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4-19 21:45:21| 人氣2,9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照心念-修行如何避免被騙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宗教,跨越地域、種族與文化,在全世界的不同地方,產生同樣的精神體悟。
一開始,幾乎都是對於未知的事情試圖提出解釋。
觀察外界:花為何開?鳥因何鳴?季節變化、天災地變又是為什麼?
反省自身:人從哪兒來?死後往何處去?為何人們思考?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又是什麼關係?
這種種的問題,都曾經深深困擾著願意思考的人們。
於是有人把未知歸諸於神、把無形名之為靈。原始宗教都敬畏天地、祖先。
而那些似乎能夠與神與靈溝通的智者,就成為一種專業,稱為祭司、巫或師。

談到通靈。有人比喻成天線與電波。
我認為:每個人都有通靈的能力,只是有沒有裝好線路、調整頻道。
修行的過程,如同把心澄澈明淨,於是接受電波/感應的能力就會變強。神通,是修行的副作用。
當然有些人天賦更強,感知更敏銳。但無知的範圍如宇宙般大,感知能力無論在範圍、層次、類型上都有許多層次差別。
有人把能知過去事比喻成「開啟舊檔」的能力,有些人可以看到更完整、更久遠的檔案,有些人只有模糊的感知。
人受到催眠、或是修行,也可能「開啟舊檔」,想起許多過去的事。

通靈的盲點是:如果有人能正確說出你的過去,你一定感到訝異,繼而開始完全相信對方。
但這不代表此人可以預知未來。因為未來,有許多平行的道路,因為你的選擇而改變。

宗教觀點的第一個分歧,出現在一神與多神。
一神信仰如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伊斯蘭教,認為世界僅有唯一的真神、造物主。
多神信仰如古希臘、羅馬、埃及信仰、佛教、印度教、神道教、道教、台灣的民間信仰。認為世間有不同的神、掌管不同的事。
其實一神信仰者也承認有魔鬼、有精靈,只是主張神/真主是一且唯一的。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的化現。
而多神信仰也認為有一個道/天/空性是絕對的、單一的真理。
佛教,因為持因緣、業果無始無終的觀點,故認為以「一個造物主」作為開端的想法,在邏輯上是說不通的。佛教並不否認上帝。

宗教與信徒之間,不是一種供需關係,而是一體兩面,同時並存。
宗教從對未知的疑問與解答開始,也從歸屬感開始。人們接受任何神或宗教時,就有愛與被愛的連結。
愛,正是安全、信任、安定、安心的源頭。

由生物學的觀點而言,人類幼兒,一定要有人照顧,才可能存活長大。生命由性開端發源,需要愛而成長。
人類個體成長的過程,開始辨認出我、相對的你、以及第三者的許許多多個他。
人性的弱點,來自一切可以使「我」愉悅的人事物。
這正是你所謂的快樂。

如何可以活的更快樂?如何可以時時保有愉快的心情?
得到、擁有、如願以償,人就滿足、幸福、得意。可是這種感覺會淡化、遞減。
人會因為失去、害怕失去與試著永恆保持而不可得,使得原來的種種快樂轉變成痛苦。
宗教提出喜樂、而且是永恆的喜樂,來取代世間的淺薄的浮華的快樂。

要如何獲得這份喜樂、永恆的喜樂?
於是有許多各式各樣的修行方式。
修行之道,往往從遵守某些規範開始。於是形成戒律。
佛教有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金剛戒....;
基督宗教有十誡,也要修道者安貧、守貞、靜默...。
伊斯蘭有念、禮、齋、課、朝,稱為「五功」與不吃偶蹄肉、死屍肉、要做大小淨等等規範。
也有許多儀式,讓人產生宗教的歸屬與安定感受。

然而,光靠著遵守儀式與規範,難以讓人達到高層次的成就。
從另外一面來看,對於儀式、規範與戒的解釋,正是讓宗教分裂成許多門派的原因。
北傳大眾部、南傳上座部的分界,以迄部派佛教、各宗的分裂,都與戒律、修行規範的解釋息息相關。
東正教、天主教、新教的分裂,伊斯蘭的遜尼、什葉、蘇菲教派分野,莫不是肇因於戒律規範的歧異觀點。

在此需先強調,我不是反對持戒。只是個人認為,戒律是修行的開端與基礎之一。
持戒是為了便於入定、得慧,避免造更多的惡業。但戒定慧是三者並進,單只持戒並不等於開悟、明心見性。
因為開悟、明心見性是一種覺知,完整、合一、絕對的境界。
而戒只停留在在世俗的相對的層次。


研究過戒律學之後,發現過度偏重持戒者,往往會傾向否定自己、嚴苛待人,也可能因此貢高我慢、看輕別人。
這些人在日常生活上,就不容易快樂,在人際關係上出現譏評他人、不合群、忽略家庭親人的種種問題。
很容易變成你說的:「日夜跪拜,誦經、作法是仍舊得不到內心的快樂」,
以及「自稱修行數十年的人,總是滿臉愁容,一臉哀傷」,或是「長年茹素,說是不忍殺生的人,弄得自己一點精神也沒有,面黃飢瘦」。
某些團體,會使參與者對自己的評價一直很低,老是覺得要懺悔贖罪,這種苦行方式當然很難達到精神上的喜樂。

開悟者可能離經叛道、驚世駭俗,只為了指出人的顛倒--把虛假當成真實、擁有當作永恆的錯誤觀點。
然而這種可能離經叛道、驚世駭俗的作為,又會成為某些人騙財騙色的藉口。
通神者也可能利用神通來滿足他的佔有、操控或種種欲望。

要怎麼分別?確實不容易。
我認為關鍵點在於心念。換句話說,正念是八正道最重要的基礎。
如果信徒時時檢視心念,自己不是為了有所求而信仰,而敬拜。就不至於被騙。

宗教的種種怪異現象,往往是源自信仰者的迷信、依賴、有所求而來。
這裡的有所求是指求財、求權、求無病、求種種世間的利益。
很多人因為生病、害怕死亡而信仰,他們忘記了沒有一個教主、傳教者是不病不死的。
更多人請上師去看風水、修財神法,心裡想的是發財升官,這種對世間的戀著,當然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

修行傾向生活化、方便化,讓現代人忙碌的生活中可以遵行,這是必然的趨勢。
可是也別忘記修行的本懷是為了從輪回過患中解脫。

本文已同步發佈到「生活點滴」

台長: rinchen
人氣(2,9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術設計(手創、設計、室內空間、裝潢) | 個人分類: 心靈幽思 |
此分類上一篇:靈界初探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