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3-02 18:56:59| 人氣5,84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三月影圖專欄】港台合作濫觴…〈關山行〉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三月影圖專欄】港台合作濫觴…〈關山行〉
粟子

五0年代,兩岸政治勢如水火,作為大眾娛樂的電影,無可避免肩負起政令宣導的嚴肅責任。隨著台灣「農教」出品〈惡夢初醒〉(1951)、〈罌粟花〉(1955)等鮮明反共片賣座失敗,主事者體會除了政治正確,也需注意市場和演員卡司,否則沒觀眾,上頭長官再滿意也是枉然。此時擁有較佳製片環境、票房明星的香港影圈,成為台灣方面尋求合作的首要目標,隸屬官方且資源最豐的「中央電影公司」遂展開行動。
「中影」物色的對象,範圍僅限與國民政府關係友好的香港自由影業(包括加入該組織的電影公司、幕後工作人員及演員),未幾與南洋富商陸運濤主持的「國際影片公司」(改組為「電懋」)」達成共識,拍攝以團結互助為主題的〈關山行〉(1956),此為戰後港台電影界首次大規模合作。電影由易文導演、吳鐵翼編劇、「中影」出品,全片於台灣拍攝,期間更遠赴中部谷關、東勢及大甲溪一帶取景。

〈關山行〉描述一輛載著各色乘客的長途客運車,因暴風雨導致路面坍方受困山路。司機、服務員與部分乘客積極尋求鄰近村莊幫助的同時,仍有自私者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都市奸商甚至以花言巧語藉機騙取當地寡婦錢財。僵局直到原本不肯幫忙的村民妻子難產,車上醫生自願治療、車掌與乘客熱心捐血,善舉終於喚起眾人團結意識,齊心協力搬除阻擋道路的落石,終使客運脫困前行。
實際上,不同背景、省籍的人經過一個象徵性旅程而達到共識,彼此從疏離厭悟到摒棄成見、互助合作,類似模式中外皆有,以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驛馬車〉(Stagecoach╱1939)為典型。相較於推崇冒險患難精神與英雄主義的美國西部片,〈關山行〉更強調面臨險峻情勢時同舟共濟的情操,不只凝聚台灣內部,亦有隱喻「港台一家」的雙重目的。

卡司方面,囊括絕大多數台灣知名影星的「中影」,獲「電懋」的鼎力相助,更是如虎添翼,葛蘭、李湄、鍾情、穆虹、周曼華、王豪、唐菁及童星張小燕等一時之選均投入拍攝。鍾情在〈桃花江〉(1955)的青春俏皮、葛蘭於〈空中小姐〉(1959)的善良正直與李湄在〈野火〉(1957)的慵懶嫵媚……觀眾可以在一部電影,欣賞許多頭牌明星,票房號召不言可喻。然而,如此星光熠熠的組合,卻令編劇陷入另一種「巧婦難為」的困境,即基於「公平」原則,每個人都得發展一小段故事,還得注意不能顧此失彼,否則後果難料。
對編導「一人一段拿手戲」的處理,資深影評黃仁坦率提出「劇情性疏散」及「全靠大堆頭演員競演來做號召」的批評。筆者認為,儘管〈關山行〉因段落多而壓縮劇情鋪陳的厚度,使部分角色性格流於平面、故事轉折略嫌突兀,但多線發展最後仍收在團結的主題。至影片首尾均在車廂內開展的安排,清晰表現經歷「道路坍方」事件前後乘客的心態轉換,亦是巧妙收攏劇情的關鍵。相較遷台初期的反共片,〈關山行〉的娛樂價值已有所提升,兼具宣導與票房的成功,可視為六0年代中期系列「健康寫實」電影的先聲。

參考資料:
1.左桂芳,〈台灣電影微曦時期與國際合作交流史(1900~1969)〉,《香港電影回顧特刊—跨界的香港電影》,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0,頁26~34。
2.黃仁,《電影與政治宣傳》,台北:萬象,1994,頁309~311。
3.香港電影資料館編,《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2003,頁367。
4.「葛蘭網頁…關山行」(檢索日期:2009年2月9日)

本文同時刊登於:
1.高雄電影圖書館「三月份月訊」紙本
2.電影瘋‧瘋電影【台灣戲夢】港台合作濫觴
3.玩世界‧沒事兒【三月影圖專欄】港台合作濫觴…〈關山行〉

台長: 粟子
人氣(5,848) | 回應(1)| 推薦 (2)|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電影研究 |
此分類下一篇:【四月影圖專欄】健康寫實先河…〈蚵女〉
此分類上一篇:無懼死別的永恆愛情…葛蘭作品〈情深似海〉

JJ
那張彩色劇照上的車子,似乎不像當年公路局的巴士.倒像香港雙層巴士.是否葛蘭在香港拍定裝照?
2009-03-31 20:07:33
版主回應
佩服!經您一提,我才發現這「不連戲」的異點,如此說來,那張照片應是在港拍攝。
2009-03-31 20:45:36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