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22 09:57:41| 人氣12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抄筆記】少年小樹之歌 佛瑞斯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與您分享這本書

小樹總是跟在爺爺身後,翻越一座又一座的山巒,看月色映照的粼粼水光,看山嵐雺海裡升起的太陽,爺爺告訴小樹,優秀的印地安人懂得樹的靈魂、風的這語和鳥的歌唱,並且知道如何讓自己的聲調和步與山中的聲響融為一體。

小樹爺爺淳樸的山野性格,自成一套依附自然生存的生活哲學,他教導小樹觀察動植物生態和大自然法則,他說「只要你跟森林和平相處,它會供給你生活所需的一切」。....

奶奶說:
當你遇見美好的事物時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分享給你四周的人;這樣,美好的事物才能在這個世界上自由自在的散播開來。我覺得她真說的真是對極了!

小樹在他五歲的時候,即失去雙親,之後便跟隨著爺爺奶奶在山上生活,有一段日子他被迫到孤兒院去住,後來又回到了山上,這本書即記述了小樹兒這個印第安少年和爺爺奶奶及大自然之間互動的感人故事!

【摘錄書中文字】

*大自然規則:
當老鷹泰坎捕捉到一隻腳步慢了一些的鵪鶉。
爺爺說:別傷心,小樹兒,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則。泰坎把跑得慢的鵪鶉給抓走,跑得慢的鵪鶉就沒有機會生下和牠一樣跑不快的孩子了,牠是為了生存但不趕盡殺絕。記住你只能拿你需要的東西,這就是大自然的規則!

*老火雞就像是某種人類一樣,認為自己知道的東西多,就對周圍的事物不屑一顧了,頭抬得老高,結果什麼也沒學到。

*而當小樹用了他當時全部的財產(五毛錢),買下了一隻即將病死的小牛。當時爺爺並未阻止他。
事後,爺爺跟他說:
你能明白嗎?小樹兒?
『唯一能讓你學習的方法,就是讓你自己親自嘗試去做。』
奶奶跟他說:
當你下一回遇見一個誇耀自己有多好多好的人的時候,你就要特別提防他了!

*當爺爺因為救小樹被響尾蛇咬傷,有生命危險,小樹認為是因為自己太不小心而造成的錯。奶奶跟他說:
我們不應該就一件才剛發生的事評論對錯。這件事裡沒有人做錯,即使是那條響尾蛇。

*爺爺說:
在認輸的時候,最好先確定自己有沒有盡了全力。

*爺爺說:
沒有任何事值得我們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來。

*爺爺說:
生命的終結是一件自然的事,因為有死亡才有新生。

*爺爺說:
如果有人跟你說話,你就必須專心聽他說些什麼,並且給予他適度的尊重。

*當林格(為保護小樹而奮戰的狗)死了,我沮喪極了,而且心底彷彿缺了什麼,空虛得可怕。
當一個人失去他所愛的東西,都會嘗到這樣的痛苦。而唯一可以避免這種痛苦的方法,就是不去愛任何事,不過,那樣的結局卻更為悽慘,因為你無時無刻都會被空虛包圍。

*爺爺說:
我們給人一條魚吃,不如教他怎麼釣魚。
如果你教一個人如何自食其力,他可以活得很好。但是如果你只是給予他現成的幫助而不教他什麼,那麼你可能一輩子都得供養那個人了。那樣的話,你只會毀了那個人的一生,剝奪了他所以發展的空間和特質。

*爺爺說:
如果你一旦決定放棄和某件事之間的關係,那麼你就會變成一個旁觀者。

*柳樹約翰(印第安長者)擁有一對漆黑空洞的雙眼,在教堂的他送了小樹一把長刀,小樹則回贈了他一隻大牛蛙,當牧師講道的時候,牛蛙也大聲的叫著,這時約翰笑出了淚水,因為牛蛙的叫聲彷彿舒解了他心中失去祖國的傷痛!

*MR.魏恩:
學會把自己的價值感放在誠實、節儉、努力工作、愛護同胞上,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

*告別山林:當小樹將被帶往孤兒院時,奶奶對小樹說:
你還記得天狼星的位置嗎?我們在傍晚看見的那顆星星?你要記住,無論你身在何方,當你在凝視著天狼星時,要想到我和爺爺也正在看著它。這是我們的約定,可別忘記了。

所以在孤兒院的那段日子,小樹只要看著天狼星,就能感受到爺爺、奶奶、約翰對他的思念,小樹真的很勇敢!他也透過天狼星告訴他們:我想回家!

*輓歌---親人的一一離去
柳樹約翰:
我相信我的下輩子會活得更好。『我會在那兒等你們。』
『小樹兒,你有一顆好心腸,但是我已經不想再留在這個世界上了,我該走了』
爺爺:
『我這一生算是過得很好的,小樹兒。來生,我相信會更好。我會在那兒看著你,小樹兒。』
奶奶:
『小樹兒:我必須走了。就像你能感覺到樹木們的心聲一樣,當你在傾聽的時候,你也以能感覺到我和爺爺。我們會在那兒等著你。我相信我的來生將會更美妙。別擔心我。』

後來小樹怎麼了?希望他已經長成了他想成為的那一個像爺爺一樣的印第安人了,我是這麼相信著的!因為爺爺與奶奶及大自然給了讓他生存的勇氣。

台長: nelle
人氣(12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