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12-20 23:59:25| 人氣1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eGG+第三期》2006年12月 ─ 〈以小納大,立碑以造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一場與各個世界知名建築師的對談中,Zaha Hadid描述了她在70年代帶著學生從東到西從南到北穿梭於倫敦這個城市中的情節,他們畫下了沿路上所看到的一切,之後又以對角線的走法再次穿越倫敦,她要學生在這些路徑上選擇一些可以作為研究的物件,以分析城市的潛力,哪些地方適合安置建築物?哪些地點的聚集型態改變,將可能帶給倫敦新的面貌?!透過長年的觀察,知道一個城市如何細微地發生變化,而30年後的今天這些預測的變化趨勢或多或少都一一被驗證。

又Zaha Hadid對於土地的關心範疇,遠超過只是蓋房子的一般建築師領域,對於土地該怎麼被合理規劃與建設,她有她自己一套測量方法,她從地形學上來著手,以座標系的網絡結構,來作為規劃地區的操作方法,而這張網的結構是可以隨時變化的;它可以被運用在合適的地方,一塊丘陵地、一個開放的公園或是一個十字路口,土地上的被建物,於是便承載起不同的社會功能……

相對於Zaha爲一個地方建設的心願以十分方法論的座標系統來達成,近來在陽明山某條小徑上,發現沿路上有著因陽明山地形的起伏與人們步行其中的臨境經驗,所立下了的石碑。石碑沿小徑分佈,形宛若一個1比1的模型座標系統,只不過,碑的厚重與正式性,有其不輕易更動的謹慎意涵在裡面。

據立碑人-小草藝術學院創始人-秦政德說,他十多年來在同一條山中小徑裏來回行走,對每一處的草木變化瞭若指掌,尤其這一條鮮少人行走的荒路,苔蘚滿佈,對應自己多年離群索居的處境,多了別人沒有的機會,去深刻體驗大自然與人的相對應關係。

於是在四年多前多前便開始立下了第一塊碑-「苔隱心徑」碑石上的刻字正巧是環境所賜,也是這條十多年來乏人問津的小徑的起點。沿路蘚苔密佈坡地起伏,蜿蜒的轉折處又是另一番風景在眼前,分剎點上「道迷心頭」、小階梯上的「步空。空步」、兩面挾道引人張望的「覷谿」,而這些不過是他多年來晨夕所感受的風景與心境,對人生的體驗化成碑石,深刻記憶在土地上。

他說開始立碑後,彷彿多了一顆眼睛,會開始去注意台北市裏宛如大碑的建築物,其中籌措很久的錢、也是最貴的一塊碑所選用的材質,正是台北信義區國泰總部外牆上所使用的紅寶石,整棟大樓以豪華的砌造聳立於都會裡最繁華的地區,此種大小尺度下的對比,讓人不覺莞爾。

如果碑不只是指示性的東西,也不只是地標與紀念性質,它融入了人對土地環境的觀察與情懷;那麼觀照一個城市、一個小地區,可以用如此堅定謹慎的立碑心態來看待,城市規劃者在土地建造起一棟棟大樓時,對整個區域的有著全面觀照與思索,所醞釀出來的深刻化為設計,肯定是不能少的,更何況建築物是要承載起人們生活功能,以及更多背後所隱含的社會意義。( EGG+3 發刊詞 )

 

原出處網址:

http://www.flickr.com/photos/huichingtseng/3518443328/

 

謝謝eGG雜誌曾慧菁小姐同意轉貼

  

↑  站內相關參考連結:

●  《小草書籤37》:「小草藝術學院」媒體報導的相關文章彙整連結 

http://mypaper.pchome.com.tw/peter19711017/post/1326502683

 

 

 

台長: 小草N號志工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