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19 04:53:48| 人氣4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革命性教育計劃」欲助巴西崛起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更新時間:2008-10-26 22:37:15
  
巴西現行的「全國教育發展計劃」(PDE)被稱為「巴西歷史上最全面、最具革命性的教育發展計劃」,是巴西總統魯拉在去年頒佈的,與「加速發展計劃」並駕齊驅,是魯拉第二任期兩個最大的發展計劃。

旨在改變教育失衡現狀

在此之前,巴西不存在國家統一的教育體系,基礎教育、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等不同教育階段和教育形式各自為政。歷次教育改革均將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作為兩個對立的教育階段,教育政策往往顧此失彼,沒有從根本上改變斷裂式模式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留級率和輟學率高以及教育質量低下等根深蒂固的問題。

由於歷史原因,巴西教育發展比較緩慢。20世紀3、40年代巴西才開始建立正規大學體系。巴西教育的主管機構——聯邦教育部也在這一時期成立,之後政府一直將重點放在高等教育的發展上。巴西教育開支的近70%用於高等教育領域,中小學教育極度缺乏資金。聯邦政府在基礎教育領域功能的缺失,以及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使基礎教育長期存在階層差距、地域差距和城鄉差距,基礎教育發展失衡,長期滯後。

目前,巴西每年約有7%的小學生和8%的中學生輟學。學生留級率高達29%,僅比一些非洲國家略好。

只有54%的小學生完成小學學業,18歲至25歲青年中有30%沒有完成初等教育。有40%完成中等教育的學生年齡超過17歲。2006年,巴西東北部15歲至29歲人口的文盲率為12.5%,農村文盲率則高達27.2%。高等教育的情況也不容樂觀,18歲至24歲青年中只有不到10%的人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巴西20%最富有家庭的子女占大學生總數的70%以上,而40%最貧窮家庭的子女只占3%。

巴西教育現狀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和綜合競爭力的提高,國民教育水平低下導致巴西國內生產總值每年減少0.5個百分點,綜合競爭力排名也一直處於中等偏下的地位。同時,被教育體系排除在外的弱勢群體無學可上,無業可就,缺乏歸屬感和社會認同,日益成為社會動蕩和暴力的源泉。嚴重的教育問題已成為巴西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最大桎梏。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巴西總統魯拉提出了雄心勃勃的「全國教育發展計劃」。「全國教育發展計劃」試圖擺脫歷次改革的窠臼,將不同教育階段和各種教育形式看作整體鏈條上的有機組成部分,謀求共同發展。同時通過教育改革擴大平等,減少社會排斥,將邊緣人口和邊緣地區納入全國發展軌道,增強社會凝聚力。

巴西的「全國教育發展計劃」以法律的形式確立下來。宣佈未來4年內將投入40億美元資金,提高基礎教育的質量。「全國教育發展計劃」包含40多個子計劃,其宗旨是發展系統化和制度化的優質教育,把教育看成從嬰兒到研究生教育的統一體,強調基礎教育、高等教育、技術教育和掃盲教育的內在聯繫,將各階段和各類型教育的發展整合在一起。


持續關注貧困家庭子女

巴西「全民教育發展計劃」提出,將基礎教育的普及擴大到高中階段,同時減少留級率和輟學率,從根本上實現全民教育。

為此,巴西擴大了家庭補助金計劃。與學校出勤掛鉤的有條件現金轉讓計劃在巴西已有10年的歷史。

2003年起,包括學校補助金計劃、食品補助金計劃和食品券計劃等合併成家庭補助金計劃,對貧困家庭中7歲至15歲的孩子進行補貼。2007年的「全國教育發展計劃」將家庭補助金的發放範圍延長到17歲,將補貼金額提高了18.25%,只要貧困家庭保證讓7歲至17歲的孩子上學,且出勤率在85%以上,就可以得到政府一定數額的補貼。這一計劃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因經濟貧困造成的失學和輟學問題,對普及基礎教育起著重要作用。目前該計劃已惠及1,110萬家庭的5千多萬人。

巴西還實行了連續升級制和加速學習計劃。連續升級制取消了教師單憑一次考試決定學生去留的權力,保證學習的連續性和主動性。加速學習計劃則幫助落後學生短期內趕上所學課程要求,正常升級,及時完成小學教育,避免超齡上學造成的厭學和輟學現象,降低留級率。按照計劃,巴西在2007年開始實行數位登記制度,幫助市長、州長和總統在每天結束時獲悉當天學生到校上課的人數,對學校進行即時直接干預,減少曠課現象。

強調基礎教育國家責任

「全民教育發展計劃」強化了巴西聯邦政府在基礎教育領域的作用,將教育升級為國家行為,通過直接資助的方式提高公立中小學校質量,縮小教育發展的地域差別。

為了普及基礎教育以及緩解各州和地區間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巴西以新的基礎教育管理、發展和教學促進基金代替了原有的初等教育管理、發展和教學促進基金。新基金將撥款範圍由原來的一年級至八年級延伸到學前和高中教育。這樣一來,政府對基礎教育的資助覆蓋了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在內的整個基礎教育階段。新基金大大提高了聯邦政府在基礎教育方面的作用,聯邦政府針對欠發達地區的補償性教育投資大幅增加,以確保各州每名學生年均經費都能達到最低標準,對成績優秀的公立學校則給予增加撥款的獎勵。另外,聯邦政府負責的嬰兒保育中心、青年及成人教育也被納入了新基金資助的範圍。

創建新的教育質量指標——基礎教育發展指數(Ideb)。這一指標將從0分到10分,對巴西各學校的教育水平進行全國統一評估,將每個地區學生的留級率和輟學率作為聯邦給予各州教育撥款的一個依據,聯邦政府也將據此制訂教育目標。依據基礎教育發展指數,為其全部5千4百個城市中公立教育質量最差的1千個城市提供額外教育補貼。

提高公立學校教師質量

教師是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保證,對教師進行培訓是巴西「全國教育發展計劃」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魯拉政府優先發展的領域。巴西計劃通過面對面教育和遠端教育相結合的模式,對全國公立基礎教育系統的教師進行連續培訓和專業化教育。

巴西開放大學和新任教師補貼計劃,是巴西全國公立教育系統教師培訓的先驅計劃。前者由聯邦教育部創建,是國有企業、聯邦大學以及州和市政府合作成立的一個聯合機構,該機構在沒有大學的地區建立地方學習中心,通過遠端教育模式,對公立學校教師進行高等教育培訓,幫助他們達到《1996年教育法》規定的最低教學資格標準。

新任教師補貼計劃為進修本科課程的教師發放教師培訓補貼,給他們提供在公立學校實習的機會,鼓勵獲得本科文憑的教師在公立學校工作。該計劃強調物理、生物和數學等科學領域教師的培養,因為這些領域最缺乏經過專業培訓的合格教師。另外,巴西教育部還出臺了電視學校計劃和DVD學校計劃,利用遠端教育模式對基礎教育系統的教師進行培訓,將惠及5,090座城市的2千1百萬名學生和近86萬名教師。

在貧困和邊遠地區建大學

按照「全國教育發展計劃」,巴西將在最貧困和最邊遠的地區建立大學,使那裏的學生能夠就近上學。

同時實行配額制,提高窮人、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大學入學率,保證高等教育機會的平等。

為實現上述目標,巴西開展了「全民大學計劃」。該計劃是巴西教育史上規模最大的獎學金計劃,規定私立大學必須為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免費上學的獎學金,才能享受稅收減免。非營利的私立大學還必須留出10%的名額給低收入家庭的學生、黑人、印第安人和公立中小學教師。減免學費的公立大學也必須給來自公立學校的貧困生、黑人和印第安人預留一定的配額。公立中小學教師在參與該計劃時享有優先權。

「全國教育發展計劃」是巴西未來4年制訂教育政策的根本依據。除以上子計劃外,它還包括一些具體措施,如將義務教育從8年延長到9年;到2010年所有公立學校實現電子資訊化;通過遠端教育加強中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加強青少年的科學技術教育;從2009年開始,把電力送到1.8萬所貧困地區的小學;購買更多校車和校船接送偏遠地區的學生上下學等。

「全國教育發展計劃」提出的一系列改革計劃不僅具有目標性,還具有較強的可行性,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推行教育改革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副研究員)

中國教育報10月21日4版
 
  


  










  
















  














  


































  






























  





















台長: drawer’s secret
人氣(4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