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1-07 05:47:53| 人氣2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永遠的鐘聲(許少梅/福建平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永遠的鐘聲
   








  坂仔教堂那口鐘一直響在林語堂的記憶深處。范禮文沒有想到,他當年原來以爲只是教會的一次平常捐贈活動有一天會與一個世界文化大師聯繫在一起。儘管大師已經逝去,但那口鐘如今還安放在坂仔新教堂,每每到做禮拜的時候,教堂的鐘聲就會清越地在坂仔的上空響起。
  當年坂仔教堂有大禮拜堂和小禮拜堂,兩座相鄰而建,鐘樓就在大禮拜堂前面,其實就是一個涼亭,高五十尺。“在坂仔建築一個新教堂時,我大概是十二歲。那時有一件很重要的事發生了。在三十或四十英尺寬的房頂的重壓之下,教堂的牆壁,可以看得見被壓得越來越歪。范禮文博士向美國購買鋼筋。在鋼筋漸漸束緊之下,把牆又拉正,大家可以看得見房頂的鷹架立起來。范禮文又在教堂進口處的鐘樓上增加了一個鐘。”這是在文學大師林語堂的《八十自敍》裏記載的段落,讓我們穿過紙背清晰地看到當年那口鐘在怎樣的情形下從美國一直走進坂仔教堂,其間的軌迹穿越歷史逶迤前來,有歷史的厚重在明媚的陽光下舞蹈。
  鐘是美國製造的,重有400多斤,原來鐘的兩邊有一對鐘耳,中間挂著一個鐘炊,重量與美感搭配適宜。鐘的內側有一行風化模糊的痕迹,據現在教堂的長老說,這原來是一行英文字,隨著歲月的變遷,如今已不再清晰了,也就成爲永遠無法破解的謎。那時候的鐘並非如其他的鐘一樣用敲的,而是用推的。鐘放置在鐘樓裏的木架上,木架兩邊是人字型,中間放一橫梁,鐘就懸挂在那裏,重心適中。要讓鐘聲響起的時候,手靠著鐘壁外側,用手輕輕向外推,鐘壁形成一種慣性撞到鐘錘便會發出響亮、悅耳的聲音,響徹雲霄。當年林語堂的父親林至誠牧師把推鐘當成一種榮耀,用來獎勵表現良好的孩子,林語堂兄弟就以得到獎賞爲榮,爭著當乖孩子。如今雖然這口鐘還在,但由於在“大躍進”的時候,有人要把這口鐘拿去煉鋼,可不管怎麽的使勁敲、炸,這口鐘還是依然威嚴不動只是缺了個小口,聲音依然清脆、響亮。可惜的是現在鐘耳壞了,這口鐘再也不能用推的了,只能用繩子拉著鐘錘撞擊鐘璧,真正是敲鐘了。
  這口鐘注定不朽,只是因爲大師的緣故。 “與基督教相競爭的佛教寺院裏,也安裝上一個大鼓。那個寺院也在那條街上,相距約六十英尺遠近。 在禮拜天,教堂的鐘鳴,寺院的鼓也響”。“我父親完成了教堂建築的後一年,一個考試落第而又失業的吸食鴉片的文士,意圖捐集款項在教堂的同一條街道上興建一座佛廟,他就這樣做了。而這位失業的文士後來有了一面裝設在他佛廟裏的鼓,這種事是不常見的(佛廟裏常用他無法提供的鐘)。當教堂禮拜日鳴鐘時,他也注意去擊他的鼓。如他所說:‘耶穌叮噹佛隆隆‘。我們孩子們決心不讓他贏。我們輪流幫助拉繩,而傾聽鼓聲何時停歇。我們繼續這種競賽,直至父親以爲我們是瘋了,制止我們。後一年,我從學校回來,那個鼓不見了。那個黃牙齒的人大概已把它賣掉買鴉片了。於是我們勝了。”可以想象得出,當年那鼓聲已停而鐘聲依然響著令大師和他的兄弟是如何的揚眉吐氣,說不定他們就在那裏擁抱大笑,甚至可能在地上打幾個滾。更別說後來鍀知那個鼓不見了他會是如何愜意。
  如今站在教堂頂樓,望著這口大師曾經敲擊過的鐘,我仿佛看到了大師當年與夥伴們一起玩耍的開心景況。當他們敲完鐘時,也許還會到教堂邊美麗的池塘旁玩,池塘裏有美麗的荷花還有自由自在的金魚。鐘樓旁還有一個後花園,或許這也是大師的兄弟姐妹們及賴柏英玩耍的小天堂。如今,大師已經遠去,但鐘還在。我們深情地敲響了這口大鐘,也敲響了我們對大師的思念。歲月流逝,鐘聲依然,恍惚間可以看到當年大師推鐘的身影,而這一切永恒。

台長: 一片汪洋
人氣(2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