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5-29 09:57:00| 人氣2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故宮博物院展出大英博物館珍藏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一篇大概參考資料內容放太多,

前兩天編輯內容一直消失,

最後是無法進行編輯更改,

結尾看似未完結,

 因無法再進入編輯內容,

只好加這一篇~關於展覽本身的資料.

 

 

新聞 > 台灣新聞

 
台灣故宮博物院展出大英博物館珍藏的人形内棺清晰照。(故宫提供)
大英百年珍藏登台 明星級文物開箱

【大紀元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加台北報導)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將於2007/2/4~5/27推出「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250年收藏展」,其相關文物已分四趟安全運抵台灣,24日並先舉行開箱記者會,展示古埃及文物「人形內棺」、「不幸的木乃伊蓋板」,以及羅馬帝國時期文物「安提諾烏斯半身雕像」是大英館藏的明星級文物。

大英博物館的收藏網羅了世界各地重要的文化遺產,是當今能策劃出最完整介紹世界文明不同面向展覽的少數幾個重要機構之一。2003年是大英博物館成立250週年,因此該館特別策劃了「世界文明瑰寶:大英博物館250年收藏展」,開箱的這三件文物,是大英館藏的所謂明星級文物,也是這次來台的大英七位策展人共同決定,先行與台灣民眾見面。

此項展覽是東西方兩大博物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及大英博物館首次的合作,也是台灣首度完整反映世界文明發展歷程的綜合性展覽,展品多達271件。此展並在亞洲地區巡迴展出,故宮歷經兩年時間將此展爭取來台。來台展示的271件展品中,有42件是英方認定的鎮館之寶,主辦單位還為此投保超過五百億新台幣。

這個展覽共分十三個單元,從人類文明曙光的史前文化、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歐洲早期、中古世紀到文藝復興、南亞與東亞、伊斯蘭世界、非洲、美洲、大洋洲,時間從舊時器迄於現代,地域遍及五大洲,展品形式囊括雕塑、繪畫、珠寶、金銀銅等器具、石器、木器與陶瓷器等各類藝術形式與歷史文物。猶如百科全書般,將人類各種世界文明統籌收集,讓台灣民眾不需遠赴英國便能夠在近距離參觀大英博物館的珍貴藏品。

工作人員小心翼翼的將要展出的物品開箱。(楊加/大紀元)
還在箱中的安提諾烏斯半身雕像。(楊加/大紀元)


躺在箱中的「不幸的木乃伊蓋板」。(楊加/大紀元)
躺在箱中的「人形內棺」。(楊加/大紀元)


現場眾多的雙方工作人員謹慎戒備著箱中寶貴的展示品。(楊加/大紀元)

不幸的木乃伊蓋板 導致鐵達尼號沉沒?

工作人員特意呈現角度供媒體拍攝「不幸的木乃伊蓋板」。(楊加/大紀元)

這件精心繪製的木乃伊蓋板下,躺著一位上層社會的女性木乃伊。蓋板主人的姓名己不可考,但從雕飾風格可以確定其年代和出自底比斯(Thebes)。死者身披一件大花卉圖案的披肩,露出她張開的雙手,披肩下是一組與來世有關的神明繁複構圖,其中包括太陽圓盤和老鷹、伸展翅膀的天空女神努特(Nut)、人頭鳥身的靈魂鳥,和奧斯烈斯(Osiris)的象徵。

1889年大英博物館就獲得了這塊蓋板,它有一則備受關注的現代傳說,源自一種普遍的觀念:直接或間接打擾古埃及墓葬者將招致「詛咒」。儘管木乃伊蓋板最初的主人已無法確認(也不在大英博物館裡),但這件蓋板有個容易令人生畏的名稱─「不幸的木乃伊」。通過口耳、媒體甚至網路,它的故事被添油加醋地傳播。十九世紀時四位英國旅行者,自埃及帶回這件木乃伊蓋板後,據說不是猝死就是受傷,同樣的不幸也降臨到其他人身上。據說這件蓋板早期拍攝的一張照片,照片中雕繪的臉居然驚悚地變成「栩栩如生惡毒至極的埃及婦人容貌」。

與這件蓋板有關最怪異故事是:它被賣給了一位美國收藏家,並於1912年裝上鐵達尼號(Titanic)運往美國,因而導致這艘船撞到冰山沉沒。儘管缺乏這塊木乃伊蓋板具有超自然力的證據,但關於它的神話仍不斷流傳。

 

 

遼闊多元解讀美洲文明

美洲大陸物產資源豐富,自然環境變化多樣。在整個北美洲,通常輔之以野生植物或農作物,而狩獵則提供了食物的重要來源。此外,他們也以動物的獸皮當作衣物。在某些地區,例如中央平原區,獸皮被用來製作帳棚,當族群在追趕野牛,放牧遷徙時,這種獸皮製成的帳棚較容易搬運。在邊遠的北方,因為嚴酷的地理環境造成農作食物來源的缺乏,人們完全依賴狩獵和捕魚為生。北極圈地區人們的狩獵生活,則反映在他們的藝術上,特別是當作實用物品的裝飾,像是工具和武器等,而這些狩獵場景通常都雕刻在海象牙上。

北美洲西北沿岸的文化以木雕著稱。木雕中各種實用物品數量相當龐大,如器皿、船槳、儲物箱等,雖然運用一種正規的方式來雕刻和上色,但仍保有彈性的風格。這種藝術大致以宗教為主題,以鳥獸或其他生物來展現超自然的力量。通常基本圖案與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有關,這些故事至今仍流傳不已。

墨西哥和中南美洲的古代文化,和北邊民族同樣呈現出多元性特色。優良的陶器相當普遍,金屬製品更是極為重要,舉凡這些墨西哥、哥倫比亞和祕魯民族所製造的藝術傑作,都使用高度的精密技術。銀、銅、錫和白金等都被開採,但黃金被視為最有價值的金屬,其耐久性與光澤,被認為與太陽有關。在與歐洲接觸之前,美洲金匠已經發現有關製作黃金工藝的規則,包括鎚打、鎔鑄和鍍金等技巧在內。

典禮用品儲藏箱

約西元十九世紀中期
加拿大 卑詩省

約長90公分 寬60公分 高55公分

這件裝飾的極為華麗的儲櫃,是加拿大原住民用來儲藏冬季節日所使用的面具、樂器和禮袍等物品的箱子。這個冬季的重大盛典,稱之為誇富宴(potlatches), 或譯為冬季贈禮節,由部落酋長主持,慶祝生命週期的生生不息,同時也利用該節日賜與繼承人特別的名稱及榮銜。裝飾箱子的抽象浮雕圖案可能是熊圖騰。這個儲櫃的裝飾圖案表現出的是「厭惡空白」(horror vacui)與分裂處理手法,有時被拿來與中國青銅器上的饕餮紋相提並論。

浮雕金頭盔

西元600-1100年 金巴亞文化
南美洲 哥倫比亞
高11.3公分 直徑20.4公分

證據顯示,美洲最早出現金屬製品的時間與地方,是在西元前2000年祕魯境內的安第斯山脈。由該地漸往北方普及至厄瓜多爾、哥倫比亞、中美洲及墨西哥等地皆有跡可循。在安第斯山脈,銀、銅、錫,甚至是白金都有開採,但金子的持久特性與色澤,被人聯想到太陽的榮耀,受到十六世紀前馬雅、印加文化時期的中南美洲人的高度親睞。美洲原住民的金器製造者,採用的是哥倫比亞河床上隨處可淘的金砂,因為黃金的天然高延展性,使得人們得以利用一些特殊的工具,將它錘製成極薄的金葉。工具由極硬的、磨光的石頭製成,比如玄武岩等。經過一系列高超的加工技術,即可再製作成裝飾品,包括頭盔、鼻環、耳飾以及胸章等。這件頭盔應該是一套專屬祭司或酋長穿帶的金質禮服中的部分。頭盔的側面裝飾著一個手臂上舉的站立裸女浮雕。同樣類似的圖案也曾出現於另一個金質細頸瓶上,顯示這些物件有可能同樣地被使用於祈求豐年的儀式上,用以召喚祖靈,祈求保佑農作物及水果種植順利,族人之生活無虞。

黃金胸飾

西元600-1500年 卡利瑪文化
南美洲 哥倫比亞
高27公分 寬36公分 厚5公分
高27公分 寬19.5公分 厚5公分
 

這兩件大型胸飾,由頸部垂掛覆蓋至胸部。利用黃金薄片的反射特性,經太陽照射,製造出耀眼璀燦的效果。這類飾品在早期社會階層中,被認為是象徵如太陽般耀眼的特性,代表配戴者擁有天賜的非凡顯赫地位。許多類似製品被用於裝飾身體,因為混雜有銅合金成分,飾品表面帶有微紅,使色澤由原來純黃金色變成微紅金色。有一些飾品,則利用加工處理,將表面銅質完全去除,使黃金的光澤更為燦爛。帶著螺紋形狀的胸飾,其優雅的螺旋造型,暗示一種創造能力,以及不斷迴旋成長,特別指季節輪替所呈現的生命力。另一件胸飾的圖案,則是一個配戴著精美珠鍊的人頭浮雕,象徵著來自神的權柄,當一位祭司或酋長配戴著附有此令人敬畏的圖案的服飾時,已展現出他所被賦予的地位,並代表他擁有來自神的力量和權力。

黃金面具

西元600-1500年 卡利瑪文化
南美洲 哥倫比亞
高17公分 寬20公分 厚6公分

黃金在美洲人的信仰中,具有深刻的象徵意涵。作為一種持久、永不腐蝕的物質,它的珍貴被隱喻如同睿智的長老及祭司所擁有的學識涵養一樣,是永傳後世且神聖無比的。我們可透過十六世紀西班牙史家的記錄,得知當時美洲酋長和祭司喜好穿戴大量的黃金飾品,說明美洲人對黃金的迷戀。傳說中在一個一年一度的儀式典禮中,人們會將某人全身灑滿金粉,成為一個「金人」,讓他進入湖中進行沐浴儀式;盛會期間也會製作出許多華麗的金製禮品。從流傳下來的黃金面具,我們可推斷它們可能來自不同環境與背景且真實發生過的儀式。無論是活人佩帶的或陪葬物,這類的黃金製品被賦予特殊的意義,表達了人們對不可知的靈界深刻信念,這個靈界與肉眼可見的物質世界同時存在著。

西班牙征服者則因黃金可使人致富而重視它。被原住民視為神聖至極的黃金製品刺激了西班牙人不可遏止的貪慾,他們不僅粗暴地直接從當地人手中搶奪黃金飾品,並從墓葬中盜掘金飾,然後把它熔化後運回西班牙製成金幣。

祭司或酋長的黃金胸飾

西元1100-1500年間 波帕揚文化
南美洲 哥倫比亞

遠在歐洲人到達美洲之前,美洲原住民已發展出一套自己獨特的冶金技藝,包括錘製、鑄造和鍍金技術。第一個千禧年裡,冶金技術已發展到廣泛應用階段,表現手法明顯的帶有哥倫比亞多樣化的地方傳統特色。經過持續不斷的試驗與摸索,他們漸漸地發展出合金技術,其中最普遍且廣為人知的是青銅與銅金合金(Tumbaga),熔點比黃金低,但不似純銅般質脆。因為這些新技術,使得金器在塑形與製作上更上層樓,複雜的作品不再受限於技術上的不足,突破了以往塑形困難等問題。這件以脫蠟法鑄造的胸飾即為一例。

人形胸飾中極為顯眼突出的羽毛狀頭飾,一看會以為是金銀絲線裝飾而成,實際上是在蠟模上刻出來的。與羽毛狀頭飾相輝映的是,人形下方以新月紋樣所呈現的底部,表現出典型強大猛禽所具有的扇形羽尾。這些圖案象徵,隱喻了薩滿教(shamanism)神遊(shamanic flight)的概念──那就是博學的祭司與領袖們能超越肉體的限制,以充滿想像力的心靈,探索隱藏未顯的精神世界。這個人形胸飾的臂膀上纏繞著兩隻混種生物,另有四隻小鳥,分別隨侍於兩側準備與他一同踏上旅程。

更多資料:

http://news.sina.com/102-000-101-101/2006-03-01/1343215484.html

http://news.sina.com/102-000-101-101/2006-03-01/1343215484.html

http://www.epochtw.com/7/5/22/56028.htm

http://blog.chinatimes.com/openbook/archive/2007/01/05/141452.html

http://elearning.npm.gov.tw/index.htm

台長: karen
人氣(2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佳文共賞 |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