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1-06 16:18:56| 人氣67| 回應0 | 下一篇

旅遊業適不適合採用創意人的設計部落呢--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很高興有機會參與HBR在臺大EMBA所舉辦的由游張松教授導讀本期哈佛商業評論的焦點企畫主題談的是"創意人的設計部落"。



由羅貝托‧維甘提所寫的"創意人的設計部落Innovating Through Design"這篇文章,以美國知名建築師 Michael Graves 設計了一款小鳥吹笛童話造型、義大利北部家居用品製造商Alessi生產推出的9093型水壼為起點,將設計帶動創新的這個議題做了深入探討。 生活在台灣的人們一提到創新,總直覺將其認定它便是R&D,我們的教育背景習慣教我們以 tech-push (改善性能或功能) 或 mark-push(迎合消費者的而求) 二大常規來啟動產品設計的循環。但在義大利北部設計重鎮的米蘭倫巴底地區卻有一個由不同產業(非設計產業日,例如建築師、評論家、攝影師、記者...)人才所形成的設計部落,以一個名為"設計論壇"的自由構成的社群組織,視"表現某種生活方式"或者"實踐某種生活方式"為設計的重心來帶動創新商品,這個社群也許歷時多年的討論,而設計的概念也經過好多代的改變,最終才由諸如 Michael Graves 這樣的大師手中做出這款水壼,而這款在台北新光三越專櫃售價約6,000的水壼在全球銷售超過了150萬個。

這樣的一個Open & Design-Driven Innovation模式,若用在台灣旅遊業上究竟適不適用呢?

首先,我們可能要先探究旅遊產業和其他產業的的設計程序的異同處。旅遊產品設計融合在產品化過程中,無法單獨被離析出來,旅遊產品設計與生產約是同一時間點完成,也就是說設計者進行旅遊設計之同時旅遊產品的形樣也就已經被決定,由此衍伸了幾項設計上的限制:
1. 設計理念若要落實到產生成旅遊產品,那麼設計的作為不能僅僅停留在創意,而是必須進行至原料確認的撰擇(旅遊業稱為零組件)。
2. 來自於社群集體的方式若要進行,則創意者必須投入設計的每一個環節的聯合或切割意念,而產品邏輯可行性也必須同時確立。

其次,旅遊產品是由旅遊零組件(原料,如機票、門票、餐廳、旅館)所串接組合而成,各式的旅遊零組件可能早已有該各自的獨立的設計意向在其中,旅遊產品的設計形態無法為原創,創新僅可來自於零件組合之創新意涵。

第三,旅遊產品並非實體產品,在交易階消費者無法真實看到、聽到或觸及,社群設計者必須對欲利用來組合創新的旅遊零組件瞭解完全並且達成一致的價值或內涵認定,才能進行群體設計。


在上述分析,讓我們思考旅遊業適不適合採用創意人的設計部落來進行產品設計?筆者在此抱持肯定的答案,原因是旅遊資源涉及的範疇極其廣泛,而消費者屬性又可極度交錯或離析,並且消費者旅遊目的中「增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的,此目的不僅止於對歷史人文地理環境的瞭解,更有吃、喝、玩、樂與生活的「學習」意味,因此「旅遊」所涵蓋的知識幾可視為與人類相關的知識,從Open & Design-Driven Innovation模式進行的設計不限定時間、不限定環境、由各行各業專人士集合進行,理論上應比限定時間、限定環境(縮小範圍指對資源的瞭解及限制)、局限於旅遊本業從業人員更具有全面、客觀、敏銳觀察能力,更有助於產品設計的綜效。

Open & Design-Driven Innovation模式是否可有具體作為,筆者認為網際網路工具正可提有利此模式發展的利器,透過全球四面八方的網路社群集結,正是實現Open & Design-Driven Innovation模式的最佳方法。

台長: sophe
人氣(6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未分類 |
此分類下一篇:Open & Design-Driven Innovation模式是否可有具體作為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