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5-07 20:21:11| 人氣71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高興看到你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今日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黃欣 攝)

高興看到宋楚瑜出現在媒體前,而且神情各方面都挺好
高興宋楚瑜有機會在十幾億人口的領導人的面前,為台灣[百姓]發聲
高興習宋的:兩岸一家親;一家人就要以誠相待

台灣的深藍和深綠在政治人物的操弄下,已經是水火不容,已經殺到眼紅,宋楚瑜的苦口婆心,在深藍和深綠的支持群眾裡,就只有被駡到臭頭的份(這點完全不像金小刀).老宋不知道自己在台灣是兩面不討好,在大陸又不是乖乖牌嗎?知道,當然知道,但是老宋還是湖南驢子!而我也知道:老宋啊, 你就是真正的支持統一,但你也深深地愛著疼著台灣百姓!

我希望
有實力的中道人士能凝聚兩岸一家親的共識
進一步凝聚出一份力量
進一步凝聚成一股潮流
最終
把台灣帶向平安繁榮的前方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40507002243-260409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今天上午九時卅分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會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習近平強調,兩岸關係發展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遇到困難在所難免,但只要兩岸秉持一家親,只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將心比心,以誠相待,沒有心結是解不開的,也沒有困難是克服不了的。宋楚瑜則表示兩岸的政治社會不一樣,希望大陸方面能多認識和體諒台灣民眾自主的公民意識。

習近平表示,雖然是第一次見宋楚瑜,但一直都有在關注他的消息。習近平稱,宋在2005年率領親民黨訪問大陸,表達了堅持一個中國立場,反對台獨態度,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對於促進兩岸關係歷史性轉折的重要作用,習近平也給予高度評價。

習近平稱,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走上和平發展道路,這是兩岸同胞的共同選擇,一路走來可以說是凝聚同胞情意,收穫合作成果,促進了兩岸大家庭。他特別強調,兩岸關係也不會是一帆風順,一些同胞還有一些疑慮,「只要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將心比心,以誠相待,沒有心結解不開,沒有困難克服不了」。

習近平表示,大陸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方針政策不會改變;兩岸交流合作互利公營的務實舉措不會放棄;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努力的真誠熱情不會動搖;遏止台獨分裂圖謀的堅定意志不會動搖。他並說,真誠希望台灣社會安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希望台灣同胞過上幸福生活。

宋楚瑜則稱,2005年到大陸進行搭橋,也曾到習近平家鄉陝西,並提出「炎黃子孫不忘本,兩岸兄第一家親」。他稱,親民黨一路走來,都堅持兩岸同屬一個中國,並反對台獨,期待兩岸持續推動和平發展,親民黨始終朝著這道路和方向堅定不移推進。

對於習近平表達期盼兩岸可以持續推動和平發展,並提到關心台灣的社會安定,社會安寧經濟發展,民生樂利,宋楚瑜稱,這也是台灣民眾真正心裡期盼的。宋強調,希望大陸多傾聽台灣基層的聲音,體察台灣中小企業的期待。

宋楚瑜表示,深化兩岸互信過程中,希望大陸體諒台灣的台灣意識,認識和體諒台灣最近自主性的公民意識,畢竟台灣和大陸政治社會制度不一樣。


中時社論: 讓中華民國成為凝聚的力量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09000884-260109


如果台獨可以成為信仰,反台獨不能成為信仰,那麼,非台獨力量要如何創造理想、凝聚團結呢?

陳長文律師在《中國時報》發表專欄,直白 而清晰地表示,「台獨是信仰,反台獨卻不構成信仰。反,是一種中心不定的否定」。陳長文認為,「這樣的反,力量懸於恐懼,恐懼只能讓人逃避,並不能從內我 中形成擁抱的力量」。這是台灣非台獨力量自2008年後逐漸失去理想與動能,台獨力量卻日益彰顯的關鍵原因。

太 陽花學運迫使馬英九必須推動黨務改革,許多人心中也浮現疑問,國民黨的理想與信仰究竟是什麼?陳長文提出「『反台獨』不能成為信仰」的大哉問,趙少康則 說:「國民黨存在的目的絕不應該只是反對台獨,或只是讓一些現實政客遂其私人野心,如果國民黨想不通這一點,失去理想性,又怎麼能夠號召群眾、振奮人 心?」他還說:「國民黨要找回理想性,有理想才能吸引年輕人,這個黨才有希望」。

台獨,確實是一些人的信仰,也產生了某種力量,只是,這種「理想」看似美好,卻始於虛幻,終於破壞,缺乏紮實的根基,沒有真正的未來。問題在於,在「反台獨」之外,台灣真正的選擇是什麼?國民黨、親民黨或新黨,哪個政黨能提出,或提供這樣的選擇。

馬 英九曾經提出,也正在實踐,也許未來兩年仍將持續的台灣定位論述,就是「不統、不獨、不武」。2008年前後,台海政治烽火不斷,兩岸關係緊張,「不統、 不獨、不武」是多數老百姓暫時可以依靠、信賴的選擇,因為這代表了現狀的維持,代表了庶民的生活秩序不會被動搖。然而,這畢竟不是一種積極的選擇,不是足 以號召人心、帶領民眾前進,誠如陳長文所說,這有著濃厚的「偏安的消極性」。

就當前的國際和兩岸形勢看來,「不統、不獨、不武」已落後於形 勢,也不足以凝聚人心、帶領台灣。在「反台獨」之外,台灣有識之士必須提出新的、既不脫離現實又切實可行的願景。當然,任何新的政治願景與論述,不可能憑 空產生,總得在現實的土壤中有著深厚的基礎,而這個土壤、這個基礎就是中華民國。

事實上,中華民國的正當性、務實性、發展性和吸引力都充分 具備。首先,在台灣民主轉型之後,中華民國之於台灣,絕對不再是某些人所說的「外來政權」、「流亡政權」,相反的,歷經民主改革和多次選舉,中華民國體制 不斷自我修補調整,已為台灣長久的安定繁榮扎下了深厚的基礎。其次,中華民國的務實穩健,與台獨的急進冒險形成鮮明的對比,連綠營的主流立場都只能往中華 民國靠攏趨同。中華民國在藍綠政治、統獨爭議之中,越來越成為務實的選擇,成為民眾心中的最大公約數。

第三,中華民國本來已被大陸當局視為「歷史」,但是,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期後,大陸當局愈來愈體認中華民國及其憲法已微妙的成為穩定兩岸關係的力量與支柱。

第四,事實上,「民國」這面旗幟,不管是因為對歷史的懷舊、對民國時期文化豐富多元、民間社會生機澎湃的想望,或是對當時憲政思潮的追想,在大陸民間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這絕對是兩岸和平發展及中華民國的寶貴資產。

當 然,長期以來,大陸當局對於中華民國是否定的,至少是迴避的,但「解放思想」越來越是大陸涉台學者的主張與期待,全國台灣研究會執行副會長兼祕書長周志懷 表示,「在(兩岸政治關係)合情合理安排問題上可以發揮更大的想像力」。北京大學台灣研究院李義虎院長也提出:兩岸關係應該秉持「存量不變、增量改革」的 構想,所謂兩岸的「存量」就是兩岸宣示主權均包括對方的「兩憲」,即「一中兩憲」,亦即「一中」與「兩憲」並存。

沿著這樣的思路,在一中架構下的中華民國,就不僅不是「過去式」,反而煥發新的機會與生命力,它將能成為兩岸關係中一個穩定的、建設性的力量,成為越來越能號召人心、凝聚力量的「政治信仰」。

當然,中華民國要成為更有號召力量的旗幟,還需要拓寬、加深它的意涵,讓他更有前瞻性、發展性、未來性,而不是被窄化、矮化、僵固化。所以,中華民國需要「配套論述」,例如,《國統綱領》就是有目標、有原則、有進程的完整論述,是值得被重新考慮、調整並使之更為豐富。

台長: 阿婆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