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02 13:14:25| 人氣13,200|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淺說「情緒、想法與行為」關係-(ABC理論)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諮商心理學領域的說法中,人的困擾是被三個環節串聯起來,也就是「情緒、想法與行為」。(ABC理論,合理情緒療法是20世紀50年代由埃利斯在美國創立。)
 

不管哪一個部份出現所謂的衝突,都會讓我們產生困擾。
而佛法說我們因為無法認識實相空性,於是執著我見,而流轉於無明煩惱的輪迴之中。

 

認知學派對於這個部份有很好的解說。
我謹就自己的學習、經驗提出想法,也許有所錯誤,則請有識者指正。

 

習慣心理學〈柯永河教授〉曾提出這樣的說法,「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可以由外向內帶動影響情緒與想法」,這也是我們常看到業務員到外頭呼口號、或提醒要常照鏡子,把自己的嘴角往上提、舒展眉頭等,這樣的動作由於改變外在行為,進而行影響內在知覺,其機制我只能說我們的「身心靈」三位一體,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治療學派可能有詳細說明吧。

 

有人認為改變外在行為比較容易,就發展其其理論架構;又有人認為想法沒有改變,行為也無法徹底修正,於是認知學派可能較持此說法吧。

他們說改變想法自然會改變情緒與行為,所謂「ABC理論」。
 

正向想法的學習與建立,常常是所謂「自尋煩惱」的人需要為自己做較多的修正;這說法對了一半,因為所謂的自尋煩惱的人,並不是真的無病呻吟,自找麻煩,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自然形成負向想法,在這樣的朋友身上可以看到很多「自我應驗」的經驗,於是形成他們的邏輯與及其被制約的慣性,這當然就常出現「非理性信念」,或所謂打結的地方;這樣的思考模式往往會帶來內、外在的衝突,人際關係的負向發展,帶給我們很大的不快樂。

 

至於形成「意識型態」,我覺得是我們背後的信念與價值觀的作用,加上事件發生與形成結果過程中的諸多連結有關係,我們的「自我應驗模式」或邏輯所牽扯一起的是一個複雜多元的心理機制,人就變了越來越固執;人的意識型態很難改變,諮商時往往會用駁斥〈或面質〉的技巧,找出那些非理性信念出來,重新建構或調整,這是從認知著手的,想法改變情緒也會跟著改變。

 

我常習慣舉「到非洲設廠」例子〈一定很多人知道〉,一家生產鞋子的公司派兩個業務員到非洲考察,下飛機看到相同的景物,回去報告卻是天壤之別,一個說「快去設廠,獨門生意。」一個說「不要去,沒有人會買。」

人的思維與認知角度的不同,會影響我們的行為〈決策〉與情緒〈對相同事情做不同的詮釋,當然產生不同情緒〉。

 

我們往往知道自己不快樂,卻不知未何如此,或何種情緒的作用;

例如憤怒或懊惱、傷心與難過,其背後想法是什麼?這有很大關鍵的。

情緒強度若不同,當然影響也不同。

這是因為我們很少去覺察自我狀態,更不懂所謂的情緒〈提到情緒通常指的是負向情緒〉。

我們協談在做訓練當中必須學習認識情緒,以及覺察自己的情緒,然而也因此發現很多人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是什麼,

例如「你覺得如何?」與「你的看法如何?」

前者問的是情緒的部份,很多人回答的是想法,

這意謂著我們並不熟悉自己的認知〈它包含情緒、想法與行為,但容易被簡化,人們習慣說的是想法,這又容易形成爭論對錯。

 

而情緒的產生,是因為讓我們產生不悅情緒的那些事件,我們習慣地給於它負向的評價與詮釋,這是我們的性格中建立了這樣的模式。(上課曾聽精神科臨床心理師的解說,我們很多的身心疾病都最後歸結於「性格」,很無奈的答案。)

 

醫學研究說,每個人只要不到「臨界點」,就屬正常;言下之意每個人都帶有相同的因子,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對於別人的困擾或困亂行為,將心比心之下,我們並沒有比別人高明多少。因此,佛法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將是一個值得學習的目標。

 

 

 

 

 

 

台長: .
人氣(13,200) | 回應(5)| 推薦 (2)| 收藏 (0)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跟佛學習 |
此分類下一篇:情緒管理 ─ABC人格理論

(悄悄話)
2011-05-03 10:28:54
(悄悄話)
2014-05-24 21:50:39
(悄悄話)
2014-10-18 22:36:00
(悄悄話)
2014-10-19 19:09:21
(悄悄話)
2014-10-19 23:01:29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