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09-20 19:47:56| 人氣1,09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道別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201009200010s.jpg




201009200005s.jpg




201009209992s.jpg


必須跟植物們說再會了。

  

如果問我這段法國留學生活有何值得懷念的,我會回答看著自己種的植物,隨著時間成長。即使我不是很細心天天看顧,但它們的「開花結果」,令我心喜;「美麗的枯萎」,令我難忘。

 

也許回台灣後,我也會栽種植物,但我想可以站在陽台解悶的生活,與在台灣忙忙碌碌的生活,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九月三十日由我策劃的研討會結束後,便得開始打包整束回台灣,準備至學校兼課,正式告別留學生活。而這場研討會,不想對不起發表人或講評人辛苦寫作與準備,我盡力號召朋友參與。同時,相約在會場道別。

 

如果你或妳在巴黎,歡迎一起來座談。如果有朋友在巴黎學藝術,敬請轉告,感謝。

 

 ==========================================================

 

法國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敬邀參與2010年外國文化週

《實境之外的對談》美學研討會

 

 

為了增進我國赴法留學青年學子的美學涵養、伸展學術觸角以及推動研究我國藝術家作品的風氣,駐法國代表處臺灣文化中心首度舉辦美學研討會,結合藝術創作與美學理論,特別徵選五篇研究五位留法臺灣藝術家作品的文論。該場主題為「《實境之外的對談》美學研討會」(Séminaire : Dialogues hors du champ réel)。除了淺談臺灣藝術家留法經驗之外,每位撰文者將對作品意涵進行詳實深入的剖析。我們援引德國畫家保羅‧克利(PaulKlee)創作理念:「藝術非複製可見之物,而是使之得見( L’art ne reproduit pas le visible ; il rend visible)。」作為該場研討會的主軸,亦即,藝術乃將實境之外的「物件」變得可見,談論現實境界中“不”可見之物件。如運動影像的“無”時間性、象徵“無始無終”之循環錄像的非線性時間觀、“非”在場的缺席者顯影、觀看“非”現實空間場域的視界、以及“抹除”日常功能的物件所創造的「神話」。以「境外之境」作為作品分析的切入點,藉以引領觀者以不同的觀點探訪作品的內涵之境

 

 

此五篇文論大致內容如下:

 

由黃品堯撰寫〈初探游克文《倒影》系列中的「無時間性經驗」〉為題的文章,探討旅法藝術家游克文結合抽象繪畫與波動水紋作品中,「同一」單調無限次重複的運動過程之「無時間性」的經驗。張韻婷以〈線蚯蚓宇宙〉為題,分析藝術家張君懿「無人之境」的錄影作品,以同語反覆、無止無休的循環影像世界來呈現一種並無始終之別以及非線性敘述的時間觀。史惟筑撰文的〈缺席者的顯影〉,介紹旅法導演郭承衢的電影短片《闔家觀賞》中的觀影效應,推衍觀眾場域所接收的影像投射主體,並闡述本片的中心命題:缺席。譚建中在〈視界與烏托邦空間〉文中則論述其個人創作的「空間、架構」概念,以建築模型創造一種活動式的空間模型,邀請觀眾主動參與選擇、重組作品物件的觀看行為,成為一種思辨、解讀「空間場域影像」非現實的視界。陳文瑤以〈日常與神話談王弘志的作品〉為題,闡述藝術家王弘志如何對習以為常的日常景觀與物件進行抹除與改造,以各種「物」為媒介,提供觀者對日常(Le quotidien)與神話(Le mythe)之間的差距重新閱讀省思。

 

 

本活動舉辦時間與地點如下:

 

      時間:二OO年九月三十日星期四上午九時至下午六時止。(場次可自由參與)

      地點:駐法代表處  表演廳 (B1)

      78 rue de l’Université 75007 Paris

      Tél. : 01 44 39 88 66 (預約專線)

 

 

 

另外,此次研討會活動中,將安排播映郭承衢電影短片《闔家觀賞》,現場並備有茶點招待,歡迎踴躍報名參加並敬請傳閱。有興趣進一步瞭解詳細內容者,敬請蒞臨我國駐法代表處接待處,索取全文論文簡冊與相關資訊。

 

感謝支持,並祝   學安。

 

 

 

                                          駐法國代表處台灣文化中心敬邀

 

 

台長: Ella
人氣(1,099)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