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8-10 10:14:58| 人氣18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禮記》劄記(九):〈少儀〉、〈學記〉



〈少儀〉鄭玄、孔穎達認為是「雜明細小威儀」,朱熹認為是「少者事長之節」。大抵上讀來篇幅都是比較短小的,乍看有點類似《論語》的語錄格言。有一些生活情境與今日大不相同,但仔細讀來可以看出這些生活規範體貼溫暖之處。

「執箕膺擖」指的是掃地時箕舌要朝向自己。

提到占卜,「不貳問。問卜筮曰:義與?志與?義則可問,志則否。」意思是占卜前要自問,是為公為私?若是為公事才可占卜。

「毋身質言語」,不要挺身證成游移無根的謠言。尤其在這個網路社群發展的時代,假新聞假消息這麼多,還是要謹言慎行才是。

談到謹慎,「執虛如執盈,入虛如有人。」此則我也很喜歡。意外常常是在大意粗魯的情況下產生,這是戒告我們的態度不可輕浮。

「其未有燭而後至者,則以在者告。道瞽亦然。」雖然今日我們已經不會點蠟燭作燈火,但這份貼心,避免讓外入的人嚇一跳,或有所失儀,很值得學習。同樣類似的道理:「執燭不讓,不辭,不歌。」拿著危險的東西,就小心翼翼,顧不上辭讓了。

〈學記〉一篇很重要。宋代理學家認為《禮記》除〈中庸〉、〈大學〉外,此篇最為近道。

人不學,不知道。「知道」一詞極高明又極庸常。日常說知道也不過表明知悉某事,甚或不過是隨口應酬的言語。但「道」若理解為某種恆常的、超越的、放諸四海皆準的義理,又太過弘偉。若「道」解釋為所由之「方向」,似乎平實許多。我們也許有很多「知道」、也許無意於「知道」,但我們卻不能不為自己人生或生活尋找一個「方向」,找到了便是「知道」。

〈學記〉內容豐富,教學相長、學不躐等、善待問者如撞鐘等等,都是耳熟能詳的概念。不過必須體認,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良好健康的教學體制與師資培訓的管道,才能去談教與學 ,不然拿著〈學記〉的內容而食古不化,恐怕只會錯誤地樹立教師的權威而已。

開學後決定要在臺北大學的國文課教〈學記〉,屆時再把教學紀錄與反思補上,作為這篇劄記的補充。

台長: 陳伯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