而卻得不到相對精采的結局,實為一大問題。而被譽為現代的希區考克的奈沙馬蘭,或許影迷期待看到的是比懸疑外更多精采的電影語言吧!不管如何,奈沙馬蘭的電影是值得被期待的,只是如何突破現有的層次而往前進步則是導演該極具思考的問題

台長: romjer
人氣(3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