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11-06 03:08:10| 人氣50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二十世紀的傳奇人物—海明威之「家庭」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海明威人生歲月中可塑性最強的前十八年,大部分都是在密執安湖南岸的橡園鎮以及密執安湖北部貝爾湖畔的度假別墅中度過的。橡園鎮被稱為「中產階級之都」,名師雲集,擁有全州第一流的學校。優良的生長環境,使海明威的天賦不至於被壓抑或磨滅;貝爾湖景色優美寧靜,擁有無盡大自然的恩賜,更幫助他發展了那熱愛自然與堅韌的性格,他在那邊學會了如何在野外生存,如何打獵,並且藉著勞動,激發出自己的男子氣概。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就像他的父母一樣,用兩種對比鮮明的文明來撫育他,使得許多看似極端的性格,在他身上產生了自然的融合。在橡園鎮他是母親細心照顧培育的「小紳士」,在貝爾湖則是父親陪伴訓練的「野孩子」。

  海明威的父母各有其使橡園鎮居民肅然起敬的文化修養,又有各自不同的愛好,追求和性格。而他們也都試圖把海明威培養成自己才能與志願的傳人。他們都教導孩子要懂得生活,熱愛生活,但對母親格來絲而言,這意味著要懂得藝術,講究禮儀,接受傳統,信奉基督,像個上流社會的好孩子,所以她致力於對孩子們的藝術培養,創造一切條件讓海明威接受音樂,美術為核心內容的薰陶。學音樂,聽交響樂演奏,看劇團演出,參加唱詩班,海明威甚至擁有過許多在母親精心策劃下溫馨快樂,符合上流社會文明禮儀的生日慶祝會。

  而父親埃德蒙醫生卻更強調要擁有知識,擁抱自然,樂於嘗試,善於自律,做個身心健康,不虧待自己也有益於社會的人。於是海明威三歲時便拿著父親送給他的生日禮物「釣竿」去釣魚,五歲參加父親組織起來的自然學習小組,去樹林裡採集標本,辨識動植物,再大一點,也跟著父親去遨遊在山林水澤間打獵;父親在山林間教導海明威瞭解人和自然的關係,他要求海明威學什麼做什麼都要全神貫注的「做好」,也引導他勇於自律,勇於正視人生中不可避免的失敗的精神;只要一有機會,父子兩就到朗費爾德農場去勞動,埃德蒙醫生認為,「出力流汗可以強身醒腦」。這個信條,海明威後來奉行了一生。

  夾在父母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向之中,這兩者時而和諧,時而碰撞,小海明威既獲得了終身受益的東西,也常有無所適從的煩惱。然而大部分的研究海明威的人也都相信:海明威接受父親較多的稟賦。他從小就有著「男子漢」的氣概,如果有人問他害怕什麼,他總是大聲的回答:「我什麼也不怕!」;如果有人衝著他臉上的酒窩叫他玩具娃娃,他就會一邊跺腳,一邊抗議:「我不是玩具娃娃,我是波尼.比爾(西部電影中的英雄),碰!我要開槍打死你」。成長過程中,當父親出外行醫時,海明威便長期的生活在母親,姊姊和三個妹妹的女性王國中,讓他體會到身為男孩的孤單感,這樣不算短暫的孤單感,隨著歲月的增長在他心中轉化成為「中心意識」。他從來沒有對音樂或舞台藝術產生過太大的興趣,一輩子唱歌都走調,即使媽媽對他寄予無限厚望,他還是寧願把大提琴冷落在角落,跟著爸爸去山林裡打獵,遊玩,當個「野孩子」。

  這樣的偏向,影響了後來母子之間的關係,他和母親的距離隨著他年齡的增長越來越遠,格萊絲對兒子的慈愛與熱切期待加速轉化成「恨鐵不成鋼」的責難。一九八二年他父親在家中自殺後,他和母親更幾乎斷絕了關係,並且常在朋友前批評母親。甚至到格萊絲病逝,也沒有在他心中激起多少漣漪。直到他晚年,他才心平氣和說「我年紀越大,就越能體諒我的母親。」

台長: 雨漣
人氣(50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 個人分類: 閱讀 |
此分類下一篇:《舊文重修》尋找一間查令十字路84號
此分類上一篇:二十世紀的傳奇人物—海明威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