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7-07-31 21:06:22| 人氣3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讀《禮記》劄記(六):〈曾子問〉、〈文王世子〉



〈曾子問〉記常禮所未及載之變例,當中所討論的禮制極為繁瑣,會按照具體情況的改變而有不同的禮制。例如在男女雙方的婚禮中,已經講定日期後,其中一方的父母過世、或在迎娶途中其中一方的父母過世、或已迎曲卻未及告廟而女方過世等 ,都有不同禮制。

又或者遇著國喪與父母之喪二者在不同時間點的重疊或有先後的差別等,都必須有不同的應對,而其背後的觀念又值得探索與挖崛。

〈文王世子〉則是輯錄不同的篇章而成。有文王世子、周公踐阼、庶子正公族之法、天子視學、世子之記。當中最引我注意的是周公踐阼一章。

在儒家思想中,周公是聖人。但周公輔政時,究竟有沒有即天子位似乎是個問題。記得林啟屏老師上課時曾說過,踐阼是天子才會做的事,既然周公踐阼便是代表周公應該有即位。

不過啟屏老師的老師說:「要為聖人諱」。

在〈文王世子〉章所提及,周公不但行天子之事 ,而且還以自己的兒子伯禽習世子之法,好讓年幼的成王學習。若成王有犯錯,就處罰伯禽:「成王有過,則撻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

如此說來,可以想見在當時的人對於周公會有多麼懷疑,認為他就是要取而代之。難怪歷史上有所謂「管蔡之亂」(又稱「三監之亂」)。事後證實周公還政於成王,並沒有把持政權,但在當時要能夠確認他並無異心恐怕並不容易。

難怪有詩說:「周公恐懼流言日, 王莽禮賢下士時,若使當時身便死,千古忠佞有誰知?」

讀這兩篇時另外讓我對於「尸」之禮制感到好奇。因為沒有細細整理,只知道扮演尸者,必須是與被祭祀者為同昭穆的祖孫。在〈曾子問〉中還有一些關於尸的禮儀,例如「接祭不迎尸」,或是「陰厭」、「陽厭」、祭殤不用尸者……,諸多禮儀頗為費解,希望有機會可以找到專門的研究資料來研讀。

台長: 陳伯軒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