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7-07 11:46:39| 人氣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新與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其實, 我也是可以說出家鄉街道的演變史的.

古老三合院 , 有些完整有些只剩下其中幾進,
怕是清朝或更之前就蓋好的,
由那老舊的外觀看來, 大概幾十年沒整修過了.
這些院落的特色是古老.
老房子, 老傢俱, 古老老生活方式, 老人家.
唯一的新是小寶寶跟小朋友,
也許是在外地工作的青壯年託年邁的父母照顧的....

佔地廣闊, 通常旁邊伴著雜草叢生的空地的,
是日據時代留下的矮房子, 這些應該是較有財產地位的人擁有的.
因為在街上熱鬧的地方, 同樣樣式的房子擠滿整條街.
只是這些都小小的, 一間挨著一間像是蜜蜂窩一樣.
這種房子的前半部大多是店面, 有的到今天還持續經營著,
老老的老闆繼續用著傳統的方法交易.

兩層到三層的樓房, 外觀是不同顏色的小磁磚拼貼而成,
陽台的部份習慣用沒有菱角的造形, 挖空的地方裝有漆了油漆的欄杆.
房子裡面多是磨石子地, 房間與房間之間的天花板多用日式窗閣隔開,
前後門都留有空地給花園或魚池,
浴缸還是彩色圓形小磚的mosaic.
這些房子應該是我出生前後流行的式樣.
因為小學時班上同學多是住在這樣子的房子裡.

樓房越來越高了, 之後流行的是三層到四層樓,
甚至多了許多七八層樓的公寓.
白色及粉桃紅或灰藍的長方形磁磚代替了經濟起飛時代的彩色小磁磚,
沒有磁磚的地方便是鵝黃色的油漆牆 ,
靠大馬路的外牆還可以出租做廣告用途.
地板用的是大片的方形磁磚,
屋子前後的空地留給汽車--
小小的空間硬是塞入了加長型雙B, 加上幾台腳踏車跟機車.
屋子裡已經沒有日本味了.
反而是歐美的感覺漸漸濃厚.

在更後期, 人們又不喜歡房子有太多樓層了,
只是還是喜歡高高的房子,
於是挑高的天花板開始流行.
窗戶是高樓大廈偏好的鏡玻璃, 屋簷是曾被遺忘的日本文化瓦.
更多人熱衷於買農地蓋房子,
那屋子的外觀越是暴力豪華則越受歡迎.

現在的新房子習慣一個社區一個社區的開發,
外表一慣是北美洲風格.
附加條件有大樓游泳池池, 健身房, 社區公園, 購物商店, 甚至托兒中心.
.......................................................

我就是活在這麼矛盾的地方.
新社區旁邊也許是老三合院,
一排日式老房子中間出現超豪華建築.
新新舊舊的交替間, 到底什麼是新什麼是舊已經模糊了.
也許十年後, 有點褪色的暴力豪華房子旁又出現三合院也說不定....

台長: 網路三角龍
人氣(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