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0-12-29 15:49:50| 人氣1,46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漫兩拍:我與《變形金剛》(二)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與《變形金剛》(二)


    我腦海內一直存在這個記憶:我還很小的時候,看見木屋區一道細格鐵線網閘門後,放着幾個只有一寸大小的微型人形玩具,有透明的,也有塗上電鍍顏色的。我望着那些玩具,露出渴求的眼神,很想裡面的擁有者會把一兩隻分給我,但我等了一會,發現沒有人出現,便嘗試用木條將玩具勾出來,結果徒勞無功。如果我沒有搞錯的話,那些小玩具便是“變形金剛”,或是Diaclone(戴亞克隆)時的駕駛員。

    小時候不明白為甚麼柯柏文(Optimus Prime/Convoy/柯博文/擎天柱/無敵鐵牛)、星星叫(Starscream/紅蜘蛛/天王星)等玩具的駕駛艙可以打開,但卻只有座位而沒有控制者,而且機械人本身明明就是一個生命體,何需駕駛員呢?簡單點說,就是當麥加登(Megatron/威震天/巨無霸)、柯柏文、音板(Soundwave/音波)及鋼鎖(Grimlock)等玩具被設計出來時,玩具厰實際上還沒有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的故事概念。

    資料顯示,於1974年,日本Takara公司購買了美國孩之寳公司Combat Joe人形公仔的使用權,經過改良而推出了高約10厘米的可動人形玩具“微星小超人”(Microman),這時的Takara已開始利用漫畫帶動產品銷售的策略,為Microman創作了一系列故事。及後,Microman推出了一些分支產品,當中包括了Micro Change系列,其中有一些機械人能夠變成汽車或者飛機的形態。這些玩具,在推出時已具備了作為獨立生命體的概念。

    同時,在1980年,Takara又推出了名為Diaclone的玩具生產線,經過兩三年的發展,也製作了可變形的Car-Robots和 Dinosaurs-Robots等系列,主要是一些能夠變形的汽車機械人及它們的駕駛員組成。這些駕駛員由Microman分拆及改良而成的,腳下有一對磁石,用以吸附駕駛艙裡的金屬,被稱作為Inch-Man。

    在1984年之前,還未有變形金剛的時候,我只得五、六歲,站在鐵線網閘門後,想求取一隻Inch-Man而不得,後來是不知哪位年長一點的親戚,找了一些給我。那時澳門馬場木屋區周邊都是玩具厰,有些小孩子隨時可以在口袋中抓起一把因磁力而互相粘結在一起的Inch-Man向我炫耀。

    到了1984年,Diaclone及Micro Change的獨特概念引起了出售Combat Joe人形公仔使用權的孩之寳關注,而這時Takara公司也想加大這些玩具的銷售量,兩間公司一拍即合,糅合兩個玩具系列,由Marvel漫畫為之創作故事背景,在美國、日本及全球市場推出了風行近三十年的變形金剛(Transformers)玩具。當中,博派的汽車人包括首領柯柏文及恐龍機械人(Dinobots),狂派的昆蟲機械人(Insecticons )及破壞者(Devastator)等主要來自於Diaclone;而博派的大黃蜂(Bumblebee)及拍子達(Blaster/收音機/爆破者),狂派的麥加登及音板等等,則來自於 Micro Change。

    變形金剛中眞正經典的人物,眞正令人懷念的玩具,便是這些最初由Diaclone和 Micro Change改版得來的角色,到現在,無論是Master Piece的神作,還是其他改版,依然以初版玩具及最早的卡通和漫畫造型為設計藍本,絕對是長盛不衰。不過,這些玩具的正版來源於Diaclone及Micro Change,因為變形金剛的成功,於1985年停止了生產。

原載澳門日報十二月十五日動漫玩家   
署名麻油王子
更多文章:Blog佬記事(記住點擊廣告支持支持)

台長: 太皮
人氣(1,460)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玩動漫(電玩、動畫、漫畫、同人) | 個人分類: 漫兩拍(動漫討論) |
此分類下一篇:漫兩拍:我與《變形金剛》(三)
此分類上一篇:漫兩拍: 我與《變形金剛》(一)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