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31 15:49:33| 人氣1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留一頁青史--20051031中時晚報停刊聲明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中時晚報創刊於一九八八年,台灣剛剛開始解嚴的年代。

當時,台灣社會有一種活力,一個打開悶局的動力。


社會運動興起,環保運動以汙染受害地區為主體,展開美麗島事件之後的首度群眾集會;勞工運動追求集會、結社、罷工權;農民運動首度起來抗爭,批判開放水果進口打擊農業經濟;學生運動開始在校園以讀書會的形式,打破校園言論的壟斷,引進部份新左派書籍;原住民運動、人權運動則在台灣社會引起更大反響。

一種召喚 批判社會多元化

在這樣的社會氛圍裡,中時晚報集合了當時台灣社會的知識界精英,以及時報內部的編輯報導好手,準備做一份不一樣的報紙。它的主旨,是「清新明快」,以更短的篇幅,更多的報導,容納更多元的聲音。

八○年代的台灣社會,是社會運動與政治運動興起的年代。中時晚報以大膽敢言著稱。在政治議題上,它的批判性直接明快;在弊案的處理上,以敢於揭發為主。為因應社會運動的發展趨勢,它首度成立了以「新環境」為名的社會運動採訪小組,打破部會採訪路線的區隔,而以社會運動和部會共同採訪。

一股熱潮 創下輝煌紀錄

最主要的,股市的興起吸引大批散戶投入,一個以股市為主的新聞版面,提供讀者最快速即時的報導。當時的晚報一出,號子周邊的餐廳裡,人手一份晚報,看自己今天的輸贏。

當時還沒有網路,有線電視也還未開始,股市為晚報開啟新的商機。而社會運動的勃興,則讓晚報成為社會正義的召喚者。

然而,隨著股市的起伏升降,晚報也不可免的受到影響。股市好的時候,晚報大賣四、五十萬份。股市不好的時候,晚報報份下跌。雖然如此,因為總體經濟仍充滿活力,要維持晚報營運並不困難。

當時的中時晚報看見一個新興的都會閱讀習慣逐漸形成,有意識的經營出一份都會報的型態。它不僅提供股市,更要提供新的文化風尚。針對政府所主持的金馬獎電影無法提供電影的不同風貌,中時晚報首先舉辦「台北電影節」,以更大視野,經營以文化人為主的電影選拔活動,為台灣電影尋找新的價值取向,爭取不同的觀影選擇。

一份使命 言論成主流聲音

為了呈現台灣社會的多元與政治的荒謬性,中時晚報也舉辦每年一度的「金驢獎」活動,票選年度最「傑出」的人物與言行,賦予電影的片名、主角、配角等等,讓台灣社會的荒謬性,在滑稽的選拔中,再次呈現。至今,「金驢獎」仍是中時晚報最吸引人、話題性最強的版面。

此外,中時晚報的批判性也一直維持著。不僅是對政府官員、社會團體、學術界,甚至媒體本身。台灣還沒有一家報紙像中時晚報這樣,敢於用自己版面,批判自己的報紙。這種自由主義的傳統,只有美國紐約時報這種大報敢於如此放開言論,自我反省。

也由於晚報是上午新聞的綜合,它往往成為有線電視採用新聞的對象。同時,中時晚報的言論,也往往成為電視談話性節目必須參考的題材。不知有多少次了,晚間的談話性節目是以中時晚報的社論標題為主題,在進行討論內容的設定。在一定程度上,它有為電視談話性節目「定調」的作用。

千萬不捨 讓我們輕輕擁抱

然而,隨著台灣經濟的衰落,股市被政府官商勾結的禿鷹集團所困死,以及最主要的,網路的興起,讓股市人口更方便取得資訊;有線電視的興盛,讓新聞的即時性有另一種管道;晚報的閱讀人口逐步下降,而廣告,一如所有平面媒體所面臨的共同困境,也在減少;經營日益困難。

在這種大環境下,中時晚報勉力支撐。

然而,時空環境的轉變,不僅台灣為然,全世界都一樣。美國紐約時報、法國世界日報等,都在網路、電視媒體的衝擊下,尋找因應之道,不斷改革重組。中國時報系也面臨轉型的抉擇。

在這樣的環境裡。我們選擇為中時晚報吹起熄燈號,這是一個不得已的抉擇。

告別總是不能免於感傷。

回顧這17年以來,我們曾一起在風雨飄搖時刻,尋找事件的真相,堅持社會正義的原則,維持自由主義的傳統。我們不曾退縮。這一場美好的仗,我們已經盡力打過!

就像羅大佑的歌聲唱的:「告一聲別離,忍不住想要,輕輕的抱一抱你」。

我們深深感謝支持過中時晚報的朋友、作者和親愛的讀者。讓我們輕輕擁抱,道一聲再見!

台長: 小胖胖
人氣(10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