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3-03-02 14:47:07| 人氣7,56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字字屈機:祐漢街市熟食中心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舊熟食中心,圖片來源:http://www.ecpz.net/viewthread.php?tid=124427&extra=page%3D3,即此默謝)




祐漢街市熟食中心(上)


  早前在一篇談論西灣湖夜市的文章中,我曾蜻蜓點水地表達了自己對祐漢街市熟食中心搬遷的微言,也在臉書上寫了幾句抱怨的話,這主要有三個原因:

  其一,當時社會上關於留住「集體回憶」的呼聲甚為熾烈,但有感於「集體回憶」也有階級之分,住在北區的人窮,連那裡的「集體回憶」也下賤,幾乎沒人關心那一道即將失去的風景,而除了當局曾經發佈新聞稿,印象中舊熟食中心並沒擺放或張貼任何提示,以致不少客人也不知自己將與舊熟食中心後會無期,使得自己對其搬遷甚感愕然;

  其二,以前舊工人球場餐廳使用一種大鋼桌,大家踢完波,一班認識或不認識的人各據鋼桌一角,與其他街坊一道飲飲食食,韻味純樸,令人懷緬。祐漢街市舊熟食中心也是用那種買少見少的大型鋼桌,充滿平民特色,給人一種社區大家庭的感覺。根據新下環街市的經驗,我情知新中心將沒可能再擺放那種鋼桌了,因此感到依依不捨,而那種上世紀的紀念品將從此在澳門失去;

  其三,正所謂「上屋搬下屋,唔見一籮穀」,我極其擔心一旦小販從舊熟食中心搬到新熟食中心,某些經營者可能因年齡等因素而順勢退休,又或者新中心運作未如理想,生意江河日下,會導致原本經營得好端端的攤檔結業。

  種種因素,令我對祐漢街市新熟食中心不抱好感,並且有一種被人活生生剝去記憶的感覺。

  確實,我對舊街市熟食中心十分留戀。在沒有祐漢街市前,不少熟食小販檔遍佈祐漢街頭,有賣豬皮魚蛋的、有賣油炸食品的、有賣麵食的、有賣餃子的,雖然那些老闆或事頭婆不會認得我,但那一張張親切的臉卻陪伴着我成長。後來社會發展,市容整頓,祐漢小販搬上熟食中心,在這過程中,部分街頭小販就沒再經營下去了,包括祐漢新村第七街的廣東艇仔粥、第八街印尼華僑的雞翼尖和第二街福建移民的炸粉果等,這些味道只能長留記憶中。

  木屋拆卸後我一家搬到台山,我有段日子甚少去祐漢一帶,直至上高中開始,因做兼職關係,多了點零用錢,祐漢街市熟食中心便成為我其中一個消費場所,我才發現原先不少街頭小販都搬到那裡去了,而不知何故,餃子竟成了那個場所的主打食品。




(舊熟食中心,圖源:http://www.ecpz.net/viewthread.php?tid=124427&extra=page%3D3,即此默謝)


祐漢街市熟食中心(中)


  高中時我開始做兼職,較多錢消費,但也只能消費一些低檔場所,包括無牌經營的卡拉OK及自己打工的麥當勞等,其中祐漢街市熟食中心也算是其中一個。當然大多人去熟食中心只是解決三餐所需,不過我最初光顧那裡,卻實是帶着女朋友,享受着吃一碟小菜的情趣。後來女友不見了,熟食中心也成為我一個放學後尋常買小吃的地方。

  較常光顧的是那裡的餃子檔。一開始只有一兩家在經營,後來生意好,使得不少檔主有樣學樣,整個中心幾乎有一半攤檔都出售餃子之類的食品,然而味道口感卻差遠了,最好吃的始終只有那一兩家,其中一家還經常有人排隊。因我從未見過該檔子有男經營者出現,我難以確定是否我小時候吃到的街邊餃子,然而味道最似了。餃子檔的名字我沒留心。

  麵檔也是我心頭好,當初最愛吃的一家是以咖喱出名的「咖喱林」,老闆娘甚兇,老闆的每一個動作,似乎都會惹來老闆娘一頓責備,我最喜歡吃那裡的咖喱雞和薯仔了,可是忽然有一天,麵檔竟然變了賣糖水,弔詭的是名字卻沒改。我悵然若失,唯一可資慰解者,是我在那裡首次嚐到了叫楊枝甘露的糖水。其他尚有幾家麵檔,我基本已嚐遍,縱然沒絕對出眾的美味,但無論是味道、份量及材料,都絕對對得起廣大市民。

  麵檔當中「其記」是以前露天街市的遺民,最記得街道檔時代一碗香腸麵售兩元,大槪在八九、九零年左右。不知我是為了吃那碗香腸麵還是為了吃放在攤子上的辣椒醬,我隔三差五就光顧一碗,哪怕在晚飯之前,坐在一角,將半支辣醬倒在麵上,攪拌來吃。也許就是從那時開始,埋下了我終生肥胖的禍根──養成了愛吃濃味的食物以及在正餐之前吃大量東西的習慣。後來麵檔一分為二,其中老檔主搬上熟食中心經營,同時在祐漢一舖位開了一家叫「甄其記」的店子,打理人應是其兒子,食品種類更多,請了好些店員,生意不俗。

  此外,熟食中心還有一檔賣油炸食品及一檔賣豬皮魚蛋的,兩者都是在我小學時已在祐漢露天小販區擺賣的攤販,我由十歲吃到三十多歲,已吃了二十多年,估計還會吃下去。

  除了我較喜愛的麵食、餃子及上面提過的糖水和小食等,舊祐漢街市熟食中心的食品也還有不少:生滾粥、糉子、咖喱角、油器、小籠包、菠蘿油、雜果冰、布拉腸、炒牛河,可謂種類繁多。




(新熟食中心,圖片來源:澳門電台)


祐漢街市熟食中心(下)


  雖然我與那些檔販沒多少交流,但可以說,對舊祐漢街市熟食中心,我確實有一份攤以割捨的感情,也害怕這個承載着歷史脈絡的「平民飯堂」毁於一旦,當我知道中心要搬遷時,心裡真是患得患失,正如之前提到的,擔心一些檔位因搬遷而結業了,也擔心因地點改變及其他經營問題而令檔位生意走下坡。

  不過,事實證明,我的擔心是多餘的。熟食中心搬遷後,也許因環境改善,變得乾淨和光猛,也許因新場所的宣傳效應,不少非北區居民慕名而來,熟食中心竟然煥發新生。

  新熟食中心共分兩層,位於新祐漢小販大樓二至三樓,每逢周六、日及假期的中午,三樓可以用座無虛席來形容,幾乎每一張枱都有居民在進餐,有時我去到,也只能搭枱而已。由於煮食環境改善,不少老牌檔位推出新產品吸引顧客,例如那家其記,就增加了布拉腸供應,也因多出了一些檔位,有新小販進駐,供應新食品,雖然未成氣候,亦為熟食中心提供更多元化選擇。不少攤檔都出現排隊情況,這是在以前所沒有的。

  舊中心的大鋼桌和塑膠圓桌被短長方型的餐桌取代,兩人一桌或四人一桌,方便一家大小共敘天倫或朋友閒坐聊天,也許沒過去純樸之美,而舒適度增加不少;以往幾乎只能靠爬樓梯上熟食中心,但新中心卻可搭升降機和扶手電梯,方便長者、殘疾人士及手推嬰兒車的父母,比過往便利和人性化不少,這也是人流增多的原因之一。美中不足的是,有關當局將原先較受歡迎的檔位放在三樓,較不受歡迎的檔位或新檔位放在二樓,在入口處又沒有指示牌介紹食品種類和檔名等,久而久之,食客都必然直奔三樓而去,或許當局曾經過考量,只怕會重蹈舊中心覆轍,二三樓陰陽相隔。

  我觀察所得,並非所有顧客都是北區居民,因樓下是停車場,不少人從不同街區驅車而來,享用中心的平民美食,又不用走進在某些人眼中屬於蠻荒之地的北區街巷。人怕出名豬怕壯,雖則熟食中心是大家的,但我就是怕其煥然一新吸引新客後,會被其他街區的居民甚至旅客騎劫,拉高食品價格,使得本區居民無啖好食。我希望這只是「新屎坑也有三日香」效應,是我多慮,然而澳門街通脹持續,新熟食中心必成平民天堂,可預見那裡必定繼續旺市。目前小販經營不用交任何牌費,壓力不大,希望當局關注那裡的食品價格,否則北區價變中區價,反不為美。

原刊於澳門華僑報
敬請瀏覽太皮的Blog
字字屈機
並點擊廣告

台長: 太皮
人氣(7,56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海外旅遊(國外、大陸) | 個人分類: 字字屈機 |
此分類下一篇:字字屈機: 橫財就手,發過豬頭
此分類上一篇:字字屈機:再說拖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